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对照材料 >

幼儿园教学科研活动经验材料6篇

时间:2022-11-19 15:10:04 来源:网友投稿

幼儿园教学科研活动经验材料6篇幼儿园教学科研活动经验材料 幼儿园教研活动经验材料幼儿园教研活动经验材料 近年来,随着幼儿园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 教育研究活动对提高文秘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学科研活动经验材料6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教学科研活动经验材料6篇

篇一:幼儿园教学科研活动经验材料

儿园教研活动经验材料 幼儿园教研活动经验材料

 近年来, 随着幼儿园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 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

 教育研究活动对提高文秘部落园教育质量教学, 提高全体教师业务素质起着非常重要作用。

 因此, 加大教研、 科研力度, 深入开展教研活动, 成为我们的办园之本, 兴园之路。

 现就我园在教研活动方面的一些初步的尝试, 同大家作一些交流。

 一

 、 健立健全教研网络教研组是教研活动开展的基本组织单位, 教研组的建立是开展教研活动的基础。

 幼儿园在业务园长的统一领导下, 建立了以下教研组:

 有按年龄班分组的年级教研组。

 如大班年龄组, 中班年龄组, 小班年龄组; 有按教师的班次分组的上午班教研组、下午班教研组;还有以某课题研究为主要目的的课题研究小组, 这样的分组, 组合灵活自如,教研活动主题明确, 时间安排便利, 促进了各项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

 在建立教研组时, 我们遵循两个原则:

 1、 人人参与的原则。

 每位教师都有权力参与相应的教研组活动。

 2、 合理组合原则。

 幼儿园根据教师的个性、 特长、 能力、 年龄等方面合理组合各教研组。

 如:

 将有工作经验和缺少工作经验的教师搭班一个班; 小小班年龄段由年纪较大的老教师担任; 还有根据课题内容选择课题组成员。

 例如, 我园的省级规划课题《奥尔夫思想在幼儿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 课题组成员绝大部分就是由年轻教师构成, 她们虽然经验不足, 但有活力, 勇于探索, 使课题搞得有声有色。

 二、 商议制定教研制度教研制度的建设是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的保障, 幼儿园在民主商议的基础上, 明确规定了以下制度:

 (一)

 学习制度。

 每学期安排教师外出学习; 有针对性的个别外出培训学习; 组织全园教师定期学习教育理论、 政策,结合课题邀请专家讲座等等, 所有这些, 在我园已形成一项制度, 保持并发扬下来。(二)会议制度。

 如每周安排一次年级组会议, 讨论教育计划, 解决日常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确定教学主题。

 每半月开展一次课题会议, 讨论课题研究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总结商讨各种应对措施, 上、 下午班教研组每周集体备课时开碰头会, 促进年级之间的交流。(三)

 教学观摩制度。

 我园每学期都要开展一次全园性的教学观摩活动, 由教研组长牵头, 运用观摩、评析、 反思等形式, 针对某一领域或学科开展教研。

 另外各年级段由年级组长组织在小范围内经常性开展教学观摩。(四)

 交流、 汇报制度。

 如每周上交一篇区域观摩记录, 安全谈话记录, 每半个月一篇自然观摩记录, 每月一篇教养笔记, 课例分析、 学习体会等, 进行交流、汇报。(五)

 教育笔记检查制度。

 如教研组长、 年级组长定期检查备课本及各类教研活动笔记的制度。

 三、 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一)

 以学习、 个人反思的形式开展教研活动我园十分重视教师的学习培训, 以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因为教师的业务素质直接影响开展教研活动的成效。

 每学期我们分批送教师到园外观摩学习。

 园内半月一次业务学习, 有全园性的, 也有年级组进行的, 还有要求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各种专业杂志; 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各类自考、函授学习等。

 在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学习活动的基础上, 要求教师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 反思教学行为。

 经验反思=成长。

 教师只有在不断总结反思的过程中, 才能提升专业素养。

 我园要求教师半月上交一篇课例分析、 自然角观察记录, 每周一篇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安全谈话记录等, 并进行交流、 汇报。

 另外, 每学期有计划地安排各类比赛。

 如:

 论文、 案例、 说课、 区角、 优质课、 环境创设等等评比。

 通过学习、 反思、 评比等开展教研活动, 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从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二)

 同伴互助的形式开展教研活动同伴互助形式的教研活动主要通过开展各类教学观摩来进行。

 主要形式有:

 1.全园性的教学观摩活动.由教研组长牵头,每位教师上一节公开课,然后全园教师集体观摩、 讨论、 评议并做好记录。

 2.以年级组为单位的教学观摩活动。

 由年级组长牵头, 根据各年龄段实际情况有计划、

  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观摩活动。

 3.骨干教师上公开课。

 我园有市、 区级教坛新秀及业务骨干,充分利用他们的教学资源为本园教师上公开观摩课, 以学习他们新颖的教学方法。

 4.师徒结对式的教学观摩活动。

 我园还进行师徒结对, 让年轻教师、 经验不足的教师拜有经验、 有能力的教师为师。

 徒弟可以经常到师傅那听课学习, 师傅也经常到徒弟那儿听课指导。

 这种形式非常灵活、 方便, 年轻教师成长较快。

 5、 外来教研活动的观摩活动。

 我园是市 A 级示范性幼儿园, 经常申报、 承担市、 区一些教研活动, 让教师也参加观摩、 学习、 讨论。

 如:

 区五大领域组活动、 优质课评比活动等。(三)

 专业引领式的教研活动。

 主要有本文章共 2 页,当前在第 1 页[1][2]下一页本文章共 2 页, 当前在第 2 页上一页[1][2]:

 1.请高等院校的专家来园讲座、 指导。

 如:

 我们请浙师大研究生导师范诗武为我园市级获奖课题《幼儿园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 作课题指导; 请浙师大导师来园为我园省级课题《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幼儿园实践研究》 开题论证并指导; 请省特级教师朱静怡、 王芳来园为教师进行专题讲座等等。

 2.请教科所的专家来园讲座。

 如:

 我们

 分别请市教科所所长吴惠强、 区教科所所长郑正林来园为教师专题讲座。

 3.请教研室的专家来园指导。

 如:

 我园经常请市教研室的章群弟老师、 区教研室的徐跃仙老师来园为教师讲座、 评课等等。

 通过开展以上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大大提高了教研工作的实效, 从而提高了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和教师的整体素质。

 四、 提供支持, 给予保障。

 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各项教研活动, 幼儿园在各个方面都给予了支持与保障。

 第一, 是合理地安排时间。

 在开展上、 下午班教研活动时, 我们都安排在配班时间, 每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 , 针对每周发生的教育教学现象展开讨论, 增进教师间的交流; 而年级组会, 通常安排在幼儿午睡时, 由幼儿园统一安排代班人员进班, 便于集中全年级组成员, 课题组活动较灵活, 在时间上见缝插针, 比如你今天是配班, 你就可以到实验班观摩活动并学习。

 第二、 在空间上, 提供教研场所。

 幼儿园专门设有多功能室, 便于开展各类教学观摩活动, 并有一个可容四十余人的会议室, 开展讨论。

 第三, 畅通信息渠道。

 幼教改革日新月异, 新的理论、 经验是宝贵的财富。我园不仅充分地利用省、 市、 区现有的教研网络, 组织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级教研活动中, 从而得到学习与提高, 而且还采取请进来, 走出去的办法, 虚心向示范园学习, 交流经验。

 在幼儿园里, 还设有专门的资料室, 有专人采集、 整理有关幼教信息, 为教研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 除此之外, 幼儿园还为每位教师订了各类报刊、 杂志, 如《早期教育》、《幼儿教育》 等等; 还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电脑。

 第四、 在财力及物力、 人力上给予支持。

 2004年, 我园的课题《奥尔夫教育思想在幼儿园的应用与实践》 获省立项, 为了保障课题的顺利开展, 我园在资金上给予了大力支持, 有 4 位教师上北京培训了近一个月, 还请专家上门指导, 开课题讨论会, 购买了一批奥尔夫乐器。

 幼儿园还购买了多媒体、 摄相机、 数码相机、每班配备电视机、 电脑等现代化教学设备, 所有这些都需大量的资金投入。

 另外开展教研活动时园领导及时安排人员代班, 以保证教师正常参加教研活动。

 第五、 注重以人为本, 合理利用人力资源。

 通过合理用人, 多渠道培养人, 调动人的积极性等, 来给教研活动注入活力,使教研活动开展得生机勃勃, 反过来又促进人的发展。

 在我园, 从教研组长的选拔与培养到每一个普通教师的成长与进步, 都注入了园领导的满腔心血。

 首先是领导的支持, 一方面是放手地让教师们去干, 大胆用人, 相信教师的能力, 挖掘大家的潜力, 另一方面领导又经常参加教研活动, 从计划到实施, 从检查到反馈, 从总结到考核、 评比, 都深入了解, 亲临指导。

 其次在培养人方面, 一是注重教研组长的选拔与培养。

 因为教研组长的选拔直接影响着教研组的活动质量。

 教研组长应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实践经验, 并能做到“三先”, 即先学、 先做、 先总结。

 特别是在当前, 他们应该先学好理论, 吸取幼教改革的先进经验, 并能结合本园实际组织教研活动, 因此, 要注意教研组长的培养。

 在工作中, 帮助他们出点子, 压担子, 把他们推到工作的第一线。

 把改革的试点放在

  他们班里, 组织他们参加各类公开课, 促进他们深入钻研业务, 提高教研能力。

 此外, 还帮助他们创造外出学习、 进修的机会素质。

 像我园的教研组长, 近些年来, 分别承担了《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奥尔夫教育思想在幼儿园的应用与实践》 等多个课题的实验班的教学研究工作, 而且还多次承担了上公开课的任务, 在自身业务素质方面, 得到了极大提高。

 二是运用各种形式, 多渠道地培养人。

 例如在同一教研组内开展“传、 帮、 带”的活动。

 采用拜师结队的形式, 让年轻教师向有经验有特长的教师学习, 帮助他们尽快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后者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

 又如鼓励教师参加高一级的业务学习。

 使我园教师专业水平有了跨越式提高, 有 40 以上的教师拥有大专学历, 去年, 又有两位教师本科函授毕业。

 多名教师正在参加本科学习。

 除此之外, 还不断地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 开阔眼界。所有这些, 都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为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优秀的人力资源保障。

 文秘 114 版权所有经过我园全体教师的努力, 幼儿园的教育研究呈现出了勃勃生机, 更结出了累累硕果, 自 2002 年以来, 先后有 40 名教师的论文及案例评析获省、 市、 区的一、 二、 三等获。

 我园的市级课题《幼儿园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 在市教科所课题评比中获奖。

 另一课题《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幼儿园的实践研究》 获省教研所课题立项; 同时还参加了区教科所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研究课题“中小学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教育实验研究”的课题研究。

 而我园的特色教育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2002 年, 幼儿服装表演获区文艺汇演一等获; 2003 年,《欢庆锣鼓》 获区打击乐评比一等奖; 2004 年, 幼儿集体绘画又获得全区一等获:

 , 近些年来, 又有多名教师获得了市级教坛新秀的称号, 多次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所有这些, 都得益于这些年来重科研、 深入开展研究的结果。

  本文章共 2 页, 当前在第 2 页上一页[1][2]

篇二:幼儿园教学科研活动经验材料

“音乐+”:核心经验背景下大班音乐区域游戏的实践研究

  【摘要】大班音乐区活动作为大班音乐教育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对集体教学活动的一种补充、延伸与拓展。其组织形式开放灵活,能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要。但音乐区又是我们班级区域中最为薄弱的一个区域。“音乐+”是音乐与材料、他领域、环境、项目的相加,又不是简单相加,是音乐与他们的有效整合,互为促进。本课题通过对大班音乐区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指南》《幼儿园音乐领域教育精要》等学习,聚焦大班幼儿音乐核心经验,以音乐+为研究指南,梳理经验,尝试在音乐+操作材料;音乐+其他领域;音乐+多元环境;音乐+热点问题的实践策略中,有效开展大班音乐区的优化研究。

  【关键词】

 音乐+

 音乐区

  音乐核心经验

 实践

 研究

 幼儿园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实践促进幼儿音乐能力发展,进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音乐区活动作为大班音乐教育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对音乐活动的一种补充与延伸。在日常的音乐教育活动以外,我们都会在班级里设计一个音乐区,但纵观我们的音乐区,却是班级区域中最为薄弱的一个区域,主要表现为以下问题。

 一、 问题提出:区域只局限音乐的现象

 (一)音乐 区角仅有音乐,且音乐不足

 1 1 .热闹有余,学习不足

 常见的音乐区创设中会有各类打击乐器、生活化乐器、图谱、表演材料等,幼儿对能自由摆弄这些材料很感兴趣,从小班到大班,敲敲打打、唱唱跳跳非常热闹。但纵观幼儿从小班到大班的音乐区学习行为,几乎没什么递进,基本是较随意地摆弄操作材料,不能真正实现音乐区的个别化学习。现有的音乐区看起来很热闹、有演奏、有表演,但缺少聚焦音乐核心经验的学习设计与组织。

 2 2 .通道单一,内容不丰

 现有的音乐区活动中大多是集体教学活动的延伸,组织形式比较单一,幼儿往往参与度不高,总是会出现前期较为热闹,后期无人问津的情况。教师对于在创设音乐区后如何设计音乐区的活动内容比较迷茫,如果只是简单的活动延伸,幼儿容易不感兴趣;如果一味开放性学习又会出现小中大不同年龄段的音乐区内容都差不多的现状。

 3 3 .经验模糊,策略缺失

  2 《学前儿童音乐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指出,教师的领域教学知识由三部分组成:第一是有关教学内容的知识,即教师掌握儿童领域学习核心概念的能力;第二是有关教育对象的知识;第三有关教学方法的知识。而我们教师对音乐教学内容的知识最欠缺,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儿童领域学习核心经验关系的了解,以及领域学习核心经验发展顺序的认识,处于最薄弱的状态,这样的状况将直接影响日常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4.

 表征不足,审美缺乏

  《指南》指出幼儿艺术教育要强调“感受与表现”,而不再重“技能训练”,要用多种途径去引导幼儿对美的感受。反观我们现存的音乐区中,常常会发生重视音乐的学习,而忽视的音乐中的美育功能,不会从幼儿角度出发表征不同的音乐形象,缺乏通过音乐学习提升音乐审美能力。

 ( ( 二) ) 忽视音乐教育与其他领域的整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内容“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个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去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可见,幼儿园是整合性的教育,各领域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反观我们的音乐区中,投放音乐操作材料,进行音乐学习,往往会忽略与其他领域内容的整合,从而使音乐学习较为单调、枯燥。

 (三)基于区课题《幼儿园音乐城堡园本课程》的研究

 2017 年 2 月,我园申报并在区立项的教研课题《幼儿园音乐城堡园本课程》。通过对园音乐活动的梳理,构建音乐城堡园本项目,多通道促进幼儿音乐欣赏与感受,支持幼儿在音乐中的体验与表现。音乐区是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自主习得音乐能力,创意表现的重要阵地。通过对大班音乐区的实践研究,既深入支持大班幼儿音乐核心经验的发展,又支持了园本课题的开展。

 综上所述,可见教师认识和把握儿童音乐学习和发展的核心经验对幼儿音乐教育有重要作用。因此,本课题将基于 PCK 视野下,聚焦大班幼儿音乐核心经验,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围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艺术领域的两大核心目标“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尝试设计适合大班音乐区活动方案的实践研究。

  二、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1. 音乐核心经验

 音乐核心经验是以音乐形式的“脚本”存在,以音乐形式样式为内核的,但依赖音乐制作并以再现性与表现性的“形象”出场。音乐形式的核心经验主要指 节奏、旋律、音色、速度、织体、力度、结构、风格。本课题将基于这八类经验并依赖 律动、歌唱、奏乐、欣赏等音乐制作经验来联动完成音乐的再现与表现。

 2. 音乐区

 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的一种。本研究主要指聚焦音乐核心经验的大班区域学习活动,在幼儿园

  3 音乐区域中,幼儿可以进行自主的音乐活动,可以自发地用唱歌或舞蹈来进行交流和情感表达。

 (二)

 研究目标

 基于 PCK 视野,厘清音乐核心经验,明确大班幼儿所需具备的音乐核心经验,本研究将聚焦大班音乐核心经验,立足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围绕《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艺术领域的两大核心目标“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尝试设计适合大班音乐区学习活动方案,以此来实现大班幼儿音乐能力的提升。

  (三)研究路径 针对大班现存音乐区中的问题分析,本课题梳理大班幼儿音乐领域核心经验,明确不同音乐素养的要求。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聚焦大班音乐核心经验的梳理,确定大班幼儿音乐核心经验要求,设计不同路径方案,提供多样的学习机会。多通道设计大班音乐区活动方案,及时实录与反思。具体操作框架如下图。

  ↓

 三、实践操作

 (一)经验梳理:音乐经验与其他经验

 1. 大班音乐核心经验梳理

 《幼儿园音乐领域教育精要》中指出大班音乐游戏中的关键经验主要有以下 5 项,这 5 项经验可以分成 3 类:节奏关键经验 1、节奏关键经验 2、描述关键经验。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音乐核心经验主要聚焦于合拍做动作和合句段做动作这两个经验中。下表对关键经验的类属做出说明。

 大班音乐区实践操作路径

  经验梳理

  四路研修 音乐核心经验 体验式主题经验 五大领域发展经验 区域游戏经验 音乐+操作材料 音乐+热点问题 音乐+多元环境 音乐+其他领域

  4 关键经验 1 合拍做动作 节奏关键经验 1 1

 关键经验 2 合句段结构做动作 关键经验 3 合乐按规则做动作 节奏关键经验 2 2

 关键经验 4 用动作描述音乐内容与形式 描述关键经验

 关键经验 5 用语言描述音乐内容与形式

 2. 大班体验式主题经验梳理

 本学年我园主要使用体验式教材,该教材“体验中学习”“生活中学习”“游戏中学习”贯穿其中。每一个主题从“我自己”“我与自然”“我与社会”三个维度构成幼儿要去体验探索的世界。大班学年一共有《成长你我他》《龙的传人》《我们的城市》《大自然的密语》等 10 个主题,在这 10 个主题中强调大班幼儿在其中的全身心参与,体现幼儿的学习特点,确保活动真正贴近大班幼儿生活。

 3. 大班区域游戏经验梳理

 大班幼儿较小、中班的幼儿,社会交往能力、活动的创造性、想象力丰富程度及身体的发展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大班幼儿的区域游戏经验特点主要表现在:(1)

 幼儿合作水平较高,以合作性游戏为主,游戏过程中表现出以合作性的游戏为主,幼儿会自己组成小组,一起围绕一个共同的活动目标,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2)

 幼儿创造性游戏行为增加。大班幼儿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能够有效的迁移原由的经验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在游戏操作时对游戏材料的玩耍不会仅限于一种操作方式,会争取想更多的玩法,大班幼儿在游戏中的想象活动丰富而自由,他们的想象空间很大,并且想象的过程中寓于创造性。(3)幼儿自主性的增强,大班幼儿由于身体活动能力和语言的发展,活动的范围扩大了,喜欢尝试探索,有较强的求知欲。他们的行为少了许多盲目性,多了些目的性和计划性。游戏的主题也非常明确,综合性也比较强。

 4. 大班五大领域发展经验

 《指南》就幼儿发展的五大领域提出了 32 条目标,并列举了各年龄段目标达成的典型表现。大班幼儿的领域发展目标较之小中班有明显提升,例如在艺术领域中的表现创造中 5-6 岁目标中指出:1.积极参与艺术活动,有自己比较喜欢的活动形式。2. 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3.艺术活动中能与他人相互配合,也能独立表现。本课题通过对大班幼儿五大领域发展目标的梳理,明确大班幼儿的综合发展方向。

 (二)四路研修 —— 多角度促音乐区创设实践

 通过对《核心经验与幼儿园教师的领域教学知识丛书》《幼儿园音乐领域教育精要》的学习,基于 PCK 视野下,聚焦大班幼儿音乐核心经验,通过四路研修,多角度促进大班音乐区的创设实践。

 . 1. 音乐小车一 — 音乐+操作材料

  5 各班在空间规划、设备提供上、器皿选择、材料投放上会精心思考,为大班幼儿用心准备一个合适的音乐区。音乐区的设置首先会远离幼儿经常活动的核心区域,相对比较独立,可以让音乐区域不受干扰地进行,也避免音乐区所发出的各种声音干扰到其他区域。在音乐区的选址上大一、大二班将音乐区设置在班级的阳台上;大三、大四班将音乐区设置在走廊上;大五班则将音乐区设置在走廊转角处。

 音乐区中除了提供常规的乐器、主题下音乐活动材料以外,各班主要结合班级自主游戏小推车的使用,创造音乐小推车,使音乐区流动起来。从幼儿获取经验的两大途径不同通道中设计创设五种不同的音乐小推车进行实践探索。具体如下:

 (1)

 玩乐车 —— 听听辨辨,感受不同音色

 大班幼儿对于基本乐器有一定了解,在小推车中投放各种常见乐器,幼儿去敲敲打打,听听辨辨,感受不同的音色。在此基础上,继续投放不同乐器演奏的音乐,幼儿自由播放后,可以分辨是哪种乐器的演奏,并记录在相应的记录纸上。我们将这一设想投放到班级区域中,具体操作见下表。

 (2 2 )乐高车 —— 摆摆敲敲,体验不同节奏

 在节奏学习的过程中,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相对分值对于大班孩子来说较难用语言描述。但在孩子们喜欢的乐高积木中,乐高的大小正好能与基础的节奏型相吻合。从大班孩子喜欢的乐高积木入手,进行节奏学习较为具体形象。在“乐高车”上我们增添了不同的节奏型图卡、乐高积木、打击乐器等来支持孩子们的节奏学习。

 区域 名称 来

 源 材料提供

  玩法或层次说明 玩 乐 车 幼儿对各类乐器的兴趣。

  1. 各类乐器若干。

 2. 贴纸、水彩笔两色。

 3. 记录表。

 玩法一:听音贴纸

  敲击五种乐器,辨别声音的高低,在听到高(尖锐)的音,给相应的乐器下面贴上小鸡贴纸;听到低(低沉)的音贴上狮子的贴纸。

  玩法二:乐器排排队

 在玩法一的基础上,A 幼儿抽选一张图卡,根据上面的顺序示范五种乐器,其他幼儿背对 A 幼儿填写听到的顺序,乐器播放完毕后,A 幼儿公布结果并校对。

  玩法三:听听找找

  播放一首歌曲,请幼儿听听里面有哪些乐器,并在相应的乐器下打√。

  6

  (3 3 )跳舞车 —— 唱唱跳跳,表现不同风格

 学习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结合班级孩子在生活中有和奶奶外婆一起去跳广场舞的经验,每次听到《小苹果》时,班里的孩子们都能合着音乐跳一跳,以幼儿的这一生活经验为基础,结合主题中的时钟舞的学习,增加相关图示,在音乐小推车中开发“跳舞车”,来支持孩子们跳一跳的愿望。

 (4 4 )气象车 —— 感受表达,创造主题学习经验

 以“气象车”为例,大班初期主题《自然密语》中第一层次涉及到天气现象,不同的天气现象会有不同的声音表现,雷声与雨声是最能用声音表现的,在活动中涉及到风声和雪声是需要幼儿进一步体验感受的,我们在感受、表达、创造三个维度中创设相应学习内容,让幼儿进行音色、节奏、旋律、力度等音乐关键经验的学习。由此,我们的音乐气象车应运而生。

  区域 名称 来

 源 材料提供 玩法或层次说明

 乐 高 车 幼儿现有的游戏经验 1. 乐高积木。

 2. X,XX,XXXX ,O 节奏奏型卡。

 3. 学过的歌曲图谱。

 4. 铃鼓、沙球等乐器。

 玩法一:对应摆摆拍拍敲敲 1. 幼儿根据节奏分值,摆放乐高积木。

 2. 根据自己的摆放,敲敲打打,感受不同拍子的时值。

 玩法二:你唱我摆或我摆你唱。

 幼儿两两一组,一名幼儿哼唱自编节奏型,另一名幼儿根据其哼唱的节奏型来摆放乐高玩具,并拍一拍(打节奏)。

 一名幼儿摆放好乐高玩具(自编节奏型),另一名幼儿根据其摆放的节奏型来拍一拍(打节奏)。

 区域名称 来

 源 材料提供

  玩法或层次说明 跳 舞 车 日常生活 经验

  1. 跳跳广场舞:相关的音乐。

 2. 时钟舞(照镜子游戏):音乐、图卡。

  3. 空白队形图纸。

 1. 两名幼儿进行游戏,可以选择喜欢的游戏,进行图示粘贴,然后放音乐进行游戏。

  2. 推上舞蹈车到教室进行巡回展演。

  3. 邀请观众参与游戏,如时钟舞,请一名观众一起,演员跳什么,观众就跟什么;广场舞是需要四名幼儿按队形进行舞蹈及队形的变换。

  7

  (5 5 )戏剧车 —— 演演练练,展现班本剧经验

 鉴于大班的戏剧实验班,每学期的班本剧是孩子们学习的重点之一,班本剧的班级就将本班的创意戏剧课程延伸到小推车上,让孩子们在自由活动的时候也能演演练练,为班本剧展演做好准备。以大四班班...

篇三:幼儿园教学科研活动经验材料

过地好快呀,随着四季的不断变化,转眼间,和孩子们又一起走过了一学期。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幼儿园教学经验个人总结,希望对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幼儿园教学经验个人总结 1

 我是一名幼师毕业的老师,工作十一年来,我严格要求自己,以“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为了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尽心尽责的工作”为宗旨,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得到了家长的好评和社会的认可。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育教学方面:

 认真学习幼儿园新《纲要》及《幼儿园管理规程》,全面了解幼儿教育新动态,思想紧紧跟上现代教育的步伐。认真钻研教材,全面细致的了解每名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因人施教,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在教学中,尊重幼儿,营造平等、和谐温暖的班级氛围。用眼睛关注每个幼儿,从幼儿身上汲取闪光点,去点亮他们自信自立的明灯,我们帮助幼儿发现自己的优势智能,建立其自信和对集体的归属感。在课堂上利用各种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具,激发儿童的兴趣。

 注重学习环境的创设对幼儿的作用。为幼儿创设一间有特色、有意义的教室,是教师、幼儿共同的责任。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动静活动特征为幼儿设计活动区域,如语言角、美工区、表演区、操作区等,并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的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大胆使用和创作。让幼儿成为环境主人,用自己的作品和创意去丰富环境,体现课程的.进行、目标的变化,幼儿在平时发挥想象,大胆进行绘画和手工创作等,他们的作品得了老师和同伴的肯定。

 幼儿时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园生活成为这一时期的主体。因此幼儿园生活必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像智能训练、英语表演等,不仅开发了儿童的智力,还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兴趣。

 二、家园联系方面

 教师与家长互动效果直接影响班级经营的成效,家园沟通,教师与家长协力解决教育问题,提升对幼儿的关心,共同分担教育责任。孩子的快乐,是对我工作的鼓励;家长的满意,是对我工作的肯定。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家长,如实的和他们交流对孩子教育方面的看法,对家长提出的要求尽量去满足,对家长提出的教育孩子方面的疑问帮着查资料解答,让家长感到我不只是孩子的老师,也是家长的朋友,有困难大家一起解决。当问题出现,第一时间与家长联络很重要。让家长知道老师对问题很重视,对幼儿发展很在意。利用多种媒介与通讯手段,做到经常性和简洁性。我们认真办好每一期家园小报,为彼此更容易交流。班主任教师将手机号码留给每一位家长,以便家长更方便快捷地与老师进行联络,更好地关心孩子的成长。

 召开家长会和向家长开放园内半日活动。家长会上我们向家长介绍了本学期目标,使他们了解了班内课程特点,并针对一些问题开展讨论。园内半日活动中,家长看到了自己孩子的各方面的表现与进步,同时也看到了别的孩子的优点,有助于家长帮助孩子找出差距与不足,找到继续教育引导的方向。

 三、其他方面

 在珍惜幼儿园提供学习机会的同时,也努力吸收外界的信息和知识,浏览幼儿教育网站,翻阅幼儿教育杂志,看提升个人品味的书籍,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历学习、电脑专业学习,让

 自己永远处于一湾活水、碧水之中。我还是一个教研组长,我进步了还要带动全园的姐妹们共同进步,我把外出看到的回来讲给他们听,找些资料和她们一起学习,碰到问题和她们一起讨论,让她们永远跟着时代的大潮一起前进。

 幼儿园的生活总是那样令人回味无穷:孩子的纯真与质朴常会唤出我们的美好童心,使我们能用这颗心去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世界。我们真诚的理解和支持又呼唤和保护了他们可贵的童心,使他们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第一步。让我们与孩子们心相通,心相连,让幼儿园这个小天地里充满童心世界的真、善、美吧!

 幼儿园教学经验个人总结 2

 本学期我园狠抓教学常规管理,以促进保教质量提高为重点,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总结经验和积累整改当中,特将本学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1、强化教师的备课、上课。

 为了提高教师对教案的再研究再探索,介于很多老师在电子备课中存在的依赖、懒散的心理,本学期经园长要求,我园的电子备课一段时间内以恢复手动备课为主,但是禁止照抄照搬,并要求教师对每一节活动都要形成自己的反思。同时坚持随堂听课制度,以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

 2、强化晨间活动有室内外游戏活动的管理。

 要求各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丰富的区域活动环境,鉴于今年教育局组织区角比赛,正好给全园来了一次区角游戏设计大练兵。小班的区角游戏的设计获得了市二等奖。为了提高晨间活动的质量,我园要求各班不断丰富晨间活动的材料和内容,同时要求各班制定好每周的晨间活动计划,有目标、有准备、有检查。

 二、勤于学习,充实自我。

 “问渠哪得清如水,唯有源头活水来”作为一所正在不断成长中的省优质园,只有不断改变观念,革新理念,才能适应幼教新形势的发展;作为一名优质园的教师,更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地充电,不断的汲取先进的、前沿的教育理念,蓄积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让幼儿园的“优质教育”落到实处。所以本学年我们特别重视教师的学习,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加强业务学习。

 每周的周四分别为政治业务学习时间,要求教师们认真记好笔记,加强交流,特别是业务学习的内容我们根据每一个阶段在教学中所呈现出来的问题,找出相关的资料,让教师们学有所获;针对每个阶段我园所要开展的活动,找些对教师来说实用价值较大、能促进教师思考、对其有促进价值的材料,进行学习。让教师们在开展活动的时候,不会再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形。

 2、积极鼓励教师参加自学。

 本学我园教师的学习劲头很浓,大部分中青年教师都在参加本科进修,我园还有本学期还

 有几名教师通过了,幼儿教师资格证的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教师们平常还自订幼教刊物,有《幼儿教育》、《山东教育》、《早期教育》、《学前教育》、《幼教博览》等。大家互相借阅,形成了很好的学习风气。

 二、勇于创新,追求高效的工作质量。

 幼儿园要想发展得好,吸引更多的生源。就离不开创新,而这里的创新不单单是指硬件上的,更重要的取决于软件上的创新。所以在教学上,我们要求的创新主要体现在:

 1、管理模式的创新。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由三个教科室主任蹲点在中大小班,严把教学质量关。要求年级主任必须对整个年级的教学、日常活动有自己的思考,要多和年级组成员沟通、交流,要保证每一节活动的质量。这样的模式对幼儿园的整体教学现状有了很大的推动。

 2、备课模式、读书笔记形式的再创新。

 恢复手写备课,或许只是短时间的一种手段,但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能自觉的提高备课的质量,而读书笔记的创新,却是为了提高大家阅读质量的一种方法。我们要求教师不在停留于以往单纯的摘抄,要在读后形成自己的思考。这使得大家从中不仅收获了很多同行们的经验。而且大家读书笔记在质量上有了质的飞跃。

 3、课堂、随堂听课模式的创新

 课堂是孩子们的课堂,我们要求教师,要努力践行将课堂还给孩子这一理念,课堂上当好一个合作者。所以课堂的形式不再是老是单纯的说教,而是有了孩子们的积极参与。课堂形式也多以游戏形式为主,突出了幼儿的主体性。同时鼓励教师参加普通话的二甲考核,在课堂上,要求教师一律说普通话,青年教师必须说,老教师要学着说,让整个园形成一个人人说普通话的氛围。从而影响我们的孩子,养成用普通话与人交流的习惯。而随堂听课,不再是园长的专利,很多时候我在一线的老师也加入到了这一行列中,他们常常去很多有经验老师的课堂上去取经,去学习,以此来提高自己听课和评课的能力。

 4、组织活动上的创新

 本续期我园组织了幼儿早操比赛,并邀请了部分家长担任评委,首次举行这样的活动,老师们都很用心的对孩子们进行强化训练,反响很不错。这也使我园的早操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5、特色活动的开展

 我园的水墨画特色这学期在人员的有机协调下得以正常开展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孩子的绘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当然我们正在思考怎么才能发挥我们其他教学能手的潜能,开展新的特色活动。

 总之,在本学期我园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还是比较有序,成绩也是可喜的。接下来的幼儿园教学工作,我们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多思考、多创新,在最短的时间尝试最新的突破,使我园真正成为社会认可、家长满意、孩子欢心的优质幼儿园。

 幼儿园教学经验个人总结 3

 一、 班级工作方面

 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要想完成教书育人的责任,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这一年中我认真参加每次的业务学习。今年我担任了小三班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们班有 33 名幼儿,因为是小班的幼儿,所以在各方面都要从新的东西开始学,一学期下来,孩子们的进步都很大,看到他们的进步,作为老师的我们心里也很开心。根据期初的班务计划,我们开展了很多的活动,有“小班组自理能力比赛”、“冬季运动会”等活动,活动的开展锻炼了孩子们各方面的发展,同时也增进了和家长之间的情感。在平时的各项教学活动中,我们对进步的幼儿给予及时的表扬,对能力较弱的幼儿给予鼓励;针对性地对个别幼儿进行鼓励教育,一学期下来我们班的孩子在各方面的表现都有很大的进步。还记得刚入园的那会儿,孩子们哭成一片,哭着嚷着找妈妈,而现在跟我们老师亲密无间,相信通过本学期的培养,孩子们在下学期中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

 二、教育教学工作

 1、在日常工作中,我能认真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课前认真备好课,准备好丰富有趣的教育活动,上课时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给每一个孩子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注意给胆小的孩子多一些爱护,给注意力易分散的孩子多一些鼓励,给体质弱的孩子多一些照料,给能干的孩子多一些挑战。课后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每月撰写教育随笔,并上传于教育博客,以此提高自身能力与写作能力。

 2、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机会与条件,提供充足的操作材料。在一日活动中,注意教给幼儿初浅的、简单的生活知识经验,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认真填写周计划、区域观察记录表、班级情况表及各种表格。

 三、保育工作

 对于我们小班幼儿,在保育方面的工作是放在首要的,家长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就是自己的宝宝在园的情况——吃喝拉撒方面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老师很注重观察全体幼儿从几方面入手:

 1、加强幼儿一日常规的养成教育,加强幼儿各种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使幼儿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在原有基础上有了一定的发展。

 2、强化幼儿健康意识,保证了幼儿进餐时心情愉快。注重培养幼儿好的进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进餐时不打闹讲话,不掉饭粒。

 3、加强幼儿午睡的管理及巡视,保证午睡时室内的空气质量。培养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不吵闹,尽快入睡,会整理床铺,衣服折叠整齐放好。

 四、安全工作

 安全工作是工作中的重点之重,保障每一位幼儿的人身安全,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和职责,为了让家长放心,让幼儿能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生活、成长。幼儿园开设了《安全教育》这门课

 程我觉得非常适合幼儿园的孩子们,让他们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活动的设计十分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

 五、家长工作

 经过班级教师的共同配合,幼儿的身体及健康都得到很好的发展

 。并在此基础上同家长密切联系,听取家长意见,根据幼儿在家时的表现,对幼儿进行因材施教,同家长一起纠正幼儿不良的习惯。

 六、认识不足,努力进步。

 回顾这一年中的点点滴滴,忙碌而又快乐着!我觉得在班级的管理方面还有待加强,管理应该更规范,更具体。尤其在家长工作方面处事有时会有些急躁,因为想把工作做的更完善,有时还是会有疏忽的地方,缺乏经验的累积,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向更高的支点迈步!

 幼儿园教学经验个人总结 4

 一、营造学习氛围,加强教学研究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继续认真学习《幼儿园指导纲要》,深入领会《纲要》精神,认真钻研《综合活动丛书》,分析、领悟教材内涵,逐步培养驾驭教材的能力。我们在园内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定时定点开展业务学习和教科研学习,遵循互动式原则,鼓励教师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由原来的旁听式学习变为互动式学习,鼓励老师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就讨论的主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流看法,最后形成共识;鼓励教师认真钻研《综合活动丛书》,分析、领悟教材内涵,综合考虑教学内容在各个活动环节中的合理呈现。除此之外,我们积极为每一位教师创造各种培训的机会,虽然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不是人人均等,但外出学习的教师必须及时反馈所学经验,利用介绍、照片、录像等方法,让教师们从中受到启发,获得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二.开展园本化培训,以教研活动为手段,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

 1.优化备课方式。由教研组长组织,利用每周二下午集体备课,鼓励教师分析教材,挖掘教材,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设计不同的教学形式。针对不明确的,有异议的地方,分析教材,改变教学策略。

 2.以“抓骨干,带一片”的工作策略,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积极创新,以榜样、模范的教学行为带动幼儿园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3.园长深入教学一线...

篇四:幼儿园教学科研活动经验材料

镇中心园教研活动研讨记录 姓 名:

  活动主题:

 《指南》背景下课程游戏化主题培训心得

 活动心得感悟:

  《指南》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益于身心的经验”“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善指导方法,发挥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特殊作用,让幼儿在游戏中真正获得发展,成为游戏的主人。

 幼儿园的自主性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游戏方式,它既可为幼儿自发自愿的活动提供良好条件,同时又渗透教育的目的要求。幼儿之所以喜欢自主性游戏,是因为它的形式适合幼儿的心理特点,能够满足幼儿参与社会活动的愿望。自主性游戏为幼儿提供充分的自主活动的机会。在自主性游戏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他们自己提出游戏主题,自己选择材料和伙伴,自己决定活动内容,在教师创设的良好的游戏环境中愉快地游戏。那么,教师在自主性游戏中如何推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呢?当教师在充分的观察了解分析幼儿的自主性游戏后,究竟什么时候该介入幼儿的自主性游戏中,应该以什么方式介入?介入后应进行怎样的指导和帮助?以下是我通过学习《指南》精神,领悟出来的几点看法:

 一、教师介入游戏的方式

  (一)平行式介入法:是指教师在幼儿附近!和幼儿玩相同或不同材料的游戏,目的在于引导幼儿模仿,教师起着暗示指导的作用,这种指导是隐性的。当幼儿对教师新提供的材料不感兴趣或者不会玩,不喜欢玩,只会一种玩法时,教师可用这种方式介入进行指导。例如,教师在美工区提供了一些矿泉水瓶,卡纸,画笔,剪刀等,目的是让幼儿通过画,剪,贴等方法做出可爱的小猪,可是却无人问津,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自己动手做起来,做出可爱的小猪,幼儿看到后便会围拢过来,教师将做好的小猪模型摆放在桌子中间,让幼儿自己去模仿,自己去做。这样隐性地提醒了幼儿要做什么?该怎么做?这样幼儿就又感兴趣起来了!

  (二)交叉式介入法:是指当幼儿有教师参与的需要或教师认为有指导的必

 要时,由幼儿邀请教师作为游戏中的某一角色或教师自己扮演一个角色进入幼儿的游戏,通过教师与幼儿角色与角色间的互动,起到指导幼儿游戏的作用。当幼儿处于主动地位时,教师可扮演配角。例如,幼儿在玩超市游戏时“售货员”和“顾客”都很正常地进行业务往来,如果扮演“售货员”的幼儿说店里很忙,邀请教师来帮忙,教师可扮作服务人员介入到中间去,并巧妙引导孩子提升游戏技巧。当幼儿的游戏只是在一个层面上进行时,教师要引导幼儿向游戏的高级水平发展。例如,面线糊餐厅里有人正在做面线糊,教师走过去问:“你做什么?”幼儿想了想说:“面线。”教师又问:“那为什么没有加料?幼儿听后恍然大悟,连忙对另一幼儿说:“你快去准备鸡蛋,面线糊里面要加鸡蛋!两幼儿就同时分工合作起来。他们心中确立了共同的目标:面线糊餐厅有面线也有许多的材料。从而使该项游戏由平行游戏转化成联合游戏。

  (三)垂直介入法:是指幼儿游戏出现严重违反规则或攻击性等危险为时,教师直接介入游戏,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直接干预,这时教师的指导显性的,如在游戏当中,幼儿因争抢具而发生打骂,或者是玩一些如“死”“上吊”“暴力”等内容的游戏时,教应直接干预,加以引导,但这种方式易破坏游戏气氛,甚至使游戏中止,一般情况下不宜多用。

 二、教师介入指导游戏的方法

  教师不管用何种方式介入游戏,既然介入了,目的应是对幼儿游戏为作具体的指导。

 (一) 把握游戏前的引发

  游戏前的引发取决于幼儿游戏的顺利开展,在游戏之前教师应清楚介绍游戏主题、内容和材料。让幼儿知道有什么可以玩。如今天的角色游戏有银行、超市、土笋冻、牛肉馆、深沪鱼丸等。在介绍完毕后,应要求幼儿商量,今天要玩什么?你要当什么?我要当什么?要怎么玩?让幼儿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职责。

 (二) 把握游戏过程的指导 1、语言指导。

  (1)发问。发问主要是用于了解幼儿游戏的现状及幼儿的具体想法或进行启发引导等,宜用亲切平和的询问,以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如,“你想做什么呀?”“你要做什么呀?”等,目的是引起幼儿的思考,逐渐学会辨别是非,作

 出明确的行为判断。例如,在表演《金色的房子》中,表演的小狗到处乱跑,都不呆在舞台上,我去问她:“你表演的是什么?为什么不在舞台上?那这样算小演员吗?”她想了想,便跑回舞台上,这样的发问,就让她自己去思考这样的做法是对还是错,让她明确自己的职责。

  (2)提示。提示主要是当幼儿遇到困难或不知所措,缺乏目的时,教师用一两句简单的建议性提示,帮助幼儿明确想法,促进游戏顺利开展。例如,玩“超市”游戏时,菜卖完了,孩子们的游戏便卡壳了,没法往下进行,教师用提示性的语言“我们一起加工一些吧。”引导孩子们自己动手画、剪、捏、缝等熟菜加工车间便热火朝天地开起来了。

  (3)鼓励与赞扬。主要是就游戏中幼儿表现出的创造性及正向的游戏行为加以肯定并提出希望。对幼儿在游戏中能自觉遵守规则,克服困难,坚持游戏等良好的意志品质给予赞扬,以强化幼儿正向行为的出现。例如,在结构游戏中,陈彦蓉自己拼了一条三角形的热带鱼,跟其他小朋友拼的不一样,我及时地表扬了她,并且鼓励他拼出更有难度的鱼出来。在得到我的认可后,她便又开始构思下一条鱼的拼法。

 2、行为指导。

  (1)身体语言,是指教师在指导游戏时,利用动作、表情、眼神等对幼儿游戏行为作出反馈。例如,幼儿在游戏中所表现出的创造性行为,教师应该用点头、赞许的目光、欣喜的表情,甚至拍手等表示肯定,对幼儿不遵守游戏规则,或一些需要制止的行为,教师可用手势、摇头或面部表情等表示否定。

  (2)动作示范,规则游戏由于有玩法及规则的限制,必须在学会后才能玩。因此,教师要给幼儿作适当的示范、讲解,帮助他们掌握玩法,理解并掌握规则。在创造性游戏里,如表演游戏,教师可以在小舞台上向孩子们进行示范性演出,不仅能激发起幼儿的表演欲望,而且能将各种表演技巧展现给幼儿,供幼儿模仿,教师还可与幼儿一同表演,表演里面就隐含着示范。

 在幼儿的自主性游戏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是不可缺少的,有教师指导的游戏更能促进游戏水平的提高和幼儿能力的发展。教师在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尝试的前提下,给幼儿以适当的帮助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不仅能使游戏得以继续延伸,而且能让幼儿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感和胜任感,充分展现游戏的自主性。

 恒济镇中心园教研活动研讨记录 姓 名:

  活动主题:

 《指南》背景下课程游戏化主题培训心得

 活动心得感悟:

  为助力幼儿园深入贯彻实施《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我园举行了园本校园“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组织实施”专题系列培训活动。本次培训,让我获益匪浅。学习结束以后,我好好的进行了消化和反思,就围绕“课程游戏化”这一内容,对我们班的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有了新的设想。

 通过我们班现在开展的主题活动,首先我可以从小记者这一活动入手,让孩子去调查、采访各行各业的人们。让他们了解各种职业的特征以及各行各业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同时孩也萌发他们对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尊敬。接下来可以选择贴近孩子生活的、孩子感兴趣的几个职业在班级开始相应的“实习场”,比如:开设超市、医院等等。围绕超市、医院我又可以展开一系列的活动。在开超市之前,可以跟孩子们一起进行规划,从参观超市入手,超市里面有什么?超市的货架是什么样子的?超市里面的收营员是怎样工作的?超市里面的设施是什么样子的等等。所有的这些我们都可以采取分组活动的方式去进行。当这些活动都完成以后,超市就可以正式营业了。我相信如果按照这样一个设想来完成我的主题活动,孩子们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他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再来说说“游戏”材料的投放,我觉得老师提供给孩子的应该是

 低结构的游戏材料。而且提供的低结构材料必须贴近孩子的生活,能引起孩子生活经验的回忆,并满足他们继续探索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变得更有意义。反思一下我们班的建构区,现在孩子们正在做的是小区。这段时间孩子们对小区里的车子很感兴趣。于是我就创设了马路和停车场这一场景,小朋友就把家里的玩具车给拿来了,玩了一段时间以后孩子们就没有原先的热情了。接下来我就准备提供一些各种各样的包装盒子,如牙膏盒、药盒等等,让孩子们自己去做汽车。也许在制作过程中他们会发现还需要一些圆形的片片,可以做汽车的车灯或车轮。这样孩子们在操作、摆弄的过程中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同时在探索的过程中也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也使低结构的材料真正成为区角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成为孩子探索世界的一把钥匙。

 恒济镇中心园教研活动研讨记录 姓 名:

  活动主题:

 《指南》背景下课程游戏化主题培训心得

 活动心得感悟:

  这次我参加了学校组织园本培训的“《指南》背景下课程游戏化专题”培训,在这次培训中,我聆听 XX 园长园长的精彩讲座。XX 园长园长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与深深的理论引领。在一次次的感悟中,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游戏”在幼儿园中的重要性,同时王园长也明确了“游戏”在于幼儿、幼儿园的意义,并且讲述了最能体现幼儿园教育特点的词是“游戏”。且与在座的各位老师进行交流与研讨,不仅让在座的培训教师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理论的应用水平与教学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相对的提升。

  通过王园长的讲座、培训,引发了我在平时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其实,我们的孩子应该回归到游戏中,在游戏中成长、学习。针对我园的教学实际情况,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问题一:对游戏教学化、教学游戏化的认识误区;问题二:游戏是幼儿自己的,应让幼儿回归到游戏中;问题三:正确认识教学与游戏的关系。

 一、 游戏教学化、教学游戏化的理解及运用

  游戏教学化即强调游戏的重要性,提醒我们关注游戏;教学游戏化即避免幼儿园教学的小学化倾向,关注幼儿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发展个性。教学活动中可以运用本体性游戏即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还可以运用手段性游戏即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智力游戏。在教学活动中,游戏可以运用在开始部分,引起幼儿的注意力及兴趣;游戏还可以运用在高潮部分,让幼儿加深体验,帮助幼儿理解;游戏也可以运用在结束部分,让幼儿运用经验,延伸拓展。总之,游戏运用于教学活动的不同环节,其组织策略也不同。

 二、游戏与教学的关系及教师应具备的各种能力

  游戏与教学对儿童发展的促进:发展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游戏有具特殊的发展价值。游戏与教学对儿童发展的效应:即未来效应与即时效应;潜在效应与显

 在效应。教学让幼儿直接获得知识技能,游戏让幼儿变得聪明和智慧。游戏的两个特征表现在:一是重过程轻结果,二是转换替代。游戏生成教学—游戏中捕捉教学契机—不中断游戏。这时,教师必须具备三种能力:一是准确解读幼儿游戏行为所蕴含的发展水平;二是判断课程目标与幼儿当前发展的可能性;三是支持幼儿行为意愿前提下的引导机制。

 三、 当前教师在组织和指导游戏时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1、关于游戏的时间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幼儿自由游戏时间不够,但没有时间可增加了。这种现象显然是不正常的,因为按照教师的要求玩和按照自己的意愿玩对幼儿发展的意义是不同的。保证一次连续游戏时间,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

 2、关于区角活动的性质 有了区角活动,游戏反而减少了,这是教师普片意识到的问题。为什么区角活动不是游戏呢?因为区角活动中的大量材料都有教师预设了特定的目标,规定了玩法,而幼儿对很多内容并不感兴趣,常常需要教师引导着去选择。教师的困惑是区角活动究竟应当如何定位,它是自发性游戏还是个别化学习?区角活动应该是游戏性的还是个别化学习性的?我的观点应该倡导游戏性的区角活动。

 3、 关于主题活动与游戏的关系 大部分幼儿园都是以主题的形式来实施课程的。然而,如何通过有内在联系的各类活动来展开主题,可以反映教师对主题活动的不同理解,从而决定游戏在主题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幼儿园开展主题活动的形式差异很大,如果教师把主题活动做成主题背景下的分科教学,那么游戏至多就是服务于某种特定教学目标的手段;如果教师把主题活动做成主题背景下的探索活动,那么具有游戏意义的自主探索和自发表现就会渗透在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如果教师把主题活动做成主题背景下与主题名称相关的系列活动,那么教师就会根据这些活动的需要组织不同形式的游戏;如果教师把主题活动做成主题背景下的环境创设,那么幼儿的美工建构活动就会占据主题活动的主要过程。

 许多教师都明白“幼儿一日生活皆游戏”、“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等等的道理,但真正实施起来,却是大相径庭,比如黎安林教授在解读活动区活动中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时,说道,我们要正确理解幼儿园的活动区活动,是要让幼儿

 通过游戏来进行的自主式教学活动才能一举兼得、事半功倍,如果是重课轻游戏,那么孩子将是机械式的受益者,而老师也将变成传统的教书匠或是呆呆老师,将会离现代化新型教师越来越远,越来越不被孩子喜欢不被家长所接纳,教师的工作将是无味和不幸福的。其实幼儿的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游戏,幼儿学习不是“教课”,不是机械地“灌输”知识,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学中...

篇五:幼儿园教学科研活动经验材料

9 交流探索着眼科学 着实研学— 幼儿园科学领域教育教研活动经验浙江省缙云县新区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 胡伟敏摘 要:我园特色课程重点探索幼儿园科学领域教育教学,以“以老带新、以新促长”的模式开展互动学习。教研组以“科学精品主题”和“自然角种植课程开发”为主要教研任务,运用实践探究、互动研讨、反思研训等教研模式,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科学领域教学的再思考,通过“一班一品”和“一段一研”两条教研主线,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中,促进教师科学教育教学知识的提升。形成了一套适用于本园特色的科学精品主题、体现幼儿层次的“小农夫”种植课程,为完善幼儿园园本特色课程奠定了良好基础。关键词:科学领域;精品主题;种植课程;园本特色课程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21)14-0189-02   DOI:10.12240/j.issn.2095-9214.2021.14.091我们本着“以学促研、以研促行、以行促学”的教研思想,紧紧围绕幼儿园教学发展规划,开展有序有质的教研活动,激发教师在研学中吸收知识、积累经验,提高教师科学教学能力的同时,促进幼儿园科学特色课程的发展与完善。一、分层、分级组建科学教研组,确保教研梯队合理稳定结合幼儿园课程发展方向以及教师成长建设需要,我们组建了一支人员稳定、结构合理、团结协助的教研队伍,紧随课程,以科学领域课程为教研重点,教师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自主报名参与教研组。(一)师徒结合,以老带新、以新促长以三角形的方式进行师徒结对,形成良好的帮扶机制。老教师和骨干教师既是师傅又是徒弟,新老教师一对二结对,制订结对工作目标和实施计划。结对内容包括共读专业书目、互听日常教学活动、专题教研重点话题、个人成长规划等。师傅发挥引领作用,及时分享优质科学教育知识。每月观摩徒弟教学,感知年轻教师成长需要点。新教师运用年轻态的方式方法解决科学教育问题,形成新老教师的思维碰撞,老教师在协同一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己新知识的学习。(二)各司其职,协调合作,合力发展我们汇总科学教育教学问题,协调并计划每学期的教研侧重点,骨干教师和年轻教师具体实施,收集整理。在解决科学领域问题的同时,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二、围绕科学领域实施“学·研·训一体”教研机制,促进学习、思考、实践同步发展结合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教研组在每年每学期制订针对性的实施计划。通过领域知识学习、教学主题开展、特色种植项目实施等方式,促进教师边学边研,边实践边思考。(一)共读理论,更新理念在教师科学素养调查活动中,我们发现教师对科学领域教学知识缺乏,缺失良好的教育教学方式与方法。因此在每学期初,都先进行科学领域的知识学习。近几年,我们共读了《幼儿园科学领域核心精要》《幼儿科学教育》《幼儿科学活动观察要点》《自然角种植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等理论书籍。理论学习形式多样,一是师徒共读。师傅组建一个共读团,规定书目和阅读时间,一起阅读,聊感受和阅读共鸣点。二是精要摘读。教研组整理书籍中的重要段落,分享阅读,大家根据理论思考自己的实践问题,并进行探讨。三是困惑探读。对书籍中的一些理论,教师可能会有一些困惑不能及时吸收达到共鸣,教研组组织教师在实践中尝试论证,用实践与理论建立连接,进行验证。通过理论与实践连线,教师将书本中的重点知识进行罗列,形成自己的教研实践参考,发现科学领域教学的难点与不足,并将理论落实到实践中,为帮助幼儿学习科学奠定了基础。(二)完善机制,常规教学幼儿园形成了形式统一、步骤清晰的教学教研制度,教研前有预案,教研中有记录,教研后有反思。引导教师形成良好的学习实践与反思能力,为教育教学有效开展奠定基础。例如,种植课程中教研预案与记录、种植活动、幼儿观察记录等都汇总成系列体系,方便后期推广使用。(三)关注问题,科学实践在幼儿园科学特色课程开展中,为了扎实落实领域特色教学,我们从科学精品主题和自然角种植课程两个方面着手,分别落实科学领域的物质科学和生命科学两个部分的教学教研,提升教师科学教育教学能力发展的同时,促进幼儿

 190 交流探索科学素养的发展。1. 一班一品探究精品主题我们逐步尝试一学期一班一主题的探究。教师结合幼儿认知能力与主题内容的适宜性甄选主题。通过探索,对科学主题教学逐步清晰,汇总形成了一套实施性强、适合本园特色的园本课程——科学精品主题集。(1)以审议的形式开展研讨。我们以教研组为引领,带领每个班级教师对主题开展的前、中、后期进行审议,用三步走落实主题。第一步:分析幼儿需要,设定主题方案(前审议)。教师通过主题前调查、观察发现幼儿科学活动兴趣点,分析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剖析主题开展背景,预设主题开展脉络。在每个学期开学前,组织教师开展主题前审议,对主题的适应性进行把脉。第二步:跟随幼儿学习,深入主题实施(中审议)。随着主题的开展,教师不断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调整主题脉络与内容,深入挖掘主题中的学习价值点。分别以班级、段组、园级为单位,不定点不定期地对主题内容突发点进行探讨。及时调整活动并进行增加与删减。第三步:总结幼儿收获,分享主题亮点(后审议)。每个学期末都将进行主题后审议,分别尝试以主题开展主题论坛、分享学习故事、制作主题美篇、制作课程故事集等形式,展示各个班级的主题学习,在分享中积累良好经验。(2)以适宜为标准斟酌内容。通过审议过程中的分析,教研组队主题内容进一步敲定落实。结合幼儿年龄、季节、科学领域等层次选择,通过预设—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不断斟酌完善主题内容。2. 一段一研深入种植课程基于幼儿园种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重点开展了幼儿园种植角课程的开发,以课题研究的形式为科学学习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之路。课题研究中以“全收获”理念为方向,关注课程主体、课程环境、课程内容,以幼儿为活动主体创设能操作、好操作、趣操作的活动环境,选择适宜丰富的活动内容完善种植课程体系。教研组从思想到实践、由实践到反思、再从反思到实践,不断推进种植课程的探究研讨,形成“以浅至深”“四季结合”“问题推动”“家园共进”四大课程模式为主的园本“小农夫种植课程”,随着课程的推进,不断激发幼儿参与活动,推动幼儿深度学习。以下是种植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路径。(1)有思想有实践。教师针对幼儿园自然角存在材料投放无层次、重观赏轻操作等问题,提出自然角种植对幼儿观察能力培养的影响,分别对自然角创设、自然角观察、户外种植课程等内容逐步深入开展实践研究,让幼儿成为种植活动的主人。边实践边思考中,逐步完善本园的种植课程——幼儿园“小农夫”种植课程,主张幼儿和教师全程参与选种、养护、收获、美食制作的种植全过程。教师运用幼儿园的地理条件全园铺开种植活动,给幼儿空间进行植物实践与对比。引导幼儿在充满生命力与奥秘的大自然中发现问题、探究实践、解决问题,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爱自然逐渐萌发保护自然的意识,促进幼儿科学素养的发展。(2)有层次有递进。针对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小、中、大班段的活动内容容易重复没有层次性、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不同、种植的内容与幼儿的认知特点不符等,对种植环境、种植内容、种植活动组织进行了研讨。(3)有反思有成长。教研组在种植活动组织中,分别设计了幼儿、教师观察记录表,每周对幼儿进行观察反思。在教研活动中,根据现状情况剖析问题,及时反馈幼儿活动中的不足和优势并寻找适宜的解决方式。在“全收获”的理念引导下,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支持者,家长是协助者。在内容适宜、形式多样的种植活动中,幼儿科学素养和劳动素养得到提升,在不断推进的深度学习中获得认知与发展;教师在实践中提升了观察能力和反思能力,组织的活动更加贴近幼儿;家长逐步感受到陪伴成长的快乐。三维互动中,形成了幼儿、教师、家长共同成长的“全收获”局面。三、基于实践探究,深入反思总结教育教学效果,学以致用,研有成效,成果创新有实践有研讨,有反思有积累。教师通过学习思考与实践研究,对幼儿科学领域有了深入的认识。近几年,对科学主题、种植活动开展都有了一些感悟,撰写的论文和课题研究获得良好成绩,对教师的科研能力有了积极促进作用。经过几年的实践,教师对幼儿科学核心经验逐步清晰,教师的科学教学 PCK 知识也不断提升。走过的这五年,流过汗水也收获喜悦,在教学中不断发现幼儿的探究潜力和学习能力。教学研讨一步一个脚印,本教研组将继续深入开展科学课程,对幼儿的学习行为进行观察分析,逐步精准把握教学难点,突出教学亮点,并尝试在接下来的一年中重点探讨生命科学的开展。我们教研团队将继续秉着研行一致、勤于钻研的态度,深研科学教育课堂,提升教师科学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幼儿科学素养,为完善本园的科学特色课程而不断努力。参考文献:[1] 高雅,王鹏 .“以学生为中心”的《景观透视》课程教学改革 [J]. 绿色科技,2020(23):243-245.[2] 赵炬明 . 关注学习效果:美国大学课程教学评价方法述评——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之六[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06):9-23.

篇六:幼儿园教学科研活动经验材料

园教科研活动记录 幼儿园教科研活动记录(一):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

 ——如何进行幼儿一日常规的培养

 教研活动时间:2012 年 2 月 25 日

 教研活动地点:幼儿园教研室

 教研活动主持人:李燕

 参加对象:全体教师

 活动实录:

 主持人:在一日常规中,教师制定的常规就是要确保幼儿安全,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及自我管理能力。规则的制定原本为了促进幼儿的良好发展,它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最终目的。但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往往存在着为管而管的误区。我们中班级部就“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一日常规”这一主题进行教研活动。中班全体教师带着自己的经验与心得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

 王老师:常规是社会的客观存在,幼儿期是个体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逐步认识、理解和掌握活动中的常规是必要的。常规对幼儿秩序感的建立及保障幼儿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常规的培养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一项长期的延续性工作,教师要注意从多种途径来对幼儿进行常规方面的培养。今天就请各位老师围绕主题,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赵老师:让孩子形成一种规则意识。首先让孩子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一些小细节不能忽略掉了,例如:锻炼后要洗手。为保持环境整洁,洗手后的水要尽量甩在水池里等。其次,教师要督促孩子将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好,从而逐渐形成一定的规则,如洗手时不玩水,午睡时不和别人说话等,这都需要教师给幼儿一个明确的概念,并且要一如既往的实施下去,让孩子慢慢形成一种规则意识,久而久之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秦老师:常规的制定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尊重幼儿的要求。幼儿一日常规的培养,还要注意趣味性,例如:认识小水杯、毛巾的标志时,如果由教师指定,幼儿就不容易记住,效果就极差。我们要注意从幼儿兴趣出发,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喜欢的图案贴在小水杯、毛巾架上,再经过教师平时检查、询问进行强化,幼儿便能在很短的时间里认识自己的物品,因此常规的制定从兴趣出发很重要。

 岳老师:

 运用榜样示范法,让幼儿自觉遵守常规,富浅显的道理于榜样事件中,为幼儿提供正确范例,引起幼儿模仿,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为主,生活经验有限,只有具体生

 动的形象提供给幼儿才能引起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学习模仿的兴趣。要大声地批评一个人还不如笑着表扬另一个人。

 张老师:首先,教师要做个有心人,提高孩子对教师的信任和喜爱,教师要注意抓住幼儿的心理,用爱心去博得幼儿信任,特别是一些“个性幼儿”。其次,树立榜样,要给孩子以正面的指导,孩子是最爱模仿教师的,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进入孩子的脑中,教师一些好行为都在无意中被孩子模仿并接受着。因此,我们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只有这样,幼儿的常规才会严谨有序。再次,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自觉自愿的形成良好的常规习惯也很重要。

 王老师:规则的制定要着眼于孩子的发展,如何抓好幼儿的一日活动常规,我们的心得是:教师认真制订一日活动计划,各个环节的过渡要相当的紧凑,主配班老师之间的配合也要相当默契。在环节过渡时是幼儿比较混乱的时候,教师不能让幼儿无所事事,除了认真上好每个活动外,必要时还可以同他们一起进行小游戏。另外,让幼儿参与规则的制订也有利于良好常规的培养。如在“贴人”的游戏中,以前让幼儿三人一组玩,但总有幼儿轮不到,后来经过幼儿自己讨论,干脆六人一组,这样决定,效果果然不错,这样有更多幼儿参与游戏的同时也解决了常规问题。【幼儿园教科研活动记录】

 李老师:角色游戏中的常规也尤为重要。教师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游戏条件,提供充足的、丰富的、可塑性强而富有吸引力的游戏氛围。教师要以好朋友的身份出现在他们眼前,无意中灌输孩子各种知识的储备,潜移默化的把规则印入孩子的脑海。教师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就可以丰富幼儿游戏的内容和情节。如此轻松的引导可以让孩子既自由又自觉地遵守规则。

 王老师: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逐步形成规则意识。就拿角色游戏来说吧,教师可以以一种角色的身份参与在幼儿的游戏中,通过教师与幼儿、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互动对幼儿的游戏规则进行指导。另外,可以让幼儿通过相互间的讨论来解决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需充当一个参与者、发问者、倾听者和解决问题的帮助者。充分体现幼儿的主动性。

 程老师:各项规则的制定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教师要明确该用什么心态来维持班上的常规,当孩子做出违反常规的举动时,我们要了解是什么原因让孩子无法遵守规则,是忘记了?是不懂?还是孩子的生理、心里还没有发展出足够的自制力?有时问题不一定都出现在孩子身上,也许是某一项常规根本不适合该年龄层的孩子,所以常规的制定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让他们尽可能的了解一日生活的安排,如果各个环节过渡紧凑、有序,那么良好的一日常规的形成也并非难事。

 李老师: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树立常规。中班的幼儿,自我意识强,他人意识差,行为表现中处处以自我为主,我们可以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认识自我,自我协调,让他们知道要礼貌待人,从而对事物有一种正确的态度,慢慢形成一种常规意识。【幼儿园教科研活动记录】

 石老师:的确,规则的制定要着眼于孩子的发展。规则的实施要推动孩子的发展。要让孩子在自由的活动中理解纪律,要让他们由理解而愉快地接受和遵守集体的规则。

 后记:本次教研活动中每位教师就自己遇到的问题或普遍存在的现象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讨论的过程中有部分教师的观点和看法相似,为了便于整理,我们将相同的观点收集在了一起。另外,交流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实例也不一一列举了。教研教研活动是教师交流的平台,是一次相互学习的机会。教师们在交流与学习中不断地成长与成熟!

 幼儿园教科研活动记录(二):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 4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表

 幼儿园教科研活动记录(三):2015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

 第 1 篇: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

 教研活动时间:2015 年 2 月 25 日

 教研活动地点:幼儿园教研室

 教研活动主持人:李燕

 参加对象:全体教师

 活动实录:

 主持人:在一日常规中,教师制定的常规就是要确保幼儿安全,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及自我管理能力。规则的制定原本为了促进幼儿的良好发展,它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最终目的。但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往往存在着为管而管的误区。我们中班级部就”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一日常规”这一主题进行教研活动。中班全体教师带着自己的经验与心得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

 王老师:常规是社会的客观存在,幼儿期是个体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逐步认识、理解和掌握活动中的常规是必要的。常规对幼儿秩序感的建立及保障幼儿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常规的培养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一项长期的延续性工作,教师要注意从多种途径来对幼儿进行常规方面的培养。今天就请各位老师围绕主题,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赵老师:让孩子形成一种规则意识。首先让孩子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一些小细节不能忽略掉了,例如:锻炼后要洗手。为保持环境整洁,洗手后的水要尽量甩在水池里等。其次,教师要督促孩子将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好,从而逐渐形成一定的规则,如洗手时不玩水,午睡时不和别人说话等,这都需要教师给幼儿一个明确的概念,并且要一如既往的实施下去,让孩子慢慢形成一种规则意识,久而久之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秦老师:常规的制定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尊重幼儿的要求。幼儿一日常规的培养,还要注意趣味性,例如:认识小水杯、毛巾的标志时,如果由教师指定,幼儿就不容易记住,效果就极差。我们要注意从幼儿兴趣出发,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喜欢的图案贴在小水

 杯、毛巾架上,再经过教师平时检查、询问进行强化,幼儿便能在很短的时间里认识自己的物品,因此常规的制定从兴趣出发很重要。

 岳老师:运用榜样示范法,让幼儿自觉遵守常规,富浅显的道理于榜样事件中,为幼儿提供正确范例,引起幼儿模仿,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为主,生活经验有限,只有具体生动的形象提供给幼儿才能引起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学习模仿的兴趣。要大声地批评一个人还不如笑着表扬另一个人。

 张老师:首先,教师要做个有心人,提高孩子对教师的信任和喜爱,教师要注意抓住幼儿的心理,用爱心去博得幼儿信任,特别是一些”个性幼儿”。其次,树立榜样,要给孩子以正面的指导,孩子是最爱模仿教师的,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进入孩子的脑中,教师一些好行为都在无意中被孩子模仿并接受着。因此,我们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只有这样,幼儿的常规才会严谨有序。再次,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自觉自愿的形成良好的常规习惯也很重要。

 王老师:规则的制定要着眼于孩子的发展,如何抓好幼儿的一日活动常规,我们的心得是:教师认真制订一日活动计划,各个环节的过渡要相当的紧凑,主配班老师之间的配合也要相当默契。在环节过渡时是幼儿比较混乱的时候,教师不能让幼儿无所事事,除了认真上好每个活动外,必要时还可以同他们一起进行小游戏。另外,让幼儿参与规则的制订也有利于良好常规的培养。如在”贴人”的游戏中,以前让幼儿三人一组玩,但总有幼儿轮不到,后来经过幼儿自己讨论,干脆六人一组,这样决定,效果果然不错,这样有更多幼儿参与游戏的同时也解决了常规问题。

 李老师:角色游戏中的常规也尤为重要。教师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游戏条件,提供充足的、丰富的、可塑性强而富有吸引力的游戏氛围。教师要以好朋友的身份出现在他们眼前,无意中灌输孩子各种知识的储备,潜移默化的把规则印入孩子的脑海。教师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就可以丰富幼儿游戏的内容和情节。如此轻松的引导可以让孩子既自由又自觉地遵守规则。

 王老师: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逐步形成规则意识。就拿角色游戏来说吧,教师可以以一种角色的身份参与在幼儿的游戏中,通过教师与幼儿、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互动对幼儿的游戏规则进行指导。另外,可以让幼儿通过相互间的讨论来解决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需充当一个参与者、发问者、倾听者和解决问题的帮助者。充分体现幼儿的主动性。

 程老师:各项规则的制定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教师要明确该用什么心态来维持班上的常规(李老师: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树立常规。中班的幼儿,自我意识强,他人意识差,行为表现中处处以自我为主,我们可以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认识自我,自我协调,让他们知道要礼貌待人,从而对事物有一种正确的态度,慢慢形成一种常规意识。

 石老师:的确,规则的制定要着眼于孩子的发展。规则的实施要推动孩子的发展。要让孩子在自由的活动中理解纪律,要让他们由理解而愉快地接受和遵守集体的规则。

 后记:本次教研活动中每位教师就自己遇到的问题或普遍存在的现象进行了热烈的讨

 论,讨论的过程中有部分教师的观点和看法相似,为了便于整理,我们将相同的观点收集在了一起。另外,交流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实例也不一一列举了。教研教研活动是教师交流的平台,是一次相互学习的机会。教师们在交流与学习中不断地成长与成熟!

 第 2 篇: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

 教研活动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进步为目的,以学校课程实施过程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专业研究人员为合作伙伴的以校为本的实践性研究活动。幼儿园教研活动也是如此,我特意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范文的相关材料,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帮助。

 幼儿园教研活动实录

 以小班幼儿生活行为习惯培养为主题的互动式研讨

 ●教研活动时间:20xx 年 xx 月 xx 日

 ●教研活动地点:幼儿园办公室室

 ●教研活动主持人:姜治平

 ●参加对象:小班组全体成员

 ●活动实录:

 主持人:

 我给大家呈现了一个老师,请你帮帮我?的教育案例,这也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每个老师都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什么现在孩子越来越活跃了,而生活独立能力却越来越疲软了,今天我们就以孩子的生活行为习惯这个话题为例开展互动研讨,希望大家能各抒己见,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与大家进行交流和沟通。

 教师互动研讨:

 计老师:

 首先我觉得,对于小班的孩子,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靠一次两次就能达到教师预期效果的,孩子很容易忘记,例如:让孩子排队这个环节,为了让幼儿养成有序排队的习惯,我就在一日活动中进行练习,上厕所练习、户外活动练习、吃饭练习,每一次老师都要不断重复排队的要求,幼儿才能一个跟着一个排队。

 崔老师:

 确实,对小班孩子的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件难事。有的时候,在我们成人看来是很简

 单的一个要求,然而要在孩子身上达成的话,老师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就如刚才计老师提到的幼儿排队练习,我也在班上训练了很多次,但是效果总是不明显,我让孩子排一条直线,也就是纵向排队,孩子要么这里断开来了、要么那里挤在一起了、要么这里弯曲了、要么那里有几排了,真的是很费时间,很费精力。

 主持人:

 刚才两位老师结合了自己工作的实践,谈到了自己的困惑孩子的排队练习,老师要让孩子排成一个直线的队形,我就在想,孩子理解什么是直线吗?如果孩子还没有直线的概念,那么我们老师是否首先要让孩子接受直线的概念呢?有了概念的内化,孩子才可能在行动上得以体现。

 孙老师:

 这倒是个问题的关键所在,孩子还没有直线和...

推荐访问:幼儿园教学科研活动经验材料 科研活动 经验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