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教案设计 >

五上分数的再认识一优质教案4篇

时间:2022-09-04 13:15:07 来源:网友投稿

五上分数的再认识一优质教案4篇五上分数的再认识一优质教案 学习新知 随堂练习 作业设计 五年级数学·上 新课标[[北师]] 复习准备 第5单元 分数的意义1 分数的再认识(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上分数的再认识一优质教案4篇,供大家参考。

五上分数的再认识一优质教案4篇

篇一:五上分数的再认识一优质教案

新知

 随堂练习

 作业设计

 五年级数学 · 上

 新课标[ [ 北师] ]

 复习准备

 第5 单元

  分数的意义 1

 分数的再认识(一)

 复 复 习 准 备 涂出下列图形的

 。

 13返回目录

 学 学 习 新 知

  3000 多年前,古埃及为了在不能分得整数的

 情况下表示数,用特殊符号表示分子为1 1 的分数。

 2000 多年前,中国有了分数,但是,秦汉时期的

 分数的表现形式跟现在不一样。后来,印度出现

 了和我国相似的分数表示法。再往后,阿拉伯人

 发明了分数线。

 200 多年前,瑞士数学家欧拉,

 在 《 通用算术 》 一书中说,像 7/3 就是一种新的

 数,我们把它叫做分数。

 可以表示什么?举例说一说。

 34把整体“1 1 ”平均分成若干份, , 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作分数。

 。

 一个图形的

 是

 , , 画出这个图形。

 14淘气的画法

 笑笑的画法

 奇思的画法

 看一看,想一想,

 与同伴交流。

 单位“1 1 ”

 圈一圈,填一填。

 这些苹果

 的

 是(

 )个

 35这些苹果

 的

 是(

 )个

 35这些苹果

 的

 是(

 )个

 353 3

 6 6

 9 9

 单位“1 1 ”可以是一个物体, , 也可以是很多个物体。

 。

 返回目录

 随堂练习

  1. 教材第 64 页“练一练”第1 1 题。

 可以表示什么?举例说一说,画一画。

 13可以表示把一张纸平均分成3 3 份, , 其中的1 1 份是

 。

 。

 1313

 2. 教材第 64 页“练一练”第2 2 题。

 选一选,在 □ 里画“ √ ”。

 ( (1 1 )一根圆棒的

 是

 ,这根圆棒是下面

 三根中的哪一根?

 13√

 ( (2 2 )一个圆的

 是

 ,这个圆的

 是下列

 图形中的哪一个?

 1434√

 3. 一根原木

 的是

 。这根原木是下面3 3

 根中的哪一根? ?

 返回目录 13(1)

 (2)

 (3)

 (2)

 作业设计 作业1 1

 作业2 2

 要加油哟!

 返回目录

 作业1 1

 教材第 64 页“练一练”第3 3 题。

 圈一圈,填一填,再说一说。

 2 2

 6 6

 8 8

 教材第 64 页“练一练”第4 4 题。

 和同伴说一说下面每个分数表示的意思。

 ( (1 1 )一张报纸的

 版面用于广告宣传。

 14一张报纸版面平均分成4 4 份, , 其中1 1 份用于广告宣传。

 。

 ( (2 2 )我们班有

 的男生喜欢打篮球。

 14全班男生平均分成4 4 份, , 其中1 1 份喜欢打篮球。

 ( (3 3 )有专家指出,取消塑料袋无偿供应,全国

 塑料袋使用量可减少

 。

 23全国使用的塑料袋平均分成3 3 份, , 其中2 2份可以减少使用。

 返回作业设计

 作业2 2

 返回作业设计

  基础巩固

  提升培优

  思维创新

 基础巩固

 1. (基础题)

 填一填。

 (1) 一个冬瓜的

 是 1 kg, 这个冬瓜重( (

  )kg 。

 188 8

 (2) 12 支铅笔的

 是( (

  ) ) 支铅笔。

 126 6

 基础巩固

 2.

 ( ( 基础题 题) ) 把下面各图的

 涂上颜色。

 34(1)

 (2)

 (3)

 3.( (

 重点题 题) ) 一根红丝带的

 是

 , ,

 这根红丝带是下面的哪一根? ?

 基础巩固

 返回作业2 13第 第3 3 根

 4.( (

 拔高 题 )

 下面这些梨的

 是( (

  ) ) 个。

 提升培优

 254 4

 提升培优

 5. (重点题)

 选一选。

 “我们班有

 的学生是女生。”这里的

 表示

 ( (

  ) ) 。

 1313A A . . 把全班总人数平均分成3 3 份, , 其中的一份是女生 生

 B B . . 女生人数占男生人数的

 13A A

 返回作业2

 6. (易错题)

 小黑喝了一瓶矿泉水的

 , ,

 小白喝了剩下的

 , , 他俩喝的一样多吗? ?

 返回作业2 思维创新

 1313答:

 他俩喝的不一样多, , 小黑喝得多。

篇二:五上分数的再认识一优质教案

的再认识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并认识分数单位。

 2.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分数的相对性,感知单位 1 与分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前谈话

 一、引入

 师:三年级时我们已经认识了分数,今天我们要继续来学习分数。

 出示:分数的再认识 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说的?(为什么还要“再”认识等)

 这堂课我们还要学习分数的什么知识?带着这些问题,开始我们的学习吧!

 二、学习新知

 (一)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操作:□□□□□□□ □□□□□请你在以上 2 12 个正方形中,选择其中的1 1 个或 2 2 个或几个, 表示一个你喜欢的分数。温馨提醒:

 (1) 先想想你准备选几个,分一分、画一画;

 (2) 再把这个分数写下来。

 1.学生自由画图写分数,画好后同桌交流: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画的? 2.反馈作品)

 (侧重于分数的意义):

 (1)展示第 1 组作品:用 1 个正方形来表示分数的,如21

  师:

 我们来看第一幅作品,他是怎么表示这个分数的呢? (2)展示第二幅作品,出示 8 个正方形的41的学生作品,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认识分数单位。

 ①问:再来看第二位同学的作品,他是怎么表示的? ②涂了一份是41,再涂一份是几分之几?这里有几个41?(有两个41)

 ③那 3 个41是多少呢?该怎么涂?(是43,再涂一份)

 师:看来,知道了一份表示多少,就能知道这样的 2 份,3 份,在数学上,把这样表示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板书)414243这三个分数的分数单位都是41。

 ④那 4 个41是多少呢?(44或 1)

 (如果生答 1)对的,那为什么就是 1 呢?(因为 4 个41就是涂满了,所以是 1。)

 3.小结:(同时指着前两幅作品)刚才有的同学把一个□,把 8 个□拿来平均分,表示出了自己喜欢的分数,老师还发现有的用了 7 个,有的用了 12 个,像这样一个□,几个□都可以看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在数学上叫做整体“1”,或 单位“1 1” ”。(板书:单位 1)

 (二)体验分数的相对性

 1.反馈第二组作品:( 另外两幅21)

 (1)同时呈现两幅图。

 师:还有两位同学是这样表示他喜欢的分数的,咱们也来看看。谁能来说说这位同学是怎么表示的?(他是把二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二份,涂了其中的一份)

 (把 12 个正方形平均分成 2 份,涂了其中的一份,也是二分之一)

 2. 体验分数的相对性 (1)(同时呈现三幅作品)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幅作品,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 A:我发现每份的数量不同。

 师:还有什么发现? 预设 B:我发现这三幅图都是21。

 唉?那为什么都可以表示21呢? (因为都是把单位 1 平均分成二份,涂色的是其中的一份)(板书:21)

 师:他的意思谁听明白了,谁还能再说?(若说得不够好,谁能比他说得更好!)

 (2)不同点:

 过渡:这些同学都说得很好,这三幅图都是把单位 1 平均分成 2 份,涂了其中的一份,所以表示的都是21。这是相同点,那它们的不同点在哪儿? 生:它们的数量不同。

 师:你能说得更具体些吗?(生说师板书)

 图 1 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 2 份,取其中的一份,它的21是半个正方形; 图 2 是把 2 个正方形平均分成 2 份,取其中的一份,它的21是一个正方形;

 图 3 是把 12 个正方形平均分成 2 份,取其中的一份,它的21是 6 个正方形; (3)体会:通过对这三幅图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A、由于我们选择的正方形个数的不同,同样的21对应的具体量也不同。

 师:表达很准确,你的发现呢? B B 、 单位 1 1 不同, 同样的21所表示的 具体量不同

 (4 4 )

 泛化

 ①数量的泛化(切换到课件)

 出示:想一想表示单位 1 1 的正方形的个数还可以是多少个?

 师:

 下面请同学们想一想表示单位 1 1 的正方形的个数还可以是多少个?

 生 1:还可以是 50 个。

  师:如果是 50 个,它的21有多少个呢? 生 2:还可以是 100 个。

  师:如果是 100 个,它的21有多少个呢? 师:还可以更多吗?(生说可以,师加……)

 师:如果个数变小,10 个可以吗?3 个呢?它的21是多少?21个呢?它的21就是四分之一个正方形。那还可以比21更小吗?(可以……)

 师指着板书小结:看来,无论多少个正方形,我们都能表示出它的21。单位1 的数量增加,它的21对表示的具体数量也增加,21的具体数量减少,那它的单位 1 的量也会减少。

 ②物的泛化:

 出示:除了用□表示单位 1 1 外,单位 1 1 还可以是什么?

 师:

 (再请你想一想 )除了用□表示单位 1 1 外,单位 1 1 还可以是什么?(若学生不明白,这里是用正方形来平均分,请你想像一下,还可以把什么平均分呢?)(苹果、桌子、人……)

 师:像刚才同学们所讲到的图形啊、苹果、人等物体都可以看作单位 1。单位 1 不同,那21所表示的具体事物也不同。

 ③率的泛化

 出示:是不是只有21这个分数这么神奇?其他分数有没有这个特性呢?

 师:那是不是只有21这个分数这么神奇呢?其它分数有没有这个特性呢?

 生说有的。师:谁能想个办法来说明一下? (小组交流一下,最好能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如:两幅不同的31 预设 B:举例子(好办法,你能说说具体的想法吗?)(板书:举例)

 (生说师在课件中输入)。

 师:从同学举的这个例子中说明了什么?(

 )

 从这位同学举的例子中,我们又发现了:单位 1 不同, 31所代表的数量也是不同的。

 像他这样你还能举个例子吗? 3.小结,回顾:刚才同学举了两个分数的例子,如果还有时间,我们还能用这些方法证明其它分数也有这个特性。也就是(单位 1 不同,相同分数所对应的具体量不同。)这是分数的一个很重要的特性。(读一读)

 (三)拓展分数的 相对性

 1.开放体验:

  师:淘气也用这些□表示了一个自己喜欢的分数,现在他只告诉你他涂了其中的 2 个,请你猜猜他可能表示什么分数?它的单位 1 是什么?(课件出示分子是 1 的,黑板上贴分子是 2 的)

 预设 A、我猜会是21,31、41……之类的。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把 4 个□看作单位 1,平均分成 2 份,其中的一份就是 2 个)

 (出示分割线,让学生验证 4 个□的21)

 师:你猜还可能是哪个分数? 预设 B、我猜会是32 师:如果是32,是把什么看作单位 1 呢?(师用磁性正方形贴在黑板上,把3 个□看作单位 1,平均分成 3 份,涂了其中的 2 个,可以不用分割线)

  如果再多一个,那是几分之几?如果再多一个?如果正方形的个数没有限制,那你能表示多少个分数?那如果更小呢?(22、12)

 预设 C、我猜会是22或 1 (若生说不出,师反问:如果老师把 2 个□看作单位 1,涂了 2 个,就是22或 1,如果把 1 个正方形看作单位 1,那涂了 2 个,就可以表示 2。)

 2.小结:(看课件)

 师:真厉害,同学们想到了那么多分数。如果□的个数没有限制,那你能表示多少个分数?(无数个)大家看,分数就是这么神奇!

 同样是 2 2 个□,相对于位 不同的单位 1 1)

 ,可以表示出不同的分数(课件出示),这也是分数特性的另一个方面。

 三、课堂总结

 学到这里,请同学们静静地思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分数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在分一分,画一画中知道了单位 1 和分数单位,通过观察与比较同学的作品我们知道了单位 1 不同,相同分数所表示的具体量是不同的,还知道了同样多的□,相对不同的单位 1,可以表示出不同的分数。)

 (我们还用上了举例子这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数学的方法)

 四、课堂练习:作业纸

 师:现在你对这些知识还有什么问题吗?没有问题请完成作业纸。

 (学以致用)

 反馈:看作业纸,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若有意见,讲那道。若没意见,反问选择题 4 五、应用:

 为了祝贺大家,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数学故事:

 水池里有多 少桶水?

 从前,有个国王在大臣们的陪同下,来到御花园散步。国王瞧着前面的水池,忽然心血来潮,问身边的大臣:“这水池里共有多少桶水?”

 众臣一听,面面相觑,全答不上来。

 大臣们用桶量来量去,怎么也量不出一个确切数据。就在此时,一个小孩走过来,说他知道水池里有多少桶水。国王命令那些大臣带小孩去看水池。小孩却笑道:" " 不用看了,这个问题太容易了!" "

 师:同学们,有谁知道故事中的小孩是怎么想的吗? 小孩眨了眨眼说:“这要看那是怎样的桶。如果和水池一样大,那池里就是一桶水;如果桶只有水池的一半大,那池里就有两桶水;如果 桶只有水池的三分之一大,那池里就有三桶水;如果……”“行了,完全正确!”国王重赏了这个小孩。(课件演示)

 如果桶是41水池这么大,那谁能接着说;如果桶是51水池这么大,请接着说…… 师:(国王重赏了这个小孩,我们也把掌声送给刚才这位智慧的同学)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故事里还藏着我们今天学的一个数学知识呢? 我们看,21314151……都是分数单位,分数单位不同,相同的单位 1,就可以分成不同的份数。(指着屏幕说:1 里面有 2 个21;3 个31;4 个41,5 个51)……以此类推。

 六、 结束语:

 故事中的小孩用学到的分数知识解决了连大臣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其实啊,我们今天也只是认识到了分数王国里的一小部分知识,还有更多的秘密等着你去发现呢!咱们以后有机会再一起学习,下课!

 机动题:

 第一堆苹果的52是 6 个,第二堆苹果的65是 15 个,哪一堆苹果比较多?为什么? A、先想到51是 3 个,1 里面有 5 个51,所以 3×5=15 B、画图理解。

篇三:五上分数的再认识一优质教案

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占图形的几分之几?121423

 用分数表示下面图形中涂色的部分525836

 同样取了一样的呢?, 为什么有一样, 也有不121212

 12121121都取了不同不同, 它所表示的数量就不同。,但由于对应的“整体”它所表示的数量就不同12

 (一)

 在图中用颜色表示各个分数。554383253

 (二)

 在图中用颜色表示各个分数。2121

 淘气小明淘气和小明谁看的多?

 笑笑说她一次能吃吃一块蛋糕的块蛋糕的你觉, 你觉得她能做到吗?

 一个图形的是, 画出这个图形。41

 选一选(1)一根圆木的是, 这根圆木是下面三根中的哪一根?31(2)一个圆的是,这个圆的是下列图形中的哪一个?41()()()√43( )√( )( )

 (3)

 小明做了60道口算题的 ,淘气做了254道口算题的, (

 )做的口算题少A332A、 淘气B、 小明C、 两人做的同样多。

 D、 不能比较

 一个整体的是, 这个整体会是下列图中的哪一个?23(1)(2)(2)(3)

 为了 帮助四川 受灾地区的灾 民 ,小 明 捐 献 了 零 花 钱的小 芳 捐 献 了 零 花 钱的, 小 芳 捐 献 了 零 花 钱的,小芳捐的钱一定比小明多吗? 请说明理由。假如 小 明 捐了 4 0假如 小 明 捐了 4 0元, 小 芳捐了 60元,谁的零花钱多呢? 为什么?

 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并回答下面的问题。44555566666666662个 是(

 ), (

 )个里面有(

 )个3是1, 5个是(

 ),。12141837171787878787878788458

 小结: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 不同, 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如:

 8枝铅笔的笔的是3枝。2笔的是 枝2是4枝, 而6枝铅121

 请同学们回去后好好复习!

篇四:五上分数的再认识一优质教案

/p>

 分数的意义 第 第 1 课时

 分数的再认识( 一)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分数,体会标准不同,分数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2.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感,帮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分数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进一步理解分数表示的意义。

 难点:体会标准不同,分数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些偶数数目的铅笔。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1.仔细观察这 3 个图形,说出这 3 个图中阴影部分是什么分数,它们各表示什么? (1)图①表示把这个图平均分成了 2 份,取其中

 的 1 份,用分数 12 来表示。

 (2)图②表示把这个图平均分成了 3 份,取其中的 1 份,用分数 13 来表示。

 (3)图③表示把这个图平均分成了 4 份,取其中的 1 份,用分数 14 来表示。

 2.猜谜语:母子两边分。

 学生猜出谜底:分数。

 师: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分数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分数的再认识(一) 二、探究新知 1. 学 生 说 说 图 中 的34分 别 表 示 什 么 。

 生 1:把 1 张纸平均分成 4 份,取其中的 3 份。

 生 2:画了 4 个三角形,其中 3 个三角形用分数表示就是 34 。

 生 3:有 12 根骨头,圈起来 9 根,圈起来的骨头占总数的 34 。

 师:

 34 还可以表示什么?请在小组内说一说。

 教师小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

 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提出问题:我们现在学的 34 和以前学的34 有什么不同? 帮助学生发现:以前是平均分一个物体,现在是平均分一些物体。

 师:对,一些物体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也可以进行平均分。

 教师出示顺口溜,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单位“1”。

 一张大饼一个梨,一吨稻谷一克米,一片树林一群鸡,都可以看作单位“1”。

 2.画一画。

 出示问题:一个图形的 14 是

 ,画出这个图形。

 学生自主画一画,并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画的图形。

 师:同学们画出的图形形状一样吗? 生:形状虽然不同,但是都是由 8 个 组成的。

 3.交流。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一些偶数数目的铅笔,教师说指令:拿出你所有铅笔的 12 ,学生动手操作。

 师:数一数,你们拿出的铅笔数一样吗?为什么拿出的铅笔数不一样还都是 12 ? 生:铅笔的总支数不一样,也就是整体的“1”不一样。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一样,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一样。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 1 题。

 学生自主画一画,在小组内举例说一说,指名学生全班汇报

 2.完成“练一练”第 2 题。

 学生自主读题并选择,教师指名学生说出理由。

 3.完成“练一练”第 3 题。

 学生独立填空,集体订正。

 4.完成“练一练”第 4 题。

 学生在小组内轮流说一说,教师巡视课堂,指导表述有困难的学生。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第 1 课时 分数的再认识(一)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第 第 2 课时

 分数的再认识( 二)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单位的概念。

 2.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利用“分数墙”比较同分子分数的大小。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单位的概念。

 难点:抽象概括出分数单位的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一、新课导入 师:什么是分数?分数的“整体”和“部分”有什么关系? 生 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生 2:分数的实质反映的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也就是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几。整体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铅笔、鱼、牛等图片。

 师:它们的单位是什么? 生:支、条、头。

 师:我们这单元学习分数,分数也有单位吗?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分数的再认识(二) 二、探究新知 1.量一量。

 用附页 3 中图 1 的纸条,量一量数学书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生 1:用纸条量数学书的宽,正好 3 次量完,纸条长度是数学书宽度的 13 。

 生 2:用纸条量数学书的长,量了 4 次,还剩下一些,纸条是数学书长度的 14 少一点。

 师:你能继续量下去吗? 生:可以将纸条对折后再量。

 师:这样可以将数学书的长度量完吗? 生:不可以。

 师:再对折可以量完吗? 学生动手操作,发现还是不可以量完。

 师:无论对折多少次都不可能量完,因为纸条的长度没有选对。

 二、探究新知(续) 2.分数墙。

 教师出示课本中的“分数墙”。

  师:我们来看一看课本上的分数墙,说一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生 1:我发现“分数墙”上面的分数比下面的分数要大。

 生 2:我发现“分数墙”每个横行的分数相加,和是 1。

 师:这些分数的分母分别是 2,3,4,5,6„„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的份数。

 师:分子又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这样的一份。

 师:像 12 ,13 ,14 ,15 ,16 ,„这样的分数叫作分数单位。

 师:你们发现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有什么特点?

 生:它们都是几分之一。

 师:为什么? 生:因为分数单位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就是分数单位。

 学生思考:不同分母的分数,它们的分数单位是否相同?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分数是由分数单位组成的,因为不同分母的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的份数不一样,所以不同分母的分数有着不同的分数单位。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 1 题。

 学生同桌动手操作,完成表格,教师指名学生汇报。

 2.完成“练一练”第 2、3 题。

 学生自主读题填空,集体订正。

 3.完成“练一练”第 4 题。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集体订正,教师指名阐述理由。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分数单位,谁来说一说什么是分数单位?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第 2 课时 分数的再认识(二) 像 12 ,13 ,14 ,15 ,16 ,„这样的分数叫作分数单位。

 第 第 3 课时

 分饼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和带分数,了解假分数和带分数的关系。

 3.对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产生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

 难点:用假分数和带分数表示同一事物,感受假分数与带分数的联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形纸片若干、剪刀。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一、创设情境 多媒体课件演示:一天,八戒化缘只化到 5 张饼,可师徒一共有 4 人。这下可把老猪给难住了,急得他直挠头,不知如何解决。5 张一样大的饼平均分给 4 个人,该怎样分?每人得多少张饼呢?八戒想请大家帮忙。

 板书课题:分饼 二、探究新知 学生每人拿出 5 个圆片,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等活动实际操作,操作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组 1:先把 1 张饼平均分给 4 个人,每张饼每人分得 14 ,然后再分 4 次,这样每个人共分得54 张饼。

 组 2:把 5 张饼叠在一起分,每人可分到 5 个 14的饼,合起来就是 54 张饼。

 组 3:先分 4 张饼,每人 1 张,再分剩下的 1张,每人 14 张。最后平均每人分得 1+14 张。

 师:1+ 14 就是 114 ,114 是带分数,读作一又四分

 之一。(出示图表示)

  师:淘气遇到了麻烦,你能帮他解决吗? 二、探究新知(续) 师:淘气一张一张分,从图上看每人怎么分到了520 ? 学生独立思考,在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名学生汇报。

 师:5 个 14 相加是54 ,计算14 +14 +14 +14 +14 时,并不是把分子和分母分别相加,而是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教师小结:像 12 ,14 ,23 ,34 ,„这样的分数是真分数。

 师:观察分数 54 ,你们发现这个分数有什么特点? 生:分子比分母大。

 师:说得真好,你们还能列举出这样的分数吗?同桌同学一个举例,一个听,然后互换,说说在举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师:这样的例子有很多。那么,谁知道像 54 ,53 ,94 这样的分数的名称吗? 生:假分数。

 师:像 44 ,55 ,33 ,51 „这样的分数,也叫假分数。

 师:谁能概括一下,什么叫假分数? 生: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假分数。

 师:上面我们讲过像 1 23 ,235 这样的分数叫带分数。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带分数、真分数和假分数有什么不同之处? 三、巩固练习 做教材“练一练”第 4 题,学生独立做题,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本节课的知识,帮助学生有条理地进行归纳。

 第 3 课时 分饼 像 12 ,14 ,23 ,34 ,„这样的分数是真分数。

 像 44 ,55 ,33 ,51 ,54 ,53 ,94 ,„这样的分数是假分数。

 像 1 14 ,123 ,235 ,„这样的分数是带分数。

  第 第 4 课时

 分数与除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观察比较,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

 2.运用分数和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初步理解假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的算理,会正确进行互化。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假分数与带分数互相转化的方法。

 难点:理解分数 ab (b≠0)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一、设置疑问,揭示课题 1.计算下面各题,能把商分为哪几类? 36÷6=

 4÷5=

 80÷5= 3÷7=

  5÷10=

  4÷9=

 引导学生归纳分类。

 (1)36÷6=6 和 80÷5=16,商为整数。

 (2)4÷5=0.8 和 5÷10=0.5,商为有限小数。

 (3)3÷7 和 4÷9 的商为循环小数。

 2.教师指出:两个自然数相除,不能整除的时候,它们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 二、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1.出示例题。

 把 1 块蛋糕平均分给 2 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几块蛋糕?如果把 7 块蛋糕平均分给 3 个小朋友呢? 师:这时,应该把什么看作单位“1”?要把蛋糕平均分成几份?怎样列式?(指名学生口述算式)

 生:1÷2=0.5(块),7÷3= 73 (块)。

 师:还可以怎样表示? 生:符合分数的意义,每人分到 12 块和73 块。

 2.小组讨论:在算式 1÷2= 12 中整数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与得数中的分子、分母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学生讨论完毕后,教师指几名学生代表自己的小组总结。

 3.教师在学生口述的基础上课件出示: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除数。

 师:如果分别用字母 a 和 b 表示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和除数,分数与除法的这种关系怎样表示?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a÷b= ab 。

 师:大家考虑,这里的a和b是否可以是任何自然数?为什么? 4.引导学生懂得:在除法中,除数不能为零,所以在分数中,分母不能为零。

 老师补充:b≠0。

 三、总结提升,归纳关系 活动:引导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

 师:

 73 表示什么? 生:7 个 13 。

 师:怎样把 73 化成带分数? 三、总结提升,归纳关系(续) (多媒体课件展示 7 个 13 转化成带分数的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

 师:通过课件展示可知,1+1+ 13 =213 。

 师:除了这种方法,还能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求得

 73 的带分数吗? 生:

 73 =7÷3=2„„1,所以73 =213 。

 师:说得非常好,同学们能学以致用,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巧妙地把假分数转化成带分数。那么反过来把带分数转化成假分数你会吗?2 13 怎么转化成假分数?四人一组讨论,然后把你们的方法写在课堂练习本上。

 四、巩固应用 1.学生说一说分数与除法的联系: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

 2.判断:“分数就是除法,除法就是分数”,这句话对不对? 教师总结:分数与除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而分数是一个数。

 3.试一试。

 学生自主阅读,在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名小组代表说一说。

 4.完成“练一练”第 2 题。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画一画,分一分,集体交流订正。

 5.完成“练一练”第 3 题。

 限时 30 秒完成,集体交流订正,教师请几位学生说

 一说转化思路。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第 4 课时 分数与除法 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除数 a÷b= ab (b≠0)

 第 第 5 课时

 分数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经历观察、操作等学习活动,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难点:抽象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张长方形白纸。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一、创设情境 教师板书算式:2÷3=4÷6=10÷15=20÷30。

 师:你能说说这些算式的商为什么相等吗?(板书:商不变)

 师:瞧,数学王国里有多神奇,这么简单的一个除法算式,其中蕴藏着商不变的性质,我们还发现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那你们能猜出今天我们要探索数学王国里的什么知识吗? 板书课题:分数基本性质 二、自主探究,分层辅导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下图。

 师:谁能用分数来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 生:912 或34 。

 师:从这两个分数中,你能发现什么? 借助直观图形组织学生找出相等的分数,帮助学生直观感知分数的基本性质。

 2.师:一个分数是怎样变成和它大小相等的另外一个分数的呢?我们再来变一个魔术。

 (1)学生每人拿出一张白纸,先对折,再涂一涂,

 看能得到什么分数,并把它记录在练习本上。比一比看谁变得最快。

 (2)学生动手操作、汇报。(将学生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师:看谁折出了分数 12 的作品?请举手。

 (3)师:如果继续对折下去,你还能得到哪些不同的分数呢?边折边记录。

 教师巡视并提示:动作快的同学快去帮帮你周围那些动作慢的同学吧!

 师:你又得到了哪些分数?怎样得到的?(将学生的作品继续粘贴在黑板上)

 师:观察比较这一组分数,你能发现什么? 生:分数相等。

 板书:

 12 =24 =48 。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看图知道的。

 师:这一组分数的分子、分母是怎样变化的? 生:都乘相同的数。

 师:反过来看分子、分母又是怎样变化的? 生:都...

推荐访问:五上分数的再认识一优质教案 再认 教案 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