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振兴乡镇 >

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调研报告6篇

时间:2022-10-27 20:40:03 来源:网友投稿

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调研报告6篇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调研报告 92019年乡镇行政执法调研报告 行政执法队伍处于行政管理的第一线,其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行政执法的效果,下面是搜集整理的乡镇行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调研报告6篇,供大家参考。

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调研报告6篇

篇一: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调研报告

2019 年乡镇行政执法调研报告

  行政执法队伍处于行政管理的第一线,其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行政执法的效果,下面是搜集整理的乡镇行政执法调研报告,供大家阅读查看。

  按照县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安排,6 月至 7 月,法工委牵头组成调研组,在陈先平副主任的带领下,先后深入江口、双江、工商、市政园林等乡镇(街道)、部门及部分企业,采取座谈、走访、查阅执法案件资料、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全县行政执法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发出《XX 县行政执法工作情况调查问卷》300 份,收回 286 份,在接受问卷调查的人员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占 50%以上。全部问卷显示其身份构成:农民 26.9%、商户(企业家)25.2%、工人 19.2%、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17.5%、自由职业者 11.2%。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取得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县政府将规范行政执法工作纳入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强力推进,狠抓落实。截止 6 月底,全县 39 个职能部门,42 个乡镇(街道)具备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共有行政执法人员 2633 名,初步构建职能明确、覆盖全面的行政执法网络体系。

  (一)依法行政成效好

  坚持政务公开,依托县政府公众信息网、云阳新闻网、云阳电视台、云阳报等媒体,公开行政许可机关、行政审批项目、行政执法

 依据等信息。采取强力措施,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办事程序,整顿干部作风,优化行政执法和服务态度,提高行政效率,受到了群众好评。调研中,群众普遍认为全县行政执法工作总体趋好,依法行政推进力度大。问卷显示,认为执法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时体现了执法为民要求的占 67.5%;认为处罚公平合法和基本公平合法的占 63.6%。

  (二)队伍建设速度快

  县政府重视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严格行政执法岗位设置和人员的选拔,严格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合法性审查,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快速建立起了比较健全的行政执法网络体系。加强法律培训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教育,行政执法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问卷显示,对行政执法队伍的执法能力水平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占 79.3%。

  (三)监督制度要求严

  县政府从强化制度建设入手,依法界定各行政执法部门的职责,合理设定执法岗位,规范执法程序,完善执法绩效考核,强化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构建投诉体系,建立评议制度,形成了目标明确、考核严格、奖惩分明的行政执法机制。同时,建立了行政监督、社会监督等多元化监督制度,强化重点部门的执法监察,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和案件评查,查处失职渎职和违法违纪行为,督促各部门依法行政、规范执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行政执法工作成效明显,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行政执法行为有待规范

  一是职能重叠交叉。问卷显示,认为当前行政执法多头、交叉、重复执法的占 43.3%,认为执法机关不作为或乱作为的占 35.3%,认为执法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时滥用自由裁量权,处罚畸轻畸重的占50%。由于行政法律规范不完善,行政职能相互交叉,造成执法主体多元化,某些领域出现交叉、重复执法或者监管盲区,比如城乡违法建设、畜禽规模养殖等。二是权责分离突出。问卷显示,认为当前行政执法体制“权责脱节”的占 56.6%。一些乡镇反映,全县大多数行政执法部门委托乡镇(街道)执法[1],“权力上收、责任下放”的现象客观存在。乡镇(街道)承担一线社会管理任务,再承担大量的委托执法,容易出现执法缺位、越位执法、或执法主体资格欠缺等情形,执法质量和水平难以保证。三是法治观念不强。有的执法相对人不重视、不善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对行政执法不支持、不配合。有的干部法治观念比较淡薄,以言代法、以权代法、干预行政执法的问题时有出现。

  (二)行政执法保障机制有待完善

  问卷显示,认为要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应“加强行政执法保障”的占 25.2%,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一线执法人员反映,行政执法保障乏力,经费短缺装备差,乡镇(街道)几乎没有行政执法经费,制约了行政执法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如有的单位反映执法车辆较差,不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错过调查收集证据的最佳时机,造

 成工作被动;执法检查中发现的一些技术性问题,因无专业检测设备而无法解决,只好草草处理了事;有的执法不得不核算成本,避免过重的经费负担。行政执法经费保障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制宣传教育和执法队伍素质提高。运管、市政执法人员反映,他们常遇暴力抗法者,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希望与公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

  (三)行政执法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行政执法队伍处于行政管理的第一线,其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行政执法的效果。问卷显示,对行政执法队伍业务素质评价一般的占 37.1%,较差和很差的占 14.3%;对行政执法队伍的作风评价,认为清正廉明的占 15%,一般的占 33.2%,不正的占 23.1%,不好说的占 29.4%;认为“行政处罚不公表现比较明显”的单位(前 5 个)是:交警(30.4%)、安监包括乡镇街道交安办(28.3%)、国土房管(26.6%)、交通包括运管路政港航(25.9%)、消防(23.8%)。这表明人民群众对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满意度不高。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四点:一是行政执法机构人员编制偏少且配备不齐,多数行政执法单位反映执法人员缺乏,有的借调其他机构的工作人员,有的临时聘用社会人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了执法权威。二是部分机构人员结构老化,少数执法人员服务意识淡薄,缺少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执法不严、违法不究、随意执法、选择执法时有发生。个别执法人员还存在“只要处罚结果正确,程序是否合法无所谓”、“违反程序规定不算违法”、“只要收集到证据,手段在所不惜”的错误认识。问卷显示,认为执法机关在运用法律中“存在重实体、轻程序

 的倾向”的占 23.8%,认为当前执法机关“存在重处罚、轻管理的倾向”的占 75.2%。三是缺乏激励机制。不同执法主体之间待遇差距大,执法人员待遇低、专业职称评定难,挫伤了部分同志的工作积极性,部分乡镇(街道)行政执法人员人心涣散、队伍不稳定。四是一些单位执法人员更换频繁,虽然耗费大量时间、精力、财力开展基础性培训,但执法水平“年年培训,却始终保持一个低水平”。

  (四)行政执法监督有待加强

  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是公正执法和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但现阶段行政执法监督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政府法制监督主体不明确。在制度层面,政府法制机构仅是政府依法行政的参谋助手,如何定位政府法制机构、怎么发挥政府法制监督的作用,没有明确。二是执法监督手段乏力。由于部分法律法规不健全,行政执法权力监督体系不完善,政府法制监督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行政执法违法责任追究不到位,行政执法监督难以深入推进,已经成为当前行政执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三、几点建议

  针对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结合基层一线行政执法的工作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一是合理配置执法机构编制数量,把好人员入口关,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过硬的执法队伍,解决“有人执法”的问题。二是提供财力保障,充分保证行政执法的人员经费、办公场所和执法

 装备,避免客观因素影响执法工作的开展,解决“有条件执法”的问题。三是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全面提升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为规范、文明、公正执法奠定坚实基础,解决“会执法”的问题。

  (二)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

  一是各行政执法部门要对执法依据、执法权限、执法程序进行规范并公开;二是进一步优化整合行政执法资源,加强对行政执法争议的统筹协调功能,尝试成立行政执法综合执行机构,解决一些长期积压的行政执法难题,从源头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执法缺位、执法主体资格欠缺的问题;三是依法履职,坚持严格执法与文明执法并重,保证执法的公开、公平、公正;四是完善行政执法保障机制,依法追究暴力抗法、妨碍公务行为者的法律责任。

  各类报告(三)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提升依法行政质量

  一是政府监察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执法部门和基层行政执法人员的监督,强化执法管理和执法监督,及时纠正和制止不规范行为。二是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依法追究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办事拖拉、推诿者的责任;三是要进一步完善规范性文件的前置合法性审查制度,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搞好定期清理工作,切实解决规范性文件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影响依法行政工作的问题。

  (四)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提高法律意识

  多形式多层次深入开展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干部群众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让广大群众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

 知晓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特别要有效提高各级干部以及执法人员学法守法用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自觉按照法律规定和法定程序解决各种矛盾纠纷,把依法行政与公正执法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政府工作中去,切实维护法律的尊严与政府的公信。

  为全面了解我县执法状况,县政府法制办采取问卷调查、研究分析行政争议案件、赴执法机关抽查执法案卷等形式,对我县执法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初步掌握了我县行政执法现状。调查结果表明:一方面,我县行政执法总体情况良好,行政争议发生较少;另一方面,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县在建设法治政府、实现社会和谐的进程中仍需努力。

  一、我县行政执法现状

  (一)企业对我县执法工作满意度较高

  今年 5 月,根据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加强涉企行政执法检查管理监督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和县领导批示,县政府法制办面向县领导分包的 120 家企业开展依法行政问卷调查,并对其中部分企业进行走访。此次问卷调查主要以省政府在“企业服务年”中对各级行政执法机关规定的“十不准”为内容开展,同时公布了县政府法制办的电子邮箱地址以方便企业更为详细地反映情况。企业反馈的信息表明,我县各执法机关在行政管理中,能够较好地执行法律、法规和省、市、县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各项规定,依法办事,文明执法,切实为企业发展做好服务,没有违反“十不准”等规定的行为。

  (二)因行政争议引发的信访案件不多

  从调查的情况看,通过信访渠道寻求行政争议解决的案件不多。今年上半年我县去京信访 8 批 50 人,其中集访 1 批 43 人,去省信访23 批 80 人,其中集访 3 批 54 人,去市信访 35 批 183 人,其中集访9 批 145 人,在赴市以上 66 起信访案件中,仅集访 2 批、个访 2 批为行政争议引发的信访案件,占整个信访案件总数不足 6.7%,行政争议主要是通过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形式反映出来。

  (三)行政争议呈现“三少一无”的特点

  一是案件数量少。从近三年上半年发生的行政争议案件数量来看,无论是行政诉讼还是行政复议,总量同期比逐年走低。(见表一)

  表一、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案件情况表(单位:件)

  20xx 年上半年 20xx 年上半年 20xx 年上半年

  行政诉讼 12129

  行政复议 1160

  总计 23189

  二是行政诉讼中执法机关败诉少。在已审结的 22 件案件中,法院判决撤销的 3 件,所占比例不足 14%,更多的案件以行政机关胜诉结案,包括以判决形式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驳回诉讼请求和以裁定形式驳回起诉、准许当事人撤诉四种结案方式。(见表二)

  表二、应诉案件结案情况表(单位:件)

  撤诉驳回诉讼请求驳回起诉撤销维持备注

  20xx 上半年 62211

  20xx 上半年 6112 延期 2 件

  20xx 上半年尚未结案

  三是行政争议类型少。从统计的三个时间段立案的行政争议类型看,20xx 年上半年有 6 种,20xx 年上半年有 5 种,今年上半年仅有 3 种,行政争议类型也呈逐年减少趋势。在行政争议类型中,土地行政管理因与房产的权利、与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直接挂钩,成为引发行政争议最多的执法领域;治安管理工作因涉及面大,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成为继土地执法领域外行政争议第二大高发领域。(见表三)

  表三、行政争议类型情况表

  20xx 年上半年 20xx 年上半年 20xx 年上半年总计

  土地 1111224

  治安 74617

  劳动人事 1113

  房产 22

  民政 11

  工商 11

  质监 11

  卫生 11

  四是无群体性行政争议案件。从全国范围来说,城市拆迁、城区规划、土地征用等领域为牵涉面广、容易引发集诉集访的领域。我县因为不存在旧城拆迁改造、旧城区规范建设等问题,再加上在土地

 征用方面执行法律、把握政策较好,所以近年来没有大的行政争议发生。

  二、我县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预防行政争议的产生,关键是要依法行政。从对部分行政争议案件原因的分析来看,引发行政争议主要是执法过程中时有违法或不当问题出现:

  一是有些部门没有查清事实或没有充分取证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引起行政争议导致被动;

  二是有些部门不当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显失公正;

  三是一些机关工作人员没有严格树立“依照法定程序行政”的观念,没有做到实体和程序并重、结果和过程并重,出现一些该告知不告知等损害当事人陈述权、申辩权的违法行为。

  三、关于进一步做好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的几点建议...

篇二: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调研报告

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中队管理 改革工作情况报告

 近年来,XX 镇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要求,以全面提升城镇各项市容市貌为目标,积极树立“大城管”服务理念与模式,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实现了城市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但是中队的新老问题始终存在,城管与民众的矛盾摩擦时有发生。因此,我镇对综合行政执法中队的管理进行了大胆改革。

 一、直面现状 XX 镇综合行政执法中队成立于 XX 年 9 月,现中队队员 X 人,平均年龄 X 岁。其中,30 岁以下 X 人,占比 X%,35 岁以下 X 人,分别占比 X%;本科学历 X 人,占比 X%,专科学历 X 人占比 X%。在职在编人员 X 人,其余为临聘人员。主要工作:协助开展责任区域、地段范围内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摊点秩序的管理和容貌秩序、环境卫生的日常巡

 查和监管、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等工作;负责责任区域内数字城管派遣案件及市民举报、投诉的处理。目前,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中队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执法权,虽然今年已下放行政责任权力清单 396 项到乡镇,但是由于队员数量和素质等方面的问题,这些权力在推行时依然困难重重,城管队员不能一直都以“猫捉老鼠”的方式来管理被执法者。

 二、正视问题,分析问题之所在 (一)执法手段单一,违章者层次参差不齐 尽管近年来我镇加大对城管执法工作的宣传力度和对城管依法行政的培训,但仍存在部分城管队员协助执法时不够耐心,手段简单粗暴。而这部分群众的沿街摆卖的行为则会破坏社会的经济秩序,影响马路交通,所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被执法者中绝大部分属于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或者文化水平较低的群体,造成了很多民众在面对城管的时候所考虑的问题往往只有个人利益,而不会从城市管理乃至长远发展的高度去看问题,就必然造成了城管与被执法者之间的摩擦与矛盾。

 (二)部分乡镇城管工作意识淡薄、执法手段简 单粗暴 乡镇城管是基层政府执行行政管理工作的代表,是政府的门面,其观念、素质和作风如何,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群众

 对政府的看法。在交谈中,许多同志谈到,部分乡镇城管执法时对群众态度有偏差,作风不够扎实,尤其执法手段简单粗暴,这样不仅降低了群众对城管的信任,败坏了我们政府形象和权威,而且损害了社会公平与公正,直接引发乡镇城管与民众之间的利益冲突,成为当前矛盾激化的主导诱因。

 (三)乡镇城管素质不够高 乡镇城管是落实日常管理的力量保证,要高质量地完成乡镇市容市貌管理工作,不仅要求乡镇城管有较高的法律素质,而且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政治素质。但事实上,目前的乡镇城管队伍中不少人素质不高,不懂法律,发放执法证件前的岗位培训、考试流于形式,有的行政机关还委托文化程度较低,又未经专业培训的人员上岗执法。有的基层执法部门中无一人受过系统法律知识教育。

 三、全面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一)扎实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与镇村两项改革“ 后半篇文章” 有效衔接 为展示我镇城管队伍良好形象,扎实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与镇村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有效衔接,用“三步法”落实为民服务。一是全面落实“有人员、有阵地、有装备、有经费、有制度”的五有长效机制,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

 念,使我镇城管执法队伍成为一支有素质、有责任、有担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政执法队伍。二是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整合归并执法队伍,切实解决多头执法、多层执法和重复执法问题和建立体现综合行政执法特点的编制管理方式,切实解决综合执法队伍管理不规范的问题,逐步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三是真正将推进我镇城管执法的标准化建设作为提升乡镇管理水平、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载体。未来五年我们将奋力开启 XX 镇全面建设文旅名镇、经济强镇、宜居新镇新征程。

 (二)加强文化建设和普法宣传 增强队伍实力 XX 镇城管队伍正准备打造全市标准化建设中队,涉及工作面与市、区城管有所不同,除了大家常见的摊贩、牛皮癣等治理外,更多时候要与村民打交道。经过我镇城管多年的探索和完善,也寻出许多的工作规律和经验。为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确保队伍“执法、懂法”,下一步会组织城管队员开展法律、综合行政执法等相关知识测试和轮流讲课等多种形式,不仅了解了队员们的短板,也为以后法律学习奠定了基础,使城管人员对城市管理法律法规有更深入的把握,法制观念进一步提升。

 (三)加强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提升执法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 化水平

 XX 年 XX 镇被自贡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列入标准化创建乡镇。下一步,XX 镇会高度重视城管标准化中队建设工作,将此项工作作为做深、做细、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重要载体,作为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抓手,深度结合乡镇“一支队伍管执法”的改革要求,以此项工作为契机进一步推动综合执法体制改革。

篇三: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调研报告

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汇报

 “五个一”推动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行稳致远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提高基层服务水平,更好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近年来,**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加强基层治理能力建设为重点,着力构建权责统一、协同高效、运转有序的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实现治理效能与群众满意“双提升”。

 一、高位统筹,一幅蓝图绘到底。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二是强化经费保障。县乡两级财政按照“专款专用、足额保障”经费的要求,加强对乡镇行政执法阵地、装备、技术和能力建设方面的投入,确保在硬件建设方面统一达到“五个一”标准(一处办公场所,一台执法车辆,一批执法装备、一套监控系统,一个指挥平台)。三是强化分步实施。由推进改革领导小组牵头,全面摸查情况、找准问题、了解改革意愿,梳理列出事项、问题清单,制定好改革“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筛定各方面条件适中的乡镇作为改革示范创建点,集中乡镇、部门优势力量,高质量建“硬件”,高标准配“软件”,高频次指导服务,全力打造乡镇综合行政执法示范标杆;坚持边改革边修正边总结,推行“一乡镇一办法”,点对点指导各乡镇逐步全面达到示范创建标准。

 二、高点谋划,一张清单管权责。一是分步赋权。出台《**县赋予乡镇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目录(第一批)》,将《湖南省赋予乡镇(街道)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指导目录》中规定的 52 项中的 37 项赋予乡镇,另将指

 导目录外,点多面广、基层管理迫切需要且能有效承接的禁捕禁钓执法和殡葬监管执法 2 项权限统一赋予乡镇。已赋予乡镇的权限,由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应急管理、文旅广新、林业、水利、民政、交通、住建等 9 个委托赋权部门分别和各乡镇签订委托协议书,依法依规履行委托程序。凡已委托赋予乡镇的权限,县直行政机关不再行使。二是分类指导。成立**县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定期议事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赋权事项目录,合理界定县乡权责,负责统筹指导、综合协调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避免出现多头交叉执法、重复检查、执法空档。指导乡镇结合县级下放的权力清单和本地实际,综合制定本乡镇的《综合行政执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同时公开职权、责任依据和执法程序、监督途径等。三是分工协作。出台《关于强化县直部门派驻乡镇机构属地管理的实施方案》,强化派驻机构属地管理原则,将县直派驻机构人员绩效考核奖金以及乡镇工作补贴交由乡镇统一发放。加大乡镇对派驻机构在日常管理、干部调配、考核考评等方面的话语权,形成统一指挥协调的刚性机制,促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职责与职权同步。

 三、高度整合,一支队伍管执法。一是集中权责。以《乡镇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以及县赋权清单为依据,指导乡镇将行政管理与行政执法相对分离,厘清基层治理审批、执法、服务的界限,确定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职能职责,将游离在各办(中心)的执法事项全部集中至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真正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二是集中力量。统筹全县乡镇综合行政执法编制资源,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实行“有编即补、满编运行”,保障各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岗位持证人员不少于 10 人。督导乡镇选派精兵

 良将充实到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实行专编专岗,集中办公,明确入列执法队员不再从事原承担的审批和事务性工作,人员异动需报县委编办审核备案;乡镇再另行确定 1 名正式法制审查员和 2 名后备人员。三是集中培训。制定《**县 2021-2023 年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规划》,采取线上线下集中培训、派员到县司法局和县直执法部门跟班学习、县直行政单位执法骨干定期派驻乡镇指导的方式,确保每年度全员轮训 2 次以上,加速乡镇执法人才培养进程。截至目前,已组织开展培训班 3 期,共培训 1100 余人次。

 四、高效协同,一套制度管运行。实行制度建管“全县一盘棋”,打造“1+N”模式。“1”,即一个方案。出台《**县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对机构设置、队伍建设、实施步骤、组织纪律等作出了具体要求。“N”,即配套制度。制定出台《执法大队工作职责》等 9个内部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管财、管物,为执法队伍健康良好运行提供保障;制定出台《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等 5 个执法程序性制度,编制了行政处罚一般程序、简易程序和行政强制措施案件的工作流程图,让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有章可依、有据可循,极大地提高了执法效能。制定出台《**县行政执法公示办法》等 3 个监督考核制度,建立权责明晰的监管执法责任体系,细化审批、监管、执法和服务的具体责任,实现全程留痕,确保可追溯、可评价、可追责;制定出台《**县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领导小组议事规则》《**县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考核办法》,统筹协调乡镇与部门、乡镇与乡镇、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沟通协作、案件移送、联合执法,对执法办案的数量、质量、效果以及在执法办案活动中

 执行法律、遵守纪律、接受奖惩等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同步纳入机构编制、财政投入和执法人员考核评估的主要依据。

 五、高频联动,一个平台管调度。积极探索“人防+技防”模式,高标准搭建指挥中心平台。一是一门集成。依托综治安防“雪亮工程”平台,整合部门单位现有视频监控网络,高标准建成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智慧指挥中心。同时,在乡镇集镇街道、水库渡口、矿山企业、交通要道等重点区域增设视频监控,各乡镇逐步配备无人机,所有监控、巡查数据全部接入指挥中心平台后台管理、自动记录,构建了“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联防联控的智能化监管体系。二是一网监管。指挥中心监控室实行 24 小时轮流值班值守制度,对重点区域、重点路段、重要时段进行重点监控,并填写监管工作日志。在监控锁定证据的基础上,对于发现的一般违法行,通过远程广播喊话,警告驱离;对于非一般违法行为,及时指令就近执法队员赶赴违法现场处置,或通知村组干部做好先期现场稳控,有效改变了原来巡查执法费时、费人、费力的工作模式。三是一屏调度。为执法人员配备具有实时定位、语音对讲、远程数据传输等多功能的执法记录仪,将执法无人机航拍画面同步传输至指挥中心大屏,日常巡查执法由指挥中心现场调度,“就近派单”,实现执法队员实时定位、行动轨迹实时跟踪、执法指令实时传达、执法现场实时记录、执法信息实时传递,构建了 15 分钟综合行政执法圈,较好地破解了过去乡镇基层执法中“看不见、打不准、取证难”的问题。

篇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调研报告

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工作汇报

 “四字诀”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我县聚焦“人”“事”“制”“技”,扎实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着力打造“一个机构协调,一个平台调度,一支队伍执法,一个网格覆盖”的新模式,有效破解基层综合执法的难点堵点问题,推动改革工作有序推进。

 一、聚焦“人”,有效解决执法能力不足问题。制定行政执法资格管理办法,畅通乡镇人员获取执法资格渠道,推动 140 名符合条件的乡镇人员获取执法资格。推动乡镇全部成立综合行政执法队,将至少 3 名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乡镇人员列入执法队编制,并吸纳市场监管、自然资源等部门派驻站所全体人员和赋权执法部门至少 1 名人员入队,确保各乡镇执法队人员不少于 20 名,打造了“全科式”基层综合执法队伍,有效解决了乡镇执法人员经验不足、专业知识不够的难题。

 二、聚焦“事”,有效解决执法权责不明问题。坚持从实用角度归集事权,明确乡镇法定执法事项的同时,由县司法局按照“三高两易”(高频率、高综合、高需求、易发现、易处置)标准,向县直各行政执法单位收集委托执法事项,经合法性审核后公布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清单;坚持从实际角度选择事权,采取部门“端菜”,各镇“点菜”的方式,各乡镇选择自己急需用、能承接的执法事项,个性化确定执法事项清单。通过双向选择有效破解了“上面尽管放,下面接不住”的问题,提升了基层行政执法的工作实效。截至目前,已梳理出 8 类 61 项法定行政执法事项、8 类 197 项委托执法事项以及 1 类 1 项赋权

 执法事项,正在进行合法性审查。

 三、聚焦“制”,有效解决执法衔接不畅问题。在运行体制方面,以“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委员会”为主干,县乡村分别建立“协调平台”“调度平台”“网格平台”,构建“三级综合执法管理平台”,确保上下贯通、横向联动,实现执法数据互通、信息共享、力量联动,形成“发现、交办、处置、反馈、考评”全环节全链条的闭环管理。在执法行为规范方面,制定“一图一法八机制”的运行制度,即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运行图”“暂行办法”,完善案件移送、投诉举报受理、信息共享、联席会商、执法协助、人员培训、争议协调、行刑衔接等 8 项机制,确保基层执法人员“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干就明白”。在执法监督方面,依托基层司法所、专业律师组建专业性法制审核队伍,赋予各镇行政执法委员会重大行政执法决定研究讨论权,做到办、审、定“三分离”,实现县级监督职能向基层延伸。

 四、聚焦“技”,有效解决执法技术保障不足问题。坚持“科学测算、合理配置”,依据 2021 年度乡镇行政执法案件量,参考各乡镇人口数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执法人员数量科学核算执法经费。通过县级统一核算、统一采购、统一配发、统一更新基层执法装备,为乡镇提供执法无人机、执法用车、智能执法记录仪等专业化技术装备,有效解决了经费分配不合理、装备保障不到位问题。目前,我县已将 473.2 万元执法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

 下一步,我县将运用系统思维全面加强基层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切实推动“传统执法”向“智慧执法”的迭代升级,努力让执法工作更智慧、更人性。

 XX 镇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在县委的坚

 强领导下,在县纪委的具体指导下,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部署要求,认真履行主体责任,以永远在路上的政治定力,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一步巩固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一、坚持以上率下,履行党委主体责任 健全分级负责、全面覆盖的责任体系,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压实责任,以严的标准、实的举措,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一)狠抓自身建设。镇党委班子自觉带头加强自身建设,严格落实议事决策规则,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各项规定,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等制度,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持续提高。带头落实责任,先后召开 10 次党委会议和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班子成员坚持“一岗双责”,既抓业务,更带队伍,凝聚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强大合力。带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具体要求,持续纠正“四风”,大力精文减会,对规范文件办理、会议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带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三会一课”、谈心谈话、党员民主评议等制度,班子成员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组织生活会。

 (二)狠抓压力传导。始终把抓好全面从严治党作为首责主业,充分发挥“头雁效应”,以上率下、务实担当,将管党治党工作同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动、同落实,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把各项要求落细落实。党委印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换届风气监督实施方案》《作风建设年实施方案》等文件,将各项责任层层分解,明确责任主体、任务目标,有力推动了各项任务的落实。坚持定期与各村党组织书记开展廉政谈话,既明责任,又提要求,推动全面从严治

 党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建立镇级巡察工作联络办公室和 XX 个村级联系点,全覆盖开展动态监控、实时预警、及时研判。

 (三)狠抓整改落实。按照市纪委监委统一部署,10 月 XX 日至 10 月 XX 日,XX 县纪委监委对我县纠治“四风”、作风建设、常态化疫情防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等工作开展交叉互检。针对检查组指出我镇存在的 XX 个问题,逐条逐项认真分析原因,认真细致的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方案,确定整改目标,规定整改时限,落实整改措施,细化责任分工,具体到人到事。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

 二、聚焦正风肃纪,营造良好党风政风 始终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做到抓常、抓细、抓长,确保干部作风持续好转。

 (一)严肃换届风气。突出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一盘棋”把牢换届纪律,制定《换届风气监督责任主体清单》,明确了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把严的主基调贯穿于换届选举全过程。扎实开展“五个一”教育学习活动,促使换届相关人员知边界、明底线,讲规矩、守纪律。召开党委会议专题学习上级关于严肃换届纪律和加强换届风气监督文件精神,进行镇级严肃换届纪律谈心谈话 59 人次、村级严肃换届纪律谈心谈话 50 人次,做到“六必谈”、“五谈清”。签订换届纪律承诺书 100 余份,发放提醒函和公开信 200 余份,以全方位的教育宣传,保证“十严禁”纪律规定和“四项纪律落实到位 (二)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紧盯重要时间节点,聚焦隐形变异“四风”问题,坚持节前廉政预警、纪律明示,节中密集检查、严格监督,节后跟踪问

 效、完善制度,下发《提醒函》XX 余份,持续巩固作风建设成果。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实干导向,围绕秸秆全域禁烧开展专项约谈并召开警示教育现场会,有效传导压力,推进工作落实。坚持摆脱文山会海束缚,全年召开的全镇性大会同比去年有所下降,为镇村干部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打基础、求实效(三)开展经常性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钟长鸣》《镜鉴(二)》等专题教育片,利用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尤其是本地区已查结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开展警示教育,增强以案释纪。组织镇村干部 70 人赴县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充分接受廉政文化熏陶。利用宣传栏、党课等传播渠道和阵地,及时宣传廉政文件精神和廉政文化有关内容,形成良好的廉政教育氛围。

 三、严格监督执纪,巩固反腐败压倒性态势 坚决扛起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主体责任,强化监督监管,严肃执纪问责,真正做到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

 (一)推进基层监督。完善基层监督体制机制,成立村级监督联络站 XX 个,覆盖面达 100%。制定《村监督工作联络站监督责任清单》,推动基层监督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不断提高监督质效。

 (二)创新日常监督。围绕落实换届重点任务,开展新任职村“两委”干部集体约谈。紧盯生态环保重点领域,下发《关于对农村乱占耕地、非法采砂土及农田非农化等违法问题的提醒函》34 份。此外,对疫情排查、食品安全、意识形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人居环境整治等中心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对落实不到位的村屯负责人进行约谈、组织处理,通过日常有效监督,我

 镇政治生态保持良好态势,保障了各项工作的有力落实。

 (三)加大惩处力度。深化运用“四种形态”,有案必查、违纪必究、有腐必惩,共处置问题线索 XX 件,立案 XX 件,查处 XX 件。

篇五: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调研报告

镇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2019 年 1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推进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基层延伸和下沉,强化乡镇和街道的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职责。整合现有站所、分局执法力量和资源,组建统一的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以乡镇和街道名义开展执法工作,并接受有关县级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逐步实现基层一支队伍管执法”。四川省认真贯彻中央要求,抓住党政机构改革以及全省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契机,在优化乡镇职能配置时统筹考虑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设置,整合基层站所、分局执法力量和资源,强化乡镇对行政执法的统一指挥协调,积极稳妥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在两项改革“前半篇”文章基本结束、“后半篇”文章接续启动的关键阶段,按照省委统一部署,课题组深入基层开展加强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建设专题调研,进一步总结经验、检视问题、完善政策、谋划后续工作。

 一

 调研基本情况

 省委编办牵头组织省委政法委、教育厅、民政厅、司法厅、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农业农村厅、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应急厅、省市场监管局等 13 个部门(单位),先后赴三台县、江油市、绵阳市安州区、广汉市、泸县、叙永县、夹江县、南部县等 8 个县(市、区),采取座谈交流、案例剖析、个别访谈等多种方式,全覆盖调研了所辖全部 163 个乡镇(含 5 个民族乡)和 8 个县级综合行政执法局,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通过调研,初步掌握了各地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进度和基本情况,初步谋划了推进改革的工作思路,为研究制定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相关配套政策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

 主要做法与成效

 整体来看,调研的 8 个县(市、区)均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开展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部署要求,除泸县已于 2016 年完成两项改革此次没有进行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外,其他 7 个县(市、区)所辖乡镇从 255 个撤并整合为 144 个;乡镇平均面积从 50 平方千米增加到 87 平方千米,平均户籍人口从 2.2 万人增加到 3.8 万人,5 万人和 10 万人以上的乡镇分别增加 28 个和 2 个;乡镇平均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各增加 13 个和 16 个,分别达到 40 个和 32 个。以此为基础,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顺利起步,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两项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职能职责方面

 梳理乡镇执法权责,执法定位日益明晰。改革前,绝大部分乡镇未系统梳理过自身具体行使的各类执法事项清单,对自身执法职责定位的认识较为模糊,同时与县级行业主管部门权责边界不明,普遍存在权责不对等、不一致等情况。改革后,部分市县机构编制部门牵头梳理乡镇法定执法事项,经初步汇总统计,涉及行政许可 7 项、行政处罚 7 项、行政强制 4 项、行政确认 6 项、行政裁决 2 项、行政给付 1 项、行政征收 1 项、行政检查 13 项、行政奖励21 项、其他行政权力 57 项,共计 119 项行政执法权。此外,部分乡镇承担了县级行业主管部门委托的安全生产、城乡建设等领域执法事项,大部分乡镇还承担日常监管、制止违法行为、上报违法线索、协助执法实施、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等协助执法的相关事务。乡镇“自主执法+委托执法+协助执法”三个板块职责定位逐步明晰。

 (二)组织架构方面

 着眼打通“最后一公里”,执法阵地基本建立。改革前,绝大多数乡镇没有设置专门的综合行政执法机构,针对行政违法行为,乡镇政府只能“干瞪眼”,看得见、想管住、没抓手。在党政机构改革中,按照“四个统一”设置的要求,乡镇均统一设置了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或综合行政执法协调办公室,主要负责日常巡查、协助调查取证、执法衔接等基础性工作,大多配备编制 3~5 个。部分经济发达乡镇还探索成立了综合执法队,配备编制 10 个左右,具体承担城乡建设、农业农村、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行业领域的行政执法职责。乡镇普遍反映,现在有了专门的综合执法机构,对违法行为的震慑作用逐步显现,实现乡镇良序善治只是时间问题。

 (三)资源整合方面

 推动执法重心下移,执法力量逐步聚合。改革前,县级行业主管部门的派驻机构多且同时承担管理和执法职责,有的机构只有 1~2 人,特别是实行片区派驻的执法力量更是捉襟见肘,执法缺位、失位和执法不及时等情况时有发生。改革后,各县(市、区)积极研究优化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畜牧兽医等行业领域派驻机构的布局设置和力量整合,逐步实现编制资源集聚和执法监管聚焦。夹江县在 7 个乡镇均设置行政执法中队(市容环境所),市场监管、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文化旅游、应急管理 5 支队伍实行片区执法,并加强派驻力量。泸县、叙永县等地均将农机、农技、水利、村镇建设等站所的编制和人员下沉到乡镇实行属地管理。

 (四)运行机制方面

 推进统筹协调管理,执法形式趋于综合。改革前,乡镇执法主要依赖派驻机构和县级相关部门,但各领域执法相对独立,各自为政,一定程度上存在“九龙治水”现象。改革后,各地

 积极探索建立派驻机构纳入乡镇统一指挥协调的工作机制。在工作统筹上,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负责统筹协调,各派驻机构既条块结合又分工协作。泸县云龙镇在各派驻机构具体负责小范围综合执法的基础上,由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牵头开展每周一次针对性专项执法和每月一次多方联动执法。在管理运行上,乡镇对派驻机构的管理模式正从“县派、县管、共用”模式向“县派、共管、共用”“镇属、镇管、镇用”模式转变。值得一提的是,泸州市还研究出台《“街呼区应、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实施方案》,明确县乡责任范围和联动机制,逐步强化乡镇对执法工作的统筹力度,推进综合行政执法由单一、多头走向综合。

 三

 存在的问题

 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是一次“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是对传统行政执法监管模式的重大变革,不仅涉及机构整合、职能划转、机制创新,更涉及人员编制调整、工作流程再造、执法制度创新等诸多方面。在现阶段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亟须不断深化与现有基层管理模式和治理方式的重新适应和相互磨合。随着调研、分析、研判的深入,课题组发现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存在的问题较多、面对的矛盾较大、改革的任务较重。

 (一)思想准备还不够充分

 1. 部分地方对综合行政执法缺乏主动思考

 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是构建简约高效基层治理体系的关键环节,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必须结合实际深入思考、不断探索。调研发现,有的地方对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有的行业主管部门及其派驻机构对推进改革缺乏信心。个别乡镇反映,部分县级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派驻机构仍然按照过去的固有模式开展执法工作,支持并参与改革的意愿不高,没有真正树立“一支队伍管执法”的理念。

 2. 部分乡镇对改革方向把握不准

 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涉及多项行政权力的合法行使和有效执行,符合基层治理和社会服务逐步走向多元化的整体趋势。调研发现,绝大部分乡镇基于推进乡村善治、优化服务模式等方面的现实需要,希望尽快下放或委托行政权力,特别是希望尽快获得国土规划、村镇建设、应急管理等方面的行政处罚及其相应的行政强制权。但有的乡镇表示,对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最终方向把握不准,不知道该怎么改、改到什么程度,存在观望心态和畏难情绪,甚至担心因执法资格缺失和执法方法不当引起群众上访、行政诉讼等问题。

 3. 部分地方对法治宣传缺乏有效手段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是行政执法的相对人,提升其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有助于为行政执

 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助力基层治理实现法治化。调研发现,各乡镇都依托“12·4”宪法宣传日、“3·15”消费者权益保障日等时间节点开展法治宣传,但未做到日常化、常态化。在人口流动较大的乡镇活动中心、健身广场等场所,均设有法律知识宣传栏,但张贴的大多是旅游景点提示、停水停电通知或安全防范贴士等内容,法治宣传难以适应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要求。同时,乡镇干部普遍反映,目前的普法工作仍是由派驻乡镇的司法所承担,但派驻司法所一般只有 1~3 名工作人员,既要承担乡镇范围内的司法行政工作,又要指导和参与普法工作,往往精力有限、难以应付。

 (二)制度供给还不够完善

 1. 乡镇执法主体法律地位尚 待明确

 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是一项没有现成经验可循的探索性实践,需要顶层设计和法治支持。目前,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主要法律依据是《行政处罚法》第 16 条和《行政强制法》第 17条,但这两个条文主要针对早期城市管理领域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同时,现行《行政处罚法》第 20 条明确规定,“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特别是目前授予乡镇行政执法权的合法性在行政法理论和实践中尚有争议,还应通过相应的立法或赋权来保障乡镇执法机构、职权及其运行的合法性。

 2. 乡镇权责清单动态管理相对滞后

 乡镇政府作为中国行政体制中最基层的一级地方政权组织,本应承担法律法规规定的有限职责,但实际上承担着属地管理的无限责任。调研中发现,虽然现行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乡镇具备自主行使或可委托行使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检查等事项约 119 项,但大部分乡镇底账不清,未建立权责清单和属地责任清单,乡镇与县级相关部门的职责边界尚未完全厘清,有些本应由县级行业主管部门承担的行政事务,全部以属地管理为由,委托或下放到乡镇,由乡镇承担无限的属地管理责任,加重了基层负担。

 3. 乡镇执法资 格持证比例有待提高

 执法证件是执法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凭证和标志,代表的是对执法人员身份的有效认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不仅能增强执法人员自身的职业归属感,也有利于提升执法人员的法治意识和执法水平。从调研掌握的情况来看,乡镇执法人员普遍不足、文化层次总体不高,法律专业毕业的人员“凤毛麟角”,更为突出的是执法资格持证比例明显偏低,不少乡镇持证上岗的执法人员仅占 30%左右。同时,由于没有接受过专业规范的执法培训,执法人员在处理

 一些复杂的行政执法案件时,对事实认定、法律与程序适用、自由裁量权等方面的问题,往往把握不准,严重影响执法效果。

 (三)协同机制还不够健全

 1. 乡镇执法工作缺乏有效监督

 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和重要特征。调研发现,推进乡镇行政执法普遍面临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的问题。一方面,乡镇行政执法缺乏程序制约,执法部门在处理案件时,除少数县级行业主管部门要求实行“查处分离”制度外,多数乡镇行政执法的同一个办案人员既负责案件的调查取证工作,又负责提出或作出案件的处罚决定,缺乏必要的合法性与适当性审查。另一方面,乡镇在行使现行法定行政权力过程中,一般都是突击式推进违建拆除、秸秆禁烧等阶段性重点工作,难以受到刚性监督制度和监督机制的有效约束。

 2. 乡镇统筹协调能力有待提升

 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是一项执法体系优化、执法流程再造、执法监督融合的制度创新,需要各级各部门的支持和参与,特别是需要县级行业主管部门和乡镇的相互配合。从调研的情况来看,乡镇负责综合行政执法、县级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业务指导的管理体制正在逐步建立,但县乡两个层级执法协作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尚未完全理顺。有的乡镇表示,不管是乡镇向县级行业主管部门争取执法支持,还是县级行业主管部门向乡镇加强业务指导,大多靠动用个人感情去强化工作联系。虽然一些地方探索建立了“乡镇吹哨、部门报到”的协调配合机制,但部分乡镇的统筹力度不大,更多只能请求协助执法,统一指挥协调功能发挥不充分。

 3. 综合执法指挥平台建设滞后

 随着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行政执法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的执法需要,综合行政执法正向智慧化、集成化方向发展。目前,城市管理、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行业主管部门大都设有监管和举报投诉系统,公安、综治部门还建设了覆盖城乡的可视监测系统,如平安城市“天网工程”、治安防控“雪亮工程”等,但这些系统暂未实现互联互通,既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又影响了集成效应的发挥,综合行政执法过程中的“信息孤岛”问题较为突出。一些乡镇干部坦言,如果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及其技术支撑单位的协调,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基础保障还不够有力

 1. 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履职能力有待提升

 从全省面上情况来看,各乡镇均统一设置了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大部分乡镇还加挂了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生态环境与应急管理办公室等牌子,明确其负责行使依法下放、委托或授权的执法权力,统一指挥和协调行业主管部门派驻站所的执法资源,开展乡镇范围内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但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更多只是承担了部分“综合”“协调”职能,“执法”职能体现不够充分和明显,乡镇执法职责只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简单叠加,“物理融合”尚在起步阶段,“化学反应”更是任重而道远。

 2. 乡镇推进综合执法的基础较差

 乡镇普遍反映,乡镇执法人员成长慢、流动快,且大多不具备从事执法的能力素质,与综合执法的本质要求仍有较大差距。调研发现,受执法...

篇六: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调研报告

执法调研报告三篇

  行政执法调研报告范文篇一

  根据市商务局为推动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提出的调研提纲,我局组织相关人员就近年来的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进行了梳理,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年依法展开对酒类流通的监督管理,我县行政执法工作由单一的生猪屠宰执法正式步入商务综合行政执法行列。截止 2014 年底,我县已展开的执法项目有生猪屠宰、酒类流通、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再生资源回收、成品油和洗染业等。2014年,执法出勤2***人次,立案办结案件276宗,其中:成品油193件;占**%;生猪屠宰 15 件,占 5%;酒类流通 32 件,占**%;零售商促销、再生资源回收等 36 件,占**%。处理涉案人员***人次,没有移交司法机关立案查处的案件,案件来源:举报案件,占**%;市场日常巡查案件,占**%。

  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为县商务局所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定编***人。现有在岗人员***人,其中:公务员4人,事业编***人,企业正式职工4人。装备方面,更新执法专项车为 3 辆,摄影机 1 部、录音笔 2 支,照像机 5 部,电脑 5 部,全体执法人员统一着装上岗。

  二、主要措施

  (一)队伍建设。我局将强化行政执法工作视为提升商务工作形象的主要抓手,从抓队员素质入手,树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理念,提升队伍的“战斗力”。多年来,执法队伍中没有出现违规违纪办案现象。

  (二)制度建设 。建立学习、执法过错和责任追究、奖惩、案卷归档等十项执

 法制度,并逐项严抓落实。

  (三)法制建设 。申报办理执法主体资质证和核定非行政许可项目,在具体的行政执法过程中,坚持准确定性、依法依程序办案,把案件办成“铁”案。近十年来,没有出现一宗因执法不当造成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和向法院起诉的案件,提升了执法的公信力。

  三、试点变化

  自 20**年我县商务被列为全国商务综合行政执法试点以来,对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一是提升了部门的整体形象,在部署工作中站在国家试点县的层面来高标准安排;二是执法人员的对自身的责任要求更高,能各自以更高的起高,从点滴事情做起,规范自身执法行为。

  商务综合行政执法的有力推进,优化了商务局工作的自身形象,对管理整个社会商业发挥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四、问题和建议

  (一) 争取立法保障,提升商务法律地位。从 20**年到现在,商务部门的政策法规和办法只有《生猪定点屠宰管理条例》作为国务院条例出台,具有一定的执法权限。生猪屠宰移交畜牧部门后,商务部门剩下的大都是部门规章办法。包括酒类流通、成品油市场、二手车市场等规范管理,都只能借助公安、工商、卫生、质检、安监等部门的力量监管,缺乏相应的单独执法权限,造成管理困难,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被用在了协调各部门关系上。多年的实践表明,对违法行为只有及时、有力、严惩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当前在商务执法工作中,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和惩处措施,仅仅靠部门规章、办法和规范性文件,特别在行业管理方面,陷入了管不了、管不好的尴尬局面。在商务执法方面,应适当增强执法权限,争取可以单独开展全程执法。例如,在酒类管理执法上要贯穿从生产销售

 到上市流通、到消费终端整个环节。因此,必须完善管理制度,加大监管惩处力度,提升商务法律法规的法律层次和地位。

  (二)办案经费不足,极易造成重处罚、轻管理、以罚代管的现象出现。建议上级主管部门与地方政府加强沟通和衔接,出台相应的政策举措以落实。

  (三)加强执法培训,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

  行政执法调研报告范文篇二

  一、各县市区建设行政执法总体情况

  从这次行政执法督导检查的总体情况看,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关于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行政的各项工作部署,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建设市场监管,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领导重视程度高,基础工作比较扎实。1、各单位基本做到了法制工作制度比较健全,领导分工明确。、县、、、县、、、、、、、县建设局法制工作机构健全,建设执法工作职责分明,基本做到法制工作有人专管,依法行政工作有部署、有落实;2、重视发挥法制部门的作用。市建设局高度重视法制工作,机构人员配备较强,各项职责全面到位,法制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显著,尤其是在普法、立法、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中,较好的发挥了法制机构的作用,促进了依法行政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县建设局在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中,结合本县实际,将部、省、市的有关文件、制度和“**”普法工作制度装订成册,便于查阅;3、重视法制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增强了建设系统干部职工依法行政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县、建设局、马头工业城建设局和综合执法局举办了行政执法培训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4、健全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各县(市、区)在依法行政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完善了规章制度,规范

 了执法行为,基本避免了不作为和乱作为现象的发生,确保了建设市场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在依法行政的制度建设等基础性工作较好的单位是、峰峰、县、、县、临漳、、涉县、、建设局。违法行为记录、执法情况报告和统计报表上报较好的单位是开展较好的单位是、峰峰建设局。

  (二)市场监管情况良好,市场行为比较规范。1、从被检查各县(市、区)的在建工程情况看,基本做到了各方市场主体现场管理的台账、资料、日志齐全;建设项目的土地、规划、招投标、质检、安检、施工许可审批手续完备,总体情况良好;2、大部分县(市、区)建设局设立了专职的建设稽查队伍,峰峰建设局还配备了用于市场稽查具有录音录像功能的“执法仪”,县建设局购置了电动执法巡逻车,加强了对建设市场的监督管理,在维护市场正常秩序,规范企业市场行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规范市场行为方面做的较好的是:峰峰、、、临漳、县建设局。3、拆迁工作。大多数县(市、区)的拆迁管理机构比较健全,县、市、县在拆迁许可和裁决方面做的较好。

  (三)行政处罚行为开始逐步规范。处罚案卷查阅情况。检查中发现,凡有行政处罚案件的单位,均能按照《行政处罚法》规定,执行法定的处罚程序和自由裁量标准,使用省住建厅统一印发的行政处罚文书。在处罚程序和案卷质量方面做的较好的是:、、、县、县、、,工业城建设局简易处罚案卷制作比较规范。通过督导检查,进一步规范了处罚程序和案卷制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法制建设方面:一是个别单位法制机构、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不健全,执法不到位,监管不到位的问题比较突出;二是有的单位基层执法人员法律素质不高,业务能力不强,综合执法能力相对薄弱;三是违法行为记录、行政执法报告和统计报表制度普遍落实不好;四是个别单位依法行政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依法行

 政的基础性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2、在行政执法程序方面:一是有的建筑工程存在审批程序倒置、时间不衔接现象,个别项目施工许可证在立项、规划之前;二是有的行政处罚存在调查笔录制作不规范、处罚文书使用错误;在内容填写上不认真、不规范、迹潦草,内容过于简单,尤其调查笔录问题最多。三是违法行为定性不准确,处罚程序不完整,有的非法工程没有对应当处罚的违法行为人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四是处罚审批表不经法制机构审查,有的没有主管领导审批意见,只加盖了局行政印章;五是落实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及相关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3、在房屋拆迁执法行为方面:一是今年以来,大部分县的拆迁项目由于是集体土地,不具备核发拆迁许可证条件,因而多采用土地储备或者行政拆迁的办法,拆迁程序上不规范的问题比较普遍;二是有的县拆迁管理机构不健全,执法不力,监管不到位的问题突出;三是对房屋拆迁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的认识理解不到位,影响依法拆迁工作的正常开展;四是对拆迁文书、案卷、档案资料管理不规范。

  4、在建筑施工现场监管方面:主要存在提前开工、审批手续不全,许可备案文书缺项或不规范、时间倒置,监理人员不到位、个别工程审批时间有涂改现象;尤其是有的县对建设市场存在“重审批、轻监管”,对施工现场稽查不力,对违法行为查处不严,至今无一例行政处罚案件。

  检查组在督导检查中,对发现的问题均当场进行了纠正;对每一个案卷从立案到结案逐一查阅,当场指出存在的问题、不足,并就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如何改进进行指导。

  各单位存在的问题详见《行政执法督导检查发现问题一览表》。

  三、下一步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要高度重视,认真整改。对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认真整改,

 是全面提高行政执法工作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一是要加强法制机构建设。各县(市、区)建设局要根据依法行政的要求,强化法制机构的力量,选拔素质好、懂法律、业务精、能力强的骨干充实到法制工作岗位上,以适应法制工作的形势和任务需要;二是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针对检查组提出的问题,举一反三,对依法行政和行政执法工作进行一次回头看,全面查找工作漏洞,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分门别类提出处理意见,抓紧落实整改措施。要加大批后监管力度,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创新行政执法方式,切实加强对建设市场的监督管理;三是要将本次检查所发现市场主体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作为近期查处的重点,组织力量进行重点调查,依法从快、从严处理;四是对严重违法违规的典型案件,要在媒体上曝光,震慑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同时,组织对市场行为的专项检查,及时发现违法违规问题,加大查处力度,维护正常的房地产市场、房屋拆迁秩序,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2、严格审批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在实施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的形势下,要处理好行政提速、简化程序、特事特办与依法行政的关系,作出各种行政许可、拆迁裁决,必须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及国家、省、市有关规定进行,认真审查申请人的资格和提交的有关材料,依法认定有关事实,按照法定标准、程序,在审核有关资料、程序合法性的基础上作出许可、裁决决定。对达到听证标准的许可、裁决,必须严格依照国家及省、市的有关规定组织听证。要按照国家、省的规范行政许可、拆迁裁决、行政处罚文书的规定,认真制作法律文书,规范许可证件格式,提高案卷质量。

  3、加强培训指导,提高执法水平。一是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法规的学习。要结合国家“**”法制宣传教育规划,抓好本单位的普法工作,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提高法律素质。要经常组织专题法制讲座,强化行政

 执法人员法律知识的学习。二是针对目前我市实际和各县市区的要求,年市局将加强对建筑市场执法人员和房屋拆迁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以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执法业务知识为重点,以基层执法人员为主要对象,组织培训学习;三是按照市建设局印发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化文件汇编》和《行政执法常用案卷实用手册》的统一要求,开展行政执法案例分析、现场观摩、交流学习,以及标准化案卷评查活动,进一步提高一线执法人员行政执法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案卷制作能力;四是要针对区县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和当前工作实际,结合部分县、区的要求,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区、县的业务指导,派出业务骨干到基层、到执法工作第一线面对面进行辅导示范,进一步提高基层行政执法人员的综合执法能力;五是要按照执法责任制和层级管理要求,继续深入开展行政执法专项检查和综合考评活动,督促检查各单位的依法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批后监管等各项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情况。要通过上述措施,实现全市执法队伍建设和依法行政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为全市的建设事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为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要先行”奠定良好基础。

  行政执法调研报告范文篇三

  **年*月份,市政府法制办和市收费管理局组成三个联合检查组,对全市***个县(市、区)及市政府有关部门的行政执法情况进行了检查。目的是规范执法行为,加强对罚没行为的监督,为我市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这次检查采取的方式是:到执法一线实地查看、抽查有关单位罚没卷宗、听取有关单位行政执法情况汇报。从检查的情况看,大部分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能够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执法行为规范,程序适当。但也有部分单位执法情况不尽如人意,与建立法治政府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一些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水平还不高,不学法、不用法的现象

 依然存在;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违法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

  一、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执法观念淡保一方面服务观念淡保一些执法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认为“管理就是审批、执法就是处罚”,服务意识不强,执法态度生硬,使得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力利益化。另一方面程序观念淡保有的执法人员执法简单粗暴,随心所欲,不按法定的程序办事,在行政执法特别是行政处罚中违反告知制度、申辩制度、听证制度和案件会审制度等法定程序制度,强调自己的管理职权,漠视管理相对人的权利,往往造成查处违法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或不当。

  二是执法程序不合法。《行政处罚法》详细规定了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处罚时所必须遵循的步骤、方式、时限、顺序,建立了从立案、调查、作出处罚决定和制作处罚决定书等一系列程序。但从检查的情况来看,“重实体、轻程序”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执法时不出示行政执法证件,不表明执法身份;应适用一般程序的却错误地...

推荐访问: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调研报告 乡镇 调研报告 执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