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疫情防控 >

浅谈如何化解疫情防控中的负面舆论3篇

时间:2022-10-31 13:15:05 来源:网友投稿

浅谈如何化解疫情防控中的负面舆论3篇浅谈如何化解疫情防控中的负面舆论 评论篇如何有效化解疫情防控中的负面舆论,有效发挥主流媒体的舆 论引导作用,不断改进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错误与失误,乃是当前疫情 防控工作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如何化解疫情防控中的负面舆论3篇,供大家参考。

浅谈如何化解疫情防控中的负面舆论3篇

篇一:浅谈如何化解疫情防控中的负面舆论

篇如何有效化解疫情防控中的负面舆论 , 有效发挥主流媒体的舆

 论引导作用 , 不断改进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错误与失误 , 乃是当前疫情

 防控工作中的关键 。如何化解疫情防控中的负面舆论□ 文 / 杨讲生2020 年这个春节 , 因一场名为新型

 冠状病毒肺炎从武汉蔓延至全国而注定

 将会被载入史册 。

 从大年三十举国防疫

 始到正月二十二 , 全国 31 个省市区确诊

 感染病例 66576 人 , 疑似病例 8969 人 ,

 死亡 1524 人 , 追踪密切接触者医学隔离

 观察 513181 人 。

 形势依然严峻 , 确诊感

 染的人数每天都在大幅增加 , 人们期盼的

 "拐点 ” 仍未显现 。

 数万名白衣天使从祖

 国的四面八方奔赴湖北 , 源源不断的救援

 物资从世界各地空运中国,而十几亿普通

 百姓则响应国家号令 , 足不出户 , 居家隔

 离 , 开工复学遥遥无期 , 整个华夏大地 , 道

 无车舟 , 万巷空寂 , 为的是防止疫情继续

 扩散 。打开手机 , 扑面而来的不只是中央

 号令 、 新闻发布 、 抢救场面等主流媒体的

 疫情报道 , 还有大量质问湖北政府疫情防

 控不力 、 中央疾病防控中心隐瞒实情 、 武

 汉红十字会渎职腐败 、 官方公布的感染人

 数有假等自媒体呈现的民间负面舆论 。

 一时间 , 各种信息铺天盖地 , 鱼龙混杂 , 不

 知真假 。

 不可否认,在全媒体时代 , 人人

 都是记者 , 个个都有"摄像机 ” , 这种多元

 式的舆论监督有利于推动政府的工作 , 有

 利于净化社会环境 , 有利于让不作为 、 慢

 作为 、 胡作为 、 乱作为的公职人员无藏身

 之地 。

 疫情固然可怕 , 但大量的负面舆情

 带给人们的心理恐慌和愤怒情绪则更可

 怕 , 尤其是那些不靠谱的虚假消息 , 让别

 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 , 严重干扰了疫情防

 控工作的有序开展 。如何有效化解疫情防控中的负面舆

 论 , 有效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 ,

 不断改进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错误与失误,

 乃是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关键 。本文

 拟根据新闻传播的理论规律 , 结合笔者自

 己三十多年的新闻报道实践 , 提出以下几

 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首先 , 要提高政治站位 , 牢牢

 把握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权

 和管理权 。我们知道 , 新闻是有阶级性的 , 中国

 共产党人从来都明确公开承认这一点 。

 因此 . 党对新闻媒体具有绝对的领导权和

 管理权 , 即便是各种各样的自媒体 , 也必

 须接受党的统一领导和管理 , 党不允许有

 “ 两个舆论场 ” 存在 , 也不允许有 “ 真空地

 带 ” 和 “ 法外之地 ” 。

 任何媒介平台 , 正确

 的思想不去占领 , 错误的思想就会去占

 领 , 尤其是疫情防控下的自媒体平台 , 必

 须引起我们党的各级宣传部门高度重视 ,

 绝不能对其放任自流 , 让其成为 “ 脱缰的

 野马 ” "谣言的温床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

 “ 疫情就是命

 令 , 防控就是责任 。

 ” 我们宣传战线上的同

 志在疫情防控面前 , 应始终保持清醒的头

 脑 , 增强 “ 四个意识 ” , 坚定 “ 四个自信 ” , 做

 到 “ 两个维护 ” , 守土有责 , 守土担责 , 守土

 尽责 , 旗帜鲜明地高举党领导的旗帜 , 坚

 持新闻 “ 真实性 ” “ 政治性 ” 原则 , 坚持稿件

 "三审制 ” 原则 , 以人民为中心 , 深入基层 ,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

 雄的城市 。

 有全国 , 有大家

 的支持 , 武汉肯定能过关 !深入抗疫一线 , 努力做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的宣传报道工作 。其次 , 要尊重新闻报道规律,

 正确处理和运用新闻 、 宣传和舆论

 的关系 。什么是新闻 ? 现在我们通常采用的

 是陆定一关于新闻的解释 , 即新闻就是

 “ 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 。

 而宣传和舆

 论则不同 , 宣传主要是传播一种论点或见

 解,教育受众接受自己的观点 。

 舆论则是

 指公众的意见 。

 一般来讲,在一定的范围

 里 , 当公众的一种意见达到三分之一人数

 一致时 , 这种意见就可能影响全局的舆

 论;当公众的一种意见达到三分之二人数

 一致时 , 这种意见就可能控制全局的舆

 论 ; 所以 ,“ 三分之一 ” “ 三分之二 ” 就像黄金

 分割比例 “ 0.618 ” 一样 , 是两个必须引起

 我们高度重视的临界点 , 我们要善于研究

 和密切关注这两个 “ 点 ” , 对当下的舆论及

 时准确地作出清晰的判断。

 负面舆论往

 往具有三个基本特性:事件性 、 群体性 、 主

 张性 。

 常言道 , 平地无风波 , 有风才起

 76

 法治与社会 2020 年第 3 期

 浪 。

 凡是事件能形成舆论的 , 其背后都会

 有 “ 利益共振"的群体 , 由于党和人民的利

 益根本是一致的 , 所以 , 我们坚持党性 , 也

 就是坚持人民性 , 要善于调查和研究舆论

 的形成过程和核心诉求 , 尽可能地满足舆

 论中人们的合理主张 。我们可以利用新闻来达到宣传的效

 果 , 也可以利用新闻来达到引导舆论的目

 的 , 但切记,我们不能把新闻一味地当宣

 传 , 也不能把媒体一味地看作舆论 。

 新闻

 重事实 , 宣传重观点;新闻重时效,宣传重

 时机;新闻可以反应舆论 , 但新闻有时却并

 不等于舆论 。

 战争年代 , 我们共产党人最

 懂得宣传的艺术 , 现在是抗战 “ 疫 ” 情 , 我们

 不妨学学毛主席的宣传策略 , 尊重和运用

 新闻规律 , 高效宣传中央的疫情防控政策

 和命令 , 引导舆论支持和拥护党中央的统

 一指挥和部署 , 动员和发动全国各族人民

 齐卜协力打一场抗疫防控的人民战争 !第三 , 要通过新闻发布会和官

 网等及时公布真实信息 , 正面回击

 各种谣言 。进入疫情防控以来,社交媒体上各

 类谣言满天飞 , 诸如武汉肺炎是美国对

 中国阴谋发动的生物科技战 、 武汉卫计

 委副主任感染上新冠肺炎后逃去上海豪

 宅 、 央视记者白岩松将对话钟南山 、 板蓝

 根和银翘解毒胶囊能治疗新冠肺炎 、 美

 国已研制出新冠肺炎疫苗 、 新冠肺炎病

 毒将大量通过空气传播 、 吸烟可以抵御

 新冠肺炎传染 、 飞机和百辆消毒车将进

 行全市大消毒 、 武汉一医院大楼起火等

 等 , 对这些谣言宣传部门要及时核实 , 通

 过新闻发布会 、 官方网站等第一时间发

 布辟谣信息 , 正面回应虚假信息,并及时

 报道公安部门对造谣者的查处情况 , 疫

 情防控的非常时期 , 我们不能任由谣言

 满天飞 。

 一般来说 , 谣言是在公众不能

 及时得到有效信息的情况下才自觉不自

 觉地信谣传谣 , 如果信息及时公开透明 ,

 谣言就很难产生和传播 。

 我们抗击新冠

 肺炎 , 需要举国上下 , 万众一心 , 众志成

 城 , 共克时艰 , 需要及时准确发布疫情信

 息 , 正能量宣传引导舆论 , 为抗疫战士鼓

 劲加油 , 绝不能让谣言四起 , 干扰我们的

 防控工作 , 打乱我们的抗疫阵脚 。第四 , 要勇于接受舆论监督 ,

 及时改正 “ 抗疫 ” 工作中的缺点和错

 误 , 以实际行动回应民间舆貳这次新冠肺炎疫情 , 时值春节 , 来势

 凶猛 , 始料未及 。

 民众对湖北省和武汉

 市的抗疫不力多有指责,对中国疾控中

 心第一批赴武汉专家组 、 武汉红十字会 、

 《 长江日报 》 等武汉主流媒体的工作多有

 批评 , 对武汉公安部门约谈八名网上发

 布疫情的医生 、 对李文亮医生之死等事

 件多有质疑 。

 有关方面应乐于听取这些

 舆论呼声 , 勇于接受舆论监督 , 敢于及时

 改正抗疫工作中的缺点 、 不足和错误 , 通

 过新闻媒体向公众真诚道歉 , 及时回应

 公众的质疑 , 取得民众的谅解和理解 , 而

 不是装聋作哑 , 甚至强词夺理 , 从而激起

 民众的更加反感 , 让舆论再次反弹 。这几天 , 我们高兴地看到 , 对舆论暴

 露出的有关方面抗疫不力 、 处置不当等问

 题 , 中央已经采取了果断措施:更换了湖

 北省委和武汉市委的主要负责人;派出工

 作组赴武汉全面调查涉及李文亮医生等

 问题;就在本文写作的今天 , 新闻又报道

 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

 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 , 研究完善国家

 公共医疗卫生应急防控体制和机制等举

 措;再加上春节前果断派出以钟南山院士

 为首的第二批赴武汉专家组等;相信 , 随

 着疫情防控的进展和结束,还会有更多的

 行动 , 应该说 , 这些举措通过新闻报道后 ,

 深得民心 , 老百姓拍手叫好 , 从而大大化

 解了之前民间地方政府和部门的负面舆

 论 , 我们的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好好向

 中央学习 , 善于倾听人民的呼声,不要再

 做违背民意的事情了 。第五 , 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

 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作用,传播正

 能量 , 讲好中国的 “ 抗疫 ” 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从大年初一到现在 , 已多

 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全国的抗疫工作 , 主流

 媒体要及时全面地宣传好习近平总书记的

 这一系列讲话 、 批示和指示精神 , 及时全面

 宣传好中央常委会会议冲央全面依法治国

 委员会会议 、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

 议冲央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等有关会议

 精神作的安排白衣天使无疑是这次疫情防控中的

 主力军 , 主流媒体应深入疫情防控一线 ,

 通过实地采访和感受 , 通过媒介丰富多

 彩的报道形式 , 讲述白衣天使和其他勇

 士的生动精彩的抗疫故事 ; 同时还要大

 力普及科学防控知识 , 大力宣传疫情防

 控的法律法规 , 最大限度地聚集民心 , 发

 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全民抗疫 。在全媒体时代的今天 , 各主流媒体都

 与时俱进地创办了隶属于自己的新媒体 ,

 这些都是党和人民的喉舌 。

 主流媒体应结

 合新媒体的特点 , 创新宣传形式 , 撰写制作

 适合新媒体刊发的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

 的新闻报道,为包括自媒体在内的所有媒

 介平台提供更多更广的正能量精神食粮 。在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非常时

 期 , 主流媒体的舆论监督不可缺位 , 不能

 把舆论监督权拱手相让给自媒体 , 主流

 媒体在传播正能量的同时 , 也应积极开

 展舆论批评,对那些置人民利益而不顾 ,

 视人民生命为草芥的人和事要及时曝

 光 , 敢于批评 , 替人民说话 , 为人民发声 ,

 纠正疫情防控工作中出现的偏差 , 督促

 疫情防控工作更好地开展 。

 当然 , 我们

 在开展舆论监督时 , 一定要坚持实事求

 是的原则 , 一定要坚持以正能量宣传报

 道为主的原则 , 切勿喧宾夺主 。疫情防控是一场十分艰难的人民战

 争 , 在这场战 “ 疫 ” 里 , 我们不仅要战"疫

 魔 ” , 还得斗 “ 心魔 ” , 宣传本身就是艺术

 的政治 , 政治需要进行艺术的宣传 , 化解

 民间负面舆论 , 既需要真诚与人民为伍 ,

 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 也

 需要讲究宣传的策论和艺术 , 多做看不

 见 “ 化解 ” 宣传的化解工作 。当前 , 疫情防控已经进入了关键阶段,

 越是在这个时候 , 我们越不能掉以轻心 、 。

 我们要正确对待和研究民间舆论 , 及时化

 解和回应民间舆情 , 以正能量宣传为主 , 教

 育广大人民群众以正确科学的方式积极投

 身到疫情防控战斗中 , 早曰夺取抗击新冠

 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全面胜利 。( 作者系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报刊社社长 )法治与社会 2020 年第 3 期

 77

篇二:浅谈如何化解疫情防控中的负面舆论

记者·2022年2月下76新闻实践费、娱乐休闲的方式,带来一系列社会心理的变化,消解着民众的“情感安全”。“情感安全”是一种具有主观感受意义的本体性安全,它是公共安全的底线。

 [4] 在社会安全管理中,生命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只有化为主体的情感安全,才能被感知和体验。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正常的社会关系,民众的安全感随之降低。他们较平时更为敏感,对药店哄抬价格、疑似患者不服从隔离等更为焦虑,对基层工作作风、防疫成效等也更为挑剔。(二)“事实传播”让位于“情绪传播”加剧网络群体极化基层涉疫舆情主要由一线防控工作不细致、生活用品涨价或保障措施不到位等因素诱发。此外,一些文件截图或生活图片也会由于其能够给予民众真切敏感的刺激及想象加工的空间,成为涉疫舆情的助燃剂。涉疫事件发生之后,网民参与动机往往是道德的对错和情绪的共鸣 [5] ,而非事件曲直的考量。因此,涉疫事件往往成为网民情绪表达的话语载体。网民情绪化的表达与传播,使得情绪得以持续和强化,进而形成同质化的非理性情绪状态,网络舆论逐渐偏离基于事实的理性逻辑,真相变得含糊不清。由此,“事实传播”让位于“情绪传播”成为涉疫舆情的典型症候。网络尤其是社交网络的“强弱关系”传播机制[6] ,推动着情绪信息的再传播和二次(乃至 N 次)加工。桑斯坦认为,借助网络以及新媒体技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通过彼此讨论最终会固化他们以前所坚持的想法,但会以更极端的形式出现。

 [7] 涉疫事件发生之后,民众的怨怒之气在情绪传播中循环感染,他们的情绪状态和社会认知也逐渐趋同,变得盲目、冲动、偏执。加之其中夹杂着对疫情的敏感、个人境遇的焦虑,使得基层涉疫舆情中的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更为严重。(三)“网络化在场”放大着基层“网格化管理”中摘

 要 :社会疏离的持续诱发民众“情感安全”降低、“事实传播”让位于“情绪传播”、网络在场对网格管理疏漏的放大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基层涉疫舆情应对的难点所在。未来基层涉疫舆情应对可通过将防控管理融入防疫服务之中、加强对民众负性情绪的疏导以及提升新媒介素养等方式,补齐涉疫舆情工作中的短板,提升民众对基层治理的满意度、信任感。关键词 :社会疏离 ;情绪传播 ;新媒介素养 ;基层治理●

 胡江伟

 周云倩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基层涉疫舆情应对探究2020 年初,一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陆续暴发于武汉等地,其起源未知、机理未明,一度使得武汉乃至湖北措手不及。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下,全国之力驰援武汉和湖北,迅速打赢了疫情防控的重地之战。然而新冠肺炎是“全球性大流行病”,全球疫情未好转之前,外部输入与内部反弹的压力难以消减。如 2021 年 7 月 20 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出现聚集性疫情,不到 10 天除南京外 9 个省份 23 城出现相关病例。

 [1] 如何吸取战“疫”经验与教训,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成为社会各界的重要思考。其中基层如何有效应对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的涉疫舆情,直接关涉民众对疫情防控的满意度、信任感。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基层涉疫舆情应对的难点(一)社会疏离的持续消解着民众的“情感安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民众的不安、焦虑甚至群体性恐慌,在城市交通和社会交往的封闭下进一步加剧。从疫情管理来看,由于其传染力强,在未有成熟治疗方案之前,最有效和最可靠的保护措施便是社会疏离。

 [2]短期的社会疏离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不会太大,然而新冠肺炎作为“全球性大流行病”,从疫情暴发到疫情解除必然会经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即使疫情危机解除,之后的社会秩序也有一个恢复和重构的阶段。随着我国疫情形势的好转,疫情防控已从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经济社会秩序正在加速恢复,然而社会疏离作为常态化防控中的重要一环,也将在一定时期内广泛存在。2020 年5 月 8 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 [3] ,对社会疏离就有明确要求。如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各地应减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人与人之间应注意保持 1 米以上的社交距离。社会疏离的持续,必将改变人们交通出行、购物消DOI:10.15997/j.cnki.qnjz.2022.02.017

 77青年记者·2022年2月下新闻实践的疏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网格化管理”的基层治理方向,并将其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中予以阐释。

 [8] 此后,“网格化管理”开始在县、乡镇、社区等基层全方位推进,并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充分发挥了其组织和动员广大民众的重要功能 [9] ,对我国疫情防控的成功有着重大作用。

 “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网格化管理”,通过防控的信息化、精细化,打通了基层治理与城乡居民的“最后的一公里”。一方面实现着疫情精准防控,另一方面也有效动员了广大群众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与此同时,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全面释放了网络的巨大潜力。通过信息共享、超时空互动以及重构认同的方式,在短时间内激发出强大的动员力,实现着民众“网络化在场”。

 [10] 民众对于“接近性”的事件,其思想、行为、言语常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虚拟的“我”极易借此汇聚成“我们”。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复杂性、敏感性、不确定性,民众对基层工作的要求更高。基层工作者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可能被“在场”取景,随后在网络上被歪曲或无限放大,铺天盖地的负面舆论接踵而至。(四)基层涉疫舆情应对机制尚未完备从整体上看,涉疫舆情应急管理的总体预案、体制、法制等已较为完备。然而具体到基层涉疫舆情应对,上述应对机制所需的人员、资金、权责等有时衔接得并不通畅。基层工作涉及民众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基层工作人员常忙于各种具体事务,缺乏专设人员、资金等来应对舆情,对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身边偶发的舆情事件很难保持长期关注。涉疫舆情应对方面,越是敏感、重大的事件,基层应对的权力越是有限,上级部门的指示往往是基层行动的核心指引。在向上级报告、沟通,等待上级指示的过程中,极易错过事件发生之初最佳引导的“黄金四小时” [11] ,导致事件进一步复杂化和扩大化。加之城市社区、乡村社区、边远乡镇的工作人员在技术素养、媒介素养、网络素养等方面的能力参差不齐,也易使得上级传达的涉疫舆情应对指示在理解和执行中变形走样。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基层涉疫舆情治理的建议(一)解决涉疫事件关注的问题,推进正义制度安排舆情治理中最大的问题是舆情方捂压事件、不作为,导致事件主导权让位。事件主导权的让位使得事件性质易被他化,局部事件放大为众人关注的社会事件。因此,基层涉疫事件发生后,应在第一时间澄清对事件的态度、摆出解决问题的姿态、实施解决问题的行动。通过对事件信息、进程、解决方案等内容的及时提供来把握主导权,满足民众对事件信息及情感的需求,进而引导舆情。此外,涉疫事件中民众不良情绪产生的结构性根源,主要还在于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备、利益格局相对固化等问题上。因此,亟须消除社会弊端,发挥社会正义对社会秩序的稳固功能。加强社会正义供给,可以从制度根源上消除社会不良情绪得以滋生的土壤。在制度建设上,可以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分配制度、官员廉政制度等,既以此缓解社会矛盾,也可推动权利、机会、福利等社会基本因素的合理分配。如此倚恃制度之力,将让成千民众更有“获得感”,涉疫舆情应对的基础也会愈加夯实。(二)加强对民众负性情绪的疏导情感安全缺失下的涉疫舆情并非单纯聚焦事件,更多是民众借“人”或“事”之由,来宣泄社会疏离滋长的负性情绪。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疫情严重地方的群众自我隔离了这么长时间,有些情绪宣泄,要理解、宽容、包容。” [12] 。涉疫舆论中的民众情绪仅靠事件及时解决进行消散,未免过于刚硬、执拗,极易形成次生舆情,有时也会使得事件愈演愈烈。由此,涉疫舆情应对方面,基层除了要主动、准确、公开地满足民众对事件信息的需求,还应加强对民众负性情绪的疏导,针对不同阶段公众情绪聚焦点,厘定不同的信息策略。此外,基层工作几乎涉及市民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各个方面。这就要求基层工作者应把对民众的情绪疏导融入日常工作中,在思想上、言语上、情绪上与民众融为一体,把情怀体现在行动上。在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同时,不仅要关注群众的利益,也要关注群众的情绪。涉疫事件发生之后,面对部分不明真相或缺乏理性的民众,法理之外需多一点人情和耐心。(三)注重“网格化管理”中的服务性各地基层通过“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网格化管理”紧紧扭住城乡社区防控和患者救治这两个关键,使我国迅速取得战疫胜利。然而疫情防控的“网格化管理”也普遍存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关门堵路过度防疫等问题。局部疫情暴发期间, “团购菜”高价低质、非疫疾病购药难、居民外出购物难等舆情层出不穷。2021 年 12 月下旬西安市新冠肺炎疫情局部暴发,一些疫情封闭管控区域市民吃菜难、学生考试难、特殊人群就医购药难等问题频上“热搜”。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网格化管理”中服务与管理这两者并未有机统一。服务与管理是社会治理的两项基本任务。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由于各界对疫情认识不足、准备不够,基层硬核式网格防控虽屡受诟病,然而也有着一定的现实性。随着对疫情认识加深、社会物质储备完备,忽视服务的硬

 青年记者·2022年2月下78新闻实践核防控难获民众认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社区“网格化管理”应从管控为主转向服务、管理二者相结合,寓防控管理于防疫服务之中。(四)从“一事一议”转向建章立制当前我国疫情向好态势得到巩固,防疫也从应急转向常态,然而疫情风险始终存在,难以预料的局部反复成为大概率事件。与之伴生的涉疫舆情爆发的时间、地点、缘由也更加难以预知,基层工作者单凭经验难以研判。这也就意味着在精细化网格管理之外,基层也应对涉疫舆情建章立制治理。目前基层应对涉疫舆情主要是“一事一议”,其治理逻辑是将涉疫舆情视为偶发性议题。舆情爆发之后进行应急处置,一方面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另一方面,使用多元力量对网络上各类观点进行正向引导。然而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涉疫舆情聚焦的大多是民众日常生活中的经常性议题。如果处理欠妥,极易陷入事件发生—及时处置—事件再发生—再及时处置的恶性循环,消解着民众对基层治理的信心。唯有从制度和规则层面进行应对,才能根本上预防或引导涉疫舆情,避免出现跟着舆情跑的情况。这就要求基层对舆情工作设置专员、配套资金,建立日常舆情工作机制。通过加强舆情监测、强化舆情研判、做好舆情预警等来掌握涉疫舆情工作的主动权、管理权与话语权。(五)提升基层工作者的新媒介素养情感安全缺失下民众情绪表达更为肆意、激烈,在获得更多关注的同时,也通过网络“围观的力量”使得许多问题得到重视并加以解决。然而民众情绪化表达的肆意,也使得舆论中充斥着偏激的观点、牢骚的怪话、虚假的言论,滋长着社会负性心态。涉疫舆情引起全网围观的同时,各地基层工作的信任度、配合度、积极性也备受影响。这就要求基层工作者具有正确理解、识别和使用新媒体的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素养,即新媒介素养 [13] 。然而必须承认的是,当前基层工作者的新媒介素养常滞后于现实工作的需要,其中还存在着城乡鸿沟。有关部门的涉疫指示在各城乡社区的理解中、执行中也时常走样变形。在向上级报告、沟通,等待上级指示的过程中,极易错过事件发生之初最佳引导时间。亟待通过业务培训、社会教育等方式提升基层工作者普遍的新媒介素养,使他们知晓新媒体技术、理解新媒体传播规律、懂得新媒体沟通技巧,进而在第一时间发现可能导致负面舆情的暗礁。结

 语随着疫情防控从应急转向常态,与之伴生的涉疫舆情也会在一定时期内反复出现,成为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经常性议题”,这就要求基层对该阶段舆情工作的复杂性有充分的认识。通过研究本文认为,社会疏离持续下民众“情感安全”降低、 “事实传播”让位于“情绪传播”、网络在场对防疫疏漏的放大、舆情工作机制尚不完备等问题,是当前基层涉疫舆情工作中的难点。鉴于此,基层涉疫舆情工作应在解决民众关注的问题、推进正义制度安排的基础上,加强对民众负性情绪的疏导、注重“网格化管理”中的服务性以及提升基层工作者的新媒介素养等方式补齐涉疫舆情工作中的短板,进而提升民众对基层治理的满意度、信任感。【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自组织传播视角下网络突发事件的情绪感染机制研究”(编号 :21Q23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突发事件中恐慌性谣言的网络情绪传播及应对研究”(编号 :20YJC860041)阶段性成果】参考文献 :[1]10 天 23 地,南京疫情是如何扩散全国的 [EB/OL], (2021-08-02).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3843237.[2] 丁元竹 . 社会疏离助推公共服务供给方式重构 [J]. 中共中央党校( 国家行政学院 ) 学报,2020,24(05):106-114.[3]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中国政府网 .http://www.gov.cn/xinwen/2020-05/08/content_5509965.htm.[4] 郭景萍 . 社会公共安全视野下的情感安全调控 [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38(02):87-90.[5] 胡江伟 . 微博公共情绪传播及其管理研究 [D]....

篇三:浅谈如何化解疫情防控中的负面舆论

11 卷第 6 期2020 年 03 月Vol.11 No.6March

 20203基金项目:

 本论文为重庆市社科规划重大委托项目“网络文化安全战略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9WT01;重庆市社科规划重点委托项目“重庆市区县融媒体中心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9WT02疫情防控舆论引导和舆情应对的案例分析与反思殷 俊 罗平宇 周 游(重庆工商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 400067)摘  要:2019年12月1日,在武汉出现了我国新冠肺炎的第一个病例,新冠肺炎在短短的1个多月里快速扩散,成为了席卷全国的新型流行传染病。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媒介组织作为各方发声的渠道,在引导舆论走向中起着主体作用;国家及政府组织作为舆情应对的主体,在疏导舆情、解决矛盾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新冠肺炎暴发及传播速度极快,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疫情发展情况牵动人心,引发舆论热议。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坚持科学舆论引导、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至关重要,不仅有利于疫情信息的高效准确传播,而且是推进疫情防控工作、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通过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案例梳理与案例分析,总结舆论引导与舆情应对的得失,为今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生产活动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关键词:疫情防控;舆论引导;舆情应对;案例分析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6-0003-07一、疫情防控中舆论引导与舆情应对案例概要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不同主体充分运用新兴媒体,通过网络平台精准、高效地发布防控信息,契合了移动网络时代下人们碎片化、可视化的阅读习惯,[1]使得舆论引导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为及时控制疫情、疏导负面情绪、巩固舆论阵地等作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媒介技术应用的背后依然存在着媒介素养发展步伐落后、相关信息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此次疫情中,正面与负面的热点事件均有。在正面舆论引导案例中,可将此次疫情中的舆论引导分为:宣传方式多样类,运用多平台、多呈现方式的案例繁多;信息发布即时准确类,如疫情暴发初期,钟南山院士的“居家隔离”“口罩能有效过滤大部分病菌”的指示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全面传播,有效避免了疫情的进一步恶化;媒介与专业组织合作类,使专业的医疗平台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澎湃新闻、微博、抖音、微信等提供更加专业的疫情信息服务。疫情期间,热点事件不断,无论是专业性、即时性,还是覆盖度、整体的舆论引导,都呈现了许多进步与发展的新特点。此次疫情中,大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极高,网络空间中关于新冠肺炎的舆论话题数量不断增长,基于热点话题产生的舆论漩涡需得到正确积极的引导,但在众多的舆论引导中,还存在做得不足的舆论引导。负面舆论引导大致可分为:部分信息发布者专业性不足,存在加速发酵舆论负面情绪的情况;信息交换出现偏差,信息不对称理论最早来源于经济学和市场经济,而信息交换偏差在信息传播中的存在则相当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在市场经济中的存在;部分辟谣存在核实不周、发布延误、信息不明的情况。公共突发卫生事件中舆论引导必不可少,舆情应对也不可或缺。网络空间中关于新冠肺炎的舆论话题数量不断增长,其中难免会有负面的舆论,给社会公共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正确地引导舆论和积极地应对舆情成为了疫情防控的题中应有之义。此次疫情中,舆情应对的主要呈现为有求必应、贯彻以人为本原则、宣传国家正面行为、塑造强国形象、发展融媒体、打通“最后一公里”、宣传正能量、建设精神文明等。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正面舆情虽然始终占据着主战场,但负面舆情也不能忽视。在新冠肺炎舆情应对中,有一些地区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官方信息披露不及时,一些地方上的官方信息一度处在传播链的末端,被动回应;二是官方信息交换不对等,网络上一些信息与事实不合、与情理不合,回应前后不一等。三是官方信息不全面,对于疫情期间一些难以回答和比较敏感的问题,个别官员不直面问题,而是选择性逃避。根据主体不同,可从政府层面、社会公共机构层面以及媒体层面3个层面梳理案例。3个主体在此次疫情应对中均有得失,基于此,我们应该通过深刻剖析正面典型事例,总结此次舆情应对工作中的优秀经验,加以传承和发扬。对于负面案例,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吸取教训,从而推动我国舆情应对与治理建设。去中心化的网络特点使个人变成都能发声的节点,网络舆论、舆情在实践中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与挑战。[2] 本文旨在通过对此次新冠疫情的案例梳理与案例分析,总结舆论引导与舆情应对的得失,为今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生产活动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二、疫情防控中正面舆论引导案例分析(一)舆论引导方式多元,动态化呈现主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大众对信息的获取欲有明显的增强,原因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大众个人息息相关,涉及大众的自身利益。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直播、短视频、Vlog 以及数据可视化等以不同的表现形式与传播特点,更好地满足了大众对信息获取的需要。例如在网络上热度高涨的武汉本地人拍摄的Vlog,从大众角度展示了疫情第一线的情况;又如封面新闻上线的“30秒频道”,契合了碎片化创作与阅读的时代趋势,用30秒短视频激发人民拍客深度参与;各种亚文化社区,如 B 站,为抗击肺炎开辟了专题,全天不间断为用户提供疫情消息。笔者选取《人民战“疫”》作为主要案例,分析此次疫情中舆论引导的优点。《人民战“疫”》作为全国第一档以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为主题的网络直播节目,在2020年1月24日便已经

  4本刊特稿上线,上线时间早,覆盖全国75家媒体,其中有不少是县级融媒体,更好地使报道深入基层。同时251家平台参与直播,覆盖广度与纵深得到了较好的保障。《人民战“疫”》主要采用直播的形式,播出特别直播节目。截至2020年2月24日,共播放特别直播节目31场,总时长高达2580分钟;共直播中央省区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133场,联动平台达到251家。单期最高播放量达到2000万,并且累计超过5亿人次观看。微博的“全民战疫”话题阅读次数达到12.3亿,讨论次数38.1万,一个月内,最高阅读量单日达到1亿。(如图1所示)图1  “全民战疫”话题热度图从数据上来看,此档节目的收视率、曝光率十分之高,用直播作为主要形式,以动态化可视化的呈现形式,顺应了5G 时代的传播特性。其用直播贯穿疫情的各个领域,真实地再现了一线抗疫的情况,极大地满足了大众对相关信息的获取需要。从内容上看,《人民战“疫”》在直播中,不仅限于对一线的现场报道,中间还穿插与疾控专家对话、与政府官员对接信息以及直播口罩工厂生产。从疾控专业领域解答大众疑惑,从官方渠道传达政务决策,从生产领域稳定民心。视频直播将疫情防控的情况更加直接与真实地展现在大众面前,可视化与动态化的直播画面相比单一的文本更具有说服力与感染力。《人民战“疫”》在舆论引导中,精准地把握了网络平台的特性,大量连续的报道充分展示了疫情防控的工作,对话专业人士将正确的信息传达给大众,积极地引导了大众的言论与焦点。(二)高频次多渠道传播,信息传达即时有效公共突发卫生事件中,信息的传播速度深刻地影响着大众的行为倾向。在疫情暴发初期,大众对新冠肺炎的情绪多为恐惧、茫然,或者不以为意居多。结合清博舆情的情绪变化统计(如图2所示),我们可以看到主要为恐惧情绪。在此期间,媒体正确的防控疫情信息通报,成为了大众获取防疫知识并采取措施的主要途径。在疫情暴发初期,钟南山院士迅速提出“大众居家隔离,口罩能过滤大部分病菌”的建议。在微博中,从“居家隔离注意事项”的实时热度中可以发现在2020年2月10日热度达到最高点(如图3所示),即疫情暴发初期,大众对如何防控疫情处于信息急剧获取阶段,在极短时间内该话题热度下降,表明大众已经获取极其有用的信息。对应在疫情的防控中,即全国人民绝大部分都采用了正确的做法,有效遏制了疫情的扩散。可以看出从2月9日到2月21日,人们的恐惧情绪得到了很好的缓解,快速正确的舆论引导对大众情绪的宣泄与走向发挥了重要作用。图 2  情绪走向图(清博大数据)图 3  居家隔离注意事项热度图(微博)笔者选取“新冠病毒已突变”的热点话题作为案例进行分析。该消息由中国科研团队在2020年3月4日发送,旨在正确地通报病毒现状,让大众提高警惕,不可松懈。根据清博舆情的数据统计,从2020年3月3日到3月6日,共有事件相关信息3万多条。整体来看,中性信息最多,总计21495条,占比56.25%。从情感分布图中可以看出负面占比仅有9.2%(如图4所示),但考虑到该话题本身的消极性质,负面情绪占比应更高。由于发布迅速,此话题破除了之前网络中病毒进化至第五第六代的谣言,所以在大众中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负面情绪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图 4  情绪占比图(清博大数据)根据媒体构成分析,微博、微信、APP 三者占据了信息传播的主流,占比总计达到79.3%,仅微博该话题当日之内阅读量就高达1300万。论坛报刊等虽占比较小,但媒体数量较多,渠道涵盖受众广泛,传播的频次与渠道得到了有效保证。(如图5所示)

  第 11 卷第 6 期2020 年 03 月Vol.11 No.6March

 20205图 5  媒体分析(清博大数据)此次疫情中,及时辟谣对积极引导舆论起到了重要作用。微博、腾讯等平台专门开辟了辟谣专题,微博每日定时推送辟谣信息,通过官方账号推送至每个用户的账号,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谣言的扩散。腾讯更是很早就开通了新冠肺炎实时辟谣平台。此次疫情中,各大媒介组织、平台结合医疗卫生系统的专业人士,在辟谣方面的努力卓有成效,这在以往的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中是有所欠缺的。借助微博、微信等平台,辟谣主体不再仅限于官方媒体与专业媒介机构,许多大众利用自身可以获取的信息,也在开展个人的辟谣行动。2020年1月24日,网友“魔女小稀”在微博平台发布视频,在视频中称武汉某医院尸体无人处理,该信息迅速在网络中传播,并造成了恶劣影响。但在当日晚上,有许多网友对视频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并列出了证据,同样迅速在微博上扩散。在1月25日早上,共青团中央的微博官方号正式发布辟谣信息,大众的自我辟谣也是这次疫情中值得关注的现象。(三)媒介组织与专业化机构合作,权威信息引导舆论在大众日益追求信息透明的趋势下,此次疫情中不同的媒介组织与专业的疾控主体合作,发布权威信息,并制作疫情地图,使疫情有关信息更加透明化,对正确引导舆论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图 6  丁香医生疫情地图(微信平台)笔者选取微信与丁香医生合作创建的疫情地图为例。(如图6所示)截至2020年3月6日,丁香医生疫情地图累计浏览次数达到28亿。确诊、疑似、重症等数据在更新的同时也会标明与昨日数据的对比,信息透明度十分之高。在疫情地图中,分别表示现存确诊与累计确诊,极大地方便了大众对相关信息的获取。除地图之外,还将疫情变化做成了趋势图,可视化动态化呈现数据、趋势,相关信息走向一目了然。在该疫情信息平台上,除了大数据的实时统计,还开辟了疾病知识、实时播报以及辟谣等模块。丁香医生将疫情防控相关信息聚合在一个平台上,一方面降低了大众获取相关信息的成本,另一方面,结合丁香医生本身医疗卫生平台特性,传播更加专业、准确的信息,有效地引导了舆论走向,疾病知识等模块说明了疫情防控的重要做法与有效抑制路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众对疫情的恐惧情绪,以更加理性的思维影响大众的行为倾向。舆论引导本就是破除网络谣言的另一把“利器”,在此次疫情中,舆论引导的地位尤其重要。由最开始的简单的信息传递,到后来的主动辟谣、开辟辟谣专区,腾讯旗下的丁香园医生小程序团队率先走上了辟谣的道路。2020年春节期间,丁香园医生小程序就开始了24小时实时更新的“每日辟谣”板块,冲在了主动辟谣的第一线。随后,从2月7日开始,新浪微博的微博小秘书私信助手也开始了每日更新的主动性“微博辟谣重要信息汇总”推送。疫情当前,腾讯、新浪两家互联网公司冲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与国家一同举起防疫阻击战中前行的航标灯,维护舆论环境的稳定,他们站在网络谣言对立面的坚定立场上,突显了舆论引导的重要意义。此举也在呼吁众多意见领袖主动抵制未被信息源头控制者或当事人证实的网络言论,共建严峻疫情挑战下的稳定舆论环境。三、疫情防控中负面舆论引导案例分析(一)信息发布者的专业性不足企业的信息发布行为在信息传播的渠道中看似扮演着微不足道的一环,其作为信源的可靠性也并未得到高度的认可。但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企业的信息传播间接地造成了没有被预料到的影响。2020年1月27日,道恩集团公众号首次发文——《口罩告急!道恩股份的熔喷专用料不涨价,敞开供给》。文章明确表示,作为口罩原料——熔喷料的生产商,道恩集团正满负荷生产,全力保障口罩的原料供应。1月27日之前,民众对新冠病毒的严重程度的认知,并没有达到抢购口罩和消毒液的地步。1月28日、29日,道恩集团微信公众号两次接连发文,文章题目及内容都是对口罩原材料充足的判断。道恩集团在公众号的发声,主观上来看是在表明公司作为优秀民企的抗疫信心,彰显了公司的社会责任感。但道恩集团仅仅从主观上审核并发出了这些文章,并没有从客观上判断此次信息传播的后续影响。1月27日至2月2日,道恩股份在其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多次回...

推荐访问:浅谈如何化解疫情防控中的负面舆论 疫情 浅谈 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