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信息技术2.0培训心得体会(精选文档)

时间:2022-09-06 08:50: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息技术2.0培训心得体会(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信息技术2.0培训心得体会(精选文档)

 

 信息技术 2.0 培训心得体会 这几天通过听取的几位专家的讲座,我清楚地认识到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对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基础教育已远远跟不上时代和学生发展的步伐,各种问题凸显,如:学生学习没有动力,学生没有创新性,现在培养出的人才不能满足国家的需要。教育改革要从基础教育开始,基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就是我们教学改革的一个有效的突破口。

 信息技术 2.0 工程给我们提出了两个方案:一个是最低的要求,实现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教师要在现有讲授课堂的基础上,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助力课堂实现高效。另一个是。发展性要求,实现以学生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年轻教师、骨干教师要努力学会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是探索性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是自研的教学模式,也可以是全国其他的教学模式。

 教师要通过微能力点与课堂的深度融合,实现学情分析,针对具体问题,既要有共性分析,也要有个性分析。既要发现问题,也要发现问题产生背后的原因,做到因材施教,科学施教,共同进步。学情分析不局限于课堂,还要包括学生的心理特点,生理特点,家庭状况,最近成绩变化,个别学生的情绪变化,总之,一切影响孩子学习的因素,我们尽量考虑齐全。我们可以将数据导入学情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然后选择最佳的教育策略。

 教师要通过微能力点与课堂的深度融合,实现学生的自我学习,学生要通过自学掌握 80%的教学目标,学生要同学自学发现新的问题,探索相关联问题,拓展知识应用能力。教师课以提前制作导学案,导学案不仅要有大纲要求的教学目标,还要有拓展思维的问题,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通过学生的发散思维,锻炼创新意识和能力。也可以课上给出 10 分钟的时间自学,10 分钟内要将固定答案的问题解决掉,并检测自学效果。可以通过终端或小组统计的方式进行学情分享,快速得到统计结果。

 教师要通过微能力点与课堂的深度融合,实现学生的自我探究,可以 4-6 人分成一个小组进行研讨,小组合作要有分工,有任务安排的,有评价统计的,还有总结的,还要有各学科小组长。很多老师小组讨论问题,学生不知所措,或者讨论的问题简单无情,所以研究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还有有一定的扩展性,也就是问题不止一个答案。另外小组内还要有积分统计,记录员要将每个人的结果记录下来,根据表现可以分为学霸学神优秀等级,提高小组成员积极思考的活跃度。

 教师要通过微能力点与课堂的深度融合,实现课堂评价和学生相互评价。评价不能过于死板,有的老师非常公正做错了就严厉批评,做对了就大大表扬,那不是最好的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保障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评价要多元化不能只是一个对错,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做出评价量规,要多角度做规定,比如积极回答问题,态度认真,书写工整,答对了一半,非常不容易。评价手段多元化,评价不能只存在于口头,过后就忘了,要建立小组评价量规,贴于墙上;或者使用课堂评价软件,如小黑板、课堂优化大师,可以记录每节课以及平时的表现,评价的长期记录性更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评价也可以小组间相互评价,也可以同桌或前后桌相互评价,评价要说出评价的理由,让对方心服口服,同时也能加深自己对学习的认识。或者老师制定评价量规,同学之间依据评价量规进行评价,避免盲目评价,伤害学生自尊心和同学们之间的感情。

 教师要通过微能力点与课堂的深度融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对一节课的开头比较重视,精心设计、巧妙安排,而对课堂小结,则草草了事,甚至干脆忽略。课堂总结要有学生自己完成,或者以清单的行式,或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而且,每个小组都有设计一个。

 教师要通过微能力点与课堂的深度融合,实现课堂总结和扩展,扩展学生的思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对一节课的开头比较重视,精心设计、巧妙安排,而对课堂小结,则草草了事,甚至干脆忽略。课堂总结要有学生自己完成,或者以清单的行式,或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而且,每个小组都有设计一个。

 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了,课堂就完美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信息技术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教学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了,我们还要思考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以及学生思维发展情况,创新能力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等目标。信息技术只是我们提高课堂效果的一个工具,大部分工具都有两面性,用的好事半功倍,用不好得不偿失,浪费很多时间。信息技术不仅要和课堂融合,也要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相融合,激发保护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激发对未来世界的求知欲。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国家需要的全面人才,培养具有身心健康的,有创新能力的适应国家发展的新型人才。

推荐访问:信息技术 心得体会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