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新形势下的城市民生问题研究7篇

时间:2022-11-16 14:55:05 来源:网友投稿

新形势下的城市民生问题研究7篇新形势下的城市民生问题研究 2013年月第期总期中图社会料学院研究生院学报又服川〔八刀入王吸、《入召纸、八习丫军又月`又「冲…阵史学新论新中国成立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形势下的城市民生问题研究7篇,供大家参考。

新形势下的城市民生问题研究7篇

篇一:新形势下的城市民生问题研究

13 年 月第 期 总 期中 图 社 会 料 学 院 研 究 生 院 学 报又服 川 〔 八刀入王 吸、 《 入召 纸 、 八 习 丫 军又 月 `又 「冲 … 阵史 学 新 论新 中国成 立初期 中国共产党解决城 市民生 问题 的措施 、 成效及启示以 年一 年的武汉市为中心的考察瞿晓琳 郭松江【提 要 】新中国成立初期 一 妇武汉市高度重视城市民生问题 。武汉市委和市政府从巩固新生人 民政 权的高度认 识到城 市民生问题的 重要性 从社 会制度 与社会转型层 面分析城 市民生 问题 产生的主要原因 采取 了解决城市民生问题的具体举措 。尽管由于主观认识 、 客观条件等方面的制约 , 武汉市委和市政府在新 中国成立初期对城市民生问题的思考与实践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 , 但其成功之处仍为我们 当前解决 日益突兀的城 市民生问题提供 了借鉴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初期 武汉市 城市民生〔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一 几 一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极为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社会问题频发、 新旧矛盾并存成为这一时期社会演进 的主要标识 , 而城市 民生问题就是其 具体表 征之一 。解决城市民生问题成为考验中国共产党能不能管理和建设好城市 、 能不能治理 好国家 、 能不能巩 固其执政地位的关键问题 。新 中国成 立前 后武汉市委 市政府采取果断措施 , 积极解决城市 民生问题 为巩 固中国共 产党在武汉的执政地位奠定 了坚实基础 。一 、 新 中 国成 立 初 期武 汉 面 临着严 峻 的城 市 民生 问题基础设 施 严 重 破 坏 整 个 城 市 千疮 百孔 、 满 目疮 痰人民生活痛苦不堪 , 武汉城市民生建设形势极其严峻。主要 问题 有一 大量失业人员需要安置救济由于社会经济改组和战争带来的工商业的破坏还没有进行合理的调整恢 复 , 城市经 济工作 面临着许 多重大的困难 , 工业 生产减缩 , 关店关 厂歇业 多 , 因此失 业人数大大增加。解放初期 , 湖北全省失业人员共 万人,其中武 汉市失业人员 。。多人 、 游 民和乞 丐 。多年 月 武 汉 解 放 。

 这 标 志着 新 民主 主义 革命在武汉取得 了彻底胜利 , 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 。

 中国共产党及时地把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 开启了建设新 武汉 的事 业 , 城 市管 理 和 建设 成 为中 国共 产党武汉地 方组 织 面 临 的艰 巨任 务 。

 由于帝 国主 义 、 国民党反 动政 权 的 长期 掠夺 与破 坏 , 城 市秩序 混乱 , 经济凋敝 生产停顿 、 工人失业 、 物价上涨 生产生活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是一个 动态的概念 。辽 沈战 役胜利后 年 氏东北解放 , 年 月 口北方最大的工业城市天津解放 月 日北 平 和平 解 放 , 月 路 日南京解放 月 日武汉解 放 弓月 日中 国经济 中心 上海解放 之 后解放军 以破竹之势 解放 了西 南 , 消灭 了国 民党在大陆 的残余势 力 , 除西藏 外 , 全国 己获得 解放 。

 鉴此本文所称 的 中 华人 民 共 和国 成 立初 期 是 指 年年

 瞿晓琳 郭松江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解决城市 民生问题的措施 、 成效及启示人 , 共 多万 人 。① 大批失业人员游荡街头 形 成了巨大的社会隐患 , 一方面造成经济资源的巨大浪费, 不仅降低了失业者个人及其家庭的收人与生活水平 而且还制约着经济结构改组与调整工作的开展, 严重阻碍 了国民经济恢复的进程 另一方面政治影响恶劣。在失业高峰中, 失望和不满的情绪在一部分工人和城市贫民中迅速蔓延 , 因生活无着而自杀、 骚乱等事件给社会造成巨大震动, 激化了社会矛盾 。② 面对这种形势 , 武汉市委市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安置和救济失业人员 以解决其生活困境 。二 物价猛烈上涨由于大规模解放战争迅速取得全国性胜利发展 , 财政支出人不敷出 , 不得不靠发行纸 币来维持 , 纸币流通量大大超过商品流通需要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多年恶性通货膨胀环境里产生的大量投机资本和投机商人 , 在各大城市解放后 , 乘国家财政经济困难和城市物资供应不足之机 集中囤积当时最薄弱 、 最要害的粮食和纱布等物资 哄抬物价 、 牟取暴利 , 造成惊人的通货膨胀 严重影 响了人民生活并妨碍 了生产发展 。

 年 月底 至月初 , 武汉市物价两次陡涨 , 各种商品物价特别是银元黑市价格扶摇直上 。第一次是从 月下旬到 月下旬,如 以 月 日物价指数为 , 月 日则为 峨 , 上涨了近 倍 , 银元上涨则近 倍 从 月下旬至 月中旬 ,大米上涨了五倍多, 布匹上涨了 倍多。第二次物价暴涨从 月 日至 月 日达到新的高峰, 平均每日纱价上涨率为 写, 布价上涨率为 米价上涨率为 ,银元价格上涨率为 。③ 年 。、 月间 在武汉又刮起一次以粮价上涨带头的全省物价上涨风。

 以武汉市月 日大米价格指数为 月 日上涨到 , 同期棉花 、 棉纱 、 棉布 、 食油、 食盐等上涨 倍多。严重的通货膨胀使人民群众遭受了极大的损失。

 玲 。年 月 日陈云、 薄一波向中共中央的报告中指出 “自人民币发行以来 到 目前为止 共发四万一千亿元 , 因为贬值 现在 只值四十九亿斤小米。即是说, 通货贬值中, 人民损失了一百六十五亿斤小米 。这是人民生活水平降低的一个具体材料 。这样下去 , 人民将很难支持 。",④ 这个报告显然是总结包 括武 汉在内全国情况而得 出的结 论 。《三 城市房荒建国初 期 , “安 得广厦 千 万间 , 大庇 天下 寒士俱 欢颜 ” 的千年哀叹成为新政权必须 面对 的现 实 问题 。

 建 国前 城市房屋破坏严重 , “被 日寇 、 伪军 、 蒋匪军破坏及战争的破坏 , 公房损失不少……” ⑤共产党接管武汉后 , 城市房荒成 为了 当时 普遍存 在的 民生问题 房 屋严重短缺 , 居住环境混乱拥 挤 居民互相争房 , 叫苦不堪 。汉口小董家二巷的一栋两层楼房, 全部使用面积 平方米 住 户 人 平均每人使用面积不到两平方米 百子巷五十七号一栋木板平房 , 全部使用面积 平方米 ,住 户 人 生成 北里 一个棚屋 , 面 积不 足 平 方米住一户 人。诚如当时的调查报告所说 , “这种情况若就一般合理标准每人 平米来衡量 相差实在太远 。” 因为住宅短缺 许多人只好居于棚屋之中。武汉市 年有棚户人口 人 , 约占全市人口的 。住在棚户里的大多数是小贩、 码头工人、 三轮车工人、 手工业工人以及其他劳动者。他们无法修建新房 , 必须由政府负责逐步加以解决 。由于房荒 , 群众对政府很不满 , 严重影响党群政群 关系 , 群众说 “吃饭 穿衣问题共产党 是解决了 很好 , 就是未给解决房子问题 , 使老百姓不得安生 ,不好。”⑥住房紧张已经成为民生的重大问题 。因此 , 解决房荒 、 改善市民的住房条件是此时武汉市委市政府巫待解决的大事 。四 城市秩序 紊乱贩毒吸毒现象十分严重 。鸦片烟毒是百余年来帝国主义强行输人我国的 “祸国殃民” 的遗毒。

 年 , 担任湖广总督的林则徐在武汉地 区开展了禁烟禁毒活动 。此后 , 湖北总督陈夔龙 年 、 北洋军阀时期的王占元 、 肖耀南 , 以及陈诚 年 等在湖北 、 武汉的历届政府都打过 `"禁烟 ” 的旗号 , 甚至蒋介石在年也在武汉 搞过 “禁烟 ”。但 是除林 则 徐 的禁 烟活 动 比较认真 并取得一定成效以外 , 其他 “都是官样文章 。相反的在严禁烟毒的幌子下面, 掩盖着毒化政策 , 利用禁烟之名剥削人民, 以致愈禁烟毒流行愈广”。

 因此百余年来 , 武汉地区鸦片烟毒的危害一直连绵不断 。

 解放前 , 武汉地区烟毒严重泛滥 , 大批人 员吸食烟毒成瘾以致烟馆林立 , 烟雾缭绕 , 不但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而且因吸食烟毒而耗尽钱财 、 倾家荡产 、 卖妻畜女 、 为盗 为娟者 不 可胜数 。

 民间 曾有副 对联 “竹枪一枝 打 得妻离子散 未 闻炮 声震 地 铜灯 半盏 烧 尽中共湖北 省委党 史研 究室编 《城 市接管 与社 会改造 ·湖北卷 分 中共党 史出版社 年版 第 页 。吴承 明 、 董志 凯 主 编 《中华 人民 共 和 闲 经 济 史 一比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年版 , 第 页《湖北省志 ·经 济综 述 》, 湖 北 人 民出 版社 年版 第一 页 。《陈 云文选 》 一九四九 一一 九五 六 , 人民 出版 社 年版 第 叨 页 。中国社会科学 院 、 中央档 案馆 《 一 中华 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 ·基本建设投 资和建筑业 卷 》 中 国城 市经 济社会出版社 年版 , 第 招 页 。中国社 会科学 院 、 中央档案 馆 《 魂 一 中华人 民共和国经济档案 资料选编 ·基本 建设投 资和建筑 业 卷 》 中国城市经济社会 出版社 年版 , 第 页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 年第 期田地房廊 不见烟火冲天。”①娟妓活动仍很普遍 , 是社会一大公害 。据查, 习年武汉市仍有娟妓 。。。人。②反动势力猖撅 。

 曾经作 为国民党 “华中剿总司令部” 所在地的武汉 长期以来一直是国民党及其特务机构苦心经营的重点地区。

 国民党撤退前 有计划地潜伏下来的特务组织就有 多个 。许多武装土匪 、 反动会道门和帮会头子 、 封建恶霸、 地痞流氓等 , 大都利用武汉的和平解放隐藏下来 , 据统计有六七万之多。

 他们疯狂地进行各种破 坏活 动 , 妄 图颠覆 新建立 的人 民政权 ,使解放初期的武汉社会秩序极不稳定 。③这些现象的存在 , 直接影响到武汉市民安居乐业 。二 、 武 汉 解 决城 市 民 生 问题 的措 施 及 成效针对严 峻的城市 民生问题 , 武汉市委 市政府积极 分析问题 , 制定对策, 改善了城市居民的民生境况 , 也夯实 了新政权 在武汉 的阶级基 础和群 众基础 。一 把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作为解决城市民生问题 的基础性 工作恢复和发展生产是解决城市民生问题的根本和关键 。没有生产的发展 , 就没有经 济的增 长 , 人 民生活就得 不到改善, 以民生为核心的物价、 失业、 房荒等问题就得不到解决 。李先念指出 “必 须加 紧生产建设 才有 可能克服财政困难 , 改善人民生活, 减轻人民负担 , 从而使贫困的中国变为富强的中国。”① "·我们的生产 必须提出要有 `出息、"。要对社会有益, 要能创造社会的物质财富。一般建设 , 例如教育 、 卫生 、 司法 、 房屋修理 、 市政 建设等, 应暂时放到次要位置。只有前者搞好了, 后者才有保障。”⑤ 为此 , 武汉积极贯彻中央制订的 “发展生产 、 繁荣经济 、 公私兼顾 、 劳资两利” 的新民主主义城市经济政策, 通过没收官僚资本、 保护民族工商业 、 积极加强对公私营经济的领导等措施 , 逐渐恢复和发展武汉的国民经济 , 为城市民生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二 平抑物价面对物 价暴涨的严 峻形势 , 武汉市委 市政府把平 抑物价作 为促 发展 、 保民生 、 稳 政权 的中心环节 , 大 刀阔斧地加 以解 决 。

 武汉 采 取 了临 时应 急 与 长效 治理 相结合 , 经济手段 、 行政干预双管齐下 , 金融 、 财政政策同时跟进 的策略与措施 。一是加 强金融管理 , 制裁投机 分子 。

 年 月 日, 武汉市军管会和湖北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了 《关于禁止使用银元流通及投机的通知 》,规定金银只准保存 , 不准流通 , 更不准从事金银投机人民币为唯一合法货币 颁布 《湖北省 、 武汉 市金银管理暂行办法》。平抑物价 、 稳定金融措施公布后 , 得到武汉各界人民的拥护 。武汉市治安机关 、 银行和群众团体组成 人的金融纠察队, 开展缉私金银投 机的工作。从 月 日到 月 日, 共查处金银贩子 多人 , 没收黄金 多两 , 银元 万余元 , 公开处理了老凤祥 、 源新号两家较大的银元投机商 , 市人民政府还整顿了票据交易所 、 汇兑交易所和工商税收。

 与此同时还公开处理了一批扰乱市场的投机商人。

 二是调集物资 , 集中抛售 。这是战胜投机资本的物质基础和最有效的经济手段 。

 年 月 日和 年 、 月间,武汉及宜昌、 樊城 、 孝感等地区 , 掀起两次以粮价为首的全省物价上涨风 。武汉市政府向市场抛售 万斤粮食、 数百万斤盐 、 几千万斤棉花 。市贸易公司大量抛售棉纱 , 缓解市场中对粮 、 棉 、 盐的需求。

 物价得到有效控制 , 被迫回落 。

 。年 月 , 税务部门征收所得税和营业税 , 迫使商人抛出物资和照银元收兑人民币。银行部门抛出 万银元, 在几天内回收人民币 亿元。平抑物价的胜利 , 从此结束了国民党统治时代人民饱受通货膨胀之苦的不幸局面, 为安定武汉市民的生活 、 恢复经济 、 发展生产 , 创造了有利条件。三 治理失业就业乃民生之本 。针对武汉 严峻 的失业 问题 , 人 民政府采取 “政治思想教育与组织劳动相结合 , 改造和安置相结合” 的办法 对失业人员先发放救济粮款以安定人心 然后根据 建设需 要 通 过 以工代 贩 、 生 产 自救 、安排回乡生产 、 介绍就业 等途径 , 逐 步安排 就业 。年 月 日, 武汉市政府颁布 《关 于临时救 济失业 工人及灾民的决定 》。

 月底 , 武汉市政府和总工会筹委会成立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 。武汉市先后安排就业 万多人 , 回乡生产近 万人。⑥ 到 年底 , 基本上解决了旧社会遗 留下来 的和社会转型过 程中出现 的严 重的 失业问题 。这些措施既充分发挥了失业工人的技术专长 调动其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 又稳定 了社会秩序 ,阿生 《建国初期武 汉禁烟禁毒 运动 》, 《湖北 档案 》年第 期 。中共...

篇二:新形势下的城市民生问题研究

18.01

 民心

  25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改善民生是我党永恒不变的价值追求,民心网顺应发展,不断发挥网络平台工作优势,利用民情民意分析处理系统形成的大数据,对全省民情民意民愿进行统计、归总和分析研判,以《民心网内参》形式报送各级党委和政府,发挥决策参谋作用,成果显著,效果突出,成为民心网一大特色项目。4117 条内参批示推动办理工作及民生问题解决民心网建网 14 年来,共报送各类内参 5893 期,得到省、市、县各部门1333 位“一把手”的批示 4117 条。各地区、各部门根据民心网分析报告组织开展了供暖改造、规范中小学办学、清理越权定价文件、规范二代身份证办理、清欠农民工工资、清理中介组织等专项行动,从源头上解决了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时任省委书记李希、薛恒副省长在民心网报送的 14 个企业污染环境引发群众投诉内参作出重要批示,经过暗访调查,14 家企业污染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017 年年初报送内参《2016 年民心网反映涉企软环境问题分析报告》,对工作效能,执法监督,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以权谋私、贪污腐化四个方面反映较为集中的涉企问题进行分析 ,时任省长陈求发批示软环境办了解核实,并提出处理意见。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促进了许多具体问题的解决。《民心网显示:房产证办理难成为群众利益诉求热点和社会稳定隐患》《民心网显示:群众身边 3247 起安全隐患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尚有 18 个安全隐患值得关注》《从民心网群众诉求看政府诚信面临的六方面问题》《供暖首周过后 全省仍有百余小区尚未供暖》……民心网重视对社情民意的分析,14 年来不断适应形势创新分析模式,目前已经成型的分析类别主要有个案疑难类、数据动态类、成果经验类、专题类等形式。在问题监测系统基础上,实时关注群众诉求问题的最新分布情况、问题变化态势,对问题发生集中的区域、诉求问题数据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对可能扩大化、恶性化的问题及时预警。随着数据后台的不断壮大,民心网开始探索利用更加直观的数据来反映民生需求,如对政府投入、还利于民、修建路桥等进行系统分析,来侧面反映民生发展中不均衡不完善的一面。民心网移交省政府后,在省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建立了问题提醒机制。针对每个行业、地区民意诉求最集中的领域,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倾向性、苗头性、共性、普遍性以及意见建议等方面的问题,加强实时监测并深入剖析,向行业系统和地区一把手发送“提示函”,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和源头整治。省环境保护厅厅长来鹤在民心网报送的提示函《民心网数据显示群众对信号基站问题关注度高》上批示要求审批处认真研究,提出意见指导各市处理好此类问题。省环境保护厅针对通信基站问题组织起草了《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做好移动通信基站项目信访工作的通知》(辽环函﹝2017﹞281 号)、《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做好移动通信基站项目信访工作暨日常监管的通知》(辽环函﹝ 2017 ﹞ 282 号),实行通信基站项目备案制,明确市、县监管责任范围,加强电磁辐射科普宣传,引导群众正确认识通信基站。分析热点问题 找共性数据显示,14 年来,辽宁群众对供暖、供水、供电等公用事业方面问题、房产开发、权属、房屋质量问题、小区物业管理、违章搭建、占道经营等市容环境问题、窗口服务、办事效率等工作效能问题最为关心。公用事业方面,从供水到供气、供暖,每一项工作都直接关系到公众利益,也是百姓生活的基本保障。一些地区民生保障给城市建设让路,造成长时间大规模的停水、停电、停气等导致群众不满。老旧小区管网老化,跑冒滴漏问题严重,哪加强对民生热点、难点问题的分析和研究

  文/邵晓阳邵晓阳民心网综合部成员。

 26

 www.mxw.gov.cn特别报道里漏就补哪里的维修方式容易造成问题反复,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新建楼盘周边配套跟不上,城市管网未能延伸到小区,导致小区居民无法享受市政供水,而物业自备井供水极易产生供水不足、水压不稳以及水质安全等新问题。从群众投诉来看,新建小区开发商与公用企业之间的经济纠纷转嫁到了住户身上,由于资金短缺等原因开发单位未缴纳水、暖、气等配套费用,公用企业拒绝提供服务,住户对此表示无法接受。同时,农村用水难问题也较为突出。不少地区供水方式落后,局部地区饮用水严重不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涉及水源保护、工程建设、管理维护、安全监测等多方面,是一个必须统筹考虑的系统工程。住房保障方面,从群众反映的问题来看,主要表现在小区相关证件不全,配套设施不完备,未经相关部门综合验收,未办理初始登记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等原因,导致业主无法办理房产证。直接影响是:外来人员购房后仍无法在当地落户;生育后孩子无法落户,不能正常办理出生证明,导致生育险无法报销;外来人员子女因无法正常落户造成入托难、入学难;无法正常提取住房公积金;不能正常进行房屋交易;影响采暖费的报销等。该问题涉及群体较广,群众关注度高。物业管理方面,主要表现在物业维修服务不及时、不到位;物业企业未经程序擅自提高物业费,或以“搭车”、“捆绑”、停水停电等强制措施收取物业费;无物业管理小区由于基础设施薄弱、配备设施不全、长期无专人监管,导致环境脏乱、治安隐患颇多。行政执法方面,主要集中在城市市容环境及行政处罚权方面,城市市容环境方面如占道经营,街巷卫生差等,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如小区居民圈地、破坏小区绿地,私自更改房屋结构等。行政执法部门的职权限制、行政程序时间较长等原因导致该类问题解决效果差,群众满意度较低。工作效能方面,有部分问题相关责任部门该办不办,造成群众问题长期搁置,导致群众意见大。窗口服务差在民心网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窗口办事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缺乏耐心;二是窗口办事手续繁琐,效率低下;三是业务水平低。使群众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专业性和可信度产生质疑。通过对民生问题的深入分析,可以有效地对问题进行分解,提炼出矛盾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倒逼式推动问题解决民心网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从问题出发。民心网的民情民意信息采集处理系统对庞杂的民生诉求进行分析,将零散的问题进行整合、分类、对比,显示出了大数据的优势,从而获得结论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对突出民生问题民心网通过内参形式直通各级政府一把手,甚至报省政府领导批办,由省政府督查室督办,发现共性问题源头治理,苗头问题妥善处置,形成了自下而上反映问题,自上而下督促落实的“倒逼”机制,有力推动了问题解决。如果说,民心网上解决群众诉求是解决点的问题,那么对热点难点民生问题的深入分析,就是解决一类问题的有效途径,由点到面,使问题解决不仅多了一种思路,也多了一重保障。下一步分析工作侧重点民心网将重点分析和研究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关于脱贫攻坚、教育、医疗卫生、环保、就业、社会保障、居住等重点民生领域群众诉求。同时,利用民心网数据分析系统,对上述民生领域群众的举报投诉问题进行再加工,成为科学决策的依据。同时,不断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一是要扎实理论基础。注重加强理论知识、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积累。二是要树立以群众为中心的分析价值取向。分析和研究民生问题时 , 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一切从实际出发。三是要抓住热点、难点问题。重点分析和研究具有普遍性、突发性、苗头性以及群体性的民生诉求,瞄准实际问题,抓住突出问题,着力推动问题解决。四是适应变化。从模板框架中解放出来,不断创新分析模式,坚持与时俱进,以全新思维研究问题的新特点新变化。五是加强技术创新。通过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使数据分析更加优化、更加科学、更加智慧,有效解决人力和时间成本。只有这样,才能使分析研究工作不断焕发新的活力,推动民心网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民图/郑鲲

篇三:新形势下的城市民生问题研究

改善与经济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

 2012-01-20 09:19:00 作者:

 访问量:

 2188

  民生问题自古有之, 人民生活的好坏, 直接关系着社会安定团结和稳定, 也是关乎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大局问题, “勤为政者,贵在养民;善治国者,必先富民 ”。国家“十二五”规划把民生发展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 GDP 在 3000 美元-10000 美元的阶段,既是中等收入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的机遇期,又是矛盾增多、爬坡过坎的敏感期。这一阶段,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发展容易掉进 “中等收入陷阱 ”。2010 年中国人均 GDP 达到 4500美元,根据世界银行 2011 年标准,中国已被列入 “中上等收入国家 ”,目前也出现了种种不合理的结构性问题与矛盾, 突出表现在:发展方式的不科学、 内外需发展的不平衡, 投资结构的不合理,收入分配制度的不完善 , 公共服务以及城乡资源配置的不均衡, 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矛盾日益加剧、 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挑战。

 发展瓶颈的现实制约和别国发展的前车之鉴,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和客观评价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一、深刻认识改善民生的重要性

  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是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新形势对民生改善提出了新要求。

 根据国家长三角地区区域规划,到 2020 年长三角地区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苏州市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到 “十二五”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确保在时间进度上早于全省、快于全国,在实现程度上高于全省、优于全国。

 从国际环境看,目前世界经济虽呈现企稳回升的态势, 但由于引发危机的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世界经济复苏将是一个包含许多不确定因素的艰难过程。

 通过对危机的反思,可以预见,世界经济复苏的过程应该不是原有规模和结构的简单恢复, 而是经济体制有所变革、经济格局有所调整, 以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为发展方向的复苏提升过程。

 经济发展方式和方向的调整必然会深层次影响人们的生活。

 从国内环境看,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对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挑战, 要求经济发展方式由出口导向型为主向以扩大内需为基础转变, 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 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转变; 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生活要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跨越, 使社会需求出现由生活必需品向耐用消费品升级、 由私人产品短缺

 向公共产品短缺的转变。

  国内、国际环境的变化对民生改善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迫切要求改善民生, 为扩大消费提供动力。通过扩大就业,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调整收入分配, 提高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及基本医疗服务水平, 进一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减少预防性储蓄, 为扩大国内消费提供动力。二是迫切要求改善民生, 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基础。

 通过大力发展生活消费性服务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促进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三是迫切要求改善民生, 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支持。

 通过发展教育、 科技和文化事业, 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推动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资本大国转变, 为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口素质提高转变提供支持。

 四是迫切要求改善民生, 为社会稳定提供保障。通过扩大就业、调整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提高公共卫生及基本医疗服务水平,缓解社会矛盾,为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保障。

 二、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改善民生;强大的物质基础是民生改善的基本条件和前提。

  改革开放 30 多年以来,苏州城乡居民实现了从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1981 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55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356 元,预计 2011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3070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17040 元。30 多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速达到 15.4%和 13.8%。

 1.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高度相关。

 通过历史数据的相关性分析, 地区生产总值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相关系数高达 0.9991 和 0.9974,说明城乡居民

 收入的增长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 健康发展是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根本保证。在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 使人民更多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基本形成了经济增长 —社会财富增加 —居民收入水平提高 —消费需求增加 —消费水平提高 —经济持续增长的良性循环和良性互动局面。

 2.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

 2000 年~2011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幅从2000 年 12.6%、到 2003 年峰值 18.0%,之后逐渐放缓, 2009 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跌至谷值 11.5%,同期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曲线基本与地区生产总值同步。

 2010 年开始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三、苏州改善民生的成效

  近年来,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改善工作, 把改善民生放在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城乡居民的收入稳步增长,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事业等不断推进,民生改善取得显著成效,亮点纷呈。

  1.居民收入稳步增加

  全市上下把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出发点,作为进一步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调整收入分配制度、 鼓励就业和用好公共财政等政策措施,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着力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工资分配制度和正常增长机制,;根据国家政策取消农业税,增加种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等制度,让老百姓从经济发展中得到更多看得见、 摸得着的实惠。“十一五”期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 12.2%和 11.2%,“十二五”开局之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 33070 元和 17040 元,增长 13.2%和 16.3%。劳动者报酬占 GDP 的比重呈现上升态势,劳动者报酬占 GDP 的比重 2000 年为 37.7%,2010 年提高至 38.1%。

  2.财政民生支出大增

  伴随着苏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 财政支出中用于民生改善方面的支出大幅增长。近年来,苏州充分发挥财政支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教育、科技、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逐年提高, 2000~2010 年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7.8%、42.2%、42.3%,远高于同期地方财政支出年均 26.6%的增幅,充分发挥了公共财政在民生改善方面的作用。

 数据的相关性分析显示, 地区生产总值与地方一般预算支出中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方面支出的相关系数高达 0.9829、0.9707、0.9985、0.9605、0.9789,说明民生改善方面的投入增长与地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3.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就业是民生之本, 创业是就业之源。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关系着全市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苏州 “两个率先 ”的宏伟目标。近年来,全市上下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 积极推动创业、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成效显著。2011 年全市新增就业 17.3 万人,免费培训城乡劳动力 38.6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2.72%,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4.保障体系日益完善

  近年来,苏州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按照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全力推进、全民保障 ”的指导思想,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稳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全市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保障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 社会保障在促进改革发展、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到 2011 年末,全市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五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和社会保障基金征缴率均保持在 99%以上,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 99.7%,农村老年居民享受基本养老待遇或养老补贴的覆盖面达到 99.9%,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 99%,提前实现了城乡居民低保标准并轨。

 5.人口素质明显提高

  苏州高度重视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坚持教育先行,率先发展,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切实保证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 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同时,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深化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招生考试制度和教学的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管理机制、教育投入方式和教育评价制度。

 大力促进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 苏州教育事业硕果累累。

 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巩固率继续保持 100%,2011 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 65.5%,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10.6 年,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达 15.27 年。

  6.文化产业不断壮大

  把苏州建设成为文化事业繁荣、 文化产业发达、文化人才辈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强市一直是市委、市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愿景。

 2005 年苏州实现全面小康以后,人民群众精神层面的需求进一步提升。

 苏州通过弘扬先进文化, 发挥文化引导社会、 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作用, 不断增强苏州文化的对外影响力和辐射力。

 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探索具有苏州特色的公共文明建设模式, 繁荣文化事业,率先建成较为完善

 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开展系列文化惠民活动,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壮大文化产业,做强旅游产业,把苏州打造成为最佳宜居城市和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旅游城市。

 2011 年末,全市镇(街道)文化站和村(社区)文化活动室达标率分别超过 90%和 95%,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超过 2.4 平方米,在全省保持领先。

  7.医疗服务水平提升

  苏州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 把保障广大群众看病就医的基本需求作为推进改革的首要任务; 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做到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坚持围绕 “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目标,在服务水平上缩小城乡之间、 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 坚持正确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公平与效率、基本服务与非基本服务的关系, 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全市公共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医疗卫生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11 年,全市各级政府对医疗卫生总投入达 100.15 亿元。

 全市通过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发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 努力维护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2011 年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年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 500 元,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到 35 元,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8.社会事业改革加快

  全市上下着眼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充分认识加快社会事业领域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 大力推进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 维护社会事业的公益性、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同时重视发挥社会和市场的作用, “非基本”的社会事业交给社会和市场,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立非营利性公益服务机构, 通过发展相关产业, 满足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建立政府购买服务的机制,有效动员和综合利用社会资源来加强和改善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形成有序竞争和多元化参与的局面,社会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大幅度提高。

 四、苏州民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尽管全市在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但是依然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 亟待完善和解决。主要表现在:

  1.收入增速低于经济增速。

 目前苏州正处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攻坚期, 经济总量已位居全国前列, 民生改善和经济实力增长还不够协调、 不相适应,由于收入差距扩大, 人民

 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目标尚未完全实现。

 2001~2011 年十年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总量翻了两番多,年均增速达到 14.5%,但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仅为 12.1%和 11.4%,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均低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

 2.收入初次分配不尽合理

  初次分配是实现合理分配的基础, 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和固定资产折旧反映了劳动者、政府和企业在初次分配中所占份额。从纵向看, 2003 年以来劳动者报酬比重经历了由高点逐渐回落再逐步回升的过程, 波动性、起伏性的特点较为明显, 总体呈上升趋势,由 2003 年的 37.8%提高到 2011 年 39%。

  表 1:收入初次分配构成变化情况( %)

  固定资产折

 年份

 劳动者报酬

 生产税净额

 营业盈余

 旧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37.8

 40.0

 39.7

 39.4

 38.8

 37.8

 37.5

 38.1

 39.0

 16.9

 15.6

 15.7

 13.8

 14.2

 14.6

 14.9

 14.1

 14.5

 32.6

 25.8

 25.9

 28.0

 29.5

 30.8

 31.0

 31.7

 31.0

 12.7

 18.6

 18.8

 18.8

 17.5

 16.8

 16.6

 16.1

 15.5

 从横向比较,苏州劳动者报酬占比低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等城市,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结构性矛盾。

 表 2:2010 年有关市收入初次分...

篇四:新形势下的城市民生问题研究

科学2021·4月 (下)治理研究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和“指南针”,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不忘初心,坚守人民立场,把民生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位置,在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民生工作的不断深入,在解决民生难题的过程中,不同层面和要素间的交互影响使得民生问题更为复杂。因此,有必要引入以着力解决社会问题为基本导向、对社会关系结构予以变革的社会工程思维方式来指导民生建设,有针对性地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与设计,从而实现复杂环境下复杂民生问题的根本解决。一、问题提出:新时代民生建设的现实困境“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任何一个执政党治理国家都需高度重视民生问题,中国共产党更是如此,自成立之日起就时刻关心民众疾苦、关切民众所需,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当前的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各种难题交织的国内外复杂形势,民生建设也随着国家的发展出现了新变化、新形势。此时,梳理问题、分析问题,立足人民、凝聚力量,直面当前民生建设和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难题,显得尤其重要。(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民生建设提出新要求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丰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与此同时,改革开放40多年的社会发展使得人民的生活追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人民逐渐憧憬更高质量和更加美好的生活,逐渐渴望物质文化需要以外更高层次的需要。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适时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了准确研判,从政治层面和国家层面肯定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党和国家发展的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需求领域和需求重心上都超越了物质文化层面的追求,更注重的是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渴望。因此,新时代关注民生问题不能简单停留在物质文化层面,而是要追求更高层次的民生价值,即满足人民群众更高质量、更深层次的需要,切实解决好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二)民生短板亟待补齐我国民生建设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始终存在着短板问题,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进入新时代,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深入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的显著提高,民生短板问题日益凸显,政府部门应及基于社会工程视角的新时代民生问题探析●田 菁【摘 要】以工程思维支撑民生建设,是新时代民生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的重要选择,也是新时代民生建设模式求解的应然抉择。新时代,民生建设工作有必要引入社会工程的思维方式,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基本导向,做好工程顶层设计,坚持问题导向与人民立场紧密结合;把握工程整体设计,兜住民生底线;突出工程制度设计,完善民生保障制度;贯彻工程长效思维,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关 键 词】新时代;民生问题;民生建设;社会工程;制度设计;长效思维【作者简介】田菁(1993— ),女,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民生与社会治理。【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21)08-0039-0539DOI:10.19572/j.cnki.ldkx.2021.08.012

 领导科学2021·4月 (下)时、准确地了解民生问题,洞察、分析民生诉求,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双提高。自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来,党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实现了从解决温饱到生活宽裕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突破,这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亘古未有的伟大跨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共同富裕问题,多次强调“补短板”对于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性。当前,民生建设中存在的短板,无一不是与改善民生和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紧密相关的。在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四化”同步发展目标中,尤其要重视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着力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农民收入相对较低、农民工进城“落户难”等问题,让城乡一体化真正普惠农民。另外,应重视贫困问题,实现精准脱贫,更好地推进贫困地区的民生保障工作,实现共同富裕。但是,由于历史发展水平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区域间发展差距大,要实现贫困地区脱贫不能仅靠财富的“涓流”,而是要在实现保障共同富裕、构建消除绝对贫困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三)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制约民生问题的解决2020年暴发的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世界经济发展迟缓,我国在这样不利的国际大背景下,取得了经济发展的逆势增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并取得了全面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但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民生发展相较于经济发展速度仍是滞后的。为此,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的视角考量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也就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需求侧)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供给侧)之间的矛盾。首先,从需求侧的主要方面和基本内涵来看,需要更加注重人民的生活品质与价值追求,更加注重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内在统一,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与效益;其次,从供给侧来看,从根本上解决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需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增加优质供给和改革优化结构两方面为抓手, “五位一体”协调推进和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制约了民生问题的解决,因此,解决民生问题要以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为主要突破口,紧紧围绕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这一根本,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总体而言,时代背景不同,民生的内涵与外延不同。在社会发展各阶段,民生的诉求也有所差异,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社会制度安排,都会对民生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民生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样式,是随国家发展、社会发展、技术进步而不断升级的。原有的民生问题得到解决,新的民生问题又会出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使得民生诉求的内容更广,问题也就更复杂,解决起来的难度也就更大,这是民生发展中不可逆转的一条客观规律。因此,寻找解决民生难题的现实路径是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当务之急。二、现实需要:新时代民生建设呼唤系统的社会工程社会工程是指“以社会科学理论为前提,以社会技术为中介,改造社会世界、调整社会关系、协调社会运行的实践活动”[1] 。同时,社会工程是以着力解决社会问题为基本导向,对社会关系结构予以变革的社会活动。在新的历史时期,在解决民生难题的过程中,不同层面和要素之间的交互影响使得民生问题更为复杂,呈现出综合性、复杂性交织的特点。这时就需要引入社会工程的思维方式来指导民生建设,有针对地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与设计,从根本上解决复杂环境下的民生问题。(一)社会工程是民生建设从抽象到具体的实践桥梁社会工程理论旨在研究社会系统在规划、设计、管理中的规律与方法。社会工程学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科学、人文科学等内容,呈现出对复杂知识体系的全面融合、渗透、重构等特点。在社会治理的实际过程中,抽象、复杂且庞大的理论体系往往无法完成对现实实践的直接指导,理论自身的抽象性使得其难以直接对社会关系进行有效操作。那么,如何将复杂的理论知识快速有效地转化为可操作性强的社会治理方案?这就需要社会工程思维从中起作用。社会工程活动是存在于抽象理论与具体实践之间的一个过渡环节,通俗地讲,就是起到“铺路架桥”的作用,是理论与实践实现良性互动的载体。社会工程活动的有效介入,可以形成符合理论要求的社会实践模式,再借助社会实践模式来约束和管理社会实践活动,从而达到应有的社会实践效果。在实现理论向对策转变时,无论成败,都应从社会40

 领导科学2021·4月 (下)实践模式中寻找本因,从社会实践模式的设计和实施中溯源。以系统工程方法为例,作为社会工程的重要方法之一,其能够为现代社会治理和社会变革提供从理论到设计再到实施的整体设计,社会治理和变革因系统工程方法的介入而使实践包含科学论证、精准预测、可行性评估等科学内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是简单的需求和欲望,而是一定时期社会发展的生动反映和预设目标,只有以社会工程为桥梁和纽带,贯彻社会工程的方法和思维,制订合乎规律、合乎实际的总体规划和实践方案,才能实现民生建设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二)社会工程坚持以人为主体的原则是新时代民生建设的实践遵循社会工程的主体是在一定社会生活领域中从事相关工程建设且具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的人。这里提到的主体不是指一个人,而是由很多工程建设者组成的集体或团队,工程的主体在一项工程活动中需要担任领导者、决策者、设计者、建设者、监督者等角色。社会工程的主体作为社会物质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在社会工程建设中会处处体现其设计理念和价值理念。任何工程建设都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优化人民使用体验、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下进行的,工程设计、实施、评估都体现了人的主体价值,坚持了人的主体性原则,这与民生建设的初衷相契合。另外,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民生建设的认识和实践主体,新时代民生建设需要从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出发,倾听民众意见,从群众中获得新时代民生建设的实践智慧。总而言之,新时代民生建设需要我们结合时代背景,从社会工程主体的角度考察社会规律及其发展变化,运用社会工程思维指导民生建设,归根结底是用社会的、人本的方式来设计民生建设方案和解决民生难题,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使人民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三)社会工程思维的理性支撑新时代民生建设的实践科学性社会工程思维是建构社会制度、设计社会模式的一种综合性思维方式,是全部工程活动的起点,并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从本质上讲,社会工程思维是进行社会治理、社会决策和社会建构的集成性思维方式,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如何实现社会模式的设计、建构与实施。社会工程思维注重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注重主体精神和主体意识,从符合科学规律和价值规定的实际出发,进行实践模型的建构。社会工程思维的特质使其成为一种从本质上有别于日常生产生活的思维方式。另外,社会工程思维坚持人的主体性原则,使之具有日常思维所没有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特征。因此,社会工程思维天然是由理性支撑的思维方式。民生建设是一个永恒的社会主题,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和社会各方的大力支持。因此,必须广泛调动社会资源,发动社会力量,以最高效的形式推进民生工程建设。以往的民生建设经验证明,广泛的社会参与可以使民生建设工作实现高效落实,具有方式方法多样、资金筹集快、动员迅速、力量强大等优势。但随着民生建设的持续深入,会出现一些弊端:大量社会主体的参与,使得设计、实施过程中的主观意识性过强;庞大的部门机构和人员组成,使得工作在安排部署时出现耗时多、见效慢等问题;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和运行困难多、内耗大等。民生建设中存在的以上弊端可以借助社会工程思维的理性予以解决,在很大程度上摒弃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等问题。再者,社会工程思维的理性支撑,可以使民生工程在决策和实施中更加系统化、条理化,通过合理的评估与审查,有效杜绝任何可能出现的资金浪费、面子工程、半拉子工程等有违人民利益的问题。(四)新时代民生建设是社会工程理论与马克思民生思想的当代表达社会工程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会应用领域的具体化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中一个新的生长点。新时代解决民生难题,占领民生新高地,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科学的社会工程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推进民生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十分重视民生问题,在经典著作中虽没有直接使用“民生”概念,但民生思想的光辉随处可见。首先,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作为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和社会中的主体地位,有力回击了过去统治阶级对人民的错误观点,纠正了唯心史观提出的种种谬论。其次,民生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深刻表达了马克思对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怀。马克思认为,人们进行生产劳动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生活和消费的需要。由此可见,马克思所提的“人的生活需要”正是现代语境中的“民生需要”。另外,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获取自己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实践活动可以创造41

 领导科学2021·4月 (下)物质和精神财富,同时还可以满足人们多层次和多样化的生活需要。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站在人民立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的民生思想,在一系列人民关切的问题上做到时刻与人民群众同频共振。总之,马克思主义中的社会工程理论和民生思想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指明了前进方向,在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的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要答好“民生考卷”,使新时代的民生建设创新和实践成为更好的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表达。三、路径选择:新时代民生建设中社会工程的优化策略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2] 民生建设不是纸上谈兵的简单规划,更不是形而上的简单思考,因此,既不能用纯学理的思辨眼光来解读,也不能脱离理论而盲目地进行单方面实践。解决民生难题,应该做的是从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环境出发,站在治...

篇五:新形势下的城市民生问题研究

民生调查20 1 8综合研究报告——新时代的民生保障《管理世界》(月刊)2018年第1 1期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民生调查"课题组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作为民生工作重点。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深化民生领域改革,各领域民生工作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的民生满意度总体不断提高。从“中国民生调查”课题组各年度的调查结果看。2013~2017年。城乡居民对于生活整体满意情况表示“非常满意”、“满意”和“一般”的比例均保持在90%左右的高住:对未来的信心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尤其是2016年及2017年连续上升,2017年对未来“很有信心”、“比较有信心”和“一般”的比例达到90%。同时,城乡居民对民生各领域的满意度总体不断改善。其中,社会治安、食品安全和居住地环境的满意度得分提高较快;就业、住房、社区公共服务、司法公正、交通等满意度得分保持较快增长;社会保障、政府服务、医疗和教育等领域的满意度得分稳中有升。特别是,随着食品安全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的加大,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领域的满意度明显提升,民生短板得到切实加强。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城乡居民的民生关切和诉求也呈现出新的特点。2017年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家庭生活的关切点中,排第一的是收入水平,选择比例为29.2%,较2016年上升0.9个百分点:其次是医疗服务,选择比例为12.2%,较上年下降23个百分点:住房和养老并列排在第三位。对于社会环境的关切点中,排前两位的仍然是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尽管2017年城乡居民对这两个领域的满意度有所提高,但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治理仍然是城乡居民的强烈诉求:改进交通出行位列第三。在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养老保障、政府服务等领域,广大群众都有一些具体的关切和诉求。从民生指数的测算结果来看。各省份不同方面民生指标改善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居民生活指标区域之间的差距继续缩小,但缩小的幅度在降低;公共服务方面不少指标没有延续均等化趋势,发达地区改善得更多;公共安全方面,部分东部沿海地区改善更加明显;生活环境方面,东部沿海和东北部分省份的改善程度较其他地区更加显著。在新时代,需要在科学把握城乡居民民生满意度、民生关切点变化特征的基础上,积极回应具体民生诉求,着力解决民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民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关键词:中国民生调查 民生满意度 民生关切点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政治论断。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城乡居民对民生保障提出新的要求和期待,民生工作也呈现新的特点。为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民生调查”课题组以“新时代的民生保障”作为2017/2018年度调查研究主题,继续开展31个省份民生满意度电话调查、8个省份民生关切点入户一l一万方数据

 中国民生调查2018综合研究报告调查、民生指数编制及相关专题研究工作。总体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城乡居民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意度呈现高位向好态势,对未来的信心不断增强,对各领域民生工作的进展感到满意,但城乡居民的民生关切也呈现出多层次差异化的特征,民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下一步要紧紧把握城乡居民关切,注重增强民生政策的精准性和靶向性,不断增进城乡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主要研究内容为了增强政策研究的针对性和连续性,课题组2017年继续开展民生满意度电话调查和民生关切点人户调查。编制全国31个省份的年度民生指数,同时继续对就业、收入、医疗、教育、住房、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养老保障、政府服务9个重点领域开展专题研究。(一)开展民生满意度电话调查民生满意度包括居民生活满意度和重点领域民生工作满意度。居民生活满意度是对城乡居民生活满意程度的测量,包括3项:对当前生活满意度的评价,对近一年来生活改善情况满意度的评价,以及对未来信心的评价。重点领域民生工作满意度反映城乡居民对主要民生领域的整体评价。2017年继续选取12个民生领域:就业状况、交通状况、社会治安、住房状况、食品安全、居住地政府服务、居住地教育状况、医疗服务、生态环境、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司法公正。民生满意度是通过电话调查数据计算的,调查采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CATI)方式,范围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查对象为18~74周岁的城乡居民。调查实际完成有效样本51969个,其中:城镇占63.4%,农村占36.6%;男性占53.9%,女性占46.1%;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5.8%,高中(中专/技校)占25.4%,大学专科(高职)占18.3%,大学本科占18.9%,研究生及以上占1.7%;家庭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占35.1%,5万~15万元的占34.3%,15万元以上的占13.5%,不清楚或拒答的占17.1%。(二)开展民生关切点入户调查按照入户调查定期轮换调查省份的要求,在2016年调查省份的基础上,2017年课题组将广东省轮换为福建省,8个调查省份为黑龙江、安徽、江苏、陕西、四川、河北、浙江、福建。调查主要内容仍然包括工作与就业、基本民生问题、收人与消费、子女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保障、住房保障、生活环境、政府服务等方面,但具体调查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做了较大调整。人户调查抽样仍然采用多阶段分层设计、PPS系统抽样技术。第一,将调查省份各区县划分为贫困县和非贫困县,保证每个省抽选一个贫困县,其他区县在综合考虑区县GDP、平均受教育程度、流动人口比例、城市人口比例等9个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的基础上,按照社会经济综合指数得分因子的高低排序进行选取。第二,在获得调查区(县)居(村)委员会基本经济社会信息后,按照相似的方法,采用与各居(村)委会人口规模成比例的系统PPS抽样方式,各自独立抽取2个居(村)委会。第三,在每个居(村)委会内,按某个特定规则(如门牌号或户主名单等)对家庭户进行排序,采取等概率系统抽样抽出50户家庭作为最终调查单元,并且为保证调查人户的可行性,按同样的方法抽取一套备用调查户。入户后,为了保证对家庭信息掌握的准确性,请家庭的户主或家里最熟悉情况的人来配合完成调查。2017年民生关切点人户调查共获得9896份有效调查问卷。总体来看,样本具有较为广泛的代表性。第一,调查样本覆盖城乡居民。按照国家统计局确定的城乡划分标准,城镇中心区样本比重为36.10%,城乡结合部样本比重为17.37%,农村样本比重为46.53%。2017年调查样本的城乡结构与2016年大致相近。第二,调查样本包括各年龄段的居民。受访者的平均年龄为52.8岁。受访者中30岁以下(不包括30岁)的占5.67%,30~39岁占10.58%,40~49岁占22.72%,50~59岁占26.03%,60岁及以上占35.00%。受访者平均年龄略高于上一年,40岁以下群体的比例略低于上一年。男性受访者占58.62%,女性受访者比例为41.38%,男性受访者比例比上一年高2.62个百分点。第三,调查样本涵盖了一定比例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样本为590个,占有效样本的5.96%,比上年略有下降。从流动人口结构看,57.12%是跨省流动(占总样本的3.41%),42.88%是省内流动一2一万方数据

 《管理世界》(月刊)2018年第1 1期(占总样本的2.56%),与上一年相比,跨省流动人口占比有所下降。(三)编制民生指数民生指数主要是测度31个省(市、区)的民生发展状况。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2017年在保持考察居民生活、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和生活环境4个方面不变的基础上,对原有的民生指数指标体系进行了补充完善。具体包括:一是将各省份内部的“区域差距”和“人群差距①’’两项指标纳入民生指数指标体系,以反映各省不平衡发展的状况。二是引入反映为居民提供信息和通信技术服务的基础设施水平的指标,包括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和移动宽带平均下载速度。三是增加体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指标:(1)直接反映居民居住水平和环境的指标,采用“室内厨房普及率”和“室内厕所普及率”;(2)直接反映城市公共设施服务水平和能力的指标,采用“高峰拥堵延时指数②’’。四是引入“城镇调查失业率”指标,补充反映就业状况。补充的指标主要取自一些权威机构的相关年度报告或行业内重要企业的分析报告③。(四)开展民生专题研究2017年继续开展就业、收入、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养老保障和政府服务等9个专题研究。各专题研究进一步突出政策研究定位,综合运用电话调查、入户调查和统计数据,客观反映各领域民生政策的实施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为完善相关政策服务。二、民生工作进展及民生满意度(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项民生工作均取得明显进展,城乡居民生活满意度总体呈现高位向好的态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工作总原则,把“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作为民生工作重点,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深化民生领域改革,各领域民生工作持续改善。一是坚持加大民生投入,不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各级政府克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财政收人增速放缓等不利因素,持续加大民生投人。2013~2017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在社会保障、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年均增速超过12%,远超同期经济增速和财政收入增速。二是坚持“社会政策要托底”的宏观思路,重点做好弱势群体的民生保障工作。通过建立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病保险制度、困难和重度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提高低保、优抚标准,实施精准扶贫方略等措施,切实加强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的保障。三是坚持深化民生领域改革,增强人民群众的民生获得感。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整合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开创性地建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和完善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当地就学和升学考试政策,让社会成员获得“起点公平”。民生领域各项工作的推进切实改善了城乡居民的民生保障水平,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满意度。电话调查结果显示,2013~2017年,城乡居民对于生活整体满意情况表示“非常满意”“满意”和“一般”的比例均保持在90%左右的高位。同时,居民对未来的信心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尤其是2016年及2017年连续上升。2017年,对未来“很有信心”“比较有信心”和“一般”的比例达到90%(见图1)。(二)民生短板得到加强,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领域的民生满意度明显提升长期以来,城乡居民对于食品安全和居住地环境的满意度较低。针对有关问题,近年来我国着力推进食品安全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补齐民生短板。—-- _ ‘● 出 _ 越2啦S18j r童K1.‘2n:5:3&曩.93.j4毳 霾荔霪缓 霾38.439.335.7 3534.731.32012 2013 2014 20152016 2017图1 2012~2017年域乡居民对于未来信心变化情况(单位:%)一3一万方数据

 中国民生调查2018综合研究报告一是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着力强化食品安全工作。颁布实施新的《食品安全法》,各级部门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强化落实监管者和食品生产者的责任;加快推进“国家食品安全追溯平台”建设、“问题导向型风险管理体系”、“规范化、长期化抽样检测”等食品安全监管改革新举措;针对婴幼儿食品等特定食品,强化行业标准规范。二是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框架,强化重点领域环境治理。中央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相继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等重要法律法规,基本形成生态环境治理制度框架。同时,强化大气、水、土壤等重点领域的环境污染治理,加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空气质量总体向好,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电话调查结果表明,城乡居民对于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的满意度明显改善。如表1所示,对于食品安全的满意度得分从2014年的50.3提高到2017年的60.22;对居住地环境的满意度得分从2014年的59.6提高到2017年的66.45。(三)各领域民生满意度均有不同程度提高2014—2017年电话调查结果显示,城乡居民对民生各领域的满意度总体保持增长。其中,社会治安、食品安全和居住地环境的满意度得分提高较快;就业、住房、社区公共服务、司法公正、交通等满意度得分保持较快增长;社会保障、政府服务、医疗和教育等领域的满意度得分也呈稳中有升。1.着力稳定和扩大就业,就业满意度逐年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度重视重点群体就业,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向好。2013—2017年,城镇新增就业6600万人以上;失业率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左右。同时,企业用工更加规范,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就业质量逐步提高。2014~2017年,城乡居民就业满意度得分逐年提高,2017年得分比2014年高出4.89分。2.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政府服务满意度稳步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微观管理、直接干预,注重加强...

篇六:新形势下的城市民生问题研究

论坛 · 学术前沿民生问题的形成原因与对策舒永久傅 静【关键词】

 民生问题原因对策【摘要】

 重视民生, 是当今中国的时代主题, 是事关改革发展全局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问题。解决民生问题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中之重。

 因此, 深入分析我国民生问题的形成原因和根源, 并以战略的眼光, 从我国历史和现实实际出发, 探讨解决民生问题的对策措施,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社会近年来, 中国经济社会获得了飞速发展, 但民生问题却日益凸显, 贫富两极分化、 城乡差距加大、 生存环境恶化等一系列民生问题,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得不关注的焦点。重视民生, 是当今中国的时代主题, 是事关改革发展全局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问题。

 因此, 解决民生问题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中之重。解决民生问题的重大意义第一, 解决民生问题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

 只有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 才能真正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二,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稳定” 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可靠保障和坚强后盾。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不好,不仅影响一个地方的改革发展和和谐稳定, 而且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只有着手改善民生这一关键环节, 才能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形成全社会 “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 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的大好局面。第三,解决民生问题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要求。

 能不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 维护好、 发展好, 能不能把人民群众最关心、 最直接、 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好,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检验。只有解决好民生问题, 人民群众才能认同和拥护党和政府。我国民生问题的形成原因历史性成因。

 我国一直都比较重视民生问题的解决,但计划经济体制下, 我们一方面在宏观上实行 “高积累”政策, 影响了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提高, 另一方面, 在微观上又否定个人争取自身利益的正当性,解决民生问题的政策、 思路出现偏差。

 某些民生问题还因政府实施的政策导向所致。如农民收入低、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落后, 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改革开放前,国家通过剪刀差的方式为工业化积累资金导致的。结构性成因。我国经济发展、 社会发展、 政治发展和生态发展之间呈现出结构失衡的状态, 即经济发展快, 社会发展、 生态发展相对缓慢, 政治发展明显滞后。这使得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一些制度、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问题, 最终都以民生问题的形式凸显出来。一、 城乡二元结构制度。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长期施行从人力、 物力、 财力等方面优先支持城市发展的制度和政策。

 相对来说, 对广大农村的重视和投入却较少。畸形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人为地把社会成员摆在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生存与发展的起点上, 而且由于制度、 习惯的刚性使这种不平等具有了一种难以打破的平稳态势,形成了一种强有力的自我内循环。二、 民众利益表达机制不畅。公共政策制定及实施时, 如果弱势群体对其受损利益, 缺乏正常的利益表达机制, 就会引发一系列民生问题。

 三、 民生政策的短缺。一方面, 民生政策的缺失或不到位, 是出现大量社会问题进而导致民生问题的重要根源。

 另一方面, 民生政策的执行存在梗阻现象。

 职能部门和利益集团谋取自身利益, 干部民生政绩观念的缺失等都会导致政策的执行障碍。变迁性成因。这是我国当前民生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我国的民生问题与社会变迁有着必然的联系。

 社会转型过程中, 新旧社会结构因素长期并存, 引起社会结构的震荡及不稳定, 民生问题也就因此产生。

 这类问题是社会发展中不可逾越的阶段性现象, 往往与本国的政治、 经济问题扭结在一起。第一,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过程中,政府的第一要务是发展经济, 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 这使得公共资源大多优先用于经济和产业领域,社会与公共184

 2010/08/中 总第299 期事业方面 (救灾、 扶贫、 公共卫生、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等 )的比重相对较少, 导致民生改善滞后。第二, 体制改革过程中, 国有经济改革和经济部门的所有制结构多元化, 加上上世纪 90 年代产业结构的高速转换, 社会资源被不同阶层和利益集团解构和分割。

 整个社会追求效率优先, 而公平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由此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收入差距扩大和分配不公平问题。解决我国民生问题的对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 加快推进改善民生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点。

 解决我国民生问题, 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 以战略的眼光, 从我国历史和现实实际出发, 探索切实可行的措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指出, 社会主义原则, 第一是发展生产力, 第二是共同富裕。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 就是使劳动人民共同富裕, 不搞两极分化。邓小平从生产力和人民利益两方面的价值目标出发, 指出了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只有发展生产力, 才能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提出: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 要靠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扩大公共服务, 完善社会管理,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 劳有所得、 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 住有所居, 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把加快推进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 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 的总体布局出发,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只有经济的持续发展, 才能为解决各种民生问题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才能为政府的支民、 惠民政策提供经济基石。针对当前由于民生问题而滋生出的内部矛盾, 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调整经济结构, 转变发展方式, 依靠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和两种手段,处理好速度、质量和效益, 投资、 消费和出口, 以及人口、 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尽最大努力把经济发展好。调整政府职能, 建设服务型政府。随着市场经济的“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发展与民主政治的发育, 政府的职能也处于不断调整之中。

 现阶段在事关民生的问题上, 政府必须强化责任, 对于政府 “失位” 或 “错位” 的地方要赶紧 “补位” 或 “正位” ,对于明显滞后的公共管理制度, 要及时调整。

 第一, 要着力推进公共财政体制改革。

 公共财政体制应实现从重经济建设向公共服务转型,公共财政应更多关注公共安全、 公共卫生、 公共教育与职业培训、 公共救济、 公共交通、 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等社会公共领域。

 第二, 要逐步改变现有的城乡二元治理结构与户籍制度。

 政府需要转变观念, 积极探索有利于全民发展的户籍管理新制度。第三, 推进综合就业、 分配与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

 就业再就业、 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是一个有机整体, 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关系到社会稳定, 要统筹兼顾, 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制度建设, 形成有效机制。第一,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维护民众切身利益。

 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民众切身利益的 “托底之网” , 对落实民生举措具有最基本的保证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定的重要保证。要以社会保险、 社会救助、 社会福利为基础, 以基本养老、 基本医疗、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 以慈善事业、 商业保险为补充,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第二, 完善利益表达机制, 畅通利益诉求渠道。要解决民生问题, 首先要通过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 特别是建立合理的运行机制, 给予民众充分表达的权利, 保障民众的合法利益。

 因此, 必须通过一定的民主程序和形式来维护利益诉求与表达, 拓宽和畅通群众利益诉求和表达渠道, 把群众利益诉求与表达纳入制度化、 规范化、 法制化轨道。要坚持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制度, 定期开展接访、 下访和蹲点调研, 倾听群众呼声, 关心群众疾苦, 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要不断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让不同利益主体都有表达自己诉求的平等机会; 完善决策听证制度, 保证政策制定的公平公正; 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制度, 让公众及时了解与自己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事情。突出政府主导, 发挥社会合力。

 民生问题的化解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利益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工程。民生问题的有效化解,既不能离开政府,也不能只依靠政府。

 它需要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共同努力, 坚持不懈,才能完成。因此, 民生问题的有效化解, 要在政府的主导下, 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 发挥政府的服务作用,调动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寻求有效的解决路径。

 (作者分别为四川农业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 四川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08 级硕士研究生; 本文系四川省科技厅软科学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

 2008ZR0046 )“社会保障是社会安责 编/范 文185

篇七:新形势下的城市民生问题研究

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17 年 12 月

 273 新形势下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思考

 尹永星 中共唐河县委党校,河南 南阳 473405

 摘要: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是新时期、新形势下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不仅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伟大梦想的实现,是当前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新形势;民生问题;社会建设 中图分类号:F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76X(2017)12-0273-02

 “得民心者得天下,重民生者安天下”是亘古不变的真理,重视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而改善民生才是最大的政绩。

 1 充分认识新形势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

 1.1 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民生问题是执政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基础的关键。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以得到人们的拥护,拥有执政地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党的宗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带领全体人民追求美好生活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从苏联共产党迅速垮台的经验教训中可以看出,虽然在当时经济、科技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提高,但到了 80 年代 90 年代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没有提高,当然苏共垮台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民生没有改善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失败教训表明,无产阶级执政党如果不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就会动摇无产阶级政党的执政基础,导致亡党亡国的严重后果。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必须高度关注,共产党长期稳定执政必须重视解决民生问题。

 1.2 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人民幸福安康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的时候讲到:“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就是我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问题就是事关老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教育、医疗、卫生、环境都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老百姓就是想有好的工作,孩子有好学上,有稳定的收入,有优美的环境,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就要从身边的实实在在的民生问题中体现,民生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大计,事关人民幸福安康。

 1.3 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国家长治久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民财富也有较大积累,经济发展使我国的贫困人口,从改革开放前的二亿五千万人口,下降为目前的二千万,中国成为世界公认的脱贫效果最显著的国家。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改革要发展,社会要稳定,我们面对的挑战,内外部的环境越复杂。民生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社会和谐和稳定,更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

 1.4 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伟大梦想的实现

 总书记提出四个伟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最终的追求,奋斗的目标,这个伟大需要通过党的伟大建设、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斗争来推进。但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五位一体如果搞不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没有保障。社会民生改善和社会治理创新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里面社会建设的重点内容提要。如果这块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保障。2035 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不可能,2050 年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更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2 新形势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目标

 2.1 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十九大报告强调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己发生了改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己成为主要矛盾。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然后与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我们过去讲的物质文化需要就是基本生存,今天不仅是物质文化还有政治民生、环境安全的要求,不仅是低水平的,还是高质量迈进。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2.2 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

 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人民群众特别是基层与弱势群体的利益,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和人民福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会导致人民的需要难以得到有效满足,特别是那些生活在贫困和边远地区的人民在追求美好生活道路上将遇到更多的困难。这一社会治理目标的实现,不但抓住了在新的社会历史时期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环节,而且彰显了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要求和精神力量。

 2.3 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高

 民生改善和社会治理创新,它实际上是社会建设当中的重点内容。中国特色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建设的目标要建设一个更高水平、更加公平、更加安全的社会,这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3 新形势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要求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涉及范围广,纷繁复杂,千头成绪,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原则,体现什么样的理念,定政策,出主意,搞措施我们要抓主要矛盾,抓问题的关键。

 3.1 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有所盼,我有所应,老百姓工作生活里面的难点、热点、痛点就是我们要做的事,哪些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首先是教育、就业、收入、医疗、养老、住房、环保这些事情,切身利益,从这些方面入手。所以我们工作不要搞花拳绣腿,要实实在在,从老百姓最关心、最期盼、最渴望解决的那些事做起。

 3.2 坚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要立足国情,立足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有新的特征、新的矛盾,这是变化。一个变化是社会主要矛盾变了,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国情,还有两个没有变,第一个就是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没有变,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充分、不平衡,这是我们的最大国情没有变。第二个我们还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们的贫困标准在提高。一变两没变,决定我们做事情、定政策、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实事求是。脱离实际、脱离国情不行。我们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循序渐进往前推进。

 3.3 坚持底线思维

 底线思绪是什么意思?这就是水桶理论,一个水桶能不能装水,取决于最短板,不取决于高板,一个社会是否文明进步,不是富人来衡量的,而是穷人决定的。多看弱势群体,多想困难不足。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后上任,他心中最关心的是什么?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少做锦上添花的事情。总书记反复的强调,守住底线,突出重点人群,不要滑到社会保障线以下,完善制度,引导预期。

 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274

 2017 年 12 月 3.4 坚持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

 社会公平正义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是不同时代人们对公平的理解是不一致的。富人有富人的公平正义,穷人有穷人的公平正义,不同群体,不同位置的理解不一样,总体而言,公平正义是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我们今天遇到了很多问题,很多难题,是发展不足,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因此,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够促进公平正义。曾经有一段时间,社会上有一种思潮,我们的经济总量 GDP 已经八千多美元了,现在是不是可以不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蛋糕已经更大了,是不是我们应该讲以社会建设为中心,把蛋糕分好,收入分配理顺。总书记多次强调,现在我们最大的问题还是发展不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解决这些难题,民生的短板还需要在发展中解决,这些问题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要通过发展来解决。

 3.5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

 十九大报告关于民生问题的描述:“坚持就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共建共治共享。”人人尽责,人人共享,保障改善民生,加强创新社会治理,不是政府的事,是企事业单位、公民都应该尽责的事情,要共建、共治。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是手段、方法,第五个共享才是目的。所以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问题,共享是根本问题。总书记说共享有四层含义:第一是全面共享,内容上要全面。不是说只有物质文化,民主政治权利,环境、生态、安全等方方面面内容上全面共享。第二个是全民共享,不是少部分人,而是全体人民都应该分享改革发展的好处,有获得感。第三个是人人尽责、人人参与、人人努力,不是别人给你提供你来共享。你要为他人服务,为社会做贡献。第四个是逐步实现的共享,这是一个过程,不能一步到位。

 我们要充分把握新常态下改善民生的关键时期,担起民生工程的重大责任,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优先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一步推动我国民生状况的不断改善,促进我们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使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使人民群众能够安居乐业,使全体人民生活更加有保障、有尊严,有获得感。

 参考文献

 [1]周艳.关于改善民生问题的思考[J].新长征,2012(5): 45-46. [2]王钰.新形势下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思考[J].对外经贸,2012(9):113-115. 作者简介:尹永星(1986-),女,河南南阳人,学历:研究生,职称:助理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单位:中共唐河县委党校。

 (上接第 165 页)

 要定期对政工人员进行测评,以保证他们思想观念的先进性,从而提高企业政工工作的质量。

 2.3 3

 企业内部加强组织活动,促进员工思想交流

 电力企业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内部活动,使得企业员工和政工人员能够有很好的机会进行交流、互动,促进政工人员很好的传播相关的思想。可以将员工感兴趣的一些内容融入到活动中,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企业员工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政工工作人员同时对企业员工进行科学引导,使政工人员树立亲民形象,更有助于员工加强对其政工思想和文化等进行更深入的认识。

 2.4 4

 健全政工的工作机制

 在实际的政工工作中,企业应将政工工作与企业的发展相融合,制定科学的政工工作方案,以保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安全生产、稳定管理。政工人员要宣传一些先进的观念,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明确政工工作服务于基层的原则,要求政工人员要和基层员工搞好关系。让政工人员能够了解企业职工在工作中及生活中的困难,为企业员工带去越来越多的帮助。

 3 结束语

 当前社会,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电力的要求不断地提高,电力企业必须完善政工工作,才能够推动电力企业更好地前进。企业的管理者应该保证本身思想观念的积极性及先进性,加强创新企业政工工作的开展,在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等方面加强创新发展,努力摆脱政工工作开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不断完善政工工作制度,制定科学的政工工作方案,充分地调动电力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企业员工能够将自身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相结合,从而实现与时俱进,促进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电力服务。

 参考文献

 [1]温海娟.新时期电力企业政工工作的创新探索[J].东方企业文化,2015(01):19-22. [2]申武.新时期电力政工工作如何做得更好[J].通讯世界,2014(23):259-260. [3]师朴.论新时期电力企业政工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4(21):331.

推荐访问:新形势下的城市民生问题研究 新形势下 民生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