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青少年攻击行为的产生与干预

时间:2022-10-20 16:40: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青少年攻击行为是影响青少年心理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在较广泛参阅了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影响青少年攻击行为产生的因素和干预的手段等方面的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论述,以期对青少年良好行为的塑造有所启迪。

〔关键词〕青少年;攻击行为;干预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08)10-0004-03

攻击行为是青少年身上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不良行为。青少年的攻击行为不仅对其身心健康、人格发展与学业进步等都具有极其消极的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实施,因此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研究具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双重价值。

一、攻击行为的概述

攻击行为是一种故意伤害他人,给他人带来身体与心理伤害和不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活动。伤害意图、伤害行动与社会评价,是攻击行为概念的三要素。攻击行为必须是伤害性的,那些实际造成伤害的行为和可能造成伤害的行为都可以是攻击行为。另外,判断一种行为是不是攻击行为,必须考虑到行为者的动机,即行为的意图。意欲伤害别人的行为,尽管没有造成伤害,也是攻击行为。有些行为,虽然实际上造成了对别人的伤害,但行为者却没有伤害别人的动机,则不是攻击行为。还有,是否是攻击行为与社会评价也有关。与其他有意伤害行为不同,攻击行为是社会所不允许的。如追捕罪犯时为防止罪犯伤害自己与别人采取的制服措施;个人受到侵犯时的正当防卫,虽都是有意伤害行为,但都在社会许可的范围内,因而不是攻击行为。

二、影响青少年攻击行为产生的因素

影响青少年攻击行为产生的内外因素有很多,综合国内外有关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体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

1.个体的生理因素的影响

攻击行为的产生一方面与大脑的协同功能有关,因为行为是大脑认知的直接结果,而大脑的功能又是认知活动的物质基础。我国学者认为,攻击行为,作为人类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很可能是两半球处在非均衡和变异状态下的大脑所产生的行为。张倩等关于有攻击行为的青少年大脑两半球的认知活动特点的研究表明,有攻击行为的青少年与正常青少年比较,大脑两半球均衡性发展较低,显示左半球抗干扰能力较差,右半球完形认知能力较弱,这可能是青少年攻击行为的某些神经心理学基础。另一方面与性激素有关。如男女之间攻击行为的明显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2.个体的心理因素的影响

(1)与情绪唤起水平有关。心理学家齐而曼、罗杰斯等人的研究都证明,一般化非特异性的唤起水平的提高,会直接导致人们攻击性的增加。20世纪70 年代后的大量研究发现,不仅总的情绪唤起水平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攻击行为,特异性的唤起水平,如性唤起,也会增加人们的攻击性。

(2)与青少年的人格特点有关。研究表明,青少年较强的攻击倾向与某种人格结构的稳定性紧密相连。欺负者有某种程度的认同感和自信,脾气多急躁,易被激怒,有与社会相悖的价值观,并进而促成了特定的情绪特点和攻击行为模式;而受欺负者通常也具有自尊较低、缺乏自信、内向退缩、过敏性、情绪性等人格特点,因而常沦于被攻击、被欺负的地位,而这又反过来促进了其消极人格的发展。

(3)与青少年的社交技能水平有关。Richard等人的研究发现,与受欢迎的学生相比,攻击性男孩对冲突性社会情境的解决办法较少;并且,他们解决社会性争端的办法往往比攻击性较低男孩所提出的办法效果更差。陈世平的研究也发现,经常采用问题解决策略来处理人际冲突的青少年较少卷入欺负行为问题。

(4)与个体固有经验因素有关。社会学习理论认为,青少年遭受身体虐待和以后的攻击行为发展之间存在着一个逻辑的理论关系,即身体遭虐待的经历教会了青少年的攻击行为,并且使青少年把攻击行为作为亲密关系的一种规范。事实也证明,青少年时期的大量受害经历与以后大量的攻击性和暴力问题有关。

(5)与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水平和自我控制水平有关。研究表明,道德水平越高,青少年也就越容易从他人利益的立场感受和思考问题,行为也就越趋近于正好与攻击相反的亲社会方向。自我控制也是直接与攻击行为相联系的个人品质因素,研究发现,当用特定的实验条件使个人的自我意识和控制水平下降时,攻击行为就会明显增加。

(二)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同伴群体与大众传媒的影响

1.家庭在青少年行为社会化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国外研究表明,缺乏温暖的家庭、不良的家庭管教方式以及对青少年缺乏明确的行为指导和活动监督都可能造成青少年以后的高攻击性。我国王益文等的研究也发现,对男孩而言,母亲的情感支持行为减轻了男孩的社交退缩、违纪和攻击行为;对女孩而言,母亲过分严厉的惩罚、发脾气、打孩子等极端不支持行为会导致女孩不安好动、攻击性强、固执粗暴等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

2.学校在青少年行为社会化的过程中起主导性作用

研究表明,不同的学校准则和学校风气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攻击性,如校园欺侮行为。在欺侮情境中,教师对欺侮的态度和行为,影响着学生欺侮行为的发生。

3.同伴群体也是影响青少年攻击行为的重要因素

研究表明,群体的相互作用,可以导致人们攻击性的增加。同伴群体的感染作用、去个性化作用等,会导致青少年相互模仿、降低攻击他人产生的负罪感,从而直接增加青少年的攻击性。

4.实验室研究和生活事实都证明,大众传媒中的暴力传播会增加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攻击性

当今的影视作品等多含有暴力情节,且有关的情节描述越来越细致,而青少年模仿影视情节犯罪的报道更是时有耳闻。可见,传媒中的暴力渲染也是导致青少年攻击性增强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青少年攻击行为干预的手段与方法

(一)学校的干预

1.进行适当的心理训练,改变青少年的社会交往技巧与社会能力,提高社会性发展水平

许多研究认为,学校背景下同伴欺负或攻击行为具有普遍性。因此,很多研究者主要采用设计特定课程和活动的方法或改变整体学校心理气氛来试图干预青少年与青少年的攻击行为,如脑力计划(Brian Power Program)BPP、冲突创造性解决计划(The Resolving Conflict Creativity Program)RCCP和和平建设者计划(Peace Builder Program)PBP等,这些研究计划主要通过提高青少年的交往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减少和消除攻击行为的启动源来达到降低青少年的身体攻击水平,也可以防止无暴力性青少年出现攻击行为。

2.开展有效的活动,特定的身体训练(练习传统武术)与身体放松(按摩)等活动有助于改变个体的身心反应与大脑中生化反应协调一致,进而减少攻击行为的强迫性

身体爱抚的忽略或缺乏也是影响青少年攻击行为发展的主要因素。需要指出的是,学龄前的身体爱抚缺失的儿童可能进行较多的自我刺激性的行为活动以弥补从父母与同伴获得较少的身体爱抚与亲密感。这似乎支持了下面的假设:较少的身体爱抚有助于较多的攻击行为的产生。研究者进一步分析到,身体爱抚缺失或身体受虐待影响青少年的生物化学反应,情感上的痛苦直接损害大脑,进而使大脑具有获得性过分反应,这可能增加了个体感觉阈限(如痛觉阈限)。Field与Fiffay,Shaw与Engine都证实按摩可以有效地增加青少年的身体爱抚,进而降低生理化学物质分泌量的不平衡,并且治疗后个体较少进行刺激寻求、冒险、愤怒或进行攻击行为。因此,增加身体爱抚或亲密感可能有助于减少或消除攻击行为发生。Zivin等人发现传统武术的训练可以降低青少年的暴力行为及改变与行为不良相关的心理模式(如强迫症、注意困难、较差的学业成就、抵制权威与规则)。Zivin等人教授传统的KogaHa(一种具有八百多年的武术,用来训练中青年和尚,强调非暴力的自我防御与尊重生命),经过短期训练(30次,3次/周),高攻击性青少年与行为不良青少年的攻击行为显著减少。这种干预攻击行为的方法主要是从身体训练的角度,引发高攻击性个体心理行为模式出现整体性的变化,这可能比单纯的归因训练、社会能力提高或专业性按摩治疗更为有效。

3.班级规模的控制,有助于同伴关系的改善,减少同伴敌意与攻击行为的发生

班级规模与青少年心理行为发展的关系一直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Blatchford发现,小班或较少人数的班级中同伴关系较差,主要表现是同伴间攻击行为较多,这似乎与小班中同伴有较多时间进行交往,不能进行较多无任务性活动相矛盾。Blatchford进一步分析到,较大班级中青少年可能使用较多时间进行社会性活动,进而具有较好的同伴关系;相反,较小班级中,青少年与教师可能有较多的互动,容易形成一种心理依赖,具有较少独立性,这可能导致较差的同伴关系。较小班级有利于学生获得较好的学业成绩,但不一定有利于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

(二)环境影响因素的干预

1.社会环境因素的干预

社会环境中的一种重要因素是媒体。媒体的暴力因素一直是青少年攻击行为研究者密切关注的对象。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暴力电视、电影、电子游戏,甚至包括暴力音乐与互联网络攻击。

尽管众多研究者发现攻击行为可能与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较差的亲子关系等因素有关,但关于电视暴力的研究显示,不同性别青少年看较多的具有暴力电视节目,能预测成年期及青少年期的攻击行为,这种预测关系独立于青少年的社会经济地位、智力特征、精神病理症状、青少年期受忽视等因素。这表明媒介暴力与攻击行为发展间存在着某种内在机制,这种机制可能在攻击行为发展中起到主要作用。媒体暴力是一种长期易患素质与短期突发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易患素质对攻击行为发展的影响是长期的,如认知观察学习(暴力的图式、信仰与认同暴力、偏见等)都支持了暴力的存在,然而暴力行为具有一定的情景性,这主要是由于启动、兴奋转移、行为模拟等因素起作用的结果。因此,干预媒体暴力(尤其是电视暴力)应包括改变青少年对暴力的认知与减少青少年使用暴力性媒体两部分内容。改变青少年对暴力认知应该以青少年为中心(因为成年人对暴力的理解与青少年对暴力的理解存在差异),尤其应避免青少年认同暴力的广泛存在,以及暴力是一种问题解决的有效策略。减少媒体使用(如减少暴力性影视节目的使用量与少听暴力性音乐)与充分使用媒体评价系统,也是干预青少年攻击行为时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也可根据社会学习理论(青少年能够学习媒体中的暴力行为,相反也可能学习亲社会行为),适当增加媒体中亲社会行为内容节目的使用,这将有利于青少年改变暴力的偏见性认知,进而减少暴力行为,增加亲社会行为。

2.家庭环境因素的干预

许多研究已经证实,儿童的心理问题与家庭环境有很高的相关性,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昭然若揭的。在儿童幼稚的心里,父母的一举一动,父母对他人的态度,父母对自己的行为,全部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潜移默化于自己行为中,形成自己的行为特征。所以,有人说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在夫妻不和的家庭中,家庭气氛很难是融洽的。即使是面和心不和的夫妇,也难以向对方做出丰富的情感表达。心不和面也不和的夫妇轻则争吵,重则摔砸东西,甚至撕扯扭打。这样的夫妻对孩子的教育管理策略不能一致,一个指东,另一个则指西。夫妻争吵时,对孩子不管不问。在自己怄气时,有时还拿孩子当出气筒,恶言训斥,甚至体罚。经常面对父母这些负性行为方式,很可能影响孩子的人格健全发展。Richman及Barron的调查也发现,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一致,父母经常争吵、母子关系差、家庭婚姻状况不良等与儿童行为异常相关。良好的教育方式、家庭环境及亲子关系对儿童行为起到决定性作用。

3.生存环境及其他因素的干预

生存环境中的其他因素 (如气温、食糖过多、铅中毒等)也影响青少年的攻击行为。生存环境因素对青少年攻击行为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间接心理影响而得到实现。

(1)气温与攻击行为间的关系得到了研究者的证实。Anderson提出了热假设,即生存环境中较高的温度能够增加攻击动机与攻击行为。一些研究者通过现场研究与实验室研究也发现了这种效应的存在,较高的气温能够引起攻击行为的增加,主要是因为较高气温引起个体感到不舒服,进而具有敌意性情感与启动攻击他人的想法,并且社会交往的偏见与敌意性归因都有所增加。因此,控制一系列环境的温度(如教室、办公室等)可能会对攻击行为发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食糖过多可能也与攻击行为发生有关。日本教育专家对近年来校园暴力与少年犯的增加归结为对糖的过多摄入。另外,从生理学的角度看,糖类的过多或反复摄取可能导致体内血糖较低,个体情绪上可能表现为暴躁、易愤怒从而导致攻击行为增加。另一原因可能是糖本身能够产生巨大的热量,身体内的体温可能较高,这可能类似于“热效应”所引发的青少年攻击行为。

(3)铅中毒可能也是影响青少年的攻击行为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铅中毒能够引起青少年的多动症、注意力分散。这可能间接地引起青少年攻击行为发生。其中的重要原因是这些个体的行为活动执行功能较差,因此强迫性攻击行为可能更容易发生。高攻击性可能是这些铅中毒青少年的一种精神病理症状。

总之,青少年所在的社会环境与生存环境中的某些不利因素可能导致攻击行为发生,适当控制青少年所在生存环境中的某些不利因素可能有利于攻击行为的减少。

参考文献:

[1]ShiumAndrewChen,杨治良,刘素珍. “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1996,(2):75~78.

[2]张倩,郭念锋.攻击行为儿童大脑半球某些认知特点的研究.心理学报,1999,(1):104~110.

[3]章志光.社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314~344.

[4]张文新等.儿童欺负问题与人格关系的研究述评.心理学动态,2001,(3):215~220.

[5]周宗奎.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363~366.

(作者单位:广东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电邮:zengwx@tom.com)

编辑/于 洪 终校/舒 娟

推荐访问:干预 青少年 生与 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