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伟大抗疫精神5篇

时间:2022-08-31 16:20:06 来源:网友投稿

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伟大抗疫精神5篇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发扬伟大抗疫精神心得体会范例三篇 我们应该坚定人民至上、爱国情怀的信仰,遇见困难要冲锋在前,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仰,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伟大抗疫精神5篇,供大家参考。

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伟大抗疫精神5篇

篇一: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伟大抗疫精神心得体会范例三篇

 我们应该坚定人民至上、爱国情怀的信仰,遇见困难要冲锋在前,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仰,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信念。

 下面是整理的发扬伟大抗疫精神心得体会范例,供大家参考选择。

  发扬伟大抗疫精神心得体会范例

 感悟抗疫斗争中的中国精神 中国力量中国担当

  9 月 8 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 x 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坚定果敢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决心,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中国的抗疫斗争,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

  应当说,这次抗疫斗争,检验了我们党的组织力、领导力,检视了党员干部的向心力、战斗力,证明了全国人民的团结力、凝聚力,抗疫斗争让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更加熠熠生辉、炫彩夺目。

  中国精神,彰显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是兴国之魂、强国之魄。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都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共同

 构成了我们当今时代的中国精神。中国的抗疫斗争所展现的中国精神,充分蕴含了民族团结、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包含了攻坚克难、砥砺前进的时代精神。应当说,中国精神是在这次突发重大疫情中迸发出来的具有很强的民族集聚、动员与感召效应的精神及其气象,是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显示了重要的中国文化软实力。

  中国力量,体现中国速度、中国效率,是胜利之源、活力之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 3 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这体现的是党领导的力量、人民团结的力量,是上下同欲、团结一心的力量,是白衣执甲、各业驰援的力量,集体中展示的中国人民的力量。拥有上千张床位的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仅用十几天就建成,三个星期内建成 16 家方舱医院,大量医务人员、医疗设备、防疫物资源源不断地集中到 x 和 x,460 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冲锋陷阵,400 多万名社区工作者在全国 65 万个城乡社区日夜值守……疫情防控彰显我国的制度优势、行动能力,真正体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如此,形成全社会的团结一致、协同高效,才有了抗击疫情的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应当说,党中央的英明领导、党员干部的英勇奋战、中国各族人民的英雄气概,共同汇成了气势磅礴的中国力量,是我们取得胜利、战胜困难的胜利之源、活力之泉。

  中国担当,折射大国风范、大国情怀,是应有之义、无疆之爱。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命运与共,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和衷共济、爱好和平的道义担当”。大道不孤,大爱无疆。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秉承

 “天下一家”的理念,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毫不犹豫投入抗疫国际合作,为全球疫情防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充分展示了“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守道义”的大国形象、大国担当。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履行国际义务,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组织主动通报疫情信息,第一时间发布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第一时间公布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毫无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最大能力将医疗物资运往全球各地,有力支持援助了全球疫情防控。人类是相互依存、普遍联系、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以大国风范、大国情怀,彰显大国担当,为世界抗疫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力量,生动诠释了为世界谋 x、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让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发扬光大,熠熠生辉,广大党员干部就要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各种危险困难和挑战,强化斗争意识、增强斗争精神,百折不挠、激流勇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不懈奋斗。

  发扬伟大抗疫精神心得体会范例

 9 月 8 日上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 x 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习近平就伟大抗疫精神进行了深刻阐述。他说,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生命至上

 ——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爱人利物之谓仁。”疫情无情人有情。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不会再来。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我们也能够做到不惜一切代价,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果断关闭离汉离鄂通道,实施史无前例的严格管控。作出这一决策,需要巨大的政治勇气,需要果敢的历史担当。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从出生仅 30 多个小时的婴儿到 100 多岁的老人,从在华外国留学生到来华外国人员,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全力护佑,人的生命、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得到悉心呵护。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最好诠释!这是中华文明人命关天的道德观念的最好体现!这也是中国人民敬仰生命的人文精神的最好印证!

  举国同心

  ——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团结伟力

  面对生死考验,面对长时间隔离带来的巨大身心压力,广大人民群众生死较量不畏惧、千难万险不退缩,或向险而行,或默默坚守,以各种方式为疫情防控操心出力。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个人冷暖、集体荣辱、国家安危融为一体,“天使白”、“橄榄绿”、“守护蓝”、“志愿红”迅速集结,“我是党员我先上”、“疫情不退我不退”,誓言铿锵,丹心闪耀。14 亿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肩并肩、心连心,绘就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时代画卷!

  舍生忘死

 ——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顽强意志

  危急时刻,又见遍地英雄。各条战线的抗疫勇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刻冲得上,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他们中间,有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而自己错过救治的医院院长,有永远无法向妻子兑现婚礼承诺的丈夫,也有牺牲在救治岗位留下幼小孩子的妈妈……面对疫情,中国人民没有被吓倒,而是用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壮举,书写下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壮丽篇章!中华民族能够经历无数灾厄仍不断发展壮大,从来都不是因为有救世主,而是因为在大灾大难前有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挺身而出、慷慨前行!

  尊重科学

  ——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

  面对前所未知的新型传染性疾病,我们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把遵循科学规律贯穿到决策指挥、病患治疗、技术攻关、社会治理各方面全过程。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实行中西医结合,先后推出八版全国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筛选出“三药三方”等临床有效的中药西药和治疗办法,被多个国家借鉴和使用。无论是抢建方舱医院,还是多条技术路线研发疫苗;无论是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大数据追踪溯源和健康码识别,还是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有序推进复工复产,都是对科学精神的尊崇和弘扬,都为战胜疫情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

  命运与共

  ——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和衷共济、爱好和平的道义担当

 大道不孤,大爱无疆。我们秉承“天下一家”的理念,不仅对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我们发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援助时间最集中、涉及范围最广的紧急人道主义行动,为全球疫情防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充分展示了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守道义的大国形象,生动诠释了为世界谋 x、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发扬伟大抗疫精神心得体会范例

 千百年来,中国经历了多少艰难困苦的险阻,但都一一挺过来了。现今,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悄然打响,国人正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共同面对。

  新兴冠状病毒现已蔓延到全国,但国内恐慌并未增多,都是源于我国甚至世界上人们密切关注此事,都在为这次疫情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像钟南山院士,年逾 80 岁,在参加 03 年非典以后又一次奋不顾身第一时间奔赴战场,挡在我们身前。经过他一夜未眠的奋斗,终于确定了肺炎人传人的特性。各级部门立即进入一级戒线,才得以控制病情,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与此同时,来自天南 x 的医生

 毅然放弃与家人团圆的机会,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他们都是这场战争的逆行者,都值得我们赞扬。

  说起这病毒的起因 SARS 病毒,来源于蝙蝠。蝙蝠携带了 100 多种病毒,它只是生活在它的地方,幻想可以和永远井水不犯河水。可是,人类贪婪的欲望,在吃了几千几百年鸡鸭牛羊后,有些人已经吃够了,想找些新鲜刺激的,于是开始肆意虐杀食用野生动物。难道他们不会疼吗?难道就因为我们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就向它们张开血盆大口吗?要知道,破坏生态环境终会得到大自然的报复。所以,管住我们的嘴,禁绝野味市场,已迫在眉睫!

  曾在网上看到无数这样的消息:厂家为了自身利益,把水一直往猪胃里灌,看到这则消息,配上猪被水灌得痛苦不堪甚至在浑身颤抖的样子的照片,我真的想问他们:动物不是生命吗?非得让他们死也不能痛苦安详的死去吗?2020 年的这场灾难,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大自然的报复也许会迟到,但是永远不会缺席!

  但是,世上还是好人多。全国现在上下一条心,共同面对新年的第一场战争。医生,这个职业无疑承载无数荣光,这些荣光的背后,无不是一次次“浴血奋战”而来的。但如今医生这一职业也有了生命危险。去年年底,当看到一获无数荣誉的女医生,却被病人家属无情残忍杀害时,我深深对这个职业产生了怀疑。医者仁心,如果他们的安全都得不到保障,谁还愿意当医生,谁又能医治我们呢?医生放弃了所有安逸去奔赴“战场”,他们才是最令人敬佩的,是真正的英雄。

  愿此处疫情能给人们提个醒,处理好与大自然的关系至关重要,也愿报华夏,纵然前方荆棘丛生,纵然前方路途漫漫,也愿提起手

 中笔,握紧心中刀,这无法阻挡我的医生梦。未来,我希望中国永远是我的归宿。

篇二: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21 年 9 月第 9 期    高教论坛HigherEducationForumSep.2021.No.9抗疫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罗祥云(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湖南   长沙  410205 )摘要:抗疫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高校应及时发挥抗疫精神促进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笃定“四个自信”、涵养奋斗精神的作用,通过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文化活动与环境氛围、社会实践与互动体验中融入抗疫事迹,引领新时代大学生厘清爱国主义价值困惑、强化爱国主义思想内化、践行爱国主义行动自觉。关键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抗疫精神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 9719 ( 2021 )

 9 0016 04作者简介:罗祥云( 1981- ),男,湖南祁东人,团委书记,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收稿日期:2021 03 08  修稿日期:

 2021 04 15   一、前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要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1 ] 。高等教育是青年“三观”确立的关键阶段,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受国内外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复杂形势影响,当前大学生意识形态风险、爱国情感偏差依然存在,持续巩固、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十分必要。

 2020 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上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众志成城取得了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决战决胜,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2 ] ,发挥抗疫精神,用以深化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抗疫精神的内涵抗疫精神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精神谱系的时代内容与价值内涵,学界给予了高度关注。抗疫精神与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3 ] ,体现了人民立场、团结力量、革命英雄主义、科技支撑、大国担当 [4 ] ,承继了中华民族敬仰生命的禀赋、家国与共的特质、大义凛然的气概、协和万邦的气度和因时而新的品格 [5 ] 。从引领新时代青年学生教育成长的角度,抗疫精神的内涵主要包含以下5 个方面。1.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思想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党的执政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不管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还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美丽中国,亦或全面从严治党,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抗疫精神中的生命至上原则,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发展思想的生动写照,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党和国家不惜一切抓防控、救治每一名患者,全力围绕和维护人民这个中心。2. 家国与共的爱国主义情怀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 [6 ] 。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属于重大公共卫生应急危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举国同心,风雨同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医护力量向湖北支援,海外华人纷纷倾其所能向祖国输送物资,国人爱国热情空前高涨,老中青几代人齐心协力守护家国。这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最集中的展现,是家国与共、爱国奋斗的情感共鸣。3. 不畏艰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指无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为了革命利益和革命理想敢于斗争、不怕艰难、勇于自我牺牲的理想行为。毛泽东同志对其论述是“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新时代的革命英雄主义就是坚守自己的岗位和本职,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主动请缨,不畏困难和艰险,不顾个人安危,以坚决夺取最后胜利为目标。抗疫战争中全国广大医护人员展现出来的舍生忘死的奋斗姿态就是对革命英雄主义最贴切的诠释。4. 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和思想作风的重要内容,是党带领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巨大成就的重要法宝,其所蕴含的探求客观规律的科学精神,正是抗疫精神中严格尊重科学从而迅速掌握疫情防控方法,不断改进医治方案,及时突破疫苗研发的关键因素。5. 天下大同的道义担当6 1。

 。. .。

 。

 中华民族历来有天下大同的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充分彰显了中国的道义和担当。在这次疫情中,中国自始至终与世界分享信息和经验,特别是成功控制态势后,面对海外蔓延的疫情,我们不仅“滴水恩涌泉报”,而且竭尽所能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国家和人民,慷慨捐资捐物,分享防治经验,共享科研成果,这正是党、国家和人民天下大同担道义担当的直接体现。中国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打赢规模宏大的抗疫战争,最大限度守护了国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铸就了伟大抗疫精神,这是中国力量的最新展现,是中国精神的最新内容,也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又一次伟大实践。新时代大学生要充分学习吸收抗疫精神的养分,从中触动情感、内化思想,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三、抗疫精神对深化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价值   伟大抗疫精神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延续,又是新时代新形势下爱国主义内涵和外延的创新发展,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丰富的时代价值。1. 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认清爱国主义本质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7 ] ,“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 8 ] 。《新时代爱国主义实施纲要》指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1 ]抗疫精神的核心之一依然是爱国主义,党中央提出的 16 字疫情防控工作总要求,充分彰显了抗疫精神中必胜的斗争信心和坚强的斗争意志要义内涵,抗疫中全国人民自觉服从党的坚强领导,充分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不恐慌,不混乱,广大医务人员舍小家为大家主动请战逆行,基层干群日夜坚守抓防控保稳定,工程人员抢时间修建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科学家抢效率研发疫苗,人民群众井然有序严守防疫纪律,这是人民大众对党的领导的无比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信心,是对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最深沉、最真挚的热爱,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在危难之际的集中展现。因此,深学践悟抗疫精神,能进一步教育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强化中国梦共同理想,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人生信念,准确把握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 有利于厚植家国情怀,激发爱国情感认同爱国主义是中华儿女最自然、最朴素的情感,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要“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 7 ] 。情感的力量是巨大的,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既要引导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感性情感认同,更要培养大家的理性情感认同。在疫情防控战争中,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发扬举国同心的大团结精神,湖北人民主动封锁,隔离疫区保护全国人民; 4.2 万余名医务人员不畏艰险从大江南北支援湖北前线;身处五湖四海的华人华侨竭尽全力捐资和筹集抗疫物资发往国内,这是伟大祖国的巨大向心力,是全体中国人矢志不渝的家国情怀。新时代的大学生处于全球化、多元化思潮环境,加之从小在国家和小家庭的呵护下成长,生活富足,没有经历革命年代的洗礼和家国建设的艰难困苦,有的学生容易受西方思想影响而出现爱国主义情怀淡化的现象,日常教育中接受的更多只是对家国的感性情感认同,这次抗疫人民战争的亲身经历以及加强对抗疫精神的学习理解,可以同时激发青年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最真切的感性和理性情感认同。3. 有利于笃定“四个自信”,共同砥砺强国之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引导广大青年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问题,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四个自信’,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人生追求”[ 9 ] ,指出“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只要青年都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能充满活力、充满后劲、充满希望”[ 7 ] 。砥砺强国志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青年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精心培养的接班人,是国家发展的未来骨干力量,需要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和国家民族发展联系在一起,充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信心,为伟大复兴立志前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抗疫精神较为完美地回答了这些问题。中外抗疫对比用雄辩的事实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近14 亿人民在短短几个月内启动巨大动员力量,精准施策,攻坚克难,决战决胜。而海外特别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掌握和分享了中国提供的信息和经验的情况下,直至 2021 年大部分地方疫情仍在不断蔓延,人民的生命健康长时间处于危险境地,经济社会运行举步维艰。中国是 2020 年全球唯一全面复工复产并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由此,中国抗疫事迹凝练而成的抗疫精神,是教育引导大学生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的绝佳教材,其所蕴含的举国同心的团结精神、尊重科学的实事求是内涵,又可以很好地激励和鞭策新时代大学生共同砥砺强国7 1。

 。. .。

 。

 之志。4. 有利于涵养奋斗精神,自觉践行报国之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7 ] 爱国奋斗是新时代大学生的正确打开方式,通过奋斗可以实现人生理想和自我价值,同时也服务和报效了与个人、家庭命运相系、荣辱与共的伟大祖国。奋斗精神如何发扬,报国之行如何起步,同样可以在抗疫精神中显现出来的大无畏、不言败的自强不息作风中找到答案:大批医护人员包括“90后”新青年主动请缨,且削发上阵不下火线;工程建设者争分夺秒创造的“火神山”“雷神山”世界效率奇迹;基层干部、军警和数不清的志愿者昼夜不停歇抓防控、搞服务;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研发疫苗。他们都在同时间赛跑、同病魔较量,大家挥洒汗水,竭尽全力发挥各自的专业本领和聪明才智,不屈服不放弃,誓死要战胜疫情,目的就是要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和繁荣发展,报效伟大祖国。这些抗疫战争中发生的震撼人心的一幕幕场景,无数普通劳动者展示出来的坚强、勇毅的精神风貌,足以催人奋进,是教育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涵养奋斗精神、自觉践行报国之行的生动案例。   四、抗疫精神引入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着力点   爱国主义价值观涉及每个个体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是处理个人与集体、小家与国家利益取舍与平衡的重要理念,新时代大学生虽然从小都接受过普适性爱国主义教育,但受到多元化意识形态影响和国内外各种不良价值导向的影响,淡化爱国意识、漠视集体和国家荣誉而过分追捧个性、追逐利己主义的现象肯定有之。大学生作为成年人具备较为独立的思想和兴趣点,如何引导他们坚守爱国主义价值取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缺乏与现实生活、切身实践和利益感悟的言传说教,有可能变成所谓的“假大空”,较难入脑入心。突如其来的抗疫大考,牵动每一个人的敏感神经和切身利益,照映审视着国人、世人的价值理念,是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及时引入伟大抗疫精神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消除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价值困惑,真正使爱国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1.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以抗疫大事迹说理,解答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价值困惑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引领有别于对中小学生的爱国引导,确保真学真信难度相对更大。受多元化价值观念和西方思潮的渗透,一方面部分青年人崇尚个性、秉持利己主义原则,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的能力和适应性是根本,集体主义、国家意识不强,另一方面部分青年人深受西方所谓自由、民主、人权思潮的影响,对国家认同或对党的执政理念、道路、制度有所怀疑,对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的爱国主义本质有所困惑。如何为青年人解答这些疑惑,既要说清楚原理、道理,还要摆出铁的事实、真实的案例,使之学懂弄通,心悦诚服。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危机,中国大地涌现出许许多多可以佐证爱国主义重要意义、爱国主义本质的感人事迹:身患顽疾但舍身忘我、无私无畏的英雄硬汉张定宇;顶着压力几度建议“封一座城,护一国安康”、自己却请缨赴武汉的 73 岁院士李兰娟;除夕夜蹲在墙角吃盒饭鏖战十天十夜打造火神山医院的近 7000 名工程师;长时间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穿着厚重防护服昼夜奋战的一线医护队伍。正是他们用巨大的牺牲保护了国家、守护了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这就是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意义。疫情吃紧的关键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定海神针般果断决策,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调度各方力量井然有序驰援湖北,动员所有力量和资源免费救治、守护每一位国民,这就是党、国家、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是爱国主义本质的生动体现。同时审视西方国家的情况,民众防治的松散、国家治理的混乱导致疫情持续蔓延,人民生命健康权利难以保障。鲜明的对比体现制度体系、治理能力的优劣,体现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因此,高校思政理论课和课程思政内容,要有机融入类似的抗疫大事迹,借助事迹说理,讲...

篇三: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素质教育 2021 年 11 月第 7 卷第 21 期伟大抗疫精神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龚绍臣1,2(1 西南科技大学,四川 绵阳,621000;2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绵阳,621000)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强调, “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在此次抗疫斗争中,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1]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高校要在大学生中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将其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一、相关研究背景目前,对于伟大抗疫精神与大学生之间联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西北民族大学常进锋等 [2]通过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发挥家庭对网络谣言的阻隔作用、增强学校对网络谣言传播的防控功能、加大政府对互联网社交媒体的监管力度,防范青少年对涉疫网络谣言的传播;二是山东师范大学李寒梅 [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尊重青少年价值观发展的特点,从聚焦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能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理想信念教育、重视实践能力的提升等方面拓展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帮助青少年逐渐形成正确而稳定的价值观;三是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上海戏剧学院特聘教授饶曙光 [4] 探讨了网课的普遍运用,突显网络时代影像对于青少年的教育创新作用,分析青少年影视教育的出发点、教育范畴的鉴定等问题,对影视教育背后的意义进行了深度挖掘,并针对如何改善青少年影视教育的现状,给出了较为具体的指导意见;四是杭州师范大学傅素芬 [5] 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及个案就 COVID-19 疫情下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表现,分别阐述了焦虑、抑郁、强迫等的具体表达方式,并从学校、家长、学生层面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心理干预策略,以期及早发现问题,进行有效干预,预防儿童青少年应激相关心理问题的发生;五是宁夏大学徐倩等 [6] 反思了青少年生命教育是什么、当前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的问题有哪一些、如何才能更好地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教育部印发的《高等教育专题规划》强调:

 “发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党团组织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排忧解难。”[7] 其中,辅导员要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从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出发,针对不同学生的思想实际,以宿舍、党团组织、班级和学生社团为载体,从学习、生活细微处入手,对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及其他方面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有 97.24%的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感受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但有 2.76%的大学生却没有感受到。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速度之快、影响范围之广、防控难度之大,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也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战争。受疫情的影响,各大高校延迟开校,笔者所在的学校也不例外。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对疫情有着高度的关注,每天多次或每周数次关注疫情变化情况。而笔者所在学校的大学生掌握着基本的医疗常识,这时候如何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抗疫活动,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引导大学生在主动居家隔离、捐款捐物、参加志愿活动的过程中接受潜移默化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进而提升自身素养是高校教师尤其是辅导员需要思考的问题。在调查中笔者发现,每一个大学生都积极参与此次疫情防控,无论是在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等日常行为习惯方面,还是在捐款捐物甚至投身抗疫一线方面,其都做DOI:10.16681/j.cnki.wcqe.202121018作者简介:龚绍臣(1987— ),女,汉族,四川沐川人,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注:本文系四川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中心项目“‘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 (编号:SCQSN2020ZC03)。摘要:文章在分析相关研究背景的基础上,首先论述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然后阐述了伟大抗疫精神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的视角,最后对伟大抗疫精神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进行了思考。关键词:伟大抗疫精神;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班级管理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401(2021)21-0053-03

 西部素质教育 2021 年 11 月第 7 卷第 21 期出了巨大的贡献。疫情期间的生活给每一个大学生都上了一堂生动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课,绝大部分的大学生对此阶段的生活都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有 89.40%的大学生看到了生命的脆弱,感恩“最美逆行者”,有 76.19%的大学生在经历疫情后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还有 48.23%的大学生表示思考很多,无以言表。三、伟大抗疫精神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的视角尽管伟大抗疫精神的研究开始逐渐从伟大抗疫精神本身向多个视角转向,如从法律的角度、价值观的角度、影视的角度、心理的角度、生命教育的角度出发,并呈现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相连的分析逻辑。但关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仍有改进空间:一是教育的主体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专任课教师身上,未能揭示辅导员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做什么、又做得了什么,亟须构建辅导员在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理论框架和实践逻辑;二是正襟危坐的宣教和讲述较多,未能从大学生接收信息的特点、大学生自主性及对自我成长需要等方面进行有温度的互动。因此,本文将以辅导员工作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充分发挥大学生自主管理作用,从大学生接收信息的特点及自我成长需求出发,研究如何将伟大抗疫精神渗透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四、伟大抗疫精神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的思考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展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和中华民族的大国担当和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与这场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让人印象深刻的事件、做出卓越贡献的英雄楷模、身边平凡却很伟大的抗疫人物等,说不完的抗疫故事、讲不完的抗疫英雄人物事迹凝聚成伟大的中华优秀文明的一部分。高校教师尤其是辅导员要在当代大学生中广泛宣扬和传承伟大抗疫精神,将其融入当代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不怕苦、不为难、不惧牺牲的坚强意志力。(一)把疫情防控融入日常班级管理疫情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模式,对此,师生不能因为疫情有所改善就放松学习和工作。为了督促大学生充分有效利用在家的时间完成学习,笔者采取大学生居家学习和线上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其学习,这也增加了班级管理的难度。为了充分发挥大学生自主性和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引导大学生心中有纪、心中有责、心中有畏,调动大学生学习网课的积极性,笔者组织大学生进行了“我为班级建言献策”的大讨论,最后形成如下一些办法来完成疫情期间的班级管理。第一,每堂课程结束后,学习委员与科任教师取得联系,获取班级学生出勤情况、师生互动情况、作业提交情况等,把这些情况及时公布到班级群里,然后学习委员对出现以上问题的学生一一跟进了解、监督提醒,对于家里有特殊情况缺勤的学生,如生病、断网等,其应主动帮忙辅导当天课程学习并把笔记拍照发给对方,这样可保证学生当天课程当天完成;对于在网课学习中表现较好的学生,其也应及时在群里公布,鼓励学生继续保持,激励其他学生以优秀学生为榜样。一学期的网课结束后,笔者还根据学生表现评出“学习之星”,颁发奖状,从而引导学生继续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教师定期与家长沟通,把学生网课学习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引导家长在家尽量给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实时监督学生网课学习情况。良好的教育并不是学校单方面完成的,而是需要家校结合,发挥家长和学校教师的合力,共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引导学生走向更好的未来。第三,班干部之间定期针对班级学生近期的表现进行沟通,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共同出谋划策思考解决的办法。班干部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应培养自己对问题的判断和解决能力,同时要相互交流沟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解决需要面对的问题。当思考后发现还是存在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其应把这些问题汇总起来与辅导员一起讨论,并在辅导员的引导下开动脑筋解决问题。这样一方面可培养班干部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减少辅导员的工作量,避免其事事亲力亲为。第四,教师应定期开展网络班会活动,邀请网课学习表现好的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如分享自己如何克服困难保证网课学习时间;邀请相关科任教师给学生讲解科学的疫情防控知识和心理健康小知识,使学生了解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特点和预防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邀请辅导员在网络班会上传达、解读国家及有关部门的疫情防控相关文件精神及要求,做好班级意识形态的引领工作,引导学生准确把握疫情舆情信息,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正确引导学生在疫情期间努力做到“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成长”。整个疫情期间的班级管理是班干部在辅导员引导下

 西部素质教育 2021 年 11 月第 7 卷第 21 期自发完成,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实际需求,能保证学生完成网课学习和掌握实时疫情情况。概言之,教师应把疫情防控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二)讲述身边的防疫故事受此次疫情影响,大学生整整一学期都居家隔离。笔者所在学校的 2019 级大学生返校后感叹自己作为新生报到仿佛还在昨日,转眼再次返校已经被称为学姐学长;带着满心的欢喜和雀跃回到阔别已久的校园,见到熟悉的教师和亲爱的同学,大学生都反映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期待着快点开学。于是,笔者及时组织大学生开展了“讲一讲身边的防疫故事”的主题班会,引导大学生讲述抗疫期间自己在家里的感受和经历,使其积极发现身边平凡而伟大、细小而感人的抗疫故事,深入挖掘,用自己的心感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学习、宣传身边的榜样。有的大学生讲到,当寒假回到家和爸爸、妈妈欢欢喜喜筹备年货的时候,一场疫情打断了欢聚的节奏,阻断了走亲访友的步伐,而为了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一家人居家隔离,看着有关疫情的新闻,看着每天不断增加的感染人数,看着各地封村封路,心里面着实恐慌,总想着明天醒来自己会不会是被感染中的一员;有的大学生讲道,作为一名医学生,疫情发生后,其第一时间加入了社区疫情防控队伍,深入每一户家里进行疫情防控知识普及,教给居民基本的防控常识,如正确的洗手方式等。大学生讲述了身边坚持送快递的小哥哥,坚持送矿泉水的大叔,帮忙带菜的阿姨,小区的门卫叔叔、物业阿姨,热心的邻居等,一个个故事鲜活生动,朴实而平淡。基于此,大学生感悟到正是身边这些平常不起眼的人和事在疫情期间给予了自己足够的温暖和关爱,也从这些平凡的故事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在无形中提升了思想政治素养。(三)录制“伟大抗疫精神我来讲”微视频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无数无惧危险且义无反顾的医护人员、连续站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冒着寒风在交通要道值班的人民干警、夜以继日发动村民严防死守的村干部、不计报酬且无私奉献的出租车师傅等,他们将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而自己的生命安危和生命健康则被置之度外,他们用平凡书写传奇,用担当铸就丰碑。战胜疫情离不开钟南山、李兰娟等伟大的英雄人物顽强斗争,也离不开每一位普通人的密切配合。中华民族需要危难时刻的英雄,也需要每个人的奋力担当。每一位普通人手挽手、肩并肩、心连心,全体中国人民行动起来,立足自身岗位,坚持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负责,共同谱写出了伟大抗疫精神。基于此,笔者组织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导自演录制微视频,对钟南山、李兰娟等伟大抗疫楷模的英雄事迹进行重现,对快递小哥、医护人员、消毒工人等身边平凡却很伟大的抗疫英雄进行讲述,对雷神山、火神山等方舱医院的修建及各个国际组织的无私援助和中国各阶层人民的无私捐赠娓娓道来。大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全方位收集相关素材,然后对其进行整理、构思、录制、编辑,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受教育的机会。视频录制好后,笔者组织大学生进行集中观看,同时利用微博、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大学生热衷的网络方式进行推送。同时,笔者在推送过程中发现,有 95.38%的大学生都及时关注辅导员通过网络开展的活动和推送的信息,有88.92%的大学生认为通过这种方式鼓励了更多的人参与疫情防控,有 88.62%的大学生认为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抗疫英雄的事迹,有 87.69%的大学生认为这让大家对此次疫情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传...

篇四: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2021/3164学园研究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路径刘柳天津农学院摘要: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这场同严重疫情殊死较量中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伟大抗疫精神为引领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思政工作的生动教材具有深厚的理论意义,应充分发挥课堂的主导作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把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去。关键词:伟大抗疫精神;大学生;价值观伟大抗疫精神是新时代中国重大战略成果,是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政课生动的现实教材。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在这次抗疫斗争中,青年一代的突出表现令人欣慰、令人感动。” [1] 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到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下简称“三观”)教育中,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和文化需求,同时,以优秀典型事迹引导当代青年大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是新时代的答卷者、见证者,充分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激发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用实际行动接好历史的接力棒。1 伟大抗疫精神引领“三观”培育的理论意义“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世界观影响民众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处理问题的态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客观、辩证、发展的看待社会发展和现实生活。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始终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客观分析并抓住疫情发展中的主要矛盾,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在全过程中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决策、防控指挥、治疗、科研、社会治理工作。同时,在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阶段性成果时,中国共产党也聚焦到世界发展大局之中,中国自古有“天下一家”的观念,不仅对中国人民的生命健康负责,也关注到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及时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舍生忘死”的伟大抗疫精神为树立人生观指明正确方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广大医务工作者、人民解放军、科技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工程建设者和广大人民群众临危不惧、自告奋勇、视死如归,发挥自身岗位的作用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社会价值,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正是因为有了将小我融入人民的大我、祖国的大我这样的人生观,中国人民才经受住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生命至上”和“举国同心”的伟大抗疫精神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厚滋养。马克思曾说:“掌握着我们的意识、支配着我们信仰的那种思想(理性把我们的良心牢附在它的身上),则是一种不撕裂自己的心就不能从中挣脱出来的枷锁”。

 [2] 在这次抗疫斗争中,14 亿中国人民显示出高度的责任意识、自律观念、奉献精神、友爱情怀,能帮助大学生在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的同时,脚踏实地,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做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和开拓者。2 伟大抗疫精神融入“三观”培育的实施路径2.1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弘扬和学习伟大抗疫精神,教师要发挥教书育人主力军的作用,课堂教学要发挥教书育人主导作用,专业课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第一,用伟大抗疫精神武装全体教师头脑。加深教师对伟大抗疫精神中蕴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解,学校任课教师、学生工作队伍、行政管理人员都应剖析理解伟大抗疫精神的理论精髓,将其贯通于学校学科体系、教学体系、管理体系之中。第二,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中充分体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向学生阐释打赢“疫情之战”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决抵御敌对势力渗透,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第三,全面推进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改革创新。公共基础课程应深入发掘伟大抗疫精神中蕴含的科学精神、法制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专业教育课程要根据学科特点和专业优势,让伟大抗疫精神在专业课程中增加影响力,加强学生对大国工匠精神、科学精神、攻坚克难勇攀高峰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育,提升依法应对诸如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2.2 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具有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润物细无声的重要育人功能,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伟大抗疫精神的影响和引领作用。第一,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以伟大抗疫精神为主题,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科学研讨、文艺体育活动,充分挖掘传统节庆日、重大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的涵育功能,组织开展系列庆祝和纪念活动,如清明节祭奠抗疫英雄、世界卫生日、“五四”青年节等重大节点,凝聚学生奋进力量。第二,加强网络育人实效。鼓励学生积极创作以“伟大抗疫精神”为主题的网络文化作品,使伟大抗疫精神宣传教育有情感、有温度、聚人气。第三,开展深入细致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学生珍爱生命、尊敬自然、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和产生原因,组织磨练意志的素质拓展活动,提高学生应对危机、克服困难、抵御挫折的勇气和能力。第四,发挥学生党员、共青团员、班级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融合伟大抗疫精神做好党团班级建设。利用主题班会、主题微团课、主题党日活动,讲好抗疫故事,宣传青年学生志愿服务基层的优秀事迹,以党团推优、评奖评优、主题演讲为契机,增强学生基层党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力和积极性。下转第 166 页。

 。. .。

 。

 休闲

  2021/3166学园研究过分追求外在的物质享受,还有大学里面的恋爱、社交这些也加重了大学生的经济压力。作为高校辅导员,要从面上引导所有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日常的教育以及宿舍走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盲目攀比,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购买物品,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型的网络购物节,提前引导学生按需消费,按实际情况消费;作为老师,也不满目追求品牌效应,用自身最真实的表现为学生树立勤俭节约的榜样,用实际行动引导和感染学生[4] 。同时,也鼓励大家正确交友,在学习上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也不仅仅局限在吃喝玩乐上。作为一名优秀的高校辅导员,既要从面上教育引导全体学生,同时也要针对可能容易受骗的一些人群进行重点关注,把工作做在前面,提前预防,尽可能减少悲剧的发生。针对班上经济条件较差而给予找兼职的学生,要告诉他们尽量选择学校里面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在网络上寻找工作要认真考虑信息的真实性,预防骗子,及时给学生讲解求职中可能会遇到的骗局,提前提高意识;对于近期消费水平明显出现反常的同学,要了解清楚他们的钱财的来路,是不是正规渠道而来;对于班上谈恋爱的同学,也要掌握他们的日常消费情况,是否存在借钱消费的情况。对于不深落入骗局的同学,辅导员需第一时间了解清楚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安抚好学生的情绪,以免发生额外的悲剧,并及时上报相关领导,共同寻找解决措施,尽量减少损失。3.3 学生层面预防网络诈骗,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学生本人身上。预防网络诈骗,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网络诈骗,提高警惕,同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在行动上,保护好自己的重要信息,重要证件不随意外借他人;务必始终牢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贪小便宜;同时主动学习防骗知识,对于一些常见的骗局做到心中有数。4 结语近年来,学生的防诈骗教育已经成为辅导员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为了把这项工作做好,辅导员需不断学习防骗知识,能够把日常的诈骗形式以及应对措施给学生讲清楚讲明白,对于出现异常的学生及时关注,提前预防诈骗的发生,在诈骗发生的过程中,及时干预,减少损失;学生不幸被骗后,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上报。面对层出不穷的网络诈骗,只要社会、学校、学生共同重视,才能让骗子无计可施,才能共建一个平安的校园。参考文献[1]郭萌萌,王明贤,杨薇.大学生防电信网络诈骗现状调查研究——以河北省部分高校为例 [J]. 教育观察 ,2019(39).[2] 贾丹 . 高校网络诈骗的特点及防范对策研究 [J]. 科教导刊 ( 上旬刊 ),2019(5).[3] 贾 一 凡 . 大 学 生 预 防 网 络 诈 骗 的 对 策 研 究 [J]. 法 制 与 社会 ,2020(20).[4] 郑广峰 ." 互联网 +" 时代下校园新型网络诈骗的危害及对策研究 [J]. 法制与社会 ,2020(28).作者简介:黄云梅(1993.12-),重庆人,研究生。上接第 164 页2.3 深入开展社会实践促进学生知行合一把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到学生生产劳动、志愿服务、科技发明、公益活动、实习实训等社会实践中,以知促行,以行求知,知行合一。第一,创新实践形式。鼓励大学生为家乡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自觉遵守防疫规定,宣传抗疫感人事迹,树立服务社会的价值观念。同时,鼓励大学生做抗疫纪念展的讲解员,学习组织抗疫英雄讲座,为医院医护人员和病患做一次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增强学生学、思、践、悟。第二,丰富实践内容,拓展实践平台。用伟大抗疫精神帮助学生树立崇尚劳动的观念和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弘扬工匠精神,继承中华民族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劳动实践中提升获得感、荣誉感、成就感,强化青年学生公共服务意识和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坐的那个作为的奉献精神。第三,完善支持机制,构建实践育人教育体系。增加大学生实践教学的学分比重,抓好理论引导、淬炼操作、立项结项、反思交流与经验分享、榜样激励等重要实践环节,破除在实践过程中出现重理论轻实践、重完成轻思考、重次数轻长效等不利于人才长期培养的实践困境,建立示范实践育人模式,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协同育人合力。3 结语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新时代奋斗者的时代之需和教育之责,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营造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深入开展社会实践促进学生知行合一,以伟大抗疫精神引领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参考文献[1] 习近平 .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N]. 人民日报 ,2020-09-09(002).[2]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 .《马列主义研究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年,第 40 页 .作者简介:刘柳(1992-)女,天津人,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 .。

 。

篇五: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13 卷第 3 期2021 年 6 月高校辅导员学刊餴 教育与教学DOI : 10.13585 / j.cnki.gxfdyxk.2021.03.010高校学生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的价值与途径 *吴慧明 1 ,吴义周 2(1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 2 安徽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摘 暋 要:高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要使命,在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教育过程中,深入挖掘抗疫精神中的育人元素,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责任与担当教育,深入解读伟大抗疫精神的时代内涵和价值,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内容规划与设计、教学方式探讨与革新,在知识传授中加强抗疫精神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关键词:抗疫精神;民族精神;思政元素中图分类号: G641暋暋暋 文献标识码:A暋暋暋 文章编号: 1674 5337 ( 2021 ) 03 0048 04暋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讲话指出,“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暠[ 1 ] 。这种伟大抗疫精神作为鲜活的、宝贵的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爱国教育素材,是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鲜活的教材。暋暋 一、抗疫精神的内涵及其本质“生命至上暠集中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为民情怀,是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生动体现。“举国同心暠集中彰显为党和国家为广大民众生命护航的大爱情怀。“舍生忘死暠集中展示中华儿女面对危险、不怕牺牲、冲锋在前的顽强意志。“尊重科学暠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尊重规律、求真务实、精准施策、科学防控的实践品格。“命运与共暠展现了守望相助、求同存异、团结合作、共享共赢的共同抗击疫情的道义担当,生动诠释了团结互助抗击疫情、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从本质上看,伟大抗疫精神有着坚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是在伟大抗疫斗争的生动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抗疫精神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铸就的精神丰碑,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的生动展现,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生动最集中的表达,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国表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暠[ 2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中国文明是世界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贯穿其中的精神密码就是伟大的民族精神。在惊心动魄的抗疫过程中,得以再次彰显。暋暋 二、抗疫精神的时代价值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波及全球,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和生产生活秩序。中国高效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努力受到关注,中国的抗疫斗争的生动实践铸就伟大的抗疫精神,充分展现了“中国速度暠和“中国经验暠,全面诠释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中国速度暠和“中国经验暠获得国际社会高度肯定。(一)“中国速度暠赢得时间8 4* 基金项目: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 SK2019A0485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校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20szjy01 )。作者简介:吴慧明(1975- ),男,滁州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吴义周( 1979- ),男,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挥协调作用,各地构建起应急决策指挥体系。正是因为有了我党的坚强领导,中国才能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为有效控制疫情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2020 年 1 月 7 日,习近平就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出要求。

 1 月 20 日,他强调“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全力做好防控工作暠。

 1 月22 日,果断要求湖北省对人员外流实施全面严格管控。次日,武汉宣布暂时关闭离汉通道。与此同时,全体民众也响应号召“宅在家暠。

 1 月 25日,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决定成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并向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派出指导组,协调全国军地 330 多支医疗队驰援武汉, 19 个省还抽调精干医疗队伍、调配各类急需物资,对口支援除武汉以外的湖北各市。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中国控制住了疫情蔓延,打赢了疫情保卫战,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速度、中国效率。中国速度为我们在疫情防控战中为我们赢得了先机和主动,也赢得了世界对我中国的赞叹,更为我们日后的发展赢得了新的启示。与此同时,中国第一时间向世卫组织和有关国家地区通报疫情,一些国家才能及时地采取必要防控措施,使疫情蔓延得到了控制。中国—世卫组织联合专家考察组指出,中国为各国采取积极的防控措施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纽约时报》3 月 13 日刊文表示“中国为西方争取了时间暠。俄罗斯流行病学专家亚历山大·谢苗诺夫表示“中国用自己的英勇行为为延缓疫情向全世界扩散争取了一个半月的时间,为此应向中国深深地鞠一躬暠。(二)“中国精神暠注入信心坚定必胜信念,对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十分重要。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抗疫总要求,第一个要求就是“坚定信心暠。与此同时,中国面对严重疫情,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有效控制疫情快速蔓延扩散,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为复工复产创造了条件。中国的抗疫成效,极大提振了世界各国的信心。保加利亚知名媒体《24 小时报》在报道中说,中国的经验表明,只要有正确的政策、严格的措施和共同合作,就能够有效控制该病毒进一步蔓延。巴基斯坦最大媒体集团《战斗报》总经理萨马德·阿里表示,中国抗击疫情取得重要进展,让各国受益并备受鼓舞。老挝《人民报》表示,中国国内疫情得到有效遏制,极大提振了包括老挝在内的澜湄国家的信心。(三)“中国经验暠提供借鉴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以世所罕见的速度、规模和效率,采取果断措施,付出巨大代价,全力阻击疫情蔓延,同时也积极分享中国经验、提供中国方案。第一时间对武汉和湖北进行封闭管理,第一时间公布疫情信息,第一时间向全球分享病毒全基因序列,第一时间公布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第一时间开展疫情防控专家国际合作,第一时间公布 7 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发表了数以千计的科研论文,第一时间分享新冠疫苗……这些以巨大牺牲和代价换来的宝贵经验,被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其他国家、国际和地区组织,为全球抗击疫情提供了具有重要价值的工作指南。在博鳌亚洲论坛 2021 年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作视频主旨演讲时指出,中国将继续同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各国开展抗疫合作,坚守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承诺,为发展中国家战胜疫情提供更多帮助。[ 3 ](四)“中国驰援暠传递力量在抗击疫情最危急时分,国际社会纷纷向中国捐赠防疫医疗物资表达支持。当疫情蔓延全球后,中国政府和人民尽己所能,迅速向国际社会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支持全球抗击疫。在全球抗疫的关键时刻,中国生产的防疫物资每天都以最快速度运往急需的国家和地区。截止 2020 年 9 月,中国向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输送抗疫救援物资和抗疫援助,派出 34 支抗疫医疗专家组,还向世卫组织捐款 5000 万美元现汇;暂缓 77 个有关发展中国家到期的债务本息偿付……堪称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全球紧急人道行动。中国用行动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承担自己的国际责任,和各国共进退、共命运、共抗疫。(五)“中国智慧暠展现担当中国是全球合作抗疫的积极推动者。面对一些国家和地区疫情上升态势,习近平主席开展“云外交暠,通过电话、信函、视频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同各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保持沟通,推动全球团结抗疫。

 1 月 28 日,习近平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时表示“中方愿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维护好地区和全球的公共卫生安全暠[ 4 ] 。

 3 月12 日,习近平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电话时强调,国际社会必须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9 4餴 教育与教学

 ……有效开展联防联控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 [5 ] 。

 3 月 16 日,习近平同意大利总理孔特通话,表示要打造“健康丝绸之路暠。

 3 月26 日,在习近平等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的推动下,以合作抗疫为主题的 2020 年 G20 特别峰会召开,全球合作抗疫翻开了新的一页……疫情爆发以来,习近平主席与 100 多个外国政要及国际组织负责人通过会见、通电话、致函等方式进行沟通,分享中国疫情防控信息,表达感谢。活跃的中国元首外交,以务实高效的方式,构建抗疫“命运共同体暠,携手应对新挑战、共建美好地球家园的信息,积极推动国际合作,展现共同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责任担当。暋暋 三、高校学生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的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暠[ 6 ] ,这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守正创新指明了基本的方向。高校思政课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人格塑造课程体系,坚持“四个服务暠意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青年。始终与党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是高校思政课的优良传统和鲜明特色。在全民众志成城抗击新冠疫情时期,关注疫情发展、解读抗疫进展、讲好抗疫故事、彰显家国情怀、感悟时代担当,是思政课关注社会现实、回应社会现实的体现,也是增强思政课话语权、扩大影响力和吸引力的需要。(一)抓住课程建设“主战场暠抗疫精神既为我们取得抗疫斗争伟大胜利提供了强大动力支撑,更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宝贵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暠[ 6 ] 高校要把课程教学作为主阵地、主战场,打好主动仗,将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专业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三大课程体系之间进行渗透与融合,着重培养大学生生命至上的人本理念、举国同心的爱国情怀、舍生忘死的担当意识、尊重科学的求知精神、命运与共的博大胸怀;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培养大批可堪大任的杰出英才。[ 7 ]1. 推动抗疫精神教育内容“三进暠。抗疫精神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鲜活的教材,要把抗疫精神融入到课堂里、逐渐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中,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先进性。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要加强学理性建设,既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也要结合中国抗疫实际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突出抗疫精神中的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等,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针对性和感染力。2. 推动抗疫精神贯穿到专业课程教学中。专业课是大学生学习的重心,各类专业课程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还要注重包括抗疫精神在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育。专业课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将抗疫精神教育内容融入专业学习中,结合本专业在抗疫斗争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表现,以专业课程为依托,以抗疫精神为价值引领,将抗疫精神在专业课教学中融会贯通,通过抗疫精神的学习增强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和专业认同感,推动专业课学习与“育人暠功能的协同发展。3. 推动抗疫精神渗透到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通识教育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教师在通识课程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抗疫精神价值内涵,使抗疫精神贯穿于美育、体育、劳动教育、军事教育、创新创业等精品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中,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等核心素养全面提升。以传统文化类通识教育课程为例,在宣讲传统文化时,可以结合抗疫斗争中的先进典型事迹,将其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文化内涵相结合,让学生深刻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抗疫斗争中所彰显的强大精神动力,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他们努力奋斗、献身祖国的热情。(二)立足校园文化“主阵地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暠[ 6 ] 校园文化不仅是大学精神的体现,也是社会价值观念的集中反映。将校园文化建设与抗疫精神主题教育相结合,大力宣传抗疫精神的深刻内涵,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思想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将抗疫精神与学校人文景观有机融合。充分0 5餴 教育与教学

 利用学校的文化展板、宣传橱窗、教室长廊、宿舍走廊、餐厅一角等张贴抗疫人物事迹的宣传海报,进行抗疫精神宣传,使学生在无形之中受到抗疫精神的感染和熏陶;经常性开展以弘扬抗疫精神为主题的社团活动,如社团文化节、抗疫精神学习日、抗疫精神演讲比赛等,让同学们在多样的校园活动中感受抗疫精神的丰富内涵,在多彩的校园文化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加强媒介宣传凝聚抗疫力量。可以利用网络等新媒体覆盖面广、亲和力强和渗透性高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以“学习抗疫楷模,弘扬抗疫精神暠为主题的专题学习,并将学生撰写的“学习抗疫典型事迹和英雄人物暠心得体会刊登在校报或学校官方网站专...

推荐访问: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当代大学生 精神 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