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创新工作室简介7篇

时间:2022-10-27 15:55:05 来源:网友投稿

创新工作室简介7篇创新工作室简介 创新工作室方案-创新工作室思路和方法一、 指导思想 创建“某某创新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要以贯彻落实集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创新工作室简介7篇,供大家参考。

创新工作室简介7篇

篇一:创新工作室简介

工作室方案- 创新工作室思路和方法 一、

 指导思想

  创建“某某创新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要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以及科技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推进公司科技产业发展为目标,以实施公司科技创新战略为出发点,以提高电气员工自主创新意识和技术业务水平为工作重心。开展创建“王胜创新工作室”,总结推广工作室的成功经验,带动公司广大职工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高新技术,培养职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创优能力、创业能力,依靠技术创新,攻克难关、降低成本、扩大品种、提高质量,促进科学技术的转化,引导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性地工作,实现个人与公司的共同发展。

 二、

 总体目标

 (一)围绕降低成本、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安全生产等主题,组织开展技术攻关、管理创新、科学研究等活动,推广普及先进的创新理念、技术和方法,解决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的技术发展瓶颈,促进企业科技进步。

 (二)充分发挥不同专业、不同岗位技术技能人才的自身优势,将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相结合,加强成员间的技术交流与协作;通过师带徒、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等形式,带动行业或专业技术技能素质水平的提高,最大限度地影响和带动广大职工提升技术技能水平,培养企业发展所急需的各方面人才。

 (三)做好工作室先进经验推广和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工作,每年应向技术中心上报至少 1-2 项可用于推广的创新成果,包括专利、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获得省市级及以上级别的经济技术创新成果(含 QC、合理化建议等)、科技进步奖、典型经验等。

 三、

 组织机构

 工作室组织机构见下图。

 领导组( 公司领导层 )“ ***1 1 ” 创新工作室专家组( ***1 1 , ***2 2 ,,, 技术领导层 )信息化创新工作小组(成员)自动化创新工作小组成套电气创新工作小组(成员)

 (成员)

 四、

 工作职责

 创新工作室”是针对解决生产实践中电气专业方面的工作重点、难点,为公司培养电气专业方面的人才而组织起来的。工作室工作职责如下:

 (一)围绕工作主题开展相应课题,带领团队学习相关知识、进行技术攻关,解决公司难题。

 (二)注重创新成果的转化、推广应用与申报工作,发挥创新成果的经济效益。

 (三)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培养技术创新人才。

 (四)规范团队管理,建立日常管理档案。

 五、

 工作实施流程

 工作室实施流程见下图.

 负责人:***1专业工种技术人员技术推广 创新攻关 日常培训定期立项攻关解决工作难题技术工艺改进创新成果运用成果技术宣传技术专利申报技能人员培训流动课程车间名师带徒 (一)创新攻关的具体实施流程 1.选择课题 1)课题的来源有两种:(1)由负责人组织工作室全体成员开会启发、动员本工作室的成员积极参加讨论,课题可以由负责人选定,也可由工作室成员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创新点,主动申请。(2)各部门的负责人,是岗位创新的第一责任人,部门员工只要提出创意,部门负责人经初步认定后,可向技术中心提出申请,邀请创新工作室技术人员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讨论研究。

 2)课题要在所涉及的主题中选择。

 3)每月工作室至少有一个课题,可多个课题并行。

 2.确立课题 1)确立课题遵循“易实现、有成效、共性强”的原则。一般选择容易实现、成效显著并尽量是一些共性的问题为好;持续时间长、难度大的课题可分多个小课题,统一安排、逐步实现、稳步前进。

 2)预估实现课题的过程,若需要其他部门派人参加,可向技术中心提出申请,由技术中心组织相关技术部门,组建技术攻关联合小组,共同开展工作。

 3.确定课题负责人 1)一课题一负责人,可根据需要设立分组长,一般组长总数不超过 2 人。

 2)课题负责人完成课题相关技术、知识的培训工作。

 3)当工作室只有一个课题时,一般由工作室负责人担任课题负责人。

 4.课题立项申请 1)课题负责人组织课题成员讨论并制定课题开展计划、进程安排、要达成的目标、所需资金等,并填写课题立项申请表,提交技术中心评审立项。

 2)工作室负责人就可行性、可能的推广效益、预算的合理性等对课题立项申请进行初步评审,在课题立项申请表上填写评审意见并签字后上报到技术中心,技术中心组织公司相关技术专家对立项可行性作进一步审核。

 3)通过立项审核后,课题负责人带领团队开展创新工作。

 附表 1:创新工作室”课题立项申请表 5.活动登记 课题负责人每周登记课题进展情况,工作室负责人需建立项目的日常档案,记录每个项目开展过程中学习、培训、成果转化推广等内容,将每月创新项目纳入档案管理。每年年初提交工作计划,年底完成工作总结。

 (二)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和评审工作具体实施流程 1.每各项目结束,由课题负责人整理项目创新成果,并将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2.课题负责人负责撰写科技成果项目申报表,并附创新成果的实物、样品照片、图纸(复印件)或采纳部门对其经济效益的评价证明等以上形式之一,整理汇总,定期将申报表、汇总表纸质文件、电子版报至技术中心。

 3.技术中心负责组织评审专家及时对科技创新成果予进行评定。特别优秀的项目成果,应优先推荐参加上级科技成果的评选,并做好专利申请工作。

 4.经评定的科技项目成果,工作室需整理创新成果材料,提交办公室,通过 “科技创新成果展”等网络平台,发布工作室技术创新成果,加速实现成果共享、落地转化。

 5.按照工作计划,工作室负责人要确保每年至少完成 2 项创新成果,包括专利、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获得省市级及以上级别的经济技术创新成果(含 QC、合理化建议等)、科技进步奖、典型经验等,并能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

 附表 2:创新工作室”科技成果申报表 (三)日常培训工作的具体实施流程 1.工作室负责人每季度为工作室全体队员开展一次相关技术培训,每年进行一次考试(或者根据当年工作安排,参与公司的“技术比武”考试),并将培训记录、考试结果交由技术中心存档保存。

 2.每个课题组内的培训,课题负责人可根据情况,自行安排培训次数和时间。但不能和季度的全体培训相冲突。

 3.定期邀请高校或其他兄弟单位的技术专家来公司进行培训。

 (四)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流程 1.制定工作室的日常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并制作标牌,悬挂于工作室办公地点。确保工作室标志明显、场所固定、设施齐全、组建团队、制度完善、经费到账、台账详实。

 2.倡导全员参与创新活动,建立便捷的课题申报流程。企业员工只需找出岗位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意,其它工作如确立课题、填立项申请表、评定等一系列工作,均可上报到工作室技术人员处,由其负责完成。

 3.工作室负责人在工作中,要注重工作室创新文化建设,营造工作室的创新氛围,建设一个“素质高、技术精、创新意识强”的团队。在工作前阶段,根据团队特点,提出工作室的创新文化精神、理念、目标,经上级部门审核批准,可制作挂牌,放置于工作室办公地点。

 4.办公室做好工作室技术成果的经验分享、典型案例宣传工作,增大创新工作室在公司、集团、社会上的影响力。

 六、

 考核管理与激励机制

 (一)考勤办法 工作室考勤办法按《公司员工考勤制度》实施。

 (二)创新成果评审办法 由主管领导担任组长,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组成 10 人以上(含 10 人)的认定小组,依据评审标准,在项目完成后一个月内进行现场评审;如果课题没有评定成功,必须给员工一个合理的解释,反馈给员工,如有异议,申报人可以提出复议,在评定过程中,确保评定的公平、公正性。

 附件 3:创新工作室”创新成果评审标准 (三)奖惩办法

 1.工作室创新成果在上报至公司科协的同时可参与科技成果的上报。

 5.公司科协负责对“创新工作室”的日常监督。对工作室活动流于形式、没有创新成果的创新小组,管理部门将予以通报,直至取消。

 6.工作室公开发布的创新成果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不良行为或严重违反本管理办法且造成不良影响的,管理部门将立即予以摘牌取消,追回全部支持经费,并予以通报。

 (四)激励机制 为鼓励电气公司全员参与创新活动,营造公司创新文化氛围,特制订以下激励办法:

 1.凡经评定成功的创新课题,都以原创人的名字命名,制作命名创新牌板,悬挂在今后创新成果的使用现场。若课题由多人讨论得出,可根据贡献程度的大小,确定主要原创人和辅助原创人,并以主要创始人的名字命名,辅助创始人可在标牌上注明。

 2.公司将根据项目创新成果完成情况,开展创新成果推广会,把当阶段认定的创新成果的应用推广,作为下阶段各单位的重点工作,下发通知专题安排。在应用推广验收时,着重检查项目的推广应用情况,并严格考核,奖罚兑现。确保创新项目能及时地全面推广。

 3.每年召开一次表彰大会,评出创新员工、创新能手、创新明星、创新状元,并向公司申报相关荣誉,让创新人员受到尊重、增强自信。

 附件 1 :

 公司“王胜创新工作室”课题立项申请表

 课题名称

 课题负责人 姓名

 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

 从事岗位

 职称

 其他参与人

 课题描述(包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课题实现过程所需的场所、技术支持、活动经费,成果推广应用情况)

  开展计划 时间 工作计划

  工作室负责人评审意见

  签字:

  公司评审意见

 (盖章)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附件 2:

 公司“王胜创新工作室”创新成果申报表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创 新 成 果 名

  称

 开始时间

 完成时间

 是否获得 专利 是()

 否()

 专利号

 是否发表 论文 是()

 否()

 论文名

 学术期刊

 作者排序

 是否获得省 市级及以上 级别奖励 经济技术创新成果(含 QC、合理化建议)

 ()

 科技进步奖

  ()

 典型经验

  ()

 其他

  申 报 者 姓

  名

 性

  别

 年龄

 文化程度

 从事岗位

 职称

 在活动中所占地位

 其他参与人姓名

 工作室负责人 鉴定意见

 (工作室负责人签示)

 所在部门评选等级及推荐上报意见

 (部门负责人签示)

 公 司 评 审 意 见

  (公司盖章)

 备注:本表务必由实际工作完成人填写。

 项

  目

  情

  况 项目来源 A、大唐集团公司

 B、大唐国际公司

 C、本单位委托

  D、其它单位委托 E、自选

 F、其他(

 )

 项目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效果

 (可另附纸)

 所使用的科学技术原理

 自主创新点

 开发和应用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

 应用和推广程度

 经济和社会效益及测算依据

 技术推广前景

 综合得分 (由部门评审组填写)

 附件 3:

 公司“王胜创新工作室”创新成果评审标准

 评价指标 评价程度及说明(指标分值) 名称 含义 一、科技含量 是指成果所使用技术的科技含量高低,是否获得专利。

 1 很高 科技含量很高,取得国家专科授权(20 分) 2 高 已经申请专利,并得到受理。(15 分) 3 比较高 采用行业先进技术,贴近生产实际。(13 分) 4 一般 凭生产实践中的经验。(11 分) 二、自主创新程度 是指利用科学知识和原理,在产品、工艺和材料等方面自主创新技术所占的比重。

 1 很高 全部为自主创新技术。(20 分) 2 高 大 部 分 为自 主 创 新技术。(15分) 3 较高 组合式创新技术不少于 2个。(10 分) 4 一般 组合式创新技术少于 2个。(8 分) 三、难易和复杂程度 是指成果在研究、开发和应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的难度和复杂程度。

 1 高 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是前人所没有且多学科交叉 的 。

 (10分) 2 较高 所 采 用 的方 法 和 手段 是 前 人所没有的。(8 分) 3 一般 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是在现有基础上有所改进的。(6 分) 4 较低 所采用方法和手段基本上是现有技术的。(4 分) 四、应用和推广程度 是指成果在企业和社会推广应用的情况 1 高 已推广应用到全行业乃至 行 业 以外。(20 分) 2 较高 在 二 级 企业 范 围 内已 推 广 应用。(18 分) 3 一般 已推广应用于本企业或部门。(16 分) 4 较低 仅有样品,但有潜在推广价值。(14 分) 五、经济和社会效益 是指成果的应用所取得的直接、间接经济效益,或在安全、环境、生态、资源等保护与合理利用,提高职工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防灾、减灾,提高管理水平等方面所取得的社会效益。

 1 很大 经济效益≥100 万元; 或社会效益显 著 。

 (30分) 2 较大 经 济 效 益在 50~100万元之间; 或 社 会 效益 较 大 。(25 分) 3 一般 经济效益在10~50 万元之间; 或社会效益一般。(20 分) 4 较小 经济效益小于 10 万元; 或社会效益较小。(15 分) 注:满分 100 分,项目评审将依据上表各指标的综合得分优选。

 个人工作业务总结 个人工作业务总结 本人于 2009 年 7 月进入新疆中正鑫磊地矿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前身为“西安中正矿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测量技术工作,至今已有三年。

 在这宝贵的三年时间里,我边工作、边学习测绘相专业书籍,遇到不懂得问题积极的请教工程师们,在他们耐心的教授和指导下,我的专业知识水平得到了很到的提高,并在实地测量工作中加以运用、总结,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积极的参与技术培训学习,加速自身知识的不断更新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测绘技术人员。

 在这三年中,在公司各领导及同事的帮助带领下,按照岗位职责要求和行为规范,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完成了领导所交给的各项工作,在思想觉...

篇二:创新工作室简介

工作室事迹材料(精品多篇)

 ** 公司 创新工作室事迹材料 1 创新是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企业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型的人才,不断地去引导、启发和挖掘全员的创新潜力,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中公交通监理咨询河南有限公司项目监理部创新工作室,在市总工会、区总工会和公司工会等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于 2014 年设立,经过了一年的不断探索,创新工作室已逐步走上正轨,现将中公交通监理公司创新工作室的基本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随着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变化,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升级,在企业的发展中,人员技术素质起到关键性作用,企业的发展最根本离不开科技管理的创新,创新就是效益。在经济技术创新的基础上,中公交通监理咨询河南有限公司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引进新技术、新工艺等,指导承包商施工。

 自创建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为保证创新工作室工作的正常开展,公司特成立以公司董事长**,副总经理**为副组长,机关各部门和各项目监理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完善了内部软件及硬件设备,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办公桌椅等办公用品。同时修订了公司原有的《学习和培训制度》,建立健全《创新工作室管理制度》、《创新工作室考核制度》、《创新工作室激励制度》,

 近期又按照创新、提升、充实、完善的思路对日常工作运转制度进行全面修订和完善。

 二、组建模式及管理机制 建设目的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工作需求为导向,以项目建设为纽带,以专业创新为主体,建设以学习、研究、培训、创新为主要目的的工作室,展示职工技能,提高职工专业技术水平。

 管理机制:通过创新工作室发挥项目监理部的专业综合优势,围绕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重点、关键点,开展技术攻关、技术革新和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活动。公司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科研经费,用于人员培训、学习和考察与绩效奖励。提高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骨干的学习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为推动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

 三、主要成绩 (一)技术创新方面 一是 S308 冢沁线新建沁河大桥,上部结构的现浇混凝土连续箱梁为“挂篮施工”,在我市公路系统首次采用的一种施工工艺。该工艺的优点:是在施工条件受限或桥梁的跨径过大,无法用机械架梁时使用。无需搭设落地支架,无需大型起重与运输机具等,只需要一对行走的挂篮,即可形成移动的空中支架,减

 少了安全隐患。由于 S308 冢沁线新建沁河大桥施工条件受限,地下水流不断,为保证施工安全,减少施工过程中安全隐患,经过我们监理人员与施工单位的不懈努力,一次次的试验,终于在上部结构的施工中实现现浇混凝土连续箱梁“挂篮施工”,既保证了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又按期完成了施工任务。

 二是 S104 郑常线改建工程在第一合同段首次采用公路路面基层冷再生施工技术,此技术在焦作市公路工程老路改造过程中首次使用。就地冷再生技术是一种利用既有路面材料,在常温环境下将旧有路面铳刨打碎,按照设计级配加入一定量的稳定剂(如水泥、石灰等)和添加齐 I」,然后一次拌和铺筑的施工技术。与传统的旧路改建施工方法相比,就地冷再生技术不仅能够将产生翻浆、车辙、裂缝等病害的旧有路面全部拆除,还能够节约原材料,缩短工期,对交通影响较小,节约资金,同时能够充分的利用废料,保护环境。与传统的施工相比较,可节约成本 40%-50%真正做到了利用原有路面废旧材料,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道路质量的目的。S104郑常线改建工程第一合同段使用冷再生基层施工5.7万平方米,节约资金 100 余万元。

 三是 S104 郑常线改建工程在第二合同段 2 号跨郑焦晋高速 公路立交桥施工过程中,经公司创新工作室副组长李青山同志向业主建议,大胆采用了钢筋接头机械连接工艺,并一直坚持在施

 工现场指导承包商施工。钢筋机械连接工艺具有接头强度高于钢筋母材、速度比电焊快 5 倍、无污染、节省钢材等优点。

 接头连接处的强度经试验室检测要比以往焊接接头的强度高,而且能大规模量化生产与检测,使施工质量最大限度的避免受到人为操作因素的影响,每加工一吨钢筋能节约成本 50-60 元左右。在S104 郑常线改建工程 2 号跨郑焦晋高速公路立交桥施工过程中,使用钢筋约 5200 余吨,仅采用钢筋接头机械连接工艺加工钢筋就节约资金 30 余万元。

 (二)、管理创新方面 管理是一个单位工作展开和正常运转的必须前提,管理办法措施的创新,才能提升有效地管理。科学确定管理理念和目标,明确管理内容和方向,中公交通监理公司始终坚持以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确立提升监理、检测服务意识,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为目标,强化管理,规范行为。

 一是留住人、用好人、引进人,改善职工队伍结构。中公交通监理咨询河南有限公司现有职工 120 人,其中教授级高级 工程师2人,高级工程师15人,工程师50余人,拥有交通部监理工程师资格65人、交通部试验检测工程师资格22人。公司所有工作人员文化水均是大专以上学历。曾荣获省优秀监理企业,省级青年文明号、山西省高速公路建设先进集体,市交通系统先进集体、焦作市重点项目劳动竞赛先进班组等荣誉称号。近两年内发表论文

 30 余篇,在中国知网和中国万方数据库均能检索到。科研成果 4项,黄河下游二级悬河近期治理工程二期可行性研究报告,荣获河南省优质测绘工程(成果)一等奖;驻马店市中心城区及宿鸭湖湿地保护区 1:1000 航测数字化地形图测绘荣获河南省优质测绘工程成果一等奖;高性能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研究与工程应用,荣获焦作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机制砂粉煤灰混凝土及其在结构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荣获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

 二是建立了监理业务工作督导机制。由于公司项目监理点分散、点多、线长、高级监理人员紧张。为解决这一矛盾,公司特抽调工作经验丰富技术顾问、行管丰富人员组成督导小组,由公司副总经理带队,月末为考核小组,日常为督导小组,一班人马两项任务。督导人员每月至少二十余次在监理项目部巡查,帮助总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协助项目总监开展监理部行政管理。这一措施的实施,最大限度发挥了骨干的作用,解决了高效监理人员的不足,减少了公司管理成本。

 三是加强和改善项目监理部建设和管理,公司项目监理部从一个宿舍门牌到各类的上墙图表,都严格按照河南省普通干线公路建设管理标准化管理指南进行建设,每个房间和办公室都安装有空调,改善了工作环境,为加强管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倡导节约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等,公司实行电费包干制度,车辆用油包干制度,由公司统一转账,定车定量。2014 年的各项费用较往年开支均大幅下降。

 四、下步工作计划 坚持以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 贯彻落实公司的各项工作部署,以加快转变经营方式为主线,持续实施多元化发展的战略举措,突出安全生产中心,围绕加快公司发展步伐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两个重点,振奋精神,用心做事,拉高标杆,创新管理,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成果转化率,解决制约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的发展瓶颈,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下一步工作开展重点 1、在施工中不断的引进新工艺、新技术等,在保证工程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做好成本控制,对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进行有效地管理和监理。

 2、鼓励和支持职工多参加高层次、高规格的技术交流会议、论坛或培训的参与力度,提升公司人员的创新意识,调动其主动性,逐步培养成主动学习,主动更新知识结构的意识,构建学习型企业。

 3、完善考核评价办法,引入竞争机制,实施优胜劣汰,并且公司内部公布考核结果,激发其荣辱感,促进和巩固职工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4、强化创新宣传和培训工作力度,引领职工广泛参与创新活动,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创新热情,营造更为浓厚的创新氛围。

 20**年 10 月 26 日 料 劳模创新工作室汇报材料 2 2

  张永洁劳模创新工作室主要从事金属切削加工探讨及cnc加工推进的改善,以提高冷加工生产的效率为重心,工作室自 20XX 年 8 月创建至今已有 3 年,长久以来,我们通过学习、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冷加工技术和经验,将经过实践、梳理和总结后的先进操作方法和加工技术推广至行业内部,同时负责数控编程人员集中管理及培养,提供指导、培训等技术支撑,推进和推广金属切削加工工艺及刀具应用的研究。

  为充分发挥劳模在企业创新中的示范引领和帮、扶、带、教作用,将个人的先进经验转化为群体的技能优势,工作室把在技术、生产中遇到和解决的疑难问题进行总结,形成相关标准,从而带动了工作室成员整体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工作室在开展工作的同时,还不忘丰富员工们的精神世界,以书为友,以书会友,点燃智慧,照耀人生,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充分分配好我们的时间,把工作和生活完美的结合起来,在工会的指导下我工作室于今年的5月至6月中旬举办了以“阅读.积淀.升华”为主题的读书活动;本次活动主要培养职工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职工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同时对职工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职工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职工们在阅读过程中有感而发,结合自身的工作、生活写

 出了许多优秀的读书笔记,为做到“我运动,我健康,我工作,我快乐”,在开展读书活动的过程中间,工作室还组织成员员于三勤生态园举办了真人 cs 拓展训练,在工作与读书之余,让他们贴近自然,放松心情,通过拓展训练与书本中的内容有机的结合,增强团队意识,促进团队协作,使他们团结互爱,缩短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同时也净化了他们的精神世界,为面对以后的工作与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次读书活动,共有 19 名成员写作了读后感,其中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

  工作室为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成员搭建了创新平台,使许多的创新成果在劳模工作室孵化完成,并获得了多项专利,在去年我部门主要申报了 5 项专利,今年共有两项专利获得授权,分别是:1.“机械加工红外线直线找正器”;2.内螺纹数控铣削自动程序编程软件;有三项获得了发明专利申请受理,分别是:

  1.“重型工件平移装置”;2.“一种重型零件扭曲变形消除法”;3.“一种重型零件弯曲变形消除法”,同时我工作室在 20XX 年完成了《大型轧机牌坊高效自动化加工》这一项目,曾获得过常州市职工科技创新奖一等奖,今年,该项目又在全省职工十大科技创新成果的评比中获得了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虽然工作室取得一些成果,但我们的工作仍存在着许多不足和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仍将充分利用劳模工作室的这个平台,进一步完善劳模工作室的创建机制,不断开拓创新活动,全面

 提升 cnc 能力!

 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 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纪实 3

 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

  —— 国网上饶供电分公司余接永劳模创新工作室纪实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国网上饶供电分公司,活跃着这样一支以“敢于创新,善于攻关”闻名于公司系统的队伍,有人说这是一支年青的队伍,30 名成员平均年龄 35 岁,有人说这是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其中有研究生 5 名、本科生 16 名、专科生 6 名,有人说这是一支硕果累累的队伍,几年来,他们共研发创新成果 116项,获国家专利项目 15 项,这就是“余接永劳模创新工作室”。自20XX 年 9 月工作室成立以来,涌现出一大批岗位标兵、创新能手和专业技术人才。如今的“余接永劳模创新工作室”代表的不仅是精湛技术、创新精品、应用成果,更是一种不畏艰难、勇于攀登、追求卓越的劳模精神。

  勇挑重担,亮剑技术创新

  作为工作室带头人的余接永,1990 年毕业于上海电力学院。二十多年来,他从一名基层班员做起,凭借着勤奋好学、刻苦钻研,逐步成长为公司技术骨干,并担任了运维检修部主任的职务,与电

 力生产结下了不解之缘。

  熟悉余接永的人都知道,他最大的特点是有一双善于从工作中发现创新亮点的眼睛,几年来,他组织实施创新项目达 10 余项,个人获得国家专利 7 项。其中变电站装拆接地线升降机荣获“国家电网公司职工技术创新优秀成果三等奖”和江西省电力公司群众创新“一等奖”;折叠式绝缘杆耐压试验支架的研制荣获“江西省第三十三次

  质量管理小组代表大会 Qc 成果一等奖”。而他本人也在经过层层筛选和考试,他成功入选,成为国家电网公司十大专业领军人才。余接永同志在创新管理中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本着“发现问题就是进步,解决问题就是创新”的理念,把科研创新与安全生产、解决事故隐患、工器具改进、工艺流程改善、技术攻关等公司生产焦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积极开展班组“五小”创新和 Qc 活动,20XX-20XX 年度,他所在变电检修分公司,共有 92 项五小创新项目荣获国网上饶供电分公司创新项目优秀成果奖。

  建章立制,夯实创新基石

  在开展创新工作中,上饶公司把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和职工“五小”创新活动相结合,用“五有”引领规范运作,即“有先进人物领衔,由劳模担任工作室负责人;有固定工作场所,具备创新活动所需的设备设施;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约束和规范创新工作;有创新团队,吸收各级专业技术人才;有攻关项目,定期开展技术攻关、课题研究;有创新成果,每年至少有 1 项得到上级单位奖励的成果”。由此,工作室开始围绕电网运行、供电服务等领域开展技术攻

 关,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创新活力。

  建立了“公司统一领导、劳模引领负责、成员分组实施”的运行机制和“一、二、三、四、五”工作格局,实现了创新活动的稳步、有序推进。

  一是完善一套机制。进一步完善了职工“五小...

篇三:创新工作室简介

ldquo; 3+2 ”模式青年创新工作室建设案例

  摘要: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青年员工是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的前列,成为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生力军和突击队,XX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号召,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创新工作载体、强化组织保障、优化运行机制,创建了“3+2”模式青年创新工作室,着力打造具有特色化的青年创新创效活动阵地和交流平台,有效激发了青年员工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潜能,培养了一批素质高、能力强、作风优的骨干员工。“青年创新工作室”已成为了 XX 公司创新技术的“试验田”、成果转化的“孵化器”、队伍建设“推进器”、文化建设“催化剂”,为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基础支撑和坚强保障。

 一、实施背景

 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而青年是推动创新的生力军和突击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新时代呼喊青年要有新担当、新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全球发展方式转变形成历史交汇,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创造新产业、催生新业态。我国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确立为核心战略,加快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各领域,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加快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

 青年一代正处在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新时代。青年是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的前列。近年来,公司将促进青年员工立足岗位、创新创效、建功立业作为企业共青团工作的主攻方向,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号召,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创新工作载体、强化组织保障、优化运行机制,创建了青年创新工作室,构建具有特色化的青年创新创效活动阵地和交流平台,有效激发了青年员工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潜能,将“青年创新工作室”打造成为创新技术的“试验田”、成果转化的“孵化器”、队伍建设“推进器”、文化建设“催化剂”,为公司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基础支撑和坚强保障。

 公司在推进“青年创新工作室”建设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一是业务链完整的产业基础为青年创新创造提供“试验田”。二是体系健全的科研基础为青年创新创造成果转化提供“孵化器”。三是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为青年创新创

 造工作提供“推进器”。公司人员结构具有梯队合理、年轻化、高知化、专业化等特点,为“青年创新工作室”队伍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人才基础。四是团结奋进的企业文化为青年创新创造工作提供“催化剂”。公司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强企的发展理念,充分利用专家团队资源,最大程度发挥专家团队的带头作用,激发全体员工的创造力,打造一流科研团队,更好地为科研产业发展和员工成才成长服务,有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主要做法

 (一)“青年创新工作室”的实施方案 1.目标: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培育一批创新人才,服务企业创新创效,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原则:鼓励创新、开放合作、协同融合、注重实效、共赢发展。

 3.定位:广大青年员工创新技术的“试验田”、成果转化的“孵化器”、队伍建设“推进器”、文化建设“催化剂”。

 4.工作宗旨:以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为手段,以科学管理为纽带,以“创新、创优、创效、创先”为目的,广泛动员青年员工投身创新学习与创造实践,为提高企业的科研引领力、产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而进行系统性创新活动。

 5.工作策略:聚合各方资源、发挥各自优势,组建了由公司分管领导牵头,市场、研发、生产、工程及安质等业务部门共同参与的“青年创新工作室”的组织保障系统,配置固定的工作场所,投入专项经费,给予创新工作室在管理、技术、人力、物力、财力等全方位的支持。以有利于创新、创造、创效、创优为导向,畅通了青年员工科研立项到成果转化的渠道,建立长效的运行机制,促进青年员工创新创造工作室有力、有序、有恒、有效发展。

 (二)“青年创新工作室”“3+2”创新工作模式 1.“3”即三种创新 (1)组织创新:丰富人员结构,开展双创双提升活动 一方面,横向采用“固定+流动”双层人员结构的团队组建方式,将工作室人员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固定人员,这些人员由团总支负责选拔出的在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技术改造、管理创新等方面有业务专长和专业理论水平的青年员工组成,专家团队技术水平深厚,负责项目研发规划和技术难题攻关。另一部分是流动人员,该人员来自于新项目的发起者或者根据项目需求临时借调的人员,以及参与相关项目的实习生。纵向根据阶段性工作安排计划及成员工作岗位的区别,将十余名工作组成员划分为多个创新小组。根据不同的项目进行相应调整,既有针对性又保持了人员交流上的灵活性,在实际工作中特别适用,保证了创新团队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力量,形成传承发展、接续创新的良好局面。

 另一方面,加强结对帮扶,与公司“劳模创新工作群”、“党员服务队”、“党员突击队”联动,强化党团共建,推动更大范围的协同创新、融合创新。建

 立劳动模范、领军人才、业务专家与青年员工“线上线下”双重结对帮扶模式,在科研生产一线为青年创新团队选配日常固定的导师,强化面对面、一对一指导,开设青年创新交流网上论坛,要求师徒在线“一对多”结对指导,推进“互联网+”模式学习,双管齐下、双线发力,共同完成科研项目和工程技术研究。

 (2)机制创新:配套完善机制,确保运行高效 创新工作室建立了一个常态化的创新工作机制。工作室根据企业生产一线际需求而确定攻关项目,按需要有时会同时进行多个项目的攻关活动。因此,为了确保创新工作高效执行,在过程中实行标准化建设和精细化管理,强化激励考核,建立了项目立项、组织攻关、结项评审、成果推广与表彰四个阶段。

 首先项目立项。工作室项目来源有两个,一是各部门员工在工作实际中,发现的需要解决的研发或者工程难题,由创新工作室提供硬件平台和脑力支持,和项目发起者一起攻克难题。二是由工作室的技术专家结合工作实际和公司未来发展规划,提出项目课题,然后按照工作室的正常工作流程,开展项目攻关。在工作室内部,把未立项的项目称为“创新点子”,“创新点子”要成为正式的“创新项目”,需要通过创新工作室的技术专家团队评估。

 其次组织攻关。“创新点子”成为正式的“创新项目”后,按照专业特长和员工意愿,考虑由一人或几人承担技术攻关,必要时与相关联的项目一起开展联合攻关工作,项目开展过程严格按照项目管理相关要求进行。技术专家团队对攻关活动给予全过程指导,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开展培训、交流、座谈、研讨等活动,并对创新项目及时做好建档、跟踪、评估、转化工作;并积极协调、解决在项目攻关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再次结项评审。由团总支联合本单位相关职能部门、技术专家成立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对各类青年创新创效项目开展项目审查、项目验收、成果鉴定等技术性工作,对创新成果的技术性能、应用价值和取得的成果提出评审意见,帮助解决技术性难题,并在专业技术上给项目小组以具体指导。

 最后成果运用。通过实施“项目责任制”、“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等激励机制,使青年员工由被动执行者转化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主人翁。将青年创新工作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人才,作为各类人才的后备军,与青年员工的职业发展和岗位晋级挂钩,于此同时,再对其创新创造创新成果给予精神鼓励、物质奖励。每年底,公司团总支会同相关部门对优秀项目进行表彰。活动设创新创效一、二、三等奖若干,获得一等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同时被授予公司“青年岗位能手”称号,优先推荐至上一级部门评奖。

 (3)服务创新:全方位支撑,不断优化完善服务保障体系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公司创新工作方式,全方位加强对青年创新工作室的硬件支持及服务保障,不断优化完善创新工作模式。一方面强化基础资源的硬支撑。每年投入专项资金,不断完善硬件设施,配备计算机、投影等设备,夯实工

 作室创建基础(见图 1);另一方面持续优化服务保障模式,从工作到生活,从成长到成才,注重各个环节的引导和帮扶。比如,在项目攻关关键期,有些员工由于任务重、时间紧,往往顾不上家庭,公司团总支充分利用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伍,提出“你为企业克难关,企业为你解烦忧”的口号,为项目攻关组成员提供工作和生活的帮助志愿服务,让员工可以全心全力的投入到创新工作中去,同时也增进了员工之间的感情,增强集体主义荣誉感和归属感。

 2.“2”即两种结合 (1)与中心业务相结合 将青年创新工作室的“创新、创优、创效、创先”活动全面融入中心工作,紧扣企业经营及发展的实际需求,以价值创造为导向,务实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创造,推进技术领先和产业化落地,形成产、学、研、用良性互动的可持续工作模式。

 公司为青年创新工作室开辟科研立项“绿色通道”,一方面结合年度生产经营任务,通过“金点子”征集、合理化建议、头脑风暴等汇总在生产研发工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依托工作室专家团队,组织工作室成员开展项目攻关活动,同时做好结项、评审和表彰。另一方面,在重大工程项目实施时,依托工作室相关成员组成临时攻关团队,专项专攻,为项目实施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2)与员工成长相结合 一是吸纳新生力量,实现技术传承。企业要持续发展,其核心是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青年员工队伍,所以公司一直高度重视新员工的培养工作,并与青年创新工作室的系列活动结合起来,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帮助新员工一方面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本职岗位工作和业务流程,快速融入集体,另一方面引导广大青年新员工的积极参与创新创造实践,为创新工作室注入新生力量,促进工作室可持续发展。

 二是开展业务培训与岗位比武,提高员工技术素养。依托“青年创新工场”、“Monday Talk”课堂(见图 2),根据实践基地创建水平和整体功能,结合职工技术水平实际情况,分层次、有重点、有目的地组织开展职工技术培训活动。同时,结合不同阶段青年创新工作室的建设内容,在培训的基础上进行以实践操作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比武(见图 3),在锻炼队伍的同时检验创新工作室在提高职工实践操作水平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是展示职工风采,激发创新动力。工作室作为广大职工创新交流的重要平台,工作区域有别普通的办公场所,在场地硬件设施上进行了周全的设置,不仅配备了书架、投影、会议桌椅、绿植等工作基本设备,还利用墙面对工作室成员及其专业成果进行了简介,部分员工积极昂扬的工作风貌也得到展示。

 此外,工作室着重强调对创新项目的展示,在主要墙面设置“研讨白板区”、“论文资料区”、“项目进度区”及“新闻公示区”。各个板块功能不

 一,主要方便工作室成员技术及工作方法上的交流,督促项目进度,展示创新成果,促进员工创新热情。作为职工创新的土壤,创新能力工作室采取开放式出入模式,随时为创新工作提供的便利,吸引更多的职工加入创新队伍。

 三、实施效果

 介绍本单位创新实施卓越绩效模式所取得的效果,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青年创新工作室”创建以来,一直不断完善和提高,做到组织健全、工作规范、作用明显、员工信赖,达到了“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培育一批创新人才,服务企业创新创效,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创建目标。将“青年创新工作室”打造成了广大青年员工创新技术的“试验田”、成果转化的“孵化器”、队伍建设“推进器”、文化建设“催化剂”,成为群众性创新活动的大舞台。

 (一)人才培养 “青年创新工作室”影响力不断扩大,在公司青年员工中形成了“创新促成长、创新求发展”的氛围,引导青年员工正确理解了创新内涵,把握了创新实质,拉近创新与实际工作的距离,显著提升了青年员工队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了一批创新性人才,激发了广大青年员工的创新活力。

 (二)科技成果 “青年创新工作室”通过技术创新,创造优质产品,保持技术领先,取得了一批批优异成果。

 (三)产业成果 青年员工在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示范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篇四:创新工作室简介

21.06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C封面策划over彭彦军、乔军创新工作室:精耕细作 精益求精彭彦军、乔军创新工作室主要创新工作方向为变电专业领域。作为扎根基层岗位的创新基地,彭彦军、乔军创新工作室定位于创新项目研发、技能人才培养、管理精益提升及团队文化建设,以减少客户停电时间和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为总突破口,以管理精益为创新目标,实现工作室全面发展和不断提升。工作室以“劳模典范、党员引领、工匠传承、精益管理”为指导思想,以“人才、创新、发展”的管理思路开展各项工作,潜心培育一支融科学、研究、实践于一体的学习型、创新型团队,着力打造一个“业绩优秀,品牌优异”的创新基地。工作室以工匠精神为引领,以“精业” “传承” “创新”为支撑,以“创新项目研发” “技能人才培养” “管理精益提升”“团队文化建设”四个维度为抓手,不断提高精益化管理水平,夯实安全生产,助力公司实现“两精两优、国际一流”发展战略。工匠精神强化人才培养彭彦军、乔军创新工作室组织班组员工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多次在南方电网公司、广西电网公司技能竞赛中斩获佳绩。2019年桂林市继电保护竞赛,工作室成员获个人特等奖、一等奖,2018年南方电网公司“精益杯”变电检修竞赛,工作室成员张晓辉获团体二等奖、个人二等奖。工作室成员董海亮获广西电网公司团体一等奖、个人二等奖,2015年获“南方电网公司‘安康杯’变电隔离开关检修竞赛”个人三等奖。工作室通过“两带”提升员工综合素质。一是“师带徒”,在提升员工技能技术、提高职业道德、规范作业行为方面,班组将“传帮带”工作落到实处。在一教、一学、一夸中注重人才培养。二是技能专家带队伍,大力发扬技能专家的技术引领、技能传递工作,工作室负责人南网一级技能专家彭彦军、二级技能专家周泽民等成员手把手教学,邀请柳州对口专业专家进行授课,建立技能专家库,充分发挥彭彦军、乔军劳模创新工作室、匠才创客空间、检修加工车间的支撑作用,资源共享,基础共建,以强带弱。党员先锋筑牢战斗阵地彭彦军、乔军创新工作室成员中党员占比83.3%,通过“党员先锋工作室” “党员先锋队”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等活动载体,工作室党员同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推进精益化管理、创新创效活动中筑牢战斗阵地,其中,工作室91%成果由党员主持和参与。工作室指导基层班组建立班组党群“比一比”指标展板,以月度积分公开的方式督促党员在关键时刻亮身份,作表率,努力营造“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良好工作氛围。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充分激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文 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桂林供电局 王 璐案例南方电网公司广西桂林供电局彭彦军、乔军创新工作室成立于 2013年 6 月,2015 年 9 月被授予自治区劳模创新工作室,2020年12月被授予全国示范性工作室,是南网5家“国字号”工作室之一。工作室现有成员39人,正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该工作室培养出南方电网公司一级技能专家2人、二级技能专家2人、三级技能专家2人、助理级专家5人、高级技师15人、技师 8人。因技能水平高,其中 3 人走向中层干部岗位,5 人走向管理专责岗位。工作室成立以来,完成创新成果 96 项,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45个,获国家、行业、系统内各类荣誉一百多项。创新成果填补了多项行业内空白。2020年底,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第三批“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荣誉称号。工作室 简 介24

 2021.06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工作室成员利用无尘检修车间圆满完成设备解体检修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员成为班组技术技能发展的扛旗人。技术创新助力企业发展彭彦军、乔军创新工作室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工作部署,通过开展技术攻关、改造、发明、革新等科学研究活动,解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实践中的各方面难题,通过新技术、新手段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电力服务。工作室研发的《一种可拆装的无尘检修车间》在广西电网公司推广,解决SF6设备,油设备,电缆头制作等工作因环境限制,不能现场开展检修的技术难题,降低了返厂或者返回维修车间进行维修的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无尘车间技术原理:采用简易式可拆卸车间,内部配置除湿,空气净化,防静电,颗粒度检测,除尘等系统,统一操作面板,内部环境完全满足生产厂家灭弧室检修车间的要求,车间采用透明玻璃,外面可以看到内部检修情况,骨架采用加强龙骨,抗风等级大于5级,每年节约检修成本千万元。研制的《梅花触指夹紧力测试装置》在南方电网公司推广,该成果解决了梅花触指夹紧力现场无法测试的技术难题,目前,10千伏断路器,GIS设备的梅花触指夹紧力均是由生产厂家计算获得,对于现场运行设备因触指弹簧疲劳造成夹紧力不足,引起设备烧坏等故障目前无法判断。梅花触指夹紧力测试仪是通过压力传感器配测试模具,对测量出来的弹簧压力进行计算,获得出厂压力,进行比较,判断触弹簧指是否疲劳,从而避免梅花触指发热造成设备故障,该项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工作室坚持“创新工作要常态,常态工作要创新”的思维,把创新工作与安全工作、检修维护、日常管理结合起来,特别注重人才培养。通过区域联动、部门结对子及“走出去”等一系列活动,提升员工职业素质;通过定期厂企交流、培训,提升员工技能水平;最终将职工锻炼成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发展前景好的新时代工匠,成就一个复合型的全面团队。下一步,工作室成员会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续创新,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持续改进。把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与劳动竞赛、技能比武紧密结合,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载体,组织开展专业技能竞赛,充分调动和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技能竞赛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充分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在技术创新、技术改造上的引领作用,广泛开展技术攻关、技术革新等活动,切实解决平时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提高工作效率。在充分发挥工作室自身资源优势的基础上,鼓励成员积极参加各项技能竞赛,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CPEM▲工作室成员聚在一起开展技术攻关25

篇五:创新工作室简介

dquo;* 创业工作室”建设 实施 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深入贯彻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把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举措,特提出成立该*创新创业工作室。

 二、主要目标

  通过实施*创新创业工作室的建设,促进本专业把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树立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

 三、 机构组成 *创新创业工作室直接关联学院*、*、*等专业,业务关系挂靠在*系,具体工作由相关教研室及专业指导老师、辅导员负责,通过工作室的学生来实施。

 结构组成及人员情况如下:

 主

 任:* 副 主 任:* 指导老师:* 联络教师:* 学

 生:* 四、建设规划

  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工作室将探索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基地内本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内容融入专业教学主渠道,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为重点,探索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

 养人才模式。改革教学管理,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改革实验实践教学,加强综合性实践科目设计和应用,支持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验、创业计划和创业模拟活动。改革考试方法,注重学习过程考查和学生能力评价,培养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爱好和思辨力。

 2. 建立具有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 工作室将探索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专业系列课程,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课程体系,突出专业特色,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设置要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要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评价改革。应把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作为课程开设,同时组织建设与创新教育有关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等课程,以及与创业教育有关的项目管理、企业管理、风险投资等课程。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努力加强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教材建设,编写出适用和有特色的高质量教材。

 3 . 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体系 工作室将探索构建所属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参与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的训练体系。创新训练项目学生个人或团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创业训练项目是学生团队,在教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4 . 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工作室将在学院的支持下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与社会行业的创新创业实践。积极从社会各界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作为兼职教师,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从教学考核、职称评定、培训培养、经费支持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实训和交流,不断提高教师教学研究与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水平。

 5. 创设鼓励创新创业的多元平台 工作室将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学术交流平台,通过举办各类竞赛、讲座、论坛、俱乐部、学术刊物、模拟实践等方式,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体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支持学生参加校内外学术会议,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交流经验、展示成果、共享资源的机会。将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成果有机结合,积极创造条件对创新创业活动中涌现的优秀创业项目进行孵化,切实扶持一批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定期组织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交流会、座谈会、调研活动,总结交流创新创业教育经验,推广创新创业教育优秀成果,组织编写创新创业教育先进经验材料汇编和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集等。

 五、支持和保障

  1 .组织与制度保障

 本创新工作室直接归属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的领导,并在学院主管院长的领导下、在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的指导下对工作室进行建设,要建立健全教学、财务、人事、就业、科研、团委、大学科技园等部门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协调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配套政策,明确分工,切实加大人员、场地、经费投入,将工作室的日常管理工作纳入教学管理体系,形成长效机制。在学院的统一领导下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和推动实施,不断加强内涵建设,逐步发展壮大。

  2 .经费保障

  在学院提供的经费支持下,工作室还将根据其业务范围努力多渠道地筹措经费,确保工作室建设和各项活动所需的费用,保障工作室的正常运转。

 3 .条件保 障

  相关的实验教学中心和实验室要向工作室的学生提供实验场地和实验仪器设备,为工作室的学生提供技术、场地、政策、管理等支持和创业孵化服务。同时,要拓宽思路,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建设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实习基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参加创新创业体验与实践。

 六、近期工作

 1. 工作室获批后,将尽快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管理体系; 2. 本学期与社联及电子科技社合作,举办一次电子技能竞赛。

 七、组织实施

  1. 工作室建设 工作室根据申报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做好挂牌、计划执行、经费使用等工作;

 工作室的工作地点:*。

 2. 检查验收 建设期间,工作室开展内部的建设规划中期检查; 建设期满,接受上级部门对工作室开展的评估验收。

篇六:创新工作室简介

dquo;*创新工作室”申报材料 ——中国*厂 地处沙漠北缘戈壁深处的*二厂,隶属于中国***分公司,是中国*第一大*厂。2013 年,该厂计划完成原油产量 349 万吨,生产产值达上百亿元。近年来,该厂以“资源第一”为中心,结合*企业比学赶帮超劳动竞赛和“五小”、“金点子”等活动,在推动“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以及践行“人才工程为经济增效”理念的背景下,以“技师创新工作室”为龙头的多个“技术创新工作室”在创新创效工作中成绩斐然,在中国*股份公司的节能工作评比中获得上游板块第四名的佳绩,同时荣获二十余项中*先进革新与改造奖、**分公司“十五科技进步先进集体”、“科技创新先进单位”等荣誉九十余项,“有悬挂装置”“稠油力举升装置”等多项国家专利,充分发挥了高技能人才在企业中的领军作用,为*厂降本增效与*工艺革新提供了不竭的动力。该厂*一队“*工作室”就是这样群体中的一个杰出代表。

 “*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即确立了“学习、培训、研究、创新”的四大功能,以“产研结合、自主创新”为宗旨,以“强化人才培养,带动技能提升,提高经济效益和推进技术进步”为目标,以“创新驱动、价值优化;瞄准产量、提升效益;服务现场、破解难题”为工作理念,紧紧围绕原油生产任务目标,依托平台优势,发挥群体智慧,针对各项制约生产的难题、重点和关键点,开展立

 项攻关等创新创效活动,成为促进*工艺技术创新的平台、培育**专业化人才成长的摇篮,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助推器,形成了生产研究创新一体化工作格局,累计创造经济效多万元,为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搭建活动平台,形成生产研究创新一体化工作格局 *是该队高级*技师,曾获得“中*青年岗位能手”称号等众多荣誉和多项革新成果奖励。该队年产原油超百万吨,是集团公司蝉联四届的“金牌*队”,以*命名的工作室于 2009 年 10 月挂牌成立,配备了专门的活动场所,依托*厂功能齐全、涵盖了整个*工作程序的培训研修基地开展各项工作。工作室现有成员 15 名,其中*高级技师 1 名,*技师 2 名,工段长、维修班长、巡井班长、安全员共11 名,*工程师 1 名。

 该队把“*工作室”开展的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做为推动原油上产、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工作来抓,根据上产实际,突出创新工作室活动的群众性和实效性,形成“立项—评估—奖励”的管理模式,建立起一整套的组织、引导、评价、激励机制,吸引优秀职工积极参与,形成以精英为主导的生产、研究、创新一体化工作格局。在摸索中不断完善、健全工作室章程,先后出台《创新工作室规章制度》、《工作室工作理念》、《工作室组织机构》、《创新成果流程图》、《奖励机制及办法》等,在活动室通过《历年成果展板》及成果实物展柜等见证工作室的成长过程。厂工会多次到现场查看指导创新工作室活动开展情况,并拨发专项资金用于构建部

 分设备和基础设施,制订了《年度资金预算管理计划》,极大调动了工作室成员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积极性。

 二、锐意攻坚克难,搭建*工艺技术创新的平台 随着*的不断开发,原油开采难度越来越大,新的*工艺将不断应用,新的问题不断出现。“*工作室”紧紧围绕影响安全生产、制约经济效益提升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开展技术攻关、技术革新和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活动,先后成立了《电泵管理 QC 小组》、《设备管理 QC 小组》、《生产运行管理 QC 小组》、《安全与防护QC 小组》以及《注水、注气管理 QC 小组》等多个小组,解决问题,截至目前,针对 300 余件疑难问题,成功解决 268 件,问题解决率达到 89%;进行技术攻关计划完成 34 项,课题提出组要计划提出 27项创新课题。2012 年“临改造技术”荣获“2012 年**分公司改善经营管理项目一等奖”,累年节约生产成本 450 万元。“井水流程改造技术”荣获“2012 年**分公司改善经营管理项目二等奖”,年节约生产成本 326 万元。截至目前,该工作室已累计完成创新技术 16项,其中《高压自线标定器》专利技术 1 项,改善经营项目 4 个,实用性工具 10 件,井控专用装置 2 种,实现成果转化 16 项,成果利用率达到 100%,平均年节约生产成本 1500 万元,为*的上产及快速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达到了降本增效、节能减排的目的。

 三、造就英才辈出,培育*专业人才成长的摇篮 长期以来,工作室注重员工培训和成长,在开展创新创效的同时肩负着人才培养的使命,努力提高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骨干的学

 习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为推动企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工保障。近年来,工作室结合生产需求,针对不同授课对象先后编写完成《岗位练兵培训制度》、《新员工岗前培训》、《电潜泵井的日常管理及操作》、《抽油机井的日常管理及操作》、《技能比武操作项目考点要素》、《机械制图培训》等标准 PPT 培训课件数十种,并完成 DV 拍摄《*工种操作视频集》,通过“模拟仿训练法”、“岗位实地培训法”及案例讲解,为新员工的岗前教育及参赛选手赛前辅导起到积极作用。依托工作室该队每周定期组织工作室成员讲课;每月召开一次“导师带徒”考核,提高员工现场操作技能;每年进行两次技术比武锻炼、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对每月理论、实操、井控考试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截至目前累计培训新分学生、技能比武选手、高技能人才、代运行队伍人员等 2000 余人次。在 2011年第三届分公司职业技能竞赛取得个人第二名的好成绩,2012 年*厂技能比武中包揽前 5 名,同时获得团体第一;2013 年公司第届技能比武取得个人三等奖。多年来已累计培养*技师 2 名,高技能人才7名,副科级干部5名,在分公司基层单位人才培养方面名列前茅。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促进了原油的安全生产和效益最大化,2012年该队在绩效考核中全厂排名第一,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

 四、注重专利申请和成果转换,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助推器 工作室树立创新成果保护的价值观念和推广应用的效益观念,对创新成果的推广更加重视,最大化体现创新的价值和意义。制定了《创新成果推广制度》、《技术成果保密制度》,提升自我产权

 保护意识,有序进行推广和应用。2013 年 6 月完成罐区“高压自标定装置”的研发,已报技术专利,并在多个罐区进行推广应用,年节约外送标定费用 68 万元;“高压转变径法兰”创新,已报分公司技术创新成果项目,该创新主要解决了悬挂器密封失效后的井控隐患,规避了作业风险,创新价值无法估量,意义重大。截止目前该工作室已申报专利 1 项《高在线标定器》,待申报专利 1 项《高压转法兰》。

 通过“*创新工作室”的创新建设,广大员工实现了“四好四争”:

 一是当好笃学好钻的建设者,争当善于学习的知识型员工; 二是当好革新创新的创造者,争当降本增效的效益型员工; 三是当好先进工艺的领跑者,争当一专多能的智能型员工; 四是当好扎根大漠的拓荒者,争当敬业奉献的事业型员工。

 在“*创新工作室”的影响带动下,该厂多个技师工作室的创新创效工作水平得到持续提升,加入到工作室这个平台上的优秀员工辐射面更加广泛,使集体的智慧得到充分发挥,为*企业的高效低碳发展注入了澎湃的动力。

篇七:创新工作室简介

兰劳模创新工作室 沙夕兰劳模创新工作室简介沙夕兰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于 2011 年 4 月, 现有专业技术人员 30 人, 主要从事港口机械设备新产品的研发设计、 新技术的运用与产品技术改进工作。

 沙夕兰同志 1989 年参加工作, 并开始从事港口机械产品研发设计, 她在港机设计制造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我国港机事业发展与技术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由她主持开发设计的 40t 煤炭带斗门机, 创下了国内卸煤机带斗门机吨位之最, 研发的 28t 木片带斗门机填补了世界港机行业的空白, 使南京港机成为国内最大的门机、 带斗门机制造企业。

 自 2003 年被南京市授予“劳动模范”称号以来, 她先后主持承担新产品开发 15 项, 15 项成果均获得南京港科技成果进步奖, 并培养了 9 名青年技术骨干, 继续为工厂持续发展作贡献, 2011 年 3 月被推荐为江苏省 “劳动模范”。沙夕兰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设立, 将进一步发挥劳模引领示范作用, 激发工作室成员创新创造热情, 共同推动南京港机跨越发展。

 沙夕兰劳模创新工作室职责1、 围绕年度工厂发展目标、 明确产品研发、 技术创新等攻关项目。

 2、 及时了解和掌握前瞻性、 新技术、 新产品、 新工艺等技术情报, 及时收集用户港机设备新技术需求信息。

 3、 集中组织工作室成员开展技术攻关、 科技创新活动, 明确目标任务。

 4、 围绕技改攻关项目组织开展交流、 研讨、 合理化建议等活动, 集思广益, 培育集体凝聚力, 形成富有战斗力的团队。

 5、 发挥劳模示范带头作用, 组织和带领全体人员为工厂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争做贡献。

 6、 自觉接受工厂领导和集团工会工作部的业务指导。

 沙夕兰劳模创新工作室攻关创新活动办法1、 工作室每季度开展集中攻关活动 1-2 次,平时根据课题研究内容和技术需要, 不定期对新产品开发、 技术攻关工作进行交流研讨。

 2、 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室全体人员会议, 对技术攻关课题进展情况通报。

 3、 实行集中与分组相结合, 各小组围绕工作室目标, 自行组织开展技术攻关、 技术创新、 技术革新和技能培训等活动。

 4、 前瞻性研究新材料、 新技术、 新工艺和新设备在港机制造上开发和应用, 由工作室统一组织相关人员开展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

 5、 工作室要经常开展团队学习活动, 积极引导青年技术人员参与技术创新、 应用和技术攻关活动, 大力培养技术骨干, 促进成员间互相学习, 共同提高。

 6、 每半年对工作室攻关创新项目进行一次总结分析, 对下半年工作进行计划安排, 并组织技术骨干经验交流。

 7、 年终对工作室活动内容进行全面总结, 提出来年工作思路及打算。

 8、 及时记录活动台账, 保持活动资料完整。

 沙夕兰劳模创新工作室管理制度劳模创新工作室是弘扬劳模精神、 进行产品创新技术攻关的场所, 为保证工作室各项工作正常运行, 特制订以下制度, 希望工作室全体人员严格执行。

 1、 忠于团队, 履行责任, 遵章守纪, 乐于助人, 大公无私, 严格管理, 严于律己, 严格执行工厂各项规章制度,维护团队声誉及利益。

 2、 工作室成员除完成工作室分配的任务外, 还必须认真完成工厂分派的各项工作任务, 不得拒绝、 推脱和延迟完成工作任务。

 3、 工作室成员之间要互相协作, 发现问题互相提醒, 时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4、 工作室成员之间需要以礼相待, 对他人热情有礼, 并耐心帮助生产一线解决遇到的技术难题。

 5、 工作室所开展的各项工作, 必须做好活动记录。

 对于各种技术资料, 必须按要求严格存档。

 6、 工作室活动经费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出审批, 确保用于技术攻关、 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支出。

  沙夕兰劳模创新工作室宗旨 发挥劳模引领作用, 弘扬劳模精神, 打造南京港机品牌, 团结和带领创新工作室全体人员加速新产品研发、 推进技术革新, 积极运用新技术、 新工艺, 为工厂发展发挥光和热。

 沙夕兰劳模创新工作室活动记录(一)

 活动主题 成立 32t50m 大跨距轨道龙门吊研发小组 参加人员 秦玉华、 沙夕兰、 朱仪、 肖雄、 李权、 饶来庆、 刘伟、 万锦旗 活动时间

 201 1 年 5 月 9 日

 活动地点 技术部实验室

 备

 注

  会议(活动)

 记录:

 经认真投标, 我厂以技术和商务优势获得江苏江阴港港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台 MN32t-50m 大跨距龙门起重机, 并于 201 1 年 4 月 1 2 日签订了制造合同,4 月 27 日经营部下达了开工通知, 科室在董厂长指导下, 将总体方案进行了反复论证, 最终统一了龙门吊方案。

 经科室安排决定, 即日起成立机械以肖雄为主、 电气以饶来庆为主的研发施工小组, 具体分工如下:

 肖

 雄:

 总体、 起升、 小车行走、 大车锚定、 拖缆、 卷筒等 万锦旗:

 主梁(包括门拱、 梯子平台)

 、 小车顶棚(包括电动葫芦)

 李

 权:

 小车架、 柔性腿 刘

 伟:

 刚性腿(包括梯子平台)

 、 下横梁 朱

 仪:

 大车行走

 秦部长要求:

 本项目为新产品, 第一次设计制造大跨距龙门吊, 开发大跨距本是工作室攻关创新项目远期目标之一, 江阴港给了我们这个提前实现的机会,我们要牢牢把住。

 本项目要求 9 月 1 0 前交付, 7 月 31 日要出厂, 时间紧任务重, 5 月 1 8 日审图, 6 月 1 0 日前必须下图, 机电配套件提前下达, 为采购赢得时间。

 我们这个小组均为精兵强将, 大家继续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 一鼓作气,打好攻关这一仗。

  沙夕兰劳模创新工作室活动记录(二)

 活动主题 MN32t50m 大跨距龙门吊设计审查会 参加人员 董厂长、 秦玉华、 朱仪、 肖雄、 李权、 饶来庆、 经营部方茂林、 江阴港用户杨格、 胡悦、 申耀南 活动时间

 201 1 年 5 月 1 8 日

 活动地点 港机厂三楼会议室 备

 注 见附件:

 会议纪要

 会议(活动)

 记录:

 通过 1 0 天的准备工作, 江阴港用户杨总一行以及经营部门在港机厂三楼会议室, 对 MN32t50m 大跨距龙门吊总体设计方案进行了审查, 会上项目主管肖雄对龙门吊的设计进行了 介绍, 用户以及港机厂技术厂长董厂长、 经营部方部长对设计方案提出了 有益的意见, 通过讨论, 对原有参数进行了合理的调整, 明确了相关接口问题。

 最后形成了会议纪要。

 沙夕兰劳模创新工作室活动记录(三)

 活动主题 八方 MQ4045 门座起重机施工设计交流会 参加人员 秦玉华、 沙夕兰、 朱仪、 路强、 孙敏芳、 李洪民、 关添海、 李雪华、 谢绍南 活动时间

 201 1 年 5 月 20 日

 活动地点 技术部实验室 备

 注

 会议(活动)

 记录:

 201 0 年 1 2 月 1 6 日我厂与唐山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 4 台 40t45m 门机, 这是我厂 40t 四连杆门机中幅度要求最大的机型, 用户的需要就是我们创新的动力。

 我们在接到经营部开工通知后即着手从四连杆找点开始开发设计, 并根据参数要求进行了电机、 减速箱等配套件的选型计算, 初步方案在 201 1 年 1 月1 1 日通过用户审定通过, 201 1 年 2 月 40t45m 门机的总体方案基本确定, 同时组织了 7 个人的攻关小组, 进行各部件的设计, 3 月 28 日完成了施工图纸。

 201 1 年 2 月 1 6 日我厂与福建八方港口发展有限公司又签订了 3 台 40t45m门机, 3 月 1 8 日进行了初步设计审查。

 5 月 1 1 日完成了最终设计审查。

 今天的会议主要是总结唐山 40t 设计成果, 结合 1 1 日审查纪要, 部署八方设计思路。会上统一思想, 在结构件优化设计的基础上, 分别做好两个工程不同需求的机构及相关要求设计, 尤其是八方移动漏斗的设计, 要进一步优化方案, 降低自重,节能降耗, 在 6 月 1 0 日前要完成全部设计, 并保证设计质量。

  沙夕兰劳模创新工作室活动记录(六)

 活动主题 大拉杆托辊形式研究 参加人员 朱仪、 沙夕兰、 王海雷、 陈国红、 周辉、 周鑫 活动时间 201 1 年 6 月 8 日

 活动地点 技术部电气实验室 备

 注 改进创新

 会议(活动)

 记录:

  一直以来, 大拉杆托辊用户反映比较容易磨损, 我厂也不断在探究托辊形式, 从使用滚轮压轮式、 轴承托辊式、 尼龙托辊、 到两侧板加耐磨板可拆式, 无论哪种形式都有一定的磨损现象。

 近几年来, 超负荷由摇臂式改为定位在大拉杆上的平衡配重式, 使得钢丝绳偏低,造成钢丝绳更易磨损, 针对这一问题, 今天召开专题研讨会, 会上分析了以往形式的利弊, 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讨论决定:

 1 、 从太和物流项目开始采用普通托辊加耐磨板可拆式, 备件方便购买, 耐磨, 拆装方便; 2、 适当降低定位高度, 增大钢丝绳到托辊的距离; 3、 根据大拉杆长短设置适当数量, 但不得少于 2 组, 且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定位高度。

  沙夕兰劳模创新工作室活动记录(九)

  活动主题 规范工作室工作程序和工艺培训 参加人员 全体工作室成员 活动时间 201 1 年 7 月 27 日 活动地点 三楼会议室 备

 注 见会议纪要 会议(活动)

 记录:

 下午技术部工作室全体成员在厂三楼会议室开展集体活动, 一是加强部室管理, 规范工作程序; 二是组织学习厂内金加工工艺知识。

 近期部室人员发生定额不准、 借错图等错误, 为了提高施工图纸、 资料文件的正确性, 避免造成成本增加,部室工作形成一套规范化审核、 下图程序, 并借此培养一批有专项技能的人才, 如吊钩、 润滑、 司机室等,逐步走向部件标准化, 整机系列化。

 另一项内容是针对技术管理部年轻人较多, 车间经验不足等特点, 与三大车间加强联系, 邀请车间专业人员

 就本车间设备加工能力及注意事项进行培训, 让年轻技术人员掌握了车间具体情况, 从而可以进行更好的工艺指导。

 今天的活动在金加工车间专家详细介绍的基础上, 技术人员与车间专家还进行了互动,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劳模工作室活动记录十二

  活动主题 201 1 年科技创新交流会 参加人员 秦玉华、 沙夕兰、 朱仪、 陈国红 活动时间 201 1 年 1 1 月 23 日 活动地点 望江楼酒店南海厅 备

 注

  会议(活动)

 记录:

 由南京港主办、 南京港机厂承办的 201 1 年《南京港科技创新交流会》 在望江楼酒店隆重举行, 集团陈建昌副总出席了会议并发表讲话。

 集团科协秘书长及各公司技术副经理参加了会议, 我厂朱书记、 董厂长、 秦玉华、 沙夕兰、 朱仪、 陈国红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秘书长孙楚明主持, 会上朱仪介绍了我厂劳模创新工作室今年 2 项创新成果:

 4039 双四连杆门机、 5040多功能单臂架门机, 沙夕兰介绍了工作室获得中国港口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创新项目《1 800m3/h 木片卸料系统及在 DM2837 带斗门机中的应用》 , 龙潭公司及轮驳公司、 惠宁公司也分别做了创新介绍。

 陈建昌副总作了总结讲话, 尤其对港机厂的科技发展极为重视。

 沙夕兰劳模创新工作室赴比利时威港公司 技术洽谈 2012 年 2 月 28 日, 沙夕兰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沙夕兰、 田昭, 应比利时著名连续卸船机专业生产厂家比利时威刚公司邀请, 赴比利时就双方为天津临港项目合作制造 1000t 连续卸船机进行技术洽谈, 双方就相关机械、 电气及接口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共同努力做好本次项目。

  劳模创新工作室新动态 2012 年 3 月 21 日, 南京市浦口浦镇车辆厂工会主席吴主席率领工会干部来我厂进行工会工作交流学习, 并特地参观了沙夕兰劳模创新工作室, 集团工会姚文秀部长及厂工会主席参加了交流。

 沙夕兰为客人介绍了劳模工作室的创建及创建以来的工作情况。

 吴部长一行表示回去后好好学习先进经验, 也建立起浦镇劳模创新工作室, 发挥劳模的引领作用, 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劳模工作室活动 2012 年 4 月 22 日厂工会组织沙夕兰劳模工作室成员来到高淳国际慢城, 领略了真正的田园风光, 享受了轻松愉快的慢生活, 让平时一直在快节奏下工作的年轻人放下工作、 放下压力, 充分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你看, 他们笑得多开心!

 沙夕兰劳模创新工作室活动记录(十五)

 活动主题 新成员岗位培训 参加人员 秦玉华、 沙夕兰、 朱仪、 孙鸿、 曹鹏、 潘磊、 刘国方、 徐强 活动时间 201 2 年 4 月 1 日, 4 月 5~ 6 日 活动地点 港机厂二楼会议室 备

 注

  会议(活动)

 记录:

 4 月 1 日沙夕兰劳模创新工作室迎来了 4 名新成员, 他们都是 201 1 年 8 月招进港机厂的 4 名大学生, 一名武汉理工大, 两名河海大学, 一名金陵科技学院本科毕业生, 在各部门及车间实习 1 年后定岗技术管理部, 进部门报到后, 部门三位领导给他们进行了安全教育、 岗位教育, 并对他们的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4 月 2 日~ 5 日在技术部门熟悉工作环境及流程, 4 月 6 日让工作室成员三维设计熟练的孙鸿给 4 名新成员进行solidwork 三维设计软件基础培训, 以便让他们尽快适应技术部工作。

 4 名新成员认真学习, 取得良好效果, 并开始进行实际操作, 将 4037 门机基础图输入, 既熟悉绘图软件又可以熟悉图纸。

 工作室喜讯 4 月 28 日劳模创新工作室沙夕兰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 上午在省总工会参加了表彰大会。

 下午沙夕兰又参加了南京港集团五一劳模报告会暨五一表彰大会, 沙夕兰与朱晓东、 张朝富、 董慧收到集团领导的表彰, 同时集团还邀请了今年获得集团以上各类先进参加了大会, 劳模创新工作室金帆奖获得者朱仪和十佳科技青年路强参加了会议。

 工作室自创建以来不但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在培养人才方面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是各级领导给工作室创建了一个好的平台和条件, 让工作室成员充满热情, 努力工作。

 申洋创新工作室

 创新工作室名称

 ...

推荐访问:创新工作室简介 工作室 创新 简介

上一篇:禁毒故事6篇 下一篇:我与宪法征文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