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振兴乡镇 >

图书馆与乡村振兴的活动方案6篇

时间:2022-08-15 20:30:03 来源:网友投稿

图书馆与乡村振兴的活动方案6篇图书馆与乡村振兴的活动方案 -228-城乡建设与发展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年第32卷第02期(总第502期)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加快推进乡村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图书馆与乡村振兴的活动方案6篇,供大家参考。

图书馆与乡村振兴的活动方案6篇

篇一:图书馆与乡村振兴的活动方案

28-城乡建设与发展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年第32卷第02期(总第502期)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发挥高校优势,通过科技创新引领,全面服务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化振兴是灵魂,人才振兴是支撑。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地方高校图书馆应当利用自身丰富的馆藏资源和人才优势,主动参与到乡村文化、人才振兴中来,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人力支持,积极探索挖掘和培育乡村精神文化阵地,为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推动新型农村建设和振兴地方经济作出积极贡献。1  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根据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章程》,高校图书馆应在保证校内服务和正常工作秩序的前提下,发挥资源和专业的服务优势,展开面向社会用户的服务。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中心,不仅要为大学服务,还要为全社会服务,使信息服务的价值最大化,这将是高校图书馆未来的定位和发展的趋势。正因如此,地方高校图书馆要融入地方,服务地方,向乡村拓展“社会化服务”,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人力支持,进而促进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地方高校图书馆通过服务乡村振兴,为广大师生搭建了社会实践的平台,能够让师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与此同时,社会也一定会关注那些在社会上起到积极作用和积极响应的部门机构,这将推动高校的社会知名度提升,对高校的品牌宣传起到积极作用。并且,通过社会实践,高校能够更加了解社会对于专业课程、人才、科研、生源的需求,进而调整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和专业结构,促进自身的建设和发展。为了与高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高校图书馆馆藏涵盖中图法22大类的各类图书,拥有海量的电子资源,形成了专业、系统、完整的文献保障体系。高校图书馆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能够给乡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知识,支撑乡村现代化、信息化建设。高校图书馆员具有学科专业背景和图书情报专业技能,对文献信息的检索和综合分析有较强的敏锐性,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专业性、多样性的服务。而且,高校图书馆还能依托校内教育、科技、人才等优势资源,为各系部和乡村搭建平台,推动智力下乡、人才下乡、艺术实践下乡、服务活动下乡,促进乡村居民的文化水平、专业技术技能和综合素养提高,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和决策咨询,为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服务。2  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邢台市辖区内有4所高校图书馆,分别是:邢台学院、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和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在服务乡村振兴时一定要结合邢台当前的乡村振兴发展现状、乡村居民的文化需求,将图书馆自身的优势与乡村发展有效地结合,深入探索乡村的特色资源和文化,提供创新性的信息化服务和乡村职业培训服务,从而带动乡村的整体振兴。2.1  开展乡村阅读推广工作由于乡土观念和封建思想不同程度存在,乡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学习能力不强,依靠自我提升阅读文化素养的内在动力不足,因此需要服务乡村阅读的社会主体来进行阅读推广工作,传播和弘扬阅读文化,提高乡村居民的阅读文化素养。地方高校图书馆作为服务阅读的专业机构,应该努力与地方合作,积极参与乡村阅读推广工作。高校图书馆可以定期组织馆员和大学生走进乡村,依托农家书屋这个阅读推广的有效平台,针对乡村不同年龄、性别群体开展乡村阅读推广活动,陪伴引导村民阅读,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村民文化自信,推动阅读文化氛围营造与乡村文明发展的良性互动。在开展阅读推广工作时,首先要充分发挥村干部,乡贤能士和小学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紧紧依靠他们来推动阅读文化建设。其次要利用大学生思维活跃、创造力强的特点,创新乡村阅读服务。同时阅读活动的内容要贴近乡村居民,根据阅读人群的特点和需求来举办相应的阅读活动,让各类人群都有所收获。阅读活动的形式要多种多样,并有趣味性和新颖性,增加阅读的吸引力。如开展朗读、讲故事、文艺演出、阅读联欢、知识宣讲和举办讲座、竞赛等。各种阅读活动可相互结合,活动中还乡村振兴战略下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路径研究谭  密(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邢台  054000)[摘要]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地方高校图书馆为乡村振兴助力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简要地阐述了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结合邢台地区乡村居民的文化需求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积极探索了有针对性的策略框架和具体举措,为邢台高校图书馆服务乡村振兴提出一些参考意见。[关键词]乡村振兴;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20-09-02[基金项目]本文系 2020 年度邢台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乡村振兴战略下邢台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路径研究”(批准号:XTSKFZ2020111)成果。[作者简介]谭密(1985—),女,湖北天门人,馆员,硕士,研究方向:图书馆服务与管理。

 -229-城乡建设与发展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年第32卷第02期(总第502期)可以播放一些与主题相关的视频。在进行阅读推广时,要注重培养乡村居民的信息素养,教他们如何使用各类搜索引擎、数据库、数字报刊等数字化阅读工具,让乡村居民更好地适应整个乡村数字化转型发展。2.2  参与“农家书屋”建设邢台市2012年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但部分农家书屋图书数量少,阅读环境简陋,新媒体设备匮乏,不能满足村民的需求。地方高校图书馆应当积极参与当地农家书屋建设,为农家书屋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吸引更多的乡村居民走进农家书屋。同时,通过农家书屋平台,高校图书馆能更加了解乡村居民的阅读需求,便于制定有针对性的阅读推广活动。在知识和经济时代,知识快速更新,因此,就近、便捷的知识和信息获取特别重要。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能帮助乡村居民就近、便捷的获取知识和信息,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型农民,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一方面可以为农家书屋配备电脑、多媒体视听设备,加强数字化建设,再通过VPN服务共享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让乡村居民有书可读,在当地农家书屋就能远程访问各高校图书馆的电子图书、馆内资源和网络数据库。并定期组织农家书屋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教会他们如何通过VPN账号阅读和下载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提高他们的信息检索能力和服务意识,促进书屋的管理。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可以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广泛传播性,创建特定的农家书屋微信公众号,推广正确的阅读理念、优秀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观,定期推送人文历史、农业科技、邢襄文化等方面的图书、文章和视频资源,开展在线咨询服务,让村民能方便快捷的获得所需知识和实时反馈意见和建议。2.3  开展信息化服务邢台地区乡村拥有十分丰富的特色资源文化,主要有旅游、传统书画、戏剧杂技和陶艺手工。高校图书馆可以搜集这些文化旅游资源、非物质文化文化遗产资源、农业发展相关的书籍、资料、信息数据资源,再对相关资源进行挖掘和有效整合,建设针对邢台乡村振兴发展的特色数据信息库,满足乡村居民的信息需求,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知识支持。此外,高校图书馆可以依托校内科技人才优势资源,建立专家咨询平台,建立新型的咨询服务,有针对性地为乡村居民提供技术指导,解决他们在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高校科研人员可以加强乡村相关课题研究,有效发挥各专业的特长和优势,边研究边实践应用,让先进的研究成果及时运用到生产实践中,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人才支持。2.4  开展乡村职业培训服务为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邢台市积极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高校图书馆可以依托校内教育、科技、人才等优势资源,结合当地乡村的发展特色,为各系部和乡村搭建平台,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乡村职业培训服务。比如,前河岔古村是邢台市古村落文化旅游试点村,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结合村民实际需求及古村落旅游未来发展趋势,确立起以传授布艺及皮艺为主的特色旅游纪念品“素手技艺”帮扶项目,并组织服装工程系专业指导老师到村里手把手的教授布艺和皮艺制作技艺,进行电商培训,助力古村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在培训方式上,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线上通过手机APP,创建远程教育平台,线下在假期组织专业指导老师深入乡村开展培训,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在培训内容上,要结合当地主导产业、特色农业和乡村居民的文化水平、接受能力开展技能培训,通俗易懂,程度实在。2019年邢台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扩招,面向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招生,专项招生有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4个专业。学院确定扶智、扶志、扶技有效结合的培养方向,制定单独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弹性学制,采取集中授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以及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满足社招学员半工半读、创业实践等需求。目前,首届社招班学生已经完成了一学年的学习,学生反映收获很多,相信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的学习能够帮助他们找到家乡脱贫的途径。3  结语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考察多种方式调研,深入剖析当下邢台地区乡村居民的文化需求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明确图书馆的服务定位和服务模式,再将图书馆自身的优势与乡村发展有效地结合,探索有针对性的策略框架和具体举措,得出一系列的成果和结论,为邢台高校图书馆服务乡村振兴提出一些参考意见。邢台高校图书馆在服务乡村振兴时,首先要建立合理的工作机制,协调好馆内工作和馆外活动,两者互不影响,相互促进。其次要建立高校图书馆联盟,秉持“大图书馆”理念,实现高校资源共建共享。然后加强与地方政府相关文化部门合作,调动社会各方积极参与,联合开展乡村阅读推广活动、参与“农家书屋”建设、开展信息化服务和乡村职业培训服务,创新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促进全民阅读和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 汪圣,田秀娟.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基层文化机构参与策略研究[J].图书馆,2019(12).[2] 萧子扬,叶锦涛.公共图书馆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现实困境、内在契合和主要路径[J].图书馆,2020(02).[3] 朱国萍.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的公共图书馆精准服务及实现路径研究[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20(02).[4] 伍言韵.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形式与方法研究[J].兰台内外,2020(13).[5] 岳景艳,杨红岩,常倩倩,等.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阅读文化困惑的破解理路[J].国家图书馆学刊,2020(04).[6] 伍芳芳,张慧诚.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校图书馆的乡村阅读推广工作——以四川工商学院图书馆实践为例[J].出版广角,2020(13).

篇二:图书馆与乡村振兴的活动方案

引言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 2017 年 10 月 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201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018-2022 年)》,对以往偏重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战略进行调整,自觉把握中国乡村的发展规律,为中国长期发展奠定稳固基础[1] 。乡村图书馆由国家财政支持,是乡村地区面向乡村居民免费开放的公益性文化机构,理应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乡村图书馆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功能定位和推进策略,对发掘乡村图书馆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联系、增强乡村图书馆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此内容进行初步研究。[基金项目] 本文系 2019 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图书馆的参与机制研究”(项目编号:GD19CTS02),2020 年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乡村图书馆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项目编号:2019GWTSCX043),2020 年广东省农垦总局、广东农垦经济学会“广东农垦国有农场社区图书馆建设事业研究”(项目编号:GKJJXH202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乡村图书馆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现实背景、功能定位和推进策略邓银花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摘 要:当前乡村图书馆的发展环境既有乡村文化危机和乡村居民阅读障碍的不利影响,也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机遇。为适应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乡村图书馆的功能定位应该是为乡村居民提供教育服务和信息服务、发挥文化治理功能、保护乡村文化多样性、充当乡村社区中心和参与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而发挥乡村图书馆的内在功能,则需要采取因地制宜地推进乡村图书馆管理体制创新、大力开展阅读关怀活动、发挥图书馆传统服务方式的作用以及推广数字阅读、实施乡村文化保护及传承等措施。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图书馆;功能定位;推进策略中图分类号:G258.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 — 8214(2021)04 — 0025 — 06Participation of Rural Libraries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Realistic Background,Function Orientation and Promotion StrategiesDeng Yin-huaAbstract: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of rural libraries is not only affected by the rural culture crisis and the read-ing disability of rural residents, but also has the policy opportunity to implement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n order to meetthe requirements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e function orientation of rural libraries should be providing education andinformation services for rural residents, giving play to the function of cultural governance, protecting the diversity of rural culture,serving as the center of rural community and participa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ultural industry. Aiming at giving full playto the internal functions, rural libraries should take measures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and promote the innovation of themanagement system of rural libraries, vigorously carry out reading care activities, give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traditional servicemodes of libraries, promote digital reading and implement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rural culture.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Rural Libraries;Function Orientation;Promotion Strategies学术探讨·工作研究025DOI:10.14064/j.cnki.issn1005-8214.2021.04.002

 2 乡村图书馆建设的现实背景2008 年原文化部印发的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 中规定“县 (市、区、自治县、旗)

 公共图书馆是我国最基层的独立建制的公共图书馆”。本研究所称乡村图书馆,是指由政府或社会力量兴办,设立在乡村地区,为乡村社会成员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公益性文化机构,其外延既包括县级公共图书馆,也包括作为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延伸和重要补充的乡镇图书馆 (室)、村图书室,以及其他具有公共图书馆职能的基层信息文化机构(如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农家书屋、农村地区的民办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中服务农村的部分等)。2.1 乡村文化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大幅提高,1978 年到 2018 年的 40 年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134 元提高到 14,093 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 116 元增至 12,124 元,恩格尔系数从 67.7%降至 30.1%;农村居民人均年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支出分别达 1,690元、1,302 元和 1,240 元,占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由 1990 年的 10.1%增至 34.9%,发展性、享受性支出增幅明显[1] 。然而,在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同时,乡村文化建设出现了许多隐忧。首先,由于农民外出务工和工商资本下乡,使得多数农民从以土地为中心的自然经济生产生活方式逐渐转变为务工为主,务农为辅,形成工农结合的生产生活方式。许多乡村精英前往城市,或候鸟式地游走于乡村与城市之间,导致乡村文化建设主体空心化、乡村文化空心化。其次,在资本力量、市场文化冲击下,乡村公共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匮乏,严重影响农村文化发展、文化传承。第三,随着现代文化传播介质和手段的不断更新,乡村居民信息获取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数字阅读逐渐扩大影响面,纸质阅读逐渐式微,快餐文化、不良文化趁虚而入,善良淳朴、勤俭节约、和而不同的乡村文化价值体系受到了巨大冲击。2.2 乡村居民阅读障碍(1)

 乡村居民普遍缺乏阅读能力。虽然我国实施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但 2021 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乡村文盲人口数量是城镇文盲人口数量的2.54 倍[2] ;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 7.3 年,绝大部分农民都是小学或初中学历,高中或大专以上学历的农民几乎全部进城务工[3] ;农村居民平均家庭藏书量约为城镇居民平均家庭藏书量的2/5,40.7%的农村家庭没有藏书[4] 。这无疑制约了农民的正常阅读。另外,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电子阅读逐渐兴起,并逐步与纸质阅读并驾齐驱,这又给缺乏现代信息技术的乡村居民带来新的阅读障碍。(2)

 乡村居民普遍缺乏阅读愿望。① 我国大多数农村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导产业,农民没有掌握现代农业科技,无法提高农业生产力,进而提高收入水平的认知和动力,一些人形成了读书无用的错误想法。②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的休闲生活方式更加丰富多样,许多农民更倾向于电视、电影、棋牌等娱乐性休闲方式,而对“门槛”较高的阅读休闲兴趣不大。③ 农村生产劳动强度很大,尤其是青壮劳动力大都外出务工,由此增加了留守老人和妇女的负担,他们在劳累之余,没有闲暇和精力阅读[5] 。(3)

 乡村居民普遍缺乏阅读环境。① 截至2016 年,我国还有 12%的县 (区)

 没有公共图书馆,不少县级公共图书馆经费奇缺、人才匮乏的困境没有得到根本解决;② 绝大部分乡镇图书室依附于乡镇综合文化站,设备简陋、图书陈旧;③“农家书屋工程”面临“资金不足、缺乏持久性专项投入、管理无章可依、人员配备差、缺乏提高服务水平和开展多种服务的条件、现代化网络化水平低”等种种问题[6] 。2.3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201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018-2022 年)》,要求应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农家书屋延伸服务和提质增效,继续实施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积极发挥新媒体作用,学术探讨·工作研究026

 使农民群众能便捷获取优质数字文化资源,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7] 。可见,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图书馆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政策保障。3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图书馆的功能定位3.1 提供教育培训服务乡村居民整体文化素质不高的现实决定了教育培训理应成为乡村图书馆的核心功能。① 支持农村学校教育,为留守儿童提供教育服务。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且在短期内难以避免。而乡村图书馆建立在乡村地区,甚至直接延伸到行政村或自然村,方便留守儿童看书学习。同时,管理人员也大多来自当地,对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非常了解。这些都使得乡村图书馆具有成为留守儿童校外教育主要场所的优势。② 通过实施科教兴农,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对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农村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农业联合体等)

 的培养是建设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乡村图书馆可以通过图书借阅、知识讲座、观看影音制品、农业科技培训、技能培训等多种途径,向该群体提供现代农业科技等知识,从而使乡村图书馆成为重要的农业技术培训基地。3.2 提供信息服务许多研究表明,信息需求是农民的基本需求,农民对信息的渴望非常强烈,信息主题范围包括教育、医疗、经济、市场、生活、娱乐等各个方面[8] 。但农民自身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弱,是信息获取的弱势群体,并由此导致了严重的“数字鸿沟”,且日益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乡村图书馆作为乡村地区最重要的公益性文化机构,理应捍卫“信息公平”,满足乡村居民信息需求,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为乡村地区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文化背景的居民提供各种有价值的信息,成为乡村地区的信息中心。① 尽管信息来源渠道较多,但年龄较大的农民还是更倾向于从传统的报刊、书籍中获取信息,而乡村图书馆丰富的纸质文献资源优势,为其开展传统信息服务奠定了物质基础和现实可能。② 通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快速普及数字阅读是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更为直接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乡村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便捷性、及时性、精准性,其乡村信息中心的定位将更加明确。③ 乡村图书馆可以针对本地实际,重点收藏反映本地政治变革进程、经济发展情况、地方风土人情的地方文献,收藏与本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文献资料,从而成为独具特色的地方文献资源信息中心。3.3 发挥文化治理功能图书馆汇集了人类悠久的文明发展成果,是提供知识收藏、整理、横向传播与纵向传承的专业化机构。从这个意义上说,图书馆具有文化治理功能。乡村图书馆是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重要保障。首先,实现乡村自治,须以信息自由和平等为前提。S.H.Ditzion 认为,民主的发展依赖于知识普及、社会公民受教育水平和独立判断能力。只有全社会公民拥有民主意识和行使民主的能力,民主政治才可能形成并不断促进[9] 。这一思想深刻揭示了公共图书馆影响现代民主政治的机制原理,《公共图书馆宣言》(1994 年)

 提出的“人们对社会以及民主发展的建设性参与,取决于人们所受良好教育和存取知识、思想、文化和信息的自由开放程度。”就是这一精神的实质反映[10] 。乡村图书馆也因它的信息自由和平等,成为推动乡村自治的基础。其次,实现乡村法治,必须以村民学法、知法、守法为前提,这就需要发挥乡村图书馆的教育和信息传递功能,通过针对性的法制教育,增强乡村居民的法治观念,形成良好的乡村法治环境和氛围。再次,实现乡村德治,必须通过深入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本地区特色文化,积极发挥乡规民约、村规民约、道德规范的约束作用,培育形成良好的乡风、家风和民风。同时要培育农民诚信观念、契约精神,引导农民向上向善、重义守信等,这也需要发挥乡村图书馆的道德教化功能。学术探讨·工作研究027

 3.4 保护乡村文化多样性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农耕文明史和丰富的乡村文化。乡村图书馆作为存储、记录、传播人类文明的专业机构,理应承担起保护与传承乡村文化的重要职责。当前,为加强乡村文化保护,国家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等一系列条例、方案和法规对古民居、古村落、历史名镇、历史名人、少数民族节庆活动等乡村文化建立了保护性的视听声像资料数据库。但是,仍有大量历史文化遗存、民俗活动与文化场景等乡村文化内容因各种原因没有纳入到保护范围[11] 。因此,乡村图书馆可以对这些乡村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和保护,发挥拾遗补缺的特殊作用。乡村文化内涵丰富,既包括古宅民居、木雕、石刻、农业生产遗迹、节庆、民俗、礼仪、曲艺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包括地方志、当地名人如种植能手、劳模、文化名人、英烈名录等特殊地域文化。因此,乡村图书馆可以利用扎根乡村社会、熟悉乡村文化的特殊优势,收藏反映当地风土人情的文献、地方志等具有区域性的特色文献资源,成为挖掘、整理、保护区域特色乡村文化的主要阵地。同时,与本地学校和其他文化机构如文化馆、博物馆、媒体等部门合作,结合传统节日、历史事件,深入开展各种主题教育、专题教育等形式多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区域特色乡村文化的传承活动[12] 。3.5 充当乡村社区中心乡村图书馆可以不断延伸服务范围,成为乡村的社区活动中心。① 提供乡村社区服务。一是实施“乡村图书馆 + 电子商务”,将乡村图书馆的文化功能拓展到电子商务的经济功能。二是实施“乡村图书馆 + 博物馆”,通过展示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当地名人事迹、传统手工艺品等传承与保护乡村文化。三是实施“乡村图书馆 + 生活便利中心”,如为乡村居民办理缴纳通讯费、收发邮件等事宜。② 发挥休闲娱乐职能,成为乡村地区的“第二起居室”或“第三空间”。相对于私密性较高的“第一起居室”家庭而言,“第二起居室”可抛开家庭角色束缚...

篇三:图书馆与乡村振兴的活动方案

天下l 2019年2月刊I总第137期关于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以枣庄市为例刘凡霆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性战略工程,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的总要求可谓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文化基础,乡村文化振兴则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内驱动力”,而健全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将成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源头活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三条:“公共图书馆是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将推动、引导、服务全民阅读作为重要任务。公共图书馆应当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基层公共图书馆作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有责任也有义务在贴近乡村需求、引领文化风向、延伸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一、枣庄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与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己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也为各级有关部门立足自身职能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了方向。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发(2018)1号)、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鲁发(2018)1号)和《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枣庄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强化规划引领,编制了《枣庄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并制定了《枣庄市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方案》,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总体设计和阶段谋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2022年时的总的定位、发展战略、目标任务,远景谋划到2050年。《规划》提出,要推动乡村文明行动持续深入开展,着力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良好家风、【作者简介】刘凡霆,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山东省图书馆学会会员,枣庄市图书馆助理馆员。万方数据

 淳朴民风,推进乡村文化繁荣兴盛,提振农民精气神,以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育农村干部群众,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培育新时代农民为着力点,组织实施“铸魂强农”工程,弘扬时代新风,凝聚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枣庄市各基层公共图书馆主动融入乡村文明行动,利用“两会”、4·23世界读书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国庆节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了全民阅读进农村(社区)、读书朗诵比赛、“书香人家”评选等活动,通过寓教于乐、喜闻乐见的形式把上级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乡村发展致富的参考资料等宣传推介到广大群众身边。此外,及时更新“枣庄电视图书馆”精彩讲座、少几天地、共享工程等10个栏目的相关内容,现拥有1万余种数字资源,采用图文信息与视频节目相结合的方式,供电视用户进行互动点播,将各类文化信息送到千家万户。《规划》提出,要推动乡村文化供给优化升级,助推城镇公共文化服务向乡村延伸,使更多的文化资源向农村和农民倾斜,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强化惠民项目与乡村群众文化需求的对接。积极推进总分馆和“一卡通”管理模式,构建以区(市)图书馆为总馆,镇(街)中心农家书屋为分馆,村(居)农家书屋为馆藏点的总分馆服务网络。城乡借阅一卡通用,争取到2020年全区(市)、镇(街)、村(居)出版物“通借通还”率达到60%,形成城乡一体、服务快捷的服务格局。比如,枣庄市市中区图书馆按照《规划》要求,与辖区农家书屋联动运行,部分条件较好的农家书屋被该区图书馆作为分馆管理,统一使用“市中区图书馆xxxx文化民生分馆”名称,实行书刊借阅“一卡通”,定期组织图书流动,从而构建了管理、流通、服务一体化的图书馆资源共享体系。滕州市图书馆和新华书店联合推出了“你选书,我买单”活动,满足了广大群众个性化的阅读需求。《规划》提出,要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完善“图书馆+书院”模式,推进尼山书院标准化建设。继续实施乡村儒学推进计划,推动有条件的镇(街)文化站、村(居)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设立儒学讲堂,打造一批乡村儒学讲堂示范点。到2025年,全市镇(街)综合文化站儒学讲堂实现基本覆盖。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统筹推进枣庄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阐发。比如,按照“图书馆+书院”模式,枣庄市各基层公共图书馆全部建成尼山书院,并向广大群众免费开放,组织举办了经典诵读、礼乐教化、国学讲堂、道德实践、传统文化体验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充分利用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枣庄市图书馆尼山书院网站等数字服务资源,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广为传播。全市持续推进乡村(社区)儒学讲堂建设,涌现出了峄城区坛山街道徐楼社区等一批省级乡村(社区)儒学示范点,丰富了乡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枣庄市乡村文化振兴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既符合中央和省级要求,又体现了新时代枣庄乡村文化的发展需要、提升目标。全市各基层公共图书馆认真贯彻落实《规划》要求,发挥自身优势,创新活动理念,延伸服务体系,坚持以先进文化因子、核心价值理念引领乡村发展的方向,确保广大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营造了凝聚人心、团结和谐、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61万方数据

 人文天下I 2019年2月刊I总第137期二、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亟需解决的问题枣庄市既有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全省“书香之村”、全省“示范农家书屋”,也有集体经济薄弱村、扶贫工作重点村。由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不同、乡村(社区)发展特色各异,基层公共图书馆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推进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制约乡村文化振兴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有个性化问题,也有各地区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需要加以解决。(一)文化服务人才短缺拥有一支综合素质过硬、业务工作精通的文化服务人才队伍是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助推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关键。据统计,枣庄市7个公共图书馆现有在编在岗人员80余人,这些人员既要做好公共图书馆自身阵地服务工作,同时还承担着乡村阅读推广、基层业务辅导等任务。由于镇(街)人员编制紧张,多数镇(街)综合文化站仅有1至2名在编在岗人员,同时还承担着镇(街)文化站业务范围外的其他任务,工作非常繁忙。乡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图书阅览室、农家书屋日常管理人员多由乡村(社区)干部、大学生村官兼任,专职人员较少。乡村(社区)的乡贤人士、大中专毕业生等可谓是基层文化志愿服务队伍的中坚力量,但这部分人大多外出务工或已在城区买房安家,一般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才回乡村老家,因此参与日常服务工作的志愿者人员不稳定,志愿者服务队伍的人员集聚效应持续性还不够强。(二)资源配置不够均衡乡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图书阅览室、农家书屋、文化大院等基础服务设施,62多为一院多能、一室多用。“历史文化名村”“示范村(社区)”“经济强村”“扶贫工作重点村”等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资源配置相对较好,图书借阅利用率高、群众主动学习氛围浓,关爱留守儿童系列文化讲座、志愿者服务等文化活动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然而,部分偏远山村、较大的行政村(辖几个小村庄)交通不便,有的村与村之间的距离还比较远,在资源的配套布局、文化活动的开展等方面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均衡的问题。(三)服务方式缺乏创新在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中,多数基层公共图书馆还是立足于4·23世界读书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六一儿童节、重阳节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送书下乡、公益讲座、农家书屋集中阅览等活动,确保满足广大群众的共性阅读需求。但是,在更好地服务于乡村(社区)群众“个性化”需求、“特殊群体”需求方面还缺乏创新性,与基层公共文化馆、博物馆等兄弟单位联合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的共享性、长效性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在“订单式”“菜单式”文化供需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四)保障机制尚需完善基层公共图书馆及镇(街)综合文化站、文化服务中心完备的资源服务体系是服务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然而完备的资源服务体系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活动经费不足依然是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乡村振兴的短板之一。各级财政对基层公共图书馆的财政扶持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在年度财政预算、专项资金补助等方面对基层公共图书馆应予以适当倾斜,进而实现补短板与提效能的双促进、双提升。万方数据

 三、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分析(一)培育壮大乡村(社区)文化服务队伍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在“人”。基层公共图书馆可以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方式,既加强对现有文化服务队伍的教育培训力度,又广泛吸纳志愿服务力量。另外,积极探索推行“网格化服务效能提升”计划,与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文化服务中心联合开展日常业务辅导、培训轮训工作;由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文化服务中心对辖区内乡村(社区)划分“网格”,逐步形成由“基层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指导员+乡镇(街道)驻村机关干部+大学生村官+乡村(社区)干部+乡贤达人+志愿者”组成的网格化服务队伍;适时组织基层文化服务队伍到地市级、县级公共图书馆开展以会代训、以学代训、以干代训活动,进一步提升其综合素质、服务效能。实施“品牌带动”工程,基层公共图书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推出一批具有地域性、导向性、示范性的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品牌服务项目,探索建立可操作、可复制、标准化的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和推进模式;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社会影响力,面向社会广泛引导、吸纳机关干部、返乡大中专学生、各行业热心公益的企业及相关人士、志愿服务组织参与到图书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队伍中来。(二)创新推进“日常化”+“菜单式”+“订单式”服务模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基层公共图书馆文化民生作为政府支持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承担着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使命。探索创新推进“日常化”+“菜单式”+“订单式”服务模式,可以有效破解城乡文化资源不平衡的现状,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基层公共图书馆在开展“日常化”“常规化”阅读推广工作的同时,要与“书香之家”“美在农家”“五好家庭”“乡村文明家园”评选相结合,着力提高农民素质、改善乡风民风,持续深化乡村文明行动。基层公共图书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文化服务中心要合理制定年度活动计划,结合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延伸新进展、乡村(社区)群众阅读新需求,及时调整、科学安排活动场次,全力推进“菜单式”“个性化”“订单式”服务模式。比如,针对留守儿童较多的乡村(社区),可以组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相约阅读”和“童音诵古韵·经典有新声”全国少儿诗词在线诵读、传统文化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将国家数字图书馆网络资源、“图书馆+尼山书院”开展的公益讲座送到学生身边,选择部分学校设立图书分馆或者适时组织留守儿童到县级公共图书馆联合开展集体阅览活动;针对乡村(社区)留守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可以组织“网格化”服务人员开展送文化信息、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册、送政策宣讲等上门服务;针对种植、养殖专业村(基地),可以与中国农民丰收节、科技文化节、群众文化艺术节等活动结合起来,同时根据群众需求配送科普读物,利用农闲时节组织文化讲座、科普培训:对于发展乡村旅游的乡村(社区),要传承好、挖掘好、利用好辖区优秀历史文化资源、乡风63万方数据

 人文天下{2019年2月刊l总第137期民俗资源,可以探索在农家乐、自驾游景区景点、乡村驿站等设置图书角,张贴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灵活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对于偏远山村,可以联合基层公共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共同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突出特色、贴近需求。(三)不断健全完善服务保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承担着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使命,应当统筹规划、细化措施、整合资源、合力攻坚,进一步健全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因地制宜建立符合当地特点的以县级公共图书馆为总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图书室)等为分馆或者基层服务点的总分馆制,完善数字化、网络化服务体系和配送体系,实现通借通还,促进公共图书馆服务向城乡基层延伸。县级人民政府及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切实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关于进一步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和省级、地市级有关精神,既逐步加大对基层公共图书馆的财政投入扶持力度,创新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又充分调动社会力量、资金,着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互联网+公共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手机客户端等服务资源建设,做到点面结合、串珠成链。基层公共图书馆应当加快推进属地党委、政府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或《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方案》的任务目标,在现有公...

篇四:图书馆与乡村振兴的活动方案

建设·23·要使县级图书馆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首先要丰富乡村地区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乡村人民群众参与阅读的积极性,优秀的文化是带动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基础保障,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思想和智力的支持。在新时期,对乡村文化的扶贫和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必不可少的工作,也是县级图书馆的任务及使命,要充分发挥县级图书馆在乡村文化扶贫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促进乡村人民群众文化整体水平的提升,保障乡村振兴的有效开展。一、发挥图书馆文化优势,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开展的基础,县级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开展好丰富乡村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和乡村文化生活和工作,开展乡村文化扶贫工作,拉近城市文化资源和乡村文化资源之间的距离,提升乡村文化整体水平,为乡村振兴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县级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其文化作用,组织开展各类相关的文化乡村行活动,让乡村人民群众更加方便地了解和学习相关的文化知识,同时也要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定期开展培训学习,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二、发展乡村文化,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县级图书馆在开展乡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传统农耕文化等,以此为基础培养优秀的乡土文化人才。通过各类文化活动的开展,形成良好的乡村文化氛围,发挥以点带面的乡村文化引领,让群众带动群众开展文化活动,县级图书馆开展好帮扶工作,同时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从而有效提升乡村文化建设和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建设,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开展。三、强化人才的培养,助力教育发展人才的培养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的保障。就目前而言,县级图书馆在硬件设施上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在人才的培养上还需要更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对偏远地区县级图书馆的人才培养工作,偏远山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是最直接的乡村文化扶贫工作参与人员,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和乡村文化扶贫工作的开展具有直接的联系。首先,要提升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公共文化服务意识,了解贫困山区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以及文化对乡村发展的重要性,才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乡村人民提供他们需求的图书资料,为乡村群众创造图书条件,提供文化环境,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其次,要为乡村教育提供一定的帮助,在乡村教育中,尤其是较偏远地区,由于受到各类条件的限制,学生的课外阅读极其缺乏,学生的阅读基本只存在于课堂教学中,家长也对学生的阅读缺乏重视,忽视了阅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学生在长期没有课外阅读的条件下,只进行课堂学习,在家也只完成教师布置的课本作业。因此,县级图书馆要发挥其文化资源优势,深入到乡村学校教育中,开展各类阅读活动,让阅读从孩子抓起,让乡村学生通过阅读增长知识面,使他们的学习、思维、写作以及表达等能力都得以全面的提升。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快乐,学习知识,促进乡村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同时,也为乡村教师提供教学资料,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让乡村教育更加专业、科学合理地开展,促进乡村教育发展的同时为乡村振兴助力。四、丰富乡村群众文化生活,为乡村文化建设奠定基础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的建设,只有丰富乡村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推动乡村文化更加繁荣,才能促进乡村更好的发展。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乡村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思想意识都具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除了追求一定的物质生活外,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县级图书馆可以开展多元化的文化活动,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开展阅读推广工作,让乡村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在各类文化活动和阅读活动中,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从而促进文化乡村的打造,使乡村人民具有文化自信,建立起文明、积极的优良乡风,为乡村文化建设奠定优秀的基础。同时,要结合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民族特色文化、红色文化以及农耕文化等,打造具有文化特色的地方文化,在振兴乡村文化的同时,使优秀文化得以发扬和传承。五、强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为乡村振兴而助力新时期社会经济与科学的快速发展,对各个领域都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乡村人民群众对就业以及文化的需求也随之提高。因此,县级图书馆要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在服务工作中不断地拓展创新,力争为乡村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全面的文化服务。可以通过公益活动强化文化服务,利用公益人员开展各项公益文化活动,如号召一些退休干部或者学生,开展文化志愿者活动,把阅读活动和相关文化普及等活动开展到人民群众生活中,让人们更加便捷地学习文化知识,参与文化活动,让越来越多的乡村群众爱上阅读,并利用一切资源为人们提供阅读资源,从而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文化服务,让人们在文化中提升自身知识水平,保障乡村农业以县级图书馆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李晓飞(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图书馆,河南 南阳 474250)摘 要:乡村振兴是我国发展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开展乡村文化建设是基础工作,县级图书馆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任务及使命,要发挥好县级图书馆的文化作用,在乡村振兴中提升农村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助力农村产业及经济的发展,创建乡村美好家园,促进我国农村的建设和经济的有效发展。关键词:县级图书馆 助力 乡村振兴 作用

 ·24·丝

 路

 视

 野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和友善之美,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让文化发展深深植根于群众内心和百姓生活,并给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三、构筑乡村文化活动高地,提升人民对高质量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努力构建共治共享的农村文化治理新格局,建设高质量、高品位的农村文化高地。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以党的建设为指导,按照“协商、互信、共建、共享”的原则,构建村级民主协商新平台,实现多主体参与农村建设,乡村治理与治理成果共享。把推进农村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制高点。镇文博苑历史博物馆、健康科普馆、生肖博物馆、胥吉六纪念馆等馆群建设成为全省文化阵地建设亮点、四港村“党的创新理论传习所”成为全国第一所乡村马克思主义传播基地,渔湾水道成为本土文化建设的靓丽成果,这些都是村民文化活动的实践基地和展示平台。他们同心同行,艰苦努力,千方百计整合资源,利用“三下乡”等惠民活动,将优秀电影、戏剧、文艺表演、书香活动送到村民中间。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现实需求出发,最需要的是人、财、物投入。投入资金要靠多方面打开源流,以解决活动基地平台的维护、发展、升格,才能提升频率,越办越红火。尤其是作为省、市、区级的乡村文化设施的重要典型,更需要将投入纳入规划之中,形成制度保障,落实到点到位,切实加强文化服务,更好地落到基层,更好地服务三农,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所有这些说到底是全力培植文化软实力。我们虽在基层,但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自己的使命,力求做到“形于中”而“发于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目标。追求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人们的思想文化需求,从而坚定信心、凝聚人心、温暖民心、共建同心。参考文献[1]徐越.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风文明建设[J].红旗文稿,2019(21):32—34.[2]徐辉.乡村振兴工程地域移风易俗经验创新与路径探索——以温州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2):215—216.(上接第22页)及各项生产更好地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发挥积极的作用。六、加强科技信息化传播,使县级图书馆更好地为乡村振兴而服务公共图书馆是人们开展学习的重要场所,在对科学文化的普及和科技信息的传播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县级图书馆要提升文化服务水平,加强对乡村人民群众进行科学文化方面的普及和培养,开展一系列相关的如图书资料借阅、数字资源以及相关主题文化活动等,通过图书馆让乡村图书阅读以新的方式开展,创建数字化的图书借阅平台,使乡村图书借阅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以报刊、资料、文献等进行科技文化信息的传播,提升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七、注重乡村文明的建设,强化乡村产业的发展县级图书馆要以加强乡村阅读为基础,注重乡村文明建设,以各项活动的开展,强化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乡村文明的建设需要建设有效的阅读平台,以及以各种形式多样化的读书活动,普及全民阅读。例如,结合当地特色开展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阅读朗诵活动,营造良好的乡村阅读氛围;还可以组织中、小学开展图书竞赛活动,提升乡村人民文化思想意识,加强中小学生的文化思想教育。通过各类活动的开展,让乡村人民更加深入地了解科学文化知识,提升对科学文化技术的重视度,从而加强对科学文化的学习,使人们精神文化世界更加充实、丰富的同时,能够把所学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从而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八、结语农村产业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力量的支持,乡村人民自身的文化水平的高低也对其经济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乡村产业的发展需要依托现代科技的支持,才能使其经济最大化,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有效发展。如种植养殖生产、乡村加工产业以及乡村服务业以及旅游业等,这些都是以乡村人民为主导的乡村产业,乡村人民的文化水平和科技素养对产业的经验具有最直接的影响,让他们通过阅读获取更多的相关专业知识,了解更多的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便利,例如,很多农产品缺乏销售渠道,人们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了解相关推广技术以及参加网络推广培训等,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总之,县级图书馆开展乡村阅读推广等相关工作,对乡村振兴以及农业经济的发展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1]宁爱媛,郑学远.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开展阅读推广的作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23):266—268.

篇五:图书馆与乡村振兴的活动方案

5CULTURE INDUSTRY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涉农高校图书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精准服务路径研究赵

  娟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图书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对涉农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要求,涉农高校图书馆在实际工作中要深刻认识到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性,探索精准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为乡村振兴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良好的支撑。文章从涉农高校图书馆精准文化服务入手,对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精准服务路径进行了探索,旨在全面发挥涉农高校图书馆的重要作用,加快乡村文化振兴建设的发展进程。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进一步加强对乡村文化的重视,各行各业也积极参与到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工作中,从不同角度为乡村振兴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相应的服务。以此为基础,在加快乡村建设的过程中,涉农高校图书馆应该明确自身责任,从乡村文化振兴精准服务的角度对工作的开展加以分析,使涉农高校图书馆在搞好服务的基础上能为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支持,全面加快乡村振兴建设发展的进程。涉农高校图书馆在服务乡村文化振兴方面的优势涉农高校图书馆在精准服务乡村文化振兴建设方面的优势相对较为明显,发挥涉农高校图书馆的重要价值和作用,能为乡村文化振兴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馆藏文献资源优势高校图书馆建设与高校学科建设和学科设置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涉农高校图书馆建设工作中需要参考学校农业相关的专业设置情况配置相关馆藏文献资源,而这些文献资源在涉农高校图书馆参与乡村文化振兴建设方面,能提供精准化的文献资源服务。具体分析,涉农高校图书馆馆藏信息包含丰富的涉农信息资源和内容,资源优势相对明显,可以支持乡村文化振兴建设工作的系统推进。例如: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农业特色馆藏文献资源就相对丰富,涉及到植物学、作物学、耕地学、动物遗传学、作物遗传学、繁殖学和茶学方面的诸多学科内容,图书馆在建设发展实践中涉农文献资源信息进一步丰富,能为乡村文化振兴建设提供相应的技术研究服务、文献资源服务等,使图书馆的服务优势和服务效果得到进一步显现。人才资源优势在我国民众整体文化素质水平明显提高的情况下,涉农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也要有所提升。现阶段图书馆中的馆员一般具备较高的学历,熟练掌握图书馆学情报学相关知识,并且还具有农科专业背景,在计算机技术、外语技术方面的能力也相对较强,能尽快参与到农业信息辨别和支持教育工作中,能与农业科技服务需求实现有效的对接。这就使涉农高校图书馆在开展精准服务工作的过程中,发挥出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优势,针对本地区范围内涉农服务需求进行精准分析,并通过与本地区文化振兴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尽量为他们提供精准化的指导和服务,促进涉农高校图书馆服务效能的进一步提升,让图书馆真正为乡村文化振兴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技术优势涉农高校图书馆在长时间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先进的【作者简介】赵娟(1981—),女,硕士,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理论研究。【课题项目】202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高校图书馆助力文化发展精准服务研究” (20210201448);2021度秦皇岛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秦皇岛高校图书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精准服务研究”(2021LX059)。

 116CULTURE INDUSTRY文化产业文化产业馆藏建设 Collection Construction服务系统和服务体系,能够通过移动图书馆的应用使贫困地区看书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也能按照当地的政策信息提供多元化的精准服务,使高校图书馆真正参与到乡村文化振兴建设实践中,为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经济技术支持,有效带动乡镇地区文化振兴工作的开展呈现出良性发展态势,以此产生巨大影响力,切实优化综合发展工作效能。涉农高校图书馆在服务乡村文化振兴方面的功能涉农高校图书馆在建设发展实践中能从多角度参与到乡村文化振兴建设实践中,为乡村文化振兴建设工作的科学组织规划提供良好的支撑,借助精准服务体系的构建提高乡村文化振兴建设工作的整体发展水平。具体分析,涉农高校图书馆在精准服务乡村文化振兴建设的过程中,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挖掘和利用乡村精神文化阵地高校图书馆在发展实践中需要综合利用自身丰富的资源优势,一方面可以参与到乡村地区农村书屋或者图书室建设实践中,为他们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专门的教育指导,不断建设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促使农村地区的档案管理工作能得到显著的提升;另一方面,涉农高校图书馆能参与到农村地区文化振兴人员培训工作中,提高服务基层农村的整体能力。此外,涉农高校图书馆在参与乡村文化振兴建设的过程中,还能对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进行挖掘和整合,针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做好地区文化扶贫产业体系建设,重点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使服务工作的多样化特征得到充分体现 [1] 。培养农民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涉农高校图书馆在参与乡村文化振兴建设的过程中,通过精准服务,系统组织和贯彻落实,能对农村群众的社会文化生活方式进行调整和优化,可以利用农民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理,借助多媒体平台推送多元化的健康新闻资讯,促进扶贫政策、农业科技信息的贯彻落实,实现大众视野的拓展和延伸,逐步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为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农民群众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提供良好的助力。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涉农高校图书馆参与乡村文化振兴建设工作,能将先进的技术、经验等代入农村地区,群众加强对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有机学习,从而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和技术水平,使他们能探索新技术、新知识的有效应用,促进农民群众生产技术水平、科学文化水平的提升,引导农民群众能积极参与到农村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来,为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经济体系的建设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2] 。宣传国家法政方针和扶贫政策涉农高校图书馆在参与乡村文化振兴建设工作的过程中,承担着对国家扶贫政策、国家涉农方针政策进行宣传的重要任务,在涉农高校图书馆的支持和引导下,能带动国家方针政策在农村地区广泛传播,使农村地区的群众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农村地区的工作动态和主要工作趋势,从而帮助群众坚定支持乡村振兴建设的信心,共同为农村社会治理工作的开展助力,在基层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构建和谐关系的基础上,带动乡村振兴建设优化发展,使乡村地区文化振兴事业的发展能取得良好的发展效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力。涉农高校图书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精准服务的路径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开展需要多方力量的支持,涉农高校图书馆在参与乡村文化振兴建设发展工作的过程中,要探索构建精准的服务模式,借助精准服务发挥涉农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优势,保障乡村文化振兴建设能取得良好的发展形势,进而形成巨大的影响力 [3] 。下面就对涉农高校图书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精准服务的路径进行细化的探究和分析:解读本地文献资源需求,突出资源服务精准性涉农高校图书馆在参与乡村文化振兴建设发展服务工作的过程中,为了全面提高服务工作的精准性,以精准服务促进服务效能的全面提升,在实际工作中就要重点针对本地文献资源进行系统分析,制定合理、精准的服务方案。在实际工作中,要全面加强调研工作力度,及时掌握不同用户的需求特点和服务变化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服务方案。在此过程中,要注意组织开展精准阅读服务工作,涉农高校图书馆要针对农村文化振兴方面的资源需求情况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在准确定位文献资源需求的基础上对馆藏文献资源进行整合,积极开展图书下乡推送服务,在丰富农村群众基层文化生活的基础上,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4] 。在此基础上,要依托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优势,做好市场调研工作,重点分析农民群众在市场营销、种植养殖、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多元化文化服务需求,尽量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高效性的服务工作,促进服务效能的提升,保障向农村群众传递文化信息的高质量。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要重点组织开展个性化服务定制和主动化服务工作,综合分析用户需求的变化,创新服务工作内容,让每个用户都能结合自身需求获取资源服务。在一站式文献资源服务的支撑下强化服务的精准性,有

 117CULTURE INDUSTRY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效促进农村文化振兴服务工作的高效化开展。河南省农业大学图书馆在精准服务乡村振兴建设的过程中,就促进乡村文献资源的优化供给,大力支持乡村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活动,从提高农民文化素质角度做好各项工作,按照河南地区农村实用技术词汇收入了一万多册图书,服务乡村图书室、阅览室的建设,并且在暑期组织开展学生送科技下乡活动,通过文献资源的供给为农村地区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针对性和精准化的服务。同时,河南省农业大学在建设发展实践中,还探索出技术设备的优势,构建了文献资源服务共享平台,保障乡村科技信息的优势共享,为本地区农村农业服务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极大的便利,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也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效能 [5] 。分析乡村振兴总体规划,突出政策引导服务精准性乡村文化振兴建设是乡村振兴建设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振兴建设工作的开展能赋予乡村振兴建设良好的内生动力,提高乡村振兴建设的综合效果,加快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水平。在开展乡村文化振兴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发挥涉农高校图书馆的价值和作用,图书馆就可以重点针对本地区范围内的乡村文化振兴总体规划进行分析,对方针政策等实施全方位解读。根据乡村文化振兴建设的战略规划确定精准的服务内容,确保能使精准服务工作的开展与相关政策高度契合。按照政策导向积极参与到文化振兴建设发展实践中,为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的建设提供支持,促进农村地区科技文化建设工作的全面创新。例如河南省农业大学就积极响应河南省乡村文化振兴建设的总体号召,一方面按照本地区乡村振兴建设方面的具体工作需求,积极开展玉米育种科学研究、小麦育种科学研究、兽医防疫科学研究等工作;另一方面,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角度,对图书馆服务工作进行创新和优化,积极探索了学校图书馆综合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为乡村地区文化振兴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使文化振兴建设服务的精准性和效能性明显增强,有效保障了服务工作的综合影响力 [6] 。构建人才联合培养体系,强化人才支持服务精准性涉农高校图书馆精准服务乡村振兴建设工作,能通过人才支持、精准服务工作的开展提高乡村文化振兴的助力效果,使乡村文化工作的开展形成良好的发展效能。一般情况下,涉农高校图书馆具备高素质人才支持,图书馆按照各地区乡村振兴建设工作的实际情况对服务工作进行设计和优化,形成人才队伍优势,提高精准服务效果。首先,涉农高校图书馆配备具有高素质的且专业的农业知识教师队伍,可以有意识地对涉农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服务,提高综合服务的水平,促进乡村振兴文化服务团队体系的构建,突出服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其次,按照乡村文化振兴战略需要,涉农高校图书馆可以重点与涉农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构建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在校企支撑下组建农村志愿者服务队伍,精准服务农村振兴建设需求,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生产和运营管理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以人才的实际参与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的发展。最后,涉农高校图书馆积极促进乡村振兴成果的转化,在参与乡村文化振兴建设的过程中可以构建产业研中介体系和对接服务平台,助力乡村地区产学研成果的成功转化,为乡村文化振兴建设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显著提高乡村文化振兴建设 [7] 。综上所述,涉农高校图书馆是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的重要力量,新时期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的过程中,开发探索图书馆更加精准的服务体系功能,能为乡村振兴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持,全面提升乡村文化振兴建设发展的总体效果。因此,新时期涉农高校图书馆在建设发展过程中,要从精准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角度,设计和开发服务模式,有效彰显涉农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优势,带动我国乡村文化振兴取得更加良好的发展成效。参考文献[1]于光莲.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助力农村文化振兴策略研究[J].农业与技术,2021,41(22):174-177.[2]方飞燕.乡村振兴下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1(21):129-132.[3]李兰.高校统一战线服务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研究——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例[J].南方论刊,2021,26(11):81-83.[4]李艳春.乡村振兴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提升文化精准服务的路径研究[J].兰台内外,2021,38(31):52-54.[5]李松山.高校图书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策略研究——以沈阳理工大学图书馆助力朝阳县波罗赤镇文化建设为例[J].图书馆学刊,2021,43(08):63-66.[6]姚志慧,杨冬.文化精准扶贫与乡村文化振兴有效衔接探析——以辽宁朝阳地区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刊,2021,43(08):67-73.[7]汪阳春.高校图书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探索与思考——以三明学院为例[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21,39(04):53-55.

篇六:图书馆与乡村振兴的活动方案

图书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探索与思考———以三明学院为例汪阳春( 三明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摘 要: 高校图书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衔接机制,由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乡村文化饥饿”带来的农民文化需求及“城市文化富余”带来的哺农文化供给三方面组成。文章以三明学院图书馆共建阳岩社区阅读点的探索为例,提出阅读点共建中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如高校图书馆文化哺农还存在“最后半里地”“前紧后松”“形式单一”“激励不足”“联合不力”等方面。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乡村文化振兴; 共建; 机制中图分类号: G252.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780X( 2021) 04-0053-03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高校图书馆因有自身特有的文化优势,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大有可为。本文以三明学院图书馆共建三元区岩前镇阳岩社区阅读点为例,分析高校图书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衔接机制,总结三明学院图书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探索历程和经验,并对其不足之处进行反思,以期为高校图书馆更好地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提供经验借鉴和参考。一、高校图书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衔接机制高校图书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衔接机制,可用图 1 表示,它由国家需求“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文化饥饿”带来的农民文化需求及“城市文化富余”带来的哺农文化供给这三方面组成。( 一) 战略需求: 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振兴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五个振兴”的科学论断,即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和乡村组织振兴。习近平指出,做好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高校图书馆助力乡村文化建设,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乡村振兴战略一系列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对助推乡村文化振兴,促进城乡互通有无具有重要作用。图 1 高校图书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衔接机制图( 二) 乡村文化饥饿: 农民有文化待哺需求当前的实际情况是,乡村处于文化饥饿状态,农村文化荒漠化现象显现,农民对文化具有较强的待哺需求[1] 。乡村文化饥饿必然会催生文化需求。如果农民的文化饥饿不能得到及时满足,可能会带来两个3 5收稿日期: 2021-07-12作者简介: 汪阳春,女,三明学院图书馆馆员。

 方面的不良后果。其一,对成人而言,这种文化饥饿极可能被低俗文化所填充,长期下来,会带来农村精神文明滑坡甚至导致乡村文明的凋敝,这有悖于乡村振兴的初衷[2] 。其二,对儿童和青少年而言,会造成孩子们早期的文化营养不良[3] 。而这种文化营养不良的影响,无论是对孩子自身还是对国家社会,都是后期所难以弥补的。( 三) 城市文化富余: 高校图书馆具有文化哺农的供给能力相对于乡村的文化饥饿,城市的文化设施、资源和人才等方面都比较丰富,应该说是处于文化富余状态。特别是对高校图书馆,纸质藏书多,电子资源丰富。以三明学院图书馆为例,有专用图书馆大楼一座,建筑面积达 2.2 万平米,阅览座位 3140 个,专业工作人员 28 名,设施先进,功能齐全,共有藏书 588.48万册( 含电子图书 423.95 万册) ,拥有中外文数据库50 种,自建有闽台客家文献数据库,还有古籍、致用书院藏书、福州东文学堂、民国文献、百年办学史料等珍贵特藏资源。建成了三明学院知识资源服务平台,加入福建省高校数字图书馆( FULINK) 平台,实现全省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一站式检索与利用; “福建农林大学科技查新工作站三明学院工作点”“福州大学科技查新工作站三明学院工作点”的科技查新服务相继开展,形成集纸质与数字资源、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休闲阅读一体的可持续知识服务体系。馆藏文化资源富足,知识服务体系完备。二、三明学院图书馆的探索: 共建阳岩社区阅读点( 一) 三明学院图书馆阳岩社区阅读点揭牌2020 年 10 月 28 日,为了实现文化支农助农惠农和全民阅读目标,弘扬万寿岩文化,三明学院图书馆在岩前镇举行 2020 年福建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暨“三明学院图书馆阳岩社区阅读点”揭牌仪式。三明学院阳岩社区阅读点位于岩前镇政府对面的十字街边,为三明学院图书馆与岩前镇共建。三明学院图书馆出资为阅读点配备了1 台歌德电子借阅机及500 册图书。在有着“南方周口店”之称的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所在地岩前镇设立“三明学院阳岩社区阅读点”,是三明学院服务地方、支农惠农、校地共生的一个典范,更是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举措。( 二) 共建阳岩社区阅读点的原因1.岩前镇是万寿岩遗址所在地,是三明市乃至福建省的文化坐标。万寿岩遗址俗称万寿岩古人类遗址,由多处洞穴组成,属旧石器时代遗址,它见证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它的发现,把古人类在福建活动的历史提前到 18.5 万年前,是迄今为止福建境内发现最早的旧石器时代洞穴类型的居住遗址,被考古界誉为“南方周口店”。遗址还发现了世界上罕见的早期人工石铺面。这一珍贵的史前遗址,在 20 多年前,由于经济建设和矿产开采险些遭到破坏。2000年,时任福建省代省长的习近平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保护万寿岩遗址,及时把它从炸药包下抢救出来,使它免遭灭顶之灾。2020 年 6 月 3 日的《焦点访谈》曾以“万寿岩: 抢救回来的史前家园”为主题进行了重点报道。三明学院图书馆在此共建图书阅读点,是对人类史前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扬。2.三明学院图书馆共建阳岩社区阅读点,一方面表现出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助力和担当,另一方面,也是落实《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关于开展 2020年“9.28 终身教育活动日”暨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通知》的一个实际举措; 这也是三明学院图书馆秉承传承文明、服务“三农”功能的重要体现。3.三明学院与岩前镇同处三元区辖区,在此设立图书阅读点十分便捷。三明学院作为坐落在三明市三元区的唯一一所普通本科高校,有责任帮扶所属辖区乡村文化振兴和精神文明建设。岩前镇距离三明学院不到一小时车程,它在三明学院理想的文化“辐射”范围之内,图书资源可以方便快速地进行共享,也方便学院图书馆对阅读点进行策划和维护。( 三) 共建阳岩社区阅读点的经验1.主动对接共建。为了发挥高校图书馆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重要带动作用,繁荣乡村文化,三明学院图书馆主动对接岩前镇政府,商谈图书阅读点共建事宜。达成共识后,岩前镇政府负责阅读点基础设施建设,并负责购置部分图书; 学院图书馆负责装饰指导、书屋布局和图书供应等工作。2.免费配送文化资源。书屋建好后,三明学院图书馆向阳岩社区阅读点免费赠送了适合农民朋友和4 5

 青少年阅览的多品类图书共 500 册,以及 1 台歌德电子借阅机,并安排技术人员上门安装和调试。配送的图书均登记造册,留底备案。三明学院自负来往车辆费和人头费。3.安排专业人员跟踪指导。学院图书馆安排专职人员对接阳岩社区阅读点,为其提供技术指导。若出现共建书屋设备运行故障、电子借阅机不能联网等问题时,技术人员会及时赶到检查维修。技术人员还有意识地将相关维护技能传授给阅读点工作人员。4.图书按需轮换。社区阅读点根据读者需求,可定期向学院图书馆申请更换部分图书,学院图书馆会根据申请清单组织配送和更换。这样能充分发挥学院图书馆藏书丰富的优势,增加阅读点架上图书资源,体现共建特色。5.义务培训阅读点员工。三明学院图书馆每年会安排两次学习培训机会,义务培训阅读点员工。通过一周的跟班轮岗学习,阅读点员工能感受到高校先进的图书服务理念,掌握先进的图书借阅系统流程,带动阅读点员工工作能力的提升。三、三明学院图书馆阳岩社区阅读点共建的思考1.文化哺农还存在“最后半里地”问题。三明学院图书馆阳岩社区阅读点位于岩前镇街道,服务对象主要是街道及其周边农民,触角还没有延伸到广大农村,诸多农民兄弟及其未成年子女借阅图书还不太方便。农村留守儿童在没有监护人陪同的情况下,很难借到图书。建议高校图书馆要延伸文化哺农的触角,在与当地政府合作的情况下,在农民家门口设立书屋或阅读点,彻底解决文化哺农“最后半里地”问题。2.文化哺农还存在“前紧后松”问题。三明学院图书馆在共建阳岩社区阅读点的过程中,或多或少表现出了一些“前紧后松”问题,即前期重视多、投入大,后期跟踪少、投入小。文化哺农,助力乡村文化振兴,高校图书馆应该丢掉“一锤子买卖”思想和“做慈善”思想,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将真正优秀的、农民需要的文化送进农村,送给农民。3.文化哺农还存在“形式单一”问题。三明学院图书馆共建阳岩社区阅读点,主要方式是纸质图书和设备赠送,存在文化哺农“形式单一”的问题。其实资源丰富的高校图书馆,还可向阅读点开放电子图书资源,甚至可根据需要开放部分中国知网等相关数据库资源。也可以发挥高校人才密集的优势,组织相关专家教授定期或不定期到农村开展专题讲座,以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4.文化哺农还存在“激励不足”问题。三明学院图书馆共建阳岩社区阅读点,主要是响应《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关于开展 2020 年“9.28 终身教育活动日”暨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通知》精神,有政府推动的性质。共建点位于有“南方周口店”之称的岩前镇,选址也具有象征性。其实,在广大农村地区,文化饥饿现象是普遍存在的,针对不同乡村实际设计一套激励机制,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文化哺农的积极性,多共建一些农家书屋或图书阅读点,真正助力乡村文化振兴。5.文化哺农还存在与其他图书馆“联合不力”问题。三明学院图书馆在文化支农惠农的路上,基本单打独斗,还缺乏与本地其他高校图书馆、三明市图书馆及县区图书馆联合哺农的问题。其实,乡村文化振兴,除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力量外,还应该充分发挥地方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作用[4] ,多方联合起来,形成惠农合力,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推进农村文化振兴。参考文献:[1]谢卉琪.农村文化荒漠的形成机理与路径解决[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7( 2) : 111-115.[2]杜杨,林超英,张梅.河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剑指文化低俗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 22) : 139-140.[3]韩亚旗.低俗文化对农村留守儿童养成教育的影响与防御机制研究[D].广州大学,2011: 1-40.[4]邓娟,张言.公共图书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逻辑与实践———以伊犁州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2021( 4) : 26-32.5 5

推荐访问:图书馆与乡村振兴的活动方案 振兴 乡村 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