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区委人才工作调研报告5篇

时间:2022-11-18 19:10:07 来源:网友投稿

区委人才工作调研报告5篇区委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人才工作自查报告与人才工作调研报告汇编 人才工作自查报告 20**年人才工作自查报告今年,我区举办了劳动用工洽谈会12次,达成人才引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区委人才工作调研报告5篇,供大家参考。

区委人才工作调研报告5篇

篇一:区委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工作自查报告与人才工作调研报告汇编

 人才工作自查报告

 20**年人才工作自查报告今年,我区举办了劳动用工洽谈会 12 次,达成人才引进意向 412 人。

  四是加强对优秀人才的表彰奖励力度。近年来,我区先后开展了如:、“科学技术创新杰出人才”“优秀科技特派员”等各类人才的评选表彰活动,今年还开展了“十大名师”评选表彰活动。通过开展各类评选、表彰、奖励活动,激励了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了我区用才、重才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人才培训工作,提高人才队伍素质一是加强党政人才培训教育工作。根据目前海勃湾区干部队伍培训多样化、专业化需求,我区年初认真制定了培训计划,并不断拓展培训渠道,丰富培训载体,力求达到培训全方位、多样化。今年在做好我区公务员培训、妇女干部培训、宗教事务培训、林业建设培训、清华大学研修班等各类专业培训和能力提升培训的同时,还按照《关于中共乌海市委党校、乌海市行政学院、乌海市社会主义学院 20**年招生工作的通知》乌党校发[20**]10 号文件要求,培训计划及内容安排,按时、按要求完成了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举办的创建文明城市培训班、干部教育管理者信息化培训班、普法骨干培训班等多类培训班的学员选派工作。截止 12 月底,先后选派学员各类干部参加培训 400 余名,培训范围涉及了农村建设、妇女工作、教育管理等 10 余类不同专业。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我区党政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此外,今年我区还注重后备干部队伍培养管理。今年继续通过挂职锻炼、选调参加全区重点工作等形式,先后 40 余名后备干部到旧城拆迁改造、信访部门和其它区直部门进行挂职锻炼。

 二是加强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专业培训。严格实行继续教育和继续教育证书制度。通过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业技术培训、更新知识培训等,不断提高各类专

 业技术人才的素质能力,在每年一度的继续教育培训过程中,严抓教学质量,严把结业考试关,将继续教育落实到实处,让专业技术培训收到实效。今年,我区共培训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近 2200 人。

 三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今年,区人才小组积极协调区经济信息化局和科技局,组织了区内规模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活动,开拓了企业人才学术交流通道。全年组织高层次企业管理人才培训 30 人组织企业技能人才培训班次,培训人员 30 余人。

 四是加强农村实用人才技能培训。今年海勃湾区围绕重点农业产业要求和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需要,继续做好农区人才培训。今年农技培训工作采取集中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系统讲解了葡萄种植知识、早春茬蔬菜栽培技术、玉米良种选择、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全年共举办各类培训 20 余次,培训农区实用人才和农区居民近共 4000 余人。

 (四)改善人才机制、充分用好人才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人才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本区实际,在加快制定人才资源开发配套政策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的同时,为全面开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环境,进一步推动人才自主择业、单位自主用人、竞争择优、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的形成,我区不断创新引人用人机制。一是积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近年来,海勃湾区注重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在优化班子结构、选好配强班子、调动干部队伍活力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行了公开考选、竞争上岗、全程征求意见等措施,极大地促进了人才队伍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二是建立监督约束机制,根据《海勃湾区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信息沟通办法(试行)》文件要求,继续做好干部谈话、经济责任审计、群众评议、干部监督联席会议等制度落实,着力构建“定期监督与不定期监督、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系,多管齐下,标本兼治,从制度上强化领导干部的自律意识,营造了干部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三是继续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推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和绩效工资制,建立优劳优酬、公平合理、能升能降的分配制度。同时,把竞争激励机制引入教职工队伍当中,打破用人方面的职务终身制和人才单位所有制,在全区范围内合理配置师资力量,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今年以来,我区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经过笔试、面试、组织考察、身体体检的程序,公开招考了环卫局副局长 2 名、检察院副院长 2 名,公开选拔名备干部 4 名,公开招聘教师 45 名。此外,还通过“三支一扶”志愿服务,接收20**高校毕业生 13 人;招收社区民生工作志愿服务高校毕业生 44 人通过举办劳动用工洽谈会促成人才引进 412 人。20**年,我区的人才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相对于我区经济快速发展,人才工作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高层次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比较短缺,人才队伍内部结构不尽合理;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与外界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较少,知识更新较慢;受地区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人才的引进仍然面临着较大困难,人才总量规模要继续拓展等问题。在 20**年的工作中,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 N 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自治区和乌海市相关人才文件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才工作,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坚持党管人才,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人才工作全面发展,为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乌海市海勃湾区人才工作协调小组 20**年 1 月 25 日 篇二:人才工作自查报告人才工作自查报告近年来,**区紧紧围绕“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人才政策,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用好现有人才”这一人才战略核心内容,大力加强各类人才培训和队伍建设,在做好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三个关键环节上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使全区人才资源总量大幅增加,人才结构、分布状况等更趋优化合理,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现将 20**年我区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和宣传,落实工作到位一是加强领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形成人才工作的合力。我区始终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和第一生产力的理念,根据我区《**区人才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主要职责》和年初人才

 工作安排,明确了今年我区人才工作目标任务和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形成了区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人才工作体制,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二是加强人才工作宣传。为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领导干部对大力开发人才资源重要意义的认识,营造人才工作氛围,今年我区从继续加强人才宣传工作,积极借助**区党建网、《**区组工》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我区人才政策、人才队伍建设等信息。此外,还通过报送信息的形式对各单位人才工作进行交流宣传,推广各单位人才工作的好做法,及时解决人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人才工作整体水平。

 三是深入开展人才工作调查研究。近两年,**区人才队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为全面及时掌握全区人才队伍变化状况,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各人才成员单位认真对我区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调研,通过调研不断调整我区人才工作方式方法,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今年,我区在完成年初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区人才工作机制的调研》课题的基础上,还按照**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对我区高层次人才调研要求,完成了《关于开展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调研》课题。人才调研工作的开展,为我区下一步安排人才工作和制定和完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落实人才政策,优化人才环境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人才资源开发的实施意见》、《**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区人才培养实施办法》和《**区人才开发基金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继续协调财政做好用于人才培养、引进和奖励等人才开发基金安排工作,为人才引进培养提供政策和资金保障。

 二是把招商和招才相结合,加大引智力度。随着**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到我区投资兴业的企业不断增多,我区以此为契机,今年继续把人才和智力引进放在突出位置,在招商引资、扩大对外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招才引智,重点引进那些技术先进、科技含量高的项目来实现产业聚才、项目引才。如:20**年新引进了华油焦炉气制天

 然气项目、陕重汽乌海新能源专用车项目、唐山神州矿山机械制造项目等一批大型项目,真正实现了实现了产业聚才、项目引才。此外,为解决企业发展的技术创新问题,根据企业意愿和实际需求情况,我区积极与科研院所 10 多位专家教授进行联系,搭建供需对接平台,为企业聘请相关专家教授定期到企业服务提供方便。

 三是举办人才交流会招聘人才。根据对各类人才的需要,我区定期举办人才交流会向社会公开招聘各类人才或不定期举办就业洽谈会。为用人单位吸引了大量的专业对口、有潜力、有素质的人才。今年,我区举办了劳动用工洽谈会 12 次,达成人才引进意向 412 人。

 四是加强对优秀人才的表彰奖励力度。近年来,我区先后开展了如:“科学技术创新杰出人才”、“优秀科技特派员”等各类人才的评选表彰活动,今年还开展了“十大名师”评选表彰活动。通过开展各类评选、表彰、奖励活动,激励了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了我区用才、重才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人才培训工作,提高人才队伍素质一是加强党政人才培训教育工作。根据目前**区干部队伍培训多样化、专业化需求,我区年初认真制定了培训计划,并不断拓展培训渠道,丰富培训载体,力求达到培训全方位、多样化。今年在做好我区公务员培训、妇女干部培训、宗教事务培训、林业建设培训、清华大学研修班等各类专业培训和能力提升培训的同时,还按照《关于中共**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市社会主义学院 20**年招生工作的通知》(乌党校发[20**]10 号)文件要求,培训计划及内容安排,按时、按要求完成了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举办的创建文明城市培训班、干部教育管理者信息化培训班、普法骨干培训班等多类培训班的学员选派工作。截止 12 月底,先后选派学员各类干部参加培训 400 余名,培训范围涉及了农村建设、妇女工作、教育管理等 10 余类不同专业。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我区党政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此外,今年我区还注重后备干部队伍培养管理。今年继续通过挂职锻炼、选调参加全区重点工作等形式,先后 40 余名后备干部到旧城拆迁改造、信访部门和其它区直部门进行挂职锻炼。

 二是加强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专业培训。严格实行继续教育和继续教育证书制度。通过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业技术培训、更新知识培训等,不断提高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素质能力,在每年一度的继续教育培训过程中,严抓教学质量,严把结业考试关,将继续教育落实到实处,让专业技术培训收到实效。今年,我区共培训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近 2200 人。

 三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今年,区人才小组积极协调区经济信息化局和科技局,组织了区内规模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活动,开拓了企业人才学术交流通道。全年组织高层次企业管理人才培训 30 人;组织企业技能人才培训班 7 次,培训人员 30 余人。

 四是加强农村实用人才技能培训。今年**区围绕重点农业产业要求和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需要,继续做好农区人才培训。今年农技培训工作采取集中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系统讲解了葡萄种植知识、早春茬蔬菜栽培技术、玉米良种选择、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全年共举办各类培训 20 余次,培训农区实用人才和农区居民近共 4000 余人。

 (四)改善人才机制、充分用好人才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人才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本区实际,在加快制定人才资源开发配套政策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的同时,为全面开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环境,进一步推动人才自主择业、单位自主用人、篇三:人才工作自查报告县卫生局党组 20**年度人才工作自查报告按照县委人才办的安排,局党组紧紧围绕“人才强县”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以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的卫生人员队伍为己任,大力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了“选拨与培养并举、管理与服务并重”的人才工作新局面。现自查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加强人才工作的领导,健全组织,明确任务事业要发展,人才是保障。局党组充分认识到人才是事关事业发展的战略资源。为确保人才工作的正确领导,局党

 组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局长胡才芳任组长,副局长邓爱平、彭庆尧、纪检组长夏千明任副组长,局机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县卫生系统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落实卫生系统人才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局党组坚持定期研究人才工作,听取人才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人才培养、使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人才工作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二)加大人才选拨力度,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一是局党组组成考核组对 12 个乡镇卫生院的班子进行了届中考核,调整充实了部分乡镇卫生院领导班子,给年轻有为的同志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二是以竞争上岗的方式,全面完成了卫生系统事业单位岗位设臵工作,极大地调动了年轻骨干的工作积极性;三是配合县编办、县人事局到大专院校直接选聘研究生、本科生各 1 名,公开招聘事业...

篇二:区委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推动机关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的调研报告

  党建和业务融合是一个大问,如何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整体融合,引领推进强化业务能力、强化服务保障水平,是新时代新起点上机关党建工作亟待探索解答的崭新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只有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机关党建工作才能找准定位。这是一 条颠扑不破的真理。能定位才能有方向、有作为,会融合才会有深度、有力度。

 一、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的背景分析

 市资源规划局自2020年组建,整合了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职责,市发改委组织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职责,市水利局水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市农委(市林业局)森林、湿地等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以及相关市辖区相应职责。新机构新职能迫切需要党建引领推进融合,尽快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促使局本级处室、事业单位和人员从“物理融合”转向“化学融合”,真正在全市资源规划系统中走在前、带好头、示好范。

 (一)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缺少设计。从认识起点上看,各级党组织中“第一责任人”“一岗双责”意识不强,对“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等还缺乏深刻认识,对党建工作缺谋划、欠统筹。从关注焦点上看,单纯业务观

  2 念仍起支配作用,有的把党建工作当作“被要求”完成的政治任务,认为业务工作才是中心,对党建工作强调的多、研讨的少,存在以会议落实会议的现象。从设计落点上看,有的轻视机关党组织的地位作用, 没有当成一级组织,而是作为一般处室,口头应付多,实际支持少,机关党委、机关党委书记和专兼职党务干部成了责无旁贷的机关党建责任人, “关键少数”和处室主要领导则成了形式上的责任人,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成为了“过路人”,大大削弱了机关党建工作的引领性和凝聚力。

 (二)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缺少统筹。从资源配置上看,机关党建工作存在被虚化、边缘化的现象,“一手软”的现象普遍存在,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不 愿从事党务工作,兼职党务工作者大多没有经过专门系统的党 务培训和锻炼,不懂、不会做党务工作问题制约着党建工作水平。从党建质效上看,基层党组织的党务干部往往都是业务骨干,绝大部分是兼职,容易混淆党内身份与行政职务,用干部 会议替代党内会议,以工会活动替代党的活动,特别是对组织生活制度抓得不实,流于形式,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从工作内容上看,基层党组织缺乏“虚事实做”的支持保障,有的党支部甚至“实事虚做”,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自搞一套,做成形式主义,从而成为“额外负担”,容易引起党员干部的反感和应付,难以激发党员干部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和向心力。

 (三)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缺少抓手。从激励机制上看,缺

  3 乏统一醒目的、深入人心的党建品牌和标识,对党员示范窗口、党员先锋岗、党建阵地建设不够,对挖掘宣传身边党员干部典型等激励机制运用不多,各项工作缺乏相互衔接,导致党建工作干好干坏一个样,致使党员干部的 先进性和创造力未能有效激发。从队伍建设上看,有的党员身 份意识淡化,没有真正从思想上入党,对党史、党纪、党规知 之甚少,不愿接受党的教育管理监督,习惯把自己混等同于一般群众。

 二、推动机关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究

 2020 年以来,我局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党建领航、品牌引领,把“讲 政治、勇担当、善作为、走在前”作为党建主题,把推进“双融合双统一双强化”作为重要着眼点,着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事业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一)坚持政治首位抓融合。党的政治建设是根本性建设,必须摆在首位,牢牢把住融合发展的方向。一是着力强化政治领导。2020 年,局党组专题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推动全市事业高质量发展 的意见》,从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 涵养政治生态、永葆政治本色、压实政治责任 6 个方面进行部署,并制定了坚持不懈推进理论武装、旗帜鲜明讲政治、大力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强化党和人民事业至上的政治担当、强化“依靠学习走向未来”的理念、强化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

  4 执行民主集中制各项规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突出政治标准选人用人、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和风险防控、严肃监督执纪问责、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政治责任、强化督查考核 等 19 条举措。二是大力推进“双融合双统一双强化”。专题召开全市工作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局党组书记、局长对全 面从严治党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站稳政治立场,坚持战略引领、强化刚性管控,突出政治能力、强化担当作为,注重审时度势、集中心思精力,深刻领会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准确把握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丰富内涵,全面提升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效能水平,坚决打好“下半场”战役。三是努力提高政治能力。专题召开机关党的建工作会议。围绕“讲政治、勇担当、善作为、走在前”,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并强调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响鼓重锤勇担当,讲求规律善作为,众志成城走在前,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牢牢牵住责任制“牛鼻子”,正确处理“五个关系,努力做好“三个表率”,全面提升我局机关党的建设质量。

 (二)坚持组织筑基强融合。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推动融合也必须首先架好“四梁八柱”。一是摸清工作底数。组织全市系统党员干部思想动态调研,各市、区局(分局)和机关各支部、各事业单位采取个别谈话、党小组会、支部党员大会和问卷调查等形式组织了专题调研。二是理顺组织架构。根据机构调整改革实际,调整组建了局工会和机关

  5 团支部、妇联,并成立了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按照“三个充分”的原则,明确市局本级基层党组织架构设置调整,本着局领导分管和事业单位相对独立的考虑,设置在职党员党支部。三是加强领导指导。在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局党组为每位党支部书记赠送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本党章、一本支部工作条例、一面党旗、一枚支部公章)。此前,并专门组织党支部召集人会议,组织了党建平台管理员业务培训,并用一天时间观摩了一个党支部的成立选举大会和一个党支部与基层所党支部的共建结对仪式,切实做到党建工作 与机构改革各项工作融合推进、同步落实。在主题教育期间, 局组织机关基层党支部书记和党建工作联络员先后进行专题培 训,明确职责要求和工作清单,同时局党组集中学习研讨期间 吸收党支部书记、委员和党建工作联络员跟学跟训,确保基层 党支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三)坚持品牌立魂求融合。“相信品牌的力量”,是中央电视台广告部的王牌主题广告词。简短的 7 个字,充分说明了品牌的重要性。一是向纵深挖掘创品牌。坚持把征集创立品牌的过程作为凝心聚力的过程, 面向全系统、全社会征集党建品牌和标识,经过多轮评审和党组研究,决定了“自然锋”党建品牌和标识,基本做到了主题鲜明、内涵丰富、造型美观,荣获省自然资源厅“党建与业务融合创新案例优秀奖”。在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专门宣读《党建品牌名称和标识的决定》,解说了“自然锋”党建品牌的内涵,并举行了局党组书记向局党建办和机关党委授予党建品牌标识旗的仪式,提

  6 升了党建工作的知名度、认知度和凝聚力、影响力。自然锋,既蕴含“事业先锋”简称,又凸显党的先锋队性质,表意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整体融合。二是向周边拓展强品牌。“自然锋”党建品牌标识目前已逐步运用在书画摄影作品展显著位置和党员学习教育笔记本、书签、文化衫、一次性水杯等一批衍生产品上,在政治仪式教育和各类集体活动中广泛发声亮相,作为党员过政治生日的生日礼物,作为向社会宣传的窗口用品,从而将“自然锋”品牌浸润各个领域各个层级,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三是向基层延伸立品牌。年初以来,局本着融合、服务、特色的理念,大力开展“一局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创建活动,积极推动市局本级基层党支部创建各自特色,着力打造全系统的窗口工程和政府机关的服务品牌。

 (四)坚持学习在先推融合。机关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需要坚实的思想基础,关键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形成广泛的思想共识,解决好“总开关”的问题。一是以活动为载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局持续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压实责任、分层组织等做法多次刊载市简报,并被“学习强国”平台转载,受到市委主题教育指导组充分肯定。二是以“双周学习日”为统揽打造学习新矩阵。专门下发《关于设立“双周学习日”的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政治学习为根本,以增强党性修养、提升素质本领为核心,提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规定学习制度,强化组织保障,明确每月第 2 周、第 4 周一个工作日为党组、支部集中学习时间,以党组理论学习中

  7 心组学习为主导, 广泛开展领导干部讲座、处长微讲堂、书记微党课、专家学习讲坛、青年读书会、研讨会和知识竞赛、专题培训、主题宣讲等活动,着力打造立体、多元、交互的“1+6+X”学习矩阵,达到强党性、强本领、强担当、强作风的目标,切实以思想上“零偏差”确保推进上“零温差”、发展上“零落差”和行动上“零时差”。三是以“学习强国”平台学习为抓手开启学习新局面。专题召开机关党建工作会议,强调要以抓好“学习强国”平台学管用为契机积极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强国”管理同志在定期通报、积极协调、上门服务、共享学习方法的同时,及时根据进度和实际提出动员口号,比如“方法千万条,学习第一条”,“提高活跃度,消灭零登录”,“学贵经常,周末不息”,并在组织架构调整后又立即组织“学习强国”平台新管理员的现场培训讲解。自学习强国平台使用以来,局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每天登录学习,广大党员干部登录“学习强国”、专注学习提升蔚然成风,并被表彰为“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学用示范党组织。

 (五)坚持文化聚气促融合。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市资源规划局坚持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系统文化的内核,着力坚定富有自然资源特色的文化自信,推动“两个统一行使”的使命担当。一是开辟政治文化阵地。2020 年以来,以“融合自然、规划未来”为全年文化主题,结合“三八妇女节”“地球日”、 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土地日”“七一”等时机,开展局本级和全系统的文化活动,征集讴歌新时代、弘扬主旋律的优秀书法、美

  8 术、摄影和文学作品,机关党委还联合工会、团 支部、妇联配合开展了相应集体活动和党员志愿者活动,并在 局一楼大厅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9 周年”作品展,着力营造积极健康、和谐向上的政治文化环境。

 (六)坚持共建联系真融合。无论是职能、人员,还是党建与业务,在融合之初最需要 找准切入点,架起联通的桥梁。一是深入联系基层。资源规划 局建立和落实局领导班子成员基层联系点制度,专门发文规定 “四项职责”,明确“五项制度”。今年以来,局领导班子成 员多次到基层联系点,与基层所(分局)、乡镇党政领导、项 目单位和服务对象座谈调研,一线指导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修 复、“三优三保”、扫黑除恶、“百日行动”等专项工作和基 层组织建设。二是做实结对工作。资源规划局在市局本级基层 党支部开展了“三结对五联系”活动,通过结对共建、结对帮扶、结对服务,联系基层所(分局)、联系服务对象、联系重点项目、联系村组、联系社区,在共驻共建、互学共进中提升党建和业务融合的深度广度。目前每个支部都共建了1-3 个对象。三是创新融合项目。党支部把党旗插在项目上,打造“绿 色储备”特色党建工程。土壤污染治理修复“经验”形成了有特色的管理机制,不仅为土壤修复提供了高效治理,也为各地 土壤修复探索了十分可贵的经验,在 7 月初召开的全国土壤污染防治经验交流及现场推进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得到国家生态环境部的充分肯定。

 三、机关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的几点启示

  9 习总书记在谈到“媒体融合发展”时指出,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 我、我中有你”,进而变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这对于机关党建和业务的深度融合也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

 (一)必须把转变工作机制作为切入点,强化系统思维,

 形成融合合力。东西南北中,党领导一切。要在党组的统一领导下,形成党建办总牵头,办公室、综合处、人事处和机关党委具体组织协调,各业务处室和机关基层党支部密切配合的良性机制,从制度层面加快融合进度,发挥出党建工作的最大综合效益。一是资源整合。积极发挥党组领导和党建办统筹的职责功能,整合党建和业务工作资源,围绕业务抓党建,确保党建工作有联系实际的抓手和依托,抓好党建促业务,确保业务工作得到坚强的政治、思想保障,力争使党建、业务资源由“两根筷子”变为“一根麻花”。二是流程融合。把党建工作融进业务工作的全过程,渗透到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做到一起谋划、一起 部署、一起落实、...

篇三:区委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人才工作综述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要素、第一推动力。

 近年来,**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坚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部署,紧扣“强省会”行动目标,不断强化人才工作责任体系、加快人才集聚、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大力推进人才倍增计划和人才产业互动招引“***”计划,为高标准高质量打造省会城市新中心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定目标建机制 强化人才工作责任体系 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近年来,**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强调“一把手”负责制,强化责任落实,不断强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

 一方面,该区建立健全统筹协调运行机制,结合实际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中共**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运行机制的意见》,

 明确**个成员单位的职能职责,建立议事决策、研究报告、任务清单等六大工作机制,不断提升人才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多次召开全区人才工作会议、强人才工作专题调度会议、强人才指挥部专题会议等,重点研究部署全区人才工作及各项工作任务进度。

 另一方面,**区制定人才工作年度目标责任机制,围绕综合考核、“强省会”指标及市级目标任务,制定印发**区人才工作要点及考核指标,明确聚焦在黔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三最”政策落实、人才保障房建设、“人才日”活动等多项重点任务,与各有关重点部门签订人才工作任务确认书,确保层层压实责任,落细落实人才工作任务,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对工作推进不力的严肃追责问责。

 今年一季度,**区由区委书记主持召开强人才工作专题调度会 3次、实地调研*次,强人才指挥部召开专题会 4 次,区党政班子成员带队深入贵州大学、贵州财经大学、**师范大学求是学院、**商学院等高校举行座谈会、推介会、招聘会,体现出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

 抓招引重培育 加快“强省会”人才集聚 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个、市级孵化器*个、市级专家工作站*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个、院士工作站*个;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家;打造“云上空间”企业人才交流平台,吸引**余家企业入驻,累计开展主题沙龙活动**余期,参与者达****余人

 次,为企业和人才解决实际问题**个⋯⋯ 去年以来,**区紧紧围绕“强省会”工作要求及各项工作任务,通过建平台、搭载体、统资源,扎实抓好人才“聚、引、育、用”,加快人才集聚,助力“强省会”行动—— 建好聚才平台方面,该区大力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出台《**区科技创新十项措施》,对于申报企业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平台项目给予**万元至***万元的补助,让人才干事创业有载体。同时,打造“云上空间”企业人才交流平台,让人才沟通互动有空间。用好引才载体方面,该区用好“人才日”、人博会、赴外引才等载体招才引智,去年以来直接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个、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名,积极推荐重点企业申报市级产业人才互动招引“***”项目*个。

 统好育才资源方面,该区聚焦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统筹资源强化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培训,针对经济运行、新型工业化、城市规划等专题举办培训讲座***余期,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万余人次。依托“三牵”工程,实施高层次创新型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积极帮助**公司、**等企业申报人才支持计划,去年新增国务院津贴获得者*人、市管专家*人、“甲秀之光”访问学者*人。

 优服务强保障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区**小区的人才公寓设置了休闲、阅读、健身等功能区域,水电气暖网等设施一应俱全,符合条件的人才可免费拎包入住⋯⋯**中铝铝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梁明霞曾是这里的住客之一,她从上海来到**支持公司的生产研发工作,**区为她免费提供了人才公寓。“环境舒适,离上班的地方也不远。”梁明霞说,**区爱才、惜才的政策氛围让人满意。

 近年来,**区着力打造一流人才发展环境。优化人才服务方面,该区突出行业主管部门直接联系服务企业、人才的作用,统筹**家行业主管部门的***名业务骨干,组建人才服务专员队伍,制定精准跟踪服务计划,切实解决人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去年,共协调解决高层次人才及辖区重点企业职工子女入学需求***人,为新引进人才提供人才公寓**套。

 同时,该区优化惠企措施,积极探索“一企一策”“一人一策”“一事一议”等个性化政策支持,不断提升对重点工业企业人才工作的扶持力度和支撑水平。出台实施《**区“匠天下”人才小镇促进人才聚集优惠措施(试行)》,高标准高质量打造“匠天下”人才小镇、人才公寓两个安居品牌,提供****套房源,对符合条件的六类人才给予人才安居奖励,可不受首套房限制享受赠送住房、购房补贴、精装修人才公寓免费入住等优惠,全方位打造宜居宜业、舒心安心的一流人才发展环境。

 接下来,**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

 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坚决落实省第**次党代会对人才工作的部署,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围绕“强省会”行动,聚焦产业发展人才集聚,全方位抓好人才“聚、引、育、用”,确保人才政策落地落实,全力推进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让重视人才、尊崇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氛围更加浓厚。

篇四:区委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 经济技术开发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为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推进经济高端转型,近期,###经济技术开发区组织力量,采取实地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总结梳理等方法,对全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认真分析了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存在问题,并提出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性措施。

 一、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不断优化人才成长环境,搭建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大力度、多渠道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1 1 、招才引智力度加大,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总量不断攀升。建立了全省第一家企业人才站,建成苏中地区第一家新农村实用人才市场、苏中地区最大的人力资源市场,与 4 个国家级人才市场,南京、沈阳、西安等十多个中心城市的高校建立了全方位的人才合作关系,建成清华大学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借助苏通大桥开通的契机,大力实施人才开发接轨上海战略,先后与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爱特公司签订引进国外人才智力项目合作协议。区主要负责人每年都自亲带企业赴外招引人才。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育、创新创业、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都有相应的激励政

 策,为各类人才解决后顾之忧。截止 2012 年 6 月,全区共有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5310 人(今年上半年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 160 人,其中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32 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74 人,高层次管理人才54 人),目前,已列入国家千人计划 1 人、中科院百人计划 1 人、省“双创”引进计划 10 人,省企业博士“集聚”计划 3 人,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对象 9 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6 人,国家、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6 人,省科技型企业家 6 人,省“333 工程”培养对象 16 人,市第二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16 人,市“226”工程培养对象 48 人,市科技兴市功臣 16 人,市第二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4 人。

 2 2 、培养管理力度加大,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结构更趋优化。与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先后合作举办高级工商管理总裁研修班、企业经理人发展课程培训班,全面提升经营管理人才综合素质。大力推进专业技术人才“三优工程”(优秀教师、优秀医生、优秀企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642 工程”,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结构更趋优化。

 3 3 、平台建设力度加大,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作用日益明显。全区建有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 2 家,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 1 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 家,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1 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6 家,在长江以北地区率先建立省级软件科技园,建有 1 家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省级服务人才培训基地 1 家,2 家院士工作站,4 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8 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高校院所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分中心 3 家。

 二、产业转型升级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新要求

 产业转型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实现这一目标归根到底要靠人才,特别是要拥有一支掌握产业前沿技术、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富有战略思维、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

 1 1 、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据统计分析,全区高新技术产业类企业拥有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总数的三分之二,而七成的企业拥有人才数仅有三分之一,人才分布很不均衡。全区创新型人才占大多数,而带技术、带资金、带项目的创业型人才和创新型团队相对较少。另外,高层次人才的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成果不多,人才中拥有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科技成果和能实现产业化的成果凤毛麟角,能够带动整个产业和行业转型升级的领先技术和产品比较少。

 2 2 、总量仍需进一步壮大。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中,具有博士学位和正高级职称以上的领军人才和拔尖技术人才总量仅有 373 人,占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比例为 7.02%,从事技术岗位的为 300 人,占比为5.64%,平均 2 家企业拥有 1 名博士以上的高层次人才。高端人才的缺乏,使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面临诸多困难。

 3 3 、机制仍需进一步健全。全区已逐步建立了人才工作领导机制、引进机制和激励机制,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培养、管理、使用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训机制和创业扶持机制还不够完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激励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

 三、当前影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因素及原因

 当前影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因,也有外因;既有思想上的主观原因,也有区域竞争激烈等客观原因。

 1 1 、 企业的主体能动作用发挥不够 。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应用的主体是也应该是企业,但大多数企业对人才是第一资源没有形成共识,缺乏“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普遍缺乏危机意识和长远意识,使得人才资源不能实现有效配置和合理开发。

 一 是有的企业在人才使用上存在实用主义,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重使用,轻培养。有的用人单位甚至讲究“立竿见影”,招聘人才就是使用人才,缺乏感情投资、培训投资的战略发展眼光,在这样一种“只想马儿跑,不给马儿草”的急功近利氛围下,人才难以提高和发展。

 二是有的企业存在小富即安的传统思想,他们错误的认为企业暂时不需要高层次人才,有的甚至认为高层次人才不如普通工好用、好管理。

 三是有的企业不敢放手使用人才,用行政手段限制人才流动,担心人才掌握核心技术外流,没有将人才放到应有位置,影响和挫伤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2 2 、 政 策配套的程度有待提升。从政策环境上看,虽然制定了具有比较优势的鼓励人才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但与苏南、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政策上的吸引力不足。从人才投入上看,虽然在人才投入上逐年增加,力度较大,但还是不能满足人才队伍建设的需求;创投资金总量不多,门槛较高,科技项目经费有限,对人才的创新创业助推力不强,还没有真正形成财政资金引导、企业资金为主、社会化资金为补充多元化的人才投入机制;从产业基础上看,有一些规模以上企业仍然从事着简单的来料加工,产品的科技含量低,企业缺乏人才

 观念,缺乏高层次人才干事创业的舞台;从高层次人才自身看,随着全球、全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创新创业条件和待遇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引才成本较高,使得一些企业虽有需求,但由于自身实力不够,引进人才、留住人才难度较大。

 3 3 、服务人才的 层次还不深。当前的人才工作手段上相对还比较单一,发文件、开会多,真正走进企业,与高层次人才的平等互动较少,主动帮助高层次人才解决实际问题的服务形式不够多、力度不够大。在人才个人问题上,如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有时不能很好的落实,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人才的积极性,导致他们思想不稳定,工作不安心。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服务上,虽然也举办了高级工商管理总裁研修班、企业经理人发展课程培训班,但仍然无法满足人才的培训需求,一些行业主要以短训为主,持续培养人才很少。

 四、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实现“两个率先”需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产业转型升级更需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还是要靠创新创业人才。因此,我们必须把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以人才工程为抓手,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为着眼,以更有力的引才举措,更有效的育才办法,更强劲的支持力度,更优越的服务环境,推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

 1 1 、拓宽引才渠道。拓展引进人才的思路,不拘一格引进人才,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人才工作理念,采取柔性流动引才方式,推动人

 才工作从封闭走向开放。

 一是在引才对象上,要突出高端人才。以符合本地产业化发展方向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高层次人才为主;以在所属学科领域有一定影响、能够承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的人才为主;以带项目、带资金、带成果的科技创业人才为主。二是在引才服务上,要突出政策扶持。对引进人才携带高科技项目或引进后确定项目的,实施“四个优先,一个补贴”政策,即“优先提供创业场所,优先提供创业启动资金,优先提供创业贷款担保,优先提供人才公寓,从税收财政补贴方面直接给予优惠”,形成引才的政策效应。三是在引进方式上,正确处理好长期引进与短期服务的关系。要开辟绿色通道,打破地域、部门、身份、所有制等限制,柔性引才。要实施“借脑工程”,大力实施产学研结合,鼓励企业与国内外专家和专业技术人才的联系,鼓励他们以技术入股、技术转让、技术承包、项目合作、兼职、考察、讲学、担任业务顾问等多种形式来开发区创业、服务和发展。要实施“本土人才回归工程”,主动加强并经常保持与###籍在外人才的联系,鼓励、吸引他们回归本地创新创业。要实施“联姻工程”,加强与科研机构联系,鼓励其中科研人员以挂职、讲学、联合攻关等形式,开展智力支持。

 四是在引才平台上,要加强市场建设。建立起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各种人才市场网络,包括高级经理人才市场、工程技术人才市场、大中专毕业生人才市场等人才信息网络与信息库,大力发展网上人才市场,建立各种类型的人才中介机构。全面推行人事代理制度,实行人才流动手续办理、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安置、人事关系与档案保管、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社会养老保险、党团组织关系管理、人才培训等一条龙服务。

 2 2 、突出能力培养。培养人才是扩大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总量的有效途径。在着眼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引进高端人才的同时,坚持重点人才重点培养,急需人才加速培养,紧缺人才定向培养的工作方针,更加注重本土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挖掘本地潜力,壮大人才队伍。要注重梯次培养,在组织实施好省“333”工程、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工程和市“226”工程的基础上,制定本地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规划,重点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通过规划引领、项目牵引、政企联动、激励扶持等方法,促进人才脱颖而出。要加大培训力度,实施高层次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创新能力建设工程,整合培训资源。在培训内容上突出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等。在培训方式要形式灵活, 一方面“请进来”,可以采取与高校联合办学、开办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邀请外地专家、教授实践教学; 另一方面“走出去”,可以组织高层次人才赴国外参观学习、参加学术交流等方式,也可以选送后备人才到外地考察、挂职锻炼等,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3 3 、搭建创新平台。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加大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产业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业院士工作站和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建设,完善软硬件条件,提供人才创新创业的舞台。对拥有专有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行业标准等无形资产的专业人才,可考虑将其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对有突出贡献人员

 可以奖励股权、期权,使专业技术人员获得与其贡献相应的经济收入。对一些作出较大贡献、有重要影响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要通过组织提名选举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让他们参政议政。继续实施好领导干部与专家联系制度,重大决策邀请专家论证,听取各方面意见。定期开展创新创业人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评选活动,对在学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和为经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才给予重奖。

 4 4 、形成工作合力。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重要任务,积极引导主要负责人牢固树立“第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思想,增强抓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把它作为经济政治工作的重点目标任务,认真抓好推进落实,加强考核评比,确保落到实处。加强人才政策落实力度,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激励作用。推行人才工作联络员制度,确定重点单位为人才工作联系点,以座谈会、深入调研等方式指导企业人才工作,实现高层次人才工作联系的经常化、制度化。加强高层次人才事迹的宣传,提高全社会重视人才的意识,形成“四个尊重”的良好氛围。

篇五:区委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研究调研报告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根据区委组织部关于编制 “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部署要求, 我们结合民政系统的社区工作队伍建设实践, 深入进行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坚持理论研究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 走访调研访谈、 召开座谈研讨, 形成关于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研究调研报告, 阐述了加强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意义, 分析了我区社区工作人才开发的基本现状, 提出了加强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要求、 总体思路、 开发重点和对策建议, 为编制“十二五” 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供的翔实的基础材料。

 民政部门是负责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能部门, 民政领域是我国社区工作的重要领域。

 现代意义的社区工作, 是指综合运用社区工作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 群体和社区提供专业社区服务, 帮助其舒缓、 解决和预防社区问题、 恢复和发展社区功能的职业活动。

 所谓社区工作者是指在社区福利、 社区救助、 社区慈善、 社区服务等领域,从事专门性社区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通常简称“社工”。

 一、 我区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当前形势

  我区民政系统社区工作主要涉及社区福利、 社区救助、 收养服务、 社区建设、 优抚安置、救灾救济、 婚姻登记、 老龄工作等领域, 这些工作由区民政局和各乡 镇、 街道办事处和社区承担。

 目前我区社区工作人才总量具体情况:

 全区目前有社区工作人才 300 余名, 其中中共党员 90 人, 女性 80 人, 按学历分类, 硕士研究生 2 名, 本科学历 35 人, 大学专科以上 115人, 高中或中专 80 人; 按年龄分类, 30 岁以下 110 人, 30-40 岁有 122 人, 40-55 岁 55 人,55 岁以上 13 人。

 对于我区社区工作事业的发展而言, 目前我区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在总体力度相对低下, 仍然任重而道远。

 二、 我区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好的经验

  1. 加强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关键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 是我们党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区的新任务, 着眼于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作出的重大决策。区委始终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结合经济社区统筹发展、 构建和谐社区的新要求, 全面把握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方向, 总揽社区工作发展全局, 形成党委统一领导, 组织部门牵头抓总, 有关部门各司其职、 密切配合, 各种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发挥各级党委在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的核心领导作用, 为社区工作人才提升能力、 发挥作用、 提高效能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

 2. 加强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目的是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适应构建社区主义和谐社区的需要, 造就一支结构合理、 素质优良的社区工作人才队伍。

 加强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目的是为构建和谐社区提供人才支撑。

 我区在加强原有民政系统社区工作领域建设的基础上, 进一步拓展社区工作新领域, 进一步提高社区工作质量, 切实让社区工作深入到社区每个角落, 服务到每一个需要服务的群众, 真正让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在构建和谐社区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特别在近几年来, 重点开发社区工作岗位, 大力引进社区工作人才, 在维护社区安定, 促进社区和谐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3. 加强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根本是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人才开发机制创新是人才开发的根本。

 要集聚人才、 培养人才、 使用人才和激励人才,需要一整套适合于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创新机制。我区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始终把体制机制创新放在首位, 按照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方针, 结合我区经济社区发展特点, 科学拓展社区工作领域, 合理配置社区工作岗位, 为人才开发队伍建设提供引才平台, 创新岗位配置机制。

 三、 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不足

  1. 社区工作人才人员偏少, 任务偏重, 难以满足社区多层次需求

  从目前情况来看, 社区工作人才队伍从业者普遍面临的情况是:

 “行政工作压力大, 社工工作空间小。

 在基层社区, ‘上面千条线, 下面一根针’ 的现状仍突出, 上层布置的任务街道、 社区挡不住, 社区居委会大小事都得管, 工作压力很大, 成为各种行政事务的操作层、落实层, 不堪重负。

 工作上存在‘七多’ 现象, 即台帐材料多、 调查报表多、 证明盖章多、会议活动多、 检查考核多、 组织牌子多、 硬性指派任务多。

 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明显滞后抑制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的需求, 将不利于经济社区的和谐发展。

 2. 社区工作人才职业化程度不够, 难以实现主体性发展

  社区工作人才队伍的职业化处于较低层次, 社区工作人才的职业归宿感不强, 极大地影响了社区工作人才自身工作的积极性, 进而压制了自身的发展。

 并且, 当前全区社区工作职业岗位开发的数量及速度, 与其他县区相比, 显得有所滞后。

 3. 社区工作人才专业化程度不强, 难以提供高水平服务

  强化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是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发展的重要内容。全区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对不足, 而社区工作专业人才更是相对不足。

 从事社区工作的人员大多没有受过正规的社区工作知识、 技巧的训练, 缺乏社区工作人才应该具备的专业理念、 知识和技能, 服务的专业化程度不高。

 这些都将导致无法为社区提供个性化、 系统性的高水平服务。

 四、 社区工作人才队伍的培养目标和实施工程

  1. 根据和谐社区建设的需要, 在 2011-2015 年期间, 我区需要进一步扩大社区工作人才队伍规模, 提升社区工作人才专业能力, 造就一支结构合理、 素质优良的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建成有巩义特色的专业社区工作体系, 推动不同行业、 不同层面专业社区工作的嵌入力度和整合力度, 全面推进专业社区工作的整体性发展。

 社区工作人才队伍规模进一步壮大, 大力开发社区工作岗位 600 余个, 社区工作人员总量达到 800 人, 其中具有专业技术职称和社区工作职称的人员达到 150 人, 初步形成服务于民政、 教育、 医疗、 司法、 社区等领域的社区工作人才分布格局。

 2. 实施社工“五进” 工程, 全面覆盖社区工作各个领域, 推进社区和谐发展。

 根据“以需定岗” 的原则, 在涉及社区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 社区组织和公益性民间组织中研究设定社区工作岗位。

 根据不同领域社区工作的岗位要求, 研究设计相应岗位等级、岗位数量, 确定社区工作人才配置结构, 明确各个领域、 各个级别社区工作者的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 形成我区社区工作岗位设置配备标准。

 一是推进社工进社区。

 在发展社区或村(居)

 委会从事社区管理与服务的专职人员队伍的基础上, 开发家政服务、 中介信息和生活指导等涉及家庭日常生活的专业服务人员, 为社区家庭及其居民提供更加便利、 快捷、 多样化的家庭生活服务; 二是推进社工进学校。

 大力培养具有热情、 善于沟通、 经验丰富的青少年工作人才队伍, 为广大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感情疏导、 就业辅导、 行为纠正、 职业引导、 成长设计等系列服务, 引导和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和成长;

 三是推进社工进医院。

 促进和谐的医患关系, 尽最大可能帮助病友适应、 配合医生的治疗,为病友调动一切可以调动资源助其康复并回归社区。

 四是推进社工进机关。

 协调处置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突发性、 群体性事件, 耐心为群众提供信访接待、 信访受理、 信访调解、 政策解释以及感情疏导等多方面服务, 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维护权益和化解矛盾。

 五是推进社工进民政。

 积极培育社区福利、 社区救助、 社区慈善、 残障康复、 优抚安置、 婚姻调解、 养老抚幼等方面的专职人员和专业人才, 让分布在社区生活的各个领域、 各个阶层的特殊人群,能够享受到社区福利的“阳光”, 及时得到来自于社区各界的关心和帮助。

 五、 社区工作人才的培养、 评价、

 使用与激励机制的创新

 在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建设中, 人才培养是基础, 人才评价是关键, 人才使用是目的, 人才激励是保证。

 社区工作人才的培养、 评价、

 使用与激励机制必须相互协调,形成有机的体系。

 根据和谐社区的需要与我区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 我们提出关于社区工作人才培养、 评价、 使用、 激励机制的建构方式与相关对策建议。

 1. 建立社区工作人才的新型培养机制

  当前我区要建立的社区工作人才培养机制, 是以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为导向,以科学的培养计划为依据, 以在岗培训为重点, 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制定培养计划与过程管理制度, 实现人才培养的系统性; 二是优化社区工作培训课程设置, 凸现人才培养的专业性; 三是建立专业社区工作实习基地, 强化人才培养的应用性; 四是实施有重点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2. 建立社区工作人才的新型评价机制

  在评价机制方面, 要认真贯彻落实人事部、 民政部的社区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规定, 并建立社区工作行业规范与职业标准, 出台专业社区工作绩效考评办法, 形成社区工作人才的新型评价机制。

 一是成立社区工作职业水平评价机构, 可以由组织部、 人事局、 民政局联合成立社区工作职业水平评价办公室, 贯彻落实社区工作职业水平考试规定, 对取得相应证书者进行登记与复核, 对社区工作从业者进行执业资格认证。

 结合从业资质与实务业绩, 对社区工作者进行职称评定; 明确社区工作者的职业标准与考评规则, 从专业角度对各类社区工作项目、 机构及个人业绩进行评估。

 二是贯彻落实社区工作职业水平评价规定。

 助理社区工作师、 社区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出台, 是我国推行社区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的重要举措。

 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人事部、 民政部联合发布的 《社区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区工作师、 社区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 动员和组织符合要求的社区工作从业人员参加职业水平考试, 促进更多的社区工作从业者取得相关的资格证书; 三是推行社区工作者登记制度与执业资格制度。

 对我区获得助理社区工作师、 社区工作师证书的人员进行登记, 自考试获取证书从业的第二年起, 对从业人员实行年度复核登记。

 定期向社区公布我区社区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登记情况, 并为用人单位提供关于社区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人员的信息服务。

 逐步推行社区工作执业资格制度; 四是建立社区工作者的职称评定机制。在社区工作职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基础上, 综合社区工作者的实务业绩与从业年限等因素, 借鉴先发展地区的经验, 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 建立社区工作者的职称评定制度; 五是创新社区工作人才考核评估制度。

 由专业的社区工作评估机构, 研究制定不同类型、 不同层次的社区工作岗位职责规范, 明确考核评估标准、 伦理要求与奖惩措施。

 在社工实务中建立社工专业督导机制, 促进一线社区工作者的专业提升。

 组织社区工作专家, 制定专业化标准, 对于各类社区工作项目、 机构实施全面评估。

 3. 建立社区工作人才的新型使用机制。社区工作者的使用制度是指专业社区工作者在什么领域、 什么机构和什么岗位发挥作用的制度。

 社区工作人才的使用问题是我国社区工作制度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也是建立社区工作制度的目的所在。一是建立社区工作岗位设置标准。岗位设置是建立新型社区工作人才使用制度的核心问题。

 要根据“以需定岗” 的原则, 在涉及社区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 社区组织和公益性民间组织中研究设定社区工作岗位。

 根据不同领域社区工作的岗位要求, 研究设计相应岗位等级、 岗位数量, 确定社区工作人才配置结构, 明确各个领域、 各个级别社区工作者的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 形成我区社区工作岗位设置配备标准; 二是开拓社区工作岗位设置空间。

 在社区工作岗位设置的标准制定之后, 还需要在现实层面开拓社区工作岗位的设置空间。

 这主要包括:

 推进体制内机构的职能转换与岗位设置改革; 推动体制外民间公益性组织的发展与民办机构的社工配置。

 4. 建立社区工作人才的新型激励机制。

 一是提高社区工作者的收入待遇, 建立合理的薪酬机制。

 在提高社区工作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与知识技能的基础上, 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 完

 善奖励政策。

 采取学历、 资历、 资格、 业绩、 岗位等多种指标相结合, 按照以岗定薪、 以绩定奖、 按劳取酬的原则, 实现薪酬机制的合理化; 二是扩大社区工作的宣传力度, 建立有效的精神激励机制。

 进一步营造社区工作的良好环境。

 要积极营造社区工作职业和社区工作人才受尊重的良好社区氛围, 树立社区工作人才队伍中的先进典型, 让社区了解他们、 尊重他们、 支持他们, 激发广大社区工作人才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潜能。

 三是完善职业晋级与选拔提升制度, 建立通畅的上向流动机制。

  总之, 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各项机制的建立, 对于结构合理、 素质优良的社区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各级部门要给予高度重视, 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民政系统率先示范, 相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 社区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建立专门的社区工作管理部门与协会, 需要区财政的大力支持。

 只有政治上高度重视、组织上协同创新, 资金上有效保障, 才能够成功实现社区工作人才队伍的制度建设创新, 为培育一支现代意义的社区工作人才队伍提供条件, 从而更好的满足社区主义和谐社区建构的需求。

推荐访问:区委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区委 调研报告 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