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社会工作领域论文4篇

时间:2022-10-29 20:20:07 来源:网友投稿

社会工作领域论文4篇社会工作领域论文 大学生迷茫现象调查 院系名称:***班 级:***学 号: 2011******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2015年5月 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工作领域论文4篇,供大家参考。

社会工作领域论文4篇

篇一:社会工作领域论文

学生迷茫现象调查

  院系名称:*** 班

 级:*** 学

 号:

 2011******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5 年 5 月

  摘

 要

  如今,迷茫对于大学生来讲是一个很熟悉的词,无论是本科生还是专科生,都存在迷茫的现象,而且每年各大高校都在扩招。所以,大学生迷茫已经不仅仅在是大学生这个群体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浩浩荡荡的 90 后“大军”已经占据整个校园,迷茫问题却依然没有得到解决,90 后大学生成了“被忽视的一代”。

 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生力军,这个群体发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国家的未来,因此大学生迷茫应该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群体也面临着一些时代带来的问题,比如就业压力大,高校教学质量下降等。不仅如此,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有的教学方式也面临着挑战,日新月异的社会不断的冲击着学生的眼球,使当代的大学生不再安心的读书,因此在校园里存在着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迷茫的状况。还有就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成本也水涨船高。但是教育带来的好处却没见增长,于是社会上出现了很多诸如“上学无用论”的话题,这也让很多大学生对教育是否有用产生怀疑。因此,能否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说关乎国家的未来。

 虽然有学者正在研究对策,但是因为涉及众多原因。本文将借鉴前人研究,再加入自己独到的见解,希望能够为解决“大学生迷茫”问题尽一份力。

 关键词 :大学生;迷茫;影响因素;对策

 Investig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onfused phenomenon

 Abstract

  Today, confused for college students is a familiar term, both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nd students, have lost phenomenon, and in the expans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very year. Confused, therefore, has not only is the issue of college students this group, but a social problem. Mighty long after the 90 "force" has occupied the whole campus, confused problem is still not solved, after the 90 college students become "neglected generation".

  Students are main for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therland in the future, this group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ood or bad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future of the country and therefore confused should get the attention of government and society.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e group is faced with some problems times, such as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big, the teaching quali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ot only tha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original way of teaching is faced with challenges, constantly changing society through the student"s attention, mak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re no longer at ease of reading, so there are quite a number of students are confused in the campus. Also,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cost of education is rising. Haven"t seen growth, but the benefits of education and society there are many topics such as "useless theory" in school, it also makes a lot of college students of education is useful. Therefore, can solve this problem, can say about the country"s future.

  Although some scholars are studying countermeasures, but because of the many reasons involved. This article will draw lessons from previous studies, and add their original ideas, hope to be able to do our best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onfused".

  Keywords :

 college students; confusion; influence factors; Countermeasures

  目

 录

 一、导论

 ······················································································································ 1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1

 1、研究背景

 ··························································································· 1

 2、研究意义

 ···························································································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1、国内研究现状

 ················································································· 2

 2、国外研究现状

 ················································································ 3 二、研究设计

 ··········································································································· 3

 (一)研究思路和方法

 ··················································································· 4 1、研究对象

 ·························································································· 4 2、研究思路

 ·························································································· 4 3、研究方法

 ·························································································· 4 (二)理论基础

 ·································································································· 5 1、角色扮演理论

 ················································································ 5 2、精神分析理论

 ················································································ 5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6

 1、大学生

 ······························································································· 6 2、迷茫

 ···································································································· 6 3、社会化

 ······························································································· 6 三、当代大学生迷茫的调查分析

 ································································ 6 (一)基本状况

 ·································································································· 7

 (二)大学生课余时间的利用

 ···································································· 7

 (三)大学生对校园生活的满意度

 ·························································· 8 (四)大学生对未来的规划

 ········································································· 9

 (五)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看法

 ······························································· 9 (六)大学生为改变迷茫做出的努力

 ··················································· 10

 四、大学生消除迷茫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11 (一)学生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

 ····························································· 11

 1.学生自身缺乏经验

 ···································································· 11 2.学长们的影响

 ·············································································· 12 (二)学校没有起到引导作用

 ·································································· 12

 1.入学教育过于形式化

 ··································································· 12

 2.学校的工作重心存在问题

 ························································· 12

 (三)当代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 13 五、对策和建议

 ···································································································· 13 (一)学生自身群体

 ······················································································ 13 (二)家庭成员的关注

 ················································································· 13 (三)学校的关注

 ··························································································· 14 (四)社会的转型

 ···················································································...

篇二:社会工作领域论文

童弘o:

 ‘^j一+擘算瓤魏:*掣一-。,一zj蓦i 》o ?一:

 ?奠誓。。肇蘩辔瓮i天謦学 瀑豢;缫爹j蘩萎●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社会工作领域定性研究论文写作指南与规范建议张霖1 吴世友2 Mark W.Fraser3(1.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甘肃兰州730030;2.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社会工作学院,美国菲尼克斯85226:3.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社会工作学院,美国27599)[摘要]本文介绍了社会工作领域定性研究论文的写作指南(以下简称“定性指南”)的发展过程,总结出作为一篇严谨的定性研究论文一般来讲需要呈现的内容框架,以及各部分内容所应交代的具体要求。此定性指南不是一套既定内容的集合,而是一些具体的评价指标。这些指标能够帮助读者获得足够的信息以了解研究是如何开展的。此指南还旨在为广大定性研究者们提供一套成文参考,以加强定性研究文章的严谨度和准确度。定性研究被应用于很多个学科领域,应该指出,无论多么专业、精确的指南都会面临本学科的适用性和灵活性问题。本文所介绍的定性指南,主要是针对社会工作学科领域,其他领域在参考时需要适当做一些调整。[关键词]定性研究社会工作写作指南期刊指南[作者简介]张霖,男,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社会服务管理;吴世友(通讯作者),男,曾任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Social Work and Research fJSSWR)期刊助理编辑,现为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社会工作学院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为贫困与社会发展、健康不平等、社会工作评估等;Mark W.Fraser,男,曾任JSSWR期刊主编,现为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社会工作学院杰出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干预研究、儿童与青少年抗逆力。[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72(2018)02—0090—09一、引言定性研究方法被广泛应用在很多学科领域。在中国社会工作研究领域,定性研究方法已经成为主要的方法之一。有学者总结了在2006至2008年三年内所有发表在《社会工作》下半月的学术论文发现,约71%的实证研究采用的是定性研究方法。总体而言,这些与社工相关的研究缺乏深度和系统性,“学术研究能力相对滞后,缺乏研究方法的思考。实际现状是实证研究少,思辨成分多;事实深描少,主观评论多;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这阻碍了社会工作研究水平的提高。”①此外,有学者对2007—2014年间发表的中①沈黎、蔡维维:《社会工作研究的理念类型分析——基于<社会工作>下半月(学术)的文献研究》,《社会工作)2009年第2期下,第8页。一90一麓 瓣万方数据

 誊攀漤攀;誊国社会工作研究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发现虽然研究成果总量在不断增长,研究领域在不断拓宽,但是高水平研究较少,尤其是那些有助于提升社会工作在民众心目中的信任度和认可度的规范性研究相对缺失。①学者对以往中国社工研究的回顾表明,发展一套规范的定性研究写作指南和规范建议将有助于促进中国社会工作专业研究、实务以及整个学科的良性发展。进行定性研究方法可以提供对某些复杂现象的不同理解。使用定性方法的研究者可以深入地分析和探究具体行为、信仰、习俗、文化等要素相互影响的过程。在社会工作领域,定性研究方法也是不可或缺的,它能够帮助研究者、实践者和政策制定者甚至社会大众认识和理解社会服务受众的具体体验。定性研究方法还可以帮助研究者更深人地理解一些参与先验性研究(Dilotstudy)的第一手体验资料。但是,它又是充满争议的,使用定性研究方法的论文常常被批评缺乏具体调查方法,论文的质量和可靠性也常常受到质疑。②③相反,定量研究的作者可以利用成熟的、工具化的计算方法和分析程序(例如CONSORT—SPI④和TREND@),来表明其研究的可靠、规范和严谨。然而,定性研究方面则几乎没有现成的一套统一的标准,来帮助有关研究人员进行定性研究论文写作。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定性研究实施过程本身的不严谨,另一方面在于不同学科对定性研究存在不同的具体应用而导致研究标准的繁杂。由于定性研究文章的层次参差不齐,定性研究也被学者质疑是否为“真正的社会科学(realsocial science)⑥”。因此,如果能有一套规范的定性研究写作指南为作者提供写作指导,可以提高论文的清晰度。同时,还可以帮助论文评审者清楚地把握定性研究论文的主题框架,甚至这样一套指南还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具体的定性研究过程,以提升定性研究论文的总体质量。鉴于此,美国社会工作研究学会(Society for Social Workand Research)下属的JSSWR杂志⑦期刊的编辑决定发展出一套适用于社会工作领域的定性研究论文写作指南,尤其是为向投稿JSSWR定性研究旌套学与社会善作文章的作者们提供一个写作的规范性指导。本研究的英文版已经发表在JSSWR期刊上,⑧这里根据中国学界现实情况,介绍此定性指南的中文版,希望能对中国社会工作的学者开展定性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二、指南发展过程为了保证制定出一套高质量和严谨的定性指南,笔者先检索社工领域是否有期刊已经发展出一套完整的指南。很遗憾,通过对11种国际社会工作主流期刊检索发现,没有任何一家期刊存在一套具体、清楚和完整的定性研究作者写作指南。除了Research o儿Social Work Practice有一小段有关定性研究文章作者投稿说明,且主要还是推荐作者去参考别人已经发展出来的COREQ定性指南。⑨鉴于社会工作领域的期刊缺乏定性指南,笔者把检索范围扩展到其他常用定性研究方法的学科如社会学和护理学(Nursing),并选取其学科的影响因子(IF)前十家的期刊。结果发现社会学的十大期刊并无任何定性指南,护理学只有Journal of Advanced Nu倦ing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的①文军、刘听:《近八年以来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第11-12页。②Morgan,Michael.,“Science or Pseudo—science?”Psychologist,V01.11,1998,PP.481—488.③Santiago—Delefosse,Marie,Amaelle Gavin,Christine Bruchez,Pauline Roux,and S.L.Stephen.,“Quality ofQualitativeResearch in the Health Sciences:Analysis of the Common CriteriaPresent in 58 Assessment Guidelines by Expert Users.”SocialScience&Medicine,V01.148,2016,PP.142—151.④http://www.spi.OX.fie.uk/research/site/consort—spi/home.html.⑤http://www.cdc.gov/trendstatement.⑥Levine,Joel H.,Exceptions are the Rule:An Inquiry into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s.Westview Press,1993.⑦JSSWR为SSCI入选期刊,期刊网站http://www.journals.uehicago.edu/toc/jsswr/current。⑧wu,Shiyou,Diane C.Wyant,and Mark W.Fraser,“AuthorGuidelines for ManuscriptsReporting on Qualitative Research”,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Social Work and Research.Vol 7.No.2,2016,PP.405—425.⑨http://www.equator-network.org/reporting-guidelines/coreq.一9l一万方数据

 一⋯~⋯一o|;¨静冀。¨¨。l蔓%誊≤鬃鬻≯奢?、蓦?⋯iij;v;;{}摹柬理z天学学鞭(社会科孥媵雾警鍪i蔓≥萋≯。。蔓篱蠹j囊董囊。薯}『繁乏|i i鬈+誓i≤溪i鬻豢一。÷一’i一黧警蓦冀誊j}No.2 2018二爹≤誊鼍簟i一表1各学科主流期刊是否已有定性研究论文作者指南汇总表社会工作(S()cial Work) 是否有社会学(Sociology)是否有护理学(Nursing)是否有(IF)定性指南 (IF)定性指南 (IF) 定性指南British Journal ofSocial配o★∞35l奄Children and YouthSeFvfces Reflew t 1.105)Clinical Social WorkJournal(oj720)Journal ofSocial瞄(0.460)否否否Journal ofSocial WorkEdu锄ti)n协48)否Journal ofSocial WorkPractice r0.379)Quah"tative Social Work(o.738)Research on S们ial WorkPractice(1375)‘SociM Serviee Revie W11。140)Ameriean Journal ofSociology(4405)AmeEcan SociologicalReview(4.390)AnnualRev,bwofSociology(4.080)Journal ofManiage andTheF锄娃y(1.77)Popula60n andDevelopment Reriew(1.677)Birth一居sties in否Petinaml Care 否t 126)Amdrl"Oan Journalof否 CE6calCare 否(2。115)否Car】eer№i遐否否。否(1.966)一Heart&Lung 一否ii.290)甭否否 SocialForces(j.303) 否否 SocialNetworks(2.oDo) 否是否Social Work(j.222)否Social形西★R圆earehio、舛9)甭Sociological Methodology(o,88)Soeiolo#eal Methods&Research(2。205)Sociology ofEducation(1.7li)否否否Journal ofAdvancedN飚}|lIg(1.741}畏Journal ofHumanLactation(1.985)Journalo,SchoolHealth(1.434)Nursing Research(1。356)Oneology NumingForum《l。077)Research In Nursing&Health(1.267)否否否否否注:a建议读者参考COREQ定性指南(详见表1)。指南,IF=近两年的期刊影响因子。此外,我们通过使用关键词author guidelinesocial work qualitative和author guideline journalqualitati口e(检索日期:2014年9月16日)在google里面检索,共找到14个定性指南(详见表2)。主要在分布在健康相关的领域(例如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Journal ofA dvancedNutsing.JournalofCounselingPsychology,Journal ofNutrition Education andBehavior.MEDSURGNursing,Social Science&Medicine)。值得一提的是,笔者还检索到BioMed Central的定性指南,主要是基于Clark的指南,即RA码(Relevancy。Appropriateness.Transparency,and Soundness)。①此指南的初稿是通过回顾和综合目前已检索到的指南,并通过征求定性研究专家的意见来对初稿进行修改和调整。在经过了约一年的讨论和①Clark,J.P.“How to Peer Review a Qualitative Manuscript”.In F.Godlee&T.Jefferson(Eds.).Peer Review in Health Sciences(2nd ed.).London,UK:BMJ Books,2013,PP.219—235.一92—万方数据

 社会学与社会工作表2通过google检索出来的定性研究论文指南汇总表8Medical Journal甘楚ofAustraliaJournal—specific Guidelines Published as Article,Provides Guidance onFocusingOil Certain Aspect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oComply withJoumal Page Limits.否Kitto,S.C.,Chesters,J.,&Grbich,C.,Qualit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MedicalJournal ofAustrah"a,2008,1 88(4):243_246.https://www.mja.tom.au/journal/2008/1 8814/quality—qualitative—researeh一93—万方数据

 =lj譬“。“_一t≮t j。

 。瓣j⋯。i一《《;鞲。幽⋯糕i _誊誊:;∞蕞¨j 一?_薹蠹群-=, ∞⋯?{}}薯o+:ui薯j争索罐薹天擎荸鞭 灌l鬻鬻攀⋯:≥i攀i≤,!攀j;i:{{j|鬻燮:『瑟粪NiO攀,)|2j≤黍攀(续表)注:a.检索关键词为author guide social work qualitative和author guideline joumal qualitative;b.COREQ=Consolidated Criteriafor Report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is a 32一item checklist for interviews and focusgroups——94——万方数据

 鬻蒸i修订后,定性指南的意见征求稿通过专门的网站(http://jsswr.web.unc.edu)得以发布,并且在2015年7月1日至2015年8月31日期间,通过不同的渠道发布和宣传该指南,接受来自公众的评论和建议。最终有54个学者提出了共103条修改意见,这些评论最后被再次综合和调整以形成最终修订的质性指南(2016)。完成后的指南细化了定性研究论文评审过程中的具体考核标准,辅以体系化、标准化的形式梳理和说明,这将不仅有助于写作者进行定性研究论文的前期准备,还有助于评审者以客观的标准来评价定性研究投稿的质量。定性研究论文投稿指南一共包括五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具体的要求和写作指导,表现出了JSSWR致力于出版高质量的研究论文的严谨态度。当然,应该承认定性研究是多样的,无论多么专业和详细的指南都很难指导所有的定性研究写作。因此,写作者应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论文的细节和描述中,使研究过程对于阅读者来说是透明的。论文所表现出的优势和不足都应在可信、可调整、可评估、可确定的定性研究框架内被评估。①②③三、《定性研究论文写作指南》具体内容(一)前言/背景介绍描述研究所涉及的相关社会背景和清晰阐述具体研究问题。如研究在哪里开展的,研究的社会背景和脉络是什么,以及本研究对该领域的实践和政策等方面的有什么重要意义。将本研究问题和具体的研究目标跟与此相关的社会问题、健康问题或相关知识、理论联系起来。简要论述为什么定性研究方法适用于该研究问题。(二)文献回顾首先,回顾与本研究问题相关的最新研究发现。其次,简要讨论相关的,尤其是社会工作相关理论视角。然后,指出在回应类似研究问题的复杂性时采用不同研究方法可能会遇到的局限。;i爹震鬻泛社冬瀵黍鬃鬓 。t≤强套擎每社套善溪鹱i鬻黍寨蒸最后,总结以往研究的优点和不足。(三)研究方法研究方法部分应详细阐述开展本研究的原因、研究过程以及执行步骤。应注意,如果定性研究只是研究所采取的混合研究方法(mixed—methods)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在文章中应尽早明确这一点。描述研究者的价值判断或者所持观点和立场,包括可能会影响到研究过程和结果的研究者的个人特征和背景。描述作者的反身性(reriexivity)不仅能使读者清楚地认识到作者是如何看待研究对象和研究本身,而且对透明化(transparent)研究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此部分一般需交代以下各方面要求的内容,但也视具体研究而定,如不适用,请简述原因:1.具体研究方法确定具体的研究视角或方法(例如传记法、叙事研究法、民族志法、扎根理论法、现...

篇三:社会工作领域论文

工作 专业

 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一、论文参考题目 1、 如何搞好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2、 对解决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思考 3、 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与社会工作介入 4、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策 5、 社会转型视野中的社会救助工作思考 6、 单亲家庭儿童社会化问题探析 7、 防灾减灾领域的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8、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推进社会工作的思考 9、 发展性社会工作服务研究 10、 社工服务组织的发展与能力建设研究 11、 推动我国社工及其服务机构在社会服务中加强专业化建设的路径 12、 社会工作理论研究与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关系研究 13、 老龄化问题与社会工作发展的研究 14、 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与社会工作介入 15、 个案工作价值观与本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研究 16、 四川省社会工作发展的趋势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17、 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研究 18、 社会工作者预防职业耗竭与自我关怀策略研究 19、 突发性危机事件的社会工作支持系统研究 20、 学校社会工作与贫困生救助体系研究 21、 中国现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下辖各侧面)困境与对策分析 22、 社区发展与居民能力建设

 23、 新农村建设与农民参与的主体性分析 24、 西部地区农村发展的另类模式探究 25、 从“小额信贷”到“公平贸易”——“输血式”扶贫模式的渐进路径 26、 (××地方)(老年/青少年/儿童/妇女)社会工作现状的调查 27、 (××地方)农村留守儿童需求的调查 28、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行为偏差青少年的研究 29、 当代大学生(就业选择/人际关系)的研究 30、 当代贫困大学生(学习现况/消费行为/业余兼职/自选某侧面)的调查研究 31、 ××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工作需求的调查 32、 ××少数民族地区××社会问题的调查 33、 ××少数民族地区宗教信仰现状的调查 34、 ××农村少数民族社区民族互动关系的研究 35、 自然灾害与农村贫困的关系研究 36、 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反贫困研究 37、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适应性研究 38、 妇女社会地位评价方法研究 39、 社会变迁中的农村性别分工研究 40、 ××视角下小组工作的介入研究

篇四:社会工作领域论文

工作本科毕业论文

 论社区如何实现行政管理与 自我管理的有效衔接

  论社区如何实现行政管理与自我管理的有效衔接

 目

 录

 内容摘要------------------------------------------------ 1 页 一、 社区管理现状---------------------------------------- 1 页 二、 行政管理与自我管理的关系---------------------------- 2 页 三、 社区管理行政化倾向严重的弊端------------------------ 2 页 (一)

 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于社区自治的发展------------------ 2 页 (二)

 传统的城市管理体制下, 社区自治被虚化-------------- 2 页 (三)

 社区自治的实践过程中服务工作资源缺乏-------------- 3 页 (四)

 传统社区行政管理同当前社区自治不相适应------------ 3 页

 四、 社区实现行政管理和自我管理的有效衔接的途径---------- 3 页 (一)

 理顺社区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治的关系------------------ 3 页 (二)

 加快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区域性“大党建” 运作体系建设 4 页 (三)

 实现社区管理的多元化------------------------------ 4 页 (四)

 因事制宜, 简化社区考核制度, 充分体现社区自治------ 4 页 参考文献------------------------------------------------ 4 页

 论社区如何实现行政管理与自我管理的有效衔接

 摘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要“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的良性互动”。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在实践中迅速发展, 不难发现, 城市社区管理中“政社不分” 的情况依然存在。

 只有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有效衔接、 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知良性互动, 才能充分激发城市社区发展的内在动力, 有效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和矛盾, 不断推动和谐社区建设的整体进程。

 笔者在本文中通过总结社区建设实践, 剖析成因及利弊, 梳理二者之间的契合关系,尝试着解答这一问题。

 关键词:

 社区行政管理;

 社区自我管理;

 有效衔接 ; 良性互动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要“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有效衔接、 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的良性互动”。

 随着社区建设的发展, 新情况、 新问题不断出现,社区建设日益呈现出多元化、 复杂化的趋势:

 政府机构改革, 政府许多社会职能、 服务职能都转移至社区; 企业深化改革, 企业办社会的职能、 退休职工的管理、 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都要社区这个载体承担。

 如何克服社会管理体制的不适应性,形成政府和社区的相互强化格局, 实现社区行政管理和自我管理的有效衔接, 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的良性互动, 就有待于我们去进一步的研究和思考。

 一、 社区管理现状

 社区是指一定数量居民组成的、 具有内在互动关系和文化维系力的且具有一定认同性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

 社区具有社会服务、 社会化、 社会民主、 社会保障和社会控制五大功能,

 在现代社会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社区的组织居民委员会虽然在《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中被规定为“居民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但在实践中社区居委会的工作还没有突破办理政府行政事务为主, 办理社区自治事务为辅的现状。

 工作中表现出较强的行政性, 自主性、 自治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社区居委会已经成为了 街道办事处的下属单位, 听从街道办事处的安排, 从事政府部门的行政性工作。

 在社区治理中政府各职能部门都强调“工作向社区延伸”, 特别是社区基础设施建成后, 纷纷要求进驻机构, 理直气壮地把工作任务压给社区, 而不是把各自的职能服务到社区, 并要接受各有关部门的检查和考核, 形成了 “社区是个筐, 什么都能装”的局面, 社区居委会成为行政化组织。

 据了 解社区居委会目 前共承担了 党员管理、 妇女儿童、 文化体育、 计划生育、 综合治理、 安全生产、 残联、 低保、 优抚、 双拥、 红十字、 环境卫生、 健康教育、 科学普及、 民事调节、 信访接待、 劳动保障、 退休管理、 老年协会、 关心下一代、 兵役登记、 工会建会、 经济普查、 房产调查、 商业网点调查等 10 多类 60 多项工作任务, 而有些工作是需要入户调查的, 如:

 计划生育、 残联、 低保、 劳动保障、 退休管理、 经济普查、 房产调查、 商业网点调查等, 按每个社区平均 2500 户计算, 一个项目的入户调查就要动员所有社区干部历时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

 另外, 近几年各地市、区政府部门都曾提出本部门业务工作进社区的要求, 纷纷在社区“挂牌”, 如环保进社区、 文化进社区、 科技进社区、 卫生进社区等, 与街道签订相关责任状, 由街道具体安排, 保证工作任务落实, 在社区挂牌的机构越来越多, 但实质上由于人手短缺、 办公地点匮乏等原因, 这些服务往往形同虚设, 没有让广大社区居民真正受益。

 图:

 实际运行中的区(职能部门)

 -街-社区关系

 社区居委会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自我服务的自治功能被行政化所覆盖。

 社区工作行政化倾向严重, 削弱了 社区居委会对居民群众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弱化了 社区居委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职能, 严重影响社区自治功能的发挥。

  二、 行政管理与自我管理的关系 行政管理是政府依法对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构内部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活

 动, 具有管理主体单一性、 权力运行单向性和强制性等特点:

 行政管理主体是掌握公共权力的政府机关, 其他社会组织和力量被完全排除在外; 行政管理权力呈自上而下的运行状态, 它通过制定政策、 实施政策和行政命令, 对社会公共事务实行单一向度的强制性管理。

 自我管理是社区自治组织通过民主的方式对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活动。

 依法行政是行政主体实施任何行政行为均要遵循法定权限、 法定实体规则和法定程序规则。

 居民自 治是指社区居民自治, 指在社区内通过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的方式, 实现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自我服务的目标。

 行政管理与自我管理、 依法行政和居民自治体现了 上与下、 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的关系。

 按照政府和自治组织的划分, 应做到“该行政管理的权责归政权组织, 该自治的范畴归到自治组织”, 对社区实施行政管理主要是督促社区管理主体协助政府工作, 与社区自治是相辅相成。

 三、 社区管理行政化倾向严重的弊端 当前中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归根到底, 在于社区管理体制难以适应社会转型对政府执行力、 社区自治能力的需求。

 (一)

 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于社区自治的发展 在法理层面, 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是指导与被指导关系, 但在实践中, 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变成了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 居委会的工作只能向政府负责, 而不是向居民负责。

 政府的诸多职能部门为使居委会能更多更好地完成自己委派的工作, 实现本部门的工作目标, 习惯于用政府部门的体系对居委会工作进行考核、 评比, 这就造成了居委会工作与群众实际需求的脱节, 成为基层政权的行政化组织, 背离了社区自治的本质。

 (二)

 传统的城市管理体制下, 社区自治被虚化 社区沦为行政管理任务的“腿” , 居民委员会的组织机构成为与政府机构一一对应的“小政府机构” 。

 有些居民委员会的机构就与街道办事处有着对应关系:

 街道办事处的司法科, 对应居民委员会的人民调解委员会; 街道办事处的民政科, 对应居民委员会的社会福利委员会; 街道办事处的城管科, 对应居民委员会的公共卫生委员会;街道办事处的计划生育委员会, 对应居民委员会的计划生育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与街道办事处不仅是组织机构对应, 而且任务也对应。

 社区自治职能和服务职能未能成为社区工作的主体内容, 而是被搁置和虚化。

 社区、 街道、 区政府管理职责不清, 政府职能“越位” 与“缺位” 并存, 挫伤了居民的自治热情。

 (三)

 社区自治的实践过程中服务工作资源缺乏 在当前我国各城市社区自治的实践过程中, 一方面, 逐步确立了 社区自治地位,但另一方面, 随着大量行政职能的上交, 城市管理体制下的许多权力、 经费和资源政府也一并收回, 社区服务工作面临着缺乏资源的尴尬局面。

 (四)

 传统社区行政管理同当前社区自治不相适应 政府职能部门在传统社区管理体制下已习惯了 把工作任务下放给社区, 在当前社区自治的实践过程中, 当大量的行政管理职能被上交, 工作量骤然增加, 市、 区政府职能部门对这种新的工作局面表现出不理解、 不适应。

 离开了 基层社区这条“腿” 之后, 客观上确实也面临着城市管理幅度大为拓宽、 管理手段明显不足、 管理能力相形见绌的考验。

  四、 社区实现行政管理和自我管理的有效衔接的有效途径

 (一)

 理顺社区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治的关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要“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有效衔接、 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的良性互动”。

 根据这一要求, 政府对社区的管理应当从宏观的角度来考虑。

 但在实践中, 政府及其派出机构是通过对社区组织与社区资源的控制对社区实行单一的、 垄断性和强制性管理来达到管理居民的目的的。

 而对于作为管理对象的社区来说主要是接受和服从管理。

 体现出了 极强的行政色彩。

 新形势下基层管理体制强调的是一个上下互动的过程, 它主要是通过合作与协调、 伙伴关系的确立、 认同和共同的目 标等方式实现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应是建立在市场原则、 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关系。

 其管理机制所依靠的不是政府的权威, 而是合作网络的权威, 其内容是多元的、 相互的, 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管理。

 社区管理中体现出的主体关系, 将不再是政府组织与其他组织单纯的管理和被管理关系, 而是通过建立合作的关系来实现社区管理的目标。

 一是要求政府改变对社区行政管理的方式。政府必须改变工作方式, 转变职能, 加大“准入制” 的监管力度, 真正做到“权随责走, 费随事转”。

 政府职能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在处理与居委会的关系时, 一定要把握住之间的“指导与协助、 服务与监督” 的关系。

 要明确行政管理部门和社区自治组织之间不是行政隶属关系, 而是基于共同处理社区公共事务需要的协商合作关系。

 政府在社区行政管理中应发挥主导、 引导、 组织、 协调、 服务作用。

 社区自治组织是全体居民进行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载体, 政府要尊重居民组织自治权, 充分保障居民合法权益, 切实保障居民民主自由权利, 形成政府-社区工作的合力, 有力地促进社区建设健康、 有序、 协调发展。

 这样既能增加社区和政府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又能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对社区的认同感。

 二是政府要转变对社区管理的理念, 提倡社区自治的模式, 即把政府管理和社区居民自治结合起来, 建立协商共建机制。

 这就要求政府:一要充分认识社区的自治性, 把社区作为一个具有合法法律地位的自治组织对待; 二要大力发展社区自治组织, 社区自治组织的构建应该按照非政府组织的模式进行, 强调它的民间性、 多样性; 三要加快建立官民协商合作机制, 改变过去那种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使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在社区管理中发挥主体作用; 四要发挥社区居民所拥有的资源优势, 建立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激励机制。

 (二)

 加快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区域性“大党建” 运作体系建设 社区党组织是社区组织的领导核心, 它是在街道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对社区工作实行全面领导, 是社区党建、 社区建设与管理的领导核心。

 负责动员、 组织、 管理、 协调社区的组织、 行政、 人力等各种资源。

 在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治的衔接互动发展中, 社区党组织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一是要形成坚强有力的政治领导机制。

 在城市社区, 居民对党的权威和能力有着强烈的认同。

 而在社区现行体制下, 社区党组织要领导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工作, 要通过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确保居民自治的政治方向正确。

 二是要形成严密有效的组织保障机制。

 社区党组织要对社区党员进行教育, 并利用健全的组织体系和完善的组织生活, 把社区党员有效地加以整合动员, 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增强其与政府沟通合作的愿望。

 三是要形成广泛的沟通协调机制。

 社区党组织在领导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工作的同时, 也要对社区内其它社会组织进行引导, 对社区事务进行指导, 同时协调社区居委会和其它组织的关系, 进一步形成社区自治发展的合力。

 (三)

 实现社区管理的多元化 在目 前社区管理中, 介入的社区组织比较单一, 绝大部分社区事务, 都需要社区自治组织和社区党组织承担。

 实际上有能力介入社区治理的组织是多种多样的, 包括社区自治组织、 政党基层组织、 政府职能机构、 中介组织、 民间组织等。

 多种组织的

 介入, 以及职能的分担, 有利于构建社区民主的实施。

 社区职能集中在社区自治组织,必然会促使政府强化对社区的影响力。

 政府应当转变管理方式, 从直接控制转向引导、激励和协调等间接管理方式, 从根本上改变社区自治行政化的处境。

 各类组织的介入,有助于形成组织之间的竞争、 监督和平衡, 多元的组织模式, 不仅可以激励和便利更多的居民参与社区的自治, 还可以防止社区为了利益而背离居民意愿。

 (四)

 因事制宜, 简化社区考核制度, ...

推荐访问:社会工作领域论文 社会工作 领域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