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振兴乡镇 >

新时代大学生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有什么作为9篇

时间:2022-08-23 11:55:06 来源:网友投稿

新时代大学生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有什么作为9篇新时代大学生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有什么作为 大学生对于乡村振兴助力的心得体会) (三篇) 大学生对于乡村振兴助力的心得体会11 (一)一张蓝图干到底。_以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为目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时代大学生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有什么作为9篇,供大家参考。

新时代大学生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有什么作为9篇

篇一:新时代大学生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有什么作为

生对于乡村振兴助力的心得体会)

 (三篇)

  大学生对于乡村振兴助力的心得体会 1 1

  (一)一张蓝图干到底。_以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为目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完善农民主体、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规划引领的建设机制,通过 15 年的努力,围绕宜居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乐活乡村、善治乡村建设目标,一任接着一任干,最终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先于、高于、优于云南的_是这样,于今天我们的发展而言,对时间基本需要,可能也是一项难以跨越的历史规律。

  (二)强化规划引领。注重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在规划理念上,充分结合实际和发挥自身优势,“不求大、不求洋”,注重打造个性特色,推进美丽乡村的品牌化和特色化建设。外桐坞村借力自身优势,在中国美院的协助下,着力打造艺术村落,对整村基础设施进行整体设计,并且实现了垃圾集中收集和污水处理全覆盖和软硬件全面配套。同时,从机关干部、村组成员至普通百姓,依次划定时限,拆除院落围墙和违建,有力保障了规划的有效实施。在经济发展方面努力夯实艺术家工作室、高端民宿、艺术品展示拍卖等产业发展基础,实现了从原来单一

 依靠西湖龙井生产,向艺术旅游、休闲养生、名家学术交流为一体的“江南艺术旅游第一村”的转变。外桐坞的这一转变与西湖龙井产业的联系似乎可以追寻到一些蛛丝马迹,但除了底蕴深厚的茶文化外,高低错落,有致分部,优雅有序的村庄建设,可能才是更重要的吸引艺术名家聚集的根本因素。

  (三)抓好环境整治。注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建立完善环境治理体系。桐庐县环溪村、荻浦村对农村生活垃圾全部进行无害化分类处理,村里大街小巷分类设置垃圾桶,将生活垃圾按可堆肥垃圾和不可堆肥垃圾分类存放,每家每户也统一配发了有编号的垃圾袋,引导农户分类倾倒,分类处理。其中:可堆肥垃圾送至资源化利用站制成有机肥料,不可堆肥垃圾收集后运至垃圾处理场,实现了垃圾的“户集、村收、镇中转”。另外微型化的污水处理设施也较为特色,相对于我们实施的村落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而言,环溪村污水处理设施主要特点是小,有的结合地势环境收集处理 5-10户人的污水,再通过管网汇集到村落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有效提高入户收集率的同时,还实现了村内污水 2 级以上的生态处理。

  (四)注重资源挖掘。注重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历史文化的开发利用。一是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环溪村是北宋大儒周敦颐后代集居地,该村深度挖掘《爱莲说》文化底蕴,不

 断将“清莲环溪”文化发扬光大,打造成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凸显传承千年孝廉价值观。在荻浦村,当地群众还将从前的猪圈、牛圈修缮,改造成具有乡村特色的猪栏咖啡屋、牛栏咖啡屋,挖掘了乡土文化。二是安吉鲁家村创新运行架构,在村委会领导下设立鲁家两山学院以及安吉乡土农业发展和安吉乡土旅游服务两家有限公司,特别是“鲁家两山学院”承担的“两山理论”研学和理念输出,固然是历史机遇的造就,但在意识的先进、机遇的把握和资源的挖掘方面,对比而言,我们的落后可能比两省之间的 GDP 差距还要大得多。

  (五)着力产业发展。牢固树立建设和经营并重的理念,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农产品深加工、规模种养、农家乐和休闲乡村旅游,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多样化的同时,只要将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村美与民富相结合,发展工业也未尝不可。一是航民村占地不足 2 平方公里,仅有304 户 1079 名村民,在 1979 年创建的村办企业萧山漂染厂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经营范围,至今萧山航民集团全资、控股、参股工商企业达 28 家,已形成以:防止、印染、热电、船运、酒店、黄金饰品加工的股份制集团公司,至 2017 年年底全集团公司实现工业产值 133.8 亿元,利润 9.1 亿元,拥有职工 1.2 万人。村民每年分红达 6.5 万元,从小学至大学村民实现免费入学,大米、食用油等无偿供应。二是日昌

 升集团作为一家建筑新材料生产为主的企业,以建设美好生活为愿景,引领产业变革、推动产业进步为使命,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推动产业升级、绿色发展。自 2008 年成立以来,组建了国内首家新材料研究院,形成数十项技术专利,自主研发全球领先的第四代新材料制造工艺。在生产厂区创新性的采取自上而下的台阶是开采模式,真正实现了边开采、边恢复,采区见不到扬尘、黄土,大型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转有效,花园试的厂区环境对传统高科技企业来说可能不那么难,但在一个以矿石开采、沙石料生产的企业而言,不仅仅是厂区环境优美,富春江边的码头水质也碧绿清澈,就更让人长见识了。

 大学生对于乡村振兴助力的心得体会 2 2

  经过这次培训,我对如何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有了深入的学习和了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中书写新历史、创造新未来、铸就新辉煌,真正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紧紧扭住基层党建这个“牛鼻子”,做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大文章。基层党建这一要素“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是因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工作更是如此。必须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作用,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农村千家万户,关乎农民切身利益,迫切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积极主动作为,按照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推动各项措施落地生根,全面激活农村发展活力,为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提供坚强保证和有力支撑。

  做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大文章,关键是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干部,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各项部署落到实处。目前,基层党组织还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两委”班子不团结、村集体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等问题,我们将定期对基层党组织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建立工作台账集中进行整治,建立定期滚动倒排机制,对工作推进中新发现的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及时纳入整顿。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化“四强”过硬支部建设,深化基层党组织评星定级和党员量化积分管理,建立健全教育培训、管理

 考核、监督约束,待遇保障、政策激励“五位一体”的激发式村干部管理体系,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助力全面乡村振兴。

  要以服务乡村振兴为导向,从严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优化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制订并实施培训计划,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村级后备力量人才库,下一步计划对现有村班子成员和村级后备人才进行有针对性得培训教育,旨在打造一支善谋发展、善带致富、善待百姓的农村村干部队伍。

  抓好党的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要在转变作风上来一场革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打赢乡村振兴这场硬仗,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敢抓敢干、勇于担当的精神,加大调研力度,善于学习思考,改进工作方法,深入开展农村干部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对各项工作任务中落实不力的干部及时进行谈心谈话,让崇尚实干、狠抓落实在齐鲁大地蔚然成风,以苦干实干业绩诠释对党的忠诚。

  抓好党的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要着力解决履行“两个责任”不到位问题。要强化组织监督职能,对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线索进行认真查处,精准运用四种形态,推动从严治党走向严紧硬。强化警示教育,通过让村两委成员观看警示教育片、定期对主职干部进行警示教育谈话、聘请县纪委人员上警示教育课、党员会上观看警示教育宣传片等多种形式开展警示教育。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围绕扫黑除恶、清产核资、脱贫攻坚等工作,加强对村级工作的督导,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为全面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

 大学生对于乡村振兴助力的心得体会 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3 月 8 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以系统战略思维,就如何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提要求、明重点、说方法,为贯彻落实好这一重大战略注入思想和行动力量。大学生村官作为新时代的“知青”,更应该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有责于这个新时代,奉献于这个新时代。

  当青春遇上新时代,我们是如此幸运,能用自己的智慧与拼搏见证着这个时代的伟大,并为能成为其中一员而满心欢喜。习总书记在会上号召“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农村既是施展才华的舞台,又是砺练人生的学校,大学生村官为农村注入了新的血液,也肩负起新时代建设美丽乡村的使命。老百姓的中国梦,不仅仅局限于有好收成、学好文化、住好房子,更需要的是发展充分、乡村振兴和精神富裕。践行那份初心,少不了梦想;履行这份义务,少不了担当。大学生

 村官一定要明确目标,挺起脊梁,抖擞精神,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乡村是什么?在我的记忆中,乡村应该是很美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代诗人孟浩然诗中描绘的情景,让我们陶醉、向往。但实际上,我们看到村里不少群众因懒惰、赌博等恶习致贫;因高价彩礼、重金厚丧致贫的现象。乡风文明的培养,农民是主体,关键在支部。作为一名坚守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大学生村官,既要送温暖,又要送文明;既做涵养文明乡风的使者,又要心贴心、面对面地帮助贫困群众坚定脱贫信心。疾风骤雨不如和风细雨,培育乡风文明,我们要研究并善加利用农民的特点,将移风易俗的“力”与为民服务的“美”结合起来。多些耐心,才会俘获群众的真心,也才能让乡风文明在潜滋暗长中淳朴起来。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村干部”。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产业发展指明了道路,在农村工作大有可为。大学生村官要发挥懂网络、思路新、脑子活的新优势,把创新的思维方法始终贯穿于农村工作中,将小散乱的农村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有机衔接起来;注重运用新时代“互联网+”思维,将农村的特色优势发挥出来,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尤其当前,特别是要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战,村干部作为“一线战斗员”、“一线指挥员”,必须守住自己的阵地,把“村”当“家”来看待来“经营”,

 自觉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主人”意识,在推进脱贫攻坚中举好旗、领好路,以“跳出村子看村子”的视野和格局,想方设法带领村民发挥本村优势,推进产业扶贫。

  加快推进农村各项事业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顺应潮流,与时俱进的重大举措。青春能有几多载,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唯有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主动当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排头兵”,自觉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坚、特别能奉献”的精神,牢记使命、真情奉献、实干担当,才能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篇二:新时代大学生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有什么作为

大学生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当今是一个快生活的时代,大学生一毕业大部分的首要目标都是找工作,并且希望能够在大城市中寻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这也是这个社会的普遍现象,趋往大城市中生活,希望在大城市中打拼,给下一代铺垫好环境。

 但仍有许多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了回往家乡,带动家乡经济的发展。在网络中,可以看到非常多的例子,既有机械专业的大学生,又有学习农业、金融专业的大学生。机械专业的大学生,通过自身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改造乡村中的机械设备,通过合理的设计改造,使得乡村的产品生产效率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以此来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助力乡村振兴;而学习农业的大学生们,则通过观察乡村中的环境与气候因素,合理的种植高产率的农作物,也是通过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来实现助力乡村振兴的目标;金融专业的大学生们,则通过自己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将乡村中的农产品进行合理的包装,并且设计安排好合理的销售途径,将农产品高效的销售出去,以此来助力乡村振兴。

 其实,我觉得当代大学生要助力乡村振兴,主要还在于政策问题,高校要完善规章制度,推动大学生参加乡村活动向稳定化、常态化发展,为其提供长期制度保障。一是完善课程

 体系。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立足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按照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要求,构建合理的服务乡村课程体系;设计乡村劳动教育学分,鼓励大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积极参与乡村生产实践,提升服务乡村的实践能力;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加强对当前乡村振兴的政策、理念、背景等内容的宣传教育,开展多样化的乡村服务项目,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确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二是制定并实施活动计划。立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依托高校服务乡村课程体系,提出明确的大学生融入乡村活动计划,设计重大活动主题和活动方式,要求大学生面向乡村,以学校团学部门为牵头单位,以各院系为主体,与乡村进行联动。

 其实,我个人认为,关键还在于大学生在乡村与城市中所得到偏差过大导致我们需要去考虑这个问题,优化乡村政策,让青少年能够自愿建设、助兴乡村才是重中之重。

篇三:新时代大学生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有什么作为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农业发展、乡村绿色发展、农村文化等十项重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同年9月,国家发布《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为科学有序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提供了战略指引。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为“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工作遵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习近平同志指出, “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1] ,人才振兴既是乡村“五大”振兴目标之一,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人力资本支撑。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大学生应做到“知行合一”,以青春之智慧和力量投身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伟大而光荣的历史任务之中。一、 “知”:在思想认识上要做到“三个”准确把握思想是行动的向导。新时代大学生要投身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之中,首先必须从“知”着手,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自身的责任使命、独特优势形成理性认知。(一)准确把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理论层面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做好“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产生了党的“三农”理论最新成果。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 “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论新时代大学生在乡村振兴中的“知行合一”权麟春 邓珍艳(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摘 要:乡村振兴,人才为要。新时代大学生应做到“知行合一”,积极投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学生要通过准确把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自身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责任使命和独特优势,获得助力乡村振兴之“知”;要通过树立乡村也是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的择业观、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投身乡村实践、勇于在工作和学习中“自找苦吃”培养斗争精神,展开助力乡村振兴之“行”;同时,也要汇聚高校、政府、社会合力,推动大学生“知行合一”,以青春之智慧和力量,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关键词:乡村振兴;新时代大学生;“知行合一”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908(2021)04-0007-06[收稿日期]2021-08-12[作者简介]权麟春(1971-),男,陕西陇县人,博士,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邓珍艳(1989-),女,新疆福海人,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第 40 卷第 4 期2021 年 8 月和 田 师 范 专 科 学 校 学 报JOURNAL OF HOTAN NORMAL COLLEGEVol. 40,No. 4Aug. 202137

 和 田 师 范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第 40 卷第 4 期 2021年8月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2] 也就是说,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分离对立是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结果。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农城乡关系总体上经历了“城乡开放—城乡对立—城乡统筹—城乡融合”四个阶段。矛盾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这一矛盾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地位。2020年12月,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2021年7月,习近平同志庄严宣告我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现代化是城乡各个领域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习近平同志指出,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3]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提出,充分彰显了党的理论与时俱进,党和国家把握主要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聚焦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从实践层面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利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有利于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之举。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乡村全面振兴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国是农业大国,但由于新中国成立后的特殊国情,国家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城市偏向制度,农业与农村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工业与城市的发展,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由此,我国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问题日益突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将举全国之力拓宽“三农”问题的解决途径,有利于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从而加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进程。(二)准确把握自身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责任使命今天的在校大学生将是明天的建设者。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大学生的人生际遇和机缘,新时代大学生应从国家和社会需要出发,谋划人生、当担责任、创造历史、收获光荣。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提出了加快培育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等指导意见。因此,新时代大学生应准确把握自身在这一历史任务当中的三大责任使命。一是学习责任。要达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要求,既涉及粮食种植、农作物和畜禽良种攻关、农业科技装备研制等自然科学领域理论知识,也需要运用管理经营、教育文化、社会工作等社会科学领域理论知识。因此,新时代大学生必须全面掌握乡村振兴需要的科学技术和理论知识。二是服务责任。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和研究要服务于国家和地区关于乡村振兴的重大决策和重点工作,要当好决策咨询、政策调研方面的参谋助手,要当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爱乡村弱势群体的公益使者,要做参与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村官、西部志愿者计划等就业项目的生力军。三是创新责任。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居于五大新发展理念之首。新时代大学生在学习和研究中要以问题为导向,坚持前沿研究与基础研究并重,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善治、生产经营创新等方面,既做理论政策探讨,也做科学实验研究,致力于社会现实问题解决。(三)准确把握自身助力乡村振兴的独特优势传统观念认为,不论是在读还是新近参加工作的大学生,虽然系统掌握了某一方面的理论知识,但由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在社会实际工作中还不能发挥较大作用,更别提独当一面了。但是,新时代大学生具有许多独特优势,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鲜活力。第一,具有理论知识较为系统的优势。在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不断优化、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增长、生活环境稳定的背景下,新时代大学生在学校至少要经历四年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因此,他们拥有较为系统并符合时代需要的理论知识。第二,具有思维较为活跃的优势。改革开放持续深化,新时代大学生对新生事物、新文化、新观念接受能力极强,在思维上比较开放、独立、善于创新。第三,具有学习能力较强的优势。新时代大学生具38

 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一方面,素质教育的实施促使大学生普遍重视自我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互联网为大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渠道。第四,具有人生理想比较务实的优势。

 “市场经济的利益导向、竞争驱动等属性伴随着当代青年的成长,务实是这一代人的基本特征。”[4] 务实的人生理想有利于新时代大学生将个人发展与社会现实需要紧密结合。第五,具有身心健康、精力充沛的优势。随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推进,新时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他们既有强健的体魄,也有阳光的心理,他们意气风发,朝气蓬勃,这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鲜血液。二、 “行”:在行动上要转变择业观念、投身乡村实践、培养斗争精神“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5] 新时代大学生不仅要在思想上形成关于乡村振兴的认知,更要积极在行动上转变择业观念、投身乡村实践、培养斗争精神。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当中,实现认识的飞跃,将乡村振兴的历史责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树立乡村也是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的择业观新时代大学生的择业观,在地域选择方面,以城市为主,《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9届本科毕业生选择在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高达46%,[6] 在就业标准选择方面,不少大学生“单纯从自身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由此就容易导致个体在择业过程中过分追求个体需要的满足,而忽视了国家需要的满足”,[7] 因此,新时代大学生的择业观在就业地域、标准等方面需要一定程度的转变。2011年,习近平同志在考察贵州大学时也提出“希望大学生们积极到基层去,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成长成才,报效祖国。”[8] 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做好教育、宣传和引导工作,让新时代大学生认同乡村也是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首先,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择业观念,应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内容融入课程教学,讲清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理论意义、实践价值、政策内容。其次,高校专业课教师,尤其是高等农业院校的专业课教师,应注重研究本学科落实相关乡村振兴任务的现实路径,为乡村振兴培养基础研究人才、实用人才和创新人才。再次,高校要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高校应将大学生创业教育作为基础性教育,为乡村创业创新提供生力军。最后,高校职业教育教师应着重讲清楚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和乡村蕴藏的巨大就业机遇,将“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村官、特岗教师招考、全科医生特岗等就业项目及时、准确推介给大学生。同时,要使大学生看到自身在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方面有很大发展空间,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勇做农村“创客”和新农人。(二)发挥自身独特优势投身乡村振兴实践首先,大学生应有针对性地参加学校组织的关于乡村振兴的各项调研实践活动。习近平同志在担任河北正定县县委书记时,曾对返乡做农业调研的大学生说,搞调研既可以深化课堂所学的知识,还可以发现很多课堂之外的事情,调研要通过表面的东西发现背后的机理,然后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为县里的决策提供可靠信息。[9] 这对新时代大学生开展乡村调研依然有指导意义。在参加调研活动前,大学生应详细了解调研的目的、任务、开展方式和时间,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和能力,理性参与;在调研活动中,大学生应注重发挥个人能力和优势,想方设法与群众打成一片,运用自身具有系统理论知识和学习能力较强的优势,为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献计献策;在调研活动后,大学生要及时进行总结反思,以总结报告、调研报告、心得体会等文字形式表达出来,还应将针对乡村问题提出合理建议的调研报告以决策咨询报告的形式递交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其次,大学生应善于利用地方政府搭建的基层实践平台。大学生应充分利用寒暑假,主动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社区居委会、村委会联系,寻找适合的假期实践和实习岗位,发挥自身思维活跃、精力充沛等独特优势,参与大学生村官体验实践活动、疫情防控宣传、农技推广等乡村实践活动。权麟春 邓珍艳 :论新时代大学生在乡村振兴中的“知行合一”39

 和 田 师 范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第 40 卷第 4 期 2021年8月再次,大学生应热心乡村公益活动。在保护乡村民俗文化、关爱农村老人和儿童、农民电商培训等方面发挥自身优势,解决农村群众相关实际问题。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摄影专业自2012年开始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送摄影下乡 — —全家福行动”公益活动,志愿者们无偿为大山深处的家庭拍摄全家福、老人照、儿童照。这种发挥自身独特优势、以实际行动服务乡村群众的公益活动值得广大大学生借鉴。最后,农村大学生应树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志向,争取将来毕业后能返回家乡就业创业。比如电视剧《山海情》里黄轩饰演的马德福的人物原型是永宁县闽宁镇福宁村党支部书记谢兴昌,他从卫校毕业后,回到家乡先后担任村医、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支书。他之所以能够带领村民搬迁到闽宁镇、埋头苦干、脱贫致富,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热爱家乡父老乡亲,希望家乡人民能过上好日子,再加上他对家乡情况比较熟悉,有知识有想法,敢于创新,因此能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三)勇于在学习和工作中“自找苦吃”培养斗争精神斗争精神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孕育,在各族人民的长期劳动实践中产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中得到创造性发展的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风貌。斗争精神是促进大学生将自身独特优势转化为助力乡村振兴实际力量的精神动力。习近平同志一贯提倡年轻人要“自找苦吃”,他说:

 “我对自己的首要要求就是‘自找苦吃’”[10] ,他在陕西延川县梁家河大队的七年知青岁月就很好地诠释了“自找苦吃”的内涵。这对新时代大学生培养斗争精神以助力乡村振兴有一定启示意义。一方面, “自找苦吃”彰显了斗争精神,另一方面,培养斗争精神需要通过长年累月“自找苦吃”的行动。因此,新时代大学生应在学习和工作中勇于“自找苦吃”。首先,要在学习中着重学习党的理论和先进人物事迹。大学生应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篇四:新时代大学生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有什么作为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的发展机遇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既是一种政治战略,也是一种经济思想,更是我们投身于其中经济发展的保障。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总产值已然跻身于世界前列,学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中国各城市街道上外国人的身影越来越常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尤其是发展到后期,首当其冲的现代农业必定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倘若特色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外国人势必会被吸引,面对语言交流障碍,届时我们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的作用自然不容忽视。

  另一个方面就是农村电商的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农村电商作为线上商业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线下必定也需要交接工作,整体运营,我们当代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助力乡村振兴,农村建设。

  关键词

  乡村振兴,发展机遇,小康社会,学以致用

  正文

 2017 年 10 月 18 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众所周知,想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不能让乡村经济发展拖后腿,如同木桶效应,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要实现乡村发展和振兴。

  接下来,我将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和自身经历,具体阐述一下,我个人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的发展机遇的认识。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概念

  首先,什么是乡村振兴战略?据我所理解,乡村振兴,顾名思义,即把握机会,振兴乡村经济建设,精准扶贫,提高乡村生活质量,在城市现代化的相较之下,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助力。

 其次,怎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据习近平主席的十九大报告可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二、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教育部数据显示,自2011 年以来,全国毕业生人数按照 2%-5%的增长率逐年进行

 增长,2017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经达到 795 万。由于近些年来全国大学扩招造成了毕业生人数大幅增长,同时,政府为了调节产能?剩、改善供给结构造成部分企业减少用工,从而使得大学生就业市场相对缩小,竞争愈加激烈。总体来说,现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还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只是人才分布流动不均匀,大学生区域扎堆现象严重,导致许多地区人才供过于求。如果农村大学生能够回生源地进行自主创业,可以有效避开大城市就业高峰,缓解自身就业压力。

 (二)乡村人才建设的需要

 一片再繁茂的森林,如果只顾着砍伐,而不追加种植,森林终究会有耗尽的一天。同样,我们如果只是一味地从农村索取城市发展的劳动力和空间资源,而不对乡村进行资源和人才的回流,那么乡村经济也终究会有枯竭的一天,所以我们需要为农村建设输人新鲜血液,使其蓬勃发展。大学生在校园中受到过良好的素质教育,既有着丰富的文化知识,也有着建功立业的一腔热血。如果农村大学生能够返乡创业,从个人价值来讲,不仅可以锻炼能力增长见识也可以弥补农村经济建设人才短缺的现状;从社会价值来看,大学生返乡创业行为既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空间,让农民在家门口就业,从而有效缓解农村儿童、老人留守问题,还能为农村发展吸引更多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优势

 大学生勇于冒险、敢于创新、眼界开阔、学习能力强,既有从发达地区带回的知识和见识,又根在本地,生长于斯,对当地的发展以及资源情况有着深刻的认识,最清楚想要以及怎样建成一个什么样的乡村。

 三、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存在的问题

 (一)创业意识薄弱

 思想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当代大学的扩招增加了大学生的教育成本从而使得他们对自身价值和未来工作的预期增加。寻找一份体面和稳定的工作是父母与老师的期望与嘱托,而创业往往与不务正业、浪费时间相联系。创业没有在大学生的内心深处得到认可,从而无法引起他们的重视。中国的教育体制造成当代大学生习惯于书本式按部就班的学习;学校象牙塔般的环境培养了他们规避风险,缺乏创造意识的思维,从而导致大学生不敢想不敢做也不敢创造。

 (二)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即使大学生勇敢地选择了创业这条路,回乡创业也不会是他们的首选。大城市里社会保障、医疗、教育水平都相对健全,如果大学生返乡创业就无法全面享受与城市一样的优越条件。由于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和优惠政策制度不健全,所以很大程度上令许多大学生打起了返乡创业的退堂鼓。

 (三)创业资源的匮乏

 大学生的人脉圈主要还是集中在老师和同学之中,能够

 得到的有关创业方面的帮助也是有限的。而在创业过程中不管是筹集资金,推广市场还是营销产品都需要人脉和社会资源。相应创业资源的匮乏将使得初出校园的大学生创业过程变得更加艰难。

 资金问题是创业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紧急的问题,大学生缺少必要的抵押担保资金,没有收入来源,毕业生也难以通过银行贷款来解决创业初期资金不足的问题。

 (四)心态不够成熟

 大学生长期生活在校园这个单纯美好的象牙塔里,没有经历过社会上的风吹日晒,易于过于理想化,心态和抗压能力都不够成熟。而创业是一个风险与机会并存,坎坷多于平稳的过程,两者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大学生不敢轻易尝试创业,创业失败后也没有勇气继续反思,继续前行,从而产生了大学生创业半途而废现象居多。

 四、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路径策略分析

 (一)农产品电商创业

 电商创业具有创业门槛低、初始投入少、操作灵活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成为大学生的创业新选择。通过电子商务,大学生运用少量的初始资金就可以实现自主创业。因为农民不熟悉电商、也不懂集中采购,这就需要熟悉互联网的大学生以创业的形式去帮助农民指导规划,然后对接上游平台。例如城里人要买年猪,创业者可以开发一个 APP,连接买方

 与卖方,让消费者随时掌握生猪从幼仔生长到成年的全部过程;创业者以建立网店的形式帮助农民做到足不出户就可以销售农产品与购买原材料;创业者收集到各家农户物资的配送情况,再将它们集中大批地外包给专业的物流公司。

  从运营模式来看,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已经从最传统的 B2C模式衍生出了多元化的模式,这也给了创业者带来了新的创业发展机会。例如 F2C(农场直供)模式:直接从农场对接家庭,省去了许多中间环节,有效地拉近了买方与卖方之间的联系。这种模式一方面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另一方面从源头上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健康、安全、绿色的餐饮保障;C2B(消费者定制)模式:由消费者设计定制之后生产者再开始进行生产制作,从而能够产生很高的消费者溢价;C2F(订单农业)模式:能够有效缓解农产品产销不对称的问题,避免了盲目生产。如果大学生在这几个领域去整合,以创业的形式去组织农民生产然后对接上游平台,推动以上几种模式发展,将会产生重要的经济价值。

 (二)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品

 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由物质方面的追求更多地转向精神方面的需求。快节奏高强度的城市生活让人们迫切地想要寻找一个情绪宣泄的出口,所以,关于乡村旅游,是个很好的创业方向。乡村旅游要更多地结合那些植根于乡村的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来展开。

 1.观光型旅游

  满足游客回归原始、拥抱大自然、寻找安宁的心理需求。主要可以开展的创业类型有田园观光(花海、梯田、稻田)、水上观光(荷塘、观鸟)、建筑观光(特色民居)、遗址观光、农业生产观光。

 2.体验型旅游

 满足游客想要体验不一样的乡村生活的情感追求,让游客融人到乡村生活的日常点滴,感受农业生产的乐趣和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比如撒种耕田、采摘蔬果、垂钓烧烤、喂养动物。

 3.度假型旅游

  让游客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感受乡村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主要可以开展的创业类型有:

 (1)特色民宿:民宿主要是小家庭式的经营,不用花太多额外的成本,利用现有的空闲住房和自然人文文化,再以主人的魅力和特色化的主题背景来吸引游客。卖点是主人的个性化经营,与游客能够产生温馨体贴的互动,打破以往住宿活动独立的特点。

 (2)特色活动:利用乡村特有的场地和地理环境,提供漂流、烧烤、骑马、攀岩等特色户外活动。(3)特色服务:包括健康饮食(农家菜)、养生(温泉 SPA、药膳、中医理疗)等。

 (三)农村经济合作社

 1.统一生产统一出售型

  合作社作为一种服务组织

 形式存在,大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为农户提供统一购买、统一出售的服务。大学生对社员所需的种子、肥料等进行统一采购,农户负责全程的统一种植、统一施肥、统一管理,从而保证了农产品的统一品质要求。由于集中购买,数量较大,能够产生规模效应,买方就能以更低的协商价格从厂家购?原材料从而节省生产成本。秋季,合作社对产品进行回收,统一出售,并设置最低价格来保证农户的效益。

 2.土地托管型

 如今随着农民外出打工者的增加,空闲的土地资源也越来越多。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农民可以将土地托管给合作社,合作社通过招商引资,将流转土地出租给专业种植户进行经营。一方面,农民只用缴纳一定的服务费就能将空闲的土地资源利用起来同时获得经营收成的一部分利益。另一方面,还为种植户提供大量的土地资源,更能够有效地发挥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生产的规模效应。

 (四)发展农村养老院

 我国已经进入到了人口老龄化高速发展的时期,社会对照料和护理性的服务需求大大增加。大城市里的养老院一席难求,而农村养老院几乎无人问津。乡村相比于城市,少了喧嚣,多了宁静;少了高楼大厦,多了青山绿水。乡村的生态条件是城市无法比拟的,因此也能够给养老者提供最自然最放松的生态生活。但是农村的养老配套还明显不足,因此

 也没有引起养老者足够的关注。对于大学生创业者说,在农村选择一处风景优美、空气清新、舒适安宁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开办农村养老院,建立标准化丰富化的居住地、活动地、交流地,既转移了城市养老院的用地压力,又给乡村经济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

篇五:新时代大学生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有什么作为

研究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0 年 10 月第 20 期经过文献梳理发现,各省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要求、任务都有明确的认识与理解。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意愿、机遇、资源和路径研究;(2)农村籍、农业类大学生创新教育、就业创业等问题研究;(3)大学生村官到期后再就业及创业长效机制等问题研究。然而,对农村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的影响因素和多元化促使农村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还有待提升。因此,该文以温州地区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为例, 分析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和现状, 剖析制约大学生农村就业的诸多因素,探析多方努力措施,以期为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提供对策性的建议。1 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扎根基层的意义2018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第二步的目标是:到2035 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浙江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明确:到 2022 年,高质量完成乡村振兴示范省建设任务,新时代美丽乡村基本建成,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到 2035 年,乡村全面振兴,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1]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时间段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是助力农村发展,大展宏图,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好时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大学生返乡就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现实平台 [2] 。

 2018 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数量是 820 万人;2019 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数量是 834 万人;2020 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达到农村大学生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以温州地区高校毕业生为例成晓(温州大学,浙江温州 325035)摘要:基于乡村振兴“三步走”战略,精准打造一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学生人才队伍,是对国家政策要求的积极响应。

 该文以温州地区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为例,对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现状进行分析,剖析大学生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明确制约大学生返乡就业的诸多因素,探析国家、社会、高校、家庭、个人等多方努力措施,助力农村大学生返乡就业,为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大学生人才队伍提供有效建议。关键词:农村大学生;乡村振兴;制约因素;人才队伍中图分类号:G647.38;F249.2;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06(2019)10(b)-0004-04A Study on the Role of Rural College Graduates in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 Taking College Graduates in Wenzhou for ExampleCHENG Xiao(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Zhejiang, 325035,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three-step"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t is a positive response to the requirements ofnational policies to build a college student talent team to help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ccurately. This paper tak-ing the employment flow of some college graduates in Wenzhou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of College Students" help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analyzes the important role and significance of college students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clarifies the many factors restricting college students" returning to their hometown for em-ployment, and explores the efforts of the state, society, universities, families and individuals to help rural college stu-dents return to their hometown for employment, so as to cultivate students" employment in rural areas "Understand agri-culture, love the countryside, love farmers" Rural Revitaliz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o provide effective suggestions.Key words: Rural college graduates; Rural revitalization; Constraints; Talent team基金项目:2019 年度温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农村大学生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以温州地区高校毕业生为例”(19wsk377)。作者简介:成晓(1984-),女,河南汝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教管理。4 - -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0 年 10 月第 20 期 理论研究874 万人。

 随着国家扩招政策的持续实施,高校毕业生人数呈逐渐上升趋势,且在未来上升幅度还会更大,农村籍大学生作为当代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较之城市大学生存在沟通协调、 执行力、 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心理素质、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等方面的弱势,就业竞争力不足,就业困境亟待解决。就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情况而言,城市就业岗位及发展空间趋于饱和,但农村却有广阔的天地。

 因此,引导毕业生(特别是农村籍大学生)走向基层、返乡就业、创业是当前国家与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一个导向,这样既可以缓解就业压力,又可以弥补基层人才需求, 全力助兴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同时,《关于做好 2019 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 引导毕业生到现代农业生产、 经营等领域就业创业,并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动返乡入乡创业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的通知》等。返乡就业发展的大学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高质量的 “人口红利” [2] , 且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走向基层、返乡就业、创业是农村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

 乡村振兴包括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1] ,目前,大学生走向农村就业的数量并不能满足乡村人才振兴的需求。

 乡村人才振兴需要引进各类专业人才, 大学生如能自愿返乡就业创业,发挥自身的知识技能储备优势,将所学才能应用于发展乡村电子商务、 旅游产业、 特色文化产业,利用资源推动特色绿色产品、花卉农林产业、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提高医疗服务卫生水平,普及农业机械化等方面。

 将能够直接或间接助力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融入脱贫攻坚主战场,创新创业带动农村致富,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生活、生产、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起到强助力作用。农村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战略, 既能解决就业压力又能增长个人才干,实现自我理想。

 当然,有志扎根农村服务发展的大学生就业前需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积极实践,把握农村的就业现状以及就业、创业政策,寻找适合自身优势的就业行业。2 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现状分析—— — 以温州地区毕业生返乡就业为例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有不同的优势, 从整体上看大学生视野开阔,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扎实,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 是助力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人才力量。

 分析调查数据发现,近几年,大学生毕业后到农村或基层就业的人数较少, 即使是农村籍大学生也存在此现象。

 以温州部分高校为例,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数据显示:温州大学 2019 届毕业生共 3 464 人, 毕业去向“地方基层项目”1 人, 省内就业的毕业生流向温州市占 30.51%, 从毕业生就业单位的性质分布情况看,分布农村建制村总体占比 0.03%;温州大学 2018 届毕业生共 3 627 人,毕业去向为“地方基层项目”的有 6 人;省内就业毕业生流向温州市的占 29.64%;从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情况看, 分布农村建制村总体占比0.03%。

 温州大学 2017 届毕业生总人数 3 478 人,毕业去向“地方基层项目”3 人;毕业生在温州市就业的为751 人,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中,分布农村建制村的本科毕业生占比 0.11%。温州医科大学 2019 年共有毕业生 3 900 人(含七年制), 从毕业生就业地区占比来看,22.11%的就业毕业生选择在县级市(县)城市就业。

 温州医科大学 2018年共有毕业生 3 856 人(含七年制),从就业毕业生地区占比来看, 有 23.41%的就业毕业生选择在县级市(县)

 城市就业,0.84%的就业毕业生选择在乡镇就业。温州医科大学 2017 年共有毕业生 3 868 人,从就业毕业生地区占比来看,选择在乡镇及以下占比 0.55%。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2019 届毕业生共 3 473 人,其中,永嘉县、文成县、泰顺县、平阳县、苍南县五县的生源数是:469 人,就业数 198 人。2018 届毕业生共 3 570人,其中,永嘉县、文成县、泰顺县、平阳县、苍南县五县的生源数是:648 人,就业数 291 人。

 2017 届毕业生共3 464 人,其中,永嘉县、文成县、泰顺县、平阳县、苍南县五县的生源数是:694 人,就业数 315 人。可见, 温州地区部分高校毕业生在温州地区的就业率居于首位,就业流向地方基层、温州县城、农村建制村的人数少之又少,呈递减趋势,高职院校中毕业生返乡就业率不足 50%。3 制约大学生农村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城市相对农村拥有更优越的区位、 社会经济环境和职业发展空间, 即使大学毕业生在城市面临着较高的就业压力和生活压力,也不会轻易做出返回农村定居、工作、生活的决策 [3] 。

 根据文献、报告等资料的分析,制约农村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原因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3.1 就业岗位与专业吻合度当前, 大学生对从事工作与专业的吻合度期待值呈递增趋势,目前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难以实现这一吻合度。

 农村并不能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大量的专业性工作岗位, 许多大学生所学专业在农村没有用武之地 [4] 。根据温州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统计可知: 大多数高校大学生毕业后选择与专业相关度较高的岗位,如公务员、机关事业单位、民营企业、中初教育单位、国有企业、大企业等。此外,农村就业收入不理想,福利待遇不能保证,提升空间不够,前景不明确等问题也是制约大学生农村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而,较多毕业生认为返乡就业无法实现自身价值。3.2 大学生传统就业观农村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群体, 兼有城市和农村双重身份印迹, 这是由中国独特的城乡二元结构决定的 [5] 。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制约,受传统 “官本位” 思想的影响,“高考—考研—城市就业”是社会、家庭普遍认可的模式。同时,大学生是农村5 - -

 理论研究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0 年 10 月第 20 期家庭培养的希望,更是父母人生的期望,所以家庭更希望自己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走进城市, 离开父母生活的农村环境。

 因此,导致大学生毕业后回到农村,会被邻里乃至家庭认为没出息, 对农村户籍和农村身份地位存在偏见,即使回到农村也是“被迫”,仍出现留不住、干不久的情况。3.3 家庭经济情况和支持程度农村大学生返乡就业较之城市薪酬较低, 农村创业经费需要自筹,对于经济困难的家庭来说,更希望教育投入后能够短期得到收益缓解家庭压力。同时,农村家庭可提供的就业资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本有限,对社会就业形势缺乏理性的认识, 落后的教育就业观念不能与时俱进。

 因此,家庭支持的声音较弱,迫于家庭经济等压力,大多数农村大学生首选城市就业。

 此外,在校农村大学生的月消费支出、家庭年收入、参与实践活动类型等因素对其农村籍在校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影响显著;在创业外界特征因素中,身边创业亲戚朋友同学的案例、 长辈文化水平对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影响显著 [6] 。3.4 地方政府就业、创业政策扶持力度各省、市、地区对农村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政策仍存在局限性。

 如学生村官在农村展示个人才干的窗口较小,进入村委会的核心难度较大,到期后的去留问题是制约大学生农村就业的原因之一。另外,农村大学生返乡就业待遇及创业资金、 创业领域的选择也是限制因素之一。

 返乡创业存在的创业平台匮乏、 环境欠佳、基础设施跟不上、用地限制等因素直接影响大学生农村创业的积极性。

 同时,国家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工商登记、税收减免、资金扶持、政策优待等一系列配套措施,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部分基层政府对政策执行不彻底,敷衍塞责,无法提供有效的便利,抑制了农村生源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积极性 [7] 。

 此外,返乡大学生在医疗、社保、子女教育等社会保障方面也是制约因素之一。3.5 大学生农村就业适应能力欠佳由于农村特殊的文化环境、生活方式,大学生扎根基层还需要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农村大学生无务农的常识和经验,对当前国家、当地的就业、创业政策不熟悉,对农村创业环境及地区优势了解不够。

 同时,市场意识淡薄,前景规划不清晰、自信心不足,风险承担能力弱,遇到瓶颈期容易退缩,专业特长不能完全发挥。总而言之,国家、社会、学校等需要从多方面努力为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创造条件。

 农村大学生只有将自己的专业、 特长与农村产业和职业相结合才能发挥最大效能。在校大学生在校期间要有正确的职业规划,积极投身实践活动,培养返乡就业、创业能力和素养,发挥学生党员模范作用,毕业后拓宽就业创业渠道,反哺家乡农业产业,在基础设施、绿色生态发展、人居环境、乡村治理、农村文化、大数据互联网等方面提供发展动力。4 多元化促使农村大学生返乡发展的内在驱动机制政策支持是大学生扎根基层的保障, 社会力量拓展大学生扎根基层的空间, 学校多途径培养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必备能力,提高大学生基层就业、返乡发展能力,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农村就业观,深入农村基层就业创业,提升服务农村基层的意识,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和人力支持。4.1 树立正确的农村就业观当下农村大学生要消除偏见。从“被迫选...

篇六:新时代大学生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有什么作为

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推动农村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要体现当代乡村文化的地域特色,既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又需要顺应新时代的发展,构建充满朝气与活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体系,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提高新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助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1.1

 有利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及内容之一。大学生的参与助力为农村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方面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新文化理念,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精神支柱,另一方面,大学生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能让一些传统文化得到很好的推广和传承,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从而促进农村现代化的全面发展 [1] 。1.2

 是当代大学生按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成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他们不仅能通过农村这个窗口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掌握新农村发展的现状,同时还能得到传统文化的哺育,不断地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能,磨炼意志,通过参加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各项活动,学习到更多的社会实践经验,培育“乡情乡愁”,树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识,激发当代社会主人翁意识,积极主动地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助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助力新农村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很多本科院校、地方高职院校利用寒暑假都会组织学生参与“三下乡”实践活动,其中,“送文化下乡”已经成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在助力的内容、形式和质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2] 。2.1 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不能为大学生助力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设施和条件支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主要表现在吃饱穿暖等物质层面,许多农村地区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还是很少的。大学生下乡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情况也是如此,很多高校大学生利用寒暑假下乡参与实践活动,连基本的住宿吃饭问题都难以保障,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交通不便,生活条件艰苦,缺乏开展各种活动的物质条件,既没有合适的场地,也没有相关的活动材料,导致了很多“送文化下乡”活动无法正常开展。2.2

 传统的封建迷信思想,阻碍了大学生们新文化理念和思想的传播沿海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加快了中国农村人口的迅速外流,现在留守农村的基本都是劳动能力弱或是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和儿童。受传统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这些留守老人大都思想保守,不太愿意接纳新事物,这就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新文化传播活动的参与度和影响力。村民对外来大学生带来的新文化思潮大都处于一种观望的状态,有些甚至反对自家孩子参与,他们认为这些活动是不务正业,有时间还不如认真去读书或是去干干农活;还有人认为大学生下乡的活动只不过是走走过场,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回去了,一切也就随之结束了,新的文化理念和思想并没有被他们真正地理解和接受。2.3

 大学生不重视当地传统文化的发掘与传承,导致文化活动脱离老百姓生活实际

 新农村文化建设要体现地域的传统文化特色,而现在大学生助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形式和内容都大同小异,基本都是宣传和组织学习他们所带去的文化思想,活动的形式主要体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助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陈寒英(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常德 415000)收稿日期:2021-04-12基金项目:常德市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助力新农村文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CSP21YC56)。作者简介:陈寒英(1979-),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文化建设、英语教育。摘要: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及内容之一。本文在深入调查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使命与发展需求,提出了大学生助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关键词:乡村振兴;文化建设;创新路径;大学生中图分类号:F323;G249.2

  文献标识码:A。

 。. .。

 。

 011现在“支教”“文艺演出”“文化宣讲”,以及“文化墙”建设等方面,但这些活动内容可能与当地本土文化毫不相干,严重脱离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实际,一开始村民们觉得还挺新鲜,但时间长了,这些脱离他们生活的内容也就呈现出了弊端。他们一时无法接受这些崭新的理念与形式,导致这些新农村文化建设活动流于形式,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 [3] 。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助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创新路径3.1

 农村传统文化的发掘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农村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包括了传统文化建筑、传统民间手艺、传统民间习俗等。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在农耕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和浓厚的氛围,而这些年城镇化进程迅速,农村逐渐出现“空心化”“老龄化”,传统的农村文化观念在一步步淡化,大量传统文化建筑遭到破坏,传统民间手艺面临失传,大量文化基因逐渐流失,严重影响了地域新农村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因此,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助力新农村文化建设要重视农村传统文化的发掘与传承。大学生深入农村学习和发掘地域传统文化特色,了解当地文化发展历史,有利于地方文化的广泛传播和推广,能增加传统文化的影响力。除此之外,大学生在了解和学习地方传统文化的同时,能让他们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有着更深的体会和认识,让新时代知识人才更了解中国的新农村,从而培养他们的乡土情怀、故土情结,记住“乡愁”,保持乡村文化记忆,它有可能是村口的一颗古树、爷爷手里的一把二胡,或是一栋破旧的古屋,等等。大学生可以参与到农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中来,通过调查、采访、收集各种民间文化遗产,并采用图片、录音、录像等数字化技术等手段对传统乡村文化进行归类与整理,还要多积极学习濒临失传的传统民间手艺,将它进一步发扬光大 [4] 。3.2

 新农村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一些陈旧的、保守的传统文化已经不能适应新农村发展的需要,慢慢暴露出了它们的缺陷和短板。大学生作为新时代高科技人才,有责任也有义务承担起引领文化发展的重任。大学生在充分了解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应该积极传播正能量的新农村文化,在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赋予更多的时代气息,打破时间的、地域的限制,加快城乡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带领当地村民创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比如,针对一些传统的民间手艺面临失传的问题,大学生可以在支教的过程中,采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或是有趣的实践活动,组织农村小朋友集体学习,让他们真正认识到这些传统手艺所散发出来的魅力;或是把这些手艺带到城市的课堂上去,让更多的城里孩子也有机会接触到这些有趣的传统手艺,并且有可能将这些技艺进行发展和创新 [5] 。新农村文化发展滞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村居民的新文化意识比较淡薄,传统的农耕经济思想根深蒂固,不愿意接受和尝试新事物,他们有些甚至对大学生下农村实践持不同态度和看法。一方面他们认为大学生的下乡实践活动就是“走过场”,所以在各种活动中缺少积极性,参与度也不高;另一方面他们觉得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影响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给大学生提供住宿和活动场地也增加了他们的负担。针对这一情况,大学生在助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活动中,就要注意把新文化建设和本地的传统文化特色结合起来,要深入到群众中去,充分了解村民喜好,用他们乐于接受的形式,紧密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组织大家都乐于参与的新文化活动形式,增强村民凝聚力,构建和谐的乡村文化氛围。3.3

 新农村文化品牌的打造与推广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乡村打造文化“软实力”的力度持续升级,各地开始启动“新农村文化品牌建设”工作 [6] 。如何利用地域优势,结合本地特色的文化资源,大力打造乡村特色文化品牌,也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助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之一。由于经济条件及文化水平的限制,我国农村许多具有浓郁民族气息和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未能得到完善和推广,导致了这些品牌很难发展起来并走出去。这些品牌文化急需有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来参与。大学生的下乡实践就如同为农村的文化品牌打造注入新鲜的活力,大学生可以利用在大学学习到的科学知识,研究当地地域的文化特色,找到更多文化品牌的切入点,打造创新创业项目。如今,旅游文化、服饰文化、宗教文化、农产品文化等内容层出不穷,大学生相关的创新创业项目也遍地开花。同时,在新农村文化品牌的推广上,大学生也具备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有思想、有技术、有能力,无论是品牌的创意、品牌的策划和品牌的包装上,都具有明显的创新性,这无疑增强了品牌的竞争力,更能有效地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7] 。随着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迅速发展,目前大学生依托农村文化的创新创业项目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1)缺乏创业的政策支持。我国从2003年开始就先后颁布了众多的政策和指导性文件,支持大学生创业,比如优先注册、简化程序、减免税收等。但是在农村,这样的创业条件一般都很难得到落实,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回乡创业的积极性 [8] 。(2)缺乏扎根农村生活的热情。在校大学生有在农村创业热情的人很多,但真正付诸实践的少,许多人都是“虎头蛇尾”,对农村生活期望过高,把创业理想化,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要让大学生真正成为农村文化品牌打造与推广的生力军,还需要各高校在课程设置和思想引导上,不断探索与改进,形成系统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建立完善的大学生下乡实践及创新创业制度,推动大学生参与农村文化品牌建设“一带一路”倡议。

 。. .。

 。

 012活动的顺利开展。3.4

 新农村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就是要大力开展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发动群众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村民综合素质,培育淳朴民风、和谐乡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动了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同时也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与保障,许多农村地区都修建了村民文化娱乐场所,添置了大批文化娱乐设施,组建了文化活动团队,并对文化活动的开展给予了一定程度经费支持,但由于部分基层文化工作人员对农村文化建设缺少认识,不了解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忽视了农村文化活动的意义,再加上文化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缺少思想活跃、个人素质高、组织能力强的人才,不能起到领导和组织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作用。当代高校大学生,尤其是职业院校的大学生,他们不仅具备丰富的学识、过硬的专业技能,而且多才多艺、具有创新精神。有了这些大学生的参与助力,新农村文化活动才能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4

 结语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时代的发展给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战。要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让他们把新的思想理念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带到农村去,为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从而带动乡村的全面振兴。

  (责任编辑:周永康)参考文献:[1]张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村官文化引领研究[J].思路经济,2021(3):55-57.[2]钱进.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6. [3]延江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下农村文化建设常见问题 与解决策略[J].知识经济,2017(15):22-23. [4]郑建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农村文化建设途径研究[J].乡村科技, 2019(013):10-13.[5]张晓丽.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些思考[J].赤子,2016(18):48. [6]刘雪娇.农村文化传承危机与干预研究[J].领导科学论坛,2017(9):68-79. [7]刘晓岚.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地方政府功能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16.[8]胡小武.市场理性与文化乡愁: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青年镜像与群体心态[J].中国青年研究,2019(09):4-10+17.Research on the Innovative Path of the New Rural Culture Construction Assisted by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Chen Hanying(Hunan College for Preschool Education ,Changde 415000)Abstract: One of the important goals and contents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s to prosper and flourish rural culture, and to coruscating the new atmosphere of rural culture and civilization. Based on an in-depth investiga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new rur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is paper proposes a path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assist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rural according to the social mission and development need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Culture construction; Innovative path; College students。

 。. .。

 。

篇七:新时代大学生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有什么作为

生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3 3 篇

  大学生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心得体会范文一 人才是社会干事创业的第一资源。大学生则是人才当中最主要的力量。大学生都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其素质和能力还是值得信赖的。近年来,不少地方对于大学生越来越重视。很多农村地区,长年难以摆脱贫困。关键还是在于人才方面出了不少问题。近日,一篇名为《让大学生成为乡村振兴生力军》的文章更是旗帜鲜明表达了大学生应该不断为乡村振兴助力,促进早日实现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

 很多贫困地区,贫穷和落后与人才的匮乏和短缺不无关系。贫困地区,受限于诸多的客观条件,人才,特别是大学生难以在一些贫困的农村施展才能。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贫穷,导致对于很多乡村在人才的政策和引入上也很缺乏甚至没有底气和勇气。对于大学生的引才工作政策上的缺失,直接就造成了很多偏远农村人才缺乏,而大城市往往有显得人才过剩甚至饱和。这就是长期以来困扰很多偏远农村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加强人才工作,让大学生不断在乡村振兴上助力,往往就能破解很多乡村振兴发展的问题。

 新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早已深入人心。很多经济发达的地区,之所以能够保持快速、持久地高质量发展,人才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没有大量具有能力和高素质的大学生不断助力当地发展,经济想要实现突飞猛进难以为继。因此,破解偏远农村发展的瓶颈,就要不断发挥大学生的作用,让大学生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让大学生助力实现乡村振兴,要积极打造可以让大学生施展才能够的事业平台。很多农村地区,产业都比较落后甚至很缺乏,加上基础设施也比较落后,导致很多大学生即使去了很多农村也难以有所作为。很多大学生到了这些地方甚至有种被埋没、甚至最终被荒废的情况。这样的情况如果不解决,往往就会导致农村地区与城市的差距会越来越大,人才的匮乏问题必将长存。在一些农村地区,大学生来到这些地区,往往也留不住。因此,真正要破解农村地区人才的问题,还是要不断发展事业平台,让大学生来到农村不会觉得是“游一游”。

 大学生,是社会改革发展的财富,更是社会精英人才的重要组织部分。干事创业,需要人才的不懈奋斗,更是需要大学生不断在干事创业中不断努力。乡村振兴,这是十九大国家的战略部署,是保证广大农村人民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关键。作为这一重大战略的实施,就需要大学生的不断助力,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大学生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心得体会范文二 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是基本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致天下之治者才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人才振兴实施正确方向是实现乡村稳、农业兴的要因素,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关键目标指向,拥有一支深刻了解农村生产生活的多元化、高素质“三农”工作保障队伍尤为关键。

 留助乡村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好发展。人兴则乡村兴,人旺则乡村旺。选拔培优乡村振兴的人才要着力从眼下的本土去挖掘“千里马”,首先,鼓励本土人才积极投身乡村建设的同时,要制定并完善好本土人才成长发展机制,充分激发乡村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乡村人才的技术优势,进而带动产各个业快速发展,带动致富。其次,从教育、就业、医疗、基础设施、居住环境等条件入手,

 不断改善和优化本土乡村人才的成长发展环境。通过健全的保障机制的投入,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相信本土乡村人才能更好地助推乡村振兴。

 培养新时代人才,共建乡村振兴好发展。新时代的乡村需要更多新时代的人才来点燃,大学生村官计划是想乡村提供人才振兴支撑的重要途径,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三农”工作干部队伍提供源头活水。大学生村官计划自实施以来,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扎实的人才支援,在工作中,他们发挥着积极作用,一批又一批有文化、会经营、善管理、懂技术的大学生村官为乡村振兴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是乡村振兴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人才队伍。要建立引导并鼓励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长效机制,鼓励更多年轻有志青年扎根基层、服务乡村振兴。

 要筑巢引凤,以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要多方引导返现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科技人员、退役军人等等返乡做“创客”,鼓励支持并引导乡村精英群体返乡投身到乡村振兴,不仅仅要靠当地政府部门创造便利条件、政策支持,也要同步改善乡村基础建设,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更好解决返乡精英群体的后顾之忧。栽好梧桐树,吸引凤凰来。营造“靠环境引人才,用服务留人才”的良好氛围,制定人才、财税等优惠政策,为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吸引更多的人才返乡创业,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升级,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人才振兴是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核心灵魂,乡村振兴必须人才为先。人才是创新创业的支柱,只有人才支柱稳固,才能筑起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大厦,打开乡村振兴新局面。

 大学生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心得体会范文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重在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大学生在农村和乡村振兴浪潮中必然会有发展。无论是发展原始种植型农业,还是发展新型创新型农业,农村的人才严重缺失都是值得关注的重点。农村政府应创造条件,让从农村走出的大学生回到农村,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对其落户农村、发展农村给予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农村大学生回到农村发展比城市人才到农村发展,有事半功倍之效。他们知道农村最需要什么,也知道农村的真正问题,与村民沟通起来也更有亲近感,更容易扬长避短,在乡村振兴中做出贡献。

 为了农村和乡村振兴,重在真心实意地把有志于农村发展的大学生推到更有发展前途的岗位上,不能因为他们年轻,因为他们只能到农村,没有其他地方可去,就热一阵冷一阵,或者有小家子气,害怕大学生走在自己前头,影响了自己的仕途。

 善于从农村能人中发现和挖掘人才。农村大学生生于、长于农村,并在农村摸滚打爬了多年,对农村情况和农村需求了如指掌。加强对这些人进行定向培训,并根据他们的发展及所作出的贡献,为他们提供晋升、发展的更优通道,必然有助于乡村振兴加速提质,有助于他们在乡村振兴中不断成长。

篇八:新时代大学生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有什么作为

要 在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要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需要“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人才队伍的支撑,乡村振兴战略为大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和服务贡献的实践舞台,志愿服务基层赋予了大学生新时代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志愿服务如何发挥实效并健康可持续发展,决定了大学生就业创业和乡村振兴建设。该文立足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结合学生、高校、社会、政府四方面,提出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关键词 乡村振兴;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Research on College Students’Volunteer Service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in the New Era // SHEN Junsong,ZHAO Xiaoheng,ZHONGChongyu,QIAN Xuezhi,ZHU YongAbstract In the new era of overcoming poverty and promotingrural revitalization in an all-round way,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rural revitaliza-tion needs the support of talent team“understanding agriculture,loving rural areas and loving farmers”.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provides a practical stage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developtheir talents and contribute to service. Volunteer service at thegrass-roots level gives college students the life value and socialvalue of the new era,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How to givefull play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college students’volunteer ser-vice, and its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etermine the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construc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of college students’volunteer servi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ollege students’volunteerservice to help rural revitalization combined with studen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ciety and government.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college students;volunteer service;sustainable development1 前言《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2019 年 1 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 年)》,要求全面提升高校乡村振兴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能力,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战略支撑。2019 年 3 月,共青团中央印发《关于深入开展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的意见》的通知,要求大力开展青年下乡志愿服务。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更好地了解国情和乡情,将专业理论转化为实践应用,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农业新业态的发展。与传统服务相比,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高校是培养青年人才和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阵地,特别是涉农院校,最接地气,直接切入“三农”工作实践,涉农专业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人才资源。解决好涉农人才数量、质量等供给侧问题,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才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人才动力。国外学者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动机和自我发展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采用模型分析、数理统计和实证研究的方法,优点是重视人性和自我满足感,采用多学科交叉分析,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数据分析说服力较强,但是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系统理论的研究还有待加强,需结合宏观理论和微观数据拓展深度 [1] 。本文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通过查阅资料、实践调研,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No.36, 2021Sum No.5522021 年第 36 期总第 552 期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研究申峻松 赵晓恒 仲崇宇 钱学智 朱 永(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江苏·泰州 225300)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71/j.cnki.kjwhc.2021.12.017基金项目: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编号:202012806031Y)。作者简介:申峻松(1982—),男,江苏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创新创业教育、动物繁育;赵晓恒(1999—),男,浙江人,大专,研究方向为大学生社会实践;仲崇宇(1999—),男,江苏人,大专,研究方向为职业生涯规划;钱学智(1975—),男,江苏人,博士,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指导、动物防疫;朱永(1987—),男,江苏人,硕士,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团总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社会实践。54万方数据

 思政教育结合现状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意义,提出志愿服务乡村振兴可持续策略,大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推进乡村振兴建设。2 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意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要是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重点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关键要加强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大学生志愿者走进乡村:有助于促进农村现代化,加快新农村建设;有助于大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促进个人成才;有助于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1 有助于农村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2020 年,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但是乡村与城镇相比,经济收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还有差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的乡村振兴要向村覆盖、向户延伸,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才是第一资源,大学生是主要力量,在国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扶持产业、振兴乡村的条件下,大学生尤其是涉农专业大学生实现了农村人力资源的有力补给,他们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热爱农村、帮助农民,在农村农牧产业链转型过程中能发挥技术支持的作用,转变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在乡村振兴中能利用专业技能优势和自身较高的综合素质,在基层工作中发挥“针引线穿” “润滑助力”的作用,在成就自身发展的同时,为国家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奉献力量。2.2 有助于个人成才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主要有“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村官项目、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和高校开展的不同形式的志愿服务等。这些服务类型中,在校生志愿服务和“三下乡”的方式相对灵活,实施较容易。据统计,全国采用此类志愿服务方式的人数超过三千万,而江苏省在校学生参与此类此志愿服务的比例超过 80%。通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的“三下乡”系列活动,志愿者走入社区和乡村,在实践中更好地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了解农村,有利于大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乡村工作实践经验,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具有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涉农专业大学生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的影响下,能更好地切合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在数字农业、品牌农业、生态农业、融合农业等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中奉献智慧和汗水,在广阔的发展空间里锤炼成才,实现人生抱负。2.3 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早在 2019 年 3 月,全国农村实用人才总量就已突破2000 万,其中,新型职业农民超过 1500 万,全国农业科研人才总量达到 62.7 万,农技推广机构人员近 55 万。农村农业技术人才在总人才资源中占比较低,科技和服务能力不足,农村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均有待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 [2] 。”高校通过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实践,培养大学生的劳动精神、奉献精神和道德情操,使他们树立远大志向。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开展政企校人才培养模式,通村官定制、校企学徒制、返乡创业型人才培养等方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涉农专业应紧扣现代农牧产业链,贴近现代农牧产业,建立满足乡村基层实际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将现代农牧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工作、职业发展视为生存以及发展的生命线,培养能够扎得了“根”、做得了“事”、成得了“才”,服务基层农业产业和乡村振兴的复合型人才。3 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可持续策略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将理论知识、职业技能、服务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实践于乡村,在“三农”工作重心中助推全面乡村振兴,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地方高校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同向同行、同频共振。江苏省开展的“苏北计划”项目,已累计有 5000 多名志愿者在服务期满后留在了苏北,其中,超过 90%的志愿者在县以下的基层一线干事创业。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要提升效益,加强人才培养和跟踪服务,要完善制度,融合资源和激励政策,解决志愿服务的痛点,让志愿服务在基层生根并茁壮成长。3.1 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思政教育,端正服务观念在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实施 20 周年暨第 28 个国际志愿者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肯定他们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勉励他们弘扬志愿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3] 。高校是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宣传和思政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重要使命,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倡导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通过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的感人事迹浸润学生的心灵,通过学校、政府的宣传和表彰增强学生的使命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赋予新时代大学生的重要使命,使学生在实践中锤炼品质、增长才干,避免形式主义和趋利思想,关注乡村振兴,将志愿服务贯穿整个学习生涯,通过辛勤努力创造精彩人生,将自己的青春梦融入中国梦。3.2 加强志愿服务培育和管理,提升服务能力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者的调查发现,服务对象期望的高质量服务和服务者的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部分志愿者的服务能力跟不上。志愿者的培育要结合高校引导、社会帮扶、自我教育和家庭支持,培育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校园文化熏陶、家庭氛围涵养、媒体舆论监督等方式使志愿者树立正确的志愿服务观念,孕育志愿服务奉献精神;二是高校要开设一些符合乡村振兴需求的专业和课程,如开设现代农业技术、物联网技术、电商贸易等专业,引入服务乡村55万方数据

 思政教育振兴相关课程,如政策法规、人力资源、沟通技巧、文明礼仪等提升服务者组织管理能力的课程,将理论、实践和案例相结合,建立大学生服务乡村的教育体系;三是高校与地方建立联合培养机制,为基层定向培养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人员,高校与地方联合招生和定向培养,有针对性地培育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和有文化、有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基层工作者,引导他们参与新农村建设。大学生志愿服务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或部门,配备资深指导老师进行监督和管理,要对服务团队组成、服务时间、服务内容和服务效果等方面进行管理和考核,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优化服务团队,实行督导和奖惩,避免服务过程中出现随意性、放养式以及结束后重宣传轻实效等问题 [4] 。3.3 提升专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体现服务特色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规模日益增大,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有很大的提升,具有较宽的覆盖面和一定的服务成效。当前,乡村振兴进入全面发展和质量提升阶段,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需要复合型专业人才,志愿服务队伍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是乡村建设人才的支撑,关乎志愿服务质量和乡村一体化发展。大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所学知识具有系统化、复合化、多元化等特征。大学生要在社交能力的基础上,提高专业实操能力,根据乡村发展特点和产业方向,全方位地服务农村,施展自己的专业本领和创新创业能力,助力农村产业规划、建筑设计、电商旅游、农技推广和美丽乡村建设。以江苏省一农业高职院校“牧育人生”和“中国好兽医”等大学生志愿者团队服务当地养殖产业为例,通过志愿服务,深入养殖企业和畜牧兽医站,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养殖户分析养殖行情,进行生态循环产业规划,对畜禽、家禽、水禽等的综合防控进行指导,帮助养殖户摆脱困境、增产增效,用一技之长和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3.4 加强资源整合和校地联动,搭建服务平台高等院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会有别于政府服务,主要体现在志愿者服务重在在自己锻炼成长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社会价值。高校专业资源丰富,大学生积极性较高,但是缺乏服务项目的信息渠道,在资源整合方面比较欠缺。志愿服务效益的提升需要整合多方资源,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紧密联系,与社会力量联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指出:

 “鼓励社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引导和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行医办学、捐资捐物、法律服务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 [5] 。”整合好社会力量和对接社会资源,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质量和社会效益。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服务内容要随着乡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大学生志愿者不能盲目地进行服务,否则会流于形式、没有实效,造成资源浪费。为适应新农...

篇九:新时代大学生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有什么作为

振兴大学生怎么做

  振兴乡村,作为大学生能做的就是充分发挥自己所学的专业特长,去帮助乡村改善生活环境,提升文化水平、提高人均收入,带动乡村与时俱进,向前发展。同时,大学生能力有限,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就可以。

  方法

  目标制订:根据自己的能力,专业水平来制订计划,对乡村的生活环境、经济状况、人口情况、人们的医疗卫生经济等方面的状况有所了解,制定出合适自己的计划目标。

  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有关部门会组织各种活动,作为大学生可以积极报名参加,为乡村的振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就好。毕竟能力有限,积极参与相关的活动做出努力就可以。

  合理建议:对乡村的基本情况所有了解,然后根据市场的需要,当地的地形、地理、气候、人口等相关情况做出合理的发展计划,可以积极地为振兴乡村出谋划策。提供合理的建议。

  下乡实干:加入振兴乡村的行列,积极为村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升村民的教育文化水平,发挥自己的专业,进行相关的职业的指导。切身投入到工作中去。招商引资。如果自己有能力,有人脉关系,可以通过对当地的经济基本情况进行了解,通过引进相关产业提升人们的收入水平,带动乡村的经济发展。积极发动自己的能力,寻求合作等。

  力所能及:作为大学生毕竟能力有限,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譬如:当老师带动乡村的教育事业,医学专业的可以帮助乡村提升医疗卫生水平。不管

 哪个行业,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在乡村振兴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好。

推荐访问:新时代大学生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有什么作为 中有 新时代 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