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老龄政策理论研究调研报告9篇

时间:2022-11-10 19:45:12 来源:网友投稿

老龄政策理论研究调研报告9篇老龄政策理论研究调研报告 项目举办单位南华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团委 项目承办单位 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 1 目 录 1、老龄化的基本情况和呈现的问题 1.1基本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龄政策理论研究调研报告9篇,供大家参考。

老龄政策理论研究调研报告9篇

篇一:老龄政策理论研究调研报告

举办单位 南华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团委

  项目承办单位

 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

 1

  目

 录

 1、老龄化的基本情况和呈现的问题

 1.1 基本情况

  1.2 呈现的问题

  2、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存在的主要影响

  2.1 农村人口老龄化对计生工作产生重大影响

 2.2 农村人口老龄化加重劳动人口的扶养负担

 2.3 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医疗机制尚且达不到人口老龄化的需求

 2.4 农村的老年性社会组织比较薄弱

 2.5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的问题

 3、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

 3.1 从社会整体发展来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运行低效

 3.2 从国家政策来看计划生育政策加速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

 3.3 从经济发展来看农村人口收入偏低导致子女供养能力受限

  3.4 从家庭来看劳动力人口外流导致农村空巢现象日趋严重

  3.5 从思想观念传统养老习惯根深蒂固致使村民对养老保障制度认识淡薄

  4、对当地政府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建议

  4.1 建立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4.2 运用新的模式缓解劳动力短缺

 4.3 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4.4 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5、其他方面的建议

 5.1 积极推行社会化居家养老

 5.2 加强敬老爱老的伦理道德建设

  6、附件

 附件1关于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调查问卷

  附件2关于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调查统计结果

 2

  关于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调研报告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社会进步、经济、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人口总体结构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应对。

  1、老龄化的基本情况和呈现的问题

 1.1 基本情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我们在进行工业化建设的同时没有相应地进行城镇化建设使得大量人口滞留在乡村。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1990 年我国共有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9275 万人其中居住在农村的有 7285 万人约占了全国老人总数的四分之三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有关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65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 6.96%。比 1990 年上升了 1.39 个百分点。而居住在农村的人口为 80739 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达 63.91%。农村老年人口总量近 6 千万左右。

 现阶段我国农村既面临原来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又面临新增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同时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庞大,加上青壮年从农村外迁,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成为一个进一步发展趋势。

 综观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形势十分严峻:我国农村老龄人口绝对值为世界之冠农村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并具有累进性。我国农村人口未富先老,对经济压力很大,农村老龄人口高龄化趋势十分明显。

  而人口老龄化加剧将进一步影响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而牵涉一系列现实问题如社会养老保障医疗保障老年人权益保障等。

 2009 年 7 月南华大学城市建设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暑期“三下乡”赴衡阳周边乡村进行实地调查 据我们统计的数据显示 56.2%的调查对象对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不了解有 41.0%的人在一定程度上认为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会危及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

 1.2 呈现的问题

 1、来自出生率的影响——农村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

  1973 年以来 我国逐步推行计划生育政策 三塘铺镇在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下至 2009 年出生率大幅下降有资料显示自上世纪 70 年代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三塘铺镇的人口出生率从 1970 年的 33.4%下降到 2008 年的 12.40%。可见

 3

  出生率的下降对展坪老龄化影响明显而且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继续推行还存在相当大的出生率下降的空间所以农村老龄化程度会逐步加深。

  2、来自死亡率的影响——农村老年人口比重相应升高

 农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加上农村保存较好的自然环境等均有助于农村老年人的健康与长寿。在生育率下降的同时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在迅速延长。据资料显示1957 年三塘铺镇男性和女性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分别为 5582 岁、5595 岁而到目前为止男性和女性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分别上升为 6736 岁、7189 岁。死亡率下降的作用是复杂的死亡率的降低增加了农村各年龄组人口比重但对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这两端的作用更为明显。死亡率的下降使少儿人口比例和老年人口比例都有所增长因此随着死亡率的降低农村老年人口比重相应升高。

  3、来自农村人口迁移率的影响——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加剧

 三塘铺镇人口数为 19505其中农业人口为 18727改革开放前严格控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使就业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在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及社会经济结构转变的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而形成城市化浪潮其中 16-40 岁是迁移人口的主体有户籍迁移、自发迁移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化速度快发展机会多农村人口迁移率高农村则出现大量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在很多地区都出现了“空心村”现象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程度。

  2、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存在的主要影响

 2.1 农村人口老龄化对计生工作产生重大影响。

 绝大多数三塘铺镇的老年人将自己的养老问题寄希望于下一代并与自己的子女同居或互为邻居。在国家实行人口计生政策后他们习惯的看到男孩比女孩在很多方面都有传统优势而且女孩出嫁后基本上不承担养老责任更确切的说他们的养老问题主要落在了男孩的肩上加之“养儿防老” 、 “母以子贵”等观念导致重男轻女、遗弃女婴现象在部分地区还存在着造成男女性别比例失调。下图的数据可以显示在三塘铺镇与老人同住在一起的占 81.9%其中住在同一套房子里的占 52.1%住在同一个村的占 29.8,没有与老人住在一起的占 18.1%。在农村地区重男轻女的现状下三塘铺镇的男女比列失调现象也犹为严重。此外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下降是导致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原因。虽然放宽计生政策可以减缓农村人口

 4

  老龄化的步伐但现阶段由于我国的农村人口基数大经济还不发达等客观情况是不适宜放宽人口计生政策的。

  2.2 农村人口老龄化加重劳动人口的扶养负担。

 劳动者所创造的社会价值一方面要供自身支配另一方面也不得不分配给老年群体。让现有的劳动者来赡养多数失去劳动能力的老年群体这无疑在代际之间形成了一种对社会资源占有使用的博弈。根据上侧图标显示的数据分析可知三塘铺镇的老人有69.80%的平均年零花钱水准是在 200 元到1000 元之间 这对于生活水准本来就不高的农村劳动者就带来了很大的负担。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和规模的加快社会资源必然要倾向于老年群体的消耗给社会劳动者增添生活的负担。事实上农村较低水平的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发展现状一方面造成农村劳动人口就业机会特别是高薪就业机会较少另一方面代际冲突时有发生使农村老年人养老无法得到保障。所以根本上如果不提高农村劳动人口的经济生活条件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将难以您是否与老人同住3.20%14.90%29.80%52.10%00.10.20.30.40.50.652.10%29.80%14.90%3.20%A是住同一套房子B是住同一个村子C不是一个农村一个城市

 D不是老人住养老院 10.40%44.20%25.60%19.80%00.050.10.150.20.250.30.350.40.45A 200元以下B 200元~500元 C 500元~1000元D 1000元以上每一年您给老人多少零花钱

 5

  得到解决。

 2.3 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医疗机制尚且达不到人口老龄化的需求。

  长期以来 我国农村的老年保障形式是家庭养老。

 由下面图表显示的数据可知在三塘铺镇竟有 56.4%的老年人没有参加养老保险甚至还有 8.5%的老人不知道有养老保险。改革开放以后在社会经济转轨的新形式下随着农村集体保障制度和家庭保障功能的日趋减弱以及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农村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在农村地区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需求也更加迫切。近几年政府在农村推行合作医疗但是推行的速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慢的也就是说农村和城市在医疗保险覆盖的面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性。农村人口老龄化迫切需要加强农村关于老年群体的特殊的社会保障机制、医疗机制建设。

  2.4 农村的老年性社会组织比较薄弱。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 我国的社会组织结构也将发生重大变化 以老年人为主的社会组织和为老年人服务的社会组织将不断发展和完善。随着未来老年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和社会性老年问题的日益严重 老年人为实现自己的经济和政治要求、满足自身生活和娱乐的需要老年组织和为老年人服务的社会组织将由自发到自觉地快速形成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现阶段与城市相比农村的老年社会组织建设意识还不强农村老年群体自身及其他相关利益群体对老年社会组织的建设重视不够但是在三塘铺镇根据以下图表显示可知42%的农村地区没有设立老年性社会组织的专门服务37%的农村地区有这样的服务机构但不够周到。

  A参加了B没有参加C不知道有养老保障D知道但不愿意参加020406080100120频数您或您家老人是否参加了当地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障56.4%

 28.7%

 8.5%

  6.4%

 6

 2.5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的问题。

 长期以来长辈抚养子女子女赡养长辈"哺育"与"反哺"的关系形成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然而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时期特别是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小家庭日益增多使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冲击社会上出现了重小轻老冷漠、远离老年人的现象歧视老年人的问题在有些地方非常突出虐待、残害老年人的案件时有发生。

 这给老年人的精神层面带来巨大的震痛和创伤。

 部分老年人由于生活单调、无人照料而变得性格迥异在周围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不利于乡村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根据在三塘 铺 镇的调查数 据 显示在三 塘 铺镇有37%的村民认为老 年 人需要精神需求5%的村民 认 为老年人需 要 物质需求只有一半的村民认为对老年人来说精神和物质上的需求都是很重要的还有少数人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造成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没有得到较好的照料给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地冲击所以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更应该值得关注。

 3、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

  3.1 从社会整体发展来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运行低效

 本地是否有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机构B有但服务周到37%C没有42%A说有到13%服务得很周D没8%听 您 觉 得 对 于 老 年 人 来 说 物 质 需 求 重 要 还 是 精 神 需 求 重 要D 没 考 虑 过0%5%A

 精 神 需 求37%B

 物 质 需 求5%C 二 者 都 需 要53%

 7

  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 70%左右农村人口不仅绝对数量多而且老龄化程度也很高。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依然是以家庭和土地为主的形式制度化养老保障只覆盖极少数农村人口。诸如敬老院、抚老所、老年公寓、福利院之类的机构养老与农村老年人几乎无缘。这主要是因为农村人口高度“流动性”和“不稳定性”造成的广大的农村老年人群面临着既不能依靠国家养老又难以依靠子女养老的两难境地。农村中享有退休金的老人仅占 5.5%享有集体养老补贴的仅有 0.4%这就意味着 94.1%的老年人与社会保障制度无缘。

 中国老龄研究中心对全国抽样调查的 10084 个农村 60 岁以上老人样本中显示享受养老保险的只占 1.5.我国农村老年人是一个庞大的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 他们基本生活保障涉及多数人的切身利益广大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应当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注研究。

  90.00%

  3.2 从国家政策来看计划生育政策加速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

 从国家的人口政策来看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受出生率下降因素的影响,也就是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我国逐步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生率大幅度下降,2000 年总出生率为 2.31%,比 1950 年降低了3.5%。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出生率下降对少年人口比重下降起到的作用为 19. 5%,对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起到的作用为 2.7%,出生率下降对于人口老龄化的影响非常明显。并且直到本世纪前半叶,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出生率下降所起到的作用仍将比较明显。由此可见,我国现在面临的是低出生率下的人口龄化,出生率的快速下降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因素,也可以说我国人口老龄化是计划生育政策的直接人口学效果。从发展趋势看,由于农村存在相当大的生育下降潜力,随着农村经济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100.00%有退休金有养老金无保障农村老人保障情况百分比5.5%

 0.4%

  94.1%

 8

  的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的进一步落实,农村人口...

篇二:老龄政策理论研究调研报告

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状况调研报告〔范文〕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主动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省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把听取审议省政府关于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状况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作为今年监督工作重点。为了高质量做好这项工作,x 月,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xx 同志带着省人大社会委、民政厅、卫健委有关负责同志,先后赴xx、xx、xx 进行调研,听取三市和部分县〔市、区〕政府及发改、民政、卫健等相关部门养老服务工作状况介绍,实地走访了 xx 家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中心、基层医疗单位,全面了解把握我省城乡养老服务工作基本状况。社会委还先后赴 xx、xx、xx 等地进行了补充调研。此外,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征集人大代表、社会公众及部分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现将调研状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基本状况 xx 是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和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七普〞数据显示,全省 xx 岁以上人口 xxxx.x 万、xx 岁以上人口 xxxx.x 万,占总人口比例分别为 xx.xx%、xx.xx%。与 xxxx 年“六普〞数据相比,xx 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 x.xx 个百分点,xx 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 x.xx 个百分点。全省 xx 岁以

 上老年人口占比,估计从 xxxx 年开始超过 xx%。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主动应对人口老龄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进展思想,坚决落实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工作方针,立足我省人口老龄化实际状况,不断强化政策引导、优化资源配置、激发社会活力、推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呈现快速进展的良好态势,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加强统筹谋划,着力完善养老服务工作体制机制。一是健全组织协调和考核评价机制。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有关指标纳入高质量进展绩效评价,在全国抢先建立 xx 个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为推动养老服务工作高质量进展提供了完备的机制保证。二是形成系统政策支撑。制定实施 xx 省“十三五〞养老服务、老龄事业两个专项规划,并将“十四五〞养老服务进展规划列为省级重点专项规划,持续加强养老服务工作顶层设计。省级先后出台涉老惠老政策文件 xx余件,基本涵盖养老服务各领域各环节,形成了符合 xx 实际的政策体系。三是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先后于 xxxx 年、xxxx 年制定《xx 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和《xx 省养老服务条例》,对老年人权益保障和养老服务工作从立法上进行引领推动。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践进展需要,对相关法规进行修订完善,今年 x 月已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完成修订,全面修订养老服务条例预备工作即将启动。

 〔二〕聚焦群众关切,不断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注重强化政府“保基本〞的兜底作用,通过加大省级投入,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为主体的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保障水平持续不断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得到更好保障。一是整合各项养老保障制度,不断提高覆盖率。大力实施全民参保打算,截至今年 x 月底,全省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到达 xx%以上。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省定最低标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持续提高,为“老有所养〞夯实了物质基础。老年人意外损害保险实现承保地区全覆盖、承保老年人覆盖率达 xx.x%。二是完善老年人医疗保障服务,持续提高保障水平。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为经济困难老年人医保个人缴费予以补贴,为 xx 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免费建立健康档案、免费体检,将需要长期用药的老年疾病列入门诊特慢病按比例报销,加快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建设等。三是扩大兜底保障范围,切实保障困难老年人基本生活。将符合政策规定的困难老年人纳入低保、特困供给等制度化保障范围,全省城乡低保平均保障标准分别到达每人每月 xxx元、xxx 元;全省 xx.xx 万特困供给人员中 xx%为老年人,城乡保障标准分别到达每人每年 xxxxx 元和 xxxxx 元。

 〔三〕坚持多措并举,大力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能力。顺应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增加多元、优质、高效、智能化的服务供给,推动养老服务由“保基本〞渐渐向“高质量〞转变。一是加大对家庭养老的支

 持力度。引导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政府对经济困难的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进行补贴,“十三五〞期间全省接受适老化改造的家庭超过 x 万户。指导南京等地方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将养老机构的专业化服务延长至老年人家庭,并探究开展“喘息服务〞,缓解老年人家庭照护压力。二是重点进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创新示范工作,形成省级引导、市级规划、区县推动的三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模式,xx、xx 等 x 市被评为国家级优秀试点城市。不断完善智慧养老服务网络体系,各县〔市、区〕均建成 x 个以上虚拟养老院,初步形成“xx 分钟养老服务圈〞。xx 在全国抢先开展居家养老夜间照护服务,打造 xx 小时全时服务链。三是主动引导社会参与。深化养老服务“放管服〞改革,全省社会力量举办或经营的养老床位占全省床位总数的 xx.x%。实施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建设普惠性养老床位近 x.x 万张。xx 胜利入选全国第一批城企联动普惠养老创新城市,建成运营全国首个城企联动普惠养老项目。鼓舞支持各地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建设养老服务项目,全省共落地实施养老类 PPP 项目 x 个。四是持续深化医养结合。实施护理型床位补贴政策,支持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全省护理型养老床位到达 xx.xx 万张,占养老机构床位总数的 xx.xx%。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立紧密的医养结合关系,推动医疗资源向社区和老年人家庭延长。xxxx 社区入选“全国养老示范社区〞,发挥了很

 好示范效应。

 〔四〕全面协同发力,切实激发养老服务进展动能。一是加强养老用地规划与供应。根据人均不少于 x.x 平方米的标准规划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十三五〞期间累打算拨养老用地 x.x万亩。全省各设区市均编制实施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建立完善新建小区与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使用的“四同步〞机制。二是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十三五〞期间,省级财政支配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超过 xx 亿元,带动市县财政投入超过 xxx 亿元。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探究对养老机构发放资产抵押类贷款。三是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引导和整合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资源,全省共有 xx 所高职院校和 xx 所中职学校设置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其中 xx 有 x 所职业院校开设养老服务专业,并且创办 xx 经济区健康养老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养老服务类专业人才。开展养老护理员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从 xxxx 年开展以来共有超过 x 万人获得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建立养老服务专业技术人员激励制度,鼓舞引导相关专业人员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四是主动培育养老产业示范项目。根据市场化、品牌化、项目化方式,通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培育一批服务业集聚区和创新企业,全面推动养老服务产业规模壮大、水平提升。“十三五〞时期,共认定省级养老服务业综合进展示范基地 xx 家,省级养老服务业创新示范企业 xx 家,先后共有 x 个基地、x 个街道〔乡镇〕、xx 家企业获得国家智慧健康养老试点示范项目。

 二、主要问题 我省在养老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探究了很多胜利阅历和好的做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对标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特殊是广大老年人的新期盼,还存在不少进展短板、困难和问题。

 〔一〕对人口老龄化的认识尚不到位。尽管我省较早进入老龄化,且老龄化程度较高,做了不少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工作,但对人口老龄化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认识缺乏,没有进行全方位的顶层设计,不利于持续、系统地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一是缺乏战略谋划和统筹推动。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对人口老龄化日益加深的趋势重视不够,没有放到现代化建设全局中进行谋划布局,导致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养老服务工作统筹性不强,照旧是少数部门在单打独斗、各自为战,尚未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二是养老服务针对性、精准化理念有待加强。受传统念影响,大多认为养老服务主要是衣食起居类照护服务,对不同年龄段、不同人群的服务供给缺少针对性。针对低龄健康老人,老年教育、老龄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基本上是制度空白;针对带病老人,居家医疗服务和社会照料服务有待加强;针对失能失智老人,长期照护保障制度亟待完善。三是老龄工作体制、机制尚不够健全。省市县尽管都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但有些地方尚未真正发挥应有作用。我省老龄工作机构从民政部门调整到卫生健康部门后,牵头协调老龄工作有较大难度,尤其是市县两级很少

 保存独立的老龄工作机构,工作力量大大减弱,职能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作用难以发挥。

 〔二〕养老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当前,我省经济社会进展快,人口老龄化程度高,日益增长的多元多样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不平衡不充分是养老服务的主要矛盾。从城乡看,农村常住人口老龄化比例高于城市地区,专业服务组织缺乏、机构服务质量不高、专业养老人才短缺等问题更为突出;从地域看,苏中、苏北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上与苏南仍有确定差距,养老服务进展水平与快速增长的老年人口规模不相适应。具体来说,一是居家养老基础性作用发挥不够。针对家庭养老的制度性支持政策还不完善,部分专业化服务主体对家庭的延长服务尚不充分,辐射带动作用不够明显。二是社区养老服务支撑能力有待提高。一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仅能满足简洁家政服务,专业化能力素养不高,不能满足失能失智、空巢独居老年人的照护需求。三是机构床位供给存在结构性矛盾。普惠型养老机构床位供不应求、“一床难求〞,市场化、收费高的养老机构床位相对来说供大于求、空置过剩。四是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不够规范。缺少统筹谋划、统一布局,多头建设、重复建设,信息互通共享不够,难以更好发挥作用。

 〔三〕养老服务人才供给缺乏。全省大约有 xx.x 万失能失智老年人,xx.x 万半失能失智老年人,专业的医疗护理和照护服务,需要各类养老护理人员 xx 万人,目前只有 x 万多人,存

 在特殊大的缺口。一是养老机构普遍缺乏有资质、高水平的专业医护人员。养老院在进展前景、从业人员身份及福利待遇方面较医疗机构有较大差距,专业医师和护士普遍选择医疗机构就业。二是现有服务人员综合素养亟需提升。大多数养老机构护工来自社会聘请,年龄结构不合理,多为退休人员、下岗职工和农村务工人员,专业能力较弱、服务水平较低。三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缺乏。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普遍比较少,服务能力和水平相对偏低,无法适应失能等行动困难的居家老人对入户医疗服务的需求。

 〔四〕医养融合进展照旧存在制约。长期以来,医养分设、各管一块,体制机制瓶颈障碍明显,政策融合、资源整合不够,部门间沟通不畅,确定程度上影响了医养融合。一是医养结合的配套补偿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医疗机构参与养老服务的主动性未能充分调动,送医到养老机构或者进入家庭的服务不够,入住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对医疗的迫切需求不能得到满足。二是养老机构配置医疗资源面临不少困难。部分养老机构虽对内设医疗机构有很高的主动性,但由于条件有限,难以到达国家相关标准,不能提供较为全面的医疗服务。三是部门之间协同监管有待加强。在推动医养结合过程中,缺乏统一的指挥协调和纠纷化解机制,不同部门之间横向沟通不够充分,出现多头监管或监管盲区的状况。

 〔五〕社会力量参与深度不够。在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方面,尚需更多地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激发养

 老服务市场活力方面的政策,仍需进一步落实到位。一是民办养老机构运营困难。政府对不同主体兴办养老机构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同,尤其是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不够,导致民办养老机构往往由于投入过高,资金平衡困难,甚至难以为继。二是养老服务领域融资难问题照旧存在。对于整体养老产业金融的专项政策仍是空白,尤其是对新兴养老细分产业,特殊是老年文娱、智慧养老、养老用品等方面金融支持工具单一,此类企业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进展难题。三是养老产业进展存在短板弱项。养老产业总体处于起步阶段,老龄产品研发相对滞后,品牌化、规模化的养老龙头企业数量偏少,产业内容和运营模式较为传统单一,与其他关联行业的融合度有待提升。

 三、对策建议 “十四五〞时期是我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推动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期,我们要坚持以 xx 总书记关于养老服务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引,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相结合,强化顶层设计,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加快补齐短板弱项,着力构建政府保障基本、社会增加供给、市场提升层次的养老服务业进展新格局,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进展,让全体老年人享受高品质晚年生活。

 〔一〕进一步加强老龄化社会宏观战略商量和谋划。将来较长一段时间,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将是基本国情、省情。主动主动应对这一趋势,关系到代际和谐与社会活力,关系到 xx 的长远进展。一要从战略的高度谋划养老服务工...

篇三:老龄政策理论研究调研报告

人口老龄化调查报告 3000 字

  21 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对于占比重较高的老龄化人口国家之一,我们国家对于老龄化的问题相当的重视。如下是给大家整理的关于人口老龄化调查报告 3000 字,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人口老龄化调查报告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 年,我国 60 岁以上人口升至亿,已占总人口的%,已步入老年型国家。人口老龄化是当前与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我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能否有效加以应对已经成为关系我国未来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牙克石市的人口规模锐减、老龄化严重的问题,已给我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带来深刻影响。面对日益凸显的老龄化问题,牙克石市人大常委会把对我市老年人权益保障和养老产业发展情况作为重要工作,成立了专题调研组,制定调研方案,并通过实地察看和座谈交流,全面了解了我市应对人口老龄化积极发展养老事业的现状。

 一、基本情况

 截止 20XX 年底,牙克石市有 60 岁以上老年人 63261人,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其中 70 岁以上 23970 人,80 岁以上 8020 人,90 岁以上 648 人,100 岁以上 10 人,空巢老人 6973 人。

  近年来,牙克石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始终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六个老有(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目标,不断加大政策保障力度,逐渐形成了全市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尚,使老年人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老年人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1.老龄工作体制不断完善。市政府于 2002 年成立牙克石市老龄工作委员会,设立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各镇(便民服务中心)、各街道办事处老龄办设在各地民政办。60 岁以上老年人由自治区、盟市、旗市区按照每人每年 2:4:6 的比例安排老龄事业经费,于 2008 年纳入财政预算。基本做到了老龄工作组织网络健全,活动经费到位。

 2.老年法规政策体系不断健全。我市于 2008 年在呼伦贝尔市率先制订《牙克石市老年人优惠政策的若干规定》并予以施行,同年发放《牙克石市老年人优待证》2 万册。2009年,呼伦贝尔市出台《呼伦贝尔市老年人优待办法》,市政府按此优待办法,要求有条件的医院开设了老年病门诊,在窗口设置老年人优先标志,免收挂号费;在火车站、汽车站设置老年人优先购票标志,候车室设置老人席,老年人乘坐上述公共交通工具时可优先进站、检票、上下车。按照《内蒙古自治区 80 岁以上低收入老年人高龄津贴发放管理办法》,

 从 2011 年起为我市 80 周岁及以上低收入老年人每人每月发放高龄津贴提高到 100 元,100 周岁及以上每人每月发放津贴提高到 300 元。

 3.老年人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我市全面建立了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等相结合的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并实现全覆盖。同时,对城镇三无老人实行分散和集中供养,其中分散供养费为每人每月 560 元,集中供养费为每人每月 780 元。

 4.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我市初步形成了老年服务事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的良好局面。目前,我市有社会福利机构 11 个,敬老院 1 个,床位数达到 1170 张。争取上级民政部门投入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项目 5 个,1 个已初步建成。

 5.敬老爱老活动深入开展。一是加强敬老爱老宣传工作。市政府积极对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进行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在电视台、广播电台的重要时段播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发放《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读本千余册,有效地提高了社会对涉老工作的关注。二是广泛开展敬老月活动。活动期间走访慰问特困、高龄、空巢老年人和社会福

 利机构。在每年老人节期间,各镇(便民服务中心)、各街道办事处都广泛开展了老年人文艺演出、运动会、乒乓球赛、门球赛及老年人书法、绘画竞赛等文体活动。我市老年大学开设了绘画、书法、声乐、乐器、微机五个专业,极大丰富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三是认真组织开展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市政府把开展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作为重要抓手,通过开展敬老孝星评选表彰活动,评选出了一批孝亲敬老楷模,以点带面,扩大社会影响,促进社会敬老爱老风气的进一步形成。

 6.老年人合法权益得到较好维护。市政府依法打击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保障老年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两年来,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涉老案件 39 件,其中刑事案件 18 件,涉及赡养民事案件 21 件,判决 2 件,调解9 件,撤诉 10 件。老龄工作机构和涉老部门及时受理和协调解决老年人的信访投诉,有效地维护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7.老年人参与社会渠道不断拓宽。市政府坚持从政治上和生活上关心老年人,为他们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历届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均有一定数量的老年人参政议政,许多退休老党员积极投身到助老志愿者和关心下一代教育服务中,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余热,营造了全社会支持老有所为的浓厚氛围。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人口老龄化是未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性重大问题。我国受计划生育政策、生育意愿下降等多种因素影响,人口老龄化速度大为加快。据国家老龄委的预测,到 2025年前后,我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 14%左右,进入到深度老龄化社会。近年来,我市的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如何应对好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1.传统的养老模式不适应时代发展。日益庞大的群体特别是随着家庭小型化,空巢老人逐年增多,对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家庭养老的模式不适应时代发展了,子女即使在主观上有十分孝敬老人的愿望,客观上却无照料老人的条件和能力。

 2.养老服务体系不完善。一是各部门在推进养老服务工作上没有形成合力;二是养老服务队伍缺乏,护理人员专业水平、业务能力、服务质量非常有限,根本无法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总体不高、投入有限、社会参与不足、缺乏有效的激励扶持政策,导致老年护理人员严重不足;三是社区养老亟待发展。有的社区即使有老年人活动场所,但仅停留在为老年人提供活动场地,离主动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服务、精神慰藉、文化教育等全方位的养老服务还有较大的差距;四是公办养老机构床位有限,供

 需矛盾仍比较突出。同时,民办养老机构规模小、起点低、投入不足,处于微利经营状态,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难度较大。

 3.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有待加强。社会各方面重视程度不够,伤老、弃老、虐老等情况还存在;同时,市场化也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提出了挑战,加之基础设施不完善,诸如老年人就医、保健、康复、娱乐、文体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足,缺少老年人活动场所,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也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使老龄工作面临巨大的压力。

 4.养老服务业相关政策还需加快落实。近两年来,国务院、自治区和呼伦贝尔市政府分别出台了《关于扶持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有诸如土地出让金和税费减免、一次性建设补贴、床位补贴、信贷支持等多项优惠政策。自政策出台以后,多家企业和个人有意向建设大规模、上档次的养老机构。但是由于这些政策的具体措施正在制定中,存在有关鼓励、扶持、优惠政策滞后等问题,还有大量的民间资本不能有效引导到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上。

 三、对策及建议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积

 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十三五规划纲要强调,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以人口战略、生育政策、就业制度、养老服务、社保体系、健康保障、人才培养、环境支持、社会参与等为支撑的人口老龄化应对体系。

 1.进一步加大《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宣传贯彻力度。各级政府要重视并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宣传工作,将其列入年度普法教育,开辟宣传专栏,积极营造敬老、养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敬老孝星敬老模范等形式多样的评比宣传活动,大力弘扬尊老敬老民族传统,积极倡导孝道文化;同时,加大为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的组织和个人的宣传力度,在全市形成尊重、关心、帮助老年人的社会新风尚。

 2.加快建立完善老年医疗保障体系。要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开设老年专科或病房。要大力整合和发展社区老年卫生服务体系。切实加强老年人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知识传授。落实老年人就医优先、优惠的政策,建立起为老年人提供预防、保健、医疗、护理、康复、上门医疗、家庭病床、保健咨询和医疗救助等便捷的一体化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医养结合,积极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家庭,加快推进面向养老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试点。还要进一步完善贫困老人医疗救

 助制度。

 3.要大力发展老年照料服务产业。应按照中央提出的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的目标要求,加大对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场所以及适老化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投入,建立并完善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服务支持系统,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水平。要适应劳动力流动加剧、孤寡老人、独居老人、空巢老人不断增多的新形势,把对老年人集中照料、分散照料、家政服务和精神慰籍等照料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投入,加快发展。在强化家庭养老的基础上,加大以公办养老为示范、社会力量建院为骨干、社区服务为依托的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开展托老、上门照料等为老服务业务,拓展社会化养老服务功能。要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在每个社区建立起一支专兼职和志愿者相结合的经常侍奉老人的工作队伍。逐渐形成以设施服务、定点服务和上门服务为手段的老年照料志愿服务体系。

 4.加快老年群众性组织建设。要把建立老龄协会等老年群众性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老年人的桥梁和纽带,作为活跃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载体给予高度重视。大力发展老年人行业协会(如老年教育工作者协会、老年医务工作者协会、老年文艺工作者协会、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等等)和市、镇(街道)、社区老龄协会。疏通老年人向党委、政府反映诉

 求、谏言献策的渠道,加强老年群众活动阵地建设,加大对老年群体组织的资金扶持。

 5.进一步加大对老龄事业的投入。要从我市实际出发,把老龄工作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按自治区政府规定落实老龄工作经费,及时补充养老、医疗保险、城乡居民低保救助资金以及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建设、老年教育资金等,支持老龄事业发展,特别是加大对基层老龄工作经费投入。同时,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多元化的老龄事业投入机制,多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资源,加快智能化养老发展。

 6.积极探索福利机构运行规范管理。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这无疑为企业开发和提供养老服务和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从事健康养老的企业大有可为。我市要研究制定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促进老龄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消除体制障碍,吸引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产业。对已经取得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的养老服务机构进行等级评定,加强全市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规范化管理,促进我市养老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要加强各类福利机构工作人员上岗培训,不断增强工作人员为老服务意识,提高他们的服务技能,并探索实行资格认证、持证上岗制度。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更是应对老龄化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窗口期。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好牙克石市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理性发展、力争上游的工作指导思想,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努力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以积极应对和解决好人口老龄化问题,为牙克石市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篇四:老龄政策理论研究调研报告

市老龄工作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为促进全市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目标,按照市人大常委会 XX 年工作安排,X 月下旬,常委会副主任 XX 同志带领市人大社会委的同志和部分市人大代表组成调研组,通过深入市老年病医院实地查看了解、组织召开由市发改、财政、民政、卫健、人社、医保、司法等部门同志参加的汇报暨座谈会等方式,对全市老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全市老龄人口基本情况。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市常住人口 X 万人,其中 60 岁以上人口 X 人,占比为 XX%,人口老龄化比例居全绵阳第 X 位;65 周岁以上人口为 X 人,80 周岁以上高龄老人 X 人(其中 80—89 周岁 X人,90—99 周岁 X 人,100 周岁以上 X 人),约有 X 万名在档失能、失智老人,其中重度残疾 X 余人。老年人群体呈

 现基数大、增速快、寿龄高、空巢多等特点,医疗护理、生活照料、康复养生、精神文化等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我市已进入超老龄化社会。

 (二)全市老龄工作开展情况。近年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老龄工作,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行政、部门密切配合、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上下左右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持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改善老年宜居环境、到位落实老年社会优待、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努力满足全市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新安医养中心”“两院一体”医养融合模式成为四川首家试点单位,市老年病医院被列为全国医养结合工作典型经验推广,重华镇公安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XX 年,城乡居民基本养保享受待遇 X 万余人,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60岁以上参加城乡居民医保 X 万人;老年人社会救助实现“应保尽保”,特困人员供养 X 人(城市特困 X 人、农村特困 X人)发放资金 XX 万元(城市特困 X 元/人/月、农村特困 X元/人/月);发放高龄津贴资金 X 万元,惠及 X 万人次;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 X 件,涉及金额 X 余万元;适老化改造养老机构 X 所,涉及养老床位 X 张。目前,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 X 家,康复医学科设置率达 X%、老年医学科设置

 率达 X%;医养结合服务机构 X 家,开放床位 X 张(公立 X张、民营 X 张);有养老机构 X 所,其中公办 X 所(X 所农村敬老院,X 所城市公办),民办 X 所,养老床位 X 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 X 张;建成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X个,农村老年活动中心 X 个,城乡养老设施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 X%;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 X个,每年为 65 周岁及以上老人免费健康体检 1 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乡机构养老发展不平衡。随着现有养老机构供给与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矛盾的加剧,因地理位置、社会经济发展等原因,处于主城区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公办养老机构床位使用率较高,处于离城区较远、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自然环境较差的乡村公办养老机构的床位使用率还不够、甚至闲置,呈现出城乡机构养老发展严重失衡的情况。

 (二)医养结合工作推进不顺畅。相关部门责权还未完全理顺,医养结合推进未形成有效合力,如我市 2 家医养结合机构因未通过编办增加“养老服务、培训”项目许可,民政部门无法备案,长期处于“无证驾驶”状态;医保政策未对医养结合机构给予合理倾斜;医保尚未将健康评估、身体功能康复和智力康复等部分老年服务项目纳入统筹报销。

 (三)养老社会服务市场化还不足。专业服务机构及其他组织和个人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紧急救援、医疗护理、精神慰藉、心理咨询等服务的市场未真正形成;就近便利养老、普惠养老、品牌养老等工作有待加强;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险未能推广。

 (四)养老服务水平能力待提升。涉及老年人健康管理、心理疏导、膳食营养等专业服务人才的培养比例严重不足;社会养老服务队伍总体素质不高,受规范化专业知识培训和实践操作演练人员较少,缺乏服务老年人的知识和技能,只能简单从事老年群体基本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养老机构普遍存在重视吃饱穿暖等基本服务,缺乏对老年人心理慰藉、休闲养生、文化娱乐、社会参与等更高层次服务;社会养老服务人员待遇总体偏低,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进人难、留人更难。

 三、工作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推动老龄政策更好落实。要加大老年人权益保障普法宣传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类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以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为引领,大力弘扬孝亲敬老文化,形成全社会尊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老年人家庭赡养扶养、

 养保、医保、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待、宜居环境、社会参与等政策更好落实。

 (二)明确职能职责,严格老龄工作目标考核。要对老龄工作职责进行再梳理,压实相关部门责任,完善工作机制体制,形成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相互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强大工作合力,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协调会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把老年人“急难愁盼”的问题解决好;健全老龄工作目标考核机制,逗硬考核,做到城乡社区老龄工作有人抓、老年人事情有人管、老年人困难有人帮,着力提升老龄工作实效。

 (三)加大政策支持,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要编制好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十四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完善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福彩体彩公益基金为辅的经费保障及衔接机制;加大民办机构扶持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养老服务机构;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依托本地资源优势打造文旅康养和中医药康养基地;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制度、标准、设施、人才队伍建设,真正构建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更好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努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篇五:老龄政策理论研究调研报告

老龄化社会养老服务调查报告与关于职业生涯规划合集

 关于老龄化社会养老服务调查报告

 以上老人

  1.04 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 0.29%,占老年人总数的 1.62%;百岁老人 180 人,关于老龄化社会养老服务调查报告。全市人均预期寿命达 76.84 岁。我市人口再生产从传统型过渡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必然伴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老龄工作和社会养老事业的发展十分重视,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意见》、《关于对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实行政策扶持的意见》等文件,推进各级老龄工作机构和老年群团组织建设,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做好老年人优待工作,组织开展关爱老人心理健康活动,等等,不断推进老龄事业发展,使全市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逐步提高。

 一、调查研究的目的与方式 本次调查严格按照社区准入制要求,贯彻费随事转的原则,由各区按抽样调查老年人数印发《常州市区养老服务需求调查问卷》,由社区具体组织填写,并将收集的信息录入网上填报系统,由社区信息平台进行汇总分析。在整个调查过程中,社区干部认真负责,有的利用星期天和晚上深入到老年人中间耐心调查,然后将调查问卷逐份上报,一旦发现差错及时纠正,问卷回收率达到 100%。这次调查的一个明显特征之处在于采用实名制填写的形式,防止出现虚报谎报的现象,也便于以后的抽查,确保了此次调查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通过这次市区养老服务需求大调查,基本摸清了居家养老、社区就餐和日托服务等方面需求,为我市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政策,加大老年设施投入和发展老年服务提供了决策依据。

 二、市区老年人需求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一)老年人基本状况 1.文化程度偏低 63%以上的老年人是“空巢”老人 3.身体状况与生活自理状况 4.配偶与子女情况 5.60 岁前主要从事的工作 6.月经济收入情况 收入偏低。

 7.养老金来源 选择离退休金是养老经济主要来源的有 3050 人,另外子女给予、最低生活保障金等也是老年人的重要经济来源。

 (二)老年人最迫切需求情况 1.精神赡养是最需 调查发现,老年人对精神赡养的需求是最强烈的,40.44%的人现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精神赡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养老保险面逐步扩大以及子女的经济扶养能力日益提高,老年人物质生活质量基本有了保障。但是生活的幸福不仅是物质生活上的满足,还包括精神上的享受。从这项调查显示,老人们更渴望情感上的关爱,企盼心灵上的充实。

 家政服务市场大

 调查显示,29.97%的老年人最需要家政服务。现在社会节奏加快,子女大都忙于工作,不在父母身边的情况比较多,没有时间料理老人的生活,所以对于家政服务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也促使家政服务的市场不断扩大。我们可以推测,今后家政市场的发展对于解决就业问题将会起到一定作用。

 (三)老年人助餐服务与日托服务需求情况 1.目前老年人吃饭的提供方式 对社区助餐点的调查 3.对老人日托所的调查 在愿意进日托所的老年人中,有 4 7.66%的人是因为年龄较大且无人照料,24.30%的人是因为要满足精神文化需求,280%的是因为身体欠佳, 5.24%的是因为日托所收费低于养老机构。

 4.志愿者服务 (四)养老形式调查情况 1.居家养老是首选 选择养老机构的档次 (五)子女对老人精神赡养情况 1.大多数老人不感到孤独,九成以上子女愿意陪老人聊天 子女对老人的孝顺情况 在这次被调查的老年人中,57.66%的老年人认为子女很孝顺,39.88%的认为子女比较孝顺,认为不孝

 3.老年人与孙子女的关系 4.老年人活动场所和活动内容 三、满足市区养老服务需求的对策建议 (一)关爱“空巢老人”,重视精神赡养 全社会都要来重视解决“空巢老人”问题,家庭成员要负责,年轻人要多承担体力劳动,给足老人生活费用,抽空常回家看看,多给老人们精神慰藉,调查报告《关于老龄化社会养老服务调查报告》。社会服务功能要强化,社区要为他们提供面对面、心贴心的服务,要扩大志愿者队伍,开展形式多样文体活动,使“空巢老人”空巢不空,独居不孤,欢乐常伴。

 继续开展“牵挂你的人是我”龙城志愿者与空巢老人共度元宵佳节活动。市民政局和市老龄办连续两年组织了“牵挂你的人是我”龙城志愿者与空巢老人共度元宵佳节活动。这项活动给老人们送去了关怀和帮助。今后我们将继续开展好这项活动,并在原来的基础上要扩大此项关爱活动的影响,让更多的人来关爱空巢老人。

 抓好老年精神关爱示范点建设,推进全市老年精神关爱工作。积极探索老年心理研究,在做好老年人精神关爱工作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撰写有质量的调研报告。继续做好常州老年服务中心开展的老年心理咨询服务工作,积极为基层做好示范作用。扎实抓好全国老年精神关爱江苏示范基地常州示范点建设,总结推广钟楼区老年心理关爱示范点心理咨询室和社区心理咨询室试点的经验,努力推进全市老年精神关爱工作。

 (二)提高养老金待遇 尽管我市已连续几次上调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待遇,但调查显示,大多数老年人经济收入偏低,总体生活水平不高。加上近年物价上涨幅度较快,因此,要继续提高老年人的养老金待遇,在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的基础上,使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提高。

 (三)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扩大居家养老服务覆盖面 要进一步扩大居家养老服务范围,真正建立面向所有老年人的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要逐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建立监督机制,及时评估中介机构服务效能,确保服务落实到位;要对居家养老服务实施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制定上门服务制度、服务监督制度、服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等规章制度,确定生活服务标准、养老护理标准、服务效果评价标准等各项标准,规范服务项目和内容,对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实行资格认证、持证上岗,逐步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水平。

 (四)建立社区助餐点和老人日托所 政府要出资在老年人集中的社区设立老年人助餐点和日托所试点,并对助餐点和日托所的的性质、任务、要求、运行机制等都要有配套政策及相关规定,培训工作人员和招募志愿者,建立后招标按市场化来运作,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对助餐点和日托所日常运作予以相应支持,并在试点运行的基础上逐步推广,满足高龄、独居、纯老家庭的老年群体一日三餐的需求以及生活照料的需求。

 (五)加快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满足老年人入住需求 (六)大力扶持,多形式发展社区家政服务 出台相关政策,培育家政服务业,吸引家政服务的相关企业加盟,同时进一步扩大政府援助服务对象范围,完善送时服务机制和制度,让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有偿、低偿和无偿的家政服务。

 (七)加快各级老年文体活动场所建设 加快市、区及基层老年文体活动场所建设,按照老年人口的分布和不同层次老年人的活动需求,形成档次不同、面积不等、配套事宜的梯次排列格局。增加室内活动场所和室外活动设施,方便老年人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引导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走出家门,融入社区,融入社会,度过幸福的晚年。积极开发适合老年人特点的、物美价廉的旅游线路,开拓老年旅游市场,满足老年人出游需求。积极

 兴办老年大学、学校,发挥市和各区老年大学的示范带动作用,抓好街道(镇)和社区(村)老年学校建设工作,逐步完善老年教育 4 级办学网络,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满足老年人的求学需求。

 关于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指的是一个人曾经拥有过的工作职位,担任过的职务和从事过的职业的系列总称,关于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组织或者个人把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制定有关对个人一生中在事业发展上的战略设想与计划安排。从定义可以看出,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如何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呢?让我们先从为什么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谈起吧。

  一、职业生涯规划是时代与个体需求之要求 “优者胜,劣者汰”是亘古不变的定律。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职业分类的日益细化以及信息的快速更迭对一个人在有限的生命时间里拥有生存竞争力,取得竞争优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不再是谁拥有资源优势谁就能占据绝对的制高点,而是取决于对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准确评估。职业生涯规划实际是个先准确评估,再整合资源而进行职业发展的设想与安排的过程。同样,个体的多元化需求也需要通过有效的职业行为来得到满足。我们知道,人的需求层次可分为生理、安全、尊重、社交、自我实现等,为了满足自身的各种需求,需要通过职业行为来得到不断地实现,良好的职业行为与职业目标的取得是保证需求得到满足的保证。

 时代的整体背景与个体的发展需求要求我们只有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才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职业目标,从而满足多元化的人生目标。只有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才能为社会所用,被市场所接受,为企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也为个人发展加上更重的砝码,职业生涯规划《关于职业生涯规划》。可以说,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对社会、对企业、还是对个人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之策略 (一)职业生涯规划从认识自我开始

 弗洛伊德的意识理论与霍兰德的人格类型论为我们认识自我提供了良好的理论保证。意识理论指出人的现实意识相对于潜意识只是冰山一角,也就是说人都具有巨大的潜意识,当社会环境、企业环境和个人状态等多种因素均具备条件时,人的巨大潜能将被激发出来,这给予了人极大的自信;按照人的个性特征(如性格、兴趣、爱好、动机)、价值取向等,霍兰德提出人格类型论,他把人分为实际、研究、传统、艺术、企业、社会等六大类型,并指明了每种类型适合的职业类别。

 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应先从自身兴趣、爱好、动机、个人价值观、知识结构、掌握技能等方面进行自我解剖,也可以借助 SWOT 法则了解自身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从而找到自己的所属类型,更方便地进行职业定位、职业选择。

 (二)职业生涯规划采取的原则坚持“择己所爱,择其所能,择其所需,择其所利”的原则,方能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职业生涯规划五步曲 按照 5 个“W”归零思考模式,从自己是谁开始,顺着往下问自己,回答五个问题,找到他们最高的共同点,就形成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5 个问题是:

 1、Who are ou? 第一:

 “我是谁?”。应该对自己作一个深刻的反思,全方位地认识自己。如对自己学历、所学专业、兴趣、爱好、动机、能力、特长、技能等做个全面的评估,逐一列出。

 2、What do ou ant? 第二:

 “我想干什么?”。这是对自己职业发展的心理趋向的检查,指明了职业发展方向。通常说来,每个人在不同阶段的兴趣和目标不完全一致,甚至对立。随着年龄和经历的增长而不断调整,最终锁定自己的人生理想。

 3、What an ou do? 第三:“我能干什么?”。这是对自己能力和潜能的全面总结,一个人的职业最根本还要归结于他的能力,而他的发展空间的大小主要还要取决于自己的潜力。对潜力的了解可以从自身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兴趣、沟通能力等方面进行重点认识。

篇六:老龄政策理论研究调研报告

老龄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我们法工委于今年 10 月份对我县老龄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老龄工作的基本情况 我县自 1998 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截至 xx 年底,全县 60 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 10.56 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 17.xx%。预计到 2020 年,我县老年人口将突破 12 万,老龄化系数高达 20%。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医疗健康、精神文化等需求日益凸显,做好老龄工作的任务十分繁重。近年来,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老龄工作总体上健康发展。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方针,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老龄事业,维护老年人权益,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促进老龄工作发展的政策日趋完善。基本完成《宁海县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的编制工作,初步形成以“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2011 年 3 月,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为规范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养老服务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不断加大对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在建设资金补助、建设用地安排、税费减免、金融服务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我县养老服务机构建设。

 二是机构养老服务设施发展较快。在积极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同时,县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xx 年至 xx 年安排 1 亿元专项资金对敬老院实施高标准建设或升级改造。各乡镇敬老院硬件设施得到一定改善,内部管理日趋规范,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同时,切实加强监督考核,将养老服务工作纳入乡镇(街道)社会事业发展工作年度目标考核。目前,我县共建有 14 家敬老院和 1 家县社会综合福利院,共占地 159.75 亩,建筑面积 6.2 万平方米,合计床位 xx00 张。特别是西店镇敬老院建设标准高,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县老年公寓工程项目已列入县“**五”建设计划并批准立项。

 三是老年人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社会保险政策实现制度全覆盖。城乡居民、被征地人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稳步提升,城乡低保实现一体化。出台了《宁海县老年人优待办法》,免费为 60 周岁以上的老人办理老年优待证。及时足额为 80 周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 3200 余万元高龄津贴。积极为老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全县行政村和社区都建有适合老年人活动的文体活动场所,98%的行政村(社区)建有老年健身活动室,老年文化体育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二、当前我县老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老龄工作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相对于快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老龄事业发展水平滞后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老龄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尚未形成严格的评估和监督考核机制,不能及时、全面掌握政策实施情况和行业发展情况。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衔接不畅,整体效应不明显。

 (二)养老服务不能有效满足养老需求。目前,我县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量与享受机构养老服务人数达到老年人口总数的 4%以上这一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居住环境和服务管理较好的县社会综合福利院“一床难求”。此外,我县尚未建立老年活动中心,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居家养老服务发展也不够完善。部分社区、行政村缺乏必要的活动场所,有的活动设施简陋、老年教育、文化、体育活动开展不正常,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有较大差距。

 (三)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缓慢,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不稳定。目前我县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普遍存在知识水平较低、年龄结构偏大、服务素质不高等问题,缺乏相应的专业培训,专业管理、护理知识不足,无法有效满足当前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要。同时,由于工作经费缺乏足够保障,工资待遇较低,影响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的稳定性,难以吸引年轻的、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员从事养老服务工作。

 三、对我县老龄工作的相关建议 (一)加快规划实施,促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加快“**五”规划的实施,积极落实一系列养老服务工作计划和配套措施,严格按照县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如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要合理规划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保障城乡养老机构协调发展;要合理定位政府养老服务机构的功能;坚持以居家养老为基础;政府建设的养老机构必须保证收养失能老人为重点。

 (二)加大扶持力度,保障社会化养老服务发展。一是要充分发挥家庭养老作用,依法保障老年人权益。要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动,加快发展“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二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补贴等方式,鼓励和引导企业、慈善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处理好政府职能和社会化的关系,逐步形成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机构自主经营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引导更多民间资金进入养老服务业,积极发展民办养老服务机构,鼓励社会中介组织、家政服务企业等参与养老服务。三是整合社会力量和资源,协调开展老年教育,充分发挥老协会的作用。做好基层老协的规范化创建、巩固、完善和提高工作。积极指导老协会围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开展工作。

 四是充分发挥政府养老机构的功能幅射。要依托现有公办养老服务机构或相应的养老服务平台,强化对养老服务机构的行业指导和管理,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三)要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养老服务队伍素质。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养,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养老护理和养老服务专业,培养年轻的、有专业技能的养老护理人员。要加强养老服务专业人员队伍建设,逐步提高养老服务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确保队伍稳定,提高养老服务水平。要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志愿者组织,鼓励和支持社区居民和社区单位等为老年人提供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积极动员、组织和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慈善组织和广大群众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各种公益性服务,充分发挥社会志愿者的作用。

  关于老龄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自治区《关于做好 xx 年老龄调研工作的通知》(新老龄办发〔xx〕14 号)要求,xx 老龄办利用到全州各县市检查调研工作之际,在全州范围内对我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工作,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xx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一是 xx 老龄化速度加快。截止 xx 年底,全州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 14.82 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 11.8%,高于自治区的人口老龄化水平,且每年以 4.4%的速度在增长。二是老龄人口中“空巢”老人数量多,已达 27302 人。全州失能老年人 3230 人,失智老年人 672 人,贫困老年人 10170 人,享受低保的“四老人员”3656 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家庭结构的逐步变化、生活工作方式的转变,xx 空巢老人的数量在近些年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三是未富先老的特征明显,与相应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比较,xx 老龄化进程具有明显的超前性。

 近年来,xx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老龄人事业,将社会养老服务工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通过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已逐步构建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一)加强福利院建设,集中供养能力不断提高。全州目前已建成县级社会福利园区 8 个、乡镇社会福利服务中心 44 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18 个、敬老院 16 个、州公办老年公寓 1 个、库尔勒市城区内民办老年公寓 6 个、农村互助幸福院 90 个。目前全

 州各类社会养老机构床位数已达 5600 余张,已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每千名老人 30 张床位的标准,实现了“**五”制定的目标任务。

 (二)倡导投资主体多元化,社会化养老机构建设扎实推进。在加强公办养老机构建设的同时,积极倡导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养老机构建设。目前,全州民办养老院达到 6 处,设计床位 1100 余张,实有床位 468 张,入住 400 名老人。

 (三)加快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得到提升。“**五”以来,全州已建成或在建日间照料中心 18 个。目前投入使用 3 个,建成后未使用 9 个,在建 6 个。通过建立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休闲娱乐、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服务。同时以此为依托,可整合辖区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法律维权、文体健身、志愿服务等项目。

 (四)加大养老机构扶持力度。根据自治区相关政策,xx 年 7 月 xx 对库尔勒市 6家民办养老院通过民办养老机构资助办法,为民办养老机构提供相应的运营补贴和一次性开办补助。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xx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养老服务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虽然由民政部门主管老龄部门参与,但涉及到国土资源、财政规划、住房城建、卫生教育、文化体育、公安消防等诸多部门,涉及州、县市、乡镇、社区(村)各层面,远非民政和老龄部门可以抓好。目前,全州民政老龄部门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人员过少,力量有限,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往往是力不从心,尤其是管理体系上重城镇轻农村,乡镇、社区从事养老管理工作的人员均为兼职。社会上民营企业有参与意愿,但实际投入不足。相应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运行机制上是管理缺乏手段,协调缺乏效力,监督缺乏力度,服务缺乏合力。

 (二)公办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

 1、规划上缺位。目前,xx 和各县市普遍没有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进行过系统、全面、科学的规划,导致政策缺失,州县市均未出台养老服务事业相关的政策,致使县市养老服务工作发展滞后。

 2、机构供养能力与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逐步凸显。养老机构发展不均衡,xx 福康老年公寓入住率较高,管理水平和质量达到行业标准,州政府调整场地后,

 现临时搬迁至库尔勒市 xx 福利院 3 期,新场址尚未确定。各县市养老机构空置率高,主要是宣传不到位,社会上普遍存在养老意识落后,比较保守封建,宁肯独居在家,不愿接受机构养老。

 3、社区养老发展滞后。目前,全州村、社区养老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地方配套明确的扶持政策,家庭养老服务企业零散,服务力量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村、社区养老服务网络。虽已建设 18 个日间照料中心,但已投入使用只有尉犁县孔雀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在政府的支持下,安排了 5 名公益性岗位,每年财政拨付 30万元作为周转资金。其余的日间照料中心均无机构、无编制、无拨款,因此无法发挥其功能,基本闲置。

 (三)民办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

 1、建设用地制约养老服务发展。虽然文件明确国土资源部门要优先安排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用地,对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采取划拨方式供地。经规划、国土资源部门同意,符合条件的原工业用地,可改为养老服务用地,兴办养老机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制约因素过多,周期较长,难度较大。xx 年 4 月,国家国土和住建部门已下发关于养老方面文件,但是时至今日 xx、县市还没有接到具体可操作的相关文件。

 2、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调研中,民办养老服务机构首先认为“缺乏政策支持”,其次是“资金困难”,这同样也涉及政策的支持。经营一所养老机构,前期的投入很大,而后期的收入较慢,投资回报率低。由于缺乏相关的政策法规支持,对于民营资本来说经营难度大。长期以来,国家都没有出台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扶持民办养老机构的政策法规。国家 35 号、自治区 87 号文件中对民办养老机构扶持资金支持力度小,涉及部门多,建成投入运营后,根据实际入住率,床补才有可能兑现。并且扶持、床补资金分期拨付,吸引民间资本的力度不大。民间养老企业普遍认为国家对养老机构扶持的含金量过低,导致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缓慢。

 (四)社会养老服务队伍有待培育。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严重短缺,现有的养老服务工作人员配备有限且专业水平低。目前,在机构养老 1943 人,护理工作人员 235 人,其中持证 167 人。从岗位职责和专业技能来看,大部分护理人员文化水平低,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专业管理、护理知识不具备,且从业人员数量少,待遇不高,流失严重,护理人员奇缺。志愿服务队伍没有系统的组织管理平台,带有一定的随意性,缺乏组织化和规范化。现有的养老服务队伍远远不能适应养老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五)媒体缺乏对养老机构的宣传。运用报刊、传单、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方式对养老机构宣传不够,老年人不了解这些养老机构的具体情况,使得有入住需求的老

 年人无法入住,导致入住率偏低,影响养老机构的发展。

 三、几点建议 (一)坚持统筹协作,完善组织体系建设。一是制定规划。按照为全社会老年人服务的发展思路,制定全州养老事业发展的专项规划,将养老工作发展规划与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有机结合,科学合理制定养老工作阶段性推进计划,明确养老建设规模和进度。二是成立统筹协调领导下组。充分发挥全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的作用,健全由政府协调,民政部门牵头,发改、财政、规划、国土、老龄、社保、卫生、教育等相关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责任、形成合力。如:发改委要做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项目立项工作,民政部门要抓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面上工作,财政部门要做好养老服务资金支撑,国土部门要加强养老服务用地保障,社保部门要做好养老服务与...

篇七:老龄政策理论研究调研报告

13 年第 4 期*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总第 108 期江苏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政策研究报告石晓燕,茆永福公共服务与管理学院,江苏(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南京211168)摘要:

 对南京、扬州 、张家港等地老年人的生存和精神状况进行实地调研, 深度剖析江苏人口 老龄化问 题及其相关政策。

 江苏城镇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已初见成效,但是存在老年社会保障财政压力渐显、 老年社会保障差异化加剧、 现行老年保障体系呈现 “碎片 化”状态等问题。

 针对现存问题,提出完善江苏老年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和路径。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社会化养老;老年社会保障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 - 2604( 2013)04 - 0054 - 04在研究第一阶段, 课题组深入分析《维也纳老年宣言》等相关国际老年会议决策和江苏省有关老龄问题的文件, 寻找国际与国内、 全国与江苏的政策契合点,并将社会工作和老年学的相关理论嵌入课题研究。

 第二阶段:

 大量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其中包括论文、专著、 时评和政策文件, 为课题的开展提供尽可能充分的准备。

 第三阶段:

 实地展开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 掌握江苏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老年人养老问题的第一手资料。

 第四阶段:

 深入研究资料,系统分析了 江苏老年人问题的特殊性, 为解决省市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政策建议。研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城市— — —南京、 扬州、张家港,深入社区和养老机构, 进行实地调研, 通过对养老服务主管部门、 从业人员和老年人的访谈,收集第一手资料, 并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 结合相关的人口学、 社会工作方面的理论知识, 对江苏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及相关政策进行深入思考。

 将文献法贯穿于整个课题的研究过程, 收集实际调查无法获取的资料, 并利用文献进行查漏补缺, 弥补原研究设计中的不足。通过研究,掌握了江苏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情况,基本理清了老龄事业投入不足、 养老保障水平地区差距较大、 老龄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等问题。建设完善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 是从根本上解决老龄社会日 益突出的养老医疗问题的制度安排。

 明确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和机构养老三者互为补充的一体化养老方式, 是江苏下一步发展的重点。

 在稳步推进老龄产业发展的同时, 应避免“银发经济”的高端化趋势,把工作重心放到低收入老龄群体特别是广大农村老龄群体的养老建设上。本课题的学术价值:

 “老龄问题”包括理论研究和老龄工作实践两个方面。

 老龄工作千头万绪, 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这就需要研究涉老政策和法规, 做到“依法维权”, 但这还远远不够。

 因为老年人不仅要有生存权益保障, 还要有尊严地生活, 需要精神养老, 这就必须研究老年心理学、老年伦理学、老年文化学等理论。本课题的应用价值:

 江苏作为全国的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也是老年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

 江苏的老龄问题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其人口老龄化状况是全国的缩影,全国的经济状况和人口老龄化状况呈东、中、 西梯级递减分布, 而江苏在这两方面呈南、中、北梯级递减分布, 研究江苏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对缓解全国的人口老龄化压力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妥善解决江苏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对整个国家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省民政厅、 计—45—*收稿日期:2013 - 04 - 27基金项目 :

 江苏省社科联研究课题 “江苏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政策研究” ( 11SC- 086)

 。

 课题组成员:

 茆永福、宗玲、张欣、封锋。作者简介:

 石晓燕( 1968—)

 ,女,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服务与管理学院院长、副教授。茆永福( 1948—)

 ,男,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服务与管理学院教授。

 生委等部门对调查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部分研究成果受到重视。本课题的不足:

 研究重点分析了现行政策对江苏省人口老龄化产生的影响及不足之处, 并明确了重点关注的对象是高龄老人和失智失能老人, 但对如何建立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尚没有明确的答案。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破解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需解决的资金、设备和专业人员等实际问题。一、江苏社会化养老的成效江苏养老服务社会化与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同步发展。

 上世纪 90 年代末期以来,经过不断探索,江苏养老服务社会化特别是城镇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已初见成效, 呈现出持续推进、 稳步发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益明显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

 政策扶持力度加大2007 年 9 月 ,江苏省出台了《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明确提出:

 老龄事业发展以实现老年人经济、医疗、服务保障为重点, 以提高老年人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目 的, 加快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 发展以居家养老为基础、 社区服务为依托、 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通过政府扶持、 市场推动、 社会化服务的运作机制,推进老年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老年社会服务业发展,进一步营造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和敬老、 养老、助老的社会环境,努力实现“六个老有”的目标。2009 年,江苏省制定了《关于加快我省老龄事业发展的意见》, 提出要加快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 机构养老为补充, 城乡 一体化、投资多元化、管理规范化、 队伍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要求在 2012 年前全省城市社区基本建立起多形式、 全覆盖的 居家养老服务网 络; 农村社区( 村)

 建立综合性老年服务中心( 站)

 , 苏南、苏中、苏北农村建成比例分别达到 40% 、35% 、30% 以上。2011 年 3 月 1 日, 《江苏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正式施行, 对老年人各项权益保障的政府职责、家庭职责、机制、经费保障等方面均作出明确规定。倡导子女常回家看看,规定老年人有权拒绝 “啃老”。2011 年 8 月 19 日, 江苏省委、 省政府出台《关于大力推进民生幸福工程的意见》, 将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列为民生幸福工程的六大体系之一。2011 年 10 月 16 日, 江苏省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进一步明确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全面落实各项任务,不断完善扶持政策。2011 年 12 月 15 日, 《江苏省“十二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印发, 提出:

 坚持党政主导、 社会主体、全民参与,统筹推进城乡、 区域之间老龄事业发展,建立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老年健康支持体系、 老年人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创新老龄事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积极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 推动老龄事业与 “两个率先”进程同步发展, 在更高层次上实现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目标,不断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让广大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二)

 硬件设施初步改善近年来, 江苏各地通过增加地方财政的投入、征收各级福利彩票公益金等措施, 不断加大城镇养老服务硬件设施建设力度, 使全省社会养老硬件状况得到一定改善。

 通过推进“社区养老福利服务星光计划”项目,中央和省级福利彩票公益金共投入数亿元,兴办了遍布城乡社区的图书阅览、日间照料、简单医疗诊所、康复健身等多种小型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初步缓解了老年人活动设施不足的问题。

 从2010年开始,江苏省财政连续三年每年投入 4000 万,新建6000 个以上社区( 村)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站)

 。( 三)

 树立典型在社区为老服务、 设施建设等方面培育和树立典型。

 以南京市鼓楼区 2003 年开始采取政府为困难老年人购买服务的措施为标志, 居家养老服务被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

 随后, 南京市玄武区全面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体系, 创建了“8 + 1 + x”的居家养老模式。

 近年来, 江苏各地立足自 身实际, 通过 “请出来”和“送上门”两条途径, 创造了机构运作式、虚拟养老式、 集中居住式、 应急服务式、 志愿服务式等具有特色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受到老年人的欢迎和民政部的肯定。( 四)

 民办养老机构兴起江苏省各地采取土地划拨、 规费减免、 贷款贴息、床位建设补贴、 床位运营补贴、 以奖代补、 购买服务等方式, 吸引 和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福利性、非营利性的老年公寓、 老年康复中心、 托老所、老年护理院等养老服务设施。

 南京、 无锡、 苏州、 常州、镇江、南通、扬州等地专门出台养老机构床位建设补贴政策, 每张床位建设补贴 1000 元 ~ 10000元。

 2010 年末, 江苏省共有养老机构 2174 家, 其中民办养老机构 528 家,占养老机构总数的 24% 。—55—

 二、江苏省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

 老年社会保障存在着巨大的财政压力人口老龄化发展迅猛, 给全省公共财政带来了巨大压力。

 养老保险方面,2010 年江苏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 999. 80 亿元,比上年增长15. 55% ,全年基金总支出 737. 91 亿元, 比上年增长19. 47% 。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 老年抚养比将进一步加大,这就意味着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费用将越来越多。

 再加上现收现付制下遗留的历史债务问题,个人养老金账户空账运行的风险加大。

 医疗保障方面,老年人具有高患病率、高伤残率、高医疗利用率的特点,人口老龄化直接导致医疗保障基金支出费用不断增加,使医疗保险基金收支缺口风险加大。( 二)

 老年社会保障存在着严重差异一是城乡差异。

 虽然目 前江苏省已普遍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老年人即使不参加新农保, 每月 也能够获得 60 元的养老金。

 由于保障水平偏低,农村老人独居、缺少照料、生活寂寞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养老主要依靠家庭。

 可是随着农村大量年轻人外出打工,农村家庭规模也呈缩小趋势, 农村老人既无经济积累,又少知识储备,在 “421”倒金字塔型家庭结构下,年轻人生活压力非常沉重, 老年人的养老保障更是无从谈起。

 医疗保障方面也存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由于新农合报销水平较低, 大多数农村老人坦言“小病挨, 大病扛”。

 二是结构和人群差异。

 政府机关、 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 企业退休职工、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老年人以及参加新农保的老年人, 他们在年老后领取的养老金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老年保障制度的城乡 差异以及结构、人群差异, 造成了 结构顶端的福利过度以及结构底层的福利不足, 这种差异积累 到一定的程度,会引发社会矛盾,从而影响社会稳定。( 三)

 过度“碎片化”的保障制度引发新问题一是造成了 待遇的不公平。

 以农村老年保障制度为例, 目 前, 我省不仅有新农保、 新农合, 还有其他形式多样的社会救助及社会优待政策, 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如:

 农村的计划生育夫妇在女儿出嫁后,他们的生活与“五保”老人没有多大区别,但是不能享受“五保”老人的相关待遇, 只按照每人每月 60 元的标准领取奖励扶助金。

 二是存在制度对接问题。

 目 前江苏省的新农合、 新农保、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都尚处于起步阶段,这些制度尚未完全对接。

 以农民工为例, 他们在家乡以家庭的形式参与新农合、 新农保, 在打工的城市要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但在现有制度下,无法规避获取双重补贴的现象。

 这些问题主要源于全省乃至全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是在原有存量的基础上进行增量改革, 导致新旧体制并存、 没有整合成一套互相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 四)

 部分普惠制的老年优待政策缺乏效率江苏省社会福利制度正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

 所谓“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 是指在优先解决城乡“三无”老人、 孤弃儿童、 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民生问题的基础上, 拓展社会福利保障范围,建立面向大多数群体、 涵盖基本生活需求的福利制度。

 江苏省民政厅明确“十二五”期间, 全省将构建普惠型的老年福利体系,80 周岁以上老人均可以享受“尊老金”政策。

 由于尊老金完全以年龄为区分标准, 使得这项惠民政策缺乏效率, 容易造成福利的叠加。

 如同样是 80 岁的老人,无论是离退休老干部还是农民, 都可领取等额的尊老金, 这笔尊老金产生的效用明显不同。三、完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第一, 继续扩大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的 覆盖面。

 加强基金征缴, 使城镇居民和农村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并尽快建立起社会保障的预算体系,增加社会保险投入, 拓宽社会保险的融资渠道,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可持续发展。第二,加大对各项基金的监管力度。

 一方面,近年来全国各地挪用社会保障基金的案例屡见不鲜;另一方面,医疗机构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开大处方、人情方,滥用检查、 重复检查, 分解收费、 乱收费的情况屡禁不止; 参保人员或非保障对象有意侵占医疗保险基金的行为时有发生。

 因此, 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基金的监督和管理。第三,老年社会保障政策向弱势群体倾斜。

 一要缩小城乡差距,给予农村老年人在经济和生活上更多帮助。

 在全省范围内 建立普惠的农村老年人补贴制度, 经费由省、 市、 县三级政府按比例分担,纳入财政预算。

 二要完善已有的 社会救助制 度。完善城镇“三无”老人和农村“五保户”制度, 提高这一类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保障质量, 将城乡困难老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范围, 同时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医疗救助力度。第四,建立多种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的协调与衔—65—

 接机制。

 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养老( 医疗)

 保险制度、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新农保( 合)

 、计划生育家庭补贴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制度, 以及相关制度、 政策的协调与衔接机制,明确各项制度的覆盖对象, 减少并逐步消除重复与遗漏。第五,发展形式多...

篇八:老龄政策理论研究调研报告

老龄化问题调查报告

  渤海大学文理学院

  调查报告

  题 目 人口老龄化问题

  完成人姓名 唐梦泽

  系 别 体育系

  专 业 社会体育(体育娱乐节目

  策划和主持人)

 班 级 2010 级 5 班 指导教师 矫祯玉

  完成日期 2010 年 5 月人口老龄化问题调查报告

  唐梦泽

  (渤海大学文理学院 体育系)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 中国也不例外。

 2000 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

 我国 65 岁以上人口已达 8811 万人, 占总人口的 6. 96 %; 2002 年人口抽样调查显示:

 我国 65 岁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已升至 8. 2%。

 按照根据联合国制定的标准, 65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 7%, 即为老年型人口结构类 型, 这意味着我国已开始迈入老年型社会

  一、

 调查者基本情况

  年级结构:

 大一占 68%, 大二占 32% 。

 性别结构:

 男生占 66%, 女生占 34% 。

 二、

 本次调查涉及的主要内容

  本次调查的问题涉及我过人口现状、 老龄化的程度的实际情况以及对此的解决的方法,通过数据对比、 更加清晰的分析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程度。

 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

  我国社会步入老龄化如此迅速, 不可否认,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推动和加 速社会老龄化进程的主要原因。

 同时, 由于近 20 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人们在 疾病控制、 卫生

 条件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得到很大改善也是老龄化进程加快的原因。

 人口老龄化作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对社会会造成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

 老龄化社会加重了劳动年龄人口对老年人的赡养负担。

 据一项研究测算, 2000年,

 我国每 100 个劳动年龄人口只需负担 15. 6 个老年人, 2050 年则要负担 48. 5 个老年人。

 专家认为, 在未来 50 年内, 前 20 年, 我国存在一个低抚养比时期, 这期间儿童人 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已经下降, 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刚刚上升, 总抚养比处于从下降到上升的低谷, 呈 V 字形。

 其次, 老年人的社会保障问题尤为突出。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杨建华认为, 我国农村老年人口普遍缺乏养老、

 医疗、 照料服务等基本社会保障。

 这在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尤为突出, 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建立。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和寿命的延长, 因疾病、 伤 残、 衰老而失去生活能力的老年人的数量显著增加, 给国家、社会和家庭带来沉 重负担, 因此我国的社会保障问题亟待解决。

 由于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 社会保障重在城镇, 城镇职工社会保障基本框架虽已初步形成, 但正经历着未来人口老龄化的考验。

 我国工业化、 城镇化的迅速发展, 使得大批农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

 根据建设部对城市住房需求的预测, 2020 年将新增城市人口 2. 6 亿, 2050 年将再增 3. 3 亿。届时, 城镇化水平将达到 70%。

 在 城镇化进程中, 结合小城镇实际情况和承受能力的养老保险办法亟需研究出台。

 另外, 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问题也日益凸显。

 研究表明, 我国有大约 1/ 3 的老年人存在失落、 孤独、 抑郁、 焦虑等心理问题; 城市部分老年人体重超重, 农村部分老年人营养不良; 个体在体力和智力上的差异被忽视, “一刀切” 的退休制度, 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老年人才的丧失, 使老年人过早处于被“养” 起来的生活状态。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老龄化人口大国, 我国还没有正规的老年病医疗研究机构,

 人口老龄化需要的护理人员严重不足。

 目前全国约有 2340 万 65 岁以上的空巢老人, 据调查显示:

 京、 沪、 津等大城市空巢家庭已达 30%以上。

 全国约有 1400 多万老年人要求进入老年福利机构养老, 而目前各类福利院的床位远远满足不了老年人的需要, 养老机构总量满足不了 需要和养老院利用率不高的矛盾同时存在。

 另一方面, 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 导致劳动力不足。

 劳动力是构成生产 力的最基本的要素, 劳动力数量的多寡及其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的大小, 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国虽然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但劳动力资源却十分丰富,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都不会出现劳动力短缺的现象, 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 劳动力老化的问题将十分明显。

 老年问题对社会稳定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现收现付的养老社会保险体制, 养老金是直接从企业收入中支付的, 如果企业的退休人员多, 企业用于养老的负担就重, 在职人员的收入就可能受影响, 这样, 就可能导致在 职人员的不满, 从而引发在职和退休的两代人在利益分配上的矛盾。

 而实际上, 退休人员所领取的养老金,是他们过去所创造的财富的一种补偿。

 但是, 由于在实际操作上表现为直接从在职人员创造的价值中支付, 所以容易引起在职人员的误解。

 四、

 采取建议与意见

 实现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 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 必要可行的措施和多方面的配合。

 结合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研究制定适中的人口政策。

 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 是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目前我们既要控制人口增长, 又要防止人口老龄化速度过快和老年人口比重过高。

 因此, 要制定一个二者兼顾的中长期人口发展规划, 在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 实现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按照国家人口长远战略规划, 到本世纪五六十年代要实现人口零增长, 所以, 控制人口总量发展仍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针对城乡 区域性老龄化程度不平衡、 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户等情况, 应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 适当调整人口生育率, 通过合理的生育政策, 逐步调整人口年龄结构向稳定方向发展。

 (2)

 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步伐, 为老龄化提供根本的经济保证。

 只有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加速经济发展, 才是解决人口老龄化的根本保证。

 老年人生活条件的改善, 归根到底, 有赖于社会财富的不断增长。

 劳动生产率提高、 生产发展、 经济繁荣, 才能满足老龄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只要劳动生产率提高, 使国民收入的增长大大超过因老年人增加而加重的负担,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压力就会减轻。

 (3)

 发挥老年人余热作用。

 老年人是社会的共同财富, 也是智力库, 他们积累了 丰富的经验, 掌握了 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 相当一部分人身体健康, 乐意且能够为社会作贡献, 加之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 推迟了 人类的衰老过程, 人们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社会经济活动, 劳动年限延长。

 因此, 我们要积极挖掘这一资源, 以智力开发为重点, 采取各种形式, 开拓老年人的就业市场, 为老年人的再就业创造条件, 给老年人发挥余热创造一个适宜的平台, 使之既可以减轻由于老年人口增多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压力, 又可以使老年人进一步实现其自身价值

  五、 总结

  老年问题还会加重现代家庭的负担。

 在现代社会, 特别是独生子女政策的推 行导致了我国“4-2-1” 家庭格局的出现, 这意味着一对夫妇要面对供养双方的父母和抚养一个未成年子女的沉重负担。

 老年服务业方兴未艾近年来, 我国老年人的经济供养与社会保障已得到较大改善, 但老龄事业总体上仍滞后于人口老龄化的要求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方面, 庞大的老年群体在入住养老机构和日常生活照料、 精神慰籍、 心理调适、 康复护理、临终关怀、 紧 急救助等方面的服务需求呈增长态势; 另一方面, 养老服务市场产生了多样化的细分要求, 当前人口迅速老龄化, 与日益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亦不相适应, 矛盾日渐突出。

 例如服务设施短缺、 服务主体过于单一、 服务供给严重不足、 服务质量相对较低等等, 因此, 发展老年服务业大有可为。

  sxCINSY%-4 9ekpuAF KQV#(16chmrxCHNSX%-39ejp uzFKPV#*16bh mrxCHMSX$-38ejouzEKPU#*0 6bgmrw CHMSX$ ) 38djotzEJPUZ*05bglrwBHM RX$) 28diotyE JOUZ&05aglqwBGMRW$) 28din tyDJOTZ&+5af lqvBGLRW!) 27dintyDIOTY&+ 4afkq vAGLQW! (27cinsyDINTY%+49fkpvAFL QV!(17chnsxD INTY%-49ekpuAFKQV#(16chm sxCINSY%-39e jpuzFKPV#*16 bhmrxCHNSX%- 39ejou zEKPU# *06bgmrwCHMSX$-38ejouzEJ PUZ*05bglrwB HMRX$) 38djotzEJOUZ&05agl qwBGMR W$) 28d iotyEJOUZ&+5aflqvBGLRW!) 27dintyDJOTZ &+5afkqvAGLQW!(27cinsyDI OTY&+4 afkpvA FLQV! (17chnsxDINTY%+49fk pvAFKQV#(16c hmsxCI NSY%-49ekpuAFKPV# *16bhmrxCHNS X%-39ejpuzFKPV#*06bgmrwC HMSX$- 38ejou zEKPU#*06bglrwBHMRX$) 38d jotzEJ PUZ*05 bglqwBGMRW$) 28diotyEJOUZ &05aglqwBGLR W! ) 27dintyDJOTZ&+5aflqvB GLRW!(27cins yDIOTY&+4afk q vAGLQW!(17c hnsxDIN TY%+4 9fkpvAFLQV! ( 17chmsxCINSY %-49ekp uAFKQ V#(16chmrxCHNSX%-39ejpuz FKPV#* 16bhmr xCHMSX$-38ejouzEKPU#*06b gmrwCH MSX$) 3 8djotzEJPUZ*05bglrwBHMRX $) 28diotyEJO UZ&05aglqwBGMRW$) 28dinty DJOTZ& +5aflq vBGLRW! ) 27dinsyDIOTY&+4a fkqvAG LQW!(2 7cinsyDINTY%+49fkpvAFLQV !(17ch nsxDIN TY%-49ekpuAF K QV#(16chmsx CINSY%-39ejpuzFKPV#*16b h mrxCHNSX%-3 9ejouzEK PU#* 06bgmrwCHMSX $-38ejouzEJP UZ*05bglrwBH MRX$) 38djotz EJOUZ&05aglq wBGMRW$)28di otyEJOUZ&+5a flqvBGLRW!) 2 7dintyDJ OTZ& +4afkqvAGLQW !( 27cinsyDIO TY&+4afk pvAF LQV!(17chnsx D INTY%+49fkp vAFKQV# (16ch msxCINSY%-49 ekpuAFKPV#*1 6bhmrxC HNSX% -39ejpuzFKPV # *06bgmrwCHM SX$-38ejouzE KPU#*06bglrw B HMRX$) 38djo tzEJPUZ* 05bg lqwBGMRW$) 28 d iotyEJOUZ&0 5aglqwBG LRW! ) 27dintyDJOT Z &+5aflqvBGL QW!(27cinsyD IOTY&+4afkqv A GLQW!(17chn sxDINTY% +49f kpvAFLQV! (17 chmsxCINSY%- 49ekpuA FKQV# (16chmrxCHNS X %-39e jpuzFKPV#*16bh mrx CHMSX$-38ejo uzE KPU#*06bg mrwCHMRX$) 38 djotzEJPUZ*0 5bglrwBHMRX$ ) 28dioty EJOU Z&05aglqwBGM RW$) 28dintyD JOTZ&+5aflqv BGLRW! ) 27din sy DIOTY&+4af kqvAGLQW !(27 cinsyDINTY%+ 49fkpvAFLQV! (17chnsx DINT Y%-49ekpuAFK QV #(16chmsxC INSY%-39ejpu zFKPV#*16bhm rxCHNSX%-39ejouzEKP U#*06bg mrwCHMSX$-38ejotzEJPUZ*0 5bglrw BHMRX$ ) 38djotzEJOUZ&05aglqwBGM RW$) 28diotyE JOUZ&+5aflq v BGLRW!) 27din tyDJO TZ&+4af kqvAGLQW! (27 cinsyDIOTY&+ 4afkp vAFLQV! (17chnsxDIN T Y%+49fkpvAFK QV#(16chmsxC INSY%-49ekpuAFKPV#*16bhm rxCHNSX%-39e jpuzFKPV#*06bg!) 27dintyD JOTY& +4afkqv AGLQW! (27cinsyDIOTY%+49f kpvAF LQV!(17 chnsxDINTY%+49ekpuAFKQV# (16ch msxCINS Y%-49ejpuzFKPV#*16bhmrxC HNSX% -39ejpu zEKPU#*06bgmrwCHMSX$-38e jouzEK PUZ*05 bglrwBHMRX$) 38djotzEJPUZ &05aglqwBGMR W$) 28diotyEJOUZ&05aflqvB GLRW!)27dint yDJOTZ &+5aflqvAGLQW!(27 cinsyDIOTY&+ 4afkqvAFLQV! (17chnsxDINT Y%+49f kpvAFL QV#(16chmsxCINSY%-49ekpu AFKQV# *16bhm rxCHNSX%-39ejpuzFKPV#*16 bgmrwC HMSX$- 38ejouzEKPU#*06bgmrwBHMR X$) 38djotzEJ PUZ*05bglrwBGMRW$) 28diot yEJOUZ& 05agl qwBGMRW!) 27dintyDJOTZ&+5 aflqvBG LRW!) 27cinsyDIOTY&+4afkqvAGLQ W!(27chnsxDI NTY%+49fkpvAFLQV!(17chns xCINSY %-49ek puAFKQV#(16chmsxCHNSX%-3 9ejpuzF KPV#* 16bhmrxCHNSX $-38ejouzEKP U#*06bg mrwCH MSX$-38djotz E JPUZ*05bglr wBHMRX$) 38di otyEJOUZ&05a glqwBGMRW$) 2 8diotyD JOTZ& +5aflqvBGLRW !) 27dintyDJO TY&+4afkqvAGLQW! (27cins yD IOTY%+49fk pvAFLQV!(17c hnsx8djotzEJ PU Z*05bglrwB HMRX$) 28diot yEJOUZ&05agl qwBGMRW$) 27d intyDJOTZ&+5 aflqvBGLRW!) 27dinsyDIOTY &+4afkqv AGLQ W! (27cinsxDI NT Y%+49fkpvA FLQV!(17chns xDINSY%-49ek p uAFKQV#(16c hmsxCINSY%-3 9ejpuzFKPV#* 16bhmrxCHNSX %-38ejouzEKP U#*06bgmrwCH MSX$-38ejotz EJPUZ*05bglr wBHMRX$) 38dj o tzEJOUZ&05a glqwBGMR W$) 2 8diotyEJOTZ& + 5aflqvBGLRW !) 27dintyDJO TZ&+4afkqvAG L QW!(27cinsy DIOTY&+ 49fkp vAFLQV! (17ch n sxDINTY%+49 fkpuAFK QV#(1 6chmsxCINSY% -49ekpuAFKPV #*16bhm rxCHN SX%-39ejpuzF K PU#*0 6bgmrwCHMSX$- 38ej ouzEKPU#*05b glrwBHMRX$) 3 8djotzEJ PUZ* 0LQV!(17chns xD INTY%-49ek puAFKQV# (16c hmsxCINSY%-4 9ejpuzFKPV#* 16bhmrxCHNSX %-39ejpuzEKP U# *06bgmrwCH MSX$-38ejouzEJP UZ*05bg lrwBHMRX$) 38djotzEJPUZ&0 5aglqwBGMRW$ ) 28diotyEJOUZ&+5aflqvBGL RW!) 27dintyD JOTZ&+5afkqvAGLQW!(27cin syDIO TY&+4af kqvAFLQV! (17chnsxDINTY%+ 49fkp vAFKQV# (16chmsxCINSY%-49ekpuAFK QV#*16bhmrxC HNSX%-39ejpuzFKPV#*16bgm rwCHMSX$-38e jouzEKPU#*06bglrwBHMRX$) 38djo tzEJPUZ *05bglrwBGM R W$) 28diotyEJ OUZ&05aglqwB GLRW! ) 27din t yDJOTZ&+5afl qvBGL RW!(27c insyDIOTY&+ 4 afSY%-39ejpu zFKPV #*16bhm rxCHNSX%-39e jouzEKPU#*06 bgmrw CHMSX$- 38ejouzEJPUZ*05bglrwBHMR X$) 38djotzEJ OUZ&05aglqwBGMRW$) 28diot yEJOU Z&+5afl qvBGLR W!) 27dintyDJOTZ&+ 4afkqvA GLQW! (27cinsyDIOT Y &+4afkpvAFL QV!(17chnsxD INTY%+49fkpv A FKQV#(16chm sxCIN...

篇九:老龄政策理论研究调研报告

社区老龄工作的调研报告

  为了探索新形势下做好城乡 社区老龄工作的新思路, **年市老龄协会将**区和**区作为城乡 社区老龄工作试点, 开展调研, 研究加强社区老龄工作的工作机制; 寻找社区老龄工作的切入点和社区老龄工作的原则、 目标、 任务等问题; 探索不同类型的社区老龄工作模式, 总结和推广社区老龄工作的成功经验。

 力求实现老年人的问题在社区基本得到解决, 老年人的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 基层社会和谐、 稳定发展。

 一、 社区老龄工作的体制

 合理的社区老龄工作体制是做好社区老龄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只有建立好适应社区发展现状的工作体制和机制, 社区的老龄工作才能充满活力。

 在探索社区老龄工作体制上, 我们认为政府老龄工作部门主要应发挥好政策的制定和引导; 必要的资金支持;树立和宣传好典型, 提供好的导向; 履行监督和检查职能, 督促落实等作用上。

 政府应力求发挥社区自身的积极性, 引导老年人走民主自治路子, 整合社区的各种资源, 完善为老服务系列化,更好地提高老年人的生命生活质量。

 因此, 合理的社区老龄工作的体制应该是:

 坚持在居(村)

 委会领导下, 以社区老年人协会为抓手, 以社区老年福利服务设施为阵地, 以社区老年人民主自治为基础, 以完善六个为老服务体系为任务, 以实现“六个老有” 为目标, 社区单位和居民广泛支持的社区老龄工作体制和运

 行机制。

 开展社区老龄工作应该采用政府主导, 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 市场化运作的运行机制上。

  **两区从建立健全社区老龄工作组织网络入手, 探索建立良性的工作机制。

 一方面, 加强居(村)

 委会、 党支部对老龄工作的领导, 由居(村)

 委会主任、 书记或副主任主抓老龄工作; 另一方面, 大力培育和完善社区老年中介组织, 当作社区老龄工作的载体和抓手。

 东城区由居委会主任主抓老龄工作, 由居委会下设的社区服务和社会福利委员会负责老龄工作, 由专职主任分管老龄工作, 由老年人协会具体做老龄工作。

 顺义区由村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分管主抓村老龄工作, 由老年人协会具体做老龄工作。

 两个区形成了党政领导、 中介组织运作、 居民广泛参与、 依法自治的工作机制, 为社区老龄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同时, 也注重社区老年人协会的建设, 实行规范化、 制度化管理。

 两个试点区有 300 多个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都已经建立了老年人协会, 并制定了协会章程。

 这些社区中有 2/3 的老年人成为协会会员。

 社区老年人协会的负责人由老年人直选产生, 在居(村)

 委会的领导下, 坚持“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的民主自治形式, 在开展居、 村的老龄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居(村)

 委会和老年人协会之间形成了“指导但不干涉, 支持但不包办” 的关系, 在具体工作中发挥相互支持、 互相补充的作用。

 社区老年人协会定期召开老年人代表大会, 听取

 老年人意见, 重大事项实行民主决策。

 代表大会反映的问题和重要事项, 及时向居(村)

 委会反馈, 由居(村)

 委会研究解决,老年人协会具体监督落实。

 在试点实践中, 逐步探索解决了老年人协会办公地点和经费的问题, 有力地保证了协会正常开展工作。

 试点实践证明:

 老年人协会是加强社区老龄工作的主要抓手,通过老年人协会能把分散在一家一户中的老年人组织起来, 形成一支积极健康的力量, 成为居 (村)

 委会的有力助手, 成为居 (村)委会与老年人沟通的桥梁, 成为凝聚老年人参与社区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可以说通过这种变革, 为社区老龄工作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后盾。

  二、 社区老龄工作的原则

 我们认为:

 社区老龄工作原则应该围绕“党政主导、 社会参与、全民关怀” 的老龄工作指导方针去研究, 这些原则应该是我们党有关老龄工作政策落实的保障, 必须体现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体现“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概括地说, 社区老龄工作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社区老龄工作应该处处从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出发, 围绕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的提高去开展。

 二是坚持依法自治原则。

 要充分发挥社区老年人自身的作用, 依法参与自身的管理, 成立老年人中介组织, 实行自我教育、 自我服务、 自我管理、 自我监督。

 三是坚持广泛参与的原则。

 社区老龄工作是一项社会工作, 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 需要调动社区内机关、 团体、 部队、 企事业单位以及广大社区居民

 的广泛参与和积极支持。

 四是坚持党政主导的原则。

 党政部门应在社区老龄工作中发挥政策主导、 资金保障、 典型示范和行政监督的作用, 确保各项老龄工作的方针、 政策得到贯彻落实。

  三、 社区老龄工作的任务

 (一)

 建立有社区特色, 功能齐全的社区老年福利服务设施体系, 为社区老龄工作的开展搭建舞台。

 两个试点区对建设齐全的老年福利服务设施都做了深入的探索, 东城区的社区居委会依托“星光计划” , 加强了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建设, 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增加了其他配套设施, 拓宽了设施的服务功能, 形成了集社区服务中心、 托老所、 日间照料室、 卫生服务站、 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 老年学校等为一体, 具备养老、 医疗、 健身、 教育、休闲娱乐等综合服务功能的老年福利服务设施体系。

 顺义区根据农村老年人的实际需求, 投入了 1600 万元, 启动了农村社区为老服务设施“六三工程” , 建设了健身室、 图书室、 棋牌室、 台球室、 洗浴室、 理发室和室外健身场地、 社区卫生服务站、 村老年学校。

 该区已有 100 个村达到了“六三工程” 建设标准, 农村的为老服务设施焕然一新。

 在加强建设老年福利服务设施的同时, 不断拓宽服务项目, 提高服务行业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逐渐建立起制度化管理和服务的运行机制, 大幅度提升了为老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

 总之, 老年福利服务设施是开展社区老龄工作的平台, 是社区老龄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应该结合社区老年人的需要, 加大投入, 整合资源, 不断完善。

  (二)

 建立和完善为老服务队伍和社区老龄工作制度, 走规范化、 制度化的发展道路。

 多年来, 我市形成了四大类型的为老服务队伍。

 即:

 老年人志愿者服务队伍; 党团员、 青少年志愿者服务队伍; 社区机关、 部队、 学校、 企事业单位组织的为老服务队伍; 民办非企业单位服务队伍。

 这些队伍是我们开展社区老龄工作的主体和帮手。

 在新形势下, 要继续发挥好他们在社区建设和老龄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 需要加强建设。

 一是要完善各项为老服务制度建设, 实行规范化管理, 制定老年志愿者服务手册, 制作并统一佩戴老年志愿者徽章开展服务; 二是要走社会化运作方式, 利用市场调节去扩大服务内容; 三是要建立激励表彰机制,鼓励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

 两个区都依靠各自特色的老年群众组织, 加强管理, 综合利用社区资源, 积极有效地开展了为老服务工作。

  另外, 要使社区老龄工作有序健康开展, 还需要加强社区老龄工作制度建设。

 两个试点区实行老龄工作制度上墙, 服务措施公布, 让老年人监督落实的方法很有成效。

 顺义区制定了农村社区老龄工作十三项基本制度, 建立农村老龄工作档案一卡一表四册七簿。

 两个试点区都重视信息网络和办公自动化建设, 居(村)委会全部配备了电脑, 部分社区实行了电脑办公, 使社区老龄工作信息渠道更加方便快捷, 老龄工作管理科学化。

 通过加强制度建设, 初步形成了规范化、 制度化、 经常化、 科学化的社区老龄工作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三)

 完善为老服务体系, 落实六个老有, 提高社区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

 为老服务是社区老龄工作的重点内容, 要坚持从老年人实际需求出发, 以实现“六个老有” 为目标, 采取多种措施, 不断拓宽服务范围, 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多办实事, 形成了社会福利、 生活照料、 医疗保健、 文体活动、 维护权益、 精神慰藉六个为老服务系列。

  一是要健全社会福利制度, 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并逐步提高。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 不断完善城乡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对生活困难的老年人做到应保尽保。

 建立特困救助制度, 采取政府、 社会、 家庭三者相结合的救助办法, 保障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二是要建立完善社区服务网络,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水平。东城区在社区居委会建立了服务热线。

 利用社区热线, 为老年人提供家政、 小时工、 请保姆、 送餐、 送奶、 护理等内容多层次,形式多样化, 有偿、 低偿和无偿的服务, 各社区还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要, 设立老年餐桌、 理发、 洗浴、 代购物品等一系列的生活服务项目, 发动社区志愿者对特困、 孤寡、 空巢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实行单向与双向, 集中与日常定人入户包户, 固定与灵活的服务, 极大地方便了老年人的生活, 使老年人的困难在社区得到及时的帮助。

  三是要健全社区医疗保障体系, 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障。

 社区卫生服务站应派驻全科医生, 实行综合医疗服务。

 对老年人实行

 “六优先” 和医疗优惠政策。

 社区卫生站应为老年人建立家庭病床和健康档案, 建立起慢性病跟踪服务册, 定期对老年人进行体检、 健康咨询服务和必要的医疗检查, 建立巡诊、 出诊制度, 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 提高了社区老年人的医疗保障水平。

  四是要广泛开展老年文体活动, 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要通过丰富的具有社区特色的老年娱乐和体育健身活动, 努力吸引和凝聚老年人, 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我市已培训了 7000多名社区体育健身辅导员, 在他们的带动和组织下, 各社区都举办了老年人运动会、 合唱、 书法、 健身舞(操)、 新秧歌、 时装表演等多种比赛活动。

 但是这些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 组织不够严密, 品位和质量有待提高。

  五是要重视老年教育, 大力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利用好社区老年学校和老年课堂, 开展老年法律、 营养膳食和健康知识教育, 结合形势加强了老年思想政治教育, 提高老年人的政治觉悟。东城区十分注重维权网络建设, 在区一级设立了“老年人法律服务中心” , 在街道设立“法律咨询服务部” , 在社区设立“法律谈心站” 。

 顺义区充分发挥村老年人协会和人民调解员作用, 积极开展老年法律服务工作, 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居、 村还创造性地开展了心理咨询、 谈心聊天服务, 及时了解和排除老年人的郁闷, 帮助老年人处理家庭纠纷, 提供精神慰藉。

 这些都是我们在试点中积累下的成功经验, 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四)

 整合社区资源, 建立激励机制, 推进社区老龄工作深入开展。

 开展社区老龄工作, 必须充分利用社区各方面资源, 做到优势互补, 形成合力。

 要建立良性的激励表彰机制, 推动社区老龄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是要整合物质资源。

 要避免社区服务设施重复建设和设施空置, 注意做到多方投入, 一室多用, 充分利用社区的有限资源,发挥综合效益。

 如体育健身房适当增设老年人健身的设施; 文化室增设老年人读书角, 增加老年营养膳食、 保健知识读本; 老年学校可以同时也是党员、 青少年教育的教室等等。

 同时还要注重做到共驻共建, 争取辖区内学校、 机关、 企事业单位的操场、 游泳馆、 礼堂、 多功能厅、 食堂、 浴池等设施向社区老年人开放。东城区有 922 个机关团体、 企事业单位的内部设施向社区开放。

  二是要整合社区人力资源。

 发动社区学校、 部队、 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医务工作者、 护理人员、 基层法律工作者、 律师、 公证员等具有专业知识的社区人才, 充实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 向老年人提供优质高效的全方位服务。

  三是要整合资金资源。

 社区老龄事业所需经费应采用政府扶持一点, 社区支助一点, 驻区单位和个人捐助一点, 老年人自筹一点等多元化的方式解决。

 要建立健全社区老龄工作激励表彰机制。

 开展老龄工作先进区县评比、 敬老先进社区居委会、 村委会命名表彰、 “敬老养老模范家庭百颗星” 、 “敬老助老先进单位和个人” 的评比表彰工作。

 开展文化之星、 健康之星、 志愿者服

 务之星和老有所为之星评选工作, 对积极参与老年活动的社区老年人进行表彰, 激发社区单位、 家庭和居民参与敬老爱老助老活动的积极性, 发挥良好的社会效果, 营造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

推荐访问:老龄政策理论研究调研报告 老龄 理论研究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