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调查报告 >

在职研究生开题报告9篇

时间:2022-10-29 18:35:03 来源:网友投稿

在职研究生开题报告9篇在职研究生开题报告 2019年党校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撰写注意事项 在选题与文献搜集工作完成以后,就要准备开题报告了。所谓开题报告,其实就是博士生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职研究生开题报告9篇,供大家参考。

在职研究生开题报告9篇

篇一:在职研究生开题报告

19 年党校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撰写注意事项

 在选题与文献搜集工作完成以后,就要准备开题报告了。所谓开题报告,其实就是博士生向导师汇报论文准备情况,并请求指正与批准。一般来说,博士论文的开题报告包含选题,文献综述(除了开题报告之外,博士生还要写专门的文献综述报告,可以结合起来做),研究的目标,研究的内容,方法,创新,技术路线,研究的可行性等内容,让导师对自己的研究思路有明确的认识,从而达到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理清研究思路,以及在文献和研究方法方面从老师那里获得更多帮助的目的。

  在写作开题报告时,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1)开题报告的性质任务是汇报自己的研究工作准备情况,包括文献资料的收集,研读情况,研究的初步思路,可行性等,同时接受老师们的建议。所以,开题报告与毕业答辩是不同的,学生面对老师的态度不是辩论,而是“咨询”,应该借助这个机会尽可能多地向老师们请教,获得更多的帮助和信息。根据以往的经验,这个过程对于以后的研究和论文写作有着极大的帮助,同学们应该加倍注意。

  (2)在研究的内容中应该写出要研究的各个方面,要把研究这些方面的问题,方法,初步的思路,可能出现的难点以及如何去应对和解决这些难点的准备性思路都写出来,但文字要简练,因为只是初步的构思,不必长篇累牍。

  许多人在这部分内容的写作上把研究内容写成象一本书和是毕

 业论文的目录,这是不符合要求的。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写作顺序:

  (1)选题的意义,包括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

  首先,要说明选题在理论上可能会有什么样的贡献,要说清楚这一点实际上对同学的要求是很高的,因为只有充分掌握了相关的文献以及对于这个领域中的理论发展有充分的了解情况下,才可能把这个问题说清楚。

  然后,要说明研究这个问题在实践上的价值,这需要对于所研究问题的实际用处有所了解;一般地,选题要具有“重要性”,“前沿性”,“可操作性”,还要有方法论上的意义;“重要性“指研究的问题关系到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重要突破口,对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具有关键性的推进作用。

  再者“可操作性”指预期可以在规定的论文期限内完成,即可以做出来,所以要对难度进行评估,既不要选太容易的题目,也不要选择过于难的题目;“方法论上的意义”是指研究这个问题预期会使用到一些新的研究方法。

  最后,在科学研究中,新方法的使用是十分重要的,事实上,有些研究得到的结果可能是平凡的(即人们早已经知道的,或者凭直观就知道的),但是,运用新方法研究这些问题也是有价值的;譬如,老农民可能有许多完全凭经验的方法去预测天气,可这一点也不妨碍科学家运用包括 Stocks 方程在内的空气动力学的新方法去预测天气,尽管在开始还很难说这种新方法就一定比老方法来得准确一些;方法

 运用在博士论文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一席之地。所以,在开题报告中要求有对于使用什么样的方法予以专门的说明;

  (2)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的背景,理论基础研究及回顾等

  (3)国内外文献综述

  (4)问题的现状,根源以及成因分析

  (5)模型或者指标体系研究(构造)

  这部分是论文的核心,是创新出现的地方,是衡量论文学术水平的关键部分,通常要有数量模型或者是数量指标,也是单独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内容抽取部分。

  (6)案例分析或实证分析部分

  通常是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前面得出来的理论创新结果进行检验或者是用案例进行验证。

  (7)政策建议

  如果说前面的理论研究是对于经济管理问题进行的诊断的话,这里就是在诊断结果的基础上开出药方,对于解决所研究的问题提出基于自己的理论研究的政策建议。在这里。许多同学爱犯的毛病是提出的政策建议的思路与自己在前面进行的理论研究之间没有什么关系。

  当然,不是说所有的博士论文都应该按照上面的内容顺序来写,这里这是提供一个参照。但是,大多数论文的内容组织基本上是按照这个框架来做的,或者说在这个框架上作一些变动后进行的。

  创新部分是论文的亮点,要“具体”,“恰当”地写出创新的要点。不要太抽象,要把自己的思路与现有的研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创新”。

  技术路线一般是指研究的准备,启动,进行,再重复,取得成果的过程,不是指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更不是指答辩的准备和进行过程,许多同学会出现这些偏误。

  开题报告一定是在文献收集和研读过程之后进行的,因为根据上面说明的逻辑,在之前就做开题报告是不可能按照开题报告应有的内容进行的。所以,为了开题,文献收集和研读是要尽快进行的,要抓紧时间做。

  方法运用应该写得具体一些,许多同学把这一项写成“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际运用相结合”等诸如此类的大框框,一点也不具体,实际上不知道他到底要用什么样的方法;这里要写出具体的方法,如运用博弈论的方法,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案例分析的方法,甚至更加具体到如“通过在索洛模型中植入不可再生资源投入变量,然后研究人均收入可持续增长是否可以实现或者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可以实现,从而获得有关可持续发展新模型的方法”等等。

篇二:在职研究生开题报告

/p>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培 养 学 院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姓

 名

  李红斌

  学

 号

 211102020039

  学 科 专 业

  采矿工程

 学 校 导 师 李 东 印 ( 副 教 授 )

 企 业 导 师

  填 表 日 期

  2012 年 10 月 22 日

  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处制

  报 告 说 明 1.

 本报告适用于全日 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在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2.

 报告内容一般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选题依据、 国内外研究现状、 研究内容、 新思路或新见解及技术路线等, 字数不少于 3 千字, 并 具有一定数量的外文资料。

 3.

 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以“报告内容” 中出现先后为序进行编号,

 且编号与“报告内容” 中标注一致。

 4.

 撰写格式参阅《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

 5.

 开题报告应在第三学期期中之前完成。

 6.

 本报告是学位评定材料之一, 填写要认真。

 报告内容字体为五号 宋体, A4 纸打印。

 此报告经过导师和有关人员 签字后, 一式两份,

 交研究生工作秘书处汇总留存。

 - 1 -薄煤层厚夹矸综采关键技术研究 1 选题依据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 储量大, 在一次能源结构中占 70%左右, 且赋存多样化, 其中已探明的薄煤层的可采储量约为 60 亿 t, 约占全国煤炭总储量的 18%, 其中厚 0. 8~1. 3. m的缓倾斜薄煤层占 73. 4%[1-2]。

 中硬以下的薄煤层层数占总层数的 64. 59%, 然而据不完全统计, 现在我国薄煤层的产量只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 7. 32%, 而且这个比例还在呈逐步下降的趋势[3-5]。

 薄煤层分布广泛, 在全国 95 个重点煤炭集团公司中, 有 80 个公司 445 处矿井都赋存有薄煤层, 薄煤层的分布基本上占据了绝大多数矿区, 且这些薄煤层都具有开采价值[6-7]。

 我国薄煤层储量所占比重大, 且分布广泛, 局部集中。

 例如, 薄煤层储量山东省占 41%,四川省占 54. 8%. , 贵州省占 46%, 阳泉、 平顶山、 徐州、 开滦、 铁法、 七台河等矿务局也占有较大的比例[8-9]。

 大同煤矿集团公司现主要开采煤层的侏罗系薄煤层含量 6 亿 t, 采出率仅 19%~20%,造成部分储量蹬空弃采[10]。

 铁法矿区煤炭储量 22. 59 亿 t, 占辽宁省煤炭总储量的 1/3 以上,1. 5m 厚以下的薄煤层储量 6. 2 亿 t, 占矿区总储量的 26%[11], 其中小青矿井薄煤层比例已高达 73. 75%[12], 从铁法矿区开采程序来看, 现各矿主要开采条件较好的 4 、 7 煤层(属于中厚煤层) , 而 4、 7 煤层的储量逐年减少, 下部的 8、 9 煤层以及下组煤(煤层厚均在 1. 5m 以下) 急需开采。

 西山煤电股份公司马兰矿是国有重点煤矿, 储量丰富, 主要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较多, 其中 02 煤层为薄煤层, 煤质好, 属于优质肥煤, 现 02 煤层的开采区域的煤层厚度一般为 1. 0~1. 3 m[13]。

 枣庄矿业集团随着开采量的增加, 厚煤层及中厚煤层储量日趋减少, 厚 0. 8~1. 6m 的薄煤层工业储量 26459. 3. 万 t, 可采储量 19818 万 t, 薄煤层产量已经占总产量的 1/3 左右[14]。

 新汶矿区截至 2003 年底工业储量为 6. 5 亿 t(老区) , 可采储量为3. 8 亿 t, 其中薄煤层工业储量为 2. 7 亿 t, 可采储量为 1. 6 亿 t, 分别占工业储量和可采储量的 41. 5%和 42%, 薄煤层共分 6 层, 分别是 6、 7(局部可采) 、 9(局部可采) 、 13、 15、 16煤层。

 淄矿集团岭子矿属于主采薄煤层的矿井, 薄厚煤层储量比为 1:

 0. 8, 有 3 层煤属于薄煤层。

 平顶山矿区煤炭资源丰富, 但煤层构造较为复杂, 在平煤集团现有储量中, 1. 5 m左右的较薄煤层约占 8 亿 t, 分布在集团公司的 4 对矿井中[15]。

 阳泉集团是我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之一, 位于沁水煤田东北部, 矿区横跨山西省东部平定、 昔阳、 寿阳等六县, 总面积 1408Km² 。

 现有 6 个矿、 11 对生产矿井, 开采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煤

 - 2 -层, 共含煤 16 层, 主采 3、 12、 15 煤层, 其中现生产区的一矿、 二矿、 三矿、 四矿井田范围内普遍赋存 12 煤层, 该煤层分布广泛, 煤层平均厚约 1. 3 m 是阳泉矿风惟一可采的薄煤层, 为阳泉集团的主采煤层。

 徐州矿务集团公司卧牛矿于 1962 年投产, 经过 40 多年的高强度开采, 矿井资源趋于枯竭, 厚及中厚煤层基本开采完毕, 主采煤层为 20 煤层, 平均厚度0. 8 m, 煤层倾角大, 构造复杂。

 四川华蓉山广能(集团) 李子垭煤业公司主采煤层包括 2 层煤, 平均厚度分别为 1. 0 和 1. 28m, 属于薄煤层[16-17]。

 河北金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显德汪矿于 1982 年投产, 井田主采 1、 2、 9 号煤层, 随着 1、 9 煤层的大规模开采, 薄煤层的比例迅速上升。

 1、 2 煤层厚度 1. 6rn 以下的可采储量占实际可采储量的 80%以上, 煤层厚度小于1. 3m 的煤炭储量占实际可采储量的 45%[18-20]。充矿集团公司下属各矿的薄煤层约占公司总产量的 1/3, 充州矿区薄煤层储量占总储量的 41. 8%, 现 7 对生产矿井中有 3 对是薄煤层矿井,其余矿井未来都将转入开采下组薄煤层[21]。

 上述分析表明, 我国薄煤层分布广泛, 具有经济开采的价值。

 一些矿区随着中厚煤层的不断开采, 薄煤层储量占据的比例将相对增加, 薄煤层不能及时合理开采, 必然造成煤炭资源浪费, 缩短矿井服务年限, 影响矿井可持续发展。

 河南省大峪沟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设的炭煤矿设计生产能力 45 万 t/a, 核定生产能力 69 万 t/a, 开采一 1、 二 1煤层。

 其中一 1源可采储量 180 万 t, 二 1煤可采储量 1040. 43万 t。

 炭煤矿开采一 1煤层已有 52 年历史, 矿产资源已枯竭, 各盘区已到厚夹矸(薄煤层即低品位)

 区域, 由于上覆二 1煤层瓦斯含量和压力大, 可对一 1煤作为保护层进行开采, 释放二 1煤层瓦斯, 减少资源浪费, 以及在特定地质条件下, 对薄煤层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及采掘设备的探索有重要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 随着厚煤层、 中厚煤层可采资源量逐渐减少和薄煤层作为保护层进行开采, 薄煤层安全高效开采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 薄煤层机械化开采技术与装备实现了快速发展, 基本解决了近水平及倾斜 1.0m 以上薄煤层的机械化开采问题, 然而不同煤层厚度及其地质条件, 尤其煤层中间含厚夹矸, 需要特殊的采煤方法和工艺, 薄煤层厚夹矸的高效开采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

 下面介绍薄煤层开采技术和配套设备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

 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状况 国外薄煤层开采除俄罗斯等东欧国家采用过螺旋钻、 气垫支护外, 一些先进采煤国家大多采用刨煤机、 综采技术、 并发展薄煤层自动化工作面成套设备技术, 部分实现了无人工作

 - 3 -面。

 目前, 德国、 法网、 俄罗斯、 波兰、 比利时等多个国家广泛使用刨煤机, 尤其是德国研制和使用刨煤机的时间最长, 技术水平最高。

 刨煤机采煤于 20 世纪 40 年代在德国问世, 欧洲的主要产煤国德国、 波兰、 俄罗斯、 法国、 西班牙等, 使用刨煤机开采的煤炭产坛占总产量的 50%以上。

 在德国, 1.6m 以下的薄煤层中, 几乎全部采用刨煤机采煤, 在 1.6~2.2m 中厚煤层中也大部分用刨煤机采煤, 当煤层厚度超过 2.5m 时, 滚筒采煤机才占主要位置。

 在波兰, 每年使用刨煤机的工作面平均 65个。

 在俄罗斯, 每年使用刨煤机的工作面达到 150 多个。

 澳大利亚、 南非等主要产煤国薄煤层工作面也都使用了全自动化刨煤机口使用刨煤机效率最高的是美国, 其薄煤层刨煤机工作面年产量可达 300 万 t 以上。

 德国 DBT 公司是世界上研制刨煤机最早、 产量最大、 技术水平最高的一家公司, 曾研制成功多种拖钩刨、 滑行拖钩刨、 滑行刨等机型。

 目前刨煤机已发展到了采高 0.6~3m, 截深最大达 300Mm, 可刨煤硬度 f=4, 刨速最高达 3m/s, 刨链达42mm 装机功率最大达 2×800kW, 铺设长度达 300m 的技术水平。

 在发展刨煤机开采技术的同时, 也相继研制成功了较为先进的薄煤层采煤机综采技术,其中美国和英国广泛使用滚筒式采煤机进行薄煤层开采[22-25]。

 美国井工开采煤层厚度不大, 从最小开采厚度到 0.9m的占 10.45%, 0.9~1.2m的占 45%,有 26 个煤厚在 1.3~2.0m 的综采工作面年产达到 2.86Mt, 工作面效率为 411t/工。

 2004~2005 年美国长壁综采工作面共有 52 个, 其中煤厚小于 2m的薄煤层矿井 21 个 (刨煤机工作面 1 个, 滚筒式采煤机 20 个), 其中, 滚筒采煤机年产量 159~927 万 t, 平均年产量 448.7 万 t, 平均工效 3513t/工。

 说明薄煤层开采已得到相当重视, 而且使用大功率综采设备在采高较小的薄煤层条件下, 能够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状况 在我国, 当煤层厚度大于 0.8m 小于 1.3m 时, 我们称之为薄煤层, 当煤层厚度小于 0.8m时, 我们称之为极薄煤层[26-27]。

 我国较薄煤层采煤机械化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

 多年来, 经历了引进、 消化、 改装、 革新机组和自行研制开发的发展过程, 研制并生产了多种类型的较薄煤层采煤机、 刨煤机、 液压支架和工作面输送机等配套设备, 基本解决了近水平及倾斜 1.0m 以上薄煤层的机械化开采问题。

 我国自 20 世纪 60 年代起曾先后引进了一些国外刨煤机设备。

 例如, 1980 年, 徐州矿务局引进德国前牵引滑行刨煤机; 1989 年, 四川省新胜煤矿引进西班牙 H—300 型后牵引拖钩刨煤机; 1992 年, 四川省松藻矿务局引进德国布朗公司 KHS—2 型紧凑型刨煤机; 1993

 - 4 -年, 云南省后所煤矿引进德国 GS34/4 型滑行拖钩刨煤机; 1993 年, 开滦矿务局从俄罗斯引进 CH75 型滑行刨煤机等。

 刨煤机的引进对我国刨煤机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借鉴和推动作用, 但各矿引进刨煤机的应用效果有所不同, 有的较好, 产量、 效率较高, 消化了国外技术;但多数不太理想, 产量、 效率不高, 未能坚持下来。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煤层赋存条件不适应的问题, 也有刨煤机性能和配套没备不合理的问题, 有主辅巷道布置和采区各生产系统能力不足的问题, 也有职工培训和管理的间题, 造成刨煤机一直未能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致使薄煤层刨煤机开采技术在我国长期处于落后状态[28-29]。

 徐州矿务局韩桥煤矿是我国最早使用刨煤机的煤矿之一, 从 1965 年起至 2000 年一直坚持使用刨煤机。

 在 35 年中, 该矿用刨煤机共回采工作面 96 个, 累计产量达 565.3 万 t。

 韩桥煤矿资源已近衰竭, 所剩的煤层大多是薄煤层和极薄煤层, 采用国产刨煤机开采 0.8m 及以下的极薄煤层, 在 1984 年就创造出 24 万 t 的最高年产量。

 在 1990 年 1 月, 该矿又创造出了 27885t 的最高月产[30-31]。

 韩城、 阳泉、 新汶、 沈阳、 七台河、 双鸭山、 松藻等矿务局都使用过刨煤机开采, 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沈阳矿务局西马矿, 使用淮南华联机械总公司生产的 BH30/2×160 型刨煤机, 在煤厚仅为 1.08m 的薄煤层, 采用高档普采(DD—20 型单体液压支柱配 HDJ—1000 型铰接顶梁, 采用 3m 的“π ” 型顶梁), 取得年产量 50.1 万 t 的好成绩。

 薄煤层滚筒采煤机自引进至今已开发出多种机型, 从液压驱动、 钢丝绳或链牵引发展到目前电牵引采煤机, 已研制薄煤层采煤机近 20 种[32]。

 1)

 20 世纪 60 年代的改装、 革新类机组。

 这类薄煤层滚筒采煤机主要有 MLQ 系采煤机,如 MLQ-64、 MLQ-80、 MLQ3-100 型等采煤机, 装机功率 60 至 100k W, 采用钢丝绳或链牵引, 牵引传动方式为液压调速调速加齿轮减速, 主要液压元件为叶片泵、 叶片马达, 牵引力为 90k N, 牵引速度 0-2.5m/min。

 适用于采高 0.8-1.5m、 煤质硬度为中硬以下的缓倾斜薄煤层。

 目前这类采煤机在中小型煤矿仍有使用, 平均年产量为 8 万-14 万t 。

 2)

 20 世纪 70-80 年代自行研制开发的中小型功率薄煤层滚筒采煤机。

 比较典型的有山东煤研所和淄博矿务局研制的 ZB2-100 型单滚筒采煤机, 黑龙江煤研所和鸡西煤机厂研制的 BM 系列滚筒采煤机, 包括 BMD-100 型单滚筒采煤机和 BM100 型双滚筒采煤机。ZB2-100型采煤机装机功率 100k W, 链牵引, 牵引传动方式为液压调速加齿轮减速, 主要液压元件为叶片泵、 叶片马达, 牵引力为 90k N, 牵引速度 0-2.4m/min。

 可适用于采高 0.75-1.3m,煤质硬度为中硬以下(f <2.5)

 的缓倾斜薄煤层(倾角在 16° 以下)。

 该采煤机仅在淄博矿务局使用, 平均年产量为 10 万t 左右。

 BM 系列采煤机在我国多个矿务局均有推广使用,是薄煤层开采的主力机型之一。

 采煤机的装机功率 100k W, 采用链牵引, 牵引传动方式为

 - 5 -液压调速加行星齿轮减速, 主要液压元件为柱塞泵、 柱塞马达, 其性能参数大大高于叶片泵、叶片马达, 牵引力 120k N, 牵引速度为 0-6m/min。

 可适用于采高 0.75-1.3m、 煤质硬度为中硬以下缓倾斜薄煤层, 平均年产量为 16 万t 左右。

 3)

 20 世纪 80-90 年代为满足开采较硬薄煤层的需要和提高薄煤层滚筒采煤机的可靠性而研制的新一代的薄煤层滚筒采煤机。

 主要有黑龙江煤研所、 鸡西煤机厂研制的 MG150B型采煤机,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与大同矿务局联合研制的 5Mg200-B 型采煤机, 中波合作研制的 MG344-PWD 型强力爬底板采煤机, 以及上海分院与西安煤机厂合作研制的MG375-AW 型采煤机。

 MG150B 型采煤机为 BM-100 型采煤机的改进, 克制 BM 系列采煤机截割较硬煤层时功率不足、 牵引力小的缺点, 将功率提高到 150kW, 牵引力提高到 160kW,适用于采高 0.8-1.5m、 煤质中硬以下...

篇三:在职研究生开题报告

科技师范学院在职攻读 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

  院(系、 所)

 学生姓名

  学位类别

  专业(领域)

 指导教师

  入学时间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研究生部制 填表时间

 年

  月

 日

 填表说明1. 开题报告内容按 1、 1. 1、 1. 1. 1 格式书写。

 标题字体均为小四号黑体加粗;内容字体为五号宋体, 行距为 1 倍行距; 参考文献字体为小五号宋体。

 2. 此表一式三份, 一份交所在学院( 系、 所)

 留存( 含电子版), 一份交指导教师, 一份学生留存。

 一、 立题依据( 可加页)

 ( 包括科学意义、 应用 前景、 国内 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主要参考文献)

 二、 研究方案 ( 包括研究目 标、 研究内 容、 创新点、 研究方法、 技术路线、 可行性分析、 预期结果、 年度安排)

 三、 经费预算 支 出 科 目金额(万元)计 算 根 据 及 理 由注:

 预算支出科目包括论文课题业务费、 实验材料费、 仪器设备费等。四、 导师意见

  签字:年月日

 五、 对论文选题的评议 ( 针对选题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实验设计方案、 研究的预期结果, 以及学生分析问题、 综合问题的能力、 表达能力等方面做出 评议)

 (由论证小组填写)是否同意开题:课题论证小组组长签字:年月日

 六、 论证小组成员 姓名研究方向职称职务工 作 单 位签名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意见: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签字:年月日

篇四:在职研究生开题报告

研究生开题报告 党校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在职研究生开题报告 党校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关于中国政府政府职能转变紧迫性的思考

  姓名:

  导师:

  专业:

 经济管理

  年级:

  中共中央党校

  200x 年 09 月 01 日

  一、选题依据(目的、意义、学术价值、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本人学术准备情况目的、意义、学术价值、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本人学术准备情况)

  ( 一) 选题目的

  1、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和探讨,深化对公共管理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努力探求公共管理理论对加强政府职能转变的作用和意义。、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和探讨,深化对公共管理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努力探求公共管理理论对加强政府职能转变的作用和意义。

  2、通过对中国政府政府职能历史和现状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并提出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对策和建议。、通过对中国政府政府职能历史和现状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并提出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对策和建议。

  3 、系统检验自己参加经济管理在职研究生学习以后,在公

  共管理理论研究方面的学习收获,特别是对中国政府职能转变方向的研究能力。共管理理论研究方面的学习收获,特别是对中国政府职能转变方向的研究能力。

  ( 二) 选题意义

  1、对该课题的研究既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对该课题的研究既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2、研究该课题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解决当前最突出的经济和社会矛盾的迫切需要。、研究该课题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解决当前最突出的经济和社会矛盾的迫切需要。

  3。

 、对该课题的研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 三) 学术价值

  1、研究政府职能转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推进政府体制改革,建设行为规范、运作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体系,实现政府管理科学化、民主化、标准化和法制化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政府职能转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推进政府体制改革,建设行为规范、运作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体系,实现政府管理科学化、民主化、标准化和法制化具有重要意义。

  2、丰富和完善我国在政府职能转变理论研究方面的成果,加快推进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丰富和完善我国在政府职能转变理论研究方面的成果,加快推进我国政府职能转变。

  ( 四) 研究现状

  1、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一步步完善,要求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外压力越来越大,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和报告也进入一个繁荣期。、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一步步完善,要求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外压力越来越大,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和报告也进入一个繁荣期。

  2、中国政府应尽快实现政府职能转变,以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出现的一系列国际国内新情况。这是目前国内外一直公认的观点。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不仅是对我国加入、中国政府应尽快实现政府职能转变,以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出现的一系列国际国内新情况。这是目前国内外一直公认的观点。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不仅是对我国加入

  WTO 的承诺的兑现,也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任务显得尤其艰巨,当前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也比较多,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政府是由效率型向效能型政府转变还是由全能型向有限型政府转变或者是指令型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承诺的兑现,也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任务显得尤其艰巨,当前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也比较多,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政府是由效率型向效能型政府转变还是由全能型向有限型政府转变或者是指令型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3、目前学术界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职能是由上而下还是由下而上进行合理转变以及转变后的政府主要实现什么功能。、目前学术界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职能是由上而下还是由下而上进行合理转变以及转变后的政府主要实现什么功能。

  ( 五) 个人准备

  1、材料准备情况:搜集并阅读的论著主要有:金太军:《政府职能梳理与重构当代中国政府管理与社区治理丛书》、《转变政府职能与建设服务型政府》、材料准备情况:搜集并阅读的论著主要有:金太军:《政府职能梳理与重构当代中国政府管理与社区治理丛书》、《转变政府职能与建设服务型政府》;叶劲松:《转型期的地方政府职能与管理方式》叶劲松:《转型期的地方政府职能与管理方式》; 朱光磊《现代政府理论》;李文良《中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报告》李文良《中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报告》;邹伟《政府职能演变与发展趋势研究》邹伟《政府职能演变与发展趋势研究》;张 张 E ,杨芸: 《现阶段我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探讨》;顾艳君《和谐社会语境下的政府职能定位》。

  2、研究的主要方法: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与政府职能转变相关的文献来获得资料,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政府职能转变的具体理论依据,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正确的对策、观点。、研究的主要方法: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与政府职能转变相关的文献来获得资料,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政府职能转变的具体理论依据,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正确的对策、观点。

  二、论文结构框架( 主要观点)

  前言( 内容提要)

  一、我国政府职能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当前我国政府职能的现状特点

  1. 以经济职能为重心

  2. 以经济和法律手段间接管理经济

  3. 政企分开

  4.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基础作用

 5. 政府和社会相互协调

  ( 二)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政府对微观经济干预过多缺乏有效率的市场环境

  2. 依法行政的公正性和透明度不高

  3. 政府职能履行效率低下

  4. 对市场秩序的监管不到位

  5. 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弱化、异化现象严重

  ( 三) 我国政府职能改革的必要性

  1.政府职能改革是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政府职能改革是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2. 政府职能改革是我国有效防止和纠正政府失灵的需要

  3. 对国际风险承担能力较弱

  二、现阶段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一) 政府职能转变的理论观点及启示

  ( 二) 政府职能转变的国际先进经验

  1. 政府支持本国经济的方式发生变化

  2. 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发生变化

  3. 政策针对的范围发生变化

  4. 政府职能更多地转向社会政策

  5. 各国政府可以利用国际资源解决国内问题

  6.日益重视开放带来的经济安全问题,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防范日益重视开放带来的经济安全问题,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防范

  7. 在政策执行方面国际合作日益重要

  三、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对策和思考

  ( 一)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政府职能

  1. 转变观念

  2. 建立健全正确的政绩观评价标准

  3. 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4. 建立健全完备的法制

  ( 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改进政府调节经济活动的方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改进政府调节经济活动的方式

  1.精干、高效有机结合,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和公务人员效率。精干、高效有机结合,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和公务人员效率。

  2. 清理并大幅度减少政府行政性审批

  ( 三) 强化市场监督职能

  1. 加快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步伐

  2. 抓紧对具有自然垄断和公用事业特点的行业的改革、重

  组和规划。

  3. 按照速立统

  一、开放、公平竟争的国内市场的要求,大力整顿市场秩序一、开放、公平竟争的国内市场的要求,大力整顿市场秩序

  ( 四) 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实现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的转变

  主要观点:根据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政府职能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迫在眉睫主要观点:根据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政府职能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迫在眉睫;政府是营造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我们必须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以政府职能的转变来带动和推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政府是营造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我们必须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以政府职能的转变来带动和推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三、论文写作安排( 进程安排、待解决问题)

  ( 一) 进程安排

  1. 第一阶段

  时间:

 200x 年 8 月 1 日 9 月 12 日

  内容:文献资料收集、分析和完成开题报告

  2. 第二阶段

  时间:

 200x 年 11 月 15 日 201x 年 年 1 月 31 日

  内容:完成论文初稿

  3. 第三阶段

  时间:

 201x 年 2 月 1 日 4 月 15 日

  内容:论文修改定稿

  4. 第四阶段

  时间:

 201x 年 4 月 16 日 4 月 30 日

  内容:打印上缴论文

  5 、第五阶段

  时间:201x 年 5 月 1 日-----5 月 月 31 日

  内容:参加答辩

  ( 二) 待解决问题

  1 、该课题最新研究成果的搜集;

  2 、该课题研究对象最新转变进程;

  3 、研究手段的实际运用。

  导师或论文指导组意见:

  签名:

  年 年 月 日

篇五:在职研究生开题报告

中共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关于中共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关于中共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摘要:以下是小年整理的关于中共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希望度大家有所帮助。

  论文题目: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环境制约因素及其对策 学号:

 姓名:

 专业:区域经济学 研究方向: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 入学时间:

 班次:

 指导老师:

 填表时间: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环境制约因素及其对策 一、选题意义及预期目标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当 溺 示 前正处在经济快速增 登 长 膘 的发展过程中,面 裙 临着 泼 提高社会生产力 谰 、增强 讶 综合国力和提 演高人民生 贪 活水平的历 彤 史任务。同 终 时,又面 每 临着相当严峻 禹 的问题 把 和困难。作为区 脏 域经 典 济,如何在激烈的 猪 国 雁 际、区际竞争中,正 一 蒲 确分析面临的环境制约 袁 乐 因素,努力做到扬长避 烹 原 短,

 变不利为有利, 树 确 幢 保经济、环境社会 山 协调 望 发展,这是一个 蝗重要的 朵 亟待解决的课 贷 题。本文 锤 旨在多角度 绊 地分析区域 鲸 经济发展 缔 中的环境制约 犬 因素, 泳 提出种种对策, 旅 以求 箭 促进区域经济的可 舟 持 限 续发展。

 二、国内外 仰 蜡 有关学术动态及本论文 愁 用 的创新之处

  8 娃 0 年 吹 代末,可持续发 烧 展理论 菲 开始提出,但 猪 至今对经 吊 济发展的环 劫 境制约因素 鸟 研究仅局 搅 限于宏观的认 惜 识,如 读 人口问题、资源 凿 问题 加 、环境污染物破坏 腐 问 汰 题、经济技术水平问 沤 吸 题等。而对区域经济的 宁 铂 环境制约因素,特别是 扬 谰 一些微观内在因素研 霹 究 类 甚少。作者拟从微 炭 观与 运 宏观的结合点上 肖 加以探 舶 讨区域经济发 枪 展中的环 夷 境制约因素 崖 ,并提出一 芯 些措施和 硬 对策。

 三、论 茸 文写 遭 作提纳 前言

  问 秦 养 题的提出和研究背景、 稻 脏 研究的意义、目的、基 非 锋 本技术路线。

 一、 抹 区域 踞 经济发展与环境 掠 制约 环 得 境是区域经 棘 济发展的客 宇 观基础; 淹

 区域经济发展 墟 对环 政 境产生反作用; 区 罐 烬 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源 札 才能相得益彰。

 二、 够 区 奔 域经济发展中的环 猜 境制 笛 约因素 失衡增 骗 长导致环 叠 境制约区域 殃 经济发展; 德

 区位资 拓 源的不平衡制约 俯 区域 炙 经济发展;

 现 杏 饿 有环境管理体制与国际 假 张 不配套制约环境经济发 禾 泥 展。

 三、对策研究 脏 中国 光 区域开发管理体 樱 制必须 绎 创新; 适时 疆 调整区域经 诣 济结构和 岳 发展战略; 制 中 定完 沂 善系统的可持续发 筹 展 痞 政策。

 四、论文工作 漾 陪 计划

  xx 年 1 月 物 至 坛 2 月拟定论文开题 敲 报告 良 ,资料与数据收 汹 集、整 舵 理与分析; 庭

  xx 年 羊 3 月至 4 干 月完成论文初 烦 稿并请 脐 导师修改,完成 囱 论文 杂 二稿并请导师修改 菏 ; 搜

 xx 年 5 月至 6 月论 脯 猩 文定稿与答辩 五、参 笑 考 狮 文献

  1.张 队 敦富主 绵 编,《区域经 尧 济学原理 怕 》,中国轻 种 工业出版社 罗 xx 年, 磺 北京

  2. 俘 李京 郊 文主编,《中国区 涨 域 坤 经济教程》,广西人 推 秉 民出版社 xx 年,南京 耕 硷

 3.孙久文,《 竟 中 徘 国区域经济实证研 浓 究— 逝 —结构转变与发 红展战略 剑 》,中国轻工 债 业出版社 性 1999 年 彩 ,北京。

 匀

 4. 远 叶裕民,《中国 叭 区域 赫 开发论》,中国轻 刑 工 笑 业出版社 xx年,北 诸 勤 京。

  5.宋璇涛, 介 购 《寻求区域经济非均 拧 衡 裁 协调发展》,中共 掣 中央 类 党校出版社 xx 廓 年,北 峙 京。

 6 裹 .李京文主 帜 编,《2 犹 1 世纪中国经 鹏 济大趋 汝 势》,辽宁人民 渝出版 腾 社 1998 年,沈 龙 阳 素 。

  7.汤爱民, 置 心 《大整合》,中国经济 圃 团 出版社 xx 年,北京 挝 。

 勺

 8.顾介康 蝇 、储东 扼 涛主编,《江 移 苏宏观经 咒 济运行态势 烙 与规律研究 禹 》,南京 洒 大学出版社 1 冲 999 鱼 年,南京。

  富 9 潭 .薛志平、刘波,《 计 志 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创 记 蒙 新》,香港文学报社出 漏 杰 版公司 xx 年,香港 备 。

 晴

 10.吴兴 衍 鹏、董 芒 剑南、谢玉平 昭 ,《走向 嚣 知识经济时 腑 代的创新》 鼻 ,香港大 予 学报社出版公 眩 司 xx 四 年,香港。

  镭 1 想 1.国家环境保护局 绪 役 译,《选择还是放弃— 趣 须 —荷兰国家环境政策计 肘 责 划》,中国环境科学 弄 出 金 版社 1995 年, 忙 北京 揩 。

  .厉以 判 宁、章铮 蔗 ,《环境经 鸦 济学》,中 呵 国计划出 渗 版社1995 阔 年,北 壹 京。

  13. 岂 教 傻 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编 纽 鉴 ,《西方经济学》,广 眩 隐 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 廖 馆 99 年,广州。

 矢

 1 彤 4.陈耀邦,《 幽 可持续 方 发展战略读本 驼 》,中国 口 计划出版社 锻1998 年 稚 ,北京。

 独

 15.江 抉 苏省 礁 科学技术协会等 6 名 部 屿 门,《江苏省人口资 捎 遗 源、环境研究文集》, 咐 哄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 迭 豫 995 年,北京。

 姚

  序 16.江苏省科 跳 学技术 宇 协会,《江苏 殷 资源与环 革 境》,江苏 矮 教育出版社 播 1989 奇 年,南京。

  黔

 1 障 7.方在农主编、 肮 彭 聪 立明副编,《现代科 段 樟 技知识导论》,河海大 淮 晰 学出版社 1999 年, 娇 簧 南京。

  18. 悄 《中 挽 国环境报》、《 匿 农村生 熔 态环境》、《 茶 农业环境 假 与发展》、 柠 《农业环境 侄 保护》、 亥 《环境保护》 斜 、《环 蜡 境科学动态》、 私 《环 斗 境导报》等报刊。

 几

篇六:在职研究生开题报告

西省委 党校

 在职 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

 题

 目 :

 姓

 名 :

 指导教师 :

 专

 业 :

 年

 级 :

 学

 号 :

 山西省委 党校研究生 部

 年

 月

 日

 三、论文写作安排(进程安排、待解决问题)

  导师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导师组意见:

 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一、选题依据(目的、意义、学术价值、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本人资料准备情况)

  二、论文 的 主要观点 和 结构框架

篇七:在职研究生开题报告

中 共 福 建 省 委 党 校 在 职 研 究 生 毕 毕 业 论 文 开 题 报 告

  题

  目:

 共享经济的中国困境及对策分析——以漳州市共享单车为例

 姓

  名:

 年

  级:

 2 0 1 4

  级

  学

  号:

 专

  业: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

  填表日期:

  年

 月

  1、本课题选题背景,相关研究综述及理论研究意义。2、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基本结构框架。3、主要参考文献。

 近年来,共享经济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这个本起源于美国的经济模式在中国的发展呈现出大火燎原之势,无论滴滴、优步、小猪短租等为代表的 C2C 模式,还是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等为代表的 B2C 模式,都以独特新颖的模式和机制颠覆着传统行业,也正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但是,共享经济在为社会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以及给人们带来很多便利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相当的困难和考验,比如环境问题、社会管理困境、诚信考验等等,因此,对共享经济的研究有着现实的价值和时代的意义。

 从国内外的研究来看,虽然共享经济是目前社会各界讨论和研究的热点,但学者们主要是从经济学领域和法学领域进行研究,从社会学角度进行研究的比较少,主要是对监管和诚信的关注。

 笔者将以漳州市共享单车为切入点,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本选题进行研究,既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观察、参与等方式进行质的分析,又收集大量数据来支撑和验证观点,同时也将结合法学、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等相关知识,以使本文论点更具合理性。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共享经济模式,对共享经济在中国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可行性的对策,以期对共享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微薄的贡献。

 本文基本结构构架如下:

 引言 一、共享经济概述 (一)共享经济的概念 (二)共享经济的特征

  (三)共享经济的优势 (四)共享经济的社会学理论基础 二、当前共享经济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共享经济的发展状况 (二)漳州市共享单车运营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三)共享经济面临的困境 1、制度缺失 2、管理难题 3、诚信考验 三、共享经济健康发展的几点对策 (一)完善法律法规 (二)完善监管措施 (三)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美】罗宾•蔡斯:《共享经济——重构未来商业模式》,王芮 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5

 年版。

 2、[美]理查德•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第七版),蒋兆康 译,法律出版社 2012 年 版。

 3、彭岳:《共享经济的法律规制问题——以互联网专车为例》,《行政法学研究》2016 年第 1 期。

 4、唐清利:《“专车”类共享经济的规制路径》,《中国法学》2015 年第 4 期。

 5、张恒龙:《改进分享经济时代政府与市场关系》,《国家治理》2015 年第 35 期。

 6、蔡丹旦、于凤霞:《分享经济重构社会关系》,《电子政务》

  2016 年第 11 期。

 7、翟业虎、刘田鑫:《共享单车租赁的法律问题》,《扬州大学学报》2017 年第 4 期。

 8、谢志刚:《“共享经济”的知识经济学分析》,《经济学动态》2015 年第 12 期。

  论 文 写 作 进 度

 指 导 教 师 意 见

 签 名

  年

  月

 日 专 业 指 导 小 组 意 见

 签 名

 年

  月

 日

篇八:在职研究生开题报告

国政法大学 广西区委党校 广西行政学院 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

  对应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法律对策研究

  学 号 :

  XXXXXXXXXX

  姓 名 姓 名 :

 蒙珺

 导 师 :

  XXX

  专 业 :

 XXXX

 年 级 :

  XXXX

 中国政法大学 广西区委党校 广西行政学院 2011 年 5 月 13 日

  一、选题依据(目的、意义、学术价值、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本人学术准备情况)

 (一)选题目的 土地制度是农村各项制度的基础和核心,主要目的是要扩大农民对于土地的财产权力,是关系到8亿农民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也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现行农村土地制度是与农村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有利于保障农民的权益。但是,现行制度存在产权界定不明确,不利于优化配置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资源;农村土地条块分割,构成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障碍;农村土地建设用地制度不完善,制约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村土地社会负担过重,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壮大和农村社会公平的实现;征地制度不合理,损害农民利益等问题。笔者试图通过探讨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和改革的发展趋势,总结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尝试提出了改革和完善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法律对策。

 (二)选题意义 一、现行土地所有权制度已经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二)选题意义 一、现行土地所有权制度已经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广义的农业结构可以理解为农业部门的技术、经济和社会要素的比例关系。狭义的农业结构可以理解为各种不同规模农业企业的比例关系。农业结构政策就是使农业结构能够适应一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调整政策。农场规模问题是农业结构政策中的最关键问题。

 中国在 1978 年开始的农业改革中,绝大部分村庄使用了按人口,或者按人口和劳动力平均分配土地使用权的方法。这种平均分配的结果导致了户均经营耕地面积很小,同时却有很多地块。在现行土地使用权结构下,每个村民都有权作为土地使用者。由于村民人数是变动的,在第一次土地使用权分配以后,为了适应村庄人口的变动,村集体必须根据新增人口重新分配土地使用权,经常重分土地导致了户均经营耕地面积的进一步下降和地块的进一步细碎。由于现行土地法构建的基本特征是土地使用权的取得与村民身份相联系,尽管法律允许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但是并没有具体规范土地转让的相关法律,尤其是经济补偿方面的规定。调查资料表明,在有些乡村企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农户劳动力已经基本转移到非农产业,农户的收入来源 90%以上来自于非农业。然而,这种结构性变化几乎完全没有导致相应的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转移与农户就业和收

  入结构的变化之间几乎不存在相关关系。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严重滞后说明现行的土地制度已经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制度约束,必须加以改革。

 二、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已经成为建设规范乡镇财政体制的重要约束因素 建国 50 多年来,我国农村税制改革经过多次反复,所遇到的共同问题是国家、地方干部和农民之间的关系问题。一方面,国家需要地方干部将国家权力延伸到基层,另一方面,国家又无力用财政收入来维持地方干部的支出,导致乡村干部利用权力向农民索取制度外收入作为补偿。要实现正式财政收入维持乡村行政机构的运转,就必须建设规范的乡镇财政体制。同时,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也对建设规范化的乡镇财政体制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现代乡村与传统乡村的根本差别就是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差别。当农村乡镇具有供电、供水、邮电、交通、污水处理等城市所有的生活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达到城市所拥有的水平以后,乡村就实现了城市化。而规范的乡镇财政体制是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基础。根据国际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地方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了土地价格,根据财政负担的等价原则,土地税收入是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筹资来源。因此,土地税收入是各国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部分。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减轻农民负担的税费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对于减轻农民负担起了比较大的作用,但是调查资料表明,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不发达地区,乡村财政负担不但没有减轻,而是更加突出了。尤其是在不发达地区,农业税以及教育集资取消产生的乡镇财政缺口,很难通过精简人员来达到平衡。同时,从已经发生的土地纠纷来看,乡镇政府将强行占用农民土地作为乡镇建设筹集资金的来源是一个重要因素。在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的过程中,土地增值中应该属于地方财政收入的部分被流失到土地开发商,地方干部和相关个人的手中,)。在乡镇地方利用其土地管理权随意处理土地情况下,这种以规范的土地税收入为重要构成的农村地方财政体制就根本无法建设起来。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根据建设规范的乡村财政体制的需要,农村需要一个土地所有者阶级,国家征收土地税为乡村财政收入重要来源。土地税与农业税有重要区别,农业税是生产税,在工业化过程中将逐步取消,而土地税将随城市化过程逐步提高。在工业化过程中,农地税将不一定完全转为地租,由农业生产者承担。因为,地租取决于农用地的需求,在工业化过程中,愿意从事农业的青年人

  下降,农地需求是下降的。土地所有者拥有土地并不完全是为了收地租,拥有土地,等待农地成为非农地的收益,是土地所有者持有土地的主要动机。

 三、 现行土地所有权制度已经成为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制度约束 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较,中国的农民由于没有土地所有权作为担保,就失去了从事非农产业投资的最重要或者说唯一的融资手段。这种制度约束了农村非农私人企业的发展。

 改革以来中国乡村工业发展的历史,基本归于两大发展模式,以集体经济为基础的苏南模式和以私人经济为基础的温州模式。而私人经济为基础的温州模式能够成功,是由于当地特有的商业文化,在制度转换环境下发生的金融创新,例如私人股份合作制企业。全国大部分乡镇企业的发展基本上仍然是苏南模式。乡村集体经济在融资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其主要途径是以地方政府为信用向银行贷款、向农民集资和与外资合资。农村集体乡镇企业进行全面改制以后,其发展速度受到很大影响。同时,农村居民储蓄率却持续上升。这种情况是中国农村存在金融约束(或金融抑制)的明显例证(Zhu,Qiuxia,2004)。因为金融约束可以使负储蓄率成为正储蓄率。如果一个农民想兴办企业,在有信用担保的情况下,可以贷款。在没有信用担保的情况下,只能够依靠储蓄或在非正式金融市场融资。非正式金融市场的融资需要关系网络作为信用,而关系网络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并不是每个农民都拥有的。在国民经济处于农业社会阶段,土地所有权作为融资手段的作用往往不能够引起理论界的重视,因为在农民不需要抵押融资的情况下,农民拥有土地所有权和仅仅拥有使用权的差别不是很明显。而当国民经济处于工业化阶段,农村资源需要向非农产业流动,土地所有权缺失对农村生产要素重组的约束就特别明显。

 四、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已经成为城市化的障碍 在大部分发达国家城市化的过程中,由于不存在国家对于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房基地价格从长期来看是上涨趋势,但是从每个具体时期来看,房基地价格与社会商品总价格存在一个稳定的比例关系,不可能出现暴涨和由此产生的炒地产现象。根本的制度因素是,城市居民在向房地产公司购买房产的同时,也可以向农民直接购买土地建房。市民住宅用地供给多元的竞争市场是城市化过程中抑制房地产价格暴涨的重要因素。

 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准国家土地所有制特征决定了农民不能够与用地单位

  直接进行土地交易。这就从根本上排除了市民向农民直接购买土地建房的可能性。只有少数大开发商能够在国家土地批发市场通过招标取得土地,这就形成目前大房地产公司对住宅市场垄断的格局。这种市场垄断是中国近几年房产价格居高不下的根本性制度原因。目前城市土地使用权拍卖制度的本质是政府利用垄断权,强行取得收入。这种制度的参照系是香港和新加坡的土地制度。理论上来说,香港和新加坡土地制度只是世界土地制度的一个特例,不具有一般性。它们都是城市地区或国家。香港原先是殖民地,政府本身没有土地的永远所有权,而只是100 年的使用权。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它不可能出卖土地所有权。它利用国家垄断权谋取土地利润,有其合理性。同样是中华文化圈内的台湾,就没有采用这种拍卖制度,而是采用的德国征地制度。政府征用民地公用,必须做到公开、透明,不允许从中谋利。

 近年来,农地非农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损害农民利益的案例,也是现阶段土地矛盾的焦点。现行土地征用法,不仅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同时也损害了市民的利益,因为市民必须以高的垄断价格买房。

 (三)学术价值 学术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寄希望于着实有效的解决现实当中的诸多问题。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研究不仅仅具有现实意义,更具有学术意义,它对于法制化建设是一种开拓和发展,对于行政制度改革以及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研究亦是一种开拓和发展。同时,细化了具体领域的研究可以为广大的研究者提供新的研究视角,有助于激发研究者的学术激情,丰富我国学术研究的成果。笔者希望通过本课题,特别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遵循坚持的原则,作一些实质性的研究,以促进这方面的研究继续更深一步的走下去。笔者坚信的是广泛提出问题、探讨问题以及呼吁对相关问题的重视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寄希望于能够为广大的研究者提供一些新的研究视角,引发一些新的争论,为这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的开拓和发展有所献益,这亦是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价值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应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法律对策研究本质从属法律建设范畴。但现阶段,尽管对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相关探讨和研究也比较

  多,但与之想对应的法律制度建设方面的研究相对匮乏,当前的一些研究也并没有进入到实质性阶段,这个研究方向的相关研究尚处于萌芽阶段。在网络上资料库中其相关度高的资料寥寥无几。

 (五)学术准备情况 笔者经过两年半的法学专业系统学习,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加上在林业部门工作,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一直关注和研究,在理论及实践经验上的有了一定的积累。笔者将严格秉持科学、严谨的态度,积极的查阅并吸收相关研究的理论及方法,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都认真对待,力求都做到精益求精、严格要求。

 现阶段关于这个领域的针对性研究相对匮乏,这是影响研究进行最为关键的客观因子,笔者将在研究进行的过程当中,尊重客观事实并充分利用当前成熟的理论,在进行创新时严格把握“尺度”,做到从面到点、从整体到局部、从现成理论过渡到创新理论,严格按着既定的逻辑顺序进行,做到有逻辑、有推理、有归纳、有演绎,力争最后的成果有理有据、说理充分。

 二、论文结构框架(主要观点)

 第一章

 农村土地制度及其改革的相关理论……………………………………1 1.1 农村土地制度的基础理论…………………………………………………… 1 1.1.1 农村土地制度的概念 ………………………………………………………1 1.1.2 农村土地制度的内容 ………………………………………………………1 第二章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发展历程…………………………………………2 2.1 新中国成立前的农村土地制度 ………………………………………… …2 2.1.1 原始社会时期 …………………………………………………………… …2 2.1.2 奴隶社会时期 …………………………………………………………… …2 2.1.3 封建社会时期……………………………………………………………… 2 2.1.4 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2 2.2 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 2 2.2.1 土地改革阶段 …………………………………………………………………2 2.2.2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阶段……………………………… ………………… 3 2.2.3 高级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阶段 ………………………………………………3 2.2.4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阶段…………………………………………… …… 3 第三章

 农村土地制度的现状分析 ………………………………………………4 3.1 农村土地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分析………………………………………… 4

  3.1.1 现行农村土地制度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4 3.1.2 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为保障农民利益提供了可能……………………………4 3.2 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4 3.2.1 农村土地产权界定不明确,导致产权主体“失位”,直接影响土地承包经营权分配的效益 …………………………………………………………… ………4 3.2.2 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5 3.2.3 农村土地条块分割,构成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障碍…………………………6 3.2.4 农村土地建设用地制度不完善,制约了农村社会的发展…………………6 3.2.5 现行农村...

篇九:在职研究生开题报告

职 攻 读 硕 士 学 位 研 究 生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山东暖洋洋煤炭储运配送中心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姓

  名

 学

  号

 学部、 院(系)

  经济学院 学 位 类 别

 工程硕士 专 业 领 域

 项目管理 研 究 方 向

 应用研究 指 导 教 师

 开 题 时 间

  2012 年 11 月

 一、 立论依据:

 课题来源、 选题依据和背景、 课题研究目的、 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课题来源:

 课题来源:

 自拟题目; 本人结合本课题有关的工作积累、 已有的研究工作成绩:

 本人亲身参与到了山东暖洋洋煤炭储运配送中心建设的初期评估阶段,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作者本人是该项目风险管理小组成员之一; 在中国海洋大学的项目管理的课程学习为本论文的完成提供了理论的指导。

 选题依据和背景:

 煤炭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能源,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不会发生根本变化。“十一五” 期间, 我国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一批大型矿区成为综合能源基地的主体, 建成的 14 个大型煤炭基地总产量 28 亿吨, 占全国的 87%, 其中 10 个基地煤炭产量超过亿吨 ; 同时, 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快速发展, 相继组建了 一批区域性大型煤炭企业集团, 形成了 煤电、 煤化等上下游产业一体化发展格局, “十一五” 期间千万吨级以上企业 47 家, 产量占全国 63%, 其中亿吨级特大型企业 5 家, 产量占25%, 产量比重提高 19 个百分点。

 随着煤炭产量的不断增长, 暴露出来的煤炭物流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我国每年都有 20亿吨以上的煤炭通过铁路、 公路、 水路运往全国乃至国外, 煤炭己经成为我国物流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 煤炭在开采、 加工、 储存、 运输过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对于煤炭物流的理论研究严重滞后, 迫切需要针对煤炭物流模式的相关理论研究。煤炭储运配送作为煤炭物流的实现途径, 近几年收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但是, 由于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能源分布的严重不均衡和地方性的经济区域发展需求量的差距, 导致我国的煤炭运输格局一直处于长途运输的状态, 加上远离产煤地区的发达城市工业、 民用等方面对于煤炭的需求量都相对较大, 所以煤炭的运输基本上处于“西煤东运”、“北煤南调” 的状况,这就加大了煤炭储运配送的复杂性和困难度。

 课题研究目的、 理论意义及价值:

 同时, 煤炭物流除了要考虑储运配送本身的风险性之外, 储运配送中心作为实现煤炭物流的基础和前提, 其建设也受到市场、 政治、 地理位置、 自然环境、 煤炭自身特性等众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具有很高的随机性和复杂性, 因此, 研究煤炭储运配送中心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问题, 可以加深对煤炭储运和物流问题的理解和把握, 对煤炭企业制定风险对策、 提高效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 文献综述:

 国内外研究现状、 发展动态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

 物流、 煤炭物流相关研究物流学科于二十世纪 50 年代开始在国外形成,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后, 包括从产品制成后从生产者到客户的货物配送的管理, 到产品生产前从供应商到生产制造上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 运输、 仓储和库存等的物料管理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对材料、 零部件等的运输和库存的管理在内的一体化的物流管理系统开始形成。

 Gregory N.

 Stock 等指出仅仅一个企业物流的整合不能保证提高组织的绩效, 大型企业联盟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的物流整合是必要的。TimoPirtti 等人研究了不同物流组织之间活动的协调问题, 讨论了使用不同的横向协调机制的可能性, 主要结论是通过现有的横向协调机制发展横向的组织能力, 并认为这可能成为物流服务提供商树立竟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国外学者大都倾向从微观的企业角度研究物流资源配置和协调问题, 如物流基础设施、 市场竞争机制及配送运输等问题。

 此类研究多利用数学规划法、 系统仿真法和启发式方法等技术工具, 为物流网络设施选址定位、 多工厂协调、 战略配送体系设计等问题提供支持。

 一些学者尝试使用新的方法来来研究煤炭物流网络中的运输、 选址以及网络设计等问题, 如 Pedro M.

 Reyes 利用博弈论中的夏普里伯(Shapley value) 的方法来解决煤炭物流网络中的转载运输问题, 从而维持网络状况的稳定; Nakatsu 对物流网络中的三种常用的节点(煤矿、 物流园区和消费市场)

 所组成的网络结构展开研究, 利用基于模刑的推理方法和启发式搜索方法来解决节点设施的定位问题和物流网络结构设计中的聚集或分散决策; J.

 Neto等通过对影响物流网络中的环境、 成本的各种话动, 如运输、 加工等的研究, 基于多目标规划提出了物流网络的优化设计框架, 并讨论了其在可持续物流网络设计中的应用。

 2000 年以来, 国外关于综合运输网络的研究越来越多。Pcter Nijkam. P 等分别利用 Logit和 Probit 离散选择模型和神经元网络模型比较了优化模型和预测模型对货物联合运输网络上的物流优化和预测的能力。

 Rondinelli 研究了运输系统和物流系统对物理环境的影响, 以及从运输的角度控制或防止坏境污染的方案等。

 Beuthe 研究了铁路、 公路、 水运三种货物运输方式的直接和交叉的需求弹力系数。

 Kozanl 分析了影响集装箱枢纽港转运效率的主要因素, 开发了一个网络模型分析系统中集装箱的运输过程, 并将该模型应用到一个集装箱枢纽港口。

 Zsidisin 等(2004) 认为, 很少有以评估供应风险作为探讨的主要内容, 他指出, 风险评估应该是一个组织内部的整体风险管理战略的关键, 随着供应链风险的增加设计出应急对策。

 Peck(2005) 总结出, 较好的办法是在一个稳定的可控制的环境里优化成本, 使成本最低化。

 同样, Christopher 和 Lee(2004 年) 认为, 一个高风险的供应链不能有效。

 2)

 风险评价相关研究 风 险研究 的 定 义主 要依 据美 国 国 家 科学 委员 会(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Committee) 的报告《理解风险: 民主社会中的信息决策》。

 美国风险分析委员会曾用了四年时间尝试为风险给出一个统一定义, 最后不得不放弃, 并宣称: 最好不要定义风险, 每个研究者应当以自己的方式定义风险并清楚地解释这种方式。

 出现这个问题, 部分是因为人们用同一个词而有不同含义或对同一含义用不同的词, 部分是因为风险分析与概率密不可分, 而概率本身就存在争议。

 风险管理理论是在保险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所谓风险管理是指采用科学的方法, 系统的措施, 对风险进行分析、 辨识、 推断、 防范和处理。

 国外学术界把风险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研究内容, 己形成热门, 如何控制风险、 冲销风险己成为欧美企业重要课题。

 英国《经济学家》 杂志就风险管理特别制作专刊, 《哈佛企管评论》 指出“风险管理也有策略, 正如企业策略同样重要”。

 风险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于 1963 年由麦尔和海基斯合著的《企业风险管理论》 中得到重视, 美国保险管理协会也改组为美国风险与保险学会(RIMS) 并创办了权威英文刊物《风险管理》, 以致力于风险管理在各行业的应用与传播。

 Diana Wllite(1995) 系统地回顾了风险管理方法, 其侧重于阐述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的方法。

 Diana 认为风险分析方法可以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

 在风险评价问题的研究中, 运筹学和管理科学中的风险与工程中的风险相似, 都将风险定义为某件事出现的可能和其后果即期望的产出 。

 其风险评价方法称为工程风险评价(engineering risk assessment, ERA) 。

 ERA 通常包括五个部分:

 ①系统组成、 运作环境和工作人员的描述; ②危险识别分析以确定可能导致事故或失败的事件或状态; ③事件出现的频率; ④分析事件对人员和公众的影响; ⑤量化评价风险的流程, 包括任何风险评价中具有的不确定性。

 适用于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的典型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 模糊数学法、 蒙特卡罗模拟法。Stenhenand David(2000) 从每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等方面将其做以分析说明和比较。Razand Michael(2001) 列出了风险概率评估、 风险影响评估、 风险时间框架评估、 风险分类法、 风险排名法等。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

 物流、 煤炭物流相关研究 国内学者对于物流、 煤炭物流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煤炭物流的格局与方式、 物流运作模式以及物流网络等方面。

 赵文竹(2005) , 赵媛、 于鹏等(2007) 对我国的煤炭运输流动格局进行了分析, 阐述了煤炭运输的流向以及运输方式配置等问题, 并对确保煤炭产需平衡, 优化煤炭运输通道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郑勇(2005) 、 荣朝和(2007) 等学者认为铁路在过去一直是煤炭运输的主要方式, 这一局面长期内都将不会有大的改变, 但是也会面临一些影响和挑战。

 因此铁路部门应当进行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 进行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排除行业垄断, 以加快形成铁路煤炭运输的物流体系。

 焦和卫(2006) 、 阎世春(2007) 以山西省的公路煤炭物流为例, 对公路煤炭物流系统进行了研究, 认为如果理顺管理体制, 充分利用信息平台, 合理组织往返货物, 煤炭公路的合理运输半径是可以延长的。

 郭君(2006)

 把第三方物流的基本概念、 选择决策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应用到扬子巴斯夫公司中, 最终提出了扬子巴斯夫公司第三方物流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

 并试图通过对扬子巴斯夫公司第三方物流体系的构建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以便于为其他同类企业参考。

 俞恒(2007) 等从系统学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 认为煤炭物流系统比起一般的物流系统的环节更多, 而且子系统和作业环节虽然相互联系但也相对独立, 因此更为复杂, 并在分析了供应、 生产、 销售等环节的基础上提出煤炭物流系统设计的思路。

 武云亮、 黄少鹏(2008) 对我国煤炭物流网络的运行现状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优化煤炭物流网络体系的政策建议。

 同时介绍到要以煤炭物流网络体系的构成要素为基础, 构建了煤炭物流网络体系结构图, 并且作者从煤炭物流结点、 物流通道、 交易平台等方面, 分析了我国煤炭物流网络体系现状, 提出了优化煤炭物流网络体系的政策建议。

 赵国智、 王喜富、 张仲义(2008) 分析了煤炭物流网络的复杂性特征, 并提出了基于复杂网络特性的煤炭物流网络优化方法, 对研究煤炭物流网络的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王帅(2009) 通过对煤炭物流网络运作模式的分析得出了 煤炭物流网络运作的结构模型和运作机制。

 他指出, 煤炭物流网络运作的一般机制是网络上各参与方以追求网络价值增值为共同目标, 在利益分配、 激励、 组织约束等驱使下, 形成的具有集成性和交互式的动态协作机制。

 王敏(2009)

 对化工企业外包的研究则是以一个公司为例, 通过详细研究大型化工企业的物流外包的决策与管理, 分析公司的实际情况, 然后以相关的理论为理论基础, 阐述公司物流外包的必要性。

 刘谦浅(2009)

 介绍到为了减少煤炭物流成本, 在运输网络中平均分配煤炭物流, 扩大运输能力, 基于供应链管理理论研究了煤炭物流运输通道和煤炭物流配送中心的位置问题。庞东升(2010)

 结合我国化工物流行业的特点和发展现状, 认为我国应该发展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

 高阳(2010)

 分析了我国沿海煤炭运输主干航线, 基于煤炭市场需求现状、 运输现状的分析, 提出了沿海煤炭运输主千航线的规划, 提出在长三角、 珠三角和福建沿海地区需要布局煤炭中转储备基地。

 针对我国煤炭物流系统的特点, 很多学者从系统结构、 系统特征和系统作用等几个角度进行了阐述分析, 认为煤炭物流系统网络结构利用现代物流思想和电子商务技术, 以核心物流节点和物流线路为主导, 通过对节点、 线路、 区域网络的优化, 实现不同运输方式和区域网络的有效对接, 保障供应链的高效运作, 形成开放有序的物流网络, 提升我国煤炭物流产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 研究煤炭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 煤炭物流系统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 同时每个子系统又由若干个作业环节组成, 这些环节和子系统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但彼此也相对独立。

 所以, 对于煤炭物流系统的研究应该从对各个环节的管理和控制入手,在此基础上实现对煤炭物流大系统的管理和控制。

 煤炭企业应该加快对物流理论的研究和引入, 建立和完善煤炭物流系统的理论体系。

 实施煤炭物流工程, 提高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促进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2、 风险评价相关研究 国内学者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引入风险评价、 风险管理的理论,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国内学者对风险评价的研究越来越多。

 赵振宇(2002)

 将可靠性工程研究中的故障树分析法引入到工程风险管理中。

 他应用图形演绎方法构建工程项目风险故障树, 并探讨了项目风险识别模式、 风险因素量化等。

 郭鹏等(2005)

 提出了 项目风险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方法, 利用灰色聚类理论得到指标灰色统计量, 构造项目风险模糊隶属度矩阵来综合评价风险。

 另外还出现了很多相关的著作,如邱宛华的《现代项目风险管理与实践》、 雷胜强的《国际工程风险管理与保险》、 邓铁军的《工程风险管理》 等。

 对于目前的风险评价方法, 程卫民等提出了评价指标的常权和变权原

 理及非线性无量纲模糊处理方法。

 魏航和李军(2005)

 等则探讨了时变条件下危险货物运输的影响人员风险评价, 将运输风险分为人员风险、 ...

推荐访问:在职研究生开题报告 开题 在职研究生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