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新时代大学生如何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9篇

时间:2022-08-19 18:35:07 来源:网友投稿

新时代大学生如何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9篇新时代大学生如何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大学生应当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自古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以爱国为崇高之志,以报国为终身之责。 有“精忠报国&rdqu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时代大学生如何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9篇,供大家参考。

新时代大学生如何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9篇

篇一:新时代大学生如何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生应当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 自古以来, 无数仁人志士以爱国为崇高之志, 以报国为终身之责。

 有“精忠报国” 的岳飞, 有“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忧而忧” 的范仲淹, 有“苟利国家生以死, 岂因祸福避趋之” 的林则徐, 有以“警世救国” 自缄自策, 三易其志的鲁迅, 也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的周恩来。

 从孙中山到陈独秀, 从李大钊到毛泽东, 从林觉民到秋谨, 为了中华的崛起, 为了雪耻报国, 为了振兴华夏,为了腾飞于世界, 我们的前辈发奋努力, 克己奉公, 凝聚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一、

  到底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的讲话中说过:

 “伟大的民族精神…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 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 不畏强暴、 干一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 百折不挠、 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 开拓创新、 善于在危急中辟发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 坚持正义、 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

 ”

  ①“就实质而言,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繁衍生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渗透在其思想文化、 思维模式、 伦理道德、 风俗习惯、 心理结构、 语言文字之中的共同的价值观。

 ”

 ②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从古代先驱们创造的辉煌文明到现在我们围绕在共产党的周围, 我们要时刻牢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我们要在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指导下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而献出自己的一切。

 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继承和发扬。

 我们作为国之栋梁的大学生, 更应该深深感到自己背负的崇高的国家使命。

 二、

  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表现

 ⒈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模式。

 两千多年前, 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大统一” 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千百年来, 国家政权虽屡次更迭, 有盛又衰, 但中华各民族的大融合却从未中断过。

 崇尚统一, 反对分裂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正如孙中山指出的: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 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

 ”

 分裂是暂时的, 统一是长期的, 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旋律。

 在中华大家庭内部, 各民族团结统一、 和睦相处, 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世界文明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⒉使中华文明传承不缀, 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众所周知,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已经有了五千年的历史了。

 而与中华文明并称四大文明的只剩下了我们。

 这是为什么呢? 其根本原因在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明的灵魂, 为之注入了持久的生命力, 使之具有自主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

 即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 特别是在应对外来文明的挑战中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 不是被动地接受对方的影响, 而是积极、 主动地选择、 舍取、 改造、 融合, 使之成为自身新的有机组成部分, 并不断使文明得到新的发展。

  ⒊使中华民族饱经沧桑而不亡, 历经磨难而新生。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是一个屡遭劫难的民族, 天灾频繁, 人祸不断。

 中华民族在艰难困苦中表现出了惊天地、 泣鬼神的精神。

 每当国家处于危难关头,人们总是能够捐弃前嫌, 空前团结, 同仇敌忾。

 中华儿女从来不在侵略者面前低头, 有着酷爱自由、 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独立的传统。

 对外来侵略者无比痛恨,对卖国求荣的民族败类无比鄙视, 对爱国志士无比崇敬。

 ⒋是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体现。

 在当今世界, 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愈益占有突出的地位。

 综合国力虽以经济实力、 技术实力等物质力量为基础, 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 民族凝聚力, 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精神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综合国力的竞争, 不仅是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水平和军事实力的竞争, 更是民族精神力量的竞争。

  三、

  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

  首先, 我们要学习先驱们, 培养起“兼容并包” 、 “中华一体” 、 “协和万邦” 的理想, 孕育出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 使热爱祖国、 爱好和平、 反对战争、 维护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基调和主线。

 无数志士仁人倡导并践行着这种民族精神。

 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上下而求索” 救国救民的真理, 最后以死报国的感人事迹, 至今仍为中华儿女所传颂。

 廉颇、 蔺相如以社稷为重, 捐弃个人恩怨, “将相和” 以报效国家, 成为千古佳话。

 司马迁将这些事迹忠实地记录下来, 并突出强调将“国” 放在首位的重要性, 盛赞“先国家之急” 的气节和操守, 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更加广泛流传, 发扬光大。

 斗转星移, 岁月流逝,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大化流行” 。

 它超越地域、阶级、 种族和时代的界限, 将中华儿女凝聚到一起, 使之同心同德, 同舟共济,维护国家的团结统一, 从而使中国在大部分时间里维持了国家的统一。

 而一旦有外敌入侵, 中华民族便能万众一心抵御外侮, 无数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 奋起抗争, 救亡图存, 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 泣鬼神的壮歌。

 它激发中华儿女的民族自尊心、 自信心和自豪感, 为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而英勇奋斗, 多做贡献。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的先贤代不绝人, 无数普通劳动者和能工巧匠以自己的勤劳、 智慧和创造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领先于世界各国, 并以指南针、 造纸

 术、 活字印刷术、 火药“四大发明” 等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皆源于此。

 其次, 我们最为一个新时代的学生, 要在学习中, 从悠久的历史和伟大的现实中, 我们要领略我们国家伟大的民族精神, 我们也要明白肩头担负的重担。

 我们要勤劳勇敢, 我们要发奋图强, 我们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去学习,去积蓄力量。

 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翱翔, 在理想的天空中搏击, 用科学文化知识丰满羽翼, 武装自己,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好准备。

 我们作为中华民族中神圣的意愿, 我们应该坚决维护中华民族的伟大利益, 中华民族的利益高于我们个人的利益, 当民族利益受损时, 我们要学习先驱们, 学习“精忠报国” 的岳飞,学习“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范仲淹, 学习“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的林则徐, 学习“警世救国” 自缄自策、 三易其志的鲁迅, 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的周恩来。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中华民族的又一个伟大的创业时代, 肩负着推动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我们一定要珍惜宝贵的青春时光, 勤于学习, 善于创造, 甘于奉献, 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无悔的青春、 永恒的青春。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为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篇二:新时代大学生如何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青年如何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70 年前,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 9 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大会上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砥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锻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抗美援朝精神,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正义战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人民军队宗旨、本色和作风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历史传统的弘扬,是中国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雄赳赳、气昂昂,向

 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会遇到各种风险挑战。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继续指引我们不断向前。现代青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弘扬抗美援朝精神。

 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发扬伟大斗争精神 70 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遵照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命令,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以正义之师行正义之举,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抗美援朝战争是在交战双方力量极其悬殊条件下进行的一场现代化战争,在这场以弱胜强的战争中,中华儿女展现出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和克敌制胜的斗争智慧。正是这种伟大的斗争精神,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为国家的和平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不仅奏响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凯歌,更锻造出了光耀千秋的抗美援朝精神,要深入学习宣传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坚定必胜信念,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我国安全形势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大。斗争精神、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我们主动投身到各种复杂斗争实践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进程中面对层出不穷的重大挑战、重大风险,必须始终高擎抗美援朝精神这面旗帜,牢牢把握新时代伟大斗争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在抗美援朝精神的指引下,继续推进新时代的伟大斗争。

 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奋力推进现代科技国防建设 国家的繁荣稳定离不开强大的国防和军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了坚定的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也进入了新时代。要全面释放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效能,开创强军事业新局面,掌握军事竞争和战争主动权,迫切需要适应形势任务发展要求,对军事政策制度进行系统、深入改革。要继续制定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专项规划,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建立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机制,要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全面加强军队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坚定不移地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

 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汇聚众志成城的民族力量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5000 多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经受无数难以想象的风险与考验,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同中华民族有深厚持久的爱国主义传统密不可分。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只要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就能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

 在长津湖战役结束后打扫战场时,从一名叫宋阿毛的战士的衣服口袋里找到一张纸条,这是他的临终绝笔,上面写到:“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的耸立在我的战地上!”。为了亲人和祖国,无数革命先烈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早已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历时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从决定出兵到胜利收兵,自始至终高扬着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志愿军和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正是由于每个中国人把爱国作为本分和职责,才凝聚起强

 大的战争伟力,有力维护了祖国和人民利益,打出了国威军威,使刚成立不久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能够顶天立地地立足于世界舞台。

 今天,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挥好全党大团结的引领作用,必须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不断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必须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民族才有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70 年来,人民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水平不断提高,威慑和实战能力不断增强,已经由过去单一军种的军队发展成为诸军兵种联合,基本实现机械化、加快迈向信息化的强大军队。汇聚众志成城的民族力量,需要攻坚克难、勇于创造,需要不懈奋斗、担当作为,需要同舟共济、团结一心,始终站在人类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最大限度地汇聚合力,激发无往而不胜的强大力量,护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行稳致远。

 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锻造保家卫国的民族血性 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以保家卫国的民族血性冲锋陷阵,彰显出了新中国革命战士的铁血担当。在这种民族血性的鼓舞下,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身处恶劣而残酷的战场环境,抛头颅、洒热血,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赞扬:“这种血性令敌人胆寒,让天地动容!”。抗美援朝战争中上甘岭战役是最著名、最激烈的,上甘岭这个不足 3.7 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带,敌人先后投入兵力 6 万余人,发射炮弹 190 多万

 发、投掷炸弹 5000 余枚,结果山头被削低了 2 米、岩石被炸成了 30多公分厚的粉末,但是坚守阵地的志愿军战士毫不畏惧,英勇抗击,用顽强的战斗精神抵御了敌人的一波又一波的攻击。炮弹的攻击固然可怕,但革命军人有了血性,就会有执著的信念、顽强的精神、坚强的意志,反之就会在诱惑面前失足,在考验面前摇摆,在危险面前变节。

 新时代面对更加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仍然需要发扬这种血性,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决不坐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受损,决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侵犯和分裂祖国的神圣领土,一旦发生这样的严重情况,中国人民必将以敢打必胜的底气、舍我其谁的勇气、赴汤蹈火的胆气予以迎头痛击,铸就打不垮的钢铁脊梁。

 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激发开拓创新的民族智慧 勇于创新者进,善于创造者胜。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创造了以劣势技术装备战胜优势技术强敌的新战法和新经验,把灵活机动战略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抗美援朝战争创造性的打出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沉重打击了不可一世的美帝国主义,粉碎了其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出了国威,提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的国际地位。

 我们要把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中体现的民族智慧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曾总结说:“面对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面对各种阻力压力,中国人民总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总

 能展现大智大勇、锐意开拓进取,‘杀出一条血路’!”危急时刻,又见遍地英雄,这就是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

 当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带领人民“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各方面任务艰巨繁重。我们要继续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激发民族智慧,积极探索、抓紧突破前沿技术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科技强国、科技强军,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奋发图强。

 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崇高风范的生动写照,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永远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顽强奋斗,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积极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2020 年 10 月 2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情回顾正义之战的伟大历程,深刻总结先辈热血牺牲凝写的时代精神。这场历经两年零 9个月的浴血奋战赢得了胜利,抵御了侵略,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将永远铭刻史册。而由此诞生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其中澎湃激荡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革命英雄主义情怀激励着一代代青年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抗美援朝精神是爱国主义和民族凝聚力的写照。抗美援朝出国作战是党和政府以非凡气魄和胆略作出的历史性决策。立国之初,百废待兴,刚刚从深重磨难中走出来的中国人民,追随党旗所指,凝聚起民族力量,为家国而战,为和平而战。你可还记得影片中高呼“向我开炮”的志愿军战士王成,你可还记得那首慷慨激越的《英雄赞歌》,这忠诚的信念,四面青山侧耳听;这强大的凝聚力,大海扬波作和声。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如画战旗因爱国主义信念而猎猎招展,春风大地因中华儿女的齐心凝聚而鲜花盛开。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全国人民在爱国主义旗帜的感召下,同仇敌忾、同心协力,让世界见证了中国人民的磅礴力量。翻阅过往报章,增加生产、厉行节约,支援志愿军入朝参战的爱国往事感人至深:北京石景山钢铁厂职工拣废铁、增产量、捐奖金为部队购置战斗机;湖南湘潭县勤杂工谭楚云每天工余挑水卖水攒

 钱支援前线;辽宁彰武县数千名小学生利用闲暇拣粮食、打柴火、打柳条子积攒 1200 元全部捐献……抗美援朝精神是革命乐观主义和民族智慧的写照。近年来,《我的祖国》被反复演绎,广为传唱,我曾专门找到原始版本欣赏,每次都听得泪流满面。正是抗美援朝战斗最激烈的上甘岭战役间隙,在血流成河、生死搏斗的关口,女卫生员一边为受伤战士们包扎伤口、缝补军衣,一边轻轻哼唱,“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歌声带着年轻战士们的思绪飞回了美丽的家园,让年轻的心灵暂时忘记了战斗的惨烈。是啊,谁不热爱舒适幸福的生活,谁不渴望父母妻儿的欢聚,谁不向往人生美好的遍尝。正是对这一切爱得那么深沉,慷慨赴死的决绝才那么坚定。战争是为了和平,牺牲是为了诞生,因为想给亲人恬静美好的生活,所以怀着更大的勇气去战斗、奋进。这就是革命乐观主义,为有牺牲多壮志;这就是锐意向前的民族奋进,要让日月换新天。

 在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大会召开前一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庆祝大会举行,正是有了 70 年前的斗争胜利,才有了40 年来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正是有了对抗侵略的牺牲,才有了建设家园的空间。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中的不畏艰险、敢于牺牲和改革开放中的敢闯敢干、敢为人先一脉相承。

 1 抗美援朝精神是革命英雄主义和民族血性的写照。在中华儿女祖祖辈辈生存繁衍的华夏大地,舍生取义、永不屈服是融入我们民族灵魂的价值追求。

 回望 70 年前志愿军将士们舍生忘死、冲锋陷阵的年轻身影,凝眸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们白发苍苍、豪情不改的坚毅脸庞,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荡气回肠的《正气歌》喷薄而出。“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充沛于无垠天地间。这份立志为国为民的浩然正气,下与山川河岳对照,上与日月星辰共鸣,其精神伟力惊天地、泣鬼神。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这凛然正气又是滚烫的民族血性,热烈鲜活。从杨根思、黄继光到邱少云,从“钢少气多”到“空中拼刺刀”,这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被青春激情反复抒写,连绵不绝,烛照千秋、永不褪色。当前,我们专注经济建设,社会安定,承平日久,...

篇三:新时代大学生如何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大学生如何弘扬抗战精神 ——电视摄影与制作(电视摄影方向)倪嘉良 201401323008

 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在抗日战争中的锤炼和升华。这种精神,来自中华儿女内心深处对祖国的无比热爱。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千千万万中华儿女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抗日救亡的战场。

 抗日战争的胜利来之不易,代价万分沉重。1937 年 7 月 7 日,日本策划“卢沟桥事变”,发动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他们曾叫嚣:一个月占领上海,三个月占领中国。1937 年 12 月,南京沦陷,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日军占领南京后,进行了六个星期的南京大屠杀。顿时血肉横飞,尸体遍地。日寇用了各种残酷的手段,杀害了 30 万南京人民,整座南京城成为尸横遍地,瓦砾成堆的人间地狱。这就是震惊世外,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我们永远会记住这个血债。

 “中国有强大的实力抗击日本吗?”当美国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 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一个杰出的与众不同的女性 )问杨虎城将军时,杨虎城这样回答:“谁能从理论上解答这个问题?我认为中国的力量不在飞机和坦克,日本拥有更多的飞机和坦克。我们的力量就在于我们懂得我们必须抗日。这不是单纯的物质力量问题,它需要我们面对现实,有坚定的意志,只要我们有坚定的意志,我们就有力量抗战。”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在抗日战场上表现出了这种“坚定的意志”,用热血和生命浇铸了千古不朽、熠熠生辉的抗战精神。

 流水会磨去石块的棱角,劲风会吹散枝头的叶子,时间会抹平某些记忆。然而,岩石会留下痕迹,树干会增加年轮,有的东西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历史无言,精神不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抗战

 精神,为中华民族注入新的活力和更丰富的内涵。这是我们永远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所谓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独特方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当兵。但在校学习也并不意味着与抗战精神"无缘"了。通过慰问抗战老兵、祭扫烈士墓、瞻仰红色遗迹,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老祖宗留下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弘扬不畏强暴、舍身救国、团结一致、坚持到底的抗战精神,传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独立自强精神,传递"全世界人民大团结"的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主旋律,均不失为青年学生传承弘扬抗战精神的举动 除了积极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我们更需要培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一方面,我们既要认清日本当局修宪、毁史,企图为军国主义招魂的种种倒行逆施的本质,又不能盲目排外、闭目塞听,要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另一方面也要认清近代中国灾难深重的深层原因。落后的生产方式导致旧中国各方面落后于世界水平,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列强对我们一打再打。青年大学生只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从根本上扭转自主创新能力的力量对比,

 让"中国创造"享誉全球,才是对抗战精神最为坚决的继承。

 伟大的抗战精神,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英雄气概凝聚而 成,由抗日英烈的鲜血浇灌而成,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升华出的民族精神之光,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对于激励中国 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个人不能没有精神,一个民族更不能没有精神。七十年前的战火硝烟早已散尽,国耻勿忘,精神永存,奋斗不止,追梦不止。年轻的我们实现梦想同样需要弘扬这伟大的中国精神,将它们树立成我们效仿的榜样,规范自身的度量尺。时刻保持清醒头脑,铭记国耻,用努力学习去体现理性爱国。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面对困难、不回避,不气馁,我们就能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不忘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是当代每个国人的神圣使命,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当年,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其后,从解放战争到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又战胜了无数的曲折和困难,而蕴含于其中的伟大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对抗战精神的继承。如今,抗战精神依然充满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是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征程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作为新时代的主人翁和建设者,我们当代大学生应当从抗战精神中汲取营养,将伟大的抗战精神转化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勤奋学习,扎实工作,奉献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追求之中,不断以新的辉煌成就来告慰抗战英烈和前辈!

 

篇四:新时代大学生如何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21 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心得体会 1000 字 5 篇

  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心得体会 1000 字范文一

 高擎抗战精神的“火炬”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闪耀。有这么一段历史,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永恒;有这么一种精神,在今与昔的交替中闪耀。75 年前,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长达 14 年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胜利。今时今日,我们在向为国捐躯的英烈致敬、为遇难同胞哀悼的同时,更要从那段悲壮的历史中汲取力量,高擎抗战精神的火炬,照亮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抗战精神是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爱国主义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面对侵略者丑陋凶残的脸嘴,万千的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同仇敌忾、浴血奋战,“争着死,抢着死”“人人抱必死之心”“死也不当亡国奴”;无数抗日英雄不屈不挠,视死如归、以身殉国,树起了爱国主义的精神丰碑,构筑了抵御外敌的钢铁长城,挺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正是因为具备不向邪恶低头、不向侵略者屈服的顽强精神,中国抗战才取得了彪炳史册的胜利。“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当下,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充满矛盾,要求我们继续践行抗战精神,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始终保持定力,对“国之大者”做到心中有数,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朝着既定的目标奋勇前行。

 抗战精神代表着一种不畏艰险、血战到底,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英雄气概。眼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近在咫尺,呼唤着所有中华儿女携手前行。今年上半年,我们坚决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一心战疫情、抓难点、筑根基、促就业、保民生……国内生产生活逐步回归正轨。接下来,我们要以抗战精神为指引,坚定必胜信念,继续向困扰中华民族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宣战,响鼓重槌、尽锐出战,朝着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难中之难、坚中之坚发起冲锋,攻坚克难、乘势追击,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要深刻领悟抗战精神中“团结”所凝聚出来的磅礴力量,在“战贫”中强化团结协作,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口帮扶工作,从政策、资金、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助力对口帮扶地区,以强大的“战贫”合力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回首那段峥嵘岁月,那些不屈不挠的身影,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之所以誓死抵御日本侵略者,既是为了守护脚下的国土,也是为了保护身后的群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抗战精神也是为民情怀的集中体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温过去的苦难与辉煌,弘扬历久弥新抗战精神,就是要永葆初心、勇担使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朝最艰苦的地方下沉,乐于与群众“面对面”,认真倾听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从中找到工作的方向和着力点。要始终把群众的表情作为检验工作开展情况的“晴雨表”,做到看群众的“脸色”行事,在群众不开心、不满意、不答应的事情上下一番硬功夫、真功夫、实功夫,真正用“一身汗”换来群众的“真心赞”,用“脚上的土”换群众“心中不堵”。

 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心得体会 1000 字范文二

 魂兮归故土 抗战精神永留存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9 月 3 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5 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一寸山河一寸血,“四行仓库”满目疮痍的高墙尤在,那段枪林弹雨、战火硝烟的历史却已翻跃八十三载。抗日英雄,魂兮归来,三千万英烈护华夏,感君拳拳爱国心。

 “中国绝不会亡的,中国的人心没有死。”

 曾记否,七十五年前,是前线无畏牺牲勇猛杀敌的中国军人,昂扬着必胜决心,用血肉之躯为四万万百姓筑就壕堑。他们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定如铁,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而战线后方,更是涌现出大批鼎力支援、奔相疾走的爱国青年、普通群众,他们组织捐资捐物、主动参军作战,为战事提供物资和一切便利,默默诠释着“小人物”的爱国心。

 “中华民族不会亡”。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在一代代中国人的共同努力下,它将被建设得越发繁荣富强。正是那些不惧牺牲流血,于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在家国破碎之时执着坚守的人儿,铸成中华民族的坚强脊梁,让这个国家即使饱受屈辱和折磨,仍然顽强有生命力,仍然坚决和侵略者战斗到底。

 魂兮归来,中国是绝不会亡的,定将日益昌盛,我无比确信。昔日你们血荐轩辕护国土,今朝有我辈勇挑使命谋复兴,中国的人心永远热血澎湃!

 “你们为何而战?为了正义和自由。”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击和牵制了日本陆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二以上,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那条抗日英雄血肉筑起的长城,护住的不止中国人民,更是维护了世界的正义和自由。

 妇孺儿童等手无寸铁的百姓被肆意杀害,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大屠杀”事件中的残忍暴行无疑是反人道主义的。这一战,势在必行,为了正义和自由,抗日英雄义无反顾地奔向炮火中,视死如归、舍生取义。没有人生而勇敢,不过是他们选择了坚强,在国家和人民生死存亡之际,抗战英雄披甲上阵、勇毅出征。

 一纸血书,两行热泪,硬汉也有胸中柔情。是“娘,孩儿不孝了”的纵身一跃,是“为了我家那小子,我怎么死都成”的以命相搏,是“山河破碎,男儿许国”的大义担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将国家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前,方能扶大厦之将倾,谋后世海晏河清。

 抗日英雄,魂兮归来,你们为何而战?为了捍卫正义,为了中国人民的自由独立。历史不会忘记,中国人民必将永远铭记你们为民族大义敢于牺牲、勇于奋斗的样子。

 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心得体会 1000 字范文三

  弘扬抗战精神 勇毅逆风前行

 9 月 3 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5 周年纪念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起点,我们更需认真品味伟大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从中汲取逆风前行、激流勇进的强大动力。

 涵育爱国情怀,凝聚奋进力量。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得到极大升华。“爱国必抗日,抗日即爱国”“一切为了抗日,抗日高于一切”成为四万万同胞的共同意志,汇聚成抗击侵略、救亡图存的民族伟力。沧海桑田,岁月变迁。如今,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筑梦人,使命在肩、责无旁贷。牢记“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把个人成长、家庭幸福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是爱国;干好本职工作,为着梦想而拼搏是爱国;做一个好公民,尽到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也是爱国。爱国不是体现在口头上,而要体现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中。人人心怀殷殷爱国情,中华民族就会持续迸发出逐梦前行、势不可挡的磅礴伟力。

 敬畏人民群众,增强执政底气。14 年抗战,全体中华儿女抱定“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决心,同仇敌忾、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无数感天动地的壮丽诗篇。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群众广泛开展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本次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就是人民伟大力量的再次生动阐释。在全面建成小康、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时刻,在科学擘画“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在应对复杂的世界大变局中,必须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把“人民至上”理念落实在每一项具体任务中,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们的伟大事业就会无往而不胜。

 心向领航灯塔,勇毅破浪前行。抗战期间,面对凶残的强敌,中华儿女挺起了民族脊梁,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百折不挠、坚忍不拔。而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率先提出武装抗日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开辟广大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是抗日战争夺取胜利的最根本保证。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事实雄辩地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在奋进新时代、构筑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是全国人民奔向幸福的领航灯塔,是中国这艘巨轮破浪前行的掌舵人。不管世界风云如何变幻,不管前进道路如何坎坷,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上下同欲、奋楫笃行,就没有征服不了的骇浪,就没有度不过去的难关,就一定会以更加崭新勃发的英姿屹立于世界舞台!

 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心得体会 1000 字范文四

 抗战英雄:“你的名字”值得被铭记

 “重要的人,不想忘记的人,绝对不能忘的人,就算我不记得你的名字,我也会一直一直拼命地寻找你。”你是谁?你的名字一直值得被我们铭记,你的精神一直被我们追寻。

 跌宕起伏舒展豪迈的旋律,总是让人联想到革命者们奋勇前行时的脸庞,也让人仿佛看见了那些摇旗呐喊、英勇不屈的身影,历史铭记英雄,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5 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浴血奋战的年代,缅怀英烈。

 头颅可抛鲜血可流忠贞不可动摇——你的名字是杨靖宇。他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生于 1905 年 2 月,卒于 1940 年 2 月,终年 35 岁。郭沫若为其题词,“头颅可断腹可剖,烈忾难消志不磨。碧血青蒿两千古,于今赤旗满山河。”1932 年,杨靖宇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1939 年冬,他率领部队在林海雪原与敌人艰苦周旋。敌人不仅实行经济封锁,还以万元悬赏杨靖宇的头颅,派人诱降。面对诱降,杨靖宇激昂地说:“一个忠贞的共产党员,民族革命战士,为了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贰的意志是不会动摇的。”1940 年 2 月,杨靖宇和战友们在转战中陷入日军的包围,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最后只身一人与敌人周旋五个昼夜,于 1940 年 2 月 23 日壮烈牺牲。他用鲜血浇灌了和平之花,用生命捍卫了人类的正义。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场上阵亡的最高级别将领——你的名字是左权。他是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著名军事家,生于 1905 年 3 月,卒于 1942 年 5 月,终年 37 岁。朱德对其赋诗悼念:“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全国抗战爆发后,左权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后兼任八路军第二总队司令员,协助朱德、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粉碎日伪军“扫荡”,取得了百团大战、黄崖洞保卫战等战役的胜利。1937 年 9 月 18 日,在山西前线的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给叔父的家信中写道:“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来奋斗,请你相信这一道路是光明的、伟大的。”1942 年 5 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进行“铁壁合围”大“扫荡”。25日,左权在山西省辽县麻田附近指挥部队突围转移时,在十字岭战斗中壮烈殉国。他是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足以为党之模范。

 不负巾帼志热血沃中华——你的名字是赵一曼。她是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一师二团政委,生于 1905 年,卒于 1936 年,终年 31 岁。郭沫若为其题诗:“蜀中巾帼富英雄,石柱犹存良玉踪。四海今歌赵一曼,万民永忆女先锋。青春换得江山壮,碧血染将天地红。东北西南齐仰首,珠河亿载漾东风。”1931 年,赵一曼被调到东北领导抗日活动。1935 年 11 月,为了掩护部队撤退,赵一曼不幸腿部负伤,昏迷后被俘虏,日军为了获取情报,在审讯中动用各种酷刑,她依然咬紧牙关不吐露半点党的秘密。自觉从赵一曼处不可能得到音讯的日军,于 1936 年的 8 月 2 日将其残忍杀害。日寇没能撬开赵一曼的嘴,驱使狼狗吃掉了她的遗体,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赵一曼没有留下一块遗骨,年仅 31 岁,当时她的孩子年仅 8 岁。她生为女儿身,不比男儿弱,是永垂不朽的革命英雄。

 “从现在开始,我将追寻你的名字。”你的名字还有李林、马本斋、赵伊坪、赵尚志、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等等成千上万,他们面对侵略者的铁蹄和残暴杀戮,无所畏惧、挺身而出。他们的名字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他们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

 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心得体会 1000 字范文五

 @青年干部 不妨常“刷”抗战精神

 75年前的9月3日,值得每一位中华儿女铭记。中国人民用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和伤亡3500万人的沉重代价赢得了抗战胜利。抗日战争已成历史,但抗战精神从未远去,这种精神穿越岁月和时代,辉映当下、激励未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不如暂且把微博、朋友圈、娱乐新闻、综艺节目放一边,静下心来刷一刷抗战精神,在传承和弘扬中汲取营养和力量。

 常“刷”抗战精神,“刷”的是“祖国永远在心中”的爱国情怀。“爱国之心,实为一国之命脉。”抗战时期,无数中华儿女义无反顾投身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之中,以血肉之躯筑起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

篇五:新时代大学生如何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传承伟大抗战精神

 的心得体会

  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进行党的建设的宝贵财富,具有永恒时代价值。抗战精神昭示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要坚定理想信念,这是共产党人的力量之源;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党的最大优势。

 2020 年 9 月,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5 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熔铸成伟大的抗战精神。抗战精神是支撑抗日战争最终赢得胜利的原动力,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战略

 部署,确立了建设“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宏伟蓝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需要伟大精神,抗战精神是新时代进行党的建设的宝贵财富,具有永恒时代价值。

 一、抗战精神昭示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这是抗战胜利的关键。中国共产党最早举起抗战的旗帜,于 1931年 9 月 20 日就发出抗日号召。1932 年,按照中共中央提出的建立党领导抗日武装的指示,中共满洲省委派出党员干部到农村发动群众,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先后在南满、东满、吉东和北满地区创建了抗日游击队,开启了党在东北直接领导抗日武装的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地游击队具有较强的组织性、纪律性,抗日意志坚强,到 1933 年底,发展成为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主要力量。中国共产党成功实现了东北抗日武装的统一性、有序性,给日本侵略者以有力打击。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多次发表宣言,誓为保卫国土流尽最后一滴血。1937 年 8 月下旬起,八路军开赴华北前线参加抗战。9 月下旬,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八路军主力在华北地区坚持

 敌后抗战,并于 1940 年秋进行了百团大战,毙伤和俘虏日伪军 4 万多人,新四军在大江南北同日军展开殊死斗争,极大地提振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立足全局,预见、谋划、部署、推进抗日战争走向胜利,真正实现了“共产党员及其所领导的民众和武装力量,应该最积极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应该使自己成为全国抗战的核心”。

 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自抗战爆发那天起,就把驱逐日本侵略者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维护民族利益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最勇敢。新时代新征程,应该继续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才能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才有能力平风波、化危机。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国进入风险和机遇并存的关键发展阶段,坚持党的领导至关重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作为重大政治原则写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写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

 正案》,更加明确了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地位。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党的十九大提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新时代党的建设。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广大党员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锤炼党性,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坚守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底线。

 二、抗战精神昭示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这是共产党人的力量之源 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共产党的绝对忠诚,是全党上下百折不挠、坚持抗战的精神支柱。在 14 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以血肉之躯铸成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满腹棉絮枯草,战斗到最后一人,以身报国”的杨靖宇、视死如归的冷云等八名女战士、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等一大批英雄群体和英雄烈士。杨靖宇面对敌人的封官许愿毫不动摇,在孤身奋战五个昼夜后牺牲,胃里只有草根棉絮,坚强的意志令人佩服。在抗日战争中,无论形势多么险恶,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信中国人民所从事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中国人民。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14 年浴血奋战,对崇高理想的坚定信仰是抗日战争中克敌制胜的强大思想武器。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一比喻,形象、深刻地解释了为什么杨靖宇等无数共产党人能够铁骨铮铮,以生命捍卫和追求心中的理想,为崇高理想奋斗终身;也指出了贪污腐败产生的主观根源——理想信念动摇,精神支柱倒塌,在物质利益的诱惑和腐蚀下,丧失了骨气。历史表明,心中有信仰,行动有力量,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把党的思想建设抓好,党的各项建设就铸了魂、扎了根,就有了定盘星和压舱石,就能引领全党在共同思想基础上形成组织上和行动上的统一。为此,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坚定理想信念这个根本,牢记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铸牢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对党和人民忠诚的思想基础,在立根固魂上下功夫,把共产主义远大理

 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坚定“四个自信”,坚守共产党人理想信念,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三、抗战精神昭示我们,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党的最大优势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511抗日战争的胜利与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密不可分。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把坚决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作为自己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形成团结抗战的大军,担当起民族的希望。

 “八路军是穿军装的老百姓,老百姓是不穿军装的八路军。”群众不但是抗击日寇侵略的重要兵源,而且还经常冒着生命危险为抗日军队提供粮食、传递情报、救护伤员。在东北,当日本关东军企图用“集团部落”“归屯并户”来隔断东北群众与东北抗日联军的密切联系时,群众依然用自己的方式帮助东北抗日联军,比如将土豆埋在自家土地、将盐藏在衣服上等。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无私帮助是抗联在艰苦环境下坚持斗争的重要支撑。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拥军模范“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组织妇女救国会、识字班,宣传抗日道理,带头送孩子参军,积极支援前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能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是因为他们深深扎根百姓,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利益。革命军队严格遵守“三大纪律、

 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为了不让老百姓吃亏,在购买给养时甚至用银元支付,赢得了群众的信赖。赵尚志多次强调,老百姓就是我们的父母,打日本帝国主义就是为了老百姓。聂荣臻曾这样感叹:“正是这种军民鱼水感情,使我们赢得了革命战争的胜利。” 历史已经证明,只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打人民战争,才能取得战争胜利。党和人民群众是鱼水关系,要常怀敬畏之心,坚持群众路线,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抗战精神昭示我们,要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眾基础。凡是群众反映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坚持以上率下,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继续整治“四风”问题,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人民衷心拥护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坚定不移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行到底。抗战精神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和生动教材。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继续挖掘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增强党的长

 期执政能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篇六:新时代大学生如何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研究

  HigherhcraeseRnoitacudE88

 教育前沿

  Cutting Edge Education抗战精神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探析文 / 马贺摘要:抗战精神是中国革命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结合的历史产物,产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伟大抗战中,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可起到重要指导作用。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弘扬抗战精神,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认同、理论认同及政治认同。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路径;抗战精神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融入抗战精神,现已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迫切需求,也是继承中华民族优良美德和革命传统的重要契机。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观念受西方价值观猛烈冲击,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已成为高校和国家面临的艰巨任务。本文首先简要阐述抗战精神与爱国主义教育基本内涵和辨证统一关系,指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抗战精神融入的路径。1 抗战精神与爱国主义教育概述1.1  抗战精神抗战精神主要表现在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必胜信念 ;血战到底、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 ;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抗日战争时期,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经验总结,近代革命和改革时期,抗战精神具有丰富的时代意义和科学内涵,充分体现了实现国家富强的精神动力。首先,中日战争于1937 年全面爆发,在这生死存亡之际,中华民族面对时代召唤,奋起反抗,抗战精神应运而生。其次,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延续,如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抗日战争带来的巨大灾难性损失,激发了中国军民的必胜信念和抗日决心,在此背景下最终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最后,抗战精神的形成与国内多方政治力量博弈、国内外艰苦严峻的自然环境博弈的结果,体现了我国抗日战争与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践结合的过程。1.2  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人们世代相传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意识,是约束社会关系和个人行为的基本准则,在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方面,爱国主义是重要的政治原则。爱国主义教育是指通过行为教育、认识教育、情感教育等,将爱国主义观念及精神传递给受教育对象,使其接受、认可并将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社会实践的过程。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如下特征 :一是层次化特征,针对不同对象,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对教育层次进行区分,有助于增强教育实效性 ;二是理性化特征,爱国主义教育将理性思考与爱国热情相结合,克服极端民族主义,把爱国行为与日常生活相联系。三是历史性特征,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具有历史继承性,会随着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不断变化。1.3  抗战精神与爱国主义教育的辨证统一关系爱国主义教育是抗战精神继承与弘扬的重要载体,抗战精神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理论,二者存在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辨证统一关系。首先,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应积极引入抗战文化与抗战精神,以此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发扬抗战精神不懈努力、坚韧不拔的高贵品质,共迎挑战、团结互助的道德风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精神支撑和作风保障。其次,借助宣传抗战先进事迹、传播抗战文化作品、组织抗战文艺活动等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可进一步扩大抗战精神的影响力,使大学生深切感受到抗战精神的深刻内涵以及革命先烈的爱国情怀。2 抗战精神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2.1  优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环境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将抗战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确保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利用革命先烈事迹与抗战历史事件中蕴含的抗战精神,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接受抗战文化和抗战精神的熏陶,有利于优化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环境,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例如,利用学校宣传媒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抗战精神 ;举办相关知识竞赛,激发大学生感悟革命精神、学习政治理论的热情 ;开设人文讲座,普及抗日战争等相关知识,以坚定大学生爱国主义理想信念。2.2  拓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平台在抗日战争时期,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具体表现。在新时代,抗战精神主要表现为扎实的艰苦奋斗作风、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高校面对新时期爱国教育的艰巨任务,应不断拓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平台,以此坚定大学生爱国信念,培养其爱国情操和意识。如今,在大学生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中,新媒体技术占据了重要位置,高校应充分借助这一载体,利用论坛、微博、微信等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宣传抗战时期典型英雄事迹。同时,在校园广播站、校报、校园网等,开设相关知识宣传专栏,最大限度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和抗战精神的有机结合。2.3  创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法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法优化创新过程中,可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载体,开展抗战精神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成自身行为的能力,切实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例如,展开寻访抗战老兵、调研抗战相关材料等活动,让大学生在此过程中,传承革命精神、缅怀抗战先烈、了解历史。在此类社会实践活动中,引入抗战精神教育,为弘扬抗战精神提供了新途径,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2.4  丰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爱国主义情怀的直接体现,其产生于特殊时代背景下,在中国军民在长期社会实践和革命斗争中形成。总而言之,抗战精神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意义显著,是极为珍贵的教育资源。丰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深挖抗战精神内涵,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通过建立网络纪念馆、推出专题展览活动、开展主题教育等形式,激发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其次,借助抗战系列影视作品、书籍刊物等,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爱国教育的重要性,在认知过程中收到熏陶。最后,通过组织抗战经典艺术创造、举办红歌会等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怀。3 结语抗战精神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是当代青年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融入抗战精神,有利于大学生传承抗战精神的优秀品质,感受其深刻内涵。参考文献 :[1] 贾雨薇.浅析抗战精神对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意义[J].长江丛刊,2017(19).[2] 丁美美.抗战精神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运用路径研究[D].2017.[3] 王健博.抗战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当代审视[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21).[4] 祝丹蕾.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试题与研究,2019(03).基金项目 :本文系中国民航大学思政专项项目研究成果(编号 :3122019034)。(作者单位 :中国民航大学)。

 。. .。

 。

篇七:新时代大学生如何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大学生如何认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抗战精神? 1937 年 7 月 7 日,日本帝国主义挑起全面侵华战争。自此,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八年的浴血奋战。在艰苦卓绝的反侵略斗争中,中华儿女培育出的全民奋起、共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敢于斗争、血战到底的英雄主义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主义精神和同仇敌忾,相互协作的国际主义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支撑和鼓舞下,中华民族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在继往开来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博大精深的民族精神同样体现在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并形成了集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为一体的“抗战精神”。

  在旧中国积贫积弱、惨遭宰割的情况下,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这是一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与强大凶残的日本侵略者之间展开的殊死搏斗。抗日战争残酷惨烈,艰苦卓绝,绝无仅有。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前仆后继,不屈不挠。中华民族达到了空前的觉醒,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在这场敌强我弱,力量悬殊的生死搏斗中,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够打败日本侵略者,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坚持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锤炼和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抗日战争中的升 华,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有了这种精神,就能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就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能一往无前、不怕牺牲,就能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这种精神,是中华儿女用鲜血和生命浇灌的精神之花,是中国人民敢于和一切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慨,是中华民族“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这种精神,在民族优秀文化的沃土中孕育,在抗日战争血与火的洗礼中铸就,在全体中华儿女的团结奋斗中发展,是中国人民抗暴御侮的力量源泉。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以鲜明的态度,始终站在抗日斗争的最前线,成为领导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巨大牺牲,赢得了各民族人民的信赖和拥护。抗日战争胜利后,把伟大抗战精神化为振兴中华的实际行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雄辩有力地向世人昭示: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是具有英雄主义传统、不向任何困难低头的民族,是热爱和平、崇尚自由、追求正义的民族。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征程上,伟大的抗战精神始终是激励中国人民攻克困难、奋勇前进、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如何继承和发扬抗战精神?有机会的可以选择参军入伍,保家卫国是每个有志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学生依法服兵役更是一种光荣义务,高校每年都有大批有志青年光荣参军,到部队去建功立业,。在校大学生应该努力向他们学习,认真参加军训,培养爱国精神和各项军事素质,乃至积极应征入伍,就是弘扬抗战精神的重要体现。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当兵。但在校学习也并不意味着与抗战精神"无缘"了。通过慰问抗战老兵、祭扫烈士墓、瞻仰红色遗迹,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老祖宗留下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弘扬不畏强暴、舍身救国、团结一致、坚持到底的抗战精神,传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独立自强精神,传递"全世界人民大团结"的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主旋律,均不失为青年学生传承弘扬抗战精神的举动。

 除了积极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我们更需要培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

 精神。一方面,我们既要认清日本当局修宪、毁史,企图为军国主义招魂的种种倒行逆施的本质,又不能盲目排外、闭目塞听,要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另一方面也要认清近代中国灾难深重的深层原因。落后的生产方式导致旧中国各方面落后于世界水平,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列强对我们一打再打。青年大学生只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从根本上扭转自主创新能力的力量对比,让"中国创造"享誉全球,才是对抗战精神最为坚决的继承。

 作为当代大学生,历史赋予我们新的使命,我们要始终牢记党的重托,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性爱国,以积极的心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肩负起历史使命,积极弘扬中华民族的抗战精神。

 当下,在互联网、移动自媒体平台等也会看到一些美化侵略、颠倒黑白、挑唆中伤的信息文字,也有一些歪曲史实的"抗战剧"变得娱乐化、低俗化,青年大学生应该认真学习习近平主席九三重要讲话精神,自觉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党课和团课,积极参加有益的社团文化活动,理性看待抗战神剧、自觉抵制网络谣言,从而澄清认识、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乃是对抗战精神最为现实的坚守。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中华民族的又一个伟大的创业时代,肩负着推动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我们一定要珍惜宝贵的青春时光,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无悔的青春、永恒的青春。让我们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抗战精神,为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篇八:新时代大学生如何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郑小龙 摘要:

 结合建党 90 周年, 辛亥革命 100 周年背景, 以及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谈谈对革命先驱, 为社会建设者的无私奉献精神。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辛亥革命、 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建设、 革命精神, 大学生、继承、 弘扬。

  今年是建党 90 周年和辛亥革命成立 100 周年纪念,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有责任去传承他们, 传承革命精神, 他是一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 传承革命精神又有了新的内涵。

 它是踏实肯干与进取创新精神的统一, 是独立自主与无私奉献精神的统一。我们要始终将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断弘扬中华名族优秀传统文化, 为中华民族崛起而不断奋斗。

 传承革命精神即“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 的伟大精神, 是进步青年的基本价值观。

 中国共产党自 1921 年 7 月 1 日建立以来, 到现在已有 90 年的发展历程。

 今年是 2011 年, 是中国建党九十周年纪念。

 九十年前, 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 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 , “采用无产阶级斗争方法, 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 , “废除资本私有制” 。初生的中国明确选择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九十年前, 中国只有五十三名党员, 面对的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旧中国。

 九十年后的今天, 中国共产党已成为执政六十多年、 拥有八千万党员的大党, 中国人民已拥有一个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今天, 我们怀着感恩的心, 向缔造中国的先烈先贤, 致上最崇高的敬意。

 当年, 如果没有“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的李大钊, 没有血染江汉的林祥谦、施洋, 没有热血牺牲的英勇烈士, 就没有今天的中国。

 九十年的足迹, 不只是中国建党的奋斗史, 也是中国带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史, 更是中国带领中国人民改造社会建设世界新秩序的精彩华章。

 九十年来, 北伐战争, 消灭了军阀割据, 统一了中国。

 抗日战争, 粉碎了日本侵略的野心, 废除了百年屈辱的不平等条约, 台湾因而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解放战争, 赶跑了中华民国, 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壮大了世界和平、 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抗美援朝战争, 使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土地制度改革和其他民主改革, 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中国人民从此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改革开放, 实现了中国人民生活富裕的梦想。

 香港、 澳门摆脱英国、 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回到祖国怀抱, 实现了炎黄子孙企盼祖国统一的夙愿。

 九十年来, 以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四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创造性的形成了包括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 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

 主义, 凝结了几代中国人的智慧和心血,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是世界无产阶级最宝贵的政治财富和精神财富。

 辛亥革命自 1911 年成立到现在已经 100 周年了。

 岁月更迭, 历史远去。

 岁月可以改变沧海桑田, 但是永远无法抹去历史在此间留下的烙印, 那震耳发聩的枪声将永远定格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

 可以这样说, 随着硝烟散去的那一刻起,人们就一直在探究这段历史以期从中吸取有益的借鉴。

 在孙中山同志的领导下,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名大学生, 传承辛亥革命精神是我们爱国的一种体现, 让我们年青一代能铭记这段历史, 弘扬辛亥革命的精神和文化理念, 推动中国的进步发展。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 它推翻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 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推动历史的前进, 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 从此,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是一次划时代的创新和改革。

 它所要革除的君主专制是一个延续了几千年的制度, 所要创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是一种全新的制度, 尽管困难重重, 历尽艰险, 但革命先驱者仍然坚持不懈, 不屈不挠, 呕心沥血, 努力发掘那些曾经在数千年漫长岁月里凝聚、 团结、 鼓舞、 振奋亿万国人的经济、 政治、 文化乃至心理素质的各种积极因素, 以此来唤起“我同胞之国民” ,共同救亡图强,

 通过艰辛的奋斗终于达到革故鼎新的目的。

 辛亥革命已经过去了一个世纪, 我们今天纪念辛亥革命, 就是要牢记历史所给予我们的教育和启迪, 就是要继承革命先辈们的优良传统, 特别是要学习孙中山先生爱国、 革命和不断进步的优秀品格。

 随着时代的发展, 这股炽烈爱国精神日益成为我们民族永恒的感召力量。

 今天, 我们要完成祖的统一大业, 仍然要高举这面大旗, 把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是需要以爱国主义为力量源泉。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在政治上、 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

 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中国人民长期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 更加深入、 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通过对建党 90 周年和辛亥革命 100 周年的历史了解,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我们有责任去传承他们的革命精神, 有责任传承中国革命精神, 他不仅仅只是一个口号, 我们更应该将他付诸于行动。

 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 首先我们要在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下, 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以及科学发展观,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树立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立足基本国情,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

 弘扬革命精神, 就是要大力弘扬敢闯、 敢干、 敢试的创新精神, 同时也要弘扬“民主、 自由、 平等、 博爱” 的精神。

  弘扬革命精神是新时期的一种爱国体现, 我们要树立高度的民族自尊、 自信、

 自强精神。

 要勇于同破坏国家统一、 损害民族团结、 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 要自觉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同呼吸、 共命运, 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学习, 辛勤工作。

 要积极学习“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争做实践“三个代表” 的排头兵。

 实践“三个代表” , 关键是实践, 是经过深入学习, 认真领会之后的自觉行动。

 从实践出发, 才能牢牢掌握“三个代表” 的思想理论精髓,才能走在时代前列, 才能肩负起历史重任。

 要努力成为理想远大、 信念坚定的一代新人。

 我们要培养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 牢固树立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

 坚定信仰, 就是要坚决与党保持一致, 经受住时代的考验,永远跟党走。

 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 要将个人的创业融入民族创业的伟大实践,敢闯敢干, 敢为人先, 在艰苦的实践中砥砺意志、 锤炼品格、 增长才干, 成为具备新的道德规范和营造良好社会风尚的一代新人, 成为开拓创新、 与时俱进的时代楷模。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 一定会向着中国共产党, 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 肩负着这个使命, 永恒。

  

篇九:新时代大学生如何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抗战精神心得体会 3 篇与在新时代弘扬抗战精神的心得 3 篇

  弘扬抗战精神心得体会 3 篇

 【篇一】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闪耀。有这么一段历史,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永恒;有这么一种精神,在今与昔的交替中闪耀。75年前,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长达 14 年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胜利。今时今日,我们在向为国捐躯的英烈致敬、为遇难同胞哀悼的同时,更要从那段悲壮的历史中汲取力量,高擎抗战精神的火炬,照亮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抗战精神是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爱国主义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面对侵略者丑陋凶残的脸嘴,万千的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同仇敌忾、浴血奋战,“争着死,抢着死”“人人抱必死之心”“死也不当亡国奴”;无数抗日英雄不屈不挠,视死如归、以身殉国,树起了爱国主义的精神丰碑,构筑了抵御外敌的钢铁长城,挺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正是因为具备不

 向邪恶低头、不向侵略者屈服的顽强精神,中国抗战才取得了彪炳史册的胜利。“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当下,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充满矛盾,要求我们继续践行抗战精神,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始终保持定力,对“国之大者”做到心中有数,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朝着既定的目标奋勇前行。

 抗战精神代表着一种不畏艰险、血战到底,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英雄气概。眼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近在咫尺,呼唤着所有中华儿女携手前行。今年上半年,我们坚决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一心战疫情、抓难点、筑根基、促就业、保民生……国内生产生活逐步回归正轨。接下来,我们要以抗战精神为指引,坚定必胜信念,继续向困扰中华民族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宣战,响鼓重槌、尽锐出战,朝着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难中之难、坚中之坚发起冲锋,攻坚克难、乘势追击,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要深刻领悟抗战精神中“团结”所凝聚出来的磅礴力量,在“战贫”中强化团结协作,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口帮扶工作,从政策、资金、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助力对口帮扶地区,以强大的“战贫”合力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回首那段峥嵘岁月,那些不屈不挠的身影,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之所以誓死抵御日本侵略者,既是为了守护脚下的国土,也是为了保护身后的群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抗战精神也是为民情怀的集中体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温过去的苦难与辉煌,弘扬历久弥新抗战精神,就是要永葆初心、勇担使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解群众之所困。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朝最艰苦的地方下沉,乐于与群众“面对面”,认真倾听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从中找到工作的方向和着力点。要始终把群众的表情作为检验工作开展情况的“晴雨表”,做到看群众的“脸色”行事,在群众不开心、不满意、不答应的事情上下一番硬功夫、真功夫、实功夫,真正用“一身汗”换来群众的“真心赞”,用“脚上的土”换群众“心中不堵”。

 【篇二】

 9 月 3 日下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5 周年。风雨如晦,使命如山。国家有难,英雄出发。经过 14 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人为镜,可明得失;以史为镜,可知兴替。那段血与火的峥嵘岁月锤炼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激励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动力。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把抗战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续写好属于新时代的抗战精神“旁白”。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面对侵略,革命先烈奋起反抗,用血肉之躯挽救民族危亡。“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多变。在这种情况下,

 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勇于同一切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思想和行为斗争到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十四年抗战打得艰辛,赢得艰难。一寸山河一寸血。如今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拼搏奋斗的结果。“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目前,我们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阶段。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功成不必在我”中锐意进取,在“千磨万击还坚劲”中排除万难,在“建功必须有我”中真抓实干,在“蜡炬成灰泪始干”中再创辉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而奋斗,永远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的毕生追求。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全民族团结奋斗的结果。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脑中”。在为民服务时,始终保持“正确的姿势”:丢开面子、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多听乡音、只说真话、善道实情,和群众“掏心窝”;同人民群众干在一起、苦在一起、累在一起,和群众“称兄道弟”,为群众排忧解难。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是党员、干部的纯洁底色。

 【篇三】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再回首,战士们英勇奋斗的身影历历在目,伟大的抗战精神昂扬不灭。看如今,中华民族矗立于世界之林,大好河山焕发新的生机。

 从淌血的屠刀下到金秋的阳光里,是中华儿女一路风风雨雨、披荆斩棘;从残垣断壁中孕育高楼大厦,是旧时代的英雄与新时代的我们血与汗交汇的结晶。破碎山河重头造,敢教日月换新篇,英雄和人民永远站在一起、守在一起、赢在一起。

 今天的我们感激胜利与和平,胜利来源英雄,和平来源英雄,让我们向英雄致敬!

 天下艰难际,时势造英雄。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岁月里,涌现出无数抛头颅、洒热血的抗日英烈。是彭雪枫,率领新四军直取遵义城,横渡金沙江,飞越大渡河,通过大草原,壮烈牺牲;是戴安澜,带领中国远征军攻克昆仑关,拿下同古城,收复棠吉地,血洒他乡土,壮烈牺牲;是杨靖宇,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冰天雪地,弹尽粮绝,孤身周旋,壮烈牺牲;是无数革命英烈,带领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抵御外侮、救亡图存,壮烈牺牲!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英雄的血肉,铸就了伟大的抗日长城;英雄的气概,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伟大的抗战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是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促使中华儿女面对生死存亡,挺身而出,共赴国难;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促使中华儿女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建设起新中国;是不畏艰难、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促使中华儿女自力更生、光复旧物,实现改革开放;是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促使中华儿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脱贫致富建成小康社会。

 今天的我们拥抱胜利与和平,胜利属于人民,和平属于人民,让我们向人民致敬!

 给我们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中国人民空前团结,保家卫国,形成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万象更新,中华民族重新独立自主站在世界舞台;改革开放时,中国人民开拓创业,革故鼎新,加速促进中国经济的腾飞;如今,中国人民继往开来,不懈奋斗,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是因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不懈抗争和持续奋斗,正是因为前人们浴血奋斗和英勇牺牲,我们的国家才有了今天的独立自主,我们的民族才有了今天的发展繁荣,我们的人民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英雄皆是人民,人民皆是英雄。

 习近平总书记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时说:“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 新时代的我们,缅怀过去的英雄的同时,又要坚持人民至上。做到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把

 人民满意作为根本标准。要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厚植为民情怀,树牢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做全能的人民服务员,强化服务能力,提升服务质量,把人民群众期盼的事办好办实;要做负责的人民服务员,勇于担当作为,敢于知难而上,切实解决群众困难;要做实在的人民服务员,保持艰苦朴素,坚守清正廉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过去的辉煌属于英雄,如今的成就属于人民,人民服务员的角色属于我们新时代奋斗在基层的后生们。中国的未来,需吾辈自强。扎根泥土,仰望星空,撸起袖子加油干,明天的太阳照耀在东方大地上必将熠熠生辉。

 在新时代弘扬抗战精神的心得 3 篇

 在新时代弘扬抗战精神的心得 3 篇

 【篇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新时代,我们该如何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呢? 我们为何要铭记历史?

 革命先辈的伟业永垂不朽。在艰苦卓绝的抗日反侵略战争中,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用血肉之躯筑起救黎民于水火、挽民族于危亡的钢铁长城,用生命和鲜血谱就了中华儿女抵御外侮的英雄赞歌。革命先辈用行动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他们的丰功伟绩永垂不朽。美好生活的争取来之不易。孩子们可以在温馨的家园里欢度童年,同学们可以在和谐的校园里汲取营养,大人们可以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这一份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自由来之不易,是无数仁人志士英勇献身、前赴后继,才为我们赢得了和平安定的环境。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军事上的大规模正面冲突或许罕见,但政治上的交锋、经济上的对抗却数见不鲜,温柔乡亦是英雄冢,况且法西斯侵略的殷鉴不远,我们当做到警惕但不紧张,居安仍需思危,切不可掉以轻心,重蹈覆辙。

 我们弘扬的抗战精神是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抗战精神的内涵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今天我们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就是赞扬和推崇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爱国主义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想信念,为国而死,死而无憾;爱国主义是“拯

 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的责任担当,为民而战,吾辈之任;爱国主义更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英雄气概,前赴后继,一往无前。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就是要树牢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培育爱国主义责任意识,练就爱国主义英雄气概,让爱国主义成为一种与生俱来的基因,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成为一种牢不可破的情感认同。

 新时代,我们该如何继承伟大抗战精神? 新中国成立 70 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如今我们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昂首迈进。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完成的。”在新时代,我们同样迫切需要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要树牢爱国主义理想信仰。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用脚踏实地的行动践行五个“绝不答应”,坚决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定政治立场。要发扬迎难而上的责任担当。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重道远,要做好艰苦奋斗的准备,更要有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破藩篱”的勇气,要以“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昂首阔步,大步向前,纵使前路艰险,却越是艰险越向前。

 鉴往事,知来者。艰苦抗战岁月早已步入历史,但伟大抗战精神仍然活在当下。我们要铭记历史、警示未来,深刻领悟伟大抗战精神的内涵,以此指引我们在新时代伟大征程的实践中,披荆斩棘,乘风破浪!

 【篇二】

 89 年前,1931 年的 9 月 18 日,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点燃了长达 14 年侵华战争的战火,拉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序幕。75 年前,1945 年 9 月 3 日,经过 14 年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中华儿女终于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如今,神州陆沉、中华再造,沧海桑田、日月新天。祖国日益繁荣富强,民族正在走向复兴道路。

 时光长河静静流淌,上游激荡的涛声依然响彻耳旁;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车辙压过的痕迹依旧清晰可见。“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的《秋词》耳熟能详,又是一年九月,秋风冽冽、白露为霜,当历史的重影浮现眼前,我们记起的,却是不一样的“秋词”。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铭记刻骨铭心的苦难历史。“欲知大道,必先为史”,铭记,是为了更好地前行。自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起,1931 年到 1945 年 14 年间,大半个中国沦丧在日军铁蹄之下,930 余座城市被占,3500 万同胞伤亡,4200 万人无家可归,山河破碎、生灵涂炭...

推荐访问:新时代大学生如何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新时代 抗战 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