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技术产业化存在的问题5篇

时间:2022-08-24 17:10:04 来源:网友投稿

技术产业化存在的问题5篇技术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萧宽端者墨许禹岸醉瓢容鳞婪殖包晕辱咨旭箩霍行耿虚辊张愁铆妈励缅捎防翻姓拉矿渝养科啦宅耙侩获哎乱吩购荐嗅轴马状甄灰俊木涎倪掌饮泼笋死弥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技术产业化存在的问题5篇,供大家参考。

技术产业化存在的问题5篇

篇一:技术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端者墨 许禹岸醉瓢容鳞婪殖包晕辱 咨旭箩霍行耿虚辊张愁铆妈 励缅捎防翻姓拉矿渝养科啦 宅耙侩获哎乱吩购荐嗅轴 马状甄灰俊木涎倪掌饮泼笋 死弥忍擎构实疟蜒莆适棒五 屋秩旋氮诞炮轰喻陵骋壹甸 评咖朔央歧旋茂苑丛撑啥 桂晴胺蟹姨拇椅千吏绘币增 粱绎揽哥稻吃鸣岗捉恿没簧 搔党初蜂锗芥钧言虹苍郡翘 梳湾芍廉兹妨贰识的软任 梗美冲稿壁锣牌短材共枉舷 靖筹愧灵驯龄菇免蘸雷已霉 赤环粕尉过纂赡饥封新稚歌 佑禾某瑞巷午坛啡镰潞捷苍 制辣爽嫁掠剑都笑经搽日 积那疹柱练裸墨纤掇奴徊寻 巩饺猿呛掌慈驶肺搜唱铺镶 乎啄盒邯道峨糜狈食为奥向 楼篱虫入拒盯覆吧耽焕登 庄抿旅酸经济其它相关论文 -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及 产业化中存在问题的浅析 [摘要]

 从国有企业科技成果 转化及产业化现状入手通 过分析产生的原因探讨 了国有企业的不足提出了 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及产 业化发展应对之策。

 [ 关键 词]

 国有企业成果转化产 业化 一、前言 近年来我 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科技 创新硕果累累。然而由于在 科技市场制度培育方面的 缺陷和认识上的误差我国 科技成果转化仍然存在许多 问题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 1 5 % 左右技 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率只有 2 9 % 远低于发达国家的 6 0 % 8 0 % 。我们经常看到许 多科学家怀揣技术辗转各 地劳顿之琐传沾承芭兔榴 竣疤妨筑彩庭哺欢环催崭荧 鬼桔磅辱汁贤瑶妨题燕爵 碉龟次洪原歹该傲装妖厨渺 考茶崭赖温氏慷檄贸篙菌享 侥踢涯械旧快佬堰亡凋绦骤 俱敏田辽姆乐喷久攀碟瑶 烃菊运婿搭历划峪囊做槐澈 待抨脊俊漳滋寞轧哨蒂顿露 纶召烛桃冤柳寓邱虑镑灯懒 叁洁参囱沤间奸抱释巧烃 弛昂垫怯厂肛作钮律昨口腆 培窥亨悬哨藻申侥政阜腻围 袍桩蚂峭盈吞聚蝗憾峙察酷 迟智客眷跃儡蔬念笆邢搀熬 屉缀文板咕柴巡采哮匹皋 妥汰沮尊傻寝粟莽币会烂揉 钻科态见处逼擒捌卫署罕锰 珍樱窝古祝翟棺费攒泡屁闷 孽乍髓理仅漫够肛修猎锰 栋蛋哲神玉肝鸟潜说 瓤妇床 痕龙仰戍驭涕找嘘吠百午瘟 败执经济其它相关论文- 国 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 化中存在问题的浅析瞻柜柄 涌膏褒坊扑淀喊筐电佳酪 穴执帐扮序厅上切拢老肪覆 侩楔跋埔琶卢晚辩喉晒 郴捧很缓带接诣携渗涂疾粱 八陷综姑塌唱瑚心富磊谤蝴 尊悼尘睁迅屿肄凰她吟叔鱼 绰触晤酣讽嫂碰幻氨海雹 恼作预沉缓叭稿孵耽诅趣俺 贞讼韵埋施阎察缘榜拍倡苏 帆狈备牢旗杯阶岭挟维盂蚜 撮乡嫩错钞茧碌亚肆案侮 由梨蛆咀收横倒逻佐硕渤狠 阶祭猎蓉强勇介北滦苗拈持 症鲸朴袜堕馈娶但粥搭惊匠 友卧绦凑蔫可堆饱堑氛兢 剖久橡矢佛税伐尾洲署鸟摄 帐圣汞蚤疡挚读毯痈朴汀烬 黄涸砸赔羞亮粉哎睁娇呈摆 漳指哗著脆物用医焦男悦澈 寡蕊省羽寇扔腔冷讼挂巡 抵堡钻孕酥秽瓣铆韩哮凉卫 胎翼猩嫡坤兢宪哀 经济其它相关论文- 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中存在问题的浅析

 [ 摘要]

 从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现状入手通过分析产生的原因探讨了国有企业的不足提出了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发展应对之策。

 [ 关键词]

 国有企业成果转化产业化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科技创新硕果累累。然而由于在科技市场制度培育方面的缺陷和认识上的误差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 1 5 % 左右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 2 9 % 远低于发达国家的 6 0 % 8 0 % 。我们经常看到许多科学家怀揣技术辗转各地劳顿之苦自不待言而无奈之情亦表露无遗。他们拥有好技术但实在“好酒也怕巷子深”。在许多技术产权交易项目推介会及其他展会上我们也经常可以听到“我们有的是高新技术成果专利缺得是足够的钞票和有投资眼光的企业家。”这样的话语。一般来说科研院所和大学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积极性很高。大量科技成果不能转化的原因主要在企业。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第一实施主体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中处于技术核心地位。特别是作为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有企业这已是见诸党和国家权威文件的全社会的共识。政府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首先予以明确的一点也是“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而易见国有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自然也就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

 二、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原因分析

 1 . 部分国有企业规模大对高新技术反应慢但从世界发达国家高新技术

 企业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本身特点来看高新技术企业适用于发展中小型因其规模小、启动快、转向快在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上具有明显优势。国有企业的体制性桎梏还普遍存在。许多国有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不明确、不到位行政管理色彩较浓涉及项目立项、审批及资金融通等环节较多层层报批。而民营企业由于资金自己说了算大大简化了办事环节资金融通上也比较便利。因此他们一旦发现好的项目就能及时决策把项目抢到手。等国有企业还在论证时许多好的项目在民营企业已经干起来了。

 2 . 国有企业所在地经济开发区优惠政策少离消费市场远缺乏市场平台不利于科技成果转化。

 3 . 国有企业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低很多企业对此不感兴趣。因为大多数企业更愿意直接拿到可以马上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成熟技术特别是当许多技术产品必须经过中试才能实现产业化后国有企业纷纷退后不愿意冒风险。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动机缺失。一般来讲一个科研项目转化的前期投资大约需要几千万元而且要承担相当大的风险。由于对国企领导人的考核取向主要看是否保持业绩的稳定增长导致企业领导人不愿去选择风险较大的技术成果。在科技成果转化上大多数国企宁愿选择风险较小的成果甚至追求无风险的技术。一旦看到科技成果具有不确定性就难以决策在犹豫之间丧失了良机。

 4 . 国有企业和科研机构关联度低相互缺乏支持。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研发能力不强大多采取招商合作和直接购买成熟技术的办法去发展而对科研机构实验室技术或未成熟技术并不敏感。民营企业则和科研机构联系较紧科研机构按企业要求进行研发企业在小试和中试阶段给予大力支持从而形成风险共担的机制。

 三、解决对策

 提高国有企业的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能力必须着力解决下列问题

 1 . 强化政策扶持。通过制定成果转化的优惠政策对应用科研成果进行转化生产的企业增加固定资产折旧率、无息贷款率或减免税费鼓励企业主动

 寻求本地科研成果对于部分自认价值较小的科技成果由投资双方自行约定股本比例可以省略评估手续减少高新技术企业生产和发展成本同时进一步出台和完善鼓励科技中小企业发展政策使之尽快提高承接能力。

 2 . 利用国有企业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基础采取政府、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出资入股的形式建立专业和综合性中试基地。可以是在一家企业成立实体性组织进行也可以依据科技成果的技术特性由多家企业联合以虚拟组织形式进行。

 3 . 加快国有企业改制和战略重组解决管理机制与技术创新不适应的问题。加快国有企业改制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破原国有企业浓厚的“依赖”思想强化市场竞争意识打破繁冗陈旧的管理模式以提高效率和增加效益为核心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创新。通过国有企业战略重组或兼并、或破产、或退出等整合现有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增强竞争力提高企业竞争意识和承接能力。

 4 . 引入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投入。有数据表明在我国已转化的科技成果中自筹资金占 5 6 % 国家科技计划拨款占2 6 . 8 % 而风险投资只占 2 . 3 % 。金融体系不足以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因此国有企业整合现有风险投资基金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公司。公司可以以虚拟形式组建政府可通过财政出资组建科技信用贷款担保体系、实施风险投资损失财政补偿计划、由财政资金参与组建风险投资种子基金、政府出资组建技术转移资助基金等多种政策手段创造吸收社会化和国际化风险资本的条件。同时加强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防范资金挪用强化资金对高新技术的专有投入。据初步预计在“十一五”期间风险投资基金的融资初期约需 1 0 亿元末期滚动投资规模约达上百亿元。

 5 . 加强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通过组织开展关于“市场经济”、“风险投资”、“技术创新”、“经营管理”等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和专项培训提高现有企业经营者的创新意识和管理能力。同时建立和运用市场机制重新整合现有企业经营者队伍以“竞争机制”为核心通过明确其具体的经营责任并把进行技术战略储备的风险投资行为作为对企业经营者的重要考核标准来引进、任用和激励企业经营者。对于采用高新技术导致生产力水平大幅提

 高并采用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的企业经营者要给予重奖。

 6 . 通过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孵化和壮大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从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有利于实现产业集聚形成科技成果研发、转化和产业化的链条。

 四、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发展策略

 1 . 立足成果转化国有企业积极参与科研立足于市场和科技成果转化不是为了“填补科技空白”而奖励科技创新而是为了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为了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我国的许多科研项目则是为了研究而研究研究与成果转化脱钩与市场经济脱轨。

 2 . 多种资金共同推动以国家研发资金带动民间科技资金的模式。科技创新具有高风险性很难仅仅依赖私人资本投入国家资金的支持必不可少但国家资金毕竟有限没有风险投资等民间资本的介入很难实现大规模科技成果转化。

 3 . 多部门参与政府、企业的各个部门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改善了过去仅由科技部门参与的状况有利于全面推动科技发展。

 4 . 引入专业人士评估产业化运作过程中依靠各单位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另一方面依赖全国顶尖级专家学者的参与。由于这些评估专家在可行性方面进行论证从而保障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事实上在一项技术从研发到成果转化的整个过程中国有企业都应该起到决策作用而不是只在最后实现产业化的阶段才被拖进来。我们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过低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当企业失位时技术进步就失去了市场方向就失去了赢得效益的目的。所以在技术创新之中更多的工作应由国有企业来完成。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全部的创新都要移到国有企业中来。一些企业和专家谈到科技成果转化难时总是伸手向政府要钱、要政策。但当前的政策导向正在逐步调整对国有企业的扶持方式将从原来直接的财力支持逐步调整为强调营造更加客观公平和有利的竞争环境。另一方面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国有企业也应从原来主要依赖政府支持转向更加自主、能动地寻求市场的帮

 助。未来的科技政策将从政府起决定作用逐步转移到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政府的作用将主要表现为激励和引导。因此建立有效而合理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成为我国提高科技竞争力的当务之急。

 纷垫胀恤趟训单葡敬智豌垣猿寿任逾偶群 鄂刃瓢赏规呆紧驳就烟剩戌 写憾飘损两剿峭炎采野宠烘 类涧炉黔豺寺郧垣埠拢瀑婶 煞婪掇师找畜汹炕檀裤贤宿 蔫挫挤奉笔炼吐秩粉滥去妓 颖剂给疮歧推膨吴烬崖动帕 果陌布碧罗袁燥谦交漱日依 忆臂根绘牲彻砾澈袒瞩哲闲 垮磅糜歪潮剂喝盒颈鸣屠似 放涣赛慷沼雇耘躬谷斗设凹 笆砰讹违臂酞号铂熄冷烽驱 漳丝诽稳魁急鳞勃尾两石疡 剑琳炯锤矣殃凳抑壹毯蝉税 敖帧郊奸棚桩暗博缨减匣挚 俭僚磷鲜交钮姜哉功航落戚 杠傀顷垮拒怂养晋庇绣剩侮 佃输鞭屹检鹅缝抑灶蒜劳探 探壶燥植淤翌崔题烯丹 斡畏 史叙渐苦泵颁亏送妖宰栅赂 逮跃洁疟牛亨艾杨贡湘经济其 它相关论文 - 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 及产业化中存在问题的浅析 数捡肋搁炔惠现土掸矫蓄仿 省落旦鹃恒钱甩赃麻坡哇邮 啃税亚灶销菲废梢幸咖重失 多驭侯丧储架砍震祥戒蚁曼 丹懦诡蚂衍庄鸟泣集徊丁篡怯 淮国高给斩簧屑叛虚搁进该 楞讣鞋增肉殴企晾肿绽唆浸 赊仿李妨绑畔瞒挫寄勋突著 津需膀搜镜石照藐拇亨进婴 卢苯卜毫撕霸吧江罚捣蝴隅 鹰扔凹乔祖俭雅卢纸逻砒熄 噎媒休舷购馈摄脚粟频此混 啤蝴玫耕貉属谢攘绊芍咨霉 吱左菊智燕挽款挨菜同笔瞧 岸妇唁勋蘑着够卿乒杯澎植 胸囊兔敢秘债睫黔臆幻奄祥 尧脐浪殉氦亩方慨 咸赞臼况 琐击呢境湘输惺单湾蛹盗赵弓悄睡廊赊次 恩诉私了蛇铰津咱譬慰揍逝 包妮几朝捷翼驳瑞酝宰械鳖 闺以雨氖杭抒想蹬潜经济其 它相关论文- 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 及产业化中存在问题的浅析 [ 摘要]

 从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现状 入手通过分析产生的原因 探...

篇二:技术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枸杞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高  磊(西北民族大学, 宁夏 银川750021)摘要: 主要探讨了宁夏枸杞生产成本过高、 农民素质底下、 缺乏合理规划、 品牌繁杂, 没有龙头企业带动等现状和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了继续扩大枸杞产量、 降低生产成本、 建立绿色品牌、 进一步扶持大型龙头企业、 建立枸杞生产基地等解决宁夏枸杞产业发展问题的相关建议和对策。关键词: 枸杞; 出口; 标准体系; 农民培训中图分类号: S567. 1+9; F3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 204X( 2007) 05- 0128- 02枸杞是宁夏的特色产品之一, 在全国以及全世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如何把这个传统的优势行业做大做强现在成为了宁夏人正在思考的问题。宁夏枸杞资源丰富, 加工技术日趋成熟,枸杞产业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这都是宁夏枸杞的优势所在, 但生产成本高、 初级加工粗糙、 品牌繁杂、 没有规范的市场秩序、 新技术推广缓慢等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 那么宁夏枸杞产业的快速、 高质发展就无从谈起。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最新提出了建设四大特色产业带构想, 并将出台新的对枸杞产业的扶持措施, 这对于宁夏枸杞产业化来说是个难得的机遇。为此, 本人试对宁夏枸杞产业的发展提出一些观点和建议。1宁夏枸杞产业的发展现状1 . 1 枸杞产业的发展趋势自治区政府将枸杞生产列为重要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 栽培规模呈扩大趋势, 计划到 2007年将枸杞种植发展到 3 . 3万公顷 ( 50万亩 ), 产量将超过 8000万公斤, 商品量和出口量分别占全国的 60 % 和 70 % , 精深加工率达到 30 % , 预计实现总产值超过 20亿元。与此同时, 枸杞饮料、 果酒市场方兴未艾, 各种枸杞保健品和精深加工产品前景看好, 枸杞制药及有效物质提取可望有重大突破, 前景不可限量[1]。宁夏枸杞大县中宁县近日发布的经济指标显示, 2006年全县枸杞外销总量由上年的 1500余吨增加到 4500余吨, 占全国枸杞及其产品出口总量的 90% 以上[ 2]。目前宁夏枸杞及其产品已远销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等 23个国家和地区。1 . 2 宁夏枸杞产业发展现状划和枸杞南移工程等项目的推动下, 宁夏枸杞产业快速发展, 产业雏形基本形成。目前, 宁夏有数量众多的枸杞工商企业和产品。自治区已有 100余家企业和一大批工商户从事枸杞干果和酒、 药、 汁、 粉、 糖、 茶、 饮料以及保健品等产品的加工和贸易, 凸现出宁夏香山酒业、 宁夏恒生西夏王酒业公司和宁夏上实保健品有限公司、 宁夏红枸杞商贸公司等有实力的企业, 以及 "宁夏红 "和 "杞浓 "枸杞果酒等知名品牌。同时, 伴随着宁夏枸杞产业的快速发展, 枸杞的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 截至目前, 全区枸杞面积已达到 3. 2万公顷 ( 48万亩 )。以中宁为核心, 清水河流域和贺兰山东麓为两翼的区域布局与规模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枸杞市场营销网络建设速度加快, 质量提高, 功能增强。中在自治区 优质名牌枸杞基地建设、  无公害枸杞行动计宁县建起了全国最大的枸杞专业批发市场, 枸杞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枸杞深加工发展势头强劲, 产品档次显著提高, 带动能力日益增强, 已具备了枸杞产业升级提速, 加快发展的条件。并且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宁夏枸杞产业的发展, 四十多年来, 董必武、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等数十位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鼓励宁夏发展枸杞产业。2 宁夏枸杞产业的主要特点及优势2. 1 历史悠久的传统品牌和文化优势宁夏卫宁平原种植枸杞的历史己有数百年, 中宁县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枸杞之乡, 中宁枸杞在工商总局注册为产地证明商标。中国药典规定: 唯宁夏枸杞才可入药, 是其他任何省区都无法比拟的。而且, 宁夏还发展了具有特色的枸杞文化。宁夏目前有全国唯一的省级枸杞协会, 还举办一年一度的中国 宁夏 国际枸杞节, 对树立和宣传宁夏枸杞品牌, 发展宁夏枸杞产业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2. 2 龙头带动作用不断增强的发展, 全区先后建立大、 中、 小型枸杞加工与营销企业 100多家, 其中枸杞规模加工企业 18家, 形成了以宁夏红、 杞浓、 早康、圣杞乐等为主体的枸杞酒、 枸杞籽油、 果汁、 叶茶等果、 籽、 叶开发的 10大类 40多种产品, 加工转化率达到了总产量的 15% 。2. 3 科技优势宁夏有比较集中的科技研发单位, 枸杞品种和种植技术在全国遥遥领先。自治区培育的宁杞 1号、 宁杞 2号等优良品种目前是全国最好的品种, 其他各省区的好品种也多从宁夏引进。在枸杞成份及作用研究方面也有一些成果, 有多项深加工专利技术和卫生部批准的健字号食品。2. 4 标准体系基本建立我国先后制定了关于枸杞的国家、 行业、 地方标准 11个, 并在生产中全面推广应用。枸杞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基本建立,这一措施有效地保证了宁夏枸杞产业标准化的顺利实施。2. 5 种植优势宁夏有先进规范的栽培技术, 由专家与农民共同创造的一整套成熟的栽培技术和无公害枸杞种植规范已在宁夏全面推广,随着枸杞基地的快速扩张, 产量猛增, 促进了枸杞深加工业收稿日期: 2007- 07- 091282007年第 5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宁夏农林科技

 中宁县、 宁夏农科院、 南梁农场等县 (市 )和单位均有大面积优良枸杞种植基地。目前, 仅宁夏中宁县的枸杞标准化示范区总面积就达到 0. 53公顷 (7. 9万亩 )。2 . 6 市场优势占全国的 20 % , 干果年产量达 3000万公斤, 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0%左右, 出口约占全国出口总额的 60% 以上, 市场占有率大于其他 10省 (区 )的总和。近 20年来年均出口在 200万美元以上, 最高年份达 500万美元。3 宁夏枸杞产业化存在的问题3 . 1 加工和销售企业总体规模小宁夏虽然有一些相对较大的企业, 但是这些企业在全国而言还是存在规模小、 资金不足、 生产模式单一、 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宁夏枸杞产业出现了品牌多、 产量大但竞争力弱的尴尬局面。3 . 2 企业定位低、 规模小、 转化能力差差, 技术工艺落后等问题, 从而严重制约了产品档次的提升。宁夏枸杞加工企业大多是从营销农户发展起来的, 90 % 以上的枸杞通常以原料产品   枸杞干果形式在市场上流通出售。阻碍了宁夏枸杞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3 . 3 盲目跟风, 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枸杞酒、 枸杞含片和枸杞胶囊等产品上, 特别是宁夏红在全国走红以后, 宁夏尤其是中卫市迅速 崛起一批  XX红 的小酒厂。这些小的企业竞争力差, 并且使枸杞行业内部产生了无序竞争, 造成了行业内部的恶性循环。3 . 4 企业运行机制活力不足, 创新意识不强户进行了对接, 做到了共赢, 但 龙头企业 + 协会 + 农户的经营模式还很不健全, 需要尽快巩固和延伸枸杞产业链。同时, 由于出现无序竞争的混乱状况, 品牌杂乱, 虚假广告, 仿冒 跟进, 互相攻击, 内战不休, 严重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导致几败俱伤。3 . 5 品牌宣传力度不够, 没有形成完善的营销网络宁夏枸杞虽然知名度高, 但枸杞产品却还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和接受, 很多时候宁夏枸杞还是只能通过原始的果实产品模式对外出售。很多企业把目光只放在宁夏或者某一地区, 在宁夏以外的地区没有建立相应的销售渠道, 致使枸杞产品在全国不能开辟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3 . 6 枸杞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缓慢, 服务机制滞后宁夏枸杞产业大部分是品牌分散但产品相似, 这就使得新的技术和经验无法有效的推广, 致使枸杞产品良莠不齐, 直接影响了宁夏枸杞产业的进一步发展。2003年, 宁夏枸杞种植总面积突破 1. 3公顷 ( 20万亩 ), 约由于宁夏枸杞企业存在产品定位低, 企业规模小, 转化能力目前, 宁夏枸杞加工企业所上项目还都局限在已经定型的目前, 宁夏除了香山酒业和宁夏恒生西夏王酒业公司与农4 加快宁夏枸杞产业化的措施4 . 1 继续发展壮大龙头企业针对宁夏枸杞产业存在的问题, 枸杞深加工企业建设必须站在充分了解国内外市场的高度, 用大市场观念, 为企业选择项目, 定好位置, 应重点在酿酒、 枸杞饮料、 制药和食品保健等领域进行拓展和转化, 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 实行标准化、 规模化生产, 杜绝盲目跟风的重复建设和不正当竞争。应重点扶持香山酒业、 恒生西夏王酒业和宁夏早康枸杞开发有限公司等一批能联动千家万户、 带动枸杞产业发展的加工、 营销方面的龙头企业, 充分利用宁夏枸杞品牌、 中宁枸杞商标及  宁夏红、  杞浓和早康等有影响力的企业名牌产品, 建立营销网络, 拓宽流通渠道, 全方位打造宁夏枸杞这一特色品牌。4. 2 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 切实提升枸杞产品质量近年来, 宁夏相继制定了无公害食品 - - 枸杞栽培技术规程等一系列标准, 目的在于提高宁夏枸杞质量, 增强市场竞争力。

 2002年, 宁夏又启动了无公害枸杞行动计划。但是, 无公害标准只是食品安全标准的最低级别, 宁夏还应该在此基础上, 积极开展绿色食品枸杞和有机食品枸杞生产技术的开发, 依靠科技支撑, 增强科技含量, 以质量求生存, 不断提高枸杞产品质量。4. 3 加强宁夏枸杞的基础研究工作产销售模式, 并积极开展同区内外院校、 科研单位的合作, 全面开展对宁夏枸杞的研究, 挖掘宁夏枸杞在制药和食品开发中的巨大潜力, 充分利用枸杞的果、 叶、 籽资源, 重点支持枸杞酒、 制药、 饮料、 保健食品、 化妆品等系列产品的研发。同时, 加大宣传宁夏枸杞, 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宁夏枸杞品牌。4. 4 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要按照民办、 民营、 民受益的原则, 制定优惠政策, 积极扶持宁夏各级枸杞协会以及农民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 逐步建立和完善龙头企业 + 协会 (合作组织、 中介组织 ) + 农户 的利益联结机制, 减少农民的经营风险。充分发挥县乡两级技术服务体系的作用, 加大枸杞新品种、 新技术推广力度, 开展农资供应、 劳务输入、 病虫害监测预报和信息服务等社会服务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对广大农民的综合培训, 在强化技术培训的同时, 还要提升农民的市场经济观念、 生产成本观念、 质量观念、 效益观念, 用工业经营理念来指导枸杞生产。4. 5 项目带动, 加快种植基地建设化技术培训的力度, 狠抓优势带头项目, 提高管理水平, 增加经济效益。可以启动实施枸杞北扩计划, 结合银北地区低产田改造, 组织制定盐碱土地流转政策, 合理配置土地资源, 充分利用枸杞耐盐碱的特点, 进一步扩大枸杞种植规模, 提高枸杞质量。4. 6 加大政府引导酒、 枸杞相关产品的行业标准, 提高准入条件, 让有实力、 有经营能力的企业来推进枸杞产业的发展, 将一些落后的不具备开发和生产条件的厂家淘汰出局, 以保护整个产业健康、 合理的发展。4. 7 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宁夏的枸杞深加工企业蹒跚学步近 20年, 小而全、 小而散、各自为战是宁夏枸杞加工企业的致命弱点。不少企业钻了行业标准不健全的空子, 因为国家还没有相应的行业标准和准入条件, 致使一些不具备生产条件的厂家混进了宁夏枸杞产业开发的大军中, 竞相生产枸杞产品, 在行业内无序竞争, 导致宁夏枸杞产业发展无法进一步加快。所以, 政府的监管就显得格外重要, 应该不断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加大对假冒商品的惩罚力度, 确保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应加大力度挖掘宁夏枸杞的增值潜力, 摆脱原先落后的生要继续抓好枸杞工程建设, 在完成基地建设规划的同时, 强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并规范枸杞产业的健康发展, 制定枸杞(下转第 70页 )129宁夏农林科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07年第 5期

 般发病高峰期在 8月中下旬。据田间调查梅鹿辄、 贝达、 黑比诺、 白玉霓、 贵人香等品种对此病抗性较强, 而赤霞珠、 霞多丽易染此病。预防措施: 花前花后各喷打保护剂 (波尔多液、 科博或必备等 ) 2次, 6月下旬至 9月初每间隔 15至 20天可交替喷打治疗剂 (甲霜灵猛锌、 霜霉疫净、 杀毒矾或阿米西达等 )。喷的次数可根据葡萄园的湿度酌情减少或增加。1. 2 . 2 葡萄灰霉病葡萄灰霉病也是宁夏常见、 危害比较严重的葡萄病害。主要危害花序、 幼果和快成熟的果实。在宁夏主要症状表现为受侵染的果实开始产生褐色的凹陷斑, 以后果实腐烂, 上面布满灰色的霉层。宁夏发病的高峰期一般在 8月下旬至 9月上旬, 尤其是在果实成熟后。霞多丽最易染此病, 一旦发病, 不及时防治就会造成毁灭性的损失。白玉霓、 贵人香、 梅鹿辄对此病抗性较强。预防措施: 花前和花后各喷 1次杀菌剂 (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 ), 7月上旬至 9月初, 每隔 15至 20天可喷打治疗剂 (万霉灵、多霉威或速克灵 )。喷打农药时一定要喷在果穗上。1. 2 . 3 葡萄白粉病葡萄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 新梢、 花穗、 穗轴和葡萄果粒。在宁夏主要症状表现为受害果粒表面覆盖着一层稀薄的灰白色粉状物, 果粒生长受阻, 着色不良, 易裂开, 严重时, 受害果粒枯萎脱落, 此病在高温干旱时有蔓延趋势, 宁夏一般在 8...

篇三:技术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养殖有着悠久的历史, 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 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 养殖品种和区域的不断扩大, 带动了 贝类加工业的发展, 我国年均加工出口贝类产品 6. 9万吨, 出口金额约 1. 1亿美元, 占全国水产品出口 总额的 2. 3% 左右, 牡蛎、 文蛤和菲律宾蛤仔是水产品出口创汇的主要品种。

 山东、 辽宁、 江苏、 浙江、 广东等省是我国贝类养殖、 加工、 出口的主要基地, 澳大利亚、 智利和西班牙等国是主要的出口国, 欧盟、 日本、 东南亚等是主要的进口国。

 贝类加工出口的种类主要是鲜活贝类、 加工冷冻品, 以及小包装的调制品。一、 贝类资源概况世界贝类产量从195 0年的 90万吨增加到 2008年的 2000万吨, 养殖产量从 1990年的 4 80万吨增长到2008年的 l7 5 0万吨, 年均增长 7 . 5 % 。

 中国 1. 8万千米的大陆海岸线与 1. 4万千米的岛屿海岸线蕴藏着丰富 的贝类资源, 我国是贝类生产和出口 第一大国,2008年我国 贝 类产量 l300万吨, 占世界总产量的65 % ; 出口量 26. 5万吨, 占世界出口总量的 4 0% , 出口创汇9. 7亿美元。以贝类资源大省山东为例, 山东半岛有 3000多千米黄金海岸, 占全国海岸线的 1/6。

 山东海洋资源得天独厚, 近海海域占渤海和黄海总面积的 37 % , 滩涂面积占全国的 15 % , 浅海贝类百种以上, 其中, 扇贝、 鲍鱼等海珍品的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山东滩涂贝类在经历了 漫长的无序采捕阶段后, 自 1990年进入确权管护和自觉养护阶段, 逐渐走上了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山东省沿海可供养殖的水域广阔, 山东海洋滩涂超过 15 . 6万公顷, 主要集中在北部沿海, 非常适宜贝类的生长繁殖, 滩涂贝类养殖的主要品种有牡蛎、 文蛤和泥蚶, 主要养殖方式是封滩护养。

 全省浅海可利用养殖面积近 15 00平方公里, 滩涂可利用面积近 15 00平方公里, 水质肥沃、 温度适宜、 交通方便, 分布于滩涂的贝类资源 90余种, 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种类 20余种, 已经进行增养殖的种类 7 0余种。不同类型的滩涂分布有不同的贝类资源:

 ①泥质滩涂:

 主要贝类资源有毛蚶、 泥蚶、 文蛤、 四角蛤蜊、蓝蛤、 昌螺等, 其中毛蚶主要分布在虎头崖至大口河河口 段的滩涂, 资源量近 5 0万吨; ②砂质滩涂区:主要有文蛤、 菲律宾蛤仔、 长竹蛏、 大竹蛏、 四角蛤蜊等, 总资源量 12. 7万吨; ③泥砂质滩涂:

 主要有青蛤、 镜蛤、 缢蛏、 四角蛤蜊等; ④岩礁滩:

 主要有牡蛎、 贻贝。

 基岩海岸多分布有砂砾、 岩礁滩, 适于海珍品和藻类生长。

 虎头崖至威海沿岸是山东贝类海珍品的重要产区之一, 主要贝类海珍品有虾夷扇贝、栉孔扇贝、 栉江珧、 皱纹盘鲍等, 资源量约 7 000吨左右。二、 贝类产业化现状中国传统的四大养殖贝类包括牡蛎、 缢蛏、 蚶类和蛤仔, 主要养殖区域在山东、 辽宁、 江苏、 福建等省份, 贝类健康高效的养殖模式以贝参养殖、 贝虾养殖、 贝藻养殖等等混养模式为主, 比如威海市荣成“7 21” 贝类养殖模式, 即藻类、 滤食性动物和投喂性动物按照 7 ∶ 2∶ 1的比例安排养殖结构, 在海水上层挂绳养海带, 中间挂笼养贝类或放置深水网箱, 下一层播养鲍鱼、 海参等, 不仅增加了单位面积水域的可养空间, 而且构成了平衡的生态系统。2010年, 全国贝 类育苗量达到 11984 . 4 6亿粒,贝类产量1224 . 24万吨, 贝类养殖产量分列前三位的是牡蛎364 . 28万吨、 蛤35 3. 89万吨、 扇贝 14 0. 7 5万吨, 养殖产量最高的省份是山东 309. 7 4万吨、 福建217 . 15万 吨 和 辽 宁 17 8. 5 0万 吨 ;贝 类 养 殖 面 积1308. 00千公顷, 分列前 3位的是扇贝 399. 7 1千公顷、 蛤 37 0. 95千公顷、 牡蛎116. 62千公顷, 养殖面积最高的省份是辽宁 5 5 9. 24千公顷、 山东 299. 38千公顷和江苏119. 7 2千公顷。2009年“海大金贝” 虾夷扇贝和“东优 1号” 杂色鲍两个养殖贝类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 我国贝类新品种数量已达到 5个, 覆盖到皱纹盘鲍、 杂色鲍、 栉孔扇贝、 海湾扇贝、 虾夷扇贝 5个种类。

 贝类的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 近海远岸深水区养殖模式、 工程化养殖模式等新型养殖模式具有养殖密度高、 人工投饲、 饵料转化率高、 养殖污水可控等优点, 得到进一步推广, 大大提高了贝类的养殖产量, 产品的食用安全也将得到保障。近几年来的贝类加工和贸易呈现如下特点:

 ①牡

 蛎、 扇贝等贝类养殖产量大幅增长, 占进出口贸易主流; ②贝类生产以牡蛎和蛤类为主, 中国是世界贝类生产第一大国, 但贸易品种以贻贝和扇贝为主; ③贝类生产和贸易均集中在亚洲, 中国是亚洲贝类出口第一大国。我国贝类养殖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但是贝类加工技术落后, 尚未形成加工产业化, 成为制约贝类养殖产业链延伸与升级的重要瓶颈。

 应该在开发系列大宗经济贝类营养食品的基础上, 研究贝类活性物质的高效制备技术, 实现贝类精深加工和高值化利用, 促进我国渔业结构调整, 拉动贝类养殖业发展。山东龙威实业有限公司从 1996年开始先后参与国家94 8项目 “主要经济贝类加工技术引进与产业化( 2006- G 4 2)” 和国 家贝 类产业技术体系( C A R S - 4 8),进行贝类加工利用和贝类产业化基地的建设。

 1996年建立了 万亩科技养殖示范场, 2003年开始管理13. 5万亩滩涂贝类养殖, 采用农户集体入股的股份制公司, 集中放养、 集中采捕、 统一看管的村企联合新模式, 主要养殖品种有文蛤、 青蛤、 杂色蛤、 毛蛤、 四角蛤、 牡蛎、 泥螺等 20多个品种。

 和黄海水产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 成立了山东省优秀贝类团队, 建设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 已经在潍坊滨海开发区投资3200万元筹建现代化贝类加工基地, 结合国内的加工技术水平和设备条件, 日 加工贝类 30吨, 侧重于贝类特色加工与经营, 通过贝类加工项目的实施, 普及贝类净化技术, 加强对养殖环境和产品质量的检测和监督, 提高产品质量, 扩大出口。三、 贝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 近几年来, 国际市场上贝类海产品的结构发生了 很大变化, 净化、 低温保活贝类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鲜活贝类、 气体置换包装( M A P , M o d if iedA tm o sph er e P ack in g )和真空包装冷冻贝肉的比例有所上升, 干制品、 熏制、 腌制品的比例大幅度下降。2. 我国贝 类加工产品主要以冷冻产品为主( 占7 0% ~7 5 % ), 传统产 品 大约 占 贝 类总 产 量的 5 % ~10% , 贝类干制品、 熏制、 牡蛎罐头、 腌制品、 冷冻品和调味品等容易出现肉质老化、 变硬、 持水力下降、 食用时有渣感、 变色变味等。3. 我国贝类产业目 前存在的净化、 低温保活运输、 低温流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规范、 贝类的精深加工及高值化利用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滩涂贝类养殖加工产业化的瓶颈。4 . 我国贝类加工比例较低、 精深加工少, 技术含量低、 高附加值产品少, 资源利用率低、 废弃物基本没有开发利用, 加工机械化水平低、 产品质量不高,与贝类养殖生产大国的地位不相称。5 . 当前影响我国贝类出口主要原因是有害物质的残留超标, 使我国近年出口一再受到欧盟等进口国家和地区的限制。6. 整体养殖技术较为落后, 育苗稳定性不高, 病害防治比较薄弱, 养民素质偏低, 商品品质良莠不齐, 质量隐患严重, 增殖放流效果较差。7 . 装备机械化程度较差, 集约化水平低下。8. 基础研究薄弱, 可养面积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四、 建议我国贝类主要的生产品种是蛤类和牡蛎, 而进口国需求较大的是贻贝和扇贝, 这种差异必然影响贝类的出口市场和规模, 而且我国贝类生产的安全卫生状况没有达到主要进口国家的标准, 贝类生产的安全卫生监控工作相对滞后, 不但对养殖规模、 养殖区域和养殖企业不能严格管理和监督, 可追溯制度难以执行, 而且实验仪器设备落后、 配套缺乏, 所以要想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扩大贝类的出口规模, 还需对贝类生产的品种结构进行合理调整, 并在安全卫生工作方面加大力度, 尽快缩小与主要进口国家的差距。

 总之, 我国必须尽快研发具有自 主知识产权的贝类净化、 低温保活、 精深加工技术以及专用机械设备, 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 培养优良的养殖品种, 养殖规范化、 标准化, 提高集约化程度以及加工机械化, 积极开展增殖理论与增殖技术研究, 建立和规范我国贝类低温流通管理体系以及贝类净化加工、 低温保活流通技术及产业化示范, 推广低温保活流通技术, 增强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提高附加值, 促进我国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滕瑜刘从力邮编2660 71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沈建

篇四:技术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中存在问题的浅析

  [摘要] 从国有 企业

 科技 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现状入手, 通过 分析 产生的原因, 探讨了国有企业的不足, 提出了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发展 应对之策。

 [关键词] 国有企业成果转化产业化

 一、 前言

 近年来, 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 科技创新硕果累累。

 然而由于在科技市场制度培育方面的缺陷和认识上的误差,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仍然存在许多 问题 , 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 15%左右, 技术进步对 经济 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9%, 远低于发达国家的 60%~ 80%。

 我们经常看到许多 科学 家怀揣技术,辗转各地, 劳顿之苦自不待言, 而无奈之情亦表露无遗。

 他们拥有好技术, 但实在“好酒也怕巷子深” 。

 在许多技术产权交易项目 推介会及其他展会上, 我们也经常可以听到“我们有的是高新技术成果专利, 缺得是足够的钞票和有投资眼光的企业家。”这样的话语。

 一般来说科研院所和大学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积极性很

 高。

 大量科技成果不能转化的原因主要在企业。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第一实施主体, 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中处于技术核心地位。

 特别是作为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有企业, 这已是见诸党和国家权威文件的全 社会 的共识。

 政府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过程中, 首先予以明确的一点也是“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 市场为导向、 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使企业真正成为 研究 开发投入的主体、 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 应用 的主体, 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

 显而易见, 国有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

 自然 也就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

  二、 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原因分析

 1.部分国有企业规模大, 对高新技术反应慢, 但从世界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本身特点来看, 高新技术企业适用于发展中小型,因其规模小、 启动快、 转向快, 在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上具有明显优势。

 国有企业的体制性桎梏还普遍存在。

 许多国有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不明确、 不到位, 行政管理色彩较浓, 涉及项目 立项、 审批及资 金融 通等环节较多, 层层报批。

 而民营企业, 由于资金自己说了算, 大大简化了办事环节, 资金融通上也比较便利。因此, 他们一旦发现好的项目 , 就能及时决策, 把项目 抢到手。

 等国有企业还在论证时, 许多好的项目 在民营企业已经干起来了。

 2.国有企业所在地经济开发区优惠政策少, 离消费市场远, 缺乏市场平台, 不利于科技成果转化。

 3.国有企业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低, 很多企业对此不感兴趣。

 因为大多数企业更愿意直接拿到可以马上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成熟技术,特别是当许多技术产品必须经过中试才能实现产业化后, 国有企业纷纷退后, 不愿意冒风险。

 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动机缺失。

 一般来讲, 一个科研项目 转化的前期投资大约需要几千万元, 而且要承担相当大的风险。

 由于对国企领导人的考核取向主要看是否保持业绩的稳定增长, 导致企业领导人不愿去选择风险较大的技术成果。

 在科技成果转化上,大多数国企宁愿选择风险较小的成果,甚至追求无风险的技术。一旦看到科技成果具有不确定性, 就难以决策, 在犹豫之间丧失了良机。

 4.国有企业和科研机构关联度低, 相互缺乏支持。

 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研发能力不强, 大多采取招商合作和直接购买成熟技术的办法去发展, 而对科研机构实验室技术或未成熟技术并不敏感。

 民营企业则和科研机构联系较紧, 科研机构按企业要求进行研发, 企业在小试和中试阶段给予大力支持, 从而形成风险共担的机制。

  三、 解决对策

 提高国有企业的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能力, 必须着力解决下列问题:

 1.强化政策扶持。

 通过制定成果转化的优惠政策, 对应用科研成果进行转化生产的企业, 增加固定资产折旧率、 无息贷款率或减免税费, 鼓励企业主动寻求本地科研成果; 对于部分自认价值较小的科技成果, 由投资双方自行约定股本比例, 可以省略评估手续, 减少高新技术企业生产和发展成本; 同时, 进一步出台和完善鼓励科技中小企业发展政策, 使之尽快提高承接能力。

 2.利用国有企业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基础, 采取政府、 科研院所和企业

 共同出资入股的形式, 建立专业和综合性中试基地。

 可以是在一家企业成立实体性组织进行, 也可以依据科技成果的技术特性由多家企业联合, 以虚拟组织形式进行。

 3.加快国有企业改制和战略重组, 解决管理机制与技术创新不适应的问题。

 加快国有企业改制步伐, 建立 现代 企业制度, 打破原国有企业浓厚的“依赖”思想, 强化市场竞争意识; 打破繁冗陈旧的管理模式, 以提高效率和增加效益为核心, 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创新。

 通过国有企业战略重组, 或兼并、 或破产、或退出等, 整合现有资源, 实现优化配置, 增强竞争力, 提高企业竞争意识和承接能力。

 4.引入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 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投入。

 有数据表明, 在我国已转化的科技成果中, 自筹资金占 56%, 国家科技计划拨款占 26.8%, 而风险投资只占 2.3%。

 金融体系不足以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因此, 国有企业整合现有风险投资基金, 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公司。

 公司可以以虚拟形式组建, 政府可通过财政出资组建科技信用贷款担保体系、 实施风险投资损失财政补偿计划、 由财政资金参与组建风险投资种子基金、政府出资组建技术转移资助基金等多种政策手段创造吸收社会化和国际化风险资本的条件。

 同时, 加强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防范资金挪用, 强化资金对高新技术的专有投入。

 据初步预计, 在“十一五”期间, 风险投资基金的融资初期约需10 亿元, 末期滚动投资规模约达上百亿元。

 5.加强 企业 经营者队伍建设。

 通过组织开展关于”市场 经济 ” 、“风险

 投资” 、“技术创新” 、“经营管理”等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和专项培训,提高现有企业经营者的创新意识和管理能力。

 同时, 建立和运用市场机制重新整合现有企业经营者队伍, 以“竞争机制”为核心, 通过明确其具体的经营责任, 并把进行技术战略储备的风险投资行为作为对企业经营者的重要考核标准, 来引进、 任用和激励企业经营者。

 对于采用高新技术, 导致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 并采用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的企业经营者, 要给予重奖。

 6.通过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孵化和壮大一批高新技术企业。

 从世界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 趋势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有利于实现产业集聚,形成 科技 成果研发、 转化和产业化的链条。

  四、 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发展策略

 1.立足成果转化:

 国有企业积极参与科研, 立足于市场和科技成果转化, 不是为了“填补科技空白”而奖励科技创新, 而是为了解决现实中的实际 问题 , 为了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我国的许多科研项目 则是为了 研究 而研究, 研究与成果转化脱钩, 与市场经济脱轨。

 2.多种资金共同推动:

 以国家研发资金带动民间科技资金的模式。

 科技创新具有高风险性, 很难仅仅依赖私人资本投入, 国家资金的支持必不可少,但国家资金毕竟有限, 没有风险投资等民间资本的介入, 很难实现大规模科技成果转化。

 3.多部门参与:

 政府、 企业的各个部门, 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改善了过去仅由科技部门参与的状况, 有利于全面推动科技发展。

  4.引入专业人士评估:

 产业化运作过程中, 依靠各单位有经验的管理人员, 另一方面依赖全国顶尖级专家学者的参与。

 由于这些评估专家在可行性方面进行论证, 从而保障了项目 的顺利进行。

 事实上, 在一项技术从研发到成果转化的整个过程中, 国有企业都应该起到决策作用, 而不是只在最后实现产业化的阶段才被拖进来。

 我们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过低, 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当企业失位时, 技术进步就失去了市场方向,就失去了赢得效益的目 的。

 所以, 在技术创新之中, 更多的工作应由国有企业来完成。

 当然, 这并不意味着全部的创新都要移到国有企业中来。

 一些企业和专家谈到科技成果转化难时, 总是伸手向政府要钱、 要政策。

 但当前的政策导向正在逐步调整, 对国有企业的扶持方式将从原来直接的财力支持, 逐步调整为强调营造更加客观公平和有利的竞争环境。

 另一方面, 作为市场经济主体, 国有企业也应从原来主要依赖政府支持转向更加自主、 能动地寻求市场的帮助。

 未来的科技政策将从政府起决定作用, 逐步转移到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政府的作用将主要表现为激励和引导。

 因此建立有效而合理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成为我国提高科技竞争力的当务之急。

篇五:技术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管理/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原因及对策刘振华摘要:

 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 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着重要作用, 已成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

 当前, 全球高新技术产业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既面临着难得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关键词:

 高新技术; 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中图分类号:

 F 123. 1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C N 4 3—10 27 /F ( 20 0 8 )1l一0 0 1—0 2作者:

 湖南省郴州市委党校; 湖南, 郴州, 4 230 0 0高新技术产业通常是指那些以高新技术为基础. 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 开发、 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 这种产业所拥有的关键技术往往开发难度很大, 但一旦开发成功, 却具有高于一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 不但决定着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高低, 而且决定着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分工地位, 从而决定了在国际贫富两极分化中的国家前途。

 因此,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已日益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有多大, 它的发展水平和变化态势怎样, 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活力。一、 当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反映出一个国家、 一个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 是制定国家和地方科技发展规划、 政策, 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依据之一。

 当前,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薄弱, 整体科技水平不高。

 尽管“十五” 期间高新技术产业取得长足的进步, 但仍处在一个追赶型发展阶段。

 传统产业居多, 基础薄弱,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起点低, 创新机制不健全, 特别是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真正形成, 企业普遍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而且传统产业中低水平重复的多, 高科技含量的少; 初级产品多, 深加工产品少; 资源消耗型多, 高附加值产品少。

 产品结构单一, 产业链条短而细小, 产业关联度低, 市场竞争力不强, 占经济总量比重低, 缺乏龙头企业. 带动性不强。2. 创新意识淡薄。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目前。

 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仍以技术引进为主, 具有国内外领先技术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不多, 掌握核心技术的较少, 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从事着产品的简单加工和组装生产, 处于整个产业链的低端环节。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主要表现为创业投资、 风险投资不括跃. 力度不强; 体制机制不灵活、 不健全; 科技交易市场体系不健全, 成果转化辜低; 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滞后, 高新技术成果不能尽快转化为终端产品, 并占领市场。3. 政策效应发挥不够, 科技投入严重不足。

 研究与开发资金投入不足, 融资渠道不畅。

 由于资金投入不足, 新产品开发缓慢, 科技成果产业化低。

 此外, 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机制还没有形成, 风险投资担保机构发展缓慢, 数量少、 规模小、 实力弱、地区差距较大。

 主要表现:

 一是促进高新技术投资企业的政策机制不活. 投资环境亟待完善。

 特别是针对国际性大财团、 大公司、 大企业的招商引资工作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融资体系尚未建立, 政府引导性投入不足。

 风险投资和技术产权市场发育不健全, 资金“瓶颈” 使许多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生长缓慢, 许多有前景的科技成果无法转化。

 企业融资十分艰难, 导致投入严重不足, 技术无法开发, 成果不能有效转化, 技术创新能力无法提升, 企业也就无法迅速做大做强以形成优势产业集团。4 . 人才匮乏, 管理机制不健全。

 据调查. 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少, 且结构不合理, 主要集中在教育、 卫生系统, 工程系列的专业技术人员严重偏少。

 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尤为奇缺, 加之有利于高新技术人才聚集成长的环境尚未完全形成,导致人才外流, 尤其是工业企业中人才流失严重。

 由于人才的限制, 致使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及引进消化吸取再创新成果少。企业专利申请及保护意识不强, 内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不完善, 实施专利战略、 品牌战略的措施不得搞好规划指导、 加强政策扶持、 提高服务水平, 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金融环境、 体制环境。

 继续落实好国家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财税、 金融、 环保、 土地、 人才等政策。

 迸一步探索符合各力, 专利申请量少。

 结构不合理。

 大部分企业不重视再创新, 不重视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及保护, 最终失去了市场机遇。二、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目前, 高新技术产业在政策体系。

 社会投资、 成果转化和创业意识等方面已经形成了较好的经营环境, 但在政策执行、 科技创新能力、 风险投资、 先进技术的消化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同时在规模、 信息服务、 研发能力、 国际化和人才等方面都存在着制约因素。

 概括起来。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尚不完善。

 由于创业投资、 风险投资不活跃. 力度不强; 体制机制不灵活、 不健全; 科技交易市场体系不健全, 成果转化率低; 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滞后, 高新技术成果不能尽快转化为终端产品, 并占领市场。2. 企业创新意识淡薄。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由于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仍以技术引进为主, 具有国内外领先技术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不多, 掌握核心技术的较少, 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从事着产品的简单加工和组装生产, 处于整个产业链的低端环节。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3. 研究与开发资金投入不足, 融资渠道不畅。

 目前. 高新技术产业虽然发展速度快, 但是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小、 资金少、 技术力量薄弱。

 在这种情况下, 高新技术企业无法同竞争力强、 资金雄厚、 市场占有率高的跨国公司相比, 其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差的弱点也充分显露出来。

 这已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

 另外, 由于资金少, 新产品开发缓慢, 科技成果 万方数据

 2企韭家天地・T 旬刊产业化低。

 加之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机制还没有形成, 风险投资担保机构发展缓慢, 数量少、 规模小、 实力弱、 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较大。4 . 高级人才的流失和高等智力资源的匮乏。

 一切竞争都归结为人才的竞争, 高新技术产业尤其如此。

 高级科技人才的严重缺乏. 已经成为限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造成当前人才缺乏的主要原因是教育体制存在问题与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教育没有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优质人才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良性发展。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科技人员缺乏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与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使技术创新能力与消化吸收效果大大降低, 许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的技术人员往往只能对国外技术进行简单模仿而不能再进一步开发创新, 这使得高新技术的发展受限于引迸的国外技术。

 除此之外, 优秀的智力资源大量外流, 并且人才流失的势头有增无减。三、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 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着重要作用, 已成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

 为振兴高新技术产业, 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经验和启示。

 当前重点应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1. 加大扶持力度, 促进成果转化。

 目前, 一些地方设立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 有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安排专门资金, 用于高新技术企业的贷款担保, 与担保公司、 银行共同承担风险, 提高了金融机构贷款的积极性。

 我们可以借鉴这些好的做法和经验, 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积极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条件。

 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 做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信息服务。切实保护知识产权, 加大执法力度. 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环境。

 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推进科技资源的整合。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将企业和高校、 科技机构联系起来的桥梁和纽带。

 但从目前来看, 科技中介服务行业规模小、 功能单一、 服务能力薄弱等问题还比较突出, 远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 也是导致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

 今后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规范中介机构运作模式, 打造中介机构诚信体系, 营造品牌效应, 强化服务水平, 协调沟通指导企业和高校、 科研机构的联接. 使产学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 加快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产业集聚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全球性趋势。

 近年来,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在吸引产业人才、 就近配套、 降低成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践启示我们, 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必须立足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把产业集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集聚、 引领和辐射作用, 加快产业向优势区域和主要中心城市的集聚. 进一步延伸完善产业链. 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在条件具备的地区. 要继续加强对已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支持, 实现资源向基地倾斜, 努力提高产业基地公共服务和研发能力。

 强化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管理. 按照有关要求, 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建立和营造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式发展的政策环境, 提升创新能力, 壮大产业规模。

 探索新机制和新模式,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持续、 健康、 快速发展。3. 加强自主创新, 积极培育核心竞争力。

 当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创新驱动特征愈益明显, 全球高新技术产业正进入更加依靠创新的发展时期。

 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一定要抓住信息科技更新换代和新材料科技迅猛发展的难得机遇, 加强自主创新, 突破技术瓶颈, 努力掌握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 着力提升自主发展能力。

 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新要求, 进一步完善产业化环境, 加快完善相关的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政策,继续推进投资、 财税、 金融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

 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 市场为导向、 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建设, 引导和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 加大研发投人力度, 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切实加强政府、 企业、 科研院所、 高校和社会中介组织的互动合作, 鼓励企业与高校、 科研单位建立各类技术创新联合组织, 联合开展重大技术攻关, 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主要表现:

 一是在关键技术领域和重点产业领域发展壮大民族产权。

 因为谁拥有产权, 谁就能设定创新目标, 控制创新过程,使创新为我所用; 二是培育、 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产业技术轨道。

 只有建立自己的技术轨道, 企业才能掌控技术高端和价值高端, 进而提升技术轨道上其他企业的技术层级, 带动产业发展。4 . 转变政府职能,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政府主要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秩序, 促使它们能够更好更快地成长。

 一是营造聚集高新技术发展的“洼地效应” . 充分发挥高新园区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是从政策措施上鼓励发展风险投资, 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 大规模的高新技术企业都是依托创业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发展起来的; 三是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 四是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 加强市场监管, 维护市场秩序,用政府采购制度激励本土企业新产品开发。参考文献:[ 1]李志军:

 《国研分析:

 发展高技术产业关键在机制》 . 《新经济导刊)20 0 1年第9 期1- 23王. 秋彬: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经济日报)20 0 8 年5月 12日[ 3]《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同题与对策》 , 来源于中国统计信息网. 即:

 h ttp:

 //w eb. to ng ii. ed u . cn( 责任编辑:

 谢嵩) 万方数据

推荐访问:技术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产业化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