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长汀县图书馆收藏客家宗祠文化资料的作用和意义

时间:2022-11-24 19:55:06 来源:网友投稿

乡镇根据宗祠文化普查结果所能查询到其始建年代的宗祠情况汇总表。

我们可以从长汀县图书馆保存的2014宗祠文化普查的初始资料中看到,《闽台宗祠大典》宗祠状况普查表清楚直观地记载了所能普查到的宗祠的入闽始祖、入闽的朝代、开基祖的名字以及具体迁入的时间,只有少数几个宗祠的始建年代不详。

根据收录的宗祠普查表(受篇幅所限此处不作引用)记载的内容可以得知:

①最早迁入长汀的客家人是四都镇羊古岭村的邓氏宗祠。宗祠名称:邓氏宗祠;开基祖名字:邓攸,字伯道;入闽朝代:西晋末年;何时迁入:公元312年。其次是四都镇红都村的林氏宗祠。宗祠名称:端元公祠;始建年代:清朝;入闽始祖:林禄;郡号、堂号:西河堂;开基祖名字:端元;从何地迁入:连城璧州;入闽朝代:东晋初(公元325年)。

②有三个宗祠的始建年代可追溯到唐朝。四都镇同仁村的温氏宗祠,宗祠名:温氏宗祠;始建年代:唐朝(公元650年);郡号、堂号:太原郡.上厅下;入闽始祖:同保公;入闽朝代:唐朝;开基祖名字:万一郎公;何时迁入:唐高祖元年源系年间。馆前镇南材村的马氏宗祠,宗祠名:汀州马氏;始建年代:唐代(公元886年);郡号、堂号:扶风堂;入闽始祖:马氏五郎;开基祖名字:五郎;入闽朝代:唐代;何时迁入:唐代。濯田镇同睦村的钟氏宗祠,宗祠名:钟氏宗祠;始建年代:唐末;入闽始祖:钟全慕(尊称钟全公);开基祖名字:钟全慕;入闽朝代:唐僖宗光启元年,随王緖义军进入长汀;何时迁入:公元885年;自何地迁入:中原河南颍川迁入长汀。

③长汀这个地方,在唐朝的时候就出现了宗祠,不过那时候数量还十分有限,随着朝代的更替,到了宋朝开始有所增加,元朝也有建立宗祠,在明、清时期宗祠的建立到达了一个鼎盛时期。

④在中原人迁到长汀之前的漫长岁月里,长汀这个地方是几乎没有宗祠建立的。据此我们可以推测得知,在外来人迁进之前,居住在古汀州土地上的当地居民(即现在的畲民)没有祭祀先辈的习俗,缺乏对先祖的崇拜意识。或者说,在长汀这个地方所看到的宗祠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中原人迁徙到汀州后所建立而成的,当然也可能有本土居民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被其同化后建立宗祠的情况(客家在闽粤赣交界地区内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同步同化了当地土著民族)。

⑤据普查到的长汀县关于宗祠文化的相关情况,可以有力地说明迁徙到汀州的客家人的祖先是从中原而来的,同时也印证了“客家是南迁的中华汉民族中的一支优秀民系”这一观点。

⑥普查收录的宗祠信息可侧面映射出当时的文化情况,很显然,在当时的背景下,客家人带来的中原文化比原汀州的当地文化要领先一些。正统的中原文化为客家宗祠文化所承袭,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原人的生产力水平及生产工具皆优于当地居民。

2 长汀县客家宗祠的特点与功能

在长汀县2014年的宗祠普查田野调查资料中,各个宗祠状况普查表将每个宗祠的郡号、堂号、入闽始祖、入闽朝代、开基祖等具体情况都清楚地记录在册。每个宗祠都会有匾额悬挂于大门之上,匾额上通常书写着或名号、堂号,或教化族人、颂扬先祖词句,或该族历史上发生的光荣事件。例如,在长汀县汀州镇水东街汀江巷13号有一座丘氏宗祠,该宗祠祖龛的匾额即为“进士”“源远流长”“忠实传芳”。堂号可以反映出客家人的目的,这些目的有的是团结血亲、凝聚宗族,有的是为了反映他们追本溯源的敬祖意识[4]。祠堂内部几乎都有楹联。楹联又可称为“堂联”“祠联”,它是客家宗祠文化最直接的体现,是自宋元之后特属于宗族社会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5]。楹联又可以分为很多种形式,诸如袱食联、寝联、中堂联、站亭联、廊联、门联、灯联等,不同的形式有着不同的作用。客家祠堂里楹联的内容主要表达了两方面的主题,一种是追根溯源、颂扬祖先;另一种是倡导客家价值伦理和文化传统,同时对族人进行训诫劝勉[4]。例如,涂坊镇红坊村涂氏宗祠的一副祠联“同祖同宗同公祠同扬祖德高风;共根共系共龙脉共续宗功伟”,就是颂扬先祖的。

長汀县客家宗祠建筑的风格各不相同,各自具有各自的特色,每一个建筑风格都充分展现了客家文化与中原文化风格的不同之处。位于汀城南大街105号的吴氏宗祠(又名紫云公祠),建成于清朝末年,砖木结构,穿斗式木构架,单檐硬山顶,封火墙。一共占地600平方米,由大门、照壁、门坪、正门、前厅、中厅、后厅组成。正厅是由砖石铺筑的,门椽上绘有人物彩图,门楣上雕饰着双狮戏球,后厅是双层绣花楼,同时还设有美人靠。该祠的结构布局完整,是长汀县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实例之一,将清代的长汀民居的建筑形式和特征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客家宗祠的功能有很多,最常被用来祭祖、迎神、增强家族凝聚力,也能用来举行上丁、嫁娶、丧葬以及进行一些文化活动,同时还能为族人们经商做生意和进城办事提供一些便利。最近这几年来,宗祠又多了为老人提供活动场所的功能,为族人阅读书籍、文化娱乐和休憩提供了便利。基于此,客家宗祠内甚至兴起了构建宗祠书屋的浪潮。例如,位于汀城县前街25号的廖氏家祠设有南门社区县前街宗祠书屋,该祠同时也是老人活动中心。

3 长汀县图书馆收藏客家宗祠文化资料的作用和意义

图书馆收藏客家宗祠文化资料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具体如下:

①在长汀县图书馆收藏的资料中,归类整理归档出的18个乡镇的普查资料总共21大簿,每一份资料都极为珍贵且详细真实,对丰富图书馆的收藏有着非常重要又特殊的意义。

②图书馆将客家宗祠文化资料统一收集在馆,有利于专家、学者对客家文化的研究,为他们研究客家的人文历史、民俗、社会、经济等提供了真实可究的参考资料,这些是其他资料信息不可比拟的。

③图书馆将宗祠普查中现存的族谱调查表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归档,有利于客家人寻根、清缘,使他们在查找家谱的时候能够省去很多繁琐的麻烦,同时也大大节约了时间。

④对客家宗祠文化资料的收集,促进了长汀县图书馆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促进了图书馆开发智力资源、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等职能的实现,为来馆的读者提供了更加优质的阅读服务与体验。■

参考文献

[1]王鹤鸣.中国家谱体例概说(四)[J].寻根,2009(4):110-121.

[2]王纲.黄河中游地区民间宗祠建筑装饰艺术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3]从宗祠看客家人的价值文化[J].粤海风,2012(6):38-40.

[4]丁向阳.从宗族建筑楹联看吉安地区宗族观念[J].地方文化研究,2015(4):103-112.

[5]钟俊昆.从客家祠堂庆典仪式看民间文化的传承价值与机制[J].民俗研究,2015(5).

推荐访问:长汀县 宗祠 客家 图书馆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