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教学反思3篇(完整)

时间:2023-01-16 17:20:09 来源:网友投稿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学反思1  我上了一节《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1)》一课,感谢数学组老师给我评课,让我收获很大,自己仔细想想,自己的课存在很多的问题:  1、对同角强调不够。提问的角度和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教学反思3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2023年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教学反思3篇(完整)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学反思1

  我上了一节《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1)》一课,感谢数学组老师给我评课,让我收获很大,自己仔细想想,自己的课存在很多的问题:

  1、对同角强调不够。提问的角度和质量,还需要有更深刻和严谨的思考。有老师提出应该讲关系式前强调一下同角,给出了基本关系式再一次强调同角。

  2、讲例题时,我采取的方式是让学生先做再将。有老师提出先讲例题,再做,让学生知道规范形式和具体的书写要求。在讲例题时,运用基本关系式,应该先求sin 2 α,cos 2 α,再根据角的范围求角α,COSα的值。

  3、对于本节课的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的应用中,求值是重点,而难点已知正切值,如何求解正弦值和余弦值。只是在练习2才体现。应该总结为变式1中使用了分类讨论的思想 。对于题干的形式,要引导学生观察,反复观察,对于公式及其变形要反复强化,重点在观察,而在这里,我强调的不够。

  4、对公式的变形、公式的理解强调不够。公式应用可以顺用、逆用、变形用,三者关系要把握好。

  5、课堂中的激情不够,没有给学生更强的感染力,课堂感觉还是**,没有给人以心跳的感觉。

  6、课堂上虽有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意识,但是手段还是过于单一,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学生的复述就是很好的方法。

  7、整堂课的设计没有把握好时间,节奏没有把握好,造成前松后紧,而导致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最后设计的经典部分没有讲。

  通过这次课的"准备和反思,自己领悟了很多,教学需要精心的设计,耐心的思考,深刻的反思,学习。自己的教学水*需要提高,处理课堂的问题需要成熟,自己的业务水*需要尽快进步。通过这次课,让我又一次成长,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用心去教学,用爱去教育。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学反思3篇扩展阅读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学反思3篇(扩展1)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教案3篇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教案1

  教学目标:

  1.掌握同角三角函数之间的三组常用关系,*方关系、商数关系、倒数关系.

  2.会运用同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求三角函数值或化简三角式.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

  教学难点:

  已知某角的一个三角函数值,求它的其余各三角函数值时正负号的选择;

  教学用具:

  直尺、投影仪.

  教学步骤:

  1.设置情境

  与初中学习锐角三角函数一样,本节课我们来研究同角三角函数之间关系,弄清同角各不同三角函数之间的联系,实现不同函数值之间的互相转化.

  2.探索研究

  (1)复习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

  上节课我们已学习了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如图1所示,任意角 的六个三角函数是如何定义的呢?

  在 的终边上任取一点 ,它与原点的距离是 ,则角 的六个三角函数的值是:

  (2)推导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

  观察 及 ,当 时,有何关系?

  当 且 时 、 及 有没有商数关系?

  通过计算发现 与 互为倒数:∵ .

  由于 ,

  这些三角函数中还存在*方关系,请计算 的值.

  由三角函数定义我们可以看到: .

  ∴ ,现在我们将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总结如下:

  ①*方关系:

  ②商数关系:

  ③倒数关系:

  即同一个角 的正弦、余弦的*方和等于1,商等于角 的正切,同一个角的正切、余切之积等于1(即同一个角的正切、余切互为倒数).上面这三个关系式,我们称之为恒等式,即当 取使关系式两边都有意义的任意值时,关系式两边的值相等,在第二个式中, 在第三个式中, 的终边不在坐标轴上,这时式中两边都有意义,以后解题时,如果没有特别说明,一般都把关系式看成是意义的.其次,在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时,要注意其前提“同角”的条件.

  (3)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的应用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十分重要,应用广泛,其中一个重要应用是根据一个角的某一个三角函数,求出这个角的其他三角函数值.

  已知 ,且 是第二象限角,求 , , 的值.

  解:∵ ,且 ,∴ 是第二或第三象限角.

  如果 是第二象限角,那么

  如果 是第三象限角,那么 ,

  说明:本题没有具体指出 是第几象限的角,则必须由 的函数值决定 可能是哪几象限的角,再分象限加以讨论.

  已知 ,求 的值.

  解: ,且 , 是第二或第三象限角.

  如果 是第二象限角,那么

  如果 是第三象限角,那么 .

  说明:本题没有具体指出 是第几象限角,则必须由 的函数值决定 可能是哪几象限的角,再分象限加以讨论.

  已知 为非零实数,用 表示 , .

  解:因为 ,所以

  又因为 ,所以

  于是 ∴

  由 为非零实数,可知角 的`终边不在坐标轴上,考虑 的符号分第一、第四象限及第二、三象限,从而:

  在三角求值过程当中应尽量避免开方运算,在不可避免时,先计算与已知函数有*方关系的三角函数,这样可只进行一次开方运算,并可只进行一次符号说明.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还经常用于化简三角函数式,请看例4

  化简下列各式:

  (1) ;(2) .

  解:(1) (2)

  3.演练反馈(投影)

  (1)已知: ,求 的其他各三角函数值.

  (2)已知 ,求 , .

  (3)化简:

  解答:(1)解:∵ ,所以 是第二、第三象限的角.

  如果 是第二象限的角,则:

  又

  如果 是第三象限的角,那么

  (2)解:∵ ∴ 是第二或第四象限的角

  由的求法可知当 是第二象限时

  当 是第四象限时

  (3)解:原式

  4.本课小结

  (1)同角三角函数的三组关系式的前提是“同角”,因此 , …….

  (2)诸如 , ,……它们都是条件等式,即它们成立的前提是表达式有意义.

  (3)利用*方关系时,往往要开方,因此要先根据角所在象限确定符号,即要就角所在象限进行分类讨论.

  课时作业:

  1.已知 , ,则 等于( )

  A. B. C. D.

  2.若 ,则 的值是( )

  A.-2 B.2 C.±2 D.

  3.化简

  4.化简 ,其中 为第二象限角.

  5.已知 ,求 的值.

  6.已知 是三角形的内角, ,求 值.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教案2

  教学目标:

  1.掌握同角三角函数之间的三组常用关系,*方关系、商数关系、倒数关系.

  2.会运用同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求三角函数值或化简三角式.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

  教学难点:

  已知某角的一个三角函数值,求它的其余各三角函数值时正负号的选择;

  教学用具:

  直尺、投影仪.

  教学步骤:

  1.设置情境

  与初中学习锐角三角函数一样,本节课我们来研究同角三角函数之间关系,弄清同角各不同三角函数之间的联系,实现不同函数值之间的互相转化.

  2.探索研究

  (1)复习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

  上节课我们已学习了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如图1所示,任意角 的六个三角函数是如何定义的呢?

  在 的终边上任取一点 ,它与原点的距离是 ,则角 的六个三角函数的值是:

  (2)推导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

  观察 及 ,当 时,有何关系?

  当 且 时 、 及 有没有商数关系?

  通过计算发现 与 互为倒数:∵ .

  由于 ,

  这些三角函数中还存在*方关系,请计算 的值.

  由三角函数定义我们可以看到: .

  ∴ ,现在我们将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总结如下:

  ①*方关系:

  ②商数关系:

  ③倒数关系:

  即同一个角 的正弦、余弦的`*方和等于1,商等于角 的正切,同一个角的正切、余切之积等于1(即同一个角的正切、余切互为倒数).上面这三个关系式,我们称之为恒等式,即当 取使关系式两边都有意义的任意值时,关系式两边的值相等,在第二个式中, 在第三个式中, 的终边不在坐标轴上,这时式中两边都有意义,以后解题时,如果没有特别说明,一般都把关系式看成是意义的.其次,在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时,要注意其前提“同角”的条件.

  (3)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的应用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十分重要,应用广泛,其中一个重要应用是根据一个角的某一个三角函数,求出这个角的其他三角函数值.

  已知 ,且 是第二象限角,求 , , 的值.

  解:∵ ,且 ,∴ 是第二或第三象限角.

  如果 是第二象限角,那么

  如果 是第三象限角,那么 ,

  说明:本题没有具体指出 是第几象限的角,则必须由 的函数值决定 可能是哪几象限的角,再分象限加以讨论.

  已知 ,求 的值.

  解: ,且 , 是第二或第三象限角.

  如果 是第二象限角,那么

  如果 是第三象限角,那么 .

  说明:本题没有具体指出 是第几象限角,则必须由 的函数值决定 可能是哪几象限的角,再分象限加以讨论.

  已知 为非零实数,用 表示 , .

  解:因为 ,所以

  又因为 ,所以

  于是 ∴

  由 为非零实数,可知角 的终边不在坐标轴上,考虑 的符号分第一、第四象限及第二、三象限,从而:

  在三角求值过程当中应尽量避免开方运算,在不可避免时,先计算与已知函数有*方关系的三角函数,这样可只进行一次开方运算,并可只进行一次符号说明.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还经常用于化简三角函数式,请看例4

  化简下列各式:

  (1) ;(2) .

  解:(1) (2)

  3.演练反馈(投影)

  (1)已知: ,求 的其他各三角函数值.

  (2)已知 ,求 , .

  (3)化简:

  解答:(1)解:∵ ,所以 是第二、第三象限的角.

  如果 是第二象限的角,则:

  又

  如果 是第三象限的角,那么

  (2)解:∵ ∴ 是第二或第四象限的角

  由的求法可知当 是第二象限时

  当 是第四象限时

  (3)解:原式

  4.本课小结

  (1)同角三角函数的三组关系式的前提是“同角”,因此 , …….

  (2)诸如 , ,……它们都是条件等式,即它们成立的前提是表达式有意义.

  (3)利用*方关系时,往往要开方,因此要先根据角所在象限确定符号,即要就角所在象限进行分类讨论.

  课时作业:

  1.已知 , ,则 等于( )

  A. B. C. D.

  2.若 ,则 的值是( )

  A.-2 B.2 C.±2 D.

  3.化简

  4.化简 ,其中 为第二象限角.

  5.已知 ,求 的值.

  6.已知 是三角形的内角, ,求 值.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学反思3篇(扩展2)

——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关系复习要点3篇

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关系复习要点1

  ·*方关系:

  sin^2(α)+cos^2(α)=1

  tan^2(α)+1=sec^2(α)

  cot^2(α)+1=csc^2(α)

  ·积的关系:

  sinα=tanα*cosα

  cosα=cotα*sinα

  tanα=sinα*secα

  cotα=cosα*cscα

  secα=tanα*cscα

  cscα=secα*cotα

  ·倒数关系:

  tanα·cotα=1

  sinα·cscα=1

  cosα·secα=1

  三角函数恒等变形公式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辅助角公式:

  Asinα+Bcosα=(A^2+B^2)^(1/2)sin(α+t),其中

  sint=B/(A^2+B^2)^(1/2)

  cost=A/(A^2+B^2)^(1/2)

  ·倍角公式:

  sin(2α)=2sinα·cosα=2/(tanα+cotα)

  cos(2α)=cos^2(α)-sin^2(α)=2cos^2(α)-1=1-2sin^2(α)

  tan(2α)=2tanα/[1-tan^2(α)]

  ·三倍角公式:

  sin(3α)=3sinα-4sin^3(α)

  cos(3α)=4cos^3(α)-3cosα

  ·半角公式:

  sin(α/2)=±√((1-cosα)/2)

  cos(α/2)=±√((1+cosα)/2)

  tan(α/2)=±√((1-cosα)/(1+cosα))=sinα/(1+cosα)=(1-cosα)/sinα

  ·降幂公式

  sin^2(α)=(1-cos(2α))/2=versin(2α)/2

  cos^2(α)=(1+cos(2α))/2=vercos(2α)/2

  tan^2(α)=(1-cos(2α))/(1+cos(2α))

  ·万能公式:

  sinα=2tan(α/2)/[1+tan^2(α/2)]

  cosα=[1-tan^2(α/2)]/[1+tan^2(α/2)]

  tanα=2tan(α/2)/[1-tan^2(α/2)]

  ·积化和差公式:

  sinα·cosβ=(1/2)[sin(α+β)+sin(α-β)]

  cosα·sinβ=(1/2)[sin(α+β)-sin(α-β)]

  cosα·cosβ=(1/2)[cos(α+β)+cos(α-β)]

  sinα·sinβ=-(1/2)[cos(α+β)-cos(α-β)]

  ·和差化积公式:

  sinα+sinβ=2sin[(α+β)/2]cos[(α-β)/2]

  sinα-sinβ=2cos[(α+β)/2]sin[(α-β)/2]

  cosα+cosβ=2cos[(α+β)/2]cos[(α-β)/2]

  cosα-cosβ=-2sin[(α+β)/2]sin[(α-β)/2]

  ·其他

  sinα+sin(α+2π/n)+sin(α+2π*2/n)+sin(α+2π*3/n)+……+sin[α+2π*(n-1)/n]=0

  cosα+cos(α+2π/n)+cos(α+2π*2/n)+cos(α+2π*3/n)+……+cos[α+2π*(n-1)/n]=0 以及

  sin^2(α)+sin^2(α-2π/3)+sin^2(α+2π/3)=3/2

  tanAtanBtan(A+B)+tanA+tanB-tan(A+B)=0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学反思3篇(扩展3)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说课稿3篇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是学习三角函数定义后安排的一节继续深入学习的内容,是求三角函数值,化简三角函数式,证明三角恒等式的基本工具,是整个三角函数的基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它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整个中学学习中起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

  A、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猜想出两个公式,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掌握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掌握基本关系式在两个方面的应用:1)已知一个角的一个三角函数值能求这个角的其他三角函数值;2)证明简单的三角恒等式。

  B、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猜想——证明的科学思维方式;通过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思想;通过求值、证明来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通过例题与练习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其知识迁移能力。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数学研究的过程,体验探索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的推导及应用。

  难点:同角三角函数函数基本关系在解题中的灵活选取及使用公式时由函数值正、负号的选取而导致的角的范围的讨论。

  二、学情分析:

  学生刚开始接触三角函数的内容,学习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对这一方面的内容既感到新鲜又感到陌生,很有好奇心,跃跃欲试,学习热情高涨。

  三、教法分析与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采取诱思探究性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提出问题,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类比、讨论、总结、证明,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主动探究中汲取知识,提高能力。

  2、学法分析: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出发,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索,逐步解决问题。数学学习必须注重概念、原理、公式、法则的形成过程,突出数学本质。

  四、教学过程设计

  强调:sin是(sin)并不是sin

  设计意图:从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完成抽象与具体之间的相互转换

  2、思考:

  问题1:从以上的过程中,你能发现什么一般规律?

  问题2:你能否用代数式表示这两个规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来处理问题,通过观察思考,感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3、证明公式:(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

  (1)、*方关系:(2)、商的关系:

  回忆: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学生回答: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x,y)则:

  sin=y;cos=x,

  引导学生注意:单位圆中

  所以:sin+cos=;=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已知知识解决未知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4、辨析讨论—深化公式

  辨析1思考:上述两个公式成立有什么要求吗?

  设计意图:注意这些关系式都是对于使它们有意义的角而言的。如(2)式中辨析2判断下列等式是否成立:

  设计意图:注意“同角”,至于角的形式无关重要,突破难点。

  辨析3思考:你能将两个公式变形么?

  (师生活动:对于公式变式的认识,强调灵活运用公式的几大要点。)

  设计意图:对这些关系式不仅要牢固掌握,还要能灵活运用(正用、反用、变形用)如:....等

  5、运用新知、培养能力。

  自然界的万物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家只要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也许每天都会有新的发现。刚才我们发现了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那么这些关系式能用于解决哪些问题呢?

  例1、

  思考1:条件“α是第四象限的角”有什么作用?

  思考2:如何建立cosα与sinα的联系?如何建立他们与tanα的联系?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对于刚学习的知识所拥有的探求心理,让他们学习使用两个公式来求三角函数值。

  思考:本题与例题一的主要区别在哪儿?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对比之前例题,强调他们之间的区别,并且说明解决问题的方法:针对α可能所处的象限分类讨论。

  变式2、

  设计意图:类比练习,已知正弦,也可求余弦、正切。

  变式3、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与变式使学生掌握基本关系式的应用:已知一个角的一个三角函数值能求这个角的其他三角函数值,并在求三角函数值的过程中注意由函数值正、负号的选取而导致的角的范围的讨论,培养学生分类讨论思想。突破重难点。

  小结:(由学生自己总结,师生共同归纳得出)

  3、注意:若α所在象限未定,应讨论α所在象限。

  设计意图:利用例题与变式,共同总结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归纳分析能力。

  例2、已知tan=2,求的值

  设计意图:

  利用商的关系的灵活使用,解法多样,通过对公式正向、逆向、变式使用加深对公式的理解与认识。

  证法2:通过变形等式,先把分式化为整式,再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方关系即可证得。

  设计意图:同角三角函数*方关系灵活使用,通过对公式正向、逆向、变式使用加深对公式的理解与认识。

  思考:是否还有其他的证明方法?

  方法3:左边减去右边,如果等于零,则等式成立。

  方法4:左边除以右边,如果等于一,则等式成立。(保证分母不为零)

  设计意图:发散学生的思维,为下面的总结做好铺垫,突破本节难点

  总结证明三角恒等式经常使用的方法:

  1:从等式左边变形到右边;

  2:从恒等式出发,转化到所要证明的等式上;

  3:左边减去右边等于0;

  4:左边除以右边等于1(保证分母不为零)。

  6、课堂小结,深化认识

  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学习目标,教师再补充.这样做,会检测出学生听课、分析、思考和掌握知识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公式推导:具体算式→观察→猜想→论证→基本关系式

  公式应用:

  一般方法(例1):先确定象限角再求值。分类讨论思想

  特殊方法(例2):化切为弦和化弦为切。整体思想、化归思想

  灵活运用公式(例3):证明恒等式

  7、作业布置:

  (1)、已知,求、变式1、变式2、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公式,并灵活运用;分层设计,题(1)是在课堂例题的延伸,题(2)是在课堂上没讲的题型,检测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8、板书设计

  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

  一、公式二、例题例2

  1、sin2+cos2=1;例1

  2、tan=变式1

  公式变形:例3,变式2,变式3

  三:总结

  ……

  五、教学反思:

  如此设计教学过程,既复习了上一节的内容,又充分利用旧知识带出新知识,让学生明白到数学的知识是相互联系的,所以每一节内容都应该把它牢固掌握;在公式的推导中,教师是用创设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去发现关系式,多让学生动手去计算,体现了"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体验为红线,探索得材料,研究获本质,思维促发展"的教学思想。通过两种不同的例题的对比,让学生能够明白到关系式中的开方,是需要考虑正负号,而正负号是与角的象限有关,角的象限题目可以直接给出来,但有时是需要已知条件来推出角可能所在的象限,通过分析,把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解决了。由于课堂在完成例题及变式时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与尝试,故对学生的检测只能安排在课后的作业中,作业可以检测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掌握的情况,能否灵活运用知识进行合理的迁移,可以发现学生在解题中存在的问题,下节课教师再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加以评讲,并设计相应的训练题,使学生的认识再上一个台阶。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学反思3篇(扩展4)

——《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反思10篇

《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反思1

  引入我寻找知识在生活中的数学原型,创设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数学情境:我们从家到书店,一共有几条路可走,走哪条路最近,为什么?这使得学生的探究活动因生活的需要而展开。 为什么这样设计引入?我想,学生对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认识并不是一片空白,他们对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因此,我选择了能呈现的生活情境引入的方式,并将这种虚拟的情境转入学生的生活,学生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知道走哪条路最近,但却苦于表达不出其中蕴含的道理,这使学生处于很好的愤悱状态,也使得对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索内化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这样引入,在纯数学与生活原型之间,在兴趣与生活需要之间,我更倾向于选择后者。

  在新授中我为每个小组提供6根小棒:3cm、3cm、4cm、6cm、3cm、2cm,让学生从6根小棒中任意取3根,试着摆三角形。并设计从中你有什么发现这样的问题情境,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一个*台,让学生在更自由、更广阔的空间中去合作、探索和发现。

  这样组织建模,学生在小组的合作与探究中发现:6根小棒通过不同的组合,有可以摆不成三角形,有得不能摆成三角形,事实推翻了学生头脑中以前的错误认知,激起了思维的矛盾,使学生不得不重新认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这种重新认识是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认识上的第一层次。我抓住这一契机巧妙设疑:为什么这样的三根小棒不能摆成一个三角形,怎样的三根小棒才能够摆成一个三角形呢?学生经历摆的过程直观的发现,两根小棒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根小棒时,不能摆成三角形,只有大于第三根小棒时,才能摆成三角形,得出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从而初步认识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种初步认识是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认识上的第二层次,也是学生思维发展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原本以为这样的回答会得到我的肯定,然而,我的反应仅仅是是吗?二字,这使学生敏感的意识到这种表达可能有问题,问题出在哪呢?学生不得不深思。我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前两种情况中的三根小棒为什么摆不成三角形?你认为,对于三角形三边关系,怎样表达更严密?最后学生终于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对任意二字的理解,使学生对三角形三边之间关系的认识得到了深化。这种深化的认识和理解是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认识上的第三层次。

  教学是一种遗憾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的尝试,用心去体会。在反复的实践中历练自己,弥补不足。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份遗憾,才促使我们的教学逐渐走向成熟。我想,我的教学一定还存在很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继续努力探索。

《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反思2

  在厦门听了北京的老师上这节课,便想跃跃欲试。不巧,有家长来办事,耽误了我制作学具的时间,怎么办呢?教学进度也不允许往后推一节课呀,何况明天因为七校联盟的决赛数学课已经调到下周一了!

  就这么办!

  我让每一个学生任意画了三个三角形,画好后让他们量出每个三角形每条边的长度,并做好记录。然后,引导他们发现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有的同学已经预习过了,忍不住大叫起来:“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另一条边。”在这个学生的带动下,所有的学生都开始进行边的长度的两两相加并和第三条边进行比较,他们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欣喜。

  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有这样的规律呢?孩子们重新画了一个三角形进行验证。原计划安排的动手操作、发现探究变成了发现、猜想、验证、归纳。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很投入、很有成功感!

  接下来是让学生阅读课本,读一读、看一看并解决课本中的“哪条路最近”的问题,让孩子们感受这个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思考例题3下面的问题,对三组数据进行判断:哪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三角形?孩子们都能用这样的语句来叙述:因为6+8大于7,8+7大于6,7+6大于8,所以这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

  然后,我出示了四组数据,让学生说明每一组数据中的三条线段是否可以围成三角形。先是独立思考,接着在小组内交流。我走入孩子们中间,其中有一个小组领会错误:3cm—2cm—1cm,他们的结论是有的能有的不能。我未置可否,在全班交流、评讲的时候特意安排他们组先汇报,他们一说完,全班一片哗然,反对的声音坚决果断。我让一个孩子帮助出错的小组,这个孩子言之凿凿,条理清晰、富于逻辑,特别强调了“任意”二字。我望了望出错的小组,他们不好意思地露出了笑容。

  是否每一次判断都要将每两条线段相加再和另一条线段比较呢?当我提出这个问题时出现了短暂的沉寂,孩子们都陷入了思考。

  我指着“7厘米,3厘米,5厘米”对孩子们说,你是否可以只计算一次就作出判断呢?孩子们都说:“只要看3和5的和大于7就可以判断。”

  看着孩子们依然在思索,还是没有谁来“揭秘”。我再次让他们观察判断过的几道题,这时文丽这个女孩举起手来,自信地说:“只要计算最短的两条边的和,看会不会大于第三边就可以了!”我含笑地望着课代表和几个*时发言积极、思维活跃的孩子:“有意见吗?”他们对自己落于人后似乎有些失望,但是孩子很高兴地回答:“我赞成文丽的意见!”好家伙!

  书上的题他们很快就做完了,当我巡视的时候,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把我递到我的面前,让我目不暇接。我特别留意了小琛、小琪,她们都能用只计算两条短边的和的简便的方法进行判断,我对她们竖起了大拇指。

  孩子们在总结的时候都说,今天自己的收获特别大,学得特别好。看着孩子们高涨的情绪,我顿然滋生享受教学、享受课堂的感觉。

  激发学生探究的动机,让学生获得成功感,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回答问题的逻辑性应该贯穿于每一节课。

《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反思3

  三角形边的关系是在认识了三角形的“分类”和“内角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重点主要是探讨:任意三根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研究“三角形边的关系”得出“较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我不急于给学生答案,而是经过讨论验证后用“任意”代替“较短”,这样学生更清晰。本节课我主要是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先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实践应用的过程。我在教学中,关键是抓住“任意的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围绕这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发现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再次由学生自己找出原因,为什么能?为什么不能?初步感知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接着重点研究“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通过观察、验证、再操作,最终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这样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既增加了兴趣,又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我这样设计主要体现了以下三点:

  1、创设问题情景,以疑激思。

  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因此,课堂一开始,我是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四组小棒,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并提出“是否任意三条线段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呢?”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让学生对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产生好奇,引发学生探究欲望,从而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实现数学知识的再创造。

  “再创造”是指创设合适的条件,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历一遍发现、创新的过程,即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它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灵魂。因此在教学中,我有意设置一些动手操作,共同探讨的活动,尽可能多些时间给学生创造展示自己思维的空间和时间,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从而实现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如这节课中我设计了让学生动手拼三角形,小组讨论三角形边的关系,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思考学生亲自体验“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的普遍性。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主的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获得成功的机会。

  3、密切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本节课我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学生熟知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情境,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的桥梁,使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输血,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反思4

  《三角形边的关系》是在学生了解了三角形的一些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虽然知道了三角形有三条边,但三角形边的研究却是学生首次接触,短短的四十分钟之内,要让学生从抽象的几何图形中得出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个结论,并加以运用,并非易事。开课前我先观摩网上优秀视频,学习优秀案例,用两天的时间准备教案,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到底该如何引导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因此,教学中,我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探究的过程,围绕怎样的三根小棒能摆成一个三角形?这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发现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再次由学生自己找出原因,为什么能?为什么不能?初步感知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接着重点研究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虽然本节课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在实验活动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我对这节课做了如下的反思:

  一、关注学生亲身经历

  本节课的一个突出特点就在于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上,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环节:一是导入部分,通过联系生活,激发兴趣。出示一组实物图片,使学生初步体验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动手操作部分,学生用手中的小棒来摆三角形,并且做好记录。这个过程必须得每个学生亲自动手,在此基础上观察、发现、比较,从而得出结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学中,我有意设置这些实际动手操作、共同探讨的活动,既满足了学生的精神需要,又让学生在浓烈的学习兴趣中学到了知识,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这个实验活动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例如:让学生到展示台展示准备得不够充分,只是简单的叫几位学生去展示,没有走到学生中去了解实验结果,感觉只是停留在表面。怎样的三根小棒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学生实验后,我只是出示一个例子就下结论,评课后, 通过 老师的点评,让我明白了,一个实验活动要有两到三个例子,才能下结论。

  二、练习设计层层深入

  评价一节数学课,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练习得到的反馈,而学生之间参差不齐,为了能兼顾全班学生的整体水*,练习题我设计层层深入,由浅入深。1.判断三组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2.用同样长的3根、4根、5根、6根小棒能不能摆成一个三角形?第1小题我要求学生除了判断能不能摆成三角形?还要求学生们写出为什么能围成一个三角形,为什么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的理由。从学生的反应,可以看出正确率很高,让我惊讶的是,他们理由说的很棒,只要比较两根较短的小棒是否大于那根长的小棒就能知道是否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有的学生用算式表示(如:3+4>6 )等,学生们能懂得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来解决问题。第2个小题,我让学生们通过动手操作、猜想、实验、验证及同桌互相讨论等活动,来解答用3根同样长的小棒能不能摆成一个三角形,若能摆成,它是一个什么样的三角形。学生都摆出了一个等边三角形出来。接下来再分别动手操作4根、5根、6根同样长的小棒是否能摆成一个三角形。若能摆成,它是一个什么样的三角形。通过这个练习,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勇于实践、敢于发现问题,从而在动手能力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得出结论的好品质。

《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反思5

  [片断一]:动手操作,产生问题

  师: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连围成的封闭图形,今天,老师想让同学们利用你们桌上的木条亲手搭建一个个的三角形,要求是每个三角形只能用三根木条,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学生:想!

  师:下面请同学们分小组开始活动。

  (学生分小组活动)

  师:每个小组利用桌上的六根木条共搭建了几个三角形?

  学生:我们搭建了一个三角形。

  师:剩下的三根木条能搭建成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不能。

  师:你们知道剩下的三根木条为什么不能搭建成一个三角形吗?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我发现剩下的三根木条怎么连也连不到一起。

  学生2:我们也是这样的。

  师:“剩下的三根木条怎么连也连不到一起”说明了这三边在长短上有某种关系,你们能找出这三边在长短上有什么样的关系吗?

  学生1:我们将较短的两根木条连接在一起与最长的一根木条相比较,发现较短的两根木条和起来还没有另外一根木条长。

  学生2:我们把较短的两根木条连接在一起与最长的一根木条相比较,发现较短的两根木条和起来不是没有另外一根木条长,而是同另外一根一样长。

  学生3:我们发现的结论与学生(1)相同,我们是通过用直尺分别度量这三根木条的长度,再计算、比较后发现的。

  学生4:我们发现的结论与学生(2)相同,我们也是通过用直尺分别度量这三根木条的长度,再计算、比较后发现的。

  师:下面我们将能拼成三角形的三边分开,象上面一样比较一下这三条边在长度方面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后汇报)

  学生1:我发现较短的两条边加起来比最长的一条边长,同刚才的结论正好相反。

  学生2:我发现我这个三角形的任意两边加起来的和都比第三边长。

  学生3:我的发现同学生(2)一样,也是这个三角形的任意两边加起来的和都比第三边长。

  学生4:“任意两边”是什么意思?我不太懂。

  学生5:“任意两边”就是指三角形三边中的每两条边加起来的长度都比剩下来的第三条边的长度长。

  学生4:原来是这样的。

  (学生都有同感)

  学生6:也就是说,任意一个三角形,它的三条边都存在这样一个特征: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

  学生7:我想应该是这样的吧。因为我们的三角形不一样,但我们得到的结论都是一样的。

  学生8:我看到书上也有同样的结论。

  (学生都翻书看)

  [反思]: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开拓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学中,教师有意设置这些动手操作,共同探讨的活动,既满足了学生的这种需要,由让学生在高昂的学习兴趣中学到了知识,体验到了成功。

  [片断二]:及时练习,形成能力

  师:同学们刚才表现得非常棒,你们棒在不仅爱玩,而且能在玩中发现数学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探讨,你们也能解决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一起学习的三角形的另外一个特征,现在你能运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判断给出的三条边能否组成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能!

  师:请同学们翻书到第86页,自己独立做第4题。

  (学生做完后汇报展示,并说明判断的方法)

  学生1:(1)、(2)、(4)这三组中的线段能拼成一个三角形,(3)中的线段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我是把每组中的三条线段两两相加,再与剩下的第三条线段相比较,其中(1)、(2)、(4)这三组中的线段每两条线段之和都大于第三条线段,所以它们能拼成一个三角形,而(3)中2+2〈6,所以这组中的三条线段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

  学生2:我的结论同学生(1)一样,但我的判断方法与他不同,我是先找出较短的两条边,比较它们的和与剩下的第三条边的大小,如果和大一些,则能拼成三角形,如果和小一些,则不能拼成三角形。

  学生3:学生(2)的方法只是一种巧合,他没有判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这种方法不行。

  (学生对学生(2)的方法产生了争论,学生讨论一会儿后)

  学生4:学生(2)的方法是对的,因为较短的两条边之和如果大于第三条边,则说明任意一条较短的边与最长的一边之和肯定大于第三条边,这也就更进一步说明这个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学生5:看来在判断某三条边能否拼成一个三角形时,用学生(2)的方法既快又对。

  [反思]:课堂练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及时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教学中老师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即让学生用所学内容来说明为什么这一环节。同时我们也欣喜地发现,通过练习,学生还在原来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对原知识又有发展,找到了最佳的判断方法。学生的能力不可限量啊!

  [片断三]:结合实际,学会运用

  师:通过刚才的练习,你们不仅掌握了判断某三条边能否拼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且还找出了最佳的判断方法。从这里可以看出,只要同学们肯动脑思考,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结论。下面请同学们观察小明上学示意图(电脑出示书第82页示意图),如果小明想走离学校最近的路,你认为他会选择那条路上学?

  学生:他会走中间这条路。

  师:你们是怎样判断的?

  学生1:因为中间这条路是直的,其它的路是弯的,所以中间这条路最短。

  学生2:如果小明走通过邮局到学校这条路上学,小明家、邮局、学校则构成一个三角形,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以知道,小明家到邮局,邮局到学校这两条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即中间这条路,所以中间这条路最短。

  师:思考问题既要靠直觉,更要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就像学生(2)一样。另外请问从这副图还可以看出连接两点的线中,哪条线最短?

  学生:线段最短。

  [反思]:教材是学习的载体,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的育人作用,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而不要把教材撇开一边。从上面可以看出,这副图既能让学生领悟知识与实际的结合,又能从中学到另外的知识,可谓一举多得。

  [片断四]:拓展延伸,丰富充实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老师欣喜地发现同学们不仅能自主、能动地学习新知,而且能将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下面老师这儿有几道题不知怎样解答,谁能帮一帮老师?(电脑出示题目)

  题目一:已知两条线段a、b,其长度分别是2.5cm与3.5cm。另有长度分别为1cm、3cm、5cm、6cm、9cm的五条线段,其中能够与线段一起组成三角形的有哪几条?

  学生1:长度分别是3cm、5cm的两条线段中任意一条线段能与a、b组成一个三角形,因为3+2.5>3.5,2.5+3.5>5。

  学生2:长度分别是1cm、6cm、9cm的三条线段中任意一条线段不能与a、b组成一个三角形,因为1+2.5=3.5;2.5+3.5=6;2.5+3.5<9。

  题目二:用长度为2cm、2cm、6cm、6cm、6cm这五条线段中的任意三条线段拼成一个三角形,你能拼成几种不同的形状?拼成的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1:我用长度为2cm、6cm、6cm三条线段能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的长度相等。

  学生2:我用长度为6cm、6cm、6cm三条线段能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都相等。

  学生3:我用长度为2cm、2cm、6cm三条线段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因为2+2<6,所以他们不能拼成三角形。

  师:刚才学生1、学生2所说的三角形是两种较特殊的三角形,这些三角形我们将在下次课中学习研究。

  题目三:用15根等长的火柴棒摆成的三角形中,最长边最多可以由几根火柴棒组成?

  学生1:我想最多可以由9根火柴棒组成。

  学生2:我觉得最多可以由8根火柴棒组成。

  ┈┈

  师:同学们敢于大胆猜想,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很好。不过同学们如果能通过实践,讲究事实依据,用理由来说服人那就更好了!

  (学生分小组讨论、拼摆)

  学生1:我们通过实践知道,最长边最多可以由7根火柴棒组成。

  学生2:我们通过讨论知道,最长边最多可以由7根火柴棒组成。此时另外两条较短的两条边的和为8,大于最长边7,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可知,此时能拼成三角形,且最长边由7根火柴棒组成,为最多。

  师:同学们今天表现非常棒,不仅能猜想,而且能通过实践,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老师为你们骄傲,我相信,只要同学们一如既往,灿烂的明天一定会与你拥抱。

  [反思]: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敢于放手,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思维空间和时间,如此定会别有洞天。

  [点评与拓展]:良好的教育一定要致力于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要能使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大写的“人”。本节课,授课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这一观点。先是设计了“拼三角形”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接着设计汇报展示这一环节,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在听别的同学汇报时,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在后面的教学中,该教师继续抓住这一教育思想对学生施教,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与价值,体验到了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快乐,取得了满意的教育效果。

《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反思6

  《三角形边的关系》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中的一节内容,课标要求学生通过摆一摆等操作活动,探究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规律,会应用这一规律解决简单问题。

  我在教学这一节内容时,忽视了“摆一摆”这一环节,而是让学生自由画三角形,在比较三边关系时,也没有引导学生深入计算,导致学生知识的生成有点模糊。因此,教学难点的突破不是很到位。

  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克服以上缺点,积极学习,争取高效率课堂。

《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反思7

  本节课是在认识了三角形的“分类”和“内角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有一定的探索和合作意识,因此我主要采用探索式与多媒体辅助教学,以下是我从设计思路、实施过程、教后反馈三个环节中的反思:

  一、反思设计思路

  课堂是学生交流知识、获得能力,体验情感的摇篮。一堂课的亮点:“应是从学生思维的起点,兴趣的契入点开始,让学生一气呵成,从而学会学习。因此本堂课的设计主要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教材,结合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思路为:创设情景——激发学习欲望——创设实验——鼓励学生动手、观察、猜想——小组合作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推广验证,得出结论——分层练习、巩固新知——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二、反思实施过程:

  本节的教学主线是:是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我围绕着这一主线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围绕这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发现有的可以围成三角形,而有的围不成。接着让学生探究在什么情况时不能为成三角形,为什么?初步让学生感知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然后重点研究“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让学生从直观观察得出“较短的两条边的和大于最长的那边”,经过讨论验证后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又使学生始终满怀兴趣,而且还积累了大量的操作经验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我注重了如下几点:

  1、巧设情境,以疑激思。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的情境,可有意造成学生认知矛盾,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兴趣,想办法解决问题,并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因此,在引入方面,我先创设了生活情境——哪条路上学最近?通过课件演示再提出问题:为什么最近?是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呢?设置这样的悬念,引起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产生好奇,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积极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节课由实际问题引入,并始终由问题去引领整个探索实践过程。

  2、以动促思,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动手操作过程是以动促思,是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重要途径,是知识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我为每个学习小组提供了不同长度的小棒、统计表,让学生猜一猜、摆一摆、填一填、说一说、想一想,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在活动中逐步发现并归纳“三边关系”。

  3、情境演示,动静结合。本节的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而在动手操作时,容易产生误差,难以让学生信服。我们知道,数学知识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是静止的,但又是动态的。因此,本节我还利用了信息技术把知识的具体与抽象,静态与动态有机的呈现出来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正如课前所料,因为小棒和误差的缘故,有些学生认为“4、5、9”这组小棒能围成三角形,于是我结合课件演示,让全体学生动态地看出三角形两边长度的和等于第三边的结果是什么——必定不能围成三角形。

  4、联系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要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学以致用。例如:从引入“哪条路上学最近”,到练习中“盖三角形房架”等设计,都是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享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三、反思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及时掌握知识,因此我设计了一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从反馈中发现学生犯错的原因一是:学生未能认真审题。比如:从下面5根小棒中任意取出3根,摆出两种不同的三角形。(教材第31页“练一练”第二题)有不少同*用分类讨论做题,却把五根小棒看成了五类小棒,实在可惜。犯错的原因二是: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不强。因此整节课时间稍紧了一点。

《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反思8

  今天早上在教学评估活动中,我讲授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一课,我对这一节课有以下点反思:

  1、情景创设要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内容为标准。

  数学教学应结合生活实际问题和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使学生能在认识、学习和使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初步体验到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明确知道的拐弯要比走直路远,利用这一生活经验,我在这一课的开始借鉴了课本中把学生从家到学校多路选择的场景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觉更亲切自然。但是在这儿我有意识的.对课本原图作了一些改变,取消了原图中经过商店的一条道路,目的是让学生更容易把三点之间的道路抽象成三角形,跟本节内容更容易过渡衔接,跟以前教学本节内容时相比,我认为效果还是不错的。

  2、小组活动要精心设计,力求有序有效、目的明确、可操作性强。

  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应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活动中加以理解,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进自信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给学生提供观察、操作、实验、讨论、及独立思考的机会,通过共同的讨论交流,从而得出结论。因此,在数学活动中,要充分给予学生动手和思考的空间,同时要保证学生活动的有序性,从而实现活动的有效性。为了达到这一效果,我在这节课数学活动的设计中,注意了教师引导,在活动中从“有什么发现”到“为什么这样”逐层提出问题,让学生始终明确方向,有动手的强烈欲望,从而避免了以往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重结论轻过程,甚至直接去课本中寻找结论的现象,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深入探究的习惯和能力。

  3、汇报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握重点,选例有针对性。

  每次活动过程中及结束后,必然存在讨论交流的过程,这其中包括小组内的交流和在全班汇报交流。汇报不是小组交流的重复,在汇报过程中要看抓住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在存疑处适时引发下一次的实验活动及讨论过程。本课在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后,我先选择不能组成三角形的两组小棒组织学生讨论,并在大屏幕上动态演示,学生的注意力很自然地引导到研究三角形两边之和与第三边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再一次组织小组讨论,研究其他几组能围成三角形的小棒的长度有什么共同点。通过比较分析,学生自然而然地发现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

  4、练习设计向教学目标层层推进,注重强化知识生成及应用。

  练习是数学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恰到好处的练习,不仅可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还可以启发思维,培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为强化巩固设计的一般练习题,还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一些综合性题目和开放型题目,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克服学生思维的呆板性,更主要的是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学习数学的兴趣。本节课中,我围绕“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性质设计了较为简单的“练一练”,目的是让学生正确应用知识;又通过设计“算一算”,目的是让学生充分理解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会求已知两条边,第三条边最小可以是几;又设计了“挑战自己”题目,此题为后面用字母表示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奠定了基础(a+b>ca+c>bb+c>a);最后一题设计了“做一做”,这道题目有一定难度,能够综合培养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学会有序思考、发展逻辑思维等多方面作用。总归,环环相扣的练习能使学生熟练正确的掌握知识。总得来说,这节课也留下了许多缺憾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学生动手操作、同伴互助不够充分,学生主观能动性没有调动起来,没能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数学所带来的乐趣;

  2、让学生总结“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学生尽管能说出“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就能围成三角形,但在这个环节中我给学生说的机会不多,没能让更多的学生尝试说一说;

  3、在分小组探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性质时,由于担心耗时过多,怕完成不了后面的练习题目,没能放手让学生大胆、自主地探索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4、本节课我的数学语言不够精准,说得有点儿多,显得啰嗦。

《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反思9

  本节课是一节探究型课型,教学中,不仅应关注数学知识与结论,更应该关注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因此,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制定了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尝试:

  一、充分体现数学探究型课型的特点。

  本节课我按照游戏操作引入——产生问题——猜想——验证——推广运用这一主线组织教学的。让学生在行动中生问题,由问题生猜想,由猜想生价值。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经历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的自主探索过程,虽然花的时间比较多,一些课后的练习不能在这堂课中解决,但是我认为是很值得的,我们不光是获得结论,更应该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态度和初步的探究能力、思维得到发展。

  二、关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创设融洽的学习氛围。

  本节课我比较注重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以问题为中心,吸引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形成师生互动,同时还注重用激励式的语言评价学生,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求。

《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反思10

  三角形边的关系是在认识了三角形的“分类”和“内角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重点主要是探讨:任意三根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研究“三角形边的关系”得出“较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我不急于给学生答案,而是经过讨论验证后用“任意”代替“较短”,这样学生更清晰。本节课我主要是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先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实践应用的过程。我在教学中,关键是抓住“任意的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围绕这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发现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再次由学生自己找出原因,为什么能?为什么不能?初步感知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接着重点研究“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通过观察、验证、再操作,最终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这样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既增加了兴趣,又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我这样设计主要体现了以下三点:

  1、创设问题情景,以疑激思。

  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因此,课堂一开始,我是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四组小棒,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并提出“是否任意三条线段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呢?”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让学生对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产生好奇,引发学生探究欲望,从而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实现数学知识的再创造。

  “再创造”是指创设合适的条件,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历一遍发现、创新的过程,即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它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灵魂。因此在教学中,我有意设置一些动手操作,共同探讨的活动,尽可能多些时间给学生创造展示自己思维的空间和时间,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从而实现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如这节课中我设计了让学生动手拼三角形,小组讨论三角形边的关系,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思考学生亲自体验“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的普遍性。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主的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获得成功的机会。

  3、密切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本节课我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学生熟知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情境,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的桥梁,使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输血,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学反思3篇(扩展5)

——三角函数优秀的教学设计3篇

三角函数优秀的教学设计1

  (一)概念及其解析

  这一栏目的要点是:阐述概念的内涵;在揭示内涵的基础上说明本课内容的核心所在;必要时要对概念在中学数学中的地位进行分析;明确概念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重点。

  概念

  描述周期现象的数学模型,最基本而重要的背景:匀速圆周运动。

  定义域:(弧度制下)任意角的集合;对应法则:任意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为(x,y),正弦函数为y=sinα,余弦函数为x=cosα;值域:[-1,1]。

  概念解析

  核心:对应法则。

  思想方法:函数思想--一般函数概念的指导作用;形与数结合--象限角概念基础上;模型思想--单位圆上的点随角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的数学刻画。

  重点: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对应法则--需要一定时间。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是教学活动每一阶段所要实现的教学结果,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当前,许多教师没有意识到制定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他们往往只从“课标”或“教参”上抄录,而且表述目标时,“八股”现象严重。我们主张,课堂教学目标不以“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或“四维目标”(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分列,而以内容及由内容反映的思想方法为载体,将数学能力、情感态度等隐性目标融于其中,并用了解、理解、掌握等及相应的行为动词经历、体验、探究等表述目标,特别要阐明经过教学,学生将有哪些变化,会做哪些以前不会做的事。

  为了更加清晰地把握教学目标,以给课堂中教和学的行为做出准确定向,需要对教学目标中的关键词进行解析,即要解析了解、理解、掌握、经历、体验、探究等的具体含义,其中特别要明确当前内容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目标解析:

  (1)知道三角函数研究的问题;

  (2)经历“单位圆法”定义三角函数的过程;

  (3)知道三角函数的对应法则、自变量(定义域)、函数值(值域);

  (4)体会定义三角函数过程中的数形结合、数学模型、化归等思想方法.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这一栏目的要点是:教师根据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对学生认知状况的分析,以及数学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在思维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对本内容在教与学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预测,并对出现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教学难点。

  教学问题诊断和教学难点:

  认知基础

  (1)函数的知识--“理解三角函数定义”到底要理解什么?--三要素;

  (2)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背景(直角三角形)、对应关系(角度 比值)、解决的问题(解三角形)--侧重几何特性;

  (3)任意角、弧度制、单位圆--在直角坐标系下讨论问题的经验,借助单位圆使问题简化的经验。

  认知分析

  (1)三角函数是一类特殊函数,“三角函数”是“函数”的下位概念,用“概念同化”方式学习,要理解“三要素”的具体内涵,其中核心是“对应法则”;

  (2)从锐角三角函数到任意角三角函数,一种“形式推广”,载体要从直角三角形过渡到直角坐标系,其核心是要明确用坐标定义三角函数的思想方法;

  (3)体会将“任意点”化归到“单位圆上的点”的意义--求简的思想。

  教学难点

  (1)先要在弧度制下(用单位圆的半径度量角)实现角的集合与实数集的一一对应,再实现数到坐标的对应,不是直接的对应,会造成理解困难;

  (2)锐角三角函数的“比值”过渡到坐标表示的比值,需要从函数角度重新认识问题;

  (3)求简到“单位圆上点的坐标”,思想方法深刻,学生不易理解。

  (四)教学过程设计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如下问题需要予以关注:

  强*学过程的内在逻辑线索;

  要给出学生思考和操作的具体描述;

  要突出核心概念的思维建构和技能操作过程,突出思想方法的领悟过程分析;

  以“问题串”方式呈现为主,应当认真思考每一问题的设计意图、师生活动预设,以及需要概括的概念要点、思想方法,需要进行的技能训练,需要培养的能力,等。

  另外,要根据内容特点设计教学过程,如基于问题解决的设计,讲授式教学设计,自主探究式教学设计,合作交流式教学设计,等。

  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提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前面学习了任意角,你能说说任意角概念与*面几何中的角的概念有什么不同吗?

  (2)引进象限角概念有什么好处?

  (3)在度量角的大小时,弧度制与角度制有什么区别?

  (4)我们是怎样简化弧度制的度量单位的?

  (设计意图:从为学习三角函数概念服务的角度复习;关注的是思想方法。)

  2.先行组织者

  我们知道,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例如指数函数描述了“指数爆炸”,对数函数描述了“对数增长”等。圆周运动是一种重要的运动,其中最基本的是一个质点绕点O 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变化规律该用什么函数模型描述呢?“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就是一个刻画这种“周而复始”的变化规律的函数模型。

  (设计意图:解决“学习的必要性”问题,明确要研究的问题。)

  3.概念教学过程

  问题1 对于三角函数我们并不陌生,初中学过锐角三角函数,你能说说它的自变量和对应关系各是什么吗?任意画一个锐角 α,你能借助三角板,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找出sinα的值吗?

  (设计意图:从函数角度重新认识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突出“与点的位置无关”。)

  问题2 你能借助象限角的概念,用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表示锐角三角函数吗?

  (设计意图:比值“坐标化”。)

  问题3 上述表达式比较复杂,你能设法将它化简吗?

  (设计意图:为“单位圆法”作铺垫。学生答出“取点P(x,y)使x2+y2=1”后追问“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教师讲授:类比上述做法,设任意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点为P(x,y),定义正弦函数为y=sinα,余弦函数为x=cosα。

  (设计意图:“定义”是一种“规定”;把精力放在定义合理性的理解上。)

  问题4 你能说明上述定义符合函数定义的要求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函数的三要素说明定义的合理性,以此进一步明确三角函数的对应法则、定义域和值域。)

  例1 分别求自变量π/2,π,- π/3所对应的正弦函数值和余弦函数值。

  (设计意图:让学生熟悉定义,从中概括出用定义解题的步骤。)

  例2 角α的终边过P(1/2, - /2),求它的三角函数值。

  4.概念的“精致”

  通过概念的“精致”,引导学生认识概念的细节,并将新概念纳入到概念系统中去,使学生全面理解三角函数概念。这里包括如下内容:

  三角函数值的符号问题;

  终边与坐标轴重合时的三角函数值;

  终边相同的角的同名三角函数值;

  与锐角三角函数的比较:因袭与扩张;

  从“形”的角度看三角函数--三角函数线,联系的观点;

  终边上任意一点的坐标表示的.三角函数;

  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函数的“多元联系表示”,例如,把实数轴想象为一条柔软的细线,原点固定在单位点A(1,0),数轴的正半轴逆时针缠绕在单位圆上,负半轴顺时针缠绕在单位圆上,那么数轴上的任意一个实数(点)t 被缠绕到单位圆上的点 P(cost,sint).

  5.课堂小结

  (1)问题的提出--自然、水到渠成,思想高度--函数模型;

  (2)研究的思想方法--与锐角三角函数的因袭与扩张的关系,化归为最简单也是最本质的模型,数形结合;

  (3)归纳概括概念的内涵,明确自变量、对应法则、因变量;

  (4)用概念作判断的步骤、注意事项等。

  (五)目标检测设计

  一般采用习题、练习的方式进行检测。要明确每一个(组)习题或练习的设计目的,加强检测的针对性、有效性。练习应当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循序渐进地进行。当前,要特别注意摒除“一步到位”的做法。过早给综合题、难题有害无益,基础不够的题目更是贻害无穷。题目出不好、练习安排不合理是老师专业素养低的表现之一。

  本课习题只要完成教科书上的相关题目即可,这里从略。

三角函数优秀的教学设计2

  (一)概念及其解析

  这一栏目的要点是:阐述概念的内涵;在揭示内涵的基础上说明本课内容的核心所在;必要时要对概念在中学数学中的地位进行分析;明确概念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重点。

  概念

  描述周期现象的数学模型,最基本而重要的背景:匀速圆周运动。

  定义域:(弧度制下)任意角的集合;对应法则:任意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为(x,y),正弦函数为y=sinα,余弦函数为x=cosα;值域:[-1,1]。

  概念解析

  核心:对应法则。

  思想方法:函数思想--一般函数概念的指导作用;形与数结合--象限角概念基础上;模型思想--单位圆上的点随角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的数学刻画。

  重点: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对应法则--需要一定时间。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是教学活动每一阶段所要实现的教学结果,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当前,许多教师没有意识到制定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他们往往只从“课标”或“教参”上抄录,而且表述目标时,“八股”现象严重。我们主张,课堂教学目标不以“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或“四维目标”(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分列,而以内容及由内容反映的思想方法为载体,将数学能力、情感态度等隐性目标融于其中,并用了解、理解、掌握等及相应的行为动词经历、体验、探究等表述目标,特别要阐明经过教学,学生将有哪些变化,会做哪些以前不会做的事。

  为了更加清晰地把握教学目标,以给课堂中教和学的行为做出准确定向,需要对教学目标中的关键词进行解析,即要解析了解、理解、掌握、经历、体验、探究等的具体含义,其中特别要明确当前内容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目标解析:

  (1)知道三角函数研究的问题;

  (2)经历“单位圆法”定义三角函数的过程;

  (3)知道三角函数的对应法则、自变量(定义域)、函数值(值域);

  (4)体会定义三角函数过程中的数形结合、数学模型、化归等思想方法.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这一栏目的要点是:教师根据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对学生认知状况的分析,以及数学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在思维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对本内容在教与学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预测,并对出现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教学难点。

  教学问题诊断和教学难点:

  认知基础

  (1)函数的知识--“理解三角函数定义”到底要理解什么?--三要素;

  (2)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背景(直角三角形)、对应关系(角度 比值)、解决的问题(解三角形)--侧重几何特性;

  (3)任意角、弧度制、单位圆--在直角坐标系下讨论问题的经验,借助单位圆使问题简化的经验。

  认知分析

  (1)三角函数是一类特殊函数,“三角函数”是“函数”的下位概念,用“概念同化”方式学习,要理解“三要素”的具体内涵,其中核心是“对应法则”;

  (2)从锐角三角函数到任意角三角函数,一种“形式推广”,载体要从直角三角形过渡到直角坐标系,其核心是要明确用坐标定义三角函数的思想方法;

  (3)体会将“任意点”化归到“单位圆上的点”的意义--求简的思想。

  教学难点

  (1)先要在弧度制下(用单位圆的半径度量角)实现角的集合与实数集的一一对应,再实现数到坐标的对应,不是直接的对应,会造成理解困难;

  (2)锐角三角函数的“比值”过渡到坐标表示的比值,需要从函数角度重新认识问题;

  (3)求简到“单位圆上点的坐标”,思想方法深刻,学生不易理解。

  (四)教学过程设计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如下问题需要予以关注:

  强*学过程的内在逻辑线索;

  要给出学生思考和操作的具体描述;

  要突出核心概念的思维建构和技能操作过程,突出思想方法的领悟过程分析;

  以“问题串”方式呈现为主,应当认真思考每一问题的设计意图、师生活动预设,以及需要概括的概念要点、思想方法,需要进行的技能训练,需要培养的能力,等。

  另外,要根据内容特点设计教学过程,如基于问题解决的设计,讲授式教学设计,自主探究式教学设计,合作交流式教学设计,等。

  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提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前面学习了任意角,你能说说任意角概念与*面几何中的角的概念有什么不同吗?

  (2)引进象限角概念有什么好处?

  (3)在度量角的大小时,弧度制与角度制有什么区别?

  (4)我们是怎样简化弧度制的度量单位的?

  (设计意图:从为学习三角函数概念服务的角度复习;关注的是思想方法。)

  2.先行组织者

  我们知道,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例如指数函数描述了“指数爆炸”,对数函数描述了“对数增长”等。圆周运动是一种重要的运动,其中最基本的是一个质点绕点O 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变化规律该用什么函数模型描述呢?“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就是一个刻画这种“周而复始”的变化规律的函数模型。

  (设计意图:解决“学习的必要性”问题,明确要研究的问题。)

  3.概念教学过程

  问题1 对于三角函数我们并不陌生,初中学过锐角三角函数,你能说说它的自变量和对应关系各是什么吗?任意画一个锐角 α,你能借助三角板,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找出sinα的值吗?

  (设计意图:从函数角度重新认识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突出“与点的位置无关”。)

  问题2 你能借助象限角的概念,用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表示锐角三角函数吗?

  (设计意图:比值“坐标化”。)

  问题3 上述表达式比较复杂,你能设法将它化简吗?

  (设计意图:为“单位圆法”作铺垫。学生答出“取点P(x,y)使x2+y2=1”后追问“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教师讲授:类比上述做法,设任意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点为P(x,y),定义正弦函数为y=sinα,余弦函数为x=cosα。

  (设计意图:“定义”是一种“规定”;把精力放在定义合理性的理解上。)

  问题4 你能说明上述定义符合函数定义的要求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函数的三要素说明定义的合理性,以此进一步明确三角函数的对应法则、定义域和值域。)

  例1 分别求自变量π/2,π,- π/3所对应的正弦函数值和余弦函数值。

  (设计意图:让学生熟悉定义,从中概括出用定义解题的步骤。)

  例2 角α的终边过P(1/2, - /2),求它的三角函数值。

  4.概念的“精致”

  通过概念的“精致”,引导学生认识概念的细节,并将新概念纳入到概念系统中去,使学生全面理解三角函数概念。这里包括如下内容:

  三角函数值的符号问题;

  终边与坐标轴重合时的三角函数值;

  终边相同的角的同名三角函数值;

  与锐角三角函数的比较:因袭与扩张;

  从“形”的角度看三角函数--三角函数线,联系的观点;

  终边上任意一点的坐标表示的三角函数;

  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函数的“多元联系表示”,例如,把实数轴想象为一条柔软的细线,原点固定在单位点A(1,0),数轴的正半轴逆时针缠绕在单位圆上,负半轴顺时针缠绕在单位圆上,那么数轴上的任意一个实数(点)t 被缠绕到单位圆上的点 P(cost,sint).

  5.课堂小结

  (1)问题的提出--自然、水到渠成,思想高度--函数模型;

  (2)研究的思想方法--与锐角三角函数的因袭与扩张的关系,化归为最简单也是最本质的模型,数形结合;

  (3)归纳概括概念的内涵,明确自变量、对应法则、因变量;

  (4)用概念作判断的步骤、注意事项等。

  (五)目标检测设计

  一般采用习题、练习的方式进行检测。要明确每一个(组)习题或练习的设计目的,加强检测的针对性、有效性。练习应当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循序渐进地进行。当前,要特别注意摒除“一步到位”的做法。过早给综合题、难题有害无益,基础不够的题目更是贻害无穷。题目出不好、练习安排不合理是老师专业素养低的表现之一。

  本课习题只要完成教科书上的相关题目即可,这里从略。

三角函数优秀的教学设计3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在初中学习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通常是借助直角坐标系来定义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是本章教学内容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概念,也是学习后续内容的基础,更是学好本章内容的关键。因此,要重点地体会、理解和掌握三角函数的定义。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时研究的是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学生在初中阶段曾研究过锐角三角函数,其研究范围是锐角;

  其研究方法是几何的,没有坐标系的参与;

  其研究目的是为解直角三角形服务。以上三点都是与本课时不同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发展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发挥其正迁移。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借助单位圆理解意角的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能根据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具体的角的各三角函数值。)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获得发现的“经验”。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难点:通过坐标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

  五、教学方法与策略

  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师生互动,教师发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参与、揭示本质、经历过程。根据本节课内容、高一学生认知特点,本节课采用“启发探索、讲练结合”的方法组织教学。

  六、教学过程

  问题1:现在请你回忆初中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并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将锐角置于*面直角坐标系中,如何用直角坐标系中角的终边上的点的坐标表示锐角三角函数呢?

  设计意图:将已有知识坐标化,分化难点。用新的观点再认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发挥其正迁移作用,同时使本课时的学习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紧密联系,使知识有一个熟悉的起点,扎实的固着点。)

  预计的回答:学生可以回忆出初中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但是在用坐标语言表述时可能会出现困难——即使将角置于坐标系中但是仍然习惯用三角形边的比值表示锐角三角函数,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之转换为用终边上的点的坐标表示锐角三角函数。

  问题2:回忆弧度制中1弧度角的几何解释,它是借助于单位圆给出的,能否从中得到启示将上述定义的形式化简,化简的依据是什么?写出最简单的形式。

  设计意图:引入单位圆。深化对单位圆作用的认识,用数学的简洁美引导学生进行研究,为定义的拓展奠定基础。该问题与问题1结合,分步推进,降低难度,基本尊重教材的处理方式。

  预计的困难:由于学生只接触过一次单位圆,对它所能起的作用只有一般的了解,所以需要教师的引导。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形式上对上述定义化简,使得分母为1,之后通过分母的几何意义将之与单位圆结合起来。

  单位圆中定义锐角三角函数:点P的坐标为(x,y),那么锐角α的三角函数可以用坐标表示为:

  [sina=MPOP=y],[cosa=OMOP=x],[tana=MPOM=yx]。

  問题3:大家现在能不能给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借助单位圆定义锐角三角函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给出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有学生给出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教师进行整理。

  例1:(P12)例2:(P12)

  学生练习:P15练习1、2。

  小结: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作业:P20 A组1、2。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学反思3篇(扩展6)

——三角函数解题思路方法3篇

三角函数解题思路方法1

  1.转化思想

  转化思想贯穿于本章的始终.例如,利用三角函数定义可以实现边与角的转化,利用互余两角三角函数关系可以实现“正”与“余”的互化;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可以实现“异名”三角函数之间的互化.此外,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要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数形结合思想

  本章从概念的引出到公式的推导及直角三角形的解法和应用,无一不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例如,在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时,常常先画出图形,使已知元素和未知元素更直观,有助于问题的顺利解决.

  3.函数思想

  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都是三角函数,其中都蕴含着函数的思想.例如,任意锐角a与它的正弦值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也就是说,对于锐角a任意确定的一个度数,sina都有惟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反之,对于sina在(01)之间任意确定的一个值,锐角a都有惟一确定的一个度数与之对应.

  4.方程思想

  在解直角三角形时,若某个元素无法直接求出,往往设未知数,根据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列出方程,通过解方程求出所求的元素.

三角函数解题思路方法2

  1.化简三角函数

  方法:利用反复利用倍角半角公式,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

  2.求最值或单调区间。

  方法:将X的取值化为相应的值。

  即将X的范围化为Ax+B的范围。

  再作正弦函数标准图,横轴为Ax+B,在图上找最值或单调区间。

  3.若要求三角形面积一般用S=0.5ab*sinC

  若要求角度一般用余弦定理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学反思3篇(扩展7)

——巧用三角函数求解物理量极值问题 (菁选3篇)

巧用三角函数求解物理量极值问题1

  解析 根据质点受力情况和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质点在光滑斜轨道上的加速度

  a=FM=gcosα,

  在△APB中,∠APB=∠CPB-∠CPA=θ-α,

  由几何知识有PA=s=PBcos(θ-α)=hcos(θ-α).

  则质点沿PA做v0=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

  t=2sa=2hgcos(θ-α)cosα.

  令y=cos(θ-α)cosα,则由“积化和差”公式:

  cosβcosα =12,

  得y=12,

  此时时间的最小值t=2hgymax=2hg(cosθ+1).

  本题不用“积化和差”公式而用其他办法也可求极值,但比较麻烦.另外此题结论可用“等时圆”加以验证.

巧用三角函数求解物理量极值问题2

  对于较为复杂的三角函数,例如y=asinθ+bcosθ,要求极值时,先需要把不同名的三角函数sinθ和cosθ,变成同名的三角函数,这个工作叫做“化一”.

  因为 y=asinθ+bcosθ

  =a2+b2(aa2+b2sinθ+ba2+b2cosθ)

  =a2+b2(cossinθ+sincosθ)

  =a2+b2sin(θ+),

  其中tan=bal,故y的极大值为a2+b2.

  例2 如图2所示,在竖直放置的光滑绝缘圆环上,有一带负电可以滑动的小球m套在环的"顶端,整个装置在图示的正交的匀强磁场中,磁场与圆环的圆面垂直,若小球所受的电场力和重力大小相等,则当小球沿着环相对圆心滑过的角度多大时,它所受的洛伦兹力最大?

  解析 因小球运动的v总与B垂直,故洛伦兹力表达式为:f=Bqv,只要速度达最大,洛伦兹力即最大,则由动能定理知当合外力做功WE+WG最大时满足条件,设小球从图示位置转过θ角,则

  WE+WG=Eqrsinθ+mgr(1-cosθ)

  =mgr(sinθ-cosθ+1)

  =mgr2sin(θ-45°)+1.

  由上式知当θ=145°时合外力做功最大.即物体获得速度最大,满足条件.

巧用三角函数求解物理量极值问题3

  如果a,b,c为正数,则有a+b+c≥3abc,当且仅当a=b=c时,上式取“=”号.

  推论:

  ①三个正数的积一定时,三数相等时,其和最小;

  ②三个正数的和一定时,三数相等时,其积最大.

  例3 如图3所示的带等量同种电荷的两个点电荷A、B所带电量均为Q,相距2a,则在它们连线的中垂线上,哪一点的电场强度最大?最大值为多少?

  解析 设在点电荷A、B的连线的中垂线上有一点P,且AP与中垂线夹角为θ,则

  将(3)式左右都*方,并整理成

  =427(2kQa2)2,

  所以E≤43kQ9a2.

  就是说,当θ=arctan2(差不多是55°)时,P点的电场强度最大:

  Emax=43kQ9a2.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学反思3篇(扩展8)

——高考数学三角函数解题技巧 (菁选2篇)

高考数学三角函数解题技巧1

  1.整体代换法是三角函数处理性质问题的最有利武器,要注意求函数单调区间与在给定区间求函数最值的区别与联系。含参数的最值问题一般可以通过参变分离的方式,结合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进行处理。

  2.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3.解题时要注意:一是数形结合,通过图像所经过的特殊点与图像的对称性等来寻找突破口;二是转化意识,如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可转化为对三角形的边长或内角的探求;三是方程意识,分析图形的特点,寻找关于参数的方程,解方程。

  4.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问题是测量问题,如测量角度问题,仰角、俯角、方位角、视角等;测量距离问题;测量高度问题等.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过构造三角形,应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进行求解测量。

  5.解三角形与其他知识的综合

  (1)解三角形的应用中要注意与基本不等式的结合,以此考查三角形中有关边、角的范围问题.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建立如“a+b;ab;a2+b2”之间的等量关系与不等关系,通过基本不等式考查相关范围问题.

  (2)注意与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综合考查,将两者结合起来,既考查解三角形问题,也注重对三角函数的化简、计算及考查相关性质等。

高考数学三角函数解题技巧2

  1.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一般考查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三角恒等变换及相关计算,同时也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应用等.

  2. 三角函数图像与性质难度相对不高,以三角计算及图象与性质的应用为主,高考中通常考查对三角的计算及结合图象考查性质等.

  3.从考查热点来看,三角恒等变换、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要能够熟练应用三角公式进行三角计算,能够结合正弦曲线、余弦曲线,利用整体代换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要注意两者之间的综合.

  4.解三角形一般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考查三角形边、角、面积等的相关计算,同时注重与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基本不等式等的综合.

  5.解三角形考查难度中等是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应用,高考中主要以三角形的方式来呈现,解决三角形中相关边、角的问题.

  6.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应用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要能够熟练应用公式进行三角形的边、角求值,三角形形状的判断及面积的相关计算等.注意三角形本身具有的性质的应用.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学反思3篇(扩展9)

——特殊角度三角函数值表

特殊角度三角函数值表1

  只想上传这一个表 下面的.都是无用的话 不用看了。

  1、图示法:借助于下面三个图形来记忆,即使有所遗忘也可根据图形重新推出:

  sin30°=cos60°= sin45°=cos45°=1

  2、列表法:

   值  角
函 数
30°45°60°90°
sin
cos
tan0不存在
cot不存在0
  说明:正弦值随角度变化,即0? 30? 45? 60? 90?变化;值从0

  1变化,其余类似记忆.

  3、规律记忆法:观察表中的数值特征,可总结为下列记忆规律:

  ① 有界性:(锐角三角函数值都是正值)即当0°<<90°时,

  则00 ; cot>0。

  ②增减性:(锐角的正弦、正切值随角度的增大而增大;余弦、余切值随角度的增大而减小),即当0cosB;cotA>cotB;特别地:若0°<<45°,则sinA

  若45°cosA;tanA>cotA.

  4、口决记忆法:观察表中的数值特征

  正弦、余弦值可表示为形式,正切、余切值可表示为形式,有关m的值可归纳成顺口溜:一、二、三;三、二、一;三九二十七.

推荐访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