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主题教育 >

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三重思考

时间:2022-11-23 13:35:06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文章认为,从理论意蕴上讲,相对于思辨性方法性的哲学教育和事实性实证化的科学教育而言,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应强调作情感性综合性的信仰教育;就现实效应而言,信仰教育可以缓解大学生政治信仰迷失、道德信仰迷乱、人格素养迷丧的危机;就当下诉求而言,我们可以构建一种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态度—感情—行为”模式,或为确立大学生的信仰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希望之径。

关键词:哲学;科学;信仰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1)10—0180—03

一、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理论意蕴的思考

社会转型期,信仰多元化与价值取向多样性等对当代大学生的信仰产生了很大影响,让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困惑,导致部分大学生的信仰出现危机,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无疑对于塑造大学生的坚定信仰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们却往往有颇多误解。有人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种常识性教育,就是给大学生讲讲故事,热闹一下,让他们不致空虚而已:有人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种哲学性教育,让他们掌握哲学的思辨性和辩证法的方法,仅掌握一个方法论而已;也有人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种科学性教育,我们可以举出大量自然科学的和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证明我们需要传授观点的正确性,让他们有一个科学头脑而已。

其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种常识性教育,也不仅仅是一种理性的哲学教育或者实证的科学教育,而是一种信仰教育,“信仰是相对于哲学和科学知识而言的”,我们可以说,信仰教育是相对于哲学教育、科学教育而言的。易言之,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种反思性教育、不是一种当下性教育,而是一种超前性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一种理性教育、不只是一种经验教育,更是一种信仰教育。因为,尽管哲学使人聪慧,但不一定使人信仰坚定;虽然科学使人明晰,但未必能使人意志坚韧,而信仰则恰恰既可以教人务实、也可以让人浪漫,更可以使人因看到未来而充满希望,使人因指向未来而充满无穷无尽的奋斗力量。与哲学的理性化教育相异,与科学的事实性教育不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一种“信仰教育”。

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从其特质上讲是一种集情感、态度和价值教育在内的超越性教育。这种超越,首先是在态度上的超越,是对日常态度和经验的超越。柯普宁说,“信仰是作为知识和实践行为之间的一定中间环节出现的,它不仅是,也不单纯是知识,而是充满人的意志、感情和愿望的转变为信仰的知识”。这种超越又是一种意志的超越,表现在对某种信念的坚信不疑方面,正如费罗洛夫所言,“在日常用语中,信仰就是深信那些在当时既不能用理论也不能用实验来证明的科学假设和推测。”在态度积极与否的前提下,意志将决定信仰的力量、信仰的持久性与信仰的凝聚力。正是意志,才使得人们得以体认不是培根所谓的“知识”而是“信仰”更能带给人们力量。这种超越,还是一种价值观念上的超越,这就是说,信仰正因为其是人们的一种觉悟、一种心灵的依托、一种生活的习惯,而使得人们超越了平凡的生活,使得人生具有了超越性的意义,也就有了价值,有了光彩。

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从其内容上讲是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信仰教育,是建立于哲学教育和科学教育基础之上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教育,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教育,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教育、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的教育。马克思主义既是一种科学理论,又是一种科学信仰。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曾提到过对共产主义的信仰问题,但没有进一步明确使用“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个概念。列宁第一次明确使用了“共产主义信仰”和“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两个概念。毛泽东、邓小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基础之上,明确地继承并在正面的意义上运用了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一概念。在此,我们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信仰,不仅是因为从理论上分析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也是因为从世界各国的历史实践中证明它是一种值得人们尊奉的科学信仰,更是因为其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只有人民信仰它,然后才能按照它的真理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教育是大学生信仰教育中第一主题。而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的教育,则是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具体体现和实践。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既是大学生健康成才的需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迫切要求。

二、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现实效应的思考

在众说纷纭“大学生信仰迷失”的今天,当我们提出作为“信仰教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我们必须得回答: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现实效应究竟如何体现?我们的回答是,这种效应,就其现实性而言,信仰教育可以缓解在转型期出现的大学生政治信仰迷失、道德信仰迷乱、人格信仰迷丧的危机,从而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的坚定性、道德信仰的纯洁性和人格信仰的高尚性。

其一,信仰教育可以缓解大学生政治信仰迷失危机,增强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坚定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分配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而经济利益的多元化反映在政治领域就是政治信仰问题上的多元化的产生。这种多元化,既表现在绝大部分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坚信不疑方面,也表现在有少数人对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有着教条化的理解方面,亦表现在有很少数人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方面。而政治多元化的挑战。不可避免地会对大学生产生一定影响,造成部分大学生政治信仰的迷失。使部分大学生政治信仰观念出现淡化趋势,只注重眼前利益,而漠视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树立,只注重于实际技能的学习,而往往忽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只注重切身利益的实现,而缺乏政治热情和政治参与意识。也使部分大学生缺少明确的政治信仰或政治信仰不坚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缺乏信心,对社会多元政治信仰的错误倾向缺少鉴别力,从而使个人对社会发展的前途产生疑问、困惑和负面影响。

而加强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可以缓解大学生的政治信仰迷失危机问题,可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认同,明确奋斗的政治方向。我国目前正处于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意识,社会思潮的多样性是当前我国意识信仰领域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们精神世界的丰富性与精神需求的差异性。当然,正视当前我国意识形态信仰领域的多样性特点,并非要让这些性质各异的思想意识多元并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质,就是要通过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的方向性问题。而信仰教育,可以针对违背人民利益和反马克思主义倾向,使大学生牢固树立体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人民立场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马克思

主义的基本观点,坚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能动摇;信仰教育,可以针对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等各种思潮,使大学生高举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投身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富足的伟大事业而矢志不渝!

其二,信仰教育可以缓解大学生道德信仰迷乱危机,增强大学生道德信仰的纯洁性。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信仰教育可以提升对社会主义伦理观念的道德认同,树立崇高的道德目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有些人会以当下的享乐,现时、现世的利益为追逐的目标。或为之奔波忙碌,或为之横冲直撞,或为之蝇营狗苟,因为无所畏惧而无所顾忌,不屑“信仰对于社会与人生的重要性”时。完全的理性化与世俗化取代了人们用以判断善恶的终极价值合理性根据,道德理论和实践就会不可避免地陷入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泥潭。而信仰教育,可以在理性的基础之上为道德寻找神圣的价值根基的努力,对解决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迷惘和道德危机具有直接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也就是说,当大学生的道德生活、道德理想、道德目标有了共产主义的信仰为其设定终极指向时,其就能够真正全心全意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为人民服务、为理想奋斗、为祖国而拼搏!

其三,信仰教育能够缓解大学生人格信仰的迷丧危机,增强大学生人格信仰的高尚性。人格品质对任何人来说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社会环境的综合影响下,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的成年初期,在人格发展方面,渴望了解自己、把握自己和发展自己,并在大学期间完成“自我角色认同”。这一发展阶段是人的一生中人格发展的转折时期,也是其人格发展最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如果其人格信仰、角色目标发展良好,将会让其受益终生;相反,如果其发展任务不能顺利完成,则可能造成不健全的人格,产生相应的心理危机或情绪障碍,为今后的发展产生诸多不利因素。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发生了全方位的重大改变,人们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方面也相应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开放、竞争激烈、视野开阔,这些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独立、自主、适应变化、善于交往等正面而良好的人格特征。但是,随着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的复杂性、体制改革的艰难性及市场经济的负面性影响,也导致部分大学生思想困惑和迷茫,心理、思想和行为上与社会发展产生冲突,容易形成一些不良的人格特征,如极端的自我中心,逆反、虚荣心强,缺乏集体协作精神,怕艰苦、法纪意识淡漠、自我控制能力差等。这些问题严重妨碍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也造成了大学生人格信仰的危机。

马斯洛就从人格心理学的角度提出“再圣化”的思想,希望人们要“再从‘永恒的方面’去看一个人,像斯宾诺莎所说的那样,或在中世纪基督教的统一理解中看一个人,那就是说看到神圣的、象征的意义。”这也就是说,信仰不仅可以圣化道德,还可以塑造一个人高尚的人格。作为个人在对自身理想的积极追求中形成的人的潜能、活动和习惯的总和,人格是人的价值的积极外显和体现。而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信仰教育可以使其摒弃那种“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式的吃喝型人格;摒弃那种“平生无大志,但求足温饱”式的温饱型人格:摒弃那种认为人与人之间就像“狼与狼之间战争”一样的邪恶型人格;摒弃那种认为人生就像“一叶小舟,被风浪打到哪里就是哪里”的那种宿命论式的人格,而真正塑造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以为人民服务为道德准则,以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积极乐观、不断进取为态势的高尚的人格,真正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三、对大学生信仰教育当下诉求的思考

如何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信仰教育,这既是一个需要思辨的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实践问题。如何在新的时期搞好大学生信仰教育?需要着力培育大学生的信仰感情、信仰态度和信仰行为。

其一,加强对大学生“信仰感情”的培育。“感情既是立场,又是能量”。作为对某种思想、某个人或某个行为直接作出的感受和感觉,“情感”或“感情”历来被思想家们认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因为其既可以带来积极的向上的效果,也可能产生消极的负面的影响。柏拉图认为,情感是处于欲望和理性的中间状态,它或是帮助理性控制情欲,或是站在情欲一边反对理性,从而指出了感情的不确定性或者说是不稳定性。休谟说,“理性是情感的奴隶”,并且指明,“一切道德都依赖于我们的情感:当任何行为或心灵的性质‘以某种方式’使我们愉快时,我们就说它是善的;当忽略或未做那个行为‘以同样方式’使我们不快时,我们就说我们有做那个行为的义务”,从正面肯定了情感的作用。指出了情感相对于理性的超越性。一般而言,情感的价值被人们认为,既有道德价值、也有审美价值、还有宗教价值,也就是说,无论是从道德素养,还是从审美能力,还是从宗教体验来讲,情感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

在这里,所谓的“信仰感情”,是介于理性与事实之间的、指向人生快乐和幸福的、主要具有道德价值的情感,是人们在信仰中的一种强烈的精神体验与情绪感受。它不是基于对信仰体系的知识和理解,而是源于直觉、感觉,源于生命的本能或天性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倾向,是维持信仰稳定的至为重要的精神因素。在信仰教育中,对大学生信仰感情的培养,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深厚感情的培养。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不仅为人类在宇宙中、社会中的存在状况和存在意义作了终极而科学的阐述,揭示了长期困扰和折磨着人类心智和情感的像永恒的“斯芬克斯之谜”一样的人类自身的秘密:而且也在于其为人类在漫长的自然界和社会环境之中,克服自己的懦弱、放大自己的力量、占有自己的本质,完全地解放自身提供了力量支撑。我们惟有对马克思主义在情感上坚信不疑,才能真正使自己成为宇宙中、社会中自觉而又自主的存在,而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其二,加强对大学生信仰态度的培养。“态度决定一切”,作为表示赞成或反对、喜欢或不喜欢的一种心理状态,“态度”一词与评价或情感反应相关,而与事实判断距离甚远。换句话说,态度就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之上对一件事、一种思想、一种主义的接受或者抗拒的意向。当我们对某一对象有一种积极的肯定意向时,表现出一种建设性的接受态度;当我们对此对象持有一种消极的否定意向时,则可能表现出一种消解性的拒斥态度。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人们习惯于说,“态度决定一切”;为什么有着同样信念的人们,可能会有不同的态度,而对于同一个客体有着不同的信念的人们,也许有着同样的态度。

其三,加强对大学生信仰行为的培植。亚里士多德说。“良好的行为乃是目的”。行为作为人类有意去做的某种事情,与之对应的是言说和被作用。从广义上讲,人类及人以外的动物都有行为的能力;但是从狭义上来说,行为仅仅限于“执行理性的选择”,这也就是说,只有人类才有行为的能力。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大浪进行淘沙的时候,这种自然行为是没有任何意图与目的的。而只有在信仰之光照耀下的人,才有可能实施真正的行为、活动。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信仰行为即信仰实践,是信仰主体在信仰观念指导下的活动,是信仰感情和信仰态度的具体体现。任何信仰体系总是通过一定的活动介入人的礼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由此发挥它的作用和价值,并扩大影响。而在信仰感情激发下的信众也往往产生强烈的行动愿望,以达到信仰的目标和感情的满足。在信仰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信仰行为的教育,就是培养大学生在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的贯彻、践行的行为教育。当人们在思辨活动、经验活动之中难以找到生活的真正意义时,人们会蓦然发现在“信仰行为”之中才可以真正体验意义的力量,正如弗洛姆所说,“信仰能使人毫无幻想地面对现实并依靠信仰而生活。”正是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践行,才使我们真正能够体验到生命的真谛、价值的归依!

参考文献:

[1]尼古拉斯,余纪元,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柯普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

[3]冯天策,信仰导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

[4]列宁全集(第24卷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5][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北京:三联书店,1979

[6]夏鑫,祁松,试析目前我国存在的政治信仰危机[J],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5)

[7][美]马斯洛,人性能达的境界[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8]休谟,人性论(第三卷)[M],石碧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9][美]弗洛姆,为自己的人[M],孙依依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责任编辑 杨小民

推荐访问:信仰 思考 大学生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