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理念上解读,实践上应用

时间:2022-10-21 17:30:04 来源:网友投稿

大数据(Big Data)

指一般的软件工具难以捕捉、管理和分析的大容量数据,一般以“太字节”为单位,“大数据”之“大”,并不仅仅在于“容量之大”,更大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海量数据的交换、整合和分析,发现新的知识,创造新的价值,带来“大知识”“大科技”“大利润”和“大发展”。

——《大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2012年7月1日出版。入榜《亚洲周刊》“年度十大好书”。作者涂子沛,被誉为“中国数据文化的首倡者”。

大数据思维

是指一种意识,认为公开的数据一旦处理得当,就能为千百万人急需解决的问题提供答案。大数据时代最大的转变就是,放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而取而代之关注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只要知道“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

——《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国外大数据系统研究的先河之作,2013年1月1日出版。入选《光明日报》、央视等多家媒体2013年度好书。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被誉为“大数据商业应用第一人”。

“大数据”正在以我们可以感知的方式扑面而来,尽管时至今日对于大数据的定义仍没有统一的界定,但其所隐含的巨大的社会、经济、科研价值已被人们所预见,大数据的浪潮正席卷全球。作为信息时代又一次伟大的技术变革,大数据将如同互联网一样,使人类的生活及理解世界的方式发生颠覆性的改变。从国家治理,到企业决策,再至个人生活服务,大数据都将以其巨大能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工作与思维。因此,研究者们认为:“大数据,正开启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世界知名的管理大师德鲁克说:“当前社会不是一场技术战,也不是软件的速度的革命,而是一场观念上的革命。”大数据时代,数据是一种技术,是一种资源,更是一种思维。我们已经走在大数据的路上,身临这场伟大的变革,我们该如何应对?思路决定出路,基于大数据的相关理论与技术研究已成为学界的热点课题,其管理及应用也引起了政府部门、产业界和应用行业的高度关注。

国家层面:应尽快将大数据提升为国家战略

数据的作用在大数据时代前所未有地凸显,被视为国家竞争的前沿及企业创新的来源,很多国家更是将大数据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发达国家的大数据战略

一直处于世界经济发展及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前沿的美国,视大数据为“未来的新石油”,给发展大数据赋予了非同一般的战略意义。2012年3月29日,奥巴马政府宣布投资2亿美元启动“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同时组建“大数据高级指导小组”,涉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国家卫生研究院、能源部、国防部等6个联邦政府部门,提高从大量数据中访问、组织、收集发现信息的工具和技术水平。“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的提出,是继1993年美国宣布“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后的又一次重大科技发展部署,意味着美国将大数据的研发与应用提升到保障美国国家安全、加速科学研究步伐、引发教育和学习变革的高度,美国也成为全球首个将大数据从商业行为上升至国家意志和国家战略的国家。除在国家层面部署“大数据战略”外,美国政府还倡议企业、科研院校和非盈利机构一起集中资源,共同促进大数据发展。例如,伯克利加州大学、迪肯大学等专门开设了研究大数据的相关课程,培养下一代的“数据科学家”。

2012年9月,日本总务省发布的2013年行动计划,提出以复苏日本为目的推进“活跃在ICT(信息通讯技术)领域的日本”ICT综合战,明确提出“通过大数据和开放数据开创新市场”。这些表明,日本政府在新一轮IT振兴计划中把大数据发展作为国家层面战略提出,新ICT战略将重点关注大数据应用技术。

2013年2月,法国发布的政府《数字化路线图》,将大数据列为国家创新战略重点实施领域之一。法国政府将以新兴企业、软件制造商、工程师、信息系统设计师等为目标,开展一系列的投资计划,旨在通过发展创新性解决方案,并将其用于实践,来促进法国在大数据领域的发展。

澳大利亚在2013年发布了《大数据战略报告》,将“促进数据开放和大数据发展”列为重大领域之一。

尽快制定我国的大数据战略

大数据已被视为是与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一样重要的一大战略资源。大数据时代,国家层面的竞争力将一定程度体现在一国所拥有的大数据的规模以及对数据的解释、运用能力。2011年,麦肯锡公司曾以2010年度各国新增的存储器为基准,对全世界大数据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中国这一年新增数据量约为250拍(PB,1000TB=1PB),日本为400拍,欧洲2000拍,而美国则为3500拍,中国的新增数据量不及美国的十分之一。与此相对应的另一组数据:中国拥有4.8亿互联网用户,几乎是美国的2倍;拥有近9亿部手机,是美国的3倍,而互联网和手机正是产生数据的重要来源。这意味着中国并不缺乏可供收集的数据,而是缺乏收集数据的意识。

不可否认,目前在我国无论是在收集数据的意识与质量,还是使用数据的习惯,亦或是对开放数据的态度都相对落后。这种落后的根源在于,从文化到制度层面我们都一直缺乏“数据意识”。这里所说的“缺乏”更多的是指我们对数据的敬畏与精准管理的缺失。将“大数据”作为一种国家战略,首先需要我们从意识上加以转变,继而在此层面形成一种文化——数据文化。在知名旅美信息技术专家、中国数据文化的首倡者涂子沛看来,美国之所以繁荣鼎盛,数据文化根基牢不可破概是主因之一。“中国要在大数据时代的全球竞争中胜出,必须把大数据从科技符号转变为文化符号,形成一种文化话语体系,在全社会倡导数据文化。”

在数据的使用层面,目前我国还缺少国家层面的专门适合数据使用及共享的国家法律,只有相关的条例、法规、章程、意见等。而美国在2000年便通过了《数据质量法》,对政府所发布数据质量进行了规范:任何联邦政府部门收集的数据,必须无偿与其他部门共享。而在发布数据时,必须同时发布一系列的文档,说明数据的来源、产生的方法,以及用户复制过程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错误。

在大数据领域的滞后与落后,就意味着失守产业战略制高点,意味着数字主权无险可守,意味着国家安全将出现漏洞。尽快研究并制定我国的大数据战略可谓迫在眉睫,时不我待。“如果说收集数据、使用数据是一种文化和习惯,开放数据则是一种态度。”涂子沛强调。收集数据、使用数据、开放数据,是大数据时代我们需要一一面对的挑战,建立数据大国、数据强国更应成为大数据时代我们所追寻的目标。

企业层面:积极布局大数据存储、处理及应用

“面对海量数据,谁能更好地处理、分析数据,谁就能真正抢得大数据时代的先机。”大到国家治理,小至企业经营管理,概莫如此。对任何行业中的企业,拥有了相对全面的行业数据,就等于夺取了行业制高点。当前,我们的企业正处于全面转型升级的进程中,在新需求、新竞争格局的背景之下,大数据的应用正在改变着各行各业。大数据背后所隐藏的巨大价值,也引起了各行各业的高度重视,成为众多世界500强企业追捧的对象。在我国企业界,目前只有很少的企业开始探索接受大数据,绝大多数的企业还未真正认识到大数据的价值或仅停留在概念层面,对于大数据的运用不知道从哪里着手。

在电力行业,大数据的研究与应用业已得到了国内外电企的重视。电力大数据也成为大数据应用的重点领域之一。在电力行业,数据无处不在。从电能计量到设备检修、巡视记录,从调控监控信号到生产报修数据,从营销MIS记录到GIS地理信息系统……这些海量数据按类别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电力企业生产数据,如发电量、电压稳定性等方面的数据;二是电力企业运营数据,如交易电价、售电量、用电客户等方面的数据;三是电力企业管理数据,如人力资源、ERP、一体化平台、协同办公等方面的数据。面对贯穿电力工业生产及管理等各环节的电力大数据,要充分利用其隐藏的巨大价值,需要从内部应用和外部应用两条主线上进行分析与梳理,找到大数据与业务结合的突破口。

国际电企的大数据应用

意昂集团(E.ON),欧洲最大的电力集团公司之一,兼营石油、贸易、运输等业务,2013年在世界500强榜单上排名第15位,英、德等30多个国家的电网与发电企业都属于该集团旗下资产,用户数量超过2600万人。2013年4月,该集团宣布携手瑞典爱立信公司探索“大数据”。爱立信将向意昂集团出售相应的电网应用设备和软件,用来将意昂旗下电网的数据传输量提高3000%。爱立信将帮助意昂对这些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从而为企业经营服务。这次“大数据”合作显示出意昂集团在未来对数据的依赖。

电力设备制造商西门子公司也宣布携手全球领先的数据分析平台、应用和服务供应商天睿(Teradata)公司进行“大数据营销”,将电力企业设定为目标客户,提供从智能电表到电网运行系统的设备制造与数据分析服务。此前,天睿公司已经和美国南加州爱迪生电力公司等电力企业建立和合作,对停电、电力供应、电力需求、天气对电力供需的影响等数据进行精确地分析,从而为电网安全运行提供更可靠的参考依据。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者根据“大数据”理论设计了一款“电力地图”,将人口调查信息、电力企业提供的用户实时用电信息和地理、气象等信息全部集合在一起,制作了一款加州地图。该图以街区为单位,展示每个街区在当下时刻的用电量,甚至还可以将这个街区的用电量与该街区人的平均收入和建筑物类型等相比照,从而得出更为准确的社会各群体的用电习惯信息。该“大数据”地图也为城市和电网规划提供了直观有效的负荷数预测依据,也可以按照图中显示的停电频率较高、过载较为严重的街区进行电网设施的优先改造。

国内电企的大数据建设

我国电力行业的数据建设工作并非近几年才开始着手启动。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便与世界著名咨询公司埃森哲公司携手启动实施“SGl86工程”,旨在构建由信息网络、数据交换、数据中心、应用集成、企业门户5部分组成的一体化企业级信息集成平台:实现信息纵向贯通、横向集成,支撑集团化运作;建设公司总部、网省公司两级数据中心,共享数据资源,促进集约化发展;部署公司总部、网省公司、地市县公司三层业务应用,优化业务流程,实现精细化管理。经过几年的信息化建设,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已初步建成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信息集成平台。

华能集团于2008年制定信息化规划,目标是建立集团统一的生产管理平台;华电集团在华电国际信息化基础上,逐步将信息化应用统一到集团层面,建立了统一的生产系统和多业务平台。2009年,国电集团启动了信息化“193”工程建设,建设国电集团信息一体化信息平台。建立包括生产、财务、人事、物质、燃料、基建、营销、环保、信息、科技、外事、党建、综合等业务关键数据指标体系。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和数据交换平台,实现集团本部、分子公司、电厂的关键信息和资料的数据资源整合和数据及时有效的分析,为各级管理人员、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和手段,保证生产经营管理信息汇集、分析、预测的准确性和实效性。

各大电力集团和电网公司所筹划的上述系统集成平台或一体化平台,从本质上来看,均属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数据集成和分析、处理平台。随着“十八大”提出的“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各大电力企业进一步开始积极采用信息化手段来改造和提升整个企业的核心业务模式。进入2013年,拉开了大数据开发应用的序幕。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对已有系统进行集成整合、深化应用、对数据的挖掘和利用及IT系统的效益进行提升。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信息化数据的大数据特征日益明显,大数据的应用需求日益迫切。国家电网公司高度重视大数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启动开展了相关工作。为进一步明确公司大数据应用的总体原则及发展目标,确定顶层设计、标准体系、技术研究、解决方案及业务应用提升等各项任务,推动大数据在电力行业的应用,有效支撑信息化及智能电网建设,提高公司资源利用效率和业务处理能力,国家电网公司制定了《国家电网公司大数据应用指导意见》。同时,在北京亦庄、上海、陕西建立了三大电力大数据中心,其中北京亦庄大数据中心已安装超过10200个传感器。这三个大数据中心已经覆盖了我国北方、南方以及西部内陆地区。这些数据中心的建立,为我国电力安全与电力信息化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2013年南方电网公司启动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发电侧,配合集团运作管理模式,五大发电集团目前正重构其信息系统以建立新的管理与运营模式,将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点。

对电力行业来说,大数据是电力企业深化应用、提升应用层次、强化集团企业管控的有力技术手段,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中具有重要作用。尽快强化数据意识,重视对大数据价值的深入分析与挖掘,建立自己的数据战略,推动企业决策机制从“业务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是我们的电力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一条必选之路。

“得大数据者得天下”是一些推崇大数据时代的变革者坚信不疑的判断,突显了“获取”数据的重要。然而,立身于大数据时代的我们,还应该更加专注于数据背后所潜在的价值,如何转化和激发它们的潜能,赋予这些数字新的生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驾驭未来,这才是大数据时代的真正意义之所在。数量化思维,用数据而非感觉进行判断与决策,已成为众多国际企业的一种信条,应用量化思维进行科学管理也应成为中国及中国企业努力的方向。相信随着大数据的价值被进一步挖掘,定会为社会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

推荐访问:解读 理念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