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优秀范文】最美家风故事800~1200字7篇

时间:2022-10-24 12:50:06 来源:网友投稿

最美家风故事800~1200字7篇

最美家风故事800~1200字篇1

月清如许,墨蓝的夜幕下一个小小的身影趴在桌前,“一撇一捺都要书写端正!”奶奶的声音在我耳边回响,我不觉坐直了身子。奶奶悠悠地摇着蒲扇,又说:“字如其人啊,字要一笔一画写,路要踏踏实实走,人要堂堂正正做。”

山藏千秋不语,雨润万物无声。家风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着我成长,给我坦荡无畏的力量。

奶奶相貌并不算是端庄,甚至说还有些丑陋。可她总是笑着说:“我的模样虽然生得不尽人意,可我的心却干干净净。”小时有次在三月三会的会场,奶奶禁不住我闹腾给我买了一个糖人,快走出会场时奶奶突然顿足,懊恼地叹道:“我这记性,刚刚人多把钱给少了。”我心中窃喜:“那还不好,奶奶,咱们捡便宜啦。”奶奶没有说话,她伸手拿走了糖人,对我说道:“买东西要买得干净,卖糖人的叔叔也是为了生活,吃没给够钱的糖人小心晚上牙疼!”我撇了撇嘴,心中十分不解。下午的光阴我和奶奶又原路折回,奶奶把钱补给了叔叔,叔叔拍了拍我的头说:“你的奶奶是个好人呐!”奶奶笑了笑,把糖人还给我,“吃吧!”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堂堂正正到底是什么,是奶奶笔直的腰杆,是奶奶干净的心,或许还应该是我内心的标杆。

奶奶的言行也深深影响了姑姑,姑姑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却是我心中最敬佩的人。姑姑没有参加高考,在那个贫困的年代,姑姑把高考的机会让给了爸爸。她只身一人去了广东,自己默默奋斗,也坚守着自己最初的梦想。

姑姑在外打拼几年后又回到了家,回来的那天,姑姑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衬衫,清瘦了许多。她成了县城里一名普通的会计。我觉得这样简朴的生活很让人满足,为生计奔波,黄昏迎着晚风等待星辰。姑姑却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姑姑买回来很多书,我看不懂书名,只知道她一有空闲就认真读着。有时她还得抽空检查我的作业,总要笑着对我说:“这字可不能写歪了,人得向上爬。”姑姑买的书换了一批又一批,在一个午后姑姑告诉我她的会计证已经考过了。我看着她眼中的碎光,只明白路要踏踏实实走,付出一定会有收获。可能路途中有过迷惑,有过疲惫,也有过退缩,但姑姑在台灯下的身影在我心中早已化为了奔跑的勇气。

我问姑姑为什么不再去大城市打拼,姑姑指着墙上那幅刺绣,上面绣着“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姑姑说落叶也会归根,不管在哪里,更重要的是在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价值。踏踏实实地走过人生的路,堂堂正正做有责任的人。姑姑的眼睛有时通红,我便问她为什么,姑姑无奈地说:“会计可得细致一点,一个小数点的错误都不能犯。”姑姑在平凡的岗位上恪尽职守,面对蝇头小利她也像奶奶一样干净做人,向诱惑坚决说不。我们都是大千世界中平凡的人,但可以决定我们的人生,接受自己的普通,再拼尽全力地与众不同。

一撇一捺,书写的是笔直的脊梁,素衣一身,渲染了生活中平凡的坚守,家风一训,传承的是中华五千年的传统。

这是我的家风,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家风指引我前进,一生清白,不染纤尘。接受普通,拥抱平凡,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也可以人人践行工匠精神。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做一个干净,有责任的人!

最美家风故事800~1200字篇2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天下”的情怀深入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血脉,家风家教也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从“养不教,父之过”,到“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从《朱子家训》到《傅雷家书》,无不体现家风家教的重要性。

而我的家风,既不是显赫家族的家训,也不是流芳百世的名言警句,只有长辈父母的言传身教。他们把善良宽厚、正直朴实的品格融入行动里,潜移默化中指引我不断前行。

我的爷爷年轻时是名村支书,同时也是一名老党员,自我记事起,爷爷总是以家规来教导哥哥和我,从言行举止到待人接物。爷爷总是说,在人事交往中,倘若说某人的家教好,那可是极高的评价。人活到世上,必须勤劳,得吃苦。绝不能因自身利益去伤害他人,这是我们普通老百姓最朴实最简单的家训。家训是一个家族代代沿袭,能够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的珍贵的家族文化。

2008年汶川发生大地震时,到处都在捐款捐物时,爷爷这个全村公认的“老抠”却把他攒了好几个月的老龄金全部捐了,那个时候的爷爷一点也不抠。

我曾开玩笑问爷爷,“你把钱都捐了,没有零花钱了怎么办呢?”

老头子笑眯眯地说,“不是还有你们了吗?”说罢他沉默了片刻,感叹道,“唉,现在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了,我老了,没有能力再为社会做出什么贡献了,只能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祖国建设尽尽忠了。”

雨果说过“人民不能没有面包而生活,人民也不能没有祖国而生活”,人活一世,最先要学会的就是忠心爱国。而这,就是家风教会我的“忠”。

犹记得我小时候,爷爷总是骑着“二八大杠”驮我进城逛,吃羊肉泡馍、买玩具。那时候我总给爷爷许愿“说我长大工作赚钱了,给你也买好吃的。”在爷爷地细心呵护与不厌其烦地教导下,我逐渐长大成人,而爷爷,却老了。

平日里我在西安工作,爷爷住在咸阳老家,每逢周末我定要回家陪陪爷爷。总会买些爷爷喜欢吃的腊牛肉、油茶,在我临出门时总是给爷爷枕头下放500元零花钱。

晴朗的日子里,爸爸总会扶着年迈的爷爷坐在家中的小院儿里,帮他理理发、修剪修剪指甲,妈妈也会趁着天气好把爷爷的被褥洗的干干净净,晒得暖暖呼呼。每年寒冬,爸妈总会给爷爷炖汤,做一些软糯的食物,得空时总会带着爷爷去周边转转,陪着一起去听秦腔,坐地铁,甚至带着爷爷坐短途高铁去旅游。爷爷享年96岁,爷爷走时,是那么的安详,也许是他老人家没有遗憾,爷爷的高寿,离不开爸妈的精心照料。

父母用他们对爷爷的敬爱教会了我“尊老”,这也是为人之孝;爷爷用他对我的疼爱教会了我“爱幼”,这是孝悌人伦。

转眼之间,爷爷已经去世快三年了。每逢佳节,我们大家庭聚会时,爸爸和姑姑总会怀着崇敬的心情怀念着我的爷爷,总会给我们这些晚辈讲关于爷爷的故事。现在还是能记起。

爷爷的品格留给我们无尽的精神财富,而父母的言传身教更是教育着我们,家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根,而家风则是在家庭的温情中传递、熏染,影响着家族每一代人的成长。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向善,国家向上,每一个家庭都要树家风,立家训。

最美家风故事800~1200字篇3

我家有家谱,我排“燕”字辈;我家还有家风,刻在一对红木镇纸上——“行坐有方,仰俯无愧”。听爷爷说,我们家祖上曾出过秀才,所以才留下这样一副清韵雅致的家风。

从只认得“有、无”两字,到八个字全都烂熟于胸,我总觉得我们家的家风过于大而空洞,直到前几年爷爷患上轻度老年痴呆,家风的全貌才从父辈们掀起的“尽孝”一角中缓缓呈现在我面前。

我的爷爷曾是一名海员,对他最深的印象,不是牵着我的手过马路,也不是讲故事哄我入睡,而是拎着一大摞报纸出海的背影。听爸爸说,爷爷小时候家里穷,没读过什么书,十几岁开始就跟别人出海捕鱼,赚钱养家。船上的工作辛苦单调,爷爷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就凭着仅认识的几个字,开始了他的读报生涯。那时候的白天,爷爷在摇晃的甲板上持钩钓鱼,晚上,爷爷在闷热的船舱里轻声读报。有不认识的字,就主动问别人,到后来爸爸书读得多了,就成了爷爷的老师。就凭着读报,爷爷从一个近似文盲考上了轮机长乃至船长证书,潜移默化中,爷爷也培养了我们全家对读报和学习的兴趣。

白驹过隙,我们在读报中成长,爷爷在读报中老去。几年前,爷爷患上了轻度老年痴呆,表情开始呆滞,动作开始恍惚。于是,我们每次回老家,爸爸都会带上家里订的报纸,陪着他一张张翻一版版念,就像小时候爷爷讲给我听,船上的落日多么壮观,刚熏的醉虾多么鲜嫩。读报似乎还能将他的记忆唤醒,爷爷偶尔还能回忆起年轻时在船上的点滴、父亲或者我小时候的事情。

记得去年冬天,有段时间父亲工作特别忙,匆忙下班快到爷爷家时,爷爷已在家门口翘首等待,爸爸才想起今天报纸没拿,赶回家去拿太远,于是他拿着手机一个一个询问附近的朋友,而我也挨家挨户敲门讨要今天的报纸。晚上七点多了,眼看执拗的爷爷由于没看到报纸而不肯进门吃饭,我和爸爸更是心急如焚,手足无措。几经周转,报纸终于有着落了,爸爸一刻也不敢耽搁,骑着摩托车去取,对赠报人更是百般感谢。当爸爸将手中的报纸递给爷爷时,爷爷颤抖着双手,泪花在眼眶中直打转……我永远都忘不了这个情景。于是我拉过爷爷的手,给爷爷读起了报,爷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舒心、安宁的笑容。

“行坐有方,仰俯无愧”,包涵的内容何其大,也许,我们家也不能做到尽善尽美。然而,百善“孝”为先,对于我们家,“尽孝”就是家风最好的呈现方式。于是,陪爷爷读报,这一种最具体最适宜的“孝道”,也同样发生在大伯、堂哥、姑妈、表弟全家人身上。在温情的读报时光中,看,大伯作为普通公职人员年年被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姑妈的农家乐因为诚信经营登上了舟山日报;表哥在舟山中学保送就读浙江大学……全家人熏染在“行坐有方,仰俯无愧”的家风之中,将德行品质和精神风貌展示得淋漓尽致。

曾国藩在《与弟书》中写道“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性,四分由于家风。”是啊,家风是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也是中华文明的集体基因,好的家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感谢爷爷口中的那位秀才老祖宗,为我们家留下了如此珍贵的精神财富,平凡温情,历久弥香。

最美家风故事800~1200字篇4

排行老三的父亲是兄弟里第一个结婚的。当年父亲下公社工作时认识了母亲,父亲说之所以他的婚事顺利是因为母亲不嫌弃当时家里的一穷二白。姥姥家早年是地主,因为家庭成分不好,母亲自小看遍了来自各方的冷眼。好强的母亲就不信没有家里的厚底子靠自已双手就不能过上好日子。16岁的母亲拿个包袱就嫁过来了。从此开始了日复一日的操劳。

那时候父亲工作没有固定时间,下公社、修水渠,一走就是几个月,家中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白天生产队的出工,晚上油灯下一家老小的穿戴,打磨子(磨面粉)上碾,纺线、织布,母亲的日常没有丝毫的时间休息。母亲最忙乱、最劳累的日子就是父亲兄弟要结婚了、结婚了要分家盖房子了,村里来帮忙干活的乡邻一天三顿饭常常让母亲一整天一整天呆在厨房忙碌。在那个吃了上顿找下顿的年代,每办一次喜事、盖一次房子家里总会被倒腾个精光,面对家里一次又一次的颗粒不剩,母亲和父亲总是默默齐心地操持着,没有皱过眉头,没有抱怨过。

记忆里每每青黄不接的时候父亲总会和爷爷肩上搭上布袋子去舅舅、姑妈家赊粮。借到粮食回来的父亲和母亲一起招呼我们凑在一起能吃一顿饱一点的饭。饭做好了母亲第一碗铁定盛给爷爷,爷爷一身粗布衣袄总是被母亲浆洗得干净展平,爷爷失禁换下来的衣服母亲总是天刚蒙蒙亮就去泉上清洗,绝不会隔夜,不会让爷爷穿有味道的衣服。

上有80多岁的爷爷要赡养,下有我们兄妹四人待哺,母亲坐月子就没有超过一个月,月子里最有营养的食物是仅有的、大姨托人捎过来的几把挂面,也常常是顾了老人顾小的,吃到自己嘴里就没有多少了。

母亲就是这般任劳任怨,不仅敬老哺幼,经管自己的日子,还和父亲一道帮衬着父亲的弟兄一起成了家立了业。父亲每个月有限工资要养活爷爷、我们兄妹四人还有年幼未成家的六叔,当时家里常常是入不敷出,即便如此家里从来没有因为弟兄成家接济钱粮、分家分房子财物不均而起纷争、吵闹。母亲用自己的淳厚善良、默默付出为家里弟兄、妯娌和睦撑起稳固大后方。一大家子的齐心祥和是远近闻名的模范、美谈。后来在外招工工作的四叔、七叔回到老家哪里也不去必是先来看母亲找三嫂。长嫂如母,母亲实至名归。

依靠着父亲每个月9元钱的工资,母亲用自己一双手辛勤劳作,让我们在饥荒年代的日子虽然紧紧巴巴,倒也和风细雨。那些留在记忆深处关于大年初一续上新袖口的棉袄、父亲用节省的粮票换回来的混合面粉包的饺子,点点滴滴都成了童年记忆里珍贵的甜蜜往事。同时根植于心的还有父亲和母亲一起齐心协力面对生活困苦时所拥有的坚强、乐观品质。

母亲大半辈子辛劳的日子简朴、平凡却透着浓浓的爱,传递给我们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朴实、坚强的传统美德、为我们兄妹树立了榜样。

现在,母亲依然是闲不住,自己擀面条,蒸馍,还捎给在西安工作的我和二哥。常常叮咛我们工作要认真,待人要实诚。珍惜现在的好日子,不浪费粮食。如果我学得了谦虚、为人和善、如果我取得了一点成绩还能依然自省、如果我面对困难能够不退步不畏缩……所有的点点滴滴,都源自母亲的言传身教,一言一行谨记母亲嘱托,丝毫不敢懈怠。自己身体力行,再一代一代传下去。

最美家风故事800~1200字篇5

月清如许,墨蓝的夜幕下一个小小的身影趴在桌前,“一撇一捺都要书写端正!”奶奶的声音在我耳边回响,我不觉坐直了身子。奶奶悠悠地摇着蒲扇,又说:“字如其人啊,字要一笔一画写,路要踏踏实实走,人要堂堂正正做。”

山藏千秋不语,雨润万物无声。家风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着我成长,给我坦荡无畏的力量。

奶奶相貌并不算是端庄,甚至说还有些丑陋。可她总是笑着说:“我的模样虽然生得不尽人意,可我的心却干干净净。”我小时候有次在三月三的会场上,奶奶禁不住我闹腾给我买了一个糖人,快走出会场时奶奶突然顿足,懊恼地叹道:“我这记性,刚刚人多把钱给少了。”我心中窃喜:“那还不好,奶奶,咱们捡便宜啦。”奶奶没有说话,她伸手拿走了糖人,对我说道:“买东西要买得干净,卖糖人的叔叔也是为了生活,吃没给够钱的糖人小心晚上牙疼!”我撇了撇嘴,心中十分不解。下午的光阴我和奶奶又原路折回,奶奶把钱补给了叔叔,叔叔拍了拍我的头说:“你的奶奶是个好人呐!”奶奶笑了笑,把糖人还给我,“吃吧!”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堂堂正正到底是什么,是奶奶笔直的腰杆,是奶奶干净的心或许还应该是我内心的标杆。

奶奶的言行也深深影响了姑姑,姑姑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却是我心中最敬佩的人。姑姑没有参加高考,在那个贫困的年代,姑姑把高考的机会让给了爸爸。她只身一人去了广东,自己默默奋斗,也坚守着自己最初的梦想。

姑姑在外打拼几年后又回到了家,回来的那天,姑姑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衬衫,清瘦了许多。她成了县城里一名普通的会计。我觉得这样简朴的生活很让人满足,为生计奔波,黄昏迎着晚风等待星辰。姑姑却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姑姑买回来很多书,我看不懂书名,只知道她一有空就认真读书。有时她还得抽空检查我的作业,总要笑着对我说:“这字可不能写歪了,人得向上爬。”姑姑买的书换了一批又一批,在一个午后姑姑告诉我她的会计证已经考过了。我看着她眼中的碎光,明白了路要踏踏实实地走,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可能路途中有过迷惑,有过疲惫,也有过退缩,但姑姑在台灯下的身影在我心中早已化为了奔跑的勇气。

我问姑姑为什么不再去大城市打拼,姑姑指着墙上那幅刺绣,上面绣着“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姑姑说落叶也会归根,不管在哪里,更重要的是在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价值,踏踏实实地走过人生的路,堂堂正正做有责任的人。姑姑的眼睛有时通红,我便问她为什么,姑姑无奈地说:“会计可得细致一点,一个小数点的错误都不能犯。”姑姑在平凡的岗位上恪尽职守,面对蝇头小利她也像奶奶一样干净做人,向诱惑坚决说不。我们都是大千世界中平凡的人,但可以决定我们的人生,接受自己的普通,再拼尽全力地与众不同。

一撇一捺,书写的是笔直的脊梁,素衣一身,渲染了生活中平凡的坚守,家风一训,传承的是中华五千年的传统。

这是我的家风,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家风指引我前进,一生清白,不染纤尘。接受普通,拥抱平凡,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也可以人人践行工匠精神。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做一个干净,有责任的人!

最美家风故事800~1200字篇6

惜物

不知不觉间,母亲已经到了花甲之年,双鬓的白发和脸庞的皱纹诉说着她操劳奔忙的前半生。两周前,正值三秦大地夏收大忙,我回老家看望她,她正在村里已经收割过的麦地里捡遗落的麦穗。

“这么热的天,你咋在这里捡麦穗,中暑了怎么办!”我有点生气地说到。

“在家里坐着也没事干,这么好的麦穗遗落在地里,不捡起来就浪费了,种一料庄稼不容易呢。”她一边说着一边提起已经快装满的篓子。

这就是我的母亲,即使在物质极其丰富的今天,她也见不得一点浪费,勤劳、素简、惜物是她践行的生活方式,也是带给我们子女最大的精神财富。

现在不少人推崇日式极简的生活方式,我想母亲已经是极简主义的高级玩家了,非必要的东西坚决不买,买了新的替代品旧的东西及时处理掉,桌面干净整洁、厨房整齐有序、衣柜分类明确。用了三十年的床单依然平整、十年前的风扇依然干净有力、陪嫁的实木餐桌经过重新粉刷重焕光彩……家里的一件件老物件都在见证着母亲惜物、素简的生活方式。

我想这就是我家的家风。

学习

在小学时期,有一天家里的院子正在用水泥硬化,放学后不能立刻回家写作业,需要等水泥干了之后,于是我出门玩儿去,开心不已。晚上回到家,母亲说快快去写作业。我心里一惊,我以为可以蒙混过关不用做了,母亲说:“学习这事,容不得半点侥幸。”这句话伴随着我警醒着我直到今天。

母亲对子女是这样要求的,自己也是这样做的。她35岁学会用自动缝纫机,50岁学会骑自行车,三年前学会智能手机,现在为了防止自己的学习力退化,每天有声朗读30分钟报纸。她保留着自己学习的很多资料,新式缝纫机的说明书、我哥给她绘制的智能手机的使用图、读过的报纸片段。现在回想起来,她一直以身作则,为我们上了一堂以“学习这事,容不得半点侥幸”为主题的人生课。

我想这就是我家的家风。

奉献

我家兄妹四人,如今都已经成家立业,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岗位挥洒青春。每每回家母亲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好好干”。是啊,这四个字饱含一位母亲对子女的无限寄托。这让我想起来,母亲那些“好好干”的瞬间。村里修路,每家都要有人前去义务帮忙,而我家我妈在修路的工地上呆了快一个月。村里成立了孤寡老人免费食堂,她只要有时间就去后厨帮忙。邻居小辉是孤儿,母亲常常给他送去干净的衣物和饭菜……

我们以前常说母亲爱管闲事,她说这都是行善积德的好事。去年小辉带着女朋友回到村里,送给母亲一个镯子,感谢她多年的照顾,母亲泪目……

如今回想起这些往事,才深觉母亲所传递的就是我们如今所说的“奉献精神”,为集体,为亲朋,为家人,她用自己的一举一动,奉献自己的温暖和善良。

我想这就是我家的家风。

如今,我们兄妹四人常常回想起在成长道路上母亲的那些直击心灵的瞬间,这些瞬间成为弥足珍贵的心灵家风,也是生命的家风,心灵的家风越亮,生命的道路越长,生活的道路越平坦。如今,我也成为了一位母亲,我要把好家风代代相传。

最美家风故事800~1200字篇7

余尝为外祖母作小记,其文也精,其意也善,告之慰之,颇自得意。抑若时会考,品物杂盛,整拾之际,数有佚失,此小记亦在其列,故为此篇。然祖母春秋高,长余远矣,少壮之事,盖鲜有闻;稍斑白之秋,骤然谢世,此所以题散记者也。

祖母杨氏,世居金州。余三岁时借舍,彼时尚未学。同涉田刈麦,余憩于木阴至夜,微醒之时,正值归际。欣然于阡陌之间,踏歌于星月之下。其谓余曰:“子饥乎,渴乎?”余报否也。是夜,不觉路遥,但见身强力健之影,悠然乎田间。后二年间,余多归家入学,寒暑之外,诚难逢面。明年暑,余从母游娱其居,方围近十丈,形类倒山,正侧间置,堂室分别,虽饰之以土,而堂庑特大。中有蚕房牛畜之地,弹弓玩乐之具,别有趣味。盖其院落凡几十家,老壮有所事,幼妇有所攻,草木葱郁,人烟阜盛。

吾母之兄下有一子,余兄也,一月无事遂闲步周山,折花捕蝉,自由之至。是日薄暮,二人莫见归,祖母得之于小山前。以群犬久不去,吾与兄逡巡而不敢前,见之,折木为竿而临,数声振吼,散尽。左右执一,缓缓而归。复居三日,吾从母乃归。

后三年,舅迁居今地,祖母随之,近于吾家,常相通往。是岁六月,祖母值花甲,吾复从母为之寿,礼者众,寿者盛,如祖母姊与其夫刘公,祖母兄杨公,与同族兄妹芸芸,俱相视而笑,各道欢娱。由是虽于生辰而反忙乎平日。擢盘换盏之间,稍有不便;徐行疾走之时,既显蹒跚。宴宾之际,故友旧亲礼于各方,若久不逢。余乃知昔于故院者,今多城内。是日夜,觥樽杂陈,鬓斜簪乱,大喜于众宾中者,祖母也。客尽,余母、舅与之相谈晏甚,携余乃归。后四年间,吾学于初中,然每逢上元、端阳、中秋等节令,常聚交游。其间亦窃闻祖母常婴小疾,顾不甚以然。

五年,余暑学余之际,母语予以祖母因疾入院,侍汤问药、不能远废。于是其院六日,余侍三日。其间白发笋生,躯体不便,孑然弗行。六日夕,病剧,自言目眩神迷,故不敢开。

明日晨,益笃,母舅咸来,若时浑然奄弱。方旋复医于安康。是日夜,余舅传噩,使母备悼具,昭昭吾耳,千万不快。次日,亡骨归,余母大恸……哀者杂,悼者繁,余形散意乱,不知所言,不知所事。夜,母遣余眠,哀鸣上下,不绝于梦。明日醒,木既之茔土。陵于故地小山之陬。后七日,吾从母等一众祭之,因赋“冢前野草盛、人烟来去稀。”过故院,临小山而望,寥寥二三家,偶值残垣破壁,田园近乎秽,苔芜生阶。或有野狸奴无窟流亡,望之楚甚。

其后数月,刘公逝。

次年初,杨公丧。

是年夏,为之葺碑,历历镌吾名,复值松柏。余临其茔,唯不盈半丈之丘,而没几十载之骨,痛哉!一夜,吾与母凉于庭谈之,母曰“素雅体强,孰分此不幸,若在,六十有六矣。”

后一年,以旧居久无人,平之。

推荐访问:家风 最美 优秀 最美家风故事400字 最美家风故事1500字素材 最美家风家训故事1000字以内 我家最美家风故事作文800字 家风故事1200字左右 家风故事800到1000字左右 最美家风故事汇 家风故事1500字 最美家风作文800字到1200字 家风故事7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