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主题教育 >

家长教育行为规范二十诫

时间:2022-10-21 08:25:10 来源:网友投稿

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家长,但天下却有太多不会爱孩子的家长——这是笔者十几年来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实践最深刻的体会。所谓“不会爱”,就是家长教育行为本身存在着较多的误区,由此导致在家庭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等系统性的失误和偏差。具体表现在:

一、学习第一,教育错位

家庭是爱的港湾,是孩子的精神家园。感受亲情,承受关爱,快乐幸福的成长,是孩子的第一需要。培养孩子良好品德、健康情趣和行为习惯,应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然而不少家长把孩子的学习放在第一位,一天到晚忙着给孩子辅导功课,报各种各样的“特长班”,据说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父母变身“全职家庭教师”?这是家庭教育内容和教育重心的错位!

二、偏重智育,轻视素质

品德是立身之本,性格决定人的一生。培养孩子优良的品格,是家庭教育的首要内容。历览成功人士,多为人格健全者。他们“德商”高尚(MQ,指一个人的道德人格品质),“智商”优秀(IQ,表示人的智力高低的数量指标),“情商”健全(EQ,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三Q”兼备,才能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融入人群,适应社会的需要。

偏重智育,轻视德育,重视智商,忽略情商,认为学习好就一俊遮百丑,是不完整的教育。

三、只看分数,忽略态度

一个人无论如何聪明,如何努力,都不可能在学习上、生活上样样突出,处处优秀,成为“全能冠军”。家长要客观看待孩子的进步,不能“唯分数论”。单纯以考试分数衡量孩子,是对孩子个性的扼杀。因为影响学习成绩有多种因素,如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孩子在这一学科弱些,但有可能另一学科是强项,不能因为一次考试分数低就否定孩子的努力。

“以分数论成败,看考试数英雄”,错!

四、拔苗助长,违背规律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其自然规律。靠给孩子加压、补课、上“特长班”等超常手段,并不能真正提高学习成绩,反而会加重孩子课业负担,导致厌学情绪。所以,关心孩子学习成绩,更要遵循儿童成长规律,不能指望孩子一个早上就能成为“全才”、“神童”。

学习犹如田里的禾苗:每天不见其高,却日有所长,切不可拔苗助长!

五、期望过高,脱离实际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所有中国家长的共同心愿。但是家长的期望要符合孩子年龄、知识以及自身智力能力的实际,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如果不顾孩子的实际能力,一味追求高分数,提出高标准,超出了孩子所能承受的限度,反而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您摘过桃子吗?太高了够不着,太低的不好吃。合适的高度是:跳一跳,够得着。

六、虚荣心强,盲目攀比

人是有差异的,各人的智力、能力、发展也不平衡。家长不应事事处处拿自己的孩子同别人的孩子比,比分数高低,比名次先后,甚至拿孩子的短处跟人家的长处比。这样盲目攀比的结果就是比“丢”了孩子的自信。

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努力就是好孩子,进步等于一百分!

七、只管“口袋”,不管“脑袋”

曾几何时,“再苦不能苦孩子”,成为我国最具感染力的口号。多少家庭都把大部分物力财力投入到孩子身上。数据显示,我国儿童消费已占据了家庭收入相当大的比重。误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应包括身心发育和品格培养两大方面。家长不但要关心孩子的吃、穿、住、用等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还应关心孩子的品行、性格、习惯、情趣等情感方面的发展,这样才有利于孩子性格的全面健康发展。

要管孩子的“口袋”(物质满足),更要管孩子的“脑袋”(精神需求),“营养”均衡,健康成长。

八、溺爱娇惯,过度关心

孩子自幼就是创造性天才,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敢尝试。然而,“别动,危险!”、“放下,我来!”……过度的关怀剥夺了孩子自由发展的机会和权利,绝大部分的创造火花都在父母亲手铺设的“温柔陷阱”里熄灭了!溺爱,娇惯,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失败的教育。它所造成的孩子任性、自私、依赖,以及独立能力的缺乏,使孩子成为性格不健全的人。

儿童心理教育专家警告:你想让孩子一无是处,成为性格不健全的人,你就去溺爱他!

九、棍棒教育,简单粗暴

教育目的决定着教育手段和方法。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必定苛求过严,缺乏对孩子必要的鼓励、理解和宽容,在恨铁不成钢浮躁心理的驱使下,动辄打骂孩子,酿成严重后果。3岁女童因不会背唐诗命丧母亲棍下,7岁男孩考试分数低被父亲毒打致死……“棍棒教育”显现的不仅是父母的粗暴作风,还折射出当代家长急功近利的浮躁和“输不起”的脆弱心理。

棍头真能出孝子、出才子吗?

十、家庭环境,不良影响

家庭是孩子重要的生活空间,由于家庭成员亲密的生活关系,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倘若父母在家庭从事黄、赌、毒等有悖于法律、道德、人性的不良行为,就标志着家庭环境已经被污染、毒化。不良家庭环境的熏陶,对未成年儿童的成长甚至一生的发展会产生恶劣的影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长朋友,您想让孩子的人生染成什么样的“底色”呢?

十一、酒后训子,举止失当

在许多失败的教育案例中,“酒后训子”当属一例。一些家长(主要是父亲)平时对孩子的学习、生活疏于管理,每每在喝酒之后对孩子“关切”起来。不管什么时间,不顾孩子的心理感受,醉眼惺忪,语无伦次,或褒奖,或训诫,以自己的不厌其烦把孩子折腾得不胜其烦!

家长良好的愿望招致来的却是孩子极度厌恶和反感!为何好心不得好报?是孩子不近人情,还是父母举止失当?

十二、职业习惯,错扮角色

有的家长把职业习惯带到家中,在教育孩子时摆出一副管理人、训教人的姿态,很让孩子反感。尤以四种“职业家长”应引以为诫:一为公安司法人员,不要用“审讯”的语气管教孩子;二为领导干部,不要居高临下,以上司指令下属那样的架势教育孩子;三为教师,不要总摆出一副“传道士”的派头对孩子说教;四为老总、高管,不要动辄运用奖惩的“经济杠杆”,对孩子滥施惩罚。

做好角色转换——在家里,孩子需要的是父母,而不是“法官”或其他!

十三、夫妇不和,殃及孩子

夫妇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夫妇品格的优劣,决定着家庭生活的质量。夫妻和美,家庭和睦,孩子就有安全感、归属感。如果夫妇两人经常争吵,冷战不断,无辜又无助的孩子受到的伤害最深:处在两人夹缝中无所适从,不知该听从父亲,还是该倾向母亲?一不小心,还可能成为夫妇一方的“出气筒”!

家长应从提升自身素质入手,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这是培育孩子健全人格的关键。

十四、出口成脏,语言污染

家庭成员的语言文化品位,决定着家庭生活的情趣和质量。孩子从出生那一刻起,“听”就是他们感知家庭生活的重要功能。父母、家人的语言,就是孩子未来的语言。有的家长在家里讲话口无遮拦,随心所欲,不管什么粗话、脏话肆意喷吐,全然不顾身边还有一双小耳朵在“倾听”,在“录音”,在“储存”!这些无形的语言垃圾将会潜移默化地侵害孩子纯洁的心灵。

净化家庭语言环境,从父母做起!

十五、不良嗜好,负面影响

家长健康的情趣,在家庭起着积极的教育影响作用,是家庭教育的一种“软实力”。反之,家长不注重自身道德修养,行为缺乏检点,生活情趣不健康,沾染酗酒、赌博等不良嗜好,将对孩子的品行、人格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有的家长酗酒嗜赌,放浪形骸;有的家长甚至把牌场设在家里,通宵达旦,把个家庭搞得乌烟瘴气!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家长,要走好自己的路,孩子在后边跟着呢!

十六、情绪偏激,性格缺陷

古人认为,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动物“发乎情不知所止”,随心所欲;而人则“发乎情而止于礼”。有羞耻,有节制,是一个人良好的修养。然而有的家长不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教育孩子时凭着自己的一时冲动,感情用事,有时纯粹就是拿孩子当自己的“出气筒”,滥施淫威,恶意体罚,从肢体到心灵对孩子造成严重伤害。

能冷静地调控自己的情绪,处理问题比较理性,是一个人重要的素养之一。

十七、缺陷小辫,揪着不放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未成年的孩子!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苛刻,容不得孩子出现任何过错或偏差,往往孩子一次过错就会成为父母手中的“小辫子”,即使已经改过了,但下次还会因其它的事情被揪住不放,新帐老账一起算!这样做的结果,一是毁掉孩子的自信,使他认为自己是个有“污点”的坏孩子;二是引起孩子的逆反,索性破罐子破摔,走向极端!

犯错误是儿童不可缺少的经历——美国家长的教子理念值得我们借鉴。

十八、多疑好奇,伤害自尊

人都会存有自己的隐私,这是出于安全和自我保护的本能。随着孩子身心发展的变化,特别是青春期的来临,这种本能会变得越来越强烈。诸如抽屉加锁、进屋后关上住室的门窗、接打电话避开他人等。有的家长出于对孩子的关心,总对孩子的“私密”抱有疑虑、好奇,采取追问、打听、跟踪,甚至不惜偷听偷看孩子的私人电话、日记……

这些看似“关心”的举动背后,实质是对孩子的不放心、不信任、不尊重,是造成父母同孩子产生矛盾和鸿沟的主因之一。

十九、袒护纵容,误导孩子

“女孩子就得乖一点儿,男孩子就得坏一点儿”,这近乎荒诞的逻辑,竟被一些家长当做教子经验津津乐道。笔者曾以少年法庭“特邀陪审员”的身份,同几位少年犯及其监护人有过密切接触,发现这些十几岁的娃娃们因斗殴致伤、致死人命,花季凋零于高墙之中,其背后都有一些“纵子为恶”的家长!一个初中还没毕业的孩子,因参与黑社会性质团伙抢劫获刑。其父亲却认为:让他结交“道”上朋友,为的是不让孩子吃亏!摊上这样的家长,孩子安能学好?怎不变坏?

“父母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去做什么样的人”——这是家庭教育专家的忠告。

二十、唠叨不休,令人生厌

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家长(主要是孩子的母亲)的“唠叨”确实是孩子们最头疼、最反感的教育方式。说话内容拉杂重复,翻来覆去一个话题,说个没完没了,让人生厌;说话方式死板俗套,数落、抱怨、叮嘱,天天如是,以自己的不厌其烦,把孩子唠叨得不胜其烦。长期生活在家长唠叨的困扰之中,对于孩子的劣性情绪刺激不亚于肉体上的伤害。难怪家庭教育专家称唠叨是父母伤害孩子的“冷暴力”!

家长之所以唠叨,是因为她们总是对孩子不放心,总是对孩子不满意,主观愿望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为什么“满心是爱,说出来就变成对孩子的伤害呢”?值得家长们反思

推荐访问:二十 行为规范 家长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