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教案设计 >

2023年公园设计说明3篇(全文完整)

时间:2023-08-09 17:50:04 来源:网友投稿

公园设计说明遛狗公园设计说明书一、规划背景武汉地处长江中下游,在中国经济地理圈内,武汉处于优越的中心位置,被誉为中国经济地理的“心脏”。武汉属亚热带季风性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园设计说明3篇,供大家参考。

公园设计说明3篇

公园设计说明篇1

遛狗公园设计说明书

一、规划背景

武汉地处长江中下游,在中国经济地理圈内,武汉处于优越的中心位置,被誉为中国经济地理的“心脏”。武汉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具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夏高温、降水集中,冬季稍凉湿润等特点,而且自然风光独特,四季气候分明,拥有大都市罕有的100多个湖泊和众多山峦。武汉是全世界水资源最丰富的特大城市之一,水域面积占全市市区面积的1/4,现有大小湖泊166个,被称为“百湖之市”,构成了武汉气势恢宏、极具特色的滨江滨湖水生态环境。截止2011年底拥有公园70个,公园绿地面积6038.48公顷。绿化覆盖率37.54%。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2.8万公顷。森林面积16.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6.80%。2011年,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随着社会发展,截止到2012年年末常住人口1012万人。然而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开始饲养宠物狗,以作为减少孤独感,弥补精神空虚和培养爱心的一种途径。而在胁迫的城市环境中,如何有效地使用城市公共绿地,为人和宠物提供安全的活动场所,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禁止在公园中遛狗”——这项在不养犬的人看来非常合理的要求,对众多养犬人士而言,却可以算是一项严重的歧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荣誉退休教授克莱尔·库珀·马科斯(Clare Cooper Marcus)在其专著《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中曾经说过,“大多数城市都应该至少有这样一个公园.它里面可以包含一处狗专用的部分。与所有公园都禁止狗入内相比,这看起来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解决办法。因为禁令常常难以实行下去。随着我国养犬人士的增多,宠物犬数量的增加引起了一系列社会矛盾,主要表现为遛狗行为对城市公共场所造成的影响以及缺乏专为遛狗提供的场地等。如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广州市养犬管理条例》(2008年),对饲养宠物犬只的多个方面作出规定,提出市政园林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在其管理的公园内开设公共犬只活动区域。居民委员会、住宅区业主委员会可以划定本居住区内的犬只活动区域。犬只活动区域应当设立相关环境卫生设施,并将区域范围、开放时间、警示事项予以明示”。因此,如何创造符合国情的解决办法对建设良好居住环境意义重大。

二、规划总则

2.1规划依据、原则及目标(1)规划依据: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②《城市规划编制实施细则》 ③《公园设计规范CJJ48》 ④《武汉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⑤《武汉市养犬管理条例》(2)规划原则 ①功能设置始终是首位

遛狗公园是由于功能需要而产生的,因此在设计时功能必须放在首要位置考虑。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有:是否需要根据犬只体型分区,如何清晰地将标志与告示提供给犬主,选择恰当的位置与范围,配置大小适中的停车场,挑选耐用的铺地材质与休憩设施。设计灯光与夜景的效果,设置能有效保持清洁的粪便箱等。值得一提的是休憩设施的设置,由于养犬者都在集中的时间段和地段遛狗,犬的主人们会乐于交谈而忘记看管犬只,因此在设计时有意将凳子分开摆放,避免人与犬只过多聚集在同一处。②以景观美感的营造为辅

功能第一,并不代表遛狗公园可以完全忽略美感。毋庸置疑的是.虽属锦上添花,但是美感的营造仍然是犬主评判遛狗公园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小小的的构思,如骨头型的铺地、犬只形状的艺术绿篱都能成为来往游人津津乐道的话题。③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

遛狗公园同样需要考虑植物的种植。粗壮葱郁的大乔木是遮荫的首选,而灌木和草本植物除了可作为分隔大小型犬不同区域的自然屏障外,应种植在人和犬聚集较少的地点,避免影响其生长。所以配置植物时应特别注意选择能抵抗恶劣环境的本土物种。. ④根据地域气候作调整

合理应对各种气候有利保护犬只的身体健康。在炎热的环境下,足够的树荫与饮用水是让犬避免中暑的有效措施。犬只必须很容易地接近水源且不能在公园内停留过长的时间。因此最好的遛狗时间是在气温升高前的早晨。相反,在寒冷的日子,一旦气温跌至零摄氏度以下,让犬留在室内才是明智的选择。⑤配合当地政策法规

许多城市都对宠物犬的行为有严格的规定。在为一个地区设计遛狗公园时需结合当地的政策法规,才能使公园发挥最大的效用。(3)规划目标

根据茅屋岭地区的区位条件和周边环境特点,通过合理的改造和景观设计,塑造武汉市独有的、优美的、富有特色的景观形象,成为一个合法自由的宠物公共休闲场所,以达到人、动物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2规划范围

本设计规划范围从八一路和鲁磨路交叉口开始,以两条城市道路为边界,总占地面积32公顷。2.3规划主题

该遛狗公园定位于一种文化 旅游项目,是以市民休闲文化为基础,以宠物休闲娱乐为主导,集体育运动、娱乐休闲、餐饮住宿、宠物理疗服务、宠物培训等各种主题项目于一体的综合性主题公园

三、场地综合现状与服务对象分析研究

3.1区位现状分析

规划区位于武汉市洪山区茅屋岭,地处武昌中心地区光谷商业步行街附近,周边有东湖风景区,武汉市植物园等旅游休闲地带,近处有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也在其不远处。概括而言,该地块处于商业,旅游与教育的节点处,良好的区位优势对城市居民和外来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对于城市公园来说是一个较为理想的建设场地。3.2交通现状分析

茅屋岭周边是八一路,喻家山北路和鲁磨路交叉口处,同时在其外围不远处有珞瑜路城市主干道,交通可达性很便利。此外光谷作为城市中心交通枢纽,在此集聚了来往于城市各处的公共交通工具(的士,公交,地铁)。借助于光谷的优势的交通区位,可以拥有更广大的交通服务辐射范围,为公园的参观游览者提供更多的出行便利。3.3规划范围内气候、水文、土壤与植物、动物与建筑分析

武汉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常年雨量充沛,热量丰富、雨热同季、旱涝更替、冬冷夏热、四季分明。以夏季最长约130多天;春秋二季各约60天。初夏从每年的五月中旬开始,7月进入盛夏,气温最高气温大部分时候在37-39度,但最低气温比较高,一般在29-30度,加上湿度往往较大,常令人感到闷热难受。十月之后进入初秋,气温逐渐下降,平均气温在20-25度,天气干燥,有时候气温也会异常达到接近30度或超过。从秋天步入冬天往往很快,只要有冷空气南下,气温迅速下降。12月底到次年2月是冬季,冬季的平均气温在一般在1-3度,天气好时可以有7-8度,但是有寒潮或雨雪时常常在0度以下,比较阴冷。该基地位于武汉市洪山区茅屋岭处,其开发的强度较小,整体上处于待开发状态,因此其气候特征受城市的“热岛效应”与“温室效应”等较小,该规划区的整体范围内的气候特征大体上等同于武汉的自然特征。

武汉水系发达,其间由长江和汉水通过,市域范围内有湖泊166个。该基地位于东湖湖畔,附近有严西湖,水果湖等湖泊,于长江相距也较为紧密。其规划区在较为广阔的地域内有较好的滨水沿江景观可以为狗狗及游览参观者提供更为充足的游览资源,将公园融入其中,更好的吸引旅游参观者。

武汉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植被多为常绿阔叶林。多生长樟树,法国梧桐,石楠等植被。该规划区地处武汉开发较弱地带,植被保留了相对原始的树种,多以樟树等树种为主。该规区植被主要集中在中部山体沿线一带。其横向两侧分别各有一块山地,竖向则有较大湖泊水体,其余为相对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带,同时也是此次规划设计的重点部分,也是反映主要设计思想的主要承载体。

规划区内土壤类型以红土为主,土壤较为肥沃,其间仍有农户在此种植蔬菜等农作物,自然也有农户们饲养的家禽,也有在此长期聚居的原生种族。由于该地区所开发的强度相对较低,因此在其周边的建筑多为当地居民所居住房屋,同时还有少量的沿街的零碎零售店与小型超市。整体而言,其在建筑强度和高度上都能够很好的保证视野的通畅。3.4服务人群分析

基地周边多为居民区、高校区和东湖生态风景区,有较多宠物犬饲养者。

四、规划方案解析

4.1总体布局与规划结构

该遛狗公园总体布局上多以绿地植被和水景为主,设有多个功能分区,能让宠物犬及参观游览者充分的享受公园的每一处。公园设有多个宠物犬专区和综合游乐区,集娱乐休闲、餐饮文化、宠物医疗等多功能为一体。

4.2功能分区与景点设置

本方案设有个5个大型游玩区域,分别为中小型犬区、大型犬分区、宠物游泳区、森林轨道、儿童游乐区,有3个主园务管理区,还设有宠物训练场地、宠物酒店、宠物医院及宠物墓园。

五、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5.1路网规划

因公园总占地面积较大,园内车行道以环形为主,方便游览者到各个功能分区中参观游览。步行主路则连通各个入口及景观节点,园内小路分布在功能分区中。5.2交通设施规划

两个主入口设有停车场,车位共有98个。功能分区中还有森林轨道,园内还设有游园专用车,供游览者使用。

六、植被规划

6.1植被现状

武汉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植被多为常绿阔叶林。多生长樟树,法国梧桐,石楠等植被。该规划区地处武汉开发较弱地带,植被保留了相对原始的树种,多以樟树等树种为主。该规区植被主要集中在中部山体沿线一带 6.2树种选择

因狗狗身体较为敏感,许多植物会对狗身体产生危害,例如:牵牛花、万年青、苏铁、文殊兰、黛粉叶、马铃薯叶、喇叭花、水仙、葱兰、韭兰、软枝黄蝉、长春花等,所以植物的选择尤为重要。尽量避免花粉多且带毛絮的植物,乔木如香樟、水杉、垂柳、杜英、国槐、广玉兰、红枫等,灌木多为法国冬青。

七、重要景观节点设计

7.1入口广场

入口广场主要采用植物、水景及铺地的结合,色彩艳丽突出立体效果,让游览者在入园时刻就能感受到宠物主题公园的趣味性。

7.2景观节点

狗狗的脚掌较为细嫩,多行走在水泥道路上会使脚掌产生磨损。时光长桥连接宠物宾馆与沙池,因此该节点处采用木料铺地,草坪中的小路采用鹅卵石铺地,对狗狗的脚掌可起到保护和按摩作用。

八、综合服务设施规划

8.1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三个主入口分别设有园务管理处,各功能分区中设有休憩小站,内有小卖部、电话亭及卫生间。8.2无障碍服务设施规划

无障碍设计是“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重要体现,在活动场所有地坪高差处均设坡道(坡度不大于1:12),于地面设盲人引导器,所有地面均有良好的排水与防滑措施,以保障老人及残疾人在园内游玩的安全及便捷。

九、景观设施规划

9.1街具系统

主路每隔80m设置直饮水设施和垃圾桶,每隔40米设置休息长椅

9.2照明系统

当前城市的“亮化、绿化、美化”已成为城市的主要形象工程,夜景设计是道路景观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根据钟楼南路的空间布置及空间形态,设置恰当的灯光照明,通过明暗及色彩的变化,产生动人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好、和谐的印象。(1)广场和建筑的主入口及重点部位,设高杆灯柱,设计照度为20-50LX。(2)草坪及树丛,设草坪灯,设计照度5-10LX。(3)沿街主要建筑、雕塑、高大乔木设置泛光灯。

(4)入口、台阶等地面设引导灯,保证晚上市民行走的安全。(5)沿街道两侧设置广告灯箱,形成美丽的街道夜景。

公园设计说明篇2

陆良县马街镇特色小镇(爨隆园)及生态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一、项目背景

马街镇位于陆良县城东南部,距县城15公里,地处陆良坝区,属陆良盆地拗陷带、龙海山断裂带,马街镇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温和如春,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干旱、秋凉湿润的特点。植物资源主要有云南松、华山松、桉树、侧柏等,具有丰富多彩文物古迹及文化遗产。

二、规划依据

国家和省市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

1、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

2、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J185-2002)

3、《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4、《居住区设计规范》《居住区设计导则》

5、《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

6、《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7、《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8、《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9、《城市绿化工程及验收规范》(CJJ/T82-99)

三、规划主题、目标及定位

1、公园设计主题为:“碧水环绕·马街新韵” 小区景观设计主题:新马街、新思维、新商圈。

2、基本原则

1)高起点,高要求 2)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

3)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结合(功能、景观、生态三结合)4)突出生态、“以人为本”原则

3、指导思想 1)整体性原则

2)小区创造新都市城市景观,生态公园为自然的生态景观。

3)营造交流氛围、满足市民的生活、消费、游憩的活动场所,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4)景观的文化、审美意境 5)植物的乡土性原则

四、具体设计设计

公园“湿地”作为一类特殊的生境,是介于陆地和水域之间的过渡生态系统。湿地公园的概念类似于小型保护区,但又不同于自然保护区和一般意义公园的概念。公园的最大特点在于主题性、自然性和生态性。其表现形式自然、原始、充满野趣,完成后达到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地景观效果。

景观通过自然生态湿地的表现形式,以水为主题发散衍生各种景观节点如水上折桥、水上亭、水岸广场、观鱼台、岸边栈道、湖心岛、水上木桥等等,展现从水文化和湿地公园自然之美。野趣而生态的湿地形式与城市生态公园文化的结合,形成其特有的文化氛围,为公园的一条主要设计思想。

整体设计上公园由三条大的轴和一条蜿蜒曲折的道路围合而成,构建出满足公园要求的整个道路系统,在构建出的道路系统后围绕公园的主题和要求设计了丰富的多种功能空间和环境享受空间,并应用了多种设计手法使得整个景观设计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些手法使得公园内部的景观层次丰富,景观呈现多样性,有广阔的草坪,有幽静的密林,有微风吹拂的栈道、水岸亭、长廊、有蜿蜒曲折变化晨练步道等。

入口设计以自然粗狂的圆木相结合,周围绿藤缠绕,植被丛生。当进入大门,便可感受到公园的大气,主入口设计正对大戏台,在整体上形成条中轴线,周边应用曲线型设计,使得入口充满活泼自然地气氛,加之古朴的木头使得公园体现出自然生态之气,同广场的结合又给人给人以旷远、古朴幽深之感,引人入境。

广场设计是根据现阶段城市的游玩和地方民族风俗而设计的,这样个大舞台和大广场足以满足各种舞蹈和表演的需求,同时也考虑平时广场的功能要求,公园是市民娱乐,交流的场所,而舞蹈,乐器等是交流的载体,故在整个广场的设计上在周边考虑了小型聚会的必要环境,在广场的周围种植几株大树,在大树周围设置树池式坐凳,这样设计不仅解决了小型聚会的需要,同时增加了广场景观的层次,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可大可小的聚会游乐场所。

广场旁的停车设计为公园来往的人们提供了方便,现今不论的大城市还是乡镇汽车出行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避免了公园建成后公园区域成为城市拥堵地,正真成为人们理想之地。

整个公园的外围环道设计是一条晨练步道,为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提供了一条通往健康的大道,长言说的好,健康是福,没有比健康更快乐幸福的事。在步道德周边设置了一些休息小站,为不同的人群提供了休息交流的空间,也为游览的人们提供了驻足的场所,极大地提高了公园的利用价值,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公园的中心设计是本次设计的主题“湿地、生态之美”,设计时构建出几个无比优美的小岛,岛屿之间采用轻盈的小木桥链接,使得各个小岛既独立又联系,组成了整个公园的漂浮之岛。岛上设计有湿地之美的芦苇荡,菖蒲海,美丽的睡莲池等,在各小岛能享受不同的景观,达到一步一景的景观效果。总体设计上完美体现为漂浮的岛屿,其中设计各种景观平台为人们体验和感受绿肺之美的良好条件,采用经典的折桥,高低错落的长廊,体现出中国古代园林之美,加之古朴的材质等构建出一个美好的中国古典园林之美,很自然地同小区建筑,古戏台结合在一起。使得整个景观融入到城市之中。同时也是对当地建筑和发展的一个引导,使之成为一个独特的园林的景观环境。

次入口设计为市民提供了另外一个体验自然享受生活的另一个通道,也是让公园向外延伸,入口设计既简单又活泼,中间是一块自然石设计,加之密密的树木,使之一进公园就能感受到公园的生态之美正对面是 一组组自然石堆砌而成的景墙,自然而大方,采用陆良的层石构成,体现了陆良青石的自然之美,同时也是对外展示陆良自然资源为社会做出巨大的社会贡献,体现了人类贡献社会,创造美好幸福的伟大理想。一组一组的景石像水里的鱼儿自由自在,同时也是对人们心里情操的一种陶冶。

岸边的太极晨练小空间采用一个椭圆型设计,在椭圆内部设计有色彩斑斓的植物色带之美,特色植物之美,植物边缘设计一休闲亭,为驻足的人们提供良好的空间,喜好特色植物的人们可以在此尽情欣赏、拍照留念。

小区景观设计:设计独创性的街道环境,提高生活品质,创造全新的城市交流空间,打造马街新形象。整体设计上设计形成纵横几大轴线,形成新的街道环境,采用地方特色的石材铺装,使之成为马街镇的步行街,打造马街独具特色的商业氛围,在景观设计上体现出步行商业系统独有的商业氛围,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整洁的、独具特色的新商圈。

在设计时,采用各色的铺装形成不同的商业景观小空间,提供适合步行商业的休憩,停留空间,独具特色的行道树种植方式,打破原有街道的两旁种植形式,形成左右前后,相互贯通的新商业格局。局部设置花箱、小品、雕塑、木凳、商业景观灯带等。打造出全新面貌的新商业形象。

街道植物种植方面采用分支点较高的乔木形成绿树成荫的步行商业街格局,植物品种注重常绿植物和落叶乔木的合理搭配,使之四季常绿,春意黯然。

五、植物设计

本次规划植物设计在总体环境景观构建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尤其在景观意境以及传统文化意韵的信息传递中有着独特的作用。严谨而虚实有致的形体结构是“形而下”与“形而上”交流的有效媒介,可以通过树影、声响、叶色等传递风、月、云、日、气、四季等自然的信息,植物素材丰富而独特的形体语言作为空间塑造的工具,具有其他材料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和魅力。植物材料的自然属性中蕴育着历史、文化和空间情结,在满足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可以营造文化意境独特的空间情调。

配置丰富的植物群落,让整个湿地公园这块的植物群落主次清晰。选用种植一些乡土树种(例如滇朴、黄连木、滇桂花、拟单性木兰、华山松、油松、水竹等)。适当增加几片柿子林、杨梅林和桃树林、松树林、李树林。为了更好突出湿地公园这个主题,更好的表现整个湿地公园的植物丰富多样性,生态性,将对地被和灌木类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在灌木方面的组团配置以“野”为主,将宿根花卉和灌木配置营造丰富而轻盈自然的小景。灌木和宿根花卉的品种(金丝桃、地石榴、火把果、山茶花、蜘蛛抱蛋、花叶玉簪、萱草、鸢尾等)。

水生植物是水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当地优势挺水植物,突出生物多样性特色是提高人工湿地净化能力的关键措施。水生植物多样性的作用,一方面由于多种植物的根系交错具强有力的去污能力,另一方面使水边的水流及生境多样化,保持良好的水质净化效果。例如芦苇具有较强的输氧能力,茭白具有较强的吸收氮、磷的能力,芦苇和茭白混种是一种较好的植物种植方式。公园的湿地景区的挺水植物选择以芦苇、香蒲与野茭白为主,并通过片植建立人工群落,并形成极佳的水生景观效果。芦苇、香蒲与野茭 3 白群落集中布置于,水面开阔的区域。该群落植株高大繁盛,夏季生长势佳,建立了稳定的群落体系。同时,群落将乔灌木植物层自然地过渡到了水面,起到修饰水岸线与丰富植物景观层次的作用。为了与宽水面相协调,设计种植了以睡莲为主的浮叶植物群落。沉水植物群落,苦草与金鱼藻群落,形成了如水下草原般的景观。

植物设计遵循生态种植原则,注重水生植物的综合配置。水生植物多层次配置手法,大方简洁亦不乏细腻和雅致。植物组合主要有:香蒲+千屈菜+海寿花+睡莲组景;香蒲+茭白+芦苇+金鱼藻+苦草组景;再力花+水芋+石菖蒲+菹草组景;再力花+千屈菜+慈姑+睡莲组景;再力花+千屈菜+紫芋+石菖蒲组景;蒲苇+芦竹+睡莲组景;黄菖蒲+千屈菜+香菇草组景等,甚为丰富。其中,木栈道旁的香蒲+千屈菜+海寿花+睡莲组景,千屈菜将木栈道与园路的交界处很好地进行了遮挡。叶片油绿的海寿花与千屈菜高低错落,同时两者蓝紫色与粉红色的花序相互映衬,显得既活泼又雅致。

水生植物与园林小品完美融合,尽显乡土野趣。如一小水面一角,丛植睡莲安静地铺在水面上,为这小水景增添了一份静谧。岸边海寿花与千屈菜正开放着蓝紫色与粉红色的花序,顿时赋予了水景跳跃的元素。一圆木搭建而成的木栈道则邻水而设,睡莲叶片簇拥着栈道,两者结合得完美无暇,透露着原始朴素的乡野气息。另一大水面上则片植单一的睡莲,亦不时留出水面,增强水体的镜面效果。一木板搭建而成的多折形栈道穿过睡莲丛中而设,为人们近距离观赏水生植物及其景观提供了便利。另外,香蒲、野茭白等高大的挺水植物依水岸的木亭而种植,形成半抱合构景,为亭内休憩的人们带来了一份安全与神秘感。同时,也将人的活动真切地融入到景观环境当中去,给人返朴归真的感受。水生植物品种(慈姑、千屈菜、萍蓬草、花叶芦竹、水葱、茭白、泽泻、芦苇、细叶芒、海芋、海寿花、菱、水芹、雨久花、再力花、灯芯草、香蒲、梭鱼草、旱伞草、石菖蒲、玉带草、金鱼藻、斑茅、虎尾藻等)

六、道路交通规划

充分考虑游人的行为方式、感受和立体交通的需要,结合会展期间和会展期后不同的功能设置多用途、多级别游线,形成功能完备、分布合理陆地、滨水相结合的交通网络。

为便于绿地内的交通组织,游道设三级。主游路路宽3-3.5米,围绕着主游路适当设置休息广及设施,主游路材质采用石材、透水砖、青砖、卵石等,二级游路为2.0米,向公园各个景点延伸。三级游路为1.2米。

七、竖向规划

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对高差较大的地方采用台阶和坡道来处理地形,尽量避免对地形进行大的改造。利用现有起伏地形使景观层次更加丰富,形成功能合理、层次丰富的景观环境。

八、建筑景观小品

小品与建筑是重要的景观元素,通过对地域特征和历史文化的把握与提炼,赋予建筑小品和雕塑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使其在造型、立意等诸方面成为重要载体,映射出公园独特的个性和时空魅力。

规划中建筑景观小品包含:花架、景墙、树池、水池、雕塑、喷泉、木平台、木栈道、小桥、硬质铺装、标识、指示牌、垃圾箱和庭院灯具等。这些景观小品不仅能满足功能上的要求,设计中还结合各个场地不同的属性氛围,在适当的地点设置小品,满足游人使用观赏的需求,赋予这些小品更多景观上的用途,使这些景观细节能更好的融入主题景观空间。

九、绿化规划

1、绿化规划以自然生态绿化景观为基调形态,突出四季变化,春季赏花,夏季绿荫,秋季观叶,冬季葱郁,营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生态树林景观。

2、绿化规划注重展现植物的景观形态,从疏密、层次、色彩上形成特色,并结合功能景观区的要求,不同的片区形成不同的绿化景观特色。

3、根据生物学特性和美学要求进行乔木、灌木、地被三者的合理配置,并有变化丰富的季相、色相、林缘线和林冠线。

4、根据不同的景点特性使用不同的种植方式及树种,营造出不同的植物景观。

5、在主要活动广场中,选用树型优美,分枝点高的常绿乔木,形成或是规整或是自然的林荫空间,为市民提供遮阳避暑的便利。规划用地主游路外围种植密度较高的树丛,便于遮挡外部环境对内部的视线及噪音干扰;主游路内侧以疏林草地为主,配以丰富的灌木地被和水生植物,使区域内特色鲜明、景色自然宜人,景观层次更加丰富。

6、树种选择

1)常绿树种为主,落叶树种为辅,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 2)经济实用,苗木选择最适宜的,而不是最贵的; 3)苗源充足,可实施、可操作性强。

4)适当栽种大树,使植物景观在短期内达到较好的观赏效果。建议配置苗木:

常绿乔木:天竺桂、云南樟、清香木、水杉、桂花、池杉、落羽杉、缅桂、拟单性木兰、红花木莲、香樟、乐昌含笑、广玉兰、榕树、华山松、头状四照花、黄槐、扶桑等。

落叶乔木:云南樱花、栾树、银杏、滇朴、黄连木、玉兰类、枫香、红枫、山楂、鹅掌楸、紫薇、垂丝海棠、悬铃木、垂柳等。

常绿灌木:含笑、云南山茶、茶梅、红花檵木、毛鹃、金森女贞、假连翘、红叶石楠、花叶鸭脚木、栀子、迎春等。

落叶灌木:梅花、紫荆、蜡梅、紫薇、碧桃等。

地被:韭兰、花叶常春藤、凤尾蕨、肾蕨、大叶红草、八角金盘、紫花地丁、满天星、蜘蛛兰、地石榴等。

水生植物类:白睡莲、红睡莲、黄睡莲、鸢尾、水竹、水菖蒲、菖蒲、石菖蒲、马蹄莲、芦苇、慈姑、水葱,茭白等。

十、给排水规划

规划中采用树枝状管网和环状管网布置,管网干管尽可能靠近供水点和水量调节设施,干管应避开道路铺设,一般不超出绿化用地范围。

充分利用地形,采取拦、阻、蓄、分、导等方式进行有效排水,并考虑土壤对水分的吸收,注重保水保湿,利于植物生长。

排水设计考虑有组织排水与自然地形排水相结合的方式,停车场及广场区域采用有组织排水,绿地利用自然地形排水,最后汇入城市排水系统。

十一、夜景照明

夜景照明与景观相结合,能充分发挥其指示和引导作用,突出街道的夜景,烘托城市繁荣、热闹的氛围。按照重点突出,局部泛光的原则进行夜景照明设计,采用庭院灯、照树灯、泛光灯及水下灯等组合照明。规划景观照明的目的主要有四个方面:

1、增强对物体的辨别性;

2、提高夜间出行的安全度;

3、保证游人晚间活动的正常开展;

4、营造环境氛围。

十二、建设实施建议

秉承可持续发展,从整体出发,做到规划考虑景观的长期性,公园可分步实施,本设计从近远期都做了详细的规划为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公园设计说明篇3

综合设计论文—— 《综合性公园设计说明书》

东北农业大学 风景1102班 A02110037

姚苗苗

综合性公园设计说明书

一、综合公园的定义

综合公园是城市公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它不仅为城市提供大面积绿地,而且具有丰富的户外游憩活动内容,适合于各年龄和职业的城市居民进行一日或半日的游赏活动。它是群众性文化教育、娱乐、休息的场所,并对城市面貌、环境保护、社会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二、综合公园功能

综合公园除具有绿地的一般作用外,对丰富城市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的功能方面更加突出。

1、政治文化方面

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介绍时事新闻,举办游园活动,为集体活动,尤其少年、青年以及老年人组织活动提供合适的场所。

2、娱乐游憩方面

全面照顾到各年龄段、职业、爱好、习惯等的不同要求,设置游览、娱乐、休息设施,摄影人们的游乐、休憩需要。

3、科普教育方面

宣传科学教育成果,普及生态知识及生物知识,通过公园中个组成要素潜移默化的影响游人,寓教于游,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

三、综合公园设计原则

1、生态性的设计原则:

该综合公园公园在景观要素与设计构思中,其生态功能是第一位的,它对于城市内环境的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保持着土壤的稳定性,减弱了汽车尾气对区域内大气的影响,是城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因此,本次设计的重点是围绕以植物造景为主的生态型城市景观的营造,利用植物的不同生态习性及形态、色彩、特性等营造各具特色的景观区域,植物配置运用乔、灌、草三者相结合的多层次植物群落的构筑,在有限的绿地范围内,达到最大的绿量,使之产生最大的生态效益,在城市中间形成一条充满绿色、生机盎然的“绿色公园”,成为城市景观的补充和完善。

2、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人有大半的时间是在居所和学习工作中度过的,所以公园应致力于创造出有自身风格,符合当地文化习俗的环境,而不单单是钢筋水泥的简单组合。融入很多的人文色彩,让恬静、质朴、自然的生活模式不再只存在于我们的梦想之中。设计一个小型的公园,其设计理念我注重于以“人”为本。

3、休闲的设计原则:

休闲性是现代城市绿地设计重要的特征之一,是生活性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又是体现现代景观设计的“人本主义”原则的重要标志之一。任何设计都是为了人类能够更好的生存、生活,给人的生活带来欢乐、悠闲、幽雅的感受,所以在设计中精心设置了园路,休息观景亭、台等,达到道路线型流畅、曲径通幽、移步换景的效果。一切园林要素的布置都要满足人们工作之余的放松和休闲。

四、综合公园设计构思

在设计中注重了景观的节律感,以符合人在运动中的视觉规律,园林小品采用现代的材质、现代的景观手法,营造一个简洁、美观、富有现代气息的休闲场所,真正体现出综合公园生态美的特色。

为使景观符合生态公园的景观效果,绿地以植物造景为主要手法,保持绿地景观的生态性特色。适当点缀部分园林建筑小品,供游人观景、休闲之用。

五、综合公园设计概述

1、概况

此基址位于哈尔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占地面积11.12公顷。

南面、西面为公司云集的高楼大厦,北面和东北是新建的住宅小区,其中西面街道为城市交通干道,其余三条街道人流量不是很大。

2、设计目标

整体目标为创造景观型、生态型、文化型相统一的现代城市综合性公园。 设计布局合理、使用方便、内涵丰富、景观优美、独具特色的城市居民游憩绿地系统,实现“服务市民。重塑绿城”的目标。

3、设计布局

两条主轴线将公园分为四个区域,左右分别为广场区和绿地区,上下分别为特定人群服务区和公共服务区。

4、功能分区

(1)左上方蓝色区域 —— 周围居民游憩区

该区局紧邻居民区,人流浪不是很大,以满足周围居民休闲游器为主。上部为健身活动区,设有篮球场、乒乓球场,网球场,还有各种健身器材,使大家都能加入全民健身的行列。中部是广场舞池,可以中、老年人集体跳舞休闲娱乐,也可以作为组织宣传活动的开放性场地。左下方为儿童游乐区,设有滑梯、秋千、沙坑等活动场地,满足各个年龄段儿童的需求,景观小品设立的独具特色,寓教于游。儿童活动区旁边为休息观赏区,家长可以在此区域等待玩耍的儿童,此区域设立了很多形式的座椅,周围设立丁香花,夏日香气四溢,半开敞较为私密,是休息小坐的主要场所。该区域可满足周围各个年龄段居民的游憩和娱乐。

(2)右上方黄色区域 —— 办公人群游憩区

此区域一半半开敞,一半开敞左侧设立了大面积的半开敞场地,可以供人休息,一边面对办公楼,一半用灌木丛与园路分割,使周围办公人群在在办公室的压抑后,能看到些许绿意,半开场的环境也可以使人心情放松,豁然开朗。此外,该区域还设有咖啡厅,让人民在享受绿色的同时享受生活。右半部分为开敞式,建造模式是借鉴玛莎施瓦茨的雅克博。亚维茨广场。设立大量S形座椅,一面开敞一面私密,满足不同办公人群的需求。

(3)中间蓝色区域 —— 公共休闲游憩区

此区域以绿地为主中间设计小的广场。以地形为主,通过地形营造山林特色。该区域以还原城市生态为主,打造城市园林为主。

(4)下方粉色区域 —— 主入口及流动人群休憩区 由于紧邻商场,马路人流量大,所以此区域以广场为主。可以满足大量人群的集散。商场正对主入口。为开敞性广场,可以在此处举办公众活动。周围设立众多的树池座椅,满足流动人群的休息需要。此区域上部分以灌木丛分割公园绿地区和广场区。此外,此区域还设立了咖啡厅,茶室,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5、竖向设计

地形的设立主要在中间的公共游憩区,此区域以绿地为主,用地形的变化体现景观层次的变化。

六、景观分区的说明

充分体现现有地形,以重点与一般布置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别各年龄段游人的活动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对绿地进行功能分区。主要为芳香花草区,景观树丛区,露台活动区三大板块。

各功能分区即可以成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景观,又通过连贯的游览路线而成为一个有机整体。集休闲、游览、趣味于一体。

各功能分区说明:

1、芳香花草区 芳香花草区可根据季节,栽植各类芳香植物,如丁香、暴马丁香等。即可观赏又可实用,使游人在游览途中充分感受芳香的乐趣,是夜花园的主要模式。

2、景观树丛区

景观树丛区的设置,遵循的是“风吹气散,树挡气聚”的原理。树林就像是一道绿色的墙,夏天遮荫,冬天挡风。其间榆叶梅、树锦鸡儿、茶条槭等植物,让人感受到植物的季相变化和自然和谐之美。树下地被植物的运用,不仅创造了生态的多样性,也是为了打破方形广场空间的呆板,使整个公园设计显得灵活而富有变化。

3、露台活动区

露台活动区是以小亭子、露台为主体的多功能区域。露台采用木质纹样,再加一现代桌凳,方便与夏日高温时的消夏活动。在园中利用不同造园材料的质感和线条的对比,产生丰富的变化,增添情趣。

七、植物设计说明

植物配置力求做到乔、灌、草结合,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色,冬有绿,体现植物的季相变化。让园主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无穷魅力。

植物种植采用丛植,列植为主要形式,使整个公园显得简洁、自然。为丰富景观,也采用了多种种植形式,有对植,孤植等,选用的树种多为常用的乡土如树种,如丁香、紫椴、榆树„„并配以糖槭、百花花楸等叶色叶形丰富的植物,强调园中色彩的变化。

公园中大块草坪的设置,均一的颜色、细腻的质感、以及可以踩踏和让人亲近,给人一种惬意的享受。这也是别的地被植物所无法比拟的。草坪还把树、灌木、花草有机联系在一个和谐的背景中,统一视觉。

垂直绿化。利用一切空间,采用多种形式扩大绿化拥有量,围墙都布置了五叶地锦,做到墙体的垂直绿化,即丰富了景观层次。

春景:连翘树篱,榆叶梅、毛樱桃灌木丛等 夏景:丁香,暴马丁香,树锦鸡儿等

秋景:糖槭,蒙古栎,茶条槭树篱,四大观果树种等 冬景:红瑞木树篱

推荐访问:公园 设计 口袋公园设计说明 景观公园设计说明 滨水公园设计说明 城市公园设计说明 儿童公园设计说明 社区公园设计说明 街头公园设计说明 康体社区公园设计说明 公园设计说明怎么写 公园设计说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