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共同富裕 >

毛概论文-共同富裕(全文完整)

时间:2022-11-21 20:15: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毛概论文-共同富裕(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毛概论文-共同富裕(全文完整)

 所以共同富裕的思想允许发展存在差距但这种差距应该是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能接受的因此必须把贫富差距放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以达到协调区域发展稳定社会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目的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避免两极分化的方法和途径41立足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

 论社会主义本质、两极分化与共同富裕

 班级:学号:

 专业 级 课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摘要:“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 达到共同富裕。

 ” 而当今我国不仅在收入方面,而且在教育、医疗、就业等各个方面,东西 部之间、城乡之间却存在着严重的发展不平衡,有着向两极分化发展的趋势。那么该如何看 待社会主义本质?如何看待共同富裕? 关键词:社会主义本质、两极分化、共同富裕、制度改革、科学发展

 1 社会主义本质 1.1 社会主义本质科学论断的提出 邓小平曾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 【1】 富裕。

 ” 这一科学的论断促使人们从更深的层次上理解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从而也为探索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和新方法,提供 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对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思想 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他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 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僵 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国外做法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

 1.2 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突出强调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明 确指出了社会主义必须“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强调社会主义的最终的目 标只能是“共同富裕” ,揭示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2 两极分化 2.1 我国两极分化的严重性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经济发展和社 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区 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东西部差距、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区域发展差距 问题逐渐地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目前中国东西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差十倍, 为世界最大。

 中国东部最富省份与西部最穷省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差距已超过 十倍, 10%的最低收入家庭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总额不到2%,而10%的最高收 入家庭的财产总额却占40%以上。

 如此令人感到反差的数据, 是不是说我们的 “共 同富裕”理论只是一场空谈呢?是不是说我国现在的发展方向正与“共同富裕” 原则背道而驰呢?是不是说“共同富裕”思想并不科学,不能很好地指导我国社

  会主义建设呢? 2.2 产生两极分化的原因 2.2.1 自然原因 我国幅员辽阔,自北向南,从东到西,地区间自然条件迥异,这决定了不同 地区发展存在的“先天性”差异。比如,东部沿海地区处于太平洋西岸的中心位 置, 沿海各主要城市均与世界经济有广泛联系, 整个地区以平原为主, 气候温和, 水源丰富,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占据先天发展优势;而中西部地区却处于相对 封闭或半封闭地带,地形地貌多为山地丘陵和戈壁沙漠,气候干燥,环境恶劣, 交通闭塞, 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及贸易往来受到限制, 经济社会发展不利因素较多。

 2.2.2 历史原因 数千年来我国就一直存在发展差距,国家的经济重心处在不断变迁中。中原 地区在很长时间内都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唐代以后特别是北宋以后,经济中心逐 步向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转移。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 70%以上的工业和 交通运输设施主要集中在占全国面积不到 12%的东部沿海地带。虽然国家在“一 五”计划、 “三线”建设时期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投入和扶持,但总体不平衡 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发生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 纵向比较, 各个地区都有很大发展;

 横向比较,地区差距在拉大。

 2.2.3 政策原因 我国发展不平衡的一些问题,也与一定时期内实施的具体政策有关。比如, 改革开放后,根据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实施了非均衡发展战略,采 取积极促进东部沿海率先发展、率先开放的政策,在投资、财税和金融等方面对 东部地区进行倾斜。

 这些政策给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带动 了整个国家的发展,但客观上也拉大了东部与中西部发展的差距。

 2.2.4 体制原因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还有体制的因素。比如,计划经济时 代不尽合理的价格体制对城乡、 区域差距扩大有明显影响,国家为积累工业化所 需资金, 长期维持了能源原材料产品和农产品的低价格,使中西部和农村发展受 到抑制。

 又比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由于观念、 资金和管理等的差异, 市场竞争会造成不同市场主体的优胜劣汰,从而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 太效应” ,也会扩大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不同主体间的差距。

 3 共同富裕与发展差距的关系 3.1 共同富裕与发展差距的关系 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同步富裕,也不是同等富裕,这种“富裕”是一种普遍富 裕,是允许一部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帮带后富的形式,逐步实现

  共同富裕。所以, “共同富裕”的思想允许发展存在差距,但这种差距应该是被 广大人民群众所能接受的, 因此必须把贫富差距放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以达到 协调区域发展,稳定社会,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目的,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

 4 避免两极分化的方法和途径 4.1 立足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

 1986 年 9 月,邓小平在回答美国记者关于“致富光荣的口号同社会主义的 关系”时说:

 “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

 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

 ” 【2】社会主

 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是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提高 人民的生活水平, 实现社会的安定;才能增加老百姓手里的可支配收入 ,增加享 受型物质资料消费所占的比例;

 才能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及 和谐社会建设创造物质条件。

 而科学技术又是第一生产力,因此我们要坚定不移 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4.2 在分配上敢于承认差别,在发展上鼓励先富。

 邓小平明确地说:

 “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

 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 【3】 本质的一个东西。

 ” 一般来说,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螺旋式前进的过程,平

 衡是相对的,而不平衡是绝对的。经济社会系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衡,有利于 保持竞争的压力与活力, 有利于打破平均主义,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优化 配置。但不平衡问题如果长期持续,也会带来不可忽视的危害。所以要注重不同 地区、不同方面的相互协调,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 制度,促进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另外,要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建立健全社 会保障制度,包括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各个方面,要培育人们回报社会的 思想,发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

 4.3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既切中了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要害,又指明了解决问题的方向,是 破解发展不平衡的根本思想武器。只有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才能逐步推 进城乡、区域的均衡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大体现,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但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我们耐着性子一步一步坚持走下去。

 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我们都要勇敢地去面对,去解决它。纵观历史,我们的 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 我们的党是一个伟大的党,我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加得 美好!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第373页。

 【2】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第313页。

 【3】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第364页。

  

推荐访问:关于共同富裕的论文 共同富裕 论文 毛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