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能力

时间:2022-10-19 15:10:03 来源:网友投稿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有好多种,笔者想就通过优化教学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挖掘创新教育,优化教学内容

中学阶段所学的化学知识并非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用得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将会遗忘,而通过知识的学习培养起来的能力、习惯、方法、人格会影响学生的终身。因此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时,不能只考虑知识的传授,不能考试不考什么就不教什么,书上没有什么就不教什么,还应挖掘教材的创造教育价值。恰当地选择创造性人格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载体,遵循大纲而不拘泥于大纲,使用教材而不依赖教材。

1.重视科学方法的教学及训练。

科学方法是人们在科学研究中所遵循的途径和所运用的各种方式及手段的总称。掌握科学方法无论从学习知识的角度,还是从发展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角度都是非常重要的。科学在发展,科学方法也在发展,为此教师不能只把知识作为现成的东西来教,应加强能体现科学思想方法的知识教学,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注重知识的结构化、网络化。只有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知识才能形成科学的方法,学会解决不熟悉领域里的新问题,形成真正的创新能力。

例如:进行物质的性质教学,首先让学生必须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辩证关系,即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反映物质的结构。然后通过实例分析得出物质的性质。这种思维方法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基础。

2.加强化学史教学。

化学史内容在教学大纲中并没有要求,教材中也多为选学内容或阅读材料,但化学史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教育素材。在化学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化学家的任何一个发明创造以及他们所作出的贡献,既体现了他们批判地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又体现着他们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坚持实践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生动的化学史实,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最好例证。通过进行化学史教学,科学家们的奉献精神、爱国情怀、顽强毅力、一丝不苟的科研态度,不仅激励着学生努力学习,热爱祖国,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进行创新的激情,培养了他们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研究方法和创新精神。因此,有人说:“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

3.渗透学科间联系、化学的发展及其社会价值。

在教学中及时补充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内容,补充有关化学学科的新发现、新成就、新进展及其新应用,让学生了解化学的新动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兴趣才能萌发创新意识,才能有所创新,才能促进个性的发展。

例如:学习《环境污染》一节后,让学生调查学校或附近环境污染情况,分析原因并提出初步的改进建议。

二、改革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

1.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创造性情感。

兴趣是创造性活动的原动力,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应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和情感。创设情境的途径主要有:①用实验现象,②通过设疑,③联系实际生活中的感性材料,④运用想象构思,⑤用化学史,⑥利用提出假说、验证假说等。这样用化学试验诱导学生,用化学的美感染学生,用化学家的事迹激励学生,用教师的爱感召学生,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勇于创新。

2.发扬课堂民主,引导学生参与。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实践证明: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了创造学习的过程,才能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使他们体验创造的愉快,保持和增强他们的好奇心。教学中教师应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协作的融洽的人际关系,克服包办代替和强行灌输,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变单向信息传递为多元交互式信息传递。例如在学习“燃料的充分燃烧”时,应组织学生围绕以下问题进行充分讨论:①使用气体燃烧时应注意的事项;②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角度思考不完全燃烧的危害;③如何才能使燃料充分燃烧;④如何研制高效、节能、安全的燃烧灶具等问题。通过学生参与教学,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和想象如涌泉奔放,必使学生探索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3.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大胆质疑是产生独创性见解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应设法引导学生有话要说,有话愿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鼓励学生“不畏书、不畏师”,不能满足于书本上、老师提供的思路、方法,要善于另辟蹊径,从不同角度思考,发现新的问题或方法。鼓励学生敢于反驳高考题和教科书中的错误,向权威挑战,使学生领会到科学不相信权威,只承认实证。

对当前确定解决不了的问题,应肯定问题的价值,并说明这一问题将在什么时间用什么方法得以解决。对目前科学界还没有研究清楚的问题,也应尽可能地说明进展,并给大家讲,希望学生们努力学习,争取将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会使学生们对创造未来产生憧憬和遐想。

推荐访问: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优化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