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城乡一体化建设演讲稿7篇

时间:2022-11-10 09:40:05 来源:网友投稿

城乡一体化建设演讲稿7篇城乡一体化建设演讲稿 “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主题演讲稿—读懂“三个密码”激发“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演讲稿7篇,供大家参考。

城乡一体化建设演讲稿7篇

篇一:城乡一体化建设演讲稿

dquo;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主题演讲稿 — 读懂“三个密码”激发“三种力量” 今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更是一座知识和理论“富矿”。通过长期党史学习,我深刻体会了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深入感悟了中国近代斗争史、党的奋斗史、新中国的发展史,了解了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更加真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之伟大,感受到在党的领导下祖国之繁荣昌盛、人民之幸福安康。新时代党员干部要从百年党史中读懂“三个密码”、激发“三种力量”,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中奋发干事创业。

 读懂“担当密码”,激发干事力量。作为新时代财政干部,要坚持学习原文原著,全面系统学、带着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各项教育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学思践悟、提升学习效果,不断激发学习党史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深入学习中央、省市委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文件精神和指定学习书目的重难点内容,紧跟形势、紧扣重点、紧抓落实,定期回顾总结阶段性学习成效,巩固拓展学习成果,持续加深对党的历史、党的知识、党的理论的理解和把握,进一步提高党性修养和政策理论水平,激发争先创优、干

 事创业的热情。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把党史学习教育与财政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与锤炼为民办实事的本领紧密结合,切实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提升工作能力、提高服务水平的工作实效。

 读懂“初心密码”,激发为民力量。“一枝一叶总关情”。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始终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社会保障是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制度安排。作为分管财政社保工作的同志,我将把党史学习教育和做好民生保障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深刻认识民生发展永远在路上,准确把握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等方面改革要求,做到事关民生的问题优先解决、事关民生的制度优先创建、事关民生的投入优先保证,打好政策“组合拳”。围绕民生大事急事难事补齐短板,加强资金统筹整合,盘活用好结转结余资金,增强财政投入精准度,确保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紧要处”。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及性,缩小区域、城乡、人群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持续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更好地聚焦群众关切、顺应群众期待。坚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搞过高承诺、不打“无把握之仗”,用心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用情解决好人民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

 读懂“奋斗密码”,激发实干力量。市委全会指出:“我市面临着做大经济总量与加快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与补

 齐社会事业短板的双重任务,以及更加激烈的区域竞争。”我将保持坚强定力,践行使命担当,为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不懈奋斗。更大力度惠企:积极发挥财政政策引导作用,支持产业园区实体经济发展,推动实施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优势,促进制造业比重稳步提高。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着力挖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更大力度拓收:积极应对宏观形势变化,落实可持续增长要求,健全综合治税征管机制,强化税收预测分析监控,增强收入组织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有序均衡组织入库,促进财政收入质量稳步提升。深入推进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改革,加快实施医疗收费电子票据管理改革,进一步提升非税收入征缴工作水平。更大力度创新:以构建全省统一的一体化预算管理平台为契机,牢牢抓住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关键一招”,进一步健全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体系,扩大事前绩效评价范围,完善绩效评价机制,加强评价结果运用,推动建立完善现代财政制度取得新成效。

 百年党史资政育人。我将在驰而不息的党史学习教育中读懂“精神密码”,激发进取力量,在常翻常读、常思常悟、常用常新中做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信得过的新时代财政干部,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纪检监察干部“ 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 主题 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始终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镌刻着党的信仰追求,书写着党的奋斗成长,传承着兴党强党、管党治党的经验规律,赓续着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纪检监察机关因党而生、为党而战、兴党而强,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党的生存发展休戚与共,随着党的自我革命、建设之路,不断成长、蜕变,成为今天管党治党、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政治机关。

 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纪律要求纪检监察队伍,是党中央一贯的要求和立场。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纪检监察队伍寄予殷切期望,纪检监察队伍要“始终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打铁必须自身硬,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迈进新征程,踏上新的赶考之路,对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读懂因党而生、坚定为党而战、助力兴党而强、实现严党而新是使命所系;把“忠诚、干净、担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被滥用、惩恶扬善的利剑永不蒙尘是职责所在。“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忠诚,是纪检干部的修身之本。忠诚是使命,是信念,是传承,是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豪迈,更是正风肃纪、清正廉明的坚守。于我而言,是对纪检监察这个职业的尊崇感和职责的荣誉感,是警钟长鸣、利剑高悬、树牢红线意识的紧迫感。

 首先,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新的挑战,我们更要站稳政治立场,澄清模糊认识,坚决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影响,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我们要恪尽职守,从工作中的点滴做起,为建设“理想”这座大厦,一砖一瓦往上全、一点一滴打基础,以跬步积千里,积溪流成江海,初心激发使命,以使命践行初心。

 其次,我们要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成为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家里手。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者,而是将更多的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是改革前进的中坚力量,要不断鼎新革故,挖掘出自己无限的潜能,并转化为前行的动力,不断为党和国家事业注入新鲜血液。

 最后,全面从严治党,做合格共产党员。全面从严治党,党中央是认真地、一以贯之的,要求我们党员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素养,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坚定政治立场,遵章守法,使守纪律、讲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入推进行风建设,牢记入党誓词,培养良好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甚至是良好的学风和家风,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以身作则,做合格共产党员。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壮丽篇章。

篇二:城乡一体化建设演讲稿

dquo;喜迎 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主题演讲稿

 ——青年党员不忘初心跟党走勇毅前行开新局 2 2022 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全体中华儿女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我们要持续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进一步用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增长智慧、增进团结、增加信心、增强斗志,以青春之梦想,以担当之精神,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汇聚起强大的青春力量。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不忘初心跟党走勇毅前行开新局》。

 “如果不是那一面高举的红旗,怎会有今天壮丽锦绣的山河;如果不是那一点燎原的星火,怎会有今天幸福安康的生活;如果不是那一种坚韧的信仰,怎会有今天光辉灿烂的中国。” 这个春节有一种感动,刻骨铭心。2 2 月 1 1 日,《长津湖之水门桥》上线公映。影片用动人心魄的影像,再现了被冰封于历史中的那一份壮烈。伍万里一句:报告!穿插七连应到 7 157 人,实到 1 1 人!感人肺腑,令人痛彻心扉!我们的志愿军战士用“青山处处埋忠骨"的豪情,诠释了中华儿女内心深处质朴而深沉的“家国情怀"。我们有幸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但我们一定要知道从来就没有平白无故的岁月静好,那是我们的战士用鲜血换来的山河无恙。相信不少人都看过《长津湖》吧,他是以抗美援朝为主题的战争片,里面有主角,但好似全部都是主角。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热血的生命,每个人都是为了国家在不断的拼搏奋斗。通过电影我们看到了在美军过着愉快欢乐的感恩节时,我们的先烈们在零下三十多度的极寒情况下也依旧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即使被冻死,也仍引旧端着长枪。这体现了志愿军战士服从命令、冻成冰雕也不退缩的革命精神。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主角,都在为了我们国家作斗争、做反抗。而电影里的情节其实仍旧没有真实情况下那么残酷。那么,在过去中,我们的先烈们,都是以怎样的意志坚持下来的!这无疑是我们值得深思的,也是我们值得敬佩的!

 漫步在城市小镇农村的街道上,仰望着高楼之间穿梭的车辆,注视着衣着各异但脸上洋溢着笑容的行人,享受着与世界同步的数字信息,目睹着奥运赛场上飘扬着的五星红旗。这些美好幸福的瞬间都是党和国家坚持准测、经历了长久的斗争才拥有的美好时代,现在的他们仍旧不断完善各地政府政策,为我们人民群众能够安居乐业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回忆起新冠疫情的最初,那是从 9 2019 年的 2 12 月开始的,在疫情扩散强烈的情况下,在其他国家选择身体素质强硬者才有活下去的资格下,中国,我们的祖国首先采用的是“四早”策略。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同时对于新冠疫情患者也是从源头找往各个接触链。对于患者来说,医资力量值得信赖。政府的及时管控也值得信任。这也让我们国家的疫情死亡率相比其他大多数国家则低很多。在这里,我们都要感谢党和国家。想想在寒冬里,仍坚守在岗位上的志愿者、医生护士和某些应特殊要求仍坚持工作的特殊人群,他们都有他们自己的家庭,却为了我们整个民族、为我们付出了许多。他们都是最美的逆行者。而我们要在遵守国家正政策的同时,也要对他们给予信任。感谢党,感谢国家。同时也感谢自己做为人民的积极配合。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们的积极号召、没有人民的信任和积极响应就没有现在幸福成长的我们。在过去,我们

 要铭记历史、缅怀先辈;在现在,我们要积极配合、脚踏实地;在未来,我们要从容自信、以礼相待。

 2 2022 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所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代表大会。立意高远、气势磅礴、思想深邃,是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的赶考宣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军号角,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向世界的庄严宣告。立足党的二十大,迈上“十四五"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我们将深刻领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伟大建党精神传承好、发扬好,谱写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篇章!

 市财政青年干部 “喜迎 二十大奋进新 征程”专题演讲稿

 今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更是一座知识和理论“富矿”。通过长期党史学习,我深刻体会了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深入感悟了中国近代斗争史、党的奋斗史、新中国的发展史,了解了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更加真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之伟大,感受到在党的领导下祖国之繁荣昌盛、人民之幸福安康。新时代党员干部要从百年党史中读懂“三个密码”、激发“三种力量”,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中奋发干事创业。

 读懂“担当密码",激发干事力量。作为新时代财政干部,要坚持学习原文原著,全面系统学、带着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各项教育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学思践悟、提升学习效果,不断激发学习党史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深入学习中央、省市委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文件精神和指定学习书目的重难点内容,紧跟形势、紧扣重点、紧抓落实,定期回顾总结阶段性学习成效,巩固拓展学习成果,持续加深对党的历史、党的知识、党的理论的理解和把握,进一步提高党性修养和政策理论水平,激发争先创优、干事创业的热情。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把党史学习教育与财政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与锤炼为民办实事的本领紧密结合,切实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提升工作能

 力、提高服务水平的工作实效。

 读懂“初心密码”,激发为民力量。“一枝一叶总关情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始终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社会保障是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制度安排。作为分管财政社保工作的同志,我将把党史学习教育和做好民生保障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深刻认识民生发展永远在路上,准确把握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等方面改革要求,做到事关民生的问题优先解决、事关民生的制度优先创建、事关民生的投入优先保证,打好政策“组合拳”。围绕民生大事急事难事补齐短板,加强资金统筹整合,盘活用好结转结余资金,增强财政投入精准度,确保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紧要处”。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及性,缩小区域、城乡、人群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持续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更好地聚焦群众关切、顺应群众期待。坚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搞过高承诺、不打“无把握之仗",用心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用情解决好人民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

 读懂“奋斗密码”,激发实干力量。市委全会指出:“我市面临着做大经济总量与加快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与补齐社会事业短板的双重任务,以及更加激烈的区域竞争。”我将保持坚强定力,践行使命担当,为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不懈奋斗。更大力度惠企:积极发挥财政政策引导作用,支持产业园区实体经济发展,推动实施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优势,促进制造业比重稳步提高。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着力挖

 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更大力度拓收:积极应对宏观形势变化,落实可持续增长要求,健全综合治税征管机制,强化税收预测分析监控,增强收入组织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有序均衡组织入库,促进财政收入质量稳步提升。深入推进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改革,加快实施医疗收费电子票据管理改革,进一步提升非税收入征缴工作水平。更大力度创新:以构建全省统一的一体化预算管理平台为契机,牢牢抓住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关键一招”,进一步健全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体系,扩大事前绩效评价范围,完善绩效评价机制,加强评价结果运用,推动建立完善现代财政制度取得新成效。

 百年党史资政育人。我将在驰而不息的党史学习教育中读懂“精神密码",激发进取力量,在常翻常读、常思常悟、常用常新中做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信得过的新时代财政干部,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市财政局青年干部 “喜迎 二十大奋进新征程“演 讲稿

 今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习近平总书记以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和曲折探索为脉络,深入总结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理论成果、积累的宝贵经验、铸就的伟大精神,让我们重温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只有笃学党史、深悟党史、用好党史,才能更好地不忘来时路,行稳脚下路,展望未来路,用奋斗写下最美人生“注脚”。

 带着“酸甜苦辣皆智慧"的认知不忘来时路。

 品味征途之“酸",中国革命的道路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才带领全体中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要从党史中汲取宝贵经验,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品味初心之“甜",人民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心头沉甸甸的牵挂,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要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以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品味奋斗之“苦”,“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励志笃行、以身践行,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

 品味发展之“辣”,充分发扬新时代“拓荒牛”精神,不驰空想、不鹫虚声、不慕虚名,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用历史观照现实、思索未来,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带着“人生时刻如直播"的认知行稳脚下路。

 人生没有彩排,每个细节都是直播,新时代财政人承担着改革攻坚的任务,改革没有“舒适区”,攻坚只有“深水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财政干部要为人民理财、让人民满意,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忠实担责、务实负责、严实尽责。

 在“生财"上下功夫,以十二分热忱确保政策红利应享尽享、成本负担应降尽降、服务保障应优尽优,让政府“钱袋子”更鼓、财政收入成色更足、老百姓认同感更强。

 在“聚财”上下功夫,聚五指成拳头、聚碎银办大事,着力做好资源聚合、资金整合、力量融合的文章,把有限的钱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

 在“用财”上下功夫,盯紧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更多财力投向民生领域,围绕农村公路、住房、生态环保等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加强政策研究和资金保障,让民生财政、“阳光”财政成为群众最现实的感受,把“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成效映照在群众笑脸上。

 在“管财"上下功夫,为每一分钱锚定绩效“坐标",着力加强事前审核、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打通财政资金监管全链条,让钱用得其所、理得顺畅、花得高效。主动当好“过路财神",坚决不做“甩手掌柜”,

 积极开辟“快速通道”,充分发挥直达资金使用效益,让资金惠企利民。

 带着“人生好似一首的”的认知展望未来路。

 谱好“前奏曲",深刻领悟党史规律,深入领会财政改革发展历程,正确分析把握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必然、掌握历史主动,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指引未来,找准奋斗坐标点。

 谱好“进行曲",学史用史是我们牢记党的初心、践行党的使命的重要途径,要把红色资源运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初心和使命转化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源动力,找准奋战支撑点。

 谱好“升华曲”,百年党史资政育人,要以“赶考”的清醒继承和发扬革命斗争精神,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自己,用党的优良传统鞭策自己,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自己,努力扮演好自己在大事业中的小角色,不断提高自己在党和人民事业中的贡献份额,以担当实干的工作作风、一心为民的家国情怀,当好财政事业的忠诚卫士和坚强战士,找准奋进新起点。

 社区青年 2 2022 年五四青年节 “喜迎 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主题演讲稿

 今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全体中华儿女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我们要持续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进一步用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增长智慧、增进团结、增加信心、增强斗志,以青春之梦想,以担当之精神,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汇聚起强大的青春力量。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不忘初心跟党走勇毅前行开新局》。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1 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带领人民走过风雨沧桑、灿烂辉煌,从嘉兴南湖的一艘小小红船成长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过的一百年,是用鲜血、汗水、泪水、勇气、智慧、力量写就的百年;是箪路蓝缕、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砥砺前行、充满艰险、充满神奇的...

篇三:城乡一体化建设演讲稿

2022 乡村振兴·青春足迹主题演讲稿 发言材料 料 5 5 篇

  2 2022 乡村振兴·青春足迹主题演讲稿篇 1 1

 对于最为基层的农村而言,如果没有一个兴旺的产业去支撑其发展,就不可能有明显的进步与提升,因地制宜,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才能够体现独特性,才能够可持续。

 生态宜居是关键。诚然如此,倘若只要金山银山不顾及绿水青山,这只能是走不可持续发展的老路,有悖于我们当前所倡导的绿色发展的理念。

 乡村文明是保障。没有一个好的投资或者发展的外部环境,那么就没有一个稳定的基础,发展的前提是稳定,大环境的稳定就是最强有力的保障。

 治理有效是基础。实现乡村文明一方面是要依靠我们正确的引导,积极的宣传,从思想观念上转变原先落后的、不文明的行为,另一方面就是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治理途径,从客观上监督管理不文明等行为,从基础上提供保障。

 总而言之,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方针总要求就是总书记提出的 20个字: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也就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政府对城乡关系进行历史性的重新定位,实际上是一个战略转型,即城乡一体,农村优先,最终决胜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这种转型说明,农村农业工作是中国全局性、战略性、决胜性的工作。

 我们所有发展的目的都是为了改善民生,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与否是检验我们改革发展的重要指标,只有实现了全面的生活富裕,才是从本质上实现了摆脱贫困的前提,从根本上实现了乡村振兴。

 这几个方面,环环相扣,相互联系,既是对先前“三农”工作的总结,也是对接下来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性的指导,只有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去推进,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去落实,终将实现我们的乡村振兴。

 2 2022 乡村振兴·青春足迹主题演讲稿篇 2 2

 同志们:

 从现在到 20 年是我们补齐短板,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提振精神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心剂。

 十九大报告阐述“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再一次强调了“重中之重”地位,提出了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新定论。

 作为基层政府,我们要宣传贯彻好这一新定论,鼓励农民和乡村干部提振精神,鼓足干劲,全力奋战奔小康,因为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所以必须要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

 二、基层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定心丸。

 一个时期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弱化的问题,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这严重影响了农村发展速度,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建强农村党组织,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定心丸作用。

 一要抓好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众雁高飞看头雁”。

 村党组织书记“官职”虽小但责任不轻,一个村有了一名好书记,这个村的各项工作就可以放心了。

 我们要抓住今年村两委换届的有利契机,打开视野、拓宽渠道,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和其他乡贤中,把优秀人才访出来、用起来,切实把村党组织书记选好,把村党组织班子配强。

 二要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细胞没有活力肌体就没有战斗力,一定要把党员队伍建设好、党员作用发挥好。

 把真正符合条件的农村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内来,不断发现新生力量,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改变目前农村党员队伍严重老化、严重弱化的局面。

 深入开展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根据党员的不同情况科学设置岗位,比如年长有威望的可以让他们担任法制调解员,年轻力壮有手艺的为他们设置做好事实事、办公益事业的岗位,让每位农村无职党员都有发挥作用的平台,都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机会。

 三要健全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

 抓好农村基层党建,既要解决好人的问题,还要解决好用制度管人管权的问题。

 重点是落实好“三会一课”,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其次要抓好民主集中制、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评议党员三个关键环节。

 在具体工作中,健全“三项机制”落实党建责任。

 即年初目标承诺制。

 建立支部书记承诺清单,明确年度目标; 季度督查谈心制。

 成立党建工作督查组,每季度对各支部党建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推进缓慢的及时约谈支部书记; 年末述职评议制。

 支部书记就抓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专项述职,接受民主测评。

 三、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点。

 产业即是是农村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协调快速发展的生长点,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发展和壮大乡村产业。

 我乡个村的基础设施、经济状况、产业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发展乡村产业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特点选择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良性循环的农村产业结构的新格局。

 四、生态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根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各方面建设的全过程。近些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迅猛,乡村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但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阻碍。

 为此,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五、能人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力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要有一批能人引领。

 首先,要将现有的村两委成员培养成能人,通过外出考察拓宽眼界、绩效考核压担子、定任务,实现党建、经济互动双赢。

 其次,要调动返乡能人、种植大户、大学生、退伍军人等乡村人才参与乡村振兴战略。

 作为村庄人才,他们身上具有一般农民所不具有的特殊的品质和能力,这种品质和能力使他们有可能成为农村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人,甚至成为村民中的核心人物,因此要充分发挥他们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

 六、文化繁荣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旋律。

 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美丽乡村的建设,而美丽乡村建设同样离不开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

 要想繁荣乡村文化,首先,要不断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

 继续加大投入,推进乡文化站、农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广播电视户户通等一系列惠民工程的建设。

 其次,要重塑乡村社会规范。

 伦理、道德、村规民约、风俗习惯是乡村治理的重要载体,也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七、社会稳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压舱石。

 稳定是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

 没有稳定,发展就不会稳固,也不会持久。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农村的惠农政策的不断加大,各种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出来,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直接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八、脱贫攻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部署。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句话直指问题的核心。

 而精准扶贫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能否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关键要看能否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2 2022 乡村振兴·青春足迹主题演讲稿篇 3 3

 一、坚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切实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竞争力。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提出的“四川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不能丢,要带头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大文章”的重要

 指示,突出抓好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等重点任务,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粮食生产重点县、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重点县建设,到 20 年建成全国优质粮油基地、特色农产品供给基地、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依托川酒、川茶、川菜、川药、川猪等优势产品打造“川字号”品牌,到 20 年创建“三品一标”农产品 5600 个以上。统筹推进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到 20年建成全国优势农产品加工基地、产值突破 2 万亿元。

 突出发展乡村新业态,推进农业与乡村旅游、森林康养、电子商务等多种业态深度融合,打造民俗风情小镇和特色美丽村庄,到 20年创建新产业新业态示范县 100 个以上,建成全国乡村旅游强省和森林康养大省。突出构建利益联结机制,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服务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注重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采取合同订单、股份合作、托管寄养、联耕联种等办法,带动小农户特别是贫困群众就业创业,多渠道实现持续稳定增收。

 二、坚定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提出的“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指示,继续实施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文化传承“五大行动”,让农民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注重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坚持保护传统村落、改造旧村落和新建聚居点相结合,宜聚则聚、宜散则散,不搞一刀切,不大拆大建。突出地域和民族特色,结合易地扶贫

 搬迁、土坯房改造,分类推进藏区新居、彝家新寨、巴山新居、乌蒙新村等建设,推广“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模式,做到房前屋后“瓜果梨桃、鸟语花香”,到 20 年建成幸福美丽新村 3.5万个。注重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持续抓好法律“七进”和基层法治示范创建,深入推进“四好村”创建,办好农民夜校,开展感恩奋进教育,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积极扩大基层民主,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注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突出抓好农村垃圾治理和厕所革命,推行“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到 20 年全面完成农村厕所改造,实现农村垃圾处理率 100%。

 三、坚定推进农业农村改革,不断激发“三农”发展动力活力。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提出的“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以改革为动力”的重要指示,继续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促进要素更多流向农业农村,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建立现代农村产权制度,扎实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用 5 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多种方式盘活农村闲置房屋和宅基地。深入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和壮大集体经济。建立农业农村投入保障体系,总结运用四川在脱贫攻坚中创新设立产业扶持基金、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卫生扶贫救助基金和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的做法,设立乡村振兴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乡村。建立财政支农稳定增长机制,健全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配套政策和信贷担保

 体系。加快形成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保障机制,每年将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一定比例支持乡村发展。

 建立人才流向乡村机制,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建立涵盖生产经营、社会保障、退休养老等保障政策的新型职业农民制度。推行“岗编适度分离”机制,激励农业科技人员离岗领办企业、允许兼职兼薪。实施乡村人才培育聚集工程,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2 2022 乡村振兴·青春足迹主 题演讲稿篇 4 4

 基层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各项工作中一直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样,在扶贫攻坚中也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积极响应,不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比如,湖南省宜章县坦山村是一个贫困村,在全村 1700 多口人中,人均年收入不到 3000 元的贫困人口还有 217 人。为了帮助贫困户脱贫,村支部书记肖圣云请来了当地养鹅能人黄建军,向他请教村里正在建设的养鹅合作社场地建设问题。村干部们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召开动员会、上门劝说,并带着村民们到委托帮扶的企业去参观,终于打消了村里 69 户贫困户的疑虑,办理了小额贷款,一共 70 多万元的扶贫资金注入到了坦山村种养专业合作社发展养鹅。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乎群众的根本利益。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的执政根基,部署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必须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组织建成一支具有

 坚强战斗堡垒作用的队伍。因此,要把扶贫开发工作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扶贫开发中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

 一是要发挥表率作用,带领群众致富。农村党员干部要在发展种养项目上下功夫,学用科技上做文章,成为致富带头人。通过先富的实践,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激发困难群众的致富愿望,增强他们加快发展的信心;通过项目带动、生产帮助、资金扶持等方式,帮助和支持困难群众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二是要发挥引导作用,寻找发展门路。当前,一些农村地方,千条路,万条路,苦于没有致富新路。基层党组织要集中党员干部的智慧和资源优势,利用“致富带头人”的影响力积极向群众宣传其致富经验,逐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新方法、新途径,提出解决问题的新对策,引导群众走上富裕之路。

 三是要发挥协调作用,促进共同富裕。现阶段是改革的深水区,也是扶贫攻坚的关键期,但在基层依然面临各种问题和矛盾,比如有的群众目光短浅、斤斤计较,在集体占用自己的土地时不顾大局,漫天要价;有的群众有“红眼病”,见不得别人好,工作不配合,等等。基层党组织要敢于直面问题,及时协调和处理好各种矛盾、纠纷,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来推动发展。

 四是要发挥阵地作用,树立先进典型。基层党组织要利用好党组织活动场所对党员和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切实解决思...

篇四:城乡一体化建设演讲稿

《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研讨发言稿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的《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对于各地落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实质性引导作用。这个方案围绕“怎么建、建什么、谁来建”,进一步明确了乡村建设的总体原则、具体内容和推进机制,针对性和操作性很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如期完成,村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乡村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乡村建设仍面临多环节短板,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往村覆盖、往户延伸还存在明显薄弱环节。

 推进乡村建设行动重在扬优势补短板。我国乡村数量庞大、特色各异,乡村建设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分区分类明确目标任务和建设标准,避免“一刀切"。同时,在乡村建设中要充分考量地域特色,保留“有山、有水、有乡愁"的乡村底色,避免“复制粘贴"式的照搬建设模式。此外,要清楚认识到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因此既要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干一件成一件,稳扎稳打、久久为功。

 一是夯实农村基础条件。道路方面,要进一步推动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向进村入户倾斜,加强乡村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等对产业振兴的“硬件"支撑。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农村供水、电力等保障水平,要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推进农村清洁能源的利用和推广。

 二是建立健全农业物流体系。要以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为重点,围绕储藏、配送、销售等环节,建设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推进

 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建设,扩大农村电商覆盖面,健全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加快形成农商联系更为紧密、产销衔接更为畅通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

 三是不断改善农民生活条件。要坚持城乡融合、服务一体的基本原则,打造宜居宜业的农村生活环境。要从房屋改善入手,保障老百姓住得“稳”;同时要继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从门前屋后到村容村貌,让老百姓住得“美”;还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推进教育、医疗、卫生、养老助残等服务设施建设,让老百姓住得“乐”。

 乡村建设要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引导社会力量注入,形成内生动力。要通过基层培训、健全驻村工作机制、发展乡村带头人等方式,夯实乡村振兴内在基础。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要按照问需于民、发展富民、监督靠民的思路,激发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大力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投入乡村建设,利用东西部协作帮扶、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等支持,探索政府加社会资本合作等多元模式,形成乡村建设合力。

  乡村振兴研讨材料: : 乡村振兴战略研讨发言

 2021 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研讨交流发言材料党员干部要把乡村振兴工作作为“基本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要闻令而动,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把乡村振兴的重大使命真正扛起来,把乡村振兴的鲜明旗帜竖起来,担当起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力。“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村振兴首先要看党员干部,所以,党员干部必须要把落实乡村振兴工作作为基本功,发扬踏实肯干、担当作为的精神,以锐意进取、固本开新的意志品质把乡村振兴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落到乡村的田间地头。

  党员干部要把乡村振兴工作作为“磨刀石”。“温室里养不出万年松,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乡村振兴工作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就是最好的“磨刀石”。党员干部要不断学习,修炼“内功”,做到思想“不断电”、行动“不缺位”,努力成为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多面手”。持续发扬脱贫攻坚工作中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精神,以“时代楷模”黄文秀同志和一大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披荆斩棘的同志为榜样,永葆初心、勇担使命、乐于奉献,进一步激发主动投入乡村振兴工作的热情和动力,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带领群众走上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党员干部要把乡村振兴工作作为“必答题”。“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写好乡村振兴工作这篇“大文章”、答好乡村振兴工作这道“必答题”,必然离不开党员干部的苦干实干,要保持

 对党忠诚、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敢于担当、知难而进的开拓精神,恪尽职守、求真务实的为民情怀,以身作则、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时刻牢记党员身份,不忘党员责任,把群众装在心里,用双脚丈量乡村这片沃土。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上来,把忠诚与信仰书写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永不懈怠、一往无前,确保交出一份让人民满意、让时代满意的乡村振兴“满分答卷”。

  过去几年,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经各级部门多年艰苦努力,脱贫攻坚成果斐然。新时代,新气象。全面脱贫绝非终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被首次提出,它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和选择。

  “乡村振兴”或许将和“脱贫攻坚”一样困难重重。乡村发展面临困境,它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缺人气,好像什么都缺。这些问题常年被媒体讨论,好像很难得到什么有效的解决方法。但,“方法总比困难多”,乡村振兴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新的一年里,我们基层工作人员,在“乡村振兴”政策来临前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新的思想及具体工作准备。

  发展特色产业促致富。乡村振兴的核心目标应是:提升乡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要让乡村居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提高其物质生活水平,就需要发展当地工商业进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与增收机会。

 但引进外资进行产业发展投资,对于普通乡镇来说也绝非易事。因此关注乡村自身特色,因地制宜地探索出适合乡镇自己的发展路线非常重要。比如,一些乡村自己烧的拐枣酒、甜杆酒,自己制作的粉条,自己家养的猪肉,非常受当地区域群众的喜欢。

  我们基层工作者日常应多多留意这些,多多思考——如何发展当地的特色产品?如何做出“小而美”的精品产品?如何使群众从乡村发展中受益?“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有深入地了解与探索,才能寻找到当地产业发展的契机,进而实现乡村振兴。丰富文化生活促和谐。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应是:满足乡村居民日益上升的精神文化需求。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既需要物质基础,也需要精神积淀、文化滋养。但让乡镇大力投资发展大型文化娱乐基础设施(如建大型影院、游乐园),也有些不切实际。而且不同地区乡村居民的文化娱乐需求大多也不尽相同。因此关注乡村居民实际生活中的精神娱乐需求,提供丰富、适合的精神食粮是乡村振兴的应然之举。现实生活中,一些乡村居民喜欢当地传统的方言戏曲,一些乡村年轻人喜欢小众、新颖的“二次元”文化。我们基层工作者在下村、驻村工作中应多多交流,积极了解当地不同年龄群体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并创新思考“如何在现有条件下,逐步满足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如建立当地方言戏曲协会,并组织巡演; 创新尝试新的影院模式——私人影院等)。

  享受政策红利促振兴。乡村振兴的关键点应是:让一切创造乡村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这一切都离不开国家对乡村出台专项重大政策的鼎力支持。新时代背景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然会

 逐步释放政策红利。比如:设立乡镇专项创业资金,吸引创业者关注乡镇市场机遇;

 出台乡镇企业税收减免政策,吸引成熟企业投资建厂;

 甚至激励公职人员再次“下海”在乡镇创业,在当地乡镇区域掀起类似上世纪 90 年代的“下海潮”。这对个人、企业都将是一次重大发展机遇。因此,我们基层工作人员要做好积极相应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的思想准备,理解相关政策,结合自身实际,以多种方式和形式,积极投身到新时代乡村振兴建设的浪潮中去。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语重心长地强调中国有“6 亿中低收入及以下人群,他们平均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 元左右”。我国广大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相当一部分居民收入水平依然偏低,乡村振兴工作任务形势严峻。但我们应相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各级政府的努力下、广大人民群众智慧与力量的参与下,我们一定能攻坚克难,将乡村建设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新家园。我们基层工作人员也要相信:“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新时代在召唤我们——要在乡村干出一番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1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我县于2019 年在试点镇推行“镇村工作一体化”,成效显著,该项机制将作为我县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夯实“镇村工作一体化”,需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要瞄准目标。“镇村工作一体化”即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以创新基层组织工作机制、强化基层社会治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重点,通过整合镇村两级党员干部力量,按工作责任定到村、镇上干部派到村、监督管理跟到村,实行镇村干部优化组合,融为一体推进村域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其中“干部下沉”是方法,旨在解决人才困境,形成人才集聚效应;

 镇村一体发展是目标核心,做好镇村联动,把集镇和村落作为一个整体,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目标和要求统筹谋划,进行“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的联动推进,打造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新型平台,产业结构不断提升、生活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不断增强,形成区域范围内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使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和公共服务一体化,使农民身份向“非农”身份自然过渡,实现“就近市民化”和“就地市民化”。

  二是抓好“领头雁”。做好试点镇和精准选人工作,当好“领头雁”。结合镇工作实际及各村基本情况,在充分调研和论证之后才能实施试点工作;

 优选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党员干部,躬身入局,把镇村一体化工作当做事业来做,挺在人民群众需要的最前沿,面对面直接服务群众。总结经验、迭代推进,在试点中逐步完善机制,围绕目标,明确分工,建立考核奖惩制度,适用“容错纠错”机制,对一些先行先试出现失误的能够进行合理容错纠错,进一步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信心与决心。

  三是把好规划引领。以全域理念把集镇、中心村和基础村作为一个整体来科学编制城乡总体发展规划,明确分区功能定位,统一

 规划村民生活区、商贸区、休闲区、农旅融合区、轻加工业区等。切实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按照城乡统筹、镇村共同发展的要求,统筹考虑镇村的空间布局、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社会事业等各项内容,使镇村发展能够相互衔接、相互促进。

  四是推动社会共建。在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推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公共服务转移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以合理参与、互利双赢、共同发展为原则,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充分调动社会各界投入镇村联动建设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合作开发、资源竞争、捐资帮扶、自主投入等形式,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建设当前农村社会所急需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扶持一批镇村一体化建设的示范点,努力拓宽社会参与镇村一体化建设的渠道,引导人才、技术和资金等要素资源流向农村、支持农业、服务农民,增强社会参与的实效,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减轻政府负担和运行成本。

  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补齐了短板弱项,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和做法。目前,一定要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要在政策导向上做好衔接。一方面,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另一方面,要按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要求,统筹推进乡村规划工作,因地制宜研究制定支持产业发展、就业创

 业、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服务提供等的政策,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

  要在产业规划上做好衔接。要着眼于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强化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强乡村产业聚合力。要优化乡村产业空间结构,强化县域统筹,推进镇域产业聚集,促进镇村联动发展。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篇五:城乡一体化建设演讲稿

篇 学习贯彻《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研讨发言稿

 学习贯彻《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 研讨发言稿 1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 , 强调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 融合发展。

 这一重要表述, 对于促进城乡 融合高质量发展, 发挥县城连接城市、 服务乡 村作用, 增强对乡 村的辐射带动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城乡 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 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 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国城乡 融合发展的质量与效益均有所提升, 但城乡 发展不平衡和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

 一是城乡 居民收入仍旧存在一定差距。

 由于农村居民平均收入基数不高, 使得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结构依然需要优化, 收入水平需要提升。

 二是城乡 公共服务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 在基础设施建设、 子女教育、 医疗保障、 居住环境、 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水平参差不齐。

 三是我国农村在生产条件、要素流通等方面仍存在短板, 一二三产

 业融合有待提高。

 四是我国县域劳动力、 土地和资本等经济要素利用不充分, 一些在城镇生活的新市民尚未享受到均等的城市公共服务。要进一步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 融合发展, 就必须将城镇化的重心置于县域特别是县城的位置, 统筹城乡 资本、 资产与资源, 不断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质量。

 其一, 要充分利用好“人” 这一城镇化最宝贵的资源。

 进一步深化改革, 着力解决进不了“城” 和回不了“乡 ” 的问题。

 对于城乡 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堵点障碍, 应落实有利于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机制的制度安排, 促进城乡 居民双向流动。

 鼓励和支持农民工向技术性岗位转移, 按照市场需要开展分类与分层的多样化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在县城就业的便利度和稳定性。

 其二, 要进一步推动城乡 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善用“加减乘除” , 发挥国有资本引导作用, 以财政资金为基础, 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 着力解决“钱从哪里来” 的问题。

 支持县级财政统筹转移支付, 推动财政资金使用量质双提升, 坚决落实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 建立健全厉行节约长效机制。

 发挥财政引导金融作用, 科学推动政府产业基金发展, 支持促进企业融资奖励和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发展, 增强县域经济活力。

 稳定既有债务规模, 通过置换等方式降低带息负债比例和成本。

 其三, 要注重产业发展, 使其成为城乡 融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内生动力。

 通过深化改革和引入市场机制, 盘活县域资产, 着力破解资产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

 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

 制度,进一步放活土地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多措并举处置和盘活存量资产,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提升经济发展承载力和支撑力。

  贯彻《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 研讨发言材料 2

 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城乡 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 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 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不久前, 中办、 国办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 , 全面系统提出了 县城建设的指导思想、 工作要求、 发展目标、 建设任务、 政策保障和组织实施方式。当前, 我国已步入城乡 深度融合、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有利于引导农村转移人口 就近城镇化, 完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空间布局。

 《意见》 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成各具特色、 富有活力、 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县城” 的发展目 标, 围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部署了 一系列重点工作任务, 为我们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促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 方向和路径。

 县城建设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引擎, 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截至 2021 年底, 约有 2. 5 亿人在县城或县级市的城区常住, 占

 全国总人口 的 17%。

 近年来, 很多县城步入了 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40 多个县市 GDP 过千亿。

 也要看到, 仍有一些县市家底薄、 包袱重、 发展不充分, 县城之间发展水平仍参差不齐, 公共服务质量还不平衡。

 县城是链接城乡 融合发展的枢纽节点,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目 的在于增进县域经济对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水平, 激活县城对于城市群、 都市圈以及广大农村改革发展创新的参与度和联动性, 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 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县城数量大、 类型多, 发展路径各不相同。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需要科学确立功能定位, 决不能“千城一面” , 需要在“各具特色”上下功夫。

 具体来讲, 就是要尊重各县城发展规律,根据全域资源、 人口 等要素流动变化趋势, 合理确定不同类型县城的发展路径。

 同时, 要“跳出县城看区域” , 综合审视所在区域、 经济带、 交通线、 物流网络中的战略定位, 在深挖区位禀赋、 区域资源的基础上, 重新梳理提炼县城发展定位, 确立核心产业体系、 重点产品群、 供应链网络和目 标市场, 明晰与周边的竞争协作关系, 培育强化核心竞争力, 提升对人才、 人口 、 企业的有效吸引力和综合服务水平。

 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 需要立足县城自身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区位条件、 产业基础、 功能定位, 统筹好生产、 生活、 生态、 安全需要, 面向市场融合、 产业融合、 人口 融合的大趋势, 宜工则工、 宜农则农、 宜商则商、 有文兴文, 培育有影响力有感召

 力的区域品牌。

 东海是水晶之都、 安溪是名茶之乡 、 五常有稻米、 库尔勒有香梨……细化到全国每个县城, 需要立足县域实际, 认真思考什么响当当最拿得出手, 什么是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的差异化优势。

 同时, 还要坚决把质量放在第一位, 形成有竞争力的区域公共品牌集群。

 星罗棋布的县城不是城市群的配角, 而是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广阔舞台。

 以合理的时序、 节奏、 步骤, 把《意见》提出的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优化市政设施体系、 强化公共服务供给、 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促进县乡 村功能衔接互补等重点工作任务一一落到实处, 就能构建起各具特色、 富有活力、 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县城。

篇六:城乡一体化建设演讲稿

22 年“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主题演讲稿 4 篇

 【一】

 今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我们党的历史就是我们党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总结一段时间的个人感悟,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把至诚的政治本色、至新的干事亮色、至实的奋斗成色体现到实际工作中,向党和人民交出高分答卷。

 以忠心至诚坚守政治本色。“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从改天换地到翻天覆地,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带领中国人民奋勇抗争、顽强拼搏,以初心赢民心、以真心换民心,走出了改革开放的复兴之路,谱写了新时代奋发向上的新篇章。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作为新时代财政干部,我将坚守“人民至上、念兹在兹”的忠诚政治本色,读懂百年党史中的人民内涵,始终做到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

 益作为自身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真金白银”惠民生、以真招实招暖民心,以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兑现“为人民理财、让人民满意”的庄严承诺。

 以理念至新彰显干事亮色。百年党史,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学深悟透党史,可以让我们在回望过往中总结经验、启迪智慧、提高本领,提炼新时代攻坚克难的制胜法宝。结合自身工作,我将时时紧盯财政改革发展新趋势、新特点、新要求,自觉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省市委最新决策部署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做到与市委市政府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立足“用出效果”,思考在前、谋划在先,把面上研判做实、把点上分析做透,落实更加精准高效的收入征管举措,不断提高收入征管效率和质量,让政府的“钱袋子”更充实;坚持厉行勤俭节约,既打好“铁算盘”,把该花的钱用在“刀刃上”、紧要处,又当好“铁公鸡”,对不该花的钱“一毛不拔”,把省下来的钱花到最该花、最需要的地方,让收入增长更可持续、支出管理更可约束。立足“管出效能”,深入践行“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绩效理念,进一步转变思维、更新理念、创新方式,充分发挥绩效的前置审核、事中控制、事后监督作用,打造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大绩效”管理新体系,以绩效提升新时期财政改革成效。立足“改出效益”,稳步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坚持用改革的思维点真题、破难题、立新题,让不适应改革的部分“改头换面”,让短板领域“改良升

 级”,加快打造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运转有力的财政管理新体系。

 以作风至实提升奋斗成色。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穷二白到如今的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从群众吃不饱、穿不暖到如今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些都与广大党员干部真抓实干、干则必成的奋斗精神密不可分。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和财政工作面临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在克服收支矛盾、常态化疫情防控、“六稳”工作、“六保”任务等诸多领域,都需要通过学党史、悟思想,来不断办实事、开新局。作为一名青年财政干部,我将以“撸起袖子、扑下身子”的实干态度,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坚决克服急功近利、患得患失的思想,对待工作尽最大努力,舍得吃最大的苦,把每一步走好、把人生的每一粒“扣子”扣好。以“一日无为、三日不安”的紧迫意识,保持朝气蓬勃、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在学习借鉴领导和同事宝贵工作经验的同时,敢于打破常规、不墨守成规,从多维度分析和解决问题,不断提升工作效能。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攻坚精神,面对急难险重问题时敢于啃“硬骨头”,敢接“烫手山芋”,敢当“热锅蚂蚁”,保持想干事、真干事的自觉,练就会干事、干成事的本领,在摸爬滚打中强筋健骨。

 历史是今天的过去,今天是历史的延伸。我们既是党史的学习者,更是党史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开拓者。我将持续把至诚、至新、至实的理念根植于心、体现于行,用“三原

 色”书写一份无愧于党、无愧于事业、无愧于人民的满意答卷。

 【二】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洒向锦绣的中华大地,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我们开始续写新的篇章。刚刚过去的 2021 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注定在历史坐标中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记。

 这一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世界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时刻。一个世纪的伟业辉煌卓越,一部精神的史诗壮丽磅礴。100 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求索和追寻中熔铸品格,在奋斗和牺牲中砥砺意志,在奉献和担当中淬炼使命,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

 这一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也是实现新的更大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人民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前进的号角鼓舞着永不停歇的奋斗脚步。

 千秋伟业,百年只是序章。

 万里征程,唯有不懈奋斗。

 创新有力度,那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力度;宣传有声音,那是对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及时回应;演出有颜色,那是经典之作展现出的青山绿水的颜色;作品有温度,那是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真实写照。

 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就要用实际行动交出最有力的答卷。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的战略节点,在西藏工作站在新起点、面临新形式新任务的重要时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提高原创力和创新表达能力,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努力创作出彪炳历史、标定时代的扛鼎之作、经典之作。

 2022 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一年,也是西藏自治区进一步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年。我们要把作风建设融入各项工作,以作风建设提升实践,干在前列,争当排头,以优良作风书写非凡答卷;我们要深刻领会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意图,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抓好文艺工作的落实;我们要营造躬身入局、担当作为、改革创兴、狠抓落实的浓厚氛围,共同扛起林芝文艺建设的历史重任。广大文艺工作者只有自觉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贯彻党的创新理论、服务党的工作大局;只有树立创造之志、秉承创新之心、紧抓创作之本,修身守正、潜心耕耘,才能够登顶属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文艺高峰,才能在新征程上奋力书写人民文艺新篇章。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敢为先锋的工作作风喜迎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

 【三】

 今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更是一座知识和理论“富矿”。通过长期党史学习,我深刻体会了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深入感悟了中国近代斗争史、党的奋斗史、新中国的发展史,了解了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更加真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之伟大,感受到在党的领导下祖国之繁荣昌盛、人民之幸福安康。新时代党员干部要从百年党史中读懂“三个密码”、激发“三种力量”,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中奋发干事创业。

 读懂“担当密码”,激发干事力量。作为新时代财政干部,要坚持学习原文原著,全面系统学、带着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各项教育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学思践悟、提升学习效果,不断激发学习党史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深入学习中央、省市委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文件精神和指定学习书目的重难点内容,紧跟形势、紧扣重点、紧抓落实,定期回顾总结阶段性学习成效,巩固拓展学习成果,持续加深对党的历史、党的知识、党的理论的理解和把握,进一步提高党性修养和政策理论水平,激发争先创优、干事创业的热情。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把党史学习教育与财政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与锤炼为民办实事

 的本领紧密结合,切实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提升工作能力、提高服务水平的工作实效。

 读懂“初心密码”,激发为民力量。“一枝一叶总关情”。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始终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社会保障是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制度安排。作为分管财政社保工作的同志,我将把党史学习教育和做好民生保障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深刻认识民生发展永远在路上,准确把握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等方面改革要求,做到事关民生的问题优先解决、事关民生的制度优先创建、事关民生的投入优先保证,打好政策“组合拳”。围绕民生大事急事难事补齐短板,加强资金统筹整合,盘活用好结转结余资金,增强财政投入精准度,确保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紧要处”。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及性,缩小区域、城乡、人群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持续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更好地聚焦群众关切、顺应群众期待。坚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搞过高承诺、不打“无把握之仗”,用心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用情解决好人民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

 读懂“奋斗密码”,激发实干力量。市委全会指出:“我市面临着做大经济总量与加快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与补齐社会事业短板的双重任务,以及更加激烈

 的区域竞争。”我将保持坚强定力,践行使命担当,为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不懈奋斗。更大力度惠企:积极发挥财政政策引导作用,支持产业园区实体经济发展,推动实施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优势,促进制造业比重稳步提高。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着力挖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更大力度拓收:积极应对宏观形势变化,落实可持续增长要求,健全综合治税征管机制,强化税收预测分析监控,增强收入组织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有序均衡组织入库,促进财政收入质量稳步提升。深入推进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改革,加快实施医疗收费电子票据管理改革,进一步提升非税收入征缴工作水平。更大力度创新:以构建全省统一的一体化预算管理平台为契机,牢牢抓住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关键一招”,进一步健全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体系,扩大事前绩效评价范围,完善绩效评价机制,加强评价结果运用,推动建立完善现代财政制度取得新成效。

 百年党史资政育人。我将在驰而不息的党史学习教育中读懂“精神密码”,激发进取力量,在常翻常读、常思常悟、常用常新中做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信得过的新时代财政干部,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四】

 今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习近平总书记以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和曲折探索为脉络,深入总结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理论成果、积累的宝贵经验、铸就的伟大精神,让我们重温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只有笃学党史、深悟党史、用好党史,才能更好地不忘来时路,行稳脚下路,展望未来路,用奋斗写下最美人生“注脚”。

 带着“酸甜苦辣皆智慧”的认知不忘来时路 品味征途之“酸”,中国革命的道路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才带领全体中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要从党史中汲取宝贵经验,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品味初心之“甜”,人民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心头沉甸甸的牵挂,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要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以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品味奋斗之“苦”,“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要大力弘扬

 艰苦奋斗精神,励志笃行、以身践行,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

 品味发展之“辣”,充分发扬新时代“拓荒牛”精神,不驰空想、不骛虚声、不慕虚名,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用历史观照现实、思索未来,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带着“人生时刻如直播”的认知行稳脚下路 人生没有彩排,每个细节都是直播,新时代财政人承担着...

篇七:城乡一体化建设演讲稿

22 年乡村振兴演讲稿四篇 篇 乡村振兴演讲稿篇 1 各位领导:

 本次成都乡村振兴调研,看了很多很好的案例,结合我区实际和规划工作,谈一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值得借鉴的经验

 (一)规划先行 乡村振兴作为全新的战略任务,没有老路可走,没有经验可循,需要结合我区实际“规划先行”。

 要充分学习国家、省、市各级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这是指导我区编制乡村振兴规划的重要依据。同时是要加快完善县域乡村振兴规划体系“1+6+N”,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乡村振兴规划体系。

 (二)注重人才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引进懂农业、懂技术、懂市场的专业人才,来支持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同时也要挖掘本地人才资源,不断强化乡村基础教育、就业培训、培智扶志等,充分发挥农民的创造性,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三)科学振兴 乡村振兴是长期性的任务,要加快推进,要坚持“一个

 核心多点示范全面振兴”的思路,强化核心田家镇作为全省乡村振兴试点的窗口作用,辐射带动全区。针对不同区域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结合我区“一片四线两镇一基地”建设,分类别推进乡村振兴。

 二、规划上要做工作 对于下一步工作,加快《***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融入乡村振兴的要求,为我区乡村建设提供指导。镇、村规划是直接指导乡村建设的重要依据,要加快全区各乡镇总规控规、村庄规划的编制,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规划保障。

 篇 乡村振兴演讲稿篇 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这充分表明了“三农”问题在党中央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下面,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主题,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和思考:

 一、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习近平新时代“三

 农”思想的灵魂。面对目前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农村社会建设和乡村治理问题突出,乡村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的现状,只有把农业农村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才能实现全面小康、全面现代化。因此,从战略和全局上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更可增强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民族自信心。

 二、明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和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总结起来就是:产业强,环境美,农民富。习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说了七条路: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山雉之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要充分认识乡村振兴战略任务的长期性,既要保持历史耐心,避免超越发展阶段,同时又要突出重点,奋发而为,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特别是要重点做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动移风易俗、改善人居环境等重点工作。明确责任,狠抓落实,要见成效。

 三、结合工作,做好下一步规划 一是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今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既是扶贫工作的重点,也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我

 们将按照市里的统一安排部署,及时将任务分解,下达各村。督促各村及早动手,严格改造流程,加快改造进度,确保按时完成目标任务。

 二是继续加快推进孟庄村拆迁安置工作。目前,拆迁安置工作已进行过半,安置区建设已开始动工。临时安置住房及过渡费的发放工作也有序进行中,下一步将加大力度,统筹推进拆迁安置工作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总之,我将立足本职工作,强化责任意识,狠抓工作落实,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 乡村振兴演讲稿篇 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大家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托,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坚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农业经营体系,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特色农产品供给质量显著提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基本完成,乡村治理和乡风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建成“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幸福美丽新村 21282 个,贫困人口从 20__年底的 750 万人下降到2017 年底的 171 万人,贫困发生率由 11.5%下降到 2.7%,农

 民人均收入比 2012 年增长 70%以上,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顺应了亿万农民的新期盼和农业农村发展新需求,意义重大、影响深远。2017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全面部署,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行动纲领。李克强总理作了具体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高举乡村振兴旗帜,奋力开创新时代四川“三农”工作新局面。

 一、坚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切实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竞争力。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提出的“四川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不能丢,要带头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大文章”的重要指示,突出抓好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等重点任务,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粮食生产重点县、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重点县建设,到 20__年建成全国优质粮油基地、特色农产品供给基地、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依托川酒、川茶、川菜、川药、川猪等优势产品打造“川字号”品牌,到 20__

 年创建“三品一标”农产品 5600 个以上。统筹推进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到 20__年建成全国优势农产品加工基地、产值突破 2 万亿元。

 突出发展乡村新业态,推进农业与乡村旅游、森林康养、电子商务等多种业态深度融合,打造民俗风情小镇和特色美丽村庄,到 20__年创建新产业新业态示范县 100 个以上,建成全国乡村旅游强省和森林康养大省。突出构建利益联结机制,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服务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注重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采取合同订单、股份合作、托管寄养、联耕联种等办法,带动小农户特别是贫困群众就业创业,多渠道实现持续稳定增收。

 二、坚定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提出的“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指示,继续实施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文化传承“五大行动”,让农民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注重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坚持保护传统村落、改造旧村落和新建聚居点相结合,宜聚则聚、宜散则散,不搞一刀切,不大拆大建。突出地域和民族特色,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土坯房改造,分类推进藏区新居、彝家新寨、巴山新居、乌蒙新村等建设,推广“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

 生态化”模式,做到房前屋后“瓜果梨桃、鸟语花香”,到20__年建成幸福美丽新村 3.5 万个。注重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持续抓好法律“七进”和基层法治示范创建,深入推进“四好村”创建,办好农民夜校,开展感恩奋进教育,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积极扩大基层民主,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注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突出抓好农村垃圾治理和厕所革命,推行“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到 20__年全面完成农村厕所改造,实现农村垃圾处理率 100%。

 三、坚定推进农业农村改革,不断激发“三农”发展动力活力。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提出的“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以改革为动力”的重要指示,继续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促进要素更多流向农业农村,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建立现代农村产权制度,扎实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用 5 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多种方式盘活农村闲置房屋和宅基地。深入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和壮大集体经济。建立农业农村投入保障体系,总结运用四川在脱贫攻坚中创新设立产业扶持基金、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卫生扶贫救助基金和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的做法,设立乡村振兴发

 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乡村。建立财政支农稳定增长机制,健全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配套政策和信贷担保体系。加快形成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保障机制,每年将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一定比例支持乡村发展。

 建立人才流向乡村机制,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建立涵盖生产经营、社会保障、退休养老等保障政策的新型职业农民制度。推行“岗编适度分离”机制,激励农业科技人员离岗领办企业、允许兼职兼薪。实施乡村人才培育聚集工程,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四、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强化乡村振兴组织保障。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提出的“坚决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重要指示,健全完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统筹协调的领导体制,坚持由省委常委兼任农工委主任常态化,坚持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研究重大政策,审议重大投入、重大项目、重大工作等职能,强化党委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牵头协调、决策参谋、调查研究、推动落实等职能。

 建立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责任制,坚决贯彻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机制,建立并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第一责任人制度。建立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衡量干部实绩

 的重要依据。加强“三农”干部队伍建设,严格按照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要求,在培养、配备、管理、使用上着力,全面提升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做“三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优先选派熟悉“三农”的干部进入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在向全省所有贫困村和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村派驻第一书记基础上,再向集体经济薄弱村选派第一书记,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保证。

  篇 乡村振兴演讲稿篇 4

 同志们: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新时代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天,我们召开这次现场会的主要目的是,把精神吃透,把方向找准,把大幕拉开,把战鼓擂响,用心把乡村振兴这台大戏唱出气势、唱出彩头!会前,我们看了现场,听了汇报,大家都感到思想有触动、心中有想法,有触动就要动起来,有想法就要干起来。为此,根据与会同志的讨论,结合自己的思考,关于实施乡村战略,我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在工作中参考。

 一、对中央决策如何看?

 站在新时代的高度,我认为,对乡村振兴这个中央的重大举措,需要从四个角度来看待、来把握:

 第一,从新时代现代化强国战略布局来把握。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且排在七个重大战略第四位,表明乡村振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第二,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把握。习近平同志反复教导我们: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要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告诫我们: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村振兴战略正是这些思想的结晶。

 第三,从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对比中来把握。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的出发,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总要求,内涵更丰富、目标更高远,反映出乡村振兴的新理念、新目标、新举措、新要求,是一种实践的升华。

 第四,从紧密联系我县三农工作的实践中来把握。这些年,我县农村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曾经普遍存在的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看病难正成为历史,城乡差距在缩小,特色在凸显,一种“返璞归真”的理想状态正在路上,城乡同等价值已经上演,农业农村正在走向现代化。这说明,乡村振兴对于未来的乡村,应该是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市民休闲度假的理想乐园。

 二、对“二十字”要求咋理解?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新时代农业农村的发展要求概括凝练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个字,这五个方面环环相扣、各有侧重,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抓手。对这二十字的总要求,我觉得应该从以下五个层次来理解:

 第一,“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也是直接解决农民收入低下、农民弃农进城、城乡发展失衡问题的关键所在。

 第二,“生态宜居”是农民的梦想,更是我们生态建设的重点、绿色发展的基础。

 第三,“乡风文明”是农耕文明复兴,也是直接解决亲情乡情缺失、熟人社会消失、人与人信任危机问题的重要载体。

 第四,“治理有效”是乡村社会建设的基石,更是有效解决我们基层组织虚化、基层自治缺失、基层法治失效、基层德治失灵问题的“一剂良方”。

 第五,“生活富裕”是农民的基本向往,也是我们的立党初心和执政基础,更是缩小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总体来说,这二十字总要求,体现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执政目标。

 三、对乡村振兴怎么抓? 前段时间,在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座谈会上,市委领导语重心长地讲,乡村振兴战略没有老路可走,没有...

推荐访问:城乡一体化建设演讲稿 演讲稿 城乡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