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读后感 >

2023年度西方哲学史读后感,荟萃20篇

时间:2023-02-18 10:25:06 来源:网友投稿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1  前段时间,通读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此书名为哲学,但西方所谓哲学乃为科学之科学,统率一切之思想,因此将此书视为欧洲文明发展简史亦不为过。通读犹如囫囵吞枣,却也得出了些心得,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西方哲学史读后感,荟萃20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西方哲学史读后感,荟萃20篇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1

  前段时间,通读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此书名为哲学,但西方所谓哲学乃为科学之科学,统率一切之思想,因此将此书视为欧洲文明发展简史亦不为过。通读犹如囫囵吞枣,却也得出了些心得,现依据阅读时的随手旁批成文,不求全面,但求脉络清晰而以。本文相当枯燥,请选择性阅读。

  按照欧洲历史学派对古代社会的划分观点,将近代之前的历史分为上古、中古,两者分界线是公元476年欧洲奴隶制社会的灭亡(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中古与近代的分界是十四、十五世纪文艺复兴的光辉照耀整个欧洲。也就是说分成这么几个阶段:史前——公元476年是上古时期,公元476年——公元1500年左右是中古时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中世纪,1500年之后又划分为近代、现代等。

  对照*历史年表,发现东、西两个当时几乎决裂的、独立发展的文明之间竟有如此巧合。(此处所说的西方文明,指的是正统欧洲文明及其派生。)

  公元420年,晋朝灭亡,至此*文化最高速发展的时代结束。

  公元十四世纪,明王朝建立,*在经过短暂的元代统治之后,传统学术界遭到毁灭性打击,继而进入*文化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上古时期,*和欧洲的文明犹如人之青春期,均呈高速发展状态。

  *传统汉文化思想体系得到建立和确认,形成了以儒、道、墨、法为主,尤其以儒家为正统的思想体系,此种体系绵延至今,之后数千年,*再没建立新的完整思想体系,只是对先秦思想体系得承袭、融和、分支和发展。史学上的极端观点认为,秦以后*就再也没有思想家了,而晋以后连真正的知识分子都很难找到了。

  西方社会将古希腊称为经典时代。那时期建立起来的哲学、科学体系被称为经典哲学、经典数学等。丢番图创建了代数学,欧几里德著有《几何原本》,阿基米德的穷举和趋近概念是微积分的原始思想。经典哲学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结束了“前苏格拉底”时代哲学家单一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的哲学体系,从此,哲学将人本身作为研究对象,并由此开始了伦理学、政治学、法学等重要社会学科的研究。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2

  可以说,在苏格拉底之前,人类的意识是由酒神的迷狂主导的,可以看到赫拉克利特在虔诚之中呐喊世界是一团不灭的火焰,可以听到荷马在疯狂之中演唱神与英雄们强大的力量;而到了苏格拉底,人类就开始冷静思考了,思考着人类自身的秩序,而把那种酒神迷狂的火焰被冷静的理智浇灭了,这就是为什么苏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图要把荷马这样的诗人驱逐出他的理想国了。诗人的力量可以触及宇宙的每一个角落,而柏拉图的已经观察到宇宙的每一角落了,他却不愿承认自己是诗人:他用冷静的理智来反对酒神的迷狂,却不知自己已陷入迷狂之中。与其说他的“理念”是一种单纯的哲学,不如说他创造了一种关于美的意境,天地万物都可以归服于“理念”的名义下,这何尝不是人类意识中那种最纯粹的、统一的关于宇宙初生之美的体验呢!美在第一双眼睛看来是不可言说的,而柏拉图却说了出来!在无意之中,柏拉图的“理念”接近了上帝,可他终究只是接近。在苏格拉底之前的思想家则是和上帝融为一体的,他们就是神。可以说,柏拉图是最后一个体验到古希腊那种酒神的迷狂的人,而柏拉图之后的人更多的是看到他那种冷静的理智,仿佛再也听不到诗人那疯狂的呐喊了,仿佛再也没有和宇宙万物融为一体的体验了。

  与其说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哲学家,不如说他是一个科学家,因为他力求哲学像科学研究那样明晰。关于哲学和美,到底是偏向于纯粹的形上的思辨,还是偏向于严谨的富有逻辑的对自然万物的精确的观察和把握,亚里士多德选择了后者。自然万物那种朦胧之美变得清晰了,人与自然万物的距离拉近了。以上所说的人类意识中哲学的、宗教的、科学的三种认识方式中,科学的认识方式的力量在逐渐强大,开始被确立了起来,这也表明人类自身的分界变得明显了。亚里士多德继承了他的老师柏拉图那种冷静的理智,但他比柏拉图更彻底的抛弃了激情和诗人。他在观察宇宙万物时,更像是带着一架显微镜。他把整个宇宙看成是物理的或者生物学意义上的宇宙,富有秩序而有那么机械。他在寻找宇宙万物的原因时,他发现了“不动的推动者”或者“第一推动力”。可以说,柏拉图是完全沉浸在一种关于美的幻想中发现了“理念”,而亚里士多德则基于对现实的冷静观察而推出了宇宙万物的原因,这种差别何其之大啊!从此以后,一种机械的思维方式开始统治人类的意识,诗人的激情在机械的碾压下变得微弱,最终也熄灭了。那第一双眼睛看到的纯粹的美似乎消失了。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哲学家。他们开创了所有的哲学命题,可他们之间又有如此巨大的分界:柏拉图是一个诗人,他用激情体验着宇宙的美的统一;而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科学家,他用冷静的理智规范着宇宙机械的秩序。在他们以后的时代里,在基督教的世界里,人类的意识中几乎始终贯穿着他们两人的思维方式。

  人类的文明的历史到底是向前推进的还是后退的?这其中蕴含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认识方式,一种是科学的,一种是哲学的或宗教的。我想,之所以会请出那位全能的上帝来统治一切,是因为人类已经陷入了混乱之中。这种混乱从哪里来?从可见的方面来说,是维持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伦理道德衰落了;从根本上来说,是人类的自身出现了分界,即那三种认识方式的正式确立。人类的意识不再是和自然万物浑然一体的了,但是人类的却在不自觉的做着种种努力。上帝是什么?或者说神是什么?他不再是人类的童年时期那种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的神秘存在,上帝不是水,上帝不是一团火,上帝也不是数,而是上帝与自然万物分离,已经超越于自然万物之上了——是上帝创造了一切,甚至,柏拉图的“理念”也是上帝创造的,上帝就是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推动力”。这可以说明人类与外部世界已经确立了明确的分界,因为上帝是人创造的,上帝并非是在自然万物的宁静中向人显现的。上帝只是人类企图回归自然万物的努力的假设。此外,上帝也变成了一个“人”,他具备了人类的一切善良美好的情感和美德,以及自身中具备的产生“恶”的因素。让我们再回想一下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推动力”的科学假说,当人类科学的和哲学的认识方式不能推出那可以无限回溯的宇宙万物的成因时,人类便假定了一个静止的第一原因,这表明了科学和哲学已经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了。于是人类便假设有一位超出了人类的经验和理性的上帝,这便是宗教信仰。可以说,人彻底的从自然万物的“奴役”下*出来,但是又落入了这位创造自然万物并又具有人的品质的上帝的“奴役”。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3

  罗素这本书很久以前就有老师推荐过,由于听到很多评论说他对其他哲学家的解释并不很忠实于原意,而且我记得还有人说过罗素根本就不懂形而上学,所以一直没敢看,怕被他的先入为主影响太深。后来由于专业课要讲这本书,老师做了要求,我就看了这本被称为经典的着作。

  看完之后,我觉得我的这个选择是对的,这本书比我事先想象的更令我满意。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风趣,很幽默,说的夸张点,简直可以当一本稍微深奥一点的笑话书来看。这也是促使像我这样没有耐心的人看这本书的主要原因了。

  首先,论述清晰,这一点可能和罗素搞逻辑的事实有关。这也许是很多人认为罗素不懂形而上学的原因,因为他总是力图把其他哲学家(尤其是欧陆哲学家)的原本很深奥难缠的东西讲的更明白一点,在这个过程中,毫无疑问会丢掉很多细腻精微的意思。但是如果这是一种错误,我喜欢这种错误。这一点也保证了这本哲学史是一本很安全健康的"书,也许我浅薄了一点,但是它不会把我引向对我来说很危险的冥想之中:一切是那么的清晰明了,即使不清晰明了的东西也会清晰明了的承认这一点。

  论题的广博,崇尚理性,具有常识感,在政治上和伦理上的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这些都是令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毫无疑问,这本书让我接受罗素自己而不是他所论述的哲学家的哲学,但我认为,这也是任何一本由个人撰写的哲学史不可避免的问题。而罗素的哲学是很能帮助人的,并能使之成为一个有着正常智慧的现代人。

  另外,罗素从时代生活与哲学的关系出发,对论述的哲学家的选择也与一般的哲学史有所区别。他不是完全以哲学方面的成就作为选择标准,而是更看重哲学家的学说对时代社会生活影响的大小。有些政治家和诗人,由于对哲学发展有比较大的影响,在本书中也都占有一席地位。

  论述西方哲学史的名著有许多,各有其优点。相比之下,我认为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的优势在于,它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而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罗素说过,哲学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哲学家的学说不是个人孤立思考的结果。社会环境和已往各种哲学学说对一种哲学学说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罗素在本书中,总是把每一个哲学家看作是时代的产物,又考察他们对时代的影响。

  当然了这本书应该说还是有偏颇的,比如,尼采这一章(尼采是我唯一看过原着的人),他没有提到《悲剧的诞生》中的酒神精神之类美学见解。而这一点是尼采的思想中也很有影响的部分。最明显的是,由于哲学立场不同,罗素对思辨哲学抱有偏见和轻视态度,他也就不可能比较客观地理解和评价德国的思辨哲学,尤其在对黑格尔的哲学上更是如此。我推想他对其他哲学家的论述也是可能有偏颇的。

  但是罗素毕竟是人,所以也不用苛求他写出一本绝对完美绝对忠实的书。就我而言,我在这本书中学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感觉就像来到了一个新大陆:原来话可以说的这么清楚!很幸运在启蒙时能看到这本书。

  总体说来,罗素的这本书使得我相信哲学是很实在的一门学问,而不是我以前出于无知所认为的纯粹是书呆子的梦呓。也许这是我最大的收获吧。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4

  本周继续阅读罗素《西方哲学史》,并对如下的两个问题进行思考。

  首先,“一个判断虽然不见得比另一个判断更真,但是就其能有更好的后果这一意义来说,它却可以比另一个判断更好。这就暗示了实用主义。”

  读到这句话,想到了在《普通心理学》中学习第六章决策时,讲到行为决策理论时提到了西蒙的“满意性原则”。所谓“满意性”是指决策时,个体并不考虑所有可能的选项及其可能的结果,而是仅仅考虑几个选项,一旦感到满意,就会立即停止搜索。就比如我们买电脑,电脑的品牌多种多样,我们会综合自身的用途、预期价位、实用性等来进行选择,在这个范围内挑选自己满意的电脑并作出决策。

  前两天听老师的录音讲到“失位”,即你不在你该呆的那个位置上。那怎么就不失位?灵活。其实“满意性原则”就是一种灵活,不应该在难以抉择的时候,事事都要求做到十全十美,只要找到满意的选项,在一定范围内学会适度的降低目标,也会是最优的结果。

  第二,亚里士多德按照中庸之道的学说所主张的是,适度的资产才最能够与德行结合在一起:“人类并不借助于外在的财货才能获得或者保持德行,反而是外在的财富要借助于德行;幸福无论是存在于快乐,还是存在于德行,还是兼存于这两者,往往总是在那些在自己的心灵上与性格上有着最高度的教养却只有适度的身外财富的人们的身上才能够找得到,而不是在那些具有多的无用的身外财货却缺少高尚品质的人们的身上找到的”。

  抛开亚里士多德不信仰“*等”的观念不谈,我同意以上的观点。身外财货是需和德行、品质相称的,比如医生要有“医德”。医生需要有过硬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要有“救死扶伤”的高尚品质,只有“德”“才”兼备换来的“自身财货”才是最有价值和最有意义的。但是我认为当今社会风气过多的抬高了“身外财货”的价值,就如“土豪”原本的含义,即乡下财大气粗、没什么品味的有钱人。读后感·所以一些商贩会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唯利是图,却早已对“诚信”置之不理。还有一些现代的偶像剧,动辄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北京或者上海这样的"城市里,租的起一套豪华单身公寓。或者遇到一个“霸道总裁”,从此咸鱼翻身。

  针对这些虚构的偶像剧,我们可以一笑而过,但是对于正处于追偶像剧而又没有形成稳固的价值观的青少年而言,他们会对这样的生活抱有幻想,这就是在传播一种错误的社会风气,传达一种不劳而获的“成功秘笈”。所以外在的财富是要借助于德行的,需要与德行、高尚的品质相称的。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5

  一、何为哲学

  何为哲学?没有定论。

  有的人弄了一辈子哲学,且大大地有名,到80岁咽下最后一口气时还不知道哲学是个啥东西。这是个可悲的现象,对于我们最常见的东西,我们反而一无所知,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不提则已,一提就令人目瞪口呆。

  举个最常见的例子:什么是人?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各式各样。柏拉图,这个古希腊最出色的哲学家,就曾经对学生们说:人,就是两足无毛的动物。他的学生第二天就拎来只拔光了毛的公鸡过来,在课堂上喊道:看啦,哥们儿,这就是人!

  后来学历史,学到人类进化论时,历史老师告诉我们:人是能够制造工具的动物。这样问题又来了:一、能够制造工具的动物就是人吗?二、不能制造工具的动物就是人吗?显然不对,非洲的黑猩猩就能制造工具,它能把树枝从树上折下来,将枝的叶子扒下来,然后伸进洞里去钓蚂蚁吃,它是人吗?如果有个婴儿天生无脑,当然也就不会制造工具,那么,他就不是人吗?

  所以,什么是人?也无定论,正如什么是哲学一样。

  二、智慧之美

  我之所以开始学哲学,是因为记得新东方副校长徐*讲过一句话:“技术只能解决有限的问题,而哲学,可以解决无限的问题。”仔细想想,的确如此,就像战术之于战略一样。

  “哲学”这个词,是由日本人译成汉语的,这个词的英文名“philosophy”。为什么是由日本人译成汉语的呢?日本人从明治维新开始,就开始广泛地接触西方的文化,包括哲学,而*当时的封建王朝正过得闭关锁国的生活。

  最好的哲学方法,就是将沉思与分析一起用力。首先,要给思想插上腾飞的翅膀,让她自由飞翔,要勇敢地去想任何东西,让住,是任何东西!从天文地理直到鸡毛蒜皮,包括您家小狗身上的跳蚤,都可以成为您想象的对象。然后,在您做出任何结论之前,不管这结论是推理得来的还是灵机一动,计上心来,都要对它们进行严格的逻辑分析,尽可能多地找到证据。这时,您必须给您想象力的翅膀挂上沉重的铁块。

  这些用证据进行逻辑推理的过程就好比是建筑大厦时用钢筋水泥进行建设的过程,而结论只是最顶上的那个金光闪闪的屋顶而已。

  这就是智慧之美。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6

  前段时间,通读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此书名为哲学,但西方所谓哲学乃为科学之科学,统率一切之思想,因此将此书视为欧洲文明发展简史亦不为过。通读犹如囫囵吞枣,却也得出了些心得,现依据阅读时的随手旁批成文,不求全面,但求脉络清晰而以。本文相当枯燥,请选择性阅读。

  按照欧洲历史学派对古代社会的划分观点,将近代之前的历史分为上古、中古,两者分界线是公元476年欧洲奴隶制社会的灭亡(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中古与近代的分界是十四、十五世纪文艺复兴的光辉照耀整个欧洲。也就是说分成这么几个阶段:史前——公元476年是上古时期,公元476年——公元1500年左右是中古时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中世纪,1500年之后又划分为近代、现代等。

  对照*历史年表,发现东、西两个当时几乎决裂的、独立发展的文明之间竟有如此巧合。(此处所说的.西方文明,指的是正统欧洲文明及其派生。)

  公元420年,晋朝灭亡,至此*文化最高速发展的时代结束。

  公元十四世纪,明王朝建立,*在经过短暂的元代统治之后,传统学术界遭到毁灭性打击,继而进入*文化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上古时期,*和欧洲的文明犹如人之青春期,均呈高速发展状态。

  *传统汉文化思想体系得到建立和确认,形成了以儒、道、墨、法为主,尤其以儒家为正统的思想体系,此种体系绵延至今,之后数千年,*再没建立新的完整思想体系,只是对先秦思想体系得承袭、融和、分支和发展。史学上的极端观点认为,秦以后*就再也没有思想家了,而晋以后连真正的知识分子都很难找到了。

  西方社会将古希腊称为经典时代。那时期建立起来的哲学、科学体系被称为经典哲学、经典数学等。丢番图创建了代数学,欧几里德著有《几何原本》,阿基米德的穷举和趋近概念是微积分的原始思想。经典哲学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结束了“前苏格拉底”时代哲学家单一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的哲学体系,从此,哲学将人本身作为研究对象,并由此开始了伦理学、政治学、法学等重要社会学科的研究。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7

  记得小时候看西方哲学史就对伊壁鸠鲁情有独钟,走近有点时间就重读更加喜欢。虽然他对自然界现象的解释和猜测错误百出,但是有些人生哲理的智慧之光竟能穿透两千年的时光,照亮今人的心灵,真是够强大,够深邃。

  试举几例:

  ——在所有的欲望中,有的是自然的和必要的,有的是自然的但不是必要的,有的既不是自然的也不是必要的,而是由于虚幻的意见产生的。

  所谓“自然的和必要的”指的是不得满足就会痛苦的欲望,比如饥饿、渴、冷。要满足这些欲望只需些微的努力。

  所谓“自然的但不是必要的”指的是能带来快乐,但是没有也不会痛苦的,比如奢侈的宴饮。他似乎把*放在了这个档次。

  所谓“既不是自然的也不是必要的”指的是对名利权力的过度追求,比如“戴上王冠,被竖立雕像”。

  ——能带来宁静的最佳办法就是简单的生活方式;它不要人忙忙碌碌,它不要求我们从事令人不快的工作,它不会硬要我们做那些力所不及的事情。

  很多人不甘心过简单的生活,因为它挣钱太少,或者满足不了自己的虚荣心。其实对人身心最有益的是去做一份从从容容的工作,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一份自己能够胜任愉快的工作。

  ——我们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这个目的:免除身体的痛苦和灵魂的`烦恼。

  将生活的目标确定为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这就是伊壁鸠鲁所主张的。听上去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生活中,各种诱惑太多了。我们不知不觉就会去追求那些不自然也不必要的目标,名呀、利呀、权呀。让我们以伊壁鸠鲁的这段话共勉:

  ——无论拥有多么巨大的财产,赢得多么广的名声,或是获得那些无限制的欲望所追求的东西,都无法解决灵魂的紊乱,也无法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快乐。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8

  之前说的高大上的书了,本自道永同学,准确的说,是建议他投的稿哦!

  大家有意向的投起吧!投稿投稿投稿!重要的诗说三遍!

  肤浅的说,这本书的阅读难度要大于以往见到的、读过的所有的书,这也正是读此书的目的所在吧。先难后易、先苦后甜,这是除书内容以外最大的收获了,正如老师所言,如果这本书都可以读的下去,其他书自然也就不在话下了。

  且不说书中内容的精彩,仅读书方法的练习与毅力的磨练已是受益匪浅。刚开始读,觉得很有新鲜感,虽然读不懂,但也津津乐道,但是慢慢的对于书失去了新鲜感,取而代之的是一遍遍看不懂的反感,读书开始由享受变成了磨练。在前两年,也就是大二左右的一段时间里,十分想看哲学类的东西,但当时忙于其他事,也不知道该看什么,后也就这么过去了。

  自己也喜欢思考,包括人生、科学、自然规律等等。所以我把这本书比喻成了一包难吃的化肥,晦涩难懂但值得让人深思,并最终有所收获。虽然看的不够透彻,但有些地方确实引发了我的思考与感触,就一些精彩之处,谈一下我的拙劣见解。

  1我对这本书的认识

  哲学是什么?哲学,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说它和神学很像,是由于人类对于某些确切的知识,但又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而与科学的关系,它与科学一样诉之与理性,而不是像神学一样诉之与权威,这种介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领域就是哲学。哲学史就是哲学本身,哲学史的修订并不是把外在的材料罗列的"哲学史",而是要是哲学史成为哲学本身,把哲学糅合进哲学史当中,这才是真正的哲学史。

  从宏观角度而言,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参考当时的时代背景,特定的时代和特定的社会环境,特定哲学思潮、哲学流派和哲*动,探索哲学史发展的社会历史发展原因。同时也用微观分析法,描述当时的哲学家实际生活过程,从个人的出生地、出生环境、家庭环境、所受教育、个人生活方式和个人心理特点做出详细的说明,探究个人体的原因对哲学发展史的作用。

  他的《西方哲学史》主要分三卷,古代哲学、天主教哲学和近代哲学。在纵向的时间轴上,分别在每卷中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特殊介绍了对哲学的发展有重要贡献的人物,对于重要的人进行大量字描述,不吝笔墨。同时对于他认为不重要的人物只字不提。任何一个时代和社会都有自己特定的思想历史环境,这是人类发展的思想结晶,这些思想既包含了历史继承的思想,也包括同时代其他化背景的社会的影响,思想化系统总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的。

  从微观角度而言,相同的社会发展水*和相同的生产力会产生相同的社会体制、思想、经济、政治。但会形成不同的哲学思想体系,同一派别的哲学家也会有不同的思想内容,并且同一个哲学家不同时期也会产生与自己相矛盾的哲学观点,这就需要微观分析了。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里,对哲学家个人及其思想研究,重视对哲学家的个人生活方式,个人的生活环境背景纳入到哲学史研究中,在叙述康德那一中,叙述康德的个人趣事,康德有一个十分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他的邻居习惯了根据他出散步的时间对表,但是有一天他因为读卢梭的《爱弥儿》而打乱了他的时间表。对康德的出生地、受教育程度以及谁对他影响最大确立他的哲学思想。(fsir)这其中也夹杂着罗素的个人见解,比如:《英国百科全书》上说:"因为他从没结婚,他把热心向学的青年时代的习气保持到了老年。"罗素说:"我倒真想知道这个条目的笔者是单身呢,还是已婚的人。"

  哲学史其实就是哲学家的历史,是从古到今各个时代的哲学大家的思想结晶的历史,有的哲学家在时间上是重叠的,所以他们相互会相互影响、相互攻击、相互抵制、最后独立出自己派别。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同样以学派或是人物为主要节,中间穿插着时代背景,如《西方哲学史》(下卷)一书中在第四叙述完埃拉斯摩和莫尔之后,他插入了第五关于宗教改革运动和反宗教改革运动以及第六科学的兴盛,科学的兴盛带的新概念对近代哲学发生了深刻的影响。第七弗兰西斯·培根,他提出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基本原则,认为感觉是认识的开端,它是可靠的,是一切知识的泉。他重视科学实验在认识中的作用,认为必须借助于实验,才能弥补感官的不足,深入揭露自然的奥迷。

  要了解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必须要了解它的哲学,个体的生活环境决定了他的哲学,反过他的哲学又决定着个体的生活环境。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入门级哲学教科书,书中介绍各个时期的哲学大家,不仅对这些大家的主要思想做了介绍,还引申出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不仅介绍历史上不同时期哲学家家庭出身、所受教育程度等做了细致叙述,同时针对各个哲学家的思想加入了自己的评判。他的这部哲学史有助于初学者的学习,更好的理解哲学家的.观点和当时时代的精华。

  通过学习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能够比较全面而系统的了解西方的哲学家的思想体系,对于构建哲学整体框架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收益颇丰。哲学应当用哲学思维去学习,试着用哲学家的思维方式去学习,用辩证法的思想看待这个世界,分析世界。正如罗素所说:"哲学探索的意义不在于这个不确定的世界给出最终确定的答案,而且在于使我们生活在不确定中确定生活。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9

  在海边读《西方哲学史》,读到傻掉。回到成都,竟然对红尘俗世有不堪重负之感。陈果老师在情商一课中说道,我们的一生已经非常短暂,而属于自己的时间就更少。当我们在工作的时候,时间属于我们和单位的共有;当我们回家,时间属于家庭成员共有;当我们参与社交,时间属于我们和他人的共有;即便是玩游戏,也是被游戏占有了时间。扪心自问,人生属于自己的时间究竟有多少?南澳岛之行,尝试独有的时间。

  清晨独自在沙滩上慢跑,赤脚独自在沙滩上踯躅。夜晚独坐在沙滩上,就像一个孤儿,对话拍岸的浪涛:“我说的你懂吗?你说的我都懂。”而后,将上衣的风帽拉紧,“矗立”在凛冽的海风中大声的背诵:“他们身在众人之间又永远是孑然自处”。一直到,有好心人前来提醒:“千万不能下海啊!”

  斯宾诺莎说:“凡追悔某个行为者,双重的悲惨和软弱。”我不能放下的过去太多,但至少可以不再追悔。

  罗素说:“存在就是能够和最多数相容的有。”我不能放下的未来太多,我需要存在,于是必须和现实最多的相容。

  至于现在:“假若拯救之事近在手边,不费许多劳力就可以得到,如何几乎被所有人等闲忽略?不过一切高贵的事都是既稀有也同样是艰难的”。

  “不是因为我们克制情欲,所以我们享有福祉,倒因为我们享有福祉,所以我们克制情欲。”——摘自《西方哲学史》

  当我们开始信仰的时候,应该已经完成了怀疑,获得了答案,并且,具备了劝降那条蛇的能力。——笔者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10

  哲学的理解,我就只停留在*时教科书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中所介绍的哲学,看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之后,我对哲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风趣,简直可以当一本稍微深奥一点的笑话书来看。这是促使像我这样没有耐心的人看这本书的主要原因。*时学习马克思所说的哲学,或许是因为是编制成教科书供我们学习的原因,那里面所说的内容总是特别深奥而又枯燥无味,致使我看到甚至听到“哲学”这两个字我就觉得没意思,但是罗素笔下的哲学,让我忘却了这种恐惧,他论述清晰,把其他哲学家原本很深奥难缠的东西讲得更明白、更加深入浅出。

  这本书从希腊文明开始,一直到19世纪的西方哲学家都有描述,书中每一个章节都有所阐述的哲学家的基本观点、主要着作以及主要成就和失败的地方,因此读来让人对浩如烟海的西方哲学史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得不承认作者对于西方哲学、西方哲学史的深刻的了解和把握。

  正如在绪论中作者说的:从历史的角度而言,社会环境塑造着哲学,而哲学又反过来影响环境。因而要理解一个时代或民族,就有必要先理解它的哲学。非常深刻的话。我们现在很多人对于现在*的种种现象不理解,或者愤世嫉俗,或者崇洋媚外,其实对于*的传统文化、对于*的哲学思想有所了解后对于我们现实生活中所经历的种种情形、怪状都会有所了解和欣然接纳,这就是哲学受到环境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环境的一个最切合实际的例子。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它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也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罗素说过,哲学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哲学家的学说不是个人孤立思考的结果。社会环境和已往各种哲学学说对一种哲学学说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罗素在本书中,总是把每一个哲学家看作是时代的产物, 又考察他们对时代的影响。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让我明白了,哲学可以是一门浅显易懂、实在的学问,而不是只是学者口中的遥不可及的知识。这本书让我对哲学懂得了很多。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11

  本周继续阅读罗素《西方哲学史》,并对如下的两个问题进行思考。

  首先,“一个判断虽然不见得比另一个判断更真,但是就其能有更好的后果这一意义来说,它却可以比另一个判断更好。这就暗示了实用主义。”

  读到这句话,想到了在《普通心理学》中学习第六章决策时,讲到行为决策理论时提到了西蒙的“满意性原则”。所谓“满意性”是指决策时,个体并不考虑所有可能的选项及其可能的结果,而是仅仅考虑几个选项,一旦感到满意,就会立即停止搜索。就比如我们买电脑,电脑的品牌多种多样,我们会综合自身的用途、预期价位、实用性等来进行选择,在这个范围内挑选自己满意的电脑并作出决策。

  前两天听老师的录音讲到“失位”,即你不在你该呆的那个位置上。那怎么就不失位?灵活。其实“满意性原则”就是一种灵活,不应该在难以抉择的时候,事事都要求做到十全十美,只要找到满意的选项,在一定范围内学会适度的降低目标,也会是最优的结果。

  第二,亚里士多德按照中庸之道的学说所主张的是,适度的资产才最能够与德行结合在一起:“人类并不借助于外在的财货才能获得或者保持德行,反而是外在的财富要借助于德行;幸福无论是存在于快乐,还是存在于德行,还是兼存于这两者,往往总是在那些在自己的心灵上与性格上有着最高度的教养却只有适度的身外财富的人们的身上才能够找得到,而不是在那些具有多的无用的身外财货却缺少高尚品质的人们的身上找到的”。

  抛开亚里士多德不信仰“*等”的观念不谈,我同意以上的观点。身外财货是需和德行、品质相称的,比如医生要有“医德”。医生需要有过硬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要有“救死扶伤”的高尚品质,只有“德”“才”兼备换来的“自身财货”才是最有价值和最有意义的。但是我认为当今社会风气过多的抬高了“身外财货”的价值,就如“土豪”原本的含义,即乡下财大气粗、没什么品味的有钱人。所以一些商贩会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唯利是图,却早已对“诚信”置之不理。还有一些现代的偶像剧,动辄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北京或者上海这样的城市里,租的起一套豪华单身公寓。或者遇到一个“霸道总裁”,从此咸鱼翻身。

  针对这些虚构的偶像剧,我们可以一笑而过,但是对于正处于追偶像剧而又没有形成稳固的价值观的青少年而言,他们会对这样的生活抱有幻想,这就是在传播一种错误的社会风气,传达一种不劳而获的“成功秘笈”。所以外在的财富是要借助于德行的,需要与德行、高尚的品质相称的。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12

  人类是一种很奇妙的智慧生物,在酒足饭饱后,应对世界的众多不可知的事物,人类往往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其驱使之下,人类一方面透过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透过理性的思考推理,来尝试着解答这些问题和解释一些现象。这样,一部分解答成为了确知的知识,即科学;另一部分由于时代的局限,不能给出确定的答案,但由于人类对未知事物有着敬畏和恐惧的一面,产生了看似能完美解答这些问题的东西,即神学。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因此“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能够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一样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有了它,才能让我彻底放下顾忌而去研究哲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我的这种心灵安慰也是建立在对罗素的权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学上的。

  哲学是研究人类思辩的心灵所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所最为重视的,是人为什么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论那些家伙所认为的机械式的解释,而是目的论的解释。即当这个问题具体到某个人时,就成了“你为什么活着?”。

  当我懂事后,当我懂事后亲身应对了死亡后,在应对死亡后又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后,我就开始不断的在内心中问着这个问题,失去外公的痛不断的刺激着我,让我联想到几十年后我父母的死和最后我的死,我是如此胆小,以致我一想到这个问题便无法安稳入睡。

  首先给我答案的是物理学,世界是*衡的,有生就有灭,当这个理论扩大到整个宇宙时,即整个宇宙都有灭亡的那一天,如此渺小的人类,和更加如此渺小的我,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但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既然人都是要死的,人类也是要灭亡的,甚至整个宇宙都是会归于零的,那么我们此刻所谓的奋斗除了养活自己,苟且偷生外,还有什么价值?当然这也是人类期望永恒的一种思想,如果连饭都吃不饱,当然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天体物理给了我一个类似神秘主义的答案。

  宇宙是如此的广袤,有着太多人类所称之为科学的东西,它是如此的寂寞,亿万年来是如此的安静(我用了好久时刻才适应用“它”来形容宇宙)。它需要有什么来明白它,来认可它的存在,而人类作为一种智慧生物,承担起了这个职责。人类根本的职责,是发展科学,是尽可能的去了解这个宇宙的根本。

  在这个基础上,我才展开其他的思考。

  为了发展科技,在现今的状况来看,只有持续经济的稳定发展才行。这样,我的思想难免的流于世俗了。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13

  《西方哲学史》我选取了梯俐、伍德编著的版本。正因看到有些书上评论说:它拥有更通俗的解释和客观的立场,因此就选取了它,望读能让自己对哲学史有个基础性的了解。此刻花了一个多月的时刻把它读完了,但留在脑子里的东西不是很多,还好,我做了笔记,能够随时翻来看看,而不用整天抗着那本厚厚的书。

  这本书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希腊哲学、中古哲学、近代哲学。每个部分后面也包括了每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哲学家以及哲学流派。当然凡是影响重大的哲学家和流派所做的说占的资料都是比较多的,如柏拉图,奥古斯丁,康德等人。当我翻开第一页的时候,我惊讶的是它讲的是自然主义哲学,这点让我很不解。正因我总觉得自然是跟科学有关联的,跟人文扯不上关联。而到读了后面的具体资料时,我才真正的搞明白是怎样一回事。正因哲学的起源和发展是离不开一些条件的,而自然条件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这也是为什么早期的希腊哲学是自然主义的哲学的一个原因吧。在这个部分里,人们主要去探究了事物构成的.的本质,是户外还是静止?读完这个环节的时候,我已经不知道事物到底是有什么构成的了。但当我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思考的时候,我才有了自己的概念。但是我却有个疑问:马克思关于世界本质的认识是不是也存在问题呢?后面主要讲了希腊哲学顶峰时期的状况,即我们耳熟能详的三个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于这三个人物无论是文学还是教育学都是讲的很多的。我觉得这个时期的哲学是任何一个年代都无法超越和凌驾的。有人说苏格拉底的思想到此刻都影响着西方人,也有人说苏格拉底推动了西方科技的发展,

  由此可见这时期的哲学的价值。

  第二部分是中古哲学,我对这部分哲学很感兴趣,源于我对宗教的兴趣,正因我是在三种宗教信仰的包围中成长的,但是我没有宗教信仰,多种宗教环境让我失去了信仰,我始终都把宗教当成了一种文化,我也始终不能明白他们做祷告、礼拜以及跪拜的行为。个性是我的同学中不少都是都*,他们一向告诉我说,你不是*,因此你不能明白作为*的骄傲和自豪,当然你也不能明白我们的拜功。我确实感受不到他们的那种虔诚,正因我总觉的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就应是一个无神论者,为什么还会笃信虚无的神会赐予我们所有呢?这是我的一点困惑,也困惑了我很多年了!

  其实读这一部分时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当这时期的哲学家大谈特谈神或者是上帝的时候,我开始怀疑我自己了。在看了他们那么多论述后,我竟然出现了坚信上帝存在的倾向,还好,这个时刻很短暂,我是唯物主义者,由此我觉得宗教对人的“杀伤力”很大。我是带着神秘感来读这部分哲学的,但是最后并没有多大的神秘感,因此我觉得中世纪的哲学,正因某种原因提前给自己蒙了一块面纱,面纱背后,其实什么也没有,但是中世纪的文化艺术,还是很值得人们去欣赏的,我比较喜爱以中世纪为背景的文学作品和电影,原因是充满了激情,浪漫,自由与反叛。

  第三部分是近代哲学,他离我的年代比起前两部分是近的,可在明白上却趋向了一种复杂。当应对这个部分的时候,我很激动,正因不会像中世纪带着宗教的束缚,而是一点点的展露出科学精神的曙光,用科学的规律性的东西去解释世界和礼貌,心里仿佛一下子亮堂了许多。尽管如此,但它并没有完全同经院哲学决裂,神学的偏见依然存在。然而当哲学走到康德那里的时候,他说,休谟把他从“独断的睡梦中唤醒”,同时他也把我从理性的梦中唤醒了。他说:“一向到此刻为止,哲学是独断的,它往前行而没有预先批判它自己的潜质,此刻务必批判或开始不偏不倚的考察理性一般的潜质”。于是有了他的三个批判,对我而言,是种风暴。正因我没有怀疑过理性,而且崇尚理性。此刻看来,我有点错了,理性也会存在问题,这是我以前从来没想过的问题。

  当读到黑格尔的时候,我再一次激动了,正因有部分资料我能够明白。之后我才找到了原因,是正因我所学习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一部分是源于黑格尔的哲学。我觉得他的伟大不仅仅是提出自己独具特色的观点而且促进了哲学史和宗教史的发展,在他之后产生一批哲学史家如费舍、策勒尔、文德尔班等。再到之后,我觉得哲学真的是飞跃了,但是也越难解读了。我对胡塞尔真的是提不起兴趣来了,海德格尔给我比较诗意的感觉,看到他仿佛看到美丽的诗意的栖息的生命,但是他的《存在与时刻》让我很痛苦。还是很喜爱他那句话:朝向死亡的存在,人的全部存在交织着因意识到死亡的不可避免性而引起的杯具性的焦虑和苦恼。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句话,让我有了活着的勇气,以前把死亡看的很不开,此刻看开了,死生相互依存,活着是为了死亡,死亡是另外一种活的方式。一向都用这些话来安慰自己,正视死亡和杯具!我想我会坚强的应对……生活中随之而来的一切!

  这本书读完我总体的感觉就是:脑子一边是水,一边是面粉,搅搅成了浆糊。我觉得如果不对里面具体的人物及著作做详细的阅读的话,仅凭史上带给的资料,是很难读懂这些哲学思想的。通读之后我感到最有成就感的事就是当别人提起伊壁鸠鲁,施特劳斯,伯格森等人的时候,我不再陌生,但是也只能到达见过的水*。我想下一步需要做的就是反复去阅读做到整体的把握,给我的专业学习带给帮忙。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14

  哲学的理解,我就只停留在*时教科书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中所介绍的哲学,看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之后,我对哲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风趣,简直可以当一本稍微深奥一点的笑话书来看。这是促使像我这样没有耐心的人看这本书的主要原因。*时学习马克思所说的哲学,或许是因为是编制成教科书供我们学习的原因,那里面所说的内容总是特别深奥而又枯燥无味,致使我看到甚至听到“哲学”这两个字我就觉得没意思,但是罗素笔下的哲学,让我忘却了这种恐惧,他论述清晰,把其他哲学家原本很深奥难缠的东西讲得更明白、更加深入浅出。

  这本书从希腊文明开始,一直到19世纪的西方哲学家都有描述,书中每一个章节都有所阐述的哲学家的基本观点、主要着作以及主要成就和失败的地方,因此读来让人对浩如烟海的西方哲学史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得不承认作者对于西方哲学、西方哲学史的深刻的了解和把握。

  正如在绪论中作者说的:从历史的角度而言,社会环境塑造着哲学,而哲学又反过来影响环境。因而要理解一个时代或民族,就有必要先理解它的哲学。非常深刻的话。我们现在很多人对于现在*的种种现象不理解,或者愤世嫉俗,或者崇洋媚外,其实对于*的传统文化、对于*的哲学思想有所了解后对于我们现实生活中所经历的种种情形、怪状都会有所了解和欣然接纳,这就是哲学受到环境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环境的一个最切合实际的例子。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它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也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罗素说过,哲学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哲学家的学说不是个人孤立思考的结果。社会环境和已往各种哲学学说对一种哲学学说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罗素在本书中,总是把每一个哲学家看作是时代的产物,又考察他们对时代的影响。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让我明白了,哲学可以是一门浅显易懂、实在的学问,而不是只是学者口中的遥不可及的知识。这本书让我对哲学懂得了很多。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15

  发觉”思路行者”这名字没取好,在这个领域,行走的姿势看上去就有些古怪,如果叫”思空飞者””思海游者”,不仅视觉效果会好得多,境界之高下更是”昭然若揭”。

  最近就着实到”思海”里去”畅游”了一番,粗粗浏览了大哲学家罗素(1872—1970)的《西方哲学史》。这部书于1945年出版,罗素先生很长寿,晚年主要靠这书养老。我以跟看小说差不多的速度来看这部60多万字的巨著,每天看4万字左右,实在有些亵渎神明,好在罗素先生是无神论者。

  对于西方思想的发展史,以前可谓一无所知。自己的兴趣好像还是在*历史文化,但是西方文明无论是作为参照物还是更为宏大的背景,必须有些起码的常识,至少马克思主义在西方是如何进化出来的,总得能说出点ABC吧。凭我的学识和智商,实在看不了这书,比如柏格森(1859—1941)的理论,不要说理论体系没看懂,硬是一句话也没看懂,”人的生命是意识之绵延或意识之流,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成因果关系的小单位”等,搞得我完全是云里雾里。

  正因为如此,我才能看得这么快,反正看不懂,反正看过了。并没写读后感的习惯,这本特别看不懂的书倒想写,至少把有印象的几点整理一下,也算给特别热爱、看重*文化的罗素先生一个交待。

  第一次知道西方哲学的起源竟然是数学;第一次知道原来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在西方思想史上有这么高的地位,竟然跟我们的孔先生差不多,统治了西方思想界2000多年;第一次知道,中世纪的西方竟然腐朽黑暗到了如此地步,让我看了都心有余悸,以致于觉得人类能从中世纪的丑陋中走出来多少有些侥幸。

  在我印象中,德国是世界上专门生产思想的地方。看了书后才知道,在康德(1724—1804)之前,德国是思想十分贫瘠的土地,历史上少见的通才、”十七世纪的亚里士多德”莱布尼兹(1646—1716)出生的时候德国还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他受的也主要是法国教育。难怪于坚在一首诗里会说:晚上10点,康德上床睡觉,当他睡着的时候,整个德国停止了思考。

  以前一直认为康德和黑格尔(1770—1831)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可罗素显然不这么认为。对康德,他还算尊重,”一般人都认为康德是近代哲学家中最伟大的,我个人不能同意这种评价,但是若不承认他非常重要,也可说是愚蠢无敌”。康德强调”人人本身就是目的”,在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方面的立场上,两人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对黑格尔就完全不同,在他看来,黑格尔作为民族主义者,把国家主义推到了极端,把国家看成了目的本身,在国家和个人之间,他十分强调个人对国家的服从,在国与国之间,他认为战争不仅无法避免,而且是一件好事情。这自然就与因”持续不断的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者水火不容。在罗素先生看来,如果承认了这样一个学说,”那么凡是可能想象得到的一切国内*和一切对外侵略都有了借口。”

  看了这本书后,终于搞清楚原来培根确实不是什么坏人,他作为法官虽然收了钱,但是那个时代的法官都收钱,只要没有因为收钱而影响判决的就是好法官。莱布尼兹这么伟大的人物,却是个小气鬼,请帖发给他,他从来不包红包,只是送新人几句格言,再加上一句玩笑的荤话。而人品最高尚、知行合一的是荷兰的斯宾诺莎,为人温和有礼,对钱财十分淡漠,看看他的眼睛,就能感觉到他该有一颗多么纯净的内心。一直对威廉三世去当英国国王一事有些耿耿于怀,当时世界第一强国竟然请小国荷兰的国王去当国王,现在才知道,原来当时荷兰才是最开明的国家,当时受到宗教和政治迫害的精英都爱到荷兰避难,威廉三世到英国后,也对英国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一直崇拜卢梭,觉得他是奠定西方文明的基石性人物。而按罗素的说法,他只是浪漫主义运动的头号人物,着力于以审美的标准代替功利的标准,蚯蚓有益却难看,因此受到冷落,老虎有害但好看,因此受到赞美。如果真是这样,又有多少经过沧桑的中年人还会喜欢卢梭呢?

  至于我本人,最喜欢的竟然是”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古代哲学”。在古希腊无比灿烂的文明结束后,历史突然失去了宏大叙事和勃勃生气,进入了一个只适宜追求个人感官快乐的相对沉闷期。对于这个时期,罗素是这样说的:哲学不再是引导着少数一些大无畏的真理追求者们前进的火炬,它毋宁是跟随着生存斗争的后面在收拾病弱与伤残的一辆救护车。我喜欢”决心像一条狗一样生活下去”的狄奥根尼,他住在一个大瓮里,拒绝接受一切的习俗,当国王去看他,问他要什么赏赐的时候,他的回答是”只要你别挡住我的阳光”。那时的犬儒与现在遍地的犬儒真是有云泥之别。斯多葛主义的主张,能看懂一点,可总是记不住,因为同时期的伊壁鸠鲁派是我的最爱。这个学派对生活的追求十分简单,伊壁鸠鲁*时只靠面包度日,节假日才吃一些奶酪,他们最大的追求是宁静和没有恐惧的生活,*时很少外出,谨慎节制,崇尚友谊,主张快乐就是善。

  对于我来说,如果人生有足够多的快乐,说什么也是够了。所以其他地方就算了,这个地方,心情宁静和快乐的时候还得再去翻一翻。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16

  肤浅的说,这本书的阅读难度要大于以往见到的、读过的所有的书,这也正是读此书的目的所在吧。先难后易、先苦后甜,这是除书内容以外最大的收获了,正如老师所言,如果这本书都可以读的下去,其他书自然也就不在话下了。

  且不说书中内容的精彩,仅读书方法的练习与毅力的磨练已是受益匪浅。刚开始读,觉得很有新鲜感,虽然读不懂,但也津津乐道,但是慢慢的对于书失去了新鲜感,取而代之的是一遍遍看不懂的反感,读书开始由享受变成了磨练。在前两年,也就是大二左右的一段时间里,十分想看哲学类的东西,但当时忙于其他事,也不知道该看什么,后也就这么过去了。

  自己也喜欢思考,包括人生、科学、自然规律等等。所以我把这本书比喻成了一包难吃的化肥,晦涩难懂但值得让人深思,并最终有所收获。虽然看的不够透彻,但有些地方确实引发了我的思考与感触,就一些精彩之处,谈一下我的拙劣见解。

  1、我对这本书的认识

  哲学是什么?哲学,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说它和神学很像,是由于人类对于某些确切的知识,但又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而与科学的关系,它与科学一样诉之与理性,而不是像神学一样诉之与权威,这种介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领域就是哲学。哲学史就是哲学本身,哲学史的修订并不是把外在的材料罗列的"哲学史",而是要是哲学史成为哲学本身,把哲学糅合进哲学史当中,这才是真正的哲学史。

  从宏观角度而言,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参考当时的时代背景,特定的时代和特定的社会环境,特定哲学思潮、哲学流派和哲*动,探索哲学史发展的社会历史发展原因。同时也用微观分析法,描述当时的哲学家实际生活过程,从个人的出生地、出生环境、家庭环境、所受教育、个人生活方式和个人心理特点做出详细的说明,探究个人体的原因对哲学发展史的作用。

  他的《西方哲学史》主要分三卷,古代哲学、天主教哲学和近代哲学。在纵向的时间轴上,分别在每卷中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特殊介绍了对哲学的发展有重要贡献的人物,对于重要的人进行大量字描述,不吝笔墨。同时对于他认为不重要的人物只字不提。任何一个时代和社会都有自己特定的思想历史环境,这是人类发展的思想结晶,这些思想既包含了历史继承的思想,也包括同时代其他化背景的社会的影响,思想化系统总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的。

  从微观角度而言,相同的社会发展水*和相同的生产力会产生相同的社会体制、思想、经济、政治。但会形成不同的哲学思想体系,同一派别的哲学家也会有不同的思想内容,并且同一个哲学家不同时期也会产生与自己相矛盾的哲学观点,这就需要微观分析了。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里,对哲学家个人及其思想研究,重视对哲学家的个人生活方式,个人的生活环境背景纳入到哲学史研究中,在叙述康德那一中,叙述康德的个人趣事,康德有一个十分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他的邻居习惯了根据他出散步的时间对表,但是有一天他因为读卢梭的《爱弥儿》而打乱了他的时间表。对康德的出生地、受教育程度以及谁对他影响最大确立他的哲学思想。(fsir)这其中也夹杂着罗素的个人见解,比如:《英国百科全书》上说:"因为他从没结婚,他把热心向学的青年时代的习气保持到了老年。"罗素说:"我倒真想知道这个条目的笔者是单身呢,还是已婚的人。"

  哲学史其实就是哲学家的历史,是从古到今各个时代的哲学大家的思想结晶的历史,有的哲学家在时间上是重叠的,所以他们相互会相互影响、相互攻击、相互抵制、最后独立出自己派别。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同样以学派或是人物为主要节,中间穿插着时代背景,如《西方哲学史》(下卷)一书中在第四叙述完埃拉斯摩和莫尔之后,他插入了第五关于宗教改革运动和反宗教改革运动以及第六科学的兴盛,科学的兴盛带的新概念对近代哲学发生了深刻的影响。第七弗兰西斯·培根,他提出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基本原则,认为感觉是认识的开端,它是可靠的,是一切知识的泉。他重视科学实验在认识中的作用,认为必须借助于实验,才能弥补感官的不足,深入揭露自然的奥迷。

  要了解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必须要了解它的哲学,个体的生活环境决定了他的哲学,反过他的哲学又决定着个体的生活环境。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入门级哲学教科书,书中介绍各个时期的哲学大家,不仅对这些大家的主要思想做了介绍,还引申出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不仅介绍历史上不同时期哲学家家庭出身、所受教育程度等做了细致叙述,同时针对各个哲学家的思想加入了自己的评判。他的这部哲学史有助于初学者的学习,更好的理解哲学家的观点和当时时代的精华。

  通过学习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能够比较全面而系统的了解西方的哲学家的思想体系,对于构建哲学整体框架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收益颇丰。哲学应当用哲学思维去学习,试着用哲学家的思维方式去学习,用辩证法的思想看待这个世界,分析世界。正如罗素所说:"哲学探索的意义不在于这个不确定的世界给出最终确定的答案,而且在于使我们生活在不确定中确定生活。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17

  本周继续阅读罗素《西方哲学史》,并对如下的两个问题进行思考。

  首先,"一个判断虽然不见得比另一个判断更真,但是就其能有更好的后果这一意义来说,它却可以比另一个判断更好。这就暗示了实用主义。"

  读到这句话,想到了在《普通心理学》中学习第六章决策时,讲到行为决策理论时提到了西蒙的"满意性原则"。所谓"满意性"是指决策时,个体并不考虑所有可能的选项及其可能的结果,而是仅仅考虑几个选项,一旦感到满意,就会立即停止搜索。就比如我们买电脑,电脑的品牌多种多样,我们会综合自身的用途、预期价位、实用性等来进行选择,在这个范围内挑选自己满意的电脑并作出决策。

  前两天听老师的录音讲到"失位",即你不在你该呆的那个位置上。那怎么就不失位?灵活。其实"满意性原则"就是一种灵活,不应该在难以抉择的时候,事事都要求做到十全十美,只要找到满意的选项,在一定范围内学会适度的降低目标,也会是最优的结果。

  第二,亚里士多德按照中庸之道的学说所主张的是,适度的资产才最能够与德行结合在一起:"人类并不借助于外在的财货才能获得或者保持德行,反而是外在的财富要借助于德行;幸福无论是存在于快乐,还是存在于德行,还是兼存于这两者,往往总是在那些在自己的心灵上与性格上有着最高度的教养却只有适度的身外财富的人们的身上才能够找得到,而不是在那些具有多的无用的身外财货却缺少高尚品质的人们的身上找到的"

  抛开亚里士多德不信仰"*等"的观念不谈,我同意以上的观点。身外财货是需和德行、品质相称的,比如医生要有"医德"。医生需要有过硬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要有"救死扶伤"的高尚品质,只有"德""才"兼备换来的"自身财货"才是最有价值和最有意义的。但是我认为当今社会风气过多的抬高了"身外财货"的价值,就如"土豪"原本的含义,即乡下财大气粗、没什么品味的有钱人。所以一些商贩会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唯利是图,却早已对"诚信"置之不理。还有一些现代的偶像剧,动辄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北京或者上海这样的城市里,租的起一套豪华单身公寓。或者遇到一个"霸道总裁",从此咸鱼翻身。

  针对这些虚构的偶像剧,我们可以一笑而过,但是对于正处于追偶像剧而又没有形成稳固的价值观的青少年而言,他们会对这样的生活抱有幻想,这就是在传播一种错误的社会风气,传达一种不劳而获的"成功秘笈"。所以外在的财富是要借助于德行的,需要与德行、高尚的品质相称的。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18

  《西方哲学史》是英国哲学家罗素享誉世界的一部学术巨著。它以其精湛的思想,深邃、广博的学识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罗素有一句名言:”一种哲学要有价值,应该建立在一个宽大坚实的知识基础上,这个知识基础不单是关乎哲学的。”罗素本人就是这句名言的实践者。他的哲学著作涉及学科之多,令人叹为观止。评论家认为:”罗素的学识比他同时代的任何人都渊博……”怀特海形容罗素”是柏拉图的一个对话的化身”。我想,学识渊博,视野开阔是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在《西方哲学史》中,作者从人类的第一个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着笔,向读者描述了自公元前6世纪以来,直到近代哲学的发展轮廓;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几乎任何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我们都可以在这部著作中找到清晰的评述。在书中,作者对这些哲学观点的评述清晰而明智,表现了一个学术大家深邃,精湛的思想,令人深深叹服。如评述柏拉图关于闲暇产生智慧的表示质疑,对此,作者作了详细而深刻的分析。首先拿柏拉图的这种思想与近代思想作比较,推出柏拉图该种思想存在的明显问题;然后作了一系列的假设,假设柏拉图的思想或者说假想成立,经分析和推理,作者最后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找出一群”有智慧”的人来,把*交托给他们,这仍然是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拥护民主制度的根本原因。认真阅读此书,我发现我收获的不仅是对西方哲学史的了解,还有对罗素慎密的逻辑和极强的推理能力的学习。我觉得读一本好书,我们的目的不要只局限于了解书中所介绍的内容和情节,而是要吸收作者所表达出来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以及要学习作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要懂得学习,精于学习,在阅读中至少能在思想上提高自己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它教人理性,激励人们无所无忌的去学习哲学,研究哲学。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19

  文艺复兴是少数学者和艺术家的运动,宗教改革也并不能突破神学的藩篱。在哲学层面上,十五、十六世纪的西方仍然处在精神蒙昧的暗夜之中,是科学的启明星为其拉开了黎明的大幕,从*,伽利略,牛顿……到莱布尼茨,不同领域,他们在推动了西方哲学的发展。罗素的这部《西方哲学史》带我们重新回顾西方哲学发展的那几百年,梳理西方哲学的发展。今天我就来浅谈一下科学对西方哲学的影响。

  天文与物理为科学奠基,对中世纪哲学观的冲击,始于天文学的领域。*提出日心学说的可能性假设而被教会烧死,他最伟大之处,可能正在于不以权威教条和直观感觉,而以事实依据做判断,并且大胆提出假设的精神,这也正是科学的精神所在。新天文学的冲击是必然的,西方涌现出了许多的天文学家,泰寇·布剌、布拉赫、开普勒、伽利略等,他们有的支持旧天文学,有的支持新天文,其中伽利略自己制作了一架望远镜证明了开普勒的一些推论假设。他在力学上的成就最大,提出了惯性定律。但是异端思想的泛滥当然让天主教会倍感威胁,于是伽利略一再受到宗教审判,并被迫表示了悔改。在那个年代,科学之路可谓荆棘重生,险象重生,科学家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做科研。终于,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远在英国的牛顿取得了最后的成功。他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推导出了行星理论中所有事实。

  这四位科学的先驱,将十七世纪的欧洲引向了一个科学昌明的时代。科学的昌明刺激了哲学的进步,十七世纪的哲学仍然带着神学的桎梏,同样需要开拓者们披荆斩棘,为我们开辟道路。弗兰西斯·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大家耳熟能详,他在追求理性的同时又强调信仰的胜利,对*和开普勒的学说嗤之以鼻,对正在发生的科学事件也一无所知。托马斯·霍布斯则在政治哲学形成了自己的见解。他主张极端的王政政见,在《利维坦》和《公民论》中提出,人人生而*等,但每个人都希望自身自由,又希望能控制他人。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的出现,对近代哲学体系的创立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被称为西方近代哲学的三座丰碑。他们很好的继承前辈的理论,并发扬光大。

  与很多朋友初读这本书的感受一样,让人感觉枯燥且晦涩难懂,考验个人意志,单单从这一点上来说,完整读完这本书的人就有很多收获。对于哲学,我是非常感兴趣的,它能让你从不同的视角审视这个世界,看到事物的本质。这本书确实让我受益匪浅。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20

  我认为《西方哲学史》是一部学术著作,但也是一部科普佳作。

  我还记得在接触哲学之前,“哲学”这个概念似乎与我的生活相距甚远。通过高中政治课的学习,我发现“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有无数的答案,我最赞成“哲学是智慧之学,是一种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是一种思维方式”。

  通过阅读《西方哲学史》,我更加对此有所体会。古希腊著名哲人亚里士多德有许多论调在今人看来与事实不符,但在当时人们对这个世界认识有限的情况下,哲人们能积极去探索、辩论的浓厚学术风气却是令人欣慰的。况且亚里士多德犯下的错误并未影响其“哲学家”的名号,反而激励更多哲学家去思考。因而产生了分歧,一个新的思路产生了,一个新的“哲学体系”也就产生了。这也验证了我的想法。当然也验证了发展观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在发展的”这一观点。

  在我看来,我们阅读《西方哲学史》的目的,不在于揪住前人的小辫子不放,嘲笑他们犯下的看似愚蠢的错误,而在于从先贤的曲折之路中拾取遗漏的养分。例如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就与今天的原子论非常相似。但最吸引我的还是在他之前的芝诺。

  在漫威大片《复仇者联盟4》中,复仇者联盟的成员们进入量子领域从而实现时空穿越,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穿越的前提是钢铁侠的“莫比尤斯环”模型实验成功了。实际上莫比尤斯环本身是一个悖论。一个环本该有两个面,但莫比尤斯环永远只有一个面,从外面进去的物体又将回到外面,这也是有关“变化”的一个悖论。同样的,芝诺提出了“运动不可能”悖论。最有趣的是“飞矢不动”——一支射向靶子的.箭在任何既定的瞬间都在一个确定的空间位置上——也就是说,它是静止的或者零运动的,但零的总和不可能产生运动。这涉及到物理学中的时间与空间观念,与今天令人费解的量子力学有着共性,似乎我们也处在一个“莫比尤斯环”中,古人未能解决的难题被历史长河洗刷沉底后,又被今人淘出思考,不禁令人感慨。

  既然哲学教会我们思考,那亚里士多德肯定不仅有错误理论,一定也有正确的理论。原来,他在数学逻辑上有着突出贡献。他指出定义必须用先存在于所定义事项的某种东西来表述,实际上就是讲的是与定义有关的逻辑顺序,即先有事物本身再有定义。这种认识比19世纪的数学家们领先了千年。欧拉也曾说过“我决然不是先想到行列式的运算规则才提出行列式的”。

  可见接触哲学以后,我们思考问题变得客观,因为一切事物本身存在着矛盾与统一,我们不能非黑即白,对与错只是每个人各自的理解与看法。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荟萃20篇)扩展阅读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荟萃20篇)(扩展1)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10篇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1

  《西方哲学史》是英国哲学家罗素享誉世界的一部学术巨著。它以其精湛的思想,深邃、广博的学识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罗素有一句名言:“一种哲学要有价值,应该建立在一个宽大坚实的知识基础上,这个知识基础不单是关乎哲学的。”罗素本人就是这句名言的实践者。他的哲学著作涉及学科之多,令人叹为观止。评论家认为:“罗素的学识比他同时代的任何人都渊博……”怀特海形容罗素“是柏拉图的一个对话的化身”。我想,学识渊博,视野开阔是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在《西方哲学史》中,作者从人类的第一个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着笔,向读者描述了自公元前6世纪以来,直到近代哲学的发展轮廓;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几乎任何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我们都可以在这部著作中找到清晰的评述。在书中,作者对这些哲学观点的评述清晰而明智,表现了一个学术大家深邃,精湛的思想,令人深深叹服。如评述柏拉图关于闲暇产生智慧的表示质疑,对此,作者作了详细而深刻的分析。首先拿柏拉图的这种思想与近代思想作比较,推出柏拉图该种思想存在的明显问题;然后作了一系列的假设,假设柏拉图的思想或者说假想成立,经分析和推理,作者最后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找出一群“有智慧”的人来,把*交托给他们,这仍然是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拥护民主制度的根本原因。认真阅读此书,我发现我收获的不仅是对西方哲学史的了解,还有对罗素慎密的逻辑和极强的推理能力的学习。我觉得读一本好书,我们的目的不要只局限于了解书中所介绍的内容和情节,而是要吸收作者所表达出来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以及要学习作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要懂得学习,精于学习,在阅读中至少能在思想上提高自己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它教人理性,激励人们无所无忌的去学习哲学,研究哲学。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2

  爱因斯坦这样谈论哲学: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可见哲学一门有广泛学科基础的学科。高中时关于哲学了解得不甚明白,大学时慢慢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慢慢了解这门学科。

  《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哲学介绍到世界近代哲学,其中以哲学家为单位,详细的阐述了西方历史上主要的思想流派,我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理性之力”,无论是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还是近代的启蒙运动,都强调人类独立的理性的思考,这一点和我们*的传统思想有着很本质的区别。

  西方哲学中第一个值得我们学习就是他们的思考方法即“逻辑上推理”,那什么是“逻辑”呢?,西方哲学家认为“逻辑”指的是“一个事物和另一个事物有必然的联系,而当出现其中一个事物时,我们就可以推断出另一个事物,逻辑是人类创造出来的。”那西方哲学家又是如何运用“逻辑”的呢?比如诶利亚学派学者认为“存在和思维是一回事,因为凡是不可思议的,就是不存在,凡是不存在的,就不可思议”或恒常论者认为“没有什么能够产生于无,能够变成无,所以变化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在他们的结论中,都不存在空洞的理论,而是都有非常严谨的逻辑推理。

  西方哲学中第二个值得我们学习的就是他们注重对人性的反思和思考,西方哲学家都普遍相信人类有感情和理性这两种独特东西,柏拉图认为“这个世界是理念的世界,宇宙是理念的逻辑体系,一切知识都是回忆,一切学问都是一种重新觉醒”强调人的“心之力”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唯心主义”。近代哲学家就对人的本性的研究更加深入的一步,霍布斯认为“人有自我保全的情感”洛克提出“人有三种激情:欲望、快乐、忧愁”,“人是以利己主义的快乐主义为归宿,快乐和痛苦是道德的大教师”,这些对人性的研究对后面启蒙运动中民主和自由有着深刻的影响。

  哲学使人思维,读史使人智慧。从《西方哲学史》这本书中,学到了很多。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3

  在一个漫长的时期里,人类思想的冲突在历史中表现为宗教忠贞与政治忠贞的冲突。而后发展为希望加强社会约束之人和希望放松社会约束之人的冲突,对于现代,又有激情与理性、浪漫与纪律的体现。无论哪个时代和地区的社会都受着两种相对立的危险的威胁:一是过分讲求纪律和尊敬传统而导致僵化;二是由于个人独立和个人独立性的增长使得合作成为不可能,因而造成社会的解题或是对外来者的屈服。而哲学之意义,旨在教导人们在不能确定时怎样生活下去而又不致为犹疑所困扰。上述两种主张都有着自己的哲学,但发展到了极端,又成了对社会的威胁。自由主义的学说则介于二者之间,力求避免这种无休止的反复。其本质在与意图不根据非理性的教条而获得一种社会秩序。并且除了为保存社会所必需的束缚外,不再以更多束缚来保证社会安定。

  罗素在西哲里,把古希腊哲学家们做了一个区分,这个区分就是苏格拉底。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们相当于是为苏格拉底时代及之后的哲学家们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他们虽然不像苏格拉底那样为世人熟知称道,但如果没有他们所做的积累,苏格拉底及后世的哲学家们的理论也如无根之木,空中楼阁一般,无从谈起了。而其实只要稍作整理便可知道他们是谁以及他们主要的功绩。

  最早的希腊文明兴起始于奥尔弗斯教派,在这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巴库斯,这个时期的希腊文明是懵懂的、宗教的。而哲学始于泰勒斯,他预言了一次日食,他与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同属于米丽都学派,他们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科学。之后则是毕达哥拉斯,他主张数学与神学之融合,这长远地影响了后世的柏拉图,甚至于柏拉图哲学中某一部分剖析来看本质上其实就是毕达哥拉斯哲学。而赫拉克利特提出了不可知论,主张万物流变,并发起了对于永恒的讨论,而这一讨论一直延续到了现今,哲学家们的主要雄心之一便是找到某种永恒不变之存在,它超脱于万物与时间之外,而且必然是科学所无法解释的。这种努力便自巴门尼德开始,巴门尼德的论点集中在“存在等同于思想”上,与赫拉克利特不同,他认为万物不变,凡实体皆具有不可毁灭性。对于这些论点,作为现代人的你我自然觉得是无稽之谈。

  在对待哲人某些错误的观点上,人们有时会生出一种疑问,如此哲人为何也会犯这种错误?如何正确地看待这些观点,罗素的答案值得我深思——“一个有智慧的人表现出一种在我们看来显然是荒谬的观点时,我们不应努力证明它竟有几分是真的,而是应该努力去理解这种观点何以竟会看起来似乎是真的。”同理,如今许多我们为之欢欣鼓舞的偏见,对于心灵气质完全不同的另一个时代,将会显得何等之愚蠢。错误毕竟是错误,不因是谁而改变,今后改正便是。哲学引发人思考,指引人前进,给人以信心,但从未教人原地踏步甚至倒退。并且哲学理论的生命就在于,如果它真是重要的,那么总可以在原来的叙述形式被驳斥后以另一种新的形式复活,反驳很少能是最后不易的。即无论经历几次相互反驳,都不过是将自己的观点进一步精炼化的一个序曲而已。

  就我个人目前所看到的部分而言,罗素几乎对每个古希腊哲学家的观点都做了某些方面的批判,而这正是一个哲学家应当做的。永远不要放弃自我思考,哪怕是世人皆允的真理,都值得与之一辩。真理从来不怕辩,真理越辩越明。

  而巴门尼德之后的哲学家们更多是起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恩培多可勒提出了“四原素”、“历史的进程是爱与斗争的进程”的观点;属于阿那克西美尼学派的阿那克萨格拉首次提出了心与物理变化之联系;原子论者留基波和德莫克利特们则开了唯物主义的先河,并且对于虚空是否存在引发了争论,这里罗素也给出了一段有趣的讨论:

  “虚空是一种不存在,而存在的任何部分都不是不存在。”

  “既然你说有虚空,因此虚空就不是无物,因此它就不是虚空。”

  诸如此类的批驳不胜枚举。罗素还提出,德莫克利特及其之后的哲学都犯了一个错误——即在和宇宙对比之下,过分地强调了人。自怀疑主义者们起,就一直在研究人们是“如何知道”的,而不是去努力地获取新知识,而他们的先驱就是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智者普罗泰格拉。乃至于苏格拉底那过分地强调伦理的论述、柏拉图之否定感性世界、偏重于自我创造的纯粹思维世界、亚里士多德将“目的”作为科学的基本观念的做法,都犯了倒退的错误。尽管他们有着绝世的天才,若其思想上有着阻碍社会发展的成分,那么他们的天才便成了这些错误观点为害无穷的帮凶了。哲学若不能指导人前进,就失去了其积极意义。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4

  我读完这本书得感觉,正如培根所说的那句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看不同的书能给人带来不同的东西,多方涉猎,才能让人博学多闻。”

  从很多哲人深刻的思想以及每个人的自身看,哲学是世界上最深奥的东西,他与生活中的所有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自成一派,深邃而令人思考,回味却无法触及真谛。哲学真的是世界最美妙的东西,但是但凡有所诚者,必是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人物了,他们真的是人类思想的指引者。

  作者波特兰·罗素,真的是如在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给他的颁奖词所说的那样,“他是能够把一般性的哲学思想成功的介绍给人们,他这样做,是对哲学家始终保持兴趣的.最成功的范例。”

  这本书所散发出的美感,超出了我看其他任何书给我的感觉,虽然有的东西晦涩难懂,却也让我爱不释手。

  希望大家也能涉猎广泛,多多读书。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5

  在一个漫长的时期里,人类思想的冲突在历史中表现为宗教忠贞与政治忠贞的冲突。而后发展为希望加强社会约束之人和希望放松社会约束之人的冲突,对于现代,又有激情与理性、浪漫与纪律的体现。无论哪个时代和地区的社会都受着两种相对立的危险的威胁:

  一是过分讲求纪律和尊敬传统而导致僵化;

  二是由于个人独立和个人独立性的增长使得合作成为不可能,因而造成社会的解题或是对外来者的屈服。而哲学之意义,旨在教导人们在不能确定时怎样生活下去而又不致为犹疑所困扰。上述两种主张都有着自己的哲学,但发展到了极端,又成了对社会的威胁。自由主义的学说则介于二者之间,力求避免这种无休止的反复。其本质在与意图不根据非理性的教条而获得一种社会秩序。并且除了为保存社会所必需的束缚外,不再以更多束缚来保证社会安定。

  罗素在西哲里,把古希腊哲学家们做了一个区分,这个区分就是苏格拉底。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们相当于是为苏格拉底时代及之后的哲学家们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他们虽然不像苏格拉底那样为世人熟知称道,但如果没有他们所做的积累,苏格拉底及后世的哲学家们的理论也如无根之木,空中楼阁一般,无从谈起了。而其实只要稍作整理便可知道他们是谁以及他们主要的功绩。

  最早的希腊文明兴起始于奥尔弗斯教派,在这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巴库斯,这个时期的希腊文明是懵懂的、宗教的。而哲学始于泰勒斯,他预言了一次日食,他与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同属于米丽都学派,他们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科学。之后则是毕达哥拉斯,他主张数学与神学之融合,这长远地影响了后世的柏拉图,甚至于柏拉图哲学中某一部分剖析来看本质上其实就是毕达哥拉斯哲学。

  而赫拉克利特提出了不可知论,主张万物流变,并发起了对于永恒的讨论,而这一讨论一直延续到了现今,哲学家们的主要雄心之一便是找到某种永恒不变之存在,它超脱于万物与时间之外,而且必然是科学所无法解释的。这种努力便自巴门尼德开始,巴门尼德的论点集中在“存在等同于思想”上,与赫拉克利特不同,他认为万物不变,凡实体皆具有不可毁灭性。

  对于这些论点,作为现代人的你我自然觉得是无稽之谈。在对待哲人某些错误的观点上,人们有时会生出一种疑问,如此哲人为何也会犯这种错误?如何正确地看待这些观点,罗素的答案值得我深思——“一个有智慧的人表现出一种在我们看来显然是荒谬的观点时,我们不应努力证明它竟有几分是真的,而是应该努力去理解这种观点何以竟会看起来似乎是真的。”同理,如今许多我们为之欢欣鼓舞的偏见,对于心灵气质完全不同的另一个时代,将会显得何等之愚蠢。

  错误毕竟是错误,不因是谁而改变,今后改正便是。哲学引发人思考,指引人前进,给人以信心,但从未教人原地踏步甚至倒退。并且哲学理论的生命就在于,如果它真是重要的,那么总可以在原来的叙述形式被驳斥后以另一种新的形式复活,反驳很少能是最后不易的。即无论经历几次相互反驳,都不过是将自己的观点进一步精炼化的一个序曲而已。就我个人目前所看到的部分而言,罗素几乎对每个古希腊哲学家的观点都做了某些方面的批判,而这正是一个哲学家应当做的。永远不要放弃自我思考,哪怕是世人皆允的真理,都值得与之一辩。真理从来不怕辩,真理越辩越明。

  而巴门尼德之后的哲学家们更多是起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恩培多可勒提出了“四原素”、“历史的进程是爱与斗争的进程”的观点;属于阿那克西美尼学派的阿那克萨格拉首次提出了心与物理变化之联系;原子论者留基波和德莫克利特们则开了唯物主义的先河,并且对于虚空是否存在引发了争论,这里罗素也给出了一段有趣的讨论:

  “虚空是一种不存在,而存在的任何部分都不是不存在。”

  “既然你说有虚空,因此虚空就不是无物,因此它就不是虚空。”

  诸如此类的批驳不胜枚举。罗素还提出,德莫克利特及其之后的哲学都犯了一个错误——即在和宇宙对比之下,过分地强调了人。自怀疑主义者们起,就一直在研究人们是“如何知道”的,而不是去努力地获取新知识,而他们的先驱就是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智者普罗泰格拉。乃至于苏格拉底那过分地强调伦理的论述、柏拉图之否定感性世界、偏重于自我创造的纯粹思维世界、亚里士多德将“目的”作为科学的基本观念的做法,都犯了倒退的错误。尽管他们有着绝世的天才,若其思想上有着阻碍社会发展的成分,那么他们的天才便成了这些错误观点为害无穷的帮凶了。哲学若不能指导人前进,就失去了其积极意义。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6

  深夜推荐喜欢哲学的2套收藏书,罗素《西方哲学史》和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罗素《西方哲学史》按照逻辑的次序,从古希腊师徒三圣贤开始,浅显易懂陈述到欧洲文艺复兴的近现代哲学家思想流派。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开创非理性主义先河,以学术论证的方式探讨认为生命意志存在的价值。

  哲学可以影响到方方面面,从国家意志到个人生活,包括创造性科学、艺术、音乐、文学、意志力学、美学,甚至是战争;包括幸福、快乐和孤独!当然,哲学的思想光辉也是不着一物的来到人间,闪动着生命和真理的光辉。

  文化有体系,思想有喜好。每个哲学家创造的知识体系架构也可以影响到个人,古希腊三贤是颠覆性的进步;近代叔本华是尼采和托马斯·曼的启发着,罗素是悲剧和误解性看待尼采的(包括尼采被希特勒亵渎),以及后来尼采和瓦格勒闹掰,而叔本华和尼采却又鄙视和颠覆康德和黑格尔,中间这些却与他们所处的时代休戚相关,这中间也许就是:一个不怀偏见的人,就是哲学家的外行。

  对我们的启发是什么呢?也许就是这个时代,用悖论的.话说就是:这个傻戳戳的时代!哈哈!

  超越时代,也许是对我们最低的要求,也是最高的要求!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7

  发觉“思路行者”这名字没取好,在这个领域,行走的姿势看上去就有些古怪,如果叫“思空飞者”“思海游者”,不仅视觉效果会好得多,境界之高下更是“昭然若揭”。

  最近就着实到“思海”里去“畅游”了一番,粗粗浏览了大哲学家罗素(1872—1970)的《西方哲学史》。这部书于1945年出版,罗素先生很长寿,晚年主要靠这书养老。我以跟看小说差不多的速度来看这部60多万字的巨著,每天看4万字左右,实在有些亵渎神明,好在罗素先生是无神论者。

  对于西方思想的发展史,以前可谓一无所知。自己的兴趣好像还是在*历史文化,但是西方文明无论是作为参照物还是更为宏大的背景,必须有些起码的常识,至少马克思主义在西方是如何进化出来的,总得能说出点ABC吧。凭我的学识和智商,实在看不了这书,比如柏格森(1859—1941)的理论,不要说理论体系没看懂 ,硬是一句话也没看懂,“人的生命是意识之绵延或意识之流,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成因果关系的小单位”等 ,搞得我完全是云里雾里。

  正因为如此,我才能看得这么快,反正看不懂,反正看过了。并没写读后感的习惯,这本特别看不懂的书倒想写,至少把有印象的几点整理一下,也算给特别热爱、看重*文化的罗素先生一个交待。

  第一次知道西方哲学的起源竟然是数学;第一次知道原来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在西方思想史上有这么高的地位,竟然跟我们的孔先生差不多;第一次知道,中世纪的西方竟然腐朽黑暗到了如此地步,让我看了都心有余悸,以致于觉得人类能从中世纪的丑陋中走出来多少有些侥幸。

  在我印象中,德国是世界上专门生产思想的地方。看了书后才知道,在康德 (1724—1804)之前,德国是思想十分贫瘠的土地,历史上少见的通才、“十七世纪的亚里士多德”莱布尼兹(1646—1716)出生的时候德国还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他受的也主要是法国教育。难怪于坚在一首诗里会说:晚上10点,康德上床睡觉,当他睡着的时候,整个德国停止了思考。

  以前一直认为康德和黑格尔(1770—1831)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可罗素显然不这么认为。对康德,他还算尊重,“一般人都认为康德是近代哲学家中最伟大的,我个人不能同意这种评价,但是若不承认他非常重要,也可说是愚蠢无敌”。康德强调“人人本身就是目的”,在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方面的立场上,两人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对黑格尔就完全不同,在他看来,黑格尔作为民族主义者,把国家主义推到了极端,把国家看成了目的本身,在国家和个人之间,他十分强调个人对国家的服从,在国与国之间,他认为战争不仅无法避免,而且是一件好事情。这自然就与因“持续不断的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者水火不容。在罗素先生看来,如果承认了这样一个学说,“那么凡是可能想象得到的一切国内*和一切对外侵略都有了借口。”

  看了这本书后,终于搞清楚原来培根确实不是什么坏人,他作为法官虽然收了钱,但是那个时代的法官都收钱,只要没有因为收钱而影响判决的就是好法官。莱布尼兹这么伟大的人物,却是个小气鬼,请帖发给他,他从来不包红包,只是送新人几句格言,再加上一句玩笑的荤话。而人品最高尚、知行合一的是荷兰的斯宾诺莎,为人温和有礼,对钱财十分淡漠,看看他的眼睛,就能感觉到他该有一颗多么纯净的内心。

  一直对威廉三世去当英国国王一事有些耿耿于怀,当时世界第一强国竟然请小国荷兰的国王去当国王,现在才知道,原来当时荷兰才是最开明的国家,当时受到宗教和政治迫害的精英都爱到荷兰避难,威廉三世到英国后,也对英国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一直崇拜卢梭,觉得他是奠定西方文明的基石性人物。而按罗素的说法,他只是浪漫主义运动的头号人物,着力于以审美的标准代替功利的标准,蚯蚓有益却难看,因此受到冷落,老虎有害但好看,因此受到赞美。如果真是这样,又有多少经过沧桑的中年人还会喜欢卢梭呢?

  至于我本人,最喜欢的竟然是“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古代哲学”。在古希腊无比灿烂的文明结束后,历史突然失去了宏大叙事和勃勃生气,进入了一个只适宜追求个人感官快乐的相对沉闷期。对于这个时期,罗素是这样说的:哲学不再是引导着少数一些大无畏的真理追求者们前进的火炬,它毋宁是跟随着生存斗争的后面在收拾病弱与伤残的一辆救护车。我喜欢“决心像一条狗一样生活下去”的狄奥根尼,他住在一个大瓮里,拒绝接受一切的习俗,当国王去看他,问他要什么赏赐的时候,他的回答是“只要你别挡住我的阳光”。那时的犬儒与现在遍地的犬儒真是有云泥之别。斯多葛主义的主张,能看懂一点,可总是记不住,因为同时期的伊壁鸠鲁派是我的最爱。这个学派对生活的追求十分简单,伊壁鸠鲁*时只靠面包度日,节假日才吃一些奶酪,他们最大的追求是宁静和没有恐惧的生活,*时很少外出,谨慎节制,崇尚友谊,主张快乐就是善。

  对于我来说,如果人生有足够多的快乐,说什么也是够了。所以其他地方就算了,这个地方,心情宁静和快乐的时候还得再去翻一翻。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8

  《西方哲学史》这本书的前部分我有认真的阅读,确实不错!买了本盗版的书籍,影响了阅读的心情,后期的阅读是通过天涯读书完成的。作者见解独到而深刻,同时不可避免的烙上了罗素的烙印。就结构而言,主要以那一时期的重要人物为线索,脉络不是很清晰,阅读的过程需要极强的注意力才能够很好的吸收。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也明白了没有真正的真理,真理是相对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而言的。读完之后对战争也有了全新的看法——大乱方可大治。对于五千年文化史的*,在古代未曾经历真正的外邦的征战是幸也是不幸。下面给大家摘录几段我认为精彩的地方:

  1、当我们问到一件事“为什么”的时候,我们指的可以是下列两种事情中的一种,我们可以指:“这一事件是为着什么目的而服务的?”或者我们也可以指:“是怎样的事前情况造成了这一事件的?”对前一个问题的答案就是目的论的解释,或者说是用最终因来解释的;对于后一问题的答案就是一种机械论的解释。

  2、有两件事必须牢记:即,一个人的见解与理论只要是值得研究的,那末就可以假定这个人具有某些智慧;但是同时,大概也并没有人在任何一个题目上达到过完全的最后的真理。当一个有智慧的人表现出来一种在我们看来显然是荒谬的观点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努力去证明这种观点多少总是真的,而是应该努力去理解它何以竟会看起来似乎是真的。这种运用历史的与心理的想象力的方法,可以立刻开扩我们的思想领域;而同时又能帮助我们认识到,我们自己所为之而欢欣鼓舞的许多偏见,对于心灵品质不同的另一个时代,将会显得是何等之愚蠢。

  3、浪漫主义观点所以打动人心的理由,隐伏在人性和人类环境的极深处。出于自利,人类变成了群居性的,但是在本能上一直依然非常孤独;因此,需要有宗教和道德来补充自利的力量。但是为将来的利益而割弃现在的满足,这个习惯让人烦腻,所以炽情一激发起来,社会行为上的种种谨慎约束便难于忍受了。

  在这种时刻,推开那些约束的人由于内心的冲突息止而获得新的元气和权能感;虽然他们到末了也许会遭遇大不幸,当时却享受到一种登仙般的飞扬感,这种感受伟大的神秘主义者是知道的,然而仅仅有*凡德性的人却永远不能体验。于是他们天性中的孤独部分再度自现,但是如果理智尚存在,这自现必定披上神话外衣。神秘主义者与神合为一体,在冥想造物主时感觉自己免除了对同俦的义务。罗素的哲学史更像是写给自己的读后感。观点十分可观,同时并不掩饰自己的喜好厌恶,例如对斯宾诺莎的推崇和对尼采的蔑视。阅读本书最大的收获在于接受了对他人思想观点的一种客观评判的阅读方法。

  我不敢自诩为知识丰富的人,但是我自己近些年来也深深地为这种矛盾所痛苦。知识和理性告诉我上帝不会存在,这个世界是物质的、客观的,这也就是所谓的知识之树。而作为一个人,一种有内心丰富生活的感性动物,我却真正需要上帝的存在来慰藉心灵,而这正是我们的生命之树。怎么办?也许哲学家们能告诉我答案,最近看这本商务印书馆出的哲学科普书,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心情也豁然开朗了很多,此后我会慢慢把这些认识与大家共享。总之,看这本书,让我明白,一个人,哪怕是很普通的人,也需要先哲们的知识和教诲,去指引我们心灵前进的方向,尤其是在当前*这个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期中。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9

  人类是一种很奇妙的智慧生物,在酒足饭饱后,面对世界的众多不可知的事物,人类往往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其驱使之下,人类一方面通过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通过理性的思考推理,来尝试着解答这些问题和解释一些现象。这样,一部分解答成为了确知的知识,即科学;另一部分由于时代的局限,不能给出确定的答案,但由于人类对未知事物有着敬畏和恐惧的一面,产生了看似能完美解答这些问题的东西,即神学。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有了它,才能让我彻底放下顾忌而去研究哲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我的这种心灵安慰也是建立在对罗素的权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学上的。

  哲学是研究人类思辩的心灵所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所最为重视的,是人为什么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论那些家伙所认为的机械式的解释,而是目的论的解释。即当这个问题具体到某个人时,就成了“你为什么活着?”

  当我懂事后,当我懂事后亲身面对了死亡后,在面对死亡后又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后,我就开始不断的在内心中问着这个问题,失去外公的痛不断的刺激着我,让我联想到几十年后我父母的死和最后我的死,我是如此胆小,以致我一想到这个问题便无法安稳入睡。

  首先给我答案的是物理学,世界是*衡的,有生就有灭,当这个理论扩大到整个宇宙时,即整个宇宙都有灭亡的那一天,如此渺小的人类,和更加如此渺小的我,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但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既然人都是要死的,人类也是要灭亡的,甚至整个宇宙都是会归于零的,那么我们现在所谓的奋斗除了养活自己,苟且偷生外,还有什么价值?当然这也是人类期望永恒的一种思想,如果连饭都吃不饱,当然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10

  在海边读《西方哲学史》。回到成都,竟然对红尘俗世有不堪重负之感。陈果老师在情商一课中说道,我们的一生已经非常短暂,而属于自己的时间就更少。当我们在工作的时候,时间属于我们和单位的共有;当我们回家,时间属于家庭成员共有;当我们参与社交,时间属于我们和他人的共有;即便是玩游戏,也是被游戏占有了时间。扪心自问,人生属于自己的时间究竟有多少?南澳岛之行,尝试独有的时间。

  清晨独自在沙滩上慢跑,赤脚独自在沙滩上踯躅。夜晚独坐在沙滩上,就像一个孤儿,对话拍岸的浪涛:“我说的你懂吗?你说的我都懂。”而后,将上衣的风帽拉紧,“矗立”在凛冽的海风中大声的背诵:“他们身在众人之间又永远是孑然自处”。一直到,有好心人前来提醒:“千万不能下海啊!”

  斯宾诺莎说:“凡追悔某个行为者,双重的悲惨和软弱。”我不能放下的过去太多,但至少可以不再追悔。

  罗素说:“存在就是能够和最多数相容的有。”我不能放下的未来太多,我需要存在,于是必须和现实最多的相容。

  至于现在:“假若拯救之事近在手边,不费许多劳力就可以得到,如何几乎被所有人等闲忽略?不过一切高贵的事都是既稀有也同样是艰难的”。

  “不是因为我们克制情欲,所以我们享有福祉,倒因为我们享有福祉,所以我们克制情欲。”——摘自《西方哲学史》

  当我们开始信仰的时候,应该已经完成了怀疑,获得了答案,并且,具备了劝降那条蛇的能力。——笔者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荟萃20篇)(扩展2)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10篇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1

  人类是一种很奇妙的智慧生物,在酒足饭饱后,面对世界的众多不可知的事物,人类往往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其驱使之下,人类一方面通过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通过理性的思考推理,来尝试着解答这些问题和解释一些现象。这样,一部分解答成为了确知的知识,即科学;另一部分由于时代的局限,不能给出确定的答案,但由于人类对未知事物有着敬畏和恐惧的一面,产生了看似能完美解答这些问题的东西,即神学。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有了它,才能让我彻底放下顾忌而去研究哲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我的这种心灵安慰也是建立在对罗素的权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学上的。

  哲学是研究人类思辩的心灵所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所最为重视的,是人为什么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论那些家伙所认为的机械式的解释,而是目的论的解释。即当这个问题具体到某个人时,就成了“你为什么活着?”。

  当我懂事后,当我懂事后亲身面对了死亡后,在面对死亡后又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后,我就开始不断的在内心中问着这个问题,失去外公的痛不断的刺激着我,让我联想到几十年后我父母的死和最后我的死,我是如此胆小,以致我一想到这个问题便无法安稳入睡。

  首先给我答案的是物理学,世界是*衡的,有生就有灭,当这个理论扩大到整个宇宙时,即整个宇宙都有灭亡的那一天,如此渺小的人类,和更加如此渺小的我,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但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既然人都是要死的,人类也是要灭亡的,甚至整个宇宙都是会归于零的,那么我们现在所谓的奋斗除了养活自己,苟且偷生外,还有什么价值?当然这也是人类期望永恒的一种思想,如果连饭都吃不饱,当然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天体物理给了我一个类似神秘主义的答案。

  宇宙是如此的广袤,有着太多人类所称之为科学的东西,它是如此的寂寞,亿万年来是如此的安静(我用了好久时间才适应用“它”来形容宇宙)。它需要有什么来理解它,来认可它的存在,而人类作为一种智慧生物,承担起了这个责任。人类根本的责任,是发展科学,是尽可能的去了解这个宇宙的根本。

  在这个基础上,我才展开其他的思考。

  为了发展科技,在现今的情况来看,只有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才行。这样,我的思想难免的流于世俗了。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2

  《西方哲学史》是英国哲学家罗素享誉世界的一部学术巨著。它以其精湛的思想,深邃、广博的学识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罗素有一句名言:“一种哲学要有价值,应该建立在一个宽大坚实的知识基础上,这个知识基础不单是关乎哲学的。”罗素本人就是这句名言的实践者。他的哲学著作涉及学科之多,令人叹为观止。评论家认为:“罗素的学识比他同时代的任何人都渊博……”怀特海形容罗素“是柏拉图的一个对话的化身”。我想,学识渊博,视野开阔是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在《西方哲学史》中,作者从人类的第一个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着笔,向读者描述了自公元前6世纪以来,直到近代哲学的发展轮廓;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几乎任何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我们都可以在这部著作中找到清晰的评述。在书中,作者对这些哲学观点的评述清晰而明智,表现了一个学术大家深邃,精湛的思想,令人深深叹服。如评述柏拉图关于闲暇产生智慧的表示质疑,对此,作者作了详细而深刻的分析。首先拿柏拉图的这种思想与近代思想作比较,推出柏拉图该种思想存在的明显问题;然后作了一系列的假设,假设柏拉图的思想或者说假想成立,经分析和推理,作者最后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找出一群“有智慧”的人来,把*交托给他们,这仍然是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拥护民主制度的根本原因。认真阅读此书,我发现我收获的不仅是对西方哲学史的了解,还有对罗素慎密的逻辑和极强的推理能力的学习。我觉得读一本好书,我们的目的不要只局限于了解书中所介绍的内容和情节,而是要吸收作者所表达出来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以及要学习作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要懂得学习,精于学习,在阅读中至少能在思想上提高自己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它教人理性,激励人们无所无忌的去学习哲学,研究哲学。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3

  我读完这本书得感觉,正如培根所说的那句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看不同的书能给人带来不同的东西,多方涉猎,才能让人博学多闻。”

  从很多哲人深刻的思想以及每个人的自身看,哲学是世界上最深奥的东西,他与生活中的所有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自成一派,深邃而令人思考,回味却无法触及真谛。哲学真的是世界最美妙的东西,但是但凡有所诚者,必是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人物了,他们真的是人类思想的指引者。

  作者波特兰·罗素,真的是如在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给他的颁奖词所说的那样,“他是能够把一般性的哲学思想成功的介绍给人们,他这样做,是对哲学家始终保持兴趣的.最成功的范例。”

  这本书所散发出的美感,超出了我看其他任何书给我的感觉,虽然有的东西晦涩难懂,却也让我爱不释手。

  希望大家也能涉猎广泛,多多读书。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4

  文艺复兴是少数学者和艺术家的运动,宗教改革也并不能突破神学的藩篱。在哲学层面上,十五、十六世纪的西方仍然处在精神蒙昧的暗夜之中,是科学的启明星为其拉开了黎明的大幕,从*,伽利略,牛顿……到莱布尼茨,不同领域,他们在推动了西方哲学的发展。罗素的这部《西方哲学史》带我们重新回顾西方哲学发展的"那几百年,梳理西方哲学的发展。今天我就来浅谈一下科学对西方哲学的影响。

  天文与物理为科学奠基,对中世纪哲学观的冲击,始于天文学的领域。*提出日心学说的可能性假设而被教会烧死,他最伟大之处,可能正在于不以权威教条和直观感觉,而以事实依据做判断,并且大胆提出假设的精神,这也正是科学的精神所在。新天文学的冲击是必然的,西方涌现出了许多的天文学家,泰寇·布剌、布拉赫、开普勒、伽利略等,他们有的支持旧天文学,有的支持新天文,其中伽利略自己制作了一架望远镜证明了开普勒的一些推论假设。他在力学上的成就最大,提出了惯性定律。但是异端思想的泛滥当然让天主教会倍感威胁,于是伽利略一再受到宗教审判,并被迫表示了悔改。在那个年代,科学之路可谓荆棘重生,险象重生,科学家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做科研。终于,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远在英国的牛顿取得了最后的成功。他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推导出了行星理论中所有事实。

  这四位科学的先驱,将十七世纪的欧洲引向了一个科学昌明的时代。科学的昌明刺激了哲学的进步,十七世纪的哲学仍然带着神学的桎梏,同样需要开拓者们披荆斩棘,为我们开辟道路。弗兰西斯·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大家耳熟能详,他在追求理性的同时又强调信仰的胜利,对*和开普勒的学说嗤之以鼻,对正在发生的科学事件也一无所知。托马斯·霍布斯则在政治哲学形成了自己的见解。他主张极端的王政政见,在《利维坦》和《公民论》中提出,人人生而*等,但每个人都希望自身自由,又希望能控制他人。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的出现,对近代哲学体系的创立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被称为西方近代哲学的三座丰碑。他们很好的继承前辈的理论,并发扬光大。

  与很多朋友初读这本书的感受一样,让人感觉枯燥且晦涩难懂,考验个人意志,单单从这一点上来说,完整读完这本书的人就有很多收获。对于哲学,我是非常感兴趣的,它能让你从不同的视角审视这个世界,看到事物的本质。这本书确实让我受益匪浅。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5

  之前说的高大上的书来了,本文来自道永同学,准确的说,是建议他投的稿哦!

  大家有意向的投起来吧!投稿投稿投稿!重要的诗说三遍!

  肤浅的说,这本书的阅读难度要大于以往见到的、读过的所有的书,这也正是读此书的目的所在吧。先难后易、先苦后甜,这是除书内容以外最大的收获了,正如老师所言,如果这本书都可以读的下去,其他书自然也就不在话下了。

  且不说书中内容的精彩,仅读书方法的练习与毅力的磨练已是受益匪浅。刚开始读,觉得很有新鲜感,虽然读不懂,但也津津乐道,但是慢慢的对于书失去了新鲜感,取而代之的是一遍遍看不懂的反感,读书开始由享受变成了磨练。在前两年,也就是大二左右的一段时间里,十分想看哲学类的东西,但当时忙于其他事,也不知道该看什么,后来也就这么过去了。

  自己也喜欢思考,包括人生、科学、自然规律等等。所以我把这本书比喻成了一包难吃的化肥,晦涩难懂但值得让人深思,并最终有所收获。虽然看的不够透彻,但有些地方确实引发了我的思考与感触,就一些精彩之处,谈一下我的拙劣见解。

  1.我对这本书的认识

  哲学是什么?哲学,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说它和神学很像,是由于人类对于某些确切的知识,但又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而与科学的关系,它与科学一样诉之与理性,而不是像神学一样诉之与权威,这种介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领域就是哲学。哲学史就是哲学本身,哲学史的修订并不是把外在的材料罗列的"哲学史",而是要是哲学史成为哲学本身,把哲学糅合进哲学史当中,这才是真正的哲学史。

  从宏观角度而言,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参考当时的时代背景,特定的时代和特定的社会环境,特定哲学思潮、哲学流派和哲*动,探索哲学史发展的社会历史发展原因。同时也用微观分析法,描述当时的哲学家实际生活过程,从个人的出生地、出生环境、家庭环境、所受教育、个人生活方式和个人心理特点做出详细的说明,探究个人体的原因对哲学发展史的作用。

  他的《西方哲学史》主要分三卷,古代哲学、天主教哲学和近代哲学。在纵向的时间轴上,分别在每卷中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特殊介绍了对哲学的发展有重要贡献的人物,对于重要的人进行大量文字描述,不吝笔墨。同时对于他认为不重要的人物只字不提。任何一个时代和社会都有自己特定的思想历史环境,这是人类发展的思想结晶,这些思想既包含了历史继承的思想,也包括同时代其他文化背景的社会的影响,思想文化系统总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的。

  从微观角度而言,相同的"社会发展水*和相同的生产力会产生相同的社会体制、思想、经济、政治。但会形成不同的哲学思想体系,同一派别的哲学家也会有不同的思想内容,并且同一个哲学家不同时期也会产生与自己相矛盾的哲学观点,这就需要微观分析了。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里,对哲学家个人及其思想研究,重视对哲学家的个人生活方式,个人的生活环境背景纳入到哲学史研究中,在叙述康德那一章中,叙述康德的个人趣事,康德有一个十分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他的邻居习惯了根据他出来散步的时间来对表,但是有一天他因为读卢梭的《爱弥儿》而打乱了他的时间表。对康德的出生地、受教育程度以及谁对他影响最大来确立他的哲学思想。这其中也夹杂着罗素的个人见解,比如:《英国百科全书》上说:"因为他从来没结婚,他把热心向学的青年时代的习气保持到了老年。"罗素说:"我倒真想知道这个条目的笔者是单身呢,还是已婚的人。"

  哲学史其实就是哲学家的历史,是从古到今各个时代的哲学大家的思想结晶的历史,有的哲学家在时间上是重叠的,所以他们相互会相互影响、相互攻击、相互抵制、最后独立出自己派别。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同样以学派或是人物为主要章节,中间穿插着时代背景,如《西方哲学史》(下卷)一书中在第四章叙述完埃拉斯摩和莫尔之后,他插入了第五章关于宗教改革运动和反宗教改革运动以及第六章科学的兴盛,科学的兴盛带来的新概念对近代哲学发生了深刻的影响。第七章弗兰西斯·培根,他提出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基本原则,认为感觉是认识的开端,它是可靠的,是一切知识的泉源。他重视科学实验在认识中的作用,认为必须借助于实验,才能弥补感官的不足,深入揭露自然的奥迷。

  要了解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必须要了解它的哲学,个体的生活环境决定了他的哲学,反过来他的哲学又决定着个体的生活环境。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入门级哲学教科书,书中介绍各个时期的哲学大家,不仅对这些大家的主要思想做了介绍,还引申出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不仅介绍历史上不同时期哲学家家庭出身、所受教育程度等做了细致叙述,同时针对各个哲学家的思想加入了自己的评判。他的这部哲学史有助于初学者的学习,更好的理解哲学家的观点和当时时代的精华。

  通过学习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能够比较全面而系统的了解西方的哲学家的思想体系,对于构建哲学整体框架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收益颇丰。哲学应当用哲学思维去学习,试着用哲学家的思维方式去学习,用辩证法的思想看待这个世界,分析世界。正如罗素所说:"哲学探索的意义不在于这个不确定的世界给出最终确定的答案,而且在于使我们生活在不确定中确定生活。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6

  在一个漫长的时期里,人类思想的冲突在历史中表现为宗教忠贞与政治忠贞的冲突。而后发展为希望加强社会约束之人和希望放松社会约束之人的冲突,对于现代,又有激情与理性、浪漫与纪律的体现。无论哪个时代和地区的社会都受着两种相对立的危险的威胁:

  一是过分讲求纪律和尊敬传统而导致僵化;

  二是由于个人独立和个人独立性的增长使得合作成为不可能,因而造成社会的解题或是对外来者的屈服。而哲学之意义,旨在教导人们在不能确定时怎样生活下去而又不致为犹疑所困扰。上述两种主张都有着自己的哲学,但发展到了极端,又成了对社会的威胁。自由主义的学说则介于二者之间,力求避免这种无休止的反复。其本质在与意图不根据非理性的教条而获得一种社会秩序。并且除了为保存社会所必需的束缚外,不再以更多束缚来保证社会安定。

  罗素在西哲里,把古希腊哲学家们做了一个区分,这个区分就是苏格拉底。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们相当于是为苏格拉底时代及之后的哲学家们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他们虽然不像苏格拉底那样为世人熟知称道,但如果没有他们所做的积累,苏格拉底及后世的哲学家们的理论也如无根之木,空中楼阁一般,无从谈起了。而其实只要稍作整理便可知道他们是谁以及他们主要的功绩。

  最早的希腊文明兴起始于奥尔弗斯教派,在这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巴库斯,这个时期的希腊文明是懵懂的、宗教的。而哲学始于泰勒斯,他预言了一次日食,他与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同属于米丽都学派,他们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科学。之后则是毕达哥拉斯,他主张数学与神学之融合,这长远地影响了后世的柏拉图,甚至于柏拉图哲学中某一部分剖析来看本质上其实就是毕达哥拉斯哲学。

  而赫拉克利特提出了不可知论,主张万物流变,并发起了对于永恒的讨论,而这一讨论一直延续到了现今,哲学家们的主要雄心之一便是找到某种永恒不变之存在,它超脱于万物与时间之外,而且必然是科学所无法解释的。这种努力便自巴门尼德开始,巴门尼德的论点集中在“存在等同于思想”上,与赫拉克利特不同,他认为万物不变,凡实体皆具有不可毁灭性。

  对于这些论点,作为现代人的你我自然觉得是无稽之谈。在对待哲人某些错误的观点上,人们有时会生出一种疑问,如此哲人为何也会犯这种错误?如何正确地看待这些观点,罗素的答案值得我深思——“一个有智慧的人表现出一种在我们看来显然是荒谬的观点时,我们不应努力证明它竟有几分是真的,而是应该努力去理解这种观点何以竟会看起来似乎是真的。”同理,如今许多我们为之欢欣鼓舞的偏见,对于心灵气质完全不同的另一个时代,将会显得何等之愚蠢。

  错误毕竟是错误,不因是谁而改变,今后改正便是。哲学引发人思考,指引人前进,给人以信心,但从未教人原地踏步甚至倒退。并且哲学理论的生命就在于,如果它真是重要的,那么总可以在原来的叙述形式被驳斥后以另一种新的形式复活,反驳很少能是最后不易的。即无论经历几次相互反驳,都不过是将自己的观点进一步精炼化的一个序曲而已。就我个人目前所看到的部分而言,罗素几乎对每个古希腊哲学家的观点都做了某些方面的批判,而这正是一个哲学家应当做的。永远不要放弃自我思考,哪怕是世人皆允的真理,都值得与之一辩。真理从来不怕辩,真理越辩越明。

  而巴门尼德之后的哲学家们更多是起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恩培多可勒提出了“四原素”、“历史的进程是爱与斗争的进程”的观点;属于阿那克西美尼学派的阿那克萨格拉首次提出了心与物理变化之联系;原子论者留基波和德莫克利特们则开了唯物主义的先河,并且对于虚空是否存在引发了争论,这里罗素也给出了一段有趣的讨论:

  “虚空是一种不存在,而存在的任何部分都不是不存在。”

  “既然你说有虚空,因此虚空就不是无物,因此它就不是虚空。”

  诸如此类的批驳不胜枚举。罗素还提出,德莫克利特及其之后的哲学都犯了一个错误——即在和宇宙对比之下,过分地强调了人。自怀疑主义者们起,就一直在研究人们是“如何知道”的,而不是去努力地获取新知识,而他们的先驱就是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智者普罗泰格拉。乃至于苏格拉底那过分地强调伦理的论述、柏拉图之否定感性世界、偏重于自我创造的纯粹思维世界、亚里士多德将“目的”作为科学的基本观念的做法,都犯了倒退的错误。尽管他们有着绝世的天才,若其思想上有着阻碍社会发展的成分,那么他们的天才便成了这些错误观点为害无穷的帮凶了。哲学若不能指导人前进,就失去了其积极意义。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7

  深夜推荐喜欢哲学的2套收藏书,罗素《西方哲学史》和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罗素《西方哲学史》按照逻辑的次序,从古希腊师徒三圣贤开始,浅显易懂陈述到欧洲文艺复兴的近现代哲学家思想流派。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开创非理性主义先河,以学术论证的方式探讨认为生命意志存在的价值。

  哲学可以影响到方方面面,从国家意志到个人生活,包括创造性科学、艺术、音乐、文学、意志力学、美学,甚至是战争;包括幸福、快乐和孤独!当然,哲学的思想光辉也是不着一物的来到人间,闪动着生命和真理的光辉。

  文化有体系,思想有喜好。每个哲学家创造的知识体系架构也可以影响到个人,古希腊三贤是颠覆性的进步;近代叔本华是尼采和托马斯·曼的启发着,罗素是悲剧和误解性看待尼采的(包括尼采被希特勒亵渎),以及后来尼采和瓦格勒闹掰,而叔本华和尼采却又鄙视和颠覆康德和黑格尔,中间这些却与他们所处的时代休戚相关,这中间也许就是:一个不怀偏见的人,就是哲学家的外行。

  对我们的启发是什么呢?也许就是这个时代,用悖论的.话说就是:这个傻戳戳的时代!哈哈!

  超越时代,也许是对我们最低的要求,也是最高的要求!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8

  发觉“思路行者”这名字没取好,在这个领域,行走的姿势看上去就有些古怪,如果叫“思空飞者”“思海游者”,不仅视觉效果会好得多,境界之高下更是“昭然若揭”。

  最近就着实到“思海”里去“畅游”了一番,粗粗浏览了大哲学家罗素(1872—1970)的《西方哲学史》。这部书于1945年出版,罗素先生很长寿,晚年主要靠这书养老。我以跟看小说差不多的速度来看这部60多万字的巨著,每天看4万字左右,实在有些亵渎神明,好在罗素先生是无神论者。

  对于西方思想的发展史,以前可谓一无所知。自己的兴趣好像还是在*历史文化,但是西方文明无论是作为参照物还是更为宏大的背景,必须有些起码的常识,至少马克思主义在西方是如何进化出来的,总得能说出点ABC吧。凭我的学识和智商,实在看不了这书,比如柏格森(1859—1941)的理论,不要说理论体系没看懂 ,硬是一句话也没看懂,“人的生命是意识之绵延或意识之流,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成因果关系的小单位”等 ,搞得我完全是云里雾里。

  正因为如此,我才能看得这么快,反正看不懂,反正看过了。并没写读后感的习惯,这本特别看不懂的书倒想写,至少把有印象的几点整理一下,也算给特别热爱、看重*文化的罗素先生一个交待。

  第一次知道西方哲学的起源竟然是数学;第一次知道原来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在西方思想史上有这么高的地位,竟然跟我们的孔先生差不多;第一次知道,中世纪的西方竟然腐朽黑暗到了如此地步,让我看了都心有余悸,以致于觉得人类能从中世纪的丑陋中走出来多少有些侥幸。

  在我印象中,德国是世界上专门生产思想的地方。看了书后才知道,在康德 (1724—1804)之前,德国是思想十分贫瘠的土地,历史上少见的通才、“十七世纪的亚里士多德”莱布尼兹(1646—1716)出生的时候德国还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他受的也主要是法国教育。难怪于坚在一首诗里会说:晚上10点,康德上床睡觉,当他睡着的时候,整个德国停止了思考。

  以前一直认为康德和黑格尔(1770—1831)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可罗素显然不这么认为。对康德,他还算尊重,“一般人都认为康德是近代哲学家中最伟大的,我个人不能同意这种评价,但是若不承认他非常重要,也可说是愚蠢无敌”。康德强调“人人本身就是目的”,在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方面的立场上,两人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对黑格尔就完全不同,在他看来,黑格尔作为民族主义者,把国家主义推到了极端,把国家看成了目的本身,在国家和个人之间,他十分强调个人对国家的服从,在国与国之间,他认为战争不仅无法避免,而且是一件好事情。这自然就与因“持续不断的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者水火不容。在罗素先生看来,如果承认了这样一个学说,“那么凡是可能想象得到的一切国内*和一切对外侵略都有了借口。”

  看了这本书后,终于搞清楚原来培根确实不是什么坏人,他作为法官虽然收了钱,但是那个时代的法官都收钱,只要没有因为收钱而影响判决的就是好法官。莱布尼兹这么伟大的人物,却是个小气鬼,请帖发给他,他从来不包红包,只是送新人几句格言,再加上一句玩笑的荤话。而人品最高尚、知行合一的是荷兰的斯宾诺莎,为人温和有礼,对钱财十分淡漠,看看他的眼睛,就能感觉到他该有一颗多么纯净的内心。

  一直对威廉三世去当英国国王一事有些耿耿于怀,当时世界第一强国竟然请小国荷兰的国王去当国王,现在才知道,原来当时荷兰才是最开明的国家,当时受到宗教和政治迫害的精英都爱到荷兰避难,威廉三世到英国后,也对英国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一直崇拜卢梭,觉得他是奠定西方文明的基石性人物。而按罗素的说法,他只是浪漫主义运动的头号人物,着力于以审美的标准代替功利的标准,蚯蚓有益却难看,因此受到冷落,老虎有害但好看,因此受到赞美。如果真是这样,又有多少经过沧桑的中年人还会喜欢卢梭呢?

  至于我本人,最喜欢的竟然是“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古代哲学”。在古希腊无比灿烂的文明结束后,历史突然失去了宏大叙事和勃勃生气,进入了一个只适宜追求个人感官快乐的相对沉闷期。对于这个时期,罗素是这样说的:哲学不再是引导着少数一些大无畏的真理追求者们前进的火炬,它毋宁是跟随着生存斗争的后面在收拾病弱与伤残的一辆救护车。我喜欢“决心像一条狗一样生活下去”的狄奥根尼,他住在一个大瓮里,拒绝接受一切的习俗,当国王去看他,问他要什么赏赐的时候,他的回答是“只要你别挡住我的阳光”。那时的犬儒与现在遍地的犬儒真是有云泥之别。斯多葛主义的主张,能看懂一点,可总是记不住,因为同时期的伊壁鸠鲁派是我的最爱。这个学派对生活的追求十分简单,伊壁鸠鲁*时只靠面包度日,节假日才吃一些奶酪,他们最大的追求是宁静和没有恐惧的生活,*时很少外出,谨慎节制,崇尚友谊,主张快乐就是善。

  对于我来说,如果人生有足够多的快乐,说什么也是够了。所以其他地方就算了,这个地方,心情宁静和快乐的时候还得再去翻一翻。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9

  《西方哲学史》这本书的前部分我有认真的阅读,确实不错!买了本盗版的书籍,影响了阅读的心情,后期的阅读是通过天涯读书完成的。作者见解独到而深刻,同时不可避免的烙上了罗素的烙印。就结构而言,主要以那一时期的重要人物为线索,脉络不是很清晰,阅读的过程需要极强的注意力才能够很好的吸收。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也明白了没有真正的真理,真理是相对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而言的。读完之后对战争也有了全新的看法——大乱方可大治。对于五千年文化史的*,在古代未曾经历真正的外邦的征战是幸也是不幸。下面给大家摘录几段我认为精彩的地方:

  1、当我们问到一件事“为什么”的时候,我们指的可以是下列两种事情中的一种,我们可以指:“这一事件是为着什么目的而服务的?”或者我们也可以指:“是怎样的事前情况造成了这一事件的?”对前一个问题的答案就是目的论的解释,或者说是用最终因来解释的;对于后一问题的答案就是一种机械论的解释。

  2、有两件事必须牢记:即,一个人的见解与理论只要是值得研究的,那末就可以假定这个人具有某些智慧;但是同时,大概也并没有人在任何一个题目上达到过完全的最后的真理。当一个有智慧的人表现出来一种在我们看来显然是荒谬的观点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努力去证明这种观点多少总是真的,而是应该努力去理解它何以竟会看起来似乎是真的。这种运用历史的与心理的想象力的方法,可以立刻开扩我们的思想领域;而同时又能帮助我们认识到,我们自己所为之而欢欣鼓舞的许多偏见,对于心灵品质不同的另一个时代,将会显得是何等之愚蠢。

  3、浪漫主义观点所以打动人心的理由,隐伏在人性和人类环境的极深处。出于自利,人类变成了群居性的,但是在本能上一直依然非常孤独;因此,需要有宗教和道德来补充自利的力量。但是为将来的利益而割弃现在的满足,这个习惯让人烦腻,所以炽情一激发起来,社会行为上的种种谨慎约束便难于忍受了。

  在这种时刻,推开那些约束的人由于内心的冲突息止而获得新的元气和权能感;虽然他们到末了也许会遭遇大不幸,当时却享受到一种登仙般的飞扬感,这种感受伟大的神秘主义者是知道的,然而仅仅有*凡德性的人却永远不能体验。于是他们天性中的孤独部分再度自现,但是如果理智尚存在,这自现必定披上神话外衣。神秘主义者与神合为一体,在冥想造物主时感觉自己免除了对同俦的义务。罗素的哲学史更像是写给自己的读后感。观点十分可观,同时并不掩饰自己的喜好厌恶,例如对斯宾诺莎的推崇和对尼采的蔑视。阅读本书最大的收获在于接受了对他人思想观点的一种客观评判的阅读方法。

  我不敢自诩为知识丰富的人,但是我自己近些年来也深深地为这种矛盾所痛苦。知识和理性告诉我上帝不会存在,这个世界是物质的、客观的,这也就是所谓的知识之树。而作为一个人,一种有内心丰富生活的感性动物,我却真正需要上帝的存在来慰藉心灵,而这正是我们的生命之树。怎么办?也许哲学家们能告诉我答案,最近看这本商务印书馆出的哲学科普书,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心情也豁然开朗了很多,此后我会慢慢把这些认识与大家共享。总之,看这本书,让我明白,一个人,哪怕是很普通的人,也需要先哲们的知识和教诲,去指引我们心灵前进的方向,尤其是在当前*这个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期中。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10

  人类是一种很奇妙的智慧生物,在酒足饭饱后,面对世界的众多不可知的事物,人类往往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其驱使之下,人类一方面通过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通过理性的思考推理,来尝试着解答这些问题和解释一些现象。这样,一部分解答成为了确知的知识,即科学;另一部分由于时代的局限,不能给出确定的答案,但由于人类对未知事物有着敬畏和恐惧的一面,产生了看似能完美解答这些问题的东西,即神学。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有了它,才能让我彻底放下顾忌而去研究哲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我的这种心灵安慰也是建立在对罗素的权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学上的。

  哲学是研究人类思辩的心灵所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所最为重视的,是人为什么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论那些家伙所认为的机械式的解释,而是目的论的解释。即当这个问题具体到某个人时,就成了“你为什么活着?”

  当我懂事后,当我懂事后亲身面对了死亡后,在面对死亡后又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后,我就开始不断的在内心中问着这个问题,失去外公的痛不断的刺激着我,让我联想到几十年后我父母的死和最后我的死,我是如此胆小,以致我一想到这个问题便无法安稳入睡。

  首先给我答案的是物理学,世界是*衡的,有生就有灭,当这个理论扩大到整个宇宙时,即整个宇宙都有灭亡的那一天,如此渺小的人类,和更加如此渺小的我,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但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既然人都是要死的,人类也是要灭亡的,甚至整个宇宙都是会归于零的,那么我们现在所谓的奋斗除了养活自己,苟且偷生外,还有什么价值?当然这也是人类期望永恒的一种思想,如果连饭都吃不饱,当然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荟萃20篇)(扩展3)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10篇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1

  “我思故我在”确应作为哲学第一原理。粗略的感受到大多数哲学家的论述都有局限性。伯特兰。罗素的思想确实比较广博且精湛。

  人类最终应走向团结,全世界最终将成为一个整体。或许曾经由于地理原因人类的先租分居在世界各地,如今,人类重新走到一起刚刚有了眉目,虽然还会伴随着众多的磨难与泪水期待。

  真理应当如此: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因为人类本来就在探索之中。

  "时间""空间"合成的"宇宙"并非无限。三者皆有界限。"万物有界,真理无限?"。

  无穷大与无穷小与存在本身的矛盾,或者说现实中不存在无穷大与无穷小(待证)。

  "神"不存在。或"神"即自然,他们心中的"神"可以这样理解,"神"是人类寻找自身及万物存在原因屡屡失败屡屡找不到合适解释的一种寄托与精神安慰。或者说:"神"即所有哲学家的追寻本身。

  灵魂,情感,肉体。

  情感:每个人都有几近相同的情绪反应,人的构造框架相同只是细节不同而已。

  灵魂:灵魂的一部分可以寄托,比如文字,声音,图画,古迹。

  肉体:灵魂与情感的活动基础。

  "前定的和—谐"或许是真实的。

  我们也许只是自然看清自己解释自己的工具而已。我们都是自然反应的牺牲品。所有的一切都只不过是自然反应,所有的一切都有它自己应遵循的法则。

  这颗星球,这个世界,这个人间,这片土地。光彩夺目的表面的背后是什么,是人类不得不承受过的血泪历程,人类不惜一切代价把他们所能确定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化作可以用视觉听觉等感受得到的事物。而为此产生过的哀鸣,*,战争,猜忌等以及一切苦恼,哀怨,辛酸,泪水都留在他们各自的记忆中,这也许是每个生命不知觉的一个伟大之处。

  大凡看到哲学这个词,脑子中第一个反应,便是枯燥,这和我们所受的应试教育有关,记不住的概念,选不全的多重选择题,再是用什么什么原理去解释什么什么的正确性。事实上,这个学习的结果,只是让我们记住几个概念、条条纲纲的八股特点区别,实在无助于我们哲学气质的培养,哲学思维的形成,我所理解的哲学气质和思维是指理性,理性是什么,追求公义,也就是正义,一家之言。

  要了解哲学,首先要了解哲学这个词的含义,哲学是什么?罗素给了一个既模糊又明晰的定义。哲学是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罗素接着给出了科学的概念,科学是指一切确切的知识(我们知道科学的一个特点是可重复性),而神学则是超乎确切知识外的教条。罗素在“确切的”、“教条”这几个字下面都打了着重号。而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块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块无人之域就是哲学。个人认为:罗素这个分法和*象棋盘很象,科学是汉界,神学是楚河,而哲学则是中间的鸿沟。当然如果你的思维是动态的,你应该已经想到了,*的阴阳太极图才是罗素分法的最形象表述,白鱼是科学,黑鱼是神学,而白鱼和黑鱼似连非连的那部分挤撞区就是哲学。白鱼的眼睛是黑的,表示科学中有一定成分的“神学”,黑鱼的眼睛是白的,则表示神学也许有一定成分的“科学”,这个比喻解释罗素的分法可能不是很恰当,但个人认为,这有助于摒弃非此即彼的*式思维。

  罗素接着说,哲学象科学一样诉诸于理性而不是诉诸于权威,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启示的权威。这里传统的权威是指*的强力,启示的权威则是指神学中的教条,上帝旨意之类。既然哲学和科学一样理性,那哲学存在的必要在哪里呢?罗素认为,科学回答不了思辨的心灵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而神学家信心百倍的答案已经不象过去几个世纪那样令人信服。

  罗素举了好多思辨的心灵所感兴趣的问题,个人认为远不如这三个直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当然罗素的问题层次较高。象这三个问题在实验室里是找不到答案的,而如同上面所说,神学家的答案已经失去光辉。而哲学恰好来钻研这类业务。可能有人要问,那进化论又是什么?个人认为进化是白鱼黑眼上的一点,我在上面提到,科学的一个特点是重复性,碳水化合物还不能合成出灵性,简单地说是细胞,也就是说进化的源头还没找到。

  我们为什么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么无聊的问题上,罗素认为一是历史责任,二是面临的宇宙孤寂的恐怖感。宇宙中有几亿个恒星,而我们人类只是一颗不起眼行星上小小的爬行物,我们是无助的,还是宿命的?面对浩瀚的星空,孤寂埃罗素说:“在显明的希望与恐惧之前而不能确定,是会使人痛苦的;可是如果在没有令人慰藉的神话故事的陪伴下,我们仍然希望活下去的话,我们必须忍受这种不确定性。”罗素认为忘却问题以及声称已经找到了确凿答案都是无益的,如果我们忘记了我们不能知道的是何等之多,那我们会对许多重要的东西麻木不仁;而神学的武断,说我们对无知而具有知识,则会产生对宇宙的狂傲感。个人觉得无神论的狂傲是无知,神学家的狂傲则是误知。

  我们再回到罗素这篇绪论的开头,来谈谈哲学的特征。罗素说,“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与伦理,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就科学这个词最广泛的意义而言。至于这两种因素在哲学家的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如何,则各个哲学家大不相同;但是,唯有这两者在某种程度上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同时存在,这是一个问题,但也确实如此。心灵往哪里走,不是你的嘴巴能指挥,只有你的心灵才真切地知道,烙印,烙印,还是一个回避不了的烙印问题。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2

  罗素这本书很久以前就有老师推荐过,由于听到很多评论说他对其他哲学家的解释并不很忠实于原意,而且我记得还有人说过罗素根本就不懂形而上学,所以一直没敢看,怕被他的先入为主影响太深。后来由于专业课要讲这本书,老师做了要求,我就看了这本被称为经典的着作。

  看完之后,我觉得我的这个选择是对的,这本书比我事先想象的更令我满意。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风趣,很幽默,说的夸张点,简直可以当一本稍微深奥一点的笑话书来看。这也是促使像我这样没有耐心的人看这本书的主要原因了。

  首先,论述清晰,这一点可能和罗素搞逻辑的事实有关。这也许是很多人认为罗素不懂形而上学的原因,因为他总是力图把其他哲学家(尤其是欧陆哲学家)的原本很深奥难缠的东西讲的更明白一点,在这个过程中,毫无疑问会丢掉很多细腻精微的意思。但是如果这是一种错误,我喜欢这种错误。这一点也保证了这本哲学史是一本很安全健康的"书,也许我浅薄了一点,但是它不会把我引向对我来说很危险的冥想之中:一切是那么的清晰明了,即使不清晰明了的东西也会清晰明了的承认这一点。

  论题的广博,崇尚理性,具有常识感,在政治上和伦理上的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这些都是令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毫无疑问,这本书让我接受罗素自己而不是他所论述的哲学家的哲学,但我认为,这也是任何一本由个人撰写的哲学史不可避免的问题。而罗素的哲学是很能帮助人的,并能使之成为一个有着正常智慧的现代人。

  另外,罗素从时代生活与哲学的关系出发,对论述的哲学家的选择也与一般的哲学史有所区别。他不是完全以哲学方面的成就作为选择标准,而是更看重哲学家的学说对时代社会生活影响的大小。有些政治家和诗人,由于对哲学发展有比较大的影响,在本书中也都占有一席地位。

  论述西方哲学史的名著有许多,各有其优点。相比之下,我认为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的优势在于,它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而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罗素说过,哲学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哲学家的学说不是个人孤立思考的结果。社会环境和已往各种哲学学说对一种哲学学说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罗素在本书中,总是把每一个哲学家看作是时代的产物,又考察他们对时代的影响。

  当然了这本书应该说还是有偏颇的,比如,尼采这一章(尼采是我唯一看过原着的人),他没有提到《悲剧的诞生》中的酒神精神之类美学见解。而这一点是尼采的思想中也很有影响的部分。最明显的是,由于哲学立场不同,罗素对思辨哲学抱有偏见和轻视态度,他也就不可能比较客观地理解和评价德国的思辨哲学,尤其在对黑格尔的哲学上更是如此。我推想他对其他哲学家的论述也是可能有偏颇的。

  但是罗素毕竟是人,所以也不用苛求他写出一本绝对完美绝对忠实的书。就我而言,我在这本书中学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感觉就像来到了一个新大陆:原来话可以说的这么清楚!很幸运在启蒙时能看到这本书。

  总体说来,罗素的这本书使得我相信哲学是很实在的一门学问,而不是我以前出于无知所认为的纯粹是书呆子的梦呓。也许这是我最大的收获吧。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3

  记得小时候看西方哲学史就对伊壁鸠鲁情有独钟,走近有点时间就重读更加喜欢。虽然他对自然界现象的解释和猜测错误百出,但是有些人生哲理的智慧之光竟能穿透两千年的时光,照亮今人的心灵,真是够强大,够深邃。

  试举几例:

  ——在所有的欲望中,有的是自然的和必要的,有的是自然的但不是必要的,有的既不是自然的也不是必要的,而是由于虚幻的意见产生的。

  所谓“自然的和必要的”指的是不得满足就会痛苦的欲望,比如饥饿、渴、冷。要满足这些欲望只需些微的努力。

  所谓“自然的但不是必要的”指的是能带来快乐,但是没有也不会痛苦的,比如奢侈的宴饮。他似乎把*放在了这个档次。

  所谓“既不是自然的也不是必要的”指的是对名利权力的过度追求,比如“戴上王冠,被竖立雕像”。

  ——能带来宁静的最佳办法就是简单的生活方式;它不要人忙忙碌碌,它不要求我们从事令人不快的工作,它不会硬要我们做那些力所不及的事情。

  很多人不甘心过简单的生活,因为它挣钱太少,或者满足不了自己的虚荣心。其实对人身心最有益的是去做一份从从容容的工作,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一份自己能够胜任愉快的工作。

  ——我们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这个目的:免除身体的痛苦和灵魂的`烦恼。

  将生活的目标确定为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这就是伊壁鸠鲁所主张的。听上去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生活中,各种诱惑太多了。我们不知不觉就会去追求那些不自然也不必要的目标,名呀、利呀、权呀。让我们以伊壁鸠鲁的这段话共勉:

  ——无论拥有多么巨大的财产,赢得多么广的名声,或是获得那些无限制的欲望所追求的东西,都无法解决灵魂的紊乱,也无法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快乐。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4

  在海边读《西方哲学史》,读到傻掉。回到成都,竟然对红尘俗世有不堪重负之感。陈果老师在情商一课中说道,我们的一生已经非常短暂,而属于自己的时间就更少。当我们在工作的时候,时间属于我们和单位的共有;当我们回家,时间属于家庭成员共有;当我们参与社交,时间属于我们和他人的共有;即便是玩游戏,也是被游戏占有了时间。扪心自问,人生属于自己的时间究竟有多少?南澳岛之行,尝试独有的时间。

  清晨独自在沙滩上慢跑,赤脚独自在沙滩上踯躅。夜晚独坐在沙滩上,就像一个孤儿,对话拍岸的浪涛:“我说的你懂吗?你说的我都懂。”而后,将上衣的风帽拉紧,“矗立”在凛冽的海风中大声的背诵:“他们身在众人之间又永远是孑然自处”。一直到,有好心人前来提醒:“千万不能下海啊!”

  斯宾诺莎说:“凡追悔某个行为者,双重的悲惨和软弱。”我不能放下的过去太多,但至少可以不再追悔。

  罗素说:“存在就是能够和最多数相容的有。”我不能放下的未来太多,我需要存在,于是必须和现实最多的相容。

  至于现在:“假若拯救之事近在手边,不费许多劳力就可以得到,如何几乎被所有人等闲忽略?不过一切高贵的事都是既稀有也同样是艰难的”。

  “不是因为我们克制情欲,所以我们享有福祉,倒因为我们享有福祉,所以我们克制情欲。”——摘自《西方哲学史》

  当我们开始信仰的时候,应该已经完成了怀疑,获得了答案,并且,具备了劝降那条蛇的能力。——笔者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5

  今天读西方哲学史,惊叹东西方哲学的相同,是偶然还是自然安排,还是演化的奇妙之处。

  

  荷马史诗,和*古诗,差不多生发于同个时代,还是*文字的优美,境界。在这个时代大家都喜欢写诗,为什么,抒*感。

  时代文明的发展,差不多是在同个起跑线,全球多个文明一起发展,竞争,当然当事人肯定不知道世界的各个地方有一样的文明,都在寻找一样的问题,写一样感人的诗,记录当时的情景。

  

  泰勒斯,说万物是由水做成的,万物所由之而生的东西,万物消灭后复归于它。你看水的形态,天上下雨,流入大海,结冰,蒸发,云,遇到冷空气下雨,人需要水,植物,动物等都需要水,说明古人观察细微,总结经验,得到这个水是万物之源,*也有上善若水之说。只是没有追问水之终极。还有说火是万物之源,火的形态,火的重要性,物质燃烧之后的灰烬,循环往复的过程,只是物质太单一了。

  

  毕达哥拉斯,说万物都是数,开创了数学,几何,科学之根基,有一个只能显示于理智而不能显示于感官的永恒世界,牛人。

  不受时间,空间的影响,1+1=2三角形,这种只在我们思想理性里的数,也发展了演绎法,逻辑推理。如果没有数,估计就没有了后来的科学。

  土气火水

  恩培多克勒,确定世界是有土气火水这四种元素组成的,相互制约,*衡,*也有金木水火土之说,他已经发现了空气的存在,他发现空气是一种独立的实体,证明这一点是由于观察到一个瓶子或者任何类似的器皿倒着放进水里的时候,水就不会进入瓶子里面去。

  希腊雅典是个哲学的土壤,奴隶制和商业的发达,给这些哲学家,不用去耕种,就能过很好的生活,他们有充沛精力时间找寻神学的根本,万物的"本源,我们看到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构成的,到底有没有来世,如果有,怎么证明,看似很傻的问题,吃饱了没有事情做。可是会有意外收获。可能是我们现在说的生物学思维,自然生长。

  商业的发达,也带来了财富,包容,更多的思想,汇总,有好的问题,解决办法,想法更条理,也更天马行空。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6

  哲学的理解,我就只停留在*时教科书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中所介绍的哲学,看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之后,我对哲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风趣,简直可以当一本稍微深奥一点的笑话书来看。这是促使像我这样没有耐心的人看这本书的主要原因。*时学习马克思所说的哲学,或许是因为是编制成教科书供我们学习的原因,那里面所说的内容总是特别深奥而又枯燥无味,致使我看到甚至听到“哲学”这两个字我就觉得没意思,但是罗素笔下的哲学,让我忘却了这种恐惧,他论述清晰,把其他哲学家原本很深奥难缠的东西讲得更明白、更加深入浅出。

  这本书从希腊文明开始,一直到19世纪的西方哲学家都有描述,书中每一个章节都有所阐述的哲学家的基本观点、主要着作以及主要成就和失败的地方,因此读来让人对浩如烟海的西方哲学史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得不承认作者对于西方哲学、西方哲学史的深刻的了解和把握。

  正如在绪论中作者说的:从历史的角度而言,社会环境塑造着哲学,而哲学又反过来影响环境。因而要理解一个时代或民族,就有必要先理解它的哲学。非常深刻的话。我们现在很多人对于现在*的种种现象不理解,或者愤世嫉俗,或者崇洋媚外,其实对于*的传统文化、对于*的哲学思想有所了解后对于我们现实生活中所经历的种种情形、怪状都会有所了解和欣然接纳,这就是哲学受到环境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环境的一个最切合实际的例子。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它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也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罗素说过,哲学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哲学家的学说不是个人孤立思考的结果。社会环境和已往各种哲学学说对一种哲学学说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罗素在本书中,总是把每一个哲学家看作是时代的产物,又考察他们对时代的影响。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让我明白了,哲学可以是一门浅显易懂、实在的学问,而不是只是学者口中的遥不可及的知识。这本书让我对哲学懂得了很多。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7

  本周继续阅读罗素《西方哲学史》,并对如下的两个问题进行思考。

  首先,"一个判断虽然不见得比另一个判断更真,但是就其能有更好的后果这一意义来说,它却可以比另一个判断更好。这就暗示了实用主义。"

  读到这句话,想到了在《普通心理学》中学习第六章决策时,讲到行为决策理论时提到了西蒙的"满意性原则"。所谓"满意性"是指决策时,个体并不考虑所有可能的选项及其可能的结果,而是仅仅考虑几个选项,一旦感到满意,就会立即停止搜索。就比如我们买电脑,电脑的品牌多种多样,我们会综合自身的用途、预期价位、实用性等来进行选择,在这个范围内挑选自己满意的电脑并作出决策。

  前两天听老师的录音讲到"失位",即你不在你该呆的那个位置上。那怎么就不失位?灵活。其实"满意性原则"就是一种灵活,不应该在难以抉择的时候,事事都要求做到十全十美,只要找到满意的选项,在一定范围内学会适度的降低目标,也会是最优的结果。

  第二,亚里士多德按照中庸之道的学说所主张的是,适度的资产才最能够与德行结合在一起:"人类并不借助于外在的财货才能获得或者保持德行,反而是外在的财富要借助于德行;幸福无论是存在于快乐,还是存在于德行,还是兼存于这两者,往往总是在那些在自己的心灵上与性格上有着最高度的教养却只有适度的身外财富的人们的身上才能够找得到,而不是在那些具有多的无用的身外财货却缺少高尚品质的人们的身上找到的"

  抛开亚里士多德不信仰"*等"的观念不谈,我同意以上的观点。身外财货是需和德行、品质相称的,比如医生要有"医德"。医生需要有过硬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要有"救死扶伤"的高尚品质,只有"德""才"兼备换来的"自身财货"才是最有价值和最有意义的。但是我认为当今社会风气过多的抬高了"身外财货"的价值,就如"土豪"原本的含义,即乡下财大气粗、没什么品味的有钱人。所以一些商贩会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唯利是图,却早已对"诚信"置之不理。还有一些现代的偶像剧,动辄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北京或者上海这样的城市里,租的起一套豪华单身公寓。或者遇到一个"霸道总裁",从此咸鱼翻身。

  针对这些虚构的偶像剧,我们可以一笑而过,但是对于正处于追偶像剧而又没有形成稳固的价值观的青少年而言,他们会对这样的生活抱有幻想,这就是在传播一种错误的社会风气,传达一种不劳而获的"成功秘笈"。所以外在的财富是要借助于德行的,需要与德行、高尚的品质相称的。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8

  《西方哲学史》这本书的前部分我有认真的阅读,确实不错!买了本盗版的书籍,影响了阅读的心情,后期的阅读是通过天涯读书完成的。作者见解独到而深刻,同时不可避免的烙上了罗素的烙印。就结构而言,主要以那一时期的重要人物为线索,脉络不是很清晰,阅读的过程需要极强的注意力才能够很好的吸收。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也明白了没有真正的真理,真理是相对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而言的。读完之后对战争也有了全新的看法——大乱方可大治。对于五千年文化史的*,在古代未曾经历真正的外邦的征战是幸也是不幸。下面给大家摘录几段我认为精彩的地方:

  1、当我们问到一件事“为什么”的时候,我们指的可以是下列两种事情中的一种,我们可以指:“这一事件是为着什么目的而服务的?”或者我们也可以指:“是怎样的事前情况造成了这一事件的?”对前一个问题的答案就是目的论的解释,或者说是用最终因来解释的;对于后一问题的答案就是一种机械论的解释。

  2、有两件事必须牢记:即,一个人的见解与理论只要是值得研究的,那末就可以假定这个人具有某些智慧;但是同时,大概也并没有人在任何一个题目上达到过完全的最后的真理。当一个有智慧的人表现出来一种在我们看来显然是荒谬的观点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努力去证明这种观点多少总是真的,而是应该努力去理解它何以竟会看起来似乎是真的。这种运用历史的与心理的想象力的方法,可以立刻开扩我们的思想领域;而同时又能帮助我们认识到,我们自己所为之而欢欣鼓舞的许多偏见,对于心灵品质不同的另一个时代,将会显得是何等之愚蠢。

  3、浪漫主义观点所以打动人心的理由,隐伏在人性和人类环境的极深处。出于自利,人类变成了群居性的,但是在本能上一直依然非常孤独;因此,需要有宗教和道德来补充自利的力量。但是为将来的利益而割弃现在的满足,这个习惯让人烦腻,所以炽情一激发起来,社会行为上的种种谨慎约束便难于忍受了。在这种时刻,推开那些约束的人由于内心的冲突息止而获得新的元气和权能感;虽然他们到末了也许会遭遇大不幸,当时却享受到一种登仙般的飞扬感,这种感受伟大的神秘主义者是知道的,然而仅仅有*凡德性的人却永远不能体验。于是他们天性中的孤独部分再度自现,但是如果理智尚存在,这自现必定披上神话外衣。神秘主义者与神合为一体,在冥想造物主时感觉自己免除了对同俦的义务。罗素的哲学史更像是写给自己的读后感。观点十分可观,同时并不掩饰自己的喜好厌恶,例如对斯宾诺莎的推崇和对尼采(尼采的章节十分精彩诙谐,强力推荐)的蔑视。阅读本书最大的收获在于接受了对他人思想观点的一种客观评判的阅读方法。

  我不敢自诩为知识丰富的人,但是我自己近些年来也深深地为这种矛盾所痛苦。知识和理性告诉我上帝不会存在,这个世界是物质的、客观的,这也就是所谓的知识之树。而作为一个人,一种有内心丰富生活的感性动物,我却真正需要上帝的存在来慰藉心灵,而这正是我们的生命之树。怎么办?也许哲学家们能告诉我答案,最近看这本商务印书馆出的哲学科普书,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心情也豁然开朗了很多,此后我会慢慢把这些认识与大家共享。总之,看这本书,让我明白,一个人,哪怕是很普通的人,也需要先哲们的知识和教诲,去指引我们心灵前进的方向,尤其是在当前*这个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期中。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9

  本周继续阅读罗素《西方哲学史》,并对如下的两个问题进行思考。

  首先,“一个判断虽然不见得比另一个判断更真,但是就其能有更好的后果这一意义来说,它却可以比另一个判断更好。这就暗示了实用主义。”

  读到这句话,想到了在《普通心理学》中学习第六章决策时,讲到行为决策理论时提到了西蒙的“满意性原则”。所谓“满意性”是指决策时,个体并不考虑所有可能的选项及其可能的结果,而是仅仅考虑几个选项,一旦感到满意,就会立即停止搜索。就比如我们买电脑,电脑的品牌多种多样,我们会综合自身的.用途、预期价位、实用性等来进行选择,在这个范围内挑选自己满意的电脑并作出决策。

  前两天听老师的录音讲到“失位”,即你不在你该呆的那个位置上。那怎么就不失位?灵活。其实“满意性原则”就是一种灵活,不应该在难以抉择的时候,事事都要求做到十全十美,只要找到满意的选项,在一定范围内学会适度的降低目标,也会是最优的结果。

  第二,亚里士多德按照中庸之道的学说所主张的是,适度的资产才最能够与德行结合在一起:“人类并不借助于外在的财货才能获得或者保持德行,反而是外在的财富要借助于德行;幸福无论是存在于快乐,还是存在于德行,还是兼存于这两者,往往总是在那些在自己的心灵上与性格上有着最高度的教养却只有适度的身外财富的人们的身上才能够找得到,而不是在那些具有多的无用的身外财货却缺少高尚品质的人们的身上找到的”。

  抛开亚里士多德不信仰“*等”的观念不谈,我同意以上的观点。身外财货是需和德行、品质相称的,比如医生要有“医德”。医生需要有过硬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要有“救死扶伤”的高尚品质,只有“德”“才”兼备换来的“自身财货”才是最有价值和最有意义的。但是我认为当今社会风气过多的抬高了“身外财货”的价值,就如“土豪”原本的含义,即乡下财大气粗、没什么品味的有钱人。读后感·所以一些商贩会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唯利是图,却早已对“诚信”置之不理。还有一些现代的偶像剧,动辄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北京或者上海这样的城市里,租的起一套豪华单身公寓。或者遇到一个“霸道总裁”,从此咸鱼翻身。

  针对这些虚构的偶像剧,我们可以一笑而过,但是对于正处于追偶像剧而又没有形成稳固的价值观的青少年而言,他们会对这样的生活抱有幻想,这就是在传播一种错误的社会风气,传达一种不劳而获的“成功秘笈”。所以外在的财富是要借助于德行的,需要与德行、高尚的品质相称的。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10

  哲学的理解,我就只停留在*时教科书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中所介绍的哲学,看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之后,我对哲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风趣,简直可以当一本稍微深奥一点的笑话书来看。这是促使像我这样没有耐心的人看这本书的主要原因。*时学习马克思所说的哲学,或许是因为是编制成教科书供我们学习的原因,那里面所说的内容总是特别深奥而又枯燥无味,致使我看到甚至听到“哲学”这两个字我就觉得没意思,但是罗素笔下的哲学,让我忘却了这种恐惧,他论述清晰,把其他哲学家原本很深奥难缠的东西讲得更明白、更加深入浅出。

  这本书从希腊文明开始,一直到19世纪的西方哲学家都有描述,书中每一个章节都有所阐述的哲学家的基本观点、主要著作以及主要成就和失败的地方,因此读来让人对浩如烟海的西方哲学史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得不承认作者对于西方哲学、西方哲学史的深刻的了解和把握。

  正如在绪论中作者说的:从历史的角度而言,社会环境塑造着哲学,而哲学又反过来影响环境。因而要理解一个时代或民族,就有必要先理解它的哲学。非常深刻的话。我们现在很多人对于现在*的种.种现象不理解,或者愤世嫉俗,或者崇洋媚外,其实对于*的传统文化、对于*的哲学思想有所了解后对于我们现实生活中所经历的种.种情形、怪状都会有所了解和欣然接纳,这就是哲学受到环境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环境的一个最切合实际的例子。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它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也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罗素说过,哲学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哲学家的学说不是个人孤立思考的结果。社会环境和已往各种哲学学说对一种哲学学说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罗素在本书中,总是把每一个哲学家看作是时代的产物,又考察他们对时代的影响。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让我明白了,哲学可以是一门浅显易懂、实在的学问,而不是只是学者口中的遥不可及的知识。这本书让我对哲学懂得了很多。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荟萃20篇)(扩展4)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西方哲学史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时间显得很有限。读得不多,可能真正关键的理论也尚未读到,但是在看序言部分时,便已有了些许模糊的感受。它让我有想把这次漫长的阅读坚持下去的想法。

  哲学于现在的我,还有太多的东西不能完全理解。它的问题甚至是没有具体的答案的,它也并不是要让人信服于某个唯一的答案的。在绪论中有这样一段话:

  或者说,哪怕宇宙是坚定不移地趋向于死亡,它也还是值得加以追求的吗?究竟有没有智慧这样一种东西,还是看来仿佛是智慧的东西,仅仅是极精炼的愚蠢呢?对于这些问题,在实验室里是找不到答案的。各派神学都曾宣称能够做出极其确切的答案,但正是他们的这种确切性才使近代人满腹狐疑地去观察他们。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如果不是对于它们的解答的话,——就是哲学的业务了。

  作者所提出的疑问,也正是我的疑问所在,或者说是我们的疑问所在。

  我们现在所能认识到的一切,对于全部的世界,未知的、久远的、广阔无边的甚至是我们不能定义的世界而言,是微不足道的。我们所确定的对,为什么是对的,我们所公认的错,难道真的如我们心想的那般,一无是处?现代社会所公认的标准,人们共同遵守的规则,使社会能够比较稳定地运转起来,然而我们从何可知这一切的规则就是完全没有BUG的呢?规则只因为大家的公认,就可以被认为是对的么?谁能肯定现在的规则会使人类社会持续发展下去,而不是积重难返呢?我们眼中的和已知的社会最高形态,就一定如同前人的书中描绘的那般美好么,新的问题会不会出现,而达到巅峰之后的社会又会不会逐渐走向衰亡?

  有时候我不太敢去想心里的疑问,因为有很多东西我还想不明白,困惑和怀疑在得不到正确导向的时候,往往会有不理想的结果出现,倒不如暂存心底,日后再来寻求答案。

  我并不认为我能通过这本书找到最终的答案,作者也一定不是这么希望的。但从一定程度上,它能让我清楚一些过去不清楚的事物的由来和发展,我们的世界是怎样到今天这个地步的。

  同时我又觉着,有些事,即便它确实是一个问题,也没人能给出今天的`我们为什么要沿袭着某种规则来完成这件事的原因,我们还是要把这些事继续做下去。

  比如宇宙坚定不移地走向死亡。如果说宇宙是一个生命体的集合,它也会有衰老的一天,那么说宇宙会有死亡也是合理的。但是面对这样的结果,我们就应放弃对宇宙的追求么?可能到头来,在某些意义上,追求探索一个最终会毁灭的事物是没有意义的,但至少在眼下,我们凭借着我们这一点点精炼的愚蠢去探求宇宙,并没有什么不好。可能是人类的好奇心让我们无法一直等待到宇宙和我们自然相遇的那一天,所以在那天来临之前,即使是一直在大门外徘徊,人类还是会乐此不疲。

  不能因为哲学而放弃一些已有的希望和基本的认知,尽管它们看起来都是那么令人怀疑。这样浅薄的想法,有着对未知的、难懂的世界的恐惧。我也没有信心能完全理解哲学,同时我也畏惧于在百思不得其解之后陷入迷茫和虚无,因为别人并没有这份迷茫和虚无。人们摒弃了对本源的困惑,而专注与日常的生活;哲人们拨得云开见月明,活得自然而明白。而思考着本源,又无法成为哲人的人,既不能专注地生活,也不能活得明白而自在。

  虽然这本书还没有读多少,却有这么多想要说的事,即使有那么点废话连篇。希望,能够找到一点点的答案,虽然是凭我那极不精炼的愚蠢。(宋俊豪)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荟萃20篇)(扩展5)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菁选20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

  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确切的说,就是,人的本质是什么?——向来是中国哲学简史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

  据孟子说,他那个时候,关于人性的学说,除了他自己以外,还另有三种学说。第一种是说人性既不善又不恶。第二种是说人性即可善又可恶(这意思似乎是说人性内有善恶两种成分),第三种是说有些人的人性善,有些人的人性恶。

  孟子说人性善,他的意思并不是说,每个人生下来就是孔子,就是圣人。他的学说,与上述第二种学说的一个方面有某些相似之处,也就是说认为人性内有种种善的成分。他的确承认,也还有些其他成分,本身无所谓善恶,若不适当控制,就会通向恶。这些成分,他认为就是人与其他动物共有的成分。这些成分代表着人的生命的“动物”方面,严格的说,不应当是“人性”部分。

  荀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恶学说。这与孟子的性善学说直接相反。从表面上看。似乎荀子低估了人,可是实际上恰好相反。荀子的哲学可以说是教养的哲学。他的总观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正是在这一点上,人在宇宙中与天、地有同等的重要性。

  荀子的人性论虽然与孟子刚好相反,可是他也同意:人人能够成为圣人。照荀子所说,人不仅生来毫无善端,相反的倒是具有实际的恶端。在《性恶》篇中,荀子试图证明,人生来就有求利求生的欲望。但是他也肯定,除了恶端,人同时还有智能,可以使人向善。

  在我看来,“性善说”与“性恶说”二者从本质来说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因为他们对“恶”的理解不同。对于恶,我认同西方的一种说法——七罪宗(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它和“七宗罪”很类似,但又不完全相同,它指的是各大罪行的七种主要根源,例如窃贼的欲望来自于贪婪,从本质上来说,它们不是罪,就像科技一样,用得好能造福人类,但用的不好,就会产生无法估量的后果。

  照孟子的说法来看,他的学说也和这种说法有相似之处,他承认人性内不仅有“善的成分”,也还有其他的成分,只是,孟子对其的定义并不是恶,而是类似于“野性”,需要借助一定媒介才能激发出来。因此,孟子认为在“野性”没有被激发出来,也就是刚出生时,人是善的,所以他认为人性本善。

  而按照荀子的说法,他认为孟子所认为的“需要被激活的野性”是本身就存在并且显现出来的,因此,他认为它们是“人类之恶”,而孟子所说的人类本性之善,则是因为人类生来就具有“智性”,而“智性”限制了人类恶的爆发,并让人们在成长中发展“善”,而这也是荀子的“性恶论”。

  在我看来,二者的说法都自有道理,但我认为“恶”在人性中占更大的"比例。说到恶,首当其冲的就是原罪之一——嫉妒了,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卡耐基曾在其著作《人性的弱点》中写道:“如果你要得到朋友,那就让你的朋友胜过你”。这句话从人类的潜意识入手充分揭示了人性的劣根性——嫉妒让朋友之间产生裂缝。

  “嫉妒”只是“七罪宗”之一,“欲望”才算是万恶根源。对钱财的贪欲使人成为盗贼,对权力的渴望使人成为野心家,欲壑难填说的就是人与欲望的关系。那么,欲望就是人类之恶吗?其实不然,在《人性的弱点》中还有这么一句话:人类拼搏,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赞美。欲望同样是人努力的动力,控制得好,它会助你成功,而控制的不好,它就会让你坠入深渊。

  那么,人性中善的那面又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它属于“爱”,就像人们常说的:上帝赋予我们爱与被爱的权利。爱的情感,也许需要我们在成长中慢慢学会;但对亲人的情感,或许无须学会,因为这是与生俱来的、存在于人心深处最纯真的情感。人性虽然本“恶”,但我仍然能控制它,并在生活的清流中洗净心灵的污秽,成为更好的自己!

  “哲学”二字就像一朵带刺的玫瑰,虽然看似鲜艳,但人们常常因为畏惧它的荆棘望而却步。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

  哲学是什么?小时候,我完全没接触过,感觉它就像是人们经常谈论的那些很厉害的东西。现在,我依然不懂哲学是什么,总以为它太难,太深奥了。几周前,老师让我们读《中国哲学简史》,我想从中找到我想要的答案。

  我花了三个星期读完了这本书。刚读时,觉得挺乏味的,完全不理解其中的大道理,但当老师推荐我们“啃”读之后,我才发现这本书的奥妙所在:它所说的许多观点和理论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是相吻合的,非常神奇,细细阅读之后,感觉这本书还很有韵味。

  这本书道理太多且很有深度,我只来谈谈对最为典型的“儒道互补”思想的粗浅看法。儒家,是一个主张“仁”“爱人”的学派,主要讲述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更好的融入社会,彰显人的善良本性。而道家却恰恰相反,它主张“无为而治”,认为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善恶因果,人们只需除去不应该做的事就可以了,以至“无为“。儒家提倡“入世”,融入社会,以人为本。而道家提倡“出世”,清心寡欲,以自然为本。这两家看起来是对立的,毫不相干的,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就拿“出世”和“入世”来说吧,儒家提倡的“入世”,其实就是融入社会之中,把握好人际关系。儒家自身也已经做到了“入世”,因为儒家行事高调。汉武帝时期还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潮流,使儒家变得家喻户晓,成为当时的百家之首。相比儒家,道家就显得低调多了,因为道家属于那种归隐派,它追求的是心灵上的满足感和灵魂的超脱感,“超凡脱俗“似乎已经成为了道家的专属名词。况且道家崇尚人与自然,心灵的高尚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一种出世的象征吧。

  所谓“儒道互补”,就是做到既出世又入世。人类一生下来就会融入社会这个集体,在现代这个华灯璀璨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总要比人与自然间的相处多得多,所以处理人际关系就显得尤其重要。在我看来入世虽然肤浅,却实用,出世虽然会获得所谓的最高成就,但那是虚无缥缈的。但也不是说出世就毫无意义,毕竟人和其他动物一样都会有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需要自我安慰,支持和鼓励。这些都是心灵上的,是儒家思想所做不到的。我们要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就好比我们现在努力学习,为的是以后能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但学习的同时我们也要坚守本心,不卑不亢不骄傲。当你不过于追求功名利禄,每天过得充实满足的时候,你就成功了。

  这本书中还有许多哲学道理,等待我们去理解,同样,这个世界也还有许多的哲学,等待我们去思考,去探索。

  (2)《中国哲学简史》,一本需要挑战读的书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就对这本书没有产生好感,而老师也说这本书是要“啃”读的,然而这样的书完全不对我的口味。改变是从某些同学的摘录开始的,或许只是对其中的部分内容开始感兴趣,也没有想把这本书的每个字都研究透,但我还是有了一些不多的感想。

  OK,那么我们开讲。

  首先是儒家的一些我看到的东西:积极入世。“积极入世”倡导“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个人健康人格,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人生最高道德标准,从而打造了整个民族的强健精神支柱和充满浩然正气的民族性格,完整地构建了全民族的道德体系,加上儒家“德治爱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亲”的伦理文化、“文质彬彬”的礼乐文化,“远神近人”的人本取向,仍渗透在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一直是中华民族在人文理想方面的宝贵精神财富。

  然后是道家的“出世”。我对于道家的出世到不是很了解,主要了解它主张的“无为”。一开始认为“无为”是无所作为,读过书的相关部分后大致了解到,无为是指经过有为的思考,以时势、趋势的判断做出顺势而为的行为,以我的理解,简单来说就是要做好属于自己本分的事就够了,也算是简单地实现了“无为”的意义。

  我最欣赏的是:“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出世做人入世做事》)

  我还想说一个比较传奇的人物——王守仁。这个人明显是精通哲学的,而且可能是哲学界的一位大佬,他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同时还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心学”的观念就是由他提出。

  最开始,有人向他讲授“格物致知”之学,王守仁甚喜。之后他遍读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谓“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从此,王守仁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是著名的“守仁格竹”。

  接着就是他的悟道之路。自他被贬后他父亲对他说:“既然朝廷委命于你,就有责任在身,你还是上任去吧。”随后他踏上路途,来到贵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龙场在当时还是未开化的地区。王守仁没有气馁,根据风俗开化教导当地人,受到民众爱戴。在这个时期,他对《大学》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领悟。王守仁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他在这段时期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史称龙场悟道。(《明朝那些事》)

  我想表达的是,关于哲学,不能一味的去盲信追求别人所想的观念,真正的悟道还是得通过自己的悟性。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3

  古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但我刚看到《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时却没有什么感情。书的封面是米白色,上面有金色的“冯友兰作品精选”七字,很普通,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宁静,*淡。书在手里没有什么感觉,就匆匆放进抽屉,直到阅读课时才拿出来,当时记得还是现场拆封面。

  读这本书的最初感觉是无聊,可以用“好看的想让人睡觉”来形容。书里面有一些是引用古文,没有给你注释,让你自己思考,第一次看着差点睡着了,并没有沉浸在书中的海洋里。就像生物老师说的:“书中的每一个字都认识,都拼在一起你便不知。”哲学也是这道理,因为从来没有读过这本书,感觉很陌生。

  渐渐地,我进入书的境界中,慢慢的融入在书中,书中有许多的精华,你唯有“啃读”才会知道其中的意蕴。读完书才明白“啃读”与“悦读”不同,读过这本书与没读过这本书是不一样的——里面有“哲学”的知识,可以丰富思维,增长见识,让人更加智慧。书中有很多历史知识等,读起来也别有一般滋味。哲学就像物理一样,在生活中处处可见,都以不同形式与时代、社会、政治、人生联系在一起。

  书中的许多观点令我佩服,就像书中所说的:“哲学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是生命的体验。”它告诉我们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用新的眼光来认识哲学。在宇宙间,万事万物存在都有它的理由,我们应顺应自然,明白宇宙的每一事物存在的缘由。

  要说不喜欢这本书那是不可能的,议论中夹着少许的描写,内容显得并不太枯燥。但因为书中还有许多古文,看不懂,爱恨有加。书中讲述了许多哲学,儒家、道家、法家……不止国内的,还有国外的,甚至贯穿整个世界。真是太奇妙了!

  哲学是什么?一切源泉来自哲学,这本书有太多太多值得我们谈论的东西。例如:“人没有私欲,他的内心像一面明镜。”这句话警醒我们:把自己的内心磨砺得像明镜一般,时刻提醒自己不犯错误,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不被心中的贪婪所迷惑。

  书中精华太多,多得我们都不知从何处说起;哲学的应用范围太广,大到国家大事,小到生活琐事,简直无所不包,是天地间最大的学问,值得我们一生去追寻!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4

  这些天读了冯友兰的《*哲学简史》,才发觉原来自己对*的哲学思想一窍不通。虽然看不懂,但是感觉从这只有300来页的书本里看到了*的哲学思想在中华上下5000千年的历史的发展脉络。

  冯在着本书里讲了*历史上的各家: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墨家。其实我也不清楚怎么去说,哲学的东西真是好难懂啊!不过他的这本书已经写得比较通俗易懂了。是我看到过的哲学书中最好读的。

  在这本书的第一句:哲学在*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我们大概可以了解到*哲学在重要性。

  从这本书了解了八卦的由来,各个思想学派的发展历史,各个学派中的代表人物。*的哲学的精神,儒家文化何以在*能有如此的地位,自我感觉各家的思想就是一个相互吸收和借鉴的历史,不知哲学是否都是形而上的,或许哲学就是这样吧。我认为任何时代的思想都会受到自己所处的时代的各方面的条件的。影响,特别是物质方面的条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哲学思想在经济的发展中也有意或无意地随着发展。

  书上也说了些东方的哲学思想和西方的哲学思想的差别,毕竟两者的物质,地理历史等各方面的基础不同,所以理所当然地有差别。但是两者都是人类的优秀的文明的一部份,如果能把两者优秀的成分相结合利用,正如本书上所说的中过哲学上负的方法和西方哲学正的方法相结合,才能产生未来的哲学。

  虽然自己简直就是没有水*,但是还幻想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希望大家能体谅,或许当我看这本书第二次的时候会有所感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5

  哲学是什么?小时候,我完全没接触过,感觉它就像是人们经常谈论的那些很厉害的东西。现在,我依然不懂哲学是什么,总以为它太难,太深奥了。几周前,老师让我们读《*哲学简史》,我想从中找到我想要的答案。

  我花了三个星期读完了这本书。刚读时,觉得挺乏味的,完全不理解其中的大道理,但当老师推荐我们“啃”读之后,我才发现这本书的奥妙所在:它所说的许多观点和理论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是相吻合的,非常神奇,细细阅读之后,感觉这本书还很有韵味。

  这本书道理太多且很有深度,我只来谈谈对最为典型的“儒道互补”思想的粗浅看法。儒家,是一个主张“仁”“爱人”的学派,主要讲述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更好的融入社会,彰显人的善良本性。而道家却恰恰相反,它主张“无为而治”,认为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善恶因果,人们只需除去不应该做的事就可以了,以至“无为“。儒家提倡“入世”,融入社会,以人为本。而道家提倡“出世”,清心寡欲,以自然为本。这两家看起来是对立的,毫不相干的,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就拿“出世”和“入世”来说吧,儒家提倡的“入世”,其实就是融入社会之中,把握好人际关系。儒家自身也已经做到了“入世”,因为儒家行事高调。汉武帝时期还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潮流,使儒家变得家喻户晓,成为当时的百家之首。相比儒家,道家就显得低调多了,因为道家属于那种归隐派,它追求的是心灵上的满足感和灵魂的超脱感,“超凡脱俗“似乎已经成为了道家的专属名词。况且道家崇尚人与自然,心灵的高尚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一种出世的象征吧。

  所谓“儒道互补”,就是做到既出世又入世。人类一生下来就会融入社会这个集体,在现代这个华灯璀璨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总要比人与自然间的相处多得多,所以处理人际关系就显得尤其重要。在我看来入世虽然肤浅,却实用,出世虽然会获得所谓的最高成就,但那是虚无缥缈的。但也不是说出世就毫无意义,毕竟人和其他动物一样都会有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需要自我安慰,支持和鼓励。这些都是心灵上的,是儒家思想所做不到的。我们要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就好比我们现在努力学习,为的是以后能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但学习的同时我们也要坚守本心,不卑不亢不骄傲。当你不过于追求功名利禄,每天过得充实满足的时候,你就成功了。

  这本书中还有许多哲学道理,等待我们去理解,同样,这个世界也还有许多的哲学,等待我们去思考,去探索。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6

  哲学与政治和教育的关联

  中国古代的哲学与政治和教育颇有渊源。早在春秋时期的孔子、战国时期的墨子等,都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代表。各家哲学的兴起,也是与私人讲学同时开始的。孔子所代表的的“儒”,其实不仅仅是哲学,也是教育。孔子期望自己的弟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所以教给他们各门知识,不过在另一方面,孔子给传统制度和观念的解释,却是他自己推导出来的,如“仁”、“义”、“忠”、“恕”等观点。而孔子的哲学其实也代表了一种精神的修养。而墨子却不同,墨子更偏向于政治,他的墨家在战国时期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也颇为深远。同时他也批驳了儒家的一些观念,他主张的“兼爱”和“非攻”的哲学理念,是一种非功利的理念,也是对当时国家政治的一种理念。由此看来,哲学与政治、教育还是紧密关联着的。而这种哲学可以更好地应用在我们的世界中。像“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提醒我们要向他人学习。“不耻下问”也敦促我们不要以向地位或学识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

  哲学是富于实践精神的

  大部分的中国哲学都富于实践精神,也就是倾向于入世,但是也有例外。在最早提出出世这一哲学观点的是老子,他主张无为而治,但是老庄代表的传统道家思想并未成为主流,他们追求真正的身体与灵魂的自由学说,显然没有“成功学”更加受人欢迎。儒家的主要观念是辅佐君王,入世为官,通过诚意正心、格物致知,达到齐家治国*天下的目标,最终成圣。虽然魏晋南北朝出现了道家复兴,但已经有了很多入世的倾向。佛家算是出世的,但国内的禅宗,主张在日常生活中修行。“道流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常无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饭,困来即卧。愚人笑我,智乃知焉。”同样在国外,哲学家们也提倡实践,如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等。不仅仅在哲学上,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有实践精神,有些事情必须亲自实践,不能光说不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亲自实践,才能有自己的收获。

  中国哲学里有很多无的思想

  《中国哲学简史》称为“负”的方法。比如我们要解释白是什么,这是不太好形容,但是如果拿一个黑的东西来解释,再反过来就容易多了。《道德经》开篇写到“道可道,非常道”。什么是道啊,说不出来,如果能说出来,就不是道了。这就是用否定来为其下解释。有比如禅宗,第一义不可说,但表示第一义的最好方法就是静默。儒家虽然不像道彻底的推崇无的思想,但是儒家精神修养的过程也是一个做減法的过程。通过修养,去掉心性中恶的成分。当然了,在我们现今生活中,这种思想也很重要,比如有些不懂得问题,不一定要直接去解释,而是通过反义或近义的方法,也许这个问题无法用语言解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我们会找到另一件东西,让他具象化。比如在《道德经》的后面部分,老子就用一个个例子和比喻,讲述了“道”的概念。还有,在当今繁杂的社会中,我们也需要给自己做减法,去修养精神,去其糟粕,留其精华,摒除自己不好的、不必要的东西,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轻松美好。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7

  近日,我重温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涂又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再次感受了诸子百家的深刻哲理和睿智思辨。合上卷本、纵观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哲学思想经历了由分化到融合的过程。正如书中所分析,周朝后期中央权威下降,官师一体走向官、师分离,由此产生了诸子百家哲学思想,按西汉时期著名学者刘歆所分析,“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随着秦、汉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与巩固,儒家从诸子百家之中脱颖而出,成为官学,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汲取其他各家以及外来的佛家思想所长,在宋朝时形成了儒释道合流的新儒学。通过不断融合实现完善发展的中国哲学思想体系,系统地回答了如何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关于人与自身的关系:修身养性、追求幸福。无论是作为入世哲学的儒家,还是作为出世哲学的道家,都非常注重人与自身的关系。儒家追求的完美人格是“内圣外王”,首先需要做到内圣,就需要注重内在修炼,修炼的重点是“诚意正心、格物致知”。方法论上,新儒家“陆王心学”引入了佛学中禅宗顿悟的方法,“先立乎其大者”(例如“仁”)然后以敬存之,强调通过“格物正事”实现“致良知”;新儒家“程朱理学”则强调尊“理”养“气”,“气,使人各不相同”,并认为通过个体自由自在地遵“理”行事可以实现个体快乐。道家更关注于人如何获得自身幸福,通过追求个体自由自在地发展实现相对幸福,通过“以理化情”实现绝对幸福。

  关于人与他人的关系:仁者爱人、兼爱非攻。儒学的核心是“仁”,所谓“仁者,爱人”,强调的是在与他人相处过程中对他人的博爱,并且这种博爱由孔子时期分为“君子”、“小人”有差别的爱演变成了孟子时期无差别的爱。道家虽然不主张损害自己利益去关爱他人,但也反对损害他人利益。就连武士阶层出生的墨家,也强调主张“兼爱”,并将武力使用限制在以自卫为主的“非攻”范围。

  关于人与社会的关系:家国天下、内圣外王。正如前面提到,儒家追求的完美人格是“内圣外王”,政治理想是“家国天下”,路径是“齐家、治国、*天下”,方法是构建一套以“礼”(对君子)和“刑”(对小人)为核心的人伦和社会治理体系(例如三纲五常等)。然而,现实中,“内圣”的人,未必能成为“外王”,例如,奉行“仁义”的宋襄公失败了、而奉行武力攻伐的秦始皇却成功了。对此,儒家给予的“内圣外王”的解释是:“内圣”可以为“外王”,“内圣”是“外王”最理想的人选,但“内圣”不一定最终成为实际的“外王”。由此,我们可以更深刻地领会“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真谛,无论在什么状态、无论在什么职位,我们都需要尽力做到“内圣”、主动做好自己、承担好自己的职责,这本身就是在践行“家国天下”的梦想。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知行一体。儒家在早期并未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的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随着儒家与道家、佛家的融合,新儒家的“程朱学派”将道家“道”的理念引入儒家,强调“天理”,人的行为应遵循天理,实现“天人合一”。新儒家“陆王学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则将宇宙视为一个精神的整体,“心即理也”,通过不断地实践来实现“致良知”。而道家则认为“道法自然”,注重探究自然的运行规律“常”。

  中国哲学根植于中国社会环境,是中国文化的基石。通过阅读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哲学发展历程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到,儒家提供了对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系统解释,然而,作为中国哲学主流的儒学并未真正解决人们的动力问题。早期儒学认为一切天定,要求人们“尽人事、听天命”,新儒学认为遵循“天理”、“良知”,但并未解决“天命”、“天理”、“良知”是什么、为什么要遵循的问题。在激励约束机制上,采用外部的“礼”、“刑”对人们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予以规范矫正,缺乏可靠的、分散在个人身上的自我监督约束机制,这样必然导致社会监督成本过高、效果不甚理想。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的道教和佛教提供了补充,根据道教,个人自觉修身可以实现长生不老;根据佛教,个人据礼行事、遵纪守法是前生“业”的“果”和来世“果”的“业”。事实上,我们知道,促进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新教伦理的核心动力机制也是建立在个人基础上的——为了赎自身的“原罪”。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时期,整体国力的显著增强需要强大的国家文化软实力支撑,需要构建适应我国当前历史发展阶段的、统一的、强大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的主流哲学思想体系。如何基于个体自我监督而非社会监督建立这一思想体系的核心动力机制,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建立这一思想体系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因应当今中国面临的新环境、新形势和新变化。

  当今中国,日新月异。与高度稳定的传统农业社会相比,我们当前所处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们的主要生产方式已经从以家庭为单元的农业经济转向以大规模组织生产为单元的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人们的社会组织方式和生活方式也产生了重大变化,家庭在中国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势必下降,与此对应,集体、组织和单位在中国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势必上升。同时,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显现,家庭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在发生变化,家族在中国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势必下降。此外,由于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正由基于血缘的家族生活方式向基于共同社区和基于共同兴趣的社会网络生活方式转变,由此,人们的自我修养不可避免地受到他人的影响,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必将呈现出越来越鲜明的“去血缘”、“去家族”化。最后,随着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超道德力量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弱,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越来越理性、越来越追求探寻规律性而非神秘力量。这些新变化,对中国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

  然则,解题者谁?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8

  在朋友圈都在刷屏世界杯的时候,我看完了这本书,两遍。

  作者冯友兰先生出现在《无问西东》片尾的彩蛋里,绝对的`大师级人物,不仅是哲学史家,本人更是一名哲学家。1935年写作完成两卷本巨著《*哲学史》,1946-1947年冯先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用英文讲授*哲学史,英文讲稿由他的学生布德整理成书,就是这本《*哲学简史》,是*哲学的入门经典。

  从先秦一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全景式展现了*哲学的发展脉络,主要的哲学流派,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条理清晰,详略得当,深入浅出,也只有大师做得到。本书一半的篇幅在讲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那是*历史上思想最灿烂的黄金时代。从汉代起主要是儒道,外来的佛教,禅宗的起源,以及儒道的复兴,虽然名家迭出,却远没有先秦时期那样迷人。

  *与西方的差异归根到底是哲学上的差异,*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而是伦理。根据*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价值,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因此,*哲学的使命就是使人得以发展内圣外王的品格,*哲学讨论的问题就是内圣外王之道。

  也许我们*日并不会思考哲学问题,但知晓了老祖宗们在思考什么怎么思考,就明白了我为什么是我,我们的民族为什么是这样的民族,那都是因为*哲学的基因已经深深的烙印在我们的血液里,使我们带着一脉相承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解释这个世界,去寻找关于一切的答案。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9

  一、 本书简述

  这本书从结构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哲学的研究对象,背景、方法论进行了分析;第二部门按照时间顺序对先秦诸家开始到新道家、新儒家、佛教思想等主要观点和相互之间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对西方哲学对*哲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本书进行了总结,

  二、 收获和感悟

  一是以人为本。作者介绍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的反思的思想。这和以往接触的哲学不同,以往学习的哲学中,强调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等问题,过于抽象,很难和个人生活联系起来,并和自己的人生意义联系起来。而从对人生的系统反思这个角度出发,让我们对哲学的功用和意义有了深刻的了解。特别是对人的四种境界的划分,让我们对哲学的妙用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二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做过人生的反思和总结。如年末,对自己一年的生活、经历的事情、阅读的书籍等等进行总结。发现其中的问题,进行下一步的计划,但很多这种反思总结中,多数流于流水账,对为啥这样做?这样做是受何种观念影响?这种观念从何而来?都知之甚少。

  三是发现每个人受固有环境和社会流行观念的影响巨大。例如*农业社会的特点,让*人喜爱直觉思维,比如我们的绘画、我们的音乐、书法,都是世界直接形式的模仿。思想中的中庸,否极泰来等观念,都和*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有紧密联系。

  这不仅让我们反思,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受什么观念的影响。或者说,是什么观念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我们已经知道我们的生活方式,其在历史上,已经有千万次人都经历过了,但如何才能发现自己观念的局限性?如何知道是那些观念在影响或决定我们的生活呢?

  四是如何改变自己的观念,这里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格物致知,就是每天学习新的知识,一种是领悟,真诚地去做事,达到心和宇宙统一起来,所谓致良知的方法,一种是敬,抱持者对世界的敬爱的态度,来生活。

  例如前一阶段看一本书上,一个志愿者到利比亚去工作,通过其工作经历,他人生的观念发生很大的变化,已经不局限于单纯的原来,医院、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他在了解这个世界的过程中,观念已经发生很大变化。

  五是哲学为啥重要。哲学就是通过思维找基本规律。哲学是最高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下面还有N层的东西,如基本方法、普遍方法、逻辑、技能等。学习哲学就要以兴趣和实用为导向,定下你的目标,要让哲学成为你的思考方式,想要让自己具备触类旁通、解决问题、正确决策、创新等重要能力,非读哲学不可。

  例如,我们学习数学就知道,数字是一种抽象,函数是对数学规律的抽象,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建立数学模型,这是另一层次的抽象,在此基础上,还有数学哲学和系统动力论,是对数学的更高层次的抽象。

  七是学习哲学的方法

  认识哲学,了解哲学,懂得哲学的体系和逻辑原理,并将这一原理运用到实际的思考之中。学习哲学需要技能+意识+学习材料。如批判性思维是意识的储备,可以帮助你迸发学习热情,形式逻辑是技能的储备。

  如在管理理论学习中,通过管理理论的发展,可以在理论中找到共同之处,看到人的思维的轨迹;如我们可以发现杜邦分析和麦肯锡方法对应的形上学;罗杰斯的心理咨询方法对应的存在主义‘达尔文的系统动力论对应的马克思等等。在设计研究中,有设计方法论,仿生设计学等等。再如笛卡尔建立了普遍数学,只以顺序和量化关系为考察对象

  八是新学到的一些哲学知识。一是 哲学的方法论,负的方法,和正的方法,其中正的方法,是数学的方法、逻辑分析的方法;负的方法是采用不是什么的方法。由于哲学的反思的性质,它最终必须思想从逻辑上说不可能成为思想的对象的“某物”。这种思想对象用负的方法可能更加清楚。二是 *哲学中的修养方法,无外乎诚和敬。通过诚对待思想,敬对待世界的终极理念,来不断完善自己,实现天人合一的。三是哲学的根本之争,是观念论和实在论的争论;

  三、 精华摘录

  P2 哲学家必须对于人生反思的思想,然后有系统地表达他的思想,人生论、宇宙论、知识论都是从这个类型的思想产生的;

  P4 哲学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指关于实际的信息),而在于提高精神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的价值;

  P6*哲学的价值在于,成为圣人,圣人的最高成就是个人与宇宙的同一;

  结庐在人间,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P24 *哲学的方法论,概念的类型有两种,一种用直觉得到;一种用假设得到的;直觉得到的概念有三种可能的类型,已区分的审美连续体概念,不定的或未区分的连续体概念,区分的概念

  P43孔子强调仁和义。义是指事之宜,即应该;仁强调,不光是指魔一种特殊德性,而是指一切德性的总和;

  忠,肯定方面是指己之所欲亦施于人;否定方面是指,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知命,是指承认世界本来存在的必然性,对于外在的成败也就无所萦怀;

  P47孔子三十而立,是指他这时候懂得了礼,言行都很得当;四十而不惑,是指他这时候已成为知者,50,60而知天命,是指认识到超道德的价值。

  P82惠施 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发现了超乎形象的世界;

  P103 获得幸福的方法庄子,自由发展我们的自然本性,可以使我们得到一种相对幸福;

  圣人由于对万物自然本性有理解,他的心就不受世界变化的影响。用这种方法,他就不依赖外在事物,因而他的幸福也就不受外界事物的限制;可以说已经得到绝对幸福。

  P153 法家韩非子。势:是指权利,权威;法:是指法律法制;术是指办事用人的方法和艺术,也就是政治手腕;

  P222 新道家。圣人高度理解万物之性,所以他的心不受万物变化的影响。他以理化情

  P232 佛学的一般概念,宇宙的心的概念,和形上学的"负的方法;

  觉悟的确切意义。是指个人与宇宙的心的统一,或者说与所谓的佛性的同一;

  中道宗的方法,所谓二谛义。第一层次,普通人以万物为实有,而不知无。第二层次,说万物是有,但是说万物是无也是片面的;事实上,有就是无;应当说不片面的中道,在于理解万物非有非无;第四层次,中道在于不片面,意味着进行区别,而一切区别的本身就是片面的。

  这个否定一切,就可以达到庄子哲学中的坐忘,佛家称之为涅槃;

  P267新儒家。自然界的规律是不是人心(或宇宙的心)创造的;这历来是柏拉图的实在论和康德的观念论争论的主题

  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

  廊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时豪雄;

  哲学的推理,形上学的推理,其出发点是经验中有某事物存在。

  哲学史对于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由于他的反思的性质,它最终必须思想从逻辑上说不可能成为思想的对象的“某物”

  人生的境界。可以概括为四个,自然境界。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他社会的风俗习惯。、功利境界。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

  道德境界。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踏实社会的一员。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情;天地境界。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

  四、 哲学入门书籍推荐

  1. 反哲学入门

  2. 思想的力量

  3. 西方哲学简史

  4. 大问题

  5.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

  6. 哲学的慰藉

  7. 哲学浅说

  8. 我的半生传奇 蔡志忠

  9. 牛津大学 哲学入门

  10. 康德哲学讲演录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0

  寒假我反复认真的研读《*哲学简史》,总感觉似懂非懂,虽然我在努力的看,还是觉得这本书读起来非常费劲。书中古代哲学家们的思想读后有种让人熟悉又陌生的说不清的感慨。

  现在将我读这本书后对哲学的一点认识和感悟与大家分享如下。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了人们常说的哲学是让人聪明而有智慧的学问,这种说法是学习哲学的最大误区。因为没有学过哲学的人并不一定不聪明,而学过哲学的人也并不一定就聪明。事实上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所谓哲学的智慧就是知道自己没有智慧的那种智慧。哲学家们研究哲学问题从来不是为了提高智力,而是为了哲学本身。换言之,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对象。我们永远不可能占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热爱和追求“智慧”。正如书中所说,按照*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不是为了人对客观实际增加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具体而言,知识或者科学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们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类追求和热爱智慧却没有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智慧本身。我感觉,人应该在哲学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应该在本书中*传统哲学思想的指引下,磨砺人高贵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我们或许可以不关心数学和物理学的新进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们的成果,但是却不应该不关心哲学,因为哲学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关心的问题。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尽管经过了理性的省察也不一定能找到生活的目标。学习哲学就是“上路”。踏上爱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学史的学习过程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的过程。因为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他们为后人提供了各种各样可供选择的可能方式。

  通过阅读我还了解了冯友兰先生的其他一些哲学思想,了解了中华民族哲学思想、文化发展的历程的大致发展历程,了解了儒学之所以成为民族主流文化的根源,知道了各家的思想之间是相互影响和促进的。

  例如,孔子推崇“仁义”,仁的本质是爱人,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常念及此,人们就会善待自己身边的人。遇到艰辛劳作,流着臭汗的农民或工人时,他不会避之不及;看到乞丐,他自然会生出恻隐之心;与别人发生矛盾时,少争执,多谅解。孔子又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把仁付诸实践。如果人人都达到了这个境界,人自然会少作恶,多行善。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念及此,人自然变得更爱自己的父母,子女和亲人,也同样自然地去爱护别人。若天下人都有此心,人与社会也就会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官者理解了这个道理,懂得了人伦之道,自然要竭尽所能来促进人民大众的福利。孔子在解释古代的典制、思想时,总是以自己对道德的理解去诠释古代的经书,注入些新的东西。这就是孔子和与他同时的其他儒生不同的地方,这使他成为一个学派的创始人。

  如果,把这“仁义”摆进教育里、放在教学中来看,首先便是爱学生了,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出的以人为本、注重人文性的教育。给与学生人文的关爱,才可能与学生的心灵碰撞出绚丽的火花,教育教学才有了灵性和生命。其次,教师要用自己的“仁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将自己“仁爱”的品质传递给学生,从而纵横相传。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千年之后的现代教师还仅仅把教师的职业理解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层面,那就未免太固步自封了。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社会文化的发展无时不在出事促使着我们不断充实自己、发展自己。只有结合现实情况不断的创新,人类文化才会发展得更快。

  冯先生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冯先生还说,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

  面对压力与日俱增、经济急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面对期望与现实的强烈冲击,我们很多人无法在疲惫与焦躁中寻找到内心的安宁。冯先生说:“教的作用,就是使人把事实上已经不同程度上在做的事做完全。一个人若是把他所明白的完全做到了,他就是圣人。”这一个看上去似乎不高的要求却凝聚了千百年来君子修身的理想。该做的事完全做到了,即使是最*凡的事,做“完全”了便是至善,在我们的心中就不会再有遗憾,也就不会再有失望。我想,到了那时,我们的眼中的学生也就不会存在“好生”与“差生”的之分了。

  其实哲学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学问,实际上它就深深的蕴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密不可分。只不过我们缺少是它们“浮出水面”,“上升”到哲学高度的理论思维而而已。这也许就是我开始所说的哲学家们的思想读后有种让人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的原因吧?

  最后,为了让我们每个人能够生活的更加自信,能够获得更高品质的生活都来关心哲学研究哲学吧!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1

  对*哲学,我一向抱着“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态度。因为其浩瀚的思想,让人产生敬畏之心。当我捧起这本《*哲学简史》时,这种感觉顿时释然。此书的作者,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并没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讲述,让人一读之后,欲罢不能。冯友兰先生对哲学“入世”与“出世”的剖析让人心境豁然开朗。佛家说,生是人生苦痛的根源。柏拉图说,肉体是灵魂的监狱。这些归结起来仿佛是说,欲得到最高的成就,必须脱离尘罗世网,必须脱离社会,甚至脱离“生”。这种哲学,即普通所谓“出世的哲学”。另有一种哲学,注重社会中的人伦世务。这种哲学只讲道德价值,不会讲或不愿讲超道德价值,即普通所谓“入世的哲学”。

  有人认为,儒家是入世哲学的代表,并举例证明。孔子有个学生问死的意义,孔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上》)照字面讲这句话是说,圣人是社会中的道德完全的人。从表面上看,*哲学是入世的。因为*哲学所注重的是社会,不是宇宙;是人伦日用,不是地狱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来世。但冯友兰先生指出,从更广更深的角度而言,这种看法有失公允。*哲学中的一个主要流派道家认为,生命是个赘疣,是个瘤,死亡是除掉那个瘤。即使是儒家,也有“出世“的成分。儒家所指的圣人,是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道德完美的人。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内圣,是其内在的修养成就;外王,就是其在社会上的功用。只不过儒家和道家的侧重点不同,儒家重“名教”(把各种社会关系规范化),道家贵“自然”(顺事物和人的本性);儒家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家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儒家讲究三纲五常,道家讲求修身养性。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儒家出世。这两种思想看来相反,其实却相辅相成,使*人在入世和出世之间,取得较好的*衡。入世哲学是强心剂,出世哲学是清醒剂,入世哲学使人关注社会价值,出世哲学使人关心自我的超越价值,入世哲学使人振奋,出世哲学使人安逸。入世和出世互补,进退相宜,这是*人从入世和出世哲学中获得的"人生智慧。冯友兰先生在“*哲学的精神”中分析道,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升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在为功名利禄所累和人心浮躁的今天,*哲学思想也许是慰藉心灵的一剂良药。歌手李娜在出家时说过四句话:“人有四种境界:

  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阶段;

  二是职业、仕途、名誉、地位;

  三是文化、艺术、哲学;四是宗教。只有进入第四种境界,人生才闪出亮点。”进入第四种境界闪现人生亮点,对于我们凡人而言,未免有些要求过高和不太现实,但通过对哲学的修养来实现对人生较高层级的领悟,找到精神的家园,确是每个人人生的一种使命。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言:“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2

  说到*哲学,这是争议不小的四个字。比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先驱,黑格尔就说过,*没有哲学。他说,*所处的东方是人类历史的开端,象征了思想的贫乏和愚昧。

  “*”在黑格尔哲学额体系中,起到的是反衬西方文明的作用。他贬低*传统思想中的儒家和道家。

  他说,“孔子是*人的主要哲学家,但他的哲学也是抽象的”,“没有能力给思想创造一个范畴王国”,当这种抽象的思想走向具体时,就成为“道德、治国之术、历史等,但这类的具体者本身并不是哲学性的”。至于道家,“‘道’只是普遍的抽象,恍惚不定”,是“原始的理性”;道家的“无”是“单纯的、自身同一的、无规定性的、抽象的统一”,没有超出抽象的开始阶段。(来自《哲学讲演录》)

  但是要弄清楚*是否真的有哲学,我觉得这件事情要拆开来看。“*哲学”与“哲学”究竟在目前的语言环境里的定义是什么呢?

  “哲学”[philosophy],来自希腊语Φιλοσοφ?α,原意是“爱智慧”。如果一定要从西方那一套思想理论来看。在大部分他们的语言环境里,哲学似乎都等于与“思辨哲学”,他们讲究层层严密推理。他们似乎非常不能够认同*这些传统思想家们随便拿一个比喻就来说道理的行文方式,也不能get到那些浪漫的点。

  不过我倒是觉得,在现行通用的中文语境里,“哲学”是指一种向内探索的学科,寻求解答“世界是什么”,“我是什么”,“我该如何面对这个世界”这样子的抽象的自身和外界的关系的学科(哈,一点个人理解,轻拍轻拍)。

  这么说的话,“*哲学”这四个字就是非常自然能够成立的了。

  *哲学的思想,在我看来,连绵地沉淀了几千年的重量,很是厚重,加上古人们的浪漫习惯,他们讲哲学建立在直觉之上。因此,有一些概念很多时候都没法一环扣一环地推理出来。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就把哲学讨论问题的第一步,下定义,这件事情给堵死了。所以,对于我这样对于*传统文化近乎小白的人来说,如何选择一本轻盈又踏实的哲学史书,是很重要的。

  《*哲学简史》就是这样一本书。它是冯友兰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哲学史的英文讲稿,所以带有科普目的,读起来很是轻松。又加上那个年代的人深厚的国学底蕴和严肃的治学背景,这本书的内容又非常经得起推敲。

  在前文里,冯友兰说,人类的最根本最自然的先天欲望之一,就是对于超乎现世的追求,即所谓“超道德价值”。什么是“超道德价值”呢?对于日常生活中,我们做事情的目的,大多数都是具备了“道德价值”的,也就是说这些事情对自己,对别人或者对社会有一些有益的影响。而在这次道德价值之上呢,有一层更高的对于“宇宙”这种神秘力量的敬畏和对自我生命的超越。这样的想法,大概是继承了斯宾诺莎的理论。斯宾诺莎虽然也提出了“爱上帝”,但是他认为自然本身就是神的化身。

  这也是为什么宗教从四大文明起源的西欧(天主教),*半岛,印度(佛教)的三大文明中各自起源发展。而*,虽然没有诞生宗教,却诞生了解决追求超道德价值问题的哲学(代替了宗教的位置)。所以说,我们的文化从骨子里就是哲学的。

  *哲学,并不拘泥于“智慧”本身,而着力于提高我们自身的精神境界,从而引导人去追求超道德价值。道家的“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经》第二章),儒家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张载的横渠四句),这些观念所追求的境界,在我看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等同于“信仰”。因而,这样子的*哲学,才能引导*文化背景下的人达到精神的完满。

  对“天”的敬畏贯穿了*哲学思想的始终。康德曾经说,“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我想,所谓“天”可能就是康德所说的“头上的星空”吧。

  对于正文内容,这本书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的。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写起,一直讲到经学时代结束(一直到康有为为止),基本上涵盖了整个*古代和近代早期的哲学发展。不过由于篇幅原因,它的主要内容还是集中在儒、墨、阴阳、名、道、法这六家的思想。

  对于哲学思想的最基础的普及,我觉得这本书做得很棒。比如,儒家究竟被怎样反对过,为何它的反对者纷纷失败?比如,道家在老子之前,杨朱的理论是怎样的(“贵己”“重生”“人人不损一毫”)?比如,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又是怎么回事?再后来,佛教如何影响*哲学,并且本土化,诞生了,禅宗这样一个静默的哲学?

  这样的问题有很多,如果展开讲,大概一两万字是不够的。我非常推荐大家去读一读这本书。虽然这本书也有一点小小的瑕疵。比如对于某一些细节的论断,后来被考古结论所打脸,比如有一些方面还是有一些主观。但是,作为一个想要粗浅了解自身所处的文化背景的脉络与发展的读者,它还是相当值得阅读的。

  对超乎现世的追求是人类先天的欲望之一,*人并不是这条规律的例外。他们不大关心宗教,是因为他们极其关心哲学。他们不是宗教的,因为他们都是哲学的。他们在哲学里满足了他们对超乎现世的追求。他们也在哲学里表达了、欣赏了超道德价值,而按照哲学去生活,也就体验了这些超道德价值。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3

  哲学与政治和教育的关联

  *古代的哲学与政治和教育颇有渊源。早在春秋时期的孔子、战国时期的墨子等,都是*古代哲学的代表。各家哲学的兴起,也是与私人讲学同时开始的。孔子所代表的的“儒”,其实不仅仅是哲学,也是教育。孔子期望自己的弟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所以教给他们各门知识,不过在另一方面,孔子给传统制度和观念的解释,却是他自己推导出来的",如“仁”、“义”、“忠”、“恕”等观点。而孔子的哲学其实也代表了一种精神的修养。而墨子却不同,墨子更偏向于政治,他的墨家在战国时期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也颇为深远。同时他也批驳了儒家的一些观念,他主张的“兼爱”和“非攻”的哲学理念,是一种非功利的理念,也是对当时国家政治的一种理念。由此看来,哲学与政治、教育还是紧密关联着的。而这种哲学可以更好地应用在我们的世界中。像“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提醒我们要向他人学习。“不耻下问”也敦促我们不要以向地位或学识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

  哲学是富于实践精神的

  大部分的*哲学都富于实践精神,也就是倾向于入世,但是也有例外。在最早提出出世这一哲学观点的是老子,他主张无为而治,但是老庄代表的传统道家思想并未成为主流,他们追求真正的身体与灵魂的自由学说,显然没有“成功学”更加受人欢迎。儒家的主要观念是辅佐君王,入世为官,通过诚意正心、格物致知,达到齐家治国*天下的目标,最终成圣。虽然魏晋南北朝出现了道家复兴,但已经有了很多入世的倾向。佛家算是出世的,但国内的禅宗,主张在日常生活中修行。“道流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常无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饭,困来即卧。愚人笑我,智乃知焉。”同样在国外,哲学家们也提倡实践,如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等。不仅仅在哲学上,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有实践精神,有些事情必须亲自实践,不能光说不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亲自实践,才能有自己的收获。

  *哲学里有很多无的思想

  《*哲学简史》称为“负”的方法。比如我们要解释白是什么,这是不太好形容,但是如果拿一个黑的东西来解释,再反过来就容易多了。《道德经》开篇写到“道可道,非常道”。什么是道啊,说不出来,如果能说出来,就不是道了。这就是用否定来为其下解释。有比如禅宗,第一义不可说,但表示第一义的最好方法就是静默。儒家虽然不像道彻底的推崇无的思想,但是儒家精神修养的过程也是一个做減法的过程。通过修养,去掉心性中恶的成分。当然了,在我们现今生活中,这种思想也很重要,比如有些不懂得问题,不一定要直接去解释,而是通过反义或近义的方法,也许这个问题无法用语言解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我们会找到另一件东西,让他具象化。比如在《道德经》的后面部分,老子就用一个个例子和比喻,讲述了“道”的概念。还有,在当今繁杂的社会中,我们也需要给自己做减法,去修养精神,去其糟粕,留其精华,摒除自己不好的、不必要的东西,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轻松美好。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4

  这些天读了冯友兰的《*哲学简史》,才发觉原来自己对*的哲学思想一窍不通。虽然看不懂,但是感觉从这只有300来页的书本里看到了*的哲学思想在中华上下5000千年的历史的发展脉络。

  冯在着本书里讲了*历史上的各家: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墨家。其实我也不清楚怎么去说,哲学的东西真是好难懂啊!不过他的这本书已经写得比较通俗易懂了。是我看到过的哲学书中最好读的(虽然没有看过几本,呵呵~)

  在这本书的第一句:哲学在*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我们大概可以了解到*哲学在重要性。

  从这本书了解了八卦的由来,各个思想学派的发展历史,各个学派中的代表人物。*的哲学的精神,儒家文化何以在*能有如此的地位,自我感觉各家的思想就是一个相互吸收和借鉴的历史,不知哲学是否都是形而上的,或许哲学就是这样吧。我认为任何时代的思想都会受到自己所处的时代的各方面的条件的影响,特别是物质方面的条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哲学思想在经济的发展中也有意或无意地随着发展。

  书上也说了些东方的哲学思想和西方的哲学思想的差别,毕竟两者的物质,地理历史等各方面的基础不同,所以理所当然地有差别。但是两者都是人类的优秀的文明的一部份,如果能把两者优秀的成分相结合利用,正如本书上所说的中过哲学上负的方法和西方哲学正的方法相结合,才能产生未来的哲学。

  虽然自己简直就是没有水*,但是还幻想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希望大家能体谅,或许当我看这本书第二次的时候会有所感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5

  最早接触到哲学,应该是读高中的时候,政治老师常说,哲学是一门受用终生的课程,但那时对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根本没有直观的概念,而是更多靠囫囵吞枣般的死记硬背,以期将来高考时能考个高分。上大学时,也学过一些哲学课程,由于不是主科,老师很多时候照本宣科,加上感觉哲学既很枯燥晦涩,又玄而又玄,所以没有深入进去,更没有心入进去。可以说,对于哲学,自己一直是抱有“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态度,甚至连一知半解也算不上。

  真正对哲学感兴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中央电视台《开讲啦》栏目,看到知名学者周国*用亲身经历讲授“幸福的哲学”,对拥有哲学,拥有生命和智慧,人生便会幸福有了质朴直观的感悟。过后,上网简单搜索了一下哲学的意义,特别是*哲学,对这个曾经提不起兴趣、敬而远之的学科作了些许粗浅的了解。有人所说,哲学在*文化中的地位,相当于宗教在其它文化中的地位。*哲学认为取得最高成就的人是圣人,因此有*的“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相当于西方圣经的论断。于是乎,根据网上大多数网友的推荐,到书城了买了一本冯友兰著的《*哲学简史》,心想从最基本的入手,由浅入深探究一下哲学的奥秘。虽然很多人并不认同冯老先生这本著作,但通过细细品味的阅读,我认为这本书对于一个哲学白丁来说,算是一本哲学入门的最好书籍了。本书非常客观的阐明关于*哲学的几个问题,一是哲学流派的起源与发展,二是哲学流派相互之间的关联与区别,三是西方哲学对*哲学的影响及区别,对学习哲学的意义,如何学习哲学,学习哲学的哪些内容也有所涉及。读完之后,大致能了解*哲学的发展脉络,不再觉得哲学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科,或者认为哲学离生活、工作十万八千里了。

  冯友兰先生著的《*哲学简史》,原译名《*哲学小史》,是老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哲学史”课程时的英文讲稿,后经整理出版,迅速成为各大学中*哲学的通用教材,是西方人系统了解*哲学的重要途径。上世纪80年代,本书由先生的学生涂又光第一次根据英文本翻译成中文出版,系统梳理了*哲学的精神内涵、形成背景、各学派起源,以及在各学派相互替代、融合和改进的过程中,*哲学的发展历程,脉络清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将*历史历代的大哲学家、儒道墨法等著名学派及其主要观点娓娓道来。任何人读完这本连小部头都称不上的书,都能够对*传统哲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都可以从中选取自己认同、认可、推崇的学派,然后再针对性地找相关著作来研读。冯友兰先生客观公正地看待*历代的哲学观点,对待各家观点不做过多个人的评价,从这一点上来说,这种风格是难能可贵、值得推崇的,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这本书在哲学史著作中,堪称最经典的原因所在吧。

  因为是《*哲学简史》,书中对各家各派的观点和哲学家本人的生*都没有作深入的介绍。但我感觉,从入门来讲,或者激发读者对哲学的兴趣,这已经足够了。这本书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对*传统思想、文化、精神、智慧等方面的理解,融会了史与思的智慧结晶,洋溢着人生的智慧与哲人的洞见,通读此书,我能够感受到*哲学的含蓄之美、辩证之力和修身之径,也能理解为什么四大古文明中只有我们中华文明在数千年的传承中代代薪火相传,连绵不绝。

  我对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全书的最后一章“*哲学在当代世界”中,冯友兰先生提到了他对人生境界的经典论述:人与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自己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先生把“人生的境界”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并简明扼要地说明了自己的哲学观点,提出哲学不是获得实际知识而是提高精神境界这一看法,发人深省。

  从实用的观点看,哲学是无用的。但哲学能给我们一种观点,而观点可能很有用。用《庄子》的话说,这是“无用之用”。我们时常感叹,人生是一场旅行,也是一次修行,修行的目的就是在觉悟中不断提升境界、最终达到人生最高境界。但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生存压力增大,很多人都面临着子女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压力,有时疲于应付都显得力不从心,使得人们变得越来越务实,没有多少闲情逸致看闲书、做闲事,甚至没有时间和心情去向往诗和远方,从容、淡定、恬静的生活有时就如“镜中花、水中月”,只能满怀希望的憧憬,却劳其一生而不可求。越忙,越心累;越赶,越不安;越追,越不得。也许有的人经过拼搏努力,物质生活丰富了,但内心的精神世界却依然苍白粗糙—因为忙着赚钱、养家糊口,从不或者很少有时间向内探索。一个人如果不了解自己本心、不清楚知道自己到底想要过怎样一种生活,便始终处于无明状态,在尘俗中摸爬滚打,被物欲所迷、名利所惑、世俗所左右,永不知足,将大好时光与大美自然辜负。

  从“利己”的实用主义角度来看,读完《*哲学简史》,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先生的哲学观念,对于思考现实的人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学习哲学,可以让我们了解自己、认识世界、看懂人生本质,从而轻松自在地、豁达快乐地生活;可以哲学地思考人生大问题,站在更高的层面和角度去进行生命反思。一个人在有限的人生中,不断地求取高远的人生境界,实际上是通过有限的人生去求取无限的人生价值。因此,在生活中,我们每一个都要活出自己的境界,也许是忙碌生活中的一份坦然,也许是人生失意后的一份旷达。人在自己的生活中,确立一个远大的生活目标,建构一个理想的生活蓝图,这会增添生活的动力。这样的人生境界理论,既整合了*人生哲学中最优秀的传统,又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彰显意义与价值。

  读《*哲学简史》之前,觉得哲学离我很远,哲学应是哲学家讨论的事。但看了这本书之后,才知道哲学就是生活。哲学家的理念,都是来自于生活。人生需要不断地觉解,境界需要不断地提升。只有通过这种不断的修为和提升,才能够在生活中将真、善、美动态地统一起来,使人感受到人生中的善良,体验到人生中的美好。冯友兰先生的女儿宗璞曾对《*哲学简史》做过这样一个比喻:“我常想这本书像是太上老君练出来的仙丹,经过熔炼,把浩繁的史册浓缩的可以一口吞!”希望每一个人都能读一读《*哲学简史》这本书,梳理一下我们的文化,感受一下曾经先贤们话,倾听一下内心的声音,寻求到心灵的慰藉,回归曾经率性的纯真。

  很喜欢冯友兰先生最后的那句话,人的一生,要说很多很多话,然后保持沉默。借此与每一位喜欢《*哲学简史》的读友共勉。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6

  近读冯友兰《*哲学简史》,掩卷沉思,意犹未尽,遂决定为案头书,之后可常习也。

  不知什么原因,自己对哲学很有兴趣。只是没有机缘深究。早期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学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延伸知道了一些费尔巴哈、黑格尔之类,浅尝辄止而已。后来,曾读了一点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感觉到了一些哲学的奥妙,便耿耿不能忘怀。后来,也曾探究过一段希腊哲学,也只是兴趣而已,未得要领。

  关于*哲学,只限于文化层面,感觉始终不得要领。总觉得,只有西方的哲学称其为哲学,有一套严密的体系,而*哲学,似乎是凌乱的,在体系上也不明晰,我的认识也是浑浑噩噩的。当然,现在看来,这纯粹是自己的无知。这似乎也和我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所形成的意识形态有关,也和*破四旧否定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文化有关。还有,由于西学东渐,哲学界一些研究西方哲学的人,以西方哲学的标准来比附我国先秦思想,对我国古代哲学持一种否定态度,也混淆了人们对*哲学的认识。但是,不管怎么说,自己对*哲学的认识还是近于无知。如果说知道一点的话,也是很肤浅的。

  这次读了冯友兰的《*哲学简史》,算是对*哲学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在我的头脑里算是对*哲学有了一个框架。看到了一个有别于西方的另类特色的哲学体系。当然,这种认识还很不到位,还需要再读书再学习,争取有一个通常性的了解。不求深通,但求明白。*哲学也是东方哲学的代表。我还曾读过一本有关印度的哲学书,当时也很觉得了得。其实,每个民族及其文化发展,都有其精华的东西,我们切不可片面。世界之大,源流之多,精华之深,我们都应想到。这样,我们就会有一个开阔的视野。

  冯友兰先生是*的哲学大师,人们并不陌生,也是*文化哲学史上少有的几个有自己哲学体系的大学者之一。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就职于清华大学。《*哲学简史》《*哲学史》《*哲学史新编》和《贞元六书》是其代表作。冯先生称《*哲学简史》为小史,是为*哲学研究的一个导引。

  该书主要阐述了先秦哲学思想,不外乎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等,以及后来的新儒家、禅宗、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等,梳理了*哲学发展的脉络。最后简述了*哲学和世界哲学的关联和特点。可以说,这本书给我们绘制了一幅*哲学由古至今的发展网络图。其中,对涉及的要点进行着很好的解读。使我们不仅知道了其然,而且知道了一些所以然。是一本简明扼要的*哲学读本。

  *哲学和*文化密不可分。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把文化和哲学混为一谈。这也不足为奇。所以,我们知道了许多中华文明史的东西,往往缺少哲学性的解释。哲学是从深层次寻找原因。是文明发展的内在的逻辑力量。是一种认识、观点和精神的向导。如果我们有了这种思考,我们就会明了许多社会现象。为什么是这样发展而不会是那样发展。就会明白,一种思想、一种理论是如何形成的,它体现了哪些源流。

  书中的内容非常丰富,收获颇丰,自然不用概述。但读书中的许多火花还是有必要记述一下的。虽然属于挂一漏万。比如,*哲学精神对人的主导,以儒家为例,主张入世,主张成为圣人,其人格特征为“内圣外王”。“内圣”是其修养的成就,“外王”则是在社会上的功用。所以就有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天下”的主张。道家主张出世,但道家也没有不问世事。《庄子》中说,儒家游方于内,道家游方于外。这个方即社会。外也好,内也好,都以“方”为坐标。所以,儒道两家正好体现了*哲学的两面,既强调入世也不排除出世。这就使得*人具有了入世和出世良好的*衡感。知识分子最为典型,有句话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就是这种入世出世的生动写照。

  再就是“知命”和有为无为的问题。孔子对自己的人生曾有一个很好的描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的“学”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学,而是探究叫做“道”的真理。这里的立,是指“立于礼”,是说这时候懂得了礼,言行就很得当。这里的不惑,是说这时成为智者,论语云“智者不惑”。而“知天命”则是承认世界本来存在的必然性,有人不可违的东西。就是知道了哪些是人可以改变的,哪些是人不可以改变的。在儒家看来,命是指人们所能控制的范围以外的东西。人在能控制的范围内要竭尽全力,对于命的东西,也就是无法控制和不可避免的东西,人们只好*静地接受。这就是“知命”的意思。这就引出了有为和无为的的问题。我们知道,儒家讲究有为,道家讲究无为。道家的无为是强调顺其自然,而儒家的有为也不是没有限制的。所以“人定胜天”只能作为口号,鼓舞士气,真正天数定了的东西,你是无法战胜的。儒家主张的是在知天命的情况下的有为。有一种说法,叫尽人事,听天命,表现为一种积极正确的态度。

  还有,程朱的理学和陆王的心学。朱熹讲万物归于理。所以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说:“形而上者,无形无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状是此器。”认为一切事物,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都是其理。举例说,人发明舟、车之前,已有舟、车之理。有如西方哲学抽象之规律。理,看不见摸不着,形而上也。但它主导者万物。所以,人只能是理的奴隶,只有顺从理而行事。陆王的心学则把目光拉回到人自身。王守仁认为,宇宙是一个精神的世界,其中只有一个世界,就是我们自己经验到的这个具体的实际世界。用句通俗的话说,无我即无世界。像西方唯心主义笛卡尔所言“我思故我在”。认为世间万事万物万理只有与人相交时才有意义。不相交时,对于宇宙或对于人都是“归于寂”的。应用于社会,人的行为归于“良知”。

  最后,说说冯先生的人生四境界说。人生在世,做人做事,冯先生认为有四个境界。一是自然境界。就是人只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所做之事并无觉解。二是功利境界。意识到自己,为自己做各种事。但并不总是利己,往往是利己又利他。三是道德境界。了解到社会的存在,意识到是社会的一员,自觉地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具有道德的意义。四是天地境界。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意识到自己不仅是社会的一员,还是宇宙的一员,为宇宙的利益做各种事情,构成最高的人生境界。我想,我们大多数人也就是在功利境界,争取做的好一点。在利己的同时,多一些利他的事。再就是争取上一个层次,到道德境界,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多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至于天地境界,我们仰望就可以了。冯先生说,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大家都见贤思齐吧。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7

  一、本书简述

  这本书从结构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哲学的研究对象,背景、方法论进行了分析;第二部门按照时间顺序对先秦诸家开始到新道家、新儒家、佛教思想等主要观点和相互之间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对西方哲学对*哲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本书进行了总结。

  二、收获和感悟

  一是以人为本。作者介绍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的反思的思想。这和以往接触的哲学不同,以往学习的哲学中,强调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等问题,过于抽象,很难和个人生活联系起来,并和自己的人生意义联系起来。而从对人生的系统反思这个角度出发,让我们对哲学的功用和意义有了深刻的了解。特别是对人的四种境界的划分,让我们对哲学的妙用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二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做过人生的反思和总结。如年末,对自己一年的生活、经历的事情、阅读的书籍等等进行总结。发现其中的问题,进行下一步的计划,但很多这种反思总结中,多数流于流水账,对为啥这样做?这样做是受何种观念影响?这种观念从何而来?都知之甚少。

  三是发现每个人受固有环境和社会流行观念的影响巨大。例如*农业社会的特点,让*人喜爱直觉思维,比如我们的绘画、我们的音乐、书法,都是世界直接形式的模仿。思想中的中庸,否极泰来等观念,都和*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有紧密联系。

  这不仅让我们反思,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受什么观念的影响。或者说,是什么观念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我们已经知道我们的生活方式,其在历史上,已经有千万次人都经历过了,但如何才能发现自己观念的局限性?如何知道是那些观念在影响或决定我们的生活呢?

  四是如何改变自己的观念,这里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格物致知,就是每天学习新的知识,一种是领悟,真诚地去做事,达到心和宇宙统一起来,所谓致良知的方法,一种是敬,抱持者对世界的敬爱的态度,来生活。例如前一阶段看一本书上,一个志愿者到利比亚去工作,通过其工作经历,他人生的观念发生很大的变化,已经不局限于单纯的原来,医院、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他在了解这个世界的过程中,观念已经发生很大变化。

  五是哲学为啥重要。哲学就是通过思维找基本规律。哲学是最高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下面还有N层的东西,如基本方法、普遍方法、逻辑、技能等。学习哲学就要以兴趣和实用为导向,定下你的目标,要让哲学成为你的思考方式,想要让自己具备触类旁通、解决问题、正确决策、创新等重要能力,非读哲学不可。

  例如,我们学习数学就知道,数字是一种抽象,函数是对数学规律的抽象,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建立数学模型,这是另一层次的抽象,在此基础上,还有数学哲学和系统动力论,是对数学的更高层次的抽象。

  六是学习哲学的方法。认识哲学,了解哲学,懂得哲学的体系和逻辑原理,并将这一原理运用到实际的思考之中。学习哲学需要技能+意识+学习材料。如批判性思维是意识的储备,可以帮助你迸发学习热情,形式逻辑是技能的储备。

  如在管理理论学习中,通过管理理论的发展,可以在理论中找到共同之处,看到人的思维的轨迹;如我们可以发现杜邦分析和麦肯锡方法对应的形上学;罗杰斯的心理咨询方法对应的存在主义、达尔文的系统动力论对应的马克思等等。在设计研究中,有设计方法论,仿生设计学等等。再如笛卡尔建立了普遍数学,只以顺序和量化关系为考察对象

  七是新学到的一些哲学知识。一是哲学的方法论,负的方法,和正的方法,其中正的方法,是数学的方法、逻辑分析的方法;负的方法是采用不是什么的方法。由于哲学的反思的性质,它最终必须思想从逻辑上说不可能成为思想的对象的“某物”。这种思想对象用负的方法可能更加清楚。二是*哲学中的修养方法,无外乎诚和敬。通过诚对待思想,敬对待世界的终极理念,来不断完善自己,实现天人合一的。三是哲学的根本之争,是观念论和实在论的争论。

  哲学史对于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由于他的反思的性质,它最终必须思想从逻辑上说不可能成为思想的对象的“某物”。人生的境界。可以概括为四个,自然境界。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他社会的风俗习惯。、功利境界。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

  道德境界。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踏实社会的一员。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情;天地境界。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8

  《*哲学简史》一书中将人生划分为四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我个人觉得,现实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都处于功利境界。即我们所做的事都是出于利己考虑,尽管结果可能会对他人产生有利的影响。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为自己谋取利益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同时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难免对他人的利益造成或多或少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

  但实际我们教师就是处在道德境界,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又是伦理、道德的传授人,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教师良好的道德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可能自发地形成,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教师只有在教育实践中,通过努力学习,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了解到社会主义教师道德的内容和意义,并通过自身的修养,将认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不断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和习惯,才能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对此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首先,作为教师,要热爱教育,献身教育。以从事教育工作为荣,以献身教育事业为乐,自觉地用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武装头脑,用科教兴国战略激奋自我,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的现实面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将教师作为终身职业,孜孜以求,勤奋耕耘,在*凡的教书育人工作中,做出不*凡的业绩,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称号。

  其次,要爱护学生,教书育人。教师教育对象是学生,其主要任务是教学,而教学过程是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的过程。面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动态,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思想,用爱心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主动与学生交流,和睦相处;要尊重学生人格,教育和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业;要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服务思想,善待学生、宽容学生、理解学生;要用自己的品行、人格熏染学生、陶冶学生、唤醒学生。将教书育人贯穿于教学实践的全过程,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再次,要矢志钻研,勇于探索。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尤其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方针指导下,教师肩负着培育新世纪人才的重托,一定要学会用面向世界的胆识和超前的眼光改革教育。从自身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并形成拥有自我创新意识的教学方法体系,使得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独立思考,标新立异,运用已学的知识,既解决实际问题,又发现新知,于相互切磋中实现知识的飞跃,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内在潜力,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

  最后,要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需要。社会发展已证明:现代化的社会将是信息社会,是科学知识不断发展、不断扩大、不断更新的社会。教师自身除搞好专业教学外,还要积极参加业余进修深造,从而在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提高能力。教师只有拥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和精深的专业技能,课堂教学过程中才能旁征博引,游刃有余,变传统教育的重教、重知、重灌为素质教育的重学、重思、重乐,以适应教育体制的转轨变型。

  总之,良好的师德,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书育人的一种动力。它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所以,每个教师都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师德的人,才能完成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任务,托起明天的太阳!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分子,我真心希望不仅是教师,越来越多的人能达到人生的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会真正的成为名副其实的和谐社会。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9

  在《*哲学简史》中,冯友兰先生对于宗教的认识是每一种大的宗教就是某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即迷信、教义、礼仪和体制等。可以看出任意一个伟大的宗教内核必定有一个哲学体系的加持。现实中对于宗教的贬低化应该是片面地只看到了宗教的迷信层面而未注意到它的教义、礼仪和体制。

  因此冯先生描述哲学的两大特点:其一是系统性,其二是具有反思性的。人作为思考主体进行思考的时候,经常容易受到周遭环境的限制和影响,特定的生活中,体悟生活和生命便会有特定的方式。所以在哲学中会有一定的强调、一定的省略,组成了哲学的特点。而*的哲学之所以发展至今日,与其*的背景因素不无关系。尤其是中华民族的地理、经济背景,冯先生在第二章开篇引用了《论语》(《雍也》第二十一章)里的孔子的一段话:“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冯先生引用此话将*文明与两希文明(希腊和希伯来)做对比,希腊文明属于典型的海洋文明,身处于地中海,扼守连接欧洲和小亚细亚的咽喉。因此从古希腊从开始至雅典时代,对于商业十分看重,除了有北面的山区,其中有马其顿人、色雷斯人,雅典的城邦面临大海,有着海洋民族的特性。而*一直是农业大国,只有一面靠海,而且从古至今*人下远洋的次数并不多,例如徐福东渡到日本为秦始皇求丹药,还有作为*远洋团队上的创举郑和下西洋。因此东亚的地理条件决定了*是土地式文明,而非海洋式文明。开篇的山和水是不是有可能分别暗指的便是中华文明比做乐山,更为静态,西方的动态的海洋文明比做乐水,更为动态。

  *是一个大陆国家。因此在古代的*人心目中,世界就是他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在中文里,“普天之下”和“四海之内”都是表示“世界”。但是对于希腊人,一直处于海洋国家会不明白,居住在“四海之内”(比如说,住在克里特岛上),怎么就是住在“普天之下”。从孔子的时代直到十九世纪末,*的思想家们从来没有到海上冒险的经历。但是用现代的角度来看孔子和孟子所住的地方都离海很近,孔子住在鲁国,而孟子所在的邹国也在山东境内。但是在《论语》里,孔子只有一次提到海:“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公冶长》第六节)因此,海在孔子心中是个未知、遁世之处,人迹罕至之处。而这是只有自己的道不行,才会去的地方。而仲由作为孔子的七十二贤之一,一直是以勇气出名。据说,仲由听到孔子的这句话,非常高兴。但是孔子却并没有因仲由的过分热心而感到特别满意,他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意思说,仲由虽然勇敢,可惜不能裁度事理。)

  而孟子提到海的话很简短。他说:“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孟子将海和圣人的思想相比,展现了更多不可知不叹的一面。(《孟子·尽心章句上》)看着孔子和孟子对于海洋的未知和惊叹。对比之下,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出生在海洋国家,漫游列岛的经历和感悟和孔孟又是多么不同。

  而古代*和古代希腊的哲学家们不仅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之中,还生活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之中。*是个大陆国家,中华民族历来依靠农业来维持生存。在冯友兰先生那个时期,*的参与农业生产的全体人口中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五至八十。在一个农业国家里,财富的首要基础是土地。因此,在*历史上,一切社会、经济思想以至*的政策措施都以土地的分配和利用为中心。比如周朝井田制、明代的摊丁入亩、太*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以及*领导人在革命中提出的“打土豪、分田地”等一系列口号,土地公有制度和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

  冯先生表达了在一个农业国家里,无论和*时期或战争时期,农业都同样重要。*历史上,公元前480至前222年是战国时期和今日世界在很多方面都颇为相似。当时*分裂为许多封建的小王国。每个小国都把“耕战之术”作为国家的要务。最后,“七雄”中的秦国,在经济和军事上都占优势,得以战胜其他六国,从而使*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政治统一。因此*哲学家们的社会经济思想都强调要区别“本”和“末”,农业生产被认为是立国之本,而商业则被看为是立国之末端,因为经济生产主要靠农业,而商业只关系到产品的交换。商品的交换终究要以生产为前提,在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里,农产品是主要的产品,因此在*历史上,各种社会、经济的理论和政策都重农抑商。

  因此在*古代社会,商人不受到重视。在*的传统社会里,把民众按行业分为士、农、工、商四等,士和农这两种行业受到社会的尊重,士通常是来自地主阶级,农就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因此家庭中若是“耕读世家”,往往是引以为傲,例如安徽的皖南黄山下的宏村都会有牌匾写着“耕读世家”,不仅要读书还要耕作,一方面了解格物之理,一方面读圣贤书。还有如湖南也有很重的乡绅文化。

  学者一般出身于地主家庭,不需亲自耕地,而农民一般被称作佃农,租用别人的土地进行耕种,但是家庭的兴衰和农业生产的好坏直接联系在一起:农业收成好,他们受益;农业收成坏,他们也受连累。因此,他们的宇宙观和人生观都主要反映了农民的思想。而加上这批学者受过教育,使他们得以表达农民自己没法表达的思想,这种表达在*就采取了哲学、文学和艺术的形式。因此*的哲学艺术中有许多耕读的传统。目前有谈及*人民的信仰危机也有类似观点,*的乡土文化扎根之深,并非轻松可以撼动,当把这种农业文明抽身而走的时候,似乎并未为这些空隙填入新的超道德价值观。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0

  冯友兰先生系上世纪*知名的哲学家。初读冯先生的《*哲学简史》是四年前吧,因内容与先前所读的哲学迥异,再加之有大量生涩的古文,所以就放下了。在读《南渡北归》时,方知冯先生1924年始清华大学哲学教授,后到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新*后冯在清华大学任教,涉及诸多相关内容。近段重读《南》书时,尾部出现一段梁漱溟先生评价冯先生的话,让我十分警觉。称冯友兰曾经谄媚过*,冯的品行是墨家,实践的是功利主义。将我对冯先生博大的哲学、国学知识和文人独具品格的崇拜,从高空跌落谷底。先不说冯先生在那个特殊年代,放弃了文人独立自由的品格,谄媚*,出于什么目的,冯先生在上世纪*哲学界当属大咖级的地位,这是不争的事实。他的哲学思想一定有可读性,就再次捧起了这本《*哲学简史》。为了便于印证或纠偏,同时在读希金斯的《世界哲学简史》。

  西方人说*古时有哲学思想,但没有哲学家。那么,古时希腊知名的哲学家有柏拉图及其师傅苏格拉底和学生亚里斯多得三人。冯友兰先生从希腊和*在地球所处的位置进行了分析。他说:希腊是海洋性国家而*是大陆性国家。海洋性国家崇尚贸易,追求利润。随利而逐的个性荡漾着*等和自由。而大陆性国家的*,以农为本视商为末,重本抑末鄙视商业。那么,我可不可以这样认为,由于土地固定的羁绊,形成以家庭为单元,世代家族相伴诞生的是森严的长幼尊卑等级观念。当时,耕种土地是非常依靠经验相传,看天的营生。而哲学思辨恰巧是无需经验积累的心智活动。遵循传统,恪守春生夏长秋收冬储的四季交替,由此自然会出现“君臣、父子、夫妻”和“仁、义、礼、智、信”的“三纲五常”。无论儒家的孔子还是道家的老子为了扬名立业,只能顺应国家和民生大的环境,研究相适应的哲学思想。

  儒家顺应的是“治国”和“*天下”,道家顺应的是“修身”和“齐家”。至此,*古时哲学思想多了低头研思具体的人间实事,少了仰望星空思考上帝和来生轮回无形无影形而上的层面。这种农业民族的特性,也许就是有哲学思想没有哲学家的重要成因。这一结论可能有些牵强,但这个成因于我十分重要,先前一直困扰着我,或许是读这两本书的收获之一。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荟萃20篇)(扩展6)

——《中国哲学史大纲》读后感 (菁选2篇)

《中国哲学史大纲》读后感1

  孔孟老庄这些都是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人物,以至于随口就吟出几段名篇佳句,而想要更深层次的挖掘,梳理一下的各自的学派脉络,渊源发展历史,以及在相互碰撞中不断发展或者消亡,这些考证必将是一项巨大而繁琐的工程。所幸本书作者对古代诸家研究透彻,又经过逻辑严密的考证,尽最大努力还原历史,帮我们梳理*哲学的衍生以及发展。对于想要学习古代哲学或者想要研究古代哲学的人,这本书就开启了一扇门。

  本书将*哲学史划分为三个时代:古代哲学,老子到韩非,又名“诸子哲学”;中世哲学,汉至北宋;近世哲学,这是唐以后了。其中各段时期,作者还有细分,这里暂且不讲,我只梳理一下大概框架,免得初次了解的人看的一脸懵懂。作者的划分,其实和西方哲学发展史是有相似性的,有趣的是,发源地完全不同的文明史,文明的发展史竟有如此相似性。

  此书主要讲的是古代哲学,即“诸子哲学”。作者详细列举各家学派代表人物以及其思想,其中夹杂有对前人说法不靠谱之处的评判。现在才知道,原来小时候教科书里直接写出来的并不完全是真正的历史,只是大多数人认为此说法更加接近历史真相而已,但是就算如此若要认定即为如此便是大错特错了。以前学习的时候,都是支离破碎,从没有系统认识。作者就讲此类讲解的非常清楚,例如庄子学说与生物进化论的关系,以及阳明理学等。

  最后我想说说,很多人都认为哲学研究的都是很缥缈的事情。而事实上,它关联的直接就是我们自己,和我们息息相关。很多人也都知道,哲学研究的都是本质的东西。但是为什么研究本质的东西呢,因为研究本质就有了全面的认识,有了正确而全面的认识,才会更好的指导我们的思维行动。哲学、宗教和神学都是每个人必看的书籍,这类书籍都是研究道的层面,而那么多实际操作案例只是术而已。没有战略的战术只会走的越来越迷茫。

《中国哲学史大纲》读后感2

  *哲学是世界上最早的传统哲学之一,在古*是没有“哲学”的概念,“哲学”这词最早是出现在希腊,后在近代引进这个概念,但“哲”这一词在*则起源的很早,如“古代先哲”“孔门十哲等”。*哲学的起源,大部分认为是在东周时期,其实这只是萌芽阶段,真正形成是在春秋末期,而繁盛则是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以孔子的儒家、墨子的墨家、还有老子的.道家为代表,但是在很早之前《易经》的内容,就已经涉及哲学,表面上看是一部占卜的书籍,但是其中包含着*传统哲学的思想和原理,包含着“有无相生”的宇宙观。

  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哲学形成了自身的独特理论,致力于研究天人之间的关系和古今历史的规律。且*哲学特别重视哲理与伦理。每一个时期都有各自时期的文化思想,“江山代有人才出”而胡适编辑整理的《*哲学史大纲》深入浅出的讲述了*哲学的发展与真实性,胡适先生文笔认真严谨,对比的手法中经典随手拈来,不得不佩服他的知识储备量。

  让人感到有趣的是,胡适先生在开篇中鉴定哲学史书的真实性。虽说年代久远,真假不好定论,但假的必然会出现漏洞,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数,”纵观历史,可以看出,孟子是何等的崇拜孔子,但对于孔子的手定之书,还是持怀疑的态度。胡适说:“哲学史最重学说的真相、先后的次序和沿革可看出线索。”

  就以曾国藩的《冰鉴》一书为例,据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本《冰鉴》一书前言所说:“然一九四九年之后,它在*大陆基本绝迹。”后有学者查各种书目,1949—1994年间*大陆确无《冰鉴》出版记录,而1994—2013年间出版的《冰鉴》则只有个别不署名曾国藩原著,且曾国藩的书籍中,并没有说《冰鉴》一书,由此可以断定,此书必然不是曾国藩所著,临近近代尚且如何,更何况更遥远的古代,冠以名人的名字,出版非所著图书比比皆是。

  胡适先生在对比中,还发现《管子》、《广尹子》、《商君书》都是后人所伪造。全书一共十二篇,第二篇至十一篇,主要以人物为主题,系统的阐述老子到韩非子哲学思想上的历史演变,而以上所说的内容,是第一篇《导读》,胡适先生以此为开篇,讲述*历史的真相,*虽是历史文化保留最好的国家,但依旧免不了大量杜撰和编造的内容,我想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避免的历史现实。而正是因为如此,胡适先生编写了这本《*哲学史大纲》,让后人更加清晰的认识历史与*哲学,避免人云亦云。

  什么是哲学?凡研究人生切要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荟萃20篇)(扩展7)

——英国哲学家罗素作品《西方哲学史》读书心得 (菁选2篇)

英国哲学家罗素作品《西方哲学史》读书心得1

  人类是一种很奇妙的智慧生物,在酒足饭饱后,面对世界的众多不可知的事物,人类往往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其驱使之下,人类一方面通过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通过理性的思考推理,来尝试着解答这些问题和解释一些现象。这样,一部分解答成为了确知的知识,即科学;另一部分由于时代的局限,不能给出确定的答案,但由于人类对未知事物有着敬畏和恐惧的一面,产生了看似能完美解答这些问题的东西,即神学。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有了它,才能让我彻底放下顾忌而去研究哲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我的这种心灵安慰也是建立在对罗素的权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学上的。

  哲学是研究人类思辩的心灵所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所最为重视的,是人为什么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论那些家伙所认为的机械式的解释,而是目的论的解释。即当这个问题具体到某个人时,就成了“你为什么活着?”。

  当我懂事后,当我懂事后亲身面对了死亡后,在面对死亡后又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后,我就开始不断的在内心中问着这个问题,失去外公的痛不断的刺激着我,让我联想到几十年后我父母的死和最后我的死,我是如此胆小,以致我一想到这个问题便无法安稳入睡。

  首先给我答案的.是物理学,世界是*衡的,有生就有灭,当这个理论扩大到整个宇宙时,即整个宇宙都有灭亡的那一天,如此渺小的人类,和更加如此渺小的我,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但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既然人都是要死的,人类也是要灭亡的,甚至整个宇宙都是会归于零的,那么我们现在所谓的奋斗除了养活自己,苟且偷生外,还有什么价值?当然这也是人类期望永恒的一种思想,如果连饭都吃不饱,当然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天体物理给了我一个类似神秘主义的答案。

  宇宙是如此的广袤,有着太多人类所称之为科学的东西,它是如此的寂寞,亿万年来是如此的安静(我用了好久时间才适应用“它”来形容宇宙)。它需要有什么来理解它,来认可它的存在,而人类作为一种智慧生物,承担起了这个责任。人类根本的责任,是发展科学,是尽可能的去了解这个宇宙的根本。

  在这个基础上,我才展开其他的思考。

  为了发展科技,在现今的情况来看,只有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才行。这样,我的思想难免的流于世俗了。

英国哲学家罗素作品《西方哲学史》读书心得2

  罗素有一句名言:“一种哲学要有价值,应该建立在一个宽大坚实的知识基础上,这个知识基础不单是关乎哲学的。”罗素本人就是这句名言的实践者。他的哲学著作涉及学科之多,令人叹为观止。评论家认为:“罗素的学识比他同时代的任何人都渊博……”怀特海形容罗素“是柏拉图的一个对话的化身”。我想,学识渊博,视野开阔是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在《西方哲学史》中,作者从人类的第一个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着笔,向读者描述了自公元前6世纪以来,直到近代哲学的发展轮廓;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几乎任何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我们都可以在这部著作中找到清晰的评述。在书中,作者对这些哲学观点的评述清晰而明智,表现了一个学术大家深邃,精湛的思想,令人深深叹服。如评述柏拉图关于闲暇产生智慧的表示质疑,对此,作者作了详细而深刻的分析。

  首先拿柏拉图的这种思想与近代思想作比较,推出柏拉图该种思想存在的明显问题;然后作了一系列的假设,假设柏拉图的思想或者说假想成立,经分析和推理,作者最后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找出一群“有智慧”的人来,把*交托给他们,这仍然是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拥护民主制度的根本原因。认真阅读此书,我发现我收获的不仅是对西方哲学史的了解,还有对罗素慎密的逻辑和极强的推理能力的学习。我觉得读一本好书,我们的目的不要只局限于了解书中所介绍的内容和情节,而是要吸收作者所表达出来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以及要学习作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要懂得学习,精于学习,在阅读中至少能在思想上提高自己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它教人理性,激励人们无所无忌的去学习哲学,研究哲学。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荟萃20篇)(扩展8)

——西方哲学时间简史读后感 (菁选2篇)

西方哲学时间简史读后感1

  时间究竟是什么?

  霍金是谁? —— 是神话?

  一开始当我捧起这本书面对这两个醒目的命题的时候,无形之中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拜读欲望。

  6月,我读了一本名为《时间简史》的科普书籍,这本书名声甚旺,好天文物理的人无人不知,是当代国际物理界最富盛名的著作。

  作者 —— 斯蒂芬.霍金是一位奇人!他是当代最杰出、最广为人知的物理学家,他是探索时间和宇宙奥妙的科学巨人。还是一位在轮椅上挑战命运的勇士,身残志坚的他克服了疾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他不能书写,连语言表达都有障碍,但他却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当他意识到自己局限的时候,他把注意力投向浩瀚的宇宙和太空,坚持不懈地坚持他的科学研究,最终取得了国际物理学科界的卓越成就 —— 他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

  《时间简史》首先以疑问的方式为读者导读 ——时间和空间的本质何在?

  上帝与宇宙的起源有何关系?

  宇宙的过去和未来是怎样的?

  然后,从相对论到宇宙,从时间探索到时间机器,以当今物理学最为敏感的最大科技话题的基础,将霍金对时间本质、宇宙由来等思想进行了分别阐述和总结,其理论和构想已经成为科学领域的里程碑。该书以《时间简史》为底本,对霍金的思想和理论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解读,且采用了文字和图片、表格等新颖的手法,以通俗易懂的科普表现形式来阐述作者对物理科学最为敬畏的发现,是一本实实在在的人人都可读懂的科普书籍。为开始的命题讲述我们最想了解的宇宙和时间的真相。这是一部伟大的著作。

  我是一个对物理学和天文学十分感兴趣的.人,也看过不少此方面的书籍。读完此书,我除了惊叹于作者天马行空般的想法力和缜密的逻辑空间能力之外,我感觉,此书除了其对科学的独特见解之外,最引人注目、最有价值、最值得我们学习的还是作者本人 —— 斯蒂芬.霍金。

  斯蒂芬.霍金因疾病而被禁锢在轮椅上长达40多年,全身只有三根手指能活动。但他却用惊世骇俗、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大胆提出了目前最伟大的宇宙学说,解开了许多宇宙之谜,成为了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其勤奋刻苦、迎难而上、不屈不挠的钻研精神激励和感染着我们每一位为梦想打拼的人。

西方哲学时间简史读后感2

  霍金的《时间简史》是那样的富有想象力,读完后。大脑一片空白,什么也没留下,想象的东西还是有的。时间,空间,物质,在加上主观活动意识,或许就是对整个自然世界的抽象了!

  时空,这个概念在百度百科里面有更为详细的解释,爱因斯坦提出的新词,他将现实世界的空间抽象为三维,在加上时间一维,四维时空。在那里边,关于空间的争论不一。那里边也不乏想象的东西。我们能够感知的空间就是长,宽,高,以及时间也能被感知。时间,是空间中的物质变化有了一个合乎我们逻辑的秩序,规律。笛卡尔的坐标系的提出,这个贡献对人类有着太大的贡献了,高中时,我们的数学老师常感叹,有了坐标,只有你高兴,可以把所有的东西放到坐标中!

  那是,一句在*凡不过的话了,可现在才明白那里边的包含的思想!可惜的是,我们从此不再学习数学了!把整个整个世界放到坐标系中,不违背他的意思。但是,为了达到想要达到的目地,就需要在这个目标上对其进行抽象。我也不知道,要干什么的,所以也不知道怎么抽象!姑且,先加个简短的广告吧!央视那个《相信品牌的力量》的广告很有美感。融中国传统水墨艺术与现代气息,漂亮!计算机的学习,是我了解到了它的制作原理!先看头顶的电棒吧!它欺骗了我们的眼睛!

  高中时,还是那位数学老师告诉我们的!那时尚小,也就认为就是那样的!如果,用时间与电棒的电流图像表示,它是间断的!离散的!不连续的!但自然的界的所有物质的变化的时间函数是一个连续的线(找不到一个严密而又科学的词来表达此点,任何物质都是有存在周期的,所以要有两个端点,但它不是线段,这个曲线段还比较合适些)。如果,电棒是二维坐标上的小骗子,那么,那个漂亮的广告动画就是在三维坐标上的大骗子了!同样的以一个视觉暂留!换汤不换药!这个广告长了些!如果把我们空间全部的看作*面的话,我们也是*面人,在有关神话的电视剧中看到过这种艺术手法!这个假设实现了所有希望成为演员人的一个梦想!在此,所有的人都是演员!可在那个未知的世界中不知又没观众?

  朱光潜老先生的那篇《看戏与演戏》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只要有人演戏,就一定有人看戏,有人看戏,就一定有人演戏!这是一种辩证法!所以,未知中好像有观众!但是,我的假设是不成立!前提是我们是不是*面人!当我们看到所有的观点都藐视正确的时候,所有观点的出发点也就是立场或是基础的正确性,需要特别的注意!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荟萃20篇)(扩展9)

——西方哲学家名言名人警句 (菁选2篇)

西方哲学家名言名人警句1

  1. 思想不是你要它来它便来,而是由它自己决定它的来去。 ——叔本华

  2. 我除了知道我的无知这个事实外一无所知。 ——苏格拉底

  3. 水是万物之本源,万物终归于水。 ——泰勒斯

  4. 使一切非理性的东西服从于自己,自由地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去驾驭一切非理性的东西,这就是人的最终目的。 ——费希特

  5. 凡是现实(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存在)的就是现实的。 ——黑格尔

  6. 万物的和*在于秩序的*衡,秩序就是把*等和不*等的事物安排在各自适当的位置上。 ——奥古斯丁

  7. 凡是活着的就应当活下去。 ——费尔巴哈

  8. 假如进化的历史重来一遍,人的出现概率是零。 ——古德尔

  9. 客观世界只是精神原始的,还没有意识的诗篇 ——谢林

  10. 凡夫俗子只关心如何去打发时间,而略具才华的人却考虑如何应用时间。 ——叔本华

  11. 我们喜欢别人的敬重并非因为敬重本身,而是因为人们的敬重所带给我们的好处。 ——尔维修

  12. 人类的生命,并不能以时间长短来衡量,心中充满爱时,刹那即永恒。 ——尼采

  13. 真理是时间的产物,而不是权威的产物。 ——培根

  14. 权利的相互转让就是人们所谓的契约。 ——霍布斯

  15. 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 ——康德

  16. 一切确定的皆否定。 ——斯宾诺莎

  17. 知识归根结底由经验而来。 ——洛克

  18. 没有物体,只有运动。 ——伯格森

  19. 一开始,问题就是要把纯粹而缄默的体验带入到其意义的纯粹表达之中。 ——胡塞尔

  20. 思就是在的思,……思是在的,因为思由在发生,属于在。同时,思是在的,因为思属于在,听从在。 ——海德格尔

西方哲学家名言名人警句2

  1. 思最恒久之物是道路。 ——海德格尔

  2. 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 ——荷尔德林

  3. 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非事物的总和。 ——维特根斯坦

  4. 人的意识屈从于物化结构。 ——卢卡奇

  5.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

  6. 科学家在思想中给予我们以秩序;道德在行动中给予我们以秩序;艺术才在对可见可触可听的外观的把握中给予我们以秩序。 ——卡西尔

  7. 物体的意义是通过它被己身看到的方向而确定的。 ——梅罗.庞蒂

  8. 我不能给自己或是别人提供那种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的快乐。这种快乐对我来说毫无意义,我也不能围绕它来安排自己的生活。 ——福柯

  9. 科学性的语言游戏希望使其说法成为真理,但却没有能力凭自己的力量,将其提出的道理合法化。 ——利奥塔

  10. 任何一种哲学思想只要是它能够自圆其说,它就具有某种真正的知识。 ——罗素

  11. 在任何事物中,美和善二者的本质特征都是相符的",因为它们正是建立在同一形式的基础上,所以善被我们颂扬为美。 ——托马斯.阿奎那

  12. 如果一个聪明人干了一件蠢事,那就不会是一件小小的蠢事。(歌德)

  13. 理解生活而且还要热爱生活。(罗曼,罗兰)

  14. 荣誉的桂冠是用荆棘编织而成的。(卡莱尔)

  15. 什么是成功的秘决: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

  16. 只有正视自己的无知,才能扩大自己的知识。

  17. 我不愿有一个装满东西的头脑,而宁愿有一个思想开阔的头脑。(蒙田)

  18. 把你的名字刻在人心上,而不是大理石上。 (爱迪生)

  19. 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裴多菲)

  20. 懒鬼起来吧!别再浪费生命,将来在坟墓里有足够的时间让你睡觉。(富兰克林)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荟萃20篇)(扩展10)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1

  冯友兰先生在其《*哲学史》一书中将人生划分为四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我个人觉得,现实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都处于功利境界。即我们所做的事都是出于利己考虑,尽管结果可能会对他人产生有利的影响。

  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为自己谋取利益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同时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难免对他人的利益造成或多或少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其中关键的是这种影响引发了人与人之间一系列的问题,对此我有几点粗浅的想法。

  一、人与人之间信任在逐步减少,诚信危机不容小觑。现代社会的人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有时掌握信息资源的多少会直接影响人在社会中的利益分配,因此,人与人之间慢慢就会产生欺骗,从而减少信任感。再者,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诱惑的时代,人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难免会心理扭曲,为谋利益不择手段,直接导致诚信危机。

  二、人与人的关系受利益因素影响增强。人们由于在社会中的分工不同,进而引发了人与人之间社会地位的差别,而人总是向往好的事物的。处于底层的人为获取相对高的社会地位,处于高层的人为保住既得利益。总言之,人际交往大部分是掺杂着利益的。纯粹的亲情或友谊正在流失。

  三、人际交往处于一种矛盾状态。一方面现在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真心对待,对纯粹的亲情和真诚的友谊即人与人之间的纯真是向往的;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对他人处处设防,为防受到伤害而谨小慎微的保护自己。简言之,现在的人总是在互相依赖与互相提防中小心协调。

  我认为不论是孟子的“人性本善”还是荀子的“人性本恶”都不足以解释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分子,我真心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达到人生的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会真正的.成为名副其实的和谐社会。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荟萃20篇)(扩展11)

——经典西方哲学家名人名言

经典西方哲学家名人名言1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前535-475):“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

  黑格尔:“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贝克莱:“存在即是被感知”

  尼采:“重新估价一切价值”

  凡是心灵关照整个世界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讲就和世界一样伟大,当他摆脱了受环境奴役的人所具有的恐惧之后,便体验到一种深沉的快乐.--------罗素(个人最喜欢的,抒发一下,呵呵)

  上帝说,今天休息.-------耶和华

  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华罗庚

  “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华罗庚 真理的大海,让未发现的一切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寻。---牛顿 书是音符,谈话才是歌。

  ------契诃夫

  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你们失去的只是锁链,你们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卡尔。马克思

  这句应该是最最著名的了,不要说它不是哲学,其实后面一句就是!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我是谁?and生还是死?这是个问题!---罗密欧(虽然他只是个虚构艺术形象,但这却是一个有名的哲学终极思考)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只要看看我们的日常生活就可以明白,人活着是为了别人!---爱因斯坦

推荐访问:哲学史 读后感 荟萃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荟萃20篇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1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1000字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1500字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1000字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