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度哲学与人生论文3篇(精选文档)

时间:2022-12-29 10:10:10 来源:网友投稿

哲学与人生论文1  摘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我们高中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影响较为深刻,使得我们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出现了一定问题。文章将提出市场经济背景在我们学生人生价值观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哲学与人生论文3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哲学与人生论文3篇(精选文档)

哲学与人生论文1

  摘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我们高中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影响较为深刻,使得我们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出现了一定问题。文章将提出市场经济背景在我们学生人生价值观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探究我们学生人生价值观数显问题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市场经济;高中学学生;人生价值观;存在问题;影响因素

  人生价值观是一个人对人生目的、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人生观和价值观二者的中心问题。人生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如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其对我们学生人生价值观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需要对我们学生人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给予关注和重视,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解决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经济背景下高中学生人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一)重个人价值,轻社会价值

  重个人价值轻社会价值是市场经济背景下我们高中学生人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之一。如今大多数的同学都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自我表现意识,在每件事情上都强调自己的主体意识,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1]只有较小部分的同学认为应该以对社会的贡献来衡量自己的价值,在他们的认知里,人生价值便是自我价值,人生幸福便是个人幸福,一切都是以自我为中心。

  (二)重物质利益,轻精神追求

  重物质利益轻精神追求是市场经济背景下我们高中学生人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之二。市场经济下的同学普遍存在重功利、讲实惠,看重物质利益的趋向,相当一部分的同学认为物质利益大于精神追求,甚至有的同学偏激地认为金钱便是衡量社会地位、社会关系的唯一标准,自己未来的目标,便是要赚很多很多的钱。

  (三)重才轻德

  重才轻德是市场经济背景下我们高中学生人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之三。市场经济下,大多数同学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仅仅取决于学识、才能、机遇、社会关系等,而与个人品德没有太大的关系。如今许多同学不讲社会精神文明和社会公德,行为粗鲁、谈吐庸俗,“高分低能”和“高分劣德”的情形屡见不鲜。

  二、高中学生人生价值观出现问题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双重影响

  矛盾具有普遍性,市场经济对于我们高中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影响有着积极的一面,同样也有着消极的一面。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利益原则、等价交换等对于培养我们高中学生的自立自强精神、效益观念、竞争观念、创新意识和拼搏意识都有着积极作用。[2]但是同时市场经济存在盲目性、自发性等弊端,利益原则和等价交换原则等在一定程度上都对我们高中学生人生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如市场经济中利益是进行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强化了个人利益和小集团利益,促使了我们高中学生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滋生。又如等价交换原则,其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但是其应用到社会社会生活中,则会让人产生“一切向钱看”的思想,不利于我们高中学生助人和奉献的进行。

  (二)社会信息和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影响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使得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互联网也越来越普及。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我们高中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拓宽,多元化的社会信息和社会价值取向对同学们产生了较大冲击。尤其我们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还不足,极易在纷繁复杂的思潮和信息中迷失自我,出现多元矛盾和摇摆不定的情形。尤其近年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快速发展,已是世界大国,西方国家一直企图通过文化来影响我国民众的思想,使得我国在内部产生矛盾。因此,我们高中学生必须要提高自己的“眼力”,在多元化社会信息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下也能保持初心。

  (三)学生自身意志品德不稳定性和可塑性强的影响

  我们高中学生处于青春期的后期,但是其仍然兴趣较为广泛,好奇心和求知欲也较强,渴望与世界进行沟通交流,意志相对于承认来说还较为不稳定。[3]高中教育是传统的、纯粹的、理想化的教育方式,但是实际生活中,我们高中学生却要面对大量的、世俗化的、具体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造成其思想上的矛盾和困惑。此外,我们高中学生在生活的过程中还不能够正确地应用辩证法来认识自己和他人,尤其是自我意识的膨胀,不愿意接受老师和学校灌输式的教育,渴望进行自我奋斗和拼搏,渴望自己的才华得到肯定,从而过分注重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产生漠视群体的观念。

  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社会提供特定的人生环境,人生的社会价值也需要社会做出相应的评价。面对社会中存在不同程度人生无意义感的人很多的现实情况,社会也应对自身进行评价。

  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人是社会关系的主体,人的发展和自我实现是以社会关系的丰富性和需要的全面化为内容,因此,人的自我塑造归根到底在于人的社会关系的建构。社会在制度上要明确地确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关系建构的最终目标,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建立一种机制,从而为把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关系“还给人自己”创造条件,并将其作为社会主义改革的方向,在改革中确立具体的目标,努力消除或弱化社会关系物化的消极影响,实现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复归,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人的发展和完善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我国,市场经济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也推动了人和社会关系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有值得肯定的一面,但我们不得不面对商品社会形态中社会关系物化的所产生的消极影响。马克思把社会关系在人面前以物与物的虚幻形式体现出来的现象称为“拜物教”,即“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可以说是颠倒地表现出来的,就是说,表现为物和物之间的社会关系”[10](P426)在他看来,物化的社会关系虽有其积极的意义,但他更多地批判了它的消极意义。商品拜物教使“商品”能够超越人的意志而行动,最终成了一种“观念形态”来约束人。由于拜物教的作用,资本的权力必然会向社会生活、政治领域渗透以及吞噬道德信仰世界,甚至连人的道德良心也受到怀疑和否定,社会中骇人听闻、触目惊心的道德灾难时有发生;人们生活的风格由物来决定,在多样化的物品追求和享受中而忽略了自身的承受能力,精神上趋向极度的空虚化,身处物化的社会关系之中。一句话,就是人性的异化,物的自然属性以及物与物的关系掩蔽了人的社会属性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拜物观是当前我国社会很多丑恶社会现象的基础和重要表现。

  结束语:

  市场经济对于我们高中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影响是巨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基于我们学生存在的人生价值观方面的问题,我们必须对其进行重视,正视问题的存在,分析问题并寻找积极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改变现今市场经济背景下高中学生存在的人生价值观方面的问题,使得同学们在今后能够以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进入和参与市场经济,改善市场经济,以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更加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婷.市场经济下青年价值观现状研究[J].学理论,2016(3).

  [2]乔磊花,周东坡.论市场经济与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J].才智,2015(16).

  [3]范李明.论市场经济背景下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异化[J].商,2014(52):344-344.

哲学与人生论文2

  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企图直接地把*哲学纳入西方哲学的现成框架的努力总归无法成功,既曲解了西方哲学,也损害了*哲学。比如人们广泛地以唯心与唯物的方法划分所有哲学,企图在西方哲学的理性与经验对立的基本框架之上建立一种所有哲学之上的划分哲学的方法,虽然唯心与唯物是西方哲学中一个常见的概念,但却并不是西方哲学中的某一个具体哲学,也不是主流意义的哲学的分类方法,西方哲学中没有在“心”与“物”对立意义上的“哲学”思想或专门化的哲学理论,唯心与唯物也不是具体的哲学理论方法,唯心与唯物仅仅是对己有的哲学理论、观点的评价方法而不是自身成为一种具体的哲学观点方法,在西方哲学中甚至没有对“心”和“物”的一致性定义的或可以接受的关于心或物的理论,唯物一词只是在理性意义的物质性的意义上被使用,在大多数情况下唯心一词只在把心灵的或精神的作为世界本质性存在的意义上被使用为对某些哲学的评价,而实际上由于对心或精神不能正确地进行哲学定义而使唯心一词的使用只能由具体的论述 (话语权) 而决定,而不能由一种可以作为论据的哲学观点,方法现成的引用,因为没有一种是真正自身成为了唯心的哲学理论,就是说只有对现有的哲学的评价观点而没有一种真正的西方哲学意义的唯心的哲学,而且正是由于企图将这种对哲学的一种评价观点在绝对化的情况下当作一种实用的哲学,而因此造成了一种高于所有哲学的哲学幻影,而这种幻影哲学又被绝对化地当作评价所有的哲学理论的实用的工具。我们可以看到人们仅仅只能在与唯物对立的意义上使用唯心这一词,而这种对立性却不是真正哲学学意义的,其实唯心和唯物只是两个文化意义的概念,这是首先是因为“心”是一个文化概念而不是一个哲学概念,什么样的理论是唯心的,实际上只是由这个理论自己的申明或由对它的评价而定,而不能由这个理论自身决定,因为没有唯心的自身哲学学意义的哲学(参见*思想与元哲学),因此人们只是大量地使用唯心论、唯物论、唯心

  主义、唯物主义,而不大直接使用唯心哲学和唯物哲学这样的词,这至少表明人们还是能在它们的使用 环境中区分对哲学理论的评价与哲学学两种不同的性质。比如黑格尔的哲学是公认的唯心论,因为是黑格尔自己认定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质,但这不是也不能由他的理论自身证明,他的全部理论都是由理性框架构成的,他的理论的分析和演绎是确定性和逻辑性的,他的理论结构确实是唯理的,我们甚至还不能说他的理论内容是唯心的,因为所谓哲学理论正是以它的结构为自己的内容,或者说哲学理论的结构与内容是同一的,他的唯心主义只是他的理论的前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与唯心对立性的唯物也是在文化性的意义上被使用,比如人们说亚理士多德的学说是唯物的,不是因为他的理论的唯理性,而是因为他承认客观世界的确定性。这样,当人们说神学是唯心的,实际意义上只是说神学是一种文化,而不是一种唯心论的哲学,事实上神学也只是在唯理的意义上才成为一种哲学。这样一切被称为唯心的东西,只不过说它们是文化性的,不是具有真正的自身意义的哲学。但遗憾的是人们并不是在这种真正的意义上理解和使用唯心这一词汇,它被社会化了而成为了一种在对立意义上的文化工具或武器,这正是为什么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论争会成为一种社会运动的原因。

  与唯物唯心概念相关的是形而上学这一词,它的使用也反映了上述这种情况,一方面形而上学就是metaphysics ,这正是西方哲学用法中的本义,西方哲学传统中,终极原因总是理性意义的,无论你认为它是物理性或精神性的、先验的或经验的都要是这样;另一方面,形而上学一词又被作思辨或精神哲学的代名词,“形而上者谓之学”,这与* 历史 上的玄学一词意义基本相同,在近现代它进一步与心学这一类概念相关,但是由于*哲学本身是基于人性的,而且在*哲学中确实有关于心性 问题 的大量 研究 ,因此形而上学一词就具有跨文化的不同用法,因此不在上下文环境中,你就无法确定它的真正意义。在很多情况下,形而上学还被完全被意识形态化而与唯心论同义的,还被用作为与辩证法的对立面,这实际上已成了 政治 标签,离学术研究就非常远了。

  唯心论和唯物论在哲学中的生搬硬套,首先对西方哲学的基本框架就是一种错误的肢解,其次,把中西哲学也一起纳入这种形式化了的哲学系统中,更是一种严重的错误,不仅是用预定性的文化具取代了所有的哲学观点和分析方法,即实际上取消了哲学,而且也否定了文化本身。比如把神学和所有具有神秘意义、非理性意义的哲学归结为唯心论而予以拒绝,就不仅是简单地取消了这些哲学,而实际上是否定了真正的人的哲学,从而从根本上否定了人性。

哲学与人生论文3

  以人为本的哲学也是现实中实现的人生哲学,一切有成熟的思想的人,他们对人,人生和世界理解就表现为人生的智慧,而哲人则以哲学为生命,在自己的人生上 实践哲学精神,作为哲学家的人生,哲在他们的身上表现为自觉的人性,哲学与人生的统一就是哲人的人生真率,在这个意义上,哲学成为人的最真率的自性,能以个人的自性表现哲学精神才是伟大的哲学家,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两人可以举出两个,那就是孔子( 551- 479 BC.) 和苏格拉底 (469- 399 BC.) 。

  苏格拉底洞彻哲学作为真理不等于知识或智慧,它只存在于人们对它的无尽追求之中,所以他以论辩为生,他以对那些以有知识而自大的人的揭露为事业,以问答批驳的方式分析知识而走向真理,这就是本义的辩证法,苏格拉底说他一辈子除了考虑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并且实行正义和避免非正义以外,任何别的事都没有做,他的论辩几乎使当时一切认为是正确的人和事都变成尴尬,雅典人对他的指控主要目的是要他沉默,他也本可以逃脱对他的判决,但他的整个生命就是这个意义上的哲学,他永远不会放弃他作为论辩的哲学家的人生的职守,因此自觉地以生命的献祭悍卫了他的哲学人生,他是哲学的殉道者,他甚至认为他年老智力衰退将成为人生中的累赘,对他来说不能进行哲学思维和论辨的生存是没有意义的,死刑也就可以使他避免老年的痛苦,(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 这种纯粹的哲学人生的感情和对人生意义的洞彻令人感到震撼。

  哲学不仅是苏格拉底的人生,而且是他的肉身,这几乎与宗教的起源人的灵肉同一无异,但他是作为常人的哲学家,在常人的视野里他古怪但不失为常人,这就是苏格拉底的真率,他和常人一样生活,但却常常在哲学思考中忘我出神,有一次人们发现他发呆地站立着从清晨到中午,而就有好奇人晚上抱着睡席守着看到他一直站到第二天日出。(柏拉图:会饮篇)饥饿、寒冷、贫穷甚至死亡和其它的生活元素对他来说都似乎是视而不见的,他对肉体的忍受能力可能是一种天赋,但他对真理的追求的哲学精神结合在这种天赋之中,他的哲学与他的生命的融合成就了他不朽的哲学人生。

  孔子却是一个作为哲学家的常人,他具有哲人的高尚但不失常人的本性,他对历史与对常人具有同样丰富的感情,对国家与对生活的热爱,对政治与对 艺术 的爱好浑然一体,他自己的好学求知与对普遍人的教诲都是他的人生责任,而这一切都在他的人生中融为一体,没有做作,没有虚伪,有时不免迂腐但却不失真率,他是一个人性哲学本色的哲人,他的哲理融化在他一生的现实的生活中而不是超然于尘世外。

  子曰:二三子以为我隐乎?吾无隐乎也,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论语:述而)

  这是他自白的坦率。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于郭东门,郑人可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比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未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史记:孔子世家)

  这是他的天真。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得,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 论语:述而)

  这是他出入社会政治的人生的自由,人生、学问,抱负相为而不相违,进退有地,柔轫从容,他为*一个特殊的文化阶层——士大夫的社会生存方式提供了榜样,而他的一生坎坷造就了他的人生与人性哲学的统一。

  毫无疑问,孔子具有一种人性的魅力,仅有他的博学和对历史、国家、人民的责任不足以使他成为圣人,正是他将自己的人生真率地哲学化了,真正地人性哲学化了,实现了人性,人生和哲学的同一,他才是人中之圣,他不仅仅是学问的导师,而且是人性的导师,因学他的学问而成功为官者只是少数,但他以第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而被尊为集成和传承*人性文化的素王,他的人性、思想、学问普及天下。

  孔子对人生与历史同样具有一种自性的超越性,正是这种超越性使儒家文化超越地同一于历史。孔子和苏格拉底不同,苏格拉底以自己的人生乃至生命对哲学的奉献而表现了哲学,孔子却是以哲学与人生在真率中的统一而保存、延续了哲学的种子和生命,而这两者正如自然界生命的存在的两种方式一样,都是生命的必要方式,在他们的身上,实现了人生、哲学、社会的一致性统一,而且对于他们这都是真率的和清醒自觉的。

  令天的我们发现阅读一些其它哲学家的传记而常常为他们作为常人的生活与他们所信仰的哲学理论并不一致而感到失望时,或者为我们自己生活中的无法避免的虚伪而烦恼时,不得不对孔子和苏格拉底这样的伟大人生真率表示由衷的敬意。


哲学与人生论文3篇扩展阅读


哲学与人生论文3篇(扩展1)

——解析哲学与人生的关系论文5篇

解析哲学与人生的关系论文1

  摘要:有时候,观看电影时突然之间就被触动了心弦,那是因为电影与生活相互映照,在《狮子王》中看到成长所应经历的磨难,背负起应承担的责任;从《没事偷着乐》中学会乐观应对生活。从电影中,我们增长见闻、获得新知、慰藉、启迪,以及更多生活的勇气。

  关键词:人生 坚强 责任 乐观

  当我们谈论电影时,其实是谈论生活的经验。通过彼此映照,交集印证,唤醒记忆,增广见闻,获得新知、慰藉、启迪、以及更多的生活的勇气。当电影中虚构的情节突然与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不经意碰撞的时候,电影就很自然地引发了我们情感共鸣或深思。

  《狮子王》是一部王者从懵懂、弱小逐渐强大的成长史。辛巴沐浴着新升的阳光,承载着万兽的祝福,他是草原新生的希望。他淘气,经常戏弄国王的心腹大臣;他快乐,与娜娜嬉戏玩耍;他对未来充满憧憬,总是期待快快长大成为这个王国的主宰。在他身上我们仿佛能看到自己的童年,同样是那么的无忧无虑,热情,对未来充满憧憬。人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命运总是蛰伏这在你春风得意最意想不到的时候给你致命一击。环境逼着我们面对和接受,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的磨砺,不得不逼着自己长大,不得不逼着自己坚强。

  在刀疤处心积虑的算计之下,失去最敬重的父亲,他负疚,伤心后悔,仓皇而逃。所幸在人生的最低谷,辛巴遇见了两个好朋友。丁满和彭彭教导辛巴要无忧无虑,不想过去,不想未来,也没有责任,只要为今天而或就可以了。在他们的陪伴下辛巴重新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忘记了自己曾经的“国王梦”。所以在娜娜要辛巴回到狮子王国,拯救那些处于水深火热的臣民时,他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你以为你的出现能改变我现在的生活吗?你更本就不知道我经历了什么。”有谁愿意接受突然放弃舒适悠闲的生活呢,我们可以选择逃避现实,继续怀着一颗愧疚的心过着所谓安逸的生活,但有时候我们不得不作出的抉择,因为每个人都会背负着责任,促使我们去完成那些即使是不喜欢的事情。 “看那些星星,过去伟大的君王会从那些星星而那儿俯视我们”, “阳光所照耀的地方都是我们的领土”,当无法选择前进的路时,辛巴看见了父亲,这是一种心灵的挣扎,让他发现心底最想要的事,背负起自己的责任,战胜邪恶力量。

  从《狮子王》上我们看到成长、破茧成蝶所必经的磨难,学会成长,背负起应当承担的责任。但生活不是只有理想与责任,伟人只是少数的存在,更多的是为生活奔波,为吃穿住烦恼的普通人。《没事偷着乐》则是带着淳朴的气息淋漓尽致的展现一个小人物喜怒哀乐,这也正是我们的生活。

  在这部片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为生活所烦恼,却始终微笑着微笑着面对的普通市民。欢天喜地的结束单身生涯,房子太小这令人头痛的问题却接踵而至;他爱老婆,家人有意无意的排挤却让他时时处于两难境地;弟弟妹妹们的麻烦不断,作为长兄,他毅然挺身承担……

  片中有几个镜头,不管是张大民跌坐在雨水中,还是缠着满头纱布坐在砖垛上,没有表情,只露出一个微弯的背影,我能从他并不强壮的脊梁上看到一个家庭的重量,看到生活给予的重负。

  我觉得很多人看这部电影都会有感同身受的辛酸。曾经年少轻狂,也曾怀着梦想,对生活饱含激情,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生活的磕磕碰碰,现实接踵而至的烦恼之中,磨去不羁的张扬,冷却了激荡的心。相似的经历,大民却演绎出不同的结局,生活的压迫没有压倒他瘦弱的身躯,苦中作乐,他那玩世不恭、乐观的态度就是对抗生活压力最强有力的武器。他是生活的强者,在压抑苦闷的生活中坚持下来,幸福已悄然而至。没事偷着乐,这正是一种幸福的心态,不把问题看的过分严重,那问题也好像没那么麻烦了。

  影片的最后,回家的路上,儿子问他“爸爸,什么时候能再幸福一次呢”幸福什么时候来临?他说,“儿子,你没事就偷着乐吧。”脚下的铁轨延伸到远处的地*线

  路,真的还很长……观电影思人生

解析哲学与人生的关系论文2

  1、哲学中的哲学

  理性与 经验对立是西方哲学的一个本质,也是对西方哲学的一个基本分类 方法 ,如演绎与归纳、 分析 与综合、先验或抽象与实证等等,但这种对立却正是西方哲学自身的基本框架,西方哲学是以理念、概念、范畴、逻辑等方法表达哲学的,因此西方哲学的基本框架就是理性意义的,即便是与理性对立的经验仍是用概念、逻辑等方法和形式予以表达的,无论理性或经验都是关于知识或知识形式的 理论 ,而且总是以知识的形式被表达而成为哲学的 内容 ,西方哲学就是关于知识或真理的本质、来源、观点、方法等等的理论,经验与理性的对立实际上仍然基于知识或真理这个共同的基础,就是说理性不仅是哲学的对象,还是它自身表达的形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成为西方哲学,因此在西方哲学框架下理性与经验即是对立的,也是相互共存的,它们共存的形式仍然是理性的,所有的经验事物只有在被理性意义的形式化之后才能成为哲学的内容。在这个意义上西方哲学的本质的是理性的,理性与经验的对立仅仅是在他们达到目的的功能关系上,即哲学的观点、方法上,而不是在它们的哲学本质上。西方哲学传统对终极原因的追求就是对终极理性的追求,理性最终是经验的归宿,它们一起被表达为外在于人的知识形式系统,而且最终的知识被归结为神,因此神学的真正本质也是最终的理性哲学,这就是西方 文化的一致性,但这不是理性与经验的内在的一致性,而是超验的同构,在这个意义上,上帝就是超验的理性。

  理性与经验之间的这种关系在 现代 西方哲学中己开始得到理解,比如威拉德·蒯因 (Willard V . O. Quine1908- 2000) 在他的名作“经验论的两个教条”一文中,认为在分析的、或以意义为根据而不依赖于事实的真理与综合的、或以事实为根据的真理之间存在根本的区别是一种教条,从逻辑的观点看,这种教条是没有根据的,他以知识系统代替了先验的知识,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弥合了理性论与经验论的对立,他的这种努力正好说明了西方哲学中经验与理性之间存在的共同基础,虽然他并没有真正克服它。

  理性的哲学是基于事物的知识,因此它首先就是关于事物本身的本质意义的学问,因此理性的真正的原始本质是物性,这也就是西方文化中 科学 性和客观性的根基,正是在这个根本性的意义上,亚理士多德称他的哲学为形而上学(metaphysics)。因此,在西方传统哲学的框架下,哲学是原始地基于物性的理性意义的,因此真正与这种理性哲学的对立不是在它的自身理性的框架下与理性对立的经验,而是与这个理性的框架本身的对立的非理性,在它的根基上就是与物性对立的人性,但他们总是以非理性思潮出现的,而且非理性思潮总是对它当时的西方哲学的现有的框架的突破而表现出一种神秘性或革命性,由于在西方哲学中没有基于人性自身的框架体系,非理性思潮也无法成为纯粹的专门化哲学,最多被理性化或被理性的哲学所吸收,同时也就失去了非理性的意义。

  真正与理性意义的物性本质相对的就是人性,在西方哲学中,没有任何现成的知识和知识形式能够真正正确地定义或演绎人性,它才是真正不在西方哲学的基础框架之内的东西,西方哲学的观点、逻辑不定义它,形式地演绎它,因此对西方哲学和西方文化来说,它们总意味意一种突破,一种革命性的神秘,比如文艺复兴就是人性的复兴,它对中世纪的*就是对神学理性的革命。又比如以人性的观点理解 自然 ,就区别于从物性的观点理解自然,这正是现代非理性思潮的广泛表现,所以与理性对立的人性就是西方文化中一切非理性思潮的本质。但是如果认为非理性思潮就是本质上反理性,那就完全错了,非理性思潮反对的只是形式化了的理性,或者说是形式化的人性躯壳,非理性思潮在最深刻的本质仍然是理性的,只是西方哲学的框架下无法表现这一点而已,只有在大文化的意义上才能充分解析它,否则我们就无法理解非理性思潮的进步意义,无法理解西方非理性文化思潮的革命性,同样在这种观点下,我们才能理解在 * 文化的框架下反文化并不是革命,而是反人性。

  人的哲学就是指以人性或从人的本质出发理解世界的哲学,不管实际上它们以什么形式出现,它们都是以人性为世界性。从人的观点理解世界高于从物的观点理解世界,这是因为世界总是由于被理解而具有意义,人类对世界的理解使世界人性化了,世界获得人的意义,承认人是世界的部份或者是 发展 的部份是理性的哲学,而认识到世界因人而具有意义就是人性的哲学。*哲学就是最精湛的人的哲学,在*哲学中,人是世界的意义,因此在*古人的意识中,世界不在人之外,世界也就是人的 社会 ,人与世界、人与自然互为共存,所以天人合一,因此*古人无须创世说,儒家文化也不对神异感兴趣,只要有人的存在,世界就当然存在,在这个理解上,我们就能懂得笛卡儿的名言“我思故我在”为什么是西方哲学中的绝响。

  如果说儒家的学说是作为人性在人自身上的哲学,那么老子的学说就是人的哲学意义上的世界哲学,在世界最深邃的意义上,老子的学说把世界彻底地人性化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第五章)这不是对仁的否定,不是对仁的*,而是仁的自身在世界意义上的意义上的超越,它也就是本义的道。天地不仁就是天地不异于仁,不为仁,甚至不是作为仁,天地就是仁自身的超越,所以天地也就是仁的自身,天地不在道外,道也不在天地之上或之中,万物就是道的生化流转的形式;圣人即人道,他不是为仁而仁,而是以百姓为化身。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得到了最真义的表现:道就是无为,无所为而天下为,所以无不为。作为人的哲学,道自为人,人自为道,道不为道,所以“道可道,非道”;人不为道、道不为人,德为人道,所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老子:第三十八章)德是现实之道,为德不德,为道不道,而道德并称就是道德互为的超越,道在最终极的意义上成为人道意义的普世之道,只有在全人类的意义上,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哲学是哲学中的哲学。

  儒学作为人性的哲学或哲学的人学,把人的社会等同于全部世界,把社会的本质人性化了,道德化,人伦化了,正是在这个原点上,*思想和*文化的本质不是关于或对于世界的学说,而是它自身就是作为人的本质的世界的本质,这是与西方哲学和西方文化最根本的区别,西方哲学总是关于世界和对于世界的,所以西方文化中的人性和人本主义也总是关于人的和对于人的,而不是作为人的,这是真正理解西方文化一个最本质的观点,也是理解中西文化相区别的基准点。*哲学和*文化的本质是自身人性的,所以它就不会以形式化的理性表现自己,而是世界以人性化的本质的存在,这种同一是西方哲学所无法分解的,这就是为什么从西方文化和西方哲学的观点来看,*文化和*哲学总蒙着一层神秘的外纱的原因。西方哲学的现有框架无法容纳*哲学的基本精神,因此*哲学没有也不会成为西方哲学的殖民地,也无法从本质上西方哲学化,而从另一方而看,西方哲学却为*哲学提供了丰富的形式,这正是*哲学的先天不足,而*哲学的自身的元哲学精神将为西方哲学的几千年所追求的世界终极原因提供启示。在人类的文化存在意义上,哲学就是人的存在的自觉,哲学与人性的理性化是一致的,西方哲学中的理性化人性与*文化中的人性理性化是一致的,人性、理性和文化性的一致性在中西哲学间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是大文化意义的,*哲学在文化性意义上互补的统一,中西哲学在人性意义上的一致性是世界哲学意义的。

  2、唯物与唯心的困惑

  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企图直接地把*哲学纳入西方哲学的现成框架的努力总归无法成功,既曲解了西方哲学,也损害了*哲学。比如人们广泛地以唯心与唯物的方法划分所有哲学,企图在西方哲学的理性与经验对立的基本框架之上建立一种所有哲学之上的划分哲学的方法,虽然唯心与唯物是西方哲学中一个常见的概念,但却并不是西方哲学中的某一个具体哲学,也不是主流意义的哲学的分类方法,西方哲学中没有在“心”与“物”对立意义上的“哲学”思想或专门化的哲学理论,唯心与唯物也不是具体的哲学理论方法,唯心与唯物仅仅是对己有的哲学理论、观点的评价方法而不是自身成为一种具体的哲学观点方法,在西方哲学中甚至没有对“心”和“物”的一致性定义的或可以接受的关于心或物的理论,唯物一词只是在理性意义的物质性的意义上被使用,在大多数情况下唯心一词只在把心灵的或精神的作为世界本质性存在的意义上被使用为对某些哲学的评价,而实际上由于对心或精神不能正确地进行哲学定义而使唯心一词的使用只能由具体的论述 (话语权) 而决定,而不能由一种可以作为论据的哲学观点,方法现成的引用,因为没有一种是真正自身成为了唯心的哲学理论,就是说只有对现有的哲学的评价观点而没有一种真正的西方哲学意义的唯心的哲学,而且正是由于企图将这种对哲学的一种评价观点在绝对化的情况下当作一种实用的哲学,而因此造成了一种高于所有哲学的哲学幻影,而这种幻影哲学又被绝对化地当作评价所有的哲学理论的实用的工具。

  我们可以看到人们仅仅只能在与唯物对立的意义上使用唯心这一词,而这种对立性却不是真正哲学学意义的,其实唯心和唯物只是两个文化意义的概念,这是首先是因为“心”是一个文化概念而不是一个哲学概念,什么样的理论是唯心的,实际上只是由这个理论自己的申明或由对它的评价而定,而不能由这个理论自身决定,因为没有唯心的自身哲学学意义的哲学(参见*思想与元哲学),因此人们只是大量地使用唯心论、唯物论、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而不大直接使用唯心哲学和唯物哲学这样的词,这至少表明人们还是能在它们的使用 环境中区分对哲学理论的评价与哲学学两种不同的性质。比如黑格尔的哲学是公认的唯心论,因为是黑格尔自己认定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质,但这不是也不能由他的理论自身证明,他的全部理论都是由理性框架构成的,他的理论的分析和演绎是确定性和逻辑性的,他的理论结构确实是唯理的,我们甚至还不能说他的理论内容是唯心的,因为所谓哲学理论正是以它的结构为自己的内容,或者说哲学理论的结构与内容是同一的,他的唯心主义只是他的理论的前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与唯心对立性的唯物也是在文化性的意义上被使用,比如人们说亚理士多德的学说是唯物的,不是因为他的理论的唯理性,而是因为他承认客观世界的确定性。这样,当人们说神学是唯心的,实际意义上只是说神学是一种文化,而不是一种唯心论的哲学,事实上神学也只是在唯理的意义上才成为一种哲学。这样一切被称为唯心的东西,只不过说它们是文化性的,不是具有真正的自身意义的哲学。但遗憾的是人们并不是在这种真正的意义上理解和使用唯心这一词汇,它被社会化了而成为了一种在对立意义上的文化工具或武器,这正是为什么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论争会成为一种社会运动的原因。

  与唯物唯心概念相关的是形而上学这一词,它的使用也反映了上述这种情况,一方面形而上学就是metaphysics ,这正是西方哲学用法中的本义,西方哲学传统中,终极原因总是理性意义的,无论你认为它是物理性或精神性的、先验的或经验的都要是这样;另一方面,形而上学一词又被作思辨或精神哲学的代名词,“形而上者谓之学”,这与* 历史 上的玄学一词意义基本相同,在近现代它进一步与心学这一类概念相关,但是由于*哲学本身是基于人性的,而且在*哲学中确实有关于心性 问题 的大量 研究 ,因此形而上学一词就具有跨文化的不同用法,因此不在上下文环境中,你就无法确定它的真正意义。在很多情况下,形而上学还被完全被意识形态化而与唯心论同义的,还被用作为与辩证法的对立面,这实际上已成了 政治 标签,离学术研究就非常远了。

  唯心论和唯物论在哲学中的生搬硬套,首先对西方哲学的基本框架就是一种错误的肢解,其次,把中西哲学也一起纳入这种形式化了的哲学系统中,更是一种严重的错误,不仅是用预定性的文化具取代了所有的哲学观点和分析方法,即实际上取消了哲学,而且也否定了文化本身。比如把神学和所有具有神秘意义、非理性意义的哲学归结为唯心论而予以拒绝,就不仅是简单地取消了这些哲学,而实际上是否定了真正的人的哲学,从而从根本上否定了人性。

  3、哲学中的人生

  以人为本的哲学也是现实中实现的人生哲学,一切有成熟的思想的人,他们对人,人生和世界理解就表现为人生的智慧,而哲人则以哲学为生命,在自己的人生上 实践哲学精神,作为哲学家的人生,哲在他们的身上表现为自觉的人性,哲学与人生的统一就是哲人的人生真率,在这个意义上,哲学成为人的最真率的自性,能以个人的自性表现哲学精神才是伟大的哲学家,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两人可以举出两个,那就是孔子( 551- 479 BC.) 和苏格拉底 (469- 399 BC.) 。

  苏格拉底洞彻哲学作为真理不等于知识或智慧,它只存在于人们对它的无尽追求之中,所以他以论辩为生,他以对那些以有知识而自大的人的揭露为事业,以问答批驳的方式分析知识而走向真理,这就是本义的辩证法,苏格拉底说他一辈子除了考虑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并且实行正义和避免非正义以外,任何别的事都没有做,他的论辩几乎使当时一切认为是正确的人和事都变成尴尬,雅典人对他的指控主要目的是要他沉默,他也本可以逃脱对他的判决,但他的整个生命就是这个意义上的哲学,他永远不会放弃他作为论辩的哲学家的人生的职守,因此自觉地以生命的献祭悍卫了他的哲学人生,他是哲学的殉道者,他甚至认为他年老智力衰退将成为人生中的累赘,对他来说不能进行哲学思维和论辨的生存是没有意义的,死刑也就可以使他避免老年的痛苦,(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 这种纯粹的哲学人生的感情和对人生意义的洞彻令人感到震撼。

  哲学不仅是苏格拉底的人生,而且是他的肉身,这几乎与宗教的起源人的灵肉同一无异,但他是作为常人的哲学家,在常人的视野里他古怪但不失为常人,这就是苏格拉底的真率,他和常人一样生活,但却常常在哲学思考中忘我出神,有一次人们发现他发呆地站立着从清晨到中午,而就有好奇人晚上抱着睡席守着看到他一直站到第二天日出。(柏拉图:会饮篇)饥饿、寒冷、贫穷甚至死亡和其它的生活元素对他来说都似乎是视而不见的,他对肉体的忍受能力可能是一种天赋,但他对真理的追求的哲学精神结合在这种天赋之中,他的哲学与他的生命的融合成就了他不朽的哲学人生。

  孔子却是一个作为哲学家的常人,他具有哲人的高尚但不失常人的本性,他对历史与对常人具有同样丰富的感情,对国家与对生活的热爱,对政治与对 艺术 的爱好浑然一体,他自己的好学求知与对普遍人的教诲都是他的人生责任,而这一切都在他的人生中融为一体,没有做作,没有虚伪,有时不免迂腐但却不失真率,他是一个人性哲学本色的哲人,他的哲理融化在他一生的现实的生活中而不是超然于尘世外。

  子曰:二三子以为我隐乎?吾无隐乎也,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论语:述而)

  这是他自白的坦率。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于郭东门,郑人可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比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未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史记:孔子世家)

  这是他的天真。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得,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 论语:述而)

  这是他出入社会政治的人生的自由,人生、学问,抱负相为而不相违,进退有地,柔轫从容,他为*一个特殊的文化阶层——士大夫的社会生存方式提供了榜样,而他的一生坎坷造就了他的人生与人性哲学的统一。

  毫无疑问,孔子具有一种人性的魅力,仅有他的博学和对历史、国家、人民的责任不足以使他成为圣人,正是他将自己的人生真率地哲学化了,真正地人性哲学化了,实现了人性,人生和哲学的同一,他才是人中之圣,他不仅仅是学问的导师,而且是人性的导师,因学他的学问而成功为官者只是少数,但他以第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而被尊为集成和传承*人性文化的素王,他的人性、思想、学问普及天下。

  孔子对人生与历史同样具有一种自性的超越性,正是这种超越性使儒家文化超越地同一于历史。孔子和苏格拉底不同,苏格拉底以自己的人生乃至生命对哲学的奉献而表现了哲学,孔子却是以哲学与人生在真率中的统一而保存、延续了哲学的种子和生命,而这两者正如自然界生命的存在的两种方式一样,都是生命的必要方式,在他们的身上,实现了人生、哲学、社会的一致性统一,而且对于他们这都是真率的和清醒自觉的。

  令天的我们发现阅读一些其它哲学家的传记而常常为他们作为常人的生活与他们所信仰的哲学理论并不一致而感到失望时,或者为我们自己生活中的无法避免的虚伪而烦恼时,不得不对孔子和苏格拉底这样的伟大人生真率表示由衷的敬意。

  4、人生中的哲学

  远非每一个人都有成为哲学家的幸运或者是不幸,但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哲学家,当一个人真正开始成熟而自觉时就是他自己的哲学家,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就是深刻的人性,常人与哲学家的区别只是 职业的区别而不是人性的区别,哲学家是以哲学为职业的常人,而常人也总可以成为自己的哲学家。这里面不存在要不要哲学,或者哲学有什么用之类的 问题 。问题只在于你是否自觉到这一点,而且你能在何种程度上自觉,作为一个常人,大多数人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执迷难决,但或许你也有幸能得到两者的自觉,这在传统 * 文化中的出世与入世思想中得到最特殊的表现,它构成了*文化中奇丽的人性与人生的浪漫性。

  *思想的超越性是自性的超越性,因而它也可以超越于现实的人生,而在个性意义上对具体 社会 现实的超越就是出世文化。儒家文化是由文人即以*文化的继承、教化为生或为业的人而被具体化、现实化化的,他们就是作为士或士大夫的精神贵族,和中世纪的欧洲贵族在文化意义上相似但不相同,后者以物质享乐为基础,而前者以精神生活为寄托,但它都成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特殊社会阶层,准备和参与 政治 ,具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消遣文化。*的文人入世就是官僚化,它的另一面就是出世,以退隐的方式进行政治准备或对政治、人生进行观察和反省,这两者总是同时存在士大夫的身上,更替着互为表里,即使位极人臣,也总是在思想深处潜藏着超越自身的出世思想,在文人文化生活中,表现为一种具有浪漫性的文人文化,如返古思想,田园文化,仙佛情操,甚至直接表现为政治性的隐逸行为。隐士是一个古老的*文化观念,而且始终被视为一种崇高的情操,因为它原初地在个性的人生身上表现了*文化对现实的超越性。让贤不是政治民主,而只是人性的*等,是超越个性的普世关怀,尧帝许由之让,伯夷、叔齐避世之节己为圣人之先,而孔子的“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贤者避世,其次避地。”“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之类的冷静,和“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这样的无奈,恰恰显露了孔子个性中潜藏着的这种文化性本质,但他永远保持着一种对政治的渴望和对文化的看守的责任,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政治上的中庸文化。在老子那里,这种文化本质则是以绝对的方式表现的,它直接表达为对文化的*:“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但这只是以原初的理性反对形式化的理性,因此我们总能以超越的解读方式理解这些名言的真正意义,甚在今天我们也能在新的社会现象中叹服他的明智,比如“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似乎在今天这个以地球为村的高度物质文明 时代 完全不合时宜了,但是今天的你又认识几个近在咫尺的邻居呢?

  最能表现这种浪漫的个性文化的人是*的庄子 (369- 286BC.),他的出世不仅是对政治,而且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生,特别是以文化生活即文人的人生的超脱,他把人性对物性的超脱寄寓在流丽奇瑰的文字中,塑造了一个不羁于形骸的文人精灵:“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庄子:逍遥游) 道在他那里得到了的人性化形象,实现了现实生活中的人与道的精神同一,这就是他的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他把道化为了文人的精灵,他成为了在世文人的一种精神寄托,他把文人生活情操,人性的自由与文人的武器——文字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表现了*文化中人性的浪漫,他真接传达了和真实地再现了老子学说中潜在的个性文化精神,给*文人文化和*民间文化带来了深远的 影响 。庄子还以自己的人生超脱的浪漫性 实践了他的文化创造,他为妻子之死鼓盆而歌和庄周梦蝶的故事把残酷的现实与美丽的梦想揉合一起,成为了文人与 文学中的奇芭。他的诗一样的文字和神话式的自由想象表达了那种令人神往的超越:“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他以文字表达的流丽和恢宏气势实现了道在文化个性上超越,表达了脆弱的*文人与他们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之间的内在 联系,这和“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这样的政治雄心同样令人倾倒,但前者具有超越的空灵与自由,成为了*文人文化的精神象征。

  5、人的哲学与西方非理性思潮

  人生的哲学在*文化就是个性向理性的超越,因此它是人性的理性化,而不是反理性的,也不是反社会的,这与西方文化中的反理性思潮完全不同。在西方文化中,理性化的社会和理性化的人虽然可以高于人,但这毕竟是理性化和形式化意义上的人,因此它并不等同于现实的人自己,而且在它僵死的形式上它甚至成为反人性的,西方中世纪的宗教正是在这种情况且下成为人类精神和知识进步的枷锁,在这一点上,这种性质与*思想的命运相同,*思想的形式化即是它的表现,也是它的梏桎(参见论*思想),*思想和西方理性的在自己的最深刻的本质上互补地相同,体现了中西文化在人类文化意义上的同一性。理性是人的一个本质。但不是全部,西方文化的主体框架是理性意义的,所以西方文化中总有它所遗忘的非理性思潮的抗争,而且总是以反理性的形态出现的,即表现了它的革命性的进步意义。在*文化中,没有绝对的超越验人性,既使是圣人,也是普通人,圣人非神圣,而是在内圣外王的教化中走向完全的人性。*传统文化中的确没有产生制度化的民主,但是却有基于人的原初性的*等:“王使人(察)夫子,果有以异於人乎?”孟子曰:“何以异於人哉?尧舜与人同耳。” (孟子:离娄下) 但这种人性的*等由于没有社会化的制度保证而只能停留在精神文化中,因此它始终无法成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封建制度是*文化早熟的产物,*思想把自己的全部能力都赋予了它,使它强大得足以将*思想自己囚禁了二千多年而不得自由,是西方的入侵引发了了*封建的崩溃,*思想同时失去了自己寄托与枷锁,成为了百年的精神幽灵。

  在中西文化的共同基础上,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将具有全新的意义,比如,人的哲学并不是人类中心主义,西方文化中的人类中心主义或人本主义正是把完全理性化意义的人作为世界中心,因此它恰恰是绝对理性主义的而不是真正的人的哲学意义上的人本主义,而这正是高度物质文明的社会被反理性主义者视为无人性的原因, 现代 文明就是在这种唯理性主义的意义上被它自己遗忘的人性所拒绝,在叔本华、尼采等人看来,理性所代表的一切:逻辑、概念、必然、 规律 、标准等等都是非人的、表象的世界,在这种意义下的人也是虚假的人,因此他们认为真正的人性只能是最具自由性的人的意志或权力意志,因此自由的生命、本能的冲动、或人的直觉就成为了西方非主流哲学的主要 内容 ,而且随着哲学的自觉,这种非理性思潮越来越发挥重要的影响。如果理性意味着某种形式的*等,那么个性就是天生不*等的,因而人具有不*等的个性本质,从这种认识出发,尼采得到的结论是世界不应当由理性来治理,而应当由贵族、精英、超人统冶,反理性思潮正是深刻地看出了宗教的理性本质,反宗教和道德或者非理性地解释宗教成了他们的旗帜,传统的价值、道德完全颠倒了,他们是西方理性文明孕育的逆子,他们以破坏或颠狂的方式在寻找真正的人性,他们像天真的孩子们企图拆开他们的玩具娃娃寻找里面不存在的真人,对于西方文化来说,这也是一种悲剧精神,理性与非理性的对立是西方文化的本质,这正与理性与 经验的对立是西方哲学的本质一样,一方面它们是自己的系统的革命性的动力,另一方面又是这种系统不可克服的存在形式。非理性思潮没在专门的哲学的意义上成为西方哲学的主流,却总是文学和 艺术 中的进步旗帜,这正说明了西方哲学的框架的理性本质,诗与思的哲学总是西方哲学的外围,是最深刻的哲学家渴望而不可得的另一个上帝。

  由于*文化是基于人和人性的,人与人性的一致决定了*文化自身的一致性,也决定了*文化与*哲学的同一性,而且这种同一是自身超越的,它全部实现在作为*文化的动力的*思想上,所以*文化思想中“心”、“性”或人性的 研究 和争论总是一个最重要的主题,正是在这个基点上,*文化哲学化了,而没有像西方哲学与文化现中所看到的那种哲学与文化的层次性分裂。在西方文化中,人性是恶的,因为人的始祖分裂于上帝的理性而具有原罪,世界就意味着神性与人性的对立,对上帝的复归就是对理性的复归。*哲学中,世界和人的统一是自性的,因此*哲学中不会有对立性的人性问题或人的本质问题,因此不存在人的本质是理性的还非理性的,或是人性的本质是善的或是恶的这类对立性的问题,在*哲学和*文化中,人的本质是理性意义的教化性,人性的理性化就是的人的教化性,“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这就是人性与天性的一致,人性与道的一致,这种一致性是在人的教化中实现的,儒家正是在人性是可教化的即向善的意义上理解人性是善的,这不是在绝对化的意义上的人性之善,因而不会在堕落的意义上理解人性是恶的,基督教的主旨是因信得救,对神的复归是无条件的,而且神与人的分别永远是绝对的,即使在上帝那里也一样。在*文化中,道与人性是同一的,“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滕文公上)尧、舜不是指绝对化的人性,而是传承的理性化人性,所以儒家相信在教化中人人皆可为圣人,王守仁(1472- 1528)所说的良知也是具有人的可教化的天性的意义,因而可以“满街都是圣人”。教化的人就是走向理性的人性,是人性在走向理性过程中的自性变易,教化也就是儒学的社会化、普遍化,修德是儒家个性的哲学人性化,正是在这些意义上,*哲学是不折不扣的理性的人性化哲学即人的哲学。

解析哲学与人生的关系论文3

  摘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我们高中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影响较为深刻,使得我们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出现了一定问题。文章将提出市场经济背景在我们学生人生价值观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探究我们学生人生价值观数显问题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市场经济;高中学学生;人生价值观;存在问题;影响因素

  人生价值观是一个人对人生目的、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人生观和价值观二者的中心问题。人生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如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其对我们学生人生价值观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需要对我们学生人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给予关注和重视,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解决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经济背景下高中学生人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一)重个人价值,轻社会价值

  重个人价值轻社会价值是市场经济背景下我们高中学生人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之一。如今大多数的同学都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自我表现意识,在每件事情上都强调自己的主体意识,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1] 只有较小部分的同学认为应该以对社会的贡献来衡量自己的价值,在他们的认知里,人生价值便是自我价值,人生幸福便是个人幸福,一切都是以自我为中心。

  (二)重物质利益,轻精神追求

  重物质利益轻精神追求是市场经济背景下我们高中学生人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之二。市场经济下的同学普遍存在重功利、讲实惠,看重物质利益的趋向,相当一部分的同学认为物质利益大于精神追求,甚至有的同学偏激地认为金钱便是衡量社会地位、社会关系的唯一标准,自己未来的目标,便是要赚很多很多的钱。

  (三)重才轻德

  重才轻德是市场经济背景下我们高中学生人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之三。市场经济下,大多数同学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仅仅取决于学识、才能、机遇、社会关系等,而与个人品德没有太大的关系。如今许多同学不讲社会精神文明和社会公德,行为粗鲁、谈吐庸俗,“高分低能”和“高分劣德”的情形屡见不鲜。

  二、高中学生人生价值观出现问题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双重影响

  矛盾具有普遍性,市场经济对于我们高中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影响有着积极的一面,同样也有着消极的一面。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利益原则、等价交换等对于培养我们高中学生的自立自强精神、效益观念、竞争观念、创新意识和拼搏意识都有着积极作用。[2] 但是同时市场经济存在盲目性、自发性等弊端,利益原则和等价交换原则等在一定程度上都对我们高中学生人生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如市场经济中利益是进行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强化了个人利益和小集团利益,促使了我们高中学生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滋生。又如等价交换原则,其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但是其应用到社会社会生活中,则会让人产生“一切向钱看”的思想,不利于我们高中学生助人和奉献的进行。

  (二)社会信息和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影响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使得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互联网也越来越普及。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我们高中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拓宽,多元化的社会信息和社会价值取向对同学们产生了较大冲击。尤其我们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还不足,极易在纷繁复杂的思潮和信息中迷失自我,出现多元矛盾和摇摆不定的情形。尤其近年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快速发展,已是世界大国,西方国家一直企图通过文化来影响我国民众的思想,使得我国在内部产生矛盾。因此,我们高中学生必须要提高自己的“眼力”,在多元化社会信息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下也能保持初心。

  (三)学生自身意志品德不稳定性和可塑性强的影响

  我们高中学生处于青春期的后期,但是其仍然兴趣较为广泛,好奇心和求知欲也较强,渴望与世界进行沟通交流,意志相对于承认来说还较为不稳定。[3] 高中教育是传统的、纯粹的、理想化的教育方式,但是实际生活中,我们高中学生却要面对大量的、世俗化的、具体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造成其思想上的矛盾和困惑。此外,我们高中学生在生活的过程中还不能够正确地应用辩证法来认识自己和他人,尤其是自我意识的膨胀,不愿意接受老师和学校灌输式的教育,渴望进行自我奋斗和拼搏,渴望自己的才华得到肯定,从而过分注重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产生漠视群体的观念。

  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社会提供特定的人生环境,人生的社会价值也需要社会做出相应的评价。面对社会中存在不同程度人生无意义感的人很多的现实情况,社会也应对自身进行评价。

  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人是社会关系的主体,人的发展和自我实现是以社会关系的丰富性和需要的全面化为内容,因此,人的自我塑造归根到底在于人的社会关系的建构。社会在制度上要明确地确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关系建构的最终目标,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建立一种机制,从而为把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关系“还给人自己”创造条件,并将其作为社会主义改革的方向,在改革中确立具体的目标,努力消除或弱化社会关系物化的消极影响,实现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复归,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人的发展和完善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我国,市场经济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也推动了人和社会关系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有值得肯定的一面,但我们不得不面对商品社会形态中社会关系物化的所产生的消极影响。马克思把社会关系在人面前以物与物的虚幻形式体现出来的现象称为“拜物教”,即“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可以说是颠倒地表现出来的,就是说,表现为物和物之间的社会关系”[10](P426)在他看来,物化的社会关系虽有其积极的意义,但他更多地批判了它的消极意义。商品拜物教使“商品”能够超越人的意志而行动,最终成了一种“观念形态”来约束人。由于拜物教的作用,资本的权力必然会向社会生活、政治领域渗透以及吞噬道德信仰世界,甚至连人的道德良心也受到怀疑和否定,社会中骇人听闻、触目惊心的道德灾难时有发生;人们生活的风格由物来决定,在多样化的物品追求和享受中而忽略了自身的承受能力,精神上趋向极度的空虚化,身处物化的社会关系之中。一句话,就是人性的异化,物的自然属性以及物与物的关系掩蔽了人的社会属性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拜物观是当前我国社会很多丑恶社会现象的基础和重要表现。

  结束语:

  市场经济对于我们高中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影响是巨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基于我们学生存在的人生价值观方面的问题,我们必须对其进行重视,正视问题的存在,分析问题并寻找积极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改变现今市场经济背景下高中学生存在的人生价值观方面的问题,使得同学们在今后能够以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进入和参与市场经济,改善市场经济,以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更加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婷 . 市场经济下青年价值观现状研究 [J]. 学理论 ,2016(3)。

  [2] 乔磊花 , 周东坡 . 论市场经济与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 [J].才智 , 2015(16)。

  [3]范李明。论市场经济背景下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异化[J].商,2014(52):344-344.

解析哲学与人生的关系论文4

  【摘要】哲学是爱智慧,智慧是既有最高水*的认识能力,又有最高水*的处理各种人生矛盾的能力,既能趋利避害,又能坚持原则。我们要以智慧为向导,通过哲学与人生的教学,启迪学生的人生智慧,让学生把哲学作为人生的行动指南。同时,使学生通过哲学与人生的学习,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哲学与人生也起到了很好的德育教育作用。

  【关键词】智慧 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人生行动指南

  哲学一词(philosophy),philo(爱),sophia(智慧),意为爱智慧。源于古希腊语(Φιλοσοφíα),由“Φιλο”(爱)和“σοφíα”(智慧)组成,其意思是爱智慧。*古代,哲学也是让人聪明,给人以智慧的意思。那么,什么是智慧呢?智慧和聪明有什么区别呢?其实,智慧和聪明是有很大区别的,聪明只是说明了一个人的智商比较高,认识力比较强,反应比较敏捷。而智慧从智商来讲,比聪明更高,认识更加透彻,看得更高,更远,所以,有时有智慧的人需要大智若愚,正如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章里所说“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这就是一种大智若愚的境界。其次,聪明的人不一定就会处理好人生中的各种事情,而有智慧的人则能巧妙处理好人生中的各种事情,各种矛盾,也就是情商很高,那才是有智慧的表现。再次,有智慧的人应该是在大是大非,大善大恶面前能有清醒认识,能作出正确选择的人,不会是因利益而丧失原则的人,也就是德商很高的人。而聪明的人就有可能因利益而做出丧失道德,丧失原则的事。这时,聪明就变成了小聪明,而智慧则永远是大智慧。聪明的人仅仅有才,而有智慧的人则是既有才,还有德。总之,智慧就是既有最高水*的认识能力,能够高瞻远瞩,洞察秋毫,又有最高水*的处理各种人生矛盾的能力,既能趋利避害,做出最佳选择,又能坚持原则,以高标准的道德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学习哲学就是要学习怎样用智慧指导人生,使人生能在任何境遇都能获得完美的结果。人的境遇都不一样,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不一样,而且每个人的选择也是不一样的。而有智慧指导的人生和没有智慧指导的人生是不一样的。许多人都很聪明,但却聪明反被聪明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缺乏智慧。所以哲学教育应该使学生获得智慧,创造完美人生。《哲学与人生》的教学,应该以智慧为中心,引导学生如何以智慧指导人生,开启学生人生智慧,把智慧作为人生行动指南,或行动向导。现行中等职业教育《哲学与人生》教材,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人生行动结合起来,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人生行动,可以使学生受到很好的教育。我认为在教学中,可以更加突出智慧和人生行动的结合。可以分四部分来讲,第一部分:宇宙和人生。第二部分:辩证地处理人生矛盾。第三部分:提高认识水*,创造美好人生。第四部分:提高道德水*,塑造完美人生。下面我分别就每部分怎样以智慧为中心进行教学作一一阐述。

  第一部分,首先,从宇宙和人生。我们可以先从宇宙到人的产生,再讲宇宙和人的关系。也就是唯物论部分,辩证唯物主义的唯物论就是讲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就必须尊重客观事实,对客观实际作深入、细致、全面的调查、了解、研究,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对症下药。事实求是,就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比如,四季循环,昼夜更替,自然都有节奏,人的生活也应如此,该休息就要好好休息,该学习,运动就要好好学习,运动。有些中职生违背自然规律,该休息不休息,该学习不学习,最终人生将很可悲。客观物质世界是人类产生的摇篮,但人又可以利用客观世界,在认识客观物质世界的规律的基础上去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服务,使人类不断发展。在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方面,勤思考,重实践,热情,主动,大胆,培养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坚强意志,树立必胜的坚定信念,都能很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一个人要有所作为,又必须以认识水*,能力的不断提高为前提。所以,作为中职学生,要不断去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和综合能力。在这里,我们又启发了学生该怎么做。

  第二部分,辩证地处理人生矛盾。其实,辩证法里有很多指导人生的智慧。比如,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我们中职生就要处理好各种关系,包括各种人际关系,要把自己融于集体之中。有些中职生就是不能很好认识和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要指导学生如何处理同学,老师,朋友,父母,兄弟姐妹等关系,如何处理个人和集体,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这些都是人生智慧。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要用发展的观点看自己,许多中职生小学,初中都落后,但到了中职学校,学习自己喜爱的专业,只要努力,一定会大展宏图。另一方面,我们在过去没有发挥出来的潜能到中职阶段得到充分发挥,我们就能得到大的"发展。这些都能对中职生起到教育和鼓励作用。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要求我们认识到矛盾是普遍的,要正确处理好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人生就是在处理矛盾中发展的,处理好各种矛盾,我们就能发展自己,处理不好,人生就不能很好发展。一分为二的看问题,认识人和事,都要既看到好的一面,又要看到不好的一面,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要全面地看问题。再如,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就要从自己身上去找发展的原因,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做得不够,不断总结,不断提高,这样才能发展自己。量变质变规律,我们现在的教材没讲,其实,这部分可以专门提出来讲。因为这部分应该有很多对学生有指导意义的人生智慧。量变是质变的基础,所以我们要注重量的积累,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涓涓之水、汇成江海,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水滴石穿,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等等。这些都可以给学生很好的智慧启迪。做如何事,我们都要注重量的积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去学,不断去做,才能成功。适度原则,做任何事,都要把握好一个度,过犹不及。该退则退,该进才进,该冲锋时就要勇敢冲锋。做任何事都要适度,就是学习,也不能不休息地去学,这样反而学不好。吃饭吃多了会不消化等等。这些,对学生都有很好的教育和启发作用。   第三部分,提高认识水*,创造美好人生。第一节,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要注重实践,不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认识,提高能力。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所以我们要勤于读书,勤于学习,不断提高认识水*。读书学习和亲身实践同样重要,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信息社会时代,读书就显得更为重要。第二节,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事物的认识绝不能停留在表面上,必须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这样,对事物的认识才更加深刻,正确。如果仅仅停留在表面,就会被现象所迷惑,甚至上当受骗。对自然事物的认识是这样,对社会现象的认识更是如此。特别是我国搞市场经济,许多人被金钱所迷惑,做出一些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来,我们更要善于辨别是非善恶,真假美丑,更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论部分,对中职学生来讲,学这两节是最有用的,学这两节也足够了。我认为没必要学更多内容。

  第四部分,提高道德水*,塑造完美人生,也就是人生观,价值观。这部分讲三节:第一节,构建和谐人际关系。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离开了社会,人就不能成为人。所以,我们要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其次,要遵循社会的行为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社会的纪律,道德,法律,都必须要遵守。要不然,社会就没法正常运转,就没有我们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的环境。第二节,树立崇高理想,确立人生目标。理想是指路明灯,是前进的方向。在市场经济时代,许多人失去了理想,也就失去了指路明灯,没有了方向,使自己的人生变得黑暗,没有价值,甚至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走向犯罪的道路。所以,理想对我们非常重要,特别是青少年,理想使我们的人生变得美好,光明,辉煌,没有理想,我们的人生则暗淡无光。第三节,努力奋斗,实现人生价值。人的价值是人的社会属性的表现,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只有为社会做出了贡献,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在市场经济时代,为社会作出了贡献,社会也会给我们回报,就使我们的价值得到社会的承认。同时,我们的知识,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甚至身心健康都得到了发展,也是我们价值的实现。

  总之,我们要以智慧为向导,通过哲学与人生的教学,启迪学生的人生智慧,让学生把哲学作为人生的行动指南。同时,使学生通过哲学与人生的学习,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哲学与人生也起到了很好的德育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老子《道德经》

  [2]《马克思*选集》第一卷第18页

  [3]《孟子梁惠王上》

解析哲学与人生的关系论文5

  前 言

  有人认为一部哲学史便是人类自我觉醒、自我发现与成长历程的纪录,当人类在自己存活的自然环境中觉醒,发现到人与自然的区别之后,便开始尝试去瞭解自然、瞭解自己,发掘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人类幡然醒悟到认识人自身、解开生命之谜、追求生命的意义,才是人生命在自然中奋斗、存活的真正目的,也就是说认识人本身,追求生命的意义,才是人终极关怀的首务。从刚开始素朴的理解到现在多学科的发展,例如,医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等,一言以蔽之,无不是在探究与解释人类生命过程中的各种现象而已。

  然而由于近代以来,学术的分工,专门化、部门化的发展,固然深化了各个层面的理解,相对的,也造成各个学科都只偏重研究人类的某一个面向;再则由于受到实证主义的影响,各学科对人的研究也都倾向于把人当作一个客观事实来研究,并尝试经由经验归纳去表述和证明「人」这一客观事实。长期以来,造*被当作一个客观的存在物来观察,并且被割裂地去研究。相较于这种割裂分析的研究,哲学则採取较为宏观、整体的观点去思索人的问题,哲学不是将人割裂地、当作一个客观对象而已,哲学所要研究的是做为一个整全的人是什麽;主要探究的不只是当下的人,而是探索人始终是什麽的问题。主要问题有:人开始时是什麽?什麽力量赋与人去改变所遭遇到的环境?在主体性的意义上,属于人自身的东西是什麽?人可以相信些什麽,能运思些什麽?人应当在什麽范围内怀疑自身所要求的对象的确定性?人能对其自身所遭遇而又参与其中的日常生活和活动指望什麽?在艰难的人生过程中,人继续生活的勇气从何而来?超越自身、超越自身所接纳的对象的人本身是什麽?人生命终止于何处?此种种便是哲学所探究人类生命问题的主要课题(赫尔曼。施密茨,1997,页IX)。换句话说,从哲学立场整体地去探索生命,可以避免把人当作对象物、割裂的研究倾向;而且透过哲学性的探索,不仅只是知道现实上的「人是什麽」、「人能知道什麽」而已;更可以瞭解到作为一个理想的人,「应当做什麽」,「可以期望什麽」。如此哲学性探索的方向,可以作为人类谋划未来,应当如何行事的参考,更是有关人的生命教育课程中所不可或缺的学科。有关探索生命的课题相当多,无法一一陈述,在此仅尝试就哲学的立场择要探讨如何活出生命的意义问题。对其他生命问题有兴趣的读者,则可进一步阅读有关生命哲学的相关著作。

  什麽是「生命的意义」

  在探讨如何活出生命的意义之前,首先必须要澄清的是究竟什麽是「生命的意义」问题。这个问题不是在问「生命」的意义是什麽」,也不是在问「生命」是什麽」。「生命」是什麽是有关「生命」的本质是什麽的询问;而「生命」的意义是什麽是在追问「生命」本身有什麽意义。本文所要探讨则是「生命的意义」本身是什麽。人的「生命」从人类受胎开始就已经存在了,但是「生命的意义」并不是始于人的受胎成形,也不是天生现成的,而是人在有所自觉之后才开始自己构画赋与的。诚如诺齐克(Nozick)所说的:「生命的意义:一个人根据某种总体计画来构画他的生命,就是赋与生命意义的方式;只有有能力这样构画他的生命的人,才能具有或力求有意义的生命。」(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2001,页596)「生命的意义」是人类自我所赋与的,是在人们根据某个总体计画,或者说是依照某个总体的生命蓝图来构画自己的生命方向时才赋加上去的,也就是说随著每个人所选择总鲁生命蓝图的不同,所构画出的「生命的意义」也有所差异。在这层理解之下,当我们面对生命,或许不必先急著问:「生命的意义是什麽」,而要先问:「人应该如何赋与生命意义」,或者说:「人应该如何去构画出生命的意义」,只有人们开创了自己生命的意义,而后才能去追问我们生命的意义是什麽,去对人所建构出来的生命意义进行肯认。因此不必惋歎生命没有意义,毕竟「生命的意义」是在每一个人如何去构画自己「生命」的活动中赋与的,责任在每一个赋与生命意义的人,只有人们去构画自己的生命,并努力成就自己的生命,生命才活出了意义。

  如何活出有意义的生命

  一个人想要活出生命意义的人,首要的工作就是要自我立定志向、目标去找寻一个总体计画或是总体生命蓝图,依照这个总体生命蓝图去构画自己的生命,同时能够贯彻实行自己的构画,才能活出自我生命的意义。一个有宗教信仰的人可能会根据宗教的计画来构画自己的生命,并活出具宗教意义的生命;一个注重传统的人,可能选择根据传统的计画来构画自己的生命,并活出承袭传统的生命意义;一个凡事要求合理化的人,可能根据各种不同的理论模型来构画自己的生命,过著他所认为的合理的生活;……。无论我们从事什麽样的选择、找到了什麽样的总体生命蓝图;然而依照该计画来构画生命,进一步活出有意义的生命,并不是件简单的工作。因为总体生命蓝图不是现成的罗列在眼前,任由我们随意去评比拣选,就可以对我们的生命活动产生影响力的;总体的生命蓝图必须要内化为自己坚固的世界观、人生观或人观才能影响生命的方向。

  一、总体生命蓝图的内化与建构,一种永恒的追求

  总体生命蓝图在内化为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或人观的过程中必须经过漫长而艰辛的磨鍊:人必须经过一段不断选择、结构、解构、重构的接受过程。这个内化的过程从人们还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从我们开始会对所遭遇到的人事物去询问「为什麽」并努力找寻解答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从事一种建构的谋划,至于说要到人生的那个阶段才构画冗成满则不得而知,或许可以说人终其一生都在构画一个总体而完整的生命蓝图,这是人终极的追求。这并不是说要构画完成一个最完整的总体生命蓝图,人的生命才有意义;事实上,随著个人生命的成长与发展,随著个人所遭遇到的人事物之增广,个人所构画出的总体生命蓝图有其广度及深度上的差异,每个阶段的完成,对个人而言都有其阶段性的意义;只不过对一个追求成为完备的人而言,永远不会停滞于现阶段的完成,因为他明白只有不断地开拓总体生命蓝图的广度与深度,个人的生命意义,才能不断地开展。总之,内化到个人心中的总体生命蓝图不是一个封闭的世界,而是开放的,一个可以不断扩展与加深的内在世界,所以人与其说是在找寻一个总体的生命蓝图,不如说是人在心中不断地调整与构画著一个较完整的总体生命蓝图,而正是因为这个永恒的追求,使人生命的意义具有了无限开展的可能性。

  二、建构内在总体生命蓝图的重要性

  人究竟该如何在心中建构总体的生命蓝图呢?简单地说,就是「即事而问」,在日常生活的遭遇中,不断地去扣问所遭遇到的人事物及问自己「为什麽如是存在」、「为什麽展现如是的生命现象」并积材地去找寻解答。在人生过程中对所遭遇到的人事物问「是什麽」,与问「为什麽」是两个不同的发问。「是什麽」的发问,主要意味著我们想要进一步瞭解所遭遇到的事物本身的结构如何?这个事物本身有那些特性?这个人事物本身之所以为人事物自身的本质又是什麽的问题;而问「为什麽」的问题则并不只是想要去认识人事物本身是什麽而已,「为什麽」的发问是人们企图对所遭遇到的人事物进行解释与理解,企图将所遭遇到的人事物纳入到他个人内在意义世界时的一种提问。接触过小孩子的读者,大概都领教过他们每事必问的工夫吧?!一连串的「为什麽」时常会问到大人们无力招架,或感到困窘,甚或有时会因为不耐烦而恼怒。小孩子真的是每事必问,这为什麽这样,那为什麽那样,何止十万个为什麽!孩子这一连串「为什麽」,意谓著在孩子的小脑袋瓜子裡正在寻求一个解释、一种答案,以便去编织一个对自我而言充满意义的世界,他必须对所遭遇到的人事物,一一在他脑袋中加以编码连结,使所遭遇到的人事物都能纳入到他意识中原本已经自我建构的意义网络中而得到安顿与理解,才会使孩子暂时的停止发问。若是面临到无法理解的人事物,也就是无法将现实中所遭遇到的人事物纳入原先已经构成的内在意义网络,孩子们就会又开始进行这个「为什麽」的提问过程。在询板与找寻解答的过程中,孩子不只是将获得的答案纳入一己原先构画的网络中,同时也开始去对原先建构起来的意义网络进行解-相应新的人事物,调整自己原本建构起来的意义网络,直到重构出一个可以将所遭遇到的、新的人直物一一纳进来的意义网络为止。这个相应于所遭遇到的人事物,不断地追问「为什麽」并找寻解答的过程,并因此而建构起来的内在意义世界,就是一个已经内化为个人世界观、人生观或人观的总体生命蓝图。

  人的真实生命是在与情境的互动中展开的,相对于人的内在世界,外在世界虽然是被给与的,但是外在世界也必须被人的内在理智所掌握,并稚有经过人的诠释才能被人理解。人虽然是世界的一个部分,但是人必须经过不断的与世界交往互动,并经过人不断地去向世界追问「为什麽」,从而为自己的提问找寻答案,再三琢磨确认,才能消除内心对世界的陌生感,有了这种确切的认知,人在生存世界之中,才能逐渐获得一种安居其中的熟悉感及确定自己该如何行事的方向感。如果仔细观察,或许会发现当孩子们面对新的环境,接触新的人事物时,「为什麽」、「是什麽」的发问特别多,多到令大人们觉得有些聒噪了,换个角度想想,似乎这也意味著这个孩子急著重构自己内在的意义世界,因为他原本建构起来的内在意义世界,无法安置所面临的哀的人事物;孩子的聒噪,显示了孩子无法将新的人事物纳人内心意义世界时,内心引发的焦虑不安,及不知所措、失去行动方向感的困窘。所以说对所遭遇到人事物去追问「为什麽」的问题,并找寻解答的努力,绝不只是哲学家们无聊的思想游戏而已,基本上这种活动,是参与生存世界中的人,企图在心中构成总的生命蓝图,活出生命意义的严正活动。有意义的生命,意味著我们可以将所遭遇到的人事物都转化成为可理解的,并且能运用在实际生存情境中,去获得一种熟悉戊及决定行动的方向感,让人安居在生存世界中而不致焦虑不安、不知所措。

  三、建构内在总体生命蓝图的可能方式

  如前所述,人是在日常生活的遭遇中,不断地去扣问「为什麽」并努力找寻解答的过程中建构起生命蓝图的。根本而言,找寻解答的方式非常的多,比如我们问说:「为什麽我会感到痛苦?」一方面我们可以对这个问题提出生理学角度的解释,亦即把痛苦当作一种生理现象,并去描述痛苦的生过程;另方面我们也可以提出宗教上的解释,将痛苦解释成源自人本身的无名;或者也可以从心理的角度来理解,将痛苦理解成是某种心理状态;……总之,找寻解答的方式可以是多样,同一件生命事件,放在不同的脉络中则展现不同的意义。换句话说,生命的意义是如何的,决定在我们将生命现象放在什麽样的脉络背景中去理解。

  医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乃至哲学,所有的知识都足以提供人们作为理解生命现象的背景。所以广读这些学科的知识,可以帮助人们走出狭隘的认知,而广泛的理解生命现象,从而在其中拣择、构成总体的生命蓝图。但必须要指出的是,无论我们採取那一个学科领域对人的研究成果来理解生命现象,所构成的总体生命蓝图,仍只是一种思想的存在或是意识的存在。这种思想的或是意识的生命蓝图,所能解决的不过是我们理论理性的要求,满足我们知性上合理化的需求而已。不可讳言的,凡事要挝有一个合理化的解答,对人类的生存而言是相当重要的,因为我们总是不可避免的会去思索「为什麽」的问题,而各种知识性的理论模式,都是勇于尝试解答者,儘可能的为我们提供一种可能的、理解生命现象的途径。然而人类的认识能力终究是有限的,生命对我们而言永远是个待解的谜,我们似乎永远无法知道生命「为什麽如此」,对一个明白自己认识限度的人而言,再完备的理论体系,都无法完全安顿他对生命的提问。如果他还坚持要问「为什麽」,那麽似乎要寻求其他的解答途径了。在这种状况下,诉诸传统、信仰都是可以尝试的途径,也是一般较熟悉的途径。

  不过以下所要讨论的并不是传统的或是信仰的答解途径,而是较为人们所忽略的另一种途径,亦即人透过身体与周围的一切保持不断的互动关联时,身体所体会和感受到的、身体化的总体生命蓝图。

  四、身体化的总体生命蓝图

  综观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可以发现,西方传统哲学虽然早就开始研究人,但主要的观点却是採取身心二元的理解结构,以致忽略了人的基本生活体验,受这种理解结构的影响,造成身心的疏离,人们与自己的身体失去了紧密的联繫:或有人视肉体是罪恶、痛苦之源,肉体是心灵的牢笼而不重视肉体;或认为我们要追求的是心灵的满足而把肉体放在一边;或是否认在身体内发生的感觉,以为这些是不好的、有害的,以致逃避而不敢面对自己身体的反应(瑞尼.威尔菲尔德,2001,序言)。廿世纪以来存在主义的发展,促使人们重新开始重视人的基本生活体验,到了廿世纪中叶,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M. Merleaau-ponty)创立以身体为基础的存在现象学,诠释了身体在世界构成中的基础作幅,更进一步提昇了身体在当代思想中的地位,引发了人们转回对身体的关注,并意识到身体是人构成世界的原型这一事实(梅洛.庞蒂,2001)事实上早在1986年,柏格森林(H.Bergerson)出版的《物质与记忆》一书中,就已经非常注意身体的问题,指出了身体会选择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储存它所发现的东西(柏格森,1999,页8-9)。有关身体的研究到上世纪八○年代以来,更整合为对身体的跟学科研究,在西方并已获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文化研究、精神分析学、主姓主义等都把它作为主要的研究论题。

  其实从远古时候起,神话、巫术与宗教信仰瀰漫下的人类,就是以自己身体的原型去构想宇宙的形态、社会的形态、乃至精神的形态,但西方人却走了那麽远的路,到了十九世纪末、廿世纪才回头重新开始注意到这种现象;相较于西方,或许可以说*人老早就有意识的、自觉的注意到这个现象了,例如,汉朝的董仲舒就曾经提出了「察身以知天」的说法,不仅意识到,更进一步反省与考察人是如何以自己的身体为原型去构想天地万物的形态,指出想要知道在人们构想中的天地万物形态究竟是如何的,就必须反身自省,由考察人的「身体」入手。

  在*传统思想中,所谓的「身体」是包含:感官、心知、百体在内的,身心合一的整体。所谓的「察身」,并不是把人从具体的生存情境中抽离,孤立地去研究人类自身内在的事物,如思想、灵魂和肉体的作用如何?而是把人纳入实际情境中加以掌握;*人也观察人,但是*人对人的观察,是将人置于现实生存情境中,所掌握到的是人相应生存情境而产生的一种动态关联。这种人与情境相关互涉的动态关联,也可以作为我们构画生命的总体生命蓝图。有关这种心想,可以在中医理论中找到系统的说明,对于有兴趣从医学背景中来构画生命意义的读者,或许可以进一步去研究中医理论,并从中发现与理解*传统医学中所提供的总体生命蓝图究竟是如何的状况。此非本文所探究的范围,不遑多论。

  在此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关「察身」的另一层意义──「察身」不只是对身体作对象化的观察,「察身」也可以指人们在自己的生存情境中,对自己身体活动的整体知觉,或称之为身体的知觉。这种身体的知觉不是把身体当作一个对象化的客体,不是从外部来观察自己的身体,而是「以身观身」(《老子》),回返身体本身,从内部感受身体自己在运动时的震颤状态。

  (一) 如何构成身体化的总体生命蓝图

  诚如德国哲学家赫尔曼,施密茨(Hermann Schmitz)对哲学所下的定义,以为哲学可以界定为「人对自己在遭际中的处身状态的沉思」(赫尔曼施密茨,1997,页IX)。现代身体现象学的主要意图,即在试图揭示性的和理性的去接近身体无意识的生活体验(赫尔曼施密茨,1997,页IX),而传统*思想不仅只是教人揭示性的和理性的去接近身体无意识的生活体验;更要进一步的教人在生活情境中调整无意识的身体活动,使其能展现理想的活动状态,构成理想的、身体化的总体生命蓝图;同时也教人开发身体的各种感知能力,去感知原本是无意识的身体震颤。这种以人的身体去建构总体生命蓝图,或生命意义的方式,有其特殊性与简易性,以下即以*传统思想为主,详细分析*传统思想是如何教人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调整自己身体的活动,使身体向所遭遇到的赛事物开放,构成理想的、身体化的总体生命蓝图;以及如何教人用身体去感知身体的震颤;希望由此引述,指出这种构成生命意义方法的特殊性。

  (二) 论「心斋」,「坐忘」

  大体而言,《庄子》书中有关「心斋」、「坐忘」的叙述,或可视为瞭解*古人对于如何构成理想的、身体化的总体生命蓝图,如何开发身体知觉等相关问题,相当典型的范例。为了清晰的说明上述经由身体构成总体生命蓝图的见解,首先得分别解析式的揭示在《庄子》中有关「心斋」、「坐忘」描述。《庄子大宗师》说:

  然日:「何谓坐忘?」颜回日:「堕枝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日:「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在(大宗师)中,庄子借孔子与颜回的对话来阐述何谓「坐忘」,根据其中的对话可知,所谓的「坐忘」,就是要使自己「同于」大道;而「堕枝体,黜聪明,离形去知」所描述的是人处于「坐忘」状态中,人包含感官、心知、百体在内的身体与外物的认识关系如何。

  首先要说明的是所谓人自己必须「同于大通」的意思,基本上指的是《庄子》所认为的一种理想的身体活动方式。所谓的「同」除了具有「会合」、「渊」的意思之外,还有参与共谋以及和谐的意思,循著这些意义,「同于」物或是「同于」大通(大道),主要是说理想的身体活动方式应厅是指与天地万物会合,与天地万省以一种相互关联、相互配合的方式,构成一种相反相成,共同谋划的、共在的、和谐关系(林文琪,2000)。

  其次所谓的堕枝体,黜聪明,离形去知」,依庄子的看法,主要在说明人应该要如何调动自己包含感官、心知、百体在内的身体,去完成理想的身体活动状态。有些人以为(大示师)所谓的「堕枝体,黜聪明,离形去知」主要是指人应该要去情去我,而抑制形体、感官、心知的作用。若依照一般的看法,那麽所谓的「坐忘」岂不就像是《庄子.天下篇》所记载的慎到之流的人物,追求「至于若无知之物而已」(《庄子天下》),如草木树石般无情、无知之物的生命状态?!其实庄子并非如此之主张,反而以为这根本是「非生人之行而至死人之理」(《庄子.天下》),由此可见《庄子》所谓的「堕枝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并不是要使人的生命「至若无知之物」的状态。那麽竟究该如何理解(大宗师)所谓的「堕枝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呢?本文认为应该回到「堕」枝体、「黜」聪明、「离」形、「去」知等「堕」、「黜」、「离」、「去」在人身体上所发生的活动状态如何,来作重新的反省。(林文琪。,2000)

  「堕」字,有「易」,转变、简易的意思:之有惰的意思。循此义卫伸,则「堕」枝体,并非要放弃身体的意思,而是指转变肢体本身的运作方式,使其由繁而简,让肢体的运动回复到最简单、基本的运作状态:而「堕」作「惰」的意思,则是指调整肢体相应外界的反应方式,使其由积极主动的活动方式,转而採取一重被动因应,「待物而动」的活动方式。(林文琪,2000)也就是要调整身体的活动使其展现「听之以气」的状态。《庄子.人间世》说:

  回曰:「敢问心斋?」

  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之。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庄子》指出,人与外界的人事物相遇时,若只是开放我们的耳目口鼻等身体的感官去接受他们,那麽就如「听止于耳」般,我们只对所遭遇的人事物开放身体的感官而己。《庄子》以为人与外界的人事物相遇,除了引发我们感官的活动之外,还会进一步的引发心知的成活动-「听之以心」:但是「心止于符」,心知构成活动,容易将外物当作一个客观的存在物来观察,因此如果囚对所遭遇到的人事物进行心知的构成,亥即囚对外界人事物进行知识性的理解,如此一来,心知所建构起的内在生命蓝图,不过与外界的人事物有一种相符合的关系而己,并没有产生具体的、存在上的关联。因此《庄子》进一步指出,理想的人与外界人事物的互动方式,是「听之以气」。所谓「气」,主要是指身心合一的身体在参与情境互动中所展现出来的总体活动状态:「听之以气」,则是说我们在与外界的人事物交接互动时,必须整个身体参与到情境中,以整个身体向情境开放,展现「虚而待物」,让身体活动展现「应物而动」的状态,才能与情境保持一种动态的协作关系。

  「黜」与「屈」相通,具有收敛的意思。如《国语.周语下》:「为之六閒,以扬沉伏,而黜散越也。」工引之的《经义述闻》说:「引之谨案:黜,读之屈。屈,收也,谓收敛散越气之。……沉伏者,发扬之;散越者,收敛之,此阴律所以闻阳律,成其功也。发扬与沉伏义相反,则黜与散越义亦相反。」从身体活动的角度而言,「黜」是一种反向的调整活动,亦即收敛呈现散越状态的气。在这个理解之下,所谓的「黜」聪明,是指调整耳目的运作状态,亦即收敛耳目指向外界,逐物而不反的状态,转成为一种「反听内视」的状态。这就是《庄子.骈拇》所说的:「吾所谓聪者,非谓其闻彼也,自闻而己矣。吾所谓明者,非谓其见彼也,自见己矣。」「黜」聪明就是指调整感官知觉的作用,使其成为「反听内视」的自闻、自见,回返身体活动本身来加以感受。(林文琪,2000)

  「离」具有两行并立,以及明的意思,循此义而论,所谓的「离」形,并非说「坐忘」时要超越形体,心灵脱离形体而进人出神的状态,而是说「坐忘」时人不仅从未超越形体,反而在坐忘状态的当下,人的身体本身对自已所展现的形体,有一种与形体活动两行并立的自知之明,亦对活动中的身体形成一种身体的知觉,感受到形体活动时的震颤状态。(林文琪,2000)

  「去」具有「人相违」、行的意思。循此义而论,则所谓的「去」知,人是人用心知、脱离心知的意思,而是「违」其心知而行的意思,亦即调整「心知」的作用方式,使「心知」的作用方式与一般主动构成的用方式相反。例如,相应于我们与物交接时,心知指向外物去认知外物的指向活动而言,所谓的「违」其心知而行(「去知」),就是说要调整心知的指向作用,使其由向外物的意向转而成为一种对「思」的活动「反躬个省」的意思:另就心知的构成活动而言,心知的构成活动,主要是先将外物与我对立,而后去对外物进行批判性的考察,使外物脱离直接经验的或感知的所对,而成为一种可理解的、具有确定性的、思维的对象。相应心知的这种构成活动,「违」其心知而行(「去知」),旨在调整心知的构成成活动,使心知能以「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庄子.人间世》)的方式展开,亦即当感官心知「徇耳目内通」,经感官、心知作用形成关于外物的知觉时,心知能发挥其「反躬自省」的能力,自我调整,不以持有(having)的方式来固持心知构成之成果,不视之为唯一的真理,重反直接面对事物的交往活动。 (林文琪,2000)

  (三)小结

  综合前面关于「心斋」,「坐忘」讨论中,有关身体活动状态的说明可知,《庄子》以为理想的人与天地万物互动的方式是,人整体身心的活动必须处于「同于」天地万物的状态,亦即与天地万物的活动相会合,与天地万物形成一种相互关联的、相互配合的、相反相成的、共在的、和谐的互动状态。也就是说,人以实际身在情境中,以与情境融为一体的状态,与情境互动,而在「堕枝体,黜聪明,离形去知」之后,与情境成为和谐共在的整体。

  基本上,这种理想的身体活动方式,是通过一种本体同一化的运作,向外物开放,以「虚而待物」的方式,因应外物之动而动,与外物的存在活动,使人的存在活动与物的存在活动,在密切而具体的交住(communion)之中,相互谐调,和谐共动。这不只是一种理智的构画,而是实际身体的活动,在身体实践中完成的生命意义。

  理想的身体化的总体生命蓝图,就是在我们「虚而待物」的身体活动中构成的。然而《庄子》认为我们不只要调整身体的活动方式来构成理想的、身体化的总体生命蓝图而已,而且在相互谐调的互动中,人对自己理想的身体活动方式要有一种「反听内视」和「反躬自省」。这种身体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地向内的「反听内视」和「反躬自省」,就是身体构成自身身体形象的过程,或可称之为形成身体知觉的过程。比如当自已在打字时,除了调整我们的身体,使自已身体动作都能展现与情境中的条件协调的状态外,在过程中还要去感受打字时自己身体整体的震颤状态,像:肌肉的收缩与放鬆,整个身体的运动方向,自己身体在整个环境中的位置等。身体知觉的开发,不仅使我们发现身体所构成的、理想的总体生命蓝图如何,肯定、确认了自己所构成的理想的总体生命蓝图如何:而且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自己是身心合一的整体,引发一种与整个生存情境相互协调的、共同体的感受。这就是《庄子》所说的「物化」。 《庄子.齐物论》说: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人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所谓的「物化」是人以其自已全身心的存在向物开放,让自己的生命律动展现为因应外物之动而动的状态,与外物形成一种交互同步、複调性的和谐互动。在互动中,人不仅致力于调整自己以与外物形成同步的互动,而且体验著自己活动的成果,形成一种与外物合而为一的感受:但是这种一体的感受,这种与外物合而为一感受,不是自我缩减,放弃自我投入对象的密契经验,而是如庄周梦蝶般,自己 化作另一隻蝴蝶,栩栩然地与所交往的蝴蝶共舞,是一种与他物共在的感受,一种共同体的感受。所以「物化」不是化身为对象,而只是调整自己,使自已与对象成为同一层次的存在,以与外物形成交互同步、複调性的和谐互动。虽然「物化」时人是调整自已的活动使之与对象成为同一层次的存在,但是人在与物交互同步的互动中,是随时保持著清楚的自觉,「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儘管在互动中会引发「人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密切不可分割的一体感,但是「周与蚑蝶,则必有分矣」,人们不仅感受到整体,而且也能感受到自已是整体的部分,自已与共舞的对象是有分别的。 (林文琪,2000)

  此外,身体知规的开发,也使得人对自已与外在人事物互动时的身体活动妇身,产生一种全神贯注而且没有外在目的性的知觉,以及引发「躇踌满志」的「自得之乐」这就像《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故事所描述的,解牛本来不过是个技术性的操作而已,但由于庖丁不仅追求技术的纯熟,而且对自已整个解牛的活动过程,有非常清楚的感受,且能欣赏自已所完成的动作,引「躇踌满志」的自得之乐,赋与了生命活动审美的性质。

  结 语

  回到本文主要的论点必须再三申明,生命的意义人不是现成的某物,而是我们所赋与的看法。赋与生命意义的方式,主要在根据某一个总体的计画或是生命蓝图来构画自己的生命方向,并实践这种生活,如此才能活出有意义的生命。

  一个总体的生命蓝图,必须内化为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或是人观,才能在生活实践中发挥影响力。但是总体生命蓝图内化的过程,人是一劳永逸的追求,而是在与所遭遇到的人事物互动中构成的,随著我们遭遇的不同、个人选择的不同,所建构出的总体生命蓝图也会展现出不同的广度与深度。

  大体而言,我们可以持以构画自己生命的总体生命蓝图有很多,比如各种理论模型,例如,医学的、社会学的、心理学的、历史学的、哲学的……等等;或影响著我们生活的传统;或各种的宗教信仰等等。本文集中介绍较为人们忽略,但现在似乎又开始引起注意的一种方式,亦即透过身体来构成身体化、总体的生命蓝图。事实上,对身体而言,「生命蓝图」的措词并不恰当,因为身体化的生命蓝图并不是透过对象化的观察所得到「视觉图像」,而是身体从内部感受到的身体活动状态,亦即人们在具体的生存情境中,身体本身所感受到的、在身体中发生的、整体的震颤状态。

  身体化的总体生命蓝图的建构方式与知识性的总体生命蓝图的建构方式人不同。知识性的总体生命蓝图是透过「为什麽」的提问和解答的寻求在意识中这构起来的;但身体本身人问为什麽,身体构成意义的方式,是以相应情境作出不同的活动方式来展现的。也就是说身体会相应情境作出不同的反应,而这些不同的反应方式本身,就蕴含著身体对情境的理解。无论是意识所构成的知识性总体的生命蓝图,或是身体所构成的身体化的生命蓝图,对追求完整的总体生命蓝图者而言,二者都是同样重要的。本文所以特别著墨论述身体所构成的、身体化的总体生命蓝图,旨在起大家不要因为身体化的生命蓝图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建构,并在无识意识的状态下影响著我们生命的展,而忽略它。

  文中分析《庄子》所叙的「心斋」、「坐忘」,来进一步说明古人对于身体化的、总体的生命蓝图有何构想。「心斋」、「坐忘」的身体经验,并不是一种脱离情境的、纯粹心灵的活动,而是可以在日常的行、住、坐、卧当中发生的,关键在于我们要在日常行、住、坐、卧的当下,关注自己的活动过程,关注自己的身体如何相应外界的人事物来展现如此这般的活动方式;并开始有意识地调整自己身体的活动方式,以「虚而待物」的方式向情境开放,展现应物而动的状态,恢复身体与情境的直接交住;再则要有意识地开发自己的身体知觉,恢复我们与自已身体的关联,从内部来感知自己身体的震颤状态。如此,只要持之以恒,我们自然可以在自己日常的行、住、坐、卧中展现出和谐与*衡的身体震颤状态,构成理想的、身体化的总体生命蓝图,并活出有审美意义的生命。

  行文到此,熟悉传统*文化的者或许会发现:*古代用来教育世之、国子的乐之教中,有许多演习礼议、乐舞的课程设计,这些课程至东周礼崩乐坏之际,孔子还依非常重视,并用来教育*民学生。这种重视身体操演的教育课程,意味著什麽呢?顺著本文的脉络,您或许会回答说:古人的礼乐教化课程,不正就是一套训练学生如何在各种生存情境中做出理想的身体活动,建构理想的、身体化的总体生命蓝图,并开发学生身体知觉的课程(林文琪,20001)?没错!有与趣的读者,不妨进一步去探究*传统礼乐教育的实质,或许可以从中解消您阅读本文带来的、有关如何建构身体化的总体生命蓝图的疑惑。

  参考文献

  郭庆藩辑(1974),《庄子集释》。台北:河洛。

  〔德〕赫尔曼.施密茨(Hermann Schmitz)著,庞学诠等译(1997),《新现象学》,上海:上海译文。

  〔美〕瑞尼.威尔菲尔德德著,孙丽霞等译(2001),《身体的智慧》。辽宁:辽宁教育。

  〔法〕梅洛.庞蒂(M. Merleau-ponty)著,姜志辉译(2001),《知觉现象学》。北京:商务。

  〔法〕柏格森(H. Bergerson)著,肖聿译(1999),《材料与记忆》。北京:华夏。

  〔英〕尼古拉斯.布宁(Nicholas Bunnin)、余纪元编著(2001),《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北京:人民。

  林文琪(2000),「师古人」与「师自然」的规范性反省一论二种学习*传统书画艺术的方法,《华梵学报》6,35-54。

  林文琪(2001),在身体实践中的礼学,「第五次儒佛会通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梵大学哲学系,491-499。


哲学与人生论文3篇(扩展2)

——哲学与人生随笔3篇

哲学与人生随笔1

  鲁迅先生曾说,“不值得读两遍的书便一遍也不值得去读。”然而现在人们读的书多是只够读一遍的书,书虽然多却很能挑出一两本有品味的,值得读两遍的书来,但《哲学与人生》却是例外。

  在拜读《哲学与人生》之前,我还真没有深究过,在这里有必要先熟悉一下哲学的定义:哲学的原意是“爱智”。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原来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_。

  傅先生在自序中就说,“哲学脱离人生是空洞的,人生脱离哲学是盲目的。”因此,看此书与其说是学点哲学知识,不如说是通过它来审视自己的人生。作者用通俗的语言将西方哲学与*哲学的精髓提炼了出来,并贯之以自己的思想,给我们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动,精深的课;在这里,我们不但会看到历史哲学大师的思想,而且会感悟到许多以前从未想过的东西。相信看过此书的人肯定能看透人生许多事情,看淡人生许多哲学课。在这里,我们得到的不仅是哲学的全部精华,更重要的是生命的本质和名利和挫折。

  “人的经验有时候需要概念才能展现内涵”。一个人假设碰到一种情况或一种经验,但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他不知道这种情况和经验是什么,也无法去处理,没有体会也没有心得,更没有感知力,不久以后就忘了。即使再有相同的遭遇,也缺少先前的心得作为对照,几十年的人生虽然经历很多,但用言语表达出来却很少,对自己的一生很漠然,很无视,仿佛一生都是很苍白的,生命力的乏弱使他感受不到生命的快乐和痛苦。

  “人类的典范,应该是那些让你我这般*凡的,有着许多烦恼的人都能效法的。他们让我们懂得:烦恼不值得担心,因为能磨练出智慧;死亡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为何而死。”这很值得我们深思,现在人们多把拥有大量金钱和物质的人当作自己的偶像,以至于许多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其实拥有越多并不见得就越快乐,傅先生在介绍存在主义时说,“一个人有的越多越不是他自己。因为拥有越多,越没有时间做自己。”在介绍道家时又说,“一个人若多思多欲就不可能快乐,因为欲望没有满足会痛苦,一旦满足之后,又生出更多欲望,更多痛苦。”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可以没有丰富的物质享受,可以没有良好的制度,却不能没有正确的理念”。物质的提高和科学的迅速发展是否能证明社会的进步?即使在寝食无忧的生活里,人们是否就能快乐呢?有了一千万想两千万,有了两千万想五千万,人的欲望用无止境,追求不到时就永远在没有边界的痛苦里轮回。而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不堪其优,也不改其乐”也能更好地证明了即使在物质极为匮乏的社会里,人也是可以快乐的。显然,人是否快乐和物质没有关系。经济和科学属于器物层次,器物不能代表文化。制度也是一样。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活的人就比生活在社会主义下的人快乐,社会主义的人一定比封建社会的人快乐,我看不一定。

  对于作者的某些观点或许我不尽赞同,但由于此书谈论的是人生,对于人生,本就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可提供,正如作者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说,“一个人对于宇宙和人生,一定要存在敬畏的心。因为其中充满了许多奥秘,而这些奥秘永远不能被解释清楚。”既然是奥秘,那最重要的就是思想的互动,更何况傅先生说的许多东西又是那么正确呢?

  书中有一段话我是我最喜欢的,也在此摘录下来,做为对自己的勉励,也作为文章的结尾吧!“当真正用理性思考经验之后,就能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知道哪一种人生更为理想,也更适合自己。理想代表针对未来,哲学的思考就是要让人能够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向度中连贯起来,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当下那片片断断,刹那生灭的过程中而已。”

哲学与人生随笔2

  最近读了傅佩荣先生的著作《哲学与人生》,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书中的很多内容都是一些我能够模模糊糊体会到但不能很好的将其提取出来的生活哲学。在这里,我想写出部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并谈一谈我对它们的理解。

  “哲学就是练习死亡”。

  这是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说,傅先生对其作这样的解释:“所谓练习死亡,就是要练习减少身体的控制程度,亦即要让身体的惰性无法对个人产生影响力,就好像死亡一样。这样,才能让心灵自由地追求智慧。”谈到自由,我不由得想起一次一位老师让我们每个人谈谈自己的人生理想,其中有一位同学的理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理想是:追求尽可能多的自由,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我想,这恐怕也是大多数人的想法吧。他之所以说“尽可能多的自由”,应该是是因为他明白要追求绝对的自由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种自由既包括心灵上的,也包括物质的。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在行动上总会受到一些约束。可是我想说的是,心灵的绝对自由却是可以实现的。而且,这种可以实现的自由,反而是自由的境界:它不受时间限制,不受空间限制,不受生老病死限制,它使心灵能够如庄子笔下的大鹏鸟一样遨游于九天之外。

  “不要只是做一个专家,还要设法透过自己的知识进一步体验到智慧”。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所留下来的知识是每一个人穷其一生也无法全部掌握的,因此便有了许多从事某一特定领域的专家。然而近年来在,“专家”这个词的名声似乎不那么好,许多所谓的专家常常犯一些低级的错误。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他们没有透过自己的知识进一步体验到智慧,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被一叶所障目,殊不知知识本来就是相通的,怎么能硬生生的将某一块割裂开来呢?高中时的一位从事竞赛教育多年的物理老师曾对我们说:“物理学到最后就是哲学。”我相信,不仅仅是物理,任何一门学科到最后都能归结到哲学。亚里士多德,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大家,他对哲学的几乎每个学科都作出了贡献,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宪法。与之类似的伟人还有很多,譬如达芬奇、牛顿、爱因斯坦等等。这些大师,足矣令每一位专家汗颜。联系自身,虽然我的专业是热能,但如果仅仅局限于专业,一生与锅炉为伴,而不关注其他领域,人生岂不是失去了很多乐趣?这也许正是老师鼓励我们多读书,开拓视野的原因所在吧!*不缺专家,缺大师,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太过注重专业教育而淡化了一些综合性学科的教育。

哲学与人生随笔3

  在读《哲学与人生》之前,老师就说这是大师之作,敬畏之心已起;在读《哲学与人生》之时,就常常扪心自问;在读完《哲学与人生》之后,觉得不得不写点什么,一直就有东西从心底里想流露。但觉得我等之辈去对大师之作指指点点,是何等的不自量力,但转念一想,读后感,只是写给自己的记忆,是和以后的我分享此时的我的感受,总不能让大师的作品白白的在我眼前划过。

  傅佩荣,国学大师,中西方哲学的集大成者。

  在读《哲学与人生》之前,看过一段傅先生给台大新生讲课的视频,就觉得傅先生讲的特别*和,但内容的确让人触动。也许草草听一听觉得没什么,很快就从思绪中划走;但如果深思,却觉得有很多令人深省的问题,不得不让人越发思考。所以读这本书的目的,也是想能从本书中找到更多的问题,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心灵答案。

  当打开这本书,发现好像内容和书名有些不搭,更像是一本关于哲学史的书,像是傅先生将一幅长长的人物画卷慢慢的在你眼前打开,让总多的哲学大师(熟知的*哲学家和不太熟知的西方哲学家)从你面前缓缓走过。当你已经习惯,沉浸在这幅画卷中的时候,突然发现在不知不觉中,古人已经一一走过,只留下若隐若现的背影,最后是傅先生在讲他的“多元与融合”,在讲他的“身·心·灵”。

  哲学,让我这个理科生也能看得懂,把思维的模式和心里的感受写的让大家可以简单的体会,这种哲学是我第一次遇到的。

  正如书中所言,我一直以为哲学是形而上的东西,是拗口的长句加上难懂的逻辑,是“哲人之学”。哲学,与我等凡人何干?

  看完这本《哲学与人生》,才知道我的粗浅,也才痛恨众多所谓的哲学人士的误人子弟。

  其实哲学是“哲人解读凡人感受之学”,而这种感受只是略略高于生活,能给凡人深思和启示,能让凡人带着思考和追求活在这个世界上。

  每个人的一生都带着哲学,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哲学,自己所生活世界的哲学。人为何而活,哲学给出很多答案,本书没有给出答案,傅先生却一直在用行动证明着什么。也许,每个人在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才会有顿悟的感觉,但那时已无法交流。

  对《哲学与人生》这本书而言,都只不过是哲学通知教育中的一朵浪花,但这朵浪花却让我产生了对哲学的浓浓兴趣,也许这就是这朵浪花起到的作用。

  天空中虽不曾留下痕迹,但我已飞过。


哲学与人生论文3篇(扩展3)

——哲学与人生感悟作文3篇

哲学与人生感悟作文1

  鲁迅先生曾说,“不值得读两遍的书便一遍也不值得去读。”然而现在人们读的书多是只够读一遍的书,书虽然多却很能挑出一两本有品味的,值得读两遍的书来,但《哲学与人生》却是例外。

  在拜读《哲学与人生》之前,我还真没有深究过,在这里有必要先熟悉一下哲学的定义:哲学的原意是“爱智”。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原来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

  傅先生在自序中就说,“哲学脱离人生是空洞的,人生脱离哲学是盲目的。”因此,看此书与其说是学点哲学知识,不如说是通过它来审视自己的人生。作者用通俗的语言将西方哲学与*哲学的精髓提炼了出来,并贯之以自己的思想,给我们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动,精深的课;在这里,我们不但会看到历史哲学大师的思想,而且会感悟到许多以前从未想过的东西。相信看过此书的人肯定能看透人生许多事情,看淡人生许多哲学课。在这里,我们得到的不仅是哲学的全部精华,更重要的是生命的本质和名利和挫折。

  “人的`经验有时候需要概念才能展现内涵”。一个人假设碰到一种情况或一种经验,但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他不知道这种情况和经验是什么,也无法去处理,没有体会也没有心得,更没有感知力,不久以后就忘了。即使再有相同的遭遇,也缺少先前的心得作为对照,几十年的人生虽然经历很多,但用言语表达出来却很少,对自己的一生很漠然,很无视,仿佛一生都是很苍白的,生命力的乏弱使他感受不到生命的快乐和痛苦。

  “人类的典范,应该是那些让你我这般*凡的,有着许多烦恼的人都能效法的。他们让我们懂得:烦恼不值得担心,因为能磨练出智慧;死亡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为何而死。”这很值得我们深思,现在人们多把拥有大量金钱和物质的人当作自己的偶像,以至于许多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其实拥有越多并不见得就越快乐,傅先生在介绍存在主义时说,“一个人有的越多越不是他自己。因为拥有越多,越没有时间做自己。”在介绍道家时又说,“一个人若多思多欲就不可能快乐,因为欲望没有满足会痛苦,一旦满足之后,又生出更多欲望,更多痛苦。”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可以没有丰富的物质享受,可以没有良好的制度,却不能没有正确的理念”。物质的提高和科学的迅速发展是否能证明社会的进步?即使在寝食无忧的生活里,人们是否就能快乐呢?有了一千万想两千万,有了两千万想五千万,人的欲望用无止境,追求不到时就永远在没有边界的痛苦里轮回。而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不堪其优,也不改其乐”也能更好地证明了即使在物质极为匮乏的社会里,人也是可以快乐的。显然,人是否快乐和物质没有关系。经济和科学属于器物层次,器物不能代表文化。制度也是一样。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活的人就比生活在社会主义下的人快乐,社会主义的人一定比封建社会的人快乐,我看不一定。

  对于作者的某些观点或许我不尽赞同,但由于此书谈论的是人生,对于人生,本就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可提供,正如作者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说,“一个人对于宇宙和人生,一定要存在敬畏的心。因为其中充满了许多奥秘,而这些奥秘永远不能被解释清楚。”既然是奥秘,那最重要的就是思想的互动,更何况傅先生说的许多东西又是那么正确呢?

  书中有一段话我是我最喜欢的,也在此摘录下来,做为对自己的勉励,也作为文章的结尾吧!“当真正用理性思考经验之后,就能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知道哪一种人生更为理想,也更适合自己。理想代表针对未来,哲学的思考就是要让人能够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向度中连贯起来,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当下那片片断断,刹那生灭的过程中而已。”


哲学与人生论文3篇(扩展4)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10篇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1

  在读《哲学与人生》之前,看过一段傅先生给台大新生讲课的视频,就觉得傅先生讲的特别*和,但内容的确让人触动。也许草草听一听觉得没什么,很快就从思绪中划走;但如果深思,却觉得有很多令人深省的问题,不得不让人越发思考。所以读这本书的目的,也是想能从本书中找到更多的问题,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心灵答案。

  当打开这本书,发现好像内容和书名有些不搭,更像是一本关于哲学史的书,像是傅先生将一幅长长的人物画卷慢慢的.在你眼前打开,让总多的哲学大师(熟知的*哲学家和不太熟知的西方哲学家)从你面前缓缓走过。当你已经习惯,沉浸在这幅画卷中的时候,突然发现在不知不觉中,古人已经一一走过,只留下若隐若现的背影,最后是傅先生在讲他的“多元与融合”,在讲他的“身·心·灵”。

  哲学,让我这个理科生也能看得懂,把思维的模式和心里的感受写的让大家可以简单的体会,这种哲学是我第一次遇到的。

  正如书中所言,我一直以为哲学是形而上的东西,是拗口的长句加上难懂的逻辑,是“哲人之学”。哲学,与我等凡人何干?

  看完这本《哲学与人生》,才知道我的粗浅,也才痛恨众多所谓的哲学人士的误人子弟。

  其实哲学是“哲人解读凡人感受之学”,而这种感受只是略略高于生活,能给凡人深思和启示,能让凡人带着思考和追求活在这个世界上。

  每个人的一生都带着哲学,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哲学,自己所生活世界的哲学。人为何而活,哲学给出很多答案,本书没有给出答案,傅先生却一直在用行动证明着什么。也许,每个人在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才会有顿悟的感觉,但那时已无法交流。

  对《哲学与人生》这本书而言,都只不过是哲学通知教育中的一朵浪花,但这朵浪花却让我产生了对哲学的浓浓兴趣,也许这就是这朵浪花起到的作用。

  天空中虽不曾留下痕迹,但我已飞过。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2

  《哲学与人生》这本书是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曾任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台北大学哲学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现任台北大学哲学系、所教授傅佩荣所著。《哲学与人生》是傅先生对于哲学真有心得,而且善于作简洁清晰的表达。比如在讲解哲学是“爱智”时,他把“爱智”定义为“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的生活态度,“把“智慧”概括为“完整”和“根本”两个特征,又将“爱智”的“爱”解释为温和而理性的“友爱”,而与狂热的“情爱”、浮泛的“博爱”相区别,令人感到既准确又颇具新意。

  重读傅佩荣先生的《哲学与人生》,让我有种回味和共振的感觉,那种经历后的精炼总结让我孜孜不倦,像是看到自己拍摄的一部人生电影,而主角就是我,其中的行为有些是意气风发,有些是冲动不顾后果,我也因此得到了回味的乐趣,书中也有很多我所未经历的一些,但是有了共振和回味,我相信即使面对未来,我也有拨云见日的功力很多人认为哲学是一些枯燥的为什么,看了傅佩荣先生的哲学与人生,就会发现,哲学真的距离我们很近很近,而且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美好,像是我恶魔呢闻到了面包的甜香味。傅佩荣先生的《哲学与人生》是一部可以研读的好书。

  本书的作者不是以写书为生的专业作家,而是台大的一位哲学教授傅佩荣先生,所以此书也可看作是一本教材,又由于它的思想性,还可看作是一本励志书。但它与一般教材和励志书又截然不同,因为那些多是“天下文章一大抄”,然而此书却全是傅先生个人思想的结晶。对于这样一位思想大师的著作,鄙人不敢妄加评论,只能把我的一点感悟说与大家听。傅先生在自序中就说,“哲学脱离人生是空洞的,人生脱离哲学是盲目的。”因此,看此书与其说是学点哲学知识,不如说是通过它来审视自己的人生。作者用通俗的语言将西方哲学与*哲学的精髓提炼了出来,并贯之以自己的思想,给我们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动,精深的课;在这里,我们不但会看到历史哲学大师的思想,而且会感悟到许多以前从未想过的东西。

  哲学与人生中有句话得好,对我影响很大,从中受益匪浅,例如“人生所有一切都不能带走,故要与人分享。这种分享不单指财务,还应包括关怀,信念,尊重等。”是啊,人本是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去,何必一定要固守自己的东西,封闭自己的心灵呢?这样或许守住了自己的财产,却错失了许多机会,但与人分享后也许就不同了。

  “一个人受过教育之后,最大的特色就是:对于许多事情,不是不能做,也不是不敢做,而是不屑于去做。”这句话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的确,人生可做的事实在太多,其中有关系自己前途和生计的大事,比如学习,工作,也有只涉及当前蝇头小利的小事,比如丢了一块钱,被人骂了一句等,如果把这些小事耿耿于怀,又哪来的时间做好自己的大事呢?

  “享乐分为很多层次,若只把享乐定位在身体的",官能的需要,是属于较低的层次,这种享乐的背后实际上是痛苦。较高境界的享乐是内求于已,而非依赖其他因素,因为越是依赖外部条件,这种享乐就越没有保障。”对于这句话,我也是深有感触的。当今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很多人为了追求一时的感官满足不惜花大量金钱蹦迪厅,泡酒吧,参加演唱会,但很少有人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找出一点快乐,这样,当他们蹦完迪,泡完吧,闹完会回来从事自己赖以生存的工作时就又不得不愁眉苦脸了,以至于许多人因此丢了饭碗甚至于走上犯罪道路或自闭甚至自杀,这又何苦呢?

  “人类的典范,应该是那些让你我这般*凡的,有着许多烦恼的人都能效法的。他们让我们懂得:烦恼不值得担心,因为能磨练出智慧;死亡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为何而死。”这很值得我们深思,现在人们多把拥有大量金钱和物质的人当作自己的偶像,以至于许多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其实拥有越多并不见得就越快乐,傅先生在介绍存在主义时说,“一个人有的越多越不是他自己。因为拥有越多,越没有时间做自己。”在介绍道家时又说,“一个人若多思多欲就不可能快乐,因为欲望没有满足会痛苦,一旦满足之后,又生出更多欲望,更多痛苦。”细细想来,这些话句句皆是真理。此外,还有许多让我所感悟的话,比如“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有什么成就,而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人生态度有二:一是取得你所要的,一是珍惜你所有的。前者常在压力之中,后者则可自得其乐。”“如果一个人表现不好就怨天尤人,那么当新的机会来到时,反而容易错过。”等等。这些话无一不能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

  “当真正用理性思考经验之后,就能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知道哪一种人生更为理想,也更适合自己。理想代表针对未来,哲学的思考就是要让人能够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向度中连贯起来,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当下那片片断断,刹那生灭的过程中而已。”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3

  今天读完了《哲学与人生》,有一些感想。人生最大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就是人怎样生活在这世界上,以什么态度面对这世界。这也是哲学的根本问题,哲学是一门可以提高人生境界的学问,哲学赋予我们智慧,哲学有两大领域,一个是对世界的思考,一个是对人生的思考。

  哲学是什么,哲学是一个深奥的问题,我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的体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每个人的世界观都不一样,有那么多的世界观就肯定有对也有错,那怎么判断对错呢,这就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加以总结,然后把这些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就形成了一种体系,这就是哲学。

  (二)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所以这个统一就是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改造的方法,有什么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它们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它们的统一就形成了哲学。

  (三)*古代哲学思想,*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是一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他们注重个人的修养,主张经世致用,推崇教化。道家思想是以自然为本的哲学思想,道家创始人老子将自然和无为作为哲学体系的非常重要的范畴。墨家思想是经验论,就是判断言论的标准是历史经验、耳闻目睹和社会功利。

  那么人是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要认自己。只有真正认识自己,才可能会获得成功的人生,而认识自己,却是一件非常难的事。人作为个体的人,就是说人们都是以自己的直觉、看法作为衡量世界的尺度。人是一个“政治的动物”,人天生要过共同的生活,由于人不能单个独自生活,只有和集体在一起生活,才能满足各自的需求,不仅在痛苦中需要朋友,在快乐时也需要朋友来分享你的快乐。人生是一个过程,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过程上要细细体会和玩味这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充分认识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丰富就是经验的丰富,人生的过程是积极的方面。

  怎么理解人生与哲学的关系呢,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哲学可以引领你通往快乐与幸福的人生,人生活在世界中就要做到顶天立地,要处理好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和 人与自己的关系。人的一生是充满矛盾斗争和痛苦的过程,哲学就是教人经得起痛苦和磨难的人生态度学问。通过对人生的思考,在人生历程中获取无限的人生价值和意义,要做到这些,我们必须要有合适的人生定位。人如果有了自己的人生定位,就会发现自己的舞台很广阔,要扬长避短,把自己的精神都用到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中去,才会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人要有爱心,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一个懂得人生道理的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总是有爱心的,在处世上宁静而淡泊。人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能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人的认识都受制于当时的心态,要想改变自己做事的能力,首先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有积极的人生心态才有积极的人生。我们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从古到今,人际关系的处理都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有矛盾,人生哲学就必须正视人生过程中的欢笑和眼泪,有成功之时也有失败之时,有顺境也有逆境,要通过对人生与哲学的学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还需要有崇高的人生境界,人生境界分为四等,“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人生境界是一个上升的过程,一个理性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一个不断地有不自觉到自觉的发展过程。不断培养精神境界,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精彩,变得有意义起来,努力达到王国维先生划分的人生境界中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4

  在读《哲学与人生》之前,老师就说这是大师之作,敬畏之心已起;在读《哲学与人生》之时,就常常扪心自问;在读完《哲学与人生》之后,觉得不得不写点什么,一直就有东西从心底里想流露。但觉得我等之辈去对大师之作指指点点,是何等的不自量力,但转念一想,读后感,只是写给自己的记忆,是和以后的我分享此时的我的感受,总不能让大师的作品白白的在我眼前划过。

  傅佩荣,国学大师,中西方哲学的集大成者。

  在读《哲学与人生》之前,看过一段傅先生给台大新生讲课的视频,就觉得傅先生讲的特别*和,但内容的确让人触动。也许草草听一听觉得没什么,很快就从思绪中划走;但如果深思,却觉得有很多令人深省的问题,不得不让人越发思考。所以读这本书的目的,也是想能从本书中找到更多的问题,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心灵答案。

  当打开这本书,发现好像内容和书名有些不搭,更像是一本关于哲学史的书,像是傅先生将一幅长长的人物画卷慢慢的在你眼前打开,让总多的哲学大师(熟知的*哲学家和不太熟知的西方哲学家)从你面前缓缓走过。当你已经习惯,沉浸在这幅画卷中的时候,突然发现在不知不觉中,古人已经一一走过,只留下若隐若现的背影,最后是傅先生在讲他的“多元与融合”,在讲他的“身·心·灵”。

  哲学,让我这个理科生也能看得懂,把思维的"模式和心里的感受写的让大家可以简单的体会,这种哲学是我第一次遇到的。

  正如书中所言,我一直以为哲学是形而上的东西,是拗口的长句加上难懂的逻辑,是“哲人之学”。哲学,与我等凡人何干?

  看完这本《哲学与人生》,才知道我的粗浅,也才痛恨众多所谓的哲学人士的误人子弟。

  其实哲学是“哲人解读凡人感受之学”,而这种感受只是略略高于生活,能给凡人深思和启示,能让凡人带着思考和追求活在这个世界上。

  每个人的一生都带着哲学,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哲学,自己所生活世界的哲学。人为何而活,哲学给出很多答案,本书没有给出答案,傅先生却一直在用行动证明着什么。也许,每个人在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才会有顿悟的感觉,但那时已无法交流。

  对《哲学与人生》这本书而言,都只不过是哲学通知教育中的一朵浪花,但这朵浪花却让我产生了对哲学的浓浓兴趣,也许这就是这朵浪花起到的作用。

  天空中虽不曾留下痕迹,但我已飞过。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5

  在拜读《哲学与人生》之前,我还真没有深究过哲学的深刻意义。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原来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

  傅先生在自序中就说,“哲学脱离人生是空洞的,人生脱离哲学是盲目的。”看此书与其说是学点哲学知识,不如说是通过它来审视自己的人生。作者用通俗的语言将西方哲学与*哲学的精髓提炼了出来,并贯之以自己的思想,给我们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动、精深的课;在这里,我们不但会看到历史哲学大师的思想,而且会感悟到许多以前从未想过的东西。相信看过此书的人肯定能看透人生许多事情,看淡人生许多哲学课。在这里,我们得到的不仅是哲学的全部精华,更重要的是生命的本质和名利和挫折。

  “人类的典范,应该是那些让你我这般*凡的,有着许多烦恼的人都能效法的。他们让我们懂得:烦恼不值得担心,因为能磨练出智慧;死亡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为何而死。”这很值得我们深思,现在人们多把拥有大量金钱和物质的人当作自己的偶像,以至于许多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其实拥有越多并不见得就越快乐,傅先生在介绍存在主义时说,“一个人有的越多越不是他自己。因为拥有越多,越没有时间做自己。”在介绍道家时又说,“一个人若多思多欲就不可能快乐,因为欲望没有满足会痛苦,一旦满足之后,又生出更多欲望,更多痛苦。”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可以没有丰富的物质享受,可以没有良好的制度,却不能没有正确的理念”。物质的提高和科学的迅速发展是否能证明社会的进步?即使在寝食无忧的生活里,人们是否就能快乐呢?有了一千万想两千万,有了两千万想五千万,人的欲望用无止境,追求不到时就永远在没有边界的痛苦里轮回。而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不堪其忧,也不改其乐”也能更好地证明了即使在物质极为匮乏的社会里,人也是可以快乐的。显然,人是否快乐和物质没有关系。经济和科学属于器物层次,器物不能代表文化。制度也是一样。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活的人就比生活在社会主义下的人快乐,社会主义的人一定比封建社会的人快乐,我看不一定。

  对于作者的某些观点或许我不尽赞同,但由于此书谈论的是人生,对于人生,本就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可提供,正如作者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说,“一个人对于宇宙和人生,一定要存在敬畏的心。因为其中充满了许多奥秘,而这些奥秘永远不能被解释清楚。”既然是奥秘,那最重要的就是思想的互动,更何况傅先生说的许多东西又是那么正确呢?

  书中有一段话我是我最喜欢的,也在此摘录下来,做为对自己的勉励,也作为文章的结尾吧!“当真正用理性思考经验之后,就能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知道哪一种人生更为理想,也更适合自己。理想代表针对未来,哲学的思考就是要让人能够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向度中连贯起来,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当下那片片断断,刹那生灭的过程中而已。”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6

  因为看一个人读此书,而知道此书;因为听到一个人说书好,而想拥有此书;因为特殊的机缘,而拥有此书。

  其实,这本书在我这已经搁置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原因有三:一是买书不如借书,陆续看了很多别人的书,这种富有是自家书不能给予的;二是手中可供选择的书太多,挑来选去中,它总会成为舍去的;三是觉得深奥,需要定心定性地研读,过早接触怕是打击了刚刚建立的读书信心。

  其实,这些也都是借口。对于哲学,我是颇有“慧根”的。在唐山师院两年的脱职进修中,“逻辑学”这门课程考试全年级只有两个满分,我就是其中之一。这样的成绩恐怕也是不多见的吧,惹得苑老师亲自到班里来非要亲眼见一见如此通灵的学生。

  但是将哲学与人生放在一起,这是第一次。当决定捧起《哲学与人生》这本书时,我就抱定了“啃下去”的决心。人到四十,真是该思考人生的时候了。

  就是怀揣着这样的小心思,我踏上了哲学与人生之旅。走进去,才发觉这是一片绿洲,自然地吸引我前行,一路前行。

  随着阅历的增长和心态的成熟,感觉这样的一本书应该成为每一个中年人的人生必修课。此时的我们,工作、生活都处于一个“瓶颈期”,不谈家庭,不论孩子,我们还有没有自己呢?……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7

  这本书是我高中时买的,那时没钱买正版书,就到旧书店淘盗版书,正巧,就碰着了这本封面写着《周国*人生哲思录》的书。周国*在我们读高中的时候,以一本《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一举获得我们的亲睐,他睿智、理性、深刻,是我的偶像。可这本书买回来我还来得及看,就高中毕业了,读大学时偶尔翻翻,觉得理论东西太多,淡然无味。直到去年寒假回家又发现了这本一直没读的书,才开始阅读。说来好笑,读这本书时的感受跟读周国*其他作品的感受很不一样,但是因为这是周国*老师的书,是我偶像的书,所以一直就耐着性子读下去,居然也有所得。直到有一天,大概看到一半左右,实在太疑惑了,就翻开前言,想看看这本书到底是个什么目的和思路。结果发现,这本书封面是《周国*人生哲思录》,内容却是《傅佩荣哲学与人生》。周国*还为这本书写了推荐语。我哑然失笑。

  其实单单这个过程,就给我一个启示。正如同低年级的孩子崇拜老师一样,我们崇拜着比我们智慧的人。当孩子从心底里佩服你,崇拜你时,你才有可能将知识灌输于他,将智慧传授于他。所以,当老师,尤其是低年级孩子的老师,首先要让孩子佩服你,崇拜你。就如同周国*之对于我们。

  但是崇拜是容易让人盲目,让人失去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一味地接受。一旦这种盲目崇拜某一天被打破,那么后果就是怀疑,加倍的怀疑,直至成为一种反叛式的怀疑。就像孩子正在经历叛逆期。真正的智者不会让他的崇拜者出现叛逆,因为他知道,被人崇拜并不是他想要的,成为思想的引导者,智慧的领路人,才是他想要的。就像傅佩荣老师,在书中多次提醒我们,要有自己的思考,要不断地怀疑。他小心翼翼地培育萌发出来的怀疑,直到他的崇拜者能够独立在求知的道路上前行,越走越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老师就扮演着这样的一位“智者”,不断告诉孩子,要有自己的想法,要有疑问,要思考,直到将孩子领到求知的路上。

  接下来就谈谈这本书带给我的东西。

  《哲学与人生》是傅佩荣自己编写的一本哲学教材。因为是教材,所以本书的体例非常清楚,共十四章,概括来说,分别阐释了什么是哲学,哲学指导下的思想方法,人性的真相,西方哲学起源、发展和哲学代表思潮,*哲学起源、发展和代表思潮,哲学与宗教、艺术、教育、文化之间的碰撞。在每一章里,作者都从各个方面进行介绍、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分析,

  最后得出结论。正如书名那样,这本书紧密结合人生实际,用哲学指导人生,又在人生中不断发展哲学。

  哲学原意为“爱智”,亦即爱好智慧。作者解释道:爱好智慧不等于拥有智慧,而是代表一种追求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特色就是要保持心灵的开放,不停地质疑与询问。我们知道,这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和思想观念都是日新月异。正是如此,才出现两代人之间的不合,青少年愈演愈烈的叛逆,以及同代人、不同代人之间的不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不落后于时代,多一点理解少一点代沟,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心灵的开放,不断吸取新的知识,新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我很佩服能够适应电子产品的老人们,佩服一生追求知识的人,对于他们来说,接受并适应他们新的事物,是他们的智慧,是对生活的积极热情,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人常常被自己的经验所局限,被一时的欢愉和利益蒙蔽双眼。这就要求用理性的思维去判断分析。作者告诉我们,不停地追问自己:“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我?我该是什么样子?”能够帮助我们反思自我,确定人生路该怎么走。当然,人生是需要体验的。在不断地体验中印证价值,随着生命的成长,他的经验将越来越丰富,并且对人生的体验以及对价值的掌握也会越来越深刻和准确。

  傅先生首先用三句话来描述何谓哲学:(一)哲学就是培养智慧;(二)哲学就是发现真理;(三)哲学就是印证价值。接着他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所谓“培养智慧”是指人们超越感性的限制,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达到完整和根本的境界;所谓“发现真理”是指人们去掉重重遮蔽,发现客观事物的真相;所谓“印证价值”是指人们凭借自身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印证真理的价值所在。那么如何提升哲学素养呢?

  首先,培养思考的习惯。有思考的人是自己生命的主宰。很多人容易受外界情况变化而影响自己心情,天气好就心情好事事都好,天气不好就心情不好事事不好,这就是容易受外界影响。很多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这也是缺乏理性思考的结果。有思考的人则表现出理性和冷静。怎么样才能养成思考习惯呢?作者举了牛顿的例子。苹果如果掉在我们头上,我们只会习以为常,心态不好的骂一句,心态好的吃之大吉;苹果掉在牛顿的头上,牛顿却从中发现了万有定律。如果把所有事情都视为理所当然,就无法养成思考的习惯。作者告诉我们,如果对任何情况都能够加以考虑,就会发现不是所有事情都如此,也不是事情会一直如此,这样就会在很多看似理所当然的事情中找到新的可能性。这让我想到电影《雪国列车》里的一片段:列车里的警察持枪对着要暴力的人,副手骂他们“把这没用的东西拿开”,这句话所有人忽略了,但暴力的青年领袖从这句话中得知:警察的枪里早已没用子弹了,他们早就用完了。这是善于思考的典型。

  掌握整体观点。这就是对任何事情都要从不同角度思考,|久而久之,就可以超越自己的成见,思想也更加圆融。年轻人都喜欢有棱有角,不喜欢圆融,我自己也是。有棱有角的个性适合辩论,也适合钻牛角尖;容易彰显与众不同,也容易闭门造车,听不进别人的合理建议。还好的是,圆融和棱角并不完全对立,个性和听从别人建议也并不矛盾。我们要学习的是在二者之间找到*衡。

  确立价值取向。在这个世界上,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或做人处世的风格,不过,经由学习与成长,我们可以进行修正及调整,然后选择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叫做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既然是一种选择,就一定要有所取舍,如果我选择了某些价值,那么势必要放弃另外一些。由此可知,选择价值时是需要勇气的,人不可能什么都要,也不可能讨好每一个人。有些人崇拜偶像,一个人崇拜什么样的偶像,是有一定道理的,这反映出他内心的一种需求,反映出他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可惜的是很多人是盲目崇拜。知道自己的价值观是正确的,就应该坚持到底,不轻易改变,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如果一个人什么代价都不愿付出,随便放弃自己的价值观,他的一生想要快乐的活着,是不可能的事情。最后,要力求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人一生都要努力去追求的。当然,我们不必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因为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所有他听到过的德行,那岂不是满街都是圣人了吗?人都会犯错误,因此只能努力追求知行合一,选择一种价值之后不断地印证,让自己对自己越来越满意。知识的范围是无限的,即使你皓首穷经,一辈子也无法把天地下的书读完,人一生所能学到的只是很少一部分知识。并且,如果你学到一些知识,却不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那么就算学的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我们学习知识后,就要懂得消化,并融会贯通才是“知”“行”合一。

  写到这里,我想用傅先生的一句话来作个小结: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离开哲学,人生是盲目的。哲学决非一种枯燥的东西,它可以引人入胜,就象人生的照明灯,让我们知道该往哪里走。所以读一点哲学书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是大有好处的。

  感谢傅先生在让我领略到哲学风采的同时为我指明了清晰的道路:我需要提升自己的哲学素养。以正确的价值取向为指导,将思考变成自己的一种习惯,做事从多方面考虑,运用所学。我想,那样的生活会很有意义的。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8

  《哲学与人生》是傅佩荣所著。本书是集傅教授数十年授课之精华所成就的作品,前半段以西方为焦点,探讨“思想方法”、“人性的真相”、“神话与悲剧”、“苏格拉底”、“存在主义”、“荒谬之超越”等知识背景,提供由人生省思走向哲学的途径。后半段则以“*哲学的起源与特质”、“儒家的风格”与“道家的智能”为主题,揭示*传统文化中体大思精的人生哲理与玄妙卓越的人生境界。全书的结论放在“文化的视野”,有助于拓展人们的眼界与心胸,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读这本书,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

  “哲学”到底揭示了什么?不同的哲学流派以不同的方式描述解释了世界的本质属性和客观规律,进而思考人生。“哲学”出现在西方古希腊时代,它的定义是“爱智”。“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原来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寻一切事物的真相。这种态度成为“爱智”。作者同时指出“爱智”的原则:拥有智慧不等于爱好智慧。“爱智”代表的是一种追求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特色就是一直保持心灵的开放。所强调的是过程,要不停地质疑与询问,永远在等待着接受惊讶。

  关于人生的思考。人生就是不停地追求,追求自我的完善,外部和内部的自我实现。我们都在下意识地追求自我的实现,却忘记了去思考人生是什么,当有一天我们累了,我们不得不停下脚步来去思索。我们困惑了,当我们得到了很多,我们也失去了很多。真正让我们开心的是什么?得到了,却没有想象中的欣喜若狂;失去了,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忐忑不安。真正的原因是:我们往往实现了外在的自我,却失去了内心的*静和坦然。因此我们应永远记住:内外兼修是最重要的。这个世界会促使你外部自我实现的发生,而内部的自我实现却必须依靠你自己,在这一点上,没有人能帮得了你。真正地做到了自我实现,你的人生才是最幸福的。

  哲学是对人生经验的全面反省。哲学与人生有什么关系?苏格拉底曾说:“没有经过检查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人生犹如航海,如果你没有罗盘,就不知道方向。罗盘就是哲学,哲学就是对人生经验做全面的反省。人们可以向哲学家借这样一个罗盘或指南针,参考他们思考后的见解,也可以在自己内心里面启发这样的智慧。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他的罗盘,只不过他不一定经过严格的训练或者适当地去反省而找到。所以离开了人生,哲学是空洞的,它没有内容;如果离开了哲学,人生是盲目的,人生找不到方向,不知道下一步该往哪里走。

  读《哲学与人生》,由此喜欢上了哲学,感悟着人生;喜欢上了哲学,懂得了笑看人生!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9

  哲学与人生中有句话得好,对我影响很大,从中受益匪浅,例如“人生所有一切都不能带走,故要与人分享。这种分享不单指财务,还应包括关怀,信念,尊重等。”是啊,人本是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去,何必一定要固守自己的东西,封闭自己的心灵呢?这样或许守住了自己的财产,却错失了许多机会,但与人分享后也许就不同了。

  “一个人受过教育之后,最大的特色就是:对于许多事情,不是不能做,也不是不敢做,而是不屑于去做。”这句话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的确,人生可做的事实在太多,其中有关系自己前途和生计的大事,比如学习,工作,也有只涉及当前蝇头小利的小事,比如丢了一块钱,被人骂了一句等,如果把这些小事耿耿于怀,又哪来的时间做好自己的大事呢?

  “享乐分为很多层次,若只把享乐定位在身体的,官能的需要,是属于较低的层次,这种享乐的背后实际上是痛苦。较高境界的享乐是内求于已,而非依赖其他因素,因为越是依赖外部条件,这种享乐就越没有保障。”对于这句话,我也是深有感触的。当今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很多人为了追求一时的感官满足不惜花大量金钱蹦迪厅,泡酒吧,参加演唱会,但很少有人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找出一点快乐,这样,当他们蹦完迪,泡完吧,闹完会回来从事自己赖以生存的工作时就又不得不愁眉苦脸了,以至于许多人因此丢了饭碗甚至于走上犯罪道路或自闭甚至自杀,这又何苦呢?

  “人类的典范,应该是那些让你我这般*凡的,有着许多烦恼的人都能效法的。他们让我们懂得:烦恼不值得担心,因为能磨练出智慧;死亡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为何而死。”这很值得我们深思,现在人们多把拥有大量金钱和物质的人当作自己的偶像,以至于许多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其实拥有越多并不见得就越快乐,傅先生在介绍存在主义时说,“一个人有的越多越不是他自己。因为拥有越多,越没有时间做自己。”在介绍道家时又说,“一个人若多思多欲就不可能快乐,因为欲望没有满足会痛苦,一旦满足之后,又生出更多欲望,更多痛苦。”细细想来,这些话句句皆是真理。此外,还有许多让我所感悟的话,比如“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有什么成就,而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人生态度有二:一是取得你所要的,一是珍惜你所有的。前者常在压力之中,后者则可自得其乐。”“如果一个人表现不好就怨天尤人,那么当新的机会来到时,反而容易错过。”等等。这些话无一不能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

  “当真正用理性思考经验之后,就能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知道哪一种人生更为理想,也更适合自己。理想代表针对未来,哲学的思考就是要让人能够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向度中连贯起来,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当下那片片断断,刹那生灭的过程中而已。”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10

  鲁迅先生曾说,“不值得读两遍的书便一遍也不值得去读。”然而现在人们读的书多是只够读一遍的书,书虽然多却很能挑出一两本有品味的,值得读两遍的书来,但哲学与人生却是例外。

  在拜读哲学与人生之前,我还真没有深究过,在这里有必要先熟悉一下哲学的定义:哲学的原意是“爱智”。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原来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

  傅先生在自序中就说,“哲学脱离人生是空洞的,人生脱离哲学是盲目的。”因此,看此书与其说是学点哲学知识,不如说是通过它来审视自己的人生。作者用通俗的语言将西方哲学与*哲学的精髓提炼了出来,并贯之以自己的思想,给我们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动,精深的课;在这里,我们不但会看到历史哲学大师的思想,而且会感悟到许多以前从未想过的东西。相信看过此书的人肯定能看透人生许多事情,看淡人生许多哲学课。在这里,我们得到的不仅是哲学的全部精华,更重要的是生命的本质和名利和挫折。

  “人的经验有时候需要概念才能展现内涵”。一个人假设碰到一种情况或一种经验,但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他不知道这种情况和经验是什么,也无法去处理,没有体会也没有心得,更没有感知力,不久以后就忘了。即使再有相同的遭遇,也缺少先前的心得作为对照,几十年的人生虽然经历很多,但用言语表达出来却很少,对自己的一生很漠然,很无视,仿佛一生都是很苍白的,生命力的乏弱使他感受不到生命的快乐和痛苦。

  “人类的典范,应该是那些让你我这般*凡的,有着许多烦恼的人都能效法的。他们让我们懂得:烦恼不值得担心,因为能磨练出智慧;死亡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为何而死。”这很值得我们深思,现在人们多把拥有大量金钱和物质的人当作自己的偶像,以至于许多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其实拥有越多并不见得就越快乐,傅先生在介绍存在主义时说,“一个人有的越多越不是他自己。因为拥有越多,越没有时间做自己。”在介绍道家时又说,“一个人若多思多欲就不可能快乐,因为欲望没有满足会痛苦,一旦满足之后,又生出更多欲望,更多痛苦。”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可以没有丰富的物质享受,可以没有良好的制度,却不能没有正确的理念”。物质的提高和科学的迅速发展是否能证明社会的进步?即使在寝食无忧的生活里,人们是否就能快乐呢?有了一千万想两千万,有了两千万想五千万,人的欲望用无止境,追求不到时就永远在没有边界的痛苦里轮回。而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不堪其优,也不改其乐”也能更好地证明了即使在物质极为匮乏的社会里,人也是可以快乐的。显然,人是否快乐和物质没有关系。经济和科学属于器物层次,器物不能代表文化。制度也是一样。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活的人就比生活在社会主义下的人快乐,社会主义的人一定比封建社会的人快乐,我看不一定。

  ≡于作者的某些观点或许我不尽赞同,但由于此书谈论的是人生,对于人生,本就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可提供,正如作者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说,“一个人对于宇宙和人生,一定要存在敬畏的心。因为其中充满了许多奥秘,而这些奥秘永远不能被解释清楚。”既然是奥秘,那最重要的就是思想的互动,更何况傅先生说的许多东西又是那么正确呢?

  书中有一段话我是我最喜欢的,也在此摘录下来,做为对自己的勉励,也作为文章的结尾吧!“当真正用理性思考经验之后,就能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知道哪一种人生更为理想,也更适合自己。理想代表针对未来,哲学的思考就是要让人能够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向度中连贯起来,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当下那片片断断,刹那生灭的过程中而已。”


哲学与人生论文3篇(扩展5)

——下棋与人生作文3篇

下棋与人生作文1

  “唉,不愧姜是老的辣,爸爸的棋艺可真是一流呀!”坐在桌前早已汗流满面的我,不禁发出如此感慨。

  爸爸把棋放在正中央,为了打败这个棋逢对手,我便使出我的绝招,那可是我的武林秘籍呢!

  我想方设法的把我的白棋围成T和L型,没想到老爸也如法炮制。

  幸而我眼疾手快看到老爸将获胜全局,我便先下手为强——把他的给围得水泄不通。

  他又趁我洋洋得意之时,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用棋子堵住我的“血脉”。

  这时我并不再兴致勃勃,老爸就趁这个时机获胜全局。“Stop”我脱口而出,用可怜巴巴的眼神望着爸爸,乞求他把冠军让给我。但他仍一意孤行,孤注一掷下了定局。

  “人生如下棋,一步错步步错在充满竞争的社会上,根本没有人会让着你,若你想要闯出一片天地,成为人生的赢家,那就靠近的拼搏。”

  爸爸语重心长的对我说。

  我恍然大悟,感到欣喜若狂。我虽然输了一盘棋,但我却获得一个人生哲理,何乐而不为?

下棋与人生作文2

  以前,我本是不喜欢象棋的,因为象棋中步步为营,落子无悔,每动一子都需深思熟虑,常常因一步之错,满盘皆输,着实是对人的智慧、思维等极大挑战,尤其是在对弈双方表现出的深沉,令大大咧咧而又无心的我难以捉摸。相反,我喜欢的是开朗明快,简单易懂的五子棋,虽说简单,其实也不算简单,只是比象棋更容易捉摸些罢了,五子棋是黑与白的对战,一子落脚定下中心,再经过对方的重重阻挡,突破障碍,通过多方联系,形成五子连珠之局面,方可为赢。因为父亲酷爱下象棋,为了开发我的智力,形成更敏捷缜密的思维,坚持也要我学象棋。从此,我只得丢弃我喜欢的五子棋,从头开始学象棋。

  初学象棋时,只感觉象棋太枯燥无味。横九竖十,九十个落子点,每方各占四十五个为自己的根据地,无论如何变换,都走不出这四四方方一个棋盘的九十个落子点。而走法,无非也就是“马走日字”,“象走田字”,“炮打隔子”,“车可横竖随意”,“兵卒只可前进,无后退之路,越过楚河汉界可横向行走”,“将帅为棋中司令官,士为其贴身谋士,只可行走于九宫格内,两方将帅不可碰面”。因我初学之时,水*有限,所以,走棋总是犹豫不决,拿捏不定,往往是子已落下,突然发现是步错棋或废棋,而那时棋已落定,便无从悔改。而且对象棋中精明的走法,也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能死搬书上的条条理论和走法来走棋。那时和一同学习象棋的棋友们下棋,我十有八九是惨败,多是下许多盘棋也很难赢棋一次,所以,更是提不起对下象棋的兴趣,棋中之道,也自然无法悟出。

  后来,下棋时间又长了一些,慢慢的熟能生巧,棋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虽然还是常败,但赢棋的次数比以前更多了一些。我也开始热爱上了象棋,老师指引我慢慢的在棋中感悟人生之道,正所谓,人生如棋。当人们开始涉世的时候,这盘人生的棋局就已经开始了。

  在下棋中,棋局总是变幻莫测,难定棋势风云。有时候把对方杀得只留片甲,却又是一个疏忽,败于对方之手,有时候遇上高手,能短短几招把自己逼上死路,难以翻身。老师告诉我,人生也正如棋中局势,时晴日高照,时阴晦连天,总会有一些恰合己意之时,也总会有一些坎坷不顺之时,而做事不到必输之时不能轻易放弃,有时候,看似已无转机的事情,通过自己的努力,或是对方的一个不小心,此事就会又是一番风景,而遇上高手,也不必完全丧失信心,不妨发挥出自己最大的实力与其搏击一场,重不在输赢结果,而是学习对方对棋盘的掌握。

  在下棋中,没有让人悔棋的机会,拿子走子,落子生根。老师告诉我,举棋不悔大丈夫,生活中也是如此,当你拿起一颗棋子的时候,就如你已经筹划好了一件事情正在实行,而落下棋子,就代表这件事情已经完成了。那倘若你已经做完了一件事情,哪怕就是一个错误的决定,都没有机会从头再来了,若要从头再来,就必须放弃这你已经做好的一切,你已经拥有的一切,这显然要自己放弃这些东西是不大现实的。那么就只有面对你自己所做的决定,接受现实和错误。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当你失败了,感叹道:“若我当初不走这一步,而选择那一步,我就取得胜利了啊!唉!”这时,你再叫苦连天也是无济于事,因为已经没有后悔的机会了。所以,我们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有充分的准备和接受失败的心理。

  在下棋中,我时常只看眼前一步利益,而没有顾及到后面的棋,等我发现这一子之错,已经需要后面下棋过程中用很多步来弥补这一步所犯的错误,最后导致输棋,让我心有不甘。老师告诉我,棋如人生,步步为营,一招不慎,满盘皆输。下棋的过程,也是走人生的过程,最重要的就是谋略,需小心谨慎的精打细算,也需胆大心细的.落子有准。每走一步,都要考虑到以后许多步的打算,当然这是在一次次的实践中磨练出来的,但是在事情的一开始,就要有这种步步为营的心理,稳打稳扎,为最后的胜利奠定扎实的基础。生活中的每一次成功也正如此,离不开之前的每一份努力,每一份打算,当时机来临时,抓住机会,猛然出击,即可获得成功。而在这奔向成功的过程中,也很可能因为一件小事的错误,让本来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的自己,因为一步的没有踩稳坠下失败的深渊,所犯的这一点点错误需要花费多于对方百倍的时间和精力来弥补,而当你费了许多劲才弥补了错误时,可能对方已经走到成功的彼岸了。

  在下棋中,常常遇到这样的事情,有时候,往往一盘棋自己下的精疲力竭也无法看出棋中的门道,从而战胜对方,但是,若换别人来下这盘棋,自己作为一个旁观者,却很容易便看出棋中暗藏的玄机。正如苏轼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老师告诉我,这便是应了千古流传的古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句古训恰好是说下棋的人,往往自己对棋局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别人却把棋局看的很清楚,这就是当事人和旁观者的区别。所以说,我们要经常听取旁人的建议和意见,听听别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或正要面临的事情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见解,对自己做事有利无弊,即使他人说的不对,可以不采取他的方法,但多听一些不一样的见解还是好的。

  四四方方一个小小的棋盘,九十个横竖交叉落子点,却蕴藏着令人难以捉摸的玄机。倒一杯清茶慢品尝,下一局象棋细琢磨。人生百理,尽在棋中现。人生也如一局棋,愿人能走好人生这盘棋的每一步,下赢这盘人生之棋……

下棋与人生作文3

  我喜爱下象棋,我的水*也挺高的,所以我有一点骄傲自满,有时下棋时也就有点目中无人了。不过,那天在与同学对弈时,我受到了严厉的教训,为此付出了代价。

  那一天,我和一位同学开始了对弈,我见他的棋艺并不如我,我便有点飘飘然了。开战了,我先是来了一招“仙人指路”,他也不甘示弱,用炮来打我兵。我一见,立即来了“反宫马”防守,然后一招“左马盘河”向他发起进攻,他也奋力抵抗。我们两个都大显神通,杀得不可开交。经过几分钟的激战,他就损了几名“大将”,我的棋势明显优越于他,我下棋时也有一点漫不经心了。我心中暗喜道:哼,跟我斗,你还嫩着呢!我肯定杀得你落花流水!他冷静地看着局面,思考了老半天才动了一步。我嘴里哼着小调,随意的下了一步。那位同学把车开进了我的营地里,我只顾进攻,毫不理会这枚棋子。突然,我一不小心下错了一步,差点损了一名“大将”。可我却毫不理会的想到:“不就下错一步罢了,有什么大不了的?管它呢,待会儿在下一步不就行了。没想到,我竟没注意这一步会带给我极大的危险。但是,当我想到这一点时,已经晚了,我只好快速撤退防守。很快,我的棋势如同掉下了万丈深渊一般,但我仍然不以为然的想道:哼,先让你尝点甜头,过一会儿,再把你杀得一败涂地。但是我的棋势越来越糟,我着急了,极力想反败为胜,可是败局已定,已经不可能的了。结束后,我在那愣了好久。

  唉,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话果然说的不错。而且我也领悟到了“人生就像下棋,一步走错满盘皆输。”这句话的含义。


哲学与人生论文3篇(扩展6)

——*古代哲学论文3篇

*古代哲学论文1

  一、当代*哲学的界定

  大致说来,“当代*哲学”基本上有三种意谓:其一,是从当代*传统哲学层面上使用,多出现于*哲学(史)界的文章中;其二,是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层面上使用,更多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界或哲学原理界的文章中出现;其三,是广义的概念。把当代*哲学当作一种总汇性概念,指称当代*存在着的各种哲学理论,包括*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从逻辑周延性方面考虑,似乎第三种意义上的当代*哲学要更加合理一些。当代*哲学应该说就是当代*哲学家们所探索、所研究的哲学理论,这符合研究主体的角度,所以本文采纳第三种界定。

  二、*传统哲学对当代*哲学的建构

  诚然,笔者不是要否定*传统哲学历史价值与学术价值,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说:“*将来如有新哲学,必与以往儒家哲学有多少相承之关系,必以*固有的精神之思想为基础。”他强调:“在哲学,须根据本国先哲思想之精粹,及现代世界思潮之大流,重新建立一个伟大的系统,作知识及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我们所要反对的是将当代*哲学的建构替换成传统哲学的阐释,这种思维方式是缺乏创新的。因为这种思维方式实际上是僵化地看待*哲学,缺乏发展的眼光。殊不知,只知道引经据典、援引历史,并不是对当代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文化对时代的推动作用一定要结合社会需要。传统哲学要与当代社会文化价值观相结合,摆脱思维禁锢,才能迸发出新的生命力。其实,在我们大力重构*哲学之时,西方哲学早在近一个世纪之前就出现了危机。当时,西方世界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给确定者以不确定”的批判运动。对科学、哲学等各个领域乃至整个西方文明都加以批判。斯宾格勒在20世纪初有本著作《西方的没落》,可以体现当时社会上的批判思潮。从20世纪初至今,各种反映西方文明衰落的研究不断涌现。这其中也包括对西方哲学的担忧。但是,与今日建构当代*哲学有所不同,西方哲学在面对危机时,并没有退回到经典本身,没有对古希腊哲学思想进行不断的诠释。这种做法似乎表明西方的批判是不彻底的,没有追根述源。实际上,西方世界在批判中寻找的是当代人灵魂深处的危机,不断丰富西方哲学的内容,产生了许多新的哲学类别。这恰好说明:西方人的批判倾向于产生肯定的结果。这是值得我们借鉴与思考的。

  三、西方哲学对当代*哲学的建构

  以冯友兰先生为开端,学者们大都批评*传统思想范畴逻辑模糊,追求系统化、清晰化成为重建*哲学的必走之路。可是值得商榷的是,在逻辑化、系统化的背后隐含的是客观与可测性等预设,这一类预设可以说是不符合*传统思想的内在精神和整体风貌的。当然,冯友兰认为历史上的*哲学并不是完全没系统。他指出*传统哲学有“实质的系统”,只是缺乏“形式的系统”而已,此一说法被后来学者广为使用,似乎已成为不辩之理。所以,以冯友兰为代表的学者普遍认为要重建*哲学,必须用西方哲学的逻辑分析法来提升*哲学,从而在形式上找到系统性。这一类学者认为:*哲学内容虽为丰富,但太过零散,太为神秘。这使对其的研究很难规范性和程序性。所以西方分析哲学的思维是补救*哲学的不贰法宝。

  表面上看,这个做法似乎很受用,拿西方的分析哲学来提炼*哲学体系。问题在于*哲学不像现代化建设这般逻辑和可操作,讲究“天人合一”的*哲学要同“注重逻辑论证”的分析哲学相融合,是否会使*哲学失去本身的特点和精神?这中间又有多少矛盾?其实,当有人说一种哲学是“神秘的”时候,实际上在说者心中已经预设了一个“理想的”标准。*哲学往往被称作是神秘的。这种判断有意无意地带有某种贬义色彩。有些学者指责*哲学的严重不足是:普通大众被排在哲学门外,因为只有少数有悟性的所谓天才才可以领略*哲学的精神。这种特点会直接影响到*哲学的发扬与推广。毕竟社会中所谓的天赋极高的人是屈指可数。以上的指责不无道理,但也会产生质疑。作为追寻智慧的哲学,若人们只要通过培训都可以掌握,那*哲学就会沦为一种操作技术,未免太为肤浅。虽然西方分析哲学具有技术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但其在研究上绝不能没有“专家”,也并不是寻常人都可以驾驭的。所以,从能否大众化角度判断一种哲学是否恰当,是荒谬的。事实上,对当代*哲学的建构不能简单的套用西方哲学体系。于是,我们就可以这样理解这个问题:一方面,将西方的哲学理念套用在*哲学内容上,找出*哲学对应的西方哲学体系,如此产生的结果只是*哲学的西方化,很难体现出*哲学固有的精髓。另一方面,用西方哲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哲学,更多意义上只是建立了一种便于大家理解和接受的路径,使*哲学更加通俗易懂,更加可操作,而不可能建立*哲学本身。毋庸置疑,中西方哲学各有其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文化传统,二者应该各具光芒。

  经过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哲学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方向。我们在建构*哲学的同时既不能丢失自我,也不能脱离时代。*哲学是中华民族的更应该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应该独立于西方哲学而存在。正如郑家栋教授所说,“*哲学是否真正具有*的魂魄,从而能够对于人类的当代境遇及其问题做出某种原创性的回应,而不只是成为西方哲学的赝品与应声虫。”和合才是整合世界各国哲学的根本出路。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哲学的当代发展,我们需要尊重传统哲学,它们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更需要将其发扬光大,不能使其淹没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这种哲学新文明的建设,必须结合我国自身的发展状况及人们思想中的困惑,让*哲学在当代也能抚慰现代人的心灵,促进社会的进步,从而具有持续不断的生命力。

*古代哲学论文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哲学、西方哲学融会贯通,创造有*特色、*风格和*气派的哲学理论,是近些年来*哲学工作者共同努力的方向,一些学兼中西的学者为此做了很多的工作,取得了一大批真正有突破意义的理论成果。其中获得的一个基本共识重复了现象学“面向事情本身”的"号召,即*哲学必须面向我们自己的问题,表达*人自己的体验和希望。在这样的意义上,当下的*传统哲学研究是当代的*哲学,*学者的西方哲学研究也是当代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化研究同样是当代的*哲学。面向我们自己的事情和问题,在不同的学术传统、文本的视域中会有不同的事情和问题呈现,海德格尔所说的思想的方向和视轨会把我们引向不同的关注和期待。*传统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各自积累的浩瀚文献也许会使我们失去自我,从而也就没有了我们自己的问题和抉择。面向事情本身需要文本的悬搁,让我们放下手中的巨著,在自己的日常生活感觉中朴素地追问:什么是我们的痛苦和忧伤?什么是我们的光荣和梦想?我们真实地希望怎样的生活?这些来自胡塞尔所谓生活世界的问题,隐含着更为原始的意向性构造,隐含着更深层的意识奥秘、语言奥秘和哲学奥秘。准确地把握住我们自己的真实问题,*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其他哲学有了共同的关切,对话、互动和会通就有了现实基础。

  一、我们能否*凡、真实和快乐地生活

  思考和追问我们自己的事情和问题,仍难以摆脱既有理论和意识形态的先入之见,舍弃意识社会历史内容的先验还原,可能得到的是单纯的意识机能冲动,而难以获得意识的原理和最终基础。在我看来,我们能否或者说我们为什么不能*凡、真实和快乐地生活?这个提问应是较为原始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首先,对于*凡的渴望是每个普通、*凡的人对自身*的吁求,对*凡的正义性、道义性、合理性的肯定。说*凡的要求是*的要求,意味着卓越、伟大、崇高的文化规范和意识形态话语已经是我们难以承受的意义负担,它让每个普通人在自己的生活中超凡入圣,让每个人背负起无限理性、无限意义、无限责任和义务的崇高使命,致使每个人都只能在羞愧中、罪感中谴责自己的懒惰、无能和渺小。我们总是觉得自己活得太累,即便已做了很大努力,却仍觉愧对父母、子女、亲朋乃至国家和社会。这种永远难以消除的精神负担,永远不能完成的使命,从根本上剥夺了我们的幸福感,从而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后现代者所说的压制性的权威话语系统,一个文化和社会的合谋或圈套。对于社会、道德等的这种欺骗性,*道家看得透彻,老子说,“圣人以百姓为刍狗”。伟大、崇高的高义宏词,或者是后现代所说的“宏大叙事”,往往是君王之策、霸主之谋。拒绝崇高,并非是对精神创造的放弃,而是对欺骗的解构、拆穿。也许*凡才能真正伟大,因为我们是有限理性的个人,我们只能承担有限的责任和义务,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只有有限的意义和价值,真实地面对我们的有限性、*凡性才能有人性而非神性的骄傲和伟大。

  其次,是真实地生活或者是本真地生活。由于我们的文化传统陈义太高,对人的期待和要求太高,事实上即便个人竭尽全力也不能真的践履笃行,这就不可避免地弄虚作假,造成虚伪的两面人格。孔子对虚伪的“乡愿”加以痛斥,而“伪君子”成为*历史和现实中大批量生产的典型人格。即使是如孔子一样的圣人,以及流芳千载的忠臣、孝子、贞妇、烈女,也常有好事者揭其短处,大曝其丑。自海德格尔以来本真的生活和生活的真理已成为哲学思考的重要方面,如何才算过得上真实的生活,已是重大的哲学疑难。按照孔子的想法,言必信、行必果的言行一致和由衷之言,应是真实生活的重要标准。而在我们的公共话语空间却充斥着假话、空话、大话,这种人们习以为常不觉怪异的说话方式,实际上是一种虚假的生活方式,是不真的生活。从科学理性和经验科学的标准看,假话、空话、大话是无法被经验证实或证伪的废话,它没有经验科学的意义。从生活的观点看,假话、空话、大话虽然没有科学意义却有生活意义、意向意义,它是某种现实存在却是不真的生活方式的必然形式。自改革开放以来,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风气得到倡导,假、大、空的说话方式受到人们的普遍厌恶,但却难以从根本上消除和杜绝,体制的、文化传统的、现实利益的诸多因素是这种话语方式的生存基础。过一种真实的生活或仅仅是说真话的生活,必定是多方面的深刻变革,当代*哲学于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必须的自我反思。最后是我们为什么难以快乐地生活?趋乐避苦是包括人在内的所有动物固有的生命本能,也可以说是生命的基本原理。快乐也许不等于幸福,但肯定是幸福的基本条件。快乐需要欲望的满足,需要自由和安全的保障,需要此时此地的沉迷和留连。无限的责任和无限的意义将使任何美好的时刻变成只有目的论意义或者否定意义的东西,快乐需要断裂和遗忘。用后现代眼光看,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也是一个宏大叙事,经过数千年的精致化它已把衣食住行的全部日常生活纳入到伦理意义的宏大结构中,一言一行、一颦一笑,无不具有伦理的标准和尺度。源自自然生命的激情和欢乐本有自己的自然节律,它不可能无休止地持续和疯狂,否则将导致物种的毁灭。但我们的传统文化基于对欲望和欢乐的恐惧逐渐把本能的生命欢乐锁上文化的链枷,把自然的节律赋予伦理的意义。*传统文化也可以说是泛伦理主义,至新*的左的思潮又出现了泛政治主义。海德格尔曾沉思荷尔德林的诗“如当节日的时候”,节日本应是自然节律和人的劳作的周期的契合,节日的欢乐就是本真的生活。节日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我们却把它文化化、伦理化、政治化,幸好我们缺少黑格尔的思辨能力还难以把它逻辑化。

  *凡、真实、快乐的生活是我们对生活真理的正确直觉吗?它似乎是社会生活世俗化以来或者如韦伯所说社会生活祛魅化以来人们共同的向往和渴望。我们难以获得*凡、真实、快乐的生活,说明我国的精神文化中尚有许多神圣的、虚灵的幻象需要消解,启蒙和现代性是未竟的事业。这样的判断明显有西方话语*的嫌疑,它似乎是用西方现代性的尺度批评我们的生活,从而*凡、真实、快乐的生活就是西方话语对我们的生活意向的建构,而不是我们自己生活的本真要求。但是,在*传统文化和普通大众的内在渴望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这种生活向往。“农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的自然和亲切,“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的沉醉和欢乐,多种流传至今的民间艺术和民间节日的火爆、热烈的激情渲染,都在诉说着我们祖祖辈辈对*凡、真实、快乐生活的追求。思考这个简单的生活真理,将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和*传统哲学经历一番艰难的考验和拷问,各种哲学为*老百姓的生活幸福做了什么?还能做些什么?这无疑也会为中、西、马哲学的相互交流、相互对话和相互理解找到一个相对牢靠的生活基点。

  二、为什么现代哲学的主题是批判和拆解

  东西方哲学都是人类文化、人类智能极致化的精巧建构,它和埃及金字塔、*长城等文化奇迹一样显示着人类能力的极限和高峰,热爱哲学就是热爱人类自己的智能、智慧和伟大。从苏格拉底以来的西方哲学,发现了人类理性能力的高贵和伟大,他们把理性看作是人所具有的接近神性的东西,而理性能力的充分实现就是人的目的和幸福。所以,实现理性能力的哲学就是自由人自我实现的最好生活方式,就是自由人真实和快乐的生活。而东方的智者则发现了人区别于动物的道德能力,人所具有的爱人之心、恻隐之心、是非之心等良知良能是伟大高贵的根源,充分实现人的道德能力成为生活目的和最好的生活方式,也是君子们生活快乐的源泉。孔子多处讲到君子的快乐,如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赞扬颜回不为贫困而改其乐,等等。总之,古希腊哲学和*儒家学说最初都是源自生活、更好生活的快乐哲学,都是发现、实现人的积极能力的建设性哲学,其中较少否定、压制的话语霸权。但有一点也是共同的,即希腊的自由人和古代*的君子都是社会中的少数群体,他们或富或穷(如苏格拉底和颜回)都不直接或主要不是以生产劳动为生,他们所示范和追求的幸福生活方式不能成为普遍的生活样式。

  马克思的哲学变革具有丰富的历史意义,其中最重要的是马克思对哲学阶级性的揭示,哲学作为占统治地位阶级的思想不仅是该阶级生活理想的表达,也是该阶级意识形态统治的工具。原本鲜活的生命意识和自身发展的冲动和渴望,在漫长的演变中与政治权利交织、合谋,成为福柯所说的权威话语系统,成为压制他者、阶级统治的霸权话语。在我看来,马克思哲学变革更深层的意义在于他不仅揭示了哲学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质,而且还指出了哲学实现自身的现实基础和道路。在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生产力中,马克思看到了哲学世界化、世界哲学化的可能性,即以合理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就可以满足全社会成员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并且随着工业革命而来的教育的普及,全体社会成员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有了现实的基础,从而表达古希腊自由人生活理想的哲学有可能成为所有人共享的哲学。在这样的意义上马克思对传统哲学的颠倒既是对它的批判和否定,也是对它的超越和完成。每个人的全面的自由发展,是全人类共同的美好生活理想,它超越了东方和西方、阶级和民族,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的理想。

  为了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的理想,马克思的理论工作首先是批判,是继费尔巴哈宗教批判之后的社会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批判等,最重要的是诉诸实践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武器的批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马克思的批判规划了现代哲学的思想方向,批判、否定和拆解一直是现代哲学包括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主流和主要形态。从根本上说,批判的主题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现实生活幸福的要求,是每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要求,是*凡、真实、快乐地生活的要求。马克思之后的西方哲学家虽然较少自觉地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立场出发,其中也有如海德格尔一类的哲学家在对现实的批判中缅怀已经衰落的古典的贵族生活理想,但总体说来,西方现代哲学是对真实、自由和快乐生活的追求,是对虚假的崇高、等级的压制和、边缘群体痛苦生活的揭示,其哲学主题是在马克思所开辟的思想视野之中。

  20世纪西方哲学继续着马克思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传统哲学的批判,拒斥形而上学、叛离黑格尔、不断地宣告哲学的终结,成为这个世纪一些最响亮的哲学号召。这不能简单地看作是哲学创新的宣传性的招术和广告,而是确有真实社会历史内容的利益的斗争。20世纪特别是“二战”以后是资本不断扩张走向全球统治的时代,资本自身增殖的逻辑是一切哲学话语的深层语法。资本扩张、增殖的要求定义了高等教育的学科体系和知识形态及知识权力,科学技术成为资本增殖的强大动力,从而为自然科学带来话语*。以自然科学为典范的理性形式成为理性的标准,以科学理性、技术理性的尺度重新审视传统哲学,其舛错、谬误和丑陋一览无遗。现代科学技术以经验的标准、操作的效用重新定义了真理和真实,从而也定义了生活的真理和真实。在资本的逻辑展开中,以专门化的知识和技能获得优厚的薪酬,过上高质量、高消费的物质生活,这就是发达国家中产阶级的真实、快乐的生活。以历史乐观主义的信念反思西方现代哲学的科学主义,我们仍然可以认为今天的中产阶级生活样式较之马克思时代产业工业阶级的处境有了历史的进步;科学理性、科学的真实和真理较之思辨理性、形而上学的美好谎言更加接近生活的真理和真实。中产阶级的消费主义也给广大社会成员带来了花样翻新的快乐,但这肯定不是马克思设想的真实、快乐的生活。

  哲学的批判不能休止,种种受到马克思影响的哲学流派仍坚守着对资本的批判,寻找着抵制

  资本逻辑的现实力量。这并非仅仅因为对理想信念的忠诚,也是因为西方中产阶级的太*盛世存在着难以弥合的裂痕和难以消除的危机。首先是资源、环境、生态不能长久支持资本主义生产的不断扩张;其次是资本自身增殖的逻辑不能支持长久的高水*的社会福利,不能进入中产阶级行列的边缘群体享受不到资本增殖的好处;再次是高度专业化的职业生活在资本的压力下紧张、单调,马克思所批判的劳动异化并未克服;最后是资本全球化的扩张必然导致资本之间、资本和劳动之间、民族之间、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对抗和斗争,使世界不能太*。现代和所谓后现代西方哲学不可避免地延续着批判、拆解的哲学主题,科学理性、技术理性的充分发展,也同时训练了哲学家思想的精细和锐利,在自反性的现代性中,生态主义、女权主义,各种马克思主义、各种后现代主义和民族主义等以科学理性和技术理性的精巧,瓦解着科学理性、技术理性的同一性,种种隐蔽的暴力和压制,种种意识形态的幻象和欺骗,更为根本的是资本统治的真实逻辑,使哲学批判仍然保持着思想的活力和激情,保持着哲学的尊严和骄傲。

  近些年来出现的历史终结、意识形态终结、哲学终结等终结论者的判断和宣言,表现出对无休止的批判的厌倦。然而,自苏格拉底以来哲学就是主流文化讨厌的东西,它讽刺、批判、诘难,经常使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当众出丑,惟此哲学才保留着对更好的可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反思我们*人自己的问题和困惑,追问我们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希望,马克思以来的西方哲学给我们的根本教益是,要永不厌倦地批判思考,这也包括对我们自己哲学的不倦的反思和批判。

  三、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化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在**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人民获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开始了有*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至今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近百年的历史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化的理论力量,而*革命和建设的挫折和失误也同样引发人们对*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反思和疑问。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各种现代西方哲学日益成为显学,*传统哲学研究也逐渐有了更深厚的学术积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声望受到质疑和挑战。简单地说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历史选择不能消解这些疑问,因为历史选择总是可以重新开始,如苏东剧变;没有哲学反思的宣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也于事无补,因为几乎所有重要的哲学流派都认为哲学存在的理由恰是它区别于经验科学;通过意识形态强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地位可以起到重大作用,但也需要学理的论证和支撑。在通常所说的中、西、马哲学的互动和交流中,以真诚和*等的态度和追求真理的学术精神探索*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意义和发展方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是不能回避的任务。

  按照加达默尔的说法,马克思的哲学是学院外的世界观哲学。同康德、黑格尔以及马克思之后的胡塞尔、海德格尔等学院内的职业哲学家相比,马克思在专门哲学研究中投入的时间、花费的劳动和写出的文献肯定大为不及,以学院化的尺度和标准难免厚此薄彼,造成对马克思哲学的轻视。但按照马克思的思维逻辑,学院化体制的哲学就是需要追问的:它或者只是解释世界的哲学,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或者它已是受到资本逻辑的规定和驱使,从而失去了对资本逻辑批判的能力;或者它已远离了真实的生活世界,所以不得不一再提出回到事情本身的号召,等等。由于哲学理论作为世界观学说的特点,每一种重要的哲学都已包含着评价哲学的哲学观,所以不能获得一种超越具体哲学理论的一般哲学评价尺度。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说,哲学终究是人的理论,理论的彻底性取决于对人本身的问题提出和解决的程度。某种理论的学术积累是提问和解决问题深度的重要前提,无学术积累的哲学理论很难有多大价值;但仅有学术积累、文献研究的基础却不能保证出现好的哲学,特别是不能保证有“政治上”正确的哲学。关键是对自己时代人民生活根本关切的理论洞察,这是产生好哲学的首要条件。

  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化或*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哲学的主流?为什么中、西、马哲学的融会贯通应以*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在我看来,原因在于它是*人*凡、真实和快乐生活的最优理论。马克思哲学的伟大洞见如前所述,一是看到了哲学现实化、世界化、人民化的历史条件,即工业革命的巨大生产力使每个人全面发展成为可能;二是看到了改造资本逻辑使巨大生产力造福于所有人,使人人都能“从事批判”的现实性。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元逻辑”、“元问题”的根本批判。在资本最大化自身的资本主义逻辑没有终止其有效性之前,马克思哲学从根本上是不可超越的。近代以来*人的现实苦难并不仅仅是资本造成的,但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却是古老*受到的最大创伤,是*被迫进入世界历史、进入资本逻辑的起点。从此以后,每个*人要*凡、真实、快乐地生活,就必须在反抗和屈从资本统治中做出抉择,就必须认真地对待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的理论学说。*的五千年文明、辽阔的国土、世界第一的人口等所形成的民族自豪感,使*人难以快乐地成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庸,难以驯服于资本的逻辑而过上愉快的白领生活(实际上*作为后发展国家和*的巨大人口数量,如走资本主义道路则大多数人不能成为白领),那就必须选择自己的道路,从而也就必须在马克思哲学、*传统哲学和一些西方哲学理论中寻求对抗资本逻辑的理论资源,中、西、马哲学的互动交流只能在系统批判资本主义的马克思学说中找到理论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化是*人民的历史选择,也是建设有*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选择,*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是*人反思和解决自己生活问题的最优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化同时也是*传统思想和传统哲学的现代化。在*传统哲学中虽然没有直接批判资本主义的理论资源,但是却有反抗强权、压迫、专制的理论传统,特别是有反抗外族侵略的爱国主义传统,这无疑是*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化与*传统思想现代化的互动过程,肯定不是一帆风顺、只有积极实践后果的理想过程,我们也必须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甚至是惨痛的教训。*悠久的封建传统会使马克思主义在*化过程中沾染封建专制思想的毒菌,*革命和*建设的艰难和危机要求理论的统一性、齐一性,也有可能助长*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条化、公式化的倾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探索精神和自我批评的原则被弱化,而教条式的理解、实用主义、机械主义的套用乃至不同程度的曲解,损害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声誉。此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西方哲学和西方文明高度发达的产物,它虽然力求使哲学世界化、人民化,但却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人民教育水*极大提高的条件下才能成为现实。在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普及教育中,一方面同时宣传普及了许多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含的科学知识和文明观念,另一方面也难以避免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简单化、庸俗化。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多年的学术积累,我国的学院化哲学、论坛哲学突破了传统教科书哲学的束缚,学术水*有了很大提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学理、道理及其政治含义有了更充分的理解,我们可以更有信心地选择各派哲学的积极成果,尝试创造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哲学理论。朴素地追问我们自己的问题和希望,我们是否渴望*凡、真实、快乐的生活?在拒绝了西方发达国家中产阶级的幸福模式之后,我们如何在小康生活水*上努力实现马克思每个人自由发展的理想?这些朴素、简单的生活提问,有可能是评判、选择中、西、马各种哲学的有效视域。

  首先,必须对传统教科书哲学进行改革,此项工作虽已历时多年,其中如高清海先生的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但高校的哲学原理教学大致依然如故。我们期待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能有较大的进展。哲学原理教科书改革的必要性从根本上说是它严重脱离了*的现实生活,它不能促进反而阻碍人们获得健康、真实、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念。它不是以有限理性的人的眼光看世界,而是以所谓“神目观”构造世界,它让人成为神,而又让“客观规律”的自然之神主宰人。按照一些学者的看法,它在哲学原则上基本是前康德哲学的机械唯物主义。这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要受到西方哲学背景学者的轻视和嘲笑。

  其次,按照我们自己的生活感受追求我们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就不能期待西方哲学给出现成的答案或拯救之道。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各民族确实面对许多共同的全球性问题,但对这些全球问题的感受和解决方式却很难有“普世伦理”或“重叠共识”。各种哲学的对话、信仰的对话是必要的,目的是增加理解、扩展视野,却不能接受某种惟一的哲学、宗教或其他世界观理论。套用阿多诺和利奥塔的说法,如果只有一种惟一的哲学,它必是恐怖的形而上学或死亡哲学。

  最后,追求我们自己的*凡、真实和快乐的生活,需要从自己的思想传统中汲取智慧,但更需要对*传统思想的无情批判。汉、唐盛世之后,*人可能没有多少真正快乐的日子。其中泛伦理主义或伦理中心主义的文化禁锢负有一定责任。作为*哲学史的外行,我曾提出海德格尔式的*哲学史解读,即回到尚未被伦理规范僵死化的思想源头,寻找我们自己文化最初的鲜活的生命感受和存在经验,找*族思想的活力。

*古代哲学论文3

  一、*哲学是*文化的核心

  “新文化运动”时期,中西文化论争如火如荼之际,梁漱溟力排众议’提出了个性鲜明、见解独到、自成一家的*哲学观,旨在寻找*文化及其哲学摆脱困境、走向复兴的途径。严格地说,梁漱溟的*哲学观是文化哲学观,其中心问题是*哲学与*文化的关系问题。

  当时的知识分子看到在中西文化的对抗中,西方文化绝对地压倒*文化,有人便因此主张将*文化根本打倒,连根拔掉!这实际上是“全盘西化”论的先声。站在维护*文化的立场,梁漱溟当然反对这一主张。问题在于面对*文化的现实境遇,要肯定*文化,就必须对它的合理性、正当性特别是在现时代的意义和价值作出让人信服的论证:“东方化究竟能否存在?”

  梁漱溟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生活的样法,而“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生活样法不同根本上在于意欲的不同(方向),也就是生活态度(人生态度)的不同。去求一家文化的根本或源泉,只要去看作为文化根源的意欲,即人生态度。中、西、印三种文化分别代表着人类文化可能的三种类型、三种路向。

  西方文化代表着第一路向,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奋力取得所要求的东西,设法满足其要求。第二路向的代表是*文化,以意欲调和折中为其根本精神,遇到问题不去要求解决、改造局面,而是要求我自己的满足,随遇而安。第三路向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走这条路向的人,遇到问题就想根本取消这种问题或要求,第三路向以印度文化为代表。

  梁漱溟认为,人生态度和方向没有不偏的,都有其好的地方,都有其不好的地方;无所谓哪个文化就是好的文化、合用的文化,哪个文化就是不好的文化、不合用的文化。代表人类三种不同人生态度的中、西、印文化没有是非之分、好坏之别。这样,梁漱滨以其相对主义的文化观肯定了*文化的合理性、正当性。

  然而,对不同文化的选择却有一个是否合于时宜的问题。梁漱溟认为代表三种人生路向的中、西、印三种文化构成世界文化的三个时期、三个步骤。在梁漱溟看来,人生不外三种问题:

  (1)物质生活问题,主要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

  (2)社会生活问题,主要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

  (3)精神生活问题,主要表现为人与自身的关系。以西方文化为代表的第一路向是生活本来的路向,这条路走到今天,成就了西方的科学与民主。*人不待把第一条路走完,便中途拐弯到第二路上来,着力解决人生的第二种问题,即社会生活问题。*文化把以后要走的路提前走了,成为人类文化的早熟形态,少有对自然的改造,欠缺西方走第一条路所成就的科学与民主。世界文化的第二步骤就是指*文化的复兴。代表第三路向的印度文化,着眼于人生的第三种问题,即人与自身的关系问题。*文化复兴之后将继之以印度文化复兴。西方意欲向前改造环境以求满足的路已经走到了尽头,人类开始转人人对人的问题的时代,*文化第二路向的人生态度正是世界文化的出路所在。梁漱溟的世界文化三期说表明了他在文化观上的历史进化论的立场,论证了*文化在现时代及未来人类文化发展中的价值和意义。

  梁漱溟的三种文化类型说强调了文化的个性、特殊性及其形成的原因,而世界文化三期说则强调了人类文化的共性、普遍性及其形成的原因。文化就是人类的生活,人类的生活是一个整体,变动中又有相对稳定的东西,那就是形成该文化的人生态度。一方面,梁漱溟始终强调人生态度决定文化的发展方向,对于一种文化而言,人生态度具有根本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梁漱溟认为一种文化存在的历史条件发生改变,人生态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梁漱溟的文化观主要由文化相对主义和历史进化论构成。文化观上的相对主义的立场使他没有因为历史进化论的立场而深陷绝对主义进化论的泥淖、得出“全盘西化”的结论。文化观上的历史进化论则使他在肯定*文化的同时认识到*文化的缺陷及成因,这为他的全面吸收、借鉴西方文化的主张提供了依据。在新文化运动中,梁漱溟被认为是文化保守主义的代表,不过,梁漱溟保守却不守旧。他认为*文化的出路是“对于西方文化是全盘承受,而根本改过,就是对其态度要改一改;批评的把*原来态度重新拿出来”。—是坚持*文化的根本——*人的人生态度,二要吸收西方的民主精神、科学精神。梁漱溟认为西方文化中的科学和民主是人类文化普遍性的因素。*文化要成为民族的、个性的,也必须是世界的、普遍的。他说东方化(实质是*化)还是要连根的拔去,还是可以翻身呢?此处所谓翻身,不仅说*人仍旧使用东方化而已,大约假使东方化可以翻身,亦是同西方化一样,成一种世界的文化。现在西方化所谓科学和‘德谟克拉西’之二物,是无论世界上哪一地方人皆不能自外的。”

  *哲学是*文化的代表和核心。梁漱溟认为哲学就是有系统的思想,首尾连贯成一家之言。而思想是对宇宙、人生各种问题所抱的态度和意见?。态度是思想的中心,它关乎人的情感和意志;意见则关乎人的理性。哲学的中心就是人生态度。梁漱溟把文化的根本问题归结为人生态度问题,其实就是把文化的根本问题归结为精神问题、思想问题、哲学问题。人生态度在一种文化中一旦成为人们的自觉认识,就有可能转化、提升为一种思想乃至哲学,并在文化的发展中得到传承。*人的人生态度在*文化的历史发展中早已凝聚成*人普遍认同的思想和哲学,这样,蕴含着*人人生态度的*哲学自然成为*文化的代表和核心,并得到肯定。现在,*文化的更新关键是作为*文化核心的*哲学的更新。

  二、*哲学的更新一从古代玄学到现代哲学

  *哲学的更新与*学术的特点直接相关。梁漱溟把中西学术的不同概括为科学与玄学(艺术)的不同:西方的科学精神就是一定要求一个客观公认的确切知识。一切要根据科学,用科学方法把许多零碎的经验、不完全的知识经营成学问,科学研究的是多而且固定的现象,对事物的认识是理性的、分析的,所用的观念明白而确定。*的玄学(艺术)精神全然蔑视客观规矩,强调心心传授,强调天才秘巧。玄学所讲的是一而变化、变化而一的本体。玄学对事物的认识总是直觉的、整体的,所用的是无定实的观念,如阴阳等。

  梁漱溟认为,*人大半喜欢拿阴阳等来讲学问,其结果是一切成了玄学化的东西,有玄学而无科学。显然,*古代哲学是无处不适用的玄学,或者叫形而上学,而不像西方哲学以一门完整、独立的学科体系的形态存在。为了强调中西方哲学的区别,梁漱溟常常用玄学、形而上学来指称*古代哲学。

  虽然*古代哲学以一种普遍的思想、观念、态度的形态存在,但梁漱溟认为不能因此得出结论说*古代没有哲学。梁漱溟对“哲学”的理解超越了西方传统的哲学观。在他看来,哲学就是有系统的思想,哲学与科学有相通之处又有根本的不同,科学对世界的认识依从于客观,不夹杂主观的好恶取舍;

  哲学对世界的认识同样不能无视客观事实(这与科学相通),但带有主观的好恶取舍,而主观的好恶取舍宽泛地说就是人生态度。西方哲学是西方文化的产物,是哲学形态的西方文化。玄学是*文化的产物,是哲学形态的*文化。要回答*古代有无哲学的问题,前提是明确什么是哲学。实际上人们常常以西方哲学为标准来拷问*哲学,这是西方中心主义的体现。梁漱溟以其相对主义和历史进化论的文化观不仅否定了西方中心主义,而且充分论证了*文化的意义和价值。站在文化普遍性和历史进化论的立场,梁漱溟基本上同意孔德关于人类文化由宗教、玄学(哲学)向科学进化的观点。*人第二路向的人生态度比西方少走了一大段路,知识未开,尚未走出宗教玄学的圈,*哲学需要实现从古代玄学到现代哲学的转变。*古代玄学的缺陷在于欠缺科学的方法和知识,现代*哲学需要像西方哲学一样,把具有人类文化普遍性的科学方法和知识作为自己的基础:“怎样引进这两种精神(科学与民主——引者注)实在是当今所急的;否则,我们将永此不配谈人格,我们将永此不配谈学术。”⑴209*哲学的更新就是实现作为一种普遍的思想、观念、态度的古代玄学向一门独立学科(科学)——学术的现代哲学的转化。

  现代*哲学必须引进西方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把知识研究作为自身的基础,但不能再走西方哲学的老路,变成科学哲学,而是应当保持自己的特性。西方科学哲学照搬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把整个宇宙当成一个绝对的、呆板的存在去研究,有意无意地把哲学等同于其他科学,丧失了哲学自身的独特性,导致西方哲学的大衰竭。传统的*哲学——玄学所以站得住,就在于没有陷人西方、印度哲学的错误。梁漱溟说这只有辟出一条特殊的路来,同宗教一般的具奠定人生勖慰情志的大力,却无借乎超绝观念,而成功一种不含出世倾向的宗教;同哲学一般的解决疑难,却不仅为知的一边事,而成功一种不单是予人以新观念并实予人以新生命的哲学。”也就是说,现代*哲学应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坚守第二路向的人生态度,勖慰*人的情志,又要避免走向宗教;二是奠基于科学知识之上,能解除人们理智上的疑惑。

  三、*哲学的特质

  梁漱溟从*哲学的问题、*哲学的方法、*哲学的本质、*哲学的目的等方面与西方哲学比较,来揭示*哲学的特质。

  (一)*哲学的问题:内在的生命

  梁漱溟认为*形而上学(*哲学)的问题与西洋、印度全然不同。古代西方的形而上学围绕着对于宇宙本体的追究,他们理解的本体是呆板的静体。*古人对诸如宇宙本体这样呆板静体的问题一般都没有多少兴趣。他们多是关注运动、变化的事物——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梁漱溟认为,西方哲学之所以走向“科学哲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西方第一路向的人生态度使哲学与科学具有共同的问题意识,这使西方哲学容易丧失自身的独特性,模糊与其他学科的界限。*人持调和持中的人生态度,认为宇宙间实没有那绝对的、单一、极端、不调和的事物,一切事物都是相对、*衡、调和的,他们感兴趣的是宇宙的变化流行,因而着眼于内在生命。

  直到今天,许多人都基于对西方哲学的理解,把哲学理解为形而上学,哲学主要是探究宇宙本体是什么的问题。依据这种哲学观,有些人否定*哲学的存在,更多的人常常用西方哲学的问题硬套*古人的思想,或者随意裁剪*古人的思想。如,冯友兰与熊十力对古代*哲学所讲的“良知”的认识就有很大的不同。冯友兰认为良知是个假定,而熊十力则认为良知是真真实实的,而且是一个呈现,须要直下自觉,直下肯定。牟宗三认为,这一分歧在于冯、熊二人对“存在”的认识根本不同,冯友兰对“存在”的认识停在经验层、知识层上;熊十力所理解的存在(良知)是内在的生命存在。古人所言的良知是生命的学问,而不是西方“自然”的学问。从“生命的学问”角度看,良知永远不能客体化,不能对象化,因为良知是内在的生命。只有把主体恢复为主体,把人恢复为人,良知之“明”才会呈现出来。

  我们可以将牟宗三对良知的理解看成梁漱溟的*哲学观的当代回响。梁漱溟说,西方哲学“一味向外追求,完全抛荒了自己,丧失了精神,外面生活富丽,内里生活却贫乏至于零!”⑴181人们通过西方哲学无法得到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确证。在梁漱溟看来,哲学以人生态度为中心,对人、人的生命的关切应该贯穿哲学的始终。*哲学始终以生命为根本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是生命的学问,最为根本的学问。

  (二)*哲学的方法:直觉与生命的学问相应,*哲学的方法是直觉。

  梁漱溟认为,宇宙的本体是“生命”,是绵延,宇宙现象则在生活中显现,为感觉与理智所认识。理智适应于研究客观、静体的自然。而要认识宇宙的本体——生命,非感觉理智所能办,必有生活的直觉才行要晓得感觉与我们内里的生命是无干的,相干的是附于感觉的直觉;理智与我们内里的生命是无干的,相干的是附于理智的直觉。我们内里的生命与外面通气的,只是这直觉的窗户。”⑴146直觉作为一种认知方式,对事物的认知不再停留在现象上,而深入到生命中去,认识的不再是生命的局部,而是生命的全部。这时生命便是浑融而完整的,没有主观、客观的二分。直觉所得不能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语言文字只是理智的形式。形而上学研究的是运动变化的生命,所以讲形而上学要用流动的观念而不能用明晰的固定的概念,概念只能诠释现象。

  梁漱溟是现代哲学家中“第一?个倡导直觉说最有力量的人”。为了强调中西哲学的不同,梁漱溟把直觉与理智对立起来,更多地肯定前者,否定后者。在中西学术的比较中,梁漱溟已经指出:“科学的方法所得的是知识,玄学的方法天然的不能得到知识,顶多算他是主观的意见而已。”⑴35这里所说的“玄学的方法”就是他倡导的直觉。同时,梁漱溟也认为更新的*哲学必须吸收西方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先要进行知识的研究,所谓科学方法恰恰正是他所否定的理智。这就导致了梁漱溟认识上的自相矛盾。

  梁漱溟不是没有觉察到这一矛盾。直觉固然是*传统哲学的方法,但*哲学要建立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就不能停留在直觉的方法,而必须探明直觉所特有的逻辑。他说直觉也只能认识那些观念(阴阳等)而已,他并不会演出那些道理来,这盖必有其特殊逻辑,才能讲明以前所成的玄学而可以继续研究。……不过我们一定可以知道这个方法如果弄不出来,则*一切学术之得失利弊,就看不分明而终于无法讲求。我们又相信除非*文明无一丝一毫之价值而已,苟犹能于西洋印度之外自成一派,多少有其价值,则为此一派文明之*的方法必然是有的,只待有心人去弄出来罢了。此非常之大业,国人不可不勉。”这里,梁漱溟为现代*哲学的发展提出了方法论的课题。

  (三)*哲学的本质:理性

  梁漱溟认为西方哲学是理智的、科学的,*哲学是直觉的、本能的。他把理智、本能看*的两方面,在理智与本能二分中,更看重人的本能,认为本能冲动是人的生命中最有力量的。直觉源于人的生命,直觉就是生命的本能。梁漱溟理智与本能二分的思想主要是基于西方哲学(如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和现代西方心理学的观点。另一方面,梁漱溟又把理性、科学看*类文化中的普遍性的因素。由此就可能推导出*哲学是非理性甚至是反理性的结论,当然,这个结论梁漱溟自己也无法接受。

  梁漱溟发觉把本能当作人类的本性极不妥当?如果把人的生命本能当作人类本性就无法从根本上把人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正是由于人之外的一切动物陷于本能生活中,整个生命沦为个体生存与后代繁衍两大问题的方法、手段、工具,尽失其生命本性,与宇宙大生命不免有隔。另外,人的生命(生物)本能实际上与其他动物相比反而有所削弱而不是加强。正是人类反本能的理智才把人类生命从动物式的本能中*出来,不再落于生存与种族繁衍的工具地位,而开始有了自己。理智发展并取代本能,人类生活依赖后天的学习去实现。对人来说本能是工具,理智同样是工具,人类用理智去认识客观自然,却无法认识宇宙的本体生命。梁漱溟认识到先前理智与本能二分不足以揭示人的本性,又回到*传统哲学本身。

  人的本质在于人所特有的心,这是*传统哲学重要的观点。梁漱溟对传统思想做了新的诠释和发展。他认为广义的心由知与情构成,知包括理智与感觉,情指情志。理智把人类的生命从本能中*出来,其所得的“物理”,不夹杂一毫感情。人的情志具有是非好恶之情,蛊然与本能相关,却不一定从本能而来。伴随本能而与之相应的感情是有所为的,与利害相关;还有一类无私的感情超越了利害,超越了本能。此无私的感情,正是自觉之人心。总之,心是从人的生命中流露出来的,人人所本有,但它绝非本能。人走后天选择的路,心能战胜人的本能而统率之,它是人真正的主宰。

  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梁漱溟把人心细分为理智与理性。理智所得是“物理”,理性所得是“情理”。理智是人心之妙用,理性是人心之美德。后者为体,前者为用,体用不二。人类的生物性本能从属于理性而涵于理性之中。人心涵盖了人的本能、理智、理性,理性是人心的本质。由此,他得出*哲学的本质是理性的新结论。

  (四)*哲学的目的:思想与人生的统一

  梁漱溟以儒学为例阐述这一问题,他说孔家所以值得特别看重,越过东西一切百家的,只为唯他圆满了生活,恰好了生活,而其余任何一家都不免或多或少窒碍、斫戕、颓败、搅乱了生活。”

  (1)184“孔子的学问就是他的生活”。“在孔子,主要的只有他老老实实的生活,没有别的学问。说他的学问是知识、技能、艺术或其他,都不对。因为他没想发明许多理论供给人听,比较着可以说是哲学,但哲学也仅是他生活中的副产物。……他的道理是在他的生活上。不了解他的生活怎能了解他的道理”。

  (2)孔子的学问是生命的学问,孔子学问的出发点和目的在于探寻和实现生命的意义和本质。我们看到,集中记载孔子思想的《论语》,没有多少思辨性的理论,倒更像是一本人生传记,点点滴滴中透露着人生的智慧和感悟。孔子的学问只能在孔子的生活中去寻求,我们从他那里收获的也不应该是停留在纸上的一套知识理论,而是一种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能直接影响、指导我们的生活。

  *哲学旨在求得生命,西方哲学旨在获得知识。梁漱溟这样讲只是就传统的中西哲学不同的动机、目的而言的。梁漱溟认为,求得生命与获得知识并非截然对立,而是相辅相成。更新的*哲学要把实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与向人们提供建立在科学知识基础上的新思想、新观念统一起来,追求思想与人生的统一。


哲学与人生论文3篇(扩展7)

——体育与人生作文3篇

体育与人生作文1

  体育,天神的欢娱,生命的动力!九月,勤中也迎来了自己的体育节。

  今年的体育节开幕式很精彩,每一个班级的入场式都格外抢眼。24个班级依次踏着整齐的步伐,雄赳赳地朝司令台走来。他们拿着纯洁的白鸽,挥舞着手中的彩带,羞涩地走着。我有幸参加了我们班的入场式表演,为班级表演腰鼓。在准备区,我们几个敲腰鼓的还在紧张的排练,鼓声响彻天际,回荡耳边。终于,该我们上场了,我很兴奋,昂首挺胸地大步向前走,伴着有节奏的鼓声,在全校同学地注视下,我们班顺利的完成了表演。

  体育节的开幕式让我难忘,但是运动员的激烈比拼才是让我最难忘的。跑步,在红色的跑道上,运动员们伴着风、伴着欢呼,努力拼搏。他们每一次踩下坚实的一脚,我都为他们感到骄傲。今年的体育节,我很光荣的参加了女子800米的比赛,这次比赛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九4班的团结。在比赛前,我很紧张,但是我的好朋友们都来为我加油,这让我很感动。比赛开始了,我有些不知所措地站在起跑线上,朋友们都走了,我很无助。发令枪终于还是响了,比赛很激烈,在一开始,我就被撞到了后面,但我不敢停下,因为我知道我在为九4班跑。跑了一圈,就累了,拖着重重的腿在跑道上蹒跚。我跑到了九4班,我听见了,我听见所有的同学都在为我加油,那个时候,我使尽了力气,拜托了最后一名的头衔。那时,我想自己已经机械化了,因为我感觉自己不在跑步了,我感觉我厚实的双腿已经不在了。第二圈,同样是挣扎着前行,同样是在九4班前,我拼了最后一口气,奋力一搏,到达了终点。我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虽然只是倒数第二,但我心中挥之不去的激动,让我热泪盈眶。感谢九4班,在我最无力的时候支持着我,感谢老师,当我在跑道上看见您为我呐喊时,您可知道我心中的那份感动。当其他的跑步项目开始时,我也像当初的你们努力呐喊。不知道为什么,每一次呐喊都想哭,每一次呐喊都有感触。九4健儿们,你们加油跑,当我们分唇、启齿的那一刻,就是你们辉煌的一刻。体育节就是锻炼我们的意志,也是让我们表现自己的舞台。

  曾经何时,多少成功人士站在领奖台上获奖,手捧奖杯;曾经何时,多少运动健儿站在领奖台上,手捧鲜花、戴奖牌,*徐徐上升;成功、是激昂的、震撼人心的,然而,成功,更是自己的对手。 不经风雨怎得彩虹,成功必须是付出巨大的辛勤劳动和汗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多少才收获多少。

  日已偏西,夕阳无限美丽。体育节的圆满结束,让我感慨万千,这是我们初中的最后一次体育节,也是我初中体育节唯一参加项目的体育节。我们坐在草坪上,听老师宣布体育节的闭幕,不过,我没有遗憾,因为我拼搏过。感谢勤中,感谢九4!

体育与人生作文2

  今天本来很有意思的体育课出了点意外。这是怎么回事?来和我一起看看。

  体育课下半节,我们开始玩跑步游戏。第一轮,姐姐输了,跑了一圈。第二轮,我们输了,所以我们去跑步。就在我们跑得飞快的时候,一场车祸发生了,摔倒了!我们这些跟踪她的人一看到她摔倒,就立刻围拢过来把她抱起来。他们见自己没受伤,就留下邓兰、润乾和我,其他人继续往前跑。我们一看她没有流血,就商量带蒋去洗膝盖上的灰尘。我们扶她到一楼的游泳池。我们看到离我妈办公室很近,就自告奋勇说:“我去拿点纸给她擦。”“走!”邓兰和润乾说:我冲进妈妈的办公室,从抽屉里拿出一些纸巾递给妈妈。他们用水浸湿纸巾后,轻轻地擦去伊彦膝盖上的灰尘。“丁”,铃响了,我们扶她*室。班里甚至有男同学嘲笑江伊彦的堕落,活该。真的错了。

  我心想:我同学受伤了,他们不但没有安慰她,反而嘲笑她。如果他们的男生受伤了,我们女生嘲笑他们,他们会难受吗?

体育与人生作文3

  没有人会看路边冰冷的便利店,也没有人会注意到店里有一个孤独的老奶奶,迷迷糊糊的盯着墙上的时钟,秒针的机械声音在空旷的气氛中回响,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

  我还记得那个温暖的下午,我和几个同学还有家长来到一家便利店。这家小便利店是一位70多岁老妇人的家。

  来到便利店,看到老奶奶坐在门前仰望蓝天,没有一丝白云,仿佛错过了快乐的时光。她的眼睛流露出幸福的光芒,但我们的眼睛有些湿润。什么样的人会靠过去的回忆生活?奶奶,我多么想温暖你孤独的心!

  我们跑向老人,他慢慢低下头,仿佛还没有从记忆中醒来,带着一丝迷茫看着我们。

  我们拉着奶奶粗糙的手,小心翼翼地把她扶起来,一个个向她介绍自己。这位老人似乎是很久没有见过这样兴奋的人了。他饶有兴趣地听完了我们的介绍。她的脸上布满了灿烂的笑容,她的表情似乎也随着这个笑容变得生动起来。父母已经开始给老人打扫房子了。一个小房间里充满了欢乐的气氛,温暖仿佛融化在空气中。老人笑得合不拢嘴。我们拿出抹布,跑进厨房拿点水,开始打扫房子。家具上的大量灰尘让我们感到悲伤,也坚定了想帮助老人的心。我用抹布轻轻地小心翼翼地擦着,从显眼的角落到不显眼的角落,从窗户到地板,从电视到沙发,我的小身影不停地在房间里徘徊。奶奶非常高兴地看着我们。激情如火在屋里燃烧,每一颗心都渴望为奶奶做点什么。我们多么想弥补奶奶留下的幸福啊!奶奶,让我温暖你孤独的心吧!

  时间不等人,我们要走了。父母特意在奶奶的店里买了点东西,奶奶知道我们要走了,很不爽。我跑过去捏奶奶的手。奶奶,我们改天再来!奶奶舒展着眉头,开心得像个孩子。那一刻,我觉得奶奶只是一个孩子,一个需要好好照顾,渴望幸福的孩子。

  后来我经常去看她,舅舅家就在附近,他也去看奶奶。有几次去的时候,看到舅舅深情地牵着奶奶的手说话,笑声传得很远很远…

  现在,老人已经被亲戚接走,便利店关门了。这家小便利店不再孤单。它见证了奶奶的孤独和温暖。对我来说也成了美好的回忆,因为我曾经给过这里孤独的奶奶温暖。


哲学与人生论文3篇(扩展8)

——人生哲学语录3篇

人生哲学语录1

  1、简单出精英,简单生快乐,简单产实效。简单的活着,善良、率直、坦荡,把*凡的日子变得有情趣,把苦难的光阴变得甜美珍贵,把沉重的生活变得轻松活泼,把烦琐的事情变得简单干练,去品位人生的韵味,享受人生的乐趣。

  2、放不下自己是没有智慧,放不下别人是没有慈悲,每一个人都要懂得放自己一马,也要放别人一马,不要把生命浪费在钻牛角尖上。生命的路很长、很宽敞。

  3、不要心生怨恨,这里的风景没有错,是你的错觉误导了你。对于这里的风景,你应该心存感激,感激它曾带给你的快乐和美好,感激它曾让你的生命长河中泛起一朵浪花,感激它让你的记忆里多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4、罗马人凯撒大帝,威震欧亚非三大陆,临终告诉侍者说:请把我的双手放在棺材外面,让世人看看,伟大如我凯撒者,死后也是两手空空。

  5、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人的心若死执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

  6、去把人字写直写大,活出一种尊严,活出一种力量,不向金钱献媚,不向权势卑躬。清贫,是一首朴素的歌;*凡,是一行亮丽的诗。微笑着,我们去唱去吟,去*静中看红尘飞舞,在孤寂中品世事沉浮。

  7、思想消极,行为懒惰,昏昏欲睡,碌碌无为,接受无聊、无趣、琐碎、颓废,对*庸者来说,*庸也是一种人生态度。

  8、每当欲望来时,人自会有一股贪、馋、倔、拗的怪异大力。既达既成既毕,接着来的是熟、烂、腻、烦,要抛开,非割绝不可,宁愿什么都没有。

  9、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10、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11、生活简单,迷人;人生简单,幸福;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太累;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贡献;要活出简单真不容易,要活出复杂却很简单,要学会简单其实真不简单。

  12、加油,用微笑面对生活,用笑容改变一切或许我该记住,再烦也别忘了微笑,再急,也要注意语气,在苦,也要坚持,再累,也要爱自己。

  13、朝花暮日,风景依旧,春去秋来,物是人非,似水流年,浮生若梦。一天天,一年年,岁月像风一样,在我们的指尖不经意间就过去了。

  14、生活如梦,但非梦,梦与现实总隔着千山万水。无数次睡着做梦,醒后打假,真相看透后反手把梦咚咚击碎,然后对着它惆怅地说,真是不堪一击,不过如此。生活不是梦,但有必要做点梦。

  15、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是为了自己,其它的一切都只是虚妄而已。对自己好一点,不要苛求太多,向着心的方向不断追寻,不断努力,才能无愧于自己的生命!

  16、每当欲望来时,人自会有一股贪馋倔拗的怪异大力。既达既成既毕,接着来的是熟烂腻烦,要抛开,非割绝不可,宁愿什么都没有。

  17、善待自己那是一种境界,你做到了就会少了许多的烦恼和忧愁。心眼所及则是:看山则心静,看水则心清,看树则心朴,看月则心明

  18、金无赤金,人无完人。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给自己留一点空白,也给他人留一点空白,你会发现生活原来是那么有滋有味丰富多彩,在遗憾中体味人生的道理,明白人生的意义。

  19、用宽容的心去欣赏每一个人的优点,你会发现世界很美,阳光很灿烂,你的心也会很明媚,你的天空也会变得很蓝。

  20、情之势,可求而不可求。不为追求而追求,常怀坦荡。世间之事。尽其力,俟其变化,悟其玄机。克复内心之黑暗冰冷,使身心常浴阳光之洗礼!

  21、今生今世,每个人要如何定位自己,要如何看待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从来不曾以「长度」去衡量,是「深度」让生命璀璨闪亮。

  22、在人的这一生中,事业上的失败,爱情上的失败,学业上的失败,其实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做人的失败。

  23、一个人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都是由自已决定的。善良宽容虚怀若谷就能营造幸福*安快乐;自私嫉妒小肚鸡肠带来的往往是痛苦烦恼和灾祸。

  24、进入社会,就是一个新的环境,接触新的人,你的所有过去对于他们来说是一张白纸,这是你最好的重新塑造自己形象的时候,改掉以前的缺点,没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都应该以全新的形象出现。

  25、总有段时间我们想找一个像自己的人,然后结果常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孤独的。后来他们说:相似的人适合一起欢闹,互补的人适合一起变老。才发现确实。

  26、人生不要被别人所控制,决定你命运的是自己,人生不要被金钱所控制,决定你幸福的是知足。人生不要被仇恨所控制,决定你快乐的是豁达,人生不要被表象所控制,决定你成熟的是看透。

  27、拥有一个好朋友,比拥有一段感情要*实的多,在人的一生中,每一次用心的投入都是一种伤害。而朋友则不同,你可以在拥有朋友的同时体味到人性的纯美、真情的可贵。友情同样是一种爱,一种更高尚更至诚的爱。

  28、我们才是拯救自己的上帝。远离抱怨的世界,我们才能在自己生活的原点改变自我,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收获成功的喜悦和幸福的生活。

  29、其实人活着是很简单的,脚踏实地做好自己工作,闲来陪陪父母家人。多些宽容少些贪嫉,理诸位全都明白。再有闲暇的时间就泡上杯清茶读一读自己喜欢的文章,也许你会发现生活是那么的轻松写意。人啊,活着别太累!

  30、学会弯下身子迁就,接受一切,就得到一切。无可无不可,心怀恬淡如流水行云,享受已有的,这样生活才是真实的,我们做人做事也需要这种生活态度。

人生哲学语录2

  1、每一天都想放弃,但每一天又都坚持下来了。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2、人生烦事无数,耐得住便是晴天;世上繁华三千,看得淡即是浮云。

  3、一生必须尊重三种人:一个是辛辛苦苦把我养大的人,一个是在我跌倒时扶我起来的人,一个是陪我到老的人。

  4、你喜欢我,我喜欢他,光凭这一点你就永远输给他了。

  5、谁也不愿意满腹抱怨的过日子,可生活有的时候真的让人苦不堪言。

  6、明知别人不喜欢听的话就不要再说了,你只是逞了一时的口快,却容易让人从内心产生反感,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尽量不做。

  7、人越往上走,心应该越能往下沉,心里踏实了,脚下的路才能走得安稳。所以呢,向往富足是好的,但在通往富足的路上,别忘了带上知足的心。

  8、忙的时候虽然累,但是忙完了会特别畅快舒服;闲的时候虽然爽,但是闲的时间长了心就慌了。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9、做到大致的善良,然后恰到好处的冷漠,和适可而止的关心,你的生活会轻松很多。

  10、事实上我们都比自己想象中要知道得多,只是喜欢装聋作哑。

  11、你是什么样的人,就容易遇到什么样的人。做最好的自己,才能遇到最好的别人!

  12、偶尔会想念童年时光,不知愁滋味,不用担责备,不会为别人心碎,不知人间苦累。

  13、如果一样东西你得到了,却觉得不过如此,那么这个想得到其实就是你的欲望,如果一样东西你得到以后依然爱不释手,这才是你真正想要的。

  14、水可干而不可夺湿,火可灭而不可夺热,金可柔而不可夺重,石可破而不可夺坚。

  15、愿你早日领教过这世界深深的恶意,然后开启爱他妈谁谁的快意人生。

  16、一个人只有当他学会克制时,才踏入了成熟的第一扇门。

  17、年龄越大,越学会了顺其自然,不想再挽留什么,相信该在的不会走。

  18、你才二十几岁,就担心这辈子再也遇不到喜欢的人了。余生很长,何必慌张。

  19、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与自己相处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你最终也会明白,最需关爱的不是别人,是你自己。一个人的生活就像一张白纸,我们有的是机会开始,只是,别急着结束。

  20、在人之上要看得起人,在人之下要看得起自己。

  21、感情中的信任真的特别脆弱,只要辜负过一次,就足以让对方怀疑你一生,无论怎么弥补都是徒劳。

  22、认识自己,看清自己,比读懂他人更重要。

  23、无须匆忙,该来的总是会来,在对的时间,对的人,因为对的理由。

  24、不要拿着别人的地图,找自己的路。

  25、人生本就是一个筛选和舍弃的过程,别和不值得的人纠缠。

  26、一开始工作要付出80%,不要付出全部,以后慢慢努力付出,这样才会表现你在进步。

  27、重复别人走过的路,是因为忽视了自己的"双脚。

  28、如果世界上曾经有那个人出现过,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而我不愿意将就。

人生哲学语录3

  1、一直不知道,心的背面是什么。也许是幸福,也许是伤口,别人不了解,自己也许也不了解。 有人喜欢把快乐存在心的背面,在冷的时候,孤独的时候,转身看看,去感受昔日的温情,也许感到温暖,也许感到力量。

  2、相信自己有福气,但不要刻意拥有;相信自己很坚强,但不要拒绝眼泪;相信世上有好人,但一定要防范坏人;相信金钱能带来幸福,但不要倾其一生;相信真诚,但不要指责所有虚伪。

  3、再伟大的事情,一旦离开了做人最起码的道德底线,它都将没有任何意义。道德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是国家,社会,家庭生活维系的基础。

  4、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我们所难以预料的。我们不能控制机遇,却可以掌握自己,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却可以把握现在;我们不能知道自己的生命到底有多长,但我们却可以安排当下的生活;我们左右不了变化无常的天气,却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情。

  5、人活着是一种心情!这个世界本来很简单,使我们把它搞得太复杂。人之所以痛苦,是由于你没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大多数人是在按照别人的要求生活,刻意的改变,违背内心的所想,所以痛苦。

  6、安然一份放弃,固守一份超脱。不管红尘俗世的生活如何变迁,不管在手中的东西轻重如何,我们虽逃避也勇敢,虽伤感也欣慰!我们像往常一样向生活的深处走去,我们像往常一样在逐步放弃,又逐步坚定。

  7、我们应该一天给自己一个希望。希望,看似很*淡的字眼,却包含着各种不同的内涵。试着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靠自己的努力和尝试去创造,去探索,去发展,就会进步,就会成功,你的生活也会因此变得美丽而又意义。

  8、想一想,那些属于我们的曾经,真的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只是觉得一切都消逝得那么快,现在的我们已经各奔东西了。

  9、生活是属于你一个人的,也只是你一个人的。当你徘徊在街角的时候,没有人给你指明方向;当突然下雨的时候,少有人来为你送伞,更不用提当你生病的时候,真的为你跑前跑后的人有几个了。

  10、人生如梦,岁月无情。蓦然回首,才发现人活着是一种心情。穷也好,富也好,得也好,失也好。一切都是过眼云烟。想想,不管昨天、今天、明天,能豁然开朗就是美好的一天。

  11、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已经得到的更加珍惜;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已经失去的留作回忆;想要得到的一定要努力;累了把心靠岸;选择了就不要后悔;苦了才懂得满足;痛了才享受生活。

  12、相传幸福是个美丽的玻璃球,跌碎散落在世间的每个角落。有的人捡到多些,有的人捡到少些。却没有人能拥有全部。爱你所爱选你所选,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13、生活在你心里比谁都清楚,你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是你自己选的。偶尔你也会问自己累不累,值得不值得,然后每次你都告诉自己,累但是值得。

  14、所有的苦逼和纠结,不过是为了将来能够不再纠结,可以在家人老去之前撑起家人,可以在自己老去之前度过一个苦逼但自己想要的人生。于是你总结出来,从来没有人逼着你这样子的生活,没有人逼着你去适应一个人,回头看的时候,一切都有迹可循。

  15、所有的苦逼和纠结,不过是为了将来能够不再纠结,可以在家人老去之前撑起家人,可以在自己老去之前度过一个苦逼但自己想要的人生。于是你总结出来,从来没有人逼着你这样子的生活,没有人逼着你去适应一个人,回头看的时候,一切都有迹可循。

  16、你知道幸福会来敲你的门,但那要等到你足够强大的时候才能等得到。成长就是哪怕你难过的快死掉了,你第二天还是照常去上课上班。没有人知道你发生了什么,也没有人在意你发生了什么。但如果没有这样的颠沛,我们也根本不会明白那个所谓的“幸福”是什么。

  17、已经固执了这么二十多年了,再固执几年也没有什么。你学会了无论是谁离开你的生活,都不要把那当做世界末日,你也学会了无论谁走进你的生活,都要感激。而你学会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该怎么样一个人生活。

  18、其实你始终相信梦想,虽然你常说你不信了;其实你始终相信爱情,虽然你常说等不到了;其实你明知道下句台词是什么,但你一样会被感动;其实你始终爱着这个世界,虽然你常说世界很操蛋。

  19、总有一天我们信仰的会失效,热爱的会消失,但永远记得,不管无论黑夜多么漫长不堪,黎明始终会如期而至。绝望的时候抬头看,希望的光一直在头上。

  20、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朋友。在所有朋友中,不能缺了最重要的一个,那就是自己。缺了这个朋友,一个人即使朋友遍天下,也只是表面的热闹而已,实际上他是很空虚的。

  21、“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这话听起来自负,其实适用于每一个人。可惜的是,多数人忍受不了这个失去了模子的自己,于是又用公共的模子把自己重新塑造一遍,结果彼此变得如此相似。

  22、世上有许多人,你可以说他是随便什么东西,例如是一种职业,一种身份,一个角色,唯独不是他自己。如果一个人总是按照别人的意见生活,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总是为外在的事务忙碌,没有自己的内心生活,那么,说他不是他自己就一点儿也没有冤枉他。


哲学与人生论文3篇(扩展9)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文章3篇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文章1

  在读《哲学与人生》之前,老师就说这是大师之作,敬畏之心已起;在读《哲学与人生》之时,就常常扪心自问;在读完《哲学与人生》之后,觉得不得不写点什么,一直就有东西从心底里想流露。但觉得我等之辈去对大师之作指指点点,是何等的不自量力,但转念一想,读后感,只是写给自己的记忆,是和以后的我分享此时的我的感受,总不能让大师的作品白白的在我眼前划过。

  傅佩荣,国学大师,中西方哲学的集大成者。

  在读《哲学与人生》之前,看过一段傅先生给台大新生讲课的视频,就觉得傅先生讲的特别*和,但内容的确让人触动。也许草草听一听觉得没什么,很快就从思绪中划走;但如果深思,却觉得有很多令人深省的问题,不得不让人越发思考。所以读这本书的目的,也是想能从本书中找到更多的问题,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心灵答案。

  当打开这本书,发现好像内容和书名有些不搭,更像是一本关于哲学史的书,像是傅先生将一幅长长的人物画卷慢慢的在你眼前打开,让总多的哲学大师(熟知的*哲学家和不太熟知的西方哲学家)从你面前缓缓走过。当你已经习惯,沉浸在这幅画卷中的时候,突然发现在不知不觉中,古人已经一一走过,只留下若隐若现的背影,最后是傅先生在讲他的“多元与融合”,在讲他的“身·心·灵”。

  哲学,让我这个理科生也能看得懂,把思维的模式和心里的感受写的让大家可以简单的体会,这种哲学是我第一次遇到的。

  正如书中所言,我一直以为哲学是形而上的东西,是拗口的长句加上难懂的逻辑,是“哲人之学”。哲学,与我等凡人何干?

  看完这本《哲学与人生》,才知道我的粗浅,也才痛恨众多所谓的哲学人士的误人子弟。

  其实哲学是“哲人解读凡人感受之学”,而这种感受只是略略高于生活,能给凡人深思和启示,能让凡人带着思考和追求活在这个世界上。

  每个人的一生都带着哲学,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哲学,自己所生活世界的哲学。人为何而活,哲学给出很多答案,本书没有给出答案,傅先生却一直在用行动证明着什么。也许,每个人在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才会有顿悟的感觉,但那时已无法交流。

  对《哲学与人生》这本书而言,都只不过是哲学通知教育中的一朵浪花,但这朵浪花却让我产生了对哲学的浓浓兴趣,也许这就是这朵浪花起到的作用。

  天空中虽不曾留下痕迹,但我已飞过。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文章2

  周六聚完餐回到宿舍,稍微收拾了一下,就开始看《哲学与人生》那本书,这也是毛概老师推荐的书之一。

  这本书的作者是台湾的书,听说这本书还被列为“高等学校哲学通识教学指导专家推荐用书”

  哲学,高中时学了一点点理论,到底是该如何定义,恐怕要对不起老师了。当年的老师是个帅气十足的女老师,很有激情的,总是干劲十足的。是个好老师,只可惜,我的智商实在不高,无法理解老师的许多话。对于哲学这么大的话题我就不下结论了。在拜读《哲学与人生》之前,我还真没有深究过,在这里有必要先熟悉一下哲学的定义:哲学的原意是“爱智”。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原来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生命是丰富的,但对每个人来说,都只能活在当下。”加油珍惜每一天……

  有人或许会问,“学哲学有什么用?又不能当饭吃。”的确,学哲学是不能当饭吃,但学了后却能知道“吃饭是为了什么?”学哲学可以让人变得明智,活得更有动力“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可以没有丰富的物质享受,可以没有良好的制度,却不能没有正确的理念”。在解释这句话之前,先讲这句话“文化有三个层次:器物层次、制度层次、理念层次。”那么这句话和上面这句话有什么关系呢?打个比方,现代人都讲究快乐,做什么事都是以是否快乐为前提。物质的提高和科学的迅速发展是否能证明社会的进步?即使在寝食无忧的生活里,人们是否就能快乐呢?有了一千万想两千万,有了两千万想五千万,人的欲望用无止境,追求不到时就永远在没有边界的痛苦里轮回。人是否快乐和物质没有关系。经济和科学属于器物层次,器物不能代表文化。制度也是一样。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活的人就比生活在社会主义下的人快乐,社会主义的人一定比封建社会的人快乐,我看不一定。想想你自己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快乐么?

  鲁迅先生曾说,“不值得读两遍的书便一遍也不值得去读。”然而现在人们读的书多是只够读一遍的书,书虽然多却很能挑出一两本有品味的,值得读两遍的书来,但《哲学与人生》却是例外。

  傅先生在自序中说到:“哲学脱离人生是空洞的,人生脱离哲学是盲目的。”因此,看这本书与其说是学点哲学知识,不如说是通过它来审视自己的人生。作者用通俗的语言将西方哲学与*哲学的精髓提炼了出来,并贯之以自己的思想,给我们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动,精深的课;在这里,我们不但会看到历史哲学大师的思想,而且会感悟到许多以前从未想过的东西。相信看过此书的人肯定能看透人生许多事情,看淡人生许多哲学课。在这里,我们得到的不仅是哲学的全部精华,更重要的是生命的本质和名利和挫折。

  “人的经验有时候需要概念才能展现内涵”。 一个人假设碰到一种情况或一种经验,但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他不知道这种情况和经验是什么,也无法去处理,没有体会也没有心得,更没有感知力,不久以后就忘了。即使再有相同的遭遇,也缺少先前的心得作为对照,几十年的人生虽然经历很多,但用言语表达出来却很少,对自己的一生很漠然,很无视,仿佛一生都是很苍白的,生命力的乏弱使他感受不到生命的快乐和痛苦。

  对于作者的某些观点或许我不是太赞同,但由于此书谈论的是人生,对于人生,本来就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可提供,正如作者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说,“一个人对于宇宙和人生,一定要存在敬畏的心。因为其中充满了许多奥秘,而这些奥秘永远不能被解释清楚。”既然是奥秘,那最重要的就是思想的互动,更何况傅先生说的许多东西又是那么精辟呢,我们只能虚心请教,虚心学习。

  书中有一段话挺喜欢的正好摘录下来,做为对自己的勉励,同时也作为文章的结尾吧!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是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提出的。他认为:思想形*的伟大。人只不过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但他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因而,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哲学与人生论文3篇(扩展10)

——学习与人生作文3篇

学习与人生作文1

  人生是一场孤独的旅行,有挫折,有阻碍,有孤独,有迷茫,有黑暗,还有黑暗后的光明。

  ——题记

  人生,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词。有的人说:“人生,不就是生下来,活下去吗?”而有的人说:“人生,是充满各种色彩的,人生这两个字里包含了酸甜苦辣,人生不应只是浑浑噩噩的活着,活的有意义那才叫人生。”

  没有人一生下来就是顺顺利利,或多或少的都会经历一些挫折或阻碍。当我们经历挫折时会恼怒、会抱怨,可是当我们一路走来再回头来看这些挫折阻碍时,我们会发现,那也是值得怀念的,是我们人生中不可缺少的。倘若没有挫折,我们如何体会那种克服困难的喜悦。

  人生是由两种颜色构成的,象征光明的白和阴影的黑。白与黑,构成了这个世界的主旋律;白与黑,谱写了华丽的人生的篇章;白与黑,这两个极端的颜色可以描绘出人生的一切魅力变化。白与黑,组成了白天和黑夜,白与黑,成为画家笔下生动的作品。白与黑,成为诗人笔下流传千古的绝句。白色象征纯洁,象征光明,而黑色象征着黑暗,象征着挫折。可以将白色与黑色变得鲜活起来的人也一定是经过黑暗而后升起的太阳。

  《史记》被我国一代文豪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为何能获得如此成就,因为他就是那经历过黑暗而后升起的太阳。司马迁,曾因为兵败投降的李陵求情而被皇帝残忍的处以“腐刑”而后关进牢狱,这是他人生中的黑暗阴影,可他却没有因此而沉沦在那无尽的黑暗之中。在牢中他仍坚持自己的梦想,不畏艰苦,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史记》。他的"人生因此而变得充满意义,而他的名字,至今还流传在我们耳中,他的精神也流传在我们心中。

  黑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中没有光明。黑暗也可以很美,夜空中的黑暗被那柔柔的月光打碎,光与暗相辅相成构成了美丽的夜景。白日里那耀眼的阳光用薄薄的窗帘遮住,带来一点的黑暗,为我们的眼睛带来舒适。光明与黑暗,让我们的光明变得更加完美。

  人生就像白天与黑夜。不经历夜的黑暗与阴影怎能感受到太阳的温暖与光明。不要畏惧人生中的黑暗,因为那是光明将要来临。

推荐访问:哲学 人生 论文 哲学与人生论文3篇 哲学与人生论文1 哲学与人生论文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