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农产品质量安全自评报告9篇

时间:2022-10-28 15:00:06 来源:网友投稿

农产品质量安全自评报告9篇农产品质量安全自评报告 XX区创建省食品安全示范区自评报告 根据《xx省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22年xx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的通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自评报告9篇,供大家参考。

农产品质量安全自评报告9篇

篇一:农产品质量安全自评报告

区创建省食品安全示范区自评报告

 根据《xx 省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 2022 年 xx 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的通知》(x〔2022〕x 号)文件要求,认真对照《xx 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创建评价细则(2022 版)》要求逐项自查,经自查,我区创建工作达到创建标准,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xx 区基本情况 自 2019 年被省食药安委认定为 xx 省食品安全县(市、区)以来,xx区以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要求为遵循,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关于食品安全的重大决策部署,不断深化省食品安全区创建成果,持续推进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促进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食品安全工作成效显著,食品安全状况持续稳定向好。近三年来,未发生一起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影响恶劣食品安全事件,政府及职能部门没有出现因未履行食品安全法定责任而被问责的情况,社会食品安全总体满意度、对创建工作的支持率及知晓率逐年提高。

 (一)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xx 市 xx 区地处 xx 南岸,xx 平原西部,xx 山北麓,位于 xxxx 区核心区,是一座拥有 2500 多年历史的古城,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现为 xx 市委、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和 xx 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现辖 x 镇 xx 街道,实辖面积 xxx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xxx 万,与 xx省首批“四大新区”之一 xx 滨海新区双向赋能、协同发展,现拥有 xx 高

 新区、袍江经开区、xx 综保区三大国家级平台,集成电路、高端生物医药两大省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已连续十六年荣膺省平安县(市、区)称号。2021 年,全区生产总值 x 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 x 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x 亿元,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x 元和 x元。

 (二)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情况 xx 区现有规模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 x 家,定点屠宰企业 x 家;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主体 x 家,其中获证食品生产企业 x 家(其中食品加工小作坊x 家),食品流通经营单位 x 家(其中小食杂店 x 家),餐饮单位 x 家(其中食堂 x 家、小餐饮店 x 家);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 x 家,餐饮具集中消毒企业 x 家;农贸市场 x 个,农产品批发市场 x 家。

 (三)食品安全领域获得的荣誉 2018 年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县。2019 年成功创建 xx 省食品安全县(市、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区。2020 年、2021年均以优异成绩通过省食品安全区跟踪评价工作。2021 年成功创建省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

 二、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xx 区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工作理念,强力推进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党政同责、风险治理、整体智治、社会共治、高质量发展、示范引领等工作,全方位保障食品安全,力争高分通过省创综合验收,顺利通过国创明查暗访,全力打造县域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标

 杆,为 xx 实现共同富裕先行典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一)紧扣创建抓手,开展全域同创 1.组织领导到位。xx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示范区创建工作,在全省启动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创建后,我区出台了《xx 市 xx 区创建 xx省食品安全示范区工作方案》,成立由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小组,明确总体要求,全面统筹创建工作决策、部署和协调,确保迎检工作环环相扣。

 2.责任落实到位。牢固树立“全区一盘棋”思想,以“政府主导、上下协调、高效务实、全员参与”为原则,压紧压实创建责任。根据考评细则细分各部门和各镇街的创建责任,制定创建工作进度计划表,根据创建关键节点落实迎检部署,合理把握创建工作进度。同时,将创建工作情况纳入对部门、镇街的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定期对各镇街食品安全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考评并予以通报。

 3.自查自评到位。各相关责任单位落实专人抓好台账资料整理,严格对照创建评价标准,自我加压,认真梳理近年来食品安全工作情况,对照细则进行查漏补缺,力争做到基础工作不疏漏、创新亮点深挖掘,全面完成自查报告、资料收集等迎评准备。同时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平安城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及早启动明查暗访备检工作,部署宣传引导铺面行动,既抓面上普查又抓典型示范,力争不扣分、少扣分。

 (二)紧抓党政同责,完善体系建设 1.建章立制,强化责任落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将

 食品安全工作写入区政府工作报告,并纳入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干部培训、跟踪督办及区民生实事工程项目等重点内容,将食品安全工作考核结果纳入年度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内容。党委政府领导定期开展食品安全检查调研并听取汇报,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制定印发《xx 区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工作清单》,认真落实年度各项责任制工作任务,尽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问责。出台《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年度绩效考核权重占比保持在 3%以上,强化对镇街党政领导干部履行食品安全工作职责情况检查。向社会公布年度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召开食药安委全体会议及工作例会,对全区食品安全工作进行表彰奖励或问责。

 2.加大投入,强化资金保障。食品安全工作经费列入区级财政预算,并实现逐年递增,食品安全工作财政保障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2021、2022年分别安排食品安全工作经费 x 万元、x 万元,有效保障了执法办案、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等工作需要。着重建立完善基层有快检、企业有自检、第三方为补充的检验检测体系,积极指导推进农贸市场快速检测体系建设,将农产品快速检测体系建设纳入区级民生实事工程,2021-2022 年先后投入资金 x 万元,全区 x 家农贸市场和 x 个批发市场均已建成农产品快速检测室,快速检测体系建成率、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均达到 100%,专业化检验能力建设到位。

 3.强化巩固,夯实基层网络。一是持续推进基层食安办分级分类管理,自 2020 年以来已建成三星级基层食安办 x 家、四星级 x 家,做到星级食安办全覆盖。根据 2021 年全区食品安全评议考核结果,今年拟创建五星

 级镇(街道)食安办 1 家,四星级 2 家。二是进一步加强涉农镇街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印发《xx 区加强镇(街)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加快建立健全镇街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增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能力。三是继续全覆盖推行全科网格化管理,以督查考评强化食品安全工作常态化推进,组织全区基层食品安全协管队伍参与浙食安网络培训线上学习,合格率保持 100%,优秀率维持高位。四是强化监管执法队队伍建设,稳步提升监管人员专业化水平,市场监管部门专业人员比例达到 40%以上。分层次加强监管执法人员业务知识培训,加快实现监管队伍装备配备标准化。着力加强食品领域犯罪的专业化打击力度,xx 区公安分局在全区 18 个派出所配置食品安全执法专业警力,实现全区范围内的食品安全执法力量配置。

 (三)紧盯问题导向,强化风险防控 1.加强抽检监测和核查处置。2021 年全面启动食品安全抽检分离,打造食品抽检全程“背靠背”管理模式,全区食品抽检量保持在每年 x 批次/千人以上。2022 年,全区统筹制定食品(食用农产品)抽检 x 批次,目前已累计抽检 x 批次,其中市场监管抽检 x 批次、不合格 x 批次、不合格率 x%,不合格食品均已进行核查处置,核查处置三个月办结率达 100%。2022 年,已开展食品风险监测 x 件。全区 x 个涉农镇街都建立农产品快速检测室并免费对外开放。

 2.加强风险管控和交流预警。建立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工作体系及食品安全风险信息收集机制,成立区食品安全风险综合治理中心,组建食品抽样、风险研判、核查办案等三支队伍,形成“三队合力、精密防控、

 闭环管理”风险治理模式,扎实推进“抽、检、处、研、控”一体化改革,完善风险处置督办机制。完善食品安全重点风险隐患梳理和会商交流机制,组织相关部门召开风险预警交流会暨风险会商会议,结合交流情况编制下发半年度风险隐患清单,形成分析报告,开展针对性综合治理,落实闭环管控。

 3.加强专项整治及应急处置。一是开展受污染耕地“源解析”及涉镉等重金属污染源排查整治工作。2021 年,调整水稻种植品种面积 x 万亩,撒施钙镁磷肥、叶面阻控剂等治理耕地 x 万亩,实现全区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 93%以上。深入开展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开展蛙类专项治理,x 家蛙类养殖主体录入“xx 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抓好重点治理品种整治工作,因我区缺乏大部分重点品种种养殖主体,仅抽韭菜、芹菜、蛙类等重点品种 x 批次,占比约 x%。开展各类水产品安全用药培训 x 次。开展粮食安全质量安全检验监测工作,2019年至 2021 年超标粮收购处置 x 吨,完成率达 100%。加快实施“五优联动”试点工作,打造优质粮食产业链,以“农户+储备粮公司+黄酒企业”模式,连片种植约 1000 亩糯稻谷。二是聚焦食品安全问题突出领域,开展食品安全“一月一行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整治等行动,均达到省定要求。截至目前,已排查单位 x 家次,发现问题 x 个,100%完成问题整改闭环处置。三是落实“铁拳”“亮剑 2022”执法行动,严查食品安全违法大要案及罚没 x 万以上大案。加强部门行刑衔接,公安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强化基层所日常协作,及时通报线索,开展联合执法办案。2021 年以来,查处食品相关违法案件 x 件,罚没款 x 余万元,移送公安 x

 起,公安机关共立案侦办食品类件 x 起。未发生因程序违法、法律适用错误等问题导致食品安全违法案件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败诉情况。四是完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和事故处置等应急处置机制。2021 年制定《xx 区冷链物防工作应预案》及操作手册;2022 年修订印发《xx 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操作手册、《xx 区集中医学隔离场所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规范食品应急事件报送和处置程序。2020 年举办企业食堂突发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2021 年组织开展 2 起冷链食品物防应急演练,切实全面提高全区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水平。及时报送食源性疾病事件和病例,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率 100%。

 (四)紧握数字监管,推进整体智治 1.推进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实现省、市、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信息对接并动态管理,推广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已建立主体追溯点 x 家,覆盖辖区内规模以上种养殖主体。开展食用农产品生产全过程追溯管理。2021 年,打造 x 家追溯标杆企业、x 家市级可追溯示范点,打印农产品合格证(追溯码)张数 x 张,信息条数 x 条;2022 年,打印农产品合格证(追溯码)张数 x 张,信息条数 x 条。

 2.强化核心业务数字化应用。建设“阳光工厂”x 家,2021 年将辖区所有的学校食堂纳入“校园食安智治”民生工程,共新建或提档升级学校食堂“智能阳光厨房”262 家,农村家宴“阳光厨房”x 家,并成功接入省食品安全综合协同应用平台,实现企业端、监管端、社会段三位一体远程监控,提档升级农村家宴产业化公司 x 家,着力加强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规范化满意度。以“厂厂(场场)阳光、批批检测、样样赋码、件件

 扫码,时时追溯、事事倒查”为目标,扎实推进“浙食链”应用,激活食品生产企业 x 家,上链企业 x 家,累计激活食品经营主体 x 家,覆盖全区x 家农批市场及 x 家农贸市场。

 3.建立全程闭环管控体系。依托“浙冷链”系统、集中监管仓强化“精密智控”和全链条管控,确保进口冷链食品“全受控、无遗漏”闭环管理,浙冷链赋码率、扫码率均为 100%。着力推进疫情食品安全智控(防疫餐饮在线)、网络餐饮治理“一件事”集成改革(xx 外卖在线)应用落地,安装外卖餐饮单位阳光厨房 x 家,在线率达到 x%以上,对不使用外卖封签行为出具责令改正通知书 x 份,行政处罚 x 家次。

 (五)紧贴群众需求,强化社会共治 1.提升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水平。落实“知责、履责、守责”一体建设成效明显,学校食堂和大中型商超、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年度自查报告率 100%,食品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食品安全管理员、重点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考核覆盖率、考试合格率 100%,落实主体责任承诺书签订率 100%。

 2.深化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工作。积极推进食安责任险工作,引导保险机构参与共同治理。2022 年,已投入 x 余万元,在学校及幼儿园食堂、养老服务机构食堂、农批农贸市场、农村家宴放心厨房(农村集体聚餐活动)等重点领域实现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公益险全覆盖,农村集体聚餐活动食安险纳入市级民生实事工程。推进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提质增效”,积极引导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投保商业食安险,实现集中配餐单位食品安全责任险参保率 100%。

 3.强化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结合“3.15”“质量月”等年度重点活动,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创新宣传方式、载体,全方位、常态化开展食品安全“五进”“四个你我”宣传。发挥科普宣传阵地作用,完善科普宣传基地 x 个,食药安全科普站 x 个,实现镇街全覆盖。2022 年已举办“你送我检”“你点我检”等活动 x 期,现场开展食用农产品快检 x 批次,铺面纵深开展食品安全宣教。进一步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建立消费维权服务站 x 个,出台《xx 市 xx 区市场监管领域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实施细则(暂行)》《xx 区外卖封签违规使用举报奖励办法》,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2022 年,已处理食品投诉举报 x 起,受理举报奖励 x 起,发放奖励 x 万元,食品安全投诉按时办结率、举报按时核查率达 100%。

 4.助推企业高质量发...

篇二:农产品质量安全自评报告

县 2022 年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XX 省农业农村厅 XX 省财政厅关于做好 2022 年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 (X 农市〔2022〕X 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鲜活农产品主产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重点围绕茶叶、蔬菜、水果、中药材等鲜活农产品,兼顾地方优势特色品种,合理集中建设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完善服务保障机制,强化管理运营能力,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畅通鲜活农产品末端冷链微循环。

 二、年度目标 2022 年,支持新建或改扩建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 3 个,新增库容 0.17 万立方米。

 三、重点任务

 (一)合理集中建设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支持县级及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已登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重点镇和中心村建设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建设改造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加强产地冷藏保鲜设施与冷链集配中心、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有效衔接。鼓励开展符合实际的冷藏保鲜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建设。

 (二)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依托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鼓励引导各类主体利用既有流通网络优势,改造公共冷库设施条件,整合资源、创新模式,促进合作联营、成网配套,提升品牌打造和孵化能力,加快建设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服务网络。

 (三)开展冷藏保鲜技术和运营管理培训。充分利用高素质农民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等相关政策,开设专题班或增加相应培训课程,通过线上教学、课堂教学、现场教学等方式,组织培训活动,打造一批农产品冷链物流培训基地。

 四、具体政策

 2022 年重点围绕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兼顾地方优势特色品种,依托县级及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已登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重点支持建设通风贮藏设施、机械冷藏库、气调冷藏库,以及预冷设施设备和其他配套设施设备。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方式,按照不超过建设设施总造价的 30%进行补贴,单个主体补贴规模最高不超过100 万元。

 五、进度安排

 通过农业农村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信息系统(以下简称“项目管理系统”)进行全过程线上管理。

 (一)

 开展项目储备。建设主体通过项目管理系统提出储备申请,经县级审核、市级复核、省级审定后入库储备。于 7月 30 日前启动立项申报工作,并于申报工作启动前 10 个工作日向社会公布本地实施方案、补助控制标准、申报方式、举报

 电话等重点信息和相关事宜。建设主体 9 月 30 日前完成线上申报。10 月 15 日前,县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完成申报审批,及时公示审批通过的项目,一般不少于 5 个工作日。

 (二)

 规范项目建 设。建设主体要按照农业农村部和我省参考技术方案要求,自主开展建设,承担安全建设运营的主体责任。鼓励建设主体采用绿色低碳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装备,支持对冷藏保鲜设施设备实施节能改造。建设主体应于 11 月 20日前完成设施建设。

 ( 三 )严格竣工验收。设施建设完成后,县级农业农村、财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严格开展现场验收,也可以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参与验收。县级现场验收工作应于 12 月 15 日前完成。

 ( 四 )兑付补助资金。县级农业农村部门、财政部门应按照职责分工,于 12 月 30 日前完成向验收合格的建设主体发放补助资金工作,并公示不少于 5 个工作日。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县级农业农村、财政部门需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加强部门间协同配合,强化调度指导力度。要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时效、求好不求快的原则。落实主体责任,为项目实施提供有力保障。要引导建设主体不断提高设施综合使用效率,防止大面积闲置或废弃。

 (二)加大政策支持。全面落实农业设施用地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优惠政策,鼓励利用村集体闲置房屋、废弃厂房或经营性建设用地等开展设施建设。鼓励与各类市场主体开展建设

 和运营合作。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债券,对符合条件的冷链物流项目予以支持。积极推进做好其他支持冷链物流发展相关财政资金的衔接工作,避免重复投入。

 (三)创新金融服务。鼓励各类银行及担保机构强化信贷担保支持。鼓励保险公司开发特色保险产品,为冷藏保鲜农产品数量、质量安全以及价格波动等提供风险保障。推进实施信贷直通车冷藏保鲜设施建设专项行动。鼓励金融机构参与整县推进项目设计。

 (四)严格资金监管。县级财政部门要会同农业农村部门强化资金监管,及时上报项目执行和资金使用情况。坚决查处虚报冒领、骗取套取、挤占挪用项目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于12 月 25 日前向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报送 2022 年度自评报告。

 (五)完善管理制度。根据设施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建立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设施建设工作风险自查和监督评价机制,形成上下衔接、分级负责的管理制度。

 。

 (六)加强宣传示范。加强农产品冷藏保鲜实用技术标准、材料装备等试验示范推广。认真总结设施建设运营和整县推进的好经验好做法,强化全媒体宣传,推出一批机制创新、政策创新、模式创新的典型案例。

篇三:农产品质量安全自评报告

020 年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 2020 年度)

  项目名称 :2020 年度革命老区建设项目

 项目单位 :马山县财政局

  (公章)

 主管部门 :

 评价类型

 事前评价□

 事中评价□

  事后评价□ 评价方式:

 部门(单位)绩效自评□

 财政部门组织评价 □

  马山县 财政局 0 2020 年度 革命老区 项目支出

 绩效 自评 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县财政局是马山县人民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负责贯彻执行国家财政、税收的方针政策及其他法律法规;拟订全县财政税收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南宁市财政分配政策;拟订全县财政分配政策,参与制定全县各项经济政策,提出运用财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和综合平衡社会财力的建议。下设股室 15 个,包括预算股、综合股、国库股等。县财政局机关行政编制 34名,2020 年实有在职在编人数共 34 人。

 2.项目基本情况 为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桂财预〔2019〕104 号)等文件精神,县财政局开展了革命老区项目。通过对革命老区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革命老区旅游业的发展,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节约了部分居民的出行成本。

 根据《关于提前下达 2020 年自治区对市县部分一般性转

  移支付资金的通知》(桂财预〔2019〕201 号)《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下达 2020 年革命老区转移支付预算(直达资金)的通知》(桂财预〔2020〕91 号)等资金文件,2020年革命老区项目预算资金 1,406 万元,实际到位 1,406 万元,资金全部用于马山县内 9 个革命老区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

 (二)项目绩效目标

 1.项目总目标 通过革命老区项目实施,完善革命老区基础设施,改善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打造马山县红色旅游景点,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2.阶段性目标 根据项目绩效目标申报表、绩效目标实际完成情况对比表和自评价报告等材料,评价组按财政绩效评价指标设置的要求,对原绩效目标予以细化,修改完善后的具体情况如下:

  ① 产出目标:

 产出数量: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成数量 9 个; 产出质量:工程质量合格,达到县级验收标准; 产出时效:项目完成时间 2020 年 12 月 31 日前。完成率≥90%,资金支付率≥90%。

 产出成本:马山县 2020 年革命老区建设项目 1406 万元;

 ②效果目标:

 ⑴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⑵社会效益:项目区生产生活环境影响,改变革命老区贫困落后面貌,促进革命老区协调发展。

 ⑶生态效益:达到环保标准。

 ⑷可持续影响指标:改善革命老区的基础设施、交通设施、教育设施等方面,让人民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③服务对象满意度:服务对象满意度达 90%以上。

 二、项目资金管理情况

 (一)资金到位及支出情况

 根据《关于提前下达 2020 年自治区对市县部分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的通知》(桂财预〔2019〕201 号)《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下达 2020 年革命老区转移支付预算(直达资金)的通知》(桂财预〔2020〕91 号)等资金文件,2020年革命老区项目预算资金为 1,406 万元,主要用于马山县内9 个革命老区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项目资金于 2020 年全部到位,实际到位资金为 1,406 万元,截至 2020 年 12 月底,实际支出资金 1,279 万元,项目整体预算执行率为 90.97%。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使用明细如下表 1 所示:

 表 1 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使用明细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预算资金 实际支出 建设情况

  序号 项目名称 预算资金 实际支出 建设情况 1 马山县乡镇革命烈士纪念设施扩建维修项目 220 203.26 完工 2 那马革命根据地第一大本营道路扩建工程 240 199.78 完工 3 那马革命根据地第九大本营停车广场、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120 107.45 完工 4 乔利乡乔利社区街二队河道整治工程 100 91.44 完工 5 林圩镇镇区街道雨污分离工程 200 180.65 完工 6 周鹿镇北环路建设项目 73 66.04 完工

  第一批资金总计

 953 848.62 - 1 马山县古零镇乐平村卢雷屯沟渠治理工程 121 121.00 完工 2 马山县周鹿镇坛利村伏烈屯至周水村伏岜屯道路建设工程 195 172.38 完工 3 马山县金钗镇集镇街道改造工程 137 137.00 完工

 第二批资金总计

 453

 430.38

 - -

 合计 1406

 1279.00 0

 - -

 (二)资金管理情况

  为加强项目资金管理规范性,县财政局资金管理主要参照《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桂财预〔2019〕104 号),明确了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主要使用方向:一是用于革命老区专门事务。包括革命遗址保护、革命纪念场馆的建设和改造、烈士陵园的维护和改造、老红军及军烈属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维护等。二是用于革命老区民生事务。主要包括乡村道路、饮水安全等设施的建设维护,以及教育、文化、卫生等民生事务。县财政局资金使用及管理基本规范。

 三 、绩效评价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通过绩效评价,树立绩效管理理念,做好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效益,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也为逐步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绩效评价机制提供决策依据。

 (二)绩效评价内容 针对马山县 2020 年革命老区建设项目,围绕项目的绩效目标,对项目资金的决策、运行、完成及管理情况,按投入目标、管理目标、产出目标、效果目标进行综合评价,具体包括:项目绩效目标设定情况、资金使用情况、资金分配、管理情况、制定的制度和措施情况、目标完成和资金效益情况。

 四 、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1 1 、 项目 投入 情况 (分值 0 10 分,得 9 9 分)

 (1)项目决策情况(分值 5 分,得 5 分)。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桂财预〔2019〕104 号),项目设立有据可依,项目具体明确,合理可行,且资金结构合理。根据评分标准,该部分指标得 5 分。

 (2)绩效目标情况(分值 5 分,得 4 分)。根据项目填报的绩效目标申报表,以及年度工作计划,项目按要求设定了绩效目标,目标编制较为完整,但存在目标设置不够规范,效果目标设置量化不足等问题。根据评分标准,该部分指标扣 1 分,得 4 分。

 2 2 、项目过程情况 (分值 6 36 分,得 3 33 分)

 (1)项目管理情况(分值 12 分,得 9 分)。根据项目管理制度建立及执行情况,县财政局主要参照《广西壮族自治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以加强项目管理规范,项目管理制度较为完善,同时通过聘请监理,对项目质量进行管控,质量控制有效。但存在:一是合同管理不够规范,合同内容未能填写,如部分合同中开工日期未能填写;二是项目档案未能根据项目投入、过程、产出、效果进行分类,档案管理有待加强。根据评分标准,该部分指标扣 2 分,得分 9 分。

 (2)资金管理情况(分值 12 分,得 12 分)。在预算资

  金到位及执行情况方面,根据资金下达文件,项目 2020 年实际到位预算资金为 1,406 万元,资金到位率 100%。截至2020 年 12 月底,预算支出数为 1,279 万元,预算执行率达90.97%,项目整体预算执行情况较好。资金使用上基本符合《广西壮族自治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要求。根据评分标准,该部分指标得 12 分。

 (3)绩效管理情况(分值 12 分,得 11 分)。根据项目绩效管理情况,县财政局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报送了相关自评材料,主要包括自评报告、自评绩效目标表,以及相关佐证材料等。但存在自评分表中评分细则与分值不符,自评佐证材料不够充分(效果类佐证材料)等问题。根据评分标准,该部分指标扣 1 分,得分 11 分。

 3 3 、 项目产出情况 (分值 8 28 分,得 8 28 分)

 (1)产出数量指标情况(分值 7 分,得 7 分)。根据各个项目验收材料及实施过程材料,截至 2020 年 12 月底,9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均已完工并且通过验收。根据评分标准,该部分指标得 7 分。

 (2)产出质量指标情况(分值 7 分,得 7 分)。根据各个项目的验收报告,9 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均一次性通过验收,验收达标率为 100%。根据评分标准,该部分指标得 7 分。

 (3)产出时效指标情况(分值 7 分,得 7 分)。根据各个项目验收资料,9 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均在 2020 年 12 月

  底前完成竣工验收,完工及时率为 100%。根据评分标准,该部分指标得 7 分。

 (4)产出成本指标情况(分值 7 分,得 7 分)。根据项目合同及招标控制价文件,县财政局具备成本控制手段,且合同价均未超过招标控制价,成本控制手段执行较好。根据评分标准,该部分指标得 7 分。

 4 4 、 项目效果情况 (分值 6 26 分,得 4 24 分)

 (1)完工项目使用情况(分值 5 分,得 4 分)。通过对永州镇和周鹿镇实地调研了解到,项目选址较为合理,第一大本营道路及坛利村伏烈屯至周水村伏岜屯道路使用率较高。但由于永州镇第九大本营旅游业发展尚未达到预期,第九大本营公厕及停车场的使用效果未能有效体现。根据评分标准,该部分指标扣 1 分,得 4 分。

 (2)

 居民生产生活改善情况(分值 5 分,得 5 分)。通过对永州镇和周鹿镇实地调研,以及查阅项目资料了解到,通过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现状。一是通过道路建设或扩建,改善了当地交通情况,节约了居民的出行时间,尤其是坛利村伏烈屯至周水村伏岜屯道路,道路的投入使用大大缩短了村民前往周鹿镇的时间。二是通过实施乔利乡乔利社区街二队河道整治工程及马山县古零镇乐平村卢雷屯沟渠治理工程,进一步完善当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农民群众农业生产需要,为当地农民群众创

  收增收发挥积极作用。根据评分标准,该部分指标得 5 分。

 (3)当地红色旅游产业提升情况(分值 5 分,得 5 分)。通过对永州镇和周鹿镇实地调研了解到,通过实施那马革命根据地第一大本营道路扩建工程、那马革命根据地第九大本营停车广场、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对马山县革命历史文化遗产起到积极影响,一定程度上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但截至评价日,所调研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仍有待提高。根据评分标准,该部分指标扣 1 分,得 5 分。

 (4)项目后续管理情况(分值 5 分,得 4 分)。县财政局为巩固革命老区建设成效,积极探索项目后续长效管理机制。在基础设施质量的后续管理上,县财政局与各建设单位约定各项条款,在一定期限内负责项目后续维修保养工作;在基础设施管理方面,县财政局正在积极与各村屯沟通,形成相关管理文件,以实现项目的长效管理。但截至评价日,因未能形成基础设施后续管理办法,因此存在部分设施无人打理的情况,如第九大本营公厕和停车场。根据评分标准,该部分指标扣 1 分,得 4 分。

 (5)群众满意度(分值 6 分,得 6 分)。根据满意度调查结果,通过对当地群众开展满意度调查工作,2020 年群众对项目总体满意度为 100%。根据评分标准,该部分指标得 6分。

 评价结论

  总得分为 4 94 分,为“ 优 ”等级。

 五、问题及建议

 (一)主要经验

 项目选址合理,有效补足地区短板 通过现场调研了解到,本局在项目前期的调研评估工作开展到位,项目选址合理。一是符合当地发展需求,如第九大本营公厕和停车场项目,永州镇那马革命老区作为南宁市第一批中共党史教育基地,一定程度上吸引了较多周边单位到该地开展党建活动,因此配套建设投入仍需加大,以满足当地日益发展的需求。二是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便利度,项目实施前,部分乡镇交通状况仍较差,当地居民出行成本较高。项目实施后有效改善了当地居民的出行状况,如马山县周鹿镇坛利村伏烈屯至周水村伏岜屯道路建设工程完工后,大大缩短了当地村民到周鹿镇的交通时间。

 (二)存在的问题

 1.红旅产业效果仍不明显,旅游配套建设仍需加强。

 根据实地调研了解到,马山县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的发展水平仍较为滞后,影响范围仅限于县域周边地区。一是红色景区所在地经济基础薄弱,旅游基础设施欠完善,交通便利性差;二是红色文化内涵挖掘不充分,游览形式以静态参观为主,缺乏趣味性;三是红色景区宣传力度小,客源有限且回头率不高,缺少住宿配套,游客无法过夜。配套设施的匮

  乏不利于革命老区的可持续发展。

 2.后续管理工作仍在推进,项目可持续效益仍不足。

 本局为巩固革命老区建设成效,积极探索项目后续长效管理机制。在基础设施质量的后续管理上,本局与各建设单位约定各项条款,在一定期限内负责项目后续维修保养工作;在基础设施管理方面,本局正在积极与各村屯沟通,形成相关管理文件,以实现项目的长效管理,推动项目可持续发展。但截至评价日,因未能形成基础设施后续管理办法,因此存在部分设施无人打理的情况,如第九大本营公厕和停车场。

 (三)建议和改进措施 1.创新红旅产业发展模式,特色配套产业联动发展。

 建议多部门联动,共同推进红色旅游产业发展。一是挖掘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历史传承价值。那马革命老区作为南宁市第一批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具备一定的历史传承价值,县财政局应当联同其他相关部门,加强对那马革命老区的历史研究,并将研究成果纳入南宁市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一定程度上提升革命老区的知名度。二是加大特色配套产业的建设。一方面,应推广红色旅游结合绿色生态的发展模式,依托那马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积极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建设,将农产品生产与红色旅游产业相结合。另一方面,应着力宣传永州镇特色产品,如永州生鱼片、永州香糯、永州

  米酒等,同时将酒店、民宿(农家乐)等配套住宿产业纳入当地发...

篇四:农产品质量安全自评报告

市 2021 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 溯源体系建设及管理项目实施方案 (县级监督抽检项目)

 项目名称:彭州市 2021 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溯源体系建设及管理项目 项目主管单位:彭州市农业农村局

 项目管理负责人:李世彬 项目实施单位(盖章):彭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 项目实施负责人: :陈

 啸 联系电话:

 编制日期:2021 年 2 月 8 日

 彭州市 2021 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溯源 体系建设及管理项目简况

  一 项目名称 彭州市 2021 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溯源体系建设及管理项目 二 项目实施单位 彭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 三 项目实施地点 农业企业、相关专业合作社、种植业大户、家庭农场、标准化生产基地等。

 四 项目实施时间 2021 年 1—12 月 六 主要实施内容 主要实施内容概述:

 在彭州市进行蔬菜、水果、食用菌、水稻生产基地、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家庭农场等抽样监测,其中:蔬菜 970 个,水果 10 个,食用菌 10个,水稻 10 个。项目实施时间从 2020 年 1-12 月。每季度完成监测样品250 个,合计完成监测样品 1000 个。1.购买耗材、试剂 24 万元。2.实验室辅助设备添置 47 万元(购买气体发生器 5 台)。3.抽样费 3 万元。4.实验室运行费用 13 万元(仪器设备维修检定、废弃物处理、水电气费、网费、卫生维护费、购买抽样用口袋、样品标签印刷等)。5.样品复检费5 万元。6.监测技术能力提升培训及其他费用 8 万元(进行技术能力提升培训,总学时达到 100 学时以上)。

 七 资金来源 总投入 100 万元 其中 市级资金 100 万元

 其它 万元 八 检测能力 和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分析 通过项目实施,一是可以组织检查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和“检测练兵”,进一步提升检测人员检测水平。二是通过对农产品监督监测,有效控制不合格农产品流入市场,为实施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和农产品质量追溯奠定坚实基础;三是督促农产品生产者严格按照农产品种植技术规程进行生产,提高产品质量,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安全”。

 区(市)县 农业主管部门意见

 同意报送。

 彭州市农业农村局

  (盖章)

 年

 月

 日

 彭州市 2021 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溯源 体系建设及管理项目实施方案 (县级监督抽检项目)

 一、项目任务来由(背景)

 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都市现代农业绿色转型,进一步加强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溯源体系建设及管理,提高检测能力和水平,扩大抽检范围和产品覆盖面,确保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按照成都市财政局、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提前下达 2021 年第一批市级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的通知》(成财农发[2020]106 号)和成都市农业农村局《2021 年成都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溯源体系建设及管理项目实施指导意见》文件要求,拟在我市实施 2021 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溯源体系建设及管理项目。

 二、年度目标与预期效益 (一)年度目标 全年完成 1000 个农产品监测样品。

 (二)预期效益 通过项目实施,一是可以组织检测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和“检测练兵”,进一步提升检测人员检测能力和水平。二是通过对农产品监督监测,有效控制不合格农产品流入市场,为实施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和农产品质量追溯奠定坚实基础;三是督促农产品生产者严格按照农产品种植技术规程进行生产,提高产品质量,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

 上安全”。

 三、项目实施内容 (一)抽检准备工作 1.人员培训:一是按照彭州市培训申报备案工作相关要求报批检测人员培训计划。二是认真组织参加检测人员检测能力提升培训,培训时间合计达到 100 学时以上,以便进一步提升检测人员检测能力和水平。

 2.人员组成:

 姓 名 性别 工作单位 职务/职称 项目分工 联系电话 李世彬 男 彭州市农业农村局 局长 项目总协调

 王代春 男 彭州市农业农村局 副局长 项目具体负责

 刘宗秋 女 彭州市农业农村局 财务科科长 项目财务管理

 陈 啸 男 彭州市农业农村局 检测中心负责人 项目具体实施

 钟育静 女 彭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 检测中心副主任 负责农产品监测

 张

 斌 男 彭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 农艺师 负责农产品监测

 强小林 男 彭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 助理农艺师 负责农产品监测

 张

 了 男 彭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 助理农艺师 负责农产品监测

 陈

 伟 男 彭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 助理农艺师 负责农产品监测

 (二)监测时间安排 监测时间 2021 年 1—12 月。

 (三)监测地点、品种和数量 1. 监测地点:农业生产企业、相关专业合作社、种植业

 大户、家庭农场、标准化生产基地、水稻种植基地等。

 2.品种和数量:完成蔬菜、水果、食用菌、水稻抽样监测 1000 个样品,其中:蔬菜 970 个,水果 10 个,食用菌 10个,水稻 10 个。每季度完成监测样品 250 个,合计完成监测样品 1000 个。

 (四)抽样方法、样品管理 对生产环节农产品同一产地、同一品种或种类、同一生产技术、同期采收或同一成熟度的产品为一个抽样单元,抽样需选择可以上市销售时的产品,未成熟的产品或还不能上市销售的产品不安排抽样。蔬菜抽样参考 NY/T 762-2004《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抽样规范》、NY/T 5344.3-2006《无公害食品 产品抽样规范 第 3 部分:蔬菜》;水果抽样参考 NY/T 5344.4-2006《无公害食品 产品抽样规范 第 4 部分:水果》;食用菌抽样参考 NY/T 5344.3—2006《无公害食品 产品抽样规范 第 3 部分:蔬菜》;水稻抽样参考 NY/T 5344.2—2006《无公害食品 产品抽样规范 第 2 部分:粮油》。所有样品在制备后(匀浆状、粉末状)采用低温冷冻的方式进行保存,并在出具检测结果无争议 30 日后进行清理。

 (五)监测项目和检测依据 1.蔬菜、水果、食用菌 监测项目(34 项)

 检测依据 判定依据

 甲胺磷、甲拌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甲基异柳磷、水胺硫磷、乐果、氧乐果、敌敌畏、毒死蜱、乙酰甲胺磷、三唑磷、丙溴磷、杀螟硫磷、二嗪磷、马拉硫磷、久效磷、氯氰菊酯、氰戊菊酯、甲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联苯菊酯、氟胺氰菊酯、氟氰戊菊酯、三唑酮、百菌清、异菌脲、三氯杀螨醇、腐霉利、乙烯菌核利 NY/T761-2008 或 GB/T23200.8-2016 或 GB/T20769-2008 或 GB/T5009.145-2003 (对硫磷)或 GB/T5009.20-2003(水果中的水胺硫磷)

 (2020 年 2 月 15 日起,按 GB2763-2019 规定,部分检测项目可从其规定按GB/T23200.118-2018检测)

 GB2763-2019 多菌灵 NY/T 1680-2009 或 GB/T 20769-2008 吡虫啉 NY/T 1275-2007 或 GB/T 20769-2008 2.水稻 监测项目 (4 项) 检测依据 判定依据 铅 GB5009.12-2017 GB2762-2017 镉 GB5009.15-2014 总汞 GB5009.17-2014 铬 GB5009.123-2014 (六)检测和复检 检测过程中做试剂空白和加标回收率。蔬菜、水果、食用菌农药残留每 10 个样品加一个混合标准溶液,每检测一批样品做一个加标回收率;对农药残留不合格样品用质谱法

 进行确认。水稻重金属监测带试剂空白和控制样进行质控,同时做平行样品检测。上机过程中,每 20 个样品做标准曲线校正,正负误差要在 10%以内。不合格样品和随机抽取合格样品(检测合格样品总量 10%)送四川省农科院分析测试中心进行复检。

 (七)监测结果运用 通过检测,全面掌握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农产质量安全监管部门提供数据支撑;对检测结果进行风险分析,每季度末进行会商和风险提示,指导产业部门和业主进行安全生产;对检测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进行检打联动,加大问题产品处罚力度。

 (八)监测结果汇总及报送 每季度按时将监测结果汇总报成都市农业质量监测中心。

 四、项目资金安排 项目总资金 100 万元, 实行项目部门报账制,由部门监督项目资金管理、使用。

 1.购买耗材、试剂 24 万元。

 2.实验室辅助设备添置 47 万元(购买气体发生器 5 台)。

 3.抽样费 3 万元。

 4.实验室运行费用 13 万元(仪器设备维修检定、废弃物处理、水电气费、网费、卫生维护费、购买抽样用口袋、样品标签印刷等)。

 5.样品复检费 5 万元。

 6.监测技术能力提升培训及其他费用 8 万元(进行技术能力提升培训,总学时达到 100 学时以上)。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彭州市农业农村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彭州市财政局分管领导,财务科、检测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项目实施,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二)加强项目管理 彭州市农业农村局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严格工作纪律,切实抓好项目单位筛选、公示、验收、等关键环节,特别是要做好项目工作的组织管理,严禁流于形式、走过场。要强化工作督导,实时掌握项目实施情况,及时纠正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建设中弄虚作假、建设内容以旧充新等实行一票否决,列入“黑名单”,暂停安排所有涉农项目资金。

 (三)严格资金管理 严格按照现行资金管理办法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套取、挤占、挪用项目资金。要切实规范财务管理,资金使用要符合支出范围,项目资金设单独会计科目专项核算,会计资料要规范、齐全、有效,不得有大额现金支出,并自觉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四)加强绩效考评 项目建成后,彭州市农业农村局要按照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有关要求,对项目决策、项目管理、目标完成和项

 目效果等进行绩效考评自查工作,接受成都市财政局、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开展的绩效考评。

 (五)做好项目总结验收及材料报送 彭州市农业农村局要结合项目实施情况认真做好年度项目总结和验收工作,并于 2021 年 12 月 15 日前将项目总结、绩效自评报告上报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彭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建立详实的项目档案资料和保存管理制度。

篇五:农产品质量安全自评报告

市现代农业示范园 2020 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单位名称: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单位基本情况

 (一)人员编制和机构设置

 衡阳市现代农业示范园管理委员会为独立财务核算单位,财政预算二级拨款单位,学校设置 3 个内设机构,即办公室、财务部、市场经营部。差额拨款编制 9 人,2019 年 12 月底在编在职人员 9 人,合同工 3 人,劳务派遣工 3 人。机构、人员情况与上年度相比,无变化。

 (二)、 部门 职能

 2013 年 9 月 9 日,经国科发农【2013】573 号文件批准,衡阳国家农业科技园成为第五批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本部门主要职责是:

 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园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规划;负责协调落实城乡统筹政策、产业扶持政策、入园企业的优惠政策等工作;负责统筹协调相关涉农项目、资金进入园区等工作;负责园区项目的策划、包装,参与项目申报、实施和检查验收等工作;负责组织实施园区主骨架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并对建成后的设施进行维护管理;负责园区招商引资工作;负责协调指导园区土地的流转工作、负责协调开展土地征收、整治和储备工作;负责入驻企业的服务工作,为园区业主代办相关行政审批手续,促进项目落地和加快建设;负责园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工作,监督园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负责协调解决园区建设中的相关问题;负责制定和实施园区目标考核办法,督促园区管委会决定事项的落实。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一)基本支出情况

 基本支出用于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支出,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2020 年度本单位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 82.75 万元,其中:人员经费 69.52 万元,占基本支出比例,84%,较年初预算超支11%,公用经费支出13.23万元,占基本支出比例 16%。本年度基本支出与调整后的预算基本一致。

 (二)项目 支出情况

 2020 年度本单位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 309.81 万元,其中:商品和服务支出 92.22 万元,占项目支出比例 29.77%,资本性支出 118.99 万元,占项目支出比例 38.41%,对企业补助 98.5万元,占项目支出比例 31.79%。本单位 2020 年度各项费用开支标准合规、手续完善,审批程序符合要求,资金管理及制度执行基本到位。

 本年度项目支出的所有资金均由市财政局国库支付,支出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资金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项目支出按规定经过评估论证;支出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资金使用无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无相关情况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情况 无相关情况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无相关情况

 五、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2020 年,我单位积极履职,强化管理,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通过加强预算收支管理,不断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梳理内部管理流程,部门整体支出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一) 部门预算管理。

  1、预算编制情况。严格按照预算管理的相关规定和市级部门预算编制要求, 科学合理编制次年项目预算,按时完成了2020 年预算编制工作 2、执行管理情况。

  一是事业运行保障情况。我单位严格按照年初预算安排,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十项规定,厉行节约规范使用预算资金。收入上,严格执行 "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无隐瞒收入和其他违反国家收费管理规定的行为。在支出管理中, 认真执行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重点工作和大额支付上会集体决策等相关财务管理制度。认真做好每月与银行、财政国库科的对账工作,加强动态监控,保障机关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应返还额度情况。2020 年,我单位部门预算单位形成的财政应返还额度行政单位 134.98 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资金 80.73 万元。

 形成的主要原因:一是根据合同约定,各项目按进度分期支付,形成了财政应返还额度;二是个别项目进度

 缓慢,导致项目经费当年无法支付;三是跨年支付的相关税费等。

 三是“三公”经费预算执行情况。我单位属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年初无一般公共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

 3 3 、 主要绩效及评价结论

 (1)大力推进提质升级,切实提升园区发展整体水平。

 一是 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园区西侧道路排水渠及围网、围墙建设,对园区东侧道路两侧基培土、硬化,完善了园区防汛、防旱水系水闸,对现有水渠进行畅通,对园区现有的明渠进行改造。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是 项目提质升级工作不断推进。水培蔬菜示范基地、热带水果种植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特色化发展、品牌化建设逐步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将不断显现。引进高科技含量项目,园区按照引进“高科技农业、智慧化农业”项目的指导思想,引进了湖南金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园区建成了羊肚菌育种基地和蛹虫草培育基地。引进的深圳近山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 2000 万元,建设装配式陆基生态养殖系统示范项目,该项目代表了水产养殖技术前沿,项目的建成将带动我市水产养殖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三是 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取得新成效。为提升园区创新创业能力建设,结合园区实际,创建了衡农科星创天地项目,为返乡创业人员、科研人员、有意向从事农业项目的创客团队提供公共办公场所和培训实践基地,引入孵化企业 8 家,成功孵化企业 1 家,衡农科星创天地被省科学技术厅认定为年度省级星创天地。

 四是 培训

 科普社会职能进一步显现。园区充分挖掘现有农业项目资源,以“乐学田园”项目实施为抓手,展示农业先进科技成果,开展农业科普研学活动,创建农业科普研学示范基地,全年共接待科普研学、考察学习人员 2 万余人次,园区先后被省科协命名为 2018-2022 年度“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被省教育厅授牌为第一批湖南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园区与市农科所、市局科教科合作,在园区成功举办八期农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及新型职业农民等培训班。园区每年接待考察、研学人员 3万余人次。

 五是 示范推广社会化服务进一步提升。园区与省农科院、省食用菌研究所、山东省农科院、湖南农业大学等研究院所合作,引进蔬菜瓜果新品种、新技术 13 项,同时加大园区集中育秧中心建设力度,为周边蔬菜瓜果种植基地提供优质种苗 400 余亩,推广羊肚菌大田栽培 200 余亩。

 (2)突出强化党建引领,扎实推进党员干部廉政建设 。

  一是加强思想建设,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明显提升。十九大召开以来,园区将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来抓,扎扎实实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落实到各项工作中。以落实理论学习各项制度为手段,以指导实践取得新成效为目的,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理论水平和驾驭大局的能力。

 二是加强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带动党员永葆先进性的保证,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先进性建设的长效机制,狠抓党建制度落实,狠抓党员教育和管理,健全党组抓党建工作责任制。督促党员按期交纳党费,自

 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培训,积极参加支部大会和党员学习,鼓励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参加志愿服务。

 三是加强作风建设,党员干部反腐倡廉能力有效提高。把作风建设作为工作重点,着重解决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园区党风廉政建设。

 四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把组织党员参加各项志愿活动和有益的社会活动作为党建工作的延伸,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多次组织全体党员为园区进行环境卫生清扫,改善了园区环境卫生状况,展现园区干部职工的良好精神风貌。

 (3)扎实开展扶贫攻坚,全面落实精准扶贫工作任务。

 一 是 高度重视,认真落实。2020 年到联村点衡南县硫市镇硫市村进行脱贫攻坚“大清查”“大整改”“大提升”三大专项行动实地调研走访。一对一的上门走访全部 27 名结对帮扶对象,按照“六个一”的要求,宣传扶贫政策,了解具体困难状况,进行生活慰问,开展卫生劳动,为每户人家送去了最真切的关怀和温暖。

 二是扎实调研,精准识别。通过与镇干部、村干部、贫困户交流座谈、查阅各项扶贫档案,多次到联村点硫市村重新掌握了最新的基本情况和变动,摸清了剩余村贫困人口底数和致贫原因,为确保精准扶贫“靶向定位”夯实了基础。2020 年已脱贫 3 户 5 人,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三是因地制宜,全方位帮扶。在发展产业扶贫基础上,进行优化组合,以

 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就业模式,辐射带动贫困户周边农户群众务工就业。农户将产业项目重心转移为种植羊肚菌,还种植了黑木耳、油茶、油桐等特色产业,带动了贫困户和培育农户走上了致富道路,使全村贫困人口都得到了分红,提高贫困户的整体收入。

 (4)扎实推进工作常态化,确保各项政策落地落实。

 一是抓好防疫工作。市农业园高度重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开年第一天上班召开全体工作人员会议宣布了《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方案》,成立了衡阳市现代农业示范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设立项目区域防控组、办公区域防控组、公共区域防控组、宣教报道组、后勤保障组、督查督办组等六个工作组。二是落实岗位设置工作。按照办市人社局要求,园区召开会议对岗位设置工作安排部署,通过岗位设置让每个同志能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认真的工作,切实调动大家工作的积极性。

 三是做好财务管理工作。除做好财务会议账务、工资申报等日常工作外,园区按照《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应对疫情支持实体经济稳健发展的政策意见》(衡政发〔2020〕2 号)文件精神,结合园区实际情况立即作出扶持园内项目稳健发展的两条意见:一是对承租园区经营用房的项目,一季度免交场地租金,二季度租金减半;二是将年初缴纳全年租金暂改为年底缴纳全年租金。

 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预算编制工作有待细化、预算的合理性和执行力度还需加强、项目资金支出进度分配不均等。

 八、下一步改进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一是规范绩效目标编制,科学选定绩效指标,尽量使用定量指标,合理确定指标标准;二是扎实开展绩效评价工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加强制度管理,对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三)加强支出管理,严格各项开支。

 九、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无 报告应包括以下附件:

 1.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评分表 2.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基础表 3.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一个项目支出一张表)

 附件 2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评分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 指标 分值 评价标准 指标说明 得分 投 入

 10 分 目标设定

 6 分 绩效目标合理性 3 部门所设立的整体绩效目标依据是否充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整体绩效目标与部门履职、年度工作任务的相符性情况。

 评价要点:

 ①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②是否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 ③是否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

 3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 指标 分值 评价标准 指标说明 得分

 绩效指标 明确性 3 部门依据整体绩效目标所设定的绩效指针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整体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

 评价要点:

 ①是否将部门整体的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 ②是否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

 ③是否与部门年度的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 ④是否与本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

 2 预算配置

 4 分 在职人员控制率 1 以 100%为标准。在职人员控制率≦100%,计 2 分;每超过一个百分点扣 0.5 分,扣完为止。

 在职人员控制率=(在职人员数/编制数)×100%,在职人员数:部门(单位)实际在职人数,以财政局确定的部门决算编制口径为准。

 编制数:机构编制部门核定批复的部门(单位)的人员编制数。

 1

 “三公经费”变动率 1 “三公经费”变动率≦0,计 1 分;“三公经费”变动率>0,每超过一个百分点扣 0.5 分,扣完为止。

 “三公经费”变动率=[(本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上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上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100% 1 重点支出 安排率 2 部门本年度预算安排的重点项目支出与部门项目总支出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履行主要职责或完成重点任务的保障程度。

 重点支出安排率=(重点项目支出/项目总支出)×100%。

 重点项目支出:部门年度预算安排的,与本部门履职和发展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社会和经济影响、党委政府关心或社会比较关注的项目支出总额。

 项目总支出:部门年度预算安排的项目支出总额。

 2 过程

 30 分

 预算执行15 分 预算完成率 2 ≥98%计满分,每低于5%扣1分,扣完为止。

 预算完成率=(上年结转+年初预算+本年追加预算-年末结余)/(上年结转+年初预算+本年追加预算)×100%。

 1 预算调整率 2 预算调整率=0,计 2 分;0-10%(含),计 1.5 分;10-20%(含),计 1 分;20-30%(含),计 0.5预算调整率=(预算调整数/预算数)×100%。

 0.5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 指标 分值 评价标准 指标说明 得分

 分;大于 30%不得分。

 支付进度率 1 符合要求计满分,否则计 0 分 支付进度率=(实际支付进度/既定支付进度)×100%。

 实际支付进度:部门在某一时点的支出预算执行总数与年度支出预算数的比率。

 既定支付...

篇六:农产品质量安全自评报告

市2021年度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跟踪评价自查自评工作报告

 自 2020 年获得“湖南省食品安全示范市”荣誉以来,醴陵市认真贯彻落实株洲市委、市政府以及株洲市食安委有关决策部署,按照相关工作要求,以持续深入食品安全示范创建为统领,不断推进食安醴陵建设。坚持党政同责、部门联动、社会共治,明确目标任务,强化组织领导,巩固提升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成果,全市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群众满意度稳步提升。根据《湖南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评价与管理办法》《湖南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评价细则(2021 版)》(湘食安委〔2021〕5 号),日前对醴陵市 2021 年度湖南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跟踪评价工作进行了自评,现将自评结论及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评结论 今年以来,全市食品安全状况持续稳定向好,基础工作扎实完善,党政同责落实到位,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源头得到有效治理,全程监管实施到位,执法办案有力有为,集中整治效果突出,社会共治格局基本形成。群众食品安全总体满意度不断提升,群众对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市创建工作及成果的知晓率不断提升,符合湖南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创建评价细则要求。

 二、主要成效

 (一)食品安全状况方面 今年来,全市未发生重大及以上食品安全事故,未发生引发广泛关注、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食品安全事件。国家、省、株洲市对我市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超过 98%,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稳定在 98%以上。农产品和食品抽检量不低于 4 批次/千人;其中,针对农药兽药残留的食品抽检量不低于每年 2 批次/千人。群众食品安全总体满意度不断提升,群众对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市创建工作及成果的知晓率不断提升,连续两年获评全省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 A 级单位,连续多年获评株洲市食品安全工作先进单位。

 (二)基础工作方面 严格落实党政同责。领导高位推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株洲市委办市政府办《株洲市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切实加强组织保障,出台了《醴陵市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醴陵市市级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确保了本年度食品安全及示范创建工作有序开展。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绩效考核,权重达 3%。牢牢把握上级食安办对已命名的示范县市区开展跟踪评价这一机遇,并借势

 发力,继续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市委全会、市政府工作报告,纳入市委、政府工作要点,让食品安全“重大政治任务、重要民心工程”战略定位成为共识。

 工作机制健全完善。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主任的食品安全委员会;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听取食品安全工作汇报,研究解决重要问题;主要领导召开工作推进会,多次带队调研指导学校、超市药房等地食品安全相关工作;制定年度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分解任务、明确责任、督促落实。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督查检查计划。健全食安委及办公室工作职责,完善工作规则,制定联席会议、信息通报、风险交流、工作督查等制度,强化统筹协调。各镇街设立食安办,组建 270 人的社区(村)食品安全协管员队伍,每人每年按 1200 元标准补贴。将对食品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表彰纳入了全市三级干部会议。

 风险监测落实到位。健全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机制,今年 5月,市食安委成员单位进行了食品安全形势会商,研判我市食品安全形势,防范化解食品安全风险。今年以来,市食安办接到相关单位协查函、通报函共计 8 份,向有关单位发出协查函、通报函 13 份。健全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网络,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完成监测任务 447 批次,检出风险样品 22 批次,第四季度已采样 58 份,检测结果待出。加强监测人员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对全市哨点医院进行指导、培训,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继续推动食源性疾病监测延伸到村卫生室。及时报送食源性疾病

 事件和病例 123 例。

 源头治理日益深化。深入开展产地环境净化“护源”行动。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建立重点污染企业监察名录,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开展了两轮涉镉污染源排查。五年来,调整种植结构面积 27.8 万亩,修复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地8.3万亩。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业投入品,严格落实禁限用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和使用记录等制度;按照要求做好高毒高残留高风险农药淘汰工作,开展农兽药减量行动。强化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2017 年底建成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加快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工作,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了 91.24%。

 。

 粮食质量安全不断加强。严格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和食品安全标准,严把粮食收购、储存、销售出库质量安全关;建立超标粮食处置长效机制,严格控制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用途。完成粮食抽检监测任务。全年收购环节、在库和出库环节共抽检 409 批次。通过上述严格的检验工作,保证了粮食收购、粮食在库和出库环节的质量检验工作。建成粮食产后服务中心 7家。

 强化生产经营日常监管。开展网格化监管和标准化现场检查,健全监管信息档案,开展风险等级评定。出台了食品安全监管事权清单,日常监督检查事权清晰、底档齐全、全面覆盖、规范有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今年以来,重点实施食品生

 产质量提升行动、 “三小”食品整治、“湘赣红”区域公用品牌产品监管,开展了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提升行动、米粉质量安全专项检查、肉制品质量专项整治、食用植物油专项检查等。持续加大学校和托幼机构食堂、旅游景区、车站码头和高速公路服务区、工地食堂、养老机构、集贸市场、进口冷链食品等重点领域食品经营安全风险防控力度。加强特殊食品和食盐监管,督促特殊食品及食盐经营者专区专柜销售。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护老”行动暨保健食品行业清理行动。

 抽检监测稳步推进。截止目前,2021 年全市完成食品抽检3950 批次,抽检合格率在 98%以上,抽检覆盖各类型各业态。及时分析研判抽验中发现的问题,认真落实不合格产品核查处置工作,对存在违法行为的,依法查处。2021 年国抽、省抽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任务完成率、按时完成率均达 100%。按计划要求均衡推进完成食用农产品定量监测目标任务,对发现的问题跟进实施监督抽查。对市场销售的蔬菜、水果、畜禽肉、鲜蛋、水产品等大宗消费产品实施监督抽检。对 8 家油茶企业产出的油茶送省林业局检测,结果均为合格。

 执法办案有力有为。加强市场监管综合执法能力、农业综合执法能力、公安机关打击食品安全犯罪专业力量建设力度,市公安局成立食药侦查机构,由转隶到公安机关的森林公安局负责此项工作。多部门对突出违法犯罪问题联合开展打击整治,完善行刑衔接机制,强化对食品安全案件的信息共享、合成作战。

 集中整治效果突出。深入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护苗”“护老”“网剑”等攻坚行动,以及“治违禁促提升”“长江禁捕 打非断链”、打击野生动物非法交易、“昆仑 2021”等专项行动。今年来查办食品安全行政违法案件 153 起,农产品违法案件 15 起,侦办食品安全刑事案件 23 起,刑事打击 64 人,办理公益诉讼案件 10 起。

 食品安全共治共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持续开展对政府、监管部门履职尽责情况的民主监督。积极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餐饮行业协会、米粉行业协会健全落实自律规范和职业道德准则,引导和推动企业诚信经营。组建 1000 人社会监督员队伍,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知识科普、快检验菜等活动,共同打好食品安全“人民保卫战”。组建 270 人的社区(村)食品安全协管员队伍,健全管理与考核制度,对其开展培训、考评,协管员认真按要求开展工作。持续多年开展食品安全“五进”、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举办知识大讲堂、监督员进社区活动,多措并举加强野生蘑菇中毒宣传防控,增强全民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意识。畅通食品安全投诉举报渠道,今年来已受理食品消费投诉 135 件,均按时办结。继续推行有奖举报制度。没有不兑现举报奖励现象。今年兑现有奖举报 6 起。

 (三)能力建设方面 经 费投入保障有力。将食品安全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2021 年市财政预算投入食品安全专项资金 469.88 万元,继续保

 障完成中央《意见》规定的“年抽检量达到 4 批次/千人”等目标任务所需经费。

 基层装备配备到位。基层监管队伍的办公业务用房、执法车辆、执法装备、设施配备达到相应建设标准要求。为 12 个市场监管所解决了相对独立的办公和业务用房,均配备了执法车辆、电脑、打印机、执法记录仪、食品快检箱等执法必需办公装备。12 个基层监管所全部建立了食品快速检测室,配齐了快速检测装备,10 个市场监管所办公场所已完成提质改造。

 监。

 管队伍素质提升。市场监管部门及派出机构将食品安全监管作为首要职责,监管力量满足食品安全监管需要。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健局等部门每年强化对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通过讲座、培训、线上学习促进执法监管队伍素质提升,每人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 40 学时。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专管人员每年参加食源性疾病报告相关内容的培训。

 检验检测能力提升。科学制定年度监督检查计划,进一步统筹规划健全食品、农产品、粮油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 2017 年 3 月通过“双认证”,今年参加了省农业农村厅以及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的两次能力验证,均一次性通过考核。市食品药品和质量技术检测所获得 CMA 资质认定证书,可开展食品及食品投入品检测项目 145 项。配备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车,将“可移动的检测室”开进校园、社区、镇街,为广大群众提供检测便民服务。新改扩建农贸市场 125 个,配有

 食品安全快检室。12 个市场监管所全部设置了食品安全快检室。

 应急处置规范到位。制定修订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队伍和应急装备建设,举办了Ⅳ级食品安全应急演练及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培训,开展预防野生蘑菇中毒防控现场大宣讲,应急处置能力大幅提升,妥善处置人民群众关心的食品安全热点问题,强化舆情问题处置能力,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健全风险交流机制。及时开展风险会商和交流。邀请专家、媒体、企业、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等代表定期开展了食品安全风险交流。

 。

 编织智慧监管网络。推进“互联网+政务”网格化监管新模式。将全市分为 1 个一级网格、12 个二级网格、33 个三级网格,明晰监管责任。启用“监管神器”,配备移动执法终端设备 33 套,现场检查记录实时上传,执法更加透明、监管更加有力,大力提升了市场监管效能。实行“互联网+明厨亮灶”等智慧化监管措施,在学校食堂等重点业态安装视频,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手机客户端远程在线监管。推进“湘冷链”平台使用,299 家企业在“湘冷链”平台注册,并累计流入 203.63 吨冷链食品。

 (四)生产经营状况方面 管理责任落实到位。强化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推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统一印制了进货查验、食品留样、晨检记录等台账记录,并免费发放。督促企业建立自查报告制度、严格遵守许可条件和相关行为规范、设立食品

 质量安全管理岗位。要求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严格遵守许可条件和相关行为,严格执行食品生产、销售、进货查验、出厂检验等各项记录制度,依法依规公示资质证照、从业人员健康证明等相关信息。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督促引导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每年开展食品安全教育培训,约谈抽检 3 次以上不合格企业 4 家。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接受培训达 40 小时以上。

 过程控制落实到位。全面落实食品经营单位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过程控制、台账记录等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规定。督促餐饮服务单位执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持续开展 “明厨亮灶”工程,推进餐饮行业提质升级。推行外卖食安封签,使用环保可降解的食品包装,推行无接触配送。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目前统一将厨余垃圾运送至株洲市善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今年 1-10 月共收运餐厨垃圾 2169.03 吨,严防“地沟油”流入餐桌。

 实施“明厨亮灶”工程。推进学校食堂提质改造,学校食堂、校园内及周边食品经营者严格执行食品经营安全相关规范要求,证件到期的校园小卖部逐渐退出。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学校 1 所。实行校园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和中小学校相关负责人陪餐制。建立落实校园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机制, 加强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检查力度,春秋季开学开展综合治理,检查覆盖率达到 100%。校园及校门外周边道路两侧 100 米内无

 食品摊贩、无“三无”食品和过期食品。

 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依法全面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依法履行入场销售者登记、市场自查、信息公示、依法依规从事销售活动等管理责任。食品销售连锁企业总部、大型食品批发企业、食品批发市场开办者建立并落实食品安全自查制度,自查报告率达到 100%。

 做好了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在醴陵分支机构的备案工作,约谈负责人,督促平台落实责任。规范网络餐饮服务经营行为,开展网络食品安全“网剑”行动,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分析网...

篇七:农产品质量安全自评报告

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自评报告

  按照《2021 年度市区乡镇党政和区级部门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实施方案》要求,对标对表考核具体指标,结合工作实际,现将 2021 年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自评报告如下。

 一、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2 32 分)

 (一)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7 分)(牵头评分单位:区委农办)1.镇党委政府及各村(社区)均专题组织学习《乡村振兴促进法》《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省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实施办法》和《市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实施办法》;镇、村(社区)均就贯彻落实作出了具体部署安排。考核要求:完成得 2 分;未实现全覆盖学习的扣 30%。完成情况:镇党委政府及各村(社区)均专题组织学习《乡村振兴促进法》 《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省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实施办法》和《市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实施办法》;镇、村(社区)均就贯彻落实作出了具体部署安排。自评得分:2 分 2.镇党委建立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按规定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制定出台了指导农村工作的文件,得 1分;未落实扣 30%。镇党委每季度听取“三农”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开展督促检查,推动工作落实,得 1 分;未落实扣 30%。镇党委制定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年度工作方案,明确了责任分工;镇党委每季度研究推进“三农”工作,确保相关工作要求和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得 1 分;每有一项未落实扣30%。考核要求:完成得 3 分;未实现全覆盖学习的扣 30%。完成情况:按规定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制定出台了指导农村工作

 的文件;镇党委每季度听取“三农”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开展督促检查,推动工作落实;制定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年度工作方案,明确了责任分工;每季度研究推进“三农”工作,确保相关工作要求和决策部署落实到位。自评得分:3 分3.镇党委农村工作机制健全,按规定研究谋划“三农”重大工作,协调重大问题,督促重要决策部署落实,得 1 分;未落实扣 30%。镇党委主要负责人向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年度工作述职,得 1 分;未落实扣 30%。考核要求:完成得 2 分;未实现全覆盖学习的扣 30%。完成情况:农村工作机制健全,按规定研究谋划“三农”重大工作,协调重大问题,督促重要决策部署落实;镇党委主要负责人向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年度工作述职。自评得分:2 分 (二)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履行抓乡村振兴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8 分)(牵头评分单位:区委农办、区委组织部)1.镇党委主要负责人作为本镇乡村振兴工作第一责任人,应当履行以下主要职责:充分发挥党委在推进本镇乡村振兴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将乡村振兴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和重大督查考核事项,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亲自研究部署和督促推动“三农”工作,每季度主持召开镇党委会听取“三农”工作汇报,经常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加强农村工作队伍建设;加强乡村振兴宣传,营造良好工作氛围;组织动员本级人大、政府、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支持推动乡村振兴;向区委区政府、同级人大报告通报乡村振兴进展情况。镇党委主要负责人履行了本镇乡村振兴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得 2 分;未履行扣 30%。所辖村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均履行了本区域乡村振兴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得 1 分;未履行扣 30%。考核要求:完成得 3 分;未实现全覆盖学习的扣 30%。完成情况:成立了镇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镇长任

 双组长,直接推动乡村振兴工作;镇党委会议不定期专题研究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和资金安排、每季度专题研究“三农”工作,党委、政府班子包片联系涉农社区和村,每月到村(社区)指导工作;党委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报告了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情况和取得成效,并向镇人大通报;所有涉及乡村振兴工作的村(社区)书记、主任为本辖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第一责任人,相关工作推进情况纳入相关村(社区)班子和个人考核。自评得分:3 分 2.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作为本镇乡村振兴工作第一责任人,应当履行以下主要职责:加强对本镇乡村振兴工作推进的组织实施,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保障、创造条件;亲自研究部署和督促推动“三农”工作,经常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定期听取“三农”工作汇报;把乡村振兴纳入政府重大督查考核事项;督促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按照职责分工落实乡村振兴任务;组织和督促在安排资金、土地、项目等资源要素时,向“三农”领域倾斜,落实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的要求;向区委区政府、同级人大报告通报乡村振兴进展情况。镇主要负责人履行了本地区乡村振兴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得 2 分;未履行扣 30%。所辖村民委员会主要负责人均履行了本区域乡村振兴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得 1 分;未履行扣 30%。考核要求:完成得 3 分;未履行扣 30%。完成情况:成立了镇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镇长任双组长,直接推动乡村振兴工作;镇党委会议不定期专题研究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和资金安排、每季度专题研究“三农”工作,党委、政府班子包片联系涉农社区和村,每月到村(社区)指导工作;党委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报告了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情况和取得成效,并向镇人大通报;所有涉及乡村振兴工作的村(社区)书记、主任为本辖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第一责任人,相关工作推进情况纳入相关村(社区)班子和个人考核。自

 评得分:3 分 3.镇党委政府根据本镇实际研究确定了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作为本村乡村振兴工作第一责任人应当履行的主要职责,并采取务实举措推动落实,得 2 分;未落实扣 30%。考核要求:完成得 2 分;未落实扣 30%。完成情况:镇党委政府明确了所有涉及乡村振兴工作的村(社区)书记、主任为本辖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第一责任人,相关工作推进情况纳入相关村(社区)班子和个人考核,相关重点工作由村(社区)书记、主任直接牵头推动。自评得分:2 分 (三)落实要素配置、资金投入、公共服务优先安排等。(17分)1.建立农村工作干部队伍的培育、配备、管理和使用机制,将“三农”政策和乡村振兴相关知识纳入村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本年度培训计划,按规定建设政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得 2 分;未落实扣 30%。加强党对乡村人才工作的领导,将乡村人才振兴纳入镇党委人才工作总体部署,健全适合乡村特点的人才培养机制,强化人才服务乡村激励约束,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台了乡村人才振兴具体措施,得 2 分;未落实扣 30%。(牵头评分单位:区委组织部)考核要求:完成得 4 分;未落实扣 30%。完成情况:开展了村(社区)书记、主任全覆盖培训,开展村社区新任班子成员到镇跟岗锻炼,组织涉及乡村振兴和“三农”工作村(社区)外出学习,注重培养村(社区)有乡村振兴方面工作和技术人员培训培育。自评得分:4 分 2.加强乡镇“一办一中心”(乡村振兴办公室、农业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能满足工作需要,人员满编率平均达到 90%以上(含)、在岗率(6 个月以上)达到在编人员的 95%以上(含),得 2 分;每有一项未落实扣 30%,扣完为止。畜牧兽医站工作机制健全,充分发挥作用,得 1 分;未落实扣 30%(牵头评分单位:区委农办)考核要求:完成得 3 分;未落实扣 30%。完成情况:

 乡村振兴办公室、农业服务中心能满足工作需要,人员满编率平均达到 90%以上、在岗率(6 个月以上)达到在编人员的 95%以上;畜牧兽医站工作机制健全,能充分发挥作用。自评得分:3分 3.加强与区级部门对接,落实镇村规划中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乡村产业发展和村民住宅建设用地,得 2 分;未落实的不得分。(牵头评分单位:区自然资源局)考核要求:完成得 2 分;未落实的不得分。完成情况:我镇积极与自然资源局对接,由自然资源局落实用地指标。自评得分:2 分 4.加强与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民政等公共服务主管部门对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安排资金项目、人员力量、设施设备等资源时,落实乡村公共服务优先安排的要求,实现从形式上的普惠向实质上的公平转变见实效,得 4 分;每有一项未落实扣 30%,扣完为止。(牵头评分单位:区教育局、区卫健局、区文体广旅局、区人社局、区民政局)考核要求:完成得 4 分;每有一项未落实扣 30%,扣完为止。完成情况:5 年来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 8300.09 万元,发放大病救助金 248.73 万元,临时救助金 47.59 万元,惠及 4564 户,共 7393 人。,组织 2800 人参加招聘会,举办培训班 36 次,1850 余人取得专业技能证书,实现上岗就业 290 人。今年完成计生奖扶申报 375 人,特扶 23人。成功举办庆祝建党 100 周年文艺汇演。自评得分:4 分 5.在审计部门实施的经责审计或其他专项审计中,未发现乡村振兴工作推进重要情况(数据)弄虚作假,在项目推进、资金管理中未存在重大问题,未出现管理不善造成重大损失浪费等问题,得2 分;每发现 1 个问题扣 0.1 分,扣完为止。按照审计报告要求完成整改任务,堵塞住制度机制的漏洞,得 2 分;每发现 1 个未整改完成的问题扣 0.1 分,扣完为止。(牵头评分单位:区审计局)考核要求:完成得 4 分;每发现 1 个问题扣 0.1 分,扣完为

 止。完成情况:2021 年以来,我镇先后接受由区财政局主导的第三方绩效考评审计及内控审查,对全镇各项经济业务往来进行了全面审计,我单位也根据工作的需要,对重大项目开展了自查。经审计及自查,我单位在乡村振兴推进工作中,无重要情况(数据)弄虚作假、资金管理不善及重大损失浪费等问题。自评得分:4 分 二、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10分)(牵头评分单位:区乡村振兴局)

 (一)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5 分)1.未发生“漏测失帮”的得 3 分,每发生 1 户“漏测失帮”的扣0.1 分,扣完为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国家、省、市评估中发现突出问题被通报的,因责任不落实、工作不落实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任有一项该项指标不得分,且考核结果不得列为优秀等次。考核要求:未发生“漏测失帮”的得 3 分,每发生 1 户“漏测失帮”的扣 0.1 分,扣完为止。完成情况:已完成自评得分:3 分 2.建立并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得 1 分;未建立或未落实不得分。考核要求:建立并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得 1 分;未建立或未落实不得分。完成情况:已完成自评得分:1 分 3.“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产业、就业、兜底保障等政策保持总体稳定,并分类优化调整,得 1 分;每项未落实或落实不到位扣 0.1 分。考核要求:“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产业、就业、兜底保障等政策保持总体稳定,并分类优化调整,得1 分;每项未落实或落实不到位扣 0.1 分。完成情况:已完成自评得分:1 分 (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1 分)有组织、有计划、有措施保持脱贫人口就业总体稳定的得 1 分;未完成就业任务差距按比例扣分。考核要求:有组织、

 有计划、有措施保持脱贫人口就业总体稳定的得 1 分;未完成就业任务差距按比例扣分。完成情况:已完成自评得分:1 分 (三)健全农村低收入人群常态化帮扶机制。(1 分)建立了农村低收入人口识别、核查和动态调整机制,落实各项帮扶政策措施,全覆盖开展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得 1 分;未落实不得分。考核要求:落实得 1 分;未落实不得分。完成情况:已完成自评得分:1 分 (四)提升市级脱贫村整体发展水平。(1 分)市级脱贫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改善,得 1 分;脱贫村出现“村五有”工作不力,每项扣 0.2 分。考核要求:市级脱贫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改善,得 1 分;脱贫村出现“村五有”工作不力,每项扣 0.2 分。完成情况:我镇无市级脱贫村。自评得分:1 分 (五)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有效衔接。(2 分)落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财政、金融、土地、人才等有关政策要求,得 2 分;每有一项未落实,扣 0.2 分,扣完为止。考核要求:落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财政、金融、土地、人才等有关政策要求,得 2 分;每有一项未落实,扣 0.2 分,扣完为止。完成情况:已完成自评得分:2 分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4 24 分)

 (一)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建设。(5 分)(牵头评分单位:区农业农村局)1.完成本年度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任务,得 2 分;任一项未完成该项指标不得分,且考核结果不得列为优秀等次。考核要求:完成得 2 分;任一项未完成该项指标不得分。完成情况:完成本年度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任务。自评得分:2 分 2.完成生猪出栏、存栏任务,得 2 分;每有一项未完成扣 30%;发生了区域性非洲猪瘟,该项指标不得分。考核要求:

 完成得 2 分;每有一项未完成扣 30%;发生了区域性非洲猪瘟,该项指标不得分。完成情况:完成生猪出栏、存栏任务。自评得分:2 分 3.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高于 97.5% (含),得 1 分;每有一项未达到扣 30%;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或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负面舆情事件的,该项指标不得分。考核要求: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高于 97.5%(含),得 1 分;每有一项未达到扣 30%;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或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负面舆情事件的,该项指标不得分。完成情况:我镇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 100%。自评得分:1 分 (二)坚决守住耕地红线。(2 分)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守住耕地红线,得 2 分,发生违法用地行为被上级专项通报查处的,此项指标不得分。(牵头评分单位:区自然资源局)考核要求:完成得 2 分;发生违法用地行为被上级专项通报查处的,此项指标不得分。完成情况:我镇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守住耕地红线,未发生违法用地行为被上级专项通报查处。自评得分:2...

篇八:农产品质量安全自评报告

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期评估自评报告

 一、乡村振兴情况总结

 2019 年以来,xx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及 xx省委、省政府和 xx 市委、市政府的具体工作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加快补齐“三农”领域短板,全力推进乡村“五个振兴”,农业农村发展保持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乡村振兴保障

 1、完善工作体系 按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

 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领导机制,2019 年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的 xx 市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乡村振兴“1+6”七个工作专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将乡村振兴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建立乡村振兴工作年度报告制度、定期监督检查制度和台账资料管理制度。

 2、健全政策体系 完善“1+N”政策支撑体系,“1”是指每年出台的 xx 市 x号文件,“N”是指同步实施若干行动计划,出台《xx 市 2020 年乡村振兴实施方案》《xx 市美丽乡村建设 2020 年实施计划》

 《xx 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xx 市“厕所革命”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等农业农村多个重点领域的系列配套政策文件。

 (二)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产业融合加快推进

 1、主导特色产业规模效应凸显 着力发展绿色高效农业,积极创建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农业特色板块基地,形成青砖茶、小龙虾、猕猴桃三大特色主导产业和优质粮油板块、特色蔬果板块、林竹经济板块、特色畜禽水产养殖板块四大产业板块。2020 年,全市茶叶基地稳定在 xx 万亩,总产量 xx 万吨,茶产业链总产值达到 xx 亿元;猕猴桃基地面积达到 xx 万亩,年产值 xx 亿元;小龙虾养殖面积xx 万亩,年产值 xx 亿元。

 2、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稳步提升 加快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xx 防洪治理工程、陆水河干流 xx 段防洪治理工程等项目基本完工,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耕地保护,注重科技推广、提升农机装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农药化肥减量行动,实施国家“两减一增”试点专项试验,农药减施 xx%,平均增产 xx%,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 xx%以上,集成推广应用秸秆腐熟还田、绿肥种植、有机肥示范面积 xx 万亩。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开展品牌建设和认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品质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3、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业态丰富 实施“接二连三”工程,加快农工、农商、农旅融合发展,推动农产品向精深加工延伸,2020 年全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 xx 亿元。做好“农业+”文章,建成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基地 x 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示范镇 x 个,省级旅游名镇、旅游名村 x 个,各类民宿、农家乐 xx 余家。

 4、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持续开展农业科技“五个一”行动。发挥科技特派员队伍作用, 2020 年开展线上线下技术培训活动 xx 场次、xx 人次。加强农业创新平台建设,组织 x 家企业申报 xx 省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申报 xx 省、xx 市级星创天地项目 x 个,创建 xx市级科技示范基地 x 个,xx 市级科技示范基地(户)xx 个。加强产学研合作,联系科研院所到企业开展活动。大力推广稻鱼虾综合种养、水肥一体化、水稻一种两收等技术,为农业增收增效提供科技支撑。

 (三)乡村建设成效显著,生态宜居基本实现

 1、强化农村生态环境治理 推进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禁捕、渔民退捕工作,强力推进长江“十年禁渔”行动。抓好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xx 家规模养殖场、xx 家规模以下养殖场完成“一场一策”粪污治理。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完成造林绿化 xx 万亩,完成精准灭荒补植

 xx 亩,长江岸线新造林 xx 亩、补植补造 xx 亩。加强河湖库湿

 地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完成 xx 个河湖库划界确权和 xx 个河库划界工作。启动 xx 个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规划。开展 xx 家过渡期开采矿山修复治理,确定 xx 个新矿权红线范围。开展长江干支流 xx 公里废弃露天矿山 xx 砖瓦厂生态修复工作。

 2、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全面完成“五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厕所革命”新建和改建农村户厕 xx 座、农村公厕 xx 座。建成运行 xx 个乡镇、x 个村级垃圾中转站,采购垃圾清运车 x 辆,全市各镇村配备村庄保洁员 xx 名,农村清扫保洁实现全覆盖,“村庄清洁行动”开展覆盖率 xx%。xx 个乡镇污水厂和 xx 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建成投入使用,集镇污水处理实现全覆盖。

 3、大力建设美丽乡村 实行“四大家”领导包保美丽乡村机制,通过美丽乡村项目打包融资 xx 亿元用于美丽乡村示范村、整治村项目建设,xx 产业新村、xx 洞茶文化村、xx 宜居村、xx 猕猴桃特色村、xx 生态村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编制完成市域村庄布局规划,指导各美丽乡村编制“多规合一”村庄规划,xx 个村编制完成村庄规划并通过专家评审。

 (四)

 “ 补短板 ”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提升

 1、提档升级农村公共设施 加快农村交通路网建设,“最后一公里”加速接轨,公路密度位居全省前列。加快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全市行政村通客车

 率 xx%。加强农村电网建设,新建、改造低压线路 xx 公里。5G

 通信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地区实现三个 xx%的网络覆盖目标,即 xx%的行政村通宽带、xx%的行政村通 4G、xx%的贫困村通网络专线。城乡实行统一供水,长江取水工程建设启动。“气化乡镇”加快推进。

 2、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加强农村教育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学校“改薄与能力提升”,全面实施教师管理“县管校聘”,加强教育系统奖励性补贴发放,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进一步化解大班额问题,xx、xx 小学、xx 中学、xx 学校增加学位 xx 个。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消灭“空白村”卫生室,xx 个行政村每村设置 xx 所“标准化”卫生室,每个卫生室最少配备 x名执业乡村医生,继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计划”,加大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力度。2020 年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排查建立农村“三留守”人员台账 x 人,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开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把爱带回家”等系列关爱活动,大力推动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每年开展各类送文化下乡活动 xx 余场次,建立市、镇、村(社区)三级基层文化服务体系,开展农村文化志愿者骨干培训。

 (五)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1、构建衔接政策体系 截至 2020 年底,xx 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所有贫困人口全

 部脱贫, 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在全省扶贫成效考核中,2018 年至 2020 年连续位列“好”的等次;x 家集体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x名同志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xx 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将脱贫攻坚工作中形成的组织推动、要素保障、政策支持、协作帮扶、考核督导等工作机制,根据实际需要运用到乡村振兴。多次召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措施研讨会议,听取部门工作思路和意见建议,研究制定了《xx 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措施》《xx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

 2、做好防贫监测与保障 重点监测脱贫人口收支、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保障情况,紧盯因病、因残、因意外事故等易返贫致贫关键因素,不断完善监测帮扶信息系统。投入资金 x 万元,按照不记名方式,为脱贫户和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等农村低收入户购买“防贫保”“保灾+保价”扶贫双保险。对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导致基本生活严重困难户纳入动态监测范围,实行一季度一调整,对存在返贫风险的人员落实专人包保,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确保防返贫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落实落地。做好脱贫攻坚宣传工作,组织开展“湾子夜话”xx 余场次,受众达 xx 万余人次,评选“脱贫之星”xx 名。

 (六)乡村治理效果显著,善治乡村格局初显

 1、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 实施“红色头雁”工程,对 xx 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进行“回头看”,对 xx 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开展“八个一”整顿。为村(社区)主职干部发放养老保险补贴,为任职 10 年以上的离任村主职干部发放生活补贴。推动 xx 家国有企业与 xx 个村结对子,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2、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指导全市 xx 个村(社区)多轮讨论修订形成务实管用的村(居)民公约。创新开展村湾夜话、屋场会等形式的群众自治协商机制。实施市、镇、村“三级同创”,建成了村民委员会牵头、红白理事会正面引导、基层党员群众群防群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依托的乡村治理新模式。

 3、推进平安乡村建设 大力推进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xx 村申报全国民主法治村通过省级复查。推广新时代“xx经验”,加快镇村两级人民调解中心建设,xx“边防联调”和xx 镇“远程视频调解”入选省市示范点。

 4、培育文明乡风 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xx 个乡镇综合文化站、xx 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达标。着力培育新乡贤文化,统计在册乡贤xx人。加大文明村镇创建,创建省级文明乡镇xx个,省级文明村 x 个,市级文明乡镇 x 个,市级文明村 xx 个。

 (七)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发展活力进一步迸发

 1、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 截至 2020 年底,全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达到 xx 家,其中,国家级 xx 家,省级 xx 家,农民合作社达到 xx 家,家庭农场达到 xx 家。大力支持新型经营主体规范发展,按照 xx 省《关于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积极开展“六有”合作社 x 认定和“六有”家庭农场 x 评选,“六有”率分别达到xx%和 xx%。积极开展“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创建活动,并对创建成功的新型经营主体给予资金补助,提高示范创建的积极性。全市“示范社”从 2017 年到 2020 年由 xx 家增加到 xx 家,增幅 xx%;“示范家庭”农场从 2017 年到 2020 年由 xx 家增加到 xx 家,增幅 xx%。

 2、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巩固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成果,继续做好农村土地确权改证工作,基本实现土地权属明晰化、空间位置明朗化、田块面积准确化、变更登记规范化、土地承包信息化,农户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得到了有效保护。指导新型经营主体签订正规流转合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各乡镇成立农村土地承包调解委员会。做好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工作,选取易家堤村开展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建设。

 3、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全市 xx 个乡镇(街道)依托乡镇财政所设立了农村集体经

 济产权交易中心,2015 年至 2020 年全市共成交农村产权交易项目 xx 个,交易金额 xx 万元。通过“两清”工作共清理村级账面资产总额 xx 万元,其中经营性资产 xx 万元,核实资产总额 xx 万元,其中经营性资产 xx 万元。全市 xx 个村共确认村集体组织成员身份人数 xx 人,xx 户,村民身份得到了确认,村民变股民。全市 xx 个村(社区)挂牌成立了 xx 家股份经济合作社,清产核资工作全面开展。

 4、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组织新建镇级基层社 x 家、村级基层社 xx 家、专业合作社 xx 家,提档升级基层网点 xx 家。xx 驿林场、陆水林场国有林场改革通过省级验收,由“树养人”转型为“人护绿”。

 二、重点任务落实情况

 (一)坚持党建引领,夯实乡村振兴组织基础

 围绕健全基本组织、建强基本队伍、落实基本制度、抓好基本活动、夯实基本保障,着力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坚持“思想引领、学习在先”机制,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农村、进家庭。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宣讲活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党支部主题党日等制度。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

 加强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2018

 年以来,先后将 xx 个村(社区)列为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建立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联系点制度,采取“八个一”(建强一支“两委”队伍、培养一批后备干部、开展一次专项巡察、制定一套整改方案、建立一套包联制度、召开一次反思会议、解决一批民生问题、谋划一批产业发展)等措施,促进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提升。把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的选派管理和市直单位驻村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所有村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全覆盖。

 (二)坚持规划引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为规范农村建房行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我市 2019 年至 2021 年开展了全市 xx 个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规划在充分征求村民意愿的前提下,统一规划农村居民点和建筑风貌指引,适度迁并集居,严格落实生态保护、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统筹村庄产业布局,配套完善公服和基础设施,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截止到目前已完成 xx 个村庄规划的编制任务,覆盖全市 xx%的村庄,计划在 2021 年完成剩余 xx 个村的村庄规划编制任务,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启动了 xx 市村庄布局规划的编制工作,组织规划设计单位对全市 xx 个乡镇(办、区)xx 个行政村,xx 个村民小组进行了认真的调查,通过综合分析各村庄发展现状,统筹xx 市村庄建设用地布局,优化村...

篇九:农产品质量安全自评报告

202X 年 年 X XX 县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自评自查报告

 20XX 年 X 月,XX 县被列为第一批创建 XX 省级食品安全示 范县名单。XX 县委、县政府始终以保障全县人民“舌尖上的安全”为 总目标,坚持人民至上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 部署,按照“四个最严”要求,严格落实“四有两责”,把创建 XX 省食品安全示范县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高位推进,创建以来,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保持全县食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创建工作初见成效。按《XX 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县)评价与管理办法》要求,现将 XX 县创建 XX 省食品安全示范县自评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 县常住人口约 X 万,食品市场主体 X 户,其中省、 市级龙头企业 X 家,示范合作社 X 家。创建以来,我县食品安全状况持续良好、基础工作扎实推进、能力建设逐步强化、生产经营企业主体责任全面落实、食品安全状况日趋向好、示范引领作用逐步凸显。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中,我县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创建工作知晓率、创建工作支持率均达到创建要求。我县对照《XX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县)评价细则》(粤食药安办〔2022〕 5 号)开展自查自评,达到 XX 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要求。

 二、工作措施和成效

 (一)基础工作

 1.落实党政同责。XX 县于 20XX 年印发《XX 县创建 XX 省食 品安全示范县实施方案》,并根据省、市工作要求,不断完

 善细则 标准、明确职责分工,为创建工作指明目标和方向。我县于 20XX 年 X 月出台《XX 县党政同责实施办法》,进一步强化党委政府的责任担当。印发《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工作方案》,明确各镇负责辖区范围内食品安全工作,同时县政府每两年与各镇(场)、各食品监管部门签订《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书》,细化分解任务,把责任落实到各环节、各岗位。

 2.完善工作机制。

 一是党委政府高度重 视,组织领导到位。我 县不断完善组织架构,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县分管领导任常务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 组,负责统一领导、组织和协调示范县创建工作。下设创建办公室,抽调相关单位人员组成专班,负责创建办日常工作运转。同时县党政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基层调研,检查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特别是在一些重要节日和活动期间,亲临督导食品监管、协调解决实际问题,举办多场创建推进会,召开多场次食品安全 工作会议、联席会议,研究部署食品安全相关工作,推动创建工 作落实落细。

 二是资金保障到位。我县将食品安全监管经费纳入预算,优先保障投入,推动我县食品抽检任务量从 20XX 年的 X 批次/千人提升到现在的 X 批次/千人,农兽药检测量从 X 批次/千人提升到现在的 X 批次/千人,确保达到创建标准要求。创建以来, 我县财政累计投入食品安全监管经费 X 万元,且每年逐步增加投入,食安监管经费保障有力。三是考评监督到位。我县不断完善制度建设,以制度促监管、推落实。相继出台《XX 县食品药品安全责任约谈制度》《XX 县食品安全工作评议

 考核办法》《XX 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规则》等文件,明确食品安全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及干部的综合考核项,并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政府综合目标考核评价体系,所占权重达 X%。在市级食品安全年度考核中我县多次获得 A 级等次,同时每年定期组织对各镇(场)和县食安委成员单位进行年度考评,从组织领导、监督管理、能力建设、保障水平等方面进行评议考核,大大提高了各成员单位的责任意识,推动创建工作提质增效。

 3.严控风险监测。强化食品风险监督抽检,提高抽检靶向性,及时公布抽检结果,有效组织核查处置工作。确保产品控制、源头追溯、原因排查、案件查处、整改落实形成闭环管理。及时制定风险监测计划,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的规范化建设及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实验室的建设,提升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能力,扩大监测覆盖范围。我县共有 X 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医疗机构,已覆盖全县各乡镇,县卫生健康局定期组织对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创建以来多次举办培训会;同时组织食品安全监管专家组开展风险评估,每季度定期将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函报至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确保信息通报渠道畅通。制定了《XX 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舆情监测信息处置工作制度》,编制应急手册,完善食品应急装备配备和人员队伍,自创建以来组织了两次以学校和工地食堂为背景的食品安全应急演练,进一步提升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

 4.强化源头治理。一是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我县不断加大对农畜产品的源头治理,全力确保群众的“菜篮子”安全。

 县农业农村局已于 20XX 年实现蔬菜抽检覆盖全县各镇村、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列入常态化,不断强化农产品质量监测。同时加大农药监管力度,健全农资门店监管名录库,农药经营企业严格落实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制度,严格执行禁限用农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农兽药休药期等规定。印发《XX 县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试行)》(XX 市监〔202X〕X号),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全过程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二是积极推进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从创建之初的 X 亩,发展至今已达 X 亩;支持和鼓励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重要生产基地开展“三品一标”认定和名牌产品培育,目前已有 X 个产品获得“三品一标”认证,X 家企业、X 个农产品获得省名牌产品,在品牌建设上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三是抓好畜禽屠宰管 理及无害化处理。严防“带病”禽畜产品流入,规范定点屠宰管理, 确保“两证一报告”有效落实。对全县养殖企业进行检查,开展产 地检疫,及时将不合格肉品无害化处理,切实保障城乡居民吃上 “放心肉”。

 5.严把粮食质量。加强粮食质量安全检测与监管。县粮食部门 认真开展库存粮食、粮食“大清查”、新收获稻谷样品采集等工作, 严格执行政策性粮食检验有关规定,积极开展“放心粮油”示范加 工企业推广,组织粮食质量安全应急演练培训,进一步提升我县 粮食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6.提升抽检监测。一是强化抽样检验,加大食品抽检力度。我 县将食品抽检工作列入十件民生实事,加大了食品抽检种类

 覆盖,特别是加强应节食品、时令食品的抽检。创建以来已投入 X 万元购买第三方检测服务等方式抓紧抓实,食品抽检量由 201X 年的每千人 X 批次提升至今年的每千人 X 批次。二是增强快速检测能力。县市场监管部门不断增强自身的快筛快检能力,已对 X 家农贸市场开展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检测量由每月 X 批次增加至每月 X 批次。并及时将检测信息通过农贸市场 LED 显示屏公示,同步上传检验数据至智慧食药监云平台,切实保障食用农产品市场消费安全。

 7.强化执法办案,开展集中整治。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切实以“四个最严”要求我县食品安全工作,以“刚执法”震慑食品违法犯罪。制定了《XX 县食品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协调制度》,加强了食品监管部门和公检法机关的会商、协查联动能力,形成监管执法合力。充分利用“两法”平台加强信息共享,畅通各部门在行政执法、案件移送、法律监督、批捕与起诉等环节的衔接渠道,实现案件查办提质增效,从而快速精准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创建以来,出动行政执法人员 X 人次,检查食品企业 X 家次,查处食品类案件 X 宗,其中移送公安立案C 宗。

 8. 社会共治格局基本形成。一是社会监督渠道畅通。全面推行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公示制度,落实餐饮服务良好行为规范,制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公示牌。二是畅通食品安全投诉热线,着力调解矛盾,化解消费纠纷,加强对 12315、12345、互联网投诉平台等食品安全投诉,积极处理群众投诉举报,切实

 保障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三是强化诚信体系建设,完善食品安全诚信管理制度,将失信单位纳入监管重点、加大检查力度。

 (二)能力建设

 1.加大投入保障力度。持续加大保障投入,将食品安全相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基层监管机构办公业务用房、装备配备、检验检测设备、执法车辆等满足日常监管要求。组织全系统市场监管系统执法人员参加市场监管总局网络学院专题培训,每人每年均达 X 个学时以上,培训覆盖率达 100%,推动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2.强化技术支撑体系。创建以来与多家检验检测机构达成合作关系,开展食品安全抽检的检验检测机构具有监督抽检项目中相应的检验检测资质能力。开展监督性抽检,对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深究源头,核查处置 100%,同时依靠第三方检测机构大数据,提高抽检针对性,对发现区域性行业性食品安全风险,堵塞食品安全漏洞起到积极的作用。

 3.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制定《XX 县食品安全应急预案》,持 续开展食品安全突发事故应急演练,着力提升应急响应、现场处 置能力。

 4.开展风险预警交流。每年召开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会商制度,推进部门间监测信息共享互用,集中分析研判,推动区域间食品安全风险信息互通,会商研判、预警交流、风险防控等领域合作,逐步建立沟通、协调、有效的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机制,

 防范 食品安全风险。

 (三)生产经营状况

 1.认真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一是严格许可准入管理。对符合发证或者备案管理条件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 100%纳入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并按照标准组织生产经营。二是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全县所有食品生产企业、规模以上食品经营单位全部建立食品安全领导小组,设立了食品安全管理负责人,对企业食品安全负责;推行学校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落实校园食品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三是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全面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过程控制、生产经营台账、检验检测等制度,严格控制产品质量;进一步加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食品从业人员培训,提升基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严格落实市场开办者主体责任,农贸批发市场与入场销售者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协议,明确销售者的质量安全责任。落实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大中型商超市场准入制度;扎实做好问题食品召回相关工作。四是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到位。对校园食品安全实行教育和监管常态化。对学校食堂全部实行“明厨亮灶+互联网”,实现后厨 “阳光操作”;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护苗”行动,多部门联合行动取缔 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流动食品摊贩,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2.切实推进食品安全责任险。我县出台了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工作方案,明确试点范围、内容和实施步骤。创建以来,每年为我县 X 万常住居民购买食品安全责任险,通过“一元”投保,

 创建以来共向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投保约 X 万元。已落实承保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业务 X 笔、保费 X 万元,有效赔付 X 笔、共计 X 万元,构建了政保协同管控食品安全风险的新格局。

 (四)食品安全状况

 1.食品安全总体形势良好,食品安全是关乎人民健康的重大基 本民生问题,XX 县全力抓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创建以来没有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食品安全事件, 无隐瞒、谎报、缓报食品安全事故的行为,于 202X 年获得 XX 食品安全考核 A 级。

 2.群众满意度较高,在 2021 年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中,我县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达 X%。三是群众关心问题有效解决,深入 开展食品安全“你送我检”“你点我检”“食品安全宣传周”民意调查等活动,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五)示范引领

 1.打造 XX 品牌产品。通过食品安全示范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的“双安双创”驱动,我县打造 XXX 等一批具有 XX 特色的品牌产品。特别在发展茶业方面具有一定优势,通过投资 X亿元,在 X 等 X 个乡镇共建成茶叶产业园 X 万亩,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约 X 万农户,人均收入达 X 万元;同时举办“XXX”,“XX 茶文化节”“县长直播带货” 等活动,打响“XXX 茶”特色品牌,充分发挥品牌示范引领作用。

 2.开展“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培育活动。为贯彻落实 XX 市市场监管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提高“商超”对食用农产品安全的

 管理水平,我县积极申报“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培育活动。目前, 我县“XX 县 XXX 超市”被列入省示范培育活动超市名单。通过强力推动超市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构建来源可靠、质量可靠的食用农产品供应和消费环境。并持续推进培育工作深入落实, 广泛吸收社会意见建议,不断完善超市经营管理规章制度,以点带面,发挥超市食品供应主渠道辐射带动作用,推动食用农产品种养殖、加工、贮存、运输、销售等各环节强化质量安全管理,提升我县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让消费者放心消费、安心消 费。

 三、存在问题 我县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 对照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更高的要求,仍有以下不足:

 一是机构改革市场监管所撤并入乡镇,基层专门从事食品安全监管力量薄弱;二是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有待进一步落实;三是学校食堂及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仍需加强;四是食品安全宣传氛围不浓,群众对创建工作和对食品安全知识的知晓率比较低。接下来,我县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一)借力创建工作,持续绷紧党政同责“政策线”。以 XXX为指导,坚持落实“四个最严”,严格落实“四有两责”,全面提升食品安全保障,努力创成省级食 品安全示范县。

 (二)聚焦源头治理,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实施农兽药

 残留净化行动,遏制农兽药残留超标。持续督促生...

推荐访问:农产品质量安全自评报告 农产品 自评 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