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化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时间:2022-11-22 08:00: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演现代农业为解决中国几千年来困扰社会的温饱问题作出了的巨大贡献,但现代农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土地肥力下降等不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日益严峻。文章研究了生态化现代农业相关概念与中国未来农业发展趋势,生态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原则,并以西北民族地区为例,分析了该地区生态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主要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用大农业系统的观念发展农业,重塑农业有机养份循环系统,严格控制农药和化肥的施用量,加强重视食品安全管理,重视对传统农业中积淀的农学精华的挖掘和发扬,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关键词?演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化现代农业;农业发展;农村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5)01-0040-06

当前,中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当作工作的重中之中,并把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缩小城乡差距,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1]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进步,农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生态环境退化,面源污染加剧,农业资源日益减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老化等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下,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化现代农业经济是解决农业经济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全国土壤普查资料显示,我国土壤有机质含量由 20 世纪 50 年代的 3% 左右降到不足 1. 5%,西北地区则低于 1%。西北民族地区耕地质量退化,导致土壤瘠薄、肥力下降、土地荒漠化和盐渍化。西北民族地区发展生态化现代农业,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推动“两型”农村建设和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生态化现代农业相关概念与中国未来农业发展趋势

传统农业是一种不注重经济核算的存活性农业生产,以农业文明为精神内核,伴随着一定的自然崇拜,生产的目的主要是解决温饱。传统农业是生产方式简单原始的有机农业,特征是依靠自然光、热、水条件,和人力、畜力等简单劳动生产工具为主,不投入任何人工合成的生化要素,自给自足。

现代农业是一种注重经济效益的农业生产,是以工业文明为精神内核。由于过分注重经济效益,所以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现代化工业技术。虽然提高了经济产出,但也留下了工业文明所固有的弊端——环境污染与不可持续。现代农业以机械化大生产为主,生产除了自然光、热、水等条件外,还投入化肥、农药、生长素等人工合成的生产要素,以工业化管理模式为主,和商品市场紧密联系。

生态化现代农业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文化内涵。在中国就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文化内涵,同时注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自然农业和现化农业优点的综合。既保留传统农业的精华,也积极吸收现代农业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同时摒弃自然农业的低效率和现代农业发展不可持续的弊端。以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优结合。生态化现代农业是结合现代化高科技因素,注重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两型农业”。

对中国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的农业大国,虽然城市化和工业化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重点,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地位,而是要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措施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根据产业演进的规律,农业衰落似乎是合理和正常的。但中国这样一个人均耕地少,人口数量巨大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基础地位不能动摇。

中国农业由于人均土地面积有限,人口众多,长期以来形成了精耕细作、重复利用和永续利用农业资源的传统。也是一种劳动密集性农业。以机械化、化工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在中国推广后,必将拆解原来的农业生产系统。在两种生产方式融合过程中,所产生问题的危害性都具有双重性。如化学肥料的使用,一方面引起土壤的污染,重金属超标,有机质含量下降,荒漠化加剧;另一方面原来能作为有机肥还田的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等由于不能还田变成了农村的环境污染物。现代农业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这些劳动力都转向非农部门,使得农村越来越空心化,农民越来越老龄化。

农业已经到了必须改变发展方式的时候,虽然这种改变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但必须行动起来。有条件的地方继续建设生态化现代农业,没条件或条件目前不具备的地方,适度地回归自然农业,政府限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通过宣传和鼓励等方法,让农民使用秸秆还田,休耕轮作,人畜粪便发酵施肥,人工除草等田间管理方法,发展有机农业。劳动回报与消费一样具有刚性,让从化肥和农药施用中解放出来的艰苦劳作重新回归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但作为一种向生态化现代农业的过渡,其意义主要在于树立生态化现代农业的理念,让社会逐步从化工农业中转变过来。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国人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全社会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

现代农业为解决中国几千年来困扰社会的温饱问题作出了的巨大贡献,但现代农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土地肥力下降等不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而且越来越严峻,到了必须认真面对的时候了。解决办法就是发展生态化的现代农业,这一观点由姜春云提出。在其基础上本文作了新的阐释。包涵几个方面:以科学发展为指导,生态文明是其发展理念,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宗旨,并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科学管理、产业化生产、因地制宜和多种模式、市场化运作为特征,同时兼顾农村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

二、生态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原则

(一)继承中国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农业科技相结合的原则

传统自然农业持续发展几千年而世代不衰,精耕细作的传统生态化现代农业持续发展至少几百年而效益不减,而商品—化学农业在中国引领风骚不过几十年就已弊端丛生,难以为继。[2]要改变传统农业文化落后的观念,修复传统自然农业文化。现代有机农业的理念并不来自西方,通过有机残体制作堆肥来肥沃土壤的方法是每个中国农民都知道的农业常识。20世纪40年代,英国农学家Albert Howard研究了中国和印度的东方农业后提出了有机农业的概念。有机农业在国际上很快流行起来,迅速成为一种普遍认可的农业发展方式。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在漫长的农业发展历史中,我们的祖先积累和创造了丰富农学精华,有些宝贵的知识和生产方法历久弥新。同时,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巨大的科技支撑。在生态化现代农业发展中,要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的农学精华,并通过现代农业科技改造和弥补生态化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不足之处。

推荐访问:农业发展 民族地区 生态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