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社区垃圾分类管理机制9篇

时间:2022-08-15 09:00:05 来源:网友投稿

社区垃圾分类管理机制9篇社区垃圾分类管理机制 发达国家和地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模式、历程与机制卢 垚(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200003)摘 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区垃圾分类管理机制9篇,供大家参考。

社区垃圾分类管理机制9篇

篇一:社区垃圾分类管理机制

国家和地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模式、历程与机制卢   垚(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200003 )摘   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经验表明,生活垃圾分类看似事小,其实内部存在较为复杂的运作逻辑和规律。上海要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结合上海自身城市发展实际,进一步深化现有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方案和计划,不断完善上海生活垃圾分离管理体系,努力提高垃圾分类管理能力,为全国的垃圾管理提供样板示范。关键词:垃圾分类管理   垃圾减量   国际经验中图分类号:

 X79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1309 (2019 )

 03-0087-011作者简介:卢垚,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人员。一、发达国家和地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主要模式   (一)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生活垃圾“源头初步分类,处置厂适度分选”模式该模式下的生活垃圾分类相对简单,即源头产生垃圾部门只是初步分类分拣,然后垃圾被运到处置厂进行适度分选,整个分类的精细化水平一般。从该模式分类类型来看,垃圾源头大体分为4大类:可回收利用垃圾(纸张、塑料和金属盒瓶等)、有机垃圾(庭院垃圾与食物垃圾)、特殊垃圾(大件家具、家用电器、有害垃圾等)以及其他普通垃圾。其中,对可回收垃圾的具体分类,在源头部门不分或只是粗分,然后再经分选设施进行适度细分。经过分类收集运输后,进入到后端处置环节。可回收垃圾被运送至分选设施,一般是转运站内或专门的再生资源处理厂。有机垃圾被运送至堆肥厂或覆盖材料(覆盖土)加工厂,普通垃圾则送至填埋场或焚烧厂。值得一提的是,有机垃圾是美国、加拿大生活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庭院垃圾与食物垃圾占到生活垃圾产生量的30% 。一般来说,有机垃圾单独分类后,庭院垃圾就地堆肥或收集后进行集中堆肥或制成覆盖土,食物垃圾则被家庭粉碎机破碎后直接排入污水管网,或者收集后进行集中生物处理。之所以形成这种分类模式,与美、加两国的资源、人口和经济发展模式高度相关。美国与加拿大都是高消费、高排放的经济发达国家,同时地域宽广、资源丰富、人口结构多元,在产生大量垃圾的同时,推行高水平垃圾分类的动力相对不足。以美国纽约市为例,每年制造垃圾2400万吨,一半来自居民的生活垃圾,每一个纽约人平均每天出产垃圾 5磅(约4.5斤),这个数字是日本和很多欧洲国家居民每天丢弃垃圾的两倍。在源头部门初步分类之后,纽约市的垃圾不在市域内处理,而是由铁路或船运送至弗吉尼亚州、新泽西州、宾夕法尼亚州和纽约州北部的垃圾处理厂,进入最终处理环节。与此分类模式相适应,美、加两国的最终垃圾—7 8—发达国家和地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模式、历程与机制

 处理多采用填埋方式。在美国和加拿大这些地广人稀的国家,因为垃圾有地方埋,填埋成本比较低廉,比起投资几十亿美元建垃圾焚烧发电厂,它们自然更愿意选择填埋。美国超过63.5%的垃圾被填埋处理,仅有15%的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加拿大的垃圾焚烧率也不到10% 。(二)以中国台湾、德国、瑞典、英国、法国为代表的生活垃圾“源头适度分类,处置厂精细分选”模式该种模式中生活垃圾分类相对细致,即在源头部门便进行相对细致的分类,到处置环节进行精挑细选,能够资源化利用的生活垃圾得到较充分回收利用。在这种模式中,每一大类生活垃圾在源头部门就进行相对详细分类。比如,在德国柏林,① 针对可回收垃圾就有蓝色、绿色、黄色和灰色4种颜色的垃圾桶。蓝色垃圾桶放可回收利用的纸类,绿色垃圾桶放玻璃制品,黄色垃圾桶放塑料包装、金属垃圾和日常废旧塑料等,灰色垃圾桶放有机垃圾。再如在我国台湾地区,2004年1月开始,台北市进一步实施厨房垃圾分类收集。将厨房垃圾分为“养猪厨余”(剩菜剩饭类垃圾)和“堆肥厨余”(未经烹调的菜根菜叶垃圾)两类,② 分别放入后装垃圾车尾部加挂的红、蓝塑料桶中。同时硬性规定若将普通垃圾杂物混入厨房垃圾排放,将被处以1500~6000元新台币罚款。这种分类模式的形成,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资源禀赋、文明理念和发展模式等息息相关。与美国与加拿大的高消费、高排放不同,这些国家和地区尽管也经济发达,但是由于资源和土地相对有限,生态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理念深入人心,加之群众文明素质较高,逐步形成了这种较为精细的垃圾分类模式。与这种分类模式相匹配的是,经过资源回收后的终端处理环节也非常严格,确保垃圾分类管理的成效一以贯之。比如在德国,为了使垃圾的处理与环境相容,德国对垃圾处理的技术选择做了严格规定,在源头控制和分类回收利用后,首先采取的是堆肥(生化)技术,其次是焚烧技术,最后才是卫生填埋垃圾。在台北市,垃圾焚烧厂和填埋场必须执行台湾环保署颁发的空气排污许可证和水排污许可证,实现废气、废水的达标排放,其守法报告要定期向台北市环保局报送,并送给作为独立第三方的台北市监督委员会。(三)日本所代表的生活垃圾“源头精细分类、全流程高质量处置”模式该模式特点在于,生活垃圾分类的全流程中各个环节都是精细化的,核心思路不是产生大量垃圾后焚毁它,而是尽一切可能变废为宝,尽量少产生垃圾,最终需要处理的垃圾能够得到高水平处置。正是由于实施这种模式,日本被公认为世界上垃圾分类最成功的国家。日本的垃圾分类在源头产生部门便非常精细。以东京为例,其23个特别区每个区的政府官网上都附有垃圾分类表,按照一定顺序对垃圾进行逐一分类,总共可分为15大类,分别是容器包装塑料类、可燃垃圾、金属陶器玻璃类垃圾、粗大垃圾、罐装类、瓶装类、打印机墨盒类、摩托车类、废纸、干电池、喷雾器罐、液化氧气罐、白色托盘、塑料瓶和不可回收类,对每一类垃圾都有详细的处理要求。③日本近乎苛刻的垃圾分类管理模式,与日本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有很大关系,同时也与日本—8 8— 第124期  2019年3月①②③杨凌、李国平、于远光:《垃圾收费制度的国际化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载《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5期,42-43 页。谭文柱:《城市生活垃圾困境与制度创新———以台北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管理为例》,载《城市发展研究》, 2011 年第 7 期,第 18 卷, 95-101 页。在东京,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极端精细。( 1 )饮料瓶子的处理流程:喝光或倒光,简单水洗,去掉瓶盖,撕掉标签,踩扁,根据各地的垃圾收集规定在“资源垃圾”日拿到指定地点,或者丢到商场或便利店设置的塑料瓶回收箱。( 2 )鲜奶纸杯的处理流程:洗净、剪开、晾干。( 3 )报纸、废电器的处理流程:丢弃的报纸会捆扎得整整齐齐,丢弃的废电器的电线会捆绑在电器上。( 4 )餐具、废油的处理流程:有油的碟子要先用废报纸擦干净再拿去清洗,这样会减少洗涤剂的使用和让难分解的油污进入下水道;厨房的废油需要去超市购买一种凝固剂,凝固剂倒入废油,油就成为固体了,然后将固体的油用报纸包好作为可燃垃圾处理掉。( 5 )食品包装纸的处理流程:从自动贩卖机购买一盒纸装饮料,价格中含有 10 日元押金,当消费者饮用完毕,将折叠好的纸包装投入旁边的自动回收机后,押金就会自动返还。

 社会的高度动员能力紧密相关。

 20世纪90年代末,日本政府更是提出了构建循环经济的思路,为本已精细分类的生活垃圾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撑,这也保证了日本成为全世界资源循环利用率最高的国家。在这种模式中,生活垃圾不仅分类精细,回收运输也有精细化要求。日本的生活垃圾回收有严格的时间规定,住宅区管理人员给市民发放的日历中都有明确的标记。比如,东京新宿区在周二和周五是可燃垃圾的投放回收日,周四和周六分别为可回收垃圾和金属陶器玻璃类垃圾的投放日,而且必须在当天8点前投放,其他日期和时间不可回收。另外,不同种类的生活垃圾使用不同的专用垃圾车进行运输。在每天规定时间里,各种垃圾清理车会沿居民区收集垃圾,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再将垃圾运往垃圾处理厂。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因为实施这种高度精细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日本的终端垃圾处置质量效果非常好。一方面,大部分生活垃圾变废为宝,通过循环利用又变成宝贵的资源。另一方面,由于分类质量高,最终进入末端处置环节的垃圾纯度也非常高(杂质特别少),因此,日本的垃圾焚烧质量相当好,焚烧后产生的有害物质非常少,环境质量能够得到绝对保证。以日本东京市为例,由于有了这种焚烧质量保证,东京23个特别区(相当于上海的中心城区)中,其中21个区内都有垃圾焚烧厂,而且就置于闹市区之中,很多垃圾焚烧厂周围不乏高端住宅区和商业区。除了高质量焚烧垃圾之外,这种中心城区的垃圾焚烧厂往往还能够成为所在区域的热能和电能供应的能源中心,同时由于就在市民工作生活区域附近,既减少了垃圾转运成本(很多社区产生的生活垃圾被直接拉到就近焚烧厂,无须中转转运),也能对民众强化垃圾分类意识起到一定的警示与教育意义。二、发达国家和地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主要特征   研究发现,发达国家和地区大体上都在人均GDP 达到2万美元( 2010 年不变价)左右时,才开始全社会大规模推动垃圾分类管理,并逐渐显现出分类管理的成效。另外,发达国家和地区垃圾分类的历程也表明,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个按照规律逻辑逐步推进的发展过程。(一)发达国家和地区生活垃圾管理经历三大发展阶段归纳而言,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垃圾分类管理大多经历了末端处理、源头治理和循环利用三大发展阶段。具体表现如下:1.末端处理阶段(1950 — 1970年代),即被动应付阶段,政府被动式的、自上而下的应对垃圾处理,产生多少垃圾就处理多少垃圾,通过填埋或焚烧等方式,只求尽可能地把垃圾处理掉。民众只是垃圾的制造者和污染的受害者,没有参与垃圾分类管理。2.源头治理阶段(1980 — 1990年代),即变被动的垃圾处理为主动的垃圾管理、从生产和消费的源头预防阶段,调整过去的废弃物末端处理方向,开始重视科学的垃圾分类,强调通过垃圾分类促进垃圾减量化,取得了明显效果。3.循环利用阶段(21世纪以来),即更加注重资源循环利用和资源再生的高级阶段,着力于构建“最适量生产、最适量消费、最小量废弃”的经济发展模式,并提出了“循环之国”的发展目标。垃圾分类处理更加注重循环利用和资源再生。(二)发达国家和地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循序渐进、逐步推进发达国家和地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历程具有一些共性规律逻辑,围绕其内在逻辑存在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的发展过程。1.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基础设施体系。建立健全基础设施体系是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前提条件。基础设施体系主要包括“覆盖全流程的各种硬件基础设施”和“法律体系、社会动员体系为主的软件基础设施”两大部分。以德国为例,在大规模推动垃圾分类管理前期,德国构建了完善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基础设施体系。在分散型居民区,居民以户为单位,向垃圾清运公司租用各色垃圾箱。在密集型居民区,设立—9 8—发达国家和地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模式、历程与机制

 四周密闭式垃圾点。地方环境管理机构于每年年初将一年的“垃圾清运时间表”和“垃圾分类详细说明”挨户投入信箱,市民根据时间表规定,将相关需要回收的垃圾放置规定地点,由相关部门集中回收。在1972年联邦德国政府制定的《废弃物处理法》基础上,经过4次重大修订,于1986年开始推行 垃 圾 减 量 化、分 类 管 理 和 回 收 再 利 用。1991年又颁布实施《废弃物分类包装条例》,完善从源头上减少生活垃圾的法律体系。2.在具备一定条件基础后,以命令控制手段“强制”推行垃圾源头分类管理。在建立健全必要的基础设施体系之后,发达国家和地区一般都经历了强制推行垃圾分类的启动阶段,历史经验证明,在前期阶段完全依靠自愿和鼓励而缺乏命令控制手段,垃圾分类是不会取得明显成效的,因此,在具备相关条件的基础上,生活垃圾分类的前期阶段一定要推行强制分类,强力推动全社会垃圾分类意识的养成。以台北市为例,在经过较充分准备工作之后,1996年台北市政府强制实施“垃圾不落地”政策,居民必须定时定点投放垃圾,意在唤起居民重视垃圾处理的意识。

 2000年开始采取强制方式实行“垃圾费随袋征收”政策,垃圾分类责任到人,强制要求居民按照一般垃圾、资源类可回收垃圾的分类标准对垃圾进行分类。可以说,一系列强制措施的实施,为台北市成功推进垃圾分类夯实了基础。3.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有效格局。有效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需要社会每一个主体、组织和单位的积极参与。在政府强制垃圾源头分类达到一定程度(社会意识基本形成)后,客观上需要实施更为多元有效的制度安排,进一步综合运用社会治理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等,调动每一个社会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不断提质增效。三、发达国家和地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机制分析   (一)“社会组织动员”机制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技术含量并不高,关键在于全社会组织动员。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垃圾分类管理过程中非常注重全社会组织动员,融合利用多种方式,充分调动所有社会主体的积极参与。1.把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内容。发达国家和地区经验表明,社区垃圾分类的质量与社区治理能力关系很大。发达国家和地区很注重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社区治理,突出在社区内塑造家园意识、培养每个人的参与意识,从而形成广泛参与、全民监督、多元共治的垃圾分类管理格局。在日本,公民参与垃圾分类主要是通过社区治理(居民自治和团体自治)来实现。处于基层的市、町、村的自治体、自治会等民间组织发挥重要作用,自治会的会员很多是地区居民,利用休假时间自发参加相关活动,和当地的政府、学校、企业联合起来,为地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服务。自治会对循环利用的意义...

篇二:社区垃圾分类管理机制

mdash; 1 —

 健全生活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工作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系列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若干意见》(建城〔2020〕93 号),加快市委调研组《我市垃圾分类工作中存在的有关问题》集中整改,围绕“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的总要求,着眼解决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为建设美丽郑州作出贡献。

 二、主要目标 按照扩面提质、聚焦重点、查漏补缺、完善体系的原则,紧盯宣传引导还不够深入人心、“两房”建设推进迟缓、前分后混现象比较普遍、再生资源管理缺位等突出问题,利用一年时间,持续完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闭环体系,

  — 2 — 强化监督引导,培养市民垃圾分类的行动自觉,下大功夫提升垃圾分类准确率,全面提升垃圾分类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水平。

 三、推进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 1.完善推进机制。调整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市政府侯红市长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周富强任常务副组长,市政府副市长陈宏伟任执行副组长,市人大主管副主任、市政协主管副主席分别任副组长,形成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全员参与的推进机制。

 责任单位:市城管局 2.强化党建引领。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利用党员活动日、“党员双报到”等载体,号召全市党员踊跃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发挥好党员在分类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动员各类社会组织、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市委社治委、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

 3.健全推进机构。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市直各单位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区、本系统内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严格落实有工作专班、有工作专案、有专人检查、有工作考核、有奖惩措施,由各级党委、政府纳入本级绩效考核的“五有一纳入”机制。

  — 3 — 责任单位:市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

 (二)营造浓厚氛围 1.抓实学校教育。各学校(幼儿园)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垃圾分类知识进课堂或家、校、社区互动的实践活动;以自查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学校(幼儿园)生活垃圾分类督导,每月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督导结果。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

 2.开展公益宣传活动。车站、机场、高铁、公交、地铁、楼宇电视、公园景区以及公交车、出租车和沿街商超、单位等定期播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标语、海报、宣传片。

 责任单位:市城管局、市交通局、市园林局、市商务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

 3.凝聚社团组织力量。发挥共青团、妇联、工会、行业协会等组织的作用,依托“绿风尚”、“会员之家”等载体,每月组织市直有关单位开展不少于 2 次、各开发区管委会和各区县(市)不少于 5 次的生活垃圾分类主题教育培训和宣传活动。依托“绿城妈妈”项目,发挥“绿城巾帼志愿者”作用,在各项目所在社区每月开展 2 次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培训实践活动。

 责任单位:市总工会、市妇联、团市委、市民政局 4.发挥主流媒体宣传功效。在市级主流媒体开设生活垃圾分类专栏,每月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推送不少于 3 篇报

  — 4 — 道;开设生活垃圾分类曝光台,对不按要求设置分类收集容器等违规问题进行曝光;开设开发区管委会和区县(市)奖惩榜、街道(乡、镇)四色榜(红、蓝、绿、黄四种颜色体现工作开展情况),每月结合月考核成绩在主要媒体上予以公布。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城管局 5.发挥区级生活垃圾分拣中心宣教功能。市直机关工委、事管局、各区县(市)每月组织不少于 5 家单位干部职工,分批次参观生活垃圾分类教育示范基地,提升干部职工生活垃圾分类认知。

 责任单位:市直机关工委、市事管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

 6.开展社区月培训活动。组建垃圾分类培训教员队伍,以社区为单元开展好“一区(社区)一月一课”培训活动,对居民、物业管理人员、家政人员、保洁人员等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培训,每季度实现社区培训覆盖一轮次。

 责任单位: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

 7.调动居民广泛参与。倡导全市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志愿者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在早、晚两个投放生活垃圾的高峰期引导小区居民分类正确投放,参与日常小区垃圾分类义务宣传工作;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月活动,各级文明单位、党政机关公职人员要积极到居民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在文明市民、文明家庭、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评选中

  — 5 — 优先推荐进入生活垃圾分类光荣榜和参与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的市民。

  责任单位:市文明办、市直机关工委、市事管局、市城管局、市妇联、团市委、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各有关单位,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 (三)抓实 前端分类 1.推进“两房”建设。按照每 300 至 500 户居民设置一个定时定点投放箱房的原则,建立全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两房”(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可回收物定点不定时投放箱房)建设台账,将生活垃圾“两房”纳入老旧小区改造内容同步设计、同步施工;按照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分别 15%、60%、85%、100%覆盖率确定建设任务,2021 年底前实现“两房”全覆盖;新建居民住宅小区必须符合《郑州市城市规划技术规定(试行)》,配建生活垃圾收集点(箱房)和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箱房),否则不予验收。

 责任单位:市城管局、市住房保障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

 2.开展示范创建。在全市开展示范点创建工作,分别打造 20个分类示范街道(乡、镇)、200 个分类示范小区、200 所分类示范学校、200 家分类示范公共机构、20 家分类示范医院,通过挂牌确认、观摩学习、广泛宣传等方式,加快我市分类工作成效的提升。

  — 6 — 责任单位:市城管局、市教育局、市事管局、市卫健委、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

 3.落实定点定人监督。严格按照居民小区每 300-500 户配备一名生活垃圾分类督导员(宣传员、监督员)的要求,配齐配足人员,在早 7:00-9:00、晚 6:00-8:00 开展桶站督导,引导广大市民正确分类投放生活垃圾,劝阻不按要求投放行为。

 责任单位: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

 4.加强投放管控。按照日均生活垃圾产生量核算厨余垃圾日均收运量,制定居民小区定量考核标准,加大居民小区前端分类效果抽查验收,确保分类准确率进一步提升。

 责任单位:市城管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

 5.强化物业服务企业分类责任。落实居民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和物业管理职责“双融合”,2021 年底前,各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无物业管理的小区全部实现生活垃圾分类与物业服务“二合一”,有物业服务企业管理的居民小区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分别完成 15%、30%、70%、100%覆盖率。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物业服务文本,2021 年 5 月底前,所有物业服务企业合同全部落实生活垃圾分类职责;分期分批开展物业服务企业垃圾分类工作培训,确保每年度全市物业服务企业垃圾分类培训全覆盖一次;在星级评定、评优评先、企业信用评级等方面将生活垃圾分类作为重要指标纳入管理。

  — 7 — 责任单位:市住房保障局、市城管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

 (四)做实中端收运 1.落实“五个统一”要求。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车辆严格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收运队伍、统一收运车辆标准、统一车辆编号、统一车辆清洗频次、统一纳入在线监控,生活垃圾分类转运车辆更新时全部使用新能源车,收运企业必须配备车辆清洗设施,不断规范车辆和人员管理。2021 年 11 月底前,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要建立起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置在线监控系统,并按要求接入市级监控平台。

 责任单位:市城管局、市大数据管理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

 2.加强收运管理。明确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厨余垃圾、有害垃圾收集车辆的数量,科学调整收运路线、收运频次和收运时间,确保各类生活垃圾能收尽收、日产日清。加大社会闲散车辆管理,对落实专车专运情况进行抽查,未按要求进行垃圾分类收运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 5000元以上 10000 元以下罚款。加强党政机关、医院、学校、车站、体育场馆、商超、农贸市场等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收运合同的抽查,凡没有提供四种生活垃圾收集单位信息、收运合同等资料的,视为未落实《郑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在全市通报。

  — 8 — 责任单位:市城管局、市事管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

 3.做好餐厨垃圾管理。开展餐厨垃圾收运工作专项整治,落实餐厨垃圾收运区级监管责任,将日常收运情况直接与餐厨垃圾处置费相挂钩,通过日抽查、月考核、区评价核定收运企业费用;坚决打击私自收集餐厨垃圾行为,理顺我市餐厨垃圾管理体系。

 责任单位:市城管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

 4.强化再生资源管理。建立健全可回收物管理机制,以居民小区(楼院)为基本单元,建设完善便于交投的可回收物回收站,确保社区产生的可回收物应收尽收,并收入区级生活垃圾分拣中心处理。开展全市废品收购站点集中清理整顿,对现有废品收购站进行筛查、登记、规范、提升,确需保留的,按照再生资源管理规范整改。不符合规划、环保、消防等要求的,由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依法依规予以取缔;加大废品收购站的管理、监督,建立全市可回收物大数据监管体系,确保可回收物数量可统计、去向可追寻、管理全覆盖。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城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供销社、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

 (五)加快设施建设 1.加强区级生活垃圾分拣中心建设运营。严格落实区级分拣中心建设运营日报、周评、月考核制度,2021 年 11 月底前,上街区和县(市)分拣中心建成运营;对不能按时建成运营的,取

  — 9 — 消市级奖补政策,建成后运营不规范、功能发挥不全面的,在月度考核中予以扣分。

 责任单位:市城管局、市发展改革委、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

 2.强化果蔬垃圾处理站管理。严格落实市政府确定的果蔬垃圾处理站建设任务,将果蔬垃圾站建设纳入生活垃圾分类月考核(暂定占总成绩的 5%),确因实际困难无法完成市定任务的,核定其任务目标;2021 年 10 月底前无法建成的,取消市级奖补政策。

 责任单位:市城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发展中心、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

 3.加大有害垃圾处理体系建设。出台有害垃圾收集、转运、暂存、外运管理办法,定期对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有害垃圾收集运输工作进行抽查,每月检查督导情况报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纳入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生活垃圾分类月考核成绩。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有关行业主管单位将有害垃圾收运、处置费用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及时兑付有害垃圾处置费用。

  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城管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

 (六)严格执法监督 1.严格落实《郑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设立生

  — 10 — 活垃圾分类执法日,开展互查式执法试点,加大对不按要求分类的党政机关、商超、沿街门店等单位和个人的现场处罚。

 责任单位:市城管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

 2.启动《郑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的立法工作。对《郑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进行立法后评估,就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深入调研和论证。确有立法必要且条件成熟时,按程序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将《郑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列入年度地方立法计划后予以推进。

  责任单位:市城管局、市司法局

 3.组建市级执法队伍。抽调市城市管理执法支队人员,对全市居民小区、单位和个人落实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情况进行执法抽查;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城市管理局加大日常生活垃圾分类执法力度,持续压实物业企业、单位和个人的生活垃圾分类职责,每季度实现对辖区居民小区、单位生活垃圾分类执法督查全覆盖,形成有效的分类执法威慑。

  责任单位:市城管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

 (七)落实财政激励

 1.设立市级生活垃圾分类专项奖励资金。市财政每年拿出不低于 3000 万元,结合月考核结果,每季度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较好的开发区管委会、区县(市)给予财政奖励。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城管局

 2.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箱房建设奖补机制。在城市建成区居

  — 11 — 民小区进行“两房”建设示范点创建,待成熟后全市推广,市财政对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每建成一座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收集亭奖励 5000 元,每建成一座功能齐全的生活垃圾分类箱房奖励 2 万元(奖励金额不超过建设成本 50%),夯实居民小区前端分类的基础。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城管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月例会季讲评机制 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领导小组主要领导每季度召开一次生活垃圾分类观摩会,形成比学赶超的浓郁氛围;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

篇三:社区垃圾分类管理机制

020 年 10 月JournalofGreenScienceandTechnology第 20 期收稿日期: 2020G09G08作者简介:何茂泉( 1965- ),男,工程师,主要从事为环境卫生管理方面的工作.城 市 生 活 垃 圾 分 类 长 效 管 理 机 制 初 探何茂泉(绍兴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服务中心,浙江 绍兴 312000 )摘要:指出了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不断增加,带给城市环境以巨大压力.生活垃圾分类关系人居环境,意义重大.建立生活垃圾分类长效机制需要充分认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面临的主要难点,准确掌握其难点产生的原因,树立科学理念,做到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进行分类指导,加强全链条管理.针对生活垃圾分类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了分析,探讨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关键词: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机制;固废资源化;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 X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G9944 ( 2020 ) 20G0108G031  引言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给城市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由垃圾产生的问题日益突出 [1 ] ,人们的反映越来越强烈,推行生活垃圾分类(以下简称“垃圾分类”)意义重大,势在必行.垃圾分类是节能环保的重要举措,更是提高居民素质的契机,也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一座城市的居民如何处理自己产生的垃圾,反映了这座城市居民的文明程度.«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从落实城市主体责任、推动群众习惯养成、加快分类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支持政策等方面入手,加快构建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长效机制,树立科学理念,分类指导,加强全链条管理.所以充分认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面临的主要难点,准确掌握其难点产生的原因,对于现阶段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提高生活垃圾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及资源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2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存在的主要难点2.1  居民垃圾分类收集习惯短时间养成难垃圾分类需要改变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混合投放垃圾的习惯,这是垃圾分类收集面临的第一个难题.长期以来,人们对垃圾的态度是简单粗暴地认为生活垃圾袋装化扔进垃圾箱时,就已经解决了垃圾的处理问题.近些年,我国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效果不尽如人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居民难以快速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良好习惯.有调查表明,78.73% 的居民仅仅有时会把不同类的垃圾装在不同的垃圾袋里并扔在不同的垃圾桶里 [2 ] .居民垃圾分类投放习惯养成难首先表现在对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的缺乏,其二是大多数居民早出晚归,不便于定时、定点投放垃圾,因为“嫌麻烦”使得居民垃圾分类缺乏配合度、行动力.西方发达国家在接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如此之高的情形下,大多也用了 20~30 年才促使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我国居民要养成垃圾分类习惯,也绝非一蹴而就之事.2.2  垃圾分类收集产业链不完善,低价值废弃物分类收集利用难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一个关键是低价值废弃物.一般来说,低价值废弃物主要包括废玻璃、废塑料膜、废复合包装等.对于一些可回收垃圾,比如易拉罐、废铁等,由于回收人员、回收企业通过回收能获得一定市场利润,这部分垃圾基本上能通过市场化方式进入回收利用体系.而对低价值废弃物来说,受制于处理技术、回收设备等条件约束,其回收成本较高、回收利润低,导致回收人员及回收企业往往不愿意将其回收.以废玻璃为例,德国、法国、丹麦、荷兰等国家废玻璃回收率高达 80% 、甚至 90% 以上,而我国废玻璃回收率不到30%[ 2 ] .如果能够把诸如这部分低价值废弃物从城市生活垃圾中进行分类并收集起来,那么不仅能够减少城市后端垃圾处置压力、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节约社会资源.垃圾分类收集存在的困难表面上看是由于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强所致,但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未建立回收“全产业链”.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垃圾分类产业化运作将是必然趋势.目前,垃圾分类收集从产生源头到收集的全过程都存在诸多制约,比如说源头端存在居民家庭垃圾分类设施缺乏、投放端缺乏足量设施和合理监管机制、收集端存在混合收运以及作业时间不匹配等一系列问题 [3 ] ,特别是对于其中的易腐垃圾及有害垃圾的分类收集,往往容易在分类投放环节出现混合,进而影响整个垃圾的分类收集成效.2.3  垃圾分类处置末端压力大垃圾分类收集并不是目的,分类收集是为了更好处置,末端处置出现问题将直接导致垃圾分类前端收集受到限制甚至停滞.末端处置难题主要表现在垃圾分类处置设施能力不足、综合利用体系不健全和应急抗风险能力差 3 个方面.我国许多城市垃圾分类处理能力不足,尤其是易腐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仍面临处置能力难以提升的问题.该难题在中心城区更为显现,一方面,因8 0 1

   何茂泉:城市生活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初探环境与安全为前期规划未曾考虑易腐垃圾处置场所选址以及现实中处置场所选址难;另一方面,是易腐垃圾处置技术方向不明朗,当前易腐垃圾处置加工后产品出路不明确,末端资源化利用水平有待提升.综合利用体系不健全,导致部分垃圾很难深度加工及利用,被迫改变工艺流程,产生中间产品或新的“垃圾产品”.为了避免处置环节受综合利用市场的影响而带来的次生污染风险,必须同时妥善建立处置终端的应急处置或协同处置预案以确保“处置链”有序且持续运行.三部委联合印发的«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中强调“加快完善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体系,大力提升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合理规划建设生活垃圾填埋场,因地制宜推进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2.4  不同地区分类标准有差异,流动人群适应难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正处于由局部示范向全面推进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各地区根据地方实际制定了相应分类标准.这些标准各有差异,主要表现在 4 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大类的分类标准不同.目前我国采用的主要有“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三大类.其中,“二分法”主要将垃圾分成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两大类,“三分法”主要将垃圾分成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三大类,“四分法”在“三分法”的基础上把厨余垃圾单独分出来,分法的选择与厨余垃圾或易腐垃圾处置终端设施的配套程度有关 [2 , 4 ] .目前,住建部选定的全国 46个重点城市中大部分实行“四分法”,另有少数城市实行“两分法”和“三分法”.第二方面是同一分法中各个城市的具体目录标准不统一.第三方面是采用同一分法下的不同地区对类似垃圾的称谓不统一.例如,上海采用的“四分法”把垃圾分为湿垃圾、干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而北京采用的“四分法”是把垃圾分别称为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第四方面是具体明细目录不一,不同地区制定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目录也不尽相同,导致出现同一种垃圾在不同城市被归为不同种类垃圾的现象.例如,废旧衣服,在上海属于废织物,是可回收垃圾,而在郑州却属于废旧布料,变成了其他垃圾;骨骼,在北京、郑州等地是厨余垃圾,而在杭州却成为其他垃圾 [2 , 5 ] .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跨区域流动人口数量庞大而且流动频繁,垃圾分类收集标准将直接影响公众垃圾分类的执行效果 [6 ] ,分类标准差异大、更新频繁等都不利于居民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3  垃圾分类的长效管理机制与对策建议3.1  规范垃圾分类标准,形成“城市梯度标准”只有全体居民统一认识、形成统一标准,并长久的坚持下去,才能真正促进居民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最终将垃圾分类变成一种自觉行动.首先,是统一分类方法,例如全国统一采用“四分法”的形式定义垃圾种类,将垃圾分成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其次,统一明细目录,对每一个大类垃圾进行深入研究,制定全国统一的明细目录标准,根据全国不同区域、不同城市生活垃圾的构成特点因地制宜,如同城市污水排放的多级标准把生活垃圾构成相似的城市划成同一类别,根据各个类别形成不同城市梯度标准.例如,根据易腐垃圾在城市生活垃圾中的占比规律或者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来划分城市梯度标准,占比较高的城市为一级标准执行四分类、占比居中的城市为二级标准执行三分类、占比较低的城市为三级标准执行二分类即可.这样既能从全国的角度引导各个城市根据自身生活垃圾构成特色建立相应的回收运输处置体系,又能引导各个城市垃圾分类投资建设方向,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等问题.让全国无论哪个城市的居民、无论去了哪个城市都能便捷地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3.2  源头减量多元治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关键在于源头,通过推进“限塑令”、过度包装专项整治、开展“光盘行动”“净菜行动”等专项行动,从源头控制垃圾产量,实现垃圾源头减量化、资源化.绍兴市通过持续推进“限塑令”,在超市门店、农贸市场推广使用环保可重复使用的袋子或篮子,宾馆酒店限制使用一次性消费用品,从源头减少塑料制品使用量.同时,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到市场、小区等逐步鼓励使用生物可降解垃圾袋.探索建立快递包装共享循环利用机制,从快递包装、配送、回收等环节减少快递包装用品.对居民、公共机构等垃圾产生的重要源头,应建立系统化的全源头收集链条,将居民、公共机构和街道全部纳入,统筹考虑,形成居民把控源头、公共机构全力示范、街道配套促进的链条式垃圾分类收集体系.对生活垃圾中的低价值废弃物应建立财政直接补贴机制,设立“低价值废弃物绿色回收基金”[ 7 ] .针对企业的分拣费用、运输费用、处理费用等相关费用进行补贴,在融资贷款、税收减免等方面应该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 [8 ] .生活垃圾多元化治理是推动分类精准化的有力举措.由社区和街道牵头,与居民、物业、收运企业签订契约,将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相结合,形成自我约束和多方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从而提升生活垃圾分类的准确率.开展社区牵头、物业配合、全面参与的易腐垃圾“一日一袋”行动,通过积分兑换、荣誉榜等活动,激发了市民垃圾分类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居民的垃圾分类心理从“要我分”变成了“我要分”.3.3  资源深度利用,稳定末端处置垃圾资源化利用是垃圾分类工作背后的重要环节.绍兴市不断提升垃圾处理技术,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可从多个方面有效助力建设“无废城市”.一是其他垃圾焚烧发电供热.绍兴市现有运行的生活垃圾焚烧厂 3 座,在建的生活垃圾焚烧厂 4 座,焚烧占比从 2017年的 30.5% 提高到目前 75.24% ,建成后绍兴市将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以绍兴市循环生态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厂为例,其采用热电联产技术,日发电量约 80 余万kW

推荐访问:社区垃圾分类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 垃圾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