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探索

时间:2022-11-21 18:45:06 来源:网友投稿

【内容摘要】国家的发展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人才,为自主创新提供强大智力支持的重大任务。然而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个庞大的人才培养系统工程,发挥高校学生工作的作用和潜力,是这个系统的组成有机部分,是当前和未来可资利用的便捷高效途径之一。立足作者工作所在单位,详细介绍了本学院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做法与创新点,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 键 词】创新人才 导师制 校企合作

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1年,前身是1983年成立的四川建材学院硅酸盐工程系,1991年更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依托传统建筑材料优势,开展无机非金属材料、电子材料、高分子及复合材料、金属材料、材料物理、应用化学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是四川省材料学科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多年来,学院结合我校现行的“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潜能和协作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依托材料科学工程国家特色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工程省级特色专业、应用化学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立足学生实际,不断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培养机制内涵丰富

学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立足学生特点,坚持以导师制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打造以“创新人才班”、“卓越工程师培养班”为依托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材子家园”育人阵地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多元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一)导师制建设打基奠

我院是学校最早实行导师制的学院,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具体模式为‘1+3’全程导师制,即1年级学院制定导师,2年级自主选择导师,在导师制的带动下,学院有超过71.43%的学生,进入导师所在的科研团队或课题组。

(二)科技活动展风采

建章立制,着力夯实科技创新基础。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学院完善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六大机制,即经费保障机制、教师指导机制、基地支持机制、项目管理机制、学术活动机制和创新激励机制,为学院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保障。

构建师生创新团队群,强化科技活动指导力度。依托学院科研优势和科研团队的发展壮大,在全员育人和导师制深入实施的过程中组织工作促成师生科研创新团队群的发展,构建了26支大学生科研创新团队。本科生参与科研团队、导师课题组进入实验室达到100%,本科生毕业论文100%来源于教师科研项目。

树立科技活动品牌,以点及面深化创新育人效应。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学院已逐渐形成了“化学综合设计实验大赛”、“水泥轻舟赛”、“混凝土设计实验大赛”、“化学趣味比赛”、“材科杯”科技竞赛、“博士论坛”等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品牌,成为提高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和挖掘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吸引了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科技之星。

(三)平台建设育新才

创立实施“创新人才班”。通过学生自愿申请、辅导员推荐、工作小组认真筛选的方式选拔我院学生中的创新型人才创新人才班,根据班级学生不同特点和优势,制定了各自不同的培养计划,引导学生有选择性的进行课程选择和活动参与。充分强调每个学生个体的个性,扩展自己的视野和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

实施“卓越材料和化学工程师”培养工程。采取“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3年在校完成本专业和“试点班”培养方案课程学习,1年进入企业学习。实行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学院和企业定期研讨并及时协调解决卓越工程师培养相关问题,培养学生成长成才。

(四)校企合作促发展

产学研结合,构建校企长效合作机制。积极创新紧密型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优势,通过与大型企业签订校企合作促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相关协议,搭建起与企业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方面的长效交流机制,促进企业提升行业影响力和人才招聘质量,实现了双赢。

创新企业奖学金激励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引入企业资金,设立不同类别的奖、助学金来鼓励和资助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和企业奖学金的评定体系,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如:嘉华水泥、峨胜水泥等企业在我院设立学生创新基金;CPIC、新美陶瓷等企业为我院优秀学生设立专门的奖学金。

二、育人为本、创新理念、培养机制特色突出

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式”“单一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置于学校和社会生产实践两种教育环境下培养,经受全方位的锻炼,使其逐步成长为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人才。

(一)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创新育人理念

切实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正确处理好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的关系;在发扬我校办学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落实“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教学发展思路;体现培养目标多样化,培养体系个性化的教育观念,突出我院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

建立学生多样化评价体系,全方位、多视角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类和分层。按照“分类指导、跟踪教育、滚动激励”的方针,完善以“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为导向的创新教育体系,突出尖子生群体、特长生群体的个性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重视挖掘和整合资源发挥共同育人的优势,构建和谐教育与服务体系,促进学生全面成才。

(二)分类指导,分层教育,创新育人方式

在学院强大学科优势的基础之上,克服理工科院校学生在人文修养和管理知识方面的缺陷,建立了创新班完备的知识体系建构。体现在:一是教学内容的丰富化,德育课程、管理学知识、艺术鉴赏课程、礼仪学知识等全面融入创新人才班培养内容中,使学生对人文学科有广泛的涉猎;二是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指导,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学生而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强调启发、反对注入,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

(三)充分融合,深入实践,创新育人模式

一是与学风建设的有机融合。在创新班常规课程的基础上,充分实现创新人才培养与学风建设的有机融合,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选修相应的课程;开展“读书月”等活动引导创新人才班学生阅读大量课外书籍扩展知识面。

二是与第二课堂活动的有机结合。创新人才班重视对学院综合素质的提升,鼓励创新人才班学生牵头组织和参与各级校园科技、文化、实践等活动,通过组织和参与活动训练学员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领导能力,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开展创新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四)整合资源,校企合作,创新育人途径

在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背景,我院在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充分利用了九院、长虹、安县银河建华、重庆复合材料、拉法基、峨胜水泥等企业为学生提供科研创新、就业实践、管理能力培养的机会,为拓展学生才能提供了广阔空间;通过企业家与学生交流和学生的企业参观实践,为企业更深入了解学生和人才储备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加强保障、长效运行、培养机制成效显著

为确保该机制的顺利实施,学院成立了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领导担任组长及组员,促进培养机制的长效运行。通过科学的理论教学和合理的实践锻炼,造就了一批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专业知识、强烈的创新意识、宽广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创新人才。

(一)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在新的工作机制的指引下,学生积极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锻炼中,不仅在活动中锻炼了自身的领导才能,也在各类比赛中取得不俗成绩,近三年来,共有1名学生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在“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荣获全国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若干。水泥轻舟团队在全国大学生水泥轻舟赛中获国家一等奖4项、国家二等奖1项;混泥土设计团队在2010年首届全国大学生混凝土设计大赛中获优秀组织奖,在2011年第二届全国混凝土设计大赛获国家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全国无线电定向大赛获校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在2009年四川省大学生校园经营大赛获得季军。

(二)学生学习氛围不断增强

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引导下,学生积极投身于各种综合学科的学习和实践中,在课内外活动中表现优异,为更多的同学树立了榜样,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在专业课学习之外,利用“两班”图书室等基地,通过读书活动在理工科氛围中掀起了人文知识学习、社会学知识丰富等方面的高潮,逐步树立起热爱学习、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极大的促进了学院优良学风的形成。学院晚归、违规率保持在全校最低的比例,考取研究生率达20%,且考研质量逐年提升。

(三)学生就业质量不断提高

近三年来,学院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通过各种专业实践活动实现成功就业的学生比例也逐年增加,随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学院学生就业已从传统水泥企业拓展到了各科研院所、大型建材企业、机关、事业单位,进入到一线科研岗位的学生比率逐年增加。学生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获得了越来越多行业内用人单位的青睐,促进了学院及学校在行业内声誉度得提升。

四、结束语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创新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常青树,高等教育的任务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学生的最大潜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也是时代赋予高校最神圣的历史使命。然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效,重任在肩,任重而道远,保持一颗敏锐的心和一份执着的信念,创新型人才培养定能在祖国的大地上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EB].新华网,2006-1-9.

[2]瞿振元,韩晓燕,韩振海,等.高校如何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从年轻院士当年的高等教育经历谈起[J].中国高教研究,2008(2).

[3]胡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社会科学家,2007(7).

[4]宋永华,解启健.顺应改革重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8(9).

[5]高雪莲.国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教改革的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07(1).

[6]谢建平.创新型国家与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2).

[7]秦建丽.推进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学术论坛,2006(9).

推荐访问:人才培养 探索 机制 创新