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及对策论文6篇

时间:2022-08-18 09:00:07 来源:网友投稿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及对策论文6篇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及对策论文 文大学生国防教育论文3篇 通过大学生国防教育,我们当代的大学生,是学习、掌握知识和将来接替国家重任的接班人,更要明确国防建设的重要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及对策论文6篇,供大家参考。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及对策论文6篇

篇一: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及对策论文

大学生国防教育论文 3 篇

 通过大学生国防教育,我们当代的大学生,是学习、掌握知识和将来接替国家重任的接班人,更要明确国防建设的重要性。下面是管理资源吧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大学生国防教育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大学生国防教育论文 3 篇 1

 今天下午进过上级领导的一次国防教育,让我有了这样的心得体会。国防,即国家的防务,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国家的兴衰和国防密切相关,因为过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民族的尊严及社会的发展。

 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唯一家园,我们要心连着心,手牵着手去保护我们的家园,最重要的是世界的和谐、稳定,而决定世界是否和谐、稳定地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国与国之间是否和平发展,以及人与人之间是否和睦相处。

 有这么一句话“要想别人尊重你,你首先要尊重别人”。国家与国家的发展如果想和平的进行,首先这两个国家必须互相尊重,不用为了扩大自己的领土,争夺不属于自己的资源,而使用霸权主义进行军事威胁,或者扩大军事集团,强

 化军事同盟。相反的,一个国家应该拥有一颗宽容、善良的心,对需要帮助的国家伸出援助之手,为大家的共同利益而奋斗! ?

 为了保护我们的国家,保护我们的人民,就必须要国防,然而,过方式对外进行的,要想国家长盛不衰、飞黄腾达,最重要的是所有人民站在同一战线上,齐心协力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作贡献。因此,人与人之间必须和睦相处,不要勾心斗角,不要明争暗斗,不要四分五裂,而是要一视同仁,要友善待人,要有大国国防观念。因为人类社会的一切都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之上,社会诸方面已经成为一个紧密相连的有机整体,国防只有成为这个有机整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才能具有更大的威力。因此,我们要树立大国国防观,把国防建设纳入整个国家大系统中进行思考和规划。

 “国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我们,只有国家稳定发展,我们才能安居乐业,作为一名学生,我们理应加强我们的国防意识,加强对国家的责任感和民族使命。一“羊有跪母之恩,鸦有反哺之情”国家是我们生活在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里,我们更要担当起保卫国家,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俗话说“居安思危”,因此,我们要加强我们的国防意识,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保卫我们的祖国! ?

 大学生国防教育论文 3 篇 2

 古往今来,世界上一切主权国家,都十分重视自己的国防教育,不断强化公民的

 国防意识。在当今的和平时代,国防教育依然是世界的一大战略问题,随着主权国家观念的强化,现代国民意识的确立,国防教育越来越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不重视国防教育的国家是没有前途的国家,没有国防意识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因此,一定要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族的国防观念。

 国防与你、与我、与他、与每一个公民的利益关系本来是十分清楚的。国强则民安,国破则家亡。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人们通过血与泪换来的对国防与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生活等价值关系的深刻认识。我们不能等到敌人把刺刀逼近胸口上,再来认识它的重要性。因此,在平时我们享受国防带来的安宁环境和幸福生活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它、轻视它。要通过经常而有效的国防教育,使人们居安思危,从而积极关心和参加国防建设。

 一般地说,当外敌入侵,公民的生存、生命、家庭幸福受到直接威胁的时候,对国防重要性的认识要深一些,会觉得没有国防不得了;而在和平时期,当自己国家由于已有相当强大的国防力量,外敌不敢贸然进犯,人们过着安居乐业生活的时候,则容易出现轻视国防,甚至出现国防可有可无的认识和心态。这好比人们对待健康一样,健康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十分宝贵的,有的人当自己处于健康状态时,却并不觉得它的重要和珍贵,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甚至将要失去它时,才觉得健康对于个人的生存、生命、生活是多么重要。

 实施《国防教育法》有利于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激发全民爱国热情,建设和巩固国防。

 回首历史,中华民族屡遭侵略战争之害,饱受列强的欺凌之苦,中华民族不屈不挠,通过长期英勇顽强,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奋斗。推翻了三坐大山,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使伟大的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终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现在,我国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在抓住历史机遇,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时候,必须清醒地看到,天下还不很太平,国防力量对比严重失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国防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对此,我们绝不能放松警惕。《国防教育法》的制定和贯彻,为深入贯彻党在国防教育方面的方针、政策,推动国防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制定国防教育法对于提高全民素质,促进国防 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同时,制定国防教育法也是贯彻落实国防法和教育法的需要,教育法在总则中明确要求,“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通过宣传贯彻国防教育法,可以体现和落实国防法和教育法对国防教育的原则要求。

 实施《国防教育法》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法国作家都德的著名小说《最

 后一课》里描写的是普法战争中战败的法国被迫割让一部分土地给普鲁士。这块土地上有个乡村小学,因为在即将开始的异国统治下,再不能学习自己祖国的语言了,学校这天上的是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作品通过小学生弗朗士的自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作品的故事是虚构的,但它反映一个国家在遭到外敌侵略之后,学校里连自己祖国的语言也不让学习的情况却是十分真实的。我国过去在有国无防的情况下,国家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大块国土成了敌战区、沦陷区。这种情况下,青少年只能接受外国的奴化教育,成为列强的宣传工具。这就说明:如果我们不建设强大的国防,如果让侵略者来统治我们的教育,就不可能有正常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机会和条件。实施《国防教育法》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增强全民族的国防观念,在军事上可以转化为战斗力,在经济上可以转化为生产力,在政治上可以转化为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

 国防教育的重点在于推动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而国防教育正是对人的教育,它不仅可以培养公民为国献身的精神,而且有利于开阔人们的思路,通过系统地学习知识,可以改善国民的智能结构,可以培养公民高度的组织观念、严格的法制观念,

 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提高全社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生力军的作用,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

 国民国防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而国民的国防意识必须通过教育手段来实现,我们要认真加强国防教育,增强依法参加国防教育的自觉性,以实际行动促进国防教育的开展,积极为家乡国防教育做贡献。

 大学生国防教育论文 3 篇 3

 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大,中国政府在对外政策上采取了灵活的外交措施,使的周边一些国家感到了震动,一些和中国关系比较紧张的国家纷纷加紧了扩军备战的步伐,加剧了国际形势的紧张局面,应而我们加强学习邓小平新时期国防教育思想是相当必要的。

 一、周边形势 ?

 九十年代以来﹐日本一直保持防务(国防)费用总额世界第二﹑人均防务(国防)费用世界首位的状态。日本已完全掌握了核弹技术。近十年来日本受泡沫经济和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经济一直萎靡不振﹐可是在军备建设方面却并未松懈﹐一个强大的军事大国已然形成。

 印度为了对付中国。利用”和平核装置”为掩护,秘密

 研制真正的原子弹!美国政府希望印度获得核技术来抵消中国原子弹的影响,试图直接向印度提供核武器来对付中国。

 马来西亚声称为了对付因与该国有领土争端而引起的挑战,必须使空军力量比”现在强大得多和有效得多”,因而正在以最快的速度实现空军现代化。

 二、国际形势 ?

 以小布什为首的美国新政府的诞生和采取的强硬措施,更使国际局势趋于全面紧张。1.在巴以中东和谈问题上,美国明显偏袒以色列;2.对伊拉克采取强硬措施,进行大规模空袭;3.俄美关系进一步紧张。美国和俄罗斯下令驱逐外交官,美国还宣布将退出美俄共同签过字的《反弹道导弹试验条约》,俄美关系再次跌入低谷;4.美国海军间谍飞机(ep—3e)入侵我国领海领空,并撞毁我新型战机,我优秀飞行员王伟同志壮烈牺牲;5.美国政府批准新一轮对台武器出售,向台湾出售价值 40 多亿美元的进攻性先进武器装备,是目前对台最大一笔军售。

 新时期的国防建设,应当顺应时代的潮流和适应国际形势的需要,我们要加强国防建设,运用先进的军事武器和设施,增强国家的防御力量,增加和友好国家的政治来往和军事技术的交流,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我们加强武装力量是为了保卫祖国和人民,我国政府始终强调我们的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侵略,我们决不首先使用

 核武器,我国政府始终强调彻底禁止生产和彻底销毁核武器,让世界处在和平的环境中。

 我们当代的大学生,是学习、掌握知识和将来接替国家重任的接班人,更要明确国防建设的重要性。世界的形势非常复杂,只要有霸权主义和军备竞赛存在,国防建设的重任我们决不能放弃。

  ?

篇二: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及对策论文

生国防意识论文:

 增强高校大学生国防意识的重要意义及对策研究

 摘 要:

 在高校中开展国防意识培育, 使大学生树立“居安思危”的思想和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 具有重要的意义。

 增强高校大学生国防意识, 应注重培育和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忧患意识和尚武意识。

 关键词:

 大学生; 国防意识; 意义; 对策

  1

 当前大学生国防意识的认识误区

  (1 )

 国防意识缺乏。

 当前,部分大学生对国家安全的认识仍停留在军事、 战争、 国防、 领土、 情报等传统的区域,忽视了 对文化、 信息等新领域的认识。

 有些学生仍传统的认为国防就是防止外敌武装入侵,对不流血战争对国家的威胁认识不足。

 事实上,现阶段国防任务较过去更为艰巨复杂,来自西方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战略和来自我们自身的腐败等现象都是对我们国家安全的极大威胁,其程度不亚于在边境陈兵百万、 一触即发的战争威胁。

 (2)

 消极思想泛滥。

 我国长期处于和平稳定、 经济飞速发展的状态,一些大学生便滋生了 “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军事、 国事、 天下事,关我啥事”等消极思想,有些大学生也对这类观点表示赞同。

 部分大学生认为国防就是“军防”, 认为国防是军人的事, 觉得国防与自己没多大关系, 这类思想的泛滥 ,使得大学生不愿去了解基本的国防常识,对国家的安全形势、 国防政策认识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国防意识教育工作的难度。

 (3)

 淡化宣传教育。

 我们常见的是军训期间大学生很重视国防教育, 而往往过后就淡忘了国防观念和国防意识。

 由于物质生活的丰富使得一些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蜕变, 他们逐渐习惯了轻歌曼舞的氛围、 灯红酒绿的奢华, 他们哈韩哈日, 忘记了历史上外国列强对我们祖国的欺凌, 他们崇拜的是国外的影视明星, 忘记了谁是最可爱的人, 导致国防教育效果不明显, 国防意识弱化。

 2 培养和增强大学生国防意识的重要意义

  (1 )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国防意识的培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国防意识培育的内容从属于军事科学体系, 它涉及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众多领域, 大学生通过军事学科的学习, 有利于开阔眼界, 扩大知识面; 有利于打破专业学习的思维定势, 拓展思维空间; 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因而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

 (2)

 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国防意识是爱国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爱国主义的精髓, 国防意识所体现的为维护国家主权、 尊严和领土完整的强烈责任感, 正是爱国主义精神在新时期的重要表现。

 培育大学生良好的国防意识, 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学生的爱国热忱, 引导他们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己任, 自觉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 自强不息, 拼搏进取, 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而做出自己的贡献。

 (3)

 储备高素质国防后备人才。

 当今世界正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新军事革命。

 未来战争将是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 是人才的

 比拼和较量, 而高校大学生就是未来高技术人才队伍的主体, 是国家后备人才的储备力量。

 他们既是国家的未来, 也是今后兵员的主要来源。

 国防建设既是军队的事, 更是全民的责任。

 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意识的培育, 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增强他们履行国防义务的自觉性,在他们年轻的心灵里撒下卫国光荣的种子, 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增强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对策及建议

  (1 )

 责任意识。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位卑未敢忘忧国”。保卫祖国、 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因此, 履行国防义务、 承担国防责任, 作为国家公民, 每一个大学生都义不容辞。

 大学生是社会中的新生力量,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教育,也是进行最基础、 最稳固的国防意识教育,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使命感, 时刻准备为国防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

 忧患意识。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

 “要奋斗就会有困难有风险。

 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 增强忧患意识”。

 一个没有忧患意识的大学生是不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竞争和中国国防安全需要的。

 增强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有利于他们树立起远大的理想,积极地准备迎接各种挑战。

 对于我国现在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 特别是敌对势力对我实施“台独”“藏独”“东突”等民族分裂活动, 高校大学生更应有清醒的认识, 不能因为和平时期而在思想上有任何麻痹。

 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强化当代大学生的忧患意识, 使他们安而不忘忧,对国家面临的各种威胁有清醒的认识, 时刻保持必要的危机感、 紧迫

 感。

 (3)

 尚武意识。

 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印发的《2009年全民国防教育工作要点》 指出:

 “要切实抓好青少年学生国防教育, 激发爱国热情和崇军尚武精神”。

 尚武不是好勇斗狠、 穷兵黩武, 而是要崇尚军事职业, 重视国防建设, 在国家利益面临威胁时, 敢于挺身而出,不惜做出重大牺牲, 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 坚决捍卫国家的利益和安全。

 民族尚武精神是国家长盛不衰的灵魂, 需要精心培育, 代代相传。爱军尚武教育, 就要教育大学生充分认识人民军队的性质、 宗旨和地位作用, 学习人民军队的优良品质和战斗作风, 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 自觉接受国防教育, 履行兵役义务。

 通过严格的军事技能训练和日常养成, 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军事素质和打赢能力,确保一旦需要,经快速动员和临战准备,就能拉得出、 用得上、 打得赢。

篇三: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及对策论文

当代大学生国防教育

 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 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

 根据国防建设的需要, 对适合担任军官职务的学生, 在进行短期集中训练。

 考试合格的,经军事机关批准, 服军官预备役

  ——《兵役法》

 “兵者, 国之大事, 死生之地, 存亡之道, 不可不查也” 。

 稳固国防古今中外都是关系到国家安全, 政局稳定, 人民安居的重大问题。

 历史中政权的更迭, 当今时代政局的变化, 无非是有国防显著差异造成, 而且政权的较量实质上就是国防实力的较量。

 当今世界和平是主流, 但是不安全因素依然存在。

 国家之间的战争仍未完结, 不时仍会传来异国自杀式袭击的消息, 我们还能听到恐怖分子分裂国土的新闻, 发生在外国校园里的枪击事件似乎大家已经习惯…祖国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中坚强的扛着社会主义的大旗, 威风凛凛, 而邻居们好像早已对此虎视眈眈。

 因此, 偶尔我们不得不做出“第三次世界大战是否会发生” 的猜想…世界大战是否会爆发是一个不易预知的问题, 但是国家有动荡就得有防御, 这是不容分说的。

 大学生队伍是一个有思想敢作为的庞大队伍, 他们代表着中国青年的先进群体, 同时也是国家国防的重要力量。

 所以, 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对于增强我国的国防实力, 扩大我国国防的后备队伍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在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方面也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两种, 军事理论知识教育和军事训练。

 军事理论教育旨在让大学生从更广阔的角度, 以更高的视野观察目前世界政治军事形势, 了解国际动态, 更深刻得理解新中国的建立、 发展历程。

 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人生观、 世界观和价值观。

 高等院校学生的军事训练分为两种:

 一种是对学生普遍进行基本军事训练, 男女都应参加, 学习必要的军事知识和掌握一定的军事技术; 另一种是培养预备役军官的短期集训, 即在普遍进行基本军事训练的基础上, 挑选一部分专业对口, 适合担任军官职务条件的学生, 进行一定时间的集中训练。

 考核合格的经军事机关批准, 服军官预备役。

 而通常上我们说的军事训练只是片面的指代前者, 即集中的暑期入学军训。

 军事训练是大学生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环节, 也是大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重要途径, 它无论对于大学生个人, 对于高等院校甚至对于整个国家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严格的大学生军事训练能够迅速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 使学生在思想、 作风、 纪律、 道德、 学风、 自我管理以及集体主义精神等多方面有显著提高。

 能够改变学生自身难以排解的惰性心理, 较强的依赖性心理,以及部分大学生自制力差和强烈的自我意识。

 然而这些负面因素的存在恰恰是阻碍青少年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弊病。

 克服这些负面因素势必会在下来学生的学习甚至学生未来的发展等多方面产生很多的益处。

 其次, 在适当的时候良好的军事训练基础对大学生积极应对侵害或威胁等不良处境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 大学生军训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各大高校的军训工作正在不断朝着制度化、 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完善, 然而经过一个阶段良好的军事训练后同学们的凝聚力, 集体主义精神, 意志力, 主动性,自我管理意识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这对于高校的教育是非常有用的, 可以很大幅度上提高教学效率, 同时也是形成高校严谨、 求实的良好校风, 塑造积极、 进取的优秀学风的有效途径。

 另外, 必须提到的是, 大学生进行短期的军事训练的过程也是大学生服兵役的过程, 是履行服兵役义务的一种特殊形式。

 三、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学生军训工作。

 新中国成立初期, 毛泽东同志批准在高等学校学生中开展军事训练, 为部队培养预备役军官; 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 国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要加强对公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国防教育; 江泽民同志十分重视学生军训工作, 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国防法》 、 《兵役法》 和《国防教育法》 , 对学生军训工作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大学生历来都比较关心国家政治, 有着较强的国防意识, 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 大学生更是国家这个“大家”的顶梁柱。当代大学生是有活力、 有前途的一代, 是祖国的栋梁, 是祖国的希望。

 大学生比一般公民有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智力水平, 而且具有相对较强的学习能力, 因此军委把我国国防的主骨干由一般公民转为高等院校的大学生。

 同时新《兵役法》 中也明确提到大学生也是我国军官队伍的重要来源。“少年强则国强” 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军事化训练会提高我国国防后备力量的素质。

 学生军训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军事

  训练, 既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客观要求, 也是开展国防教育, 强化国防意识, 为国防建设培养高素质后备人才的战略举措。

 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不只是我国才有的在其他国家照样进行甚至比我国做得更好, 甚至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

 美国 1 958 年颁布“国防教育法” , 并在初高中时间对学生进行军事理论教育, 美国的学生军训在全国 350 所高等院校和 650 多所高级中学设了351 个后备役军官训练团, 由国防部统一领导, 学生自愿参加, 结业后授予后备役少慰军衔。

 军训训练分为二年制和四年制两种。

 训练时间以四年制的学校为例, 一般前两年为每周 2~3 学时, 主要学习基础军事课程, 后两年每周 5 学时, 并参加一次为期 6 周的军事夏令营(相当于我国的集中军训)

 。

 这些学生在毕业以后, 有相当一部分可能成为现役部队中非常出色的军官。

 据统计, 美军现役部队中有 30%的将军和 40%的校、 尉级军官是来自后备役训练团毕业的大学生。

 英国:

 陆军在地方大学设立军官训练团, 他们对学生军训一直都是非常重视的, 而且要求人人平等, 就是王子也要参加军训。

 目前, 英国陆军在大学中设立的军官训练团共有 16 个分队, 2500 人。

 空军在 64 所大专院校中也设立了 16 个训练中队; 陆、 海、 空三个军种都在中学普遍招募学兵,对自愿参加的学生进行军事训练。

 印度通过国民学兵团对全国地方大、 中学生进行军事训练。

 学兵团属国防部国防学兵团总监署领导。

 学生根据年龄、 性别分别编入高级组(18-26

  岁)

 、 初级班(13-18 岁)

 和女子组。

 通过训练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军事知识和技能。

 德国规定所有 19 岁以上的青年学生都必须接受军事体育训练, 大专院校一般都将军事课列为学生的必修课程, 并经过严格的考核, 为国家培养后备役人才打基础。

 波兰对学生军训极为重视, 1973 年国家规定凡是大学毕业的男生, 都要到部队参加集中训练 1 年。

 上半年在后备役军官学校学习, 下半年在部队代职。

 军事训练期满后授预备役中尉军衔。

 并规定以参加军训代替服兵役。

 越南规定初中以上学生, 每年都要进行军训训练。

 按规定训练结束经严格考核合格者, 视情况授予预备役准尉或少尉军衔, 个别授予现役少尉军衔, 分配到部队技术兵种任职。

  南斯拉夫、 罗马尼亚、 以色列等国家都对大中学生规定了不同形式的军事训练。

 瑞典、 瑞士等中立国家对全民的国防教育更为重视, 他们要求所有中小学生必须接受国防教育, 在大学期间直至参加工作, 到 45 岁以前,必须去部队接受 2-8 个的军事训练。

 人类历史上战争与和平总是在交相更替。

 虽然和平与发展乃当今世界的主流, 但只要和平因素的增长代替不了战争因素的增长, 战争就不可避免。

 当代无论哪个国家的大学生, 作为国家的未来与希望, 在不断追求课本上有限的文化知识的同时都必须把国防学习放在一个高度重要的位置。

 当今的中国毋庸置疑是一个综合实力较强的国家, 但是西方国家甚至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在包围着社会主义中国的同时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我国的敌视。

  猖獗势力不断向我国发起猛烈冲击, 抑或在国际上对我国进行诋毁, 抑或鼓动我国国内的部分不安定分子策划分裂我国国土和政权的活动, 总之我国目前所处的国际环境仍不容乐观。

 经济建设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一切工作的中心, 但是没有一个和谐稳定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一切建设都不可能积极顺利的进行。

 因此, 特别是在新的环境下只有在不断进行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了解历史,了解国防, 了解当前国际环境以及时事变化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当代大学生。

 我校的军事理论课的开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军事理论课的开设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们在国防这一问题上的无知, 通过课本理论知识的教学, 教学片的播放, 以及入学时学生到兵器馆的参观, 我们对国际战略环境, 中国军事思想, 现代国防, 兵役法基本知识, 信息化战争以及制导技术、 伪装隐身技术…新概念武器等多方面有了初步的认识。

 今日男儿不必带吴钩, 认认真真的接受国防教育就是大学生的一种爱国行为。

 少年强则国强, 大学生应以一种居安思危的心态来认识国防, 时刻保持对国家国防的关注才更有利于祖国各项建设的发展。

 一月之后即将到来的军训是辛苦的, 但是想到这是我作为一名大学生爱国之情的简单体现,我明白了扛在肩上的一份责任和使命, 我决心用“流血流汗不流泪, 掉皮掉肉不掉队” 的心态合格完成此项任务!

  附:

 本文是我在接受了学校军事教研室各位老师一学期辛苦的军事理论教育之后, 对大学生国防教育重要性的浅显认识, 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在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以及本次作业的书写上难免存在很多不足, 敬请老师予以指正。

 同时, 对军事教研室的各位老师对我们孜孜不倦的教导表示感谢!

  作业中部分资料来源:

 《军事理论与技能教程》

 《西安工业大学本科培养计划》

 《军事十万个为什么》

 《大学生国防教育》

 百度网、 中华网

篇四: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及对策论文

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及大学生如何投身国防建设

 【摘要】:高校国防教育旨在使在校大学生深刻认识国防建设与国家安危、民族兴亡的密切关系,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正确认识新一代大学生所担负的历史责任。做好国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结合作者的理解,浅析高校国防教育,为更好的开展国防教育,提升当代大学生对于中国国情的认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军事教育 国防建设 军事训练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大学的教育也更趋向于让学生全面发展,现代大学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殿堂,同时也是一个使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锻炼的熔炉。如何培养出一个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的人才成为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而大学生国防教育无疑摆在了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第一位。那么什么是大学生国防教育呢?大学生国防教育,是在高等学校开展的国防教育,主要是指与国防教育内容有关的军事理论课与军事技能的学习和掌握。高等学校国防军事教育最主要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激发爱国热情,强化集体主义观念,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培养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后备兵员和预备役军官打好基础。

 大学生开展国防教育的意义:

 一、在大学生中开展国防教育是世界各国为了加强经济建设,发展后备军力量的总趋势之一 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军队建设一定要服从国家整个建设的大局。他认为军队建设与国家经济建设必须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但现代化有先有后,只有国家经济有了比较好的基础,军队建设才能搞上去。为了集中力量搞经济建设,1985 年以来我军裁减人员 170万,减少了军队的社会负担,用来支援国家建设。世界各国在和平时期大都采用这种“弹性”国防,即减少常备军数量,加强后备军建设。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经费开支,以利于国家经济建设,同时又保证足够的国防力量。在后备军建设中,大学生担当了重要的角色。

 二、在大学生中开展国防教育是适应现代高科技战争,维护经济建设正常运转的需要 高技术战争需要高技术武器,而高技术武器更需要高素质的官兵。为了提高官兵素质,在改善军队官兵知识结构,加强部队训练,促进干部队伍的专业化、知识化的同时,要注意加强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大学生文化素质相对较高,接受能力强,易于掌握高技术兵器的知识,平时对他们进行军事训练,战时就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从而保证战争的胜利,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提供保证。

 三、在大学生中开展国防教育是提高学校教学效果,整顿校园秩序,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四有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 有关部门曾对参加军训的学生进行了一项调查,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学生通过军训,培养了组织纪律性和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了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锻炼和增强了学生的体魄,淡化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能够走出自我封闭的个人世界,关心时事,关心国家建设,精神面貌与未经军训的学生相比有较大改观。再加上大部分高校都采取新生入学即接受军训,部队严格的管理方法为

 学校以后几年的学生管理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这对于整顿校风、学风,整顿校园秩序,为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养合格人才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国防教育对我们又有什么作用呢? 一、大学进行国防军事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目前我们这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生活上家庭依赖性强、独立能力差、贪图享受,观念上有功利倾向,人际交往过程中有戒备心态,组织纪律散漫,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军事教育以军人的要求来训练大学生,有利于大学生在艰苦条件下磨练自己,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培养大学生百折不饶的顽强意志品质。通过开展军事化管理的集中军事训练,使学生在“整齐划一”的队列训练和各项竞赛评比中形成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在“一切行动听指挥”中提高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在“紧张”中培养雷厉风行的作风,在“有序”中培养文明礼貌品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由于军事实践是一项团体的活动,军事训练体能消耗大,具有对抗性、竞争性和艰苦性。通过组织各种项目的军事比赛、汇操表演、技术考核,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吃苦耐劳、勇于拼搏勇、敢顽强的精神,同时也是挫折教育的最好课堂。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打下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

 二、大学进行国防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加强国防教育的需要

 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军事理论知识的学习,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国防教育,能使人们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信念,中华民族有着爱国主义的传统美德,只有激发人们对祖国的热爱,才能使他们为祖国积极献身、流血牺牲。而且大学是培养强大国防预备役力量的重要阵地。现代高技术战争,需要高质量、高素质的兵员和强大的预备役力量,军校的培养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战争的需要。作为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大学,理所应当承担这份责任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受过军训的大学生是预备役军官的重要来源和战争动员的主要对象。

 三、 大学生开展国防教育是当前国际形势的需要 当今世界多极化成为主流,军备竞赛由数量转为质量的竞赛。尽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国际敌对势力处心积虑遏制中国的发展,千方百计地推行西化,将战略重点放在台湾和西藏及新疆等地区。同时还千方百计进行思想渗透,与我们争夺下一代,或策划颠覆破坏活动,企图搞垮国家政权,或搜集情报,窃取中国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等重要情报。而且中国周边环境也存在较大危机,我们必须时刻提高警惕,掌握必要的国防常识,随时为祖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做出贡献。

 所以,高校开展军事理论和军事训练教学,不但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能增强他们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对于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培养吃苦耐劳和艰苦奋斗的作风。通过深入持久的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能够在大学生心中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对于大力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和历史的责任。关注国防,了解国防,为国防建设做贡献,是我们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也可以用一颗激情澎湃的爱国心,用力所能及的行动为我国国防建设的宏伟大业尽责献力,添砖加瓦。我认为我们应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一、认真学习军事理论,增强国防观念 开学初我们经历了军训的磨砺,深深感受到了当代军人“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顽强风采,军训磨掉了我们长期养成的娇骄之气,使我们的耐受力与服从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这学期开了军事理论课后,我才发现军事理论是军事训练的精神提炼与升华,从精彩纷呈、激情澎湃的课堂上,我们开始逐渐树立国防观念,意识到国防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是国家独立自主的前提,是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条件。回过头来重新认识军训,我们知道了那不仅仅是一项体力与毅力的锻炼,更是大学生服兵役的一项国防义务,责任感与自豪感油然而生。

 从军理课上,我们还学到了许多军事科技知识,掌握了基本的军事理论,认识了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以及面临的国防任务。这既是对国防与军事的理性认识,也是一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理论教育。在国防建设事业中,当代大学生任重而道远,这更需要我们通过军理课的学习,用丰富的国防知识武装自己,增强国防观念。

 二、关心国家与国际大事,关注国防建设事业发展 国防建设是一个紧跟时代脚步,颇具现实意义的大工程,与当代世界政治、军事、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当前美苏争霸的冷战局面已结束,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战争、地区战争不断,天下并不太平。我国台湾问题尚未解决,南海争端愈演愈烈,这些事件都对我国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国防安全构成了威胁。当代大学生只有时时关注国家与国际大事,关注我国国防建设事业的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军事敏锐性,才能识得大局,顾得大体,从中发现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更有质量的为我国国防建设添砖加瓦。

 三.响应征兵号召,积极参军入伍:

 兵役义务是公民的重要国防义务,大学生作为走在时代最前沿,掌握着先进科学文化知识,拥有较高素质的优秀群体,有足够的热情与能力响应征兵号召,参军入伍,献身于国家国防建设事业。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信息为基础的高科技战争成为未来战争的主要形式,我们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高学历,学为军用,提升我国军队整体素质与战斗力,增强我国国防实力。

 大学高校开展军事理论,不但帮助我们掌握基本军事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能增强他们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对于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培养吃苦耐劳和艰苦奋斗的作风。通过深入持久的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能够在大学生心中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对于大力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 2001 年 4 月 28 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二号)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篇五: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及对策论文

生国防教育改革问题对策研究论文(共 6 篇)

  第 1 篇:新时期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改革对策探析

 一、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制度建设

 学生军训是一项长期性、经常性的系统工程,单凭领导重视远远不够,搞好军训,制度是保证,必须建立健全和逐步完善学生军训工作的“领导、工作、奖惩机制”,加强学生军训领导机制建设。尽管各省市县和高校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建立了诸如领导小组样的领导机制,但多数单位机构属于临时应付性质,而且机构的功能不全,有些地方人员配置也存在某些不合理现象,实质上不发挥作用便是形同虚设。对此,军地各级主管理部门和领导,一定要站在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军地两用人才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高度重新审视如何抓好学生军训工作问题,要认识到学生军训是国家法律赋予的使命,不能把学生军训当作一项“软指标”随意应付。要督促高校落实军训工作人员,解决军事教师编制,使学生军训工作实现规范化和制度化。

 加强学生军训工作机制建设。要强化学生军训工作的指导思想,重点放在组织机构、训练内容和时间、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军训思想政治工作等工作统筹和任务落实上,并依学校和部门的能力大小,确定学生军训工作的幅度、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分工、学生军训工作的重点和学校的物资器材经费保障水平,实行“人、财、物和权、责、利”相匹配的工作原则,要尽量避免“部门林立常扯皮、有利之事争着干、无利可图先撒手、安全或责任事故出现后先行找理由搪塞”等不良现象发生。

 二、加强军事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军事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相当长时间内,所“呼吁、呐喊和建设”的重点,仍然是落实专职军事教师队伍、重视派遣军官队伍建设等两个方面的内容。

 落实专职军事教师队伍。高校军事教师是学生集中军训和军事理论课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提高学生国防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高校要把专职军事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总体规划,根据公共必修课教师配备标准,配齐配强专职军事教师。于高校学生国防教育课实际上是要求很高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实际情况,学校要重视专职军事教师队伍的教育、管理和培养,为专职军事教师提髙思想政治、业务素质的进修和提高创造条件,必要时,应该对学校弱势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有所扶持、有所倾斜。

 重视派遣军官队伍建设。基于派遣军官的特殊地位作用和角色定位,根据新时期新任务,各大军区、省军区继续做好派遣军官的选配工作,坚持任职培训和在职轮训制度,继续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和注重质量、择优选配的原则,把军政素质好、任教能力强、作风纪律硬、学历较高、组织协调能力强的优秀军官,充实到派遺军官队伍之中。

 三、重视大学生的军训思想政治教育

 重視学生参训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国家乃至高等学校和学生家长,都十分看好学生军训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育人功能。它教给学生的,既是一种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行为规范和践行方略。学生通过参加军训,了解过去、现在、未来国际战略环境和优秀的谋略策略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关联度,更能坚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正确性和紧迫性,坚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和强国防重教育的信心与决心。许多地方高校,以学生军训为契机,坚持学生军训的

 “大德育”定位,着眼于学生“中学生到合格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学习方式、生活方式”转变,努力提高学生“国防意识、纪律意识、团队意识、成才意识”,突出军训期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工作,值得充分肯定,这也是全国高校学生军训必须继续坚持并发扬光大的工作亮点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向。

 四、结语

 新时期,高校坚持开展学生国防教育并努力提高其育人质量,是履行法律责任和义务的需要,尤其当国家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二之后、我国周边环境一定程度上反而有恶化趋势的情况下,加强学校学生的国防教育,理当成为各级政府、军队和地方各级部门、各类学校以及各级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工作,面对各种问题和工作难以推广的被动局面,“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才是推动工作健康发展的唯一正确选择。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在制度建设、军事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大学生思政教育建设方面的改革,加强新事情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创新,促进大学生军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升华,锤炼大学生自觉、自信、自强的品质,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吃苦耐劳、爱军尚武、为国献身的有志之士。

 作者:张一鼎等

  第 2 篇:苏区精神下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途径研究

 赣州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中央苏区的核心位置。80 多年前,红军和人民群众在赣南、闽西大地创建了中央苏区,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并将进行了一系列艰苦的斗争,形成了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苏区精神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奋斗以及创新精神进行发展和延续。如今我国已经进入到新的发展时期,人们共同建设富裕的小康生活,并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也需要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并积极发扬中央苏区精神。

 一、苏区精神内涵

 2011 年 11 月,習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立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80 周年座谈会上对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为主要内涵苏区精神进行了高度的肯定与赞扬[1]。

 大革命失败之后,我国进入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武装起义也逐渐兴起,建立了诸多革命根据地——苏区。到 20 世纪 30 年代,有 13 个苏区的影响极大,在最鼎盛时期达到 40 多万平方公里,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势[2]。苏区精神是伟大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创建、发展和保卫苏区革命实践中形成的,展现出来苏区红军以及人民群众参与革命斗争的精神,也是民主革命中十分重要的精神内容。可以说苏区精神继承发展了井冈山精神,为长征精神提供了原动力。

 二、苏区精神下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

 首先,能够强化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更好的理解革命传统。当前的世界是和平的、发展的,但是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时常出现局部的冲突,因此需要具有忧患意识,强化国防建设。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提高国防意识。苏区精神是我国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对于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将革命旧址作为讲堂,在重大的节日、纪念日等组织大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革命老区等,能够很好的强化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对革命传统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使用苏区精神、红色资源进行国防教育,能够坚定学生国防建设的信念与决心,强化对国家的责任感。

  其次能够很好的内化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能够更加理性地爱国。强大的爱国主义情感能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使每一个人都能够为国家发展建设作出贡献。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快速推进,国家建设也取得了显著地成就,同时国内外环境也逐渐复杂起来,出现了很多争端与冲突,如“钓鱼岛”事件、南海争端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有强大的国防作为保障[3],并有较强的国防意识。当前时代下,爱国问题逐渐复杂,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成熟,对于问题的看法和处理还不够全面,分析问题时还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虽有满腔的热血却不能通过正确的方式表达出来,结果导致出现很多不理性的爱国行为。在爱国游行中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态度不够冷静,行为表达方式不正确,甚至存在极端倾向。苏区精神中的精神、信息是新民主主义时期爱国人士形成的爱国情感与情怀,对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苏区中的纪念馆、革命教育基地等也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带领大学生参观体验,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上升理性阶段,能够自觉、理性地爱国。

 最后还能够对高校国防教育的效果进行巩固提升,使得国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有了扎实的基础才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通过大量的实践对理论进行补充、完善。目前很多高校的国防教育还是以理论教育作为主要内容,实践性、开放性不强,尽管在课堂上应用了现代化的多媒体,但是由于缺少实物实景,还是不能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理论灌输的方法得不到有效的改变。这种传统的国防教育形式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趣,这与国防教育的目的是不相适应的。要提高高校国防教育的效果就需要强化实践,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实践等进行国防教育,提高国防教育的效果。苏区精神能够为国防教育提供重要的资源,具有真实性、开放性,能够为国防教育的开展提供平台[4]。苏区精神能够很好的与体

 验教学、案例教学、探究教学等相结合,使高校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国防知识。将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与学生的真实体验相结合,让学生亲自感受、体会、思考,从多个角度、多层次感受、体会,进而形成新的教育模式,使得国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效的结合,实现良好的国防教育效果。

 三、苏区精神下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强化国防教育队伍建设

 在大学生国防教育中,应充分发挥国防教育队伍的作用,强化学校军事教师、学生的军训教官等力量,建设高水平的国防教育队伍,为大学生的国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基础,通过传统课堂、新媒体网络技术等方式,开展讲座、报告,设置选修课,增加教师学生间的互动式宣讲,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引导教师干部能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引导和影响学生积极学习、践行苏区精神[5]。在大学生国防教育中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定期组织学生到苏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考察,接受传统的革命教育,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能够在学习生活中追求更高的目标。

 (二)加强老红军、烈士家属、专家学者的教育

 高校可以定期邀请老红军、烈士家属等讲述中央苏区时期的革命历史,或邀请相关国防教育的专业学者等进入到校园中,与大学生共同学习、接受苏区精神教育,播撒红色的种子,更好的继承发扬苏区精神以及光荣的传统,通过红色教育资源使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得到提升,达到较高的思想境界。

 (三)充分发挥课堂的阵地作用

 在大学生国防教育中,课堂是最为主要的阵地,在国防教育中应充分发挥

 课堂这一阵地的作用,这种以理论研究作为指导,借助于苏区研究机构的作用,积极加强红色资源特别是苏区精神的研究,可以编写多样化的思想政治以及军事教材,在上好思想政治教育和军事课的同时,也能够向学生宣传红色精神,将红色资源纳入到教学计划、课程中[6],增加红色资源的教学内容,对苏区精神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挖掘,更好地提高国防教育的感染力,能够使更多大学生投入到苏区精神的学习中,保证大学生国防教育实现良好的效果。

 (四)充分发挥苏区红色资源优势

 苏区有着丰富的革命历史,是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阵地,有着宝贵的教育资源。高校可以充分发挥苏区的红色资源优势,建设国防教育基地,进行开放式的国防教育,定期组织国防教育活动。在寒暑假可以组织大学生到苏区感受革命传统,到基层体验老区生活。当前瑞金、于都、兴国等县市已经建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生可以以系、班级为单位利用假期时间到基地参观学习,接受红色革命传统的教育。组织学生进行“重走长征路”的活动,并在“长征”沿路寻访老红军、老战士,参观革命旧址,听老红军讲述苏区的革命历史[7]。通过大学生感兴趣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让红色文化能够深入到学生心中,使得国防教育的吸引力得到提升,实现高效的大学生国防教育。

 (五)积极开展国防教育活动

 国防教育活动能够很好的培养大学生形成民主精神,以苏区精神为依托,全面我国的国防建设,实现民族精神教育。

 在革命佳节期间,比如建党节、建军节等,可以组织大学生参观苏区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纪念馆、博物馆等,开展唱红歌比赛、红色主题演讲、红色流动影片、革命图片展等活动,更好地吸引大学生接受国防教育。还可以将真实感

 人的历史、实物等进行回放,使大学生对国防军队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强化其民族精神,充分发挥国防教育基地的作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还可以分批次的组织学生到军营体验生活,进入到英雄部队中,接触英雄人物,通过军营文化、军人的高尚品格影响大学生。如果有条件还可以组织大学生进入军事基地中开展“一日体验”活动,从早起到就寝感受军队中铁的纪律以及军人的意志品质。多为大学生提供接触军人的机会,通过现身说法强化大学生支持国防建设的积极性与责任感,强化国防意识,提升学生的民族精神。

 高校还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板报、警示牌等做好国防教育的宣传,开展多样化的国防教育讲座,在学习中交流心得与体会,请老红军作革命传统报告,进行国防知识竞赛、军事题材影片播放等,进一步丰富大学生的国防军事知识,逐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等。

 四、结束语

 国防教育是为了保证国家主权、领土安全完整,有效抵御外来侵略、颠覆,维护世界和平,有计划地对公民德智体方面施加影响的一种活动。高校是国防教育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培养国家高级人才的重任,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建设者,必须要注重高校中的国防教育工作,依托苏区精神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强化學生的素质水平,使其成为高素质的社会人才,更好地为国家发展建设贡献力量。

 作者:崔晓锋

  第 3 篇:大学生国防教育在民族精神塑造...

篇六: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及对策论文

防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意义

  摘 要

 国无防不立, 民无兵不安!

 文攻武备, 能战方能言和。

 开展国防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 扩大知识面, 而且有利于学生打破专业学习的思维定势, 拓展思维空间, 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促进“智育” 的发展。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通过学校国防教育所积淀形成的道德行为、 意志品德, 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 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成为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新人, 是一件利国利民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

 所以, 军事课在普通院校开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国防意识; 民族凝聚力; 科学文化素质; 国防后备人才

 正

 文 引言“国无防则不立” , 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国防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古今中外, 世界没有那一个国家没有国防而能够安全无恙的生存下去。

 而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是加强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锻炼、 提升的重要一课, 仅仅靠书本知识是不行的。社会前进了, 人类的自律意识淡化了, 别忘记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中坚力量。

  一、 高校进行国防军事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 国防是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证国家利益不受外来侵犯而采取的一切防卫措施的综合。

 而国防意识则是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思想基础,良好的国防意识既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思想基础,又是推动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人们的经济意识不断增强,而国防意识却出现滞后现象,大学生们普遍认为国防是政府的事情,是军队的事情,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

 国防不仅仅是军队及政府的事,没有全民国防观念的提高,便不可能有真正强大的国防。

 其实国防离我们每一个人都很近,尤其是作为祖国未来建设者的大学生,他们是社会中的新生力量,对他们进行国防军事教育,是培养他们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也是进行最基础、 最稳固的国防意识教育,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使命感。

 高校国防教育通过系统规范的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对于学生的爱同主义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由于国防教育的内容是有关国家的安全防卫问题,它与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能够在大学生中引起强烈的共鸣,通过国防军事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对战争与和平有清醒的认识,对中国国防历史、 我国周边安全形势有正确的了解,强化了国防意识,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居安思危、 爱军习武、 保家卫国等国防观念。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 二、 国防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盛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今天, 全面实现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是中华民族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共同追求。

 而国防建设, 既是这一奋斗目标的组成部分, 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

 国防教育, 能使人们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信念, 树立革命英雄主义、 集体主义、 为国家和民族献身的使命感、 光荣感以及为保卫国家民族利益而自觉斗争的精神, 从而进一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近代中国曾屡遭外敌入侵, 国贫民弱, 社会则像一盘散沙, 这除了经济落后、政治腐败的原因外, 也与国民没有形成明确的国防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先进的社会制度是中华民族具有坚强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基础, 同时, 以国家和民族的发

 展以及安全为共同利益的现代社会国防意识的形成也是巩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精神力量。

 高校国防教育能够使学生把民族的共同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能够和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来侵略颠覆的威胁, 能够为民族的共同利益不惜牺牲个人或局部利益。这样,就能在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下把大家紧紧地团结起来, 使中华民族具有坚不可摧的伟大力量。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

 青年大学生尤其如此, 他们是民族的脊梁。

 加强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 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的核心)

 , 能极大地激发青年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在青年大学生的鼓舞和带动下能凝聚全中华民族的意志和力量, 任何困难都能战胜和克服。

 如 1999 年 5 月, 美国用导弹袭击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之后, 首先是大学生发起了反美示威抗议游行, 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力量。

 三、 国防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协调发展, 引导他们勤于学习、 富于创造、 甘于奉献, 成为有理想、 有道德、 有文化、 有纪律的时代新人。高校国防教育, 主要以理论教学和军事训练为主。

 在教学方面, 由于现代战争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它不仅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也是科技实力的较量。

 军事科学是一门范围广博、内容丰富的综合性科学, 它涉及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等众多学科, 而军事科学教育围绕高科技战争进行, 传授现代军事高技术知识, 如微电子、 光电子、 人工智能、 纳米技术等, 这些都能增加大学生的科技知识, 使他们了解现代科技前沿, 了解国际形势, 开阔视野, 培养其忧患意识、 爱国意识, 并使其智力、 心理得到协调发展。

 在军事训练方面, 主要是集中一定的时间, 对大学生强制性进行队列、 射击实战、 以及体能等方面的军事技能训练,其目的就是要通过亲身体验, 使他们感受到部队严明的组识纪律、 雷厉风行的生活作风、 不畏艰难的吃苦意识, 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 集体观念, 锻炼健壮的体魄, 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 并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

 这样, 通过军事理论学习和军事训练, 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练就其健康的体魄, 丰富其人格修养、 情感意识和道德素质。

 四、 国防教育有利于培养国防后备人才, 促进国防现代化

 我国国防建设一直坚持走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的道路, 这也是我国新时期国防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易于掌握现代科技知识。

 如果抓好这个群体的国防教育, 我们便储备了一大批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而又掌握了一定军事技能的高素质的国防后备力量。

 为此, 对大学生进行军事理论教学, 必要的军事训练, 以便必要时为部队输送高技术军事人才, 成为战时扩建、 组建部队的骨干, 为打赢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创造条件, 为国防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提供有力保障。因而, 大学国防教育,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国防能力。

 未来高技术条件的局部战争仍要坚持人民战争。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大批高新技术用于军事领域,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看,传统的人民战争的方式已经过时了。

 但是, 人民战争的理念不能丢。

 在新的形势下, 人民战争仍有它存在的意义, 如信息战、 网络战等一些没有硝烟的战争, 人民群众中的技术群体会大有作为。

 他们可以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投入到维护国家安全的行列中来。

 那么, 我们的青年大学生, 无论是在校生还是毕业生, 他们个个都有专长, 如果他们受过较好的大学国防教育, 走上社会之后, 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将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 他们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都将影响着周围的人, 而一部分还将走上领导岗位, 其影响和作用就更大了。

 在和平时期, 他们是国防教育的骨干, 而一旦战争发生, 他们便成为人民战争的排头兵, 能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参与战争, 形成强大的合力, 取得战争的胜利, 为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打牢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

 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要求要引导人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提高民族自尊心、 自信心和自豪感, 以热爱祖国、 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 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

 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昭告世人,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是我们倡导一切进步思想和先进文化的永恒主题。

 高校开展军事理论教学,不但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能增强他们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观念。

 通过深入持久的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能够在大学生心中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

 这种力量,对于大力推进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 2001 年 4 月 28 日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二号)

 予以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共计六章三十八条。

推荐访问: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及对策论文 国防教育 新时代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