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移民搬迁社区管理模式的推广稿9篇

时间:2022-10-28 16:25:04 来源:网友投稿

移民搬迁社区管理模式的推广稿9篇移民搬迁社区管理模式的推广稿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建议思考 易地扶贫搬迁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五个一批”最重要的一批政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移民搬迁社区管理模式的推广稿9篇,供大家参考。

移民搬迁社区管理模式的推广稿9篇

篇一:移民搬迁社区管理模式的推广稿

扶贫搬迁安置区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建议思考

  易地扶贫搬迁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五个一批”最重要的一批政策,既是一项政治任务,又是一项基础性民生工程。随着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政策的落地,一个又一个集中安置区应运而生,让老百姓从深山老林搬进了新居。但如何加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后续管理,是保障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至关重要的一环,成为当前城乡治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值得深思。

 一、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现状 近年来,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各地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决策部署,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积极稳妥、应搬尽搬,坚持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安置方式,

 依托行政村、移民新村、小城镇、工业园区、乡村旅游安置区,对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一个个安置小区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少则几十人、多则上万人,成为乡村振兴的又一道亮丽风景线。

 近三年来,xx 省 xx 县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x 户,解决了 x 万人的安全住房问题。同时,通过完善水、电、路、网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医疗、教育、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努力培育产业建设,搬迁对象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社会保障全面加强,收入水平明显提升,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群众幸福感显著提升。

 二、安置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仍需完善。当前,尽管各地按照既定工作目标,完成了易地扶贫搬迁“搬得出”的主要任务,但从各安置区入住的情况来看,水、电、路、网、污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仍亟待完善,产业发展持续稳定增收是确保稳定脱贫的关键所在,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养老保障体系无法满足群众愿望,基层治理、乡风文明、生态环保面临诸多问题,需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逐一解决。

 (二)搬迁农户稳定增收支撑乏力。从安置区搬迁人口入住及生产生活情况来看,常年居住仍然以“三留守”群体为主,主要劳动力就业多以外出务工为主,特色产业效益不明显,利益联结机制尚未健全。相当一部分农户仍然过着“两头跑”的生活,白天赶到数里外原来居住地耕种农田,晚上回到安置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艰辛与苦恼,让一些基层群众心底埋藏着不安稳的顾虑。据调查了解,一些年老体迈的老人,生活的来源主要靠微薄的养老金、临时救济和少量的惠农补贴养家糊口,稳定脱贫、持续增收仍然是最根本的问题。

 ( 三)基层保障服务体系亟待健全。一是公共服务保障不到位。安置区的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保障服务体系尚未健全,基层群众缺乏健康文化娱乐性活动,内生发展动不足,不能真正如群众所愿,就近上学、就急行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幼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二是基层治理体系不健全。安置区各类组织设置尚未健全,人员隶属关系仍未理顺,基层党组织、群众性自治组织、治安管理、综合防控等基层治理体系不健全,群众主体作用发挥不够,部分安置区成了搬出地管不了、搬入地无法管的现状。

 三、加强和完善安置区后续管理的对策建议

 小社区,大社会。加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管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着力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提升基层群众幸福指数;必须坚持依法有效治理,着力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着力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必须尊重群众意愿,着力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基础作用,扎实解决好安置区最后“一公里”问题,确保真正搬得出、稳得住、逐步增收致富。

 (一)发展基础产业,夯实脱贫增收后劲。

 坚持把安置区产业配套作为稳定脱贫增收的重要基础性保障,实现产业、创业、就业齐头并进,确保农户真正“搬”出幸福新生活。坚持搬迁安置与产业配套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同步验收,充分利用地域、气候和基础条件优势,因地制宜,统筹谋划,长短结合,大力发展见效快、有收益、可持续的特色产业,既要解决好眼前脱贫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发展,突出一村一品,走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之路,着力发展特色产业。要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将产业发展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考虑,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鼓励通过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抵押、贷款等释放农村土地活力,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盘活用好农村闲置资产,加大产业发展奖补政

 策力度,积极推广“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茶叶、柑橘、药材、核桃等特色产业发展。稳步推进宜居安置区建设,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等产业,建立完善市场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搬迁群众有稳定的收益。以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三乡工程”为抓手,扎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

 (二)完善基 本公共服务,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一是补齐配套基础设施短板。对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坚持“缺什么补什么”,保障安置区水、电、路、网、房等基本居住生活条件,合理规划配套建设安置区便民生活超市、综合服务社、餐饮服务、文化广场等公共服务场所,满足群众基本生活需求。二是保障维护群众基本权益。积极做好搬迁群众户口迁移、房产登记、土地承包和流转、财产变卖和保管等工作。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和各类保障政策转移衔接工作,切实维护好群众根本利益。三是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统筹解决好搬迁群众适龄子女入学、健康医疗、文化娱乐等问题。四是突出改善人居环境。分类指导安置区人居环境治理,推进安置区清洁工程,循序渐进改善安置区人居环境。建立安置区供电、供排水、道路硬化、路灯亮化等公用设施的建设

 和管护机制。五是完善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按照强化党务、规范村(居)务、优化服务、拓展商务、协调事务五务合一的要求,加强城乡社区群众文体活动广场建设。

 (三)强化基层组织,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一是着力发挥党建统领作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实现党建对基层治理的统领。二是着力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县(乡)直单位联系指导村(社区)社会治理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易迁集中安置点管理办法,创新易迁人口“人地分离”户籍管理模式,承包地、林地、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等权益及涉农补贴在原户籍地办理,其他涉及社保、教育、卫计、优抚、救助、养老、残疾补贴等在居住地村或社区办理。三是发挥自治组织基础作用。加强易迁集中安置点自治社会组织建设,探索在易地搬迁安置点建立治安中心户长,在大型易地搬迁安置点设立楼栋长,以村(居)委会为龙头,组建公益性物业服务组织等自治协会,充分调动安置点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四是着力发挥居民群众主体作用。引导基层群众树立“建设幸福家园,我们共同行动”的理念,广泛开展文明安置区、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增强居民对安置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广泛开展“文化进乡村”丰富民众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法律六进”活动,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县、乡、村、安置区网格四级治安防控

 网络,促进基层群众自治与网格化服务管理有效衔接,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

篇二:移民搬迁社区管理模式的推广稿

掇迁:集【;】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的 有效实现路径 以 陕 南避 灾移 民搬 迁工 程 为例 何得桂 党 国英 [ 摘要] 移民搬迁政策作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精准扶 贫最为直接 的有效 实现 方式 ,近年来 在 中西部贫困地 区被广泛应 用。政府推 动下,以 “ 避 灾减 贫”为特 色的陕南地 区大规模 避 灾 移民搬迁不仅仅是简单地 “搬 家” 和物理 空间的变化 ,还是增 强社会互动、推动农村城 镇化 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山区移 民搬迁政策效应还有待进一步释放和提升 ,要在高位推动中进一 步完善避 灾移民搬 迁活动的顶层设计;要在精准搬迁 中实现公平有序的移 民活动,更好地实现 “搬得 出” 的 目标 ;要在创新管理、精 细化 管理 中确保移 民搬 迁群 众达到 “ 稳得住” 的 目标 ; 就应紧紧围绕 “ 能致富”的 目标 ,通过 “ 精确施策”以提 高移民发展的可行能力。

 [ 关键词] 移民搬 迁;精准扶贫;避 灾减 贫;精确施策;生计发展 [ 中图分类号 ] F127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2095 —8048 一 (2015) 05 一Ol 16 —07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减 贫问题是 中国现代化进程 中需要直面 的一个重大 问 题 。推进集 中连片特困地区加快摆脱贫 困既是 中国政府和 社会 长期 关注的重要现实课题和战略决策问题 ,也是新 阶 段扶 贫攻坚 最为艰难的主战场 、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和提高 扶 贫开发效 益的关键领域 。移 民搬迁政策作为新型城镇化 背景下推进精准扶贫最为直接 的重 要方式 ,近年来在 中西 部贫困地区被广泛应用。陕西 、贵州 、江西 、宁夏、甘肃 等十多个省份纷纷推 出了内容 和出发点 大同小异的移 民搬 迁规划并在一定程度上付诸 于实践 。从 全国层 面来看 ,通 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农村 贫困人 口将成 为今后一个时期我 国政府实施 “ 四个一批 ” 扶 贫攻坚 行动计 划 不可 或缺 的 组成部分 。

 政府 [太] 责任 意识 的不断 增强 以及 政府 能力 的 ① “ 四个一批” 的扶贫攻坚行动计划 ,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 ,通过低保政策兜 底一批 ,通过 医疗救助扶持一批 ,实现贫 困人 口精准脱贫 。

 [ 基金项 目]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 目 “ 中西部地 区农 民集 中居住过程 中的文 化适 应研 究” ( 13XSH031) ;陕西省社科 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资助项 目 “ 陕南避灾扶贫移民生计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5Z023) ;陕西省农 业协 同创新与推广联盟科技 项 目 ( 软科 学类) “ 陕南地 区避 灾移 民搬迁 的成 效评价及 政策 完善研 究” (2015C0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 陕南地区大规模避灾移民搬迂政策执行研究” (2013RWYB09) [ 作者简介] 何得桂 ,农村改革发展协同创新 中心研 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村社会研 究中心研 究员,博士,陕西 杨凌712100。

 党国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 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732。

 ·】1 6 ·

 持续提升,不仅要对已发生 自然灾害的区域展开移 民活 动 ,也要对会发生高风 险的地 区有计 划地 、尽 可能地进行 人口迁移,从而降低未来可能导致的损失。在政府引导和 推动下,不论是基于扶贫的移民搬迁 ,或者基于避灾的移 民搬迁,还是着眼于生态改善的移民搬迁 ,它们大都 以 “ 避灾减贫” 为根本出发点,自愿迁移的色彩较为浓厚, 力争在精准扶贫中改善民生和提高城镇化水平。

 尽管移民搬迁安置活动在很多地方展开 ,但是学术界 对 于这一 问题 的关 注度 还有待 提升 。纵 观既有研 究文 献 , 主要涉及 的是 我 国工程 移 民、生态 移 民等领 域 的研 究成 果 ,而对于兼顾避灾、扶贫、生态和发展等多维 目标属性 的移民搬迁活动的探讨还较为有限。在已有的移民搬迁研 究成果中,更多探讨 的是移民搬迁的背景和意义 、主 要制约因素 ]、存在的风险 J 、安置社区管理 、发展 态势 以及对策建议 等方面,还相对缺少从移民搬迁 与贫 困片 区精准扶贫有效实 现形 式 、移民搬迁可持续发展 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此同时,在精准扶 贫研究中,往往缺乏实证材料或典型案例的有力支撑,一 定程度上也影响 了研究结论 的说 服力。基于上述的认知和 判断,本文将以被誉为新中国成立 以来 “ 最大规模移民 工程” 的陕南地区 避灾移 民搬迁 工程为个 案 ,基 于 田野 调查资料 ,侧重于精准扶贫的视野,较为系统地探讨山区 移民搬迁实践 以及政策效应提 升问题 ,以力争弥补既有研 究缺憾,同时彰显移民搬迁的政策价值和学术意义。

 二、陕南避灾移 民搬迁 实践 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涉及省份最多、内部状况 最为复杂 、贫 困程度最深 的一个 片区。陕南地区则地处秦 巴山片区的核心腹地 ,境 内山大 沟深 ,泥石流 、滑坡 、洪 水等地质灾害隐患分布广、数量多 、密度大,仅 2010 年 就致使近 240 名人员遇难或失踪。为有效减少 自然灾害等 因素的胁 迫 以及改 善 山 区民众 生产 生 活条件 ,陕西 省 于 2011年 5 月 6 日正式启动实施 以 “ 避灾减贫” 为特色的 陕南地区避灾移民搬迁工程。由于涉及地质灾害移民搬 迁 、洪涝 灾害移民搬迁 、扶贫移 民搬迁 、生态移 民搬迁 等 多种类型,统称之避灾移民搬迁,规划投资超过 1200 亿 元,利用 10 年时间 (2011 ~2020 年 ) 对陕南地 区28 个 县 ( 区) 中的60 万户、240 万人进行迁移 ,移民搬迁数 量历史 罕见 ,已远超 出三峡工程移 民规模 。

 为推动这项工程的开展,陕西省先后颁布 《陕南地 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施办法 ( 暂行) 》 《陕南地区移民 搬迁安置建房资金筹措方案》等若干政策文件;省 、市、 县 ( 区) 、乡 (镇 、办 )四级政府 均成 立陕南移 民搬迁 工 作领 导 小 组 及 办 公 室 ,制 订 出相 应 的年 度 计 划 ,签 订 《陕南移 民搬迁 目标责任书》,逐级分解移民搬迁任务, ① 陕西省的安康、商洛、汉中等三个地级市。

 同时开展督查考核评比等各项工作。

 经过四年的探索和实践,以挖 “ 穷根” 与拔 “ 险根” 为核心追求 的陕南 移民搬迁政策取得 了较为显著 的经济社 会效应,产生了积极且广泛的社会影响。从政策成效来观 察,陕南移民搬迁活动总体向好。与没有进行移民搬迁的 农户相比,移民搬迁户的整体处境有了较为明显改善。兼 顾避灾、扶贫 、生态和发展等多维目标的移民搬迁活动是 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路径,也是推动陕南加快发展的有力 举措。实践证明:陕南移民搬迁工程既是破解秦巴山集中 连片贫困地区发展难题和统筹城乡发展的积极探索 ,又是 促进山区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大举 措 ,通过开展大规模移民搬迁活动促使当地社会整体福祉 也有 了大跨越 。

 三、提升山区移民搬迁政策效应的路径选择 在充分认识陕南移民搬迁实施成效的同时,也要注意 作为一项 区域性 的重 大移民搬迁 工程 ,它所涉及的移民搬 迁类型复杂、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 ,再加上由于缺乏成 熟的理论进行指导以及缺少可供借鉴的经验,大规模移民 搬迁安置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还处在 “ 摸着石头过河” 的 阶段。譬如,实践中存在不 同程度 的 “ 搬 富不搬穷” 等 政策执行偏差的现象 ,导致这项政策的公信力与预期成效 受到一些影响。基于课题组的跟踪研究 ,现就如何进一步 提升陕南移 民搬迁成效 提出如下建议 。

 (一) 在高位推动中进一步完善制度的顶层设计 1.争取 中央更 多支持,升级 移 民搬迁 工程规格。

 “ 高位推动” 是 中国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的重要特征 】。

 当前,陕南地区避灾移民搬迁工程依然由陕西省人民政府 推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基于长远考虑其规格有待 提升。受生态环境保护压力 、限制性开发的定位以及移民 搬迁规模远超过三峡工程等因素的影响以及移民搬迁工程 所产生的良好外部性,未来若要取得更好的预期效应 ,要 尽快争取将陕南移民搬迁工程从区域性的重大移民工程升 格为国家级的移民工程。由于该工程是集中连片特困地 区、灾害易发地 区集精准扶贫 、避灾移 民和区域整体开 发 为一体的开创之作,建议将其列为 “ 国家级避险型移民示 范区” ,更好发挥它在中西部类似移民工程中的示范作用。

 2.创新移民安置模式,推动跨区域的移民搬迁。如 果不改变目前移民搬迁主要是在陕南地区,特别是县域、 镇域范畴内就近移民搬迁的做法,那么陕南的生态环境资 源承载力难以保持在一个合适水平,将无法取得预期效 果 。要及 时改变 “ 内部 消化 型 ” 的迁 移活 动 ,打 破行 政 区划 限制 ,努 力推 动跨 区域 、乃至 跨省 域 的 “ 外部 支持 型” 移 民搬迁 ,在更 广 阔范 围 内统筹 开展 移 民集 中安 置 点的布局 ,使环境资源承载力保持较为合理水平,同时借 ·1 17 ·

 助外部资源和外部力量更好落实有土安置或有业安置。例 如,借助利用西咸新区发展的条件以吸纳一定规模的陕南 移民对象。至于具体的安置方式,要本着灵活多样 、因地 制宜的原则 ,通过多种形式来解决 。

 3.加快移 民法治建 设 ,制定 避灾移 民搬 迁条 例。以 加强避灾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为契机 ,加快完善避灾移 民搬 迁工作的相关政策和法律规定,从整体上更好地推进移民 搬迁的长远发展。建议借鉴境外相关经验,从国家层面规 划并制定出 《非 自愿性移民法》,对有关内容做出较为统 一和科学 的规定 。各省级立法机关要及时根据 当地 实际情 况 ,制定出地方性相关 法规 ,为规 范避灾 移 民搬 迁行 为 , 特别是为创新移民搬迁安置资金募集方式、规范移民搬迁 用地管理和保障搬迁移民权益提供良好法治保障。强化移 民搬迁安置工作的监管,重点要抓好避灾移民搬迁安置点 建设 、搬迁资金监管 、建设成本监管、搬迁对象人住 监 管 ,坚决防止搬迁对象作假 、资金贪污挪用、建筑质量不 优、单位成本 “ 踏线” 等问题发生。

 4.加强统筹协同推进,注重避灾移民风险防范。首 先 ,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完善移民搬迁安置和布局规 划。加大移民搬迁的宣传 ,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提高思 想认识。通过采取协调 、合作、整合 、信任、资源整合和 信息交流等相关手段 ,进行多属性 的治理及层级性 的治 理,解决避灾移民搬迁安置这项重大政策在各层级政府之 间以及各个部门之间的有效贯彻和落实问题。把移民搬迁 工作与 “ 四化同步”以及镇村综合改革等工作有机结合 起来。建议在把陕南地区避灾移民搬迁安置和布局规划纳 入 “ 十三五” 规划的同时,还要专门制定 出陕南地区避 灾移民搬迁 “ 十三五 ” 专 项规 划 。省 、市 、县 三级 政 府 部门要及时对 《陕南避灾移民搬迁规划》 修编完善,提 高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科学性、前瞻性。

 其次,特别注重科学规划选址与安置点周边环境保 护 。按照 “ 政府引 导 ,规划领 先 ,市场运 作 ,群众 自愿 , 综合服务” 思路,结合 “ 三高三避、四靠近” 和节约集 约用地要求,高起点 、高水平编制安置点建设规划,坚决 避免避灾移民安置点成为新的受害区现象发生。区域布局 上突 出建设特色 、人文特色 、产业特 色。在搬 迁中 ,应把 生态环境保护摆在重要位置,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

 注意基本农田和林地资源保护,避灾型移民安置区建设要 顺应 自然 、依 山顺势 ,不削 山斩岩 、填湖改河 。落 实控 污 措施 ,加大环境评估和审批力度 。解决好安 置点生活垃圾 收集处理 、生活污水排放 和环境 美化问题 。

 再次 ,要 引导地 方政 府 及 时改变 “ 重 移 民搬 迁 、轻 产业培育” ,“ 重任务落实、轻社区治理”以及 “ 重效率 追求,轻公平考虑” 的行为。将搬迁群众就业创业和集 中安置小 区的产业 配套 纳入到当地的产业发展与社会管理 规划之 中。设立用 于扶 持搬迁民众发展规模农业 、农副产 品加T 业和绿色产业的移民搬迁产业扶持基金;加强科技 ·1 1 8 · 扶贫和教育扶贫,斩断贫困链条代代相传。防止把避灾移 民搬迁 工程变相搞成 “ 政绩丁 程” 或 “ 房地产开 发” 。一 方面 ,要统筹规模层 次 ,切 实改变就近 、分散 、千点一 面 的做法以及复制落后农村现象的发生,尽可能靠园区、靠 城镇或靠川道以建设一批数百户、上万人的大型移民社 区。另一方面 ,更 加 注重 特 困人 口和 受灾 人 口的搬迁 安 置 、产业发展和支撑 以及移 民社 区社 会治理等 ,提升综合 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

 最后 ,要重视避灾移 民搬迁 中的经济社会风险防范与 超越。陕南移民活动需要直面 “ 生存环境重建、社会文 化重构 、发展 能力 重塑” 等三 大风 险 J 。严守搬 迁对象 、 占地 面积、建筑 面积、群众 出资、造 价成本 “ 五条红 线 ” ,坚决 杜绝 “ 搬 富 不 搬 穷 、搬 易 不搬 难 、搬 少 不 搬 老 ” 等现 象发 生。既 要尊 重搬 迁 群众 意愿 ,不 强迫 进 城 安置和上楼安置,也要科学测算陕南的土地和生态环境承 载力 、有效排 除影 响社会稳定 的突出问题 、对 资金 和项 目 进行审计、优化利用相关资源等,通过建构动态协同的移 民搬迁风 险防范机 制 ,最大 限度规避各种 风险。相关部 门 应鼓励和支持商业保险提供配套保险服务以分散避灾移民 搬迁风险 。

 (二 ) 在精 准搬 迁中实现公平有序 的移 民活动 1.切实摸清基本情况 ,确保有序搬迁。首先,要加 强调查摸底工作的力量,改进T 作方式。通过抽调县区、 镇办、村社三级干部,解决集 中调查摸底人手不足的问 题;及时、深入 、全...

篇三:移民搬迁社区管理模式的推广稿

爱袭戈蓬分类号学+号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易地搬迁扶贫模式下移民的可持续生计评价研究——以山东省费县崔家沟社区为例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学位类别专业领域研究方向答辩日期狄方强吴蓓蓓张国栋农业推广硕士农业管理农村扶贫二。二。年六月一日万方数据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ofSustainable Livelihood ofthe Migrants in the Mode ofPovertyAlleviation——·A Case of Cuijiagou Community,Fei county,ShandongProvinceIIIHIII HIHIIIII IIlUlHI IIY3923679AThesis(Special Report)Presented to NanjingAgricultural Universityin Partial Fulfillmentof the Requirementsfor the Degree ofProfessional Master of AgricultureinRural Regional DevelopmentSupervised byProfessorWU BElmET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m‘g,ChinaMay 2020万方数据

 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需亲笔)签名:教彳弓龟2020年6月5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南京农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学位论文。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学位论文属于不保密口。(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需亲笔)签名:世才旋2020年6月5日聊儒亲割獬。蚴知≯伊、p 日万方数据

 目录目录摘要⋯⋯⋯⋯⋯⋯⋯⋯⋯⋯⋯⋯⋯⋯⋯⋯⋯⋯⋯⋯⋯⋯⋯⋯⋯⋯⋯⋯⋯⋯⋯⋯⋯⋯⋯⋯⋯⋯⋯⋯.IABSTRACT⋯⋯⋯⋯⋯⋯⋯⋯⋯⋯⋯⋯⋯⋯⋯⋯⋯⋯⋯⋯⋯⋯⋯⋯.⋯⋯⋯.⋯⋯⋯⋯⋯⋯⋯⋯.III第1章绪论⋯⋯⋯⋯⋯⋯⋯⋯⋯⋯⋯⋯⋯⋯⋯⋯⋯⋯⋯⋯⋯⋯⋯⋯⋯⋯⋯.11.1研究背景与意义⋯⋯⋯⋯⋯⋯⋯⋯⋯⋯⋯⋯⋯⋯⋯⋯⋯⋯⋯⋯⋯⋯11.1.1问题的提出⋯⋯⋯⋯⋯⋯⋯⋯⋯⋯⋯⋯⋯⋯⋯⋯⋯⋯⋯⋯⋯⋯⋯⋯⋯⋯⋯11.1.2研究意义⋯⋯⋯⋯⋯⋯⋯⋯⋯⋯⋯⋯⋯⋯⋯⋯⋯⋯⋯⋯⋯⋯..21.2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31.2.1研究目标⋯⋯⋯⋯⋯⋯⋯⋯⋯⋯⋯⋯⋯⋯⋯⋯⋯⋯⋯⋯⋯⋯..31.2.2研究内容⋯⋯⋯⋯⋯⋯⋯⋯⋯⋯⋯⋯⋯⋯⋯⋯⋯⋯⋯⋯⋯⋯。31.3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41.3.1研究方法⋯⋯⋯⋯⋯⋯⋯⋯⋯⋯⋯⋯⋯⋯⋯⋯⋯⋯⋯⋯⋯⋯..41.3.2技术路线⋯⋯⋯⋯⋯⋯⋯⋯⋯⋯⋯⋯⋯⋯⋯⋯⋯⋯⋯⋯⋯⋯..51.4可能的创新与不足⋯⋯⋯⋯⋯⋯⋯⋯⋯⋯⋯⋯⋯⋯⋯⋯⋯⋯⋯⋯⋯⋯61.4.1可能的创新⋯⋯⋯⋯⋯⋯⋯⋯⋯⋯⋯⋯⋯⋯⋯⋯⋯⋯⋯⋯⋯⋯61.4.2存在的不足⋯⋯⋯⋯⋯⋯⋯⋯⋯⋯⋯⋯⋯⋯⋯⋯⋯⋯⋯⋯⋯⋯6第2章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72.1概念界定⋯⋯⋯⋯⋯⋯⋯⋯⋯⋯⋯⋯⋯⋯⋯⋯⋯⋯⋯⋯⋯⋯⋯⋯⋯.72.1.1易地扶贫搬迁⋯⋯⋯⋯⋯⋯⋯⋯⋯⋯⋯⋯⋯⋯⋯⋯⋯⋯⋯⋯⋯72.1.2可持续生计⋯⋯⋯⋯⋯⋯⋯⋯⋯⋯⋯⋯⋯⋯⋯⋯⋯⋯⋯⋯⋯⋯72.2理论基础⋯⋯⋯⋯⋯⋯⋯⋯⋯⋯⋯⋯⋯⋯⋯⋯⋯⋯⋯⋯⋯⋯⋯⋯⋯72.2.1生态贫困理论⋯⋯⋯⋯⋯⋯⋯⋯⋯⋯⋯⋯⋯⋯⋯⋯⋯⋯⋯⋯⋯72.2.2人口迁移理论⋯⋯⋯⋯⋯⋯⋯⋯⋯⋯⋯⋯⋯⋯⋯⋯⋯⋯⋯⋯⋯82.2.3可持续生计框架理论⋯⋯⋯⋯⋯⋯⋯⋯⋯⋯⋯⋯⋯⋯⋯⋯⋯⋯.92.3文献综述⋯⋯⋯⋯⋯⋯⋯⋯⋯⋯⋯⋯⋯⋯⋯⋯⋯⋯⋯⋯⋯⋯⋯⋯⋯92.3.1易地扶贫搬迁移民问题研究⋯⋯⋯⋯⋯⋯⋯⋯⋯⋯⋯⋯⋯⋯⋯..92.3.2移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132.3.3研究述评⋯⋯⋯⋯⋯⋯⋯⋯⋯⋯⋯⋯⋯⋯⋯⋯⋯⋯⋯⋯⋯⋯.16第3章易地搬迁实施的政策依据及移民的可持续生计实现逻辑⋯⋯⋯⋯⋯⋯173.1易地搬迁政策依据分析⋯⋯⋯⋯⋯⋯⋯⋯⋯⋯⋯⋯⋯⋯⋯⋯⋯⋯⋯.173.1.1易地搬迁政策梳理⋯⋯⋯⋯⋯⋯⋯⋯⋯⋯⋯⋯⋯⋯⋯⋯⋯⋯..173.1.2土地产权政策分析⋯⋯⋯⋯⋯⋯⋯⋯⋯⋯⋯⋯⋯⋯⋯⋯⋯⋯。183.2移民可持续生计能力实现的内在逻辑⋯⋯⋯⋯⋯⋯⋯⋯⋯⋯⋯⋯⋯..193.2.1完善移民可持续生计资本权利⋯⋯⋯⋯⋯⋯⋯⋯⋯⋯⋯⋯⋯⋯193.2.2保障移民基本权利⋯⋯⋯⋯⋯⋯⋯⋯⋯⋯⋯⋯⋯⋯⋯⋯⋯⋯..223.3本章小结⋯⋯⋯⋯⋯⋯⋯⋯⋯⋯⋯⋯⋯⋯⋯⋯⋯⋯⋯⋯⋯⋯⋯⋯..23第4章研究区域基本概况及移民生计资本变迁的描述性统计分析⋯⋯⋯⋯⋯254.1研究区域基本概况⋯⋯⋯⋯⋯⋯⋯⋯⋯⋯⋯⋯⋯⋯⋯⋯⋯⋯⋯⋯⋯254.1.1区域自然概况⋯⋯⋯⋯⋯⋯⋯⋯⋯⋯⋯⋯⋯⋯⋯⋯⋯⋯⋯⋯..254.1.2社会经济概况⋯⋯⋯⋯⋯⋯⋯⋯⋯⋯⋯⋯⋯⋯⋯⋯⋯⋯⋯⋯..264.1.3贫困概况⋯⋯⋯⋯⋯⋯⋯⋯⋯⋯⋯⋯⋯⋯⋯⋯⋯⋯⋯⋯⋯⋯.264.1.4崔家沟村易地搬迁发展概况⋯⋯⋯⋯⋯⋯⋯⋯⋯⋯⋯⋯⋯⋯⋯26万方数据

 易地搬迁扶贫模式下移民的可持续生计评价研究——以山东省费县崔家沟社区为例4.2搬迁农户生计资本变迁的描述性统计分析⋯⋯⋯⋯⋯⋯⋯⋯⋯⋯⋯..284.2.1数据来源及样本描述⋯⋯⋯⋯⋯⋯⋯⋯⋯⋯⋯⋯⋯⋯⋯⋯⋯..284.2.2移民农户生计资本变迁的描述性统计分析⋯⋯⋯⋯⋯⋯⋯⋯⋯304.3本章小结⋯⋯⋯⋯⋯⋯⋯⋯⋯⋯⋯⋯⋯⋯⋯⋯⋯⋯⋯⋯⋯⋯⋯⋯..33第5章移民可持续生计框架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生计资本变迁评价分析⋯⋯⋯355.1移民可持续生计框架指标体系的构建⋯⋯⋯⋯⋯⋯⋯⋯⋯⋯⋯⋯⋯.355.1.1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355.1.2指标的标准化及选取依据⋯⋯⋯⋯⋯⋯⋯⋯⋯⋯⋯⋯⋯⋯⋯..365.1.3指标权重的确定⋯⋯⋯⋯⋯⋯⋯⋯⋯⋯⋯⋯⋯⋯⋯⋯⋯⋯⋯。395.1.4指标体系的建立⋯⋯⋯⋯⋯⋯⋯⋯⋯⋯⋯⋯⋯⋯⋯⋯⋯⋯⋯..415.2搬迁移民生计资本变迁评价分析⋯⋯⋯⋯⋯⋯⋯⋯⋯⋯⋯⋯⋯⋯⋯415.2.1搬迁移民生计资本变迁分类评价⋯⋯⋯⋯⋯⋯⋯⋯⋯⋯⋯⋯⋯425.2.2搬迁移民生计资本变迁综合评价⋯⋯⋯⋯⋯⋯⋯⋯⋯⋯⋯⋯⋯445.3本章小结⋯⋯⋯⋯⋯⋯⋯⋯⋯⋯⋯⋯⋯⋯⋯⋯⋯⋯⋯⋯⋯⋯⋯⋯⋯45第6章移民可持续生计问题及案例分析⋯⋯⋯⋯⋯⋯⋯⋯⋯⋯⋯⋯⋯⋯⋯.476.1移民可持续生计面临的问题⋯⋯⋯⋯⋯⋯⋯⋯⋯⋯⋯⋯⋯⋯⋯⋯⋯476.1.1土地资产增值收益有限⋯⋯⋯⋯⋯⋯⋯⋯⋯⋯⋯⋯⋯⋯⋯⋯..476.1.2搬迁安置成本高⋯⋯⋯⋯⋯⋯⋯⋯⋯⋯⋯⋯⋯⋯⋯⋯⋯⋯⋯..486.1.3生活支出成本增加⋯⋯⋯⋯⋯⋯⋯⋯⋯⋯⋯⋯⋯⋯⋯⋯⋯⋯⋯486.1.4融资渠道少难度大⋯⋯⋯⋯⋯⋯⋯⋯⋯⋯⋯⋯⋯⋯⋯⋯⋯⋯..496.1.5移民就业发展缺乏长效机制⋯⋯⋯⋯⋯⋯⋯⋯⋯⋯⋯⋯⋯⋯⋯506.2本章小结⋯⋯⋯⋯⋯⋯⋯⋯⋯⋯⋯⋯⋯⋯⋯⋯⋯⋯⋯⋯⋯⋯⋯⋯⋯5l第7章结论与对策建议⋯⋯⋯⋯⋯⋯⋯⋯⋯⋯⋯⋯⋯⋯⋯⋯⋯⋯⋯⋯⋯⋯537.1结论⋯⋯⋯⋯⋯⋯⋯⋯⋯⋯⋯⋯⋯⋯⋯⋯⋯⋯⋯⋯⋯⋯⋯⋯⋯⋯⋯⋯⋯537.2对策建议⋯⋯⋯⋯⋯⋯⋯⋯⋯⋯⋯⋯⋯⋯⋯⋯⋯⋯⋯⋯⋯⋯⋯⋯⋯547.2.1增加农户土地资源收益⋯⋯⋯⋯⋯⋯⋯⋯⋯⋯⋯⋯⋯⋯⋯⋯⋯547.2.2降低移民搬迁成本⋯⋯⋯⋯⋯⋯⋯⋯⋯⋯⋯⋯⋯⋯⋯⋯⋯⋯..547.2.3多渠道增加农户收入⋯⋯⋯⋯⋯⋯⋯⋯⋯⋯⋯⋯⋯⋯⋯⋯⋯..557.2.4改善金融融资环境⋯⋯⋯⋯⋯⋯⋯⋯⋯⋯⋯⋯⋯⋯⋯⋯⋯⋯。557.2.5加强产业政策扶持力度⋯⋯⋯⋯⋯⋯⋯⋯⋯⋯⋯⋯⋯⋯⋯⋯。56参考文献⋯⋯⋯⋯⋯⋯⋯⋯⋯⋯⋯⋯⋯⋯⋯⋯⋯⋯⋯⋯⋯⋯⋯⋯⋯⋯⋯⋯。57附录农户问卷⋯⋯⋯⋯⋯⋯⋯⋯⋯⋯⋯⋯⋯⋯⋯⋯⋯⋯⋯⋯⋯⋯⋯⋯⋯⋯63致谢⋯⋯⋯⋯⋯⋯⋯⋯⋯⋯⋯⋯⋯⋯⋯⋯⋯⋯⋯⋯⋯⋯⋯⋯⋯⋯⋯⋯⋯⋯⋯⋯⋯⋯⋯⋯⋯⋯..67万方数据

 图表目录图表目录图1.1技术路图⋯⋯⋯⋯⋯⋯⋯⋯⋯⋯⋯⋯⋯⋯⋯⋯⋯⋯⋯⋯⋯⋯⋯⋯⋯.5图2-l英国国际发展署(DFID)提出的可持续生计框图⋯⋯⋯⋯⋯⋯⋯⋯⋯.9图3.1费县崔家沟行政地理位图⋯⋯⋯⋯⋯⋯⋯⋯⋯⋯⋯⋯⋯⋯⋯⋯⋯⋯25图5.1生计资本框架指标体系⋯⋯⋯⋯⋯⋯⋯⋯⋯⋯⋯⋯⋯⋯⋯⋯⋯⋯..4l图5.1搬迁农户生计资本变化对比雷达图⋯⋯⋯⋯⋯⋯⋯⋯⋯⋯⋯⋯⋯.44表3.1崔家沟易地搬迁相关政策文件汇总⋯⋯⋯⋯⋯⋯⋯⋯⋯⋯⋯⋯⋯18表4-l受访农户受教育程度⋯⋯⋯⋯⋯⋯⋯⋯⋯⋯⋯⋯⋯⋯⋯⋯⋯⋯⋯29表4-2易地搬迁前后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分析⋯⋯⋯⋯⋯⋯⋯⋯⋯⋯⋯⋯29表4.3易地搬迁农户自然资本描述性统计⋯⋯⋯⋯⋯⋯⋯⋯⋯⋯⋯⋯⋯30表4-4易地搬迁农户人力资本描述性统计⋯⋯⋯⋯⋯⋯⋯⋯⋯⋯⋯⋯⋯38表4.5易地搬迁农户物质资本描述性统计⋯⋯⋯⋯⋯⋯⋯⋯⋯⋯⋯⋯⋯39表4缶易地搬迁农户社会资本描述性统计⋯⋯⋯⋯⋯⋯⋯⋯⋯⋯⋯⋯⋯32表4.7易地搬迁农户金融资本描述性统计⋯⋯⋯⋯⋯⋯⋯⋯⋯⋯⋯⋯⋯.33表5.1易地搬迁农户自然资本指标⋯⋯⋯⋯⋯⋯⋯⋯⋯⋯⋯⋯⋯⋯⋯⋯37表5-2易地搬迁农户人力资本指标⋯⋯⋯⋯⋯⋯⋯⋯⋯⋯⋯⋯⋯⋯⋯⋯30表5.3易地搬迁农户物质资本指标⋯⋯⋯⋯⋯⋯⋯⋯⋯⋯⋯⋯⋯⋯⋯⋯3l表54易地搬迁农户社会资本指标⋯⋯⋯⋯⋯⋯⋯⋯⋯⋯⋯⋯⋯⋯⋯⋯38表5.5易地搬迁农户金融资本指标⋯⋯⋯⋯⋯⋯⋯⋯⋯⋯⋯⋯⋯⋯⋯⋯32表5.6评价体系指标权重表⋯⋯⋯⋯⋯⋯⋯⋯⋯⋯⋯⋯⋯⋯⋯⋯⋯⋯⋯40表5.7搬迁前后农户生计资本得分变化对比表⋯⋯⋯⋯⋯⋯⋯⋯⋯⋯⋯42万方数据

 摘要易地搬迁扶贫模式下移民的可持续生计评价研究——以山东省费县崔家沟社区为例摘要我国贫困人口众多,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区域性整体贫困现象突出,这部分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生存条件恶劣的边远山区等连片特困地区,扶贫难度大形势严峻。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实施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能从根本上破解深度贫困地区发展困境。那么,搬迁政策的实施能否保障移民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搬迁移民的可持续生计能力又将如何实现?本文选取鲁南沂蒙红色革命老区易地搬迁试点村崔家沟村易地搬迁典型案例,从搬迁移民生计资本的角度出发,对农户搬迁前后生计资本的变化情况进行量化评价,分析制约移民可持续生计能力提高的因素。总结易地搬迁政策下保障移民可持续生计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解决易地搬迁政策下移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完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提供客观依据,为中央振兴红色革命老区提供政策参考,对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实施易地搬迁具有可借鉴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研究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研究地费县崔家沟村易地搬迁实施的政策依据进行梳理,并借鉴当地政府扶持移民生计资本发展的制度理论,分析移民可持续生计实现的内在逻辑。在此基础上,构建以可持续生计框架为理论基础的移民生计资本变化的指标体系,并利用调研所得的142户微观农户搬迁前后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五类生计资本16个具体指标数据,对搬迁前后移民的生计资本变化进行对比评价分析,探究崔家沟村易地搬迁农户可持续生计实现情况。研究发现,搬迁前农户五类生计资本得分的大小依次是自然资本(O.44)、人力资本(0.21)、物质资本(0.41)、社会资本(0.15)和金融资本(0.13),而搬迁后五类生计资本得分分别为自然资本(0.64)、人力资本(0.35)、物质资本(0.56)、社会资本(0.37)和金融资本(0.55)。通过对移民搬迁前后生计资本得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搬迁后移民各项生计资本状况相较于搬迁前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生计资本总量得以增加。在对移民生计资本的分类评价中,可以发现搬迁前后移民自然资本得分在所有生计资本得分中占比最高,说明易地搬迁前后农户对土地资源的依赖程度始终较高,自然资本在所有资本中始终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移民金融资本增加幅度最为明显,说明搬迁之后家庭获取外来资金援助机会的能力大大增强,家庭收入结构的变化带动总收入大幅增加。整体而言,搬迁万方数据

 易地搬迁扶贫模式下移民的可持续生计评价研究——以山东省费县崔家沟社区为例后农户的生计资本总值由搬迁前的1.34增加到搬迁后的2.47。相较于易地搬迁前,搬迁后农户生计资本整体出现增加,意味着随着崔家沟村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实施,移民农户生计资本存量、生计结构的稳定性大大增加,移民生计资本多样性不断丰富,抵御脆弱性生计风险的能力也持续增强,移民的可持续生计发展得以实现。崔家沟村易地搬迁基本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搬迁目标,扶贫搬迁工程的实施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崔家沟村易地搬迁移民在可持续生计的发展方面,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反映在土地增值收益低、搬迁安置成本过高、生活支出成本增加、缺乏多种形式融资渠道、后续产业发展缺乏长效机制等方面。对于崔家沟村搬迁移民面临的可持续生计问题,针对性的提出完善农地开发利用、降低移民搬迁成本、提高移民人力资本、改善金融融资环境和加强政策扶持力度等对策建议,希望对崔家沟村易地搬迁农户可持续生计发展提供启示与借鉴。关键词:易地扶贫搬迁;可持续生计:生计资本:崔家沟村万方数据

 ABsTRACTStudy on the Evaluation Sustainable Livelihood of the Migrantsin the Mod...

篇四:移民搬迁社区管理模式的推广稿

垭水库移民安置特点及管理模式

  摘要:

 根据江垭和其他水库移民实施管理的实际情况, 提出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 健全高效的移民机构, 探求最佳的管理模式等, 建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重视移民规划设计和移民监理、 监测与评估及业主参与的管理工作。

 目 的是给利用外资项目 的水库移民安置及管理工作以借鉴, 促进我国水库移民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关键词:

 江垭水库移民安置特点实施管理模式

  1 江垭水利枢纽工程概况

 江垭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境内的澧水一级支流娄水的中游。

 控制流域面积 3711Km2, 正常高水位 236m, 总库容 17. 4 亿 m3, 防洪库容 7. 4亿 m3, 总装机容量 300MW, 是一个以防洪为主, 兼有发电、 灌溉、 航运、 供水和旅游等综合效益的国家水利水电大( 1)

 型重点工程。

  江垭水利枢纽工程由大坝、 地下厂房、 斜面升船机和灌溉引 水系统组成。

 大坝高 131m, 是当今世界上最高的全断面碾压混凝土( RCC)

 重力坝。

  江垭水利枢纽工程( 以下简称江垭水库)

 有四大特点:

 ①防洪效益显著。

 大坝建成后, 澧水下游及尾闾地区的防洪标准由现在的 4—7 年一遇提高到 17 年一遇, 加上皂市、 宜冲桥水库的建成, 可提高到 30~ 50 年一遇; ②是一个涉外工程。世界银行贷款 9700 万美元; ③是世界上目 前最高的全断面碾压混凝土重力坝; ④水库淹没的三个县都是贫困县, 有两个是国家级贫困县, 一个是省级贫困县。

  2 江垭水库淹没影响主要指标

 水库淹没影响湖南、 湖北两省 3 县( 湖南省的慈利县、 桑植县, 湖北省的鹤峰县)、 6 乡 ( 镇)、 40 个村、 157 个村民小组、 3585 户 、 13514 人( 湖南 11364人、 湖北 2150 人); 各类房屋面积 54. 34 万 m2; 耕园地 1295hm2; 林地 667hm2;等级公路 12. 8Km; 输电线路 143km; 邮电线路 92km。

 到规划水平年农村生产安置人口 16159 人( 湖南 14171 人、 湖北 1988 人)。

  3 江垭水库移民生产安置方式及其特点

 3. 1 移民安置原则

 根据世行的开发性移民策略——一种鼓励移民重建生产生活基地的开发性政策和湖南、 湖北两省政府的要求, 总结湖南省已建工程的水库移民和其他水库移民安置的经验教训, 并结合江垭水库库周资源匮乏、 安置容量极其有限的实际情况, 确定江垭水库移民安置原则为:

 ①以开发性大农业安置为主, 其他安置为辅的原则。

 ②后靠与外迁相结合, 以外迁为主的原则。

 ③以质量换取数量的原则。通过对低产田、 低产地的改造和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 提高产量和产值。

 ④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移民搬迁时, 尽量做到以村组为单位安置, 照顾移民的原有群居习惯。

 ⑤综合开发, 优化利用的原则。

 安置方式采用多渠道、 多形式、多方法、 优化利用, 综合开发, 提高移民经济收入。

  3. 2 移民安置标准

 以耕地安置的移民人均 1. 0~ 1. 5 亩的耕地和 1. 0 亩的柴草山; 种植水果( 主要指柑桔)

 安置的人均 2. 0 亩; 种植干果( 主要指板粟)

 安置的人均 4 亩; 种植茶叶安置的人均 2. 5 亩; 种植药材安置的人均 2. 0 亩; 网箱养鱼安置的人均 1. 5

 箱; 三产安置的一个劳动力抚养 0. 9 人; 采取自 谋职业、 农转非、 三产、 养老保险等安置方式的( 不以种植业为生的)

 每人发给与农业生产安置相等的安置费用,其他安置的由县乡 移民部门统一开发, 然后分给移民耕种。

  3. 3 移民安置方式

 按照安置区域分库周后靠和出乡 外迁两种:

  ①库周后靠安置是指在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上开发、调整土地资源进行的安置。由于江垭库周土地缺乏, 开发难度相对较大, 此项安置人口 共 4880 人, 占移民安置总数的 33. 34% 。

 ②出乡 外迁安置是指迁出原乡 镇到外地( 省、 市、 县、 乡 镇)居住的安置。

 以这种安置方式共安置移民 11204 人, 占 69. 66% 。

  按安置项目 分种养殖业安置、 三产安置、 农转非安置、 社会养老保险安置、其他安置等。

 据统计江垭水库有土安置 12159 人, 占 75. 82% ; 投亲靠友安置 473%人, 占 9. 26% ; 农转非安置 399 人, 占 2. 48% ; 三产安置 973 人, 占 6. 05% ;社会养老保险安置 138 人, 占 0. 86% ; 赡养安置 605 人, 占 3. 76% 。

  3. 4 移民安置效果及其特点

 3. 4. 1 总体效果

 江垭水库移民从 1994 年开始到 2001 年底, 历时 7 年, 移民搬迁安置已经完成。

 对于绝大多数移民来说, 是一次发展和致富的机遇。

 住房面积由搬迁前的人均 40. 22m2 增加到 50. 31m2, 住房结构大多数移民户 由原来的木房变成了 二至三层砖混、 砖木结构的楼房, 窒内装修漂亮, 家电家具样样俱全, 住房条件大为改善; 新的居民点, 家家通水, 户 户 通电, 村村通路, 彻底改变了 过去吃水难、 用电难、 行路难的历史。

 居民点附近的商店、 学校、 医院等配套设施齐全, 购物、就学、 就医比搬迁前方便了 许多。

 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生产安置基本到位, 广大移民走出山区, 收集信息, 学习农业技术, 劳动技能普遍提高, 收入显著增加。

  3. 4. 2 外迁安置

 全库规划外迁移民 8627 人, 实际外迁 11204 人( 包括以投亲靠友、 自 谋职业等形式而离开库区的), 超规划外迁 2577 人, 增加 29. 87% 。

 一般来说, 接收外迁安置移民的乡 镇可调剂的耕地多、 交通便利, 按照规划安置标准人均 1. 0~ 1. 5亩耕地和 1. 0 亩柴草山都已划拨到位。

 由于土地质量上的差异, 有少数移民数量上没有达到标准, 但土地质量好, 属于正常安置。

 据监测评估抽样调查, 外迁移民生活恢复快, 2001 年人均纯收入达 1508 元, 均高于规划水平, 移民生活稳定,普遍反映好。

  3. 4. 3 后靠安置

 江垭水库以湖南为例, 1995 年规划时, 许多移民故土难离, 纷纷要求后靠,设计人员 较多地尊重移民意愿, 规划后靠移民 6426 人。

 实施后, 由于移民不愿到海拔 800m 以上的山上去种地, 加之另 外工程的影响, 将后靠人数调整到 5253 人。1999 年国家规定 25° 以上的坡地要退耕还林, 而 25° 以下的荒坡大都是石头,造田造地成本高、 难度大, 为此进行第二次调整, 后靠人数减少到 3559 人。

 经过技术人员 进一步对环境容量复核论证, 两县于 2001 年做第三次调整, 最终确定后靠人数为 4139 人。

 经监测评估单位抽样调查, 2001 年后靠区人均纯收入 1325 元,达到规划水平。

  3. 4. 4 投亲靠友和自 谋职业安置

 投亲靠友有远有近, 有的出省, 有的出县, 有的就在乡 内。

 据了 解, 投亲靠友的移民得到了 亲友的帮助, 安置点土地多, 移民收入稳定。

  选择自 谋职业的移民, 一般都有一定的技术特长, 他们自 谋生活能力强, 做

 生意、 搞修理、 跑运输等, 因人而定, 大部分生活富裕。

 极少数人当时要求自 谋职业的目 的是想拿到安置费, 他们的技能和适应性相对较差, 相比之下收入少一些, 但都达到了 规划水平。

  3. 4. 5 其他安置

 其他安置系指社会养老保险、 亲人赡养、 农转非安置, 这部分所占比例较少。前两种安置方式一般是指失去生产能力、 年龄在 60 岁以上的老人, 后一种情况大部分是半边户 。

 对于此类移民的安置, 由县移民局将安置费交给保险公司或亲人或本人, 由保险公司按月 或按季向移民发放生活费, 安置费由亲人领取的, 则由领取人负责赡养, 安置费发给个人的, 由其个人负责使用, 方法灵活, 生活有保障。

  3. 4. 6 移民安置特点及方式选择

 根据上述情况介绍, 江垭水库移民安置方式有种养殖业、 三产、 农转非、 社会养老保险、 赡养等五大类, 而种养殖业中又有耕作农作物、 林木、 药材、 茶叶、水果、 干果、 网箱养鱼等, 一个村有多种安置方式, 一户 移民也有多种安置渠道,有的一户 只进行一种安置方式, 有的一户 中有多种安置方式, 方式多种, 形式多样。

 从移民收入来讲, 经过近 5 年的抽样跟踪调查, 移民收入恢复的快慢, 收入的高低, 与安置方式的选择没有必然的联系, 差异性主要与个人的文化水平、 适应能力、 勤劳程度关系密切。

 一个家庭的收入来源是多方面的, 有农业收入, 家庭副业收入、 打工收入、 商业收入、 林果收入、 水产收入等。

 农忙时以农业为主,兼顾副业, 农闲时外出打工, 到城里做生意, 有些后靠移民还买了 船, 不时地到河里捕鱼或搞水上运输。

 过去那种单纯地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方式发生了 质的变化。

 因此, 安置方式也要适时调整。

 以农转非为例, 1996 年以前, 农村户 口转为商品粮户 口 非常难, 从申请指标到批准, 需要的时间长、 条件高、 程序严,一旦转为商品粮户 口 , 就意味着脱离了 农村, 成为城里人, 可以参加企业招工。可是现在的户 籍管理发生了 根本变革, 只要在城里做工满二至三年, 或者有固定住房, 自 然就成了 城里人。

 现在农转非的作用已经没有从前那么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 臻完善, 人们的市场意识不断加强, 特别是我国加入 WTO 以后,经济结构和运作方式将发生较大幅度的调整和转变, 移民安置方式不能千篇一律地强调一种方式, 要不断地适应新形式新环境, 掌握市场脉搏, 因地制宜, 因人而宜, 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 提高移民选择的自 由度, 增加移民经济收入。

 4 移民管理模式

 4. 1 江垭移民管理体制

 江垭水库移民管理体制是:

 在省政府统一领导下, 省移民局归口 管理, 市移民办组织协调, 两县负责实施, 设计院负责技术归口 , 业主负责筹措移民资金。

  县政府及县移民局:

 根据国家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和省政府制定的移民政策,制订本县移民实施计划; 负责与移民签订搬迁及补偿协议; 负责移民补偿费的发放; 负责移民搬迁的具体工作; 负责落实移民生产安置; 负责集镇专项工程的迁( 改)

 建; 负责库底清理等工作。

  乡( 镇)

 政府及移民办( 站):

 协助县移民局搞好本行政区内的移民搬迁; 与县移民局一起具体落实移民建房用地和生产用地; 帮助移民恢复生产, 发展致富。

  规划设计单位为技术归口 单位, 具体帜能是:

 制定移民安置规划; 负责设计变更、 修改概算。

  监理单位:

 对农村移民搬迁安置协议签订进度进行分期检查、 控制; 对农村移民的财产补偿实行监督; 对农村移民建房质量和进度实施检查; 对基础设施的

 建设进行监督检查; 对生产开发进行检查、 核实; 对调整的土地进行检查、 核实;对公路、 桥梁、 集镇迁建, 码头、 供水泵站、 输变电工程, 邮电、 广播线路的复改建工程进行“三控制一协调”。

  监测评估单位:

 设立移民实施效果监测点, 实行跟踪监测; 建立典型的移民户 收入档案; 建立移民集体投入产出分析模型, 并分析预测; 对接收移民的安置区的集体和个体进行跟踪监测并分析预测。

  建设业主单位:

 负责移民资金的筹措和拨付; 检查和监督移民实施进度、 质量和资金的使用; 配合国家和省级有关部门对移民资金的审计; 组织并上报国家对移民安置规划及投资的审查; 委托移民监测评估; 接待世行定期检查, 按时向世行提交移民实施进度报告; 负责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等工作。

  建立必要的组织机构, 是做好移民工作的根本保证; 明确职责是做好移民工作的有效措施; 实行移民监理, 是保证移民安置质量的良好手段; 跟踪监测, 是检验移民是否安置到位的有效途径; 业主参与, 为加大移民监管力度, 用好世行贷款, 进一步搞好移民安置工作起到了 其他单位不可替代的作用。

  4. 2 移民管理模式探讨

 针对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管理体制现状, 建议必须抓紧抓好以下工作。

  4. 2. 1 制定统一的移民管理体制。

 目 前, 从国家到地方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体制, 如小浪底移民管理体制是“水利部领导、 小浪底管理、 分省负责、 县为基础”; 三峡移民管理体制是“中央统一领导、 分省负责、 县为基础”; 广西龙滩水利水电工程的移民管理体制是“政府负责, 投资包干, 业主参与, 移民监理”; 湖南最近制定的移民管理体制是“统一领导, 归口 管理、 业主参与、 分级负责、 县为基础” 等, 水利有水利的做法, 电力有电力的规定, 这种现状不能再发展下去,长此以往, 对我国移民工作的发展不利。

  4. 2. 2 健全统一的移民管理机构

 建议国家成立一个专门的移民管理机构, 直属于中央或国务院领导; 省级人民政府的移民机构作为常设机构, 作为政府职能部门, 不实行挂靠领导, 单独行使职权; 县级移民机构不搞常设机构, 如果该县移民安置经验收合格, 移民的身份随之取消, 移民变为社区居民。

 若该县没有新的移民任务, 移民机构随之撤消。

  4. 2. 3 加快移民立法

 为使全国水库移民工作尽快步入法制化的轨道, 必须加快移民立法, 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违法必究。

  4. 2. 4 库区坝区统一管理

 坝区通常又称施工管理区。

 大家知道, 过去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开工建设,不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 往往是“先上车后买票”。

 常常是国家未正式批准开工,前期施工的四通一平就开始了 , 甚至有些主体工程也实施了 。

 要开工, 首先就涉及到移民, 而此时移民安置规划有的没做好, 有的甚至没做, 更谈不上批准。

 按照贯例, 坝区移民由建设单位负责, 建设单位在没有规划的情况下, 只能将急就急, 注重的是尽快把移民搬走, 满足施工需要, 忽略了 生产安置。

 作为坝区移民此时可通过在施工单位打工, 或出租房屋做生意等, 其收入较高, 生活富裕, 也很少要求生产安置。

 但到了 工程即将竣工时, 打工的机会少了 , 房屋租不出去,做生意也赚不到钱, 收入下降, 生活不如从前, 个别移民户 的生活将发生困难,然后再来考虑移民...

篇五:移民搬迁社区管理模式的推广稿

农村集聚建设与社区管理创新的思考 _. . 戴 国华 虞明富 李 冰 [摘要] 当前宁波农村以集中居住小区建设为主要集聚方式的农村新形 态加速成型,在取得基本成效及 经验的前提下,在集聚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也 出现 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以改革创新的理念举 措加 以破解和完善。具体思路是:构建农村集聚基本形态、搭建社区管理服务框架、重组社区管理服务功 能、保障小区成员基本权利、融合集聚小区各类群体。

 [关键词] 农村 集聚建设 农村社区 管理创新 作者戴国华,浙江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宁波市政府咨询委员会成员;虞明富,中共宁波市委农 办综合调研处处长;李冰,中共宁波市委农办综合调研处。

 ( 浙江宁波315010)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 化 ,实现城乡一体化,是解决 “ 三农” 问题的根本途 径,是对现代化建设客观规律的深刻认识,是当前和今 后一个时期城乡区域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重大 原则 。坚持 “ 三 化 同步 ” ,就是要 紧紧依托工业 化、城 镇化的带动辐射 ,通过转移减少农民来增收致富农民、

 撤 并减 少村庄来 改造提 升农村 、反哺扶 持农业 来推动促 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当前,宁波农村集聚化进程不断 加快,以农村集 中居住小区建设为主要集聚方式的农村 新形态加速成型,同时,在集聚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 也带来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以改革创新的 理念举措加以破解和完善,以促进农村健康和谐发展与 城乡新形态的构建。

 一、 推进农村集聚建设与社区管理创新的基本成效 及做法 近年来,宁波积极稳妥地实施中心镇村培育、农房 “ 两改” 、下山移民、村庄成片拆迁整治,逐步建成一 批设施、功能较为完备的农村集中居住小区,农村村庄 集聚、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及公共设施配套水平不断提 升,农村村落形态、民生条件得到有效改善,为形成农 36三 江论 坛 2012. 2 村新社区打下了坚实基础。

 ( 一) 积极培育中心镇村,推动农村集聚与社区管 理创新 突出中心镇、中心村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节点和纽 带作用,通过培育建设中心镇村,搭建农民转移的载体 和平台。以提升城镇功能为突破口,实施卫星城市发展 和 中心镇建设 ,着 重打造 县域 内人 口集 中新载 体、产业 集聚新高地和功能集成新平台,实现 由 “ 镇” 向 “ 城” 的战略性转变 ,2010年全市 22个 省级 中心镇建成 区面积 已达 160平 方公里 ,实现年 总产值近 2300亿元 ,选 择 7个 中心镇启动了卫星城市建设试点。按照 “ 四个美” 的标 准要求梯度培育、有序推进中心村建设,通过改造提升 规模较大、基础较好 的村,迁建撤 并集聚潜力较大的 村,社区化整合完成成片连线整治的若干个村,分批次 打造一批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 对完善的中心村,引导周边农民向中心村集聚集中。目

 前市域内规划明确中心村232个,已启动中心村培育建设 80个。

 ( 二 ) 稳 妥实施农房 “ 两改 ” ,推 动农村集 聚与社 区管理创新

  顺应农 民生产生活方式加快转变的新要求,宁波实 施了农村住房制度改革和农房集中改建,促进农村人口

 转移集聚、提升农村建设档次、增加农 民财产性收入。

 农房 “ 两改” 中坚持突出工作重点,对列入卫星城市、

 中心镇和中心村的项 目给予重点支持,对地质灾害点搬 迁、危旧房改造、移 民搬迁、整村撤并的项 目优先组织 实施 。强化要素质供给保障,有效利用土地综合整治 “ 增减挂钩 ” 政策,采取 “ 贷、融、补、减” 等措施创 新投融资办法,进一步突破瓶颈制约 。注重综合配套,

 提升新建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步到位建成农村新社区。~U 201

 1年9月,全市累计投入 资金263. 1亿元,开工改造建设农村住房18. 8万户,其中 已完工11. 4万户,完成改造建设面积1525万平方米。鄞 州区 自2002年起结合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坚持区域集 中和村内集 中相结合,大力开展农民集中居住小区建设 和村级农房联户 自建,引导农民到集中居住小区建房购 房,鼓励有条件的小区在收取物业费基础上聘请专业物 业公司实施管理。~U 2010年,该区农村住房建新面积 已

 达1033万平方米,成为全省第一个新村规模超千万平方 米、投入破百亿的县 ( 市) 。

 ( 三) 加快下山移民搬迁,推动农村集聚与社区管 理创新 遵循 “ 政府引导、群众 自愿、适当补助 ” 原则,鼓 励农民从高山 (深 山) 、海 岛、自然条件恶劣区域以及 库区、水源涵养地、生态保护区等地区移民搬迁,是促 进相对欠发达区域农民脱贫致富、共享城乡公共服务的 有效手段。宁波下山移 民工作 以保证搬迁农民 “ 搬得 下、稳得住 、富得起 ” 为 目标 ,鼓励整村搬迁 ,允许 “ 整村规划、分年实施” ,移民小区建设有序推进。逐 步实施生产资料有偿转让,保障了农民切身利益。同步 开展移民培训,农 民创业就业技能有效提升 。至 “ 十一 五” 末,全市先后实施了七批移民计划,共搬迁山区、

 海岛移民16518户、47651人,拆迁 自然村425个,退宅还 耕5500多亩,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第八批下山移民工 作正在 实施。

 ( 四) 实旌村庄成片拆迁安置,推动农村集聚与社 区管理创新 随着宁波城市化进程和重大项目建设的推进,近郊 农村土地大面积被征用,实施村庄成片拆迁安置已成为 农村面临的现实选择,也是加快推进集中集聚,实现农 村社区化和农 民市民化难得的发展机遇。全市农村通过 一实施 “ 城中村改造” 、 “ 撤村建居” ,减少村庄数量,

 扩大人口集聚规模,提高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程度和公共 服务效率。促进农民分业分化,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就 业创业技能,建立完善城乡一体就业平台,鼓励引导被 征地农民就业创业,提高失地农民保障水平,转变生产 生活方式。2010年全市城市化率达N 65% ,行政村总数由

 2002~z的3901个减少~U 2571个,减少了1330个;城市社 区总数由284个增2H~ 421个,净增了137个。

 ( 五) 推广社区服务中心 ,推动农村集聚和社区化 管理创新 作为政府公共服务在农村的延伸,全市农村村级便 民服务中心或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以行政村和集中居住区 为基本单元,重在履行拓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职能,

 通过设立便民服务厅、卫生 ( 计生) 服务站、综合治理 警备室、便 民议事厅 、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等设 施 ,将与农 民群众 生产生活 息息相关 的行政审批 、社会 服务、社会保障等统一纳入服务范围,制订服务制度,

 规范服务内容和流程 ,推进标准化建设,力求做到 “ 村 民不 出村,便能办成事 ” 。

 目前 ,全市 已建成 “ 简约 型” 村级 ( 社区) 服务中,~922个、 “ 标准型” 1134个、

 “ 示范型” 500个,基本实现了村级便民服务 “ 全覆盖” 目标。镇海区以全域城市化为引领,以社区服务建设为 平台,按照 “ 场所设施标准化、管理制度公开化、为民 服务正 常化 ” 的要求 ,先后投入 资金5000多万 元 ,全 区 62个行政村全面建成设施相对完备 、服务功能相对集 中、群众办事便捷、面向包括外来人 口在内的全体居民 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统一实施公共服务全程代理和 “ 一站式” 办理模式,基本实现社会保障、社会福利、

 社会治安、医疗卫生、居家养老等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公 共服 务全覆盖 。

 二、推进农村集聚建设与社区管理面临的制约因素 剖析 农村集中居住区是构成农村社区的基本单元。宁波 由农村集中居住区构成的农村社区,根据所处区位、形 成过程和发展方向不同,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一是在 城市建成区内,随着城镇化推进,即将或已经为城市建 设所覆盖的村庄,多为城中村和近郊村,其主要特征是 其聚集发展方向逐步演变为城市社区,农民生产生活方 式与城市加快融合,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已基本完 成;二是城市建成区外,一般为中心镇村,通过产业集 聚、人 口集中、功能集成,形成跨村域范围融入多个农

 民群体集聚的农村集中居住区,其主要特征是入住村 民 来 自不同村集体,多种生产生活方式并存;三是不改变 村庄行政区划,仅通过撤并减少 自然村,适度集聚调整 村庄形态 ,在村级组织形式上为适应社区化管理而进行 适度创新的农村社区。

 在上述三种类型集聚方式中,第一类融入城市,撤 村建居,参照城市社区管理方式运作,已有相对成熟的 管理服务体系;第三类仅对原有村庄管理服务进行调整 与提升,涉及村庄功能改变、社区组织形式变化、农民 权益保障等问题不突出。通过调研,我们认为融入多个 农民群体跨村域范围集聚的农村集中居住区,因入住村 民权益诉求不同,生产生活方式各异,在集聚和社区管 理中矛盾与制约凸显,要求解决的呼声更为强烈,主要 面临以下一些 问题 :

 1、集聚建设制约因素有待进一步破解。集中居住 区布点规划与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 接还不够紧密,集聚建设落地难。农村集中居住小区建 设既拆旧又建新,集聚建设成本呈现出水涨船高之势,

 集聚建设项 目融资遇到困难。土地供应量 日益趋紧,农 房建设用地成为制约瓶颈。由于一家一户传统农业经营 模 式和就业 岗位 的影 响,一些农户对 迁居集聚 还难 以接 受。

 2、迁移集聚农民权益有待进一步保障。宁波农村 村集体大都程度不同地拥有一些资产、资源和资本,入 住集聚小区的农民因此拥有多种身份,既有作为村集体 经济成员的经济人身份 ( 社员) ,又有作为行政村成员 的社会人身份 ( 村 民) ,同时又有 了小区居民的新身 份,其各自利益保障应得到切实维护。

 3、管理模式有待进一步创新 。从管理主体看 ,农 村集聚小区管理与社区管理的出现 ,对农村原有的管理 方式带来了挑战,村级组织原有管理职能难以适应,政 府部门在基层的管理服务相对滞后,导致农村社会管理 的缺位、错位、越位现象增加。从管理对象来说,农村 集聚增强了社会人群的流动性,带来了经济利益和社会 需求的多元化,农村 “ 熟人社会 ” 的面貌正在被打破,

 集聚后的农民尤其是跨村集聚的农民对小区或社区难以 形成归属感 ,加大 了协调与整合的难度 。

 4、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现行法律规章对村 级组织有着严格的定义和严密的工作流程,但对农村社 区仅从政策层面提出建设要求。城市社区管理费用基本 由财政予以保障 ,而农村社区经费保障更多地依靠 自身 3 8三江 论坛2012。

 2 经济实力 自筹,稳定性较差,社会组织的发育也与城市 有 差距 。

 三、推进农村集聚建设与社区管理创新的思路建议 顺应农村人口、要素资源进一步集中集聚的趋势,

 以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和管理为突破口,建管并重,加 速农村社会管理创新,是幸福美丽新家园建设的具体实 践,是新农村建设后续提升的重要环节。以完善的管理 服务提升集聚对于农 民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必须遵循 “ 三化同步” 推进规律,建立健全与集聚相适应的社会 管理机制 ,努力促进传统村落 向农村新社区的形态转 化,农民向专业农 民和现代市民的身份转换,产业向三 产并举的业态转型,加快形成农村集聚建设与社区管理 服务相互促进 、平衡过渡的 良好格局 ,推动农村可持 续 、 良性和谐发展 。

 ( 一) 构建农村集聚基本形态 农村村落形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要通过引导农民由分散居住转向适度集中居住,推动农 村加速集聚集约集成,着力构建与开放、聚合、包容的 农村管理方式相适应的农村新形态,为农村社区的管理 与服务提供有效空间。

 I、整体谋划集聚布局 。一是全域谋划村庄布局。

 依据村庄历史沿革、空间分布、人 口规模 、产业设施等 发展轨迹 ,以区域性规划和县 ( 市 ) 域总体规划为导 向,引导工业向功能区集中,人口向城镇和农村集中居 住区集中,农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县 域内城镇及村庄布局规划,确保规划落地 。二是科学确 定集中居住区选点。兼顾现实和长远发展,宜将中心 镇、小城镇、中心村、特色村作为集中居住区的重要区 域,为形成一定规模的农村新社区打下基础。三是统筹 安排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将农村集中居住区及其配套作 为重点区块、重点项 目,按发展规模、建设类型、管理 服务辐射半径等方面的功能定位,合理确定基础设施和 公共服务的建设内容与配置标准,给予重点保障。对规 划短期内保留村,原则上维持现状,不再进行新的投入 和设施配套,鼓励引导撤并迁移。

 2、科学确定集聚模式。坚持整体搬迁与零星搬迁 合力并举,政府引导与农户主动互为促进 ,因地制宜选 择和设计不同的集聚模式。一是项 目带动型集聚。现阶 段宁波在工业化、城镇化双重作用下,各类重大工程建 设项 目增多,不同程度 占用农村土地、宅基地,以项 目

 落地为契机借力助推村庄拆迁改造和农民集聚。二是政

 策主导型集聚。把握农村集中集聚的趋势,通过政府出 台政策或直接参与建设的方式,鼓励和引导农 民向城市 建成区、中心镇村、农民集中居住区转移集聚 ,农村住 房制度改革项 目、下山移民搬迁等就是其中典型。三是 产业引导型集聚。利用产业集聚与人口、要素、资源集 聚的相关性,将农村劳动力供应与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 需求有机结合,在特色产业区块周边配置集聚小区,以 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创业,促进人 口集聚。四是服务吸纳 型集聚 。城镇对农村在教育、医疗、出行、住房等方面 仍拥有较高的优势,顺应农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愿望越 来越迫切的基本态势,通过在城镇、中心村和集中居住 区配置优质资源、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吸引农民转 移集聚。

 3、破解集聚要素制约。农村集中居...

篇六:移民搬迁社区管理模式的推广稿

贺兰山脚下, 飞沙走石的荒漠里, 诞生了一个由西吉县自发性移民群体所创建的移民社区——西马银。

 它地处银川市西夏区西侧、 东临北方民族大学、 南靠西夏, 。

 场、 j匕临宁夏军区, - 与地1万多亩, 其内固定居住的回汉人口约130 0 0 人, 现已正式更名成立为西马银移民开发区。经过儿代人的艰苦建构, 西马银现已成为醴吉回汉移民生活稳定、 安居乐业的重要基地:

 成为西吉回汉移民转变观念、 学习技能的大本营:

 成为西吉回汉群众对外交往、 向外拓展的重要桥头堡; 成为西吉回汉人民展示风貌、 扩大影响的窗口。

 此外, 西马银在近二十年的创业过程中,创造了不凡的业绩, 不但赢得了社会各界良好的赞誉, 而且对西吉县其他移民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与其他自发性移民社区的发展历程不同, 殖马银移民开发区总体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 的自建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西马银开发区现任书记马兴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在没有国家资金投入的情况_ 卜. , 他依靠自筹资金等多渠道方式在西马银内组织异地搬迁移民2530户; 在社区内修建完备、 配套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 并且制定完整的体系对社区内的移民统一进行规划管理。

 从社会学角度来说, 研究西马银这一特殊的建构历程, 对补充移民政策的实施, 合理发展移民社区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从文化人类学角度来说, 西马银在整个运营管理体制中运用了一种新型的文化建构管理模式, 这种在移民社区内构建的独创的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分为五个部分, 前四个部分为西马银的移民历史、 现在的社会结构状态、 自我管理的运行机制、 移民的心理归属, 基丁^详细的一手田野调查资料尽可能还原西马银的历史构建过程, 并对其进行完整的概况, 与此同时分析此民间移民行动的社会文化价值。

 最后一部分为总结和展望,主要由两个方面:

 对于两马银移民开发区20 年来的优秀成果给予肯定的评价, 部分发展管理模式可以为其他移民社区提供价值经验; 此外, 西马银作为自发移民自建社区, 之所以能够发展至今, 具有历史机缘的特殊性. 它的构建模式不可复制, 不可作为移民社区的发展模式广泛应用及推广。

 对西马银而言, 其所面临的管理隶属问题仍需要有关部fj进行合理妥善的解决, 这也注定了西马银未来的发展道路会是曲折的、 漫长的。关键词:

 自发性移民; 两马银; 社区建构

 C o n str u c tio no fe x iste n c e :

 X iM aY inim m ig r a n tc o m m u n itie ssp o n ta n e o u slyd e m o n str a tio n r e se a r c hS h a n gJiu d iE th n o lo g yp r o f e ssio n a lS u nZ h e n y ug u id a n c ete a c h e rA b str a c tA t th e f o o t o f H e la nm o u n ta in , in th e d eser t th ef ly in gsa n d a n dr o llin g p e b b le s, B o r naim m ig ra n t c o m m u n itie sc r e a te db y X iji c o u n ty sp o n ta n e o u s im m ig r a n t g r o u p s, n a m e dX iM a Y in . It iS 10 c a te d in Y in ch n a n X ix iad istrict o n th e w e st sid e, In th e e a st th e n o r thu n iv e r sityf o r n a tio n a lities, S o u th b yX ix iasq u a r e , T h e N in g x ia m ilita r y r e g io nin th en o r th . C o v e r sa n a r e ao f10 0 0 0 m u . Its f ix e dth e h u i a n dth e h a np o p u la tio no fa b o u t 13 0 0 0p eo p le. D ev elo p m en tz o n e h a s e sta b lish e do f f icia lly c h a n g e dits n a m e to X I M a Y inim m ig r a n ts.U n lik e o th e rsp o n t a n e o u sim m ig r a n tco m m u n ity d ev elo p m en t. ⅪM aY iniS ap r o c e ssf r o msc r a tc hto b u ild . In th ep r o cess. X iM aY ind e v e lo p m e n tZ o n ein c u m b e n tS e c r e ta r yM aX in g g u oh a sp la y e dak e yrole. In th e a b se n c e o f sta te f u n d in g , h erelies o nself - r a isedf u n d s th r o u g hv a r io u s c h a n n e ls, su c h a sw a yw ith in X i M a Y ino r g a n iz a tio nr e lo c a tio nw ith in 2 53 0im m ig ra n ts. W ith inth ec o m m u n ityto b u ild ac o m p le te , th en e c e ssa r yp u b licin f r a str u ctu r e se r v ic e s. A n d th e c o m p le te sy ste mw ith in th ec o m m u n ityo nim m ig r a tio nu nifiedp la n n in g m a n a g e m e n t. F r o mso c io lo g ic a l p e r sp e c tiv e , th e p r o c e sso f th esp e c ia lc o n str u c tio n o f th e X i M a Y in to c o m p le m e n tth eim p le m e n ta tio no f th eim m ig r a tio np o lic y ,r e a so n a b led e v e lo p m e n to fim m ig r a n tc o m m u n ityc o n str u c tio nh a s av e r yp r o f o u n dsig n if ic a n c e a n dp r a ctica l sig n if ica n ce. F ro m th ep e r sp e c tiv e . X iM a Y inth r o u g h o u tth eo p e r a tio nm a na g em entsy ste mu sin gfl n e w k in d o fcu ltu ra l c o n str u c tio nm a na g em entm o d e , th eo rig ina lityo fth isb u ild in gin th eim m igrantc o m m u n itym a na g em entm o d eh a s th eu se f u l v a lu e.T lliS a rticle is d iv id e d in to f iv ep a r ts. th ef irst f o u rp a r tso fX i M a Y inim m ig r a tio nth eo r etica lcu ltu ra la n th ro p o lo g yh isto r y ,p r e se n tsta te o fth e so cia l str u ctu r e, th eselfm a na g em ent o p e r a tio nm e ch a n ism , th ep sy c h o lo g ic a l o w n e r sh ipo fim m ig ra tio n . B a sedo nth e d e ta ile d inth e f ie ld w o r kd a ta a s f a ra sp o ssib le, r esto r eth eh isto r yo fth e X i M aY inb u ildp ro cess, a n dca r r ies o nth ec o m p le teo v er v iew ,m ea n w h ile a n a ly zedth e f o lkm ig r a tio n a ctio n o fso cia l a n dcu ltu ra l v a lu e . T h ela stp a r tis th esu m m a r ya n do u tlo o k , m a in lyf r o mt w oa sp e c ts:

 O u tsta n d in ga c h ie v e m e n tsin th ed e v e lo p m e n tz o n e o fX i M aY inim m ig ra n tso v e rth ep a st2 0y e a r sto g iv ep o sitiv ee v a lu a tio n , p a r to fth ed e v e lo p m e n to fm a n a g e m e n tm o d e c a np r o v id ev a lu ee x p e r ie n c ef o ro th e rim m ig r a n tco m m u n ities. In a d d itio n , X i M a Y in self - b u ilt n e ig h b o r h o o d ssp o n ta n eo u s im m ig r a n ts, a r ea b le tod e v e lo pu pto n o w , th ep a r ticu la r ityo f th e h isto ricch a n ce. d o n o tc o p y ,n o ta s a nim m ig r a n t c o m m u n ityd e v e lo p m e n tm o d e l iSw id e lyu se da n dp r o m o te d . F a c e d b yth em a n a g em en tf o r X i M a Y inm em bersh ip issu e s still n e e der iectiv e m e c h a n isma n dd e p a r tm e n tssh a ll b e r e a so n a b lea n dp r o p e r lyso lv e, ita lso m a k e sth e f u tu red e v e lo p m e n to fth ew e stM aY inw illsu r e lyb ealo n ga n dw in d in gro a d .a sK e yw o r d s:

 S p o n ta n e o u sim m igrants, C om m unityco n str u ctio n , X iM aY in

 目录绪{ 仑…………………………………………………………………………………………………. . 1一、 选题意义…………………………………………………………………………………………1二、 研究现状………………………………………………………………………………………. . 2三、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3第一章移民主体的存在建构………………………………………………一5第一节从“打工仔” 到“农场主” ………………………………………………. 5第二节从“山沟沟” 到“城镇社区” ……………………………………………. 7第三节从“异地客” 到“本土人” ………………………………………………. 7第二章基础设施的存在建构………………………………………………9第一节“狭路相逢勇者胜” ——生存的考验………………………………………9一、 水:

 生命之源的捍卫……………………………………………………………………。

 9二、 电:

 光明的变革之路……………………………………………………………………ll第二节“梅花香自苦寒来” ——居住的变迁……………………………………. 11一、 房屋的演变:

 “沙窝” 变“砖房” ……………………………………………………. . 1l二、 社区的规划:

 “散居” 变“院落” ……………………………………………………. . 12第三节“大展宏图指日间” ——道路的修建……………………………………. . 14一、 公交线路的“前世今生” ………………………………………………………………. 14二、 交通工具的“日新月 异” ………………………………………………………………15第四节“为有源头活水来” ——学校的伊始……………………………………. 16一、 筹措的原因:

 “因祸得福” ……………………………………………………………. . 16二、 建后的运行:

 “八方支援” ………………………………………………………………18第三章管理制度的存在建构………………………………………………19第一节自我管理的秩序维持………………………………………………………. . 19一、 “天价桃” 的判决………………………………………………………………………一19二、 “白吃水” 的裁定………………………………………………………………………. . 20三、 “诛九族” 的惩罚………………………………………………………………………一20第二节民族关系的稳定协调………………………………………………………. 21一、 “分而群局” 的优势……………………………………………………………………. . 21二、 “混杂群居” 的弊端……………………………………………………………………一22第三节跨区域性的文化合作………………………………………………………. 22一、 “兼容并包” 的态度……………………………………………………………………. . 22二、 “因地制宜” 的再建……………………………………………………………………一23

 第四章社会认同的存在建构……………………………………………. . 25第一节社区的J下式建成……………………………………………………………. 25一、 “诉讼” 危机……………………………………………………………………………. . 25二、 “官方” 认可……………………………………………………………………………. . 25第二节户籍的统筹管理……………………………………………………………. 26一、 “双重身份” 的困扰……………………………………………………………………. . 26二、 “随居迁户” 的落实……………………………………………………………………. . 27第三节移民的心理归属……………………………………………………………. 28一、 “西马银人” 的个体心理…………………………………………………………………28二、 “西马银人” 的群体心理………………………………………………………………一29三、 社会控制视角下的“西马银人” 意识…………………………………………………29第五章西马银自发移民社区的发展展望………………………………. . 32第一节西马银移民社区的建构特点………………………………………………. 32一、 精英团体的决对性领导…………………………………………………………………32二、 社区定位的决定性转变…………………………………………………………………. 33第二节西马银自发移民社区的未来展望…………………………………………. 33一、 协调理顺归属关系………………………………………………………………………33二、 实现“三化” 融合, 向现代城镇转型…………………………………………………34参考文献………………………………………………………………………35谢辞…………………………………………………………………………. 36II

 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绪论绪论一、 选题意义( 一)理论层面所谓移民, 是指超过‘定空问距离移居的人群, 在当代也指迁往国外某一地区永久定居的人,或较大数量、 有组织的人口迁移。

 移民是一个涉及人口学, 人类学, 社会学, 政治学等多学科的社会问题。

 本文意在从人类学角度, 研究因为生态环境恶劣导致西海固地区的一些民众自发性来银川西夏区贺兰山农场内迁居的行动。

 “十二五” 期问, 宁夏共投资10 5. 8 亿元, 搬迁中南部地区35万贫困人口, 以改善民生为出发, 以生态移民为主要手段来改善、 解决宁夏中南部地区的贫困问题。

 随着民众生活居住地的变迁, 其生活状念、 生存方式、 文化生活、 心理归属都会产生相应的改变。

 移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 也会对搬入地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相应的影响。

 这种变动和互动的关系使得自发移民这个社会共同体的性质较为“特别” 。

 与社会学的研究角度不同,本文意在从人本位的视角出发, 全方位对西马银村进行田野调查, 论述此由民间行动所形成的社会共同体的社会结构、 文化、 自我管理机能及所面临的诸多问题。( 二)现实层面与国家政策支持下的政府性行政行为的生态行为不同, 西马银村的主要移民类型为自发性的移民。

 西马银移民开发区位于西夏区西侧, 东l临北方民族大学, 西靠西夏广场与兰州空军某部驻地, 北距宁夏军区。

 截止到20 11年, 西马银全区占地1万多亩, 有17 个村、 4 3个移民点, 总移民24 30 户。

 其中, 汉族17 30 户8 4 0 0 多人, 回族8 0 0 户4 130 多人, 总人口130 0 0 多人。

 近20年来, 在西马银开发区书记马兴国的带领下, 将西马银从刚开始的一无所有发展到现在自治区自发移民聚居区的典范。

 20 0 5年, 西吉县政府下达了同意移民的文件, 西马银移民区才得以正式成立。

 在此之前, 以马兴国为带头人的大批西吉县移民都是在一种“自我管理、 自我发展” 的原则下生活。

 在没有享受国家移民政策的情况下, 民众自建房屋, 自筹资金对西马银进行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旄的建设。

 20 0 9 年, 银川市党委政府对西马银进行摸底后, 将其纳入了移民建设规划。

 目前, 西马银的固定资产总投资达4 . 5亿元左右, 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达到7 9 25万元:

 移民建房总投资为3. 16 25亿元, 移民建房平均每户投资达到125万元; 开发用地1力- 多亩, 每亩平均投资50 0 0 元, 总计投资50 0 0 多万元。

 近I一几年来, 西马银社区内未出现过刑事案件, 未出现过扰乱治安的不良行为:

 民众的道德修养水平较好, 治安管理状况良好。

 区内回汉民族关系也较为融洽和和谐。

 在回族主要聚居区内, 建有小型的清真寺。

 同时, 西马银内也建有庙宇两座。

 除此之外, 西马银内还定期的举办一些小型的文娱活动, 丰富民众的日常文化生活。

 每年, 还要举办区内的表彰大会, 对优秀先进教师个人、 道德模范、 学习优秀的学生等进行奖励。

 每年对区内孤寡老人和残疾人也给予了帮扶和慰问。

 综上所述, 对西马银这一自发移民的民间行动研究, 不仅对生态移民区建设的完善及各种功能的丰富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还有利于加强政府对其实施有效的管理。

 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绪论二、 研究现状我国现阶段研究生态移民有关的文章有很多, 但从民族学角度上研究自发性移民{ E f 匀论文较少。

 目前, 国内学者对农村扶贫中涉及自发移民搬迁的理论与实践进行过专门探讨, 对移民搬迁与社会发展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也有研究。( 一)以自发性移民作为客体的研究历史所载移民的方式一般只包括由官方组织实施或强制实行的, 至多只记载了那些得到官方认可的自发移民, 而不包括其他自发性的移民行为。

 谢萍、 张体伟、 起建凌在《西部民族地区自发移民迁入地聚居区发展研究综述》 中论述到, 对自找出路、 投亲靠友、 自行搬迁的移民, 需要政府制订配套的优惠政策。

 自发移民无时不在进行, 而这一过程却是残缺不全的, 其合法性处于尴尬的位置, 根本之策还是将其接纳和融入当地主流社会。

 廖桂莲、 张体伟在《制约西部民族地区自发移民迁入地聚居区新农村...

篇七:移民搬迁社区管理模式的推广稿

秦巴山区移民搬迁工作的难点西部社会23《新西部》2016.09期陕南秦巴山区移民搬迁工作的难点陈 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村社会研究中心 陕西杨凌 712100)【摘 要】

 文章对陕南汉中、安康和商洛三市移民安置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指出移民后续搬迁推动难,贫困户搬迁难、集中安置难、旧宅基地腾退难;移民生计可持续发展难:生计基础薄弱、后续产业发展缓慢、生活成本增加;移民社区管理难度大:社区物业管理难、社区管理定位难、垃圾污水处理难。对此,除了要加大资金投入外,还需要在政策制定、安置方式、社区管理和后续产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因地制宜,确保移民搬迁工作有序开展。【关键词】

 陕南秦巴山区;移民搬迁;可持续发展;社区管理2016 年 2 月,笔者在陕南汉中、安康和商洛三市调研移民安置工作。调研发现,陕南移民搬迁工程在避灾避险、生态保护、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绩,但伴随着移民工作的推进,在后续搬迁工作推动、移民可持续生计、移民社区管理等方面存在难点问题亟待解决。一、移民搬迁工作推动难1、贫困户搬迁难虽然许多市县搬迁任务完成过半,但剩余对象的搬迁工作更难推动。以商洛市为例,五年来实施移民搬迁 9.2 万户 34.9 万人,分别占十年总任务的 50.6% 和 51.2%。从具体移民类型来看,地灾搬迁和水灾搬迁户数达到十年总任务的 80%,但搬迁的贫困户仅占总任务的 41%。两灾户完成比例高,主要原因是这部分群体存在紧迫的生命安全问题,所以被列为十二五期间移民搬迁的重点工作对象。在十三五期间,贫困户搬迁的推动工作具有较大难度。虽然政府针对特困户实施交钥匙工程,建设 50 左右平米的房屋并完成装修,让特困户免费迁入新居,但问题在于,家庭人口偏多的特困户嫌居住面积小而不愿意搬迁。对于一般贫困家庭来说,尽管可获得 5万元左右的资金补助,但无法筹集剩余房款和装修费用,加上这部分群体家庭生活还高度依赖土地和山林,所以搬迁意愿不强烈。按照基层干部的说法,几年来,有一定经济实力、搬迁意愿强的群众已经搬得差不多,剩余农户经济实力普遍不足。如何让这些农户搬得动,是接下来移民工作的难题之一。2、集中安置难目前陕南移民安置方式以集中安置为主,这不仅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还可以降低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但是,受陕南山区地理条件的限制,可供集中连片安置的土地资源紧缺,成为限制移民安置工作的又一个难题。安康市有关部门表示:经过五年的移民搬迁实践,能够用于搬迁安置的大块土地都已规划为集中安置点,新点选址越来越难。如何结合地区实际,适当提高分散安置的比率,实施更加灵活多样的安置方式,是十三五期间推动移民工作的客观要求。3、旧宅基地腾退难移民搬迁后,开展宅基地腾退工作有利于实现土地综合利用。按商洛市国土部门测算,如果全市近五年拆迁户旧宅基地全部腾退,可复垦 1.65 万亩。但目前陕南移民搬迁后的宅基地腾退工作总体上并不顺利,主要原因是旧房对一些移民户来说还具有一定的生产生活功能。例如,有的家庭年轻人搬下山,但老人依然住老房子;有的农户在农闲时住山下,农忙时还住山上;有的农户依然在老宅里放置农具或养殖牲畜。此外,一些农户新购住房的产权证尚未办妥,他们顾虑较大,不愿拆除旧宅。这些现实原因,大大降低了农户拆除旧房的积极性,增加了宅基地腾退工作的难度。二、移民生计可持续发展难1、生计基础薄弱如何有效解决移民安置后的农户生计问题,让移民户实现“ 稳得住、能致富”,这是移民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陕南移民户普遍面临生计问题的挑战,主要原因之一是他们移民前的生计基础就普遍薄弱。一方面,受土地规模、种植结构、水利条件限制,农业收入有限,另一方面,频发的自然灾害使一些山区农户长期处于“ 受灾 -重建 - 再受灾” 过程,生计极其脆弱。此外,移民安置耗费了农户近年来的资产积累,不同程度削弱了农户的生计能力。2、后续产业发展缓慢移民搬迁前,农户的家庭经济普遍具有“ 半工半耕” 的特征,生活依靠农业和务工收入。移民搬迁后,部分农户失去土地,更加依赖务工收入。虽然各市县按照“ 靠园区” 的思路建设安置小区或通过“ 建园区” 的方式来增加移民户的本地就业机会,但是受区位和产业发展潜力的影响,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缓慢,虽有农业企业进入,但是吸纳劳动力有限,且具有季节性。一些村镇提供优惠条件鼓励农民创业,但是受资金、规模、经验、技术、市场的限制,创业前景不乐观,短期内农民创业还难以成为解决农民生计问题的主要途径。3、生活成本增加移民户集中居住后,打破了原有以土地为基础的低消费生活方式,不仅粮食、蔬菜的自给率降低,燃料、用电、饮用水等费用同样增加,提高了生活总成本。在收入增长缓慢的前提下,生活成本增加将进一步降低移民户生计的可持续性。三、社区管理难度大1、社区物业管理难目前移民新村的物业管理主要有两个模式。一个是委托物业公司管理,向农户收取每月 100 元左右的物业费。这种模式的难点是收费困难。一方面,住户不适应这种收费管理的模式,另一方面,农户生计不稳定性降低了农户的支付能力。另一种物业管理模式是依托社区服务中心,由政府承担物业管理费用。虽然这种模式受广大移民户欢迎,但是大大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以安康市白河县天逸社区为例,每年正常运行的开支需要 30 万元投入,极大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从长远来看,这种模式亦难以持续。2、社区管理定位难物业管理难题的深层次原因是移民安置区的社区定位问题。一方面,移民安置区不同于传统的农村社区,在环境卫生、社会治安方面有精细化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安置区不同于城市居民区。城市居民生计能力较强,普遍具有市民化的生活习惯,教育程度相对高,能够支付一定的物业管理成本,便于城市社区的精细化管理。但移民社区居民生计不稳定,短期内无法适应市场化的社区管理模式。此外,部分移民户土地和山林在原居住地,人户分离也为移民社区管理带来了挑战。3、垃圾污水处理难摆在社区管理面前的另一个棘手问题是集中居住后的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问题。受基础设施资金的限制,一些移民新村尚未配套污水处理设施。尽管个别社区已经建成,但囿于日常运行成本高,相关设施处于闲置状态。垃圾处理的问题同样紧迫。一方面,受物业管理水平的限制,垃圾清理工作不到位;另一方面,绝大多数社区采用直接填埋方式处理生活垃圾,无疑会进一步带来污染。垃圾处理和污水问题如果不能很好解决,不仅污染当地生态环境,还会危及南水北调工程的水质安全。总之,十三五期间陕南移民搬迁工作还面临诸多挑战。对此,除了要加大资金投入外,还需要在政策制定、安置方式、社区管理和后续产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因地制宜,确保移民搬迁工作有序开展,推动新时期的陕南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和避灾扶贫工作。【作者简介】陈 辉(1981. 4 -)男,辽宁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村社会研究中心讲师,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学 .

篇八:移民搬迁社区管理模式的推广稿

小浪底移民安置实施与管理

 摘要:

 结合小浪底移民搬迁安置实践, 系统地总结了对农村移民、 乡镇建设、 移民资金、 机构设置的实施管理, 并从加大政府行为力度、 引导移民参与、 抓好生产开发、 管好用好移民资金、 移民干部队伍建设方面, 探讨加强移民实施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

 小浪底水库移民安置实施管理

 1 小浪底工程移民基本情况

 小浪底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孟津县与济源市之间的黄河干流上, 是黄河在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

 工程总投资 347 亿元人民币, 移民投资 88. 78 亿元, 约占总投资的四分之一, 其中, 移民投资利用世行贷款 1. 1 亿美元。

 按照规划,1991 年, 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开始, 2001 年完成建设任务。

 移民工作与工程建设同步开始, 2003 年搬迁完毕。

 经多年努力, 到 2001 年底, 小浪底工程建设已全部完工, 黄河下游防洪标准由工程建设前的60 年一遇已提到千年一遇的水平。

  小浪底工程的兴建, 淹没影响涉及河南省和山西省 8 个县、市 20 万人, 其中, 在河南省施工及淹没占地 230km2 里, 涉及洛阳、三门峡、 济源 3 个市的 7 个县(区)

 , 24 个乡 镇, 158 个行政村。

 需要拆迁房窑 620 万㎡, 迁建工矿企业 821 个, 乡 政府所在地 8 个, 企事业单位 400 多家, 搬迁安置水库移民 15. 8 万人。

 2 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进展情况

 根据工程建设进度及水库运用方式, 小浪底移民搬迁安置共分为施工区、 库区一期和库区二、 三期4个阶段进行, 自 1992年第一个移民村——小浪底村迁出施工区以来, 河南省已先后于 1994 年完成了施工区近万名移民搬迁安置任务, 保证了施工单位进场作业和主体工程顺利开工; 1995~1997 年完成了库区一期 4. 6 万移民搬迁安置任务, 保证了小浪底工程按时截流; 1998~2001 年完成了库区二期180~265m高程之间近 10 万移民搬迁安置任务, 确保了小浪底工程下闸蓄水和提前运用。

 2002 年, 河南省小浪底长期民工作的重点是于10 月底前完成最后一批移民——库区三期 265m~275m 高程之间 0. 8万移民的搬迁安置任务。

  经过各级移民干群的共同努力, 10 年间共完成小浪底移民投资 40 多亿元, 在 11 个市、 县安置区先后兴建移民新村 200 多个,乡 镇新址 8 个; 搬迁安置移民 15 万人, 占应迁移民人数的 94%; 为农村移民建房 3. 8 万户, 354. 8 万㎡, 划拨土地 15. 6 万亩。

 移民新村实现了供水、 供电、 道路、 广播、 通讯“五通” , 学校、 医疗所, 幼儿园等配套齐全。

 广大移民群众的生产、 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3 移民安置实施与管理

 3. 1 农村移民安置实施管理

 小浪底移民中, 农村移民人数多, 难度大, 任务重。

 各级、各部门以农村移民为重点, 经过不断总结与完善, 逐步形成了以补偿

 兑现、 新村建设、 组织搬迁、 完善生产措施四大步骤为主的农村移民搬迁安置模式。

  ①按照确定的安置去向核定移民村的户数、 人数, 为安置和补偿打好基础; 淹没区县、 市协助移民村建立搬迁安置领导组织。

 原则上以村原双委班子为基础, 吸收移民代表参加。

 迁安小组分为两组, 一组负责原村的生产、 生活, 一组到安置地负责村民的土地划拨、 住房建设、 搬迁等; 根据搬迁计划, 分批发放移民个人实物卡、资金卡, 由省移民办发到县、 市, 再由县、 市发到村、 户。

 实物卡、资金卡以设计部门的复核结果为准, 分户制作, 内容包括移民户的人口、 房屋、 附属物、 农副业、 零星树的数量及补偿补助金额。

 四是兑现资金。

 在居民点建设开工前, 及时把资金兑现给移民个人, 并与建房进度结合起来。

 多数市、 县的办法是, 房屋开挖基础时兑现30%, 主体建成兑现 30%, 完工兑现 35%, 另有 5%验收后兑付。

 第一次兑现时, 由市、 县移民组织, 此后由市、 县监督, 移民村财务组具体负责兑现给移民个人。

  ②新村建设, 要先划拨土地, 生产用地不少于规划标准, 生活用地不能大于规划标准。

 土地划拨后, 由移民部门组织进行水、电、 路“三通” , 并平整土地后, 交给移民村, 组织移民, 以自建为主, 搞好住房建设。

 新村基础设施及公共建设由乡 、 村按规划的标准统一实施, 移民及监理部门对质量、 进度、 投资进行监理控制, 超规模超标准增加的投资由各村自行解决。

 ③新村建设完工后, 及时组织移民搬迁, 并办理移民户口、学生学籍和党团关系, 尽快纳入当地管理。

 对于县内安置的移民村,各项工作由本市、 县负责, 按规定时间完成搬迁任务。

 省级移民机构, 主要负责协调出市、 县安置的移民村搬迁工作。

 在出市、 县移民的搬迁过程中, 库区市、 县负责政策宣传、 核定人口, 协助建立迁安组织, 维护库区稳定, 配合安置县完成搬迁。

 安置区市、 县负责配合库区市、 县办理各项迁移手续, 指导移民迁安组织开展工作, 为新村建设提供保障。

 发放移民实物卡, 抓好生产、 生活项目建设。

 组织搬迁, 落实各项移民政策, 搞好生产开发工作。

  ④移民迁入后, 由移民部门牵头, 邀请当地有关部门, 协助移民制定生产开发规划、 完善生产措施, 进行生产技能培训, 适应新的生产、 生活环境, 逐步恢复生产、 生活水平, 巩固移民安置成果。

  3. 2 乡 镇建设及专业项目建设实施管理

 迁建的基础是国家审批的规划设计, 迁建原则为“三原” 原则, 即在原规模、 原标准的基础上恢复其原有功能。

 所有因扩大规模、 提高标准而增加的投资由项目单位自行解决。

 在小浪底移民工程中, 较大型的专业项目如等级以上公路、 35KV 以上变电站、 大型桥梁等全部进行限额施工图设计, 即在规划项目概算内, 委托专业设计单位做好单项工程设计。

 工程实施严格实行项目管理, 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 执行招标、 议标制以选择理想的施工队伍, 工程款按工程进度进行结算, 加强移民监理及设计代表的作用, 这样, 既保证了投资资金的合理使用, 又发挥了移民投资的最大效益。

 3. 3 移民资金及财务管理

 小浪底移民资金实行包干负责的管理模式, 实施规划设计概算经国家审批后, 直接工程费用按概算项目限额实施。

 因扩大规模和提高标准而增加投资的任何项目由各地或有关项目单位自行解决。

 移民经费按基本建设程序管理, 按计划、 进度、 预算、 程序拨款, 执行基本建设会计制度和报表格式, 并报送会计报表和竣工结算。

  3. 4 机构的设置

 为了加强管理, 我省成立了省人民政府移民工作领导小组,由一名副省长担任组长, 省水利厅、 计委、 财政厅一名副职担任副组长, 省经贸委、 交通厅、 公安厅等 21 个厅、 局的副局长任成员, 下设办公室, 具体负责我省小浪底移民搬迁安置和工程施工协调工作。库区、 安置区各市、 县也设立了移民工作领导小组, 小组下设移民局或移民办, 在各级党委、 政府领导下, 负责本辖区的移民搬迁安置工作。

 4 加强移民安置管理的主要措施

 4. 1 加强领导, 强化政府行为, 推动移民工作顺利开展

 ①自小浪底工程开工以来, 省委、 省政府对小浪底水库移民工作十分重视, 一开始, 就成立了由一名副省长任组长的河南省小浪底水库移民工作领导小组, 专门组建了负责小浪底工程协调和移民工作的移民机构, 制定了“政治动员, 经济补偿, 政府行为, 各方支援” 的移民工作方针。

 省委、 省政府多次召开会议, 研究解决移民及工程协调中的一些重大问题。

 一些重点市、 县还一直把移民任务当作政治任务来完成, 做到了一把手挂帅, 主管领导现场督查, 并组织当

 地群众以各种方式为移民搞好服务。

 ②分级包干负责, 狠抓移民工作责任制的落实。

 每年移民搬迁前, 省政府都召开动员大会, 主管副省长亲自动员, 并代表省政府与市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

 各市、 县、 乡也逐级签订责任书, 着重落实以领导责任制为重点的移民工作各项责任制, 坚持做到“目标明确, 责任清楚, 措施具体, 手段过硬” , 并把移民工作完成情况作为当地政府的一项指标定期考核, 将工作成效作为移民区干部任用的依据之一。

 ③省政府研究制定了对小浪底移民实行优惠政策和对口支援措施, 省计委、 教委、 财政厅、 人事厅、 公安厅、 交通厅、 电业局等有关部门及有关市、 县也结合各自的职责,制定了大量的优惠措施, 为移民排忧解难。

  4. 2 注重思想动员和引导移民主动参与, 切实维护移民权益

 库区移民是因国家兴建水利工程被动搬迁的, 其心态比较复杂, 在搬迁过程中还交织着国家与地方、 个人与集体、 外迁与后靠等方面的矛盾与冲突, 如果忽视他们的心理感受和意愿, 容易激化矛盾, 形成被动、 消极, 甚至对立的局面。

 实施中, 我们主要采取了六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 采取多种宣传形式, 认真宣传各项移民政策, 提高广大移民的大局观念和法制意识, 做到主动移民, 依法移民; 二是将移民个人的各项补偿资金分解到户, 分户建卡。

 按卡分户存入银行, 存折发放到户, 让移民对自己有多少财产、国家补偿多少, 做到心中有; 三是在安置的选择和确定过程中, 吸收移民村干部、 移民代表主动参与, 认真听取移民意见; 四是在住房建设过程中, 提倡移民自建联建。

 移民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和指导, 为移

 民自建住房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五是协调和配合当地乡 、 镇, 抓好村级班子建设, 实行移民村政务公开、 村务公开、 财务公开, 加强移民议政和财务监督。

 六是理顺移民申诉渠道, 认真做好移民安置中有关问题的处理, 及时解决移民反映的实物错漏登、 个人或集体财务补偿兑现、 资金卡与实物卡不符等具体问题。

  4. 3 贯彻开发移民方针, 坚持以农为本, 抓好移民生产安置和开发

 小浪底移民工作展开时, 中央提倡开发性移民方针, 水库移民工作正转入一个新的时期。

 我省小浪底移民有 92%以上是农村移民。

 为了达到“迁得出、 住得下、 安得稳” 的目标, 在安置过程中,我们根据开发性移民方针, 并借鉴已建库区移民工作经验教训, 确定了“以土地为依托, 以农业安置为主, 二、 三产定安置为辅, 多渠道、 多门路综合安置” 的指导思想。

 在确定安置去向时, 以生产安置容量为前提, 选择水土资源条件较好、 交通比较方便、 经济发展有潜力的地区作为安置地, 为搬迁后移民的发展打下基础。

  4. 4 贯彻开发性移民方针, 坚持以农为本, 抓好移民生产安置和开发

 小浪底移民工作展开时, 中央提倡开发性移民方针, 水库移民工作正转入一个新的时期。

 河南省小浪底移民有 92%以上是农村移民。

 为了达到“迁得出、 住得下、 安得稳” 的目标, 在安置过程中, 我们根据开发性移民方针, 并借鉴已建库区移民工作经验教训,确定了 “以土地为依托, 以农业安置为主, 二、 三产业安置为辅, 多

 渠道、 多门路综合安置” 的指导思想。

 在确定安置去向时, 以生产安置容量为前提, 选择水土资源条件较好、 交通比较方便、 经济发展有潜力的地区作为安置地, 为搬迁后移民的发展打下基础。

 据此, 河南省小浪底移民中的14. 6万农村移民, 淹没县内安置8. 5万人, 出市、县安置 6. 1 万人; 农业安置 14万人, 工业及其它安置 0. 6 万人。

 农村移民人均划拨旱地1. 7亩或水浇地0. 85亩以上, 使移民有足够的口粮田。

 同时, 通过改善生产条件, 调整产业结构, 增加移民收入, 积极兴办乡 镇企业, 安置剩余劳力。

 移民搬迁后, 有房住, 有地种, 生活有保障, 发展有基础。

  在开发性移民方针的指导下, 我们一直坚持一手抓搬迁, 一手抓开发, 以开发巩固安置成果, 以开发打开移民工作局面。

 我们提出了移民生产开发分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 坚持以农业为基础, 土地划拨到位, 水利设施完善, 确保移民温饱; 第二步, 因地制宜, 发展种植业、 养殖业, 搞好农业结构调整, 使移民尽快得到实惠; 第三步, 积极稳妥发展二、 三产业, 拓宽渠道, 增收创收, 促进移民生产开发健康发展。

 开发中, 我们始终坚持四个为“主” 的指导思想, 即:

 以“种、 养、 加” 为主, 以个体经营为主, 以“短、 平、快” 项目为主, 以管好用好移民划地后剩余生产资金为主。

 在坚持搬迁安置与和产开发两手一齐抓的前提下, 我们制订了《小浪底水库移民生产开发项目规划大纲》 , 举办培训班, 指导市、 县分阶段编制了移民生产开发规划。

 各级移民部门建立健全了生产开发管理组织, 安排专人负责移民生产开发。

 近几年, 我们还先后召开了四次现场会,

 宣传典型, 推广经验, 并于去年 10 月召开生产开发现场观摩座谈会, 部署移民生产开发任务, 明确移民生产开发思路, 及时督促各市、 县, 根据移民搬迁进展情况, 实施移民工作重点由搬迁为主向生产开发为主的战略转移。

 到 2001 年底, 在小浪底移民安置区, 共平整土地 6 万多亩, 发展水浇地 2. 1 万亩, 兴建日光温室大棚 700 多座, 种植中草药 600 多亩, 养猪 4 万头, 养牛 800 头, 兔 3. 59 万只,鸡、 鸭、 鸽等 20 万只。

 同时, 还兴办了一批加工业项目和服务业项目。

 部分移民村实现了户户有项目, 人人有事干。

 一些生产开发好的村, 不但生活水平提高了, 而且精神文明建设也加强了, 出现了一批精神文明村、 先进党支部。

  4. 5 建章立制, 管好用好移民资金, 确保移民项目的及时实施

 ①我们结合国家有关政策及小浪底移民工作的实际, 相继制定了十几个移民资金管理使用规定, 各市、 县也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 在移民资金的管理和人事处做到了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

 并...

篇九:移民搬迁社区管理模式的推广稿

mdash; 1 —

 易地扶贫搬迁专题调研报告

 一、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施背景 (一)中国大环境背景。中国现行的贫困标准下,许多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居住在相对偏远、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水土资源严重不匹配、生态环境极度脆弱和水、旱、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高发的地区。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是实施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加快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的脱贫和发展问题。2016 年,中国政府启动实施了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方案,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提高政府补助标准,引入开发性、政策性融资资金,大幅拓宽融资渠道,并加大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后续脱贫扶持力度,确保搬迁一户、脱贫一户。“十三五”时期,中国将加快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通过“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从根本上解决约 1000 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问题。与传统的补偿性移民不同,这种易地扶贫搬迁的开发式移民政策强调把移民安置当作一次发展契机,通过对安置点的投资,改善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并在一段时期内对移民进行后续扶持,从而实现恢复和提高移民生活水平,达到脱贫致富的目标。

 以往扶贫搬迁工程实践中存在着部分贫困农户想搬但搬不了的情形。“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较以往扶贫搬迁工程有其新的特点:

 一是搬迁安置数量较大。XX 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为 XX 万人,撤销 2016 年、2017 年易地扶贫搬迁计划中包含 2014 年、2015 年 XX 下达计划搬迁建档立卡贫困

  — 2 —

 对象 XX 万人的计划,但这两年计划搬迁的 XX 万人中,凡属2015 年底精准识别的 452 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且迁出区属于“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搬迁安置住房建设面积合规的,可以纳入国家“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计划,但原已享受的资金补助要收回,收回资金属于中央预算内投资部分,可用于支持安置区后续脱贫发展相关项目;不符合以上两点要求的,不纳入国家“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计划,自治区另行确定自行消化方案。二是在严格控制安置住房面积。建档立卡迁人口住房建设,以公寓房安置的,以户为单位人均住房建设面积不得超过 25 平方米;以“一户一宅”方式安置的,每户宅基地占地面积不得超过 80平方米、人均住房建设面积不得超过 25 平方米。严格区分住房与产业用房,凡是以“一户一宅”方式安置的,产业用房只能在城镇、产业园区、旅游景区和重点特色村镇的安置点规划建设,其他安置点不允许规划建设。要合理控制产业用房数量和规模,不得变相扩大住房建设面积。产业用房建房资金由自治区及市、县政府统筹各渠道资金予以支持,但不得使用国家安排的易地扶贫搬迁资金。产业用房不计入搬迁户住房面积,产权和建设资金一定要分清,不能作为搬迁户产权。产业用房允许一定年限内给搬迁户免租金或少租金使用,稳定脱贫后农民有能力可以购买;三是资金渠道更为广。除中央预算内资金外,还充分考虑地方财政的投入以及利用金融资本参与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

 四是投入范围更广泛、更全面。“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除搬迁安置住房建设之外,还考虑到与搬迁安置区配套的水、电、道路、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搬迁安置点内的公共

  — 3 —

 服务设施,对搬迁安置区内具备土地整理条件的土地以及迁出区废弃宅基地进行土地整理、恢复和再利用,对不能利用的迁出区土地进行生态恢复,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园则园”的原则进行复垦,优先复垦为耕地。通过对搬迁群众生活生产条件的全方位投入,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和管理措施来协助贫困户摆脱贫困,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成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XX 实际因素。XX 位于南部地区的大石山区,土地面积 2951 平方公里,是桂西南地区石漠化片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是主要干旱片区,土地贫瘠,有效灌溉不足,贫困人口点多面广程度深。长期以来,XX 由于受自然、历史、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单一,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比例大,这些贫困人口主要集中生活在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极端恶劣的边远山区、大石山区、生态脆弱区、石漠化严重地区。水土资源缺乏,土地效益较低,生存环境恶劣,自然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脆弱,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薄弱、增收难十分突出,脱贫致富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形势十分严峻。对于这些生产生活环境恶劣的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仅仅依靠传统的扶贫手段和方式,扶贫成本太高,扶贫效果不理想,难以就地彻底摆脱贫困落后面貌,因此,通过易地扶贫移民搬迁,采取整合资源、统筹政策、整体搬迁、集中安置的方式,彻底改善这部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拓展新的开发发展空间,确保这部分贫困群众移民搬迁后居住有改善、生活有保障、致富有路子,使这部分群众从根本上脱贫致富,共享改革

  — 4 —

 开放的发展成果。

 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推进现状 XX 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按照有利于城镇化,有利于移民生存发展的原则,将移民安置点建设于有就业岗位的 XX 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大力发展迁入地的现代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逐步摆脱了传统仅靠农业生产积累生存发展资本的单一方式,注重将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相结合,与发展旅游等特色小城镇相结合,与农村危房改造相结合,充分利用移民在迁出区的土地承包权、林权等农业资产,探索拓宽了移民生计来源的资产收益,贫困群体的生计空间得以扩大,积极引导搬迁贫困户进行土地流转、外出务工、建立专业合作社、就地经营特色产业等新的资本获取方式,使稀缺的自然资源得到重新配置,公共服务的惠及面得以拓宽,实现生态恢复和移民增收的双赢。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自 2017 年推进以来获得一定成果,主要表现为。

 (一)搬迁入住全面落实。XX 于 2018 年调整 XX 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为 XX 人,但经过前期全面调查,XX 搬迁存量并未达到该任务数。XX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 XX 年 XX 月 XX 日下达 XX 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为 XX 人,截止目前 XX 已完成搬迁XX 户 XX 人,搬迁入住率为 100%。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一直瞄准薄弱环节发力,完善安置点各项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丰富搬迁户文化生活,加大后续扶持工作投入力度,积极吸引贫困搬迁户到安置点实际入住。

 (二)拆旧复垦工作全面铺开。XX 人民政府于 2019 年 5

  — 5 —

 月 30 日制定下发文件,明确了拆旧房的激励措施。XX 在推进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过程中同步推进拆除旧房工作,要求贫困户报名参加搬迁需完善相关手续材料,并签订迁拆除旧房协议。目前 XX 完成搬迁的 XX 户均已签订拆除旧房协议,承诺在搬迁入住新房 2 年左右拆除旧房。XX2018 年已开展易地扶贫搬迁拆除旧房试点工作,今年 6 月起全面铺开拆旧复垦工作。计划今年年底前完成 55%的拆旧复垦任务。经各乡镇、街道统计 XX 易地扶贫搬迁应拆住房 XX 套,共拆除旧房 XX 户,占任务数 55.52%,兑付拆除旧房奖励资金 XX 万元,XX 拆除旧房工作全面铺开。2019 年 8 月 15 日 XX 印发文件,明确自建独立房、与亲属(邻居)共居(共建)连体房及自然保护区房屋等类型的拆除旧房政策措施,现各乡镇、街道正对连体房及保护性住房进行核实,届时XX 拆除旧房工作将进一步加快。

 (三)后续扶持和管理工作全面推进。XX 全力整合资源,保障易地扶贫搬迁后续管理和扶持工作,确保搬迁贫困户有学可上、有医可看,有业可就,尽快融入搬迁新环境、新生活。

 一是安置点配备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中心内设有党群服务、入住服务、物业服务、社保医疗服务、就学教育服务、就业服务等服务窗口,为搬迁群众提供全面保障。

 二是依托乡镇卫生院,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就医得到保障。

 三是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搬迁群众的子女可到 XX 镇的学校接收义务教育,解决搬迁群众子女教育入学问题。目前安置点贫困户子女在 XX 镇就学为 XX 人。四 四是积极组织人社、妇联等职能部门面向搬迁群众开办家政、果树种植、建筑与装修、电焊、制鞋培训等职业技能培训,极大的提

  — 6 —

 高贫困群众职业技能,增强就业和发展产业的能力。目前已完成XX 批次就业培训,培训人数共计 XX 人次。

 五是 XX 循环经济产业园现已入驻企业 20 多家,XX 等企业能提供 2000 多个务工岗位,保障搬迁群众的就业需求。

 六是积极组建安置点扶贫车间,计划投资 100.5 万元购买设备,建设工 XX 车间,同时建设服装加工车间 2 个,目前车间均已竣工投产,方便年龄偏大,行动不便的搬迁户在家门口灵活就业,增加收入。

 三、存在的问题 XX 易地扶贫搬迁即将全面进入工作目标为“稳得住”、“可致富”、“能发展”的后搬迁时代,面对后搬迁时代,XX 依然存在着问题亟需解决。

 ( 一)。

 实际入住安置点贫困户少。从集中安置点搬迁人口入住及生产生活情况来看,常年居住人群仍然以 “三留守”群体为主,主要劳动力就业多以外出务工为主,相当一部分农户仍然过着白天赶到数里外原来居住地耕种农田,晚上回到安置区的“两头跑”生活,给搬迁户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极大影响搬迁户实际入住,搬迁户实际入住较少,经过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驻村工作队等力量多次动员,截止 XX 年 XX 月 XX 日,安置点常住人口有 XX 户 XX 人,常住率仅为 XX%。同时,搬迁政策中未做关于户籍和分户的规定。临时分户在实践中普遍存在,其主要表现有:独生子女与父母分户、父母单独分户、未结婚子女分户以及鳏、寡、孤、独或其它残障人员单独分户等。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安置点实际入住率。

 (二)特色产业效益不明显。XX 除 XX 产业,并未形成能

  — 7 —

 带动当地搬迁群众发展的特色产业,虽积极发展 XX、XX 及种植 XX 等产业,但均未形成规模,搬迁贫困户的生计空间相对于原居住村庄提升的空间不高,同时安置地 XX 镇农民工的工资并未比务农高出多少,搬迁户宁愿在家务农。一些年老体迈的老人,生活的来源主要靠微薄的养老金、临时救济和少量的惠农补贴养家糊口,稳定脱贫、持续增收仍然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最根本的问题。

 (三)安置点社区治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是安置点基层党建和社区治理工作推进迟缓,基层党建和社区治理尚未实现全面落实,安置点社区自治和公共服务功能不健全,社区管理缺乏成熟的办法和制度,照搬城市小区管理模式,缺乏针对贫困户的可行的办法,搬迁群众的社会融入需要作长期工作的思想准备。是 二是 XX 易地扶贫搬迁只在 XX 镇设置一个安置点,安置点体量较大,人口集中,搬迁贫困户的“低保、医保、养老保险”及“就学、就业、就医”方面的工作压力增大,搬迁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机制还难以形成,前期大部分工作依赖政府的牵头。搬迁群众的自我能力发展尚未形成。

 四、应对的策略 搬迁群众从生存条件恶劣地区搬迁到生存发展条件较好的安置地后,在生产生活中需要经历一个社会适应与社会融入的过程。不同村落的移民群众集中安置,移民之间、移民与当地人之间存在着相互适应和社会融合的问题。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践,就是要在新的生存空间之中,对移民的生存发展资本进行重新配置,在配置过程中培育贫困群体的自我发展能力,拓宽他们的生

  — 8 —

 计空间。加快建立适合本地特色的长效减贫机制成为重中之重。

 (一)盘活土地资源。围绕迁出地承包地、山林地、宅基地等资源,统筹和整合各种优惠政策,推进各项资源盘活力度,拓宽增收渠道,确保搬迁群众生活有改善、收入有增加、发展有前景。积极引导搬迁户加大承包地、可利用土地的开发,对符合条件的进行退耕还林或植树造林,优先享受政策规定的补助。大力培育安置点产业。充分利用安置点商业门面及闲置场地等资源,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安置社区并投入运营。

 (二)积极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治理和公共服务。以党的建设为引领,把安置点基层党组织建成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脱贫发展的战斗堡垒,按照均等、惠普、便捷的原则,使搬迁群众在安置社区能够享受到便利可及的基本公共服务。

 以社区组织化路径带动搬迁群众提升个体能力。推动移民安置社区由个体分散型逐渐转变为集合型的发展共同体。着力营造安置点集体经济组织、社区经济合作组织等社区多元主体,激活社区搬迁贫困户个体的减贫动力。积极帮助搬迁贫困户积极融入新社区、新环境。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感恩教育、社会交流等途径,逐步改变他们的陈规陋习,尽快适应新生活,不断增强认同感、归属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三)建构紧密的利益关联。借助具有紧密利益关联的具体社会关系的“传帮带”,促进社区移民的自我发展能力提升。重视培育搬迁群众的的自我发展意识,尊重搬迁群众的自主选择和自

  — 9 —

 我发展的权利,引导搬迁贫困户自主地利用和开发社区资源。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断加强搬迁群众的教育培训和产业发展培训,提升搬迁户的自我提升、发展意识,把外部先进的发展理念和搬迁户自身的发展欲望结合起来,加快构建安置社区自我的核心发展价值观,实现现代发展方式与传统发展经验的有机结合。

 增强社区的自治组织和搬迁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整合迁入地社区的内部治理资源和外部输入资源,帮助搬迁群众加快适应新生活,建立长效减贫机制,进而提高扶贫效率。

推荐访问:移民搬迁社区管理模式的推广稿 搬迁 管理模式 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