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教学措施(完整)

时间:2022-09-11 10:35: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措施(完整),供大家参考。

教学措施(完整)

 

 2011 年下学期三(8)

 班语文教学计划(个性部分)

 张展明 一、 指导思想

  二、 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 41 人, 男生 25 人, 女生 16 人。

 大部分学生态度端正, 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能按时完成作业。

 能熟练利用汉语拼音识字, 学习普通话, 能利用字典, 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能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 能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能写一些看图作文, 但在词汇的运用、 口头表达、 与人交往合作、 自能学习及习作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 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三、 教学内容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2. 努力改进课堂教学, 按课时提出教学目的要求, 突出重难点, 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 情感与态度, 过程与方法的综合, 提倡启发式、 讨论式教学, 课堂上学生多读多讲, 教师尽量少讲精讲。

 3. 培养学生高尚的首先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注重熏陶感染, 潜移默化。

 4. 注重语言的积累、 感情和运用, 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5. 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 选择教学策略。

 6. 加强导优辅差工作, 特别是对差生的辅导, 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7. 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 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在校情况, 学校与家庭共同合作, 形成多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四、 教学目标 1、 整体性和综合性评价相结合。

 要体现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 在评价范围上, 不仅有知识和能力, 还要体现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包括学习积极性、 主动性、 读写姿势、 用眼卫生、 朗读、 思考发言、 作业书写、 实践能力、课外阅读、 信息收集、 合作交流、 单元检测等。

 采用老师观察、 平时记录和小组成员互相评价相结合的形式, 根据情况设 ABC 三等。

 2.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中年段学生的学习能力仍在发展变化,因此应注重过程评价。

 采用学生平时的成长记录评价、 单元阶段形成性评价和期末总结性评价三者结合的方式。

 3.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语文学习具有注重体验和感悟的特点, 因此量化不能成为语文评价的主要手段。

 何况, 像写字、 朗读、 口语交际、 写话等项目也难以精确量化, 只能作模糊评价。

 故采用有代表性的事实、 描述性表扬鼓励的话语进行评价。

 量化评价采用等级制, 而且在等级的设置上粗略一点。

 尽量从正面引导, 客观地描述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不足。

 促其长足进取。

  4、 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 互评相、 家长评价结合。

 学生既是被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

 如学习态度和习惯的评价, 一般由学生自评、 互评。

 学期初公布学习态度和习惯的评定标准, 学生按照标准努力达到, 学期结束时对照标准评 定。

 知识和能力方面, 也要尽可能由学生及家长参与评价, 而不是单由教师评价。

 五、 教学难点 六、 实践活动安排 七、 教学进度 八、 提质设想

 九、 业务提升措施 1、 坚持学习新课改理念, 做好笔记, 认真领会, 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2、 积极参与市、 区、 校、 及语文学科的业务学习培训活动, 多听优质课、公开课、 示范课, 多向年青教师学习现代先进的教学方法, 取长补短。

  3、 坚持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 认真阅读教育教学专家闫学的《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 、 周弘的《赏识教育》 以及有关语文教学杂志等, 还要注意收看各地教育台有关教育节目, 了解教育新动态、 新信息, 与时俱进。

 五、 教研课安排:

 15 周

 《科里亚的木匣》

 六、 学科实践活动安排:

 3 周

  “多彩的课余生活” 交流活动 5 周

  “名人” 故事会

 7 周

  “绕口令” 比赛 10 周

 “我的新的发现” 交流活动 12 周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交流会 14 周

 “美丽的地方” 介绍会 16 周

 “林中的故事” 自编动物童话故事实践活动 18 周

 “编字谜猜字谜” 竞赛活动 七、 校本行动主题研究实施计划 教研主题:

 注重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班级小主题:

 从说写句段入手, 规范学生语言 实施措施:

  1、 要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 同学之间相互监督、 相互帮助。

 加强家校联系、提倡家校互动, 让学生从生活中积累语言。

 从阅读中积累语言, 在语文活动中积累语言, 在语文教学中积累语言。

 2、 指导学生写日记, 每天写自己在这一天中看到的、 听到的、 想到的, 想对教师说的悄悄话等, 有话则长, 无话则短。

 要形成诵读课文的习惯, 仿写句段。三年级学生开始学写作文了。

 本期重点训练写好段, 写段是写作文的基础, 要写好一篇文章首先要会写段, 从基础抓起。

 八、 培优补差工作:

 1、 培优对象:

 谢易衡

 聂家璇

  黄劲豪

 言文娜

 尹铭喆

 张莹

 谭佳豪

  李岱文

 肖子怡

 童超 2、 补差对象:

 陈玉雄

 李沛峰

 伍添钰

 周涛

 郭睿敏

 易怀宇

  易胤卓

 陈洋

 吉韬 3、 主要措施:

 ①

 加强交流, 了解潜能生、 优异生的家庭、 学习的具体情况, 尽量排除 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②

 搞好家访工作, 及时了解各种学生家庭情况, 交流、 听取建议意见;

 ③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 安排不同的作业。

 课堂上创造机会, 用优生学习思维、 方法来影响差生。

 针对优异学生, 要在不断提高其各项能力的同时, 努力培养其多看书、勤动手的自学习惯, 并通过各种活动给他们提供展现能力的平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使其能够形成受益终身的良好习惯;

 ④

 对潜能生, 在人格上要与其他学生一视同仁, 在要求上却不过高。

 努力发挥团体的力量共同帮助他们, 必要时, 给他们开小灶, 以使他们认识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

 同时教学中对他们多鼓励, 多赏识, 少批评, 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如发放喜报, 向家长汇报学生在学校的进步。

 以激发他们的自尊自信。

  2010-9-1 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执笔 张展明

  组内共享

 张永红 丁丽 一、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 以积极、 稳步、 有效地实施深化新课程改革为主线, 以教学为中心, 务实创新, 落实规范, 提高效率, 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为打造“优质均衡和谐教育” 而努力。

 二、 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绝大部分活泼可爱, 品德优良, 对学校生活充满激情, 对各科文化课学习非常投入。

 能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 参加了少先队组织。

 但也有几个学生, 组织纪律涣散, 上课时能勉强遵守课堂纪律, 课余时间就不能自觉了, 本学期得对他们进行自律教育。

 三、 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课程根据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 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 将品德、 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 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 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地融合, 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 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 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 情感、 能力、 知识, 加深对自我、 对他人、 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 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别能力, 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四、 教学总目标: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为学生认识社会、 参与社会、 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 责任心、 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五、 本册教学目标 (一)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 珍爱生命, 热爱生活, 养成自尊自主、 乐观向上、 热爱科学、 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 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 诚实守信、 友爱宽容、 公平公正、 热爱集体、团结合作、 有责任心的品质。

 3、 初步形成民主、 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4、 热爱祖国、 珍视祖国的历史、 文化传统。

 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 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5、 关爱自然, 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 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

 能力 1、 能够初步认识自我, 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

 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 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 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 学习民主参与集体生活。

 3、 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 认识、 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 尝试合理地、 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4、 学习搜集、 整理、 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 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三)

 知识 1、 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 初步懂得规则、 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 初步了解生产、 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3、 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 理解人与自然、 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4、 知道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

 初步知道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

 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

 5、 知道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

 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 民族、 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六、 教学措施:

  1、 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 忽略能力、 情感、 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 通过多种教学活动, 掌握必备的知识。

 2、 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 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3、 创设学习情境, 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 充实教学内容, 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 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 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 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 拓展教学空间, 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 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

 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体验社会生活, 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七、 教学专题研究及措施:

 (一)

 教研专题:

 加强家校联系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 (二)

 班级小专题:

 加强家校联系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 (三)

 实施措施:

  1、 学期伊始向学生提出德育教育目标, 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2、 教学中注重教师的示范和具体的指导。

  3、 力求趣味性, 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求知欲、 体验欲。

 八、 评价工作:

  1、 从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 全面考察学生的品的素养。

 提倡采用成长记录方式, 收集能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

  2、 多用鼓励、 表扬等积极地评价为主, 采用激励性的评语, 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对学生的档案和考查结果进行分析, 客观地描述学生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

  3、 采用教师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九、 教研课安排:

 (11 周

 )

  我能为学校做点什么 十、 培优补差工作 1、 课堂上多关注、 多鼓励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较差的孩子, 多给他们一些展示自己的机会, 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2、 在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时, 教师要巡视对其进行重点指导。

 3、 课间多和孩子交流、 谈心。

 4、 把握品德教育时机, 利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润物细无声。

 十一、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周次教学内容 1 单元 1 夸夸我自己 1、 我的自画像 11 11、 我能为学校做点什么 2 2、 别人眼中的我 12 单元 4 家乡 的山山水水 12、 看地图, 找家乡

 3 3、 心中有阳光 13 13、 家乡 的山和水 4 单元 2 温暖的家 4、 温馨的港湾 14 14、 我的家乡 变了样 5 5、 爸爸妈妈, 你们辛苦了 15 15、

 家乡 明天更美好 6 6、 爸爸妈妈的心, 我能懂 16 单元 5 有趣的家乡 风情 16、 我喜欢过年 7 单元 3 我爱我们的学校 7、 说说我们的学校 17 17 、 家乡 的风味小吃 8 8、 校园里的发现 1818、

 小城故事多 9 9、 给学校画张“地图”

 1919、

 一起采风去

 10 10、 在学校工作的人们

推荐访问:教学措施 措施 完整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