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学校食堂食物中毒案例8篇

时间:2022-08-14 08:48:00 来源:网友投稿

学校食堂食物中毒案例8篇学校食堂食物中毒案例 学校食堂常见食物中毒防控 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804 最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PART01一 病原菌 好发食品1、沙门菌属食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食堂食物中毒案例8篇,供大家参考。

学校食堂食物中毒案例8篇

篇一:学校食堂食物中毒案例

食堂常见食物中毒防控

 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804

 最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PART 01 一

 病原菌

  好发食品 1、沙门菌属食物中毒 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肠炎沙门菌 动物性食品 2、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金黄色葡萄球菌 蛋及蛋制品、肉制品、剩米饭 3、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 蜡样芽胞杆菌 剩饭、米粉等 4、副溶血型弧菌食物中毒 副溶血型弧菌 海产品或腌菜 5、 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 致病性大肠杆菌 各类食品 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

 1.沙门氏菌 易污染 食物 :禽、肉、蛋、鱼、奶类及其制品等

 • 中毒 临床 症状 :潜伏期一般12-24小时,短的数小时,长则2-3天。以急性胃肠炎为主,主要症状有呕吐、腹泻、腹痛,粪便为黄绿色水样便,有时带脓血和粘液。一般发热38℃-40℃。重病人出现寒战,惊厥,抽搐和昏迷病程为3-7天,一般预后良好。老人,儿童和体弱者如不及时进行急救,可导致死亡。

 • 防范措施:储存中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食用前加热煮透。

 6 解读: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

 在我国,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占细菌性食物中毒首位。沙门氏菌也是美国食物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每年在美国大约报告40,000例沙门氏菌感染病例,每年大约有1,000人死于急性沙门氏菌感染。在欧盟食物中毒报告中,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占第二位。

 7 解读: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蛋、家禽和肉类产品是人类感染沙门氏菌的主要传播媒介。最常见引起食物中毒的沙门氏菌有鼠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等,这类细菌在外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较强,在水、牛乳及肉类食品中能生存几个月,其繁殖的最适温度为37℃,乳和乳制品中的沙门氏菌经巴氏消毒或煮沸后会迅速死亡。

 解读: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

 沙门氏菌广泛存在于家禽、家畜及鼠类粪便里,极易污染到食品。各种家禽、家畜在喂养、屠宰、运输、包装等加工处理过程中均有污染的机会。如家禽、家畜屠宰时的卫生条件差,肠腔的沙门氏菌就可污染肉类。此外,肉类等也可在贮藏、市场出售、厨房加工等过程中通过各种用具或直接互相污染,其中在零售市场购买的生肉有1%-58%污染了沙门菌。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发生与食物中沙门氏菌含量、致病力以及个体易感性等因素有关。肠炎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可产生肠毒素,改变小肠黏膜细胞对水和电解质的吸收导致腹泻,严重者可致脱水、酸中毒、休克直至死亡。

 案例:学生食用沙门氏菌污染的面包导致食物中毒

 •

 某中学部分学生发生食物中毒,原因系食用沙门氏菌污染的不洁糕点所致急性胃肠炎,不洁糕点由某西饼店制作 配送到学校超市,相关部门查封了涉事企业并立案调查。

 案例:某小学 194 名学生食用沙门氏菌污染的面包导致食物中毒

 某小学194名学生出现呕吐、腹痛等症状。经疾控部门检验判定,为学校采购的面包受到沙门氏菌污染所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吊销了面包生产企业的食品生产许可 证,并处以罚款10万元。区公安局对该食品生产企业予以刑事立案,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案例:百余学生食物中毒

  某中学116名初中生食物中毒,其中44名是今年参加中考的初三学生。经查,中毒事件是因为学校自办小卖部销售假冒伪劣面包所致。该小卖部从本地一家无生产许可证、无营业执照的黑作坊低价购进假冒“毛毛虫”面包然后向学生卖出,致使该中学116名初中学生不同程度发生中毒。

 经检测,“毛毛虫”面包和“椰蓉”面包均含有都柏林沙门菌。县人民法院对中学副校长、后勤管理处主任二人涉嫌玩忽职守、受贿一案进行了公开审理。

 案例:3所学校肠炎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

  3所学校发生疑似食源性疾病暴发,发病学生共89例,分布在7家医院。通过溯源调查,查明事件为肠炎沙门氏菌引起的跨区暴发,问题食品为某公司生产的麦辣鸡腿汉堡,污染源为大连某公司生产的鸡肉原料。追溯的关键是在剩下的汉堡和病人的粪便中,通过分子生物学的方式查到了共同的病源肠炎沙门氏菌。

 案例:

 某大学军训新生D群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

 某大学楚天学院26名军训新生在学校食堂食用早餐后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调查人员对可疑食品、食品原料、病人粪便、呕吐物抽样,经检测:1份三明治、9名患者的粪便中均检出D群沙门氏菌,该事件为沙门氏菌污染三明治而导致的食物中毒。

 2.金黄色葡萄球菌 易污染 食物 :蛋及蛋制品、熟肉制品、裱花蛋糕、含淀粉食品、剩饭、米糕等

 金黄色葡萄球菌 •

 简称为金葡菌,健康人的咽喉、鼻腔、皮肤上常有它的踪迹,伤口化脓感染处和上呼吸道感染者的鼻腔更是它的主要聚集地,上呼吸道感染者的鼻腔带菌率超过80%。常污染蛋白质或淀粉含量丰富的食品,如:奶和奶制品、肉和肉制品、糕点、剩饭等。

 •

  金葡菌本身的杀伤力有限,但如果在食物中大量繁殖,就可产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这种毒素才是真正的“致病元凶”,它的耐热性很强,普通的烹煮过程无法将其完全破坏。患者在摄入含有金葡菌肠毒素的食物后,会出现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

 • 中毒 临床 症状 :进食后2-4小时内出现剧烈而频繁呕吐(喷射状),可吐出胆汁和血性胃液。并有头痛、恶心、腹痛、水样便腹泻等。

 • 防范措施:禁止患皮肤化脓性感染、上呼吸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者加工、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熟肉、奶、蛋及其制品等应冷藏存放,并及时食用。

 案例:某幼儿园 金黄色葡萄球菌 食物中毒

  某幼儿园及其分园数十名师生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不同程度的情况。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情况综合诊断,27人符合食物中毒定义。

 该起事件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引发中毒的食品是外采的蛋糕。

 •

 案例:餐饮配送引起的某小学 185 名学生 金黄色葡萄球菌 食物中毒

 •

  某餐饮配送公司给学校配送午点:红豆糕,引起185名学生食物中毒。

 •

 经调查:餐饮配送公司于10日22时开始浸泡红豆到11日1时,凌晨3点开始蒸糕,每盘蒸30分钟,蒸熟后放入凉冻间晾粉、分切,到6点完成。11日送至学校。

 •

 经检测引起中毒的食品是11日课间餐,课间餐食品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常温下存放时间过长,葡萄球菌大量繁殖并产生肠毒素,是导致这起中毒事件的直接原因。

 案例:幼儿园100多名儿童食物中毒

  某市3家幼儿园100多名儿童出现疑似食物中毒情况。

  区人民检察院通过其官方微博发布消息“3家幼儿园多名儿童食物中毒案” 犯罪嫌疑人彭某被批准逮捕。

 经现场调查,犯罪嫌疑人彭某在“ 吉利蛋糕店 ” 生产制作草莓卷的过程中,因生产加工场所、设施等不符合要求及原材料贮存、食品加工、分离、清洁消毒等操作不规范,导致草莓卷被金黄葡萄球菌污染,引发食物中毒 。

 易污染 食物 :米粉、米饭、凉拌菜等

 3.蜡样芽胞杆菌

 • 中毒 临床 症状 :

 • 呕吐型:潜伏期短,30分钟—2小时左右 ,症状以恶心、呕吐为主,并有头晕、四肢无力等。

 • 腹泻型:潜伏期8—16小时,以腹痛、腹泻为主。

 • 防范措施:食品及时冷藏存放防止污染。剩饭、剩菜应放在低温保存。剩饭、剩菜在食用前一定要彻底加热。

 解读:蜡样芽孢杆菌 ( ( 一 ) 病原 1. 病原菌

 6 6 小时后形成芽胞

 16 ~ 50℃ 繁殖并产生毒素

 不耐热

 100℃

 20 分钟灭活

 2. 肠毒素

 腹泻毒素

 呕吐毒素

 ( ( 二 ) 流行病学特点 1. 季节性

 夏秋季多发

 2. 中毒食品

 以米饭、米粉最多(感官正常)

 ( ( 三 ) 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呕吐型

 呕吐毒素刺激呕吐中枢

 腹泻型

 肠毒素使肠粘膜细胞分泌增强

 24 •

  某中学发生一起学生集体性食物中毒事故 。

 案例:

 中学生 集体食物中毒案 青岛

 25 •

 学校与某酒店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签订食堂托管合同,由后者为学校师生提供早、午餐服务。

 • 被告人 寇某任食堂执行经理,负责食堂饭菜加工管理工作。

 • 被告人许某于2012年5月14日任食堂厨师长。

 • 依照被告人寇某设立的规定,厨师长许某通常会将每天剩余的米饭放置于蒸箱内,常温保存,并在次日将米饭加工后再出售给学生食用。

 • “5月25日,共有1100余名在校学生就餐。11时50分,食堂开始分发午餐。下午1时起,部分学生开始出现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被分别送往附近医院就诊。经调查,该事件为一起因食用蜡样芽孢杆菌污染的隔夜米饭引起的食物中毒事故,中毒人数共计147人”。

 案件调查情况:

 剩米饭导致 147 人中毒

 26

 •

 法院认为,被告人寇某、许某行为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

 •

  依照相关法律,市南法院判决:

 • 被告人寇某犯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并处罚金5000元。

 • 被告人许某犯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 判决: : 经理厨师被判有期徒刑

 易污染 食物 :普遍存在于鱼、虾、蟹、贝类和海藻等海产品中,目前在淡水产品中也有发现。

 4.副溶血性弧菌

 • 中毒 临床 症状 :潜伏期一般10小时左右。出现上腹部阵发性绞痛、腹泻。腹泻多为水样便,重者为黏液便和黏血便、但少有里急后重。多数患者在腹泻后出现恶心、呕吐。呕吐、腹泻严重,失水过多者可引起虚脱并伴有血压下降。

 • 防范措施:及时冷藏存放防止污染。剩饭、剩菜应放在低温保存。剩饭、剩菜在食用前一定要彻底加热。不食用浅海鱼虾刺身如基围虾刺身等食物。食品储存防止交叉污染。食用前加热煮透。

 解读:副溶血性弧菌 • 致病性弧菌中的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海洋细菌,具有嗜盐性,主要来源于海鱼、虾蟹、贝类和海藻等海产品,以及含盐分较高的腌制食品,如咸菜、腌肉等。这种菌存活能力强,在抹布和砧板上能生存1个月以上,海水中可存活47天,致病性强,但对酸敏感,在普通食醋中5分钟即可杀死;对热的抵抗力较弱。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多发生在6~9月份高温季节,海产品大量上市时。中毒食品王要是海产品,其次为咸菜、熟肉类、禽肉、禽蛋类,约有半数为腌制品。中毒原因主要是烹调时未烧熟、煮透,或熟制品污染后食用前未再彻底加热。

 • 墨鱼的带染率为93%; 带鱼为41.2-95.4%; 黄鱼为29.3%; • 梭子蟹为79.8%; 海蟹为94.1%; 蛤为22.5-93.4%; 对虾为43.3%; • 夏季海产品的平均带染率高达94.8。

 案例:

 某中学食堂员工带病上岗导致 200 余学生食物中毒

 •

 2000年9月20日早上8:00某中学学校校医室接到第一批病人,共9人,主诉不舒服、恶心、呕吐、拉水样便,当日登记 19人。2000年9月21日,凌晨2:00-6:00,发病已达30多人。下午18:00,58人。当晚21:00,100多人。2000年9月22日凌晨2:00,在海南中学校医室就诊人数达238人。入院治疗的学生219人。

 •

 经调查中毒餐次、中毒地点在海南某中学第三食堂的9月19日的晚餐,由于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致病菌继续污染食品,学生继续进食被污染的食品,中毒人数不断扩大。

  经调查:厨师龙**于9月16日回老家文昌看望父母,在家曾进食海鲜,17日回校上班,19日下午15:00开始发病 ,腹泻多次。实验室检测:

 16份样品检出副溶血性弧菌阳性(发病学生7例、厨房炊事员8例、第三食堂的一个砧板副溶血性弧菌阳性)

 5.致病性大肠杆菌 易污染 食物 :各类食品,尤其是熟肉食品、蔬菜、豆苗和水果。

 • 中毒 临床 症状 :

 • 肠胃炎性:潜伏期4-10小时左右 ,症状为骤然脐周围剧痛、腹泻,并有发热,少见呕吐。病程1-3天,预后良好。

 • 急性菌痢型:潜伏期48—72小时,症状为腹痛(里急后重)、腹泻(脓血便)为主,并有发热。病程1-3天,预后良好。

 • 出血性肠炎型:潜伏期3-4天,症状为腹泻(先水便后血便),并有发热。病程10天,致死率3%-5%。

 • 防范措施:食物加工前要彻底清洗干净,处理食物前彻底清洗双手,加工食物时要彻底加热,食品要分类低温保存防止污染。

 案例:德国O104:H4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暴发 • 2011年5月8日至7月26日,德国发生一起由O104:H4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暴发疫情,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和血性腹泻发病率明显增加。截至7月25日,德国国内共报告暴发病例4321例,死亡50例。

 • 欧盟工作小组的溯源调查认为,可能为葫芦巴豆种子受到O104:H4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污染所致。

 最常见的有毒动、 植物食物中毒 PART 02 二

 1.高组胺鱼类

 • 中毒 机理:

 • 主要是海产鱼中的青皮红肉鱼,如鲐鱼、鲭鱼等,这些鱼皮下肌肉的血管系统比较发达,血红蛋白含量较高,含有较多的组胺酸。鱼体腐败时,污染的细菌(如组胺无色杆菌等)产生的组氨酸脱羧酶使鱼体中组氨酸脱羧生成组胺,引起过敏性食物中毒 。

 • 中毒临床症状 :

 • 潜伏期一般为0.5-1小时,短者只有5分钟,长者4小时。

 • 脸红、头晕、头痛、心跳加快、脉快、胸闷和呼吸促迫、血压下降,个别人出现哮喘。

 • 防范措施:

 • 防止鱼类腐败变质,保证在冷冻条件下运输和保存鱼类。

 • 拒食腐败变质鱼类。

 • 食用鲜、咸的青皮红肉类鱼时,烹调前应去内脏、洗净,用水浸泡几小时,烹调时放醋、酸菜或山楂,可以使组胺含量下降。

 2.发芽马铃薯

 • 中毒 机理:

 • 马铃薯发芽或部分变绿时,其中的龙葵碱大量增加,烹调时又未能去除或破坏掉龙葵碱,食后发生中毒。尤其是春末夏初季节多发。

 • 中毒临床症状 :

 • ...

篇二:学校食堂食物中毒案例

1学校食物中毒处理学校食物中毒处理和案例分析和案例分析麻江县卫生监督局麻江县卫生监督局杨杨20201010年年8 8月 月 · ·贵州丽丽贵州 · ·麻江麻江

 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 0 0 9 年2 月2 8 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 食品:

 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 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食品安全:

 指食品无毒、 无害, 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 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 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3 3• 食源性疾病:

 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 中毒性等疾病。•• 食品安全事故:

 指食物中毒、 食源性疾病、 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 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4 4• 《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 ------食物中毒:

 是指食用了 被生物性、 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 亚急性食源性疾患。• 《食品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 ------食物中毒:

 指摄入了 含有生物性、 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 的急性、 亚急性疾病。

 5 5GB14938GB14938• 中毒食品:

 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并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细菌性中毒食品:

 指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真菌性中毒食品:

 指被真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品。

 6 6• 动物性中毒食品, 主要有二种:a.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动物或动物的某一部分当做食品;b.在一定条件下, 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成分的可食的动物性食品(如鲐鱼等)。

 7 7• 植物性中毒食品, 主要有三种:a.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植物或其加工制品当做食品(如桐油、 大麻油等);b.在加工过程中未能破坏或除去有毒成分的植物当做食品(如木薯、 苦杏仁等):c.在一定条件下, 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成分的可食的植物性食品(如发芽马铃薯等)。

 8 8• 化学性中毒食品, 主要有四种:a.被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污染的食品;b.指误为食品、 食品添加剂、 营养强化剂的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c.添加非食品级的或伪造的或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营养强化剂的食品, 以及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d.营养素发生化学变化的食品(如油脂酸败)。

 9 9食物中毒特征食物中毒特征◆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 未食用者不中毒。

 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 发病很快停止。◆潜伏期较短, 发病急剧, 病程亦较短。◆所有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1 010二、 我省食物中毒发生概况二、 我省食物中毒发生概况• 发生率较高• 农村较多• 中毒原因查明率较低• 死亡率较高

 1 11119971997------20092009•••••••••••••••32

  1643

  4. 25

 11

  0. 6750

  1718

  4. 44

 47

  2. 7445

  1382

  3. 57

 55

  3. 9874

  1882

  4. 86

 24

  1. 2670

  2527

  6. 55

 23

  0. 9144

 979

  2. 52

 10

  1. 02135

  2563

  6. 62

 62

  2. 42255

  5305

 13. 71

 72

  1. 352005

  201

  2599

  6. 61

 33

  1. 272006

  154

  2250

  5. 72

 33

  1. 4738

 446

  1. 14

 16

  3. 5922

 462

  1. 18

  1

  0. 2276

  1304

  3. 3417

  1. 30

 1 2121 997~~2009年共发生食物中 毒1 1 96起, 中 毒25060 人 ,死 亡 404 人 。1 .1 4/1 0~~1 3.71 /1 0 万 不 等 ,0. 22%--3.98%。从总体上看, 各年度中毒起数及中毒人数有逐年上升趋势, 其间有少许波动。

 而2003年至2006年中毒起数及中毒人数上升明显。

 2007年后又有下降的趋势。发 病 率 从中 毒 死 亡 率 为

 1 31320092009年全省食物中毒概况年全省食物中毒概况• 该年度1 ~1 2月 全省共发生食物中毒76起, 中毒人数1 304人, 死亡人数1 7人。中毒类型:

 化学5起, 微生物7起, 有毒动植物27起, 不明 原因 或尚未查明 37起。• 发生在餐饮、 食堂的食物中毒24起(其中餐饮服务单位1 2起,他集体食堂2起), 中毒人数51 7人, 死亡人数0人。

 中毒类型:

 微生物2起, 有毒动植物7起, 不明原因或尚未查明1 5起。10, 其

 1 414• 发生在家庭食物中毒34起, 中毒人数520人, 死亡人数1 6人(其中2人死于误食马桑果, 9人死于有毒蘑菇,5人死于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产生一种米酵菌酸毒素)

 。

 中毒类型:

 化学4起, 微生物4起, 有毒动植物1 5起, 不明原因或尚未查明1 3起。• 发生在其他食物中毒1 8起, 中毒人数267人, 死亡人数1 人(死于原因不明)

 。

 中毒类型:

 化学1起, 微生物1 起, 有毒动植物5起, 不明原因或尚未查明1 1 起。

 1 515• (一)

 造成农村集体中毒原因:

 加工场所简陋, 无基本卫生设施, 加工人员未进行健康体检, 操作习惯和个人卫生差, 食品储存不当;• (二)

 造成家庭中毒原因:

 缺乏采购食品基本常识, 误食野生马桑果、 采食野生蘑菇、 食用霉变米面制品;

 1 616• (三)

 造成餐饮单位中毒原因:

 小型餐饮单位卫生意识不强, 基础卫生设施普遍较差, 从业人员素质低下, 卫生问题较突出;•• (五)

 造成建筑工地中毒原因:

 目前我省建筑工地均采用施工队或班组承包施工, 没有统一的建筑工地职工食堂, 多是以班组或老乡 之间数人搭建简易临时伙房自行加工制作饭菜就地就餐, 无基本卫生设施和食品储存条件。

 1 717

 1 8182006年9月29日上午1 0时, 某学校校医室陆续接到由老师带来或自行到校医室就诊的学生多人, 经询问情况,约1 3名学生出现腹痛、 恶心、 呕吐症状。

 1 919• 处理思路:

 作简要初步了 解后, 确认是否发生了 食物中毒?•( 相关背景)

 该学校共有26个班, 学生总数1237人, 食堂仅提供课间餐, 就餐时间为上午9:00, 当天就餐人数为1062人, 学生就餐场所为各班教室; 出现症状的学生均集中在两个班级。

 该两个班学生共有学生88名, 两个班级分设在不同楼层。初步判定病例数为13名。

 患者主要症状为呕吐, 多为2次~ 5次, 个别 出 别 腹痛 , 无腹泻、 发热、 头晕、 头痛、 视力模糊、 手脚麻痹等症状。

 无危重、死亡病例。

 当日 课间餐, 食品为三鲜冬瓜汤, 扬州炒饭。

 2020患者集中发病时间为当日1 0时~1 1 时之间, 最早发病时间是1 0时05分。• 思考1 、 传染病(胃肠型感冒)? 早上到校时该二个班学生未见异常。• 思考2、 因暴饮暴食而引起的胃肠炎 ? 过敏变态反应性疾病? 吃了 某种食品(鱼、 虾、 牛奶等)而发生的疾病?• 思考3、 饮用水出问题? 学校供桶装饮用水但不是每个患儿都喝了。

 2121•《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 GB14938—94)“”•从这一定义不难理解, 因 暴饮暴食而引 起的胃 肠炎; 因 吃了 某种食品( 鱼、 虾、 牛奶等)而发生的免疫变态反应性疾病; 经食品而感染的肠道传染病( 如伤寒)

 和寄生虫 病都不属于食物中毒的范围。

 2222• 疑似食物中毒? ?◆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 未食用 者不中 毒。

 停止食用 中 毒食品后, 发病很快停止◆潜伏期较短, 发病急剧, 病程亦较短◆所有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

 2323• 启动应急预案:• ( 一)

 马上报告学校领导, 启 动应急预案统筹处理该事件, 学校主管领导立即指挥应急抢救工作, 协调指挥以下工作:

 2424(二)

 向上级及有关部门报告(二)

 向上级及有关部门报告• 1• ①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 地址和时间;• ②中毒人数, 主要中毒症状;• ③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 ④中毒发展的趋势及已采取的措施和需要协助解决的问题。

 2525• 2• ①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 地址和时间;• ②中毒人数, 主要中毒症状;• ③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 ④中毒发展的趋势及已采取的措施 。

 2626报告时限:

 卫生部报告时限:

 卫生部《故处理办法故处理办法 》 》《食物中毒事食物中毒事• 第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发生在管辖范围内的下列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 实施紧急报告制度:• ( 一)

 中毒人数超过30人的, 当于6小时内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二)

 中毒人数超过1 00人或者死亡1 人以上的,应当于6小时内上报卫生部, 并同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2727• (三)

 中毒事故发生在学校、 地区性或者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的应当于6小时内上报卫生部, 并同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四)

 其它需要实施紧急报告制度的食物中毒事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报告。

 2828• (三)

 学校领导召集各班主任会议,说明情况要求各班主任按正常教学进程上课, 并密切观察全体学生的身 体状况, 稳定学生情绪, 发现不适者及时送校医室诊治, 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羊群反应”。

 2929• (四)

 校医密切观察病情, 对患病学生按情况轻重进行分类处理:• 1 、 症状稍重由专门老师护送, 用校车送医院处理;• 2、 症状轻微经对证处理后在校医室观察;• 3、 如中毒学生较多, 情况紧急时, 可打1 20请医院派人来校急救, 采取抢救措施

 3030• (五)

 副校长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保障学生转送医院用机动车、 预防服药的药品、 消毒用品到位。

 3131• ( 六)

 总务主任、 食堂负责人对食堂保留现场, 保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原料; 及盛装可疑食物的容器、 工具、 用具;•保留 病 人粪便、 呕吐物( 最好是用 药前)

 。

 要协助卫生部门作带菌检查和取证工作, 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3232• (七)

 预防性服药; 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 发生病例较多的二个班的同学集体预防性服药, 由班主任看服到口。

 3333••1 、 专人应对新闻媒体。

 (避免众说纷纭, 口径不一)2、 及时、 准确公布事故事实和真相。

 (让自身成为媒体的主要信息来源, 以减少无端猜测和以偏概全)3、 表明学校和相关部门态度和立场, 已采取的措施。(满足公众特别是学生家长知情权)••

 3434• (九)

 后继追踪工作; 下午上学后对没到校上课的学生由班主任及时了解缺课的原因, 发现异常及时上报校医。

 3535• (十)

 总结经验:• 处理在事故中应负有责任的人员, 制定出预防类似事故发生的方案。

 3636步骤三、 卫生部门调查步骤三、 卫生部门调查•••1 、 中毒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2、 食谱调查;3、 食品的加工、 销售过程调查; 9月29日课间餐扬州炒饭所用的米饭为9月 28日 晚蒸煮后用塑料盆盛装后放置食堂就餐大厅内的就餐台上存放,至9月29日早上7时加入火腿、 青豆、 玉米, 分锅炒制, 于8时制作完成 。4、 实验室检查; 学生用饭盒、 留样食品细菌检测培养为腊样芽胞杆菌阳性。•

 3737• 结论:

 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 蜡样芽胞杆菌中 毒食品主要为剩米饭、粉、 甜酒酿、 剩菜、 甜点心及乳、 肉类食品。

 中毒多因食品在食用前保存温度较高和放置时间过长, 中毒季节以夏季、 秋季为多。

 蜡样芽胞杆菌在1 5℃以下不繁殖,剩饭、 剩菜应放在低温保存。

 3838• 存放条件不当!课间餐扬州炒饭所用的米饭为9月28日晚蒸煮后用塑料盆盛装后放置食堂就餐大厅内的就餐台上存放, 违反《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 第二十一条第(六)

 款“在烹调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2小时)

 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 0℃的条件下存放”。

 3939•2003年9月 8日 某学校2003级学生约700人到某基地进行新生入学军训。

 从第2天起陆续有学生出现腹痛、 腹泻、 恶心、 呕吐、 发热等症状, 至1 1 日 校领导获悉报告时已军训第3天, 发病人数约1 00多人。

 4040处理措施处理措施• 一、 学校领导接报后:•1 、 通知校医室负责人马上随校领导前往军训基地实地了解情况。•2、 校医室立即将现有的有关药物装箱、带药并派出医务人员即时赶往军训基。•3、 总务主任马上将事件报告市卫生监督所请求派人前往协助处理事件。

 ( 卫生部门是中午1 1 点40分接到报告)

 4141• 二、 现场情况调查:

 (下午1 点多到达现场)•参加该次军训的新生720人, 全部集中在军训基地食堂就餐, 无外出就餐史。从军训第2天起陆续有学生出现腹痛、 腹泻、 恶心、 呕吐、 发热等症状, 至校领导获悉报告时已军训3天, 发病人数约1 00人, 当 天有20多 人送就近人民医院就诊, 有1 0多人在军训基地医务室就诊,无危重、 死亡病例。

 4242• 军训基地食堂状况:•现场查看; 该食堂面积约1 50M2, 无卫生许可证, 无功能分区, 无三防设施,无贮藏室, 无配餐间, 全部食品、 原料采购均无索证, 砧板放在地上切青菜后用同一个砧板切外购的烧鹅(烧鹅未能出示供货方的卫生许可证)

 , 全部从业人员不能出示健康证、 卫生知识培训证。

 4343• 军训基地医务室状况:•现场查看; 当时约有1 0多名学生在医务室输液, 基地主诊医生说:

 “他是医学院毕业的”, 现场未能出示《医疗机构执业 许 可 证 》 、 未 能 出 示 《 行 医 许 可证》 、 上岗证, 连居民身 份证也未能出示。

 4444• 三、 军训基地负责人、 当地卫生部门意见•都认为学生娇气, 可能是水土不服。

 4545• 四、 实验室诊断:• 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检出致病菌; 亦未能确定中毒食品。• 结论:

 不明原因的食物中毒

 4646• 五、 现场处理措施;•1 、 症状较明 显者...

篇三:学校食堂食物中毒案例

安全事故案例及突发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种植业的源头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威胁 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卫生问题 新原料、新工艺带来的食品卫生问题 细菌性及寄生虫污染 工业化大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

 食 食 品 品 添 添 加 加 剂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食品都添加了 食品添加剂

  央视3·15 消费者权益日播出的 《“ 健美猪”真相 》 的特别节目,披露了河南济源双汇公司使用瘦肉精猪肉的事实。这是又一起“名优”企业的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引起全社会的惊谔!在此之前,曾有毒豆角、地沟油等多起食品安全问题让国民惊恐!

  瘦肉精被认为是肉制品业的“三聚氰胺”,通常是指盐酸克伦特洛,一种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将这类物质添加于饲料中,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减少饲料使用,使肉品提早上市,从而降低成本。目前全球136 个国家和地区都规定肉品不得检出瘦肉精。2009 年2 月,瘦肉精导致广州70 人中毒,成为近年最受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之一。

  媒体近日报道,多年来,上海一家馒头生产企业在生产馒头过程中添加色素、防腐剂,将白面染色制成玉米面馒头,工人还随意更改馒头的生产日期,而这样的“染色馒头”每天要生产3 万个,并进入了上海知名的华联、联华等多家超市。

  就在公众为染色馒头焦虑的同时,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大大小小的新闻事件还在相继发生,合肥的一些面馆老板通过使用一种叫做“牛肉膏”的添加剂,90 分钟让猪肉变牛肉,而青岛的餐馆则为吸引顾客用化学色素为菜调色,如做三黄鸡时,将大量的柠檬黄等合成色素涂到鸡皮上面,看上去颜色很诱人。看来,在食品消费领域,公众正在迎来一个神奇的现实,只要消费者喜欢什么味道,商家就可以“调制”出什么味道,欣赏什么样的颜色,商家就可以“调制”出什么样的颜色。

  李克强说,食品问题无小事,保障安全是大事。这直接关系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近期发生并查处的一些食品安全突出事件,都与食品生产经营中滥用或非法使用添加物有关,群众对此高度关注。要把整治食品非法添加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切入点,追踪溯源,加强全过程管理。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日

  李克强强调,食品非法添加危害性大,一旦发生问题,社会影响面广,容易引起连锁反应,必须高度重视。要以 《 食品安全法 》 为准绳,重典治乱,加大惩处力度,切实改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让不法分子付出高昂代价,真正起到震慑作用。一旦发现非法添加,要快查快处,第一时间查封问题产品,责令停产停业,并给予严厉经济处罚。对故意添加的,一律吊销证照、罚没设备,企业负责人不得再从事相关食品行业。

 我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将食品添加剂分为22类 防腐剂 抗氧化剂 发色剂 漂白剂 酸味剂 凝固剂 疏松剂 增稠剂 消泡剂 甜味剂 着色剂 乳化剂 品质改良剂 抗结剂 增味剂 酶制剂 被膜剂 发泡剂 保鲜剂 香料 营养强化剂 其他添加剂

 卫生部发布被滥用食品添加剂及非法添加物名单

  一是为数众多的食品经营企业小而乱,溯源管理难,分级包装水平低,甚至违法使用不合格包装物。 二是有些企业在食品收购、储藏和运输过程中,过量使用防腐剂、保鲜剂。 三是部分经营者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变质食品。还有的在农村市场、城乡接合部及校园周边兜售无厂名厂址、无出厂合格证、无保质期的“三无”食品、假冒伪劣食品,严重危害农民和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不规范

  食品生产加工领域 假冒伪劣问题突出 有的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有的滥用或超量使用增白剂、保鲜剂、食用色素等加工食品,有的掺杂使假,生产假酒、劣质奶粉,用地沟油加工食用油等。

  有的产地环境污染、污水浇灌、滥用甚至违禁使用高毒农药;有的饲养禽畜滥用饲料添加剂,非法使用生长激素及“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有的在水产养殖中滥用氯霉素等抗生素和饲料添加剂,造成虾、蟹、鱼等水产品质量下降 。初级农产品源头污染仍然较重

 动植物本身含有的天然毒素

 一些动物体内本身含有天然毒素:毒蘑菇中含有致命的有毒物质河豚鱼胆和血中含有致死性河豚毒素

 一些动植物因贮藏不当产生毒性物质发芽马铃薯芽眼处产生的龙葵素,可以引起人食物中毒

 加工处理不当,没有去除或破坏其有毒成分。未烧熟煮熟的刀豆(扁豆)可引起食物中

 第一部分食物中毒基本常识

 一、我国对食物中毒的定义食物中毒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物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物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不属于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不属于食物中毒。 由食品造成的慢性健康损害不属于食物中毒。

 二、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描述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经很少使用食物中毒的概念,经常使用的是“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由食物中毒发展而来的,是人们对疾病认识不断深入的体现 食源性疾病内涵更广泛,更能阐明疾病与饮食的关系 食品安全监管的目的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防止病从口入,这里的“病”,应是所有与饮食有关的疾病,而不仅仅指食物中毒

 三、食物中毒分类 细菌性食物中毒 :由致病菌或其毒素污染食物引起,发病率较高,病死率较低,有明显季节性。 化学性食物中毒 :被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污染或过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超过允许使用范围且造成中毒即可视为有毒有害物质),如农药、亚硝酸盐。病死率较高。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误食有毒动植物或因加工、烹调方法不当造成,如毒蘑菇、河豚鱼、四季豆等。 真菌及霉变食品中毒 :被真菌及其毒素污染造成,如霉变甘蔗。

  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食品,未食用者不发病,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 潜伏期短,发病急剧,病程亦较短 所有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 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 案例一:

 2001 年5 5 月 11 日晨3 3 时,某豆奶厂将 10 日生产的豆奶运送到各学校,大约9 9 点学生食用了这批豆奶,上年 11 点 30 分,开始有少数学生感到腹部不适,晚上 17 点以后中毒症状加重,部分学生出现剧烈腹痛和腹泻,于是陆续有家长将中毒的学生送往医院治疗。

  ① 该厂在生产豆奶过程中管式杀菌器出现故障,未能达到规定的杀菌温度; ②一名磨浆工腹泻数天仍坚持上岗操作,另外8 8 名豆奶生产工人所用的容器、用具、管道等生产前未消毒,造成交叉感染;③ 储存豆奶的冷库太小,生产的豆奶未能及时冷却 。

 案例二 2003 年9 9 月 17 日某市某国际学校,学生统一在学校食堂进餐,晚餐菜谱为青椒茭白肚丝、芋头炒肉片、炒白菜和香菇木耳茭白汤,其中肚丝为中午剩余且未冷藏的熟食。

 9 9 月 18 日凌晨1 1 时许出现首例病人,8 8 至 10 点陆续有学生发病,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呕吐,少数伴轻度发热,于是有 72 名学生送医院观察并当日出院,3 3 例较重学生,5 5 天后痊愈。

  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采集 17 日晚餐供应的半成品芋头及肉炒茭白、加工使用的抹布,均检验出副溶血性弧菌。该校食堂自起用至案发一直未领取食品卫生许可证,厨房工作人员均无健康证

  两起食物中毒案均发生在学校,中毒学生人数多,社会反响大;发病学生集中在一段时间内,愈后均良好;中毒原因一是从业人员有病仍坚持上班,卫生知识缺乏,消毒不严格导致病菌污染食品;二是学校从业人员使用剩菜,细菌迅速繁殖,致使中毒。

  类型:一个是豆奶中毒案,一个是剩菜中毒案;来源:前者是从校外购进的豆奶,后者是本校食堂内的剩菜;病菌:前者是致病性大肠杆菌,后者是副溶血性弧菌;中毒人数:前例为1345 人,后例为 75 人;控制结果:前例未及时控制,持续时间长,后例及时控制;持证情况:前例办理,后例未申办。

  1 1 、外源食品引发千名学生集体食物中毒,实在令人可怕,集体食堂必须严把食品采购关;2 2 、食堂剩菜诱发食物中毒,要求集体食堂必须强化内部管理;3 3 、餐饮从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卫生监督部门必须履行监督职责。

  集体食堂要高度重视食品卫生管理工作,要站在对党和人民负责的高度,采取一切措施,集中一切力量,全力做好食品卫生管理工作,杜绝各类中毒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六、食品安全警示 云南的4 4 月- 10 月气温较高,适合细菌等微生物生长繁殖。由于夏季人们经常食用凉拌生蔬菜等食品,一旦食物储存、加工不当,容易引起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夏、秋季又值各种植物和蔬菜采食期,加之农田、林果生产使用杀虫农药较多,容易发生因误食或加工不当引起食物中毒。

 七、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1 1 、防止生熟交叉污染2 2 、蔬菜水果充分浸泡洗净,去除农药残留3 3 、食品烧熟煮透。如豆浆煮透使其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彻底去除,四季豆加热时间不够使其中的皂素等未完全破坏4 4 、从业人员定期体检防止带菌污染食品5 5 、食品贮存环节:控制温度、湿度等,加强通风。剩余食品再食用前彻底加热,使食品中心温度达到 70℃ 以上6 6 、不食用未经加热处理的生食品(大型集餐)

 7、尽量购买有下列标志的食品

 8、不要到无证、无照摊点上购买食品脏乱

 8、要到正规的商店、超市和标准化的农贸市场购买食品

 9 9 、大型集餐禁止供应以下食品 生食水产品 外购散装熟肉制品 隔餐剩余食品 各类含有天然毒素及限制加工条件的食品,如:河豚鱼、鲜黄花菜、发芽马铃薯、四季豆、家畜肝脏、腌菜、不明野生菌等

 八、食品安全的几个时间要求 熟食、冷菜、西点操作前用紫外线消毒灯对专间进行空气消毒,消毒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室温不超过 25℃ ; 各类水果和青菜加工前要浸泡 30 分钟以上; 餐饮具摆放应在供餐前2 2 小时内进行; 菜肴制作完成至食用前不得超过2 2 小时; 食品留样 48 小时,每种不低于 100 克,用保鲜膜封好,置于2 2— 10 ℃ 专用冰箱冷藏保存。

 第二部分食品安全事故案例回放

 ㈠、1997年6月底至7月上旬,云南思茅地区发生群众自行采食蘑菇中毒事件,共有255人中毒,死亡73人。㈡、1998年2月,山西省朔州、忻州、大同等地区连续发生的多起重大的假酒中毒事件,有200多人中毒,死亡27人。

 ㈢、2001年在江苏、安徽等地暴发的大肠O157∶H7食物中毒,造成177人死亡,中毒人数超过2万人。㈣、2002年9月14日南京市江宁区汤山镇300多人因食用了饮食店的油条、烧饼、麻团等食物后发生中毒,42人死亡。是一起毒鼠强投毒恶性案件。㈤2002年11月7日,广东河源市、信宜市发生群体性严重食物中毒事件,发病人数河源市480人,信宜市530人,原因是吃了含“瘦肉精”的猪肉中毒。

 ㈥、 阜阳劣质婴幼儿奶粉案2003年以来,一些营养成分严重不足的伪劣奶粉充斥安徽阜阳农村市场,导致100余名婴幼儿营养不良,多名婴幼儿死亡,引起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查清生产源头、销售渠道、销售范围,要全面调查责任人,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㈦、 梅河口市万力宝美食城群体食物中毒 2006年8月26日中午开始直到晚上,分别有4户家庭在梅河口市铁北区万力宝美食城饭店举办升学宴,总计41桌,441人就餐,中餐13时左右结束,晚餐19时左右结束。8月27日凌晨1时起陆续有7人到梅河口市爱民医院就诊,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米泔水样便。8时以后患者逐渐增加,就诊人数大约100余人,最后符合诊断依据病人为89人,其中发烧住院6人,无危重病人,截止8月31日全部病人已出院。

 第三部分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

 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食物中毒事故 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次食物中毒30-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 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以上死亡病例。

  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食物中毒,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1、立即报告任何发现食物中毒的单位应当以最快的方式逐级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可疑中毒食品、救治措施及病人情况、处理情况、报告人及联系电话等有关内容。

 2、保护现场3、配合调查4、善后处理

  接到报告后的准备工作:人员、物资、车辆 对中毒患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判断中毒主要餐次,查明中毒食品 对中毒现场进行卫生学调查,采取行政控制措施,停止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采集中毒患者的呕吐物、排泄物、可疑中毒食品及可能被污染的容器、用具等样品 实验室检验

 食品安全管理四项原则 要做什么 ? 管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 时刻保持食品安全意识 。 如何能做好 ? 客观必须熟悉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并掌握食品卫生安全常识 。 怎样去做好 ? 制定切实可行的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 做的怎样 ? 有严格执行落实卫生监管制度 、 措施的决心 。

 建立健全卫生组织,完善卫生管理制度 有专人负责食品卫生管理 采购食品或原料时应当按照规定索取相应证件 基本卫生制度:单位卫生组织制度、自身检查制度、从业人员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制度、岗位卫生制度(原料采购、库房管理、清洗消毒、凉菜加工等)、奖惩制度

 结束语“ 生命”,一个多么鲜活的词语;“安全”,一个多么古老的话题;“幸福,” 一个多么美妙的境界。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葆活力,幸福只有在安全中才能彰显魅力。在安全的问题上,来不得半点麻痹和侥幸,必须 “警于思...

篇四:学校食堂食物中毒案例

 20XX年11月15日中午XX幼儿园儿童陆续出现发热、腹泻、腹痛、呕吐的病例。下午报告卫生部门。 媒体接家长报告进行采访 院方负责人称由2017-9-11 媒体接家长报告进行采访,院方负责人称由于早饭牛奶食用后出现儿童陆续发病。媒体晚报道:XX幼儿园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70多个孩子同时出现呕吐、腹泻、高烧等症状。经过治疗,病情基本得到控制。

 当地卫生部门调查处理 医院:病儿近100人,症状--发热、腹泻、腹痛、呕吐病儿粪常规、血常规,血象:白细胞升高;医院粪便培养。 幼儿园:幼教集团公司11家幼儿园中的一所,共有244名幼童2017-9-11(花名册)、8个班级(托班、小班、中班、大班各2个)。35名教职工和3名食堂职工(厨师1名,帮厨2名)部分个案调查(医院18人)--—儿童太小,记忆不清。难度大,教师未发病。一名阿姨发病--食用“牛奶”。监督检查:未得到有意义信息。处理:病儿治疗,停食堂。

 食谱调查2017-9-11

 幼儿园作息时间调查2017-9-11

 样品检验 14、15日中午该园学生食物样品5份: 宫爆鸡丁、莴笋炒胡萝卜、土豆牛肉、家常豆腐、牛奶。 幼儿园桶装纯净水水样6份。

 餐具(砧板、刀、碗) 3份,粪便样品9份(病例5份,1份未用药,2名食堂从业人员各2份)

 餐具3份 送化验室检测(16日)2017-9-11业人员各2份),餐具3份。送化验室检测(16日):沙门、志贺、变形、金黄色葡萄球菌 。 调查是否完成?人群调查?分析?假设?依赖于检验?

 承诺:一周后给出结论 18日牛奶中检出变形杆菌: (袋装,未开封,是该幼儿园15日早餐奶,生产日期14日,该园 14日早餐奶没有留样。)其余样品:阴性 ● 此牛奶公司机械化生产一天同一批号(也就是日期)生产 量为4万袋。其中供应学生3000袋全部送到学校及幼儿园。 ● 12家连锁幼儿园都喝此品牌的牛奶。该早晨7点30左右送 奶车送奶到幼儿园,8点30分早餐前将牛奶放入温水中温热202017-9-11 奶车送奶到幼儿园,8点30分早餐前将牛奶放入温水中温热20 分钟左右,9点分发到班级进食。采样的牛奶没有经过温水浸泡。 ● 余11家未发生病例。 ● 15-18日期间:

 病儿有反复发作,感觉严重,家长要当地 政府的说法。幼儿园也要说法。19日(周六):讨论----鉴定-----是否能得出结论--变形杆菌 污染的牛奶造成--------是,否,可能

  回答是否定的 1. 暴发的局限性,病人数不清 2. 变形杆菌--—条件致病菌,达到一定数量才能发病。(牛奶是在出冷库17小时后检测的结果,11月15日天气比较闷热,20分钟水浴难达到此数量)2017-9-11浴难达到此数量) 3.潜伏期不符合 4.流行病学特征不清 对策:继续调查

 补充(深入)调查 (21日) 1.描述流行病学调查 • 病例定义、搜索:症状,总人数,病人数 • 三间分布:发病时间(流行曲线)、空间(年级2017-9-11 、班级、楼层)、人群特征(师生、性别) 2.分析流行病学调查 • 对照、队列-------暴露因素无法回忆(一周后) 3.幼儿园厨房、厨师 4.采样检测:复发病人,教职工

  医院复发住院病儿: 首发病例于11月15日凌晨2点出现腹痛、腹泻症状,15-17日,初步搜集病儿64人,住院18人,其发病高峰在16日早晨6点。 现场勘查:厨师演示14日午餐加工过程。2017-9-11

 “宫爆鸡丁”的加工过程2017-9-11

  14日的午餐的可能性大; 15日的牛奶基本可以否定。 傍晚--政府领导听取情况---无法理解 ?检出的不是,未检出的却是。 晚上:开展完整的流行病学调查。2017-9-11 假设:解释大部分病例

  1 病例定义 疑似病例:

 11月10日至11月21日,该幼儿园儿童、教职工出现腹泻、发热(≥37.5℃)、呕吐、腹痛、恶心症状2项及以上者。

 ???

   可能病例:2项及以上者,粪、血常规--脓细胞、WBC升高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大便/肛拭子/呕吐物标本实验室检测致病菌菌属阳性。 2.病例搜索 1)查阅就诊记录○对集中就诊的医院门诊日志;2017-9-11○对集中就诊的医院门诊日志;○幼儿园缺课缺勤记录;○网络直报系统,在全区范围内搜索该幼儿园及该园附近居民中的临床诊断病人。○发动幼儿园老师根据花名册核实儿童发病情况。 2)访谈幼儿园教师、保育员阿姨、清洁工、食堂工作人员。收集儿童、教职工的发病情况和日常饮食、饮水、生活情况;医院复发儿童继续粪便培养。

  发病情况 (截止11月21日) 共搜索到99例病例(其中1例职工),学生罹患率为40.2%(98/244),教职工罹患率为2.9% (1/35)。 病例临床特征2017-9-11

 总体流行曲线2017-9-11

  首发病例于11月15日凌晨2点出现腹痛、腹泻症状, 病例集中发病在15、16日。 末例病例发病时间为11月17日凌晨3点。名教 发病时间为 时2017-9-11 一名教职工发病时间为15日9时。 病例所在的各班级发病时间基本一致。

 2017-9-11

 2017-9-11

 2017-9-11

 2017-9-11

 2017-9-11

 2017-9-11

 2017-9-11

  重点病例调查: 发病教职工43岁,女,为该园清洁员兼生活阿姨。自述15日不适,有腹泻3次、发热不适症状,未就医,自服药。 询问14日饮食,午餐曾经食用过该园给学生提供的午餐中的“宫爆鸡丁”。

 幼儿园食堂1名厨师和2名帮厨没有腹泻、发热等不适症状,均食用教职工食2017-9-11谱。 分析流行病学---暴露因素的联系强度 14日中餐就餐人数为220人,发病病儿14日均在幼儿园就餐。14日24名缺勤儿童无发病。 98/220,

 0/24  15日191人就餐;15日缺勤儿童中有发病。

 分析流行病学数据示例2017-9-11

 2017-9-11

 2017-9-11

 2017-9-11

  饮食饮水情况调查 该园每班饮水均使用桶装饮用水,教职工与儿童饮水均在各自班级。班级教职工与儿童饮水一致,教职工除1例外其他未发病,各班级桶装水换水时间不同,但病例发病时间较集中,水源暴露引起的可能行不大。 幼儿园食堂供应早点、中餐、午点。所有食物通过所属幼教集团公司联系后由相应单位统一配送,配送食品原材料与其他11家幼儿园相同,12家幼儿园的菜谱 致 其他 个幼 园均未发生类似事件 中餐食2017-9-11谱一致,其他11个幼儿园均未发生类似事件。中餐食物都由各自幼儿园对所统一配送的原料进行加工制作。 12日、13日为周末, 14日(周一)幼儿食谱早点:牛奶、蛋糕;中餐:宫保鸡丁、莴笋炒胡萝卜、平菇肉丝汤、米饭、梨;午点:奶香馒头。该园教职工在园只供应午餐,教职工午餐食物与儿童不同。

 2017-9-11

  23日医院报告: 20日采集的7例复发病儿粪便样品中5例检出宋内志贺菌。 立即采集幼儿园教职工、厨师肛拭采样肛拭29份检出幼儿园1例宋内志贺菌。阳性者是唯一的食堂厨师,是隐性带菌者,近六十岁的老师傅,缺乏无菌概念和无菌操作经验 操作中存在着生熟不分 交叉污2017-9-11和无菌操作经验,操作中存在着生熟不分,交叉污染的现象。存放生食品后的大园盆未严格消毒就将熟食品放于同一容器中,具有致病菌污染食物的机会。加工好的食物到幼儿食用间隔2-3个小时。幼儿午餐加工后再加工教职工的午餐,教职工午餐直接出锅分装于餐盘,没有使用幼儿午餐加工时使用的容器。

 2017-9-11

  本次暴发流行病特点: (1)病例集中在该幼儿园儿童。除1名教职工外其他病例均 为在园儿童,该园所属集团下属其他幼儿园儿童没有发病。 (2)临床特征典型。临床症状以发热63例(64%)与腹泻 50例(51%)为主。 (3)本次暴发为点源暴露。菌痢的潜伏期一般1-3天(范围: 12-96小时),各班级均有病例且发病时间较为集中,结合流 行曲线,通过推算暴露可能发生在11月12、13、14日,而 12 13日是周六 周日 幼儿没有共同暴露的机会 可以推2017-9-11 12、13日是周六、周日,幼儿没有共同暴露的机会,可以推 断暴露为14日在幼儿园的点源暴露。 (4)疫情主要以食源性传播为主,可疑暴露因素应该是14日 午餐。幼儿园食堂提供的早点、午餐原料、午点均由总公司配 送,唯一不同的是午餐幼儿园各自加工。发病者(幼儿、15 日缺勤儿童中、1名职工)均食用午餐,未食午餐者(教职工、 14日缺勤儿童)未发病。可以推断可疑暴露为14日该园内儿 童中餐食物暴露。宫爆鸡丁可能性较大。

  (5)卫生学调查表明,厨师是健康带菌者,具备在菜肴加工中细菌污染食品的条件和可能,时间、菜肴温度又提供了细菌繁殖的条件。因此14日午餐加工过程中存在致病菌污染食物的机会和细菌繁殖的时间 实验室结2017-9-11染食物的机会和细菌繁殖的时间。

 实验室结果显示厨师携带与病例同型的宋内志贺菌。 结论为:一起幼儿园食源性细菌性痢疾暴发(志贺氏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

  反思 1.树立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第一观念,必须及时和科学有效。主动,1-2天内完成。 • 病例的搜索—全貌—原因(部分-误导)。 • 要排除干扰—行政、民事 • 科学有效--规范开展人群环境因素调查和采样。 2.边调查边分析边处理---提高现场流调的效率---关键。 与调查无关的内容不必调查和记录。现场连续作战。2017-9-11 与调查无关的内容不必调查和记录。现场连续作战。 描述、分析流行病学尽量一次性解决。 3. 不依赖于检验结果。采样、检验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不管是阴性还是阳性结果,只能作为综合分析时的参考。分子水平。 4.访谈的人员应选择受害者与肇事者中关键知晓者和操作者。(演示方法)

  5.处理行政与业务的关系 病例数,病例搜索不等于个案调查,灵活应用 病例定义(可疑病例、可能病例、确证病例) 6.标本和样品采样及时,正确出报告。 规范采样,检验的方法应按规定的方法进行。食品的检验方法是GB4789 5 生物标本(呕吐2017-9-11食品的检验方法是GB4789.5,生物标本(呕吐物、洗胃液 、血液) 、环境样品应按WS287附录A检测)。 7.调查中不透露信息,可以避免干扰。 8.污染环节和原因调查对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9.原因调查与责任调查的关系。

  10.行政处罚客观上起到了对食品安全事故的责任确认,有利于民事赔偿的实施。 传染病又是食源性疾病,适用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安全法? 传染病防治法第七十九条规定了传染病防治中有关食品等管理, 本法未规定的,适用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食品安全法法律责任中“未进行处置、报告的和毁灭有关证据的 ,会受到行政处罚”;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本案例根据“志贺氏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结论,以“该幼儿园生产经营致病性微生物(志贺氏菌)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 进行行政处罚。发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客观上起到了对食品安全事故的责任确认。诉讼-二审判决。2017-9-11讼 审判决。 丙类: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乙类)、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包括食物中毒。 食品安全事故,指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篇五:学校食堂食物中毒案例

食物中毒处理和案例学校食物中毒处理和案例分析分析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系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系

 案例一案例一2006年9月29日上午10时, 某学校校医室陆续接到由老师带来或自行到校医就诊的学生约多人名的学生约多人名, 经询问情况,约13名学生经询问情况 约13名学生出现腹痛、 恶心、 呕吐症状。

 一、 判断该事件是否是应怀疑一、 判断该事件是否是应怀疑食物中毒?食物中毒?•处理的思路; 作简要的初步了 解后, 确认是否发生食物中毒;(背景)

 该学校共有26个班, 学生总数1237人, 食堂仅提供餐课间餐, 就餐时间为上午9:00当天就餐人数为1062人00, 当天就餐人数为1062人, 学生就餐场所为各班教室; 出现症状的学生均集中在两个班级。

 该两个班学生共有学生88名, 两个班级分设在不同楼层。

 初步判定病例数为13名。

 患者主要症状为呕吐, 多为2次~5次, 个别出别腹痛, 无腹泻、发热、 头晕、 头痛、 视力模糊、 手脚麻痹等症状。无危重、 死亡病例。

 当日课间餐, 食品为三鲜冬瓜汤, 扬州炒饭。•学生就餐场所为各

 患者集中发病时间为当日10时~11时之间, 最早发病时间是10时15分。• 1、 传染病(胃肠型感冒)? 早上到校时该二个班学生未见异常。• 2因暴饮暴食而引起的胃肠炎 ? 过敏变态反应• 2、 因暴饮暴食而引起的胃肠炎 ? 过敏变态反应性疾病? 吃了 某种食品(鱼、 虾、 牛奶等)

 而发生的• 3、 饮用水出问题(学校供桶装饮用水但不是每个患儿都喝了 )• 4、 共同进食史; 课间餐

 •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GB14938—94)食物中毒:

 是指摄入了 含有生物性、 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

 的急性亚急性疾病“称为食物中毒”性、 亚急性疾病称为食物中毒从这一定义不难理解, 因暴饮暴食而引起的胃肠炎; 因吃了 某种食品(鱼、 虾、 牛奶等)

 而发生的免疫变态反应性疾病; 经食品而感染的肠道传染病(如伤寒)

 和寄生虫病都不属于食物中毒的范围。•。•

 二、 处理方法措施二、 处理方法措施•启动应急预案:• (一)

 马上报告学校领导, 启动应急案统筹筹处理该事件,学校主管领导立即指挥应急该事件 学校主管立指挥应急抢救工作, 指挥以下工作:

 • (二)

 报告上级:• 1、 校医向卫生部门报告• ①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 地址和时间;• ②中毒人数, 主要中毒症状;• ③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 ④中毒发展的趋势及已采取的措施和需要协助解决的问题。

 • 2、 校长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①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 地址和时间;• ②中毒人数, 主要中毒症状;• ③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 ④中毒发展的趋势及已采取的措施 。

 • (三)

 学校领导召集各班主任会议, 说明情况要求各班主任按正常教学进程上课,并密切观察全体学生的身体状况并密切观察全体学生的身体状况, 稳定学稳定学生情绪, 发现不适者及时送校医室诊治,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羊群反应” 。

 •(四)

 校医密切观察病情, 对患病学生按情况轻重进行分类处理,1、 症状稍重由专门老师护送,用校车送医院处理医院处理,2、 症状轻微经对证处理后在校医室观察3、 如中毒学生较多, 情况紧急时, 可打120请医院派人来校急救, 采取抢救措施。•••

 •(五)

 校长主持后勤保障工作, 保障学生转送医院用机动车、 预防服药的药品、消毒用品到位消毒用品到位。

 •(六)

 总务主任、 食堂负责人对食堂保存现场, 保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原料; 及盛装可疑食物的容器、 工具、 用具;的容器、 工具、 用具;保留病人粪便、 呕吐物(最好是用药前)

 。

 要协助卫生部门作带菌检查和取证工作, 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七)

 预防性服药; 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 发生病例较多的二个班的同学集体预防性服药防性服药, 由班主任看服到口。由班主任看服到口

 •(八)

 新闻媒体的应对、 学生家长的疏导工作1、 对新闻媒体的应对应专人(避免众说纷纭,口径不一)

 ,2、 及时、 准确公布事故事实和真相, (让自2、 及时、 准确公布事故事实和真相, (让自身成为媒体的主要信息来源, 以减少无端猜测和以偏概全)3、 表明学校和相关部门态度和立场, 已采取的措施,(满足公众特别是学生家长知情权)•••

 •(九)

 后继追踪工作; 下午上学后对没到校上课的学生由班主任及时了 解缺课的原因原因, 发现异常及时上报校医。发现异常及时上报校医

 •(十)

 总结经验; 处理在事故中应负有责任的人员, 制定出预防类似事故发生的方案方案。

 三、 卫生部门调查三、 卫生部门调查1、 中毒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2、 食谱调查;3、 食品的加工、 销售过程调查; 9月29日课间餐扬州炒饭所用的米饭为9月28日晚蒸煮后用间餐扬州炒饭所用的米饭为9月28日晚蒸煮后用塑料盆盛装后放置食堂就餐大厅内的就餐台上存放, 至9月29日早上7时加入火腿、 青豆、 玉米,分锅炒制, 于8时制作完成 。4、 实验室检查 ; 学生用饭盒、 留样食品细菌检测培养为腊样芽胞杆菌阳性。•••

 • 结论:

 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蜡样芽胞杆菌中毒食品主要为剩米饭、甜酒酿剩菜甜点心及乳粉、 甜酒酿、 剩菜、 甜点心及乳、 肉类食品。

 中毒多因食品在食用前保存温度较高和放置时间过长, 中毒季节以夏季、 秋季为多。

 蜡样芽胞杆菌在15℃以下不繁殖,剩饭、 剩菜应放在低温保存。粉肉类食

 四、 从该事件中我们应吸收的经验四、 从该事件中我们应吸收的经验教训;教训;• 存放条件不当课间餐扬州炒饭所用的米饭为9月28日晚蒸煮后用塑料盆盛装后放置食堂就餐大厅内的就餐台上存放厅内的就餐台上存放, 违反《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 第二十一条第(六)

 款“在烹调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2小时)

 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 。违反《餐饮业和集

 案例二案例二•2003年9月8日某学校2003级学生约700人到某基地进行新生入学军训。

 从第2天起陆续有学生出现腹痛天起陆续有学生出现腹痛、 腹泻、 恶心、腹泻恶心呕吐、 发热等症状, 至11日校领导获悉报告时已军训第3天, 发病人数约100多人。

 处理措施处理措施• 一、 学校领导接报后:1、 通知校医室负责人马上随校领导前往军训基地实地了 解情况。2校医室立即将现有的有关药物装箱•2、 校医室立即将现有的有关药物装箱、带药并派出医务人员即时赶往军训基。3、 总务主任马上将事件报告市卫生监督所请求派人前往协助处理事件。

 (卫生部门是中午11点40分接到报告)••

 • 二、 现场情况调查; (下午1点多到达现场)•参加该次军训的新生720 人, 全部集中在军训基地食堂就餐, 无外出就餐史。

 从军训第2 天起陆续有学生出现腹痛、 腹泻、恶心、 呕吐、 发热等症状, 至校领导获悉发热等症状报告时已军训3天, 发病人数约100人, 当天有20多人送就近人民医院就诊, 有10多人在军训基地医务室就诊, 无危重、 死亡病例。校领导获

 • 军训基地食堂状况:现场查看; 该食堂面积约150M2, 无卫生许可证, 无功能分区, 无三防设施, 无贮藏室, 无配餐间, 全部食品、 原料采购均无索证砧板放在地上切青菜后用同均无索证, 砧板放在地上切青菜后用同一个砧板切外购的烧鹅(烧鹅未能出示供货方的卫生许可证)

 , 全部从业人员不能出示健康证、 卫生知识培训证。•

 • 军训基地医务室状况:•现场查看; 当时约有10多名学生在医务室输液, 基地主诊医生说:

 “他是医学院毕业的” ,液, 基地主诊医生说:他是医学院毕业的,现场未能出示《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 未能出示《行医许可证》 、 上岗证, 连居民身份证也未能出示。

 • 三、 军训基地负责人、 当地卫生部门意见• 都认为深圳的学生娇气, 可能是水土不服。

 • 四、 处理方法措施;•1、 症状较明显者送附近人民医院诊治,症状稍轻的由学院医务室医师进行诊治,送药看服到口;•2、 全体师生预防性服药, (每人二天量)

 第一次看服到口;量)

 第次看服到口;•3、 当晚撤离军训基地, 全部同学由学院包车(20多部旅游大巴)

 并派老师跟车送回家,•4、 次日各班主任电话巡访各班全体同学,确保全体同学健康无病。

 • 五、 从该事件中我们应吸收的经验教训;• (一)

 成功经验:• 1、 发生不明原因群体事件及时上报学校领导;• 2、 学校领导应急处理得当(第一时间通知各有关部门并亲自带队赶赴现场, 了 解情况, 听取有关专家意见)专家意见)

 ;• 3、 周密安排; 及时安全的撤离造成食物中毒(或可疑食物中毒)

 的环境, 有效的控制事态的发展;• 4、 事后个案追踪, 确保学生健康稳妥善安全。

 • (二)

 吸取的教训:•大型活动地事前的卫生状况了 解•1、食品卫生状况:

 供餐环境、 供餐能力、每日菜单审查、 食品留样、 操作过程的卫生;•2、传染病流行情况(禽流感、 非典、 自然疫源地)疫源地)•自然疫源地:

 自然界中某些野生动物体内长期保存某种传染性病原体的地区。

 在自然疫源地内, 某种疾病的病原体可以通过特殊媒介感染宿主, 长期在自然界循环, 不依赖人而延续其后代,并在一定条件下传染给人, 在人与人之间流行。如海南的疟疾, 云南的鼠疫。•3、医疗条件; 应对发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预防食物中毒的十项建议预防食物中毒的十项建议1.保持厨房环境和餐用具的清洁卫生;2.选择新鲜、 安全的食品和食品原料。

 切勿购买和食用腐败变质、 过期和来源不明的食品; 切勿食用发芽马铃薯、 野生蘑菇、 河豚鱼等含有或可能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原料加工制作的食品。3.蔬菜按一洗二浸三烫四炒的顺序操作;4.肉及家禽在冷冻之前按食用量分切,烹调前充分解冻;5、 肉、 奶、 蛋及其制品和四季豆、 豆浆应烧熟煮透;•••••

 预防食物中毒的十项建议预防食物中毒的十项建议•6、 尽快吃掉烹调好的食品, 否则应及时防入冰箱;7、 妥善贮存食品。

 食品贮藏于密闭容器里;生食品和熟食品分开存放, 避免接触; 新鲜食物和剩余食物不要混在一起; 提前做好的食品和需要保存的剩余食物存放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10℃的条件下。8、 经冷藏保存的熟食和剩余食物及外购的熟肉制品食用前应彻底加热, 食物中心温度必须达到70℃并至少维持2分钟;9、 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档和卫生条件差的饮食店;10、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十项禁止的食品加工经营行为十项禁止的食品加工经营行为1.禁止露天加工、 制作和售卖食品;2.禁止加工和出售腐烂变质、 酸败、 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3.禁止使用发芽马铃薯、 野生蘑菇、 河豚鱼等含有或可能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原料加工食品;4.禁止加工未经解冻(或未充分解冻)的冷冻肉及家禽;5.禁止使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和食品原料加工制作食品;•••••

 十项禁止的食品加工经营行为十项禁止的食品加工经营行为• 6.无符合卫生要求的凉菜(熟食)间的单位,禁止加工出售冷荤凉菜;• 7.无冷藏设施的单位,禁止售卖熟肉制品和其他凉菜;• 8.禁止生熟食品混放和加工生熟食品的容器、工具混用;工具混用;• 9.不具备大型集体用餐条件的单位禁止举办聚(加)餐活动,禁止餐饮单位超出接待能力承办聚餐活动;• 10.禁止患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人员上岗。

 •••谢谢!

篇六:学校食堂食物中毒案例

3海南中学学生食物中毒案例分析

 杨斌 海南省卫生监督所

 2000年 9月 20日早上 8 00海南省海南中学校医室接到第一批病人 共 9人 主诉肚子不舒服 恶心 呕吐 拉水样便 医生给常规抗菌素等治疗并未纪录 当日共登记发病 19人 21日凌晨 2 00-6 00陆续有学生到校医室就诊并有部分学生到琼山医院急诊 住院 7 30琼山市医院向琼山市防疫站报告时发病已达 30多人 至下午 18 00 琼山市卫生防疫站向省卫生厅报告发病总人数为 58人 当晚 21 00 琼山市卫生防疫站报告该中毒发病已经达 100人以上海南省卫生监督所于 21日晚上 2130组织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 流行病研究所微生物实验室 食品理化实验室的医生与检验人员 由主要领导带队立即赶赴琼山中毒现场直接介入进行调查处理工作 至 9月 22日凌晨 2 00点 在海南中学校医室就诊人数达 238人 中毒学生一般在校医室就诊后被学校送到各大医院住院 入院治疗的中毒学生为 219人 另有 19人为有症状未住院 经检验结果证实 该中毒为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所有病人经 2-3天治疗全部痊愈出院 无死亡病例

  1. 流行病学调查 海南中学当天就餐人数约 3800人 学生各餐分别在学校第一 二 三食堂就餐 三个食堂为了竞争分别烧煮的菜式多达数十种不等 其中第三食堂超过 60种 但是调查中毒学生发病前 24小时就餐情况时发现 9月 20日晚餐 大约 18 00开餐 有大约 90%被调查的中毒学生在第三食堂就餐 所食食品品种较为分散 发病学生最早于 9月 20日早上 8 00开始发病 9月 20日共登记发病 19人 9名首发病人未登记 实际上是 28名中毒者 9月 21日下午 1800共查出发病 58人 21 00已查出有中毒症状 112人 至 9月 22日凌晨 200共发现中毒病人 238人 经调查确认中毒地点 中毒餐次集中在海南中学第三食堂的 9月 19日晚餐 由于未被及时发现和采取有力措施 致病菌继续污染食品 学生继续进食被污染的食品 中毒病情扩大 中毒病人主要临床表现中毒者潜伏期 最短 6h 最长 72h,一般集中在 10 14小时 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 拉水样便 无粘液 无脓血 有浓腥臭味 部分有呕吐 恶心 头晕低烧 无痉挛 头痛 抽筋 出冷汗等 病人症状较轻 状态良好 经医院使用抗菌素治疗后均已好转 无死亡病例

  942. 卫生学调查 2.1 现场调查 经对食品制作现场调查发现海南中学三个学生食堂 其实为一个食堂分隔成 3个分别给 3个老板承包经营 为同一设计格式 设备简陋 无餐具 盛具 消毒柜 装食品的餐具仅用自来水冲洗 无专门的消毒池 器 每周采用洗洁净洗涤 2次 每周用漂白粉消毒 1-2次 每餐接待学生人数过多 其中有一半的炉灶放在厨房外边仅有顶棚 无边墙的简易棚中做饭 炒菜 平时苍蝇较多 不能挡风雨 防尘 制作熟食 白切鸡 烧鸭等 无熟食间 而第三食堂炊事员加工熟食则在简易棚中操作冷藏设备太少 无法满足如此多的学生用餐食物储备 第三食堂的操作是晚上卖剩的肉类用碗装着与生肉等同放在一个冰箱内 生熟不分 三个食堂厨房顶沾满黑烟尘 海南中学食堂 1999年全年未办理卫生许可证 调查时提供的卫生许可证是 2000年 9月 20日由琼山市卫生局颁发的 即开始发生食物中毒的当天下午 而琼山卫生防疫站曾经于 2000年 5月抽检该中学三个食堂 每个食堂抽查的 4份餐具均不合格 大肠菌群阳性

 2.2 食品从业人员健康调查 调查所有厨师 第三食堂 5个师傅 其中厨房师傅赖文会 林道红 龙浦健三人分别于 9月 19日下午 15 00至 9月21日下午 15 00发生腹痛 腹泻 拉水样便 2-4次 但他们却仍坚持上班 而男厨工蔡泽新 9月 21日早上发生腹泻较重已经住院治疗了 调查还发现第三食堂炊事员龙浦健曾于 9月 16日回老家文昌市看望父母

 在家曾经进食海产品 17日下午回海南中学学生食堂上班 9月 19日下午 15时龙浦健开始发病 腹泻多次 几位炊事员作为病原携带者 仍然坚持上班 制作学生饭菜 使致病菌污染饭菜成为潜在的危险 调查中还详细检查了学校的供水系统 其供水系统正常

  3. 实验室检验 海南省卫生监督所共采集检验中毒学生粪便约 80人份 抽查厨师粪检61人 食品 3份 水 3份 因已全部清理干净 现场已破坏 餐具涂抹试子 7份 砧板涂抹试子 5份 上述样品均送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检验样品中 16份检出副溶血性弧菌阳性 所检的发病住院学生 7例 厨房炊事员 8例 第三食堂的 1个砧板副溶血性弧菌阳性

  4. 食物中毒判定和鉴定结论 据流行病学调查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验结果 按照卫生部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 GB14938-1994判定:海南中学 238名学生食物中毒是由于海南中学学生食堂炊事员染病后带病从事食品制作,使提供给学生

  95的饭菜受到污染而引发的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重大食物中毒

  5.

 行政和刑事处罚情况 食物中毒发生后 9月 21日晚海南省卫生监督所经请示海南省卫生厅同意当晚责令海南中学学生食堂立即停业整顿 从次日起学生食堂开始改造 所

 有炊事员和服务员全部进行体检并参加培训 海南省卫生监督所上报省卫生厅立案对海南中学行政处罚罚款 4.8万元 建议有关部门对此次食物中毒相关责任人员处分

  6.

 事故后续处理 海南中学发生食物中毒后 海南省卫生监督所对食堂实施停业整改

 1周的整改期间其学生就餐问题由临近的三家学校食堂负责制作送餐 海南中学负责验收并向学生销售

  7. 事故涉及的经济损失 海南中学食物中毒学生住院抢救治疗 219人 治疗 2-3天不等 抢救治疗费平均每人 500元 医药费共计 10.9万元 学校食堂停业整改期间送餐造成损失 3万元 食物中毒监测与体检费 2.3万元 其他营养费 家长旅差费 陪护误工费 管理费等无法计算 此次中毒事件涉及的可计算的直接经济损失约 16.5万元

  8. 在食物中毒发生前中毒单位的自身管理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监督管理况 海南中学学生食物中毒前 学校对学生食品卫生安全重视不足 食堂简陋卫生设施不完善 卫生管理制度不健全 卫生检查不落实 学校卫生管理人员责任不清 无责任追究制度 卫生管理几乎处于自由放任状态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发放卫生许可证把关不严 发证后日常卫生监督频次监督力度不够 发生食物中毒后处理不力 21日上午接到食物中毒报告后未采取严厉的控制措施 未能阻止食堂继续经营中晚餐

  9. 行政处罚和行政管理责任追究 海南中学发生学生食物中毒引起社会反响很大 海南省卫生厅除了对海南中学停业整顿和罚款外 琼山卫生局下文对琼山卫生防疫站付站长 办证员 食品科 3名卫生监督员等 5名责任人处以行政记过处分 扣发全年奖金海南中学对学校负责后勤事务的党委书记 学校副校长给予免职处分 其他相关人员也做出相应处理 省政府很重视该中毒事件的处理工作 特派出由

  96海南省纪检 检察厅组成的调查组对中毒事件的处理进行了督察

  10 经验 教训和建议 10.1

 海南中学食物中毒是一起由于炊事人员发病携带致病性病源菌未及时调离工作岗位继续从事食品加工 造成食品被致病菌污染引发食物中毒的典型案例 由于厨房中某位炊事员在校外感染发病 继续在学校食堂从事食品制作并于 9月 19日致病菌开始污染食品 海南中学部分学生与食堂炊事员 服务员进食被污染的食品后于 9月 20日早上发病 中毒人数 28人 但是 9月 20日的发病并未引起学校的重视 既未报告也未采取控制措施 发病的炊事员与服务员继续从事食品制作 造成更大的食品污染 致病菌在 9月 20日在海南中学第三食堂大量污染食品 9月 21日发生中毒的学生大批出现并达到高峰 出现更大的食物中毒蔓延 可见 食物中毒的发现和中毒报告是极为重要的

 10.2

 海南中学食物中毒反映出两个问题 一方面卫生监督机构的日常卫生监督力度明显不够 如此简陋的学生食堂 布局不合理 卫生设施不完善食品从业人员操作不规范 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存在较大隐患的重点学校学生食堂竟然能继续营业 而且在 9月 20日已经发生学生食物中毒的下午给学校食堂换发卫生许可证 另一方面学生食堂的责任单位海南中学卫生管理太差 领导对学生食品卫生安全不重视 学生食堂建设上投入不足 布局不合理 设备简陋 一间学生食堂的空间分隔成三间分别承包给三个老板经营三间食堂均不合格 学校卫生管理制度不完善 岗位责任制未明确 卫生检查不落实 未及时发现并调离患有 五病 等不宜从事食品行业的炊事员和服务员 发生食物中毒后 校医室和学校管理人员未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也未采取控制措施 这是造成此次重大食物中毒发展的主要原因 教训是深刻的

篇七:学校食堂食物中毒案例

病控制】【作者简介】

 胡连鑫(1975- ),男,浙江丽水人,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一起高校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案例分析胡连鑫,胡菡琼,游骋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10018【文献标识码】

 A【中图分类号】

 R 181.8 + 1 R 378.1 + 1【文章编号】

 1000-9817(2015)06-0944-03【关键词】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研究;学生2014 年 3 月 1 日 19:00 左右,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某高校部分学生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卫生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确认是一起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事件分析结果报道如下。1 基本情况该高校共有在校学生 15 000 余名,教职工 1 000余名,学校内有 2 家食堂。学生除了在学校食堂就餐外,还在学校周边的餐饮店就餐。学生饮用水为桶装水、瓶装水或者开水。该小吃店位于该校生活区外围,持有效餐饮服务许可证,主要供应煎饼,店内有从业人员2 名,负责煎饼制作及销售工作,均持有效健康证明。2 临床表现26 例病例临床表现以呕吐(100%)、恶心(92%)、腹痛(81%)、腹泻(77%)为主要症状,其次为头晕(35%)、出汗(15%)、头痛(12%)、乏力(12%)。大部分病例首发症状为呕吐。呕吐次数最多为 15 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腹泻为水样便,最多为 7 次/24 h,病例自觉无发热。其中 21 例病例进行血常规检验,其中19 例白细胞计数升高,最高值为 24.6×10 9 个/L。3 流行病学调查以 2014 年 3 月 1 日进食由某小吃店提供的煎饼后 24 h 内发生腹泻(≥3 次)或呕吐症状且大便性状发生改变的学生和教职员工为病例。选择同时期进食该小吃店提供的煎饼但未发病的学生为对照组。共调查病例 26 名,对照 21 名。通过与学校相关负责人座谈和现场访谈了解疫情及学校情况,对调查对象采取填写问卷的方式掌握其暴露与发病情况,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进行调查分析。实验室检测按照《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方法进行[1] 。使用 Excel 2007 建立数据库,SPSS 16.0 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和χ 2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 时间分布 首发病例发病时间为 3 月 1 日12:00,末例病例发病时间为 3 月 1 日 23:00。见图 1。发病最短潜伏期为 1.5 h,最长潜伏期为 6 h,中位潜伏期为 3 h。3.2 人群分布 病例为学生 25 例,教职工 1 例;男性10 例,女性 16 例;年龄在 18~27 岁。3.3 空间分布 病例呈散在空间分布,25 例学生病例分布在 25 个班级 24 个宿舍。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8642010#$%图 1 3 月 1 日食物中毒事件病例发病时间分布3.4 饮食暴露情况 26 例病例均于 3 月 1 日进食该小吃店提供的食物,近 3 d 无其余共同饮食史。进食的食物为煎饼,煎饼的制作过程是将面粉倒入塑料桶中加水搅成糊状,用瓢将面粉糊舀至电扒炉的铁板上,煎成面皮后打上鸡蛋,并根据顾客个人喜好添加里脊肉、粉丝、香肠、海鲜酱等不同配料,稍微加热即制成。3.5 病例对照研究 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对食用 3 月1日该小吃店提供的煎饼中各种原料的暴露情况进行分析显示,除进食含有粉丝的煎饼的暴露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外,其余原料的暴露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 1。4 4 9 中国学校卫生 2015 年 6 月第 36 卷第 6 期 Chin J Sch Health,June 2015,Vol.36,No.6

 表 1 病例组和对照组食物原料暴露情况比较食物原料病例组进食 未进食对照组进食 未进食χ 2 值P 值OR 值(OR 值 95%CI)粉丝 26 0 12 9- <0.01∞骨肉相连 3 23 1 20- 0.6 2.6(0.3~27.1)黄瓜丝 7 19 5 16 0.06 0.8 1.1(0.3~4.4)里脊肉 14 12 12 9 0.05 0.8 0.9(0.3~2.8)海鲜酱 26 0 21 0- 1.0 1.0培根 3 23 3 18- 1.0 0.8(0.1~4.3)葱花 26 0 21 0- 1.0 1.0香肠 11 15 11 10 0.50 0.5 0.7(0.2~2.1)生菜 8 18 6 15 0.03 0.9 1.1(0.3~3.9)4 现场卫生学调查调查发现,该小吃店加工场所内卫生状况较差,食物原材料随意堆放,冷柜内拆除外包装的香肠与未拆除外包装的热狗肠、鸡柳混放,装面粉糊的塑料桶无防尘设施,暂存粉丝的不锈钢保温桶旁存放两箱未经清洗的鸡蛋,店内未配备供加工用具专用的消毒保洁设施。日常餐饮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存在严重的不足和违规行为,存在引发食物中毒事故的隐患。在制作煎饼过程中,制作人员使用同一食品夹在煎饼中添加不同的食品原料,并直接用手加工未经清洗的鸡蛋。2 名从业人员近期身体健康,无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出现,手部也未发现破损伤口情况。根据当地气象台 2014 年 3 月 1 日 5:50 发布的天气预报显示当天的气温为 4~9 ℃。对可疑食物粉丝进一步调查发现,3 月 1 日的粉丝制作过程为 5:30 先将当天的 3.5 kg 粉丝烧熟,再和未经加热处理过的前一天销售剩余的约 0.5 kg 粉丝简单搅拌后,直接装进无加热功能的不锈钢保温桶内备用,7:00 后开始制作煎饼进行销售。5 实验室检测情况现场采集病例粪便标本 3 份,从业人员肛拭 2 份,食物原料样品 9 份(里脊肉、粉丝、海鲜酱等)以及食物加工环节样品 3 份(三角铲、平口大铲、食品夹)进行检测,结果显示,3 份病例粪便、7 份食物原料(里脊肉、粉丝、海鲜酱等)和 2 份加工环节样品(三角铲、食品夹)中均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 3 份病例粪便和 6 份食物原料(里脊肉、粉丝、海鲜酱等)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测结果为阳性。6 讨论根据病例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依据《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GB 14938-1994 [2] 和《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 80-1996 [3] 可判定此次疫情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导致的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粉丝为此次食物中毒事件的危险因素。主要依据如下:(1)所有病例均食用了该小吃店供应的食物,有共同食物史,发病时间相对集中,潜伏期较短,发病曲线呈突然上升突然下降的单峰型;(2)病例血常规检验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具有相同的呕吐、腹痛、腹泻等细菌性感染型食物中毒的特有临床表现;(3)部分病例粪便、粉丝等食品原料样品和食品夹等加工环节样品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且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测结果为阳性;(4)病例对照调查结果显示,进食含有粉丝的煎饼的暴露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原料的暴露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卫生学调查结果显示,煎饼加工制作环节中因操作不当存在食品原料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风险。粉丝在不锈钢保温桶危险温度(10~60 ℃)中存放了过长的时间(>2 h),致使粉丝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适宜的温度中有足够的时间繁殖,达到足以使食用者致病的数量,且煎饼制作过程中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温度杀灭污染粉丝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而其他原料虽然同样受到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但因在 4~9 ℃的温度下存放,存放温度低于食品危险温度(10 ~ 60℃),致病菌繁殖被相对抑制,经加工后食用时未达到人体致病的数量。疫情发生后,学校积极采取一系列防控措施,包括积极救治病例、加强疫情监测、开展健康教育等,事发小吃店也立即停止经营活动,销毁一切可疑食品,同时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对作业场所和器具进行全面消毒,疫情迅速得到有效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食品种类较多,如奶、肉、蛋、鱼及其制品,此外,由剩饭、油煎蛋、糯米糕及凉粉等引起的中毒事件也有报道。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肠毒素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葡萄球菌污染后的食品在较高温度下保存时间过长,如在 20~37 ℃环境中放置 4~8 h,即可产生肠毒素;食物受污染的程度越严重,葡萄球菌繁殖越快,也越易形成毒素[4] 。食物中的肠毒素耐热性强,一般烹调温度不能将其破坏,218~248 ℃经 30 min 才能破坏[5] 。近年来,学校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及食源性肠道疾病时有发生,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校的教学秩序均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目前高校食品安全普遍存在食堂卫生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和管理不够完善,学生饮食5 4 9 中国学校卫生 2015 年 6 月第 36 卷第 6 期 Chin J Sch Health,June 2015,Vol.36,No.6

 安全意识淡薄和食品安全知识缺乏等问题 [6] 。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饮食习惯和消费行为方面,有46.33%的学生经常选择街边小摊食品和烧烤类食品 [7] ,部分食品店的食品来源也不规范,有的甚至是无生产厂家、无出厂日期、无食品卫生检验标志的“三无产品”,给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埋下了隐患。因此,为给学生创建一个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学校应积极完善食品安全管理规定,重点加强学校食堂食品质量及卫生管理,尽可能消除影响饮食安全的各种隐患;还应在学生中广泛开展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教育,提高学生食品安全意识,拒绝各类无证小餐饮店、食品店、大排挡提供的不卫生食品,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各级食品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单位的日常监管力度,规范食品生产和经营单位的从业行为,减少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7 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 4789.10-20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EB/OL].[2010-04-28].http:/ /www.hopebi-ol.com/asphtml/GB-4789.10-2010.htm.[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 14938-1994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EB/OL].[2012-09-09].http:/ /down.foodmate.net/standard/sort/3/1070.html.[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WS/T 80-1996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EB/OL].[1997-09-01].http:/ /www.tsinfo.js.cn/inquiry/gbtdetails.asp?a100=ws/t%2080-1996.[4] 孙长灏.营养与食品卫生学[M].6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34-435.[5] 陈炳卿,刘志诚,王茂起.现代实用食品卫生[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57-758.[6] 周新建.高校食品安全状况调查与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2012,16(5):54-57.[7] 陈玉娟,姚应水,黄月娥,等.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知晓、认知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238-239.收稿日期:2014-12-13;修回日期:2015-01-13【疾病控制】【作者简介】

 韩俊锋(1979- ),男,河南安阳人,硕士,主管医师,主要从事传染病控制工作。安阳市网络监测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流行特征分析韩俊锋,孟巧玲,包红红,梁玉清,于杰河南省安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55000【文献标识码】

 A【中图分类号】

 R 183 R 195.4【文章编号】

 1000-9817(2015)06-0946-03【关键词】

 计算机通信网络;传染病;公共卫生2004 年 1 月 1 日我国实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网络直报,极大提高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监测的敏感性和报告的及时性,结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1] 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2] 中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分级标准的明确规定,可以较真实地反映出当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实际强度。近年国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显示,学校传染病事件多发成了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解河南省安阳市近年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状况,为制订和调整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对安阳市网络监测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流行特征分析。1 资料来源与方法事件信息来源于 2004 年 1 月 1 日—2014 年 6 月30 日安阳市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系统》)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判定标准依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使用 Excel 2003 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2 结果2.1 基本情况 2004 年 1 月 1 日—2014 年 6 月 30日,安阳市累计通过网络直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3起,其中发生在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 26 起,占所有事件总数的 78.79%;学校传染病类事件共 23 起,占所有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 88.46%,占所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 69.70%。23 起学校传染病事件均为Ⅳ级(一般)级别,无Ⅲ级(较大)及以上级别事件。无甲乙类传染病事件,丙类传染病事件 19 起,发生病例数 881 例,占所有学校传染病事件涉及病例总数的 89.44%;其他类传染病事件 4 起,病例数 104 例,占 10.56%。事件发生最少病例数 12 例,最多病例数 246 例(流感暴发),累计发生6 4 9 中国学校卫生 2015 年 6 月第 36 卷第 6 期 Chin J Sch Health,June 2015,Vol.36,No.6

篇八:学校食堂食物中毒案例

食物中毒处理和案例学校食物中毒处理和案例分析分析深圳市卫生监督所深圳市卫生监督所黄黄 坚坚

 案例一案例一2006年9月29日上午1 0时, 某学校校医室陆续接到由老师带来或自行到校医就诊的学生约多人名, 经询问情况,约1 3名学生出现腹痛、 恶心、 呕吐症状,出现腹痛、 恶心、 呕吐症状,

 一、 判断该事件是否是应怀疑一、 判断该事件是否是应怀疑食物中毒?食物中毒?•处理的思路; 作简要的初步了 解后, 确认是否发生食物中毒;(背景)

 该学校共有26个班, 学生总数1 237人, 食堂仅提供餐课间餐, 就餐时间为上午9:00当天就餐人数为1 062人00, 当天就餐人数为1 062人, 学生就餐场所为各班教室; 出现症状的学生均集中在两个班级。

 该两个班学生共有学生88名, 两个班级分设在不同楼层。

 初步判定病例数为1 3名。

 患者主要症状为呕吐, 多为2次~5次, 个别出别腹痛, 无腹泻、发热、 头晕、 头痛、 视力模糊、 手脚麻痹等症状。无危重、 死亡病例。

 当日课间餐, 食品为三鲜冬瓜汤, 扬州炒饭。•学生就餐场所为各

 患者集中发病时间为当日1 0时~1 1 时之间, 最早发病时间是1 0时1 5分。• 1 、 传染病(胃肠型感冒)? 早上到校时该二个班学生未见异常。• 2因暴饮暴食而引起的胃肠炎 ? 过敏变态反应• 2、 因暴饮暴食而引起的胃肠炎 ? 过敏变态反应性疾病? 吃了某种食品(鱼、 虾、 牛奶等)

 而发生的• 3、 饮用水出问题(学校供桶装饮用水但不是每个患儿都喝了)• 4、 共同进食史; 课间餐

 •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GB1 4938—94)•食物中毒:

 是指摄入了 含有生物性、 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

 的急性亚急性疾病“称为食物中毒”性、 亚急性疾病称为食物中毒•从这一定义不难理解, 因暴饮暴食而引起的胃肠炎; 因吃了 某种食品(鱼、 虾、 牛奶等)

 而发生的免疫变态反应性疾病; 经食品而感染的肠道传染病(如伤寒)

 和寄生虫病都不属于食物中毒的范围。。

 二、 处理方法措施;二、 处理方法措施;•启动应急预案:• (一)

 马上报告学校领导, 启动应急案统筹处理该事件,学校主管领导立即指挥应急抢救工作指挥以下工作抢救工作, 指挥以下工作:

 • (二)

 报告上级:•1 、 校医向卫生部门报告• ①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 地址和时间;• ②中毒人数, 主要中毒症状;• ③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 ④中毒发展的趋势及已采取的措施和需要协助解决的问题。

 •• ①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 地址和时间;• ②中毒人数, 主要中毒症状;• ③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 ④中毒发展的趋势及已采取的措施 。2、 副校长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三)

 学校领导召集各班主任会议, 说明情况要求各班主任按正常教学进程上课,并密切观察全体学生的身体状况, 稳定学生情绪发现不适者及时送校医室诊治生情绪, 发现不适者及时送校医室诊治,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羊群反应” 。

 •(四)

 校医密切观察病情, 对患病学生按情况轻重进行分类处理,1 、 症状稍重由专门老师护送,用校车送医院处理医院处理,2、 症状轻微经对证处理后在校医室观察3、 如中毒学生较多, 情况紧急时, 可打1 20请医院派人来校急救, 采取抢救措施。•••

 •(五)

 副校长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保障学生转送医院用机动车、 预防服药的药品、消毒用品到位。

 •(六)

 总务主任、 食堂负责人对食堂保存现场, 保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原料; 及盛装可疑食物的容器、 工具、 用具;的容器、 工具、 用具;保留病人粪便、 呕吐物(最好是用药前)

 。

 要协助卫生部门作带菌检查和取证工作, 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七)

 预防性服药; 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 发生病例较多的二个班的同学集体预防性服药, 由班主任看服到口。

 ••(八)

 新闻媒体的应对、 学生家长的疏导工作1 、 对新闻媒体的应对应专人(避免众说纷纭,口径不一)

 ,2、 及时、 准确公布事故事实和真相, (让自2、 及时、 准确公布事故事实和真相, (让自身成为媒体的主要信息来源, 以减少无端猜测和以偏概全)3、 表明学校和相关部门态度和立场, 已采取的措施,(满足公众特别是学生家长知情权)••

 •(九)

 后继追踪工作; 下午上学后对没到校上课的学生由班主任及时了解缺课的原因, 发现异常及时上报校医。

 •(十)

 总结经验; 处理在事故中应负有责任的人员, 制定出预防类似事故发生的方案。

 三、 卫生部调查:三、 卫生部调查:•••1 、 中毒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2、 食谱调查;3、 食品的加工、 销售过程调查; 9月29日课间餐扬州炒饭所用的米饭为9月28日晚蒸煮后用塑料盆盛装后放置食堂就餐大厅内的就餐台上存放, 至9月29日早上7时加入火腿、 青豆、 玉米,分锅炒制, 于8时制作完成 。4、 实验室检查 ; 学生用饭盒、 留样食品细菌检测培养为腊样芽胞杆菌阳性。•

 • 结论:

 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蜡样芽胞杆菌中毒食品主要为剩米饭、甜酒酿剩菜甜点心及乳粉、 甜酒酿、 剩菜、 甜点心及乳、 肉类食品。

 中毒多因食品在食用前保存温度较高和放置时间过长, 中毒季节以夏季、 秋季为多。

 蜡样芽胞杆菌在1 5℃以下不繁殖,剩饭、 剩菜应放在低温保存。粉肉类食

 四、 从该事件中我们应吸收的经验四、 从该事件中我们应吸收的经验教训;教训;• 存放条件不当课间餐扬州炒饭所用的米饭为9月28日晚蒸煮后用塑料盆盛装后放置食堂就餐大厅内的就餐台上存放厅内的就餐台上存放, 违反《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 第二十一条第(六)

 款“在烹调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2小时)

 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 0℃的条件下存放” 。违反《餐饮业和集

 案例二案例二•2003年9月8日某学校2003级学生约700人到某基地进行新生入学军训。

 从第2天起陆续有学生出现腹痛、 腹泻、 恶心、呕吐、 发热等症状, 至1 1 日校领导获悉报呕吐、 发热等症状, 至1 1 日校领导获悉报告时已军训第3天, 发病人数约1 00多人。

 处理措施处理措施• 一、 学校领导接报后:•1 、 通知校医室负责人马上随校领导前往军训基地实地了解情况。2校医室立即将现有的有关药物装箱•2、 校医室立即将现有的有关药物装箱、带药并派出医务人员即时赶往军训基。•3、 总务主任马上将事件报告市卫生监督所请求派人前往协助处理事件。

 (卫生部门是中午1 1 点40分接到报告)

 • 二、 现场情况调查; (下午1 点多到达现场)•参加该次军训的新生720 人, 全部集中在军训基地食堂就餐, 无外出就餐史。

 从军训第2 天起陆续有学生出现腹痛、 腹泻、恶心、 呕吐、 发热等症状, 至校领导获悉发热等症状报告时已军训3天, 发病人数约1 00人, 当天有20多人送就近人民医院就诊, 有1 0多人在军训基地医务室就诊, 无危重、 死亡病例。校领导获

 • 军训基地食堂状况:•现场查看; 该食堂面积约1 50M2, 无卫生许可证, 无功能分区, 无三防设施, 无贮藏室, 无配餐间, 全部食品、 原料采购均无索证砧板放在地上切青菜后用同均无索证, 砧板放在地上切青菜后用同一个砧板切外购的烧鹅(烧鹅未能出示供货方的卫生许可证)

 , 全部从业人员不能出示健康证、 卫生知识培训证。

 • 军训基地医务室状况:•现场查看; 当时约有1 0多名学生在医务室输液, 基地主诊医生说:

 “他是医学院毕业的”现场未能出示《医疗机构执院毕业的” , 现场未能出示《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 未能出示《行医许可证》 、上岗证, 连居民身份证也未能出示。

 • 三、 军训基地负责人、 当地卫生部门意见•都认为深圳的学生娇气, 可能是水土不服服。

 • 四、 处理方法措施;•1 、 症状较明显者送附近人民医院诊治,症状稍轻的由学院医务室医师进行诊治,送药看服到口;•2、 全体师生预防性服药, (每人二天量)

 第一次看服到口;量)

 第次看服到口;•3、 当晚撤离军训基地, 全部同学由学院包车(20多部旅游大巴)

 并派老师跟车送回家,•4、 次日各班主任电话巡访各班全体同学,确保全体同学健康无病。

 • 五、 从该事件中我们应吸收的经验教训;• (一)

 成功经验:• 1、 发生不明原因群体事件及时上报学校领导;• 2、 学校领导应急处理得当(第一时间通知各有关部门并亲自带队赶赴现场, 了 解情况, 听取有关专家意见)专家意见)

 ;• 3、 周密安排; 及时安全的撤离造成食物中毒(或可疑食物中毒)

 的环境, 有效的控制事态的发展;• 4、 事后个案追踪, 确保学生健康稳妥善安全。

 • (二)

 吸取的教训:•大型活动地事前的卫生状况了 解•1、食品卫生状况:

 供餐环境、 供餐能力、每日菜单审查、 食品留样、 操作过程的卫生;•2、传染病流行情况(禽流感、 非典、 自然疫源地)疫源地)•自然疫源地:

 自然界中某些野生动物体内长期保存某种传染性病原体的地区。

 在自然疫源地内, 某种疾病的病原体可以通过特殊媒介感染宿主, 长期在自然界循环, 不依赖人而延续其后代,并在一定条件下传染给人, 在人与人之间流行。如海南的疟疾, 云南的鼠疫。•3、医疗条件; 应对发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预防食物中毒的十项建议预防食物中毒的十项建议•1 .保持厨房环境和餐用具的清洁卫生;•2.选择新鲜、 安全的食品和食品原料。

 切勿购买和食用腐败变质、 过期和来源不明的食品; 切勿食用发芽马铃薯、 野生蘑菇、 河豚鱼等含有或可能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原料加工制作的食品。•3.蔬菜按一洗二浸三烫四炒的顺序操作;•4.肉及家禽在冷冻之前按食用量分切,烹调前充分解冻;•5、 肉、 奶、 蛋及其制品和四季豆、 豆浆应烧熟煮透;

 预防食物中毒的十项建议预防食物中毒的十项建议•6、 尽快吃掉烹调好的食品, 否则应及时防入冰箱;7、 妥善贮存食品。

 食品贮藏于密闭容器里;生食品和熟食品分开存放, 避免接触; 新鲜食物和剩余食物不要混在一起; 提前做好的食品和需要保存的剩余食物存放在高于60℃或低于1 0℃的条件下1 0℃的条件下。8、 经冷藏保存的熟食和剩余食物及外购的熟肉制品食用前应彻底加热, 食物中心温度必须达到70℃并至少维持2分钟;9、 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档和卫生条件差的饮食店;1 0、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十项禁止的食品加工经营行为十项禁止的食品加工经营行为•1 .禁止露天加工、 制作和售卖食品;•2.禁止加工和出售腐烂变质、 酸败、 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3.禁止使用发芽马铃薯、 野生蘑菇、 河豚鱼等含有或可能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原料加工食品;•4.禁止加工未经解冻(或未充分解冻)的冷冻肉及家禽;•5.禁止使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和食品原料加工制作食品;

 十项禁止的食品加工经营行为十项禁止的食品加工经营行为• 6.无符合卫生要求的凉菜(熟食)间的单位,禁止加工出售冷荤凉菜;• 7.无冷藏设施的单位,禁止售卖熟肉制品和其他凉菜;• 8.禁止生熟食品混放和加工生熟食品的容器、工具混用;工具混用;• 9.不具备大型集体用餐条件的单位禁止举办聚(加)餐活动,禁止餐饮单位超出接待能力承办聚餐活动;• 1 0.禁止患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人员上岗。

 •••谢谢!

 !

推荐访问:学校食堂食物中毒案例 食物中毒 学校食堂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