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完善我国高校学院制管理体制的策略

时间:2022-10-20 13:50:06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目前针对学院制管理体制的研究在理论层面已经初步形成统一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就我国目前的学院制实施现状来看,依然还存在着一些实际问题需要解决。文章以我国目前高校在实际学院制管理体制过程中出现的一般问题提出解决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学院制 管理体制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8-087-01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使高校学院制管理改革不断深化,高等学校以资源共享和提高办学效益为主要目的的学院管理体制改革正在不断推进。虽然目前针对学院制管理体制的研究在理论层面已经初步形成统一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就我国目前的学院制实施现状来看,依然还存在着一些实际问题需要解决。现就以我国目前高校在实际学院制管理体制过程中出现的一般问题提出解决的具体对策。

一、我国各高校学院制管理体系基本概况分析

首先,在思想观念上还没有适应管理体制的改变,独立搞活、自主办学的思想意识比较淡化,个别单位等、靠、要思想严重。在机构设置上,各学院都按学科专业发展方向进行了整合,重新调整了内设学术机构,搭建了“学院—系—教研室”管理框架。比较集中的问题是:虽然内设机构由各单位自己决定,但由于受科级干部指数控制,导致一些机构仍要上报学校审批。而且,学院的内设机构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规范。其次,责权利分配不明确。有的学院提出学校应进一步明确学院的职责和权利,学校下发的学院管理办法过于宏观,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操作规范和工作流程,难以实际操作。相当部分的过程管理仍留在学校,集中在职能部门,管理重心并没有真正下移,以致造成学校会议多、职能部门下达任务多、基层请示多的现象。应进一步具体明确学校管哪些、学院管哪些,分别管到什么程度、各有哪些具体权限和职责。学院普遍认为工作范围扩大了,事务性工作增多了,任务加重了,但相应的权利没有下放,责权利分离。从运行情况来看,下拨的教学经费基本上不够用,应提高下拨标准。有的提出,虽然经费下拨了,但到财务报账时,还要经过有关职能部门审批,应明确下拨经费的审批权限在各单位。也有的提出,权利下放问题学校要充分论证,该放的要彻底下放,不该放的就坚决不放,不能“一刀切”。

二、对加强高校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深化内部管理改革,提高学校综合实力,扩大对外交流和国际化办学,为大学搭建管理体制框架,方向和出发点是正确的。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必须按照现代大学办学理念与科学规范管理的要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简政放权,重心下移,继续推进学院制改革,切实通过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转变,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和教师的主体地位,形成学院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和充满生机的运行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首先,重新审视学院制模式,科学设置,深入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新形势下,高校为探索以转换机制和提高效益为目标的内部体制改革,构建运转高效的内部运行机制,学院制为其提供了体制平台,实行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领导管理体制,既可降低教学管理重心,缩小管理跨度,分散校级领导的办学压力,又可调动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从而提高管理效能。当然,学院制既是形势的需要,改革的需要,也是创新的需要,更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例如,从某校定位看,学校在一个时期定位于教学型,人才培养定位于应用型。从学科门类看,有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6个一级学科,20个二级学科,36个本科专业,15个专科专业。在实际操作中,要重新审视学院制模式,进一步明确组建学院的根本目的和推行学院制的指导思想。既要注重实效,措施可行,科学设置,避免换汤不换药的形式化,又要精减高效,合理增加管理层次,避免行政管理的庞大臃肿而弱化学术管理。其次,进一步明确职责,理顺关系,坚持责、权、利相统一。要进一步明晰学校、职能部门、学院的管理权限及工作职责,赋予学院适度的自主权,将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的重心切实下移,使学院在获得权利的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采取院实系虚模式,学校是决策中心、进行目标管理,学院是管理中心、进行过程管理,系级是质量中心、进行岗位管理,坚持职、责、权、利相一致。一是修订“学院管理办法”,制定“高校学院制管理实施细则”,明确两级的管理范围分工,学院的职能、机构、决策机制,院长的职责、职权,尽可能地明确学院所能决定的事项。二是制定和实行教学、科研、学生、设备、管理等方面的“校院两级管理办法”,明确学院如何具体管理、职能部门如何归口管理,确立校院两级管理的工作范围和日常工作关系。三是制定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工作规范和工作流程。四是本着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进一步科学合理设置学校机关职能部门,按照服务职能优化部门设置,科学定编,细化明确有关职能部门的职责,交叉工作的移交时间与履行程序等。最后,学院要整合专业资源,优化专业结构,办出自己的特色。在学院发展建设中,结合本单位实际,做好特色定位,选择和设计好特色,突出特色建设,打造品牌,争取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开发、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等方面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提升学院的层次和知名度。高校应按照学院制的构建原则,将同属二级学科的专业重新整合,优化专业结构,促进专业的交叉、改造、渗透和融合,培植新专业。如某校将同属于电气信息类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技术、通信工程专业和电子信息科学类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仪器仪表类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整合为学院,按三个二级学科设置系;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整合到数力系;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的工业工程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整合到经济管理学院。这样才更有利于实施模块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基础,淡化专业,拓宽人才培养口径。

总之,改革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发展的内在动力,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是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主体部分,它的成功,必将有力地推动学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苏朝晖.高等学校建立院级管理模式的探讨[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1(2)

2.许放.我国高等学校学院制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2(11)

3.俞建伟.学院制改革与高校内部权力结构调整[J].现代大学教育,2001(6)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7)(责编:贾伟)

推荐访问:体制 完善 策略 高校 我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