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根据什么制定安全生产规划4篇

时间:2022-08-25 12:25:02 来源:网友投稿

根据什么制定安全生产规划4篇根据什么制定安全生产规划 1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安全生产规划》的通知安委〔2022〕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根据什么制定安全生产规划4篇,供大家参考。

根据什么制定安全生产规划4篇

篇一:根据什么制定安全生产规划

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 《 “ 十四五 ” 国家安全生产规划》的通知安委〔2022〕7 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务院安委会各成员单位,有关中央企业:《“十四五”国家安全生产规划》已经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2022 年 4 月 6 日“ 十四五 ” 国家安全生产规划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等法律法规和文件,制定本规划。一、现状与形势(一)取得的进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安全生产

 2工作。“十三五”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就安全生产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反复告诫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坚持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红线。根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部署,整合 11个部门的 13 项职责组建应急管理部,将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更名为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监察体制进一步完善,监管监察能力得到加强。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全面建立。以危险化学品、矿山、消防、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工业园区、危险废物等为重点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持续稳步推进。科技强安专项行动初见成效,危险化学品、煤矿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不断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国安全生产水平稳步提高,事故总量、较大事故、重特大事故持续下降。按可比口径计算,2020 年全国各类事故、较大事故和重特大事故起数比 2015 年分别下降 43.3%、36.1%和57.9%,死亡人数分别下降 38.8%、37.3%和 65.9%。(二)面临的形势。“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

 3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立足新发展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强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为做好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方向。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易发多发,安全生产正处于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一是全国安全生产整体水平还不够高,安全发展基础依然薄弱。一些地方和企业安全发展理念树得不牢,安全生产法规标准执行不够严格。危险化学品、矿山等高危行业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优化还不到位,小、散、乱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不够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仍比较低。二是安全生产风险结构发生变化,新矛盾新问题相继涌现。工业化、城镇化持续发展,各类生产要素流动加快、安全风险更加集聚,事故的隐蔽性、突发性和耦合性明显增加,传统高危行业领域存量风险尚未得到有效化解,新工艺新材料新业态带来的增量风险呈现增多态势。新冠肺炎疫情转入常态化防控阶段,一些企业扩大生产、挽回损失的冲动强烈,容易出现 忽视安全、盲目超产的情况,治理管控难度加大。三是安全生产治理能力还有短板,距离现实需要尚有差距。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职责需要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还需完善。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执法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发现问题、解决

 4问题的能力不足。重大安全风险辨识及监测预警、重大事故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等方面的短板突出。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守安全发展理念,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实施安全生产精准治理,着力破解瓶颈性、根源性、本质性问题,全力防范化解系统性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有效降低事故总量,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基本原则。系统谋划 , 标本兼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树立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将安全发展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努力塑造与安全发展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筑牢本质安全防线,构建新安全格局,更好地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源头防控 , 精准施治。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科学把握安全风险演化规律,坚持底线思维,在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上精准发力,加快实施一批重大政策和

 5重大工程,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风险,做到风险管控精准、预警发布精准、抢险救援精准、监管执法精准。深化改革 , 强化法治。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高安全生产法治化、规范化水平,深化安全生产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形成系统完整、责权清晰、监管高效的安全生产治理制度体系;深入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依靠法治筑牢安全生产屏障。广泛参与 , 社会共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积极推进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构建企业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安全生产治理格局。(三)规划目标。到 2025 年,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重大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大幅提升,安全生产形势趋稳向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持续下降,危险化学品、矿山、消防、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经济社会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到 2035 年,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全民安全文明素质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专栏 1 “十四五”时期主要指标序号 指标内容 预期值1 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 下降15%

 62 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起数 下降20%3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下降33%4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20%5 营运车辆万车死亡率 下降10%6 煤矿百万吨死亡率 下降10%三、织密风险防控责任网络(一)深化监管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统筹协调作用,压实成员单位工作责任,健全运行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建立消防执法跨部门协作机制。加强国家矿山安全监察机构力量建设,优化各级机构设置和布局,充实专业人才,完善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矿山安全监管监察体制。推动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重点部门加强监管力量建设,确保有效履行职责。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创新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指导乡镇、街道、功能区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预防控制体系。优化安全生产监管力量配置,实施基层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推动安全生产监管服务向小微企业和农村地区延伸。落实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整合行政执法职责,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健全综合行政执法协调联动机制。(二)压实党政领导责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强化地方党委、政府领导干部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将安全生产纳入领导干部教育培训、日常谈话和提醒内容。推动落实

 7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和工作任务清单。严格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安全生产履责述职和“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报告制度。健全党政领导干部带队督查检查安全生产机制,开展重要节日和重大活动针对性督查检查。聚焦重特大事故多发地区,完善安全生产警示、督办、约谈等制度。完善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制度,规范考核巡查内容、程序和标准,强化考核巡查结果的运用。(三)夯实部门监管责任。进一步落实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依法依规编制完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优化行业监管部门任务分工。合理区分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部门之间的责任边界,扫清监管盲区。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机制,厘清监管职责,加强政策协同。理顺农业农村、新型燃料、综合管廊等领域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及时消除基建矿、技改矿、停产矿、关闭矿等安全生产监管漏洞。强化对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生产监管。建立新产业、新业态监管职责动态调整和联合执法机制,填补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空白。(四)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法定责任。推动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从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等到一线岗位员工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生产经营全过程安全生产责任追溯制度。引导企业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

 8工作机制,构建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内生机制。推动重点行业领域规模以上企业组建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团队。监督企业按规定提取使用安全生产费用,用好用足支持安全技术设备设施改造等有关财税政策。实施工伤预防行动计划,充分发挥工伤保险基金的事故预防作用。建立事故损失的评估和认定机制。强化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依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制度并依法实施联合惩戒,加大对安全生产严重违法失信主体的责任追究。(五)严肃目标责任考核。将安全生产纳入各地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严格实施安全生产工作责任考核,实行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及向社会公开。建立地方各级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述职评议制度,强化地方各级安委会对各部门、各地区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建立安全生产绩效与履职评定、职务晋升、奖励惩处挂钩制度,落实向纪检监察机关移交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职务违法犯罪问题线索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和约谈、问责等制度。完善事故调查机制,建立事故暴露问题整改督办制度,加强对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落实情况的跟踪评估。四、优化安全生产法治秩序(一)健全法规规章体系。构建以《安全生产法》为核心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加快统筹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法》、《煤矿安全条例》等立

 9法进程,统筹推动《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立改废释”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对安全生产执法检查、事故调查处理、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典型执法案例等结果的运用,建立执法信息反馈、立法后评估与立法清理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地方立法,解决区域安全生产突出问题。(二)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全国安全生产有关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健全以强制性标准为主体、推荐性标准为补充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构建“排查有标可量、执法有标可依、救援有标可循”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格局。加快推进安全生产强制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精简整合,有效提高强制性国家标准的通用性和覆盖面。强化安全生产基础通用标准制定,加快急需短缺标准制修订,增加标准有效供给。加快电化学储能、氢能、煤化工、分布式光伏发电等新兴领域安全生产标准制修订。积极培育发展安全生产团体标准、企业标准,推动建立政府主导和社会各方参与制定安全生产标准的新模式。加强安全生产标准信息服务,便于生产经营单位和社会公众查阅下载安全生产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文本。强化安全生产领域强制性国家标准宣贯培训和实施效果评估,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微课云平台”。专栏 2 “十四五”安全生产标准制修订重点方向1. 制定 :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化工过程安全、精细化工反应风险评估、硝酸铵安全、海洋石油

 10天然气开采安全、页岩气开采作业、烟花爆竹工程设计与作业安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等。2. 修订:职工伤亡事故分类、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生产设备安全设计、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氯气安全、尾矿库安全监测、涂装作业安全等。(三)创新监管执法机制。科学划分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等级,开展分类分级监管执法,强化对高风险企业的监督检查。统筹编制省、市、县级年度安全生产执法计划,将安全生产强制性标准实施情况列入执法检查内容,确定检查项目和频次。依托数字化转型赋能,试点探索安全生产风险动态感知新模式,实施差异化、针对性的精准监管执法。实行执法事项清单制度,编制统一执法目录。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推进联合执法、区域执法、交叉执法,形成监管执法合力。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智能化装备等先进技术手段,创新监管监察执法方式,有效开展非现场监管监察。加强执法监督,完善内外部监督机制。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和实施第三方协助检查机...

篇二:根据什么制定安全生产规划

人:XXX 时间:2022.05以 习 近 平 同 志 为 核 心 的 党 中 央 始 终 高 度 重 视 安 全 生 产 工 作“ “十四五” ”国家安全生产规划

 前 言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等法律法规和文件,制定本规划。

 目录C O N T E N T1现状与形势2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3织密风险防控责任网络4优化安全生产法治秩序5筑牢安全风险防控屏障6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7强化应急救援处置效能8统筹安全生产支撑保障9构建社会共治安全格局实施安全提升重大工程 10

 第一部分现状与形势

 现状与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十三五”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就安全生产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反复告诫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坚持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红线。根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部署,整合11个部门的13项职责组建应急管理部,将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更名为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监察体制进一步完善,监管监察能力得到加强。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全面建立。以危险化学品、矿山、消防、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工业园区、危险废物等为重点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持续稳步推进。科技强安专项行动初见成效,危险化学品、煤矿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不断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国安全生产水平稳步提高,事故总量、较大事故、重特大事故持续下降。按可比口径计算,2020年全国各类事故、较大事故和重特大事故起数比2015年分别下降43.3%、36.1%和57.9%,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8.8%、37.3%和65.9%。(一)取得的进展。

 现状与形势“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立足新发展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强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为做好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方向。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易发多发,安全生产正处于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一是全国安全生产整体水平还不够高,安全发展基础依然薄弱。(二)面临的形势

 一些地方和企业安全发展理念树得不牢,安全生产法规标准执行不够严格。危险化学品、矿山等高危行业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优化还不到位,小、散、乱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不够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仍比较低。二是安全生产风险结构发生变化,新矛盾新问题相继涌现。工业化、城镇化持续发展,各类生产要素流动加快、安全风险更加集聚,事故的隐蔽性、突发性和耦合性明显增加,传统高危行业领域存量风险尚未得到有效化解,新工艺新材料新业态带来的增量风险呈现增多态势。新冠肺炎疫情转入常态化防控阶段,一些企业扩大生产、挽回损失的冲动强烈,容易出现 忽视安全、盲目超产的情况,治理管控难度加大。三是安全生产治理能力还有短板,距离现实需要尚有差距。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职责需要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还需完善。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执法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重大安全风险辨识及监测预警、重大事故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等方面的短板突出。现状与形势

 第二部分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

 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守安全发展理念,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实施安全生产精准治理,着力破解瓶颈性、根源性、本质性问题,全力防范化解系统性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有效降低事故总量,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指导思想

 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系统谋划,标本兼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树立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将安全发展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努力塑造与安全发展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筑牢本质安全防线,构建新安全格局,更好地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源头防控,精准施治。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科学把握安全风险演化规律,坚持底线思维,在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上精准发力,加快实施一批重大政策和重大工程,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风险,做到风险管控精准、预警发布精准、抢险救援精准、监管执法精准。深化改革,强化法治。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高安全生产法治化、规范化水平,深化安全生产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形成系统完整、责权清晰、监管高效的安全生产治理制度体系;深入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依靠法治筑牢安全生产屏障。广泛参与,社会共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积极推进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构建企业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安全生产治理格局。(二)基本原则

 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到2025年,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重大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大幅提升,安全生产形势趋稳向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持续下降,危险化学品、矿山、消防、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经济社会发展安全保障更(三)规划目标专栏1

 “十四五”时期主要指标序号 指标内容 预期值1 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5%2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下降20%3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3%4 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下降20%5营运车辆万车死亡率下降10%6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10%加有力,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到2035年,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全民安全文明素质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第三部分织密风险防控责任网络

 充分发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统筹协调作用,压实成员单位工作责任,健全运行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建立消防执法跨部门协作机制。加强国家矿山安全监察机构力量建设,优化各级机构设置和布局,充实专业人才,完善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矿山安全监管监察体制。推动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重点部门加强监管力量建设,确保有效履行职责。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创新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指导乡镇、街道、功能区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预防控制体系。优化安全生产监管力量配置,实施基层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推动安全生产监管服务向小微企业和农村地区延伸。落实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整合行政执法职责,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健全综合行政执法协调联动机制。织密风险防控责任网络(一)深化监管体制改革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强化地方党委、政府领导干部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将安全生产纳入领导干部教育培训、日常谈话和提醒内容。推动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和工作任务清单。严格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安全生产履责述职和“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报告制度。健全党(二)压实党政领导责任。政领导干部带队督查检查安全生产机制,开展重要节日和重大活动针对性督查检查。聚焦重特大事故多发地区,完善安全生产警示、督办、约谈等制度。完善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制度,规范考核巡查内容、程序和标准,强化考核巡查结果的运用。中国共产党织密风险防控责任网络

 进一步落实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依法依规编制完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优化行业监管部门任务分工。合理区分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部门之间的责任边界,扫清监管盲区。中国共产党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机制,厘清监管职责,加强政策协同。理顺农业农村、新型燃料、综合管廊等领域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及时消除基建矿、技改矿、停产矿、关闭矿等安全生产监管漏洞。强化对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生产监管。建立新产业、新业态监管职责动态调整和联合执法机制,填补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空白。织密风险防控责任网络(三)夯实部门监管责任

 严格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法定责任。推动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从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等到一线岗位员工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生产经营全过程安全生产责任追溯制度。引导企业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构建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内生机制。推动重点行业领域规模以上企业组建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团队。监督企业按规定提取使用安全生产费用,用好用足支持安全技术设备设施改造等有关财税政策。实施工伤预防行动计划,充分发挥工伤保险基金的事故预防作用。建立事故损失的评估和认定机制。强化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依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制度并依法实施联合惩戒,加大对安全生产严重违法失信主体的责任追究。织密风险防控责任网络(四)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织密风险防控责任网络建立地方各级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述职评议制度,强化地方各级安委会对各部门、各地区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建立安全生产绩效与履职评定、职务晋升、奖励惩处挂钩制度,落实向纪检监察机关移交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职务违法犯罪问题线索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和约谈、问责等制度。完善事故调查机制,建立事故暴露问题整改督办制度,加强对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落实情况的跟踪评估。(五)严肃目标责任考核中国共产党将安全生产纳入各地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严格实施安全生产工作责任考核,实行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及向社会公开。

 第四部分优化安全生产法治秩序

 构建以《安全生产法》为核心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加快统筹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法》、《煤矿安全条例》等立法进程,统筹推动《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立改废释”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对安全生产执法检查、事故调查处理、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典型执法案例等结果的运用,建立执法信息反馈、立法后评估与立法清理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地方立法,解决区域安全生产突出问题。(一)健全法规规章体系优化安全生产法治秩序加强全国安全生产有关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健全以强制性标准为主体、推荐性标准为补充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构建“排查有标可量、执法有标可依、救援有标可循”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格局。加快推进安全生产强制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精简整合,有效提高强制性国家标准的通用性和覆盖面。强化安全生产基础通用标准制定,加快急需短缺标准制修订,增加标准有效供给。加快电化学储能、氢能、煤化工、分布式光伏发电等新兴领域安全生产标准制修订。(二)加强标准体系建设

 积极培育发展安全生产团体标准、企业标准,推动建立政府主导和社会各方参与制定安全生产标准的新模式。加强安全生产标准信息服务,便于生产经营单位和社会公众查阅下载安全生产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文本。强化安全生产领域强制性国家标准宣贯培训和实施效果评估,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微课云平台”。中国共产党优化安全生产法治秩序专栏2 2 “ “十四五” ”安全生产标准制修订重点方向1.制定: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化工过程安全、精细化工反应风险评估、硝酸铵安全、海洋石油天然气开采安全、页岩气开采作业、烟花爆竹工程设计与作业安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等。2.修订:职工伤亡事故分类、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生产设备安全设计、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氯气安全、尾矿库安全监测、涂装作业安全等。

 科学划分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等级,开展分类分级监管执法,强化对高风险企业的监督检查。统筹编制省、市、县级年度安全生产执法计划,将安全生产强制性标准实施情况列入执法检查内容,确定检查项目和频次。依托数字化转型赋能,试点探索安全生产风险动态感知新模式,实施差异化、针对性的精准监管执法。实行执法事项...

篇三:根据什么制定安全生产规划

人:

 时间:2022.06以 习 近 平 同 志 为 核 心 的 党 中 央 始 终 高 度 重 视 安 全 生 产 工 作“十四五”国家安全生产规划

 前 言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等法律法规和文件,制定本规划。

 目录C O N T E N T1现状与形势2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3织密风险防控责任网络4优化安全生产法治秩序5筑牢安全风险防控屏障6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7强化应急救援处置效能8统筹安全生产支撑保障9构建社会共治安全格局实施安全提升重大工程 10

 现状与形势01

 现状与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十三五”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就安全生产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反复告诫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坚持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红线。根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部署,整合11个部门的13项职责组建应急管理部,将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更名为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监察体制进一步完善,监管监察能力得到加强。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全面建立。以危险化学品、矿山、消防、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工业园区、危险废物等为重点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持续稳步推进。科技强安专项行动初见成效,危险化学品、煤矿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不断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国安全生产水平稳步提高,事故总量、较大事故、重特大事故持续下降。按可比口径计算,2020年全国各类事故、较大事故和重特大事故起数比2015年分别下降43.3%、36.1%和57.9%,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8.8%、37.3%和65.9%。(一)取得的进展。

 现状与形势“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立足新发展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强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为做好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方向。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易发多发,安全生产正处于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一是全国安全生产整体水平还不够高,安全发展基础依然薄弱。(二)面临的形势

 一些地方和企业安全发展理念树得不牢,安全生产法规标准执行不够严格。危险化学品、矿山等高危行业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优化还不到位,小、散、乱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不够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仍比较低。二是安全生产风险结构发生变化,新矛盾新问题相继涌现。工业化、城镇化持续发展,各类生产要素流动加快、安全风险更加集聚,事故的隐蔽性、突发性和耦合性明显增加,传统高危行业领域存量风险尚未得到有效化解,新工艺新材料新业态带来的增量风险呈现增多态势。新冠肺炎疫情转入常态化防控阶段,一些企业扩大生产、挽回损失的冲动强烈,容易出现 忽视安全、盲目超产的情况,治理管控难度加大。三是安全生产治理能力还有短板,距离现实需要尚有差距。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职责需要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还需完善。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执法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重大安全风险辨识及监测预警、重大事故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等方面的短板突出。现状与形势

 02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

 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守安全发展理念,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实施安全生产精准治理,着力破解瓶颈性、根源性、本质性问题,全力防范化解系统性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有效降低事故总量,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指导思想

 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系统谋划,标本兼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树立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将安全发展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努力塑造与安全发展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筑牢本质安全防线,构建新安全格局,更好地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源头防控,精准施治。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科学把握安全风险演化规律,坚持底线思维,在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上精准发力,加快实施一批重大政策和重大工程,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风险,做到风险管控精准、预警发布精准、抢险救援精准、监管执法精准。深化改革,强化法治。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高安全生产法治化、规范化水平,深化安全生产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形成系统完整、责权清晰、监管高效的安全生产治理制度体系;深入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依靠法治筑牢安全生产屏障。广泛参与,社会共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积极推进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构建企业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安全生产治理格局。(二)基本原则

 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到2025年,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重大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大幅提升,安全生产形势趋稳向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持续下降,危险化学品、矿山、消防、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经济社会发展安全保障更(三)规划目标专栏1

 “十四五”时期主要指标序号 指标内容 预期值1 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5%2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下降20%3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3%4 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20%5营运车辆万车死亡率下降10%6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10%加有力,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到2035年,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全民安全文明素质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03织密风险防控责任网络

 充分发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统筹协调作用,压实成员单位工作责任,健全运行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建立消防执法跨部门协作机制。加强国家矿山安全监察机构力量建设,优化各级机构设置和布局,充实专业人才,完善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矿山安全监管监察体制。推动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重点部门加强监管力量建设,确保有效履行职责。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创新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指导乡镇、街道、功能区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预防控制体系。优化安全生产监管力量配置,实施基层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推动安全生产监管服务向小微企业和农村地区延伸。落实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整合行政执法职责,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健全综合行政执法协调联动机制。织密风险防控责任网络(一)深化监管体制改革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强化地方党委、政府领导干部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将安全生产纳入领导干部教育培训、日常谈话和提醒内容。推动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和工作任务清单。严格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安全生产履责述职和“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报告制度。健全党(二)压实党政领导责任。政领导干部带队督查检查安全生产机制,开展重要节日和重大活动针对性督查检查。聚焦重特大事故多发地区,完善安全生产警示、督办、约谈等制度。完善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制度,规范考核巡查内容、程序和标准,强化考核巡查结果的运用。中国共产党织密风险防控责任网络

 进一步落实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依法依规编制完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优化行业监管部门任务分工。合理区分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部门之间的责任边界,扫清监管盲区。中国共产党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机制,厘清监管职责,加强政策协同。理顺农业农村、新型燃料、综合管廊等领域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及时消除基建矿、技改矿、停产矿、关闭矿等安全生产监管漏洞。强化对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生产监管。建立新产业、新业态监管职责动态调整和联合执法机制,填补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空白。织密风险防控责任网络(三)夯实部门监管责任

 严格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法定责任。推动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从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等到一线岗位员工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生产经营全过程安全生产责任追溯制度。引导企业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构建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内生机制。推动重点行业领域规模以上企业组建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团队。监督企业按规定提取使用安全生产费用,用好用足支持安全技术设备设施改造等有关财税政策。实施工伤预防行动计划,充分发挥工伤保险基金的事故预防作用。建立事故损失的评估和认定机制。强化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依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制度并依法实施联合惩戒,加大对安全生产严重违法失信主体的责任追究。织密风险防控责任网络(四)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织密风险防控责任网络建立地方各级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述职评议制度,强化地方各级安委会对各部门、各地区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建立安全生产绩效与履职评定、职务晋升、奖励惩处挂钩制度,落实向纪检监察机关移交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职务违法犯罪问题线索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和约谈、问责等制度。完善事故调查机制,建立事故暴露问题整改督办制度,加强对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落实情况的跟踪评估。(五)严肃目标责任考核中国共产党将安全生产纳入各地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严格实施安全生产工作责任考核,实行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及向社会公开。

 04优化安全生产法治秩序

 构建以《安全生产法》为核心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加快统筹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法》、《煤矿安全条例》等立法进程,统筹推动《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立改废释”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对安全生产执法检查、事故调查处理、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典型执法案例等结果的运用,建立执法信息反馈、立法后评估与立法清理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地方立法,解决区域安全生产突出问题。(一)健全法规规章体系优化安全生产法治秩序加强全国安全生产有关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健全以强制性标准为主体、推荐性标准为补充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构建“排查有标可量、执法有标可依、救援有标可循”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格局。加快推进安全生产强制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精简整合,有效提高强制性国家标准的通用性和覆盖面。强化安全生产基础通用标准制定,加快急需短缺标准制修订,增加标准有效供给。加快电化学储能、氢能、煤化工、分布式光伏发电等新兴领域安全生产标准制修订。(二)加强标准体系建设

 积极培育发展安全生产团体标准、企业标准,推动建立政府主导和社会各方参与制定安全生产标准的新模式。加强安全生产标准信息服务,便于生产经营单位和社会公众查阅下载安全生产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文本。强化安全生产领域强制性国家标准宣贯培训和实施效果评估,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微课云平台”。中国共产党优化安全生产法治秩序专栏2 “十四五”安全生产标准制修订重点方向1.制定: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化工过程安全、精细化工反应风险评估、硝酸铵安全、海洋石油天然气开采安全、页岩气开采作业、烟花爆竹工程设计与作业安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等。2.修订:职工伤亡事故分类、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生产设备安全设计、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氯气安全、尾矿库安全监测、涂装作业安全等。

 科学划分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等级,开展分类分级监管执法,强化对高风险企业的监督检查。统筹编制省、市、县级年度安全生产执法计划,将安全生产强制性标准实施情况列入执法检查内容,确定检查项目和频次。依托数字化转型赋能,试点探索安全生产风险动态感知新模式,实施差异化、针对性的精准监管执法。实行执法事项清单制度,编制统一执法目录。全面推行行政执法...

篇四:根据什么制定安全生产规划

院办公厅关于印发 安全生产“十二五” 规划的通知 国办发〔2011〕 47 号 各省、 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 国务院各部委、 各直属机构:

 《安全生产“十二五” 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

 已经国务院同意, 现印发给你们, 请认真贯彻执行。

 各地区、 各部门要把安全生产目标、 任务、 措施和重点工程等纳入本地区、本行业和领域“十二五” 发展规划, 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 做到责任到位、 措施到位、 投资到位、 监管到位。

 负有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职责的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 加强《规划》 实施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协调。

 要高度重视投资质量和效益, 保证《规划》 执行的严肃性和合理性。

 要加强《规划》 实施的管理、 评估和考核, 强化督促检查, 确保安全生产“十二五” 规划目标的实现。

 国务院办公厅 二○一一年十月一日 安全生产“十二五” 规划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事关党和政府形象和声誉。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发〔2010〕 23 号)

 精神, 制定本规划。

 一、 现状与形势

  (一)

 “十一五” 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

 党中央、 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 确立了安全发展理念和“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的方针, 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各地区、各部门把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同步规划、 同步部署、 同步推进, 深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措施, 持续强化安全管理和监督, 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

 经营和建设行为, 积极推动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 集中开展 “隐患治理年”、“安全生产年” 活动, 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执法、 治理和宣传教育行动 (以下称 “三项行动” )

 , 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 安全保障能力和安全监管监察队伍建设(以下称“三项建设” )

 , 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以提高安全保障能力为核心的基础建设不断加强, 以强化监督管理为关键的协作联动机制进一步健全, 以安全生产法为基础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 以“关爱生命、 关注安全” 为主旨的安全文化建设不断深入。

 五年来, 全国煤矿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攻坚战取得明显成效, 瓦斯抽采量、 利用量分别增长 3 倍和 5 倍, 小煤矿由 18145 处降至 9042 处, 实现了小煤矿数量压减至 1 万处以内的目标; 安全执法行动深入开展, 共关闭取缔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金属非金属矿山 2. 1 万处、烟花爆竹厂点 1. 6 万处, 以及非法建设项目 1. 1 万处, 有效规范了安全生产秩序;稳步推进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查处生产经营单位一般隐患1277. 4 万项、 重大隐患 11. 6 万项, 对 27. 6 万处重大危险源采取了安全监控措施; 非煤矿山、 交通运输、 消防(火灾)

 、 建筑施工、 危险化学品、 烟花爆竹、特种设备、 民用爆炸物品、 冶金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状况明显改善, 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 持续好转的发展态势。

 与“十五” 末期的 2005 年相比,2010 年全国各类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 49. 4%和 37. 4%, 重特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 36. 6%和 52. 8%。

 全国事故死亡人数由 2005 年的 12. 7 万人,降至 2008 年的 10 万人以下、 2009 年的 9 万人以下, 2010 年又进一步降至 8 万人以下。

 “十一五” 规划任务全面完成, 目标如期实现。

 (二)

 “十二五” 时期安全生产进入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

 “十二五” 时期,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是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 也是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的关键时期。

 安全生产工作既要解决长期积累的深层次、 结构性和区域性问题, 又要积极应对新情况、 新挑战, 任务十分艰巨。

 一是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我国仍处于生产安全事故易发多发的特殊时期,事故总量仍然较大, 2010 年发生各类事故 36. 3 万起、 死亡 7. 9 万人。

 重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十一五” 期间年均发生重特大事故 86 起, 且呈波动起伏态势。

 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仍然屡禁不止。

 尘肺病等职业病、 职业中毒事件仍时有发生。

 二是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

 部分高危行业产业布局和结构不尽合理, 经济增长方式相对粗放。

 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 能源、 原材料等需求居高不下, 安全保障面临严峻考验。

 轨道交通、 隧道、 超高层建筑、 城市地下管网施工、 运行、

 管理等方面的安全问题凸显。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安全责任和措施落实不到位,安全投入不足, 制度和管理还存在不少漏洞。

 部分企业工艺技术落后, 设备老化陈旧, 安全管理水平低下。

 三是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及应急救援能力亟待提升。

 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技术支撑能力不足, 部分执法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 传统监管监察方式和手段难以适应工作需要。

 现有应急救援基地布局不尽合理, 救援力量仍较薄弱, 应对重特大事故灾难的大型及特种装备较为缺乏。部分重大事故致灾机理和安全生产共性、 关键性技术研究有待进一步突破。

 四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安全健康权益面临繁重任务。

 一方面, 部分社会公众安全素质不够高, 自觉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和自我安全防护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强化。

 另一方面,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期望不断提高, 广大从业人员“体面劳动” 观念不断增强, 对加强安全监管、 改善作业环境、 保障职业安全健康权益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二、 指导思想、 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 安全发展的理念, 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的方针, 深化安全生产“三项行动” 、 “三项建设” , 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重点, 以事故预防为主攻方向, 以规范生产为重要保障, 以科技进步为重要支撑, 加强基础建设, 加强责任落实, 加强依法监管, 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继续降低事故总量和伤亡人数, 减少职业危害, 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 促进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 为经济社会全面、 协调、 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二)

 基本原则。

 统筹兼顾, 协调发展。

 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 安全生产与速度质量效益的关系, 坚持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 纳入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 实现区域、 行业(领域)

 的科学、 安全、 可持续发展。

 强化法治, 综合治理。

 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 严格安全生产执法, 强化制度约束, 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依法、 规范、 有序、 高效开展的轨道, 真正做到依法准入、 依法生产、 依法监管。

 突出预防, 落实责任。

 坚持关口前移、 重心下移, 夯实筑牢安全生产基层基础防线, 从源头上防范和遏制事故。

 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强化政府及部门监管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 加强全员、 全方位、 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 坚决守住安全生产这条红线。

 依靠科技, 创新机制。

 坚持科技兴安, 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 加快安全科技研发与成果应用, 建立企业、 政府、 社会多元投入机制, 加强安全监管监察能力建设, 创新监管监察方式, 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三)

 规划目标。

 到 2015 年, 企业安全保障能力和政府安全监管能力明显提升, 各行业(领域)

 安全生产状况全面改善, 安全监管监察体系更加完善, 各类事故死亡总人数下降 10%以上, 工矿商贸企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 12. 5%以上, 较大和重大事故起数下降 15%以上, 特别重大事故起数下降 50%以上, 职业危害申报率达 80%以上,《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 年)

 》 设定的职业安全健康目标全面实现,全国安全生产保持持续稳定好转态势, 为到 2020 年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奠定坚实基础。

 专栏 1

 部分安全生产规划指标

  1.  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 36%以上。

 2.  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 26%以上。

 3.  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 28%以上。

 4.  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 32%以上。

 5.  特种设备万台死亡率下降 35%以上。

 6.  火灾十万人口死亡率控制在 0. 17 以内。

 7.  水上交通百万吨吞吐量死亡率下降 23%以上。

 8.  铁路交通 10 亿吨公里死亡率下降 25%以上。

 9.  民航运输亿客公里死亡率控制在 0. 009 以内。

 三、 主要任务

  (一)

 完善安全保障体系, 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

 煤矿:

 开展全面、 系统、 彻底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防范瓦斯、 水害、 火灾等重特大事故。

 完善煤矿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强化生产过程管理领导责任。

 深化

 煤矿瓦斯综合治理, 推进先抽后采、 抽采达标, 严格落实综合防突措施, 完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健全灾害监控、预测预警与防治技术体系, 狠抓矿井水害、火灾、 冲击地压等事故防控技术措施落实。

 对资源整合矿区实施水文、 工程地质补充勘探。

 治理煤矿火灾隐患。

 提高矿用产品、 设备安全性能。

 将煤矿技术人员配备列入安全准入基本条件, 严格煤炭建设、 生产领域的企业准入标准。

 推进煤矿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和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 推广应用煤矿井下监测监控系统、 人员定位系统、 紧急避险系统、 压风自救系统、 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以下称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

 , 强化安全班组建设等安全基础管理。

 推动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和小煤矿整顿关闭, 构建安全、 高效的煤炭产业体系。

 完善煤矿采气权与采矿权协调、 小煤矿严格准入与有序退出等机制。小型煤矿采煤、 掘进装载机械化程度到 2015 年底分别达到 55%和 80%以上。

 加强煤矿地质勘探报告审查。

 严格控制新(改、 扩)

 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建设, “十二五” 期间停止核准新建 30 万吨/年以下的高瓦斯矿井、 45 万吨/年以下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项目。

 专栏 2 防范煤矿事故重点地区

 瓦斯治理重点地区:

 山西、 河南、 贵州、 黑龙江、 重庆、 四川、 湖南。水害治理重点地区:

 河北、 河南、 山西、 山东、 四川、 湖南。

 新建技改整合重组监管重点地区:

 河南、 新疆、 内蒙古、 陕西、 甘肃、山西。

 道路交通:

 制定道路交通安全战略规划。

 深入推进客运车辆特别是长途客运车辆安全隐患专项整治, 从严整治超载、 超限、 超速、 非法载客和酒后、 疲劳驾驶等违法违规行为。

 严格客运线路安全审批和监管, 完善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资格培训和管理制度。开展运输企业交通安全评估。完善客货运输车辆安全配置标准。建立完善车辆生产管理信用体系, 加强车辆产品准入、 生产一致性管理和监督,提高车辆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

 改善道路交通通行条件, 加强事故多发路段和公路危险路段综合治理。

 推进高速公路全程监控系统等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

 建立农村客运服务和安全管理体系。

 在公路省际交界处、 市际主要交界处建立固定式交通安全服务站。

 专栏 3 防范道路交通事故重点地区

  重特大事故控制重点地区:

 云南、 贵州、 四川、 湖南、 广西、 西藏、新疆。

 事故总量控制重点地区:

 广东、 浙江、 江苏、 山东、 四川。

 非煤矿山:

 制定非煤矿山主要矿种最小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标准。

 合理布局非煤矿山采矿权, 严格落实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核准制度。

 落实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常态化管理措施, 到 2015 年, 非煤矿山数量比 2010 年下降 10%以上。实施地下矿山、 露天矿山、 高陡边坡、 尾矿库、 排土场等专项整治, 重点防范透水、 中毒窒息、 坍塌和尾矿库溃坝等事故。

 建设金属非金属矿山井下安全避险 “六大系统” 。

 完善石油天然气开采防井喷、 防硫化氢中毒、 防爆炸着火及海洋石油生产设施防台风、 防风暴潮等防范措施。

 推动露天矿山采用机械铲装、 机械二次破碎等技术装备, “三高” (高压、 高含硫、 高危)

 油气田采用硫化氢气体防护监测技术装备, 三等及以上尾矿库和部分位于敏感地区尾矿库安装在线监测系统。

 专栏 4 防范非煤矿山事故重点地区和领域

  事故控制与资源整合重点地区:

 云南、 河南、 湖南、 贵州、 广西、辽宁。

  重点监管矿种:

 铁矿、 有色金属矿、 煤系矿山、 “三高” 油气田。

 危险化学品:

 推动制定与实施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

 开展城市化工产业布局调查, 加强城市危险化学品生产、 储存企业和化学品输运管线等易燃易爆设施隐患排查治理。

 推动新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进入化工园区, 规范化工园区安全监管, 实行化工园区区域定量风险评价制度。

 推动城区内安全防护距离不达标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及储存企业搬迁。

 强化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安全管理, 对涉及危险化工工艺的生产装置建立自动控制系统及独立的紧急停车系统。

 强化重点监管的危险工艺、 危险产品和重大危险源的监管和监控, 严格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

推荐访问:根据什么制定安全生产规划 安全生产 制定 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